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城市违规出版现象屡禁不绝(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1](2019)在《我国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脱贫攻坚阶段扶贫工作重点向农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与此同时,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却屡禁不绝。脱贫攻坚不仅是一个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而腐败问题给脱贫攻坚战的按时保质完成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也给我国反腐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及时提出有效治理办法。因此,对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治理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问题为切入点,在对国内外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治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先从脱贫攻坚战、农村基层腐败、腐败治理等概念出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度预防理论和善治理论作为理论依托,通过对一系列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当前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贪污、骗取、挪用扶贫款物;利用扶贫项目的分配和管理收受贿赂;贫困户识别中优亲厚友有失公平。其主要特点有:涉及的金额小、作案频率高、涵盖领域广;行贿受贿问题突出;团体化腐败现象严重。究其成因,分别有个人因素中的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修养欠佳,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动摇,精神动力不足这三点。正式制度因素中的农村脱贫攻坚领域监督机制不完善;农村脱贫攻坚领域信息公开制度执行不到位;对农村脱贫攻坚款项跟踪管理不细致这三点。非正式制度因素中的农村基层“宗族观念”和“官本位”思想浓厚;农村基层“人情社会”现象普遍;农村基层干群关系紧张问题显着这三点。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的研究分析,本文从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脱贫攻坚领域腐败预防的制度、进一步改善农村非正式制度环境这三个方面对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进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让脱贫攻坚更好发挥效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张海明[2](2019)在《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政策史就是一部土地产权制度不断调整的历史。这种调整的脉络有两条主线,一条明线是土地私有向土地公有的嬗变,体现在农民土地所有制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城市私有土地所有制向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一条暗线是由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转向,体现在土地产权结构由作为阶段斗争的目标和手段向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和对象转移。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产权制度本身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被动关系,迄今为止,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大体可分为自为性变迁时期、自发性变迁时期和自觉性变迁时期等3个不同的阶段。土地产权制度自为性变迁的历程涵盖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7)、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3个不同时期,这一阶段的主体特征是公有土地产权的建立。通过国家强制性改造,土地产权制度实现由建国初期公私并存向公有土地产权的转变。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调整时期(1979—1985)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1986—2006)这两个阶段,其主体特征是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推进了公有土地产权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两权分离。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时期自2007年起,主要体现在国家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开始主动强化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在内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标志着土地产权制度从此进入物权制度体系时代。土地产权形态的持续变迁深刻反映了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演进轨迹。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土地私有和土地国有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反映出中央政府既承认农民土地所有权,又试图探索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意图;城市私有土地、国有土地和私人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复合结构,反映了新政权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和城市居民的不同政治态度和政治策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过合作化运动,农民土地所有制完成向集体土地所有制事实上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城镇集体所有土地、小私有土地和国有土地等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改变了以往城市以私有土地房地产为主体的格局。