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药工业发展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杜佳维[2](2020)在《丙草胺的清洁生产工艺研究》文中提出丙草胺是一种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属于稻田专用除草剂,能防除水稻田间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小粒种子阔叶杂草。因丙草胺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低残留的特点,在水稻专用除草剂市场中广受欢迎,销售额常年位居前三。本文结合文献方法与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设计了三条丙草胺合成路线,根据所用的起始原料,分别命名为2-丙氧基乙醛路线,乙二醇单正丙醚高压法路线和氯乙基丙基醚路线。通过对初步实验结果的比较和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分析,最终选择氯乙基丙基醚路线进行丙草胺的工艺优化,解决中间体生产过程中反应选择性不高、反应液流动性不佳和丙草胺生产总体收率较低等问题,开发丙草胺的清洁生产工艺。本文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助剂N,N-二正丙基-2-丙氧基乙胺,将其应用于中间体合成反应,并与常见助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助剂效果显着。中间体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0h,助剂投料量为0.6 eq.(以氯乙基丙基醚的摩尔量为基准),原料2,6-二乙基苯胺与氯乙基丙基醚的投料比为2.5:1。在此工艺条件下,中间体反应的选择性提高至96.0%,单步收率提高至89.2%。在丙草胺的合成工艺中,考察了缚酸剂类型、缚酸剂投料量、反应时间和原料氯乙酰氯与2,6-二乙基-N-(2-丙氧基乙基)苯胺的投料比等因素。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影响合成丙草胺的最主要因素为缚酸剂的类型,且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丙草胺的收率可达96.8%,丙草胺原油的气相纯度为97.7%。根据上述最佳工艺条件,设计了丙草胺连续化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连续烷基化工序、烷基化精馏工序与酰化工序。连续烷基化工艺通过5个反应釜串联的方式进行中间体的生产。原料2,6-二乙基苯胺与助剂N,N-二正丙基-2-丙氧基乙胺(物料(1))从反应釜顶部进料,原料氯乙基丙基醚(物料(2))从反应釜底部进料,物料溢流采取从底部进入下个反应釜的方式。连续化工艺的工艺参数为:进料时间7.8~9.4h,反应温度156~164℃。物料(1)进料速度为2.83~3.15m L/min;物料(2)进料速度为0.47~0.63m L/min,物料(1)与物料(2)的流速比为5.0~6.0:1。在此工艺条件下,中间体反应的选择性提高至98.2%,理论收率为97.1%。在酰化工序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丙草胺的合成,丙草胺收率可达97.3%,气相纯度为97.9%。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年产600吨丙草胺原油的连续化工艺装置。综上所述,丙草胺连续化工艺选择性和收率明显高于间歇工艺,三废较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陈潇[3](2020)在《利益集团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研究(1933-1996)》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的美国农业领域,农业资源环境所承受的来自人类活动的压力逐年加大,特别是农药化肥的无节制使用,使得农业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方面的环境问题愈加严重,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资源衰竭的威胁愈演愈烈。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遽然降临的南部大平原的沙尘暴事件,使得美国政府与社会公众将目光投射到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领域,此为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登上历史舞台的滥觞。本研究通过对这段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变史的回顾与挖掘发现,美国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典范作用,但是其政策制度的发展与演化历经了复杂的变迁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60多年间历经了起步—迟滞—快速发展的演变,这牵涉到美国经济社会中众多具有特定利益诉求与价值偏好的利益集团。而恰恰是这些追逐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竞争、博弈与调试,使得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映现出异彩纷呈的动态演进过程。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以往对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学、法学或环境学领域中对相关政策的文本叙述与阐释,侧重于对政策自身轨迹运行的归纳与总结,较少基于经济学的视角的建构、比对与分析。本文尝试运用经济学中的利益集团理论,将政策演进的动态过程及影响因素纳入政策结果的静态框架下,围绕利益集团在政策演进过程中力量的变化,对其型塑政策演进的影响途径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探究,以展开政策演变内在逻辑和发展路径的细致刻写,分解并化约出美国农业资源保护政策演化的内在规律。美国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旨在通过向农民提供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以鼓励农民保护和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从最初将补偿机制与减少规定农产品的耕地面积相捆绑,过渡到将补偿机制与休耕退耕的面积相挂钩,最后改善为将补偿机制与实际环境绩效相对接,使得美国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渐进良序,日趋完善。