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脂连续脱色反应器(论文文献综述)
辛宇,阮建成,钱超,周少东,陈新志[1](2021)在《羊毛脂管道化皂化及精制羊毛脂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上以天然羊毛脂为原料提取胆固醇的皂化反应通常在高压釜中进行,针对此过程存在反应时间长和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利用管道化反应器在线反应量小、维护成本低和传热传质效率高的特点,提出了安全、高效和可控的羊毛脂管道化皂化反应工艺,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1.40 MPa、停留时间40 min,该条件下皂化收率为99.3%。皂化产物经过分离提纯可得到胆固醇、羊毛酸和羊毛醇,再将其中羊毛酸和羊毛醇通过酯化反应,再经过脱酸脱色处理后得到精制羊毛脂产品,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焦涵[2](2021)在《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及车间设计》文中认为
侯凯歌[3](2021)在《交联酶聚集体-中空纤维膜酶膜反应器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王剑锋[4](2021)在《生物炭促进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每年有大量的餐厨垃圾需要恰当的处理处置,厌氧消化技术能够将餐厨垃圾高效降解并转化为生物气,实现生物质能源的回收并且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生物炭材料孔径构造突出,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廉价易得。本论文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装置中添加生物炭材料,分析其促进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相关过程。研究的具体结论如下:对玉米秸秆生物炭进行相关的表征分析并且将其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装置中,实验组反应器中添加300℃、400℃、500℃玉米秸秆炭,与对照组相比累计甲烷产量分别提高了172.8%、203.5%、160.0%。400℃玉米秸秆炭反应器呈现出最低的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醇浓度为4818 mg COD/L,并且复杂有机物被降解的更充分。400℃玉米秸秆炭是具有较多氧化还原活性有机官能团的生物炭,能够富集向导电材料传递电子的微生物Petrimonas和Anaerolineaceae,并比具有较高电导率的生物炭表现出更好的厌氧消化性能。添加生物炭的反应器中,能够利用乙酸通过DIET直接接受电子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烷的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和Methanothrix的丰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小麦秸秆与玉米秸秆两种原材料制备的生物炭对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过程的作用差异。不同原材料的生物炭表现出最高累计甲烷产量的温度不同,BC2反应器(玉米秸秆生物炭400℃)表现出最高的累计甲烷产量为18.3L,比玉米秆炭300℃反应器和玉米秆炭500℃反应器分别高6.6%和3.6%;BC4反应器(小麦秸秆生物炭300℃)表现出最高的累计甲烷产量为18.0 L,比麦秆炭400℃反应器与麦秆炭500℃反应器分别高6.4%和5.8%;BC1反应器(玉米秆炭300℃)、BC6反应器(麦秆炭500℃)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68.7%和63.4%。两种原料表现出最佳产甲烷效果的生物炭分别为玉米秆炭400℃和麦秆炭300℃。
徐军涛[5](2021)在《传质强化技术在生物催化制备生物基化学品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固定化酶催化反应过程中体系的高粘性及扩散限制是制约其高转化率和产业化的瓶颈。其中内扩散的影响尤为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通过改变反应过程中生物反应底物与转子填料碰撞的值,增大接触面,降低表面张力;通过开发核壳结构的双固定化酶,减少了颗粒状固定化酶在强剪切力下的机械损伤;通过金属网状填料的设计,将酶蛋白直接固定在丝网填料表面,极大减少了反应内扩散限制、增大了反应物和酶分子的接触机率,提高了酶的使用寿命,增大了反应转化率;基于上述研究,实现了新型生物强传质反应器的设计。将新型生物旋转填料床反应器(NRPB)应用于制备低倾点、高稳定性、强抗氧化性新型生物润滑油工艺的开发。(1)强传质反应器在高粘生物催化体系中的应用开发针对于传统反应器在高粘生物催化反应中扩散限制及传质强度不足等缺陷,本论文将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与生物催化反应工艺相结合,通过探究离心力因子和底物进料流速对反应效果的影响,发现了强传质反应器可以有效改善固定化酶催化过程中的内-外扩散限制效应,催化体系的相间传质系数符合kLa=A(We)a(Re)b=B(R)h(ω)i(ρ)j(σ)k(μ)L,内扩散Thiele 模量符合φ=Rsi(R/3)2/(Deff Cs0)=X(ω)i(R/3)2/Deff,外扩散反应速率符合Rsi=kLacs0=x(ω)ilcs0,通过改变离心力因子可有效减少内-外扩散影响,增大相间传质,提高酶催化反应效率。以高粘棕榈酸异辛酯/蜡酯生物催化过程为研究对象,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及其适用性。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中制备棕榈酸异辛酯体系:当离心力因子15、底物进料流速100 mL/min时,反应1 h后底物转化率达99.6%,酶重复使用9批后产物产率仍接近90%;相比传统搅拌式反应器,旋转反应器的强传质特性促进底物转化率提高约30%、缩短反应时间300%并延长酶使用寿命100%。