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医学流派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郑嘉涵[1](2021)在《陆渊雷医学改良思想中的“科学”导向》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聚焦民国中医陆渊雷的中医改良思想,着重考察“科学”一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分析陆渊雷在不同时期关于中医学改良言论的复杂内涵,能够揭示“科学”对于陆渊雷及其同时代中医的意义,也为我们尝试理解20世纪初的中医群体提供了一种可能。第一章,介绍在陆渊雷步入中医界之前,20世纪初中医界的代表性观点,以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同时,回顾陆渊雷成长与求学的经历,勾勒出他的中医改良思想的知识背景。第二章以陆渊雷着名的《改造中医之商榷》一文为核心,讨论在1928年至1929年间,陆渊雷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中医学改良的文章中,对于“中医”与“西医”的认识。陆渊雷认为中医的治疗确实有效,但理论不足为信,想要保存中医并进一步使其发展,就需要吸纳科学的理论研究原有的中医方药。在结合了中医的“实效”和科学的“实理”后,陆认为这将会创造出一种更为进步的新医学。第三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关注陆渊雷在他所在的上海国医学院和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的工作。陆渊雷在上海国医学院任教并负责教务工作,主导了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并撰写了部分课程的讲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具体事务上,陆渊雷如何将自己有关医学改良的设想付诸实施。在具体的文本中,陆渊雷实际上是在中医的体系中融入了来自科学的新知识,其研究方法并未彻底脱离传统模式。在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任职期间,陆渊雷参与了学术整理大纲与统一病名草案的制订。在这个平台上,陆并没有获得多少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受到人事政治的困扰,卷入了持续的争议中。第四章,关注了陆渊雷步入中年以后,主办《中医新生命》时期的思想与心态上的变化。在国医学院关停,并淡出中央国医馆的学术整理工作后,陆渊雷的医学改良设想在现实中遭遇挫折。这段时期陆渊雷开始回顾自己之前的经历,并反思自己过去的言行,其文风此时也逐渐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陆渊雷开办函授学校,寄希望于未来的青年人能够赋予中医新的生命。同时,医的“气化”理论渐渐成为此时的陆批判的重点。陆认为中医的“气化”理论过于玄虚不切实际,并寄希望于未来中医能走向“科学”的道路。第五章,对于前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几个关键问题。在陆渊雷的医论文章中“科学”一词的出现频率非常之高,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往往有不同的含义。具体言之,在分析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优劣时,“科学”被陆认为是一种真理,被用于衡量中医理论的正误在实践改良中医的理想时,“科学”成为一种改造时的方法与途径在描述将来中医的发展道路时,“科学”成为一种对未来新“中医”的诉求。最后,我们分析了“科学化”这一词在描述陆的学说时产生的困境与不足,并进一步指出,理解陆渊雷的主张背后的内涵,有助于我们认识陆提出的观点对于他的时代产生的意义。
王贺飞,杨晴,兰向东,崔静,孙士江,王艳君[2](2021)在《燕赵医学流派对中医学本科师承教育与医德传承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以医学流派对中医学的作用为切入点,以燕赵医学与中医药高等院校和临床医院相结合为实例,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燕赵医学流派的传承创新、临床技能的带教实训、医德医风的德育教化等多维度,分析医学流派传承对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的积极影响,以期裨益于当代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的改进。
区绮琪(Ellena Yee Kee Au)[3](2021)在《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梳理新安医学的代表性医家、着述、学说及其核心学术特色;结合代表性医家临证医案,比较新安医学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其他主要中医学术流派间的异同和关系,进一步明确新安医学的学术成就、历史贡献和当代影响。方法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为主,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开展研究工作。1.选择研究的主要流派:统计各流派的宫廷御医人数与内科主要医着的医家人数为切入点。统计结果提供中医主要地域流派的参考。2.选择研究的临床病种:利用新安医学的特色学科(妇科、儿科及内科)并从每个学科选择两个病种。3.选择流派医家代表及医案:从第一届国医大师名单中根据所需要探讨的地域选择流派代表医家。国医大师代表当今的最高中医水平。再从国医大师的专辑中根据所需要探讨的病种选择医案。为保证每一病种有相关新安医家的医案作对比,所以需要再填补两名新安医家。选择条件:选择的新安医家有相关医案的文献、有一定的专业认可度。4.对选定相关学科及病种,搜集从宋元明清至近代主要医家对病因病机、诊断、遣方用药特点的相关学说或观点,以充实对其后11位医家的23个医案文献研究结果。文献的搜集分两方面,CNKI网下载相关被引次数较高的文献及购买相关医着。5.