本文采用历史分析与逻辑论证、归纳分析方法与演绎分析方法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影响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的核心行动集团主要是农场主利益集团、农化企业利益集团、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耕作、污染与健康三要素始终镶嵌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演进中,与此相依附的是农场主利益集团、农化企业利益集团、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农场主利益集团对于政策中政府补贴和收入支持的追求构成了其努力构筑并巩固政策演进中霸主性垄断地位的主要动因;农化企业利益集团对农化产品销量增加带来的丰厚利润的追逐成为了其攫取政策演进中强有力的主导性地位的首要因素;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对政策变迁中健康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吁求形成了其努力争取政策演进中优势性地位的重要动力。2.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是利益集团在政府内外互相影响和博弈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合作和博弈构成政策演进中此消彼长的能动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竞选、组织示威、构建联盟、专业游说的核心工具构建“接触”或“进入”政府机构的有效路径,并利用媒体舆论的政策宣传优势以及与国家政党间利益的交叠,强化路径实施中对利益集团相关利益的表达,从而有效地影响决策过程以达成利益诉求的实现。在政策演进的起步阶段,农场主利益集团通过示威、游说等方式与决策者构筑了密切关联,通过媒体对“拯救土壤、摆脱绝望”的舆论宣传,有力赢取了公众对法案的支持,并通过对党派纷争引发的矛盾的化解,掌控了影响政策变迁的主导权;在政策演进的迟滞阶段,农化企业利益集团由于意外获取了上一阶段的政策红利而展开了与决策者建立紧密关系的路径实施,通过与农场主利益集团建立同盟、影响竞选的手段,利用媒体对“控制虫害、征服自然”的舆论导向,积极促进政策对上一阶段以补贴与退耕面积相挂钩为主要激励机制的延续。农场主利益集团由于对党派纷争带来的内部分歧的有效调和从而继续把持着垄断地位的优势;在政策演进的快速发展阶段,消费者和环保组织通过建立同盟、影响竞选和专业游说等渠道对决策者构建了强大影响。通过媒体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理念的舆论渗透,有力协调了利益集团间的矛盾冲突,并通过对两党共同目标的适时而准确的把握从而有效摆脱了党派纷争引发的意见分歧。3.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进中利益集团的角色表征影响政策变迁的方向和效率。在政策演进的起步阶段,集体行动的困境使具有公共利益集团属性的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难以形成有效“接近”政府机构的条件,从而难以实现决策过程中对公共利益的表达。将补贴与减耕面积相挂钩的环境激励机制开启了政策演进的发展历程,短期成效凸显,但并未能形成环境效益的持续提高;在政策演进的迟滞阶段,不惜削减公共利益而最大限度展开逐利行为的农场主利益集团和农化利益集团通过生产和销售农化产品的农业综合企业组成利益联盟,加剧了农化产品滥用所导致的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的吞噬。农场主利益集团和农化企业利益集团的利益勾稽降低了政策演进的变迁效率,使政策演进陷入发展迟滞期;在政策演进的快速发展阶段,可持续农业理念下共容利益的达成促使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得以快速提高,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所代表的公共利益通过政策演进得以充分释放。4.外生变量的引入和系统的开放性有利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变迁效率的提高。牵绊于集体行动的困境带来的阻碍,在政策演变起步阶段和迟滞发展阶段,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难以获取型塑政策变迁的优势性主导地位。60年代媒体舆论对农化产品危害的披露使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摆脱了“信息不对称”的牵制。同时,通过媒体舆论对可持续农业理念的渗透促进了利益集团间利益的共容,促成了政策演进朝着符合公共利益的方向的快速发展。此外,70年代政府对国会委员会巨大权力的终结有力瓦解了农场主利益集团和农化企业利益集团在政策进程中的垄断地位,国会在政策立法方面的透明度得以极大增强,国会的立法程序得以对公众开放,同时,议员的活动由于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共同监督,使得原有通过内部权力而进行的私下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媒体舆论监督和宣传的优势以及系统的开放性对政策变迁障碍的矫正,使得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变迁的良性发展效率得以成功推进,促进“整体最优”的社会效率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的提升中得以全面实现。3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过程,充分诠释出利益集团的博弈竞争对社会整体绩效发挥的重要影响。作为非点源污染重灾区的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承载着全体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宏大使命,厘清并谴除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进中的利益掣肘,对于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黄蝶君[4](2017)在《双元—共赢:农业企业生态创新内涵及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的农业生产正在从主要依赖资源消耗、满足数量的需求,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满足质量的需求转变。