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外周偏侧的病理结果

听力外周偏侧的病理结果

一、听外周偏侧性的病理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超[1](2021)在《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低剂量CT的普及,同时多原发性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的检出率越来越多,为了探究外科在sMPLC诊疗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一系列sMPLC患者的手术资料。材料和方法统计2013年01月至2018年1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共纳入78例符合sMPLC诊断标准的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相关治疗,手术方式为R0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或采样术。我们分析了患者术后生存率,并统计患者基线信息如:年龄、性别、主诉、癌症家族史、术前肿瘤标记物、肿瘤偏侧性、肿瘤位置、肿瘤数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次数、肿瘤病理类型、肿瘤脏层胸膜侵犯、术后辅助治疗等,随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一步探究无复发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因素。结果全组78例患者中,女性48(61.54%)例,中位发病年龄62岁(28岁-76岁),有吸烟史的患者有21(26.92%)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有23(29.49%)人,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有4(5.13%)人,术前肿瘤标记物升高的患者有19(24.36%)人。在肿瘤最高病变pT分期中,T1(d≤3cm)分期的患者有64(82.05%)人,T2(3<d≤5cm)分期的患者有12(15.38%)人,另有T3+4(d>5cm)分期的患者2(2.56%)人。在肿瘤N分期中,N0分期患者有72(92.31%)人,N1+2分期患者有6(7.69%)人。在肿瘤TNM分期中,I期的患者有60(76.92%)人,Ⅱ期的患者有15(19.23%)人,Ⅲ期的患者有3(3.85%)人。肿瘤均位于同一侧的患者有69(88.46%)人,病变分别位于不同肺叶的患者有52(66.67%)人,双原发肺癌患者有65(83.33%)人,同期手术的患者有72(92.31%)人。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仅行肺叶切除的患者有32(41.03%)人,行肺叶切除+亚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的患者有35(44.87%)人,腺癌是最多见的病理类型。患者手术后1年、2年、3年、4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42%、86.84%、77.78%、62.96%、60.00%;手术后1年、2年、3年、4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3%、92.11%、82.22%、77.78%、65.00%。最大肿瘤TNM分期是影响患者手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史和最大肿瘤TNM分期是影响患者手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一、sMPLC多见于女性,以腺癌为主,其预后不同于肺内转移。二、对于sMPLC患者,在肺功能允许的情况下,手术(R0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或采样)是一种获益显着的治疗方式。三、最大肿瘤TNM分期是影响sMPLC患者术后DFS的不利因素;吸烟史和最大肿瘤TNM分期是影响sMPLC患者术后OS的不利因素。

余建军[2](2021)在《基于“肝风”理论探讨天麻-钩藤药对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肝风内动”的病机角度探讨平肝熄风经典药对天麻-钩藤对防治偏头痛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致病因素、脏腑关系、经脉循行阐释偏头痛与肝风的病机关系,针对肝风内动的潜在病机,分析平肝熄风的经典药对天麻-钩藤配伍后对于治疗肝风的意义,再结合天麻-钩藤药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药效评价证实天麻-钩藤配伍后作用于偏头痛的疗效,全文围绕“偏头痛-肝风-平肝熄风药”的路线进行偏头痛病的研究。结果:1、头为诸阳之会,“高巅之上,唯风可及”。肝为风木之脏,在外与风气相通,风属阳,主动,风邪伤人最易侵袭头部而致偏头痛。“风性善行而数变”,与内伤头痛“有时而作,有时而止”的致病特征相似。2、偏头痛之风,指的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之内风,与肝密切相关。凡是能导致木气不能冲和调达的因素皆能引起肝脏气血阴阳的变化而生风。在致病因素中,热极、痰湿、瘀血、阴虚、血虚均存在生风的潜在病机,内风可招致外风,外风可引动内风。在脏腑关系中,“肝为五脏之贼”,“五脏六腑皆能生风,非独肝也”,其他脏腑通过生克制化的作用也可导致肝风内动。从经脉循行看,肝、胆二经均循行至头,占据了头的大部分。“足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偏头痛发作时,常在头的额角、偏侧处疼痛,与肝、胆经的循行大体一致。3、天麻-钩藤作为平肝熄风的药对配伍而用,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元朝。在天麻-钩藤药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药效评价实验中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天麻钩藤中、高剂量组能显着降低偏头痛模型大鼠热刺痛阈值(p<0.05)。与模型组相比,天麻钩藤中、高剂量组大鼠中的NO、CGRP血浆浓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ET的血浆浓度明显降低(p<0.01),5-HT的血浆浓度明显升高(p<0.01),提示天麻-钩藤相伍用于治疗偏头痛显示出较好的药效,能减轻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4、尽管偏头痛有证型之不同,但总因体内气血亢逆变动所致。阳气亢逆的产物——肝风,始终作为潜在病机贯穿于偏头痛的病理演变主线。潜在病机通常隐含着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势,故针对偏头痛,给予平肝熄风药,将气血逆乱的病机变化扼杀于萌芽状态,对于肝风上扰型偏头痛是直接对症治疗;而对于痰湿、血瘀、火盛、肝郁、血虚等证型的头痛,实际上是针对潜在病机给予针对性治疗。结论:1、“肝为五脏之贼”,“风为百病之长”,从肝风角度采用平肝熄风法论治偏头痛往往能收良效。2、在偏头痛的论治中,要注重整体观念,抓住潜在病机,运用截断疗法在治疗中给予天麻-钩藤药对,平调肝阳,以防止肝风内动,不管是在偏头痛的发作方面,还是在预防以及已病防变中,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梅宝玉[3](2021)在《梅尼埃病发作间歇期患者脑灰质改变的静息态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是一种外周前庭性眩晕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及病因学尚未明确。