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胃病与气机失调关系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尹莎[1](2021)在《滋阴止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阴虚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滋阴止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阴虚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70例阴虚肝胃不和型的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其次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以明确滋阴止痛汤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优势和不足,并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就诊的70例上腹痛综合征阴虚肝胃不和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滋阴止痛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疗程为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定。结果1.中医症状疗效上,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4.26%,对照组有效率74.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程度相比对照组较好。2.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积分相比对照组减少更多(P<0.05),提示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停药4周后试验组总积分相比对照组总积分小(P<0.05),提示试验组在远期疗效和预后方面相比对照组好。3.在中医单项症状和PRO量表上,治疗前各指标均P>0.05,不存在显着差异,治疗2周后在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脘部隐痛、胃脘部烧灼感、两胁胀满、心烦、口干咽燥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在喜叹息、嗳气症状上,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相近;停药4周后试验组在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脘部隐痛、胃脘部烧灼感、心烦、口干咽燥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从远期疗效看,试验组疗效在这四方面较对照组好,但在两胁胀满、嗳气、喜叹息上P>0.05,说明这三方面远期疗效尚不能认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上,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生命体征和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滋阴止痛汤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时疗效优于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且在后期回访时主要症状的复发率更低。中医在临床实践时往往根据病人的体质类型,分型论治,具有个体化差异,结果疗效往往反馈较好。病人在服用中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少,中医对功能性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吴爱虹[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总结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文中认为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辨治思路及用药规律,以传承名家经验,丰富临证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09月至2021年01月期间由李灿东教授亲自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胃炎患者200例,将所得病例资料的基本信息、用药信息输入Excel,形成医案数据表,并进行预处理和规范。通过中医健康状态识别系统得出病例中≥70分的证素。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证素、药物分类、性味归经等信息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合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总结出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果:1.一般状况:本研究200例慢性胃炎病案中,女性有120人,占比60%,男性有80人,占比40%。患者年龄以30~69岁居多,共占比85.5%。2.症状统计: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主要消化道症状为胃脘疼痛、胃脘胀满、嗳气、反酸、烧心,主要伴随症状有寐差、口渴、口苦、倦怠乏力、急躁易怒等。3.证素统计:频数分析显示总病位证素前三为胃(70.0%)、肝(49.0%)、脾(36.5%);总实性证素前三为气滞(71.5%)、热(52.0%)、湿(45.0%);总虚性证素前三为阴虚(49.0%)、阳虚(40.5%)、气虚(39.5%)。4.用药规律: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首诊处方中,剔除调和诸药的甘草,共使用中药119味,使用频数1703次,使用频数大于或等于20次的药物共有24味,总占比79.33%,其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常用药中按药物功效可分为10类,其中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约占高频药物的25.98%;其次是理气药,约占17.25%;再次是消食药,约占13.69%;第四是清热药,约占13.18%,此四类药物是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核心药物类别。统计得出,高频药物药性中以温(微温)性药物最多,约占47.22%;寒(微寒)性药物约占25.91%;平性药约占19.32%,温、寒、平性药物占绝大多数。药味中辛味药使用频次最多,约占53.37%;苦味药次之,约占44.41%;再次为甘味药,约占39.82%。总体用药以辛苦调脾胃之气机升降,甘缓补脾胃之虚为本为主要特点。药物归经频率大于或等于10%的为脾经、胃经、肺经、肝经、心经、胆经、大肠经、小肠经、肾经。5.主要核心方药组合:(1)黄芩、大枣、半夏、黄连、干姜、党参、炙甘草、佛手;(2)白术、防风、白芍、陈皮;(3)白芍、柴胡、枳实、甘草;(4)紫苏梗、香附、陈皮、茯苓、神曲。6.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药对有黄连+吴茱萸、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蒲黄。结论:1.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年龄为30~69岁。2.慢性胃炎主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主要实性证素为气滞、热、湿;主要虚性证素为阴虚、阳虚、气虚。3.李灿东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性为本虚标实,基本病机为“肝胃气滞,胃失和降”,处方用药药性多温、寒、平,药味多辛、苦、甘,多运用半夏泻心汤、痛泻要方、四逆散、香苏散等方剂治疗。对伴有血瘀表现的患者,临证喜加用五灵脂、蒲黄、川楝子、延胡索等中药活血化瘀。4.数据挖掘结果反映出李灿东教授在临证治疗慢性胃炎过程中注重“五辨”思想,治疗慢性胃炎全程重视固护正气,注重调畅气机。
