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大坝导流底孔封堵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妤玚[1](2018)在《外掺MgO对水工隧洞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的影响》文中认为温度应力是引起隧洞衬砌混凝土裂缝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大量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不仅会影响整个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衬砌一旦形成渗水通道会对混凝土造成侵蚀,从而严重降低了水工隧洞结构的整体性、经济性和使用寿命,有时甚至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隧洞衬砌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不断重视,相应的对温控防裂措施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其涵盖范围不仅包括了对施工方法的改进,还包括了对结构设计的优化,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提升等多个方面。有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加MgO膨胀剂可以有效补偿混凝土自身干缩及温度变化带来的收缩应力,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到目前为止,MgO混凝土已经在许多水利工程的基础约束部位乃至全坝段的浇筑上得到了成功应用,但是将其应用于地下工程混凝土衬砌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见。因此,将外掺MgO混凝土应用于地下工程结构,并对其在改善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是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本文为了探明外掺MgO混凝土在衬砌结构温度应力上的补偿效用和规律,对ANSYS的UPFs进行了二次开发,将掺加MgO之后混凝土微膨胀变形引起的应变增量作为自生体积变形增量的一部分考虑进程序当中进行计算,并具体结合辽宁省某输水隧洞工程进行了长历时的温度场以及温度徐变应力场的仿真分析,研究了顶拱、底板混凝土浇筑顺序的不同给衬砌结构带来的影响以及掺加MgO和不掺加情况下隧洞衬砌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变化情况。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尽管两种施工方法的浇筑顺序不同,但相同条件下对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带来的影响并不明显。常规混凝土施工条件下,隧洞衬砌在运行期间内表面温差较大,再加上水压力和其他因素的作用,衬砌表面很容易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因此,对隧洞衬砌混凝土采取一定的温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掺加MgO膨胀剂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受力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由温降收缩变形引起的拉应力,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温控防裂措施。
周建兵,黄耀英,何小鹏,田开平[2](2015)在《向家坝导流底孔回填混凝土温度动态预测》文中提出导流底孔回填混凝土水泥含量高,温控难度大,一般需要埋设冷却水管进行通水冷却。针对导流底孔回填混凝土的特点,从动态预测角度出发,将有热源水管冷却计算式结合混凝土浇筑仓实测温度,根据浇筑仓当前实测温度动态更新有热源水管冷却计算式中的Ti,然后进行未来n天混凝土浇筑仓温度动态预测,以指导和调控现场通水措施。向家坝导流底孔回填混凝土温度动态预测的实例分析表明,建议的温度动态预测式是可行的。
李松辉,张湘涛,张国新,徐华祥[3](2013)在《高混凝土重力坝关键部位温控防裂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重力坝是当今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坝型,但在已建的混凝土重力坝中,许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的存在将大大降低大坝的完整性、抗渗性及耐久性。本文在总结国内数十座混凝土重力坝的基础上,就混凝土重力坝较易开裂的重点部位及防裂措施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基础约束区、永久暴露面、过流缺口、孔洞周边及初次蓄水上游面等部位。研究表明:这些裂缝的存在均由于施工期及蓄水期温控防裂措施不当造成的,若在施工中采用有效的温控防裂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裂缝的产生,为今后混凝土重力坝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郭业水[4](2013)在《云南万家口子RCC薄拱坝温度场光纤监测与仿真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和ANSYS有限元仿真技术对万家口子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场、温度应力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不仅利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对拱坝混凝土温度进行了实时监测,为拱坝提供了及时的温控指导,而且通过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拱坝混凝土的温度场、温度应力场进行了仿真模拟,为复杂施工条件下拱坝混凝土温度场、温度应力场的仿真分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原理,针对工程实际应用情况,采用传感光纤的自率定方法,提高了分布式光纤的测温效果,与此同时,总结出一套适合于万家口子拱坝光纤温度监测的传感光纤埋设、维护和监测方法,大大提高了传感光纤埋设的成活率和温度监测效果。(2)基于万家口子拱坝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数据,对气温、河水、冷却水管和混凝土浇筑温度等因素对施工期中拱坝混凝土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得出了在冷却水管的影响下,施工期中万家口子拱坝不同形态、级配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规律。