一、从自然中走出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王力[1](2021)在《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自启蒙时代以来,现代性问题逐渐发展为普遍的全球性问题。从个人层面来看,现代性导致了价值理性的丧失、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的缺乏以及生活意义的消解等一系列内在矛盾和困境;从社会层面来看,现代性带来了贫富分化、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等深层危机。整个世界都深受普遍焦虑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带来“现代性之隐忧”。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面临的现代性问题的深刻反省与批判,蕴含着马克思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深层解剖、批判性思考的理论结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为回应、反思和批判现代性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打破了人们对“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依赖。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宗教改革,都把目光聚焦在个体解放和个体独立之上,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是以抽象的“个人主体性”为基本取向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导致了“个体”与“共同体”的两极对立,从而使现代人遭遇了根本性困境。本文就是要在现代性视域下,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现代性奠基、现代性批判、现代性意义进行总体性考察,最大限度释放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批判力和解释力,从而探索克服现代性问题的现实道路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纵深推进马克思共同思想的研究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因此,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经典文本,从现代性的视角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展开深入研究,将为促进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结合点和实践生长点。全文除去引言共分四章:第一章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厘清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脉络。从思想史来看,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卢梭“契约共同体”、黑格尔“伦理共同体”、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和赫斯“自由共同体”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马克思。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了传统共同体,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冲突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这些因素促使马克思提出了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念相一致的“共同体”思想。第二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奠基进行分析,为后文论述如何克服现代性困境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明晰马克思辩证法、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意义,将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历史观基础以及现实的切入点。另一方面,通过对个体与共同体、共同体与社会以及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三个维度的比较分析,来阐释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视域下共同体思想的深化与人的自我理解方式的深刻变革。第三章深入探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所凸显出的现代性批判内容。现代性发展为人类通向文明之路创造一切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危机。马克思通过诊断现代性病症,集中对现代性的三种形式——异化劳动、市民社会及资本逻辑展开批判,指出现代性批判的本质是资本逻辑的批判,并说明这是面向“当代的普遍问题”。只有破除货币和资本等抽象力量对人的统治,超越“个体”和“共同体”的抽象对立,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现代性的困境与难题才能得以真正破解。第四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意义进行多角度挖掘和阐发。一方面,围绕“个体和共同体的分裂”这一重大问题,马克思哲学展开了与当代哲学的理论论争,其共同体思想优于共同体主义和自由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以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流派对该问题的理解,并为现代社会重新奠定了价值规范基础,彰显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最根本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精髓要义,为解决资本主义现代性困境提供了“中国智慧”,凸显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所具有的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在意义维度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仅在理论内涵上得以充盈,同时其蕴含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又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实践充分彰显出来,由此,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在现时代背景下获得进一步的推进和深化。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袁一平[3](2021)在《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的探索源于人类对生存困境与生态危机的审视,特别是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深入反思。开展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研究,有助于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改变生产方式、完善生存方式,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属于跨学科的探索,它在以往哲学、伦理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将传统生存哲学与生态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并在实践上尝试以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整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判断与选择。本文在梳理与分析人的生态化生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索,初步建构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框架。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开始,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动因与现实动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人类社会所处的困境,表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本章首先从形成、内涵以及意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探索。其次,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是人类栖息的家园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最后,从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第三章: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形成及深化三个阶段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其次,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依附关系、精神世界三个方面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逻辑及其精神。最后,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消极维度与超越因素探讨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四章: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历史必然性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初步阐释。其次,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存在的物质生活困境、精神生活困境、生存发展困境、生态平衡困境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索了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批判与超越探讨了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五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本章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探索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首先从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挑战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从限度性生存、整体性生存与和谐性生存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主要特征。最后,从推进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价值选择和行动要求探讨了其实践要求。第六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本研究的最重归宿。本章首先从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其次,从优化大众生活结构、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提倡极简生活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最后,从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原则、培育路径三个方面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
