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网页策划、设计、制作及维护

科技期刊网页策划、设计、制作及维护

一、科技期刊网页的规划设计与制作维护(论文文献综述)

李紫薇[1](2021)在《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吴爽[2](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吴昭宏[3](2020)在《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文中认为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期刊读者面临着诸多困境,“信息超载”“信息迷航”等问题使得读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繁复地删减排查,才能找到自己希望阅读到的内容。伴随着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的进行,属于出版学的学术期刊也日趋完善,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核心学术期刊,但编辑出版学作为应用性学科,期刊类型多数为综合性期刊,包含了太多的研究方向与细分领域,期刊读者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得或关注到自己感兴趣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对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服务评价、影响力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文献调查与研究总结出精准推送服务在学术期刊知识服务中具备时效性、精确性、一致性等优势,而在对出版类学术期刊与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相关研究的梳理中,发现出版类学术期刊对精准推送服务上的研究不足且在实践生产中有所欠缺。因此,本文以出版类学术期刊作为研究主体,以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的该类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精准推送服务作为切入点展开调查与分析,期望出版类学术期刊能够通过精准服务的开展与优化,改变单一、被动的传播模式,转换期刊运营心态,主动提供精准推送等相应的增值服务,完成向知识服务商的转变,以满足市场与读者的需求。本文在第二章对出版类学术期刊的出版概况与数字化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一方面使从该类学术期刊的专业特点、读者群体、办刊单位、期刊定位、刊载内容等方面总结该类学术期刊的专业特点、读者特点,使文章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精准推送服务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期刊数字化程度,所以本文从网络期刊数据库、自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3个方面对该类期刊的网络化情况进行介绍,结合精准推送服务的优势与该类学术期刊的特点对精准推送服务应用环境进行分析,阐述出版类学术期刊优化精准推送服务的必要性。通过前文分析,在第三章从读者选择层面、内容制作层面、渠道拓展层面、知识服务层面四个方面对现阶段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第四章选取四本有一定读者基础与影响力、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出版类学术期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一是对该类学术期刊在精准推送服务中可借鉴的经验进行总结,二是对服务中产生的不足进行归纳。最后,在第五章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从读者选择、内容制作、渠道拓展、知识服务四个层面对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在精准推送服务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策略,期待出版类学术期刊转化运营思路,整合期刊内容资源与读者信息,提供以读者为中心的精准推送服务。

周畅[4](2018)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背景下,出版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编辑人员是出版企业的立社之本,编辑这个古老的职业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和内涵。新媒体编辑需要怎样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其是否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上创造出较高的绩效,以往基于智力因素的人才测评体系明显无法满足现代出版企业的需要,因此以职业胜任需求出发的胜任力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胜任力是研究新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它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工具。相比其他行业领域,国内编辑领域胜任力理论研究较少,对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的研究更是极度缺乏。因此本文将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国内新媒体编辑工作实践,创造性地构建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基础。胜任力一直是业界热点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间,国外学者对胜任力理论、模型建构、应用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取得大量优秀成果。但是关于我国编辑胜任力尤其是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研究却少之又少。出版业是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明传承和文化导向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是出版业生存发展之最宝贵、最基本、最具决定意义的资源。我国编辑出版人才战略已纳入国家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全面规划。新媒体编辑是整个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出版业人力资源的新兴力量,其编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出版业转型升级发展。因此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并使之在出版企业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挥效用,成为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胜任力、工作分析、新媒介素养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我国目前出版产业发展形势和新媒体编辑工作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加以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并对其进行验证。随后结合当前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人才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业务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8个胜任力特征所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9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坚持、抗压性、成就感、注重细节、自控、灵活性、诚实可靠、积极倾听、主动学习。专业能力包含6个胜任特征要素,即口头理解、思维创造力、书面表达、制作与推广、广泛涉猎、领导力。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3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6个胜任力特征要素:主动学习、信息组织能力、积极倾听、批判思维、时间管理、诚实可靠。专业能力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口头理解、想象力、思维创造力和书面表达。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网络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1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职业素质、人格特质和新媒介素养。职业素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领导力、协调能力、时间管理和主动性。人格特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自控、抗压性、坚持和成就。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本文认为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以能力发展为核心,将组织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等现代化管理理念,真正有效地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习惯。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员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可以起到巨大作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可以贯穿于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它为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职前教育与测评、人才选拔与培养、职业规划与设计、岗位考核与激励、组织人才盘点等各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技术工具,成为现代新媒体编辑管理的新基点。