(3)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万家口子拱坝三维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ANSYS中“生死单元”的功能实现了混凝土分层浇筑的仿真模拟,并通过采用“等效水化热”的方法,成功施加了冷却水管和混凝土水化热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生热率。另外,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汛期河水和低温天气对施工期中拱坝混凝土温度的影响,通过在不同的求解载荷步中,采用不同的边界条件,成功模拟了汛期河水和低温天气对拱坝的影响。(4)在万家口子拱坝三维温度场仿真的基础上,采用间接耦合方法,对拱坝三维温度应力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得出汛期和低温天气对拱坝温度应力的特别影响,为拱坝施工提供了指导。此外,通过将万家口子拱坝三维温度场仿真结果和光纤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并采用复合形法,对拱坝三维温度场进行了反分析研究,提高了拱坝温度场仿真分析的准确度,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
周华维[5](2013)在《基于生产系统故障响应的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仿真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受到众多确定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施工系统复杂多变。传统方法一般无法解决此类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则可高效、准确的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仿真结果,辅助施工决策。然而,目前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进行的仿真研究比较重视系统内各种实体的状态变化,考虑了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但尚无人在仿真研究时关心生产系统故障这一随机事件对坝体施工质量和工期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而生产系统故障问题直接影响到坝面浇筑强度的保证率,一旦发生,坝体施工必然受到影响,混凝土浇筑强度极有可能不满足层间间歇时间的要求。由此可见,以往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是存在一定出入的。因此,有必要对生产系统故障的组成及故障发生概率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将这一随机因素的影响机制嵌入到坝体施工过程仿真模型中,对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坝体浇筑工期、混凝土月浇筑强度及机械入仓强度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各类故障对这三个方案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出生产系统中的关键性故障因子,以便在施工时提前做好预防,辅助施工方案的制定。本文在系统分析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特点、系统的边界与约束条件及混凝土生产系统故障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模型,具体完成的工作如下:(1)建立混凝土生产系统故障的概率统计数学模型。以H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的生产日志为依据,采用概率统计数学方法,以故障性质和影响时间作为分类标准对混凝土生产系统的故障进行分类统计,确定统计样本期内各月各类故障发生的概率;并对各类故障发生的概率的取值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和研究,确定各类故障发生的概率所服从的分布类型,建立各类故障的概率统计数学模型。(2)建立生产系统故障响应模拟模型。深入分析生产系统故障响应的机制,采用离散系统仿真原理,建立生产系统故障响应模拟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模拟随机故障的生成及施工资源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将各仿真时段内混凝土的生产能力反馈给坝面浇筑系统。(3)建立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模型。系统分析和研究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机理、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影响坝体浇筑的各种约束条件,利用计算机仿真建模技术,建立了大坝施工系统内外约束的模拟模型,并建立了基于生产系统故障响应的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模型。以故障响应模拟模块提供的各仿真时段内混凝土的生产强度值作为当前生产资源的边界条件来约束混凝土的运输及浇筑,进而可以计算出在考虑生产系统故障影响的情况下坝体的浇筑运输情况,即坝体的浇筑工期、混凝土的月浇筑强度及机械入仓强度。(4)对各类故障进行敏感性分析。在仅考虑某一类故障影响的情况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考虑该类故障因子时坝体的浇筑工期、混凝土月浇筑强度及机械入仓强度,进而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将其与不考虑生产系统故障时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该类故障因子的影响效果,对其敏感性进行评价。利用此方法,对各类故障因子依次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影响坝体施工进度的关键性因素,为施工组织管理和系统决策提供参考。(5)开发碾压混凝土坝动态施工过程仿真系统及三维动态可视化系统。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以H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对象,采用Visual C#语言将上述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程序代码,即开发碾压混凝土坝动态施工过程仿真系统。通过对大坝的施工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及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管理及技术人员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利用图形渲染引擎OGRE建立以仿真计算结果为依据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对虚拟场景中的建模机制和方法进行探讨;实现直观、友好的交互功能,施工数据动态显示窗口,可以清楚全面的展示当前施工信息数据。