吕文雪[4](2021)在《李汉荣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汉荣,当代着名的散文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本文主要从生态书写、地理意象、诗化特色等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李汉荣散文,并对李汉荣散文进行客观的评价。李汉荣散文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彰显李汉荣的绿色情怀。李汉荣在散文中“与天地精神往来”,追寻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的路径,具有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展现出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思想有其广博的渊源,一是缘于李汉荣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二是深受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三是来自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地理意象。通过意象统计归纳,可以发现在李汉荣散文创作中存在着意象的泛化现象,他的每一篇散文几乎都有自然地理意象和人文地理意象同时存在,表达了李汉荣对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等特点。从意象的发展流变考察,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不仅具有传统性,也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为时代性和个性化特点。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形成,受到李汉荣“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心物同构的意象构成方式和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具有鲜明的诗化特色。其独特的诗性内蕴,既表现在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上,也表现在想象力的驰骋与腾飞上。李汉荣散文的诗化还表现在意象的诗化凝练上,形成了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与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两大意象系列。李汉荣散文的语言也贮满了诗意,通过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形成了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李汉荣散文的诗化,一方面是作者诗心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深受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另外,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也影响了李汉荣散文的诗化。李汉荣散文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二是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三是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李汉荣散文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如在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上呈现出模式化与定型化倾向,在散文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在语言、抒情、取材等方面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孙秀梅[5](2020)在《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生态危机的频发迭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与资本主义生态帝国主义战略的实施,以及等等错综复杂的力量对峙与文明冲突,一方面凸显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助力现代性发展与人类性文明贡献出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一方面力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努力加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研究,“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和命运,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特征,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趋势的理解”的科学性与紧迫性。本文以英国着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佩珀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为文本依据,以反思国内理论界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思想前提,以该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的挖掘、对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建构为思想基础,努力完成与实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佩珀着作的深度耕厘,结合其思想的各种表达,为其思想搭建与之相符合的思想理论框架、澄明其理论蕴涵、彰明其理论方法、揭示其思想特质、展现其实践进路、反思其理论得失;二是在深入理解生态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概念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解读,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现代性效应呈显出来,以助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进行历史性梳理与思想性把握构成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这一历史脉络肇端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90年代的成熟发展,在21世纪以后走向深化。它通过对生态危机全球性扩张的时间绵延分析、对作为典型社会危机的生态危机的空间侵占批判、对生态运动发展及其红绿转向的实践检视,援引社会生态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论资源,逐渐明晰了生态社会主义应当吸收的理论营养,坚定秉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基调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向引领。通过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把捏而努力挖掘其思想的理论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加合理准确地理解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蕴涵、主要论题与理论方法。佩珀尝试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蕴的开掘、对生态中心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深度辨识和有力揭批,以及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构筑起其思想的主要理论意涵。在这一理论建构过程中,对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使其逐渐确立了四个主要论题,即生态社会主义研究需要展开对无政府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深入阐发,需要坚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有效方案,以实现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的价值路向。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揭示使其理论特质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佩珀作为典型的生态学者,既呈现出与其他生态中心主义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同,又展示出自身与众不同的异,并将这些继承与创新彰显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资源撷取的不同之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弱”化改造与发展之中,以及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别样理解与独特建构之中。可以说,独到的理论特质使佩珀成为不同于欧洲大陆与北美风格的典型英国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代表。佩珀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建构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既在于他选择性的批判吸收了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资源,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做了新的解释与运用,更在于他的实践方案努力完成三重变革与转换,即佩珀试图通过从乌托邦式理论到生态现实主义的阶级创建、从“激进变革”到“社会变革”的快速转换、从“红绿对峙”到“红绿联盟”的有效跨越,来完成生态社会主义的逐步推进。这些实践方案是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出发形成的新的判断,是从变化了的生态危机中找寻出路的积极尝试与探索实践。总体来看,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正朝着更加成熟、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他的思想既有显着的理论创新,也有值得引人深思的缺陷不足。佩珀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思考展示出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新观点,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无政府主义本质与乌托邦理论倾向,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视域,但也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折中主义的误读与运用,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偏激武断的认识,以及对生态问题的过度重视而忽视对经济生产等问题的分析。这些理论不足又暗地里挫败了其实践方案的力度与可操作性,这就难免滑向乌托邦的理论困局。所以,认真检视与合理反思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生态危机的现代性批判,既有助于我们参照其生态批评的理论资源,又有益于我们坚定阐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超越与贡献。
王临霞[6](2020)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共享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面临的生存处境与未来走向交织重叠的发展问题。它既是人类立足于自身生活状况作出的存在论意义上的发展观思考,又是对未来发展路向进行的方法论谋划。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思想作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生活世界的科学真理,在有效指引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危机的道路时,科学地阐明了“共同体”的生活方式之于人类现代性文明的重要价值,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澄清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从当下来看,产生于二十世纪后半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的思考成为人类共享发展问题的现代性理论的时代表现,并将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思想的内在生命力与思想性张力再一次得以时代再现。一定意义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重提甚至激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世界的共同体式共享发展理论,使其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共享发展新理念等方面展示出独具特色的可参照比较及研究批判的价值,成为展开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关键所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的关注、思考与争鸣,是研究其共享思想的时代要求与逻辑起点。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人类性、时代性、现代性问题,是对生产问题、劳动异化问题、性别歧视、消费异化、空间扩张、加速主义诸多问题的集中表征,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共享发展的有效反映。