李建臣[5](2016)在《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新业态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特别是在科研成果的传播方面,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术期刊在从传统模式向现代传播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从编辑主体到编辑客体,从编辑理念到编辑流程,从作者到读者,从评价到运营等等,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如何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如何建立新的管理模式。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传统学术期刊、电子期刊和和OA等类型的期刊,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网络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方法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构建两大问题。本文绪论部分对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价的历史、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扫描。正文中,首先梳理和识别了学术期刊的相关概念,包括学术期刊的内涵与特点、学术期刊评价的内涵和发展,以及学术期刊的作用、类型、原则、内容与体系,学术期刊管理的内涵与内容,进一步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阐述了4个相关理论:学术期刊质量理论、学术期刊效率理论、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模型、学术期刊管理理论与模式。围绕此4个相关理论,本文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阐述了国内外现有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体系特征,分析了我国现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评价观念、评价实践、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量化原则、随机分布原则、认同原则、核心要素原则、分类和可比原则;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包含基于多视角,基于指标数量,基于质量要素的三种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在认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基于质量与效率的传统学术期刊、电子学术期刊和开放存取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从4个方面进行了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阐述了三种期刊的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的内涵以及机制的构成要素,从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分析,根据三种期刊编辑出版基本流程,分别设计三种期刊的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最后构建了基于质量和效率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以及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分为两个子系统,共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

张立伟[6](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毛凌翔[7](2015)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信息经济的蓬勃发展之下,传统内容产品和数字信息资源向着数字内容产品的方向发展,它形成了庞大的数字内容产业,并日益成为当下信息资源的主流。数字内容产品有着自身相别于物质产品与传统信息产品的诸多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其生产方式的迥异。在当前对数字内容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前提之下,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方式需要进行进一步改造,以适应大规模定制化的生产需求。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与学习后,发现国外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的研究集中于经济学领域,国内则主要关注生产模型与质量方面,对于如何通过生产方式的引进与再造来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生产效率的提升则鲜有关注。为了适应数字内容产品大规模的生产需求,本文引入产业界中的生产线工程来改造并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方式,提出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以期能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以达到提高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文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方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弥合了各类数字内容产品生产分类研究的现状,探索出了采用一系列的“通用件”的“装配”过程的数字内容产品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理论,即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在现实中,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理论的应用方向、过程、路径进行研究,以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应用的可行性,为构建实际可行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系统提供现实的技术与方向。依据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的特点和环境的变革,提出了基于内容重用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构建理论,其从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规划设计、运行实施、评价改进三个步骤来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构建。其中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规划设计主要从其形式和内核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分为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布置规划和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框架设计两个部分。通过工位设计、平面布局、工艺规划、生产线平衡来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进行定置规划,解决其形式问题,即物理生产线规划;通过家族工程、领域工程、应用工程来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进行框架设计,以解决其内容问题,即信息生产线规划。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运行实施主要从其架构入手,提出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构建的立方模型,对其构建技术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运行中,应将数字内容产品放在核心地位,依靠人、产品、生产方式、生产资源四个核心生产力要素,构建了生产计划、生产控制、运行保障所构成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行模型,并将“5S”管理、“四分卫”技术、精益管理、度量管理嵌入其中,以支持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运营推动。为了确定所规划建设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模型的有效性,采用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仿真模型框架,通过对仿真对象的分类及抽取,在一定的仿真环境下构建起可虚拟运行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仿真模型。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评价改进方面,引入基于能力成熟度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进化策略、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产品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作的业务流程改进等生产线评价和改进策略来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能力水平的提升。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并探讨其应用过程,故选择三种有代表性的数字内容产品——应用软件、地理信息产品、数字图书的生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案例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运用其中,对其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在应用软件领域,引入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以支持软件生产的柔性化、规模化和定制化。