绿色生态生产方式不仅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也成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以往被人们忽视的绿色生态能够被消费并创造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帮助农产品获得更高的溢价,也成为农业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只有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现代农业价值提升、竞争力升级的重要意义,才能促使农业企业主动追求环境导向创新,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这类“既能显着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又能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的生态创新(eco-innovation)模式,越来越得到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为了剖析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内涵及结构,探索生态创新同时提升企业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机理,说明政府环境规制促进生态创新提升环境和经济绩效的作用,进行了以下工作:首先,分析环境对农业企业利润提升和竞争力升级的重要价值。本文在阐述农业生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说明环境对农业的特殊价值,会促使农业企业“主动”治理环境,提高环境绩效。农业企业同时追求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提升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创新模式就是生态创新,农业企业是生态创新的主体。其次,厘清农业企业内部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的多种共生关系。本文运用共生理论,划分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之间的五种共生类型,采用数理模型证明:只有两种创新互相促进,且两种创新产生的边际能量(边际收益)至少等于两种创新的边际损耗(边际成本)的互惠共生,才能够实现生态创新。第三,探索生态创新同时提升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机理。本文运用双元理论,从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兼容互补关系的研究入手,构建两种创新之间“双元平衡”和“双元互补”的结构,将其纳入到沙漠产业共生比较案例、广东鸭稻米共生案例之中,阐述了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通过“双元平衡”和“双元互补”同时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过程。第四,说明环境规制促进生态创新提升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作用。本文以波特假说模型为基础,参考双元性理论的经典研究框架,建立环境规制-生态创新-环境和经济绩效的概念模型,共同验证模型的合理性。(1)本文采用2005年-2014年生猪养殖绩效和污染排放的面板数据,运用多目标数据分析工具(MOO),将环境规制、生猪污染物排放、生猪利润等多目标变量归结为单一变量,再将饲料效率作为生态创新的代理变量纳入到模型中,验证了生猪养殖行业“环境规制-生态创新-经济和环境绩效”模型的合理性。(2)为了验证生态创新的作用机理,本文从经典的双元性理论出发,在对广东农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创新的双元平衡以及双元互补结构,检验了“政府环境规制-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环境和经济绩效”的理论模型。对生态创新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管理和双元能力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创新实际上也论证了农业的多功能属性,说明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是体现农产品的环境价值,活化农村生态资源要素,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真正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因此,本研究可以为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节约和可持续性的环境创新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采用共生理论和双元理论,拓展了双元视角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理论内涵,构建了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的结构关系;并从双元性理论出发,构建并验证了环境规制-生态创新-环境和经济绩效的理论模型。本文也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1)将家庭农场、农户等主体纳入到生态创新研究范围;(2)问卷设计的完善和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的创新;(3)更加关注生态创新的跨学科或多学科研究视角;(4)加强领导和个人层次上生态创新问题的探讨。
冷阳[5](2017)在《中国农药制剂技术发展方向试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时代促进农药发展的观点出发,综论了世界农药制剂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和发展趋势。通过对环境友好农药制剂发展现状的概述和解析,分析了中国农药制剂的发展方向。论述了调整与创新相结合发展安全、绿色农药制剂的技术思路,分析了调整的重点,指出了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并对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逐一作了阐述。
刘宏[6](2014)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8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依靠产业支撑。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经济发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渤海湾都具有强大的产业支撑,才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也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促进生态建设,就必须要在重视生态建设的同时把产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没有强大的现代产业,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就无法改善民生,也不可能建成生态经济区。因此,必须深入研究产业发展问题。8.1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现已确定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湖南岳阳、常德、益阳三市,长