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彻底消灭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土地归集体所有;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土地呈现国有、集体所有和土地私人所有并存的状态,国家对改造私人土地进行了尝试和努力,但并未完全消灭城市土地的私有产权,尽管城市私人土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非法强制收为国有,但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事实上回避了城市土地的所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调整时期,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实现两权分离,在土地产权服务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现实考虑下,城市私有土地被国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集体土地产权虚置,为事实上的国家所有背书;国家上地所有权的范围得以界定,法律明确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物权体系时期,国家将国有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纳入了物权的范畴,并限定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体现了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殊保护。土地产权权能在不同时期持续调整变化并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土地和城市私人土地所有者均享有占有、使用、买卖、租赁等各种权利。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民事实上丧失了土地的经营权,买卖土地的行为也受到限制;此时工商业者已经实际丧失对土地的支配权。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农民只拥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的使用权,城市私有土地所有者已无法自主支配和使用土地。社会主义探索调整时期,农民被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村和城镇居民亦可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城镇居民同时还拥有城市宅基地的使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用地单位和个人拥有土地使用权,除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外,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能受到严格限制。物权体系时期,《物权法》改变了以往土地使用权的分类方式,由依据土地所有权性质分为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两类,变为根据土地的用途分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但同时也严格限制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主体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前行而不断变迁,经历了一个私有土地产权逐渐消亡和公有土地产权逐步扩张直至完全取代私有土地产权的此消彼涨过程。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具有简单化、虚置化和碎片化的鲜明特征。所谓简单化,是指在将多种形式的私有土地所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的过程中,工作过粗,要求过急,界限不清,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对原有土地产权人造成损害。虚置化,一方面是指国有土地所有权没有真正实现,公民作为国家土地所有权人无法享有所有权收益;另一方面是指“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无法行使土地的经营管理权,无法行使实质上的权能。碎片化,是指国家层面的土地产权制度一直处于应对、修补的状态,土地产权制度的探索实践在国家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在良性违法甚至是良性违宪的情况下,逆向推动国家层面的制度立法。土地产权立法一直处于立法和修法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层面缺乏对土地产权制度体系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
张宁[3](2018)在《石家庄公租房住房满意度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公共租赁住房,我们简称公租房,它是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各种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居住的保障性住房,是一个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权归属政府或公共机构,而非个人所有。其使用群体为新就业职工、新毕业的大学生、退休老人及残疾人和部分迁移等支付能力较弱的群体。2016年中期至2018年初石家庄房价经历了三次涨幅,对低收入者、外来务工和新就业人员来讲,更是高不可攀。因此,石家庄市如何确保完成党和国家的安居工程战略是当社会性保障住房规划与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站在承租者的角度,利用住房满意度来刻画当前石家庄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美国消费者满意度ASCI模型的基础上,综合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设计了石家庄市住房满意度调查量表,建立了公租房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模型中包含建筑本体、小区环境、配套设施、区位环境、物业管理、居住满意度、感知价值、住户抱怨以及住户忠诚9个因素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提出的14个基本假设验证住房满意度模型中的影响路径和机理。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因子分析,之后通过不断的修正去除不显着变量,得到了合理地居住满意度模型。在计算潜变量之间、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系数的基础上进行了直接分析、间接分析和总分析,得到了各项观测指标对于居住满意度地影响,为提升石家庄公租房地居住满意度提供思路和依据。文章的最后从融资、管理、分配、立法、建设质量等多维角度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并对文章中出现的不足进行了未来展望。总之,社会保障性住房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政府在建设和规划中起到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公租房供给的绩效评价还得站在需求者的角度去衡量,这样才能提高政府的供给绩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本文设计的居住满意度量表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正是基于提高公租房效率与公平而设计的,希望能为住房部门的职能建设提供参考。