对选定的23个医案分类整理及纵横联系对比:表格化处理后、分类归纳8位流派医家的医案治验跟新安医家现代医家作同病种的横向对比,并以宋元明清的医家在相关病种上的治则治法或学说纵向对比。6.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深入挖掘新安医学有别于其他流派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结果1.新安医学学术贡献新安医学的主要贡献在以下几方面:一、新安医家学说众多,尤其是“营卫一气”、“卫气营血辨证”、“养阴清肺”、“外损致虚”、“养胃阴”、“虚损理脾阴”等学说,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新安医家的《古今医统大全》、《医宗金鉴》、《医述》被列为十大医学全书。二、临床上,中医的四诊,尤其是脉诊、望诊,新安医家有丰富医案专着,遣方用药平正轻灵、稳准狠猛。三、新安医家徐春甫创立的中国第一个民间医会“一体堂宅仁医会”促进医学进步。这都说明从宋代至今,新安医学对中医学术、临床以及医学发展都有很全面以及巨大贡献,至今方兴未艾。2.与其他主要流派比较与浙派、吴门及孟河医派、燕京医派的宫廷医学、旴江医学、齐鲁医派、岭南医学、川派中医及海派中医相比,在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等方面,新安医学均存在有别于其他流派的学术主张及临床特色。新安医家的错简重订说引起的学术争鸣、反思是空前的。临床上,新安固本培元派对附子的应用范围比川派更广。医学普及启蒙方面新安医学比吴门及钱塘显着,新安御医徐春甫、吴谦所撰医着充分体现了“修医书以正医学”的目的。医着方面,《内经》研究方面,新安较吴中、钱塘量多质高;吴中与新安各科齐全,钱塘则重临床理论,而且没有外科、针灸内容。3.新安医学代表性医家与其他主要流派代表性医家临床治验对比分析:新安医家王乐匋提倡并体现在他的治验上的为学特点,“求实”、“学博”、“探幽”及“返约”。李济仁国医大师用药虽少,但疗效显着,充分体现了新安医学辨证精准,药少力宏的特色。孟河医家裘沛然国医大师认为如果“学而不精”、“学而不广”及“学而不化”,就很难像“前辈用药圆机活法”,孟河医家朱良春国医大师“善于挖掘民间验方”,创新虫类药应用。燕京医家路志正国医大师临证主张“用药兼顾,勿持一端”;“圆机活法,轻灵活泼”。齐鲁医家国医大师张灿玾的治验中反映他对《医宗金鉴》的重视。能影响国医大师的新安医学着作《医宗金鉴》的确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巨大。岭南医家邓铁涛国医大师在众多治验中显示对黄芪的重用,并以河北金元医家李东垣及清代王清任为宗。八桂医家班秀文国医大师与浙派何任国医大师都是妇科专家。班老治妇科病的治则是“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而何任国医大师推崇清代《傅青主女科》及宋太医陈沂,重视调经。主要结论新安医学医家众多,医着宏丰,传承有序,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特色鲜明。新安医学融汇中医各流派医学精华及创建新的医学理论,确属中医流派中的“首富”。新安医家与其他流派的传承虽然不同,学术思想以及临床治法已经是相互借鉴,但从本研究的范围也突出新安医家与其他主要流派的部分异同:一是岭南医家邓铁涛国医大师的用药风格跟新安医家王乐匋重视脾,但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有所不同,邓老在他的治验中经常重用黄芪。新安王老坚持不能独守一法,体现新安医家用药灵巧的特点;二是八桂医家斑秀文国医大师的妇科治则,“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融合了新安医家汪机的营卫一气学说及吴楚治血补气的理论观点;三是孟河医家朱良春国医大师的治疗风格,单刀直入,药少力专,燕京医家路志正国医大师强调用药“勿持一端”同新安医家“平正轻简”的用药特点对比明显。
顾敬平[4](2020)在《孟河医派中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孟河医派为研究对象,对该医派300多年发展历史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剖析,着重对孟河医派从医家到医派的发展,学术思想的形成与教育思想的关系,从师承教育到学校教育方式的演进等,力求探索、分析孟河医派发展过程中,教育思想的关键作用,以期初窥中医学术传承的一般规律或特点。中医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相比,是一种继承性教育,是通过中医教育达到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继承的核心内容是中医思维和中医学术思想,而不是继承的教育方式。这是由中医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背景下,中医教育思想也随之变化,同时也随着中医教育实践而不断深化,并始终围绕“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主线。历史上出现的多种中医教育方式,均是中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医教育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说,中医教育思想与中医学的发展休戚相关。以孟河医派为具化对象的中医教育思想研究,能够更加充实、生动的展示传统中医教育是如何逐渐融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的。目的:通过对孟河医派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厘清孟河医派在中医教育方面发展的脉络,从其不断演进的中医教育思想中,分析提炼出其中蕴涵的中医教育思想以及发展特点和规律,达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作用,并为中医教育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学、中医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学、史学等学科的方法,探讨孟河医派的发展脉络和源流考证;运用中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对孟河医派的中医教育特色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与探讨。