马婉莹[7](2014)在《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的绿色化变迁》文中研究表明农药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对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持续稳定高产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农药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也存在巨大威胁,农药管理法律制度绿色化发展的目的就是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农药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效减少农药对环境的破坏、保障人类身体健康。事实上,我国农药管理法律制度的绿色化有一段历史的发展过程,只有从历史的视角对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考察,我们才能更客观的看待各项法律制度制定的背景与目的,才能更全面的掌握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进而找到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得以全面发展的最佳路径。本文按历史的发展脉络,将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的绿色化变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绿色化萌芽阶段、绿色化起步阶段和绿色化初步发展阶段。文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等相关社会因素为分析背景,以农药登记制度、农药生产制度、农药经营制度与农药使用制度为研究主线,深刻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药管理法律制度的变迁规律,总结成败得失,进而探寻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全面发展的法律构想。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萌芽阶段的农药管理法律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为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萌芽阶段,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此阶段,政策是农药管理的主要手段,农药生产是管理的主要内容。该部分对农药质量要求、高效低毒农药的发展、农药工业三废的治理以及农药残留限量等农药生产方面的政策规定作出了详细分析,勾勒出了萌芽阶段农药管理法律制度的发展概貌。第二部分主要研究1978至1997年间,绿色化起步阶段的农药管理法律制度。为全面掌握这一时期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的绿色化发展状况,该部分首先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药管理法制发展的宏观法律环境,然后对农药登记制度、生产制度、经营制度、使用制度相关法律条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从而详细阐述了这一时期的农药管理法律制度是如何体现其绿色化特点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1997年至今,绿色化初步发展阶段的农药管理法律制度。国际贸易消极的外部压力与国内农药管理法制的积极建设共同促进了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的绿色化发展。该部分在分析《农药管理条例》及《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具体条文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这一时期的农药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等法律制度的绿色化是如何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得以初步发展的。第四部分剖析了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变迁规律。该部分首先从外在变迁规律入手,揭示了我国农药管理法制形式上与内容上的变迁规律,然后在制度变迁理论的指导下,得出了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经历了路径依赖式的演化性变迁,其过程还受到了行动者思想观念的影响的论断。第五部分阐述了农药管理法律制度绿色化进一步发展的初步构想。该部分以之前论述为基础,提出了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进一步发展的法律设想,笔者认为监管力度的加大,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农药废弃物回收制度等绿色化新制度的建立,罚则条款的健全将是促进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全面发展的最佳路径。
王润涵[8](2013)在《国际背景下我国农药使用及行业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是—把”双刃剑“,减少施用农药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尽量发挥好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始终是农药管理任务中的核心,而加强农药监管,保障农业生产用药安全,也是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我国和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农药使用情况和行业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调研,重点研究我国农药使用和行业现状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科学评价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水平、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探索其科学发展的方向,为农药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真实和较为充分的政策依据,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我国农药行业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创新、产业集中度偏低,重复建设严重、生物农药的发展受阻以及高耗能与重污染突出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徐群[9](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台州市人民政府[10](2012)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台政发[201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求和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二五"期末前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