陈海英[4](2015)在《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不管古代近代还是当代、不管中国还是外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腐败都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顽疾。当前腐败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腐败与反腐败都成了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也是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能否有效地防治腐败成为衡量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与腐败不懈斗争的历史。特别是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腐败现象日益滋生和蔓延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反腐败斗争形势更加严峻,对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永葆先进性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迫切需要把防治腐败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找到科学、有效的办法。新世纪、新阶段,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阶段,制度反腐是新形势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选择。本文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知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深入分析新时期腐败现象的表现、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现有反腐倡廉机制存在的不足,历史地考察中国共产党防治腐败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强调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新时期中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借鉴国(境)外反腐倡廉机制的经验,提出了完善预防、监督、惩戒、保障等机制的一系列对策措施。本论文共分六部分: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反腐倡廉机制概述。首先对腐败、廉政、机制、反腐倡廉机制等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提出:反腐倡廉机制指为了防止和遏制腐败行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促使各个权力主体和其他社会利益群体和个体,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协调关系,共同遵循廉洁勤政的法律制度规范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腐败造成了政府公信力下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人民群众利益严重受损、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动摇党的执政合法性、危及国家政治稳定,危害极大,完善的反腐倡廉机制对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社会秩序、促进政治清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章反腐倡廉机制的相关理论与中国实践。一方面,西方国家的政治原罪理论、主权在民理论、权力制衡理论、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道德教育理论等廉政理论成为当代中国构建反腐倡廉机制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建立廉价政府、树立公仆意识、发扬党内民主、重视党内外监督、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健全法制等思想构成当代中国构建反腐倡廉机制的理论基础,由此寻找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梳理中国历史上的廉政制度和中国共产党对廉政制度建设的探索,为下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实践依据。第三章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缺陷及原因分析。新时期我国的反腐倡廉机制不断完善,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反映出来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本章梳理了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缺陷:制度体系不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不规范、干部的任用和公务员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预防机制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完备、惩处机制软弱、社会廉政文化建设机制薄弱等等,并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反腐倡廉机制不完善已经导致某些权力失控、反腐制度执行不力、商业贿赂成为社会公害、潜规则大行其道、假公济私,“黑金”泛滥等严重后果。反腐倡廉机制如果不能及时得以完善和创新,将会使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乃至于形成蝴蝶效应。完善反腐机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需要,是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是落实“惩防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反对腐败、实现廉洁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本章重点分析新时期我国反腐机制的缺陷,剖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从而强调新时期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四章相关国家和地区反腐倡廉机制及启示。