近期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MD发作期患者双侧海马功能连接存在异常,提示MD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参与MD眩晕的发生。本文运用VBM-DARTEL分析方法,研究MD发作间歇期患者大脑灰质局部结构改变情况,探讨MD患者大脑结构改变区域与眩晕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以期待可以从神经影像学的角度为MD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一种新的见解,从而可以指导临床前庭康复治疗,为MD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20例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处于发作间歇期的右利手MD患者(其中左耳MD 11例,右耳MD 5例,双耳MD 4例),同期招募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利手、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23例,对MD患者进行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评估其眩晕严重程度。使用Philips achieva 3.0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两组受试者的常规磁共振及高分辨率3DT1WI图像数据。使用基于Matlab平台的SPM8软件对3DTIWI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两组人群的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并以年龄、性别、总颅体积作为协变量,对两组灰质体积图像进行组间两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运用FDR多重比较校正的方法得出两组受试者灰质体积显着差异脑区。分析两组差异脑区灰质体积值与病程及DHI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ve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用于评估灰质体积差异脑区对MD的诊断性能。结果:MD患者组与NC人群组GMV存在明显差异,MD组GMV减小脑区主要位于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及右侧脑岛;GMV增加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豆状壳核、左侧海马旁回及左侧中央后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D患者右侧颞上回GMV值与DHI量表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671,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差异脑区GMV值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在左侧豆状壳核(AUC=0.867)、左侧海马旁回(AUC=0.935)及左侧中央后回(AUC=0.904)相对较高。结论:MD发作间歇期患者大脑结构存在异常改变,涉及多感觉前庭功能处理核心脑区及默认网络部分脑区GMV减少,这可能是MD患者眩晕反复发作及精神、情绪调节障碍的神经机制。MD患者涉及视觉、躯体感觉及运动控制相关脑区GMV增加,反应了MD患者感觉功能出现了向视觉及躯体感觉的转移,以代偿前庭功能的不足。ROC曲线结果表明左侧豆状壳核、左侧海马旁回及左侧中央后回在识别MD患者与NC人群方面具有一定的效能。

江诗睿[4](2021)在《多系统萎缩18F-FDG及18F-DOPA代谢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和18F-多巴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DOPA PET)代谢特征情况以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深圳二院临床学院)及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8例M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MSA-P组14例,MSA-C组14例,并选择与MSA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MSA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即: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临床症状。MSA患者进行临床评估的同期行18F-FDG PET检查,然后完成18F-DOPA PET显像。健康对照组同期完成影像学检查。18F-FDG图像应用SPM将健康对照组分别与MSA-P亚组和MSA-C亚组的18F-FDG PET目标图像进行基于体素水平的两样本t检验,即比较两组数据中相应位置每个体素点的放射性计数,并对结果进行FDR校正。应用xj View工具箱查看各脑区MNI坐标。将结果用MRIcro MTL软件叠加在MNI52脑模版上直观显示18F-FDG代谢改变的区域和范围。18F-DOPA纹状体的摄取指数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统计分析,组间SOR的比较用双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SA-P组临床症状主要为帕金森症状,约86%的患者表现为运动迟缓;MSA-C组突出症状为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最常见的为行走不稳(约占64%)。MSA-P亚组与MSA-C亚组临床发病年龄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症状种运动迟缓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A-P亚组运动迟缓更常见,而MSA-C亚组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更常见。另外,吸烟史在MS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A-P患者18F-FDG代谢减低的脑区主要包括小脑、额叶和壳核,纹状体18F-DOPA代谢较正常人都有明显减低,且左右侧尾状核、壳核均有所减低,无偏侧性;MSA-C患者的18F-FDG代谢减低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小脑,纹状体18F-DOPA代谢较正常人也有减低,但是在壳核后部的黑质多巴胺能的受损没有MSA-P患者严重,也无偏侧性。结论:(1)MSA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2-64岁,中老年发病为主,其中MSA-P亚组和MSA-C亚组两组平均发病年龄基本一致;(2)吸烟史在MS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是MSA的保护因素还是危险因素仍未明确;(3)通过结合18F-FDG的代谢改变和纹状体18F-DOPA的摄取指数分析,对MSA患者的诊断具有参考意义。