大豆油脂肪酸基蜡酯生物催化反应体系中,当离心力因子20、底物进料流速100 mL/min时,反应4 h后底物转化率达96.4%,酶重复使用9批后产物产率仍接近90%;相比传统搅拌式反应器,旋转反应器的强传质特性促进底物转化率提高约14%、缩短反应时间100%,并延长酶使用寿命300%。(2)高性能耐剪切的核壳结构的双固定化酶开发传统颗粒状固定化酶催化剂在强传质反应器应用中因机械损伤而易碎裂,影响了酶的使用寿命,本文开发了核壳结构的双固定化酶,减少了颗粒状固定化酶在强剪切力下的机械损伤:以菌丝体废弃物为吸附载体,对脂肪酶进行吸附固定,形成固定化酶核结构,再以海藻酸钙包覆,形成了固定化酶的壳结构。结果表明该固定化酶在强传质反应器中,用于蜡酯合成,55℃、离心力因子20、底物进料速度100 mL/min反应3h,转化率可达94%;15批次(45h)后,反应转化率保持在80%以上;与传统颗粒状固定化酶相比,寿命提高7批次,使用时间延长近1倍。(3)金属表面固定化酶的双功能填料的开发为克服颗粒状固定化酶在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中分布均匀性差、剪切力损伤及颗粒固定化酶微孔道内扩散限制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金属表面固定化酶的双功能填料。研究通过不锈钢表面氧化层与盐酸多巴胺金属配位、不饱和脂肪酸linker缩胺反应、不饱和脂肪酸碳碳双键环氧化及酶蛋白开环固定化,在不锈钢填料表面形成酶蛋白的近单分子层结构,使其具有填料和催化双功能。月桂酸正辛酯反应证明双功能填料具有良好使用效果,旋转填料床反应体系中反应14批后转化率仍维持在98%以上。(4)新型生物强传质反应器在制备高性能新型润滑油的应用探究本论文将新型强传质固定化反应器应用于一种新型高性能呋喃环结构生物润滑油的合成工艺开发。研究中以亚油酸为底物,经水合酶界面反应及高粘酯化、环氧化、开环等系列反应制备改性润滑油,该润滑油在粘度(VI=109~163)、热稳定性(Tonset=298℃~308℃)及摩擦性能(COF=0.101~0.106)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矿物润滑油,并具有突出的低温性能(倾点-25℃~-64℃)。水合反应中,亚油酸反应6 h转化率可达96%,单批水合酶在新型生物强传质反应器中使用15批后反应转化率仍保持在90%以上;酯化反应中,固定化旋转填料床反应器可实现酯化反应产率为99.2%,且反应10批后反应转化率约97%;环氧反应中,在新型生物强传质反应器中反应6 h可达平衡,环氧转化率约为98.5%,相比搅拌式反应器提高酶使用寿命1倍以上。综上所述,本论文对旋转填料床强传质反应器的传质强化技术在生物催化制备生物基化学品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搅拌式反应器,旋转填料床反应器在生物催化工艺中极大提高了反应体系传发质,降低反应扩散限制,提高生产效率,延长酶的使用寿命且缩短反应的平衡时间。新型生物固定化反应器的设计有利于拓宽其在生物催化领域的应用范围,并为工业生产提供良好选择性。
王鹏飞[6](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黎崎均[7](2021)在《富含EPA微藻的高效预处理与藻油制备》文中研究指明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是一种人体不能自主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EPA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患病几率。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p.)因具有光合效率高、生长速度快、EPA含量高、容易扩大生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规模化商业生产EPA的微藻之一,也成为目前EPA藻油生产的研究热点。但在微藻生产EPA油脂的过程中,存在EPA产率低、油脂提取困难以及精炼过程损耗大等问题。本论文以微拟球藻为研究对象,对微藻培养、细胞破壁、油脂提取、油脂精炼的过程进行相应的研究,并评价了微藻油脂生产工艺的经济效益。首先,为了提高微拟球藻的EPA产率,本论文采用了超声和添加聚乙二醇等处理方式,并考察了温度对微拟球藻EPA产率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EPA产率,综合考虑微藻细胞生长状况以及EPA含量,18℃是微拟球藻生产EPA的最佳温度,其最高产率可以达到30.81 mg/(L·d)。超声处理和添加聚乙二醇同样可以提高EPA的产率,每天超声1 min或添加2%的聚乙二醇可以使微拟球藻的EPA产率提高约20%。其次,为提高油脂的提取效率,本论文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对微拟球藻进行破壁处理。挤压膨化处理的优化实验结果显示,模头构造、螺杆与模头间距(δ)以及物料含水率等因素对细胞破壁效果具有显着影响。挤压膨化处理使大部分微拟球藻细胞破裂,从而降低了油脂提取过程的时间和溶剂用量,对提高油脂的品质具有积极的效用。此外,本论文还对微藻油脂的提取溶剂进行筛选,并将固定床应用于藻油提取过程。结果表明低毒的正己烷/乙醇溶剂可以替代氯仿/甲醇溶剂用于微藻油脂提取,且提取效率达到95%以上。膨化破壁造粒结合固定床提取新工艺以较低的溶剂用量(2.17 mL/g)和较短的提取时间(2 h)获得更高的油脂得率(21.55%)。然后本文利用Fick定律修正模型拟合了中性脂、糖脂、磷脂在正己烷或者乙醇溶剂中的提取过程,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微藻细胞破壁后,脂质的扩散系数提高了 4个数量级。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时,中性脂的扩散速度明显快于糖脂、磷脂,扩散系数高出2~4倍,而乙醇为提取溶剂时,不同脂质的扩散系数差异较小。基于不同脂质扩散系数的差异,采用两段式提取策略可以获得以不同脂质为主体的油脂产品。第一段采用正己烷提取15min,可以获得中性脂含量45%~50%的油脂,第二段采用乙醇提取60 min,可以获得磷脂含量47%~50%的油脂。在两段提取过程中采用固定床浸没提取方法,可有效提升操作效率和减少试剂用量。为了明确正己烷/乙醇双溶剂体系获得的微拟球藻粗油脂的组成,本论文采用薄层层析法结合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粗油脂中甘油酯的总含量达到51.49%,且其中含量较多的组分为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GDG,14.03%)、甘油三酯(TAG,9.27%)、磷脂酰乙醇胺(PE,6.22%)、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5.81%)、游离脂肪酸(FFA,5.79%)、磷脂酰胆碱(PC,3.53%)。