本章列举了有代表性的几个发达国家、以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廉政建设的经验,其中透明行政机制、较完善的财产申报和金融实名制度、遏制商业贿赂的机制、现代公务员选用机制、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机制、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独立的反腐机构,刚性的反腐败立法、严格的惩戒机制、多渠道的监督机制等非常值得借鉴,对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建设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第五章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完善与创新的路径。新时期腐败呈现复合型、要职型、隐蔽型、资本积累型、“智能”型等特点,党中央的反腐思路也在不断变化:从“反对腐败”到“惩防并举”、从“三大建设”到“五大建设”,反腐呈现全方位一体化、更加重视党内程序的制度化、规范化、更加重视网络监督并且形成了快速反应机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反腐无禁区。为此,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有效地遏制腐败为现实目标,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进社会和谐进程为价值目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整体性、民主性、科学性、实践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等原则,强化防控,完善预防腐败机制;扩大参与,完善监督腐败机制;惩防并举,完善惩戒腐败机制;深化改革,完善反腐倡廉保障机制;创新思路,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龚宏龄[5](2010)在《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代议制民主,它给民众提供了利益诉求通道。被民众选出来的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决定着民意能否被真实而充分地表达出来,也决定着民众的利益能否尽可能的实现。基于人大代表在人大制度完善以及民主政治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将对人大代表的代表性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代表的产生和代表如何回归选民的关注来厘清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内涵,以及就如何完善人大代表的代表性进行探索。以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为研究对象,本文从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人大代表究竟代表谁以及代表谁的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辨识来合理定位人大代表的角色,厘清代表性内涵。笔者认为,人大代表所代表的是选民的利益,而非选民本身;并且他们既然是特定选民选举产生的,就应当对相应的选民负责,只有充分代表好了各自选民和选区的利益才能升华为代表全体人民的普遍利益。而且,代表性并不只体现在静态方面,应当从结构与职责两个维度来把握。通过分析人大代表的比例失衡、对选民意志的背离以及责任感的缺乏等问题,文章对代表性的现状及代表性缺失的原因作了细致的考察。就如何转变这一现状,完善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笔者认为应当从优化代表结构、规范代表选举过程、推进代表对民意的了解和整合、加强代表对不同利益的协调以及对代表的监督等方面入手,兼顾人大代表队伍结构的优化和代表职责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协调各种不同利益,缓和转型期的各种矛盾,使社会朝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
孙玉[6](2005)在《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目前在国人的心目中正受到历史所未有的高度关注,而作为教育的载体——各级各类校园,这一人们心目中的一方净土、“象牙塔”,正遭受到来自诸多方面的影响和侵犯,校园安全问题与教育本身一样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如何还孩子们一方净土,如何给教育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较客观、全面地阐述了当前堪忧的校园安全现状,分析了当前校园安全问题处理存在的问题,并从校园安全立法的高度作出对策分析,并且重点论述加强安全立法应将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加强安全管理以及加强维护校园安全机构设置等内容作为重点。
李智[7](2005)在《政府绩效管理 ——提高政府效能的新途径》文中指出本文从提高我国政府绩效着手,对西方政府绩效管理一般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系统分析了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实行政府绩效管理的障碍。以此为理论基轴,对我国当前实行政府绩效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理性的剖析和反思,认为我国亦存在实行政府绩效管理的诸多有利条件。 实施政府绩效管理的建构与运作,就是将绩效管理的基本理念、观点与政府部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绩效”为主线,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实行对政府工作绩效的动态管理,并通过绩效结果在公务员管理各个环节的兑现,从而使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生态循环”体系。而政府绩效管理系统的建构与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绩效的定义以及现行系统、结构等状态和性质。在建构与运作政府绩效管理系统前,先制定好总体思路对政府绩效管理改革尤为关键。通过对价值取向的深刻理解,从而设计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运作过程并提出了我国推行政府绩效管理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最后,本文就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作了前瞻性的预测。
