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未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蓉[1](2021)在《超高清电视地面广播技术与试验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超高清电视地面广播技术优势,例如覆盖面比较广、信息服务形式具有多样性、较高的频率效益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简单介绍了合理运用超高清电视地面广播技术与试验系统的重要价值,提出超高清电视地面广播技术与试验系统的具体运用要点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超高清电视地面广播技术得到良好应用,提升广播信号资源的利用率,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帮助和参考。
姚宇晨[2](2019)在《ATSC数字信号模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研究、标准的制定等进展迅速。数字地面广播电视因其传输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便携与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美国高级电视业务顾问委员会于1995年9月15日正式通过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ATSC)数字电视国家标准,这是数字电视广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ATSC协议标准的信源编码采用AC-3音频压缩技术和MPEG-2视频压缩技术,信道编码采用网格编码,调制方式采用VSB调制技术。ATSC标准提供了两种模式:地面广播模式(8VSB)和高数据率模式(16VSB)。本论文主要研究地面广播模式,在美国地面频道规划6MHz的高频RF频带内,ATSC传输符号率可达10.7623MS/s,净荷码率为19.28Mb/s,它可以携带1套HD或3至5套SD电视节目,也可用于数据传输。本文主要讨论了ATSC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对ATSC信道编码与调制部分,详细论述了ATSC系统中物理层信道编码与调制等关键技术的原理以及C/C++算法实现。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ATSC系统原理研究根据ATSC相关协议对ATSC发射系统原理进行深入研究与论述,设计ATSC各功能模块,主要模块包括:数据加扰、RS编码、数据交织、网格编码、多路复用、VSB调制等。探讨数字地面广播最新标准,ATSC的演进版ATSC3.0的最新进展。2、ATSC数字信号模拟与发射系统实现通过C/C++语言实现ATSC各模块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功能具体的算法实现,以及其中的关键函数与关键参数意义。将各个模块搭建在一起,设计ATSC发射系统,实现ATSC数字信号模拟,生成ATSC数字基带IQ数据,以微波矢量信号发生器AV1465为硬件发射平台,将基带IQ数据导入微波矢量信号发生器,在AV1465任意波模式下实现ATSC数字射频信号发射。3、基于深度学习的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本文提出一种算法,应用自编码技术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的特征集,然后使用BP神经网络对经过筛选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实现了MQAM通信信号调制模式自动识别,且分类识别效果良好,计算复杂度低。本论文工作对于搭建基于软件无线电台的ATSC廉价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以及对于通信信号调制模式自动识别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杰[3](2017)在《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未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与美国、欧洲、日本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研究已经角逐了很长一段时间,"标准"的主导力量成为彰显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导致其在国内的运用及推广受到了一定阻碍。而且,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建立仍处于不确定的混乱状态。由此,本文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上,对未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孙绪望[4](2017)在《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外辐射源雷达是近二十多年来雷达领域热门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外辐射源雷达技术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研究,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和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投入大量精力不断探索,也取得了一定先进成果。外辐射源雷达可利用的第三方照射源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广播电视基站、卫星、通讯基站、无线局域网等等,其中以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作为照射源的外辐射源雷达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得到了各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单发单收结构的双基地外辐射源雷达理论方法及系统设计已日臻成熟,分布式多基地结构是外辐射源雷达的发展趋势。