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EPA主要分布在极性脂中,主要以MGDG、DGDG和PE的形式存在。再次,本论文采用选用微晶纤维素作为吸附剂进行脱酸处理。在实验过程中,本文着重考察了超声、微波、碱处理对微晶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使微晶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发生明显变化,部分氢键被破坏,结晶度降低,化学反应性增强。与常用吸附剂相比,碱处理微晶纤维素吸附脱酸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油脂回收率和磷脂保留率,分别为95.11%和97.83%。与传统碱炼脱酸相比,微晶纤维素吸附脱酸的油脂回收率和磷脂保留率更高,可以保留油脂中更多的营养成分。最后,根据藻厂生产数据以及中试实验数据,本论文对微拟球藻生产富含EPA的微藻油脂的工艺进行成本估算。结果显示富含EPA的微藻油脂预估成本为170.96元/kg,其中成本占比最多的步骤是微藻培养,占总成本的33.77%,其次是微藻采收(22.23%)以及干燥(19.41%)。而通过市场调研,该类藻油的市场价值为300~400元/kg,估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宜大规模投产。
白晓玉[8](2021)在《表面活性剂及活性炭对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发酵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糖蜜酒精废水是以糖蜜为原料在生产酒精过程中,粗馏塔提取酒精后排出的废液,具有pH低,色度和有机物含量高,排放量大且难处理的特点,此外,与其他废水不同的是糖蜜酒精废水的粘性较大。厌氧消化(AD)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废物处理的要求,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添加剂对废水厌氧发酵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关于利用添加剂改善污泥粘度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增加有机物溶解度,以及活性炭具有吸附和导电能力的特点,在糖蜜酒精废水处理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活性炭以及活性炭与陶片联用,研究其对废水处理的影响,以降低污泥粘度,延长污泥使用时间,优化处理工艺。本研究分别投加了不同浓度的烷基糖苷(APG)、鼠李糖脂(RL)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三种表面活性剂,以及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和活性炭与陶片组合,通过检测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氨氮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FA)、脱色率和甲烷含量等指标来观察对废水处理的影响;对不同组别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和电镜观察来分析污泥的微生物组成和结构产生的变化,从有机物去除效率及污泥结构改变两方面得到结果,主要结果如下:(1)添加表面活性剂SDS对COD去除率有负面影响。APG和RL均能降低污泥粘度,最多分别降低了10.5和15.5 m Pa·s。APG的最佳投加量为100 mg/L,使COD和BOD去除率最多分别提高了4.93%和6.83%,还可以降低氨氮含量、提高脱色率和碱度。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APG组污泥中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增加了Family_Ⅺ、Anaerolineaceae、Desulfovibrionaceae和Methanosaetaceae的丰度。加入50和100 mg/L的RL均对COD去除率、脱色率、甲烷含量有积极影响,但100 mg/L的RL使总固体(TS)和粘度降低更多。在此条件下,RL组污泥的古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较CK提高,其中Family_Ⅺ、Anaerolineaceae、Dysgonomonadaceae、Family_Ⅲ有所增加,Methanosarcinaceae明显增加。(2)添加活性炭和陶片的污泥粘度均低于CK,最多分别降低了19.7和20 m Pa·s。添加10 g/L的活性炭可使COD去除率提高4.28%,甲烷含量达最高,硫酸盐含量降低了40 mg/L,对脱色也有积极作用。陶片组中单独加入陶片的COD去除率最高,加入后第一个水力停留时间(HRT)显着增加了3.10%,氨氮最低,反应结束时降低了92.11 mg/L,甲烷含量最高。在最佳投加量下,活性炭和陶片的加入均能提高古菌丰富度,并富集Christensenellaceae、Synergistaceae和Bacteroidetes_vadin HA17等水解细菌。不同的添加剂会对处理效率、污泥特性造成不同影响,总的来说,投加100 mg/L的APG、100 mg/L的RL、10 g/L的活性炭和单独加入陶片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加深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及活性炭对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发酵影响的了解,为废水处理中添加剂的选择提供参考,对降低污泥粘度,改善废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姚卓迪[9](2021)在《钻采废水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臭氧气浮处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气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对这些废水进行集中化处理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处置方式。