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青年价值观的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崔桂武[1](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董泽敏[2](2021)在《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艺术表达研究》文中提出无论是从世界电影史还是中国电影史角度来说,贾樟柯都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电影作者。他的作品以平民化的视角聚焦于社会变革中的边缘群体,通过客观真实的拍摄手法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边缘群体的生活疾苦记录于时代的史书,为中国边缘人题材电影的拍摄提供了多样化的影像素材。本文从电影艺术表达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论与叙事学相关理论,对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并对电影所要传达出的思想文化意蕴进行总结,力图能够在较为宽广的视野范围和更为深刻的意义层面来探求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艺术魅力。本文总体分为六章对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独特艺术表达手法进行研究。第一章从三个维度对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生成机制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归纳。首先,从社会转型角度出发,分析了社会变革对此类电影的产生提供的现实基础;其次,以电影体制变革为切入点,探析电影市场化运行给边缘人题材电影带来的创作机遇;最后,结合贾樟柯导演的个人边缘经历,探析个人经历对他的边缘人题材电影产生的推动作用。第二章对贾樟柯电影作品的主题进行整合与提炼。探究边缘故事背后所要传达的人生哲思,以及现实社会中边缘处境所传达出的迷茫孤寂与漂泊不安,其中社会变故对边缘人物造成的精神异化等都在本章中得以体现。第三章对贾樟柯电影中的边缘人物做了尽可能全面的分类。从社会身份层面将他们进行分类梳理,通过对他们在社会中的“失语者”身份进行探究,凸显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人文关怀。第四章运用叙事学的分析方法对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进行探索。主要从叙事结构和叙事空间以及叙事时间维度展开论述,在叙事空间中创新性地对电影独特的山西文化空间进行解读,探索山西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对电影叙事产生的意义。第五章结合作者论对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视听表达进行探析。对电影中的色彩影调的选择、长镜头的使用、声音的处理等进行分析,感受贾樟柯电影“真实与淳朴”的新现实主义特征;第六章从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价值指引的角度出发。以创作价值、美学价值、文献价值为切入点,探索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对于社会的现实意义,从而实现从艺术表达的外壳到社会价值的内蕴的升华。贾樟柯自诩为“电影民工”,他的边缘生活经历促使他能创作出真正指向边缘群体利益关怀的作品,这种关怀是值得社会和公众进行思考的。因此,笔者从边缘人题材视角出发对贾樟柯电影作品进行研究,希望对中国边缘人题材电影的未来发展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文[3](2020)在《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公益活动是主体化育人的新途径、隐性化育人的新方式、实践化育人的新载体,是大学生最为喜欢、真心接受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公益精神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投身于面向某一群体或整个社会所开展的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公益实践活动,并在其中实现助人与自助、他利与自利相统一的一种综合品质。然而,大量文献和现实案例表明,在社会思潮、不良风气等多要素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公益心缺失、社会责任感下降、价值观错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亟待加强。通过对多所高校的实证调研,发现目前大学生公益精神及其培育现状不甚理想,阻碍大学生公益精神成长和培育的因素较多,因此,本文界定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归纳总结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特征,解析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要素和内在结构,调研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现状并实证分析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系统总结和梳理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经验、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有效实践路径。本研究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中央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高度、目前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高校大学生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高校公益教育实效性不足和大学生公益教育水平亟待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的选题。基于问题导向,理论分析结合实证调研系统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本研究的现实逻辑。其次,用文献研究法从古代公益思想的滥觞和发展,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和西方现代公益精神的理论中吸取养分和借鉴经验,梳理马克思主义公益理论的发展,总结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脉络,这是本研究的历史逻辑。对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进行定义,归纳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四个特征,基于心理学和德育教育品德结构“知、情、意、行”四要素理论,从公益认知、公益情感、公益意志和公益行为四个方面解析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部构成要素,建构起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在结构,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以及培育的时代价值进行理论界定,这是本研究的理论逻辑。结合理论研究以社会调查法和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内部原因、个体因素和外部影响,系统提出遵循方向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四性”原则,完善健全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组织体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三制”,从制度建设层面统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动力问题;推进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教材体系、融入教育教学体系、融入理论研究体系的“三融”,从学校教育层面着力提升大学生公益意识,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教育问题;拓展微感恩、微公益、微创业的“三微”,从个人行为体验层面切实推进大学生公益实践,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实践问题;协同家庭教育的协同力、学校文化的涵养力、“三社联动”的带动力的“三力”,从环境育人层面优化大学生公益培育氛围,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合力问题,从而建构起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路径,这是本研究的实践逻辑。西方国家对公益精神的研究对我国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和本质不同。本研究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实践路径。