分布式结构可以有效弥补外辐射源雷达照射源不受控的不足,提升外辐射源雷达的综合性能。新一代的数字广播电视广泛采用网络化覆盖方式,如中国DTMB/CMMB/CDR、欧洲DVB-T/DAB等,这为外辐射源雷达分布式组网探测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时也对外辐射源雷达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系统是由多个有关联的单元雷达接收系统组成的,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单元雷达接收机的设计,然后还需考虑接收站与照射源、多个单元接收站之间的同步问题,主要包括频率和时间同步。本文针对我国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和外辐射源雷达结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论文首先介绍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外辐射源雷达探测原理,分析了系统设计的难点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然后详细阐述了系统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并展示了设计实物。针对分布式系统的同步问题,首先分析了系统同步需求,结合数字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同步原理,设计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授时技术的同步方案,然后利用CMMB信号帧结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系统同步测试方法。最后测试了该系统基本性能,并展开了分布式多站实验,通过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鲁普天[5](2017)在《DVB-T发射系统的实现及其在医学图像传输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地面电视广播具有实现成本低、发送接收灵活和覆盖范围广等优点,DVB-T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由欧洲数字广播电视组制定开发。该系统提供了多种参数选择的组合,可以适应高斯信道以及各种多径信道下视频图像的传输,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失真能力。本文主要论述DVB-T系统中多载波传输OFDM调制技术的原理和关键技术,对DVB-T信道编码部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详细阐述了OFDM调制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介绍了几种OFDM调制中的关键技术及这些技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如导频技术、循环前缀技术和同步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复杂度低,不占据额外带宽的定时同步方法。重点介绍了DVB-T系统OFDM帧结构和信道编码部分各功能模块的原理,给出了各模块具体的算法实现,这些模块主要包括:能量驱散、RS编码、卷积交织、卷积编码、符号交织、比特交织、星座映射、参考信号和OFDM调制。列出了这些模块中主要C++功能函数和关键参数,统一了各模块函数的接口,实现数字基带数据的生成。针对医疗系统的应急通信需求,结合医学图像的传输背景和编码特点,给出了通过DVB-T系统传输几种不同医学图像的方法,通过微波矢量信号发生器验证的系统的正确性。论文工作对于建立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DVB-T廉价系统,以及尝试DVB-T在医学中应用,如传输医学图像和其他生理信号数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赵军,李建伟[6](2017)在《数字广播电视中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文章研究了数字广播电视中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效益,首先从数字广播电视和无线电技术出发,对数字广播电视中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作用进行分析;其次在上述基础上研究了数字广播电视中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平台架构和核心技术,并结合实践经验全面挖掘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数字广播电视中的应用效益。
赵唯思[7](2016)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全球漫游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适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DTTB)系统的全球漫游关键技术。针对下一代广播网漫游面临的难点问题,重点研究其涉及的两项关键技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用户全球漫游系统构架与其对应的机制策略,以及多标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信号调制体制的高效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论文介绍了广播用户全球漫游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总结了全世界现有的四类DTTB标准的发展历程与演进方向;针对广播全球漫游面临的三项关键难题技术问题,包括:用户终端跨区域漫游、信号类型检测识别、多标准融合接收机,分析了研究拟采取的解决思路和技术路线;重点剖析了现有四类DTTB标准的系统架构与技术实现特点,比较总结了这些系统传输标准的基本信号帧结构特征。