近年来,西方社会生态思潮的迭出涌现,一方面不断成为激活共享发展话题的时代新声,一方面又引发我们对其思想渊源与历史基础的反思。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在西方历史上展现出怎样的传统?这些历史反思如何构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各种生态思潮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根基?探索这样的历史底蕴对于我们更好研究与理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具有怎样的价值?这成为分析共享发展在西方历史沿革与当代形式的问题意识与前提所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分享经济、符号经济的经济哲学反思,促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张对立,植根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正义性倾向于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古希腊关于关公平正义的探讨、社会契约论对共享在近代的考察,推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认识到,建立一个以正义为基础的共同体,是人与自然获得和解与共享发展的出路;对功利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分析,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注意到,一方面要让群众看到资本主义文化中对自然、对人本身,乃至对人类社会的不友善、不自由、不平等、不公正的一面,一方面要让人们把已经错置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要在关照共同体的利益中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共享发展。基于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前人思想进行创造性继承、批判与创新,逐渐确立起具有自身独特内涵与理论特质的共享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与经济理性、资本逻辑、技术理性关系的经济哲学诊断,是其建立共享思想的经济理论依据。反思生态危机与经济理性的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经济合理性发端于计算和核算,资本对于增殖与积累的痴迷决定着“资本主义制度内在地倾向于破坏和贬低物质环境”;反思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的关系,其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抵牾,消费异化的生存困境也逐渐使人变得弱化、屈从与依附于资本主义;反思生态危机与技术理性的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现了技术优势已经被资本主义国家转化为最后的杀手锏的秘密,通过科学技术征服自然已经成为一种不证自明的东西。基于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明确生产与分配环节中的共享是建构共享思想的经济哲学依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的平等状态、人与社会的正义关系、人与自我的自由处境的政治哲学诊治,是其建立共享思想的政治理论根据。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包含着对自然界、对人自身试图制造等级差异并加以固化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垄断式发展与愈演愈烈使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蜕变成一个不自由、不公平、不正义的“牢笼”。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平等的失落中看到了人与自然从和谐相处滑向不断失衡,明晰了应当平等地善待自然,以“开明自利”的方式平等对待自然;从正义的失陷中反思了人与社会从公平保障导向权利啮噬,指认了资本主义教育体制固化了社会地位的发展不公,科学技术充当着法西斯主义的宰制角色,生态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加剧了全球发展不平衡;从自由的失却中检视了人与自我从互相尊重沦入异化困境,鞭挞了异化劳动的异己力量压迫并剥夺着人的自由,大众心理在希望与失望的切换中陷入异化。基于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自由、平等、正义的关系分析中,确立起共享思想的政治哲学内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共同体在不同历史阶段与社会制度中发展演进与形态变化的文化哲学诊疗,是其建立共享思想的文化理论根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的问题。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来,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是“科学”的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当是具有民主意识的共同体;应当是生产者正义的联合体。这些核心思想使其有别于资本主义在古代哲学、社会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的共同体历史传统,也有别于社会主义的共同体规划,成为一种具主张民主意识与生产正义的共同体。这一特质的呈现与核心的明确,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建立共享思想完成了文化哲学评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虽然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与方法论实现了对人与自然共同体关系的诸多新思考,但其本质上仍然延续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传统,只是形成了对生态危机问题的病症诊疗,而没有切实提出可行的操作路径与实践方案。其站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无力呼吁决定了其共享思想没有超出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合作经济、“类本质”等理论视域,不能从科技运用与消费异化的遮蔽中发现生态危机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生产正义与分配正义问题,所以其提出的变革方案一遇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真实生活与现实世界,只能陷入自我矮化或自行贬损的尴尬境地。
杨四海[7](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刘超[8](2019)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学术语境下,文化和思维是其中的重要关键词,思维是特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深层内涵,是人们用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遭世界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元认知模式。中国人喜欢追问“这有什么用”,表现出注重实用的思维模式。本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人的实用思维,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炼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和主要表现。本研究将实用思维定义为一种重视现实致用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实用思维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从个体价值追求的角度看,比较重视此岸世界现实满足,轻视彼岸世界来世追求;从理论与应用孰重孰轻的角度看,中国人一向重应用探究,轻理论建构;从个体参照的时间框架看,更重视当前之用,轻视长远之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沿着从生物适应到文化选择的理路演进,历经萌芽、发生、形成和确定四个阶段。中国人实用思维在知识、关系和宗教三个领域体现较为明显,普遍将知识、关系和宗教视为工具性和手段性存在。第二部分,梳理实用思维产生的文化缘由,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一个世界”观,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以及重视机会获得与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1)“一个世界”观将人生的目标追求置于此岸世界,关注现实性目标追求,忽视超越性目标追求。(2)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强调“知”要能够服务于“行”,强调“人”的中心地位,这一观念传统分别解构了“知”的重要性与对象性,使得中国人重视以人的需要为导向的应用研究,轻视理论研究。(3)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第三部分,主要阐明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作为一种复杂的存在,实用思维涉及相关的价值观和认识论。这一部分从实用价值观、实用认识论以及言语模式形塑思维三个方面对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进行微观探讨。中国文化已经形成重视个体和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实用价值观,形成关注现实致用的实用认识论。言语模式促使文化中已经存在的实用价值观和实用认识论自觉地进入个体的思维之中。中国人喜好追问“这有什么用”和“如何做”:“这有什么用”使得个体倾向于从“用”的角度看事观物,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如何做”强调方法技术的寻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回避理论解释。在特定言语模式的引导下,中国人的思维倾向于追求实用。第四部分,从实用思维的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中两个基本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和“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1)对“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的回答需要追溯至两希文明,两希文明分别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认知因素与人格因素。在古希腊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概念化的形式逻辑,倾向于用元素-结构认知模式来认知事物,用数来描述与演绎自然存在,古希腊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智识上的准备。在希伯来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超越性的目标追求,积极进行着自我与意义寻求,希伯来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动力上的准备。现代科学是超越实用的结果,是人类智识力量和人格力量拒斥实用思维的双重超越。(2)对“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这一问题的心理学解答也可以从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原因的寻求。在实践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人擅长运用类比推理和相关逻辑,这种思维方法将一切事物都联系起来,人与自然形成整体的存在格局,故未能成功地将人与自然进行切分,古代中国人倾向于采用作用-功能认知模式看待自然客体,对于中国人而言,数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总体看来,中国人未能有效地形成现代科学产生所必要的认知因素。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热衷于现实性的目标追求,持趋乐避苦的性格特征,主动求乐,被动受苦,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中国人的心理羁绊于一种现实致用的思维之中,被双重的实用寻求所束缚。不论是从认知上看,还是从人格上看,古代中国人都不具备产生现代科学所必要的智识性条件和动力性条件。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适应艰辛环境的能力,对外来文化保持开放心态,增强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由于过于重视效用和功能,中国人漠视不能尽快致用的理论研究,回避超越性目标追求。