王曼[4](2020)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统领作用。政治信仰作为人类信仰的政治维度,是人们对某种特定的政治形态、政治制度、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等的信奉和敬仰,是对政治层面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是人的政治理性和政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政治信仰是政治心理的重要组成要素,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随着人类政治文明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政治信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共同的政治信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坚定的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进入新时代,在全球化、网络化以及“西化”“分化”等因素的冲击下,个别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出现了弱化,甚至是动摇的现象。理想信念的动摇和滑坡会使党失去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撑,损害党内的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因此,新时代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使党员、干部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崇高的政治信仰引领下践行政治理想、行为规范,在科学的政治信仰凝聚下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要承担的重要政治使命和执政课题。本文以“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为题,由导论和正文五章内容组成,各章大致的思路和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问题,首先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包括信仰的内涵、特征、分类以及政治信仰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等。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渊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信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继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以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政治学说中的“内圣外王”的政治修养、“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为政以德”的施政原则和“大同社会”的政治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政治理念、价值追求、社会理想的精华,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态度和精神生活风貌,并逐渐成为人们内化的一种特定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亦成为涵养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重要思想文化源泉。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过程与基本经验。在历史脉络上,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纵向、动态的梳理,纵观政治信仰在中国共产党内的变迁历程,体悟党的政治信仰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出党在政治信仰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即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向、树立并宣扬党内政治信仰的先进典型、在整党整风运动中加强政治信仰建设等。这些宝贵的经验为解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突出问题,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提供了历史镜鉴和现实启示。第三章主要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诉求,突出问题意识。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党的政治信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党的政治和思想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和新问题。新时代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为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诉求。因此,通过总结新时代党的政治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价值性两方面进行充分论证,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把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作为时代课题来讨论的根本原因。第四章主要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内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精神,从内容体系上看,新时代党的政治信仰的内容建构应包含五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党的科学政治信仰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五章在前四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原则、机制与路径,以实现政治信仰建设的目标。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在认识和尊重政治信仰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加以推进。具体而言,在基本原则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渐进性与反复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有效机制上,政治信仰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在生成过程中应遵循信仰的一般心理发展机制,包括理性认知机制、情感认同机制、意志培养机制和行为践行机制;在具体路径上,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党性修养、依托红色资源、学习先进典型、完善党内制度、加强实践锻炼等路径,实现政治信仰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这七个方面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巩固与强化,提高党员、干部知信行合一的能力,增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不断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林绮冰[5](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研究 ——以《中国青年》(1939-1941)为考察对象》文中认为社会舆论的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社会舆论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根底,确立了关于舆论引导的理论内涵和价值取向。1939年《中国青年》杂志复刊,作为延安时期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备受党中央领导人的关注和革命根据地青年的喜爱,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载体。以《中国青年》为舆论宣传阵地,中国共产党通过卓有成效的舆论引导工作,获得了青年的政治认同并将青年锻造为政治坚定、思想先进、本领扎实的革命青年,提升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中国青年》(1939—1941)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的展开可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青年人生观教育三个议题。《中国青年》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统领,契合舆论引导对象的特质和需求,针对不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议程设置形成了切实有效的舆论引导策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和变单向灌输为互动交流的舆论引导策略;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中使用了紧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和聚焦青年感兴趣的社会现实的舆论引导策略;青年人生观教育中运用了多样的体裁形式满足青年喜好、典型报道树立优异的青年形象和设置特色栏目积极与青年互动的舆论引导策略。延安时期《中国青年》的舆论引导对于推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青年机关刊物舆论引导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通过研究总结历史经验,青年机关刊物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准确把握青年需求、提升对青年舆论引导表达的水平和艺术并且深化推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承担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任务,应当做好青年机关刊物的舆论引导,在青年中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舞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金嫄[6](2020)在《现实题材网络小说《都挺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根据阿耐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挺好》以丰富的剧情、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在播出后广受观众欢迎,并引发社会热议,同时也带动了学界的讨论。事实上,在改编成电视剧之前,《都挺好》本身就是一部点击量很高、粉丝群庞大的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堪称是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创作中的典型之作。本文以《都挺好》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呈现小说《都挺好》在凸显时代热点问题、塑造接地气的人物形象、叙述现代都市中的传奇故事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文本魅力,并以此挖掘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创作特色。