郑德春,赖国静,许淑桂,鲍道亮,郑子清,陈英,陈韵彬[5](2021)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提高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X线钡透检查、CT表现、胃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病程1~4个月。5例进行增强CT检查及4例进行X线钡透检查,3例进行胃镜检查。肿瘤为单发,病灶中心均位于食管中下段,影像表现表明肿瘤具有向腔内生长的特点,钡透上呈息肉状或结节状充盈缺损,食管腔狭窄梗阻不明显。食管CT检查发现,在5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中4例患者食管原发灶未侵及食管全周长,食管周围脂肪间隙清晰;4例出现纵隔、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同时合并胃大弯侧、肾动脉水平以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多发骨转移。结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当食管中下段发现肿瘤不伴有食管梗阻或存在不符合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转移规律的淋巴结转移时,应考虑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的可能。

汤小荣[6](2020)在《电针廉泉、风府穴对大脑吞咽功能偏侧性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大脑吞咽运动皮层的可塑性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首先在生理状况下探究人类大脑吞咽功能在运动皮层是否存在偏侧性现象;进而运用电针廉泉(Lianquan,CV23)、风府(Fengfu,GV16)穴来进一步研究对其的作用,为后续研究揭示病理状况下“电针刺激—诱导对侧大脑吞咽运动皮层相应功能区激发—启动功能重组并促进脑可塑性形成”是针灸效应关键机制的科学假说提供一定的生理学依据。方法:本课题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健康受试者40例,共实施两个阶段的试验。试验一:健康受试者大脑吞咽运动皮层的偏侧性研究。将表面电极置于下颌舌骨肌上方的皮肤表面,在神经影像导航定位系统的辅助下,选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单脉冲刺激模式分别对左侧、右侧吞咽运动皮层进行刺激。记录以下颌舌骨肌为靶肌的吞咽运动皮层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ion threshold,RMT)与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寻找并记录最佳的吞咽运动皮层刺激点。然后使用RMT和110%RMT的单脉冲TMS刺激吞咽运动皮质左右最佳刺激点,记录MEP的潜伏期和振幅。试验二:电针廉泉、风府穴对健康受试者吞咽运动皮层兴奋性及偏侧性的影响研究。选用同一批的4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20例。电针组于廉泉、风府穴上进行电针15分钟,假电针组则使用不接通电源的假针在廉泉、风府穴上刺激15分钟。干预后于最佳刺激点使用同样的方法,再次记录左、右侧以下颌舌骨肌为靶肌的吞咽运动皮层的RMT和MEP的潜伏期、振幅。比较组内前后及组间双侧RMT和MEP的差值,从皮质神经元神经细胞静息膜电位和兴奋性的角度来反映电针廉泉、风府穴对人类大脑吞咽运动皮层兴奋性及偏侧性影响。结果:1.一般资料:本课题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健康受试者共40例,所有受试者均顺利完成试验。电针组及假电针组在各项基线资料构成(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简易智能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及干预前观察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2.双侧大脑吞咽运动皮层的偏侧性:使用TMS检测健康受试者生理状态下以下颌舌骨肌为靶肌的双侧吞咽皮层的RMT和MEP。分析比较双侧吞咽运动皮质兴奋性差异,发现右侧吞咽运动皮层的RMT(P<0.01)和MEP的潜伏期(P<0.05)小于左侧皮层;双侧MEP的振幅无统计学差异(P>0.05)。3.电针廉泉、风府穴对健康受试者吞咽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影响:电针及假电针干预前后的RMT、MEP进行比较。电针后双侧大脑吞咽运动皮层的RMT(P<0.01)和MEP的潜伏期(P<0.01)较前降低,MEP的振幅(P<0.01)较前升高。而假电针前后吞咽运动皮层的RMT、MEP变化(P>0.05)无统计学差异。4.电针廉泉、风府穴对健康受试者吞咽运动皮层偏侧性的影响:生理状态下右侧吞咽脑皮层的兴奋性高于左侧,且电针对吞咽运动皮层的兴奋性有显着影响的前妻试验结果下,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电针对吞咽运动皮层偏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干预后左侧-右侧RMT(P>0.05)、左侧-右侧MEP的潜伏期和波幅(P>0.05)的差值的绝对值变化具有增大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结果显示:1.静息状态下人类右侧大脑吞咽运动皮层兴奋性高于左侧,可推断人类在无吞咽活动的状态下右侧吞咽运动皮层存在偏侧性优势。2.电针可显着增强以下颌舌骨肌为靶肌的健康人类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兴奋性。3.电针调控健康人类吞咽运动皮层偏侧性未见统计学差异,但具有优势侧变化增大的趋势,提示在生理状况下电针不会打破人类大脑吞咽功能的偏侧优势这一平衡。可为后续病理状况下研究电针对治疗咽障碍的机制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

江澜[7](2020)在《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以大脑双侧性重塑为切入点,探究中风偏瘫患者损伤及针刺疗程介导的康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功能及结构的变化,阐释针刺促进脑重塑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纳入梗死灶位于单侧运动通路的中风病偏瘫患者21例,并匹配健康受试者23例。予中风偏瘫患者“手足十二针”的规范化疗程干预,于单次针刺治疗后进行针感评价,于针刺疗程前后采集影像学数据并评价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应用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感兴趣区功能连接(ROI-FC)及脑白质图谱分析方法(ABA),计算脑功能及脑结构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中风偏瘫组与健康对照组及偏瘫针刺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及临床评价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临床量表评价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运动评价的相关性。