吴倩[3](2021)在《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本研究依托于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夏泻心汤调节2型糖尿病人GLP-1和β细胞功能的研究(项目批号:81373594)。论文分为文献综述、理论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三部分,文献综述为中医从脾胃论治的研究进展及现代医学2型糖尿病与胃肠类激素的相关研究进展,理论研究为总结倪青教授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的经验,临床研究为半夏泻心汤对初诊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1.文献综述:总结概括中医学从脾胃论治的生理、病理、病机联系以及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包括对其理论应用、机制、临床研究及现代药理学等进行综述。2型糖尿病以脾胃不和为核心病机,痰浊、瘀血为重要病理产物,从脾胃论治T2DM选用半夏泻心汤具有理论基础。2.倪青教授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经验总结:目的:对倪青教授临床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的理论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整理探析倪青教授以脏腑辨证为理论基础从脾胃角度诊治T2DM的学术经验及思路方法。方法:总结倪青教授从脾胃论治T2DM的思路与方法,包括“脾胃”“胃气”的概念,T2DM脾、胃、肠病机发展的动态演变,脏腑分治法及脾系统合治法的内涵,并对用药特点进行分析,归纳随证化裁加减规律,并附二则典型病例加以解释其临床应用。结论:“脾胃”的内涵其可概指脾、胃、肠,甚至可指消化、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即“大脾胃”的理论体系。T2DM的病程中,脾、胃、肠三者盈亏进退、虚实与共,可同病、并病,虚实转变无端,阴阳消长,寒热错杂,气血损益,证候更易具有动态变化,以脾胃为核心展开辨治,代表方剂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调畅中焦枢纽之功,脏腑皆受其益。倪青教授以脾胃的生理病理变化为核心,运用截断扭转的思路病证结合治疗T2DM,纠正脏腑的病理状态,病证结合诊疗为基本思路,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分期、诊疗,结合辨指标、辨体征,以确定诊疗方案。脏腑分治强调有主有从,横向宏观结合,关注他脏他腑同病;脾系统合治,着眼脾胃肠的气化过程,治疗以调虚实寒热升降并举。故以脾胃为基础的脏腑辨治为核心,贯彻中医整体观念,整体把握病机演变,以提高临床疗效。3.半夏泻心汤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思路与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河北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初诊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患者117例,以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单纯中药组、单纯西药组及中药西药联用组各39例。单纯中药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单纯西药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中药西药联用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十二甲双胍口服,观察周期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胃肠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失访脱落9例,最终108例患者完成本次观察研究,其中单纯中药组(BXXXTZ)35例,单纯西药组(EJSGZ)35例,中药西药联用组(BXXXTEJSGZ)38例。①血糖:治疗后三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下降,治疗前后组内统计对比均有意义(P<0.05),BXXXTEJSGZ血糖下降较另外两组更快更低,且中药联合西药的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达标;治疗后BXXXTZ血糖控制良好7例,控制一般19例,控制不良9例;EJSGZ控制良好8例,控制一般22例,控制不良5例;BXXXTEJSGZ控制良好17例,控制一般18例,控制不良3例;②胃肠道激素水平:GLP-1:三组治疗后均能提高GLP-1水平,BXXXTEJSGZ提高血浆GLP-1的水平显着优于BXXXTZ和EJSGZ(P<0.01),且BXXXTZ提高GLP-1水平的趋势高于EJSGZ;GIP:三组治疗后GIP水平均有提高。与其他两组相比,BXXXTEJSGZ干预12周后可更明显提高患者的GIP水平(P<0.01),BXXXTZ与EJSGZ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YY:三组患者治疗后PYY分泌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三组PYY的变化统计学无明显差异;FGF21:三组治疗后FGF21水平均有提高。BXXXTEJSGZ可更明显提高患者的FGF21水平(P<0.01),BXXXTZ上升趋势要优于EJSGZ。③BMI:三组的体重水平(BM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三者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BXXXTEJSGZ降低体重趋势更明显;纳入研究的患者中,BXXXTEJSGZ对于肥胖人群体重的改善效果明显;④中医证候:BXXXTZ及BXXXTEJSGZ对于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显着优于EJSGZ(P<0.01),BXXXTEJSGZ有效率达92.11%,BXXXTZ有效率达88.57%;中药治疗可缓解改善口渴喜饮、多食易饥、恶心欲呕、腹胀、肠鸣矢气、嗳气、呃逆、大便溏泄、大便秘结、小便频多、胃脘疼痛等症状,而西药治疗对于相关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法改善症状;⑤安全性评估:三组的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经统计均在正常范围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患者,可以控制血糖,调节胃肠类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李婷婷[4](2021)在《基于调平归源法治疗脾胃病的研究分析及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调平归源理论的渊源、内涵。调平归源法是李学军教授挖掘《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与脾胃相关的条文,梳理总结脾胃的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参考张仲景、叶天士、李东垣、汪机等后世医家推崇的脾胃学理论,在全国名老中医马骏的指导下,结合自身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经过不断完善,创造性地提出的用于指导临床诊治各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具体而言,是通过调整阴阳、脏腑、寒热、虚实、升降、气血等,以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李教授运用调平归源法,针对不同类型之脾胃病,创立了众多自拟方,并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运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和临床价值。