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章来论述:第一章在“网络文学二十年”的背景下,梳理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创作历程和创作特色,比较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与其他类型小说创作的不同点,得出其内容更注重贴近现实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都挺好》小说中呈现出来的众多时代热点问题:现代女性的职场生存困境、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式家庭矛盾、都市的焦虑等。然而,阿耐对于这些时代热点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并未做出思考和探索,结合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来看,这与网络文学“以读者为创作中心”的爽文创作有极大关联。第二章主要分析《都挺好》小说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形象,《都挺好》不同于其他类型小说喜于塑造没有瑕疵的理想化人物形象,相反小说每个人物形象的身上都有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影子,实现了人物形象塑造的现实转向,且在两性人物形象塑造上,苏家三个男人整体上呈现出不如家中其他女性独立坚强的性格特征,这是阿耐小说中女性意识凸显的体现。第三章主要分析《都挺好》小说中的传奇叙事。阿耐在创作过程中将传奇作为一种叙事传统来构造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得小说的故事情节在想象性的叙述中具有了新异的特点。苏明玉的职场逆袭传奇以及与老蒙总等人的人际传奇体现着阿耐对现代女性都市生存的美好想象;而在苏明玉与石天冬两人的爱情发展故事中,苏明玉不顾两人之间身份地位、物质基础的悬殊,与给予自己心灵拯救的暖男石天冬终成眷属的爱情传奇,这是作家心目中“王子拯救灰姑娘”的爱情期许,同时亦揭露了《都挺好》中女性意识不够彻底的创作特点。本论文通过研究小说《都挺好》的创作特点,借以透视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创作中的某些特点,为当下网络小说经典化的问题提出思考和看法。
李伟芳[7](2019)在《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文中认为由统治者不断地通过立法的途径,赋予原本诉求于伦理道德的社会现象以法律的形式和强制力,是古罗马社会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公元前二三世纪之交至公元一世纪之间,在统治阶层的推动下,古罗马道德立法的频率和出台的道德法律数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高潮。而这一阶段也正是古罗马经历重大社会历史变革、由共和向帝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古罗马道德立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对古罗马道德传统和道德法律等具体问题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挖掘道德立法与古罗马帝国化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对共和向帝制转变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具体历程的复杂性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历史学的史论结合和历史比较的方法,借鉴法哲学和社会学的相关启示,利用古典史学和法学资料以及近现代研究成果,将古罗马道德立法置于其所产生发展的古罗马社会历史进程中,对其背景、原因、过程、内容、特点、结果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认为,共和后期以降的道德立法在挽救道德危机、恢复共和传统道德习俗(mos maiorum)的旗帜下展开,但其实质是统治阶层通过对道德规范的强制化和体制化稳固及加强对政治局势的把控和社会调控。一方面,道德立法是古罗马统治者应对共和危机的产物;另一方面,在推进道德立法的进程中,统治者加强了对个人和权力阶层的监督和控制,促进了权力的集中,加强了文化建设,形成了有利于新政体的合意与和谐,在事实上推动了共和的解体和帝制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历史背景,分别从古罗马共和道德传统、传统道德监督机制以及古罗马共和末期以降的道德危机三个方面来揭示古罗马道德立法产生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条件。本章重点分析了古罗马人将国家命运归因于道德传统习俗(mos maiorum)的道德观念,这一点有助于正确理解道德因素对于古罗马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古罗马社会道德立法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旨在分析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动因。受其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古罗马人在论及道德法律、道德改革等相关问题时,往往将其单纯地归因于对统治者对道德沦丧的应对和对传统道德风习的回归。但本文认为,道德立法在古罗马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章首先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共和后期道德危机下加强道德建设、重建社会秩序的历史需要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挖掘了道德立法所蕴含的政治动因;最后对古罗马统治者推动道德立法的意识形态动机进行了探讨。第三章聚焦于古罗马道德立法的主要内容和过程。从共和早期的萌芽到共和晚期至帝制初期的高度发展,受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同时期的统治者所侧重的道德立法的领域和功能也各自不同。早期统治者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少有关注,而是在平贵斗争影响下在选举公正领域展开立法。共和后期以降,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但总的来说侧重点在于政治道德的领域,此外也对文化教育和文娱生活领域的道德价值观培养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帝制初期早期元首们在延续共和道德立法传统的同时,对稳定家庭社会秩序的立法给予更多的关注。第四章着重分析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特征。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论证,特别是运用史学比较的方法,本章提出:服务于政治、以权力阶层为主体对象是古罗马道德立法进程突出的特征之一,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道德立法政治功用的不同;此外,注重法治思想和重民轻刑的人文精神也是古罗马道德法律有别于中国古代社会法律血源性、等级性、人治和以刑法为中心的特点所在;此外,古罗马道德立法还表现出部分道德法律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有限、但表征功能突出的特点。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结果和影响。本章提出古罗马道德立法对古罗马的道德建设、法治进程和社会历史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立法有助于社会转变时期道德建设、有助于法治精神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道德立法间接推动了权力的集中、有助于共和与帝国体制的衔接和罗马文化影响力的加强,对于古罗马帝国化进程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且在前文对于古罗马道德立法影响和意义以及局限性的分析基础之上,重点揭示本研究对当代社会道德立法问题的启示意义,以期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有所借鉴。
李文博[8](2019)在《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电影题材内容研究 ——以2010年以来国产中小成本影片为例》文中提出2010年以降,经历了电影产业化改革阵痛后的国产电影开始集中发力,突出表现为大量以中低成本为代表的影片,逐渐在电影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小成本电影的崛起,在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同时,也为国内电影市场增添了活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当下“高概念电影”的视觉奇观为主导的视觉消费时代,原本在市场竞争中属于变量因素的中小成本电影,成为了一种增量因素。这样一种现象,实际上与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群体的矛盾焦虑,以及泛娱乐化与消费社会语境下所凸显的亚文化特征不可分割。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中小成本影片所折射出的,恰恰是以青年受众为代表的主力观影群体的内在困惑与精神指向。正是基于此,作为青年亚文化及其内在精神指向的重要表达场域,中小成本电影通过其独特的视觉话语生产、传播,在作用于社会文化及其主体的同时,反过来也必然被社会文化所影响、制约和建构。与此同时,借助于视觉化的影像表达,青年亚文化视阈下的国产中小成本电影依托于爱情、喜剧、动画等类型叙事模式,或基于自身存在的困境,表达身份认同的匮乏,或在“僭越”中试图彰显其“抵抗性”策略,或不断书写叛逆者的自由与寻找,或在“二次元”的世界中建构“异托邦”领域,或承受着消费社会下主流文化的收编与吞噬等等。纵观大量国产中小成本影片的成功,我们不难发现,这类影片正是于内容表达层面,准确拿捏住了观众消费狂欢的躁动心理,深度契合了当下青年群体的审美趣味,才得以凭借着多样的形式表达着“青春”、“梦想”、“自由”、“反叛”、“爱情”、“平等”等符码价值,并屡屡创造着以小博大的票房神话。