二、农药工业发展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药工业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丙草胺的清洁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农药发展概述 |
1.3 除草剂概述 |
1.3.1 除草剂发展概况 |
1.3.2 除草剂的分类 |
1.3.3 除草剂发展方向 |
1.4 酰胺类除草剂概述 |
1.4.1 酰胺类除草剂的发展及市场概况 |
1.4.2 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概况 |
1.4.3 酰胺类除草剂的特性 |
1.4.4 酰胺类除草剂的发展方向 |
1.5 丙草胺概况 |
1.5.1 丙草胺的简介和理化性质 |
1.5.2 丙草胺的毒性与作用机理 |
1.5.3 丙草胺的应用 |
1.5.4 丙草胺的市场 |
1.6 丙草胺及其中间体的合成路线概述 |
1.6.1 氯乙醇路线 |
1.6.2 胺醚路线 |
1.7 丙草胺合成路线的设计 |
1.7.1 2-丙氧基乙醛路线 |
1.7.2 乙二醇单正丙醚高压法路线 |
1.7.3 氯乙基丙基醚路线 |
第二章 丙草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试剂 |
2.2 工艺路线选择 |
2.2.1 三条工艺路线的实验方法与合成原理 |
2.2.2 三条工艺路线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3 工艺路线的比较与选择 |
2.3 氯乙基丙基醚工艺路线设计 |
2.3.1 新型助剂的研制 |
2.3.2 烷基化反应 |
2.3.3 酰化反应 |
2.4 合成方法 |
2.4.1 新型助剂的制备 |
2.4.2 中间体胺醚的合成 |
2.4.3 丙草胺的合成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助剂的制备结果与讨论 |
2.5.2 助剂N,N-二正丙基-2-丙氧基乙胺的优化结果与讨论 |
2.5.3 中间体胺醚合成的优化结果与讨论 |
2.5.4 中间体胺醚合成的放大实验与对照实验 |
2.5.5 丙草胺合成的优化结果与讨论 |
2.5.6 丙草胺合成的放大实验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丙草胺的连续化生产工艺 |
3.1 前言 |
3.2 连续化工艺设备与主要原料 |
3.2.1 连续化工艺仪器与设备 |
3.2.2 原料与试剂 |
3.3 连续化工艺设计 |
3.3.1 连续烷基化工序 |
3.3.2 精馏工序 |
3.3.3 酰化工序 |
3.3.4 各项工序的安全事项 |
3.4 连续化工艺结果与讨论 |
3.4.1 连续烷基化工艺结果与讨论 |
3.4.2 精馏工艺结果与讨论 |
3.4.3 酰化工序物料衡算与讨论 |
3.5 连续化工艺工业应用设计 |
3.5.1 连续化工艺流程设计 |
3.5.2 产能计算、设备尺寸及主辅原料年耗量 |
3.5.3 车间布置设计 |
3.5.4 经济效益分析 |
3.5.5 三废排放与治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利益集团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研究(1933-199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基本框架内容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 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构建:利益集团理论 |
2.1 利益集团理论 |
2.1.1 利益集团的基本概念 |
2.1.2 利益集团理论的提出 |
2.1.3 利益集团理论的演进 |
2.2 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
2.2.1 制度的基本概念 |
2.2.2 制度变迁的内涵 |
2.2.3 利益集团的制度变迁理论 |
第3 章 利益集团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 |
3.1 政策的特点和制定程序 |
3.1.1 组织架构和特点 |
3.1.2 议题的内容筛选 |
3.1.3 草案的多层审议 |
3.1.4 法案的最终通过 |
3.2 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途径 |
3.2.1 通过政府机构 |
3.2.2 通过舆论媒体 |
3.2.3 通过国家政党 |
第4 章 政策演进中的利益集团分析 |
4.1 农场主利益集团 |
4.1.1 主要代表性团体与态度 |
4.1.2 与政府机构关系的构建 |
4.1.3 霸主地位的确立与巩固 |
4.1.4 强大势力的弱化与侵蚀 |
4.2 农化企业利益集团 |
4.2.1 主要代表性团体与态度 |
4.2.2 与政府机构关系的构建 |
4.2.3 雄厚势力的构筑与累积 |
4.2.4 环保时代的转型与扩张 |
4.3 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 |
4.3.1 主要代表性团体与态度 |
4.3.2 与政府机构关系的构建 |
4.3.3 劣势条件下的妥协与漠视 |
4.3.4 协同奋战中的纠正与变革 |
4.4 利益集团间博弈与竞争 |
4.4.1 农场主利益集团与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的博弈 |
4.4.2 农化企业利益集团与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的博弈 |
4.4.3 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与农场主、农化企业利益集团的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第5 章 起步阶段(30-40 年代) |
5.1 政策演进的外部环境和历史条件 |
5.1.1 立法的外部冲击:沙尘暴灾害 |
5.1.2 竞选的利益考量:经济大危机 |
5.2 起步阶段的政策构成 |
5.2.1 1933 年《农业调整法》 |
5.2.2 1936 年《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 |
5.2.3 1938 年《农业调整法》 |
5.3 利益集团影响政府机构的核心工具 |
5.3.1 暴力示威 |
5.3.2 专业游说 |
5.3.3 内部结盟 |
5.3.4 影响竞选 |
5.4 利益集团渗透舆论媒体的行动选择 |
5.4.1 主题宣传:拯救土壤、摆脱绝望 |