朱素华[6](2013)在《特高拱坝快速施工关键技术及其在溪洛渡工程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部在建和拟建的特高拱坝施工技术要求高,且多位于高山峡谷地区,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工程施工受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制约明显;研究特高拱坝施工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溪洛渡拱坝前期因受坝基地质缺陷处理和建基面调整等综合影响导致坝体混凝土施工进度相对于合同工期滞后11.5个月,为解决该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溪洛渡特高拱坝快速施工关键技术。本文针对溪洛渡拱坝混凝土施工条件和特点,采用“溪洛渡电站双曲拱坝混凝土施工模拟系统”仿真软件,结合跳仓跳块程序和P3项目管理软件,进行了拱坝多方案跳仓跳块仿真模拟分析,提出合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调整优化方案、相应的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浇筑方案及施工机械配套方案;分析了制约影响坝体总体快速施工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基于快速施工总体方案,提出适用于溪洛渡拱坝快速施工的缆机高效入仓浇筑方式,并基于混凝土浇筑机械设备配套工艺和混凝土仓面施工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对制约高拱坝快速施工的关键因素及对策分析,对置换混凝土、固结灌浆、深孔钢衬及底板混凝土、深孔脱开快速施工、超长“U”形闸墩锚索、金结制安和拱坝悬臂部位等制约拱坝快速施工的关键线路控制性项目和特殊部位的快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措施。通过对施工总进度调整优化方案通水冷却和接缝灌浆施工优化分析,计算了拱坝各时期通水冷却强度、接缝灌浆对坝体悬臂高度的影响,提出适当缩短混凝土后期冷却过程时间或采用仿真计算分析适当放宽局部拱坝悬臂高度的合理建议。阐述了如何采用施工监测和仿真系统对拱坝施工全过程的数字监控和反馈分析,实现施工过程、安全监测、科研分析数据的全面管理和预警预报;表明借助信息化手段和优化施工管理模式,可促进施工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溪洛渡大坝的优质高效快速施工及温控防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支撑保障。本文对以上特高拱坝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的部分分析与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溪洛渡拱坝施工实践;目前,溪洛渡拱坝施工已达到按期蓄水发电进度目标要求,为溪洛渡大坝快速施工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
程宵,苏凯,伍鹤皋[7](2011)在《导流底孔结构受力分析与坝上游面拉应力控制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结合某导流底孔工程,针对封堵期结构的受力特征,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导流底孔坝段结构和坝上游面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导流底孔进水口段和坝内孔身段的分缝布置于坝面上游时,坝上游面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横河向拉应力,当考虑大坝两侧分缝内填充材料作用或将导流底孔进水口段与坝内孔身段的分缝位置下移至与大坝上游面平齐时,能够有效地减小坝上游面拉应力的数值与范围,降低坝上游面混凝土受拉开裂的可能性。
李红[8](2010)在《李家河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及温控防裂研究》文中提出拱坝一般比较单薄,对外界气温和水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荷载也就成了拱坝的主要设计荷载之一。碾压混凝土(RCC)拱坝作为一种新材料坝型,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碾压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比常态混凝土的小,但由于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速度快,施工中层面间歇时间比较短,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外温差。碾压混凝土拱坝每一层一旦碾压完毕即形成整体,其温度变化将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甚至导致危害性较大的温度裂缝的产生。通过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的仿真计算,可以为碾压混凝土拱坝温控防裂措施的选定提供依据。根据李家河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要求,修改完善了三维有限元法浮动网格法计算程序,使其计算功能和输出成果满足李家河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分析要求;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浮动网格法模拟李家河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间歇时间、混凝土绝热温升过程及坝体材料分区、水库分期蓄水和环境温度变化、通水冷却和表面保温等具体措施,对6种方案分别进行施工期和运行期温度场仿真计算,分析不同施工方案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坝体温度场分布规律;根据弹性理论,考虑混凝土结构的徐变特性、材料力学参数,对6种方案分别进行施工期和运行期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分析不同施工方案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坝体温度应力分布规律;计算成果给出了拱冠梁剖面准稳定温度场云图以及施工期、运行期非稳定温度场云图和温度应力云图,提供了拱冠梁剖面不同高程水平截面的上游点、中间点、下游点的温度和温度应力历时曲线,分析了坝体温度分布规律以及高温区形成的原因;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了施工期各月的碾压混凝土浇筑温度、坝体冷却水管布置方式、通水温度和通水时间等温控措施,为李家河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拱坝温控防裂设计提供依据。