结果:1.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脑功能变化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患者双侧大脑同伦功能被破坏,主要在双侧小脑扁桃体、小脑下半月小叶、小脑蚓锥体、小脑山坡、海马附近区域、基底节区、丘脑、扣带回及中央旁小叶呈现减弱的镜像同伦功能连接。针刺治疗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改善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VMHC变化最为相关。2.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后顶叶皮层、双侧扣带回及左侧的中央前回。针刺治疗后,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扣带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存在于运动相关的单侧皮质区域及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颞上回及颞中回及双侧脑岛。针刺治疗后,主要存在于双侧广泛的运动相关的皮质区域及左侧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扣带回、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脑岛及顶上小叶,新出现了与处理视觉、听觉信息相关的双侧脑区。通过减少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减弱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并增加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增强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针刺治疗可能通过改善其他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连接模式,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重建。3.中风偏瘫患者脑白质纤维的损伤与变化针刺治疗前及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病灶侧半球)镜像对称白质脑区较健侧半球(病灶对侧半球)或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白质脑区均为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放射冠前部、上部、下部、丘脑后放射冠、矢状束、外囊、扣带束、上行纵束、额枕上束及绒毡层(P<0.05或0.01)。中风偏瘫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居中性白质脑区主要在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P<0.05或0.01)。白质纤维的继发性损伤广泛存在于运动系统及非运动系统,患侧半球及健侧半球。针刺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大脑患侧、健侧镜像对称脑白质纤维及居中性脑白质纤维FA值组内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部分呈现上升趋势,大多数白质纤维的FA值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4.中风偏瘫患者皮质脊髓束不同层面的结构变化在皮质脊髓束(CST)走行区域的不同层面,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CST病灶层面的FA 比值(rFA)始终最低,大小关系依次是内囊后肢rFA<大脑脚rFA<放射冠上部rFA<放射冠下部rFA<放射冠前部rFA。在远离梗死灶的大脑脚层面及放射冠层面,患侧CST均出现了继发性的损伤。针刺治疗后,CST在内囊后肢、大脑脚及放射冠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放射冠上部rFA在治疗后表现为轻微上升趋势,其余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结论:中风偏瘫后,患者大脑功能及结构的损伤均呈现双侧性泛化。脑功能与脑结构的变化均表现为损伤与重塑并行的特点,但脑功能重组发生迅速且对运动功能的重建起主要的代偿作用,脑结构重塑发生缓慢,整体以继发性损伤为主、少数纤维修复为辅。针刺能够调节双侧半球的同伦功能,可能以双侧小脑扁桃体为锚点,整合运动的准备、执行与控制,并调控躯体感觉、认知、视觉、听觉及情绪相关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的功能连接,促进偏瘫的运动康复。

廖若晨[8](2020)在《阴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阴刺法治疗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与常规针刺相比较,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通过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同时,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观察组采用阴刺法,两组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1.两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2.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有改善;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3.两组的Barthel指数记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4.总体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9.31%,高于对照组的66.67%的总有效率,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及阴刺法均能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改善临床症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该疗法安全可行,具有可重复性。