第二部分内容阐述中西医对BRG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为在调平归源理论指导下,运用自拟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观察。1方法:选取60例肝胃郁热证BR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清胃降逆方口服,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表现等。2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较大,分别为93.33%、70.00%,P<0.05。(2)治疗前后两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各单项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在胃脘灼痛、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等证候方面,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口苦口干、嗳气反酸症状的疗效上两组相当(P>0.05)。(3)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比较:两组治疗前的证候总积分无显着差异,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减低,P<0.05;且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更好,P<0.05。(4)胃镜下疗效观察:(1)胆汁反流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2)胃黏膜相炎症疗效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3.33%,可见治疗组在胃黏膜炎症改善上优于对照组。(5)疾病总疗效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60.00%,差异显着。且治疗组的痊愈及显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6)安全性评价:两组病患在治疗期间,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3结论:清胃降逆方对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中医症状均有获益,尤其在胃脘灼痛、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等方面,作用较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更具优势;在减轻胆汁反流程度及胃黏膜损伤程度等方面疗效也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孟祥丽[5](2020)在《健脾消毒饮治疗CAG-PC的临床研究及对胃黏膜IL-6、IL-11、TNF-α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健脾消毒饮治疗CAG-PC(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的胃癌前情况)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黏膜炎症相关因子IL-6、IL-11、TNF-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方作用于CAG-PC的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根据病例选择标准,对收集的CAG-PC患者,全部给予健脾消毒饮治疗24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相关治疗CAG-PC的药物),观察比较CAG-PC患者应用健脾消毒饮治疗的临床总疗效及其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积分、胃镜象、病理及胃黏膜炎症因子IL-6、IL-11、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健脾消毒饮治疗CAG-PC,临床总疗效:治愈率6.67%,显效率43.33%,有效率46.67%,无效率3.33%,临床总有效率:96.7%。治疗后,患者相关中医证候积分较前显着降低(P<0.01);主要症状积分、胃镜象及病理组织学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炎症因子的表达,IL-6、TNF-α在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的阳性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1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在活动性炎症中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消毒饮干预CAG-PC,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象及病理组织学的表现,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TNF-α等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王淞[6](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刘亚楠[7](2020)在《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深化肠胃理论的研究,揭示肠胃气化理论的深刻内涵。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完善脏腑气化理论体系及医学模式。为临床应用肠胃气化理论提供思路,转变临床治疗肠胃病的思维,以适应大健康时代人们对肠胃健康的心理需求,为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肠胃健康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梳理及理论研究的方法,以《黄帝内经》中的《肠胃》《平人绝谷》作为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整理挖掘,结合《伤寒论》《脾胃论》《临证医案指南》《四圣心源》等古代医家经典巨着,参考现代的《脾脏论》《脾胃气化学说及临证经验》《消化病学》《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等书籍,并以“胃”“小肠”“大肠”“气化”等为关键词在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期刊论文,对肠胃气化理论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结果1.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的《肠胃》《平人绝谷》等肠胃专篇发现:胃、小肠、大肠之间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统一性,三者在解剖形态上形成连贯的空腔结构,生理功能相互配合,病理方面相互影响。2.对肠胃阴阳属性的研究发现:以脏腑阴阳属性的角度划分,肠胃属阳腑;以体用的阴阳属性划分,肠胃为体阳而用阴。3.运用象思维对肠胃整体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肠胃类土,具有化生、长养、承载、转化的特征;肠胃似仓廪,具备储藏、流通、加工的特征;肠胃如器,具备升降出入、生化、盛纳的特征;肠胃像海,具有容纳、化物、潮汐的特征。4.确定了肠胃气化的概念:肠胃气化是在天地之气的参与及影响下,肠胃之气的升降出入、聚散离合运动中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变化。5.提出了肠胃内气化的内涵:肠胃内气化是发生在肠胃以内的气化,体现为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以及糟粕的排泄,这个过程以胃气为主导力量,大肠、小肠之气共同参与其中,是彼此分工明确又协同合作的肠胃内部气化过程。6.