然而钻采废水经常规集中化处理后其二级出水仍残余有机物,严重影响了出水再生利用,因此亟待开发对应的深度处理技术。本研究分析表征了某钻采废水集中处理厂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的特征,提出了臭氧气浮一体化深度处理工艺,探明了最佳工况及水中残余有机物在工艺中的分解与转化规律,并在现场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通过对钻采废水集中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的溶解有机物进行分级表征,探明了二级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溶解性有机物主要以疏水酸性有机物(HOA)和疏水中性有机物(HON)为主,类腐殖质物质是以上两类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主要包含烷烃类、胺类、芳香族类、醇类、醛类、羧酸类、脂类以及其他可能包含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分子量主要分布在500-1000 Da。而蛋白类物质为疏水碱性有机物(HOB)和亲水性有机物(HI)的主要成分,主要包含醇类、羧酸类、脂类和胺类有机物,分子量主要分布在500-1000 Da。通过实验室小试实验和中试装置模拟臭氧气浮一体化工艺的处理过程,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对钻采废水二级出水的良好适用性,探明了最佳工况条件。在静态小试实验中,PAC和PAM的投加量分别为550 mg/L和2.5 mg/L时可以获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加入臭氧形成臭氧耦合混凝反应体系后,臭氧投加量为35mg/L时达到最优值。在模拟反应器中进行可行性验证时,设定处理量为4 m3/h,此时装置可以去除进水中绝大部分有机物和悬浮态颗粒污染物,其中出水中的COD和浊度分别可以降至220 mg/L和2 NTU以下。通过对中试装置中不同处理阶段的水样进行分级以及分析表征,研究了臭氧气浮一体化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二级出水中的HOA和HON在本工艺中有着优异的去除效果。其中HOA组分中的芳香烃类大链有机物更倾向于发生1,2,4-三取代和1,3-二取代,从而断链为分子量更小的有机物。HON组分中大量存在的含有碳碳双键类有机物更倾向于断链生成包含羟基和羧基基团的小分子量有机物。HOB和HI中含有C-O键的有机物更倾向于被氧化断链为醇、醛和羧酸类的小分子量有机物,且这两类组分中含有芳香烃较少,几乎不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经过水质特性探究、工艺可行性验证和反应机理研究,将开发的技术应用到钻采废水深度处理实际工程当中去,设计建成了处理量达50 m3/h的生产装置。经过长期稳定运行,臭氧气浮工艺对色度、COD、浊度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5.4%、49.9%、95%和96%。本研究成果丰富了钻采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为油气钻采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郭震宇[10](2021)在《添加碳基导电材料对强化厌氧消化油脂产甲烷的研究》文中指出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厌氧消化有机物产甲烷受到更多的关注。污水中油脂的处理已经成为我国维护公共健康、加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挑战。油脂具有较高的产甲烷潜力,厌氧消化油脂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油脂处理方式之一。然而油脂水解产生的长链脂肪酸会抑制厌氧微生物,阻碍厌氧消化的稳定运行。添加碳基导电材料可以有效的促进细菌和产甲烷菌之间的种间电子直接传递(DIET),提高厌氧消化产甲烷效率,这种方法为加快长链脂肪酸代谢从而提高厌氧消化油脂产甲烷的效率提供了可行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碳基导电材料对强化厌氧消化油脂产甲烷的影响效果。通过研究添加不同类型碳基导电材料对厌氧共消化油脂和剩余活性污泥的影响发现,与没有投加导电材料的对照组相比,分别投加纳米石墨粉,颗粒活性炭和碳布可以最高提高13.9%,13.4%和22%,最佳投加剂量分别是0.2 g/L,10g/L和1×5cm2/150m L(工作体积)。与对照组的产甲烷速率单峰相比,添加碳基导电材料的反应组都观察到两个产甲烷速率峰值,这很可能是提高甲烷产量的原因之一。碳布和活性炭均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其细菌和古菌的拷贝数明显大于纳米石墨粉组和对照组。通过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三种不同类型的碳基导电材料在厌氧共消化实验中都促进了协同乙酸氧化降解乙酸(syntrophic acetate oxidation,SAO)途径,并且很有可能发生了DIET介导的SAO途径,促进了更快的乙酸降解,从而得到了更多的甲烷产量。其中材料组中相对丰度较高的Exilispira,Thermococci和Candidatus Methanomethylicus物种参与DIET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加氢的方式进一步研究厌氧消化油脂效果。在厌氧消化油脂过程中,与未加氢和导电材料的对照组相比,活性炭加氢和碳布加氢可以分别提高59.0%和83.4%的甲烷产量,加氢强化了厌氧消化甲烷的产生,这很可能是DIET作用的结果。在以软脂酸和油酸为底物时,加氢活性炭组和碳布组均可提高甲烷产量,但是在厌氧消化油酸时,活性炭的添加起到了抑制效果,这表明此强化措施对软脂酸和油酸的降解效果受碳基导电材料类型的影响。通过微生物群落的分析表明,富集了Syntrophomonas palmitatica,Syntrophobacter,S50_wastewater-sludge_group,Blvii28_wastewater-sludge_group以及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saeta,表明加氢很可能强化了DIET在长链脂肪酸和挥发性脂肪酸降解上的作用。