其次,分析阐述了现有移动通信网络采用的典型漫游方法及对应的实现框架流程,总结了广播漫游与移动通信网漫游之间的关键性差异;以此为基础,基于广播移动用户终端位置管理、认证信息交互、信息安全性保障三方面的系统构架需求,提出了一种针对DTTB系统的广播用户全球漫游方案,给出了方案详细的流程构架、处理步骤、以及系统各关键模块的实现说明。在所提方案中,各个运营商建立起相互协作的用户终端账户信息的存储、管理与更新功能机制;并在认证通信中采取非对称加密措施,以保障漫游消息传递的安全性,实现地面数字电视用户移动终端在漫游地安全可靠的完成漫游注册,从而接受漫游地区域内的地面数字电视服务。最后,本文从无线信号特征检测与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出发,首先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渐进高斯统计特征,分析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单载波/多载波信号盲检测方法;进一步,针对盲检测在恶劣衰落信道条件下性能较差的问题,通过发掘不同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所插入训练序列─循环前缀(Cylic Prefix,CP)与伪随机序列(Pseudo Noise,PN)的结构性特征,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CP-OFDM信号的多载波信号检测与识别方案(针对DVB-T/T2与ISDB-T信号),以及四种基于特殊PN帧头序列的信号检测与识别方案(针对DTMB的3类帧头模式与ATSC信号)。论文深入分析了方案所涉及的信号相关性检测、概率假设检验模型、检测统计量及判决门限优化等关键问题,并基于Matlab仿真给出了充分的性能验证结果。
李飞[8](2016)在《DTMB信号频谱感知算法研究及基于USRP的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革新与优化,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使用越发的频繁,进而需要提供更多的频谱资源供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但是,一方面,我国的移动通信频谱资源增长十分缓慢,难以应付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在新分配的移动通信频谱资源中又大多是极高频段的频谱资源,由于频谱相对较高,通信距离就会相应较短,进而导致需要大量的额外站点进行通信,增加了通信成本,降低了终端的移动性。综合以上两点,解决日益增长的移动通信业务需求,不仅需要更多的无线频谱资源,而且需要所获得频谱资源是优质的低频资源。首先针对我国电视频段使用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很低的情况,考虑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将电视频段的频谱复用给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然后,本课题对国内数字电视频段的信号进行了感知算法的研究。通过分析DTMB信号的信号特点设计了对应的感知算法,并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取得了了良好的性能表现。为了对所设计的算法进行合理的分析,我们结合软件无线电技术,将所设计的算法在硬件平台上进行实现与验证。本文首先介绍了所采用的USRP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然后对其开发环境GNURadio进行了说明,接着将所设计的频谱感知算法在该平台上进行了实现与验证,最终本算法同样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邵启红[9](2016)在《低频段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辐射源雷达因具有绿色环保、抗隐身特性、抗辐射摧毁、低成本易部署等诸多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成为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外辐射源雷达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当前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实现上已出现不少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新的应用场景的不断出现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亟待解决。围绕着特定应用场景中如何实现阵列排布的最优化、如何对直达波干扰进行有效抑制、如何实现信号的实时处理,本文就阵列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与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常规阵型在外辐射源雷达特定应用场景中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最远探测距离的方向性系数最优准则,以及适用于全方位最小定向误差的峰值旁瓣比(PSLR)准则,论证了阵列方向性系数与阵元坐标的关系、一维阵列间距微小扰动与旁瓣电平的关系,解决了两类典型场景中限定阵元数量情况下的外辐射源雷达阵列排布最优化问题。(2)基于DRM数字调幅广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直达波频率导频信号的高频外辐射源雷达接收阵列幅相一致性校正新方法。首先介绍了DRM广播的信号结构,分析了其导频信号作为校正源的可行性,考虑到高频段电磁环境和传播环境的时变非平稳特性,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平移不变阵元偶在时间上优选直达波校正数据的方法,最后结合地波模式和天波传播模式高频外辐射源雷达实测多通道数据,比较了该方法与其他辅助定标源方法用于接收阵列校正的效果,分析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常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在外辐射源雷达强直达波干扰下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的直达波零陷静态波束形成方案,以及利用协方差矩阵锥化(CMT)技术进行直达波零陷展宽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案,在仿真分析基础上对该方案进行了实测数据处理验证,实现了外辐射源雷达对直达波干扰的有效抑制、降低了杂波谱功率、提高了系统目标检测性能。