该论文以电影社会学为主要的理论研究方法,立足于电影文本与社会泛文本之间的关系研究,以一种动态变化的视点,对2010年以来的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内容题材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对于推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王培洲[9](2017)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因党而来,由党而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和“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有着鲜明的意志和方向,始终以共产主义为价值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立场,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目标。必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既坚守“主义”,又面向“问题”,既有理论形态,又具实践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作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面临的难题。当我们把中国社会转型视为一个“经济事实”时,必须看到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中,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同样也作为一个“价值世界”而存在。传统与现代、革命与建设、理想与现实在转型社会中不断冲撞,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面临着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考验。因此,中国社会转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背景和论域,又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原因和动力。本文的主线是“建设”。一个好的价值观建设方案应该使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既能“说出来”、又能“做出来”;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崇高信念和纪律要求的政党,在社会转型期进行价值观建设不能言所欲言、为所欲为。于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建设成为本文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因此本文按照“建设的逻辑”进行理论的展开,沿着“建设的理论基础”、“为何要建设”、“建设的挑战”和“如何建设”将全文分为一个导论和四个章节:导论部分为本文的理论准备。作为理论上的“预热”,导论对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做出了说明,以此证明此选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照。在这一部分,还通过论述国内外关于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特点,以发现目前此论题存在的问题,进而判断本文在研究中可拓展的空间。此外,为了强调问题导向,导论还给出了拟解决的“问题域”以及可能创新点。第一章要解决的是价值观“建设之前”的理论基础问题,这是研究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必要的一步。原因是,价值观作为一个概念应当有着明确的边界,价值观既可能是形而上学的也有可能是唯物主义的,虽然目前学界在研究中国共产党价值观以及执政党意识形态时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当成一种“默认”,但问题是,当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基底时,展现出了哪些内涵和特性?只有把这个问题厘清,才能理所应当地依据价值观的实践性、历史性、超越性、批判性等特点来解释和建设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在深入到价值观建设之前,本章试图通过描述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普遍性(即共产党人价值观作为政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时的结构和基本功能)来突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作为概念,因“中国”的独特语境而被赋予独特的意义,必须通过普遍性把握住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特质。第二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何建设”,本章给出的答案有二:一是中国社会转型是结构性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等“量”的方面必然内含精神、价值观等“质”的发展与变化;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变革中始终释放着特殊的功效:价值牵引、价值分辨和价值回应。社会转型的未完成状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需要,二者都需要进行价值观的建设。而社会转型既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论题的问题意识,又构成价值观建设的论域。需要指出的是,本章在论述共产党人价值观在社会转型中作用之前,特别交代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即中国社会转型因为有党的领导而成为一种有主体性的自觉的转型,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建设逻辑”更加完整与合理。另外,本章最后一部分从历史的视角概括了转型前后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转变。第三章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转型到底对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构成了哪些挑战。在本章的写作中试图分别从社会转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中各挑选一个对价值观建设的最大挑战。因此,本章主要论述和分析了资本逻辑、腐败问题、全球化语境中的“西方三论”以及社会利益分化与价值观分化对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构成的挑战。第四章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设”,本章试图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给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建设方案。从宏观上来讲,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需要有基本的价值遵循,即共产主义价值路向、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为人民服务价值立场,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在中观层面上试图回应第三章的四个挑战,在回应挑战的过程中形成了理论、实践、国外、国内四个视角的路径建设方式。在微观层面上主要依据价值观的传播机制即“价值主体建设——价值传播——价值认同——价值理解”四个环节,各取一个关键点。具体说来就是在价值主体建设上重视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价值传播过程中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在价值认同上扣好青少年的“第一颗扣子”,在价值理解中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民族基因”。
李涛[10](2017)在《新时代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业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正是这个新时代的亲历者,主力军。这个新时代给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冲击,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与创业时代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体系。在这新旧价值观碰撞、更替之际,价值观冲突不可避免。价值观冲突问题是创业价值观研究的基础问题、核心问题。如果冲突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或许是一场短暂刺激的旅行。这一点足以成为研究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问题最为强烈的理由。所谓的价值观冲突就是价值观念之间的彼此否定和相互竞争。价值观冲突具有普遍性、深刻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主要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利益与德性的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冲突、个人与集体的冲突、工具与目标的冲突、生存与发展的冲突。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既有主体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一定的社会存在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必定带来影响,这些社会存在主要包括全球化、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利益结构失衡、市场经济以及“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共存。这些构成了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不可回避的时代背景。传统职业价值观与现代职业价值观的冲突、传统商业价值观与现代商业价值观的冲突也给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带来直接的影响。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功利化创业教育也成为了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助推器。特别是创业教育过程中呈现出的精英化、工具化、泛知识化以及创业教育实践的功利化进一步激化了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冲突的实质就是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只要有不同的利益存在,就必然会有冲突存在。