提出了肠胃外气化的内涵:肠胃外气化是发生于肠胃外的气化,是肠胃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其他器官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这个过程涉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体官窍。肠胃外气化以五脏为核心,脾气发挥主导力量。7.通过肠胃整体内气化的研究发现:胃、小肠、大肠的关系为解剖结构具有连续的整体性;三者经脉相连、经气相通;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肠胃内气化是一个连贯且有序的过程,共同发挥盛纳、传输、生化、排浊的生理功能。8.通过对肠胃气化的核心机制的探究发现:肠胃的气机运动表现为以降为顺、降中有升、出入有序、出三入一,气化形式的规律为清浊升降、虚实更迭、燥湿制化。9.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肠胃气化贯穿生命之终始;肠胃气化诞生生命之物质;肠胃气化阐释生命之运动;肠胃气化演绎生命之状态;肠胃气化揭示生命之规律。结论1.胃、小肠、大肠三者共同构成了肠胃的整体结构,将肠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三者具有整体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肠胃气化研究具备中医整体性的要求。2.肠胃内、外气化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肠胃内气化是肠胃外气化的前提与基础,肠胃外气化又为肠胃内气化提供动力。肠胃内气化与外气化皆是肠胃之气运动的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着互根互助、协调互制的关系。3.肠胃气化理论研究将肠胃与五脏视为统一的整体,是以肠胃为主体、五脏系统共同参与的气化过程,其中胃在肠胃内气化中发挥主导力量,脾在肠胃外气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整个过程以五脏为核心,由脾胃发挥决定性作用。4.肠胃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的重要场所。饮食入肠胃消化、吸收、排浊输出的过程,主要由肠胃内气化承担。肠胃外气化中肠胃的气化功能为生命提供营养之源头,为五脏系统的生理功能提供物质能量来源,从而达到“气归于权衡”“合于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生命要求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要求。
郭瑞[8](2020)在《唐旭东教授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挖掘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以古今医案云平台为依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较为全面地归纳和分析唐旭东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特点和经验,并依靠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对唐旭东教授的常用药的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挖掘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唐旭东教授门诊中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人,共纳入182名病人的276次就诊记录,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和刻下症、中医诊断、中医证候、西医诊断、方药、检查结果等诊疗信息记录保存。将这些保存的信息输入到古今医案云平台病历分析软件之中。对收集到的病历信息进行统一筛查和处理,使其符合标准化要求。之后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并使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常用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在收取的182名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中,男性77人,女性105人,40-49岁的患者占比最多。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嗳气,其他主要症状包括知饥、纳可、反酸、食后胀等。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侯诊断为肝胃不和(25.81%),患者的其他主要中医证侯诊断包括脾虚气滞(20.44%)、脾虚湿滞(16.62%)、肝郁脾虚(5.15%)、脾虚湿郁(3.68%)等。唐旭东教授最常用的药物为砂仁,其他常用的中药主要包括炙甘草、延胡索、海螵蛸、陈皮、黄连、枳实、党参、柴胡、炒神曲、白芍、佩兰、茯苓、紫苏梗、法半夏、炒白术、生黄芪、炒苍术、干姜、枳壳等。从药物的归经情况看出,最常见的药物归经为足太阴脾经,其次为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山阴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阳胆经等。从药物四气情况看,最常见的药物四气归属为温,其次为温、平、微寒、寒、热等。从患者药物五味情况看,最常见的药物五味归属为辛,其次为苦、甘、酸、涩、咸等。之后使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常用药物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唐旭东教授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体现了通降的理论思想,最常见的中药功效为止痛,其他主要中药功效有:清热燥湿、燥湿化痰、温脾止泻、化湿开胃、理气安胎、泻火解毒、益气复脉、补脾和胃、活血、行气、理气宽中等。
于莉[9](2020)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理改变与“气虚”“阳虚”证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目前基本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本质总属本虚标实,脾胃虚弱是关键,导师团队前期研究总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虚性证素主要是“气虚”与“阳虚”,胃黏膜病理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金标准。故从胃黏膜病理改变观察相应“气虚”和“阳虚”证素的分布情况,以期探究胃黏膜微观结构变化与本病主要证素的内在联系,为中医临床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诊,经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且有临床症状的患者120例,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依据划分为不伴肠化(0),轻度肠化(+),中度肠化(++),重度肠化(+++),上皮内瘤变5组,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者四诊信息,采用证素辨证软件处理证素相关数据,计算各病例“气虚”“阳虚”证素积分,根据积分进行轻、中、重分级,并对临床资料和证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研究中男性较女性多,男女比例为1.79:1,中老年人居多。性别、年龄在不同胃黏膜病理类型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收集的120例病例资料中病位证素分布情况:胃、脾、肝、肾的例数占比均超过50%,是其主要病位证素,其他病位证素由高至低为:胆(20.83%)、心(20.00%)、大肠(16.67%)、小肠(15.83%)、心神(15.00%)、肺(15.00%);病性证素以气滞、气虚、湿、阳虚、痰为主,涉及阴虚、血虚、热、食积、血瘀、寒证素。在不同等级分布上均具有差异性(P<0.05)。3.胃黏膜病理进展与“气虚”“阳虚”证素等级均具有正相关(r=0.430,0.249均>0,P<0.05),且存在等级关联(P<0.05)。