(4)针对单调频广播外辐射源雷达面临的带宽时变及RCS闪烁等问题,提出了多调频信号联合探测的实验方案,并利用武汉大学研制的多调频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开展了外场实验验证。首先阐述了多调频广播外辐射源雷达的工作原理,在信号特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多调频信号联合探测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推导了调频信号数量与目标检测概率的关系,最后展示了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5)针对外辐射源雷达在使用较大带宽信号引起的处理难度增加问题,提出了基于GPU并行计算以实现DTMB信号实时处理的解决方案,分析了CUDA架构下的信号重构、杂波抑制、匹配滤波等算法的并行化处理流程,开发了模块化的程序软件,通过对不同时段多场连续数据的测试,实现8 MHz带宽信号了实时处理。
黄刚林[10](2013)在《基于SORA软件无线电平台DTMB接收技术的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无线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对高速的无线通信协议或者标准中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可以将无线通信协议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来进行研究。这样在时间以及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势,有利于新技术或者新产品更快的投入市场。然而传统的软件无线电平台不能实现高速的无线通信协议,最大的传输的速率也就几百kbps,对于像802.11协议、数字电视传输速度达十几Mbps的无线通信协议及标准就不能满足。为了将高速的无线通信协议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实现,在平台的设计中存在一些困难。本文主要围绕满足高速无线通信系统软件无线电平台Sora的设计以及在该平台上对数字电视国标DTMB的实现展开。Sora是一款基于商用电脑的可重构的软件无线电平台。它充分发挥了通用处理器的性能和灵活性,采用软硬件联合的优化技术来满足高速信号处理的挑战。因此可以利用该软件无线电平台来快速实现DTMB中的无线通信协议,通过软件的方法修改其中的参数而不用改动硬件平台就可以快速的实现不同的技术参数下的信号处理性能。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1、简要介绍了数字电视的发展,国外数字电视系统的相关技术特点,详细的研究了我国的数字电视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数字电视的接收端均衡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为后面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进行试验做准备。2、详细的介绍了该平台的交互板RCB的硬件设计方面的工作,包括原理图的设计、芯片的选择、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以及最后稳定性方面的考虑,DDR2控制器的设计、仿真以及应用。3、将图片或者视频处理成TS数据流,然后在Sora软件无线电平台上按照DTMB标准来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并且用监测软件实时观察其技术参数。
二、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未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未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超高清电视地面广播技术与试验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语 |
1.研究背景 |
2.超高清电视地面广播技术优势分析 |
2.1 覆盖面比较广 |
2.2 信息服务形式具有多样性 |
2.3 较高的频率效益 |
3.超高清电视地面广播技术和试验系统的具体运用 |
3.1 超高清电视地面广播技术应用要点 |
3.1.1 合理选择发射天线 |
3.1.2 确定具体的发射点 |
3.1.3 科学调整发射频率 |
3.1.4 注意事项 |
3.2 超高清电视试验系统 |
结语 |
(2)ATSC数字信号模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数字地面广播电视标准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ATSC系统概述及其帧结构 |
2.1 ATSC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 |
2.2 ATSC信道编码与调制系统 |
2.3 系统帧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TSC中关键协议算法研究及实现 |
3.1 数据加扰 |
3.1.1 数据加扰原理 |
3.1.2 数据加扰算法实现 |
3.2 Reed-Solomon(RS)编码 |
3.2.1 RS编码原理 |
3.2.2 RS编码算法实现 |
3.3 数据交织 |
3.3.1 数据交织原理 |
3.3.2 数据交织算法实现 |
3.4 网格编码 |
3.4.1 网格编码原理 |
3.4.2 网格编码算法实现 |
3.5 多路复用 |
3.5.1 复用原理 |
3.5.2 复用算法实现 |
3.6 残留边带调制 |
3.6.1 VSB调制原理 |
3.6.2 VSB调制算法实现 |
3.7 高数据速率模式的传输特性 |
3.8 ATSC数字电视标准的地面广播模式系统验证 |
3.9 新一代数字电视ATSC3.0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 |
4.1 引言 |
4.2 基于深度学习的MQAM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算法 |