应用软件产品生产线框架继承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的家族工程、领域工程、应用工程三位一体的结构,核心在于组件的“重用”,从而大大提升软件生产的效率,使得应用软件的生产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在地理信息产品领域,根据地理信息产品生产的技术密集性和生产专业性,运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由家族工程、领域工程、应用工程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的地理信息产品生产线的工程框架模型,构件变异是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领域模型向应用模型的转化的内在机制,从实际的生产效果来看,采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方式的地理信息产品的生产,有效地提升了地理信息产品的能力成熟度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在数字图书领域,数字图书的生产也亟需引入并采用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在充分分析了原生数字图书与图书数字化生产两类数字图书的生产过程之后,引入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从物理和信息两个方面来构建数字图书生产线,物理生产线的构建包括数字图书生产线工艺规划、数字图书生产线的布局、数字图书生产线平衡,信息生产线的构建则引入构件变异机制,构建了数字图书的信息生产线模型,将内容产品的领域模型与应用模型相区别,通过变异机制来实现数字图书生产线领域模型向应用模型的转变,以实现组件的重用,实践证明,这种生产方式能有效地提升数字图书的生产效率与质量,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增长。通过理论构建和案例实施对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证,得到所提出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具有理论上的正确性和现实中的可行性。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的提出,一方面填补了当前在数字内容产品生产领域构建统一的、规模化、可定制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模式的空白;另一方面研究了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模型对于典型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过程的应用方法、过程和体系,为所提出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理论的应用开辟了道路。然而,由于数字技术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在未来的研究中,还要进一步拓展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理论内核和应用领域,以适用信息技术的革新和用户需求的增长。

王秀峰[8](2013)在《Web导航中用户认知特征及行为研究 ——基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的分析》文中认为用户Web导航过程中的认知特征的复杂性以及当前Web导航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为用户提供一个有效的Web导航机制,成为影响网站信息服务质量,提高信息利用效率的一个瓶颈。本文围绕着用户在Web中导航行为的认知过程和行为规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系统梳理了Web导航的相关理论,从理论上推动学界对Web导航的探讨。分析了Web信息空间结构的特点及Web中存在的链接关系和内容关系,引入Web导航的概念及Web导航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典型的Web导航模型,探析用户Web导航的过程;系统比较各种WEB导航机制,丰富和完善对Web导航机制的研究。(2)构造基于问题解决理论的用户Web导航过程模型。该模型以问题解决理论为指导,将用户在Web中的导航过程模拟为一个解决信息问题的过程:问题确立、策略制定、策略执行、结果评价。并通过理论上分析个体特征、任务特征、结构特征以及认知特征对导航行为的影响,提出了研究模型和研究方案。(3)通过实验方法研究用户Web导航行为的认知特征及影响用户导航行为的因素。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发声思考法来研究用户的认知过程,探索性的寻找影响用户导航的认知因素和变量,根据分析结果利用编码工具分析用户导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认知特征,从而将用户的认知特征纳入基于问题解决理论的用户导航过程模型中,形成更为完善的模型。第二阶段,主要是采用社会统计方法探索客观任务复杂性、主观任务复杂性、导航行为特征、认知特征之间是否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并将性别和目标层级作为控制变量,探寻控制变量是否影响各潜在变量。本文主要采用实验设计的方法,由笔者设计实验任务,以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导航为例,邀请25名实验者参加实验,通过视频录制、编码、质性分析、视频采集等方法获得用户导航过程中的认知行为数据和导航行为数据,并利用SPSS社会统计学软件的非参数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方法检验各潜变量、控制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通过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用户在Web导航过程中的各种认知活动可以归纳为五种最主要的特征:①任务认知,包括信息需求认知和任务难度认知。②导航性认知,包括对主导航栏目录结构的认知、对主页导航性的认知、对其它导航机制认知、以及对页面上查找线索的认知。③使用体验认知,包括界面可用性认知以及语义理解认知。④结果失败和不确定性认知。⑤记忆认知,包括背景知识认知工作记忆认知。(2)基于问题解决理论的四阶段用户Web导航过程模型,并探讨各个阶段用户最主要的认知活动。结果表明:①问题确立阶段,用户的认知特征主要有信息需求认知、语义理解认知、工作记忆认知;②策略制定阶段是用户思维过程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各种认知特征类型都不同频率的发生;③策略执行阶段的认知特征也呈现较多的类型;④结果评价阶段,用户对“结果失败和不确定性认知”是发生最频繁的一种认知特征类型,同时伴随着少量的其它认知特征。(3)任务复杂性分为主观任务复杂性和客观任务复杂性两个维度。但是通过统计发现,主观任务复杂性不受性别、客观任务复杂性、目标的逻辑层级、以及认知特征的影响,仅仅受目标的物理层级以及任务执行结果的显着影响。(4)认知特征影响因素。①实验发现某些认知特征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意味着一种认知行为的发生会导致产生其它的认知行为,例如背景知识认知与工作记忆认知、结果失败和不确定性认知、线索认知以及主导航目录结构认知之间彼此显着相关。工作记忆认知除了与背景知识认知显着相关外,还和结果失败和不确定认知、主导航栏目录结构认知显着相关。结果失败和不确定性认知还和信息需求认知负显着相关、和主导航栏目录结构认知正显着相关。界面可用性认知仅和任务难度认知显着相关。语义理解认知仅和主页导航性认知显着相关。②实验还发现用户Web导航中的各种认知行为发生频次与性别无关。(5)导航行为影响因素。①导航行为指标之间彼此存在显着相关性,反映用户的导航行为规律。表现为每项任务实际访问页面总数和其余导航行为指标都显着正相关;不重复访问的页面总数仅和主页访问次数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和其它导航行为指标显着正相关;主页访问次数还和导航栏访问次数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而和每项任务实际访问页面总数、后退按钮次数和再访率之间显着正相关;后退按钮次数、再访率与所有的导航行为指标都显着正相关。②不同性别的用户在6项导航行为指标上没有显着性差异。③客观任务复杂性显着影响每项任务实际访问页面总数和不重复访问的页而总数两个导航行为指标,且呈负相关性;客观任务复杂性与导航栏的访问次数显着正相关。④用户的导航行为指标中,只有后退按钮的次数和再访率两个行为指标显着影响了事后用户对任务复杂性的主观判断。⑤成功的任务执行结果和失败的任务执行结果没有显着的导航行为特征上的差异。⑥日标的逻辑层级与每项任务实际访问页面总数、不重复访问的页面总数、导航栏访问次数正显着相关,与主页访问次数、后退按钮次数负显着相关。⑦用户的导航行为不同程度的受到认知特征的影响。每项任务实际访问页面总数与背景知识认知、工作记忆认知、结果失败和不确定性认知以及主导航栏目录结构认知显着正相关。不重复访问的页而总数与背景知识认知、工作记忆认知、结果失败和不确定性认知以及主导航栏目录结构认知显着正相关。后退按钮次数与用户的线索认知、主导航栏目录结构认知两种认知心理行为显着正相关。再访率与用户的线索认知、主导航栏目录结构认知两种认知心理行为显着正相关。主页访问次数与各认知特征发生频次之间均无显着关系。此外,本文还通过聚类的方法,总结用户的四种典型的导航策略:轻松型导航策略、执着型导航策略、费力导航型、“试探型”导航策略。

刘凯[9](2013)在《面向荆楚文化传承的数字出版产业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旨在提出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数字出版为龙头,引领数字形态文化资源制作产业集群构建数字文化资源体系,创立面向数字时代的数字形态文化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荆楚文化资源考察和面向三网融合服务产业的荆楚数字文化资源体系构建,论证上述政策建议的可行性。通过数字出版中英文学术文献检索和统计,发现数字出版学术研究的重大缺陷是没有讨论并发现数字出版的社会服务功能、时代文明功能和文化经济功能,从而难以为数字出版的历史使命进行定位。基于科学存在原型结构,数字出版作为一种客观的文化存在,其时间结构可以通过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加以辨识,其空间结构可以通过文化资源框架加以辨识,其物质结构可以通过产业价值评价框架加以辨识。通过文化资源中英文学术文献检索和统计,发现由于缺乏考察规范,现有的学术研究对于文化资源的审视很难具有可对比性。文化资源的讨论,必须重视两类问题,一是应该建构文化资源组成因素框架,明晰研究对象:二是应该厘清文化资源的客观属性,界定研究边界。基于科学存在原型结构,逐次考察文化资源研究行为和研究对象,抽象文化资源认知体系。发现文化资源学术研究,应该考察文化资源客观自然系统,辨析文化资源语言载体系统,发掘文化资源认知对象,建构文化资源认知形态,探索文化资源认知本体,而展开文化资源有序研究的前提在于通过构建文化资源组成成份框架确定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穷举,建立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框架。以技术支撑框架和生产支撑框架为基础,通过文化资源的形成与累积历程的回溯与展望,提出人类文明断代判据,对应地建构起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表明,数字形态文化资源构建与服务将是数字文明的物质基础,数字形态文化资源网络集群创造模式将是数字文化资源构建的基础。