王玉良[8](2003)在《政府绩效评估新论》文中研究表明政府能力建设,是行政界的一个难题,而其中的关键则是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因为“如果要改进绩效,你必须首先了解目前的绩效水平是什么”,“如果你不能测定绩效,你就无法改善绩效”,所以政府绩效评估贯穿于政府发展的全过程,但,政府绩效评估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却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其标志是克莱斯·雷德和赫伯特·西蒙合着的《市政工作的衡量、行政管理评估标准的调查》一书。同时,由于政府职能是随着政治文明的建设而逐渐发展的,指导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观、原则、方法、指标也必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另外,由于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还处于摸索阶段,再加上我国独特的行政环境,所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良好运行必须勇于向拥有较成熟经验的西方学习,但也必须仰仗符合我国情境的绩效评估系统的建立。本文基本上涵盖了以上问题的方方面面。 正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政府绩效的含义,并对传统上政府绩效评估的效率原则进行了批评;第二部分述评了中外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和现状,是文章的重点之一;第三部分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实际阐述了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五部分是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综合论述,也是文章的重点,其中第四部分主要是在对新近兴起的“政府再造”运动关注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绩效评估的体系,第五部分是落脚于我国实际提出了在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我国政府进行绩效评估的建议。 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新的课题,尽管在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西方政府发展过程向我们展示了其重要性。因此,对政府绩效评估定义、历史及现状、必要性和可行性及指标体系做一个综合全面的论述,无疑会有助于我国当前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深入,这也是本文目的所在。
景朝阳[9](2003)在《新闻传媒的分类管理和市场准入》文中提出目次前言一、我国新闻传媒业分类管理问题研究二、我国新闻传媒业准入制度研究三、重组整合我国传媒业的法律问题研究结语前言所谓新闻传媒业,是指"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的总称"。①现代新闻传媒业主要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期刊社、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专门机构,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图片、新闻期刊、新闻电影等传播媒介进行的新闻活动
二、运城市违规出版现象屡禁不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城市违规出版现象屡禁不绝(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观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观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脱贫攻坚战 |
1.5.2 农村基层腐败 |
1.5.3 腐败治理 |
1.6 理论依据 |
1.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6.2 制度预防理论 |
1.6.3 善治理论 |
第2章 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问题的现状 |
2.1 主要表现形式 |
2.1.1 贪污、骗取、挪用扶贫款物 |
2.1.2 利用扶贫项目的分配和管理收受贿赂 |
2.1.3 贫困户识别中优亲厚友有失公平 |
2.2 主要特点 |
2.2.1 涉及的金额小、作案频率高、涵盖领域广 |
2.2.2 行贿受贿问题突出 |
2.2.3 团体化腐败现象严重 |
2.3 主要危害 |
2.3.1 对国家发展的危害 |
2.3.2 对农村发展的危害 |
第3章 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
3.1 个人因素 |
3.1.1 理想信念动摇且精神动力不足 |
3.1.2 文化水平较低且法律意识淡薄 |
3.1.3 道德修养欠佳且价值观扭曲 |
3.2 正式制度因素 |
3.2.1 监督机制不完善 |
3.2.2 信息公开制度执行不到位 |
3.2.3 脱贫攻坚款项跟踪管理不细致 |
3.3 非正式制度因素 |
3.3.1 农村基层“宗族观念”和“官本位”思想浓厚 |
3.3.2 农村基层“人情社会”现象普遍 |
3.3.3 农村基层干群关系冷漠问题显着 |
第4章 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的对策设想 |
4.1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 |
4.1.1 坚定农村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 |
4.1.2 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
4.1.3 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水平 |
4.2 进一步完善农村脱贫攻坚领域腐败预防制度 |
4.2.1 完善监督机制 |
4.2.2 落实信息公开 |
4.2.3 加强扶贫款物动态管理 |
4.3 进一步改善农村非正式制度环境 |
4.3.1 加强村民反腐倡廉教育 |
4.3.2 推动农村社会主体性建设 |
4.3.3 密切农村基层干部与村民关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编 自为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49-1978) |
第一章 建国前中共地权政策的回顾 |
第一节 土地国有化政策的确立与演变 |
第二节 土地国有到耕地农有的政策变迁 |
第三节 土地政策的调和与减租减息 |
第四节 解放区土地改革与“耕者有其田” |
小结 |
第二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为性变迁 |
第一节 自为性变迁的背景 |
第二节 自为性变迁的过程 |
第三节 自为性变迁的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土地改革与地权剧变 |
第一节 土地改革的动因 |
第二节 土地改革的历程 |
第三节 城乡地权结构的变化 |
第四节 地权转移与确认 |
小结 |
第四章 三大改造与地权变动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与农村地权变动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城市地权变革 |