主要有文献调查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法、立体思维思考法、田野调查法、多学科联系综合法等。结果:(1)孟河医派在其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医者群体聚集和传承扩大,在繁盛的临床实践中,在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同时,不断丰富其学术思想的提炼和完善,进而完成了从独立医者到医派的转化。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顺利传承,印证了医派教育思想的合理性和活力。(2)在中医教育传承的漫长历史中,教育思想呈动态变化,其教育形式也随之改变,每个时期的教育思想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整个社会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的研究,必须将其完整地带入时代背景之中加以分析,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规律呈现出平稳发展期和改革探索期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3)教育思想特点及成因:(1)孟河医派教育思想与学术思想在表述上的近似性。其原因是由师承教育方式所致,在师承方式下,临床实践、学术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思”“行”的主导者的同一性,临床实践与教育实践并没有明确划分。(2)孟河医派重视经典、重视临床、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中医思维和人文社会教学等的教育思想,由各医家个性向流派共性演进,进而最终形成医派共识性教育思想的动态过程,是孟河医派各医家不拘门户,相互交流,开放包容的结果。(3)孟河医派学校教育,是在对西医院校借鉴的基础上形成,并逐步表现出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相对独立特征,中医专职教师队伍作为社会分工群体出现,学术思想成为教学内容,并以共识性文本——教材加以固化;教育思想则以保证学术思想的继承、创新、发展为己任,培养规模化、规范化的中医人才,服务社会。(4)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的特点促进了医派人才链的形成:(1)遵循了综合性、连续性、实践性中医学科性质特点。(2)遵循了中医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方式侧重实践性和经验、技艺的传授,注重传授者资格的认证,筛选受业者的标准也十分严格,保证了教与学双方的质量。(3)遵循了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教育目标明确,通过改革中医人才培养方式,完成从师承制向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化,采用师承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复合模式,扩大培养基数,选拔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人员,实现了中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5)以“临床疗效”为媒介的中医文化教育,是孟河医派最重要的教育思想:(1)临床疗效来源于临床实践,而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技能、经验积累的源头,也是中医临床教学实践的前提。(2)临床实践、临床教学实践的基本定义,具有主体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3)中医文化教育涉及了中医教育外部规律和中医教育内部规律,是研究中医教育外部、内部规律之间的纽带和桥梁。(4)中医临床疗效,既是中医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发展的学术基础,也是中医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结论:(1)孟河医派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的辩证关系,及发展规律和特点,在师承制方式下表述的相似性,以及在学校教育方式下,外部因素对两者的影响呈现差异性,充分体现了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和对流派学术思想继承的关键作用。(2)孟河医派学经典、重人文、抓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和拜名师、择英才所体现的遵循中医学科性质,适应中医人才成才规律的教育思想,是孟河医派各医家对中医教育规律认识的智慧结晶。(3)孟河医派顺应历史潮流,创办中医学校,开创中医院校教育之先河,这种锐意改革、敢于创新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中医生存权、话语权、教育权的抗争、中医教育方式的变革和规模化、规范化培养大批中医人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4)孟河医派三百年发展的成功史实,是孟河医者群体潜心致力于医派发展的结果,也是孟河医者群体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与外部因素博弈的真实写照。其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邹丽珺,程霜,陈滨海,高文仓,陈卫建[5](2020)在《浙江首批“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建设现状及建议》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梳理总结浙江何氏妇科、杭州宣氏儿科、浙江陈木扇女科以及绍派伤寒的建设现状,为浙江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研究,整理浙江何氏妇科、杭州宣氏儿科、浙江陈木扇女科以及绍派伤寒的传承脉络和发展历史,归纳其学术思想,探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建设情况。