孙雪婷[9](2020)在《磁敏感加权成像黑质“燕尾征”在帕金森病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中“燕尾征”缺失在帕金森病(PD)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黑质小体-1(nigrosome-1)可视化与P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的50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57例非PD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均行3.0T头颅SWI检查。由两名临床医师在对临床资料和诊断不知情的情况下对SWI图像独立进行评估。计算“燕尾征”缺失用于诊断P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预测值,并分析nigrosome-1可视化与P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以“燕尾征”缺失作为PD的图像诊断标准,45例PD患者诊断正确。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极好(k=0.963,P=0.000)。“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1.2%,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91.2%,准确度为90.7%。44例PD患者临床症状不对称。SWI图像显示36例PD患者nigrosome-1可视化不对称。Nigrosome-1可视化偏侧和PD患者临床症状偏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56,P=0.056)。11例PD患者双侧nigrosome-1高信号均全部缺失。全部缺失组和非全部缺失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6.500,P=0.038)。两组患者的病程、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改良Hoehn-Yahr分级、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8,P=0.140,P=0.839,P=0.054,P=0.067)。结论:3.0T SWI中“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准确率较高,缺失程度可能反映PD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对PD的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PD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蒋远玲[10](2020)在《运动想象和声刺激神经调控过程中的大脑网络可塑性研究》文中认为大脑具有高度的动态可塑性,脑功能网络重组及代偿是脑神经功能康复的基础。研究神经调控过程中与脑损伤(如脑瘫、脑卒中)或疾病(如慢性耳鸣)相关的大脑网络可塑性变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脑疾病的脑网络机制。本论文运用脑网络分析结合图论方法,构建了脑瘫/脑卒中/耳鸣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功能网络,并对其脑网络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运动想象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脑网络研究。脑瘫是指由于脑损伤而造成的肢体瘫痪症状,主要表现为非进行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本文对脑瘫儿童在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Motor Imager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MI-BCI)反馈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前后的脑功能网络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相干算法构建各治疗阶段的功能网络,计算其网络属性并进行统计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的康复治疗前后运动相关功能网络发生可塑性变化,网络属性包括聚类系数、全局效率、局部效率随康复治疗逐渐增大,特征路径长度逐渐减小,大脑运动功能网络的信息交互效率提升,且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脑瘫儿童在基于MI-BCI反馈系统的神经调控治疗需要长期的学习与训练,通过重构功能网络,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改善的网络机制的理解。(2)脑卒中患者在运动执行过程中的脑网络研究。脑卒中后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是损伤脑区对侧肢体偏瘫,本论文对偏侧性脑卒中患者腕关节伸展运动过程中的动态脑网络进行横向研究,利用自适应定向传递函数(Adaptive directed transfer function,ADTF)构建左/右偏侧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的动态有向网络,并统计分析脑卒中组与对照组的网络模式差异,最后对各组的网络全局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相比较于正常人在进行运动执行时脑网络连接模式表现出以肢体对侧运动区为中心节点的偏侧性到双侧对称变化,脑卒中患者的网络模式没有明显的对称性变化,主要体现在损伤脑区对侧运动区以及额叶与顶枕叶非运动区的有效连接显着增强,脑卒中组的全局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右脑损伤组的全局效率大于左脑损伤组。不同组的网络拓扑差异与全局效率差异表明在进行运动执行时大脑的工作模式不一致,脑损伤患者需要调节更多的注意力在运动规划与调控上以实现对损伤脑区的功能代偿,且左脑损伤对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会造成更大的功能障碍。以上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偏侧性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的脑网络机制,可作为一种客观的指标应用到以后的神经调控中。(3)声刺激改善慢性耳鸣患者的脑网络研究。慢性耳鸣是最常见的耳科学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致力于声刺激治疗改善慢性耳鸣的脑网络机制研究,对耳鸣患者在6次(5个治疗阶段)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与脑网络的耦合性进行纵向分析,运用相干与图论方法得到功能网络与属性特征,并对其进行统计检验分析,最后计算了PSD/属性与耳鸣致残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改变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耳鸣患者经过长期声刺激治疗后,额叶与顶枕叶以及颞叶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显着减弱,耳鸣的改善伴随与注意、情绪以及听觉系统相关的多个功能脑区的可塑变化。网络属性随治疗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前后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属性与量表改变量呈边缘正相关(PSD结果与其具有一致性),长期声刺激干预使相关脑功能网络发生重塑性变化,有助于患者耳鸣的改善。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耳鸣网络机制的理解,其网络特性可为耳鸣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个客观的生理指标。大脑功能网络的可塑性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的脑网络机制,为神经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指标,进一步促进康复诊断治疗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