以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模型、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和资源规模为考察维度,以地域空间为背景,建构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以武汉地域为调查对象,在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下,简化设立荆楚基础文化资源框架,建构面向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的武汉市地域基础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分别获得武汉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文化资源规模、博物(纪念)馆文化资源规模、艺术团体文化资源规模、图书音像出版类文化资源规模、期刊出版类文化资源规模,以及旅游类文化资源规模。证明在武汉地域,实体形态荆楚文化资源具有海量规模。根据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框架,提出数字形态文化资源构成框架,认为在当前,数字文化资源形式主要由实体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内容、直接构建并运行于互联网络的数字资源和虚拟交互数字内容等3种表现形式组成。对应归纳出数字形态文化资源制作与发布流程,总结出数字文化资源工业化制造体制,表明数字文化资源制作产业是构建数字形态文化资源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在实体文化资源考察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武汉地域内的数字文化资源建构路径进行考察。基于对数字文化资源的调查数据,提出4项能够表征武汉市地域基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展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变形后,提取到1个主成分;通过主成分综合模型,计算出武汉市基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综合得分。经过得分排序,可以发现,在武汉地域内出版行业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程度最高,群艺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程度较低。荆楚数字文化资源制作产业集群当前的工作任务是构建网站系统、虚拟旅游平台、音视频数据库、3D文物观看平台。基于数字文化资源3种表现形态,建立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分类框架,由此产生包括24个大类、75个子类的数字形态文化资源组成成分框架,推论出由75类数字形态文化资源制作产业构建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产业集群。根据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框架,不同类型的实体文化资源之间缺少逻辑关联,导致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源制作产业呈现为孤岛型结构。只有数字出版能够从逻辑上,向下引领文化资源制造产业,向上支撑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故而数字出版能够担当引领数字文化资源制作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承担起构建数字文化服务战略新兴性产业的重任。面向数字文化服务战略新兴性产业构建,以数字出版为龙头,提出荆楚文化数字形态资源制作产业集群科技发展促进政策备选框架,包括荆楚文化数字形态资源关键制作技术创新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荆楚文化数字形态资源制作示范流程培育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荆楚文化数字形态资源制作企业成长扶植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荆楚文化数字形态资源制作产业集群振兴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等。

林姿蓉[10](2012)在《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论文是科技活动产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献,而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丰富文献信息资源、扩大公众获取知识权利、提高科技论文质量、促进文献共享服务及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为落实此目标,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须受到网络版权保护原则的约束,包括:(1)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2)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3)维护网络共享和版权保护利益平衡原则。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具体路径在于:(1)遵守科技论文网络版权政策的指导原则;(2)构建多元化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授权模式;(3)强化和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特殊版权”;(4)建立多方主体间之利益平衡机制。本文首先就科技论文的属性、网络发表的意涵,以及科技论文的类别、科技论文网络出版的方式等做陈述。其次,在说明版权保护的意涵及范围基础上,展开对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之法理基础研究,包括版权法之利益平衡机制、版权法之权利限制制度、网络版权与纸质版权的关系,以及中外知识产权观点之差异与版权制度的协调。再次,通过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以及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以“科技论文”、“网络版权”、“版权保护”、“网络共享”、“网络发表”、“开放存取”、"Scientic Papers"、"Online-sharing"等为关键词,搜寻了1994至2012年的文献,梳理了中国与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及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网络共享的制约因素,以及开放存取中较为突出的版权保护问题。接着,选取中外五个知名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的网络版权保护现状,包括美国的arXiv.org、德国的Springer Open Choice,以及中国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系统及奇迹文库等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进行网络版权保护现状有关层面之梳理、比较与分析。最后,在上述法理基础及分析历程上,本文总结了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对策:(1)政府角色:推动跨法领域的科技论文之合法共享。(2)共享平台:构建版权监管的激励机制。(3)保护手段:完善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二、科技期刊网页的规划设计与制作维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期刊网页的规划设计与制作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2)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2.4 小结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3.3 小结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4.4 小结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5.5 小结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6.1.2 “公有性”被侵犯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6.4 小结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出版类学术期刊
        1.2.2 精准推送服务
    1.3 文献综述
        1.3.1 出版类学术期刊研究现状
        1.3.2 学术期刊的精准推送服务研究现状
        1.3.3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出版类学术期刊发展概况
    2.1 出版类学术期刊出版概况分析
        2.1.1 专业建设与办刊水准
        2.1.2 期刊信息量与读者群体
        2.1.3 办刊单位与整体布局
        2.1.4 期刊定位与刊载内容
    2.2 出版类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现状
        2.2.1 网络期刊数据库
        2.2.2 自建门户网站
        2.2.3 微信公众平台
    2.3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应用环境分析
        2.3.1 学术领域扩大,研究边界模糊
        2.3.2 期刊各自为政,出版效率低
        2.3.3 数字化程度不高,期刊发行模式单一
        2.3.4 期刊间能缺少合作,未形成学术共同体
3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中的问题
    3.1 读者选择层面:订阅、推送被动,服务意识单薄
    3.2 内容制作层面:推送内容单一,反馈机制欠缺
    3.3 渠道拓展层面:开放程度不够,媒体融合程度低
    3.4 知识服务层面:平台功能缺失、推送流程粗糙
4 案例分析
    4.1 期刊简介
    4.2 期刊数据库推送分析
    4.3 自建门户网站订阅分析
    4.4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分析
    4.5 期刊APP分析
    4.6 其他推送渠道分析
5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发展建议
    5.1 定位读者群体,建立长期服务
        5.1.1 维护已有推送对象
        5.1.2 获取更多被动粉丝
        5.1.3 开发PC阅读模式群体
    5.2 丰富推送内容,提高产品质量
        5.2.1 明确推送定位,分类设计推送模板
        5.2.2 根据专业特性和学术水平,分组推送内容
        5.2.3 根据读者了解程度,推送不同内容
        5.2.4 注重信息反馈整理,实时调整推送内容