4.“气虚”“阳虚”均是不伴肠化生和轻度肠化生阶段重要影响因素(P<0.05,OR值均<1);“阳虚”是中、重度肠化生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OR值=1.701>1),“气虚”证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虚”“阳虚”不是上皮内瘤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5.脾、肾病位证素也是胃黏膜病理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均>1),“气虚”“阳虚”证素均与脾、肾证素相关(P<0.05),根据相关系数排列:脾气虚(r=0.487)>肾气虚(r=0.379),肾阳虚(r=0.459)>脾阳虚(r=0.455)。结论 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理改变各阶段均存在气虚、阳虚,肠化生病理进展甚至发生上皮内瘤变改变时,相应气虚、阳虚的虚损程度亦加重。2.上皮内瘤变胃黏膜病理改变阶段虽可见气虚、阳虚,但病机更为复杂,属虚实夹杂。3.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阳虚与脾、肾脏腑相关,不伴或轻度肠化生以脾气虚为主,中、重度肠化生胃黏膜病理改变以脾肾阳虚为主。
覃玉珍[10](2019)在《李桂贤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总结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导师李桂贤教授治疗FC的临床经验,探究其治疗本病的诊疗规律,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课题分为系统整理李桂贤教授治疗FC的临床经验总结和导师经验方加味逍遥散治疗FC的临床研究两部分。(1)经验总结: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抄方、笔记、听课、病例讨论等,定期总结提炼临床经验,对导师治疗FC的临床及学术经验进行归纳总结。(2)临床研究:将86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肝郁气滞证F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予服用加味逍遥散,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肛门直肠测压各项指标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并评估其预后情况,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过程中共脱落病例5例,最终完成观察病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40例。(1)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2.5%、75.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临床症状积分比较:(1)主要症状积分:两组病例各单项主要症状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排便时间症状对照组优于治疗组,排便频率、排便困难度、腹胀腹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无显着差别(P>0.05)。(2)次要症状积分:单项次要症状中对照组中肠鸣矢气、乏力太息治疗后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嗳气呃逆、食少纳呆、胸胁满闷、情志异常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3)总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3)肛门直肠测压指标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排便压力、肛门松弛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排便紧迫感阈值、最大耐受容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直肠排便压力、排便紧迫感阈值、肛门松弛率无明显差异,肛管最大收缩压升高明显,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最大耐受容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排便压力、排便紧迫感、肛门松弛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病例分型比较:两组病例FC分型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5)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担忧度、满意度及总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及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4周,治疗组复发率14.7%,对照组复发率为37.9%,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导师治疗功能性便秘重视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疏肝健脾、通调气机为法,兼以理气和胃,补肾理肺,润肠通便,强调“气机灵动、协调平衡”。加味逍遥散是其协调肝脾气机,调理肝脾气血,通便降浊的代表方之一。(2)加味逍遥散治疗功能性便秘肝郁气滞证患者疗效确切,不仅能显着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直肠感知阈、增强直肠敏感性、增强肌肉收缩功能,而且能显着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二、慢性胃病与气机失调关系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胃病与气机失调关系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滋阴止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阴虚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数据挖掘总结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医案数据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医案筛选 |
2.2 医案数据预处理 |
2.3 信息录入和数据库建立 |
3.统计学分析 |
3.1 频数分析 |
3.2 关联规则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研究结果 |
1.患者基本信息统计 |
1.1 患者性别分布 |
1.2 患者年龄分布 |
2.症状分布 |
2.1 高频症状频数分析 |
2.2 高频症状关联规则分析 |
2.3 舌象分布 |
2.4 脉象分布 |
3.慢性胃炎患者证素类型分布 |
3.1 总体证素分布 |
3.2 总体证素关联规则分布 |
3.3 不同性别慢性胃炎患者证素分布 |
3.4 不同年龄慢性胃炎患者证素分布 |
4.用药分布 |
4.1 高频药物类别分布 |
4.2 高频药物药性分布 |
4.3 高频药物药味分布 |
4.4 高频药物归经分析 |
4.5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4.6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
5.主要症状与高频用药间的关联规则分析 |
讨论 |
1.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高频用药分析 |
1.1 高频药物类别结果分析 |
1.2 高频药物药性结果分析 |
1.3 高频药物药味结果分析 |
1.4 高频药物归经结果分析 |
1.5 常用药对 |
1.6 核心方药 |
2.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学术思想 |
2.1 辨病 |
2.2 辨证 |
2.3 辨症 |
2.4 辨人 |