二、听外周偏侧性的病理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听外周偏侧性的病理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术前评估
    2.4 手术策略
    2.5 病理分期
    2.6 术后随访
    2.7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临床特征
    3.2 手术及肿瘤特征
    3.3 患者预后生存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sMPLC的诊断
    4.2 sMPLC的治疗
    4.3 sMPLC患者的生存危险因素
    4.4 本研究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基于“肝风”理论探讨天麻-钩藤药对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理论研究
    2 实验研究
    3 总结与分析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偏头痛与肝风相关理论的研究
        1.1 偏头痛
        1.2 肝风
        1.3 偏头痛与肝风病机的关系
    2 药对天麻-钩藤与肝风的联系
        2.1 药对的概念
        2.2 天麻研究概况
        2.3 钩藤研究概况
        2.4 天麻-钩藤配伍治疗肝风的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3 天麻钩藤药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药效评价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4 结果与讨论
        4.1 从病因病机上阐述肝风与偏头痛的关系
        4.2 从治疗上阐述天麻-钩藤药治疗偏头痛
        4.3 偏头痛医案赏识
        4.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梅尼埃病发作间歇期患者脑灰质改变的静息态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MRI数据采集
    2.3 数据处理
    2.4 统计分析
        2.4.1 基本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
        2.4.2 两组GMV数据的统计分析
        2.4.3 相关分析
        2.4.4 ROC曲线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MD组与NC组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数据
    3.2 MD组与NC组GMV值差异脑区比较
    3.3 ROC曲线分析
    3.4 MD组脑GMV改变与临床病程及DHI评分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外周前庭性眩晕脑功能及结构改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多系统萎缩18F-FDG及18F-DOPA代谢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多系统萎缩的影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电针廉泉、风府穴对大脑吞咽功能偏侧性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吞咽功能的概述
        一、现代医学对吞咽功能的认识
        二、祖国医学对吞咽功能的认识
    第二节 偏侧性的概述
        一、大脑偏侧性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二、针刺的偏侧效应
    第三节 针刺和脑可塑性的关系研究
        一、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二、针刺与脑可塑性的关系
    第四节 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原理
        二、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吞咽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受试者来源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剔除与脱落标准
        五、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样本量及随机分组方案
        三、试验方案
        四、数据的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情况
        二、健康受试者的双侧大脑吞咽运动皮层的偏侧性研究
        三、电针对健康受试者吞咽运动皮层兴奋性及偏侧性的影响研究
        四、安全性观察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吞咽功能的偏侧性与可塑性
        一、吞咽功能的偏侧性
        二、吞咽功能偏侧性的意义
    第二节 针刺任督脉经穴对吞咽功能的调节作用
        一、选穴及电针频率依据针刺方法选择依据
        二、检测靶肌肉的选择依据
        三、电针廉泉、风府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现状
        1. 中西康复医学对脑梗死偏瘫的认识
        2. 脑梗死偏瘫康复现状研究
        3. 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技术的新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概述
        1.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历史源流
        2.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诊疗特点及取穴规律
        3.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理论流派、临床应用及其机制探索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脑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
        2. 磁共振图像数据的分析方法
        3.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研究设计
        3. 神经影像采集方案
        4. 针刺疗程方案
        5. 临床信息采集
        6. 质量控制
        7. 不良事件及处理