[结果]浙江何氏妇科、杭州宣氏儿科、浙江陈木扇女科以及绍派伤寒深入挖掘本流派的学术理论,形成了独有的诊疗思想。传承模式以家族传承为主,辅以师带徒模式,建立了研究室及多个学术流派工作站。四家学术流派研究室的建立不仅对其自身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更在浙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为浙江其他医学流派工作室的建立提供了研究经验和模式。[结论]浙江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建设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中医流派学术思想,加强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促进学术流派的发展传承。
林振邦[6](2019)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作为研究对象,从身体观的视野梳理出资料并加以分析和比较,以达到本研究的目的:理解古代医家如何理解患病的身体和疾病本身、分析其认识框架的思维和当代哲学的定位,最终阐明中国古代疾病观及其改变的价值。把临床技术分析提炼成医学哲学史的研究,探索理论体系的变迁,判断其方法学和认识论。利用简帛医书中的医疗记述作为入口,说明古代医学转化期的医学哲学思想。研究方法本研究按临床体系,从现象到本质作分析,用语言、技术、思维、方法学、认识论、本体论的内在逻辑来指导研究。从疾病的定义、疾病的语言、病因学、诊断进路和治疗五个方面作出探索,从而总结出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研究内容首先,总结了简帛医书中的病症,分析疾病的基本定义内容及其转变。简帛医书展现了疾病定义转化的不同阶段,最早由解剖问题作为主要疾病的定义,及后可以见到痛感和身心的功能失常的加入,然后健康的失落和自然秩序的偏离而成为疾病最广的定义。证明简帛医书中展现的疾病定义是从解剖模式逐步转化向功能模式和失调模式。透过身体空间的拓展,新加入的医疗生理系统与不同的身体感应结连,令身体的议题成为医疗议题。同时,简帛医书中内景的认识亦从仅有内外之分,到经脉简帛中可以发现经络通道和脏腑内外关系的建构。身体感应的发现和确认逐步把疾病场域拓展,把不同内在空间和精神的不适与外部的符号联系起来,渐渐建构出身体与不适感关系的典型例子,并成为一种感知与定义疾病的文化与技能。第三章透过研究病症中的语言和病痛经验,分析简帛医书中的对患病经验的表达和分类方法。发现一些本来作为描述解剖词语和病症的意义都逐步转移为气的失调。或与自然性质的用语搭配,继而与相应的身体感受结连。说明身体感受的表述是从日常语言转向阴阳五行学说为本的感知文化和认识方法,寒热虚实成为描述疾病和身体状况的基本符号系统。反观,后世比较少继承使用解剖用语作为解剖疾病的分类(例:心疝),说明了古代医家的取舍。第四章从简帛医书中病因学的内容分析古人对疾病的归因。发现跟鬼神崇拜的病因逐步被风所取代,风又再演变成气论下的风。反映鬼神论逐步被自然能量的病因论所取代,再进一步自然能量转变为气论下的自然哲学病因所取替。从信念式的鬼神因,至自然哲学因,再转化至可以被身体感连结和论证的阴阳五行体系。世界观从存在论自然主义,转向为本体论自然主义,鬼神之说从存而不论,转至部分医家对鬼神作出直接否定。第五章考察简帛医书的诊断方法,分析其资料收集及疾病本质推理的方法。发现简帛医书中从视觉资料拓展至收集触觉和气感等身体感受资料,医者在诊断过程中是感知主体而非单纯的思考主体,从积累的普遍感受去判断触诊中的感受及其意义。而在运用诊断资料时,简帛医书从捷思式的单一资料对应转变为疾病本质的探求,疾病的独立本体消解,转成附属于人体气论生理病理的本体之中。第六章从简帛医书中的防治方法以分析古人对疾病的态度、处置及其临床决策。发现了简帛医书中移除了疾病的社会标签和惩罚,从单纯的医疗角度探讨疾病。并且展现了临床结果的积累,和重视临床效果的思想,从治疗与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决定方案。同时,在治疗时,对于鬼神和时间崇拜有所脱离,并以临床理性对治禁作出判断,摒弃了相关性关系为主的方术体系对临床行为的控制。研究结论最终总结临床体系的考察,我们归纳出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有五种流行的疾病观。分别是鬼神疾病观;自然能量疾病观;气-解剖身体疾病观;经脉疾病观;气-阴阳-脏腑疾病观念。本研究发现这些疾病观曾经在社会中并存,并且在医家的圈子中转化。这些疾病观的转化,透视了社会公共资源如何渗透进医学中建构出体系,改变了医者和人们对疾病的观察、理解和思考模式,也改变了疾病的隐喻和社会意义。透过新观念关系的诞生,概念层阶的调整和排除,让方技成为较纯粹的方技,让临床行为不受社会思潮的宰制。其具体的方式是,疾病的定义改变为身心全人的失调模式,身体的感受逐步受到重视,并加以阴阳五行的框架理解和记录,人与自然以气作为沟通中介而成为相关而区隔的系统。继而使身体感受与阴阳五行化的身体建构成生理病理网络,最终让知识得以积累,治疗与阴阳五行的病理生理学建立因果关系,让体系可检证和容易传播。走出中医文化的框架,我们以《临床医学的诞生》作为中外医学体系塑造期的比较对照点。考察中西临床医学的蜕变方法,如何排拒空想和幻想的内容,并成为可以有客观论证和可重复。简帛医书中可见,中医以身体感应连结临床现实与理论体系,使之可以修正和积累,让医学不受其他社会权力和思想的干扰。从当代科学哲学的方法中,可以认为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转化,具有建构实在论的特征。配合气论的文化体系下,从实践所得建构框架,以语言的外推把身体和病痛经验转化成阴阳五行式的身体感语言;并以实践性的外推,把阴阳五行的身体建构推展到其他社会脉络中。这两种外推最终联系上不同医者建构的微世界(医疗体会)和社会脉络,使知识可以整合,使医疗知识普遍化且具有真理价值。总结而言,以疾病观为核心内容,从实质的临床技术中找出理论和思想的脉络。本文完成研究预期,并且从普世的医学哲学中说明中医医疗文化不独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更在普世的医学哲学和科学哲学上具有充份的合法性和价值。资料收集的广度和深度仍可再加强,有待更多简帛的解读和公开,让我们可以以更丰富的临床资料分析思想和方法的流变。