5.4.2 利益博弈:对消费者利益诉求的协调 |
5.5 利益集团与国家政党的利益交叠 |
5.5.1 与共和党的依附与合作:农业局联合会对政治候选人的培养 |
5.5.2 与民主党的依附与合作:农业局联合会对党派纷争矛盾的化解 |
5.6 利益集团型塑政策演化的过程和结果 |
5.6.1 关键性政策法案的形成:1933 年《农业调整法》 |
5.6.2 型塑政策的结果和影响:短期成效凸显 |
5.7 本章小结 |
第6 章 迟滞阶段(50-60 年代) |
6.1 政策演进的外部环境和历史条件 |
6.1.1 立法的外部冲击:尘暴和旱灾 |
6.1.2 竞选的利益考量:农业危机 |
6.2 迟滞阶段的政策构成 |
6.2.1 1956 年“土壤银行计划” |
6.2.2 1962 年“资源保护和发展计划” |
6.3 利益集团影响政府机构的核心工具 |
6.3.1 建立同盟 |
6.3.2 影响竞选 |
6.4 利益集团渗透舆论媒体的行动选择 |
6.4.1 主题宣传:控制虫害、征服自然 |
6.4.2 利益博弈:对消费者真实信息的蒙蔽 |
6.5 利益集团与国家政党的利益交叠 |
6.5.1 与共和党的依附与合作:党派纷争引发集团内部的分裂 |
6.5.2 与民主党的依附与合作:农业局联合会对内部裂痕的调和 |
6.6 利益集团型塑政策演化的过程和结果 |
6.6.1 关键性政策法案的形成:1956 年“土壤银行计划” |
6.6.2 型塑政策的结果和影响:资源破坏加剧 |
6.7 本章小结 |
第7 章 快速发展阶段(80-90 年代) |
7.1 政策演进的外部环境和历史条件 |
7.1.1 立法的外部冲击:严重旱灾 |
7.1.2 竞选的利益考量:农业危机 |
7.2 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构成 |
7.2.1 1985 年“交叉合规计划”和“水土保护储备计划” |
7.2.2 1990 年“湿地储备计划”和“未来农场计划” |
7.2.3 1996 年“环境质量激励计划” |
7.3 利益集团影响政府机构的核心工具 |
7.3.1 建立同盟 |
7.3.2 影响竞选 |
7.3.3 专业游说 |
7.4 利益集团渗透舆论媒体的行动选择 |
7.4.1 主题宣传:环境保护、可持续农业 |
7.4.2 利益博弈:对各方利益诉求的契合 |
7.5 利益集团与国家政党的利益交叠 |
7.5.1 与共和党的依附与合作:农场主利益集团内部凝聚力趋向坍塌 |
7.5.2 与民主党的依附与合作: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优势伸展 |
7.6 利益集团型塑政策演化的过程和结果 |
7.6.1 关键性政策法案的形成:1985 年“交叉合规计划”和“水土保护储备计划” |
7.6.2 型塑政策的结果和影响:长期成效显着 |
7.7 本章小结 |
第8 章 利益集团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进的归纳与思考 |
8.1 归纳总结 |
8.1.1 农场主利益集团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 |
8.1.2 农化企业利益集团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 |
8.1.3 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 |
8.2 评价思考 |
8.2.1 集体行动的困境为政策变迁带来桎梏 |
8.2.2 分利集团的扩大使政策变迁陷入凝滞 |
8.2.3 共容利益的达成利于政策变迁的完善 |
8.2.4 媒体舆论的监督加速政策变迁的推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双元—共赢:农业企业生态创新内涵及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4.1 探讨环境对农业的价值及农产品的作用 |
1.4.2 剖析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内涵及结构 |
1.4.3 探索环境规制通过生态创新影响经济及环境绩效的效应 |
2.文献综述 |
2.1 生态创新的双元概念内涵及特点 |
2.2 生态创新的结构维度及测量 |
2.3 生态创新的影响因素 |
2.4 共生理论及双元性理论视角下的生态创新 |
2.4.1 共生理论对环境和经济导向创新共生关系的研究 |
2.4.2 双元性理论对环境和经济导向创新关系的研究 |
2.5 小结 |
3.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特点及理论内涵分析 |
3.1 农业生产的环境特征和经济特征 |
3.1.1 农业的本质特征 |
3.1.2 农业生产同时创造了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 |
3.2 农业企业的概念及生态特征 |
3.3 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理论内涵分析 |
3.3.1 共生理论和双元理论在生态创新内涵分析中的异同 |
3.3.2 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共生关系的模式和特征 |
3.4 双元视角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内涵及结构维度 |
3.4.1 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可能的冲突及对策 |
3.4.2 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互补及平衡关系的内涵 |
3.4.3 促进平衡及互补关系形成的方式 |
4.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案例分析 |
4.1 阿拉善沙漠产业生态创新比较案例分析 |
4.1.1 西北边疆沙漠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和经济挑战 |
4.1.2 阿拉善沙漠地区环境/经济导向创新的四种共生模式 |
4.1.3 环境和经济导向创新失衡状态下阿拉善地区的沙漠化问题 |
4.1.4 沙漠产业模式的环境和经济导向创新的互惠共生 |
4.1.5 小结 |
4.2 农业企业生态创新实施路径分析:以广东鸭稻共作系统为例 |
4.2.1 鸭稻共作模式的生产实践及生态创新特点 |
4.2.2 鸭稻共作模式中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的双元互补 |
4.2.3 鸭稻共作模式中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的双元平衡 |
4.2.4 小结 |
4.3 环境规制对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制:以东林合作农场为例 |
4.3.1 东林合作农场实施生态创新的背景 |
4.3.2 政府环境规制对合作农场生态创新的作用机制 |
4.3.3 合作农场实现环境及经济绩效共赢目标的方式 |
4.3.4 小结 |
5.环境规制促进农业企业生态创新提升环境/经济绩效的模型分析 |
5.1 基于波特假说的理论模型构建 |
5.1.1 环境规制通过生态创新促进经济及环境绩效的波特假说 |
5.1.2 生态创新在波特模型里的中介作用分析 |