对类似工程的温控设计和施工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付海峰[9](2010)在《碾压混凝土坝基础长间歇垫层温度应力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有时因为灌浆和导流的需要,基岩上浇筑完基础垫层后长时间停歇,即形成基础垫层长间歇。而在长间歇下的基础垫层由于受到坝基卸荷回弹,基坑开挖坑槽及起伏差,基础强约束等影响,极易出现裂缝,而且有可能逐步发展为基础贯穿裂缝。基于实际情况的需要,研究碾压混凝土坝基础长间歇垫层的温度应力影响因素,对于温控防裂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对国内外基础长间歇体在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裂缝的产生原因。阐明了利用ANSYS进行混凝土温度场及徐变应力场的热—结构耦合分析原理,以及如何利用ANSYS模拟碾压混凝土坝基础长间歇体的分层浇筑、边界条件和热学力学参数等。通过单元生死技巧的应用和APDL语言编程设计,分别计算了在不同间歇时间、不同浇筑温度、不同外界气温、不同浇筑块长度等条件下,各影响因素对基础长间歇体温度应力的影响。最后以工程实例为依托,对比分析了通水与不通水冷却、不同的施工进度安排、不同的分缝设置和浇筑温度以及采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等多种方案下基础长间歇垫层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基础垫层顶面应力值相对较大,尤其是在垫层过水度汛的情况下;当用两条横缝把垫层分为26.5m、24 m、24 m三个坝段时和用三条横缝把垫层分为20m、20 m、20 m、14.5m四个坝段时的温度应力计算成果相比,分三条缝的最大温度应力减小了0.17~0.23MPa且应力分布更均匀。将碾压混凝土C18015 W6F50改为C9015 W6F50之后,最大温度应力增大0~0.08MPa,但碾压混凝土C9015 W6F50的抗裂应力比C18015 W6F50的抗裂允许应力高0.10~0.11MPa。合理有序的施工安排、控制浇筑温度、加强混凝土养护和表面保护、保证并改善混凝土抗裂能力、合理的分缝分块等,是控制基础长间歇体温度改善其约束条件和减小温度应力防止裂缝产生的有效措施。
王忠耀[10](2010)在《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工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在大江大河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是控制整个水电站工期的关键项目,其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工期和安危。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高标准、高强度的连续施工给其施工方案优化与施工实时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系统,运用水电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仿真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等先进理论技术,结合向家坝水电站,提出了实现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技术,主要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综合考虑多种浇筑机械联合施工,提出了复杂约束条件下的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系统耦联分析方法,建立了以塔带机、缆机、门塔机为主的高混凝土重力坝浇筑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数学逻辑模型,为揭示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的内在规律提供理论基础。(2)提出了复杂机械设备配置下的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动态仿真与优化技术,建立了基于动态仿真的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动态实时控制机制;通过施工方案调整与施工进度实时控制方法,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配套方案,选择合理的浇筑规则和控制准则,优化施工方案,对后续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与优化。(3)基于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制开发了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动态仿真与实时控制(DSimXJB)系统,该系统可进行交互式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为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方案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技术平台。结合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大坝工程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对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大坝施工进行了仿真计算、成果评价与控制分析,提出了优化施工进度的有效措施,同时获得大坝相应坝块的浇筑顺序、浇筑机械、浇筑时间等关键参数,并将复杂的施工过程用运动的三维画面形象地描述出来,使工程人员和决策者能够准确、快速获得施工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提高了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控制的水平与效率,为确定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大坝混凝土施工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三峡大坝导流底孔封堵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大坝导流底孔封堵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外掺MgO对水工隧洞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隧洞衬砌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