4.2.1 MQAM调制解调原理 |
4.2.2 特征提取 |
4.2.3 分类器 |
4.3 MATLAB仿真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未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 |
2 软件无线电 |
2.1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 |
2.2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 |
3“软件无线电”可以成为未来地面数字电视的核心技术 |
3.1 由单一的无线电环境走向通用无线电环境 |
3.2 未来地面数字电视的“自由度” |
4 结语 |
(4)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外辐射源雷达介绍 |
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软件无线电的理论基础 |
2.1 软件无线电简述 |
2.2 信号采样理论 |
2.2.1 基本采样理论——Nyquist采样定理 |
2.2.2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
2.3 多速率信号处理理论 |
2.3.1 整数倍抽取 |
2.3.2 整数倍内插 |
2.4 FIR数字滤波器 |
2.5 数字信号正交变换理论 |
2.5.1 正交变换理论 |
2.5.2 正交变换的模拟域实现 |
2.5.3 数字混频正交变换 |
2.6 本章小结 |
3 外辐射源雷达基本理论 |
3.1 雷达方程 |
3.2 外辐射源雷达探测机制 |
3.2.1 基本工作原理 |
3.2.2 外辐射源雷达的距离关系 |
3.2.3 外辐射源雷达的多普勒关系 |
3.3 数字广播电视系统 |
3.3.1 数字广播电视信号 |
3.3.2 数字广播电视发射系统 |
3.4 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关键技术 |
3.4.1 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需求 |
3.4.2 同步问题 |
3.4.2.1 空间同步 |
3.4.2.2 频率同步 |
3.4.2.3 时间同步 |
3.4.3 时间同步方案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接收机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模拟前端设计 |
4.3 数字采样处理设计 |
4.3.1 ADC采样 |
4.3.2 信号正交数字下变频设计 |
4.3.3 光模块数据传输设计 |
4.4 时钟管理 |
4.4.1 时钟管理方案 |
4.4.2 DDS芯片介绍 |
4.5 数据接收板卡 |
4.6 系统同步设计 |
4.6.1 单元接收机多通道同步设计 |
4.6.1.1 同步启动采样设计 |
4.6.1.2 多通道数据对齐 |
4.6.2 分布式系统同步设计 |
4.6.2.1 系统同步设计方案 |
4.6.2.2 GPS接收模块 |
4.7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7.1 软件总体功能设计 |
4.7.2 基本操作界面 |
4.7.3 波形显示界面 |
4.7.4 多站工作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同步测试方法 |
5.1 辐射源信号选择 |
5.1.1 CMMB信号帧结构 |
5.1.2 CMMB信标 |
5.1.3 OFDM符号 |
5.1.4 保护间隔 |
5.2 同步测试原理 |
5.2.1 频率同步测试原理 |
5.2.1.1 载波同步 |
5.2.1.2 采样率同步 |
5.2.2 时间同步测试原理 |
5.3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及实验 |
6.1 单站接收机系统实物图 |
6.2 单站接收机系统测试 |
6.2.1 系统通道幅度一致性测试 |
6.2.2 系统通道相差稳定性测试 |
6.2.3 数字广播电视信号采样结果 |
6.3 外场试验 |
6.3.1 实验场景 |
6.3.2 实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DVB-T发射系统的实现及其在医学图像传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电视标准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OFDM原理与同步算法研究 |
2.1 OFDM调制解调原理 |
2.1.1 OFDM原理 |
2.1.2 保护间隔 |
2.1.3 OFDM导频设计 |
2.2 OFDM同步算法探索的研究 |
2.2.1 滑动相关同步算法 |
2.2.2 基于PN序列修饰循环前缀的定时同步算法 |
2.3 OFDM系统的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VB-T协议研究及C++算法实现 |
3.1 DVB-T系统概述及其帧结构结构 |
3.1.1 DVB-T系统结构 |
3.1.2 系统帧结构 |
3.2 能量驱散 |
3.2.1 能量驱散原理 |
3.2.2 能量驱散算法实现 |
3.3 外码及外交织 |
3.3.1 外码编码原理 |
3.3.2 外码编码算法实现 |
3.3.3 外交织原理 |
3.3.4 外交织算法实现 |
3.4 内码及内交织 |
3.4.1 内码原理 |
3.4.2 内码算法实现 |
3.4.3 比特交织原理 |
3.4.4 比特交织算法实现 |
3.4.5 符号交织` |
3.4.6 符号交织算法实现 |
3.5 星座映射 |
3.5.1 星座映射原理 |
3.5.2 星座映射算法实现 |
3.6 参考信号 |
3.6.1 插入参考信号原理 |
3.6.2 插入参考信号算法实现 |
3.7 OFDM调制 |
3.7.1 OFDM调制原理 |
3.7.2 OFDM调制算法实现 |
3.8 系统验证 |
3.9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医学图像的传输方法 |
4.1 引言 |
4.2 jpeg和jpeg2000压缩方法 |
4.3 MPEG2标准及其在医学图像中的应用 |
4.4 基于dvb传输系统的信源编码 |
4.4.1 医学运动视频图像传输 |
4.4.2 医学超分辨率图像传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数字广播电视中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广播电视及无线电技术 |