二、油脂连续脱色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脂连续脱色反应器(论文提纲范文)
(1)羊毛脂管道化皂化及精制羊毛脂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 |
2.2 羊毛脂管道化皂化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分析方法 |
2.3 羊毛脂合成 |
2.3.1 实验步骤 |
2.3.2 色度测定方法 |
2.4 羊毛脂脱色与脱酸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皂化过程影响因素探究 |
3.1.1 反应机理 |
3.1.2 反应温度与反应压力 |
3.1.3 停留时间 |
3.1.4 溶剂与碱用量 |
3.2 合成条件探究 |
3.3 羊毛脂脱色条件探究 |
4 结论 |
(4)生物炭促进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餐厨垃圾概述 |
1.1.1 餐厨垃圾的来源与组成 |
1.1.2 餐厨垃圾的特点与性质 |
1.2 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 |
1.2.1 喂养牲畜或加工成饲料 |
1.2.2 粉碎直排 |
1.2.3 卫生填埋 |
1.2.4 焚烧处理技术 |
1.2.5 好氧堆肥 |
1.2.6 厌氧消化技术 |
1.3 厌氧消化技术概述 |
1.3.1 厌氧消化技术原理 |
1.3.2 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1.3.3 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研究 |
1.4 生物炭材料的性质与应用概述 |
1.4.1 生物炭的制备与特性 |
1.4.2 生物炭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
1.4.3 生物炭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的内容 |
2 生物炭促进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与实验装置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生物炭的分析表征 |
2.2.2 生物炭促进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果 |
2.2.3 微生物群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不同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与实验装置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生物炭材料对餐厨垃圾厌氧体系p H的影响 |
3.2.2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生物炭对甲烷产量的影响 |
3.2.3 不同生物炭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传质强化技术在生物催化制备生物基化学品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旋转填料床强传质反应器 |
1.2.1 旋转填料床简介 |
1.2.2 旋转填料床填料 |
1.2.3 旋转填料床在油脂改性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 酶的固定化技术 |
1.3.1 脂肪酶介绍 |
1.3.2 酶固定化的必要性 |
1.3.3 酶固定化方法 |
1.3.3.1 吸附法 |
1.3.3.2 交联法 |
1.3.3.3 包埋法 |
1.3.3.4 共价结合法 |
1.3.4 新型的脂肪酶固定化方法 |
1.3.4.1 磁处理技术固定化 |
1.3.4.2 纳米技术固定化 |
1.3.5 固定化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1.3.6 固定化酶技术在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体系中的应用 |
1.4 酶在棕榈酸异辛酯高粘体系的研究进展 |
1.5 酶在高粘蜡酯工艺中研究进展 |
1.6 改性润滑油的工艺研究 |
1.6.1 润滑油的现状 |
1.6.2 不饱和脂肪酸改性制备润滑油工艺中的研究进展 |
1.6.3 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合改性 |
1.6.4 酯化/酯交换改性 |
1.6.5 环氧-开环改性 |
1.7 本课题的内容与思路 |
1.7.1 课题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强传质反应器在高粘生物催化体系中的应用开发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1.1 实验原料 |
2.2.1.2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棕榈酸异辛酯反应工艺流程 |
2.2.2.2 蜡酯反应工艺流程 |
2.2.2.3 棕榈酸异辛酯的纯化 |
2.2.2.4 物料粘度性能测定 |
2.2.2.5 样品分析方法 |
2.3 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中生物催化棕榈酸异辛酯结果分析 |
2.3.1 离心力因子对棕榈酸异辛酯反应的影响 |
2.3.2 液体流速对棕榈酸异辛酯反应的影响 |
2.3.3 脂肪酶对棕榈酸异辛酯合成的影响 |
2.3.4 底物比对棕榈酸异辛酯合成的影响 |
2.3.5 脱水剂对棕榈酸异辛酯合成的影响 |
2.3.6 温度对棕榈酸异辛酯合成的影响 |
2.3.7 酶寿命的探究 |
2.3.8 旋转填料床反应器在高粘酯类反应中的适用性探究 |
2.4 旋转填料床反应体系固定化酶催化制备蜡酯在的扩散研究 |
2.4.1 常见蜡酯底物粘度 |
2.4.2 大豆油脂肪酸基蜡酯反应本征动力学测定 |
2.4.3 旋转填料床体系中蜡酯反应体系的扩散研究 |
2.4.3.1 离心力因子对于蜡酯合成反应的影响 |
2.4.3.2 强传质对固定化酶外扩散限制的影响 |
2.4.3.3 强传质对固定化酶内扩散限制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适用于旋转填料床反应器高性能耐剪切的核壳结构的双固定化酶开发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脂肪酶水解酶活的测定 |