5.2 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企业环境及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生态创新的中介作用 |
5.2.1 研究假设 |
5.2.2 研究设计及多目标优化工具 |
5.2.3 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 |
5.3 环境规制对农业企业环境及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生态创新的中介作用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设计及问卷调查 |
5.3.3 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环境要素提升了农业及农产品的价值 |
6.1.2 农业企业生态创新是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的互惠共生 |
6.1.3 生态创新表现为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的平衡及互补关系 |
6.1.4 环境规制能够影响生态创新并促进环境及经济绩效提升 |
6.2 研究的理论贡献 |
6.2.1 重新认识环境对农业及农产品的价值 |
6.2.2 拓展了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理论内涵 |
6.2.3 揭示了生态创新促进环境及经济绩效提升的路径 |
6.2.4 构建并验证环境规制通过生态创新影响经济及环境绩效的模型 |
6.3 研究的实践启示 |
6.3.1 需要关注同时提升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生态创新 |
6.3.2 培育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双元能力 |
6.3.3 政府环境规制对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促进作用 |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6.4.1 研究局限 |
6.4.2 未来的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中国农药制剂技术发展方向试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背景与农药制剂的发展——时代促进农药制剂的发展 |
1.1 时代和农药 |
1.2 农药制剂技术的起步和发展 |
1.3 环境友好农药制剂的发展 |
1.3.1 传统农药制剂面临的挑战 |
1.3.2 环境友好农药制剂技术的系统开发和推广 |
1.3.3 基本框架的形成 |
1.4 第3代农药制剂技术的开发已经启动 |
1.4.1 时代正在推进第3代制剂技术的研发 |
1.4.2 第3代农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动态 |
1.5 中国的农药制剂技术需要与世界同步发展 |
2 中国环境友好农药制剂的发展 |
2.1 中国环境友好农药剂型的推广 |
2.1.1 成果显着 |
2.1.2 警示 |
2.2 政府的监管法规正在引导制剂的发展 |
3 对中国农药制剂发展的预测 |
3.1 溶剂含量高的制剂发展受到限制 |
3.1.1 乳油占比会下降 |
(1)达标 |
(2)淘汰一批 |
(3)创新一批 |
3.1.2 含溶剂量偏高的SL、ME制剂也将被限制发展 |
3.2 低VOC含量和无粉尘的制剂产品将获得较快发展 |
3.2.1 水为主载体的SL会有增长 |
3.2.2 SC、SE、OD等制剂产品将加快发展 |
3.2.3 固体制剂的发展热点将集中到无粉尘的各种颗粒状剂型 |
3.2.4 种子处理剂 |
3.2.5 微囊制剂 |
3.2.6 生物农药制剂 |
3.2.7 其他 |
3.3 剂型结构调整 |
4 若干关键技术将成为研发热点 |
4.1 绿色乳油新配方体系的研究 |
4.1.1 共溶剂系统研发思路 |
4.1.2 共溶剂-助剂系统研发思路 |
4.2“中国式”飞防用制剂的研究 |
4.3 控制释放制剂技术 |
4.3.1 快速释放技术 |
4.3.2 预设条件下快速释放技术 |
(1)田头稀释后快速释放微囊制备 |
(2)微碱性条件下释放技术 |
(3)研发微酸性条件下释放技术 |
4.3.3 在水中不释放的技术 |
4.4 纳米材料制剂技术 |
4.5 活体微生物农药制剂技术 |
4.6 清洁生产和制剂工程 |
5 结束语 |
(7)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的绿色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变迁研究的理由与意义 |
1、选题的理由 |
2、选题的意义 |
(二)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变迁研究的概念界定 |
1、研究范围的界定 |
2、绿色化概念的界定 |
(三)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变迁概要 |
一、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的萌芽阶段 |
(一)农药质量的要求 |
(二)高效、低毒农药的发展 |
(三)农药工业三废的治理 |
(四)农药残留的限制 |
二、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的起步阶段 |
(一)农药管理法制初步产生的宏观法律环境 |
1、国际法律环境 |
2、国内法律环境 |
3、国内农药管理体制 |
(二)农药登记法律制度绿色化的初步产生 |
1、《农药登记规定》的主要内容及绿色化特点 |
2、《农药登记规定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及绿色化特点 |
(三)农药生产法律制度绿色化的初步产生 |
1、《农药质量管理条例(试行)》的主要内容及绿色化特点 |
2、禁止生产六六六和 DDT 的新规 |
3、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制度的实行 |
(四)农药经营法律制度绿色化的初步产生 |
1、关于农药专营的法律确认 |
2、对销售假劣农药行为的法律规制 |
(五)农药使用法律制度绿色化的初步产生 |
1、《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的主要内容及绿色化特点 |
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主要内容及绿色化特点 |
三、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的初步发展阶段 |
(一)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初步发展的原因分析 |
1、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绿色化需求 |
2、我国农药管理法规体系的逐步建立 |
3、我国农药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 |
(二)农药登记法律制度绿色化的初步发展 |
1、对农药临时登记的法律规制 |
2、对高毒农药的撤销登记 |
3、农药登记资料保护制度及绿色化特点 |
4、《农药登记资料规定》的主要内容及绿色化特点 |
(三)农药生产法律制度绿色化的初步发展 |
