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肖静[1](2019)在《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监狱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以广东N监狱为例》文中指出现阶段,我国监狱管理的方式是以管理罪犯为目的,更加注重“关的住”罪犯,对罪犯的再社会化管理方面有所欠缺。近年来,我国罪犯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犯罪主体类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给监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罪犯重新犯罪率也逐年增加。这些将引发公共管理问题,影响社会治安。监狱属于政府公共职能部门,本文从公共管理视角出发,将监狱的公共价值定位为促进罪犯再社会化,也就是监狱在监禁罪犯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协同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对罪犯进行改造活动,最大程度的转化罪犯恶性思维、矫正罪犯恶性行为,消除罪犯的社会危害性,成为合格公民。选择罪犯再社会化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因为罪犯再社会化成功与否,不仅是监狱管理工作成效的体现,更是刑罚目的之所在。促进罪犯再社会化,能够促进罪犯认罪悔罪、重新做人,能够促进罪犯健全人格、掌握生存技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回归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达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本文将运用公共管理等知识,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管理机制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此章节重点概述了本文研究的时代环境、研究的价值、分析方法及其论文写作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及其涉及到的理论。第三部分,国内外监狱成功经验。通过分析国外和国内部分省份的监狱管理基本方法,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给予广东N监狱管理机制创新提供最好的思路。第四部分,监狱现状、困境及原因分析。本文对广东N监狱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归纳、分析、梳理和研究,指出了目前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监狱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困境,通过调查问卷分析、访谈分析其中的原因,试图理清我国监狱管理模式和机制,为监狱工作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明确方向。第五部分,广东N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通过优化管理理念,并就建立和完善大教育机制、劳动改造机制、心理矫治机制、警察队伍管理机制、帮教联动机制、质量评估机制等进行了探讨、分析,从而找到创新监狱管理机制的具体对策。

王成文[2](2016)在《上海市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传统的家庭养老照料模式逐步转向社会化管理服务,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都急需大量高素质养老服务人员。目前,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老人与养老服务人员3:1的比例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大约在1000万人。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人员培养存在规模小、层次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2016年初召开的两会上,养老问题,既是社会热点,也是诸多两会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上海市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现状调查并结合访谈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可以选择的对策建议。本文结构如下:绪论部分,通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阐述论文选题的出发点,在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思路等章节,对论文的写作思路做了整理和规范。第二部分,为上海市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现状调查。选择上海市14个区34所养老机构的170名养老服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培训调查问卷调查,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访谈,对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并进行系统分析讨论,发现问题。第三部分为访谈及结果分析。第四部分中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对策及建议。提出一些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建议的同时,重点强调了院校发挥优势,并归纳、创新、总结五种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培训模式。即,抓牢养老服务人才分类培训、创新分级培训模式、探索政企行校联合培训、拓展养老服务人员生力军储备培训模式、探索与海外院校探讨“养老服务人员交流交换”培训模式。同时,提出培训过程中,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运用,并在构建合理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考核评价体系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另附有参考附表。另外,极力呼吁政府发挥作用,给予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方面以切实支持。最后结论中指出,为全面提高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培训水平,政府、院校社会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合作。