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冲突是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根源所在。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应然转向主要表现在从义利冲突转向义利并重、从公平与效率冲突转向注重公平、从个人与集体冲突转向注重真实的集体、从工具与目的冲突转向工具与目的价值并重,从生存与发展冲突转向注重发展。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应然转向并不是完全由冲突本身所决定的,而是受制于冲突双方力量的较量,一种力量战胜另一种力量,则冲突朝着胜利的一方转向,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转向取决于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价值观力量的较量。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新商业文明、社会创业、道德资本都带着一种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而又被人们所认可的社会本位力量,推动着创业价值观冲突朝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转变。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消解不是一个自发而为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不加以“干预”,任凭“冲突”自由发展,达到价值观体系新的平衡状态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在冲突的双方力量较量的过程中,我们不清楚哪一种力量占据了主导的力量,占据主导力量的价值观是否具有合理性。因此,需要一些消解冲突的策略、方法,加以教育引导,推动其朝着“合理性”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消解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包容性原则、互补性原则,也需要依据创业价值创造规律找准消解的着力点。创业价值认识、创业价值目标、创业价值手段、创业价值规范以及创业价值评价是创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最易发生价值冲突的环节。因此,创业价值观冲突的消解应该紧紧围绕这些重点环节展开。有没有创业主导价值观以及建立什么样的创业主导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消解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学生创业主导价值观一旦确立就是确立了一个价值评价的基本标准。以发展为本位价值的创业主导价值观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观,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一致,同时又具有社会合理性。因此,在当前这个时代,消解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应确立以发展为本位的创业主导价值观。发展本位创业主导价值观的价值内核包括自由、创新、契约与发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引领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引领、社会层面价值手段的引导、个人层面价值行为的规范,进一步消解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冲突。作为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消解一条重要的渠道就是通过学校的教育。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创业教育为价值观冲突的消解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树立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改革创业教育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加强创业文化建设等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以达到消解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之根本目的。
二、浅析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青年价值观的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青年价值观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前期研究综述 |
1.3 主要概念说明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艺术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贾樟柯电影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边缘人题材电影的相关研究 |
三、对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和概念支撑 |
一、作者论 |
二、电影叙事学理论 |
三、边缘人题材电影 |
第一章 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时代变革因素:社会转型下的边缘感悟 |
第二节 电影体制因素:体制变革下的电影探索 |
第三节 导演个人因素:边缘经历下的创作初衷 |
第二章 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主题表达 |
第一节 价值焦虑:迷茫找寻与无根漂泊 |
一、迷茫的自我价值追寻 |
二、流浪的浮萍境遇体验 |
第二节 空间错位:离乡放逐与成长之殇 |
一、物理空间的思念与排斥 |
二、心理空间的破碎与背叛 |
第三节 时代哲思:边缘创伤与时代隐患 |
一、边缘生命的困苦与关怀 |
二、民生问题的折射与救赎 |
第三章 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人物类群图谱 |
第一节 农民工——城市的“闯入者” |
一、未经世事的青年打工者 |
二、生活所迫的中年打工者 |
第二节 下岗职工——体制的“抛弃者” |
一、精神空虚的下岗工人 |
二、牺牲亲情的下岗工人 |
第三节 边缘女性——身份的“迷失者” |
一、“霞子式”的隐忍女 |
二、“胡梅梅式”的拜金女 |
三、“莲蓉式”的卖淫女 |
第四节 无业游民——秩序的“破坏者” |
一、不思进取的社会青年 |
二、行为激进的犯罪人群 |
第四章 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叙事手法 |
第一节 多元与复合的叙事结构 |
一、缀合相连:板块式叙事结构 |
二、殊途同归:平行式叙事结构 |
三、颠覆传统:回环式叙事结构 |
第二节 再现与重塑的叙事时间 |
一、时间再现:雕刻日常时间 |
二、时间变形:重塑电影时间 |
第三节 深邃与厚重的叙事空间 |
一、多样物理空间:故乡的逃离与回归 |
二、深邃心理空间:心理的隐秘与创伤 |
三、厚重文化空间:山西的文化与景观 |
第五章 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视听呈现 |
第一节 细致考究的镜像质感 |
一、悲剧营造:低饱和度的色彩影调 |
二、再现边缘:多元复合的画面构图 |
第二节 扣人心弦的听觉表现 |
一、乡愁韵律:地域方言强化主题 |
二、流行曲调:音乐见证时代巨变 |
第三节 灵活多变的镜头使用 |
一、长镜头:客观真实的凝视之美 |
二、特写镜头:精致考究的聚焦之美 |
第六章 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价值意蕴 |
第一节 创作价值:对边缘影像的独特书写 |
一、为边缘人平等与尊严发声 |
二、对时代问题的批判与反思 |
第二节 美学价值:对现实主义的美学诠释 |
一、现实主义引发的思考与呼唤 |
二、悲剧意识带来的美感与创伤 |
第三节 文献价值:对时代史料的现实记载 |
一、对社会现实变革的影像记录 |
二、对边缘人价值理念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3)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理论阐释 |
2.1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
2.2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要素和内在结构 |
2.3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 |
2.4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
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调查研究设计 |
3.2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分析 |
3.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调查研究结论 |
4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历史、现状及问题探析 |
4.1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考察 |
4.2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现状审视 |
4.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问题反思 |
5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探索 |
5.1 坚持“四性”,遵循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原则 |
5.2 完善“三制”,统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制度 |
5.3 推进“三融”,着力提升大学生公益意识教育 |
5.4 拓展“三微”,切实推进大学生公益实践锻炼 |
5.5 协同“三力”,优化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环境 |
6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缘由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分析 |
一、政治信仰及其相关概念梳理 |
(一) 信仰的概念分析 |
(二) 政治信仰的内涵界定 |