1、关于农药生产企业核准 |
2、关于农药生产许可制度 |
3、关于农药产品质量 |
4、关于农药工业废水排放 |
(四)农药经营法律制度绿色化的初步发展 |
1、农药经营主体的法律规制 |
2、农药经营单位对质量的保证义务 |
3、农药经营单位对使用的说明义务 |
(五)农药使用法律制度绿色化的初步发展 |
1、关于农药残留的法律规制 |
2、关于使用高毒、剧毒农药的法律规制 |
四、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变迁的规律 |
(一)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变迁的外在规律 |
1、农药管理法制形式上的变迁规律 |
2、农药管理法制内容上的变迁规律 |
(二)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变迁的内在逻辑 |
1、农药管理法律制度的变迁方式 |
2、农药管理法律制度的变迁机制 |
3、思想观念对农药管理法制变迁的影响 |
五、推进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绿色化发展的初步构想 |
(一)逐渐加大监管力度 |
(二)加快建立绿色化新制度 |
1、农药经营许可制度 |
2、农药废弃物回收制度 |
(三)不断健全罚则条款 |
1、补齐缺失罚则 |
2、强化原有罚则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8)国际背景下我国农药使用及行业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思路 |
1.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1.2 调研区域的划分 |
1.3 资料获取与调查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药概述 |
2.1 农药定义及分类 |
2.2 农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2.2.1 保障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
2.2.2 保障了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稳定 |
2.3 农药对环境的危害 |
2.3.1 农药对土壤、水体、大气的影响 |
2.3.2 农药对生物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
2.3.3 农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第三章 我国农药行业现状分析 |
3.1 农药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
3.2 农药企业销售运营情况 |
3.3 农药行业进出口贸易分析 |
第四章 国际农药市场情况分析 |
4.1 近年国际农药市场概况 |
4.1.1 北美农药市场 |
4.1.2 拉美农药市场 |
4.1.3 欧洲地区农药市场 |
4.1.4 非洲地区农药市场 |
4.1.5 亚太地区农药市场 |
4.2 全球农药产品专利到期情况 |
第五章 我国农药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5.1 管理体制不完善 |
5.1.1 监管主体不明确、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5.1.2 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 |
5.1.3 市场不良风气严重 |
5.1.4 农药残留监测体系不够完善 |
5.2 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创新 |
5.2.1 资金投入量小,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
5.2.2 产品缺乏创新,没有核心竞争力 |
5.2.3 产品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 |
5.3 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重复建设严重 |
5.4 生物农药的发展受阻 |
5.4.1 生物农药开发的品种较少 |
5.4.2 农民对生物农药认识不足 |
5.4.3 产品价格较高,质量参差不齐 |
5.5 高耗能与重污染突出 |
第六章 我国农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 |
6.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体制 |
6.2 加强科研开发,发展高效新品种 |
6.3 为生物农药的发展提供绿色空间 |
6.4 建设低碳环保型行业 |
参考文献 |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
一、海岸线变迁 |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基本自然环境 |
二、农业自然环境 |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第五节 小结 |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
(一) 方志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农药工业发展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丙草胺的清洁生产工艺研究[D]. 杜佳维.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利益集团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研究(1933-1996)[D]. 陈潇. 辽宁大学, 2020(08)
- [4]双元—共赢:农业企业生态创新内涵及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研究[D]. 黄蝶君.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中国农药制剂技术发展方向试析[J]. 冷阳. 世界农药, 2017(01)
- [6]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8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A]. 刘宏.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2014
- [7]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的绿色化变迁[D]. 马婉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8]国际背景下我国农药使用及行业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D]. 王润涵. 浙江大学, 2013(06)
-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