中国人如果想要更好地实现心理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思维的水平,而中国人如果想要实现人性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则需要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深彻理解希伯来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使得超越性目标成为中国人总体目标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莉[9](2019)在《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神话乃是先人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多端变幻、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所形成的想象,其本质乃在于人类对自我生命起源的探索与对理想生活样式的想象。在口耳相传的时代,神话承担着人类代际传承的教化之责。以赫西俄德的《神谱》为代表,正是古希腊传统神话所追问的神圣起源开启并奠定了古希腊人的习俗生活,具体表现为神圣起源的神秘性促生了古希腊人的信仰生活,其崇高性塑造了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随着文字的广泛使用,悲剧诗人通过改编神话在传承神意的同时有意引导人们思考现实生活的艰难,其神话内容也在凸显神之至高无上的同时传达了人类情感的真挚与可贵,可以说悲剧诗人时代的神话还保有对神圣起源的追忆。然而随着对言辞技艺的推崇,神话逐渐成为智术师追逐名誉与利益的工具,对传统神话的恣意重构也对古希腊传统教化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可以说智术师时代的神话已经完全遗失了神圣起源。从而随着神圣起源的遗忘与衰落,古希腊传统教化在逐渐走向衰微,城邦秩序也在逐渐走向混乱。这正是柏拉图所面对的教化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重建雅典城邦秩序,柏拉图在对诗人与智术师批判的基础上,重新回到对起源的追问,在重溯起源的过程中,以秘托斯和逻格斯两种言说方式提出“善的理念”这一概念,并重建了起源的神圣性。万物作为对理念的分有与摹仿,围绕“善的理念”柏拉图建立了新的世界观、灵魂观;并以追求“善的理念”作为最高教化目的,柏拉图统一了和谐城邦政治与完善个体灵魂的道路,由此开启了新的教化之路。遗忘起源后,人类灵魂的基础境遇犹如洞穴。因此在重溯起源的教化过程中,教化的起点即认识自我的局限,教化的本质即灵魂的转向,教化的过程即完成从洞穴到洞外的攀升。这一认识、转向与攀升统一于灵魂的上升之中,即在追问起源的过程中,个体灵魂从观看影像出发经由实物与数学上升到式样本身,其认知方式也随之从想象、意见、理智过渡到理性。上升的最终目的乃是为了下降,即在上升得以认识起源之后,再以下到洞穴的方式将起源带入当下,从而完成对城邦政治秩序的重建,也以此达成自我灵魂的整全。在柏拉图的这条教化之路上,重溯起源的方法乃是辩证法,即在开端与结论之间循环往复以求不断趋近理念本身。同时辩证法也是柏拉图进行哲学教化的主要方式,即通过辩证式对话来帮助个体逐步认识自己的无知、并进而走向求知。论文通过对具体的辩证对话进行情境分析,提出辩证式对话的核心在于:以创造闲暇为前提,在回到开端与重新出发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从而帮助个体在回忆中完成自我教化。柏拉图所面对的教化难题,也正是技术化时代个体成人的根本困境所在。遗忘起源使得个体精神生命游离于国家民族、人类历史,使得个体的生命境界变得渺小与狭隘。因此,重溯起源,以民族文化之源泉重育个体生命之根基,才是个体得以健全、人类得以整全的关键之所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即回忆。
敖琴[10](2018)在《马克思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哲学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心性之学,不论其表现形式有多么的玄幻,也不论其观点有多离奇,它总是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以为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提供某种参考。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就以关注现实,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最终改造现实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宗旨。那么对于马克思来说,他对现实的理解和解读与哲学史上前人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解与解读有什么联系和本质区别?在马克思现实观的视阈下,现实究竟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关注现实?人类又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关注现实?现实与理性、现实与本质究竟是什么关系?现实是不是就是一切感性的存在?现实观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如何?马克思现实观的当代价值何在?了解这些问题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根本特征、基本观点和创新所在有重要意义;对于引导我们更好地认清当前中国所有客观现实条件,并着重于在这些复杂的世情和国情中把握普遍必然性,把握真正的现实和真正的趋势,抓住主流和关键,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的有效结合,真正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围绕着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理论地位和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条分缕析,以对马克思现实观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非常有必要。马克思的现实观是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及无产阶级已经独立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命运和历史必然性,更好地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斗争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总结和吸收了西方哲学史上现实观的理论精华,尤其是直接扬弃了以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分别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现实观,最终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现实观,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形成提供了理论原点。与哲学史上其它现实观不同,马克思的现实观既具有实践特色,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又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特色,既坚持人道主义的情怀,又将人的解放置于一个现实的、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现实观本着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为直接目标,具体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现实、现实与现存有何区别、现实与人类的感性实践活动是什么关系、现实与理性的关系如何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基本理论框架和哲学特质的核心理论问题。在马克思现实观视阈下,现实再也不是传统理性主义现实观视阈下那个从属于理性、受理性决定的工具、手段和环节,而是一种按着自身客观规律运行、独立自存的感性存在;现实也并非泛指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感性存在,它是指具有普遍必然性,代表着世界发展必然趋势、与感性实践活动直接关联、呈现为历史性和超越性的感性存在。马克思现实观所关注的理论焦点凸显出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理论原点的地位。科学实践观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特质的关键性意义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而马克思现实观正是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直接理论结果;马克思现实观的全面展开和逻辑推演,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立场和观点。因此说,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原点。不仅如此,马克思现实观还具体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立场,并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与特性。马克思现实观内含和表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精髓。深刻领悟马克思现实观的精髓,沿着马克思开辟的从抽象王国通向现实世界的道路前进,我们就可以找到一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切实可行的光明大道。马克思现实观的逻辑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坚持以当前国内和国外各种现实问题为导向,展开理论研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和中国化,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现实的物质世界提供理论导引;要求我们秉承历史性原则,坚持批判与超越的精神特质,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科学社会主义而非其它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为指向标,从当前国内国际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找到真正合规律性的存在,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全面深刻了解和把握马克思现实观,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明确中国道路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基本要求和坚持走中国道路尤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证明、历史证明和逻辑证明,加深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科学性和前途可期性的确信程度,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另外,当前我国客观存在的文化多元化格局,肯定会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地位。马克思现实观可以帮助人们从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等方面分析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本质及理论缺陷,从而有力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权地位。
二、从自然中走出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自然中走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现代性之隐忧”与“共同体重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与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 |
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1 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 |
1.1.2 卢梭“契约共同体” |
1.1.3 黑格尔“伦理共同体” |
1.1.4 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 |
1.1.5 赫斯“自由共同体” |
1.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背景 |
1.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传统共同体 |
1.2.2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加剧 |
1.2.3 工业革命的壮大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
1.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
1.3.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初步探索 |