周桉[7](2019)在《宋代理学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唐时期儒学受到佛、道两教的冲击与挑战,在此背景下,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理学应运而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理学作为当时的主流哲学,不仅影响并主宰着当时人们的思维意识,而且对中医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代作为中国古代中医学发展的分水岭,在各个方面的进步是与理学的影响分不开的。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就是一位深受理学影响的中医大家。研究背景在中医现代化思潮的影响下,目前中医学无论是临床诊治、高校教学还是科学研究都借鉴西医的模式,表现出了西医化的倾向。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医学对中医学的发展固然有着一定的好处,但正如邓铁涛先生所言,中医与西医并不属于一个理论体系,西医的模式给中医的发展带来的束缚大于帮助。因此,我们在学习研究中医学时应该更多的去挖掘中医经典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重要的思潮,在文化繁荣的同时带来了中医学的一次重要跃迁,《四库全书》云“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时期中医学的繁荣与理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朱丹溪曾跟随理学大家朱熹的四代门人许谦学习理学,后跟随刘完素的弟子罗知悌学习中医学,援理入医,创立了滋阴学说。因此,研究宋代理学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对研究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价值。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和研究宋代理学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发掘朱丹溪理论形成的背景和原因,意在从更深层次理解和学习其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研究方法1.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图书馆以及互联网等渠道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鉴别、归纳、整理,并做好笔记及摘要,积累自己课题所需的相关知识。2.运用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宋代理学思想及其对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影响。研究内容1.朱丹溪的生平及主要着作。2.分析朱丹溪的理学渊源。3.研究宋代理学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研究结果1.宋代理学知行观强调理论的重要性,朱丹溪深受影响,在注重临床实践的同时非常重视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2.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认为人体阴精难成而易亏,这一理论是在程颢“阳常盈,阴常亏”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3.“相火”本为生理之火,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运行,如果“动而过妄”便成为病理之贼火。朱丹溪将周敦颐的太极动静观做为这一生理病理变化的理论基础。4.在理学伦理观中,周敦颐强调“无欲”、二程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朱丹溪将这一伦理观引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形成了自己静而无欲的养生观。通过控制情欲、调节饮食等方法保护阴精。5.朱丹溪用药并非专主滋阴,而是非常重视辨证论治。研究结论朱丹溪早期的理学学习经历以及众多谙熟理学的好友,使得朱丹溪深受理学影响,并将其引入自己的医学学术观点之中,成功地突破了当时的医学理论,自成一派,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为我国医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研究。
王勇[8](2018)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文中提出中国医药学和易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华夏先民以独特视角和整体思维模式观察自身和自然后在同一时期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为了梳理明清时期易学哲理与思维给予中医学的启示和指导,探究诸医家在该时期对医易关系的深刻阐释及见解,总结这一时期“援易入医”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对中医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当今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笔者综合运用文献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方法,在系统搜集和整理历代“援易入医”相关古籍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文献为抓手,以学术思想分析为着力点,采取由点到面,由个体到整体的研究思路,主要对他们的医易思想认识、中医理论发挥及临床应用指导等方面进行分析,勾勒出了医易关系的基本面貌,系统梳理了“援易入医”的发展脉络,系统搜集整理了“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系统整理分析了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主要医家的临床实践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达到高潮之际,诸医家在医易方面继承前贤,开创新知,将《周易》的易理卦象、象思维、易思维等理论运用到中医理论阐发和临床实践之中,对中医的天人相应、阴阳、气化、脏象、命门等学说阐发,医学流派发展及中医思维创新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学的发展。