2.5 辨机 |
3.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从脾胃论治T2DM的研究进展 |
1 脾(胃)胰相关与2型糖尿病 |
2 脾失健运,脾胃不和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之一 |
2.1 脾失健运,脾胃不和 |
2.2 痰浊血瘀,气机失畅 |
2.3 气机失常,功能失调 |
3 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 |
4 调和脾胃祖方半夏泻心汤 |
4.1 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基础 |
4.2 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进展 |
综述二: 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的胃肠类激素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与胃肠类激素的关系 |
1.1 胰高血糖素样肽-1 |
1.2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样多肽 |
1.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
1.4 酪酪肽 |
1.5 胆囊收缩素 |
2 糖尿病相关的胃肠道激素治疗 |
第二章 倪青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经验 |
前言 |
1 “脾胃”的内涵 |
1.1 “脾胃”生理 |
1.2 重视“胃气” |
2 病机相互转化,重在动态把握 |
2.1 脾病及胃 |
2.2 胃病及脾 |
2.3 脾、胃病及肠 |
2.4 肠病及脾胃 |
2.5 生克制化,病及他脏 |
3 辨证施治,法随证立 |
3.1 理脾为主,脏腑分治 |
3.2 脾系统合治 |
3.3 病证结合,理楫脾胃辨治思路 |
4 验案举隅 |
第三章 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1.5 研究方法 |
1.6 疗效判定标准 |
1.7 不良事件观察 |
1.8 统计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基线比较 |
2.2 血糖指标 |
2.3 胃肠道激素水平 |
2.4 体重指数(BMI)比较 |
2.5 中医证候情况比较 |
2.7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3.1 立论依据 |
3.2 半夏泻心汤对血糖影响 |
3.3 半夏泻心汤对胃肠类激素指标的影响 |
3.4 半夏泻心汤对体重的影响 |
3.5 半夏泻心汤对中医证候改善 |
3.6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宄成果 |
(4)基于调平归源法治疗脾胃病的研究分析及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前言 |
第一章:调平归源法的理论研究 |
1 调平归源法的理论溯源 |
1.1 《黄帝内经》奠定其理论基础 |
1.2 后世医家对脾胃学说的完善 |
2 调平归源法的理论内涵 |
2.1 调整阴阳 |
2.2 通调脏腑 |
2.3 调理气血 |
2.4 补虚泻实 |
2.5 平调寒热 |
2.6 调节升降 |
第二章:文献研究 |
1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中医研究现状 |
1.1 中医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1.3 辨证分型 |
1.4 近现代名家治疗经验 |
2 BRG的西医研究现状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诊断 |
2.3 治疗 |
第三章:运用调平归源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的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资料可行性分析 |
3.2 治疗前后疗效观察指标的比较 |
3.3 安全性评定 |
4 讨论 |
4.1 清胃降逆方的分析 |
4.2 结论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中医症候程度积分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5)健脾消毒饮治疗CAG-PC的临床研究及对胃黏膜IL-6、IL-11、TNF-α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受试者退出或中止试验标准 |
1.6 病例脱落处理 |
2 病例收集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观测指标 |
3.3 免疫组化试验 |
4 疗效评定标准 |
4.1 临床总疗效评定标准 |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4.3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4.4 胃镜疗效评定标准 |
4.5 病理疗效评定标准 |
4.6 炎症因子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与年龄分布 |
1.2 病程及家族史分布 |
1.3 既往史及个人史分布 |
1.4 饮食偏嗜分布 |
1.5 基础检查及化验比较 |
2 临床疗效 |
2.1 临床总疗效积分比较 |
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
2.4 胃镜象积分比较 |
2.5 病理组织积分比较 |
3 胃黏膜炎症因子表达结果 |
3.1 IL-6、IL-11、TNF-α IS积分比较 |
3.2 治疗前后IL-6、IL-11、TNF-α平均灰度值比较 |
讨论 |
1 西医学对CAG-PC的认识研究 |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 诊断 |
1.3 治疗 |
2. 中医学对CAG-PC的认识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疗 |
3 从“脾虚毒损胃络”论治CAG-PC |
3.1 脾虚为邪袭之根本 |
3.2 毒为邪之渐,毒为虚之端 |
3.3 胃络受损为病之极 |
3.4 脾虚毒损胃络理论指导CAG-PC之治疗 |
4 方药分析 |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临床疗效分析 |
5.3 胃黏膜炎症因子表达结果分析 |
6 问题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IL-6、IL-11、TNF-α在CAG-PC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从“脾虚毒损胃络”论治CAG-PC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词表 |
附录2: 治疗前后免疫组化图 |
附录3: 健脾消毒饮干预CAG-PC临床疗效观察表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
1 生平概述 |
2 着作介绍 |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
1 肺系病证 |
1.1 感冒 |
1.1.1 风寒、风热之辨 |
1.1.2 治疗法则 |
1.1.3 分型证治 |
1.1.4 经验用药 |
1.1.5 注意事项 |
1.1.6 小结 |
1.2 咳嗽 |
1.2.1 病因病机 |
1.2.2 治疗法则 |
1.2.3 分型证治 |
1.2.4 特色用药 |
1.2.5 小结 |
2 心系病证 |
2.1 胸痹 |
2.1.1 病因病机 |
2.1.2 治疗法则 |
2.1.3 分型证治 |
2.1.4 小结 |
2.2 狂证 |
2.2.1 病因病机 |
2.2.2 治疗法则 |
2.2.3 分型证治 |
2.2.4 小结 |
2.3 痴呆 |
2.3.1 病因病机 |
2.3.2 治疗法则 |
2.3.3 分型证治 |
2.3.4 小结 |
2.4 恐惧 |
2.4.1 病因病机 |
2.4.2 治疗法则 |
2.4.3 分型证治 |
2.4.4 小结 |
3 脾胃病证 |
3.1 泄泻 |
3.1.1 病因病机 |
3.1.2 治疗法则 |
3.1.3 分型证治 |
3.1.4 临证要点 |
3.1.5 小结 |
4 肝胆病证 |