(三) 政治信仰的特征 |
(四) 政治信仰的功能 |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信仰理论 |
(二)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政治信仰论述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探索之路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实践之路 |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发展之路 |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 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 |
(二)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向 |
(三) 树立并宣扬党内政治信仰的先进典型 |
(四) 在整党整风运动中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 |
第三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诉求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 个别党员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 |
(二) 个别党员在生活中“不信马列信鬼神” |
(三) 个别党员的党员意识弱化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市场经济的冲击 |
(二) 全球化的挑战 |
(三) 网络化的影响 |
(四) “西化”“分化”的干扰 |
三、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价值性 |
(一)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助推党的政治建设 |
(二)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三)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 |
第四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内容 |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党的政治信仰的精神支柱 |
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想追求 |
(一)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形态 |
(三)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时代目标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特征 |
四、忠诚干净担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实践要求 |
(一) 对党忠诚是为政之魂 |
(二) 个人干净是立身之本 |
(三) 敢于担当是成事之要 |
五、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践行旨归 |
(一)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观 |
(二)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 |
(三)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观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原则、机制与实现路径 |
一、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
(二) 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的原则 |
(三) 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
(四) 坚持渐进性与反复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有效机制 |
(一) 政治信仰理性认知机制 |
(二) 政治信仰情感认同机制 |
(三) 政治信仰意志培养机制 |
(四) 政治信仰行为践行机制 |
三、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 加强理论武装,促进政治信仰的认知深化 |
(二) 坚定四个自信,激发政治信仰的情感认同 |
(三) 增强党性修养,强化政治信仰的初心锤炼 |
(四) 依托红色资源,接受政治信仰的文化熏陶 |
(五) 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政治信仰的示范引领 |
(六) 完善党内制度,建立政治信仰的制度保障 |
(七) 加强实践锻炼,实现政治信仰的外化于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研究 ——以《中国青年》(1939-1941)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1.3.2 关于舆论引导的研究 |
1.3.3 关于《中国青年》(1939—1941)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重难点 |
1.4.3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2 《中国青年》是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载体 |
2.1 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革命舆论工作的理论观点 |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舆论工作观点 |
2.1.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民主义的舆论引导观点 |
2.2 现实依据 |
2.2.1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2.2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进行舆论引导 |
2.2.3 延安时期《中国青年》的复刊概况及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武装:《中国青年》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舆论引导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舆论引导的内容 |
3.1.1 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1.2 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舆论引导的策略 |
3.2.1 使用通俗易懂语言风格 |
3.2.2 变单向灌输为互动交流 |
3.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舆论引导的成效 |
3.3.1 提高青年理论素养,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 |
3.3.2 提升青年思想觉悟,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
3.4 本章小结 |
4 政治引导:《中国青年》关于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的舆论引导 |
4.1 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舆论引导的内容 |
4.1.1 宣传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 |
4.1.2 报道国内外重大时事 |
4.2 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舆论引导的策略 |
4.2.1 紧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
4.2.2 聚焦青年感兴趣的社会现实 |
4.3 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舆论引导的成效 |
4.3.1 增强青年政治认同,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 |
4.3.2 动员青年抗日救国,在革命中实现个人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5 人生指引:《中国青年》关于青年人生观教育的舆论引导 |
5.1 青年人生观教育舆论引导的内容 |
5.1.1 帮助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
5.1.2 引导青年培养健全人格 |
5.1.3 教育青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5.2 青年人生观教育舆论引导的策略 |
5.2.1 多样的体裁形式满足青年喜好 |
5.2.2 典型报道树立优异的青年形象 |
5.2.3 设置特色栏目积极与青年互动 |
5.3 青年人生观教育舆论引导的成效 |
5.3.1 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消除妥协后退的消极态度 |
5.3.2 锻造青年革命品格,追求高尚健康的精神生活 |
5.3.3 指引青年价值取向,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不止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青年》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当代资鉴 |
6.1 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报刊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 |
6.1.1 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冲突 |
6.1.2 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矛盾 |
6.1.3 现实性与虚拟性的交织 |
6.2 《中国青年》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当代启示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舆论导向 |
6.2.2 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准确把握青年需求 |