1.1 数字广播电视发展需求 |
1.2 无线电技术内容及作用 |
2 数字广播电视中软件无线电系统的主要架构 |
2.1 软件无线电系统平台架构 |
2.1.1 硬件平台。 |
2.1.2 软件平台。 |
2.2 软件无线电系统核心技术 |
2.3 软件无线电系统应用分析 |
3 结语 |
(7)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全球漫游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全球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发展与演进 |
1.3 本文创新点与篇章结构 |
第二章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全球漫游技术理论基础 |
2.1 广播全球漫游关键技术分析 |
2.1.1 数字电视广播用户全球漫游 |
2.1.2 无线广播信号的识别与检测 |
2.1.3 多标准融合的接收机架构 |
2.2 全球现有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
2.2.1 美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ATSC |
2.2.2 欧洲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VB-T/T2 |
2.2.3 日本地面数字电视标准ISDB-T |
2.2.4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TMB |
2.2.5 多模式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特征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全球漫游方案与策略设计 |
3.1 现有移动通信网络漫游方案分析 |
3.1.1 2G蜂窝网络漫游模型 |
3.1.2 GSM网络用户漫游机制 |
3.1.3 3GPP移动通信网络漫游 |
3.2 广播漫游与移动通信漫游异同性分析 |
3.2.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漫游面临的难点问题 |
3.2.2 广播漫游需具备的条件与功能需求分析 |
3.3 本文提出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全球漫游方案 |
3.3.1 数字电视广播漫游方案的系统模型 |
3.3.2 数字电视广播漫游系统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标准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检测与识别方法 |
4.1 无线信号模式检测与识别技术 |
4.1.1 决策理论识别方法 |
4.1.2 基于特征参数的信号识别方法 |
4.1.3 信号统计概率假设检验模型 |
4.2 单载波/多载波信号检测识别方案 |
4.2.1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盲检测方法 |
4.2.2 基于循环前缀的CP- OFDM信号检测方案 |
4.3 基于PN训练序列的信号检测与识别方案 |
4.3.1 基于PN帧头的国标DTMB信号检测 |
4.3.2 基于数据场同步PN的ATSC信号检测 |
4.3.3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整体检测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DTMB信号频谱感知算法研究及基于USRP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安排 |
2. DTMB信号分析 |
2.1 DTMB信号流程 |
2.2 DTMB帧结构 |
2.3 DTMB信号帧 |
2.4 本章小结 |
3. 频谱感知算法研究 |
3.1 频谱感知算法概述 |
3.2 常用频谱感知算法 |
3.3 DTMB信号频谱感知算法 |
3.4 性能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USRP平台实现与验证 |
4.1 USRP软件无线电平台 |
4.2 GNU RADIO概述 |
4.3 DTMB信号感知实现 |
4.4 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 |
5.1 论文的主要贡献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2 常见术语或所缩略语解释 |
(9)低频段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外辐射源雷达的研究历史 |
1.2.2 外辐射源雷达的研究热点 |
1.2.3 典型系统及其参数 |
1.3 本文内容与安排 |
2 外辐射源雷达基础 |
2.1 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结构 |
2.1.1 系统的基本组成 |
2.1.2 电波传播特性 |
2.2 基地雷达基础 |
2.2.1 基地雷达方程 |
2.2.2 基地雷达性能分析 |
2.2.2.1 基地雷达探测范围 |
2.2.2.2 基地雷达分辨力 |
2.3 信号处理流程 |
2.3.1 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流程 |
2.3.2 外辐射源波形分析 |
2.3.2.1 模糊函数 |
2.3.2.2 调频广播信号特性 |
2.3.2.3 数字调幅广播特性 |
2.3.3 参考信号获取 |
2.3.4 直达波和多径杂波抑制 |
2.3.5 目标检测与点迹处理 |
2.4 小结 |
3 阵型优化与阵列校 |
3.1 优化准则与方法 |
3.1.1 两类特殊应用场景 |
3.1.2 阵型优化基础 |
3.1.3 阵型优化方法 |
3.2 方向性系数最优化 |
3.2.1 无约束最优化方法 |
3.2.2 含约束最优化方法 |
3.2.3 仿真与分析 |
3.2.3.1 一维阵列摆放间距最优化 |
3.2.3.2 一维阵列摆放角度最优化 |
3.2.3.3 二维阵列间距最优化 |
3.3 间距微扰旁瓣控制 |
3.3.1 非均匀线阵微扰优化 |
3.3.2 仿真与分析制 |
3.4 对称阵列排布优化 |
3.4.1 最优全方位覆盖阵列 |
3.4.2 仿真与分析 |
3.4.2.1 中心阵元影响分析 |
3.4.2.2 对称阵列共性分析 |