本研究课题也进一步证明,“援易入医”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易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医理论的建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援易入医”的医易理论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在学习研究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而,笔者认为,当今要想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回溯源头,审视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概念元素,以促进中医哲学、思辨模式的丰富与发展,以期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找到有益的启示,为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供重要借鉴。
郑言[9](2018)在《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不仅为中国社会带来异质性的医学知识,而且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医疗格局。尤其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直接引发中西医学的比较和抉择问题。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中医学在异质性的西医学面前表现出明显的颓势,尤其是西医学体制与本土政治的结合使其保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严重挤压了中医学的生存空间。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中医界的焦点从最初对两种医学知识医理层面的比较转为对“废止中医”论的抗争,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模仿西医学体制的尝试。正是在这些探索中,近代中医学体制化才得以实现。本文以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为研究对象,从其社团的组建、中医群体的职业化、学校教育的创办以及中医院的创建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以近代中医学的整体发展为背景,重点考察其体制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分析影响其体制转型的因素,以期呈现出较为完整的中医学体制化进程。除此之外,文章还考察了现代国家建设因素在中医学体制化进程中的作用,以此来探讨医学与国家的关系。文章主体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四个章节。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近代中医社团的体制化,主要包括对传统中医群体医疗以及交流模式的考察。通过对传统民间中医群体自组织形态的讨论,分别以构成其主体的“坐堂医”和“游医”为研究对象,呈现出传统医者在医疗活动中的个体性和分散性。传统社会中中医学一直被划归为“技”的范畴,医者行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医术决定的,这就造成了医者对自己所掌握的医技(包括药方)持有一种保密心理。但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金元时期出现的学派争鸣为传统中医群体的交流构建出新的模式,不仅加深了医者群体间的交流,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学知识的发展。尽管学派的建立为医者的群体性活动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它主要以医学理论和方法作为区分标准,缺乏维系学派持续运行的制度性保障,使得这些学派间的交流呈现阶段性和无序性。直到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由医者创立的专业组织,代表着传统医者群体社团意识的觉醒。除此之外,西医社团体制在中国的根植为近代中医社团体制化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蓝本,尤其是中华博医会的创建,拉开了中国近代医学体制发展的序幕,其社团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为中医社团体制化奠定了基础,《博医会报》的刊行成为医学知识交流的新平台。在西医社团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境内建立起为数不少的中医社团,文章选取在中医学体制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三个社团进行重点研究:包括中西医学研究会、神州医学总会和上海医界春秋社。