彭飞[3](2015)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我国电子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高技能人才在各行业领域的迫切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国家结合时代发展与变化对各行业的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改革与完善。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在我国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随后原劳动部和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联合颁布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对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出了整体部署。《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是由《工人考核条例》演变而生,为各行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原来的工人八级演变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对劳动者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进行综合性考核,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并实行准入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发展至今已经20余年,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成功输送了几千万人才,但在成功背后的问题也是存在的,特别是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适应性之间的磨合问题,对工作细节的严格程度问题等,这需要职业技能鉴定各行业的管理人员不断思考和探索,对职业技能鉴定体制中现有问题和潜在问题进行甄别与评估,达到对职业技能鉴定体制优化的作用,起到积极性的意义。本研究选择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对行业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分析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之所以选择电子行业其目的性在于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电子信息化,计算机的应用普遍存在。另外对电子行业更高端产业的人才培养也是行业内部的责任,不仅仅为行业内部输送人才,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电子信息化的发展与进步代表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对各行业的发展起到重大意义。同时对行业内部体制管理的重新审视,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紧跟国际发展的脚步;针对电子行业的社会化管理体制、技术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围绕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职能管理、在管理的执行力以及监管机制等问题展开分析并给予解决对策,使电子行业的发展更加适应时代以及国家政策的要求,对行业内相关制度和流程重新审视和完善具有理论意义。电子行业发展近20年来,为社会输出人才100多万人,形成了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建立了50家职业技能一级鉴定站,共培养考评员4000多名,督导员300多名,开展52个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至今开发职业标准30个,以及完成了1000个工种题库的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管理体制,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和部分IT企业开展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随着不断发展,体制内的问题逐渐显露,对行业内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解决才能进一步强化行业间的竞争力,才能为人才培养提供基本保障。对于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来说如何发挥自身的职能领导和管理下属机构,如何对中央政策的正确解读与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所产生的问题会如何制约电子行业发展等问题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合格的高技能人才走向社会为我国经济做贡献。因此另外选择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为题的另一个目的是近几年国务院大力整合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大批职业被取消或整合,那么对于电子行业来说如何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既要完成国家要求的培养人才的任务,又要对其自身的体制问题进行优化,才能符合社会要求。我国的电子信息化发展速度迅猛,科技化和信息化逐渐进入到了各行各业,对电子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通过对鉴定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研究,从社会化管理体制、行政管理、技术指导、实施机构工作,具体鉴定工作管理领域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出每个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对策,同时与国外职业技能鉴定体制管理进行对比,找出可借鉴的方面并加以分析。最终达到通过本研究能够令电子行业的体制管理更加适应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更加适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

晁捷[4](2014)在《关于铁路职业技能鉴定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其快速发展推动下,铁路职业技能鉴定成为了培养高素质以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文章对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对铁路工人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状况进行了研究,对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以及怎样更好的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出了建议。

韩舒文[5](2014)在《中、澳两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的中心是以职业资格展开,围绕职业资格考核、鉴定、证书的颁发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的统称。本文以中国、澳大利亚为研究对象,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切入点,研究两个国家之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历史发展、组织管理体系、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鉴定、职业资格保障体系。通过几方面的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总结共同发展特点,并提出适应我国的借鉴策略。论文主体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澳大利亚两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澳大利亚两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这部分主要是从两国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体制、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和资格标准、职业教育的培训系统、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评及运行方式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的。第四部分总结了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经验,主要是从管理体系、职业资格框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等多角度展开。第五部分阐述了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的启示。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对上文的比较和经验的总结得出一些对我国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发展有益的启示。

丁惠炯[6](2013)在《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管理者和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科研人才,更需要大量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技艺高超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加快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对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自治区是制造业大区,能否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强区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自治区却面临着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地区和产业分布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国内外实践的成功经验证明,在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政策的完善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如何更好地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政策进行研究。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通过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搭建理论的框架,并据此深入剖析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所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为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本文首先阐明了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及相关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并加以简要评价,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和研究的内容框架。其次,在对技能型人才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法律法规依据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总结概括了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制定和实施四个方面的有利因素(包括地域辽阔;人口文化程度呈提高趋势;第二产业形成了雄厚基础和鲜明特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加快等);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表明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预测了未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归纳出五个方面的不利因素(包括技能型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失衡;技能型人才的技能等级构成失衡;技能型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层次偏低;技能型人才总量供给不足;技能型人才生态环境沙化等)。指出政府在制定、实施和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时,应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妥善回避和化解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取得跨越式的发展。虽然内蒙古自治区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的实施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已经实施的政策及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国内外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借鉴。本文认为,可资借鉴的国内外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经验主要有:政府鼓励和引导、财政支持、科学规范的管理、促进和加强技能培养的“就业导向”和“校企合作”等等;国内外技能型人才使用政策的经验主要有:实施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等等。最后,在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培养和使用两方面全方位地提出了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相关政策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培养与使用“政策”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技能型人才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扩展了技能型人才研究的领域,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探索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对“培养”和“使用”的各自范畴进行了划分,便于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政策进行较为细致和清晰的研究,避免由于概念范畴上的交叉而引起研究的混乱;充分体现了欠发达地区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政策的特殊性,是在现有技能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基础上的拓展;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政策问题加以分析,较为准确地对内蒙古自治区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取得的成就及其缺失和成因进行有效地分析,等等。

李富香[7](2013)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技能鉴定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如何改进职业技能鉴定模式,做出了探讨和建议。