    5.3 拓展推送渠道,增强传播效能
        5.3.1 增加开放内容
        5.3.2 拓展社交媒体
        5.3.3 拓展大众媒体
        5.3.4 开展专业领域合作
    5.4 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双向互动
        5.4.1 重视期刊网站建设,简化用户注册流程
        5.4.2 提供更加差异化的增值服务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新媒体编辑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
        1.2.3 我国编辑领域胜任力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胜任力理论
        2.1.2 工作分析理论
        2.1.3 新媒介素养理论
    2.2 本文研究框架
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要素的确定
    3.1 新媒介素养视角下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
    3.2 O*NET工作分析导出的胜任力特征
    3.3 基于网络招聘信息的数据补充
    3.4 新媒体编辑胜任特征要素的最终确立
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4.1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预试
        4.1.1 预试模型的建立
        4.1.2 预试模型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4.2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4.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验证
5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分析与讨论
    5.1 问卷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5.2 新媒体编辑与传统编辑胜任力差异
    5.3 不同工作类别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差异
        5.3.1 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
        5.3.2 网络编辑胜任力
    5.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4.1 同性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2 不同工作年限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3 不同工作类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4 不同工作职务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5 不同职称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6 不同学历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6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6.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6.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
        6.2.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选拔的优势
        6.2.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体系建设
    6.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
        6.3.1 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难点和困境
        6.3.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优势
        6.3.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体系
    6.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
        6.4.1 我国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存在的问题
        6.4.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的优势
        6.4.3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体系的建立
    6.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
        6.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的优势
        6.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建立
    6.6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组织人才盘点
        6.6.1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的优势
        6.6.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机制
    6.7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7 总结与讨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 本文的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整体情况概述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主要理论基础
    2.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1.1 学术期刊
        2.1.2 学术期刊评价
        2.1.3 学术期刊管理
        2.1.4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关系分析
    2.2 学术期刊质量与效率理论
        2.2.1 学术期刊质量理论
        2.2.2 学术期刊效率理论
    2.3 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模型
        2.3.1 学术期刊评价理论
        2.3.2 学术期刊评价模型
    2.4 学术期刊管理理论与模式
        2.4.1 学术期刊管理理论
        2.4.2 学术期刊管理模式
3 学术期刊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3.2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3.2.2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3.3.2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3.4.2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 学术期刊分类评价实证研究
    4.1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实证研究
        4.1.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4.1.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4.1.3 评价方法与流程
        4.1.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 开放存取期刊评价实证研究
        4.2.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4.2.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4.2.3 评价方法与流程
        4.2.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5 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趋势
5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机制与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5.1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及动态管理概述
    5.2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5.2.1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5.2.2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5.2.3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5.2.4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5.3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5.3.1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5.3.2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5.3.3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5.3.4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5.4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5.4.1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5.4.2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5.4.3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5.4.4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5.5 本章小节