        8. 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信息统计结果
        3. 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静息态fMRI结果
        4. 基于脑白质图谱分析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DTI研究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1. 核磁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选择与解读
        2. 研究的立论点与优势
        3. 脑梗死偏瘫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4. 脑梗死偏瘫脑白质纤维变化的结构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5. 脑梗死偏瘫神经重塑中脑结构及脑功能变化的对比分析
第三部分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8)阴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1.1 概述及流行病学特征
        1.2 发病机制
        1.3 脑卒中后的恢复机制
        1.4 西医治疗
    2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传统针刺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中止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3 统计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5 结果分析
        5.1 基线资料分析
        5.2 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
        5.3 治疗后的结果分析
        5.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课题设计思路
        1.1 立题依据
        1.2 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病因病机
        1.3 应用阴刺法的原理
        1.4 穴位选择
    2 研究结果讨论
        2.1 治疗前分析
        2.2 治疗后结果以及分析
    3 阴刺法的可能作用机理
        3.1 阴刺法与大脑功能的双侧支配
        3.2 阴刺法与神经可塑性
        3.3 与经穴特性的关系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磁敏感加权成像黑质“燕尾征”在帕金森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帕金森病免疫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运动想象和声刺激神经调控过程中的大脑网络可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神经调控方法及应用
    1.3 脑网络及其构建方法
        1.3.1 复杂脑网络
        1.3.2 网络构建方法
        1.3.3 网络连接计算方法
    1.4 脑网络可塑性研究现状
        1.4.1 脑瘫脑网络与可塑性
        1.4.2 脑卒中脑网络与可塑性
        1.4.3 耳鸣脑网络与可塑性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运动想象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脑网络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被试
        2.2.2 实验设计与EEG数据获取
        2.2.3 EEG数据分析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脑卒中患者在运动执行过程中的脑网络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被试
        3.2.2 实验设置与数据采集
        3.2.3 EEG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左/右侧偏瘫/正常人的动态脑网络模式
        3.3.2 左/右偏瘫与正常人的动态脑网络差异
        3.3.3 左/右侧偏瘫与正常人的网络属性特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声刺激改善慢性耳鸣患者的脑网络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被试
        4.2.2 EEG数据采集
        4.2.3 实验流程
        4.2.4 EEG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THI评估量表分析
        4.3.2 PSD/脑网络拓扑差异分布
        4.3.3 网络属性特征分析
        4.3.4 功率谱/网络属性与THI量表相关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听外周偏侧性的病理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疗效分析[D]. 李海超. 山东大学, 2021(12)
  • [2]基于“肝风”理论探讨天麻-钩藤药对治疗偏头痛的研究[D]. 余建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梅尼埃病发作间歇期患者脑灰质改变的静息态磁共振研究[D]. 梅宝玉. 南昌大学, 2021(01)
  • [4]多系统萎缩18F-FDG及18F-DOPA代谢特征分析[D]. 江诗睿.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J]. 郑德春,赖国静,许淑桂,鲍道亮,郑子清,陈英,陈韵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01)
  • [6]电针廉泉、风府穴对大脑吞咽功能偏侧性的作用研究[D]. 汤小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 [7]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D]. 江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阴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廖若晨.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磁敏感加权成像黑质“燕尾征”在帕金森病中的诊断价值[D]. 孙雪婷.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10]运动想象和声刺激神经调控过程中的大脑网络可塑性研究[D]. 蒋远玲.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听力外周偏侧的病理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