窦显娜[8](2011)在《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就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工作。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是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更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促进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比较可行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来解决目前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为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一定程度的借鉴。在研究中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质量管理等理论,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统计学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以下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1)在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和质量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分析了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2)通过陕西省范围内的职业技能工作现状和问题的统计,通过对比分析,从中发现目前相关工作环节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剖析,找出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3)通过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技术,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试设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建立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对目前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过程如何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做以探讨,以达到规范制度、健全鉴定体系、全面开创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新局面的最终目的。

李晓凌[9](2008)在《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人员中,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山东是制造业大省,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我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但是目前我省却面临着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地区和产业分布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满足我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当前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比较研究、现状分析、需求预测等方法,在对高技能人才的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对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概括了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技能人才整体地位不高;政府投入不足,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健全;企业未充分履行技能培训义务,对技能型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技工院校、职业学院缺少竞争优势。针对我省高技能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对国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进行了梳理和借鉴,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评价和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我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希望我省高技能人才能够科学规范的地培养和成长,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学校等机构实施技能人才开发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对我省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了国外技能人才发展的经验,并将心理学的知识与观点应用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中。

潘文浩[10](2007)在《山东省高技能人才评价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人员中,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能、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以及相应职级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的山东省,根据人才强省战略,需要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比较研究等方法,在对高技能人才的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对我省高技能人才分布结构进行了分析,我省技术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有着较大差距,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对2007-2010年我省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我省高技能人才评价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我省高技能人才评价和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国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进行了梳理和借鉴,从如何优化我省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和如何做好高技能人才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应逐步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从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改革企业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和推进职业院校资格认证等方面入手,同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从培养、使用、激励、交流、保障等管理环节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职业培训改革,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激励机制,完善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机制,形成高技能人才良好成长机制,实现人才强省战略。并首次提出了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院校和企业技能人才鉴定评价模式。

二、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监狱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以广东N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罪犯再社会化的基本概念
        2.1.1 政治再社会化
        2.1.2 道德再社会化
        2.1.3 基本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识再社会化
        2.1.4 社会角色再社会化
    2.2 监狱管理机制的基本概念
    2.3 相关理论
        2.3.1 协同治理理论
        2.3.2 流程再造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的管理机制分析
    3.1 国外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的管理机制
        3.1.1 德国监狱管理机制
        3.1.2 日本监狱管理机制
        3.1.3 英国监狱管理机制
    3.2 国内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的管理机制
        3.2.1 上海监狱系统管理机制
        3.2.2 江苏监狱系统管理机制
    3.3 国内外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管理的比较与借鉴
        3.3.1 法律法规设置到位
        3.3.2 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高
        3.3.3 社会认同和参与程度较高
        3.3.4 对罪犯矫正研究较深入
第四章 广东N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管理的现状、困境及原因分析
    4.1 广东N监狱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管理机制现状
        4.1.1 广东N监狱基本情况
        4.1.2 广东N监狱现有管理模块
        4.1.3 广东N监狱现有管理运行机制
    4.2 广东N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 监狱管理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2 监狱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3 监狱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4 监狱管理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 广东N监狱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管理机制对策建议
    5.1 激发监狱管理参与主体活力
        5.1.1 重塑监狱管理理念
        5.1.2 完善警察管理机制
    5.2 完善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监狱管理方法
        5.2.1 整合大教育大改造机制
        5.2.2 革新职业技术教育机制
    5.3 丰富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监狱管理形式
        5.3.1 创建协同联动机制
        5.3.2 理顺程序,流程再造
    5.4 强化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监狱管理保障
        5.4.1 强化法律法规保障
        5.4.2 建立罪犯改造质量评估机制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问卷调查
附录 B:访问提纲及人员(面向警察及领导)
    (一)访谈提纲
    (二)访谈人员
附录 C:访谈提纲及人员(面向监狱罪犯)
    (一)访谈提纲
    (二)访谈人员
致谢
作者简历