6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研究
    6.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架分析
        6.1.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内涵
        6.1.2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内容
    6.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建
        6.2.1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内涵
        6.2.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框架与价值标准
        6.2.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
        6.2.4 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与模型
        6.2.5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实施机制
    6.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构建
        6.3.1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内涵
        6.3.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流程分析
        6.3.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结构和功能分析
        6.3.4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内容构建
    6.4 本章小节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本文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期刊与杂志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研究现状
        1.3.2 国内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方式的变革
    2.1 数字内容产品的产生
        2.1.1 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
        2.1.2 信息产品的生产
        2.1.3 数字内容产业的形成
    2.2 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
        2.2.1 数字内容产品及其特点
        2.2.2 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管理
        2.2.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价值链
    2.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工艺
        2.3.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的主体
        2.3.2 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架构
        2.3.3 数字内容产品的数字化产品开发工艺:碎拼
        2.3.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
        2.4.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引入
        2.4.2 数字内容的重用
        2.4.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定义
        2.4.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数学模型
        2.4.5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的涵义
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规划设计
    3.1 生产线规划与设计
    3.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规划设计模型
    3.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布置规划
        3.3.1 工位设计
        3.3.2 平面布局
        3.3.3 工艺规划
        3.3.4 生产线平衡
    3.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框架设计
        3.4.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框架
        3.4.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领域工程
        3.4.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应用工程
        3.4.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家族工程
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运行实施
    4.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架构
        4.1.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构建依据
        4.1.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构建方法
        4.1.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构建技术
    4.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运行管理
        4.2.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行
        4.2.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行管理
        4.2.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行管理方法
    4.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建模仿真
        4.3.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仿真建模方法
        4.3.2 面向对象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仿真建模框架
5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评价改进
    5.1 基于能力成熟度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进化策略
        5.1.1 能力成熟度理论
        5.1.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能力成熟度理论的引入
        5.1.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能力成熟度框架模型
        5.1.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能力成熟度进化策略
    5.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产品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
        5.2.1 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5.2.2 ISO9000质量体系的实施原则与过程
        5.2.3 基于“六西格玛”的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全面质量管理
        5.2.4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产品质量评估方法
        5.2.5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的产品质量改进方法
    5.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运作的业务流程改进
6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的应用
    6.1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在应用软件生产中的应用
        6.1.1 案例背景
        6.1.2 案例应用
        6.1.3 应用效果
    6.2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在数字地图生产中的应用
        6.2.1 案例背景
        6.2.2 案例应用
        6.2.3 应用效果
    6.3 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在数字图书生产中的应用
        6.3.1 案例背景
        6.3.2 案例应用
        6.3.3 应用效果
    6.4 结果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8)Web导航中用户认知特征及行为研究 ——基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特征
        1.3.1.1 论文年代分布
        1.3.1.2 论文学科分布
        1.3.1.3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1.3.2 国内外Web导航研究综述
        1.3.2.1 Web环境下的导航方法和导航策略
        1.3.2.2 Web导航构建的原理和机制
        1.3.2.3 Web环境下的导航效率评价
        1.3.2.4 用户Web导航行为和模式研究
        1.3.2.5 Web导航系统和原型研究
        1.3.2.6 Web导航研究述评及趋势
    1.4 论文研究方法
    1.5 论文主要结构
    1.6 论文研究思路
    1.7 论文的创新点
2 Web导航相关理论
    2.1 Web信息空间结构
        2.1.0 Web信息空间