4.1 臌胀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疗法则 |
4.1.3 分型证治 |
4.1.4 软化肝脾验方 |
4.1.5 小结 |
4.2 胆痹 |
4.2.1 病因病机 |
4.2.2 施治法则 |
4.2.3 分型证治 |
4.2.4 小结 |
4.3 内伤头痛 |
4.3.1 病因病机 |
4.3.2 施治法则 |
4.3.3 分型证治 |
4.3.4 用药特色 |
4.3.5 小结 |
5 肾系疾病 |
5.1 水肿 |
5.1.1 病因病机 |
5.1.2 治疗法则 |
5.1.3 分型证治 |
5.1.4 专药专方 |
5.1.5 小结 |
6 气血津液疾病 |
6.1 内伤发热 |
6.1.1 分辨外感内伤 |
6.1.2 把握时间规律 |
6.1.3 分型证治 |
6.1.4 小结 |
7 肢体经络病证 |
7.1 腰痛 |
7.1.1 病因病机 |
7.1.2 治疗法则 |
7.1.3 分型证治 |
7.1.4 小结 |
7.2 痿证 |
7.2.1 病因病机 |
7.2.2 治疗法则 |
7.2.3 分型证治 |
7.2.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
1 大气一元论 |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
3 医易相通论 |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
3.2.1 辨证恒动思维 |
3.2.2 方剂灵活化裁 |
3.2.3 剂型丰富发展 |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
4.2.1 明辨病位 |
4.2.2 治病于未发 |
4.2.3 应时组方选药 |
4.2.4 应时服药 |
4.2.5 预测病势 |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
5.2.3 胃气为脉之本 |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
5.4 治胃之法 |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
6.1 风药概说 |
6.2 风药性能 |
6.2.1 风药多味辛 |
6.2.2 风药以泻为主 |
6.2.3 风药性走 |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
6.3.1 风药治风 |
6.3.2 风药治血 |
6.3.3 风药治湿 |
6.3.4 风药助火 |
6.3.5 风药升阳 |
6.3.6 风药止痒 |
6.3.7 风药通滞 |
6.3.8 风药开玄 |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
7.2.1 量从症变 |
7.2.2 量从人变 |
7.2.3 减量间服 |
7.2.4 遵古不泥 |
7.2.5 精准靶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7)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肠胃气化概念的提出 |
1 肠胃概念 |
1.1 肠胃解剖学认识 |
1.1.1 古代解剖 |
1.1.2 现代解剖 |
1.2 肠胃的阴阳属性 |
1.2.1 肠胃居阴位,属阳腑 |
1.2.2 体阳而用阴 |
1.3 肠胃的功能特征 |
1.3.1 土的特征 |
1.3.2 仓廪的特征 |
1.3.3 器的特征 |
1.3.4 海的特征 |
2 气化概念 |
2.1 “气”“化”释义 |
2.2 气化含义 |
2.3 气化与气机的关系 |
3 肠胃气化概念 |
第二章 肠胃气化的核心机制探讨 |
1 肠胃之气的运动形式 |
1.1 以降为顺,降中有升 |
1.2 出入有序,出三入一 |
2 肠胃气化的规律 |
2.1 清浊运动 |
2.2 虚实更迭 |
2.3 燥湿制化 |
3 肠胃气化与脾胃、三焦关系 |
3.1 肠胃气化以脾升胃降为枢纽 |
3.2 肠胃气化以三焦为通道 |
4 肠胃内气化和外气化的关系 |
4.1 互根互助 |
4.2 协调互制 |
第三章 以胃气为主导、水谷为基础的肠胃内气化研究 |
1 肠胃内气化内涵 |
1.1 以水谷为基础 |
1.2 以胃气为主导 |
2 肠胃各腑之内气化 |
2.1 胃腑气化功能 |
2.1.1 受纳水谷 |
2.1.2 腐熟水谷 |
2.2 小肠腑气化功能 |
2.2.1 受盛化物 |
2.2.2 泌别清浊 |
2.3 大肠腑气化功能 |
2.3.1 燥化糟粕 |
2.3.2 排泄粪便 |
3 肠胃整体之内气化 |
3.1 胃、小肠、大肠三者的关系 |
3.1.1 解剖结构具有连续的整体性 |
3.1.2 经脉相连,经气相通 |
3.1.3 生理上相互配合 |
3.1.4 病理上相互影响 |
3.2 肠胃整体气化功能 |
3.2.1 盛纳 |
3.2.2 传输 |
3.2.3 生化 |
3.2.4 排浊 |
第四章 以脾气为主导、五脏为核心的肠胃外气化研究 |
1 肠胃外气化内涵 |
1.1 以脾气为主导 |
1.2 以五脏为核心 |
2 肠胃外气化与脾 |
2.1 肠胃与脾的关系 |
2.1.1 脏腑相合 |
2.1.2 经络络属 |
2.1.3 升降相因 |
2.1.4 阴阳互助 |
2.1.5 燥湿既济 |
2.2 肠胃与脾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2.2.1 脾行津液 |
2.2.2 脾气散精 |
2.2.3 脾藏营运营 |
3 肠胃外气化与肺 |
3.1 肠胃与肺的关系 |
3.1.1 脏腑相合 |
3.1.2 经络关系 |
3.1.3 金土关系 |
3.2 肠胃与肺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3.2.1 中焦受气化血注肺经 |
3.2.2 营卫气化起于中焦 |
3.2.3 输精皮表 |
3.2.4 影响宗气生成 |
4 肠胃外气化与心 |
4.1 肠胃与心的关系 |
4.1.1 脏腑相合 |
4.1.2 经络关系 |
4.1.3 胃络通心 |
4.2 肠胃与心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4.2.1 泌别清浊,浊气归心 |
4.2.2 生营化血,以贯血脉 |
5 肠胃外气化与肝 |
5.1 肠胃与肝的关系 |
5.1.1 肝与大肠气化相通 |
5.1.2 经络关系 |
5.1.3 厥阴相火与肠胃关系 |
5.2 肠胃与肝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5.2.1 淫精于肝 |
5.2.2 化血藏于肝,以生血气 |
6 肠胃外气化与肾 |
6.1 肠胃与肾的关系 |
6.1.1 肾司开阖与肠胃开合 |
6.1.2 肾之封藏与胃之受纳 |
6.1.3 经络关系 |
6.2 肠胃与肾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6.2.1 后天之精,下注于肾 |
6.2.2 后天补养先天 |
第五章 研究肠胃气化理论的意义 |
1 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 |
1.1 肠胃气化贯穿生命之终始 |
1.2 肠胃气化生成生命之物质 |
1.3 肠胃气化阐释生命之运动 |
1.4 肠胃气化演绎生命之状态 |
1.5 肠胃气化揭示生命之规律 |
2 完善脏腑气化理论体系及医学模式 |
2.1 深化脏腑气化理论研究 |
2.2 发展脏腑气化医学模式 |
3 昭示中医思维方式及观念 |
3.1 气化平衡观 |
3.2 气化恒动观 |
4 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
4.1 诸病皆可调肠胃 |
4.1.1 调肠胃以安五脏 |
4.1.2 调肠胃以通血脉 |
4.1.3 调肠胃以和精神 |
4.2 治疗肠胃病的基本治则 |
4.2.1 调衡气机 |
4.2.2 肠胃与五脏互调 |
5 推动临床实践的发展与应用 |
5.1 调气机而治 |
5.1.1 畅通气机 |
5.1.2 升清气 |
5.1.3 降浊气 |
5.2 调肠胃以治五脏 |
5.2.1 调肠胃以治肝 |
5.2.2 调肠胃以治心 |
5.2.3 调肠胃以治脾 |
5.2.4 调肠胃以治肺 |
5.2.5 调肠胃以治肾 |
5.3 肠胃病从五脏论治 |
5.3.1 肠胃病从肝论治 |
5.3.2 肠胃病从心论治 |
5.3.3 肠胃病从脾论治 |
5.3.4 肠胃病从肺论治 |
5.3.5 肠胃病从肾论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唐旭东教授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挖掘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 |
3 胃食管反流病的辩证分型 |