(2)上海市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养老服务
        1.2.2 养老服务人员
        1.2.3 职业培训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第2章 上海市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现状调查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一般资料
        2.2.2 培训现状情况
        2.2.3 培训需求
    2.3 分析讨论
        2.3.1 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2.3.2 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2.3.3 培训需求分析
第3章 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相关访谈及结果分析
    3.1 访谈对象
    3.2 访谈内容
    3.3 访谈结果
    3.4 访谈分析总结
        3.4.1 政府寻求加快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路径
        3.4.2 上海市养老机构重视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
        3.4.3 培训院校、培训机构纷纷开办培训
        3.4.4 社会居民希望养老服务培训受众面广
第4章 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对策及建议
    4.1 依托院校开展多种形式、模式的培训教育
        4.1.1 抓牢养老服务人才分类培训
        4.1.2 创新分级培训模式
        4.1.3 探索政企行校联合培训
        4.1.4 拓展养老服务人员生力军储备培训模式
        4.1.5 探索与海外院校探讨“养老服务人员交流交换”培训模式
    4.2 培训过程中,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运用
        4.2.1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教学效果
        4.2.2 应用互动、讨论、经验分享式培训、教学方法
        4.2.3 结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
        4.2.4 重视实训教学环节
    4.3 构建合理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考核评价体系
        4.3.1 理论试卷考核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
        4.3.2 实训操作考核题目需结合养老服务实际
        4.3.3 对培训学员进行综合评价
        4.3.4 教师认真填写“实训项目评价表”
    4.4 政府发挥作用,给予切实支持
        4.4.1 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制度
        4.4.2 建立机制吸引专业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概述
    1.1 社会化管理体制概述
    1.2 技术管理体系概述
    1.3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原因
    2.1 电子行业社会化管理体制的问题
        2.1.1 组织职能执行力不足影响行业发展
        2.1.2 行业指导程度不高,对行业鉴定宣传力度不足
        2.1.3 服务与管理的责任划分不清,不利于解决行业内部基本矛盾
        2.1.4 培养职能未充分发挥,严重缺乏社会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
    2.2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管理体系问题
        2.2.1 组织目标不够明确
        2.2.2 技术能力不足,影响具体内容实施
        2.2.3 与外界交流不足,影响技术管理体系的针对性
    2.3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
    2.4 案例分析
3.国外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的借鉴与比较
    3.1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
        3.1.1 注重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管理
        3.1.2 技术管理体系具备世界领先水平
        3.1.3 质量管理体系为培训提供有效保障
    3.2 韩国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
        3.2.1 韩国职业培训与鉴定的基本概况
        3.2.2 韩国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化管理体系
        3.2.3 韩国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管理体系
        3.2.4 韩国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
    3.3 职业鉴定管理体制的借鉴与比较
        3.3.1 社会化管理方法的差异
        3.3.2 技术管理体系的差异
        3.3.3 质量管理体系的差异
4.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问题的对策
    4.1 完善社会化管理体制的相关制度
    4.2 促进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职能转变
        4.2.1 组织职能转变
        4.2.2 指导职能转变
        4.2.3 管理与服务职能转变
        4.2.4 培养职能的转变
    4.3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管理体系对策
        4.3.1 明确组织目标
        4.3.2 提高技术能力,建立技术专家委员会制度
        4.3.3 针对组织目标加强交流协作
    4.4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对策
        4.4.1 完善质量体系认证规定
        4.4.2 统一质量管理标准
        4.4.3 加强质量管理的系统性,明确组织结构
        4.4.4 建立质量监督机制
    4.5 管理对策的案例分析
5.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4)关于铁路职业技能鉴定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
2 铁路工人队伍职业技能现状
3 准确把握鉴定工作内涵, 全面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1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制健全
    3.2 职业技能鉴定站建设
        3.2.1 职业技能鉴定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3.2.2 职业技能鉴定站质量管理评估工作的开展。
        3.2.3 鉴定站质量年检制度的落实。
    3.3 高素质的技能鉴定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3.4 典型引路, 首席技师培养选拔机制的建设
4 明确方向, 强化质量, 突出重点, 推进职
    4.1 推广使用网络技术, 提高鉴定命题工作效率
    4.2 加强鉴定基地建设, 积极开展通用工种鉴定
    4.3 加大技师、高级技师申报考评工作力度, 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4.4 推进班组长队伍建设, 提高班组长技师、高级技师比例
    4.5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为技能人才展现技能水平搭建平台