3.3.2 载体活化预处理 |
3.3.3 菌丝体吸附特性的研究 |
3.3.4 脂肪酶菌丝固定化工艺 |
3.3.5 失活固定化酶的菌丝载体再利用 |
3.3.6 固定化酶的表征 |
3.3.7 固定化酶酯化酶活测定方法 |
3.3.8 固定化酶高温耐受性测定 |
3.3.9 固定化酶极性小分子溶剂耐受性测定 |
3.3.10 旋转填料床体系中固定化酶的性能比较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预处理方法对载体结构的影响 |
3.4.2 预处理方法对载体官能团的影响 |
3.4.3 载体预处理方法蛋白吸附能力的影响 |
3.4.4 菌丝体载体吸附模型的研究 |
3.4.5 菌丝体样品BET性能的测定 |
3.4.6 固定化工艺的优化 |
3.4.7 脂肪酶固定化工艺变量的响应面优化 |
3.4.8 固定化酶SEM形态表征 |
3.4.9 菌丝体固定化酶在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中高温耐受性的测定 |
3.4.10 菌丝体固定化酶在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中极性小分子耐受性的探究 |
3.4.11 固定化酶的菌丝体载体的重复利用性探究 |
3.4.12 核壳结构双固定化酶在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中的应用性探究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金属表面固定化酶的双功能填料的开发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方法 |
4.3.2 脂肪酶催化制备月桂酸正辛酯反应 |
4.3.3 丝网样品电镜分析 |
4.3.4 丝网样品红外分析 |
4.3.5 钢片固定化样品接触角分析 |
4.3.6 丝网及树脂蛋白吸附量分析 |
4.3.7 树脂及金属载体固定化酶在RPB反应器中的催化效果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浓度盐酸对丝网刻蚀 |
4.4.2 不同氧化方法对配位固定化酶的影响 |
4.4.3 不同浓度盐酸多巴胺金属配位接枝 |
4.4.4 不饱和脂肪酸linker缩氨接枝反应对配位固定化酶的影响 |
4.4.5 金属丝网固定化样品电镜分析 |
4.4.6 丝网样品红外分析 |
4.4.7 钢片固定化样品接触角分析 |
4.4.8 丝网及树脂蛋白吸附量分析 |
4.4.9 丝网固定化酶及树脂固定化酶本征动力学分析 |
4.4.10 新型强传质反应器在生物催化工艺中的应用 |
4.4.10.1 转速及底物流速对新型强传质反应器催化反应的影响 |
4.4.10.2 新型强传质反应器中固定化酶寿命测定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生物强传质反应器在制备高性能新型润滑油的应用探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亚油酸特异性水合酶的制备 |
5.3.2 亚油酸特异性水合反应 |
5.3.3 10-羟基-顺-12-十八烯酸的酯化反应 |
5.3.4 环氧化反应 |
5.3.5 开环反应 |
5.3.6 羟基四氢呋喃酯化反应 |
5.3.7 酸价的测定 |
5.3.8 环氧值的测定 |
5.3.9 油脂样品的测定 |
5.3.10 倾点和粘度的测定 |
5.3.11 润滑油样品核磁检测 |
5.3.12 润滑油样品热稳定性检测 |
5.3.13 润滑油样品摩擦性能及磨损性能检测 |
5.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水合酶催化亚油酸反应 |
5.4.1.1 新型生物固定化强传质反应器对水合反应的影响 |
5.4.1.2 离心力因子对水合反应的影响 |
5.4.1.3 水合酶催化反应寿命测定 |
5.4.1.4 水合反应产物鉴定 |
5.4.2 10-羟基油酸甲酯化反应 |
5.4.2.1 新型生物固定化强传质反应器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5.4.2.2 酯化反应酶寿命测定 |
5.4.3 10-羟基油酸甲酯环氧反应 |
5.4.3.1 反应器类型对环氧反应的影响 |
5.4.3.2 离心力因子对环氧反应的影响 |
5.4.3.3 环氧反应酶寿命测定 |
5.4.4 环氧乙烷开环反应 |
5.4.4.1 不同催化剂对环氧乙烷开环试验的影响 |
5.4.4.2 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中不同催化剂对开环反应的影响 |
5.4.4.3 不同催化剂开环选择性的比较 |
5.4.4.4 LiBr开环反应的条件优化 |
5.4.5 酯交换反应改性制备生物润滑油 |
5.4.6 月桂酸支链甲基呋喃环结构生物润滑结构的确定 |
5.4.7 月桂酸支链甲基呋喃环结构生物润滑油的性能测定 |
5.4.8 润滑油摩擦系数 |
5.4.9 润滑油热稳定性能测定 |
5.5 小结 |
第六章 创新点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6)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富含EPA微藻的高效预处理与藻油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EPA简介 |
1.1.1 EPA的物化性质 |
1.1.2 EPA的生理功能 |
1.1.3 EPA的来源 |
1.1.4 微藻生产EPA |
1.2 微藻细胞的破壁 |
1.2.1 微藻细胞壁概述 |
1.2.2 机械破壁 |
1.2.3 物理破壁 |
1.2.4 化学破壁 |
1.2.5 生物法破壁 |
1.3 微藻油脂提取 |
1.3.1 溶剂浸提法 |
1.3.2 亚/超临界萃取法 |
1.4 油脂提取动力学模型 |
1.4.1 基于Fick定律的动力学模型 |
1.4.2 基于费率法的动力学模型 |
1.4.3 现象动力学模型 |
1.5 微藻油脂分析 |
1.6 油脂精炼 |
1.6.1 油脂脱胶 |
1.6.2 油脂脱酸 |
1.6.3 油脂脱色 |
1.7 微藻生产EPA存在的主要问题 |
1.7.1 EPA产率较低 |
1.7.2 油脂提取效率低 |
1.7.3 油脂精炼损耗大 |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处理对微拟球藻EPA产率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藻种和培养基 |
2.2.3 实验设计 |