1.1.2 外掺MgO混凝土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的研究进展 |
1.2.2 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变效应的研究现状 |
1.2.3 水工隧洞衬砌的温控防裂措施 |
1.2.4 外掺MgO混凝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混凝土温度场分析的基本原理 |
2.1 混凝土温度场计算的基本理论 |
2.1.1 热传导微分方程 |
2.1.2 温度场的定解条件 |
2.2 混凝土温度场求解的有限元理论 |
2.2.1 稳定温度场求解的有限单元法 |
2.2.2 不稳定温度场求解的有限单元法 |
2.3 本章小结 |
3 考虑混凝土徐变效应的温度应力场计算 |
3.1 混凝土的变形 |
3.2 MgO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
3.2.1 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 |
3.2.2 MgO混凝土的徐变 |
3.3 混凝土的徐变理论 |
3.3.1 混凝土徐变特性的描述 |
3.3.2 徐变效应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
3.4 考虑徐变效应的温度应力有限元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温度徐变应力仿真分析 |
4.1 ANSYS简要介绍 |
4.2 ANSYS的主要分析流程 |
4.2.1 在ANSYS中建立结构模型 |
4.2.2 划分网格 |
4.2.3 载荷的施加和求解 |
4.2.4 求解结果的后处理 |
4.3 ANSYS软件的二次开发 |
4.3.1 APDL二次开发 |
4.3.2 自编程特性(UPFs) |
4.3.3 UPFs的用户子程序 |
4.4 ANSYS中温度徐变应力分析的主要问题 |
4.5 MgO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计算在ANSYS中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 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度与温度应力仿真计算 |
5.1 工程概况 |
5.2 基本资料和计算参数 |
5.2.1 自然条件 |
5.2.2 围岩和C35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 |
5.2.3 衬砌混凝土的徐变 |
5.2.4 衬砌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 |
5.3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5.3.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5.3.2 计算边界条件 |
5.4 计算方案 |
5.5 计算荷载组合 |
5.6 衬砌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仿真分析 |
5.6.1 衬砌混凝土温度场计算结果 |
5.6.2 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5.6.3 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场的计算结果 |
5.6.4 温度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掺加MgO对水工隧洞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的影响研究 |
6.1 方案1温度应力场的仿真分析 |
6.1.1 应力场计算成果 |
6.1.2 应力场计算成果分析 |
6.2 方案2温度应力场的仿真分析 |
6.2.1 应力场计算成果 |
6.2.2 应力场计算成果分析 |
6.3 掺加MgO外加剂的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向家坝导流底孔回填混凝土温度动态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初冷期间实时动态预测模型原理 |
2. 1 初冷期间有热源水管冷却问题 |
2. 2 基于实测温度的初冷期间浇筑仓温度动态预测模式 |
3导流底孔回填混凝土绝热 温升优化反演 |
4 实例分析 |
4. 1 导流底孔回填混凝土绝热温升参数优化反演 |
4. 2 导流底孔回填混凝土温度动态预测 |
5 结 论 |
(3)高混凝土重力坝关键部位温控防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础约束区防裂 |
2 大坝表面裂缝防裂 |
3 过流缺口防裂 |
4 孔口及孔洞防裂 |
5 初次蓄水上游面劈头缝防裂 |
6 结语 |
(4)云南万家口子RCC薄拱坝温度场光纤监测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1.2 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
1.3 碾压混凝土坝三维温度应力研究进展 |
1.4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技术理论与应用 |
2.1 引言 |
2.2 光纤传感基本知识 |
2.2.1 光纤的结构和种类 |
2.2.2 光纤的传输损耗 |
2.2.3 光时域反射计原理 |
2.3 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原理 |
2.3.1 拉曼散射原理 |
2.3.2 背向拉曼散射的温度效应及其解调方法 |
2.4 万家口子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简介 |
2.4.1 系统结构与功能 |
2.4.2 传感光纤及其率定 |
2.5 万家口子拱坝温度光纤现场监测研究 |
2.5.1 传感光纤的现场布置与埋设 |
2.5.2 传感光纤的过渡与维护 |
2.5.3 万家口子光纤现场温度监测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万家口子拱坝光纤温度监测数据分析 |