(5)中、澳两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职业资格
        1.2.2 职业资格标准
        1.2.3 职业技能鉴定
        1.2.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3 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中、澳两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概述
    2.1 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
        2.1.1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起源
        2.1.2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转型
        2.1.3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
    2.2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
        2.2.1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形成阶段
        2.2.2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阶段
        2.2.3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阶段
3 中、澳两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比较分析
    3.1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管理体制
        3.1.1 集中式管理模式
        3.1.2 分权式管理模式
    3.2 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与标准
        3.2.1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与标准
        3.2.2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与标准
    3.3 职业教育的培训系统
        3.3.1 我国职业培训
        3.3.2 澳大利亚职业培训
    3.4 职业资格的鉴定系统及运行方式
        3.4.1 我国职业资格鉴定系统及运行方式
        3.4.2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4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经验
    4.1 完善的管理体系
    4.2 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制度
    4.3 健全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4.4 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
        4.4.1 澳大利亚职业培训体系
        4.4.2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保证
    4.5 行业和企业的广泛参与
5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5.1 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管理
    5.2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资格标准体系
    5.3 构建科学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5.4 促进职业技能培训的改革
    5.5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
    5.6 增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沟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 相关文献述评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简要评价
    三、 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 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对内蒙古技能型人才“政策”进行了专门研究
        (二) 划分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概念范畴
        (三) 充分体现了欠发达地区相关政策问题的特殊性
        (四) 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对相关政策问题加以分析
    附: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与法规依据的阐释
    一、 核心概念内涵解析
        (一) 技能型人才内涵解析
        (二) 技能型人才培养内涵解析
        (三) 技能型人才使用内涵解析
        (四) 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
        (五) 技能型人才使用政策
        (六)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政府责任
    二、 基本理论依据阐述
        (一) 人力资本理论
        (二) 人才强国战略
    三、 培养与使用政策的法律法规依据
        (一) 中央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 自治区地方政府规章
第二章 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的影响要素
    一、 有利要素
        (一) 地域辽阔
        (二) 人口文化程度呈提高趋势
        (三) 第二产业有着雄厚基础和鲜明特色
        (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加快
    二、 不利要素
        (一) 技能型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失衡
        (二) 技能型人才的技能等级构成失衡
        (三) 技能型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低
        (四) 技能型人才总量供给不足
        (五) 技能型人才生态环境沙化
    三、 利用有利要素、化解不利要素
        (一) 利用与发挥优势和机遇
        (二) 化解不利因素
    附录 2-1:“倒金字塔”向“正金字塔”结构转型问题的说明
    附录 2-2:分产业、分行业、分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的依据和方法——以包头市为例
第三章 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分析
    一、 内蒙古现行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
        (一) 实施技能型人才振兴政策
        (二) 建立培训示范基地的政策
        (三) 完善“校企分工合作”培养模式的政策
        (四) 多渠道增加教育和培训经费的财政政策
        (五) 实施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
    二、 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实施的成效
        (一) 技能型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结构优化
        (二) 培养体系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
        (三) 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增强
    三、 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现存的问题
        (一) 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导向尚需强化
        (三) 对技能培养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 “就业导向”培养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五) “校企合作”模式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
    四、 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借鉴
        (一) 对政府发挥培养主导作用的借鉴
        (二) 对财政投入机制的借鉴
        (三) 对职业教育科学、规范管理的借鉴
        (四) 对促进“就业导向”培养的借鉴
        (五) 对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借鉴
    五、 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完善
        (一) 政府要进一步发挥技能培养的主导作用
        (二) 政府要建立健全更有效的财政投入机制
        (三) 政府对技能培养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
        (四) 完善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五) 为技能培养校企分工合作模式提供保障
第四章 内蒙古技能型人才使用政策分析
    一、 对技能型人才激励政策的分析
        (一) 内蒙古现行技能型人才激励政策
        (二) 激励政策实施的成效
        (三) 激励政策存在的缺失
        (四) 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政策经验的借鉴和启示
        (五) 技能型人才激励政策的完善
    二、 对技能型人才权益保障政策的分析
        (一) 内蒙古现行技能型人才权益保障政策
        (二) 技能型人才保障政策实施的成效
        (三) 技能型人才保障政策存在的缺失
        (四) 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政策经验的借鉴和启示
        (五) 技能型人才权益保障政策的完善
    三、 对技能型人才社会评价政策的分析
        (一) 内蒙古现行技能型人才社会评价政策
        (二) 技能型人才社会评价政策实施的成效
        (三) 技能型人才社会评价政策存在的缺失
        (四) 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政策经验的借鉴和启示
        (五) 技能型人才社会评价政策的完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后记