1.3.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逐步形成 |
1.3.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深化 |
第2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奠基 |
2.1 马克思哲学为构建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辩证法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方式 |
2.1.2 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基础 |
2.1.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现实的切入点 |
2.2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内涵界定的三重维度 |
2.2.1 个体和共同体 |
2.2.2 共同体与社会 |
2.2.3 虚假共同体和真实共同体 |
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
2.3.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的历史发展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 |
2.3.2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人的依赖性” |
2.3.3 资本共同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
2.3.4 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个性” |
第3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批判 |
3.1 现代性的根本矛盾:个体与共同体的抽象对立 |
3.1.1 现代性的内在困境: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 |
3.1.2 占有性个人诞生的理性维度 |
3.1.3 自由主义的隐秘前提:占有性个人与现代共同体的抽象对立 |
3.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现代性批判 |
3.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异化劳动批判 |
3.2.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市民社会批判 |
3.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资本逻辑批判 |
3.3 现代性困境的必然出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 |
3.3.1 “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 |
3.3.2 “自由人联合体”的和谐本性:个体与类的真正和解 |
3.3.3 “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性论证:个人和共同体的真正统一 |
第4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意义 |
4.1 现代性视域中共同体的危机与当代哲学的论争 |
4.1.1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实质:“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 |
4.1.2 有机马克思主义为破解共同体危机寻找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 |
4.1.3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开启日常生活批判以拯救“脆弱的现代性” |
4.1.4 当代西方共同体理论的根本缺陷:物质—实践向度的缺失 |
4.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
4.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的理论依据 |
4.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理论动因 |
1.1.2 现实动因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脉络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意义 |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 |
2.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 |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形成 |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内涵 |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意义 |
2.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 |
2.2.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
2.2.2 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 |
2.2.3 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
2.3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 |
2.3.1 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 |
2.3.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 |
2.3.3 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 |
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 |
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脉络 |
3.1.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3.1.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形成 |
3.1.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深化 |
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关系及其精神 |
3.2.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 |
3.2.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依附关系 |
3.2.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精神世界 |
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3.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 |
3.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消极维度 |
3.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超越因素 |
4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 |
4.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
4.1.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4.1.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特征 |
4.1.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必然 |
4.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与根源 |
4.2.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相关问题 |
4.2.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根源 |
4.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4.3.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 |
4.3.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批判 |
4.3.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超越 |
5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 |
5.1 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
5.1.1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 |
5.1.2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可能性 |
5.1.3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挑战性 |
5.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与主要特征 |
5.2.1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 |
5.2.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主要特征 |
5.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与价值准则 |
5.3.1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 |
5.3.2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价值选择 |
5.3.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行动要求 |
6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 |
6.1 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 |
6.1.1 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 |
6.1.2 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 |
6.1.3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
6.2 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 |
6.2.1 优化大众生活结构 |
6.2.2 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
6.2.3 提倡极简生活理念 |
6.3 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
6.3.1 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 |
6.3.2 生态化思维的基本原则 |
6.3.3 生态化思维的培育路径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李汉荣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李汉荣散文的生态书写 |
第一节 绿色的情怀——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意蕴 |
一、“与天地精神往来”: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 |
二、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 |
三、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 |
第二节 广博的视野——李汉荣散文生态思想的渊源 |
一、作家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 |
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 |
三、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李汉荣散文的地理意象 |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分类统计 |
一、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 |
二、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分类统计 |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主要特征 |