第四节 土地产权登记及转让 |
小结 |
第五章 土地公有的曲折探索 |
第一节 认识分歧与土地公有 |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地权的急剧变革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四节 徘徊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地权变动 |
小结 |
第二编 自发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79—2006) |
第六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 |
第一节 自发性变迁的背景 |
第二节 自发性变迁的过程 |
第三节 自发性变迁的特点 |
小结 |
第七章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 |
第一节 “两权分离”动因和背景 |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松动 |
第三节 城市土地的国有化 |
第四节 产权转移与登记发证 |
小结 |
第八章 地权革新与立法规制 |
第一节 地权变化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土地管理法》的制定与修改 |
第三节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规定 |
第四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历程 |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产权转换 |
小结 |
第三编 自觉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2007—2015) |
第九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 |
第一节 自觉性变迁的背景 |
第二节 自觉性变迁的过程 |
第三节 自觉性变迁的特点 |
小结 |
第十章 土地物权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物权法》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物权法》起草的曲折历程 |
第三节 土地物权的有关规定 |
小结 |
第十一章 土地物权权能的完善 |
第一节 土地物权的现状 |
第二节 土地用益物权的完善 |
第三节 土地担保物权的扩能 |
第四节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石家庄公租房住房满意度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的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研究 |
2.1 石家庄社会性保障住房相关政策 |
2.1.1 石家庄社会保性住房政策的演变 |
2.1.2 石家庄社会性保障住房的历年建设任务 |
2.2 石家庄现行社会性保障住房政策解读 |
2.3 2018年石家庄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
2.4 石家庄公租房政策演变的特点 |
3 研究设计 |
3.1 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界定及量化 |
3.1.1 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界定 |
1 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ACSI介绍 |
2 基于ACSI的公租房满意度模型修改与构建 |
3.1.2 石家庄公租房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量化 |
3.2 居住满意度理论模型的假设 |
3.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3.3 问卷的设计与收集 |
3.3.1 问卷的设计 |
3.3.2 数据的收集 |
4 实证分析 |
4.1 数据的检验 |
4.1.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1.2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1.3 指标信度检验 |
4.1.4 指标效度检验 |
4.2 因子分析 |
4.2.1 共同度检验 |
4.2.2 特征值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
4.2.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
4.2.4 限定因子数目后的主成分分析 |
4.3 结构方程的模型拟合 |
4.3.1 正态性检验 |
4.3.2 初步模型检验 |
4.3.3 初始模型拟合结果 |
4.4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4.4.1 模型修正思路 |
4.4.2 模型修正 |
4.5 模型解释 |
4.5.1 效应分析(直接、间接、总效应) |
4.5.2 影响指标分析 |
4.5.3 感知价值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 |
5 结论与提升策略 |
5.1 研究结论 |
5.1.1 修改并建立了石家庄公租房住房满意度量表 |
5.1.2 掌握了石家庄公租房的居住满意度 |
5.1.3 计算了影响满意度的贡献系数 |
5.2 应对策略 |
5.2.1 提升科学设计房屋结构、保障建设质量,提高建筑本体品质 |
5.2.2 完善公租房居住的环境建设、追求居住品质,提高小区环境建设 |
5.2.3 完善公租房居住环境、促进居住便利,建立健全配套设施 |
5.2.4 合理规划交通环境、扩大企业分布,提升区位环境便利性 |
5.2.5 加强安全防卫、调整收费标准,规范物业管理与服务 |
5.2.6 增加政府财政补贴,提高住房性价比,全面提升住户感知价值 |
5.2.7 完善公租房相关法规,减少低收入者抱怨,提高承租者的忠诚度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5.3.1 适当扩大抽样范围,使样本具有更高的代表性 |
5.3.2 满意度指标实用性需带验证,适用范围需待检验 |
5.3.3 评价指标依据家庭特征变化,满意度需动态化采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反腐倡廉机制概述 |
1.1 腐败 |
1.1.1 腐败的概念 |
1.1.2 腐败的种类 |
1.1.3 腐败的根源 |
1.1.4 腐败的危害 |
1.2 廉政 |
1.2.1 廉政的概念 |
1.2.2 廉政的内涵 |
1.2.3 廉政的特征 |
1.3 机制 |
1.3.1 机制的概念 |
1.3.2 机制的特征 |
1.3.3 机制的种类 |
1.4 反腐倡廉机制 |
1.4.1 反腐倡廉机制的概念 |
1.4.2 反腐倡廉机制的内涵 |
1.4.3 反腐倡廉机制的作用 |
第2章 反腐倡廉机制的相关理论与中国实践 |
2.1 反腐倡廉机制的理论渊源 |
2.1.1 政治原罪理论 |
2.1.2 主权在民理论 |
2.1.3 法治主义思想 |
2.1.4 分权制衡原则 |
2.1.5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理论 |
2.1.6 自由主义理论 |
2.1.7 道德教育理论 |