        2.1.1 Web信息空间拓扑关系
        2.1.2 Web链接关系
        2.1.3 Web内容关系
        2.1.4 Web信息空间结构的规律表现
    2.2 Web导航概念
        2.2.1 Web导航的缘起
        2.2.2 Web导航相关概念
    2.3 Web导航设计相关理论
        2.3.1 信息构建
        2.3.2 用户信息行为
        2.3.3 用户认知
    2.4 Web导航模型
        2.4.1 综合模型:MESA
        2.4.2 交互模型:RED
        2.4.3 信息觅食模型:SNIF-ACT
        2.4.4 认知模型:COLIDES系列模型
        2.4.5 用户行为:导航行为模型
    2.5 Web导航主要机制
        2.5.1 基于浏览器的Web导航机制
        2.5.2 基于链接的Web导航机制
        2.5.3 基于站点地图的Web导航机制
        2.5.4 社会导航机制
3 用户Web导航过程模型及影响因素
    3.1 基于问题解决理论的用户Web导航过程模型
        3.1.1 用户Web导航行为研究的理论依据——问题解决理论
        3.1.2 基于问题解决理论的用户Web导航过程模型构建
    3.2 个体特征与用户导航行为
    3.3 结构特征与用户导航行为
    3.4 任务特征与用户导航行为
    3.5 认知特征与用户导航行为
    3.6 研究模型及研究方案
        3.6.1 研究模型
        3.6.2 研究方案
4 用户Web导航认知特征研究
    4.1 用户Web导航过程认知特征分析方法
        4.1.1 非结构化方法
        4.1.2 结构化方法
        4.1.3 言语报告方法
        4.1.3.1 言语报告过程
        4.1.3.2 回顾(Retrospection)
        4.1.3.3 内省法(Introspection)
        4.1.3.4 提问和提示(Qusetion promting)
        4.1.3.5 对话观察(Dialogue observation)
        4.1.4 不同方法的比较
        4.1.5 发声思考方法
    4.2 数据特征
        4.2.1 实验对象特征
        4.2.2 实验任务设计
        4.2.3 数据样本量
    4.3 实验流程
    4.4 数据分析过程
        4.4.1 定性分析工具Nvivo介绍
        4.4.2 数据的转录
        4.4.3 数据清理
        4.4.4 编码
        4.4.4.1 编码原则
        4.4.4.2 编码过程
        4.4.4.3 正式编码结果
        4.4.5 用户Web导航行为认知特征
        4.4.5.1 任务认知特征
        4.4.5.2 导航性认知
        4.4.5.3 使用体验认知
        4.4.5.4 结果认知
        4.4.5.5 记忆认知
    4.5 用户Web导航过程模型中的认知特征
        4.5.1 问题确定阶段认知特征
        4.5.2 策略制定阶段认知特征
        4.5.3 策略执行阶段认知特征
        4.5.4 结果评价阶段认知特征
5 用户Web导航行为实验研究
    5.1 用户Web导航行为数据采集方法
        5.1.1 导航行为数据采集方法
        5.1.2 问卷调查采集数据
        5.1.3 缺失值处理
    5.2 用户Web导航行为研究指标体系及计算过程
        5.2.1 用户Web导航行为指标体系
        5.2.2 客观任务复杂性
        5.2.3 目标页面的逻辑层级
        5.2.4 目标页面物理层级
        5.2.5 导航行为指标
        5.2.6 任务结果
    5.3 导航行为数据描述性统计
        5.3.1 样本个体特征
        5.3.2 客观任务复杂性
        5.3.3 主观任务复杂性
        5.3.4 导航行为描述性统计
        5.3.5 目标页面层级
    5.4 用户Web导航行为指标影响关系分析
        5.4.1 分析方法选择
        5.4.2 任务复杂性影响关系分析
        5.4.2.1 主观任务复杂性——性别
        5.4.2.2 主观任务复杂性——结构特征
        5.4.2.3 客观任务复杂性——结构特征
        5.4.2.4 主观任务复杂性——客观任务复杂性
        5.4.2.5 主观任务复杂性——任务成败
        5.4.2.6 总体主观任务复杂性——认知特征
        5.4.3 认知特征影响关系分析
        5.4.3.1 各认知特征子类之间的相关性统计
        5.4.3.2 认知特征——性别
        5.4.4 导航行为特征影响关系分析
        5.4.4.1 导航行为特征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5.4.4.2 导航行为特征——性别
        5.4.4.3 导航行为特征——客观任务复杂性
        5.4.4.4 导航行为特征——主观任务复杂性
        5.4.4.5 导航行为特征——任务成败
        5.4.4.6 导航行为特征——结构特征
        5.4.4.7 导航行为特征——认知特征
    5.5 用户导航策略类型
    5.6 实验结论
6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本文的工作
    6.2 研究结论
        6.2.1 用户Web导航过程中的认知特征类型
        6.2.2 用户导航过程模型中的认知特征
        6.2.3 任务复杂性影响因素
        6.2.4 认知特征影响因素
        6.2.5 导航行为影响因素
        6.2.6 四种用户导航策略
    6.3 研究展望
附录A:用户网站导航行为实验任务书
附录B:客观任务复杂性专家打分表
附录C:实验者导航路径文件
附录D:认知特征编码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9)面向荆楚文化传承的数字出版产业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数字出版的起源追溯
    1.2 数字出版研究的整体状态
        1.2.1 数字出版中文学术研究状态
        1.2.2 数字出版英文检索文献研究综述
        1.2.3 本节小结
    1.3 数字出版产业价值的考察
        1.3.1 产业价值评价框架
        1.3.2 数字出版文明发展历史轨迹定位的考察
        1.3.3 数字出版的社会功能
        1.3.4 数字出版产业任务
        1.3.5 数字出版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1.4 本文的框架结构
第2章 文化资源学术文献研究方向考察
    2.1 文化资源中文学术文献的研究方向
    2.2 cultural resources学术文献研究方向考察
    2.3 小结
第3章 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模型
    3.1 文明断代
    3.2 文化资源的创造特征
        3.2.1 原始文明时代文化资源构建
        3.2.2 农业文明时代文化资源构建
        3.2.3 工业文明时代文化资源构建
        3.2.4 数字文明时代文化资源构建
    3.3 文化资源的发展历程
第4章 文化资源考察框架
    4.1 科学存在原型结构
    4.2 文化资源考察结构
        4.2.1 文化资源客观自然系统
        4.2.2 文化资源的语言载体系统
        4.2.3 文明资源认知对象
        4.2.4 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一阶结构
        4.2.5 文化资源组成因素二阶结构
第5章 荆楚实体基础文化资源考察
    5.1 基于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的基础文化资源调查方案
    5.2 武汉地域荆楚实体文化资源调查结果
        5.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文化资源调查
        5.2.2 博物(纪念)馆
        5.2.3 艺术团体文化资源调查
        5.2.4 图书音像出版类文化资源调查结果
        5.2.5 期刊出版类文化资源调查
        5.2.6 旅游类文化资源调查
    5.3 小结
第6章 数字文化资源制作产业
    6.1 文化资源数字化形式
        6.1.1 纸印文献资源数字化
        6.1.2 直接在网络上产生的数字化资源
        6.1.3 基于虚拟技术的数字形态文化资源
    6.2 数字文化资源的制作与发布流程
        6.2.1 纸印出版物和影音像出版物数字化流程
        6.2.2 网络原创文学的发布流程
        6.2.3 网络广播剧的生产流程
        6.2.4 手机单机游戏的制作流程
        6.2.5 网络游戏开发流程
        6.2.6 基于虚拟现实交互的数字文化资源构建
    6.3 数字文化资源制作产业
        6.3.1 纸印出版物和影音像出版物数字资源制作及服务产业
        6.3.2 网络原创文学数字资源制作及服务产业
        6.3.3 网络广播剧数字制作及服务产业
        6.3.4 手机游戏数字资源制作及服务产业
        6.3.5 网络游戏数字资源制作及服务产业
        6.3.6 基于虚拟现实交互的数字文化资源制作及服务产业
    6.4 小结
第7章 荆楚文化数字资源调查
    7.1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7.2 历史文物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7.2.1 可移动类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7.2.2 不可移动类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7.3 数字期刊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7.4 图书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7.5 艺术剧团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7.6 旅游类文化资源数字化状况调查
    7.7 武汉市地域基础文化资源调查数据主成分分析
        7.7.1 主成分分析模型
        7.7.2 数据分析
    7.8 小结
        7.8.1 武汉市地域基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状况评估
        7.8.2 武汉市地域实物形态基础文化资源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第8章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政策设计
    8.1 数字出版产业对于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的战略性先导地位