一、由意象统计归纳的特征 |
二、从意象发展流变概括的特征 |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成因 |
一、“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的影响 |
二、主客体“心物同构”的结果 |
三、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
第三章 李汉荣散文的诗化特色 |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的诗性内蕴 |
一、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 |
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 |
三、想象力的腾飞 |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意象的诗化凝练 |
一、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 |
二、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 |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语言的诗化表达 |
一、熨帖多样的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
二、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 |
第四节 李汉荣散文诗化的原因 |
一、诗人诗心的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 |
二、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
三、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的影响 |
第四章 李汉荣散文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妙笔生花——李汉荣散文的价值 |
一、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
二、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 |
三、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 |
第二节 瑕不掩瑜——李汉荣散文的局限 |
一、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的模式化倾向 |
二、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源 |
(一)时间的绵延:生态危机的全球性扩张 |
(二)空间的侵占:作为典型社会危机的生态危机 |
(三)实践的发展:生态运动的发展及其红绿转向 |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流 |
(一)人类中心主义:在与生态中心主义甄选中确立起的理论基调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引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不断汲取的思想给养 |
(四)社会生态学:生态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理论来源 |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路向 |
(一)思想的萌芽:地理学研究中展示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身影 |
(二)思想的成熟:从地理学研究向生态社会主义研究的彻底性转变 |
(三)思想的深化:21世纪以来佩珀理论的发展与推进 |
第二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蕴涵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蕴的积极开掘与合理呈显 |
(二)无政府主义的深度辨识与有效批揭 |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勾勒与实践建构 |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论题 |
(一)关于无政府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深入阐发 |
(三)关于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案论析 |
(四)关于从社会正义到环境正义的价值路向确立 |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方法 |
(一)用历史分析方法剖析生态危机困境 |
(二)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
(三)用阶级分析方法研判生态建设主体 |
第三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特质 |
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主题支撑 |
(一)深入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价值 |
(二)以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自然的共生共存 |
(三)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现代性立论 |
二、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为价值引领 |
(一)融涵马克思辩证法与历史观的人类中心主义 |
(二)传承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文脉 |
(三)呈现自身独特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 |
三、以努力通达生态健康的社会主义为目的归宿 |
(一)厘清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
(二)彰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的社会正义 |
(三)建构与众不同的社会主义生态图景 |
第四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方案 |
一、阐明构建原则: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遵循 |
(一)生态社会主义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二)生态社会主义努力实现社会正义 |
(三)生态社会主义坚持人类中心主义 |
(四)生态社会主义倡导环境友好关系 |
二、实践路径之一:从告别乌托邦理论到创建生态现实主义 |
(一)告别乌托邦式理论与走向生态现实主义 |
(二)工人阶级作为主体力量的历史性地位 |
(三)劳动分工的实施与开启工人阶级教育 |
(四)阶级斗争的推进与非暴力方式的融合 |
三、实践路径之二:从“激进变革”到“社会变革”的转换 |
(一)现实困境发生导致激进变革方案流产 |
(二)社会变革的推进力证其何以成为可能 |
(三)革命性社会变革与生态社会主义建构 |
四、实践路径之三:从“红绿对峙”到“红绿联盟”的跨越 |
(一)“红绿对抗”局面的结束与历史性退场 |
(二)“红绿联盟”从停滞到开启的可行性分析 |
(三)“红绿联盟”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战略推进 |
第五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思评价 |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视域 |
(二)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 |
(三)批判资本主义与建构社会主义并举 |
(四)积极呈现社会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 |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
(一)以折中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生态社会主义构想逃不出乌托邦困境 |
(三)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存有认识误区 |
(四)将生态问题的决定作用过分凸显 |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一)生态危机困境更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6)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理论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状况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运用 |
(二)论文重点难点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四)论文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经济哲学基础 |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共享思想的分析 |
(二)分享经济的殊异与符号共享的反思 |
(三)经济哲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启示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政治哲学根脉 |
(一)共享思想的古希腊考察 |
(二)契约论对共享思想的近代探讨 |
(三)政治哲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启示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文化哲学渊源 |
(一)功利主义的共享思想 |
(二)大众文化是何种意义上的共享 |
(三)文化哲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启示 |
第二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经济哲学评析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与经济理性的批判 |
(一)自然的存在与发展遭到经济合理性的计算和核算 |
(二)资本积累的永动带来资本主义破坏环境永无静止 |
(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内在反生态本性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的批判 |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的客观条件存在抵牾 |
(二)资本主义异化消费导致人的依附、柔弱与无力 |
(三)“弱人类中心主义”根据人的理性需要支配自然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与技术理性的批判 |
(一)通过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是资本主义不证自明的东西 |
(二)科学技术优势是资本主义征服自然的重要武器 |
(三)对技术的批判与对资本主义所有权的抨击密切相关 |
第三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政治哲学评定 |
一、平等的失落:人与自然从和谐相处滑向不断失衡 |
(一)遭到摒弃的应有之义:平等地善待自然 |
(二)以“开明自利”的方式平等地对待自然 |
(三)赋予自然以平等的法律权利与法律地位 |
二、正义的失陷:人与社会从公平保障导向权利啮噬 |
(一)资本主义教育体制固化了社会地位的发展不公 |
(二)科学技术充当着法西斯主义的社会宰制角色 |
(三)生态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加剧了全球发展不平衡 |
三、自由的失却:人与自我从互相尊重沦入异化困境 |
(一)异化劳动的异己力量压迫并剥夺着人的自由 |
(二)异化消费将人之自由关进商品崇拜的牢笼 |
(三)大众心理在希望与失望的切换中陷入异化 |
第四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文化哲学评判 |
一、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与鲜明特质 |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共同体是“科学”的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 |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共同体是具有民主意识的共同体 |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共同体是生产者正义的联合体 |
二、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不同于资本主义共同体 |
(一)西方社会共同体的思想根基与历史渊源 |
(二)共同体在西方文明中的集大成式发展 |
(三)共同体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动向 |
(四)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与资本主义共同体的同异之处 |