(8)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研究
        1.3.2 国内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研究
        1.3.3 西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发展对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启示
    1.4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内容、关键问题和结构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关键问题
        1.5.3 文章结构
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职业技能鉴定
    2.1 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兴起
        2.1.1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
        2.1.2 全面质量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2.2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2.2.1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2.2.2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2.2.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PDCA
    2.3 职业技能鉴定概述
        2.3.1 职业技能鉴定含义及内容
        2.3.2 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
        2.3.3 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3 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
        3.1.1 参加鉴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3.1.2 职业技能鉴定及格率呈现逐年微降趋势
        3.1.3 鉴定范围不断扩大
        3.1.4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体系日趋完善
    3.2 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成效
        3.2.1 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3.2.2 鉴定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得到加强
        3.2.3 鉴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3.2.4 加强题库建设,规范题库运行
        3.2.5 建立了鉴定机构评估年检制度和鉴定机构奖惩制度
    3.3 陕西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2 原因分析
4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陕西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构建
    4.1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4.2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与实施步骤
        4.2.1 基本原则
        4.2.2 实施步骤
    4.3 陕西职业技能鉴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4.3.1 组织体系建设
        4.3.2 制度体系建设
        4.3.3 内容体系建设
        4.3.4 技术体系建设
    4.4 陕西职业技能鉴定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4.4.1 评价内容
        4.4.2 评价方法
        4.4.3 评价指标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和技能人才发展史
    1.4 相关理论依托: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
第二章 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2.1 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分布状况
    2.2 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
    2.3 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4 存在问题的原因
        2.4.1 技能人才整体地位不高
        2.4.2 政府投入不足,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健全
        2.4.3 企业未充分履行技能培训义务,对技能型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
        2.4.4 技工院校、职业学院缺少竞争优势
第三章 国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介绍
    3.1 德国
    3.2 日本
    3.3 英法
    3.4 瑞士
    3.5 国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第四章 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4.1 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氛围
    4.2 建立建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4.2.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4.2.2 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企业在职培训
        4.2.3 科学规划、加强引导、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发挥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4.3 完善职业技能人才的选拔与使用
        4.3.1 职业技能人才的选拔
        4.3.2 职业技能人才的使用
    4.4 优化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4.4.1 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基础建设
        4.4.2 加快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步伐
        4.4.3 推进学校、企业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4.5 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
        4.5.1 建立健全引导广大劳动者岗位成长的激励机制
        4.5.2 完善高技能人才保障机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山东省高技能人才评价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意义
    1.2 论文主要内容、结构
第二章 高技能人才相关理论
    2.1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2 高技能人才的演变过程
    2.3 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
    2.4 高技能人才开发体系
第三章 我省高技能人才分布结构分析与需求预测
    3.1 我省高技能人才分布结构分析
    3.2 高技能人才分布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
    3.3 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
第四章 高技能人才评价和管理现状分析
    4.1 高技能人才评价现状分析
    4.2 我省高技能人才管理现状分析
第五章 国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借鉴
    5.1 世界各国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5.2 各国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共性分析
    5.3 发展趋势
    5.4 对我省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 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优化策略
    6.1 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6.2 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系统
    6.3 改革企业职工技能评价方式
    6.4 推进职业院校资格认证工作
第七章 高技能人才管理对策和建议
    7.1 加快职业培训改革
    7.2 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表彰奖励机制
    7.3 完善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机制
    7.4 做好高技能人才基础工作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监狱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以广东N监狱为例[D]. 肖静. 兰州大学, 2019(02)
  • [2]上海市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王成文. 吉林大学, 2016(09)
  • [3]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D]. 彭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3)
  • [4]关于铁路职业技能鉴定的几点思考[J]. 晁捷.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0)
  • [5]中、澳两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比较研究[D]. 韩舒文.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6]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D]. 丁惠炯. 吉林大学, 2013(08)
  • [7]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探讨[J]. 李富香. 青海交通科技, 2013(02)
  • [8]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构建[D]. 窦显娜. 西北大学, 2011(06)
  • [9]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李晓凌. 山东大学, 2008(06)
  • [10]山东省高技能人才评价与管理研究[D]. 潘文浩. 山东大学, 2007(08)

标签:;  ;  ;  ;  ;  

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