3.1 前言 |
3.2 工程概况 |
3.3 坝体温度变化过程分析 |
3.4 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分析 |
3.4.1 不同级配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分析 |
3.4.2 常态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分析 |
3.5 影响拱坝温度的外因分析 |
3.5.1 气温对拱坝温度的影响 |
3.5.2 河水对拱坝温度的影响 |
3.5.3 冷却水管对拱坝的降温影响 |
3.5.4 浇筑温度对拱坝温度的影响 |
3.6 光纤温度监测的现场施工指导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万家口子拱坝三维温度应力场有限元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三维温度应力仿真理论基础 |
4.2.1 热传导基本理论 |
4.2.2 初始和边界条件 |
4.2.3 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元理论 |
4.2.4 混凝土应力场有限元理论 |
4.3 三维温度应力有限元软件仿真方法 |
4.3.1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4.3.2 温度应力仿真分析方法 |
4.3.3 拱坝分析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4.3.4 拱坝仿真模型初始和边界条件 |
4.4 拱坝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的仿真分析方法 |
4.4.1 混凝土热力学相关特性 |
4.4.2 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方法 |
4.4.3 考虑水管冷却作用的水化热等效模拟方法 |
4.5 拱坝温度应力场仿真结果分析 |
4.5.1 拱坝温度场仿真结果分析 |
4.5.2 拱坝温度应力场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万家口子拱坝三维温度场反分析研究 |
5.1 前言 |
5.2 混凝土温度场反分析原理与方法 |
5.2.1 混凝土温度场反分析原理 |
5.2.2 混凝土温度场反分析研究方法 |
5.3 万家口子拱坝温度场反分析研究 |
5.3.1 基于复合形法的反分析原理 |
5.3.2 反演参数与准则函数确定 |
5.4 万家口子拱坝温度场反分析计算 |
5.4.1 温度场反分析有限元模型 |
5.4.2 温度场反分析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基于生产系统故障响应的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仿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系统仿真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系统分析 |
2.1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特点 |
2.2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系统的组成 |
2.3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系统约束条件 |
3 生产系统故障响应模拟机制分析 |
3.1 生产系统故障统计数学模型 |
3.2 生产系统故障响应模拟机制 |
3.3 故障因子敏感性分析方法 |
4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
4.1 施工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4.2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系统仿真目标 |
4.3 仿真建模的假定 |
4.4 施工约束的模拟 |
4.5 生产系统故障响应模拟模型 |
4.6 仿真模型的组成 |
4.7 三维动态可视化系统 |
5 工程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坝体施工过程模拟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生产系统故障因子敏感性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 |
(6)特高拱坝快速施工关键技术及其在溪洛渡工程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我国特高拱坝建设的现状 |
1.2 溪落渡工程基本情况 |
1.3 特高拱坝快速施工技术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内外发展水平综述 |
1.3.2 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 |
1.3.3 面临的现状分析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快速施工总体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
2.1 溪洛渡施工总进度计划调整方案优化 |
2.1.1 三维动态可视化施工仿真模拟系统 |
2.1.2 进度计划编制原则和边界条件 |
2.1.3 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方法与方案比选 |
2.1.4 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方案计算成果及主要控制性节点工期 |
2.1.5 混凝土施工控制性进度 |
2.1.6 施工总进度计划计算成果分析 |
2.2 溪洛渡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浇筑方案比选 |
2.2.1 方案一(四台缆机+一台塔带机方案,增设一台塔带机和低线供料系统) |
2.2.2 方案二(五台缆机方案,增设一台缆机和一座拌和楼) |
2.2.3 两种不同浇筑手段比选 |
2.3 快速施工措施 |
2.3.1 加大施工资源投入 |
2.3.2 快速施工措施 |
2.4 制约高拱坝快速施工的关键因素及对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凝土快速入仓技术及配套工艺 |
3.1 拱坝快速高效入仓技术 |
3.1.1 溪洛渡缆机运行影响效率分析 |
3.1.2 缆机强度分析和典型仓面浇筑分析 |
3.1.3 缆机高效运行的相关保证措施 |
3.2 混凝土浇筑”一条龙”配套措施 |
3.3 混凝土仓面施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殊部位快速施工技术 |
4.0 右岸坝基 E 区置换混凝土施工 |
4.1 20#、21#坝段施工 |