三、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有别于社会主义共同体 |
(一)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历史分析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新发展 |
(三)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的同异之处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没有超出马克思的合作经济思想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没有超出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没有超出马克思的“类本质”理论 |
二、生态共享问题本质上是生产正义与分配正义问题 |
(一)共享从根底上不是科技运用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 |
(二)共享从根底上不是消费异化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 |
(三)共享从根底上是生产正义、分配公平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实践性遭到严重弱化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没有跳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包围圈 |
(二)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思想抵不过生态帝国主义等理论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一再落空暴露其思想的保守性 |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敞开了共享发展问题的时代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7)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个体化 |
1.4.2 公民精神 |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与表现 |
2“实用”与“思维”的内涵解读 |
2.1“实”与“用”的涵义解读 |
2.2“实用”的内涵解读 |
2.2.1 实际效用 |
2.2.2 现实应用 |
2.2.3 符合当下需要 |
2.3“思维”的内涵解读 |
3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3.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 |
3.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基本特征 |
3.2.1 重视此岸现世满足,轻视彼岸来世追求 |
3.2.2 关注应用探究,轻视理论构建 |
3.2.3 注重近期之用,忽视长远之用 |
4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与主要表现 |
4.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 |
4.1.1 萌芽阶段 |
4.1.2 发生阶段 |
4.1.3 形成阶段 |
4.1.4 确定阶段 |
4.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主要表现 |
4.2.1 知识 |
4.2.2 关系 |
4.2.3 宗教 |
第二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文化缘由 |
5“一个世界”观为核心的意义系统 |
5.1“一个世界”观与“两个世界”观的比较 |
5.1.1 思想来源 |
5.1.2 基本内涵 |
5.1.3 关系 |
5.1.4 目标追求 |
5.2“一个世界”观使得中国人追求现实性目标 |
5.2.1 物质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5.2.2 社会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5.2.3 情感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1)人际之情:和谐的人际关系 |
(2)物我之情:圆融的物我关系 |
6 重“行”之知行观与“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 |
6.1 重“行”之知行观 |
6.1.1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一:重“行”与重“知” |
6.1.2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二:“知行合一”与“知行二分” |
6.2“人”为中心之天人观 |
6.2.1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一:“人”为中心与“天”“人”各为中心 |
6.2.2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二:“人天合一”与“天人二分” |
6.2.3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三:有情之天与有理之天 |
6.3 传统知行观与传统天人观使得中国人重视应用性研究 |
6.3.1 未能建立起理论研究兴趣 |
6.3.2 重视应用性知识系统 |
6.3.3 形成重视现实应用的“学”“术”传统 |
7 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 |
7.1 重视机会获得 |
7.2 恐惧物质匮乏 |
7.3 两个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 |
7.4 中国人重近期利益的表现 |
第三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 |
8 中国人实用思维形成的总体机制图 |
9 中国人的实用价值观 |
9.1 个人/家庭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
9.1.1“好死不如赖活着”:寿(健康长寿) |
9.1.2“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富(物质财富) |
9.1.3“势大面子宽”:贵(社会权势) |
9.1.4“家和万事兴”:和(家庭和谐) |
9.2 国家/天下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
9.2.1“治国”:国家富强、社会安定 |
9.2.2“平天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
10 中国人的实用认识论 |
10.1 实用自然认识论 |
10.1.1 自然的三个维度 |
10.1.2 功能本体是中国古代实用自然认识论的认知基础 |
10.1.3 实用自然认识论影响下形成应用性/操作型知识体系 |
10.2 实用道德认识论 |
10.2.1 道德的两重性 |
10.2.2 修齐治平是中国古代实用道德认识论的社会需要 |
10.2.3 实用道德认识论影响下形成道德践履操作系统 |
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影响实用思维的形成 |
1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形塑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 |
11.1.1 思维支配语言 |
11.1.2 语言形塑思维 |
11.2 中国式提问将中国人的思维导向“实用” |
11.2.1 问题之一:这有什么用 |
(1)“这有什么用”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 |
(2)“这有什么用”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
11.2.2 问题之二: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 |
(1)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引导“术”(方法与动作)的寻求 |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满足于解决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 |
11.2.3 中国式提问的逻辑后果 |
(1)“这有什么用”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
第四部分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
12“李约瑟难题”的文献回顾与解析 |
12.1“李约瑟难题”的阶段性 |
12.1.1 17世纪初-19 世纪末:以德梅朗和巴多明等法国学者为代表 |
12.1.2 20世纪初-20 世纪中叶:以任鸿隽和梁启超等中国学者为代表 |
12.1.3 20世纪中叶-20 世纪80年代:李约瑟对难题的研究 |
12.1.4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学者的努力 |
12.2“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与学科中心偏移 |
12.2.1 “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 |
12.2.2 “李约瑟难题”的学科中心偏移 |
12.3“李约瑟难题”研究中展现的三个问题 |
12.3.1 问题之一:“李约瑟难题”的内涵问题 |
12.3.2 问题之二:“伪问题”说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的合法性? |
12.3.3 问题之三:现代科学移植中国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3 心理学的努力:以往心理学研究者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 |
13.1 陈立:“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便必为心理的” |
13.2 尼斯贝特、彭凯平和侯玉波:辩证思维与整体思维的解答 |
13.3 皮亚杰:认识的心理发生 |
13.3.1 动作:一般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
13.3.2 超越动作:科学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
13.3.3 皮亚杰理论对“李约瑟难题”解答的启发 |
14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
14.1 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 |
14.1.1 希腊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认知条件 |
(1)概念化的形式逻辑 |
(2)元素-结构认知模式 |
(3)“数”的描述机能与演绎机能 |
14.1.2 希伯来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人格因素 |
(1)超越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
(2)自我与意义寻求 |
14.2 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 |
14.2.1 实践取向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认知条件 |
(1)相关逻辑和类比推理 |
(2)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
(3)“数”在实践中起指导功能 |
14.2.2 儒道文化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 |
(1)现实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
(2)求乐避苦的性格特征 |
第五部分 反思、评价与结论 |
15 对中国人思维研究的反思 |
15.1 以心理学为中心学科,关注思维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
15.2 以研究中国文化的思维为基本,同时关注思维研究的文化差异 |
15.3 宜从方法上把握思维研究的三个层次 |
16 对中国人实用思维的评价 |
16.1 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
16.2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理论兴趣的形成 |
16.3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超越性目标的形成 |
16.4 改善中国人思维的策略 |
17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7.1 本研究的创新 |
17.2 本研究的不足 |
1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逻辑框架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神圣起源及其失落:古希腊传统教化的衰微 |
第一节 古希腊传统神话中的神圣起源 |
一、传统神话传承着古希腊文明传统 |
(一)传统神话是人类建构的精神空间 |
(二)传统神话蕴含了人类理想的生活样式 |
(三)传统神话作为教化的主要方式 |
二、传统神话追问着人类的神圣起源——以《神谱》为例.. |
(一)《神谱》作为古希腊传统神话的典范 |
(二)《神谱》中的神圣起源 |
三、神圣起源是人类生命得以整全的原因 |