2.2 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 |
2.2.2 列宁的廉政思想 |
2.3 反腐倡廉机制的中国实践 |
2.3.1 中国古代至清末的反腐倡廉机制及现实启示 |
2.3.2 中华民国时期的反腐倡廉机制及启示 |
2.3.3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机制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
第3章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缺陷及原因 |
3.1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缺陷的主要表现 |
3.1.1 制度机制不完善 |
3.1.2 权力运行机制不规范 |
3.1.3 干部任用和公务员管理机制不健全 |
3.1.4 监督机制不完善 |
3.1.5 预防机制不到位 |
3.1.6 保障机制不完备 |
3.1.7 惩处机制软弱 |
3.1.8 社会廉政文化建设机制薄弱 |
3.2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缺陷的原因分析 |
3.2.1 社会原因 |
3.2.2 文化原因 |
3.2.3 主观原因 |
3.3 新时期我国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3.3.1 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必要性 |
3.3.2 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紧迫性 |
第4章 相关国家和地区反腐倡廉机制及启示 |
4.1 发达国家的反腐倡廉机制 |
4.1.1 健全的信息公开、透明行政机制 |
4.1.2 完善的财产申报和金融实名制度 |
4.1.3 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 |
4.1.4 成熟的防止利益冲突机制 |
4.1.5 有效的遏制商业贿赂机制 |
4.1.6 完善的现代公务员选用机制 |
4.1.7 严格的惩戒机制 |
4.1.8 多渠道的监督机制 |
4.1.9 独立、权威的反腐败机构 |
4.1.10 刚性的反腐败立法 |
4.2 发展中国家的反腐倡廉机制—以巴西为例 |
4.2.1 独立的、权威性的反腐败机构 |
4.2.2 较为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
4.3 我国香港地区的反腐倡廉机制 |
4.3.1 强有力的反贪机构——廉政公署 |
4.3.2 完善的反腐败制度体系 |
4.3.3 完备的公务员制度 |
4.4 相关国家和地区反腐倡廉机制的启示 |
4.4.1 建立“阳光体制”, 实现政治清明 |
4.4.2 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
4.4.3 确立独立权威的腐败调查机制 |
4.4.4 健全科学的反腐败制度体系 |
4.4.5 建立严格的公务员管理机制 |
4.4.6 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 |
4.4.7 扬长避短 |
第5章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
5.1 新时期我国腐败与反腐败的新特点 |
5.1.1 新时期腐败的新特点 |
5.1.2 新时期党中央反腐思路的新变化 |
5.2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创新的目标和原则 |
5.2.1 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创新的目标 |
5.2.2 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创新的原则 |
5.3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完善与创新的路径 |
5.3.1 强化防控,完善预防腐败机制 |
5.3.2 扩大参与,完善监督腐败机制 |
5.3.3 惩防并举,完善惩戒腐败机制 |
5.3.4 深化改革,完善反腐倡廉保障机制 |
5.3.5 创新思路,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对代表理论的研究 |
1.2.2 对人大代表构成的研究 |
1.2.3 对人大代表素质和能力的研究 |
1.2.4 对代表履职状况的研究 |
1.2.5 对人大代表角色冲突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人大代表代表性的理论分析 |
2.1 代表理论的不同学说 |
2.1.1 强制委托论 |
2.1.2 代表责任论 |
2.1.3 集中代表论 |
2.2 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内涵 |
2.2.1 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 |
2.2.2 对代表性理解误区的辨识 |
2.2.3 代表性的具体内容 |
第3章 人大代表代表性的现状透视 |
3.1 人大代表代表性的积极成效 |
3.1.1 人大代表的来源更具广泛性 |
3.1.2 人大代表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
3.2 人大代表代表性不足的表现 |
3.2.1 代表结构不合理 |
3.2.2 缺乏代表责任感 |
3.2.3 对民意的整合不到位 |
3.2.4 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 |
3.3 人大代表代表性不足的原因 |
3.3.1 以往法律对代表比例的规定欠合理 |
3.3.2 代表选举过程缺乏竞争性激励 |
3.3.3 代表履职平台不健全 |
3.3.4 代表兼职加重了角色冲突 |
3.3.5 对代表缺乏有效监督 |
第4章 提高人大代表代表性的路径探索 |
4.1 优化人大代表的代表结构 |
4.1.1 修正对代表比例的差额规定 |
4.1.2 落实城乡同比例选举代表的原则 |
4.2 规范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 |
4.2.1 完善代表选举中的竞争机制 |
4.2.2 改进代表选举中的投票行为 |
4.3 促进代表对民意的了解和整合 |
4.3.1 逐步推行代表专职化 |
4.3.2 完善代表联系选民的制度 |
4.3.3 利用网络开展民情调查 |
4.4 推进代表对不同利益的协调 |
4.4.1 加强代表之间的沟通交流 |
4.4.2 明确利益协调的具体内容 |
4.4.3 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协调不同利益 |
4.5 加强对人大代表的监督 |
4.5.1 加强对代表选举过程的监督 |
4.5.2 加强对代表履职过程的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47个国家和地区代议机关的会期设置情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校园安全的现状 |
第一节 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影响校园安全的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校园安全问题处理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关于校园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二节 现行有关校园安全法律、法规的缺陷 |