4.2 左右岸削坡处理施工 |
4.2.1 概述 |
4.2.2 机械挖除方案 |
4.2.3 小药量松动爆破方案 |
4.3 基础固结灌浆快速施工 |
4.3.1 模拟跳仓成果及难点分析 |
4.3.2 快速施工措施优化 |
4.4 拱坝悬臂部位快速施工技术 |
4.4.1 孔口倒悬部位模板调整优化 |
4.4.2 横缝悬臂模板调整优化 |
4.5 深孔钢衬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 |
4.5.1 深孔钢衬底板混凝土快速施工难点 |
4.5.2 深孔钢衬底板仓层施工进度及方案优化 |
4.6 深孔坝段闸墩脱开浇筑快速施工技术 |
4.6.1 概述 |
4.6.2 深孔坝段闸墩整体浇筑与脱开浇筑方案比选研究 |
4.6.3 深孔坝段闸墩脱开浇筑方案的配套快速施工技术方案比选 |
4.6.4 结构验证和温控仿真分析验证 |
4.6.5 深孔坝段闸墩脱开浇筑快速施工技术分析结果 |
4.7 超长“U”形闸墩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
4.7.1 超长“U”形闸墩预应力锚索布置 |
4.7.2 混凝土施工时间调整对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的影响分析 |
4.7.3 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技术难点及保障措施 |
4.8 高拱坝金结制安快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
4.8.1 快速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
4.8.2 深孔钢衬制作与安装快速施工技术 |
4.8.3 导流底孔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 |
4.8.4 导流底孔进口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 |
4.8.5 深孔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 |
4.8.6 表孔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快速施工过程中的温控措施 |
5.1 温控标准 |
5.2 快速施工过程中的温控标准调整变化影响及分析 |
5.3 通水冷却与接缝灌浆封拱施工 |
5.3.1 混凝土通水强度的调整 |
5.3.2 悬臂高度控制 |
5.3.3 混凝土接缝灌浆 |
5.3.4 确保2013年汛前接缝灌浆进度要求的保证措施 |
5.4 快速施工过程中的典型温控措施 |
5.5 快速施工中的全过程数字化温控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化技术在快速施工中的应用 |
6.1 “数字大坝”系统建设 |
6.1.1 系统建设 |
6.1.2 系统功能 |
6.1.3 “4+4”合作模式 |
6.2 数字化技术在快速施工中的应用及技术支撑 |
6.2.1 建立基于“系统”的混凝土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 |
6.2.2 数字温度计测温技术应用 |
6.2.3 原材料、混凝土性能检测 |
6.2.4 混凝土生产过程监控 |
6.2.5 混凝土运输 |
6.2.6 混凝土浇筑 |
6.2.7 混凝土温控 |
6.2.8 三维地质模型 |
6.2.9 可视化查询与综合分析 |
6.2.10 三维仿真分析 |
6.2.11 基于总进度仿真分析的快速决策 |
6.2.12 基于仿真分析的预警预控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导流底孔结构受力分析与坝上游面拉应力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与计算模型 |
1.1 工程概况 |
1.2 计算模型 |
2 封堵期结构受力与变形分析 |
3 坝上游面出现拉应力的原因 |
4 减小坝上游面拉应力的措施 |
5 结 论 |
(8)李家河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及温控防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
1.2.1 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发展概况 |
1.2.2 碾压混凝土拱坝的的结构特点 |
1.3 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发展趋势 |
1.4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研究方法 |
1.4.1 碾压混凝土温度场研究方法 |
1.4.2 碾压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研究方法 |
1.5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现状 |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计算原理 |
2.1 热传导基本理论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导热问题的定解条件 |
2.2 三维有限元基本理论 |
2.3 稳定温度场三维有限元计算公式 |
2.4 非稳定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公式 |
2.5 温度应力有限元计算公式 |
2.5.1 由变温引起的等效结点荷载计算 |
2.5.2 弹性体变温应力的有限元计算 |
2.6 混凝土徐变应力分析 |
2.6.1 混凝土的变形 |
2.6.2 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
2.6.3 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
2.7 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 |
3 程序的设计 |
3.1 程序总体结构 |
3.2 程序各部分功能介绍 |
3.2.1 前处理 |
3.2.2 程序内核系统 |
3.2.3 后处理 |
3.2.4 帮助系统 |
4 李家河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计算基本资料 |
4.1 工程概况 |
4.2 基本资料 |
4.3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4.4 计算方案 |
5 温度场计算分析 |
5.1 准稳定温度场计算分析 |
5.2 非稳定温度场计算分析 |
5.2.1 非稳定温度场计算成果 |
5.2.2 非稳定温度场计算成果分析 |
6 温度应力计算分析 |
6.1 温度应力计算成果 |
6.2 温度应力计算成果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碾压混凝土坝基础长间歇垫层温度应力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大坝基础长间歇体的温度应力问题 |