6.2.3 提升对青年舆论引导表达的水平和艺术 |
6.2.4 深入推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6)现实题材网络小说《都挺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与《都挺好》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研究 |
(二)关于阿耐小说的研究 |
(三)关于《都挺好》的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现实体察与“爽文创作” |
第一节 类型化写作中的“问题式”小说 |
一、“网络文学二十年”背景下的类型化写作 |
二、网络类型小说中的“现实”折射 |
第二节 《都挺好》中对时代热点问题的“丛集”式呈现 |
一、现代女性的职场生存困境 |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家庭矛盾 |
三、都市的焦虑 |
第三节 《都挺好》以“读者”为中心的爽文写作 |
一、以“都市女白领”为主要阅读群体 |
二、爽文创作中的情绪共鸣 |
三、“乐观冲动”的时代精神气质 |
第二章 从理想化到现实转向的性别形象 |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沿袭与突破 |
一、为原生家庭所拖累的“腹黑”女强人形象 |
二、可恨可怜的母亲形象 |
三、新时代的女性主义者形象 |
第二节 男性传统光环的消解与重建 |
一、自私懦弱的父亲形象 |
二、“愚孝”的无能长子形象 |
三、啃老幼稚的妈宝男形象 |
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拯救者形象 |
第三章 现代都市中的传奇故事 |
第一节 狂欢叙事中的都市传奇 |
一、女性“逆袭”的职场传奇 |
二、“异化”都市的人际传奇 |
第二节 “王子与灰姑娘”的理想爱情憧憬 |
一、消费主义价值观影响下的理性需求 |
二、理想化、浪漫化的感性情感诉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一) 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中叶的相关讨论 |
(二) 现当代西方史学界相关研究成果 |
(三) 国内的研究进展 |
(四) 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资料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背景 |
第一节 古罗马传统道德观 |
一、道德与共和 |
二、道德与政治 |
三、道德与法律 |
第二节 古罗马传统道德监督机制 |
一、家长法权 |
二、监察官制度 |
三、传统道德监督机制的式微 |
第三节 古罗马道德危机与共和危机 |
一、共和的瓦解与帝国的形成 |
二、道德危机的表现 |
三、道德危机的本质 |
小结 |
第二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动因 |
第一节 应对危机、重建秩序 |
一、稳定家庭、增加人口 |
二、防止身份僭越、稳定社会秩序 |
三、维护公民内部的相对和谐 |
第二节 加强政治管理 |
一、最优者治国的政治理想 |
二、政治竞争的符号资本 |
三、政治博弈的工具 |
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道德辩护 |
一、征服正义论 |
二、统治者身份和特权地位 |
三、去希腊化的标准和规范 |
小结 |
第三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过程和内容 |
第一节 政治生活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关于选举公正的立法 |
二、关于行省官员政治道德的立法 |
三、倡廉抑奢的立法 |
第二节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关于宗教信仰的立法 |
二、文化教育领域的立法 |
三、公共娱乐领域的道德立法 |
第三节 婚姻家庭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传统的婚姻道德观 |
二、奥古斯都家庭道德立法的条件 |
三、奥古斯都家庭道德立法的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特征 |
第一节以权力阶层为主体对象 |
一、共和早中期平贵斗争的产物 |
二、共和后期贵族政治自我调节的机制 |
三、独裁时期个人集权的工具 |
第二节 法治的主导思想 |
一、平等和契约精神 |
二、权力制约的思想 |
三、重民轻刑的取向 |
第三节 突出的表征功能 |
一、受限的法律可操作性 |
二、有限的法律应用性 |
三、道德立法的表征功能 |
小结 |
第五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结果和影响 |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有益尝试 |
一、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必要手段 |
二、困境中的坚持与改进 |
三、多元因素影响实效 |
第二节 古罗马法治进程的推进 |
一、罗马法内容的丰富 |
二、法律主体的扩大 |
三、法治精神的增强 |
第三节 古罗马帝国化进程的推进 |
一、权力的集中 |
二、帝国文化建设 |
三、合意与和谐 |
小结 |
结论 |
一、道德立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
二、道德立法的原则 |
三、道德立法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电影题材内容研究 ——以2010年以来国产中小成本影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有关青年亚文化层面的研究现状 |
二、有关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层面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转型时期的矛盾与焦虑 |
第一节 存在感的建立及其匮乏 |
一、在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中建立的存在感 |
二、存在感的匮乏与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 |
第二节 传统性别观念的颠覆及其表现形式 |
一、对情感永恒观念的质疑 |
二、男性角色的缺席 |
三、女性视点主导下的题材内容及其市场认同 |
第三节 亚文化青年群体的失语与呐喊 |
一、成长必经的青春困惑 |
二、怀旧与现实救赎 |
三、青春反叛及其僭越 |
第四节 亚文化叙事的荒诞化策略 |
一、社会失序带来的精神困窘 |
二、基于底层的身份颠覆及其现实讽刺 |
三、“狂欢”与“狂欢”后的回归 |
第二章 叛逆者的自由诉求及其银幕书写 |
第一节 “说走就走”背后的自我与寻找 |
一、反叛与逃离:“说走就走的旅行” |
二、回归与重逢:治愈式的情感缝合 |
第二节 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自我放逐 |
一、网络世界下的“异托邦”想象 |
二、虚拟语境中的小众狂欢 |
三、“二次元”文化的“破壁”与融合 |
第三节 跨阶层弥合的银幕想象 |
一、戏谑式自嘲:解构与重构 |
二、逆袭式的抗争与反叛 |
三、女性性别焦虑的困惑 |
第三章 消费语境下的身份生产与阶层认同 |
第一节 围绕消费建构的观影关系 |
一、炫耀性消费及其银幕呈现 |
二、粉丝经济驱动下的内容生产 |
第二节 泛娱乐化的拼贴与“恶搞” |
一、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的“恶搞”影像表达 |
二、颠覆文化惯例下的恶搞形式 |
三、作为“仪式化反叛”及其被收编的恶搞形式 |
第三节 消费语境下的欲望主体 |
一、消费主体的趋同性策略 |
二、围绕身体的消费编码及其影像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特点 |
第三节 拟解决的问题、可能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问题域 |
二、可能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基本概念与相关问题 |
第一节 价值与价值观 |
一、价值的内涵 |
二、价值观的主要特性 |
第二节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
一、作为一种政党价值观的结构和功能 |
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论共产党人价值观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特质 |
一、担当国家使命,与国家意识形态重合 |
二、注重党性,在“党心—民心”互动中建构“民心政治” |
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 |
第一节 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特点及主要表现 |
一、“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构成转型动力 |
二、“结构性转型”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最大特点 |
三、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转型 |
一、转型“自觉” |
二、“有领导有秩序”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在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
一、价值牵引:解放思想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 |
二、价值分辨:社会转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在场与释放 |
三、价值回应:为人民服务是转型中价值诉求有效解决的关键 |
第四节 从革命型价值观到建设型价值观的历史变迁 |
一、革命型价值观的生成及特点 |
二、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型价值观及其理论进路 |
第三章 社会转型对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挑战 |
第一节 资本逻辑遮蔽崇高理想 |
一、资本逻辑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展开和内涵 |
二、资本逻辑中的道德困窘 |
三、资本逻辑冲击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
第二节 腐败问题影响“民心政治” |
一、腐败问题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内涵与特点 |
二、腐败现象的价值观解读 |
三、腐败破坏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形象 |
第三节 “西方三论”冲击“和平崛起”意识形态 |