第三章 校园安全问题对策 |
第一节 校园安全专门立法的可行性 |
第二节 加强安全防范教育 |
第三节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
第四节 加强维护校园安全的机构设置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记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7)政府绩效管理 ——提高政府效能的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政府绩效管理概述 |
一、政府绩效管理的内涵 |
二、传统行政模式效率观向绩效观的转变 |
三、政府绩效管理与其他管理的比较 |
(一) 与过程管理比较 |
(三) 与公务员管理比较 |
四、绩效管理对提高政府绩效的作用与意义 |
(一) 有助于转换我国政府管理的理念,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 |
(二) 有助于公共部门形成竞争机制 |
(三) 有助于改善政府形象,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水平 |
(四) 有助于促进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 |
五、若干西方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一) 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发展 |
(二) 政府绩效管理的国际实践 |
(三) 西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的借鉴意义 |
第二章 我国实施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初步实施 |
二、当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缺乏对政府绩效管理理念的确认 |
(二) 缺乏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 |
(三) 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作为应用的法定依据 |
(四) 缺乏合理的制度激励 |
三、我国实行政府绩效管理的障碍分析 |
(一) 困难来自于企业和政府两种组织的性质差异 |
(二) 行政组织所固有的弊端 |
(三) 观念的障碍 |
四、我国推行政府绩效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一) 社会发展的可行性 |
(二) 经济上的可行性 |
(三) 政治上的可行性 |
(四) 技术上的可行性 |
第三章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建构与运作 |
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 分权化 |
(二) 绩效合同或绩效协议 |
(三) 竞争机制 |
(四) 顾客导向 |
(五) 结果为本 |
二、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运作过程 |
(一) 政府绩效管理的开发与设计阶段 |
(二) 政府绩效管理的绩效辅导阶段 |
(三) 政府绩效评估阶段 |
(四) 绩效的反馈与面谈阶段 |
三、绩效评估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
(一) 评估标准 |
(二) 评估主体 |
(三) 评估方法 |
四、我国推行政府绩效管理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
(一) 精简机构,整合流程 |
(二) 局部地区、局部行业试点 |
(三) 在公务员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 |
(四) 引入公民参与机制 |
(五) 建立政府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发现、解决问题的互动机制 |
(六)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引入公民满意的理念 |
(七) 将政府绩效管理与发展电子政务有机结合起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政府绩效评估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政府绩效 |
1.1 政府绩效的含义 |
1.2 对政府绩效测定中效率原则的批评 |
2 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与现状 |
2.1 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和现状 |
2.2 我国政府机关绩效管理及发展现状 |
3 我国发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 我国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
3.2 我国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可行性 |
4 政府绩效评估系统的建立 |
4.1 政府绩效评估的多重价值取向 |
4.2 政府绩效评估的多重指标体系 |
4.3 评估方法和工具 |
5 当前我国政府进行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建议 |
5.1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目前存在的问题 |
5.2 推进我国政府进行绩效评估的原则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运城市违规出版现象屡禁不绝(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脱贫攻坚战中农村基层腐败治理问题研究[D]. 李晓.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9(09)
- [2]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D]. 张海明. 山东大学, 2019(09)
- [3]石家庄公租房住房满意度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D]. 张宁. 河北经贸大学, 2018(02)
- [4]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研究[D]. 陈海英. 河北大学, 2015(10)
- [5]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研究[D]. 龚宏龄. 湖南大学, 2010(04)
- [6]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孙玉. 吉林大学, 2005(03)
- [7]政府绩效管理 ——提高政府效能的新途径[D]. 李智.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8]政府绩效评估新论[D]. 王玉良. 郑州大学, 2003(04)
- [9]新闻传媒的分类管理和市场准入[J]. 景朝阳. 经济法学评论,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