1.3 温度应力的研究方法 |
1.3.1 温度场研究方法 |
1.3.2 应力场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徐变应力场三维有限元计算原理 |
2.1 热传导基本理论 |
2.1.1 混凝土热学性能 |
2.1.2 热传导方程 |
2.1.3 温度场的几个基本概念 |
2.1.4 热传导问题的几个定解条件 |
2.2 三维有限元基本理论 |
2.3 稳定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公式 |
2.4 非稳定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公式 |
2.5 温度应力有限元计算公式 |
2.5.1 由变温引起的等效结点荷载计算 |
2.5.2 弹性体变温应力的有限元计算 |
2.6 混凝土徐变应力分析 |
2.6.1 混凝土的变形 |
2.6.2 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
2.6.3 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
3 基础长间歇体温度应力分析的ANSYS实现 |
3.1 ANSYS的基本分析过程 |
3.2 仿真计算的内容 |
3.3 仿真计算的具体实施 |
3.3.1 温度场的仿真 |
3.3.2 应力场仿真 |
4 碾压混凝土坝基础长间歇体温度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施工工期对长间歇体最高温度和应力的影响 |
4.2 浇筑温度对长间歇体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的影响 |
4.3 大气温度对长间歇体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的影响 |
4.4 基础浇筑块长度对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某工程碾压混凝土坝基础长间歇垫层温度应力的分析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基本资料 |
5.3 计算模型及坐标系 |
5.4 计算方案 |
5.5 基础垫层长间歇体温度场计算成果分析 |
5.5.1 非稳定温度场计算成果 |
5.5.2 非稳定温度场计算成果分析 |
5.6 基础垫层长间歇体应力场计算成果分析 |
5.6.1 温度应力计算成果 |
5.6.2 温度应力计算成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工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混凝土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动态仿真与实时控制理论方法 |
2.1 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
2.2 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系统分析 |
2.3 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建模及实现 |
2.4 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动态仿真方法 |
2.5 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动态实时控制方法 |
第三章 向家坝二期截流三维可视化仿真分析 |
3.1 截流施工可视化信息管理技术与方法 |
3.2 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技术 |
3.3 基于3ds max 的三维建模与动态分析技术 |
3.4 向家坝二期截流三维可视化仿真与分析成果 |
第四章 向家坝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系统的研制开发 |
4.1 系统开发目标与原则 |
4.2 系统主要特点 |
4.3 系统功能开发及实现 |
第五章 向家坝二期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 |
5.1 向家坝高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系统描述 |
5.2 向家坝高混凝土重力坝浇筑过程仿真参数的选择与确定 |
5.3 向家坝二期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成果分析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三峡大坝导流底孔封堵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掺MgO对水工隧洞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的影响[D]. 陈妤玚.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2]向家坝导流底孔回填混凝土温度动态预测[J]. 周建兵,黄耀英,何小鹏,田开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5(02)
- [3]高混凝土重力坝关键部位温控防裂研究[J]. 李松辉,张湘涛,张国新,徐华祥. 水力发电学报, 2013(03)
- [4]云南万家口子RCC薄拱坝温度场光纤监测与仿真分析[D]. 郭业水. 广西大学, 2013(03)
- [5]基于生产系统故障响应的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仿真机制研究[D]. 周华维. 三峡大学, 2013(04)
- [6]特高拱坝快速施工关键技术及其在溪洛渡工程上的应用[D]. 朱素华. 清华大学, 2013(07)
- [7]导流底孔结构受力分析与坝上游面拉应力控制措施[J]. 程宵,苏凯,伍鹤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1(06)
- [8]李家河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及温控防裂研究[D]. 李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
- [9]碾压混凝土坝基础长间歇垫层温度应力影响因素研究[D]. 付海峰.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2)
- [10]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工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研究[D]. 王忠耀. 天津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