组织方式和制度、组织结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在体制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组织结构变迁代表的是社团观念的转变。随着中医学在对抗“废止中医”论中的浮沉,一些中医社团也在不断地改变章程和进行改组,本文主要从考察这三个社团组织方式的变化背后带来的社团宗旨的改变进而分析中医群体价值的塑造。除此之外,医学刊物作为社团的喉舌,是其群体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文章在对上述社团的机关刊物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其各自的办刊宗旨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各自在近代中医界的抗争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医群体在致力于近代医学体制化进程中对自身职业化的诉求。传统官医群体的职业认同遵循着较为严格的制度,比如人才选拔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而且他们受制于专门的医政管理机构的管辖。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医群体的职业化比较完善。鉴于民医的个体性、分散性以及保密性,致使国家在其管理上长期缺位,民间行会制度也只是对开业医生群体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绝大多数民医的职业身份认同来自民众对其医术的认可,而其行医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基本上是依靠医者的品德自律实现的。儒家德性价值在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医者将医术标榜为“仁术”,而以德性价值为基础的医德规范散见于各类医书中。近代医学传教士是职业医生的前身,随着传教事业的开展,传教与医疗活动逐渐分离开来,具有医学学位的专业医生成为医学传教活动的主要践行者。为满足中国民众对西医的需要,本土西医生的培养提上日程,西医群体职业化进程正式开始。在他们的意识里,医生作为一种职业不仅能为民众解除病痛,还关系到民族的复兴,承担着全民健康的重任。西医群体对自己的重新定位,是对医生职业的内涵和责任更深刻的认识。与西医职业化相伴随的是中医群体为争取行医合法权的论争,随着《医士管理暂行规则》以及《中医条例》的颁布,逐渐确立了中医在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中医职业化取得了重要成果。第三章是对近代中医教育体制化的研究,首先进行的是传统中医教育方式以及中医人才培养状况的梳理。传统中医教育分为官学教育和民间师徒制传承两种,虽然官学教育机构自南北朝时期被建立后一直处于完善中,学生入学制度、医学分科制度以及考试制度等都越来越细化和规范化,但是师徒相授方式没有被摒弃,依然在官学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鉴于官学教育在培养人才数量上的局限性,民间师徒制传承是传统医学教育体制的主要内容。由于民医的个体性和流动性以及其“技”的归属,使其文字记载资料匮乏,我们只能从整体上把握师徒制的类型及特点,尤其对中医学知识的缄默特性与师徒制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方面表明师徒制度在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对近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探讨。中医在近代的式微,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因素造成的,尤其是近代中医在瘟疫治疗中的束手无策,致使其在国家卫生体系中失势,特别是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制建设的提出,彻底将中医学医疗体系排除在外。源自西方的公共卫生概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为了实现全民医疗,国民政府提出创建“公医制度”的理念,并创办公立医科大学培养公共卫生人才。为了挽回发展颓势,中医界在力争学校教育合法权的同时开展了学校教育的各种尝试,并在中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中央国医馆的建立以及卫生署内中医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中医行政管理体制化的实现。中医教育合法权在全国性的抗争活动中最终获得通过,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被确定下来,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第四章的焦点是近代中医院体制化。首先从传统“家庭”式的诊疗空间着手考察,分析这种方式下医者与病人的关系以及传统公共医疗组织与社会救济的关系。其次通过分析国民对陌生空间的想象式建构,委托制与传统伦理秩序的交锋以及“家庭”对医院空间的渗透,梳理近代教会医院体制在中国社会的被接受过程。再次从托管制在医院模式中的运用以及作为医院体制核心的卫生制度入手,分析近代中医院体制在诊疗空间上的转变。最后对中医院与中医学校的关系进行简单探讨,当初嘉约翰创办博济医校是因为医疗人才的供不应求,也就是说是医院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学校体制的发展。但是在中医学体制化进程中,二者的关系似乎是反过来的。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是中医学体制化的核心内容,为此中医界进行了数次全国性的抗争,最后国民政府规定创办学校必须设立附属医院,于是中医院体制的建立在满足提供新式医疗的同时又被赋予协助中医学校取得合法权的责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中医学校与医院的关系是以院带学模式。随着医学体制化的深入,医院与学校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倾向。