    8.2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产业集群科技发展促进政策备选框架
        8.2.1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产业集群科技发展促进政策框架设计
        8.2.2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关键制作技术创新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
        8.2.3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示范流程培育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
        8.2.4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企业成长扶植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
        8.2.5 以数字出版为龙头的荆楚文化数字资源制作产业集群振兴计划研究选题备选清单
    8.3 小结
第9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10)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科技论文网络使用现况
        1.1.2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1.2.1 研究问题的界定
        1.2.2 研究目的及思路的表述
    1.3 研究范围与限制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限制的表述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1.4.1 研究设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架构与流程
        1.5.1 研究架构
        1.5.2 研究流程
2 科技论文属性、意涵及网络出版方式
    2.1 科技论文属性及其意涵
        2.1.1 科技论文的属性
        2.1.2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意涵
    2.2 科技论文的类别及网络出版方式
        2.2.1 科技论文的类别
        2.2.2 科技论文网络出版方式
3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之法理基础
    3.1 版权保护的意涵及范围
        3.1.1 版权定义暨着作权内涵
        3.1.2 版权保护之意义及范围
    3.2 版权法之利益平衡机制
        3.2.1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3.2.2 公权与私权
        3.2.3 版权法之立法设计与核心价值
        3.2.4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利益机制失衡现象
        3.2.5 版权保护与网络共享的关系
    3.3 版权法之权利限制制度
        3.3.1 合理使用制度
        3.3.2 法定许可制度
    3.4 网络版权与纸质版权的关系
        3.4.1 主体的特殊性
        3.4.2 客体的特殊性
        3.4.3 网络版权权利内容的特殊性
    3.5 中外知识产权观点之差异与版权制度协调
        3.5.1 中外知识产权观点歧异
        3.5.2 中外版权制度之差异与协调
4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实践方式、立法现状与制约因素
    4.1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实践现状
        4.1.1 开放存取
        4.1.2 科技文献数据库
        4.1.3 学术搜索引擎
        4.1.4 学术网站或博客
    4.2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有关立法现状
        4.2.1 美国
        4.2.2 欧盟
    4.3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模式
        4.3.1 开放存取领域的版权保护模式
        4.3.2 非开放存取领域的版权保护模式
    4.4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4.4.1 作者在出版费、版权授予与共享实践等制约
        4.4.2 用户在订阅费、许可协议与承担责任等制约
        4.4.3 供应方在经费、质量控管与捆绑销售等制约
    4.5 欧美对开放存取期刊出版费暨其经济效益观点
        4.5.1 各界对开放存取出版费的观点
        4.5.2 开放存取的经济效益
        4.5.3 开放存取经济生存途径探讨
        4.5.4 小结
5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实践方式、立法现状与制约因素
    5.1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实践方式
        5.1.1 开放存取
        5.1.2 数据库
        5.1.3 科技期刊网络化
    5.2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有关立法现状
        5.2.1 版权保护立法现状
        5.2.2 与网络版权保护有关之国际条约
        5.2.3 版权技术保护措施
    5.3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5.3.1 作者在出版费、版权管理与学术剽窃等制约
        5.3.2 用户在内容控管与版权保护意识的制约
        5.3.3 网络服务商高额服务费的制约
        5.3.4 科技论文网络共享于环境方面的制约
6 中外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6.1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6.1.1 arXiv.org电子预印本文库
        6.1.2 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
    6.2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6.2.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6.2.2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
        6.2.3 奇迹文库
    6.3 中外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及其营运探析
        6.3.1 版权管理
        6.3.2 学科领域
        6.3.3 审稿机制
        6.3.4 营运经费
        6.3.5 综合讨论
7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体系构建之研究
    7.1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目标
        7.1.1 丰富文献信息资源
        7.1.2 扩大公众获取知识权利
        7.1.3 提高科技论文质量
        7.1.4 促进文献共享服务
        7.1.5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
    7.2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原则
        7.2.1 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
        7.2.2 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
        7.2.3 维护网络共享与版权保护利益平衡原则
    7.3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路径
        7.3.1 遵守科技论文网络版权政策的指导原则
        7.3.2 建构多元化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授权模式
        7.3.3 强化和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特殊版权”
        7.3.4 建立多方主体间之利益平衡机制
    7.4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对策
        7.4.1 推动跨法域科技论文的合法共享
        7.4.2 构建版权监管的激励机制
        7.4.3 完善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7.5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科技期刊网页的规划设计与制作维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D]. 李紫薇.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2]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D]. 吴昭宏. 南京大学, 2020(02)
  • [4]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周畅. 武汉大学, 2018(01)
  • [5]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D]. 李建臣. 武汉大学, 2016(06)
  • [6]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线工程构建与应用研究[D]. 毛凌翔. 南京大学, 2015(01)
  • [8]Web导航中用户认知特征及行为研究 ——基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的分析[D]. 王秀峰. 南京大学, 2013(08)
  • [9]面向荆楚文化传承的数字出版产业建构研究[D]. 刘凯.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10]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D]. 林姿蓉. 武汉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科技期刊网页策划、设计、制作及维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