4 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治疗 |
4.1 抑制胃酸分泌 |
4.2 促进胃肠动力,加速排空 |
4.3 保护胃黏膜 |
4.4 联合用药 |
5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
5.1 辨证论治 |
5.2 外治法 |
5.3 中西医结合疗法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领域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 |
1 频数分析 |
2 关联规则分析 |
3 聚类方法 |
4 其他常用数据挖掘方法 |
5 网络药理学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常用研究工具 |
5.3 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5.3.1 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 |
5.3.2 在中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
5.3.3 在方剂学研究中的应用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信息采集 |
3.2 信息处理 |
3.3 信息核查 |
3.4 数据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一般资料统计 |
4.2 症状以嗳气等为主 |
4.3 舌象 |
4.4 脉象以细弦为主 |
4.5 四诊综合 |
4.6 疾病诊断 |
4.7 治法以舒肝健脾为主 |
4.8 中药以砂仁、炙甘草为主 |
5 网络药理学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药物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 |
6 讨论 |
6.1 基本信息分析 |
6.2 四诊信息分析 |
6.3 病证信息分析 |
6.4 治法分析 |
6.5 用药分析 |
6.6 唐旭东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总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理改变与“气虚”“阳虚”证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
1.2 证素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收集与分组 |
2.2 质量控制 |
2.3 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基本资料 |
1.1 CAG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
1.2 CAG胃黏膜病理分布情况 |
1.3 CAG不同病理组性别分布情况 |
1.4 CAG不同病理组年龄分布情况 |
2 中医证素分布情况 |
2.1 CAG总体病位证素分布特点 |
2.2 CAG总体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
3 不同病理组中“气虚”“阳虚”证素分布特点 |
3.1 CAG不同病理组中病性证素的分布情况 |
3.2 CAG不同病理组中“气虚”“阳虚”证素分布特点 |
3.3 CAG不同病理组与“气虚”“阳虚”证素的关系分析 |
4 不同病理组中“气虚”“阳虚”证素与病位证素相关性分析 |
4.1 CAG不同病理组中病位证素的分布情况 |
4.2 CAG“气虚”“阳虚”证素与有关病位证素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理论认识 |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论认识 |
1.2 中医证素辨证法 |
2 一般资料分析 |
2.1 性别年龄资料分析 |
2.2 CAG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
3 证素资料分析 |
3.1 CAG总体病位病性证素分布特点分析 |
3.2 CAG胃黏膜病理改变与“气虚”“阳虚”证素的相关性分析 |
3.3 CAG“气虚”“阳虚”证素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分析 |
3.4 小结 |
4 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和病理诊断标准 |
附录 B:证素辨证标准 |
附录 C: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证素提取四诊信息采集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李桂贤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总结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关于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2 中医关于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3 总结 |
第二部分 李桂贤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总结 |
1 病因病机 |
2 辨治经验 |
3 预防调摄 |
4 典型验案 |
第三部分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检查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评价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治疗结果比较 |
3.3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导师对功能性便秘肝郁气滞证的认识 |
4.2 加味逍遥散组方理论分析及药理研究 |
4.3 关于对照组选用药物 |
4.4 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慢性胃病与气机失调关系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滋阴止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阴虚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研究[D]. 尹莎.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基于数据挖掘总结李灿东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D]. 吴爱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胃不和证临床疗效观察[D]. 吴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基于调平归源法治疗脾胃病的研究分析及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D]. 李婷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健脾消毒饮治疗CAG-PC的临床研究及对胃黏膜IL-6、IL-11、TNF-α表达的影响[D]. 孟祥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D]. 刘亚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唐旭东教授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挖掘及网络药理学研究[D]. 郭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理改变与“气虚”“阳虚”证素的相关性研究[D]. 于莉.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李桂贤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总结及临床研究[D]. 覃玉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