2.2.4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温度对微拟球藻的影响 |
2.3.2 超声对微拟球藻的影响 |
2.3.3 聚乙二醇400 (PEG400)对微拟球藻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挤压膨化破壁造粒预处理工艺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设计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挤压膨化条件优化 |
3.3.2 膨化对油脂提取的影响 |
3.3.3 膨化后微藻的微观结构变化 |
3.3.4 膨化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微拟球藻油脂提取及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3 实验设计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藻油脂提取 |
4.3.2 微藻油脂提取动力学 |
4.3.3 两段式提取 |
4.4 小结 |
第5章 微拟球藻食用油脂组分定量分析及EPA分布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3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拟球藻油脂分类 |
5.3.2 中性脂组分分析 |
5.3.3 糖脂组分分析 |
5.3.4 磷脂组分分析 |
5.3.5 EPA的分布 |
5.4 小结 |
第6章 碱性微晶纤维素在微藻油脂脱酸过程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处理方式对微晶纤维素结构的影响 |
6.3.2 微晶纤维素的脱酸效果 |
6.3.3 碱性微晶纤维素与其他吸附剂的比较 |
6.3.4 碱性微晶纤维素吸附脱酸与传统碱炼脱酸的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富含EPA微藻油脂生产的经济性评估 |
7.1 引言 |
7.2 工艺流程以及成本核算 |
7.3 结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提取动力学不同模型的拟合曲线及参数 |
附录B 数据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表面活性剂及活性炭对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发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糖蜜酒精废水 |
1.1.1 糖蜜酒精废水的来源 |
1.1.2 糖蜜酒精废水的特点 |
1.1.3 糖蜜酒精废水的危害 |
1.1.4 糖蜜酒精废水的处理工艺 |
1.2 表面活性剂在厌氧发酵中的研究进展 |
1.2.1 定义及作用机理 |
1.2.2 应用 |
1.3 活性炭在厌氧发酵中的研究进展 |
1.3.1 定义及作用机理 |
1.3.2 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目的 |
1.4.2 意义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厌氧发酵糖蜜酒精废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装置 |
2.1.2 发酵原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污泥驯化 |
2.2.2 装罐步骤 |
2.2.3 实验阶段 |
2.2.4 各项参数的检测及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出水pH |
2.3.2 COD去除率 |
2.3.3 出水氨氮的含量 |
2.3.4 出水VFA的含量 |
2.3.5 脱色率 |
2.3.6 碱度 |
2.3.7 甲烷含量 |
2.3.8 BOD |
2.3.9 硫酸盐含量 |
2.3.10 TS |
2.3.11 粘度 |
2.3.12 污泥形态 |
2.3.13 微生物多样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厌氧发酵糖蜜酒精废水中添加活性炭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发酵原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污泥驯化 |
3.2.2 装罐步骤 |
3.2.3 实验阶段 |
3.2.4 各项参数的检测及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出水pH |
3.3.2 COD去除率 |
3.3.3 出水氨氮的含量 |
3.3.4 出水VFA的含量 |
3.3.5 脱色率 |
3.3.6 碱度 |
3.3.7 甲烷含量 |
3.3.8 BOD |
3.3.9 硫酸盐含量 |
3.3.10 TS |
3.3.11 粘度 |
3.3.12 污泥形态 |
3.3.13 微生物多样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4.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钻采废水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臭氧气浮处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油气田钻采废水深度处理现状 |
1.1.2 钻采废水二级出水的水质特性 |
1.1.3 钻采废水深度处理的必要性与意义 |
1.2 传统钻采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
1.2.1 吸附法 |
1.2.2 强化混凝法 |
1.2.3 电催化氧化法 |
1.2.4 膜分离法 |
1.3 臭氧气浮一体化技术的提出 |
1.3.1 臭氧气浮技术的特点 |
1.3.2 臭氧气浮一体化技术的反应机理 |
1.3.3 臭氧气浮技术的应用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课题来源 |
1.4.4 论文组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集中式钻采废水处理厂工艺特性 |
2.2 臭氧气浮一体化工艺系统组成及工艺流程 |
2.2.1 臭氧气浮一体化工艺系统组成 |
2.2.2 臭氧气浮一体化工艺运行流程 |