(一)浑沌作为人类生命的初始状态 |
(二)神圣起源引导着人类生活走向秩序 |
(三)神圣起源蕴含着人类生命的整全样态 |
第二节 神圣起源是古希腊传统教化的根基 |
一、神圣起源的神秘性促生了古希腊人的信仰生活 |
(一)对神圣起源的崇拜开启了古希腊人的习俗信仰 |
(二)对神圣起源的祭祀规约了古希腊人的伦理生活 |
二、神圣起源的崇高性塑造了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 |
(一)城邦法乃是对神法的摹仿 |
(二)法律作为教化的补充方式 |
第三节 古希腊传统神话的改编与神圣起源的失落 |
一、崇尚神圣起源:传统诗人的神话叙事 |
(一)赫西俄德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 |
(二)维护正义:传统诗人的叙事目的 |
(三)崇尚起源:传统诗人的叙事原则 |
二、凸显两难选择:悲剧诗人的神话叙事 |
(一)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神话 |
(二)呈现张力:悲剧诗人的叙事目的 |
(三)服从统治:悲剧诗人的叙事原则 |
三、强调自我价值:智术师的神话叙事 |
(一)普罗塔格拉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 |
(二)突显自我:智术师的叙事目的 |
(三)重建秩序:智术师的叙事原则 |
第二章 重建起源的神圣性:重溯起源的教化目标 |
第一节 柏拉图对遗忘起源的批判 |
一、遗忘神圣起源带来的社会困境 |
(一)引入新神:传统习俗的堕落 |
(二)城邦法沦为个人意志的表达 |
(三)传统习俗与城邦法律之间产生冲突 |
二、柏拉图对传统诗教的批判 |
(一)柏拉图对传统诗歌内容的删减 |
(二)柏拉图对传统诗歌曲调的挑选 |
(三)柏拉图对传统诗歌讲述方式的批评 |
三、柏拉图对智术师的批判 |
(一)智术师对传统的颠覆 |
(二)柏拉图以言辞之术战胜智术师 |
(三)柏拉图以城邦之爱教化智术师 |
第二节 柏拉图对神话的运用 |
一、柏拉图的神话创作 |
(一)柏拉图创造的新神话 |
(二)苏格拉底作为柏拉图塑造的神话 |
二、神话在柏拉图对话中的作用 |
(一)以神话叙事完善哲学论证 |
(二)以神话叙事教化城邦大众 |
(三)以神话叙事保护哲人自己 |
第三节 柏拉图对神圣起源的重建 |
一、至善是柏拉图重建的神圣起源 |
(一)太阳比喻 |
(二)万物是对诸理念的分有与摹仿 |
二、至善者是宇宙万物得以生成的原因 |
(一)至善者摹仿理念创造宇宙 |
(二)至善者摹仿理念创造万物 |
(三)以宇宙秩序指导城邦秩序 |
三、灵魂是个体生命得以运动的原因 |
(一)灵魂不朽与灵魂的马车神话 |
(二)灵魂对个体的命运负有全部责任 |
第三章 追寻灵魂的整全:重溯起源的教化过程 |
第一节 教化的起点:认识灵魂的自然状态 |
一、洞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境遇 |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
(二)囚徒:人类的原生状态 |
(三)诗人与智术师:意见的制造者 |
二、洞穴乃是人类灵魂堕落的结果 |
(一)天性的区分与混乱:贵族制城邦的困境 |
(二)血气与欲望的膨胀:从荣誉制到僭主制的衰败.. |
(三)从理性到欲望:洞穴的成型与幽暗 |
三、教育即灵魂的转向 |
(一)习俗教育让人从影像转向火光 |
(二)哲学教育让人从火光转向太阳 |
(三)从习俗教育转向哲学教育 |
第二节 教化的上升:追问起源与灵魂的净化 |
一、从影像到理念:灵魂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上升过程 |
(一)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 |
(二)从意见到知识 |
二、爱欲作为灵魂上升的动力 |
(一)从身体之爱到普遍之爱:爱欲的上升 |
(二)从爱欲身体到爱欲灵魂:个体灵魂的上升 |
三、哲学教化的艰难 |
(一)克服身体感官的影响 |
(二)净化血气与控制欲望 |
(三)选择好的学习方式 |
第三节 教化的完成:把起源带入当下与灵魂的整全 |
一、将哲学带入城邦: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教育实践 |
(一)苏格拉底之死 |
(二)柏拉图三顾西西里 |
二、在城邦生活中达到个体灵魂的完整 |
(一)知识与意见:哲学与政治之间的根本矛盾 |
(二)把起源带入当下:以哲学重建城邦秩序 |
(三)向死而生:在教化中达致灵魂的整全 |
三、政治教化的艰难 |
(一)回洞之难:哲人不愿意统治城邦 |
(二)成王之难:大众不愿意接受哲人统治 |
(三)教化之难:洞穴之中进行哲学教化的危险 |
第四章 辩证法:重溯起源的教化方法 |
第一节 追问起源:柏拉图的辩证法 |
一、走向开端与走向结论:哲学与科学的探究思维之别 |
二、经验作为哲学探究的基础 |
三、辩证法作为哲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灵魂不朽的论证为例 |
(一)《斐多篇》中的灵魂不朽论证 |
(二)追问真理作为辩证法的核心 |
(三)循环往复作为辩证法的展开过程 |
第二节 认识自己:辩证对话的过程分析 |
一、侧重认识无知:苏格拉底与年长者的对话过程 |
(一)佯装无知:唤起个体“说”的欲望 |
(二)持续反问:刺激个体进行自我反思 |
(三)陷入悖论:强迫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
二、注重引导求知:苏格拉底与青年人的对话过程 |
(一)真诚探讨:了解学生的天性与初衷 |
(二)温和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无知 |
(三)理性教导:刺激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 |
第三节 往返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辩证对话的特征分析 |
一、创造闲暇:辩证对话的前提条件 |
(一)辩证式对话在闲暇中得以发生 |
(二)创造闲暇是哲学教育的开始 |
二、重新出发:辩证对话的主要形式 |
(一)从身体出发转向从灵魂出发 |
(二)从个人出发转向从人类出发 |
(三)在往返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 |
三、回忆起源:辩证对话的基础场域 |
(一)在回忆中呈现过去 |
(二)在回忆中展现真理 |
(三)在回忆中建立师生关系 |
(四)在回忆中完成哲学教化 |
结语 教化何以可能 |
一、起源使得教化得以可能 |
(一)起源为教化敞开了时间原点 |
(二)起源为教化树立了典范原型 |
二、当下面向起源应如何教化 |
(一)回忆作为一种教化方式 |
(二)朝向起源敞开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 |
(三)在追问起源的过程中带出个体生命的完整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马克思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1章 马克思现实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
1.1 马克思现实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现实性日渐显现 |
1.1.2 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
1.2 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渊源 |
1.2.1 唯心主义的现实观 |
1.2.2 旧唯物主义的现实观 |
第2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历史演进 |
2.1 对黑格尔哲学现实观的认同与继承阶段 |
2.2 从唯心主义现实观向唯物主义现实观转向阶段 |
2.2.1 关注物质利益的支配作用 |
2.2.2 批判和矫正理性主义现实观 |
2.2.3 向新唯物主义现实观的过渡 |
2.3 马克思现实观的正式形成和发展阶段 |
2.3.1 马克思现实观的正式形成 |
2.3.2 马克思现实观的丰富与完善 |
2.3.3 马克思现实观的系统化 |
第3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主要内容 |
3.1 现实的基本涵义 |
3.1.1 现实是一种不同于精神世界的感性存在 |
3.1.2 现实是一种表征历史普遍必然性的合理性存在 |
3.2 现实的主要构成 |
3.2.1 现实的个人 |
3.2.2 现实的活动 |
3.2.3 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 |
3.3 现实与实践的关系 |
3.3.1 实践是现实世界形成和变化的根本途径 |
3.3.2 实践构成了现实的重要内容 |
3.3.3 实践的超越性和历史性决定了现实的历史性和开放性 |
3.4 现实对理性的决定性意义 |
3.4.1 现实是自因 |
3.4.2 现实决定理性 |
第4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基本特征 |
4.1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
4.1.1 基于唯物主义立场的真理原则 |
4.1.2 基于实践辩证法的价值原则 |
4.2 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
4.2.1 鲜明的实践性 |
4.2.2 鲜明的阶级性 |
4.3 以对资本主义制度现实与否的追问为直接目标 |
4.3.1 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曾经的现实性 |
4.3.2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当前的非现实性 |
第5章 马克思现实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地位 |
5.1 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原点 |
5.1.1 马克思现实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 |
5.1.2 马克思现实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 |
5.1.3 马克思现实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 |
5.2 马克思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立场 |
5.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之争 |
5.2.2 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支撑 |
5.3 马克思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特征 |
5.3.1 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 |
5.3.2 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第6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当代价值 |
6.1 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
6.1.1 抓住当前的现实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6.1.2 紧跟不断变化的现实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6.2 勇于实现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批判与超越 |
6.2.1 在复杂多样的存在中横向把握真正的现实性存在 |
6.2.2 从纵向的角度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趋势和未来 |
6.2.3 实现以实践批判为基础的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统一 |
6.3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6.4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6.4.1 中国道路的内涵及变迁 |
6.4.2 中国道路选择与确立的马克思现实观观照 |
6.4.3 马克思现实观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
6.4.4 马克思现实观视阈下几种影响道路自信的社会思潮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从自然中走出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D]. 王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D]. 袁一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李汉荣散文研究[D]. 吕文雪.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D]. 孙秀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研究[D]. 王临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8]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D]. 刘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D]. 刘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马克思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敖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