一、“文明冲突论”下的意识形态对抗 |
二、“普世价值论”背后的西方中心主义 |
三、“历史终结论”中的话语霸权 |
第四节 社会利益分化解构核心价值观 |
一、社会利益分化与价值观分化 |
二、多元社会思潮中的价值观冲撞 |
三、多元社会思潮与核心价值观的边缘化危机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方法论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基本遵循 |
一、以共产主义为价值路向 |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信仰 |
三、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立场 |
四、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路径 |
一、唤醒价值观的理论支撑 |
二、强化价值观与制度的耦合机制 |
三、实现“先进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转化 |
四、会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着力点 |
一、在价值主体建设上重视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二、在价值传播中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 |
三、在价值认同上系好青少年的“第一粒扣子” |
四、在价值理解上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民族基因”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新时代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时代背景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
二、价值冲突问题研究 |
三、创业价值观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价值与价值观 |
一、价值的界说 |
二、价值观的内涵 |
三、价值观的基本问题 |
第二节 创业与创业的价值 |
一、创业的概念界定 |
二、创业的历史演变与价值观变迁 |
三、大学生创业的价值 |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内涵、特点与结构 |
一、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内涵 |
二、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特点 |
三、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基本结构 |
四、创业价值观与创业精神 |
第四节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内涵、特点与发展演变 |
一、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内涵 |
二、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特点 |
三、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发展演变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现状、冲突表现及影响 |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基本现状调查 |
一、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现状调查 |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统计分析 |
三、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基本现状 |
四、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现状调查结论 |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表现 |
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二、利益与德性的冲突 |
三、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冲突 |
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 |
五、工具与目标的冲突 |
六、生存与发展的冲突 |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影响 |
一、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积极影响 |
二、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消极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全球化重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
二、西方价值观无孔不入地侵蚀 |
三、多元化社会导致利益结构失衡 |
四、时空压缩式社会引发了价值多元 |
五、市场经济犹如一把价值“双刃剑” |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助推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 |
一、传统职业价值观与现代职业价值观的冲突 |
二、传统商业价值观与现代商业价值观的冲突 |
第三节 功利化创业教育激化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 |
一、创业教育思想内涵及发展 |
二、创业教育功利化价值取向激化价值观冲突 |
第四节 利益冲突是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根源 |
一、利益需要之间的冲突是价值观冲突的实质 |
二、利己与利他冲突是引发创业价值观冲突的根本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应然转向及其决定力量 |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应然转向 |
一、从义利冲突转向义利并重 |
二、从公平与效率冲突转向注重公平 |
三、从个人与集体冲突转向注重“真实”的集体 |
四、从工具与目标冲突转向工具与目标并重 |
五、从生存与发展冲突转向注重发展 |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转向的决定力量 |
一、本位价值 |
二、个人本位价值观与社会本位价值观的较量 |
第三节 社会本位价值观崛起成为主导力量 |
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必须选择 |
二、企业家精神的复兴是大势所趋 |
三、新商业文明提升企业无形竞争力 |
四、社会创业成为商业创业的颠覆者 |
五、道德资本是企业伦理化经营的必然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消解的策略 |
第一节 确立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消解的原则 |
一、主体性原则 |
二、实践性原则 |
三、包容性原则 |
四、互补性原则 |
第二节 建立以发展为本位的大学生创业主导价值观 |
一、主导价值观的内涵及作用 |
二、以发展为本位大学生创业主导价值观的建立 |
三、发展本位创业主导价值观的价值内核 |
四、发展本位创业主导价值观的合理性评价 |
第三节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创业价值观的引领 |
一、创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关系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业价值观的必要性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创业价值观的引领方式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的消解 |
第四节 发挥创业教育对创业价值观冲突消解的引导作用 |
一、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消解的着力点 |
二、创业教育消解创业价值观冲突的具体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大学生创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
附录二: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实证访谈提纲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浅析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青年价值观的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2]贾樟柯边缘人题材电影的艺术表达研究[D]. 董泽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D]. 陈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8)
- [4]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D]. 王曼. 山东大学, 2020(10)
-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研究 ——以《中国青年》(1939-1941)为考察对象[D]. 林绮冰. 浙江大学, 2020(08)
- [6]现实题材网络小说《都挺好》研究[D]. 金嫄.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7]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D]. 李伟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电影题材内容研究 ——以2010年以来国产中小成本影片为例[D]. 李文博.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9]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问题研究[D]. 王培洲.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新时代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冲突研究[D]. 李涛.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