2.2.3 臭氧气浮一体化工艺特点 |
2.3 分析方法 |
2.3.1 常规指标 |
2.3.2 有机物指标 |
2.3.3 有机物分级表征 |
2.3.4 数据分析方法 |
3 钻采废水二级处理水水质特性 |
3.1 钻采废水集中处理厂二级出水水质特性 |
3.1.1 二级出水理化指标 |
3.1.2 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性 |
3.1.3 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 |
3.2 钻采废水集中处理厂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分级表征 |
3.2.1 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分级表征 |
3.2.2 二级出水不同组分的荧光特性 |
3.2.3 二级出水不同组分分子量分布特性 |
3.2.4 二级出水不同组分官能团组成 |
3.3 小结 |
4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可行性与工艺优化 |
4.1 .臭氧气浮一体化工艺影响因子 |
4.1.1 单独混凝对二级出水理化指标的改变 |
4.1.2 臭氧耦合混凝对二级出水理化性质的改变 |
4.1.3 臭氧气浮中试装置运行效果评价 |
4.1.4 不同出水对RO膜系统的污染对比研究 |
4.1.5 排泥量优化 |
4.2 溶解性有机物在臭氧气浮一体化工艺中的转化规律 |
4.2.1 臭氧气浮一体化工艺对二级出水组分组成的影响 |
4.2.2 二级出水不同组分荧光特性的改变 |
4.2.3 二级出水不同组分分子量分布特性 |
4.2.4 二级出水不同组分官能团组成变化 |
4.3 小结 |
5.臭氧气浮工程应用与运行效果评价 |
5.1 .运行效果评价 |
5.1.1 臭氧气浮工艺的有机物去除效果 |
5.1.2 臭氧气浮工艺中悬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5.2 长期运行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经济性分析 |
5.4 小结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10)添加碳基导电材料对强化厌氧消化油脂产甲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污水中的油脂的概述 |
1.2 废弃油脂的处理方式 |
1.2.1 传统的处理方式 |
1.2.2 制作生物柴油 |
1.2.3 厌氧消化油脂 |
1.3 油脂的厌氧消化机理,抑制因素及调控措施 |
1.3.1 厌氧消化油脂原理 |
1.3.2 主要抑制油脂厌氧消化因素 |
1.3.3 通过添加导电材料促进厌氧消化 |
1.4 添加导电材料在厌氧消化在处理脂类废物的效果 |
1.5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添加碳基导电材料促进厌氧消化油脂产甲烷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接种物,底物和导电材料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产甲烷效果 |
2.3.2 导电材料对VS的去除效果和COD转化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添加碳基导电材料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样品的采集 |
3.2.2 扫描电镜分析(SEM) |
3.2.3 微生物群落分析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材料上生物聚集体的特征 |
3.3.2 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3.3.3 微生物群落Beta多样性分析 |
3.3.4 微生物群落组成成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氢强化导电材料在厌氧消化油脂产甲烷的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接种物和底物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加氢强化导电材料在厌氧消化油脂产甲烷的作用 |
4.3.2 微生物群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油脂连续脱色反应器(论文参考文献)
- [1]羊毛脂管道化皂化及精制羊毛脂合成工艺研究[J]. 辛宇,阮建成,钱超,周少东,陈新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1(05)
- [2]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及车间设计[D]. 焦涵. 江南大学, 2021
- [3]交联酶聚集体-中空纤维膜酶膜反应器的制备及应用[D]. 侯凯歌.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4]生物炭促进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作用研究[D]. 王剑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传质强化技术在生物催化制备生物基化学品工艺中的应用研究[D]. 徐军涛.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6]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7]富含EPA微藻的高效预处理与藻油制备[D]. 黎崎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8]表面活性剂及活性炭对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发酵的影响[D]. 白晓玉. 广西大学, 2021(12)
- [9]钻采废水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臭氧气浮处理特性研究[D]. 姚卓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10]添加碳基导电材料对强化厌氧消化油脂产甲烷的研究[D]. 郭震宇.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