3.4.2.3 最优PSLR阵型 |
3.5 阵列通道校正 |
3.5.1 阵列误差来源 |
3.5.2 阵列校正方法 |
3.5.3 基于直达波的校正方法 |
3.5.3.1 DRM导频信号 |
3.5.3.2 单方位直达波筛选 |
3.5.4 通道校正实验结果 |
3.6 小结 |
4 干扰与杂波抑制 |
4.1 干扰与杂波与抑制方法 |
4.2 参考信号提纯 |
4.2.1 数字信号重构 |
4.2.1.1 OFDM信号结构 |
4.2.1.2 同步与信道均衡 |
4.2.1.3 信号重构效果对比 |
4.2.2 空域提纯方法 |
4.2.2.1 窗函数加权杂波抑制 |
4.2.2.2 MVDR波束形成器 |
4.3 时域杂波抑制技术 |
4.3.1 时域杂波抑制算法 |
4.3.2 扩展相消批处理算法ECA-B |
4.3.3 实测对比与分析 |
4.4 直达波置零技术 |
4.4.1 线性约束直达波置零 |
4.4.2 稳健直达波置零波束形成 |
4.4.3 仿真计算与分析 |
4.4.4 实测对比与分析 |
4.5 多频抗干扰技术 |
4.5.1 工作原理及信号特性 |
4.5.2 多调频目标检测 |
4.5.3 多调频实验及结果 |
4.6 小结 |
5 并行计算与实时化信号处理 |
5.1 基于GPU的并行计算简介 |
5.1.1 CUDA简介 |
5.1.2 CUDA算法优化 |
5.2 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方案 |
5.2.1 硬件架构 |
5.2.2 软件架构 |
5.2.3 信号处理流程 |
5.3 信号处理算法的并行实现 |
5.3.1 DTMB信号结构 |
5.3.2 信号重构并行处理 |
5.3.2.1 信号同步 |
5.3.2.2 信道估计 |
5.3.2.3 循环性重构 |
5.3.3 杂波抑制并行处理 |
5.3.3.1 基本算法 |
5.3.3.2 多通道分块处理 |
5.3.3.3 算法去冗与并行设计 |
5.3.4 匹配滤波并行处理 |
5.4 实时信号处理软件与实现 |
5.4.1 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2 模块软件测试结果 |
5.5 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基于SORA软件无线电平台DTMB接收技术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来源 |
1.2 技术背景 |
1.2.1 SORA软件无线电 |
1.2.2 国内外数字电视技术标准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数字电视国标的概述及研究 |
2.1 DTMB系统发射端 |
2.2 DTMB系统的帧结构研究 |
2.2.1 系统分层的帧结构 |
2.2.2 信号帧参数选择 |
2.2.3 国标系统与国外标准对比 |
2.3 DTMB的PN保护间隔 |
2.4 总结 |
第3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设计 |
3.1 软件无线电平台介绍 |
3.2 软件无线电平台电路设计 |
3.2.1 RCB设计方案 |
3.2.2 时钟的选用与原理图设计 |
3.2.3 数据缓存DDR2模块设计 |
3.2.4 中央控制FPGA电路 |
3.2.5 系统供电电源电路设计 |
3.3 印刷电路板稳定性设计 |
3.3.1 电路板元器件布局 |
3.3.2 电路板布线约束参数 |
3.4 RCB中DDR2控制器的设计 |
3.4.1 DDR2 SDRAM的结构 |
3.4.2 DDR2 SDRAM的工作方式 |
3.4.3 DDR2控制器的功能与设计 |
3.4.4 DDR2控制器的FPGA验证 |
3.5 总结 |
第4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上DTMB的实现 |
4.1 DTMB在SORA平台上的实现 |
4.2 DTMB标准中关键技术的设计与仿真 |
4.2.1 TDS-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设计 |
4.2.2 TDS-OFDM系统数据重构设计 |
4.2.3 TDS-OFDM系统的信道均衡设计 |
4.2.4 TDS-OFDM系统的仿真 |
4.3 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总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未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高清电视地面广播技术与试验系统研究[J]. 王莉蓉. 中国传媒科技, 2021(07)
- [2]ATSC数字信号模拟的研究与实现[D]. 姚宇晨.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3]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未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研究[J]. 胡杰. 西部广播电视, 2017(22)
- [4]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孙绪望. 武汉大学, 2017(06)
- [5]DVB-T发射系统的实现及其在医学图像传输中的应用[D]. 鲁普天.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3)
- [6]数字广播电视中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分析[J]. 赵军,李建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01)
- [7]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全球漫游关键技术研究[D]. 赵唯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8]DTMB信号频谱感知算法研究及基于USRP的实现[D]. 李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9]低频段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邵启红. 武汉大学, 2016(06)
- [10]基于SORA软件无线电平台DTMB接收技术的实现[D]. 黄刚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