结语部分对首先影响中医学体制近代转型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即所谓的双动力机制。一般认为学科体制化的动力机制有两种,即权威系统驱动模式和权力系统驱动模式,在实际的体制化过程中这两种模式同时存在,既需要权威系统的行动又需要权力系统的介入。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制度化了的权力是法定的、强制性的,权力系统代表的是官方的价值取向,而制度化了的权威则是非强制性的,代表的是系统成员内部的共同意志。推进中医学体制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包括西医学体制的移植和国家公共卫生体制政策的制定。尤其是本土化了的西医学体制对中医学体制化的影响是直接的,加之它与政治的结合,使它成为阻碍中医学体制化的主要力量。政治权威对医学体制发展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就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皇权政治在中医官学体制化中发挥着指导作用,甚至可以说传统中医学体制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皇权阶层的需求。近代国家对社会的改革诉求增大,公共卫生体制建设提上日程,鉴于中医学在群体预防层面的劣势,以及国家摒除旧思想、旧文化的政治目标,所以中医学在国家医疗体制中失势了。中医学被排除在国家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之外,这直接激发了中医界寻求改革的动力。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是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是并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继承性发展,中医学体制化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黄梓健[10](2018)在《壮医针灸流派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整理与壮医针灸流派相关的文献,研究该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流派代表医家及其学术贡献、学术特色、成就与影响等内容。探讨壮医针灸流派的内涵,填补壮医针流派研究的空白,为壮医针灸的临床实践、科研及教学服务。方法:首先,本课题通过查阅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及互联网,搜集与壮族文化、壮族医学史、壮医针灸、代表医家的论着、手稿等相关文献,提取与壮医针灸流派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其次,本课题开展实地调查,拜访壮医针灸流派代表医家、代表医家的后人或弟子及相关人员,考证与壮医针灸流派形成与发展相关的史实,搜集医家的生平事迹、医疗经验。然后,整理壮医针灸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史料、探讨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总结代表医家的学术贡献。最后,运用中医各家学说、医学史的研究方法分析总结壮医针灸流派的学术特色、学术成就和影响,展望壮医针灸流派的发展前景。结果:壮医针灸流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创始人为覃保霖。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为壮医针灸流派的形成时期。学者们对壮医理论和针灸技术进行挖掘整理,使壮医针灸逐渐从民间走进正规的医疗、科研及教育机构。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为壮医针灸流派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学者们重视总结壮医针灸经验并开展临床与实验研究,对壮医理论进行深化与创新。后来因学术的争鸣,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从壮医针灸流派分流而出。壮医针灸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政府支持;其二,壮医针灸的历史积淀;其三,壮医学者们传承与创新。该流派的主要代表医家有覃保霖、龙玉乾、黄瑾明和罗家安。该流派主要理论特色有气血均衡理论、道路传导学说,临床特色有提倡综合疗法、善用特定穴、强调无痛针灸。结论:壮医针灸流派是以覃保霖、罗家安、龙玉乾、黄瑾明等医家为代表的,在壮族特殊的地域、文化等学术背景影响下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善于运用壮医针灸疗法治疗疾病的学术流派,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和专科性。在壮医针灸的传承过程中,该流派培养了壮医人才,丰富针灸学的内容,奠定了壮医针灸的学术地位,为壮医针灸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论医学流派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医学流派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陆渊雷医学改良思想中的“科学”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背景 |
第一节 20世纪初的中医学 |
第二节 陆渊雷的早年 |
第二章 改造中医之商榷 |
第一节 重估传统 |
第二节 对西学的保留态度 |
第三节 实效与实理 |
第三章 从国医学院到国医馆 |
第一节 上海国医学院 |
第二节 中央国医馆 |
第四章 中医新生命 |
第一节 从根本上推翻气化 |
第二节 心态的转变 |
第三节 最后的岁月 |
第五章 讨论:导向“科学”的医学改良 |
第一节 “科学”的复杂面相 |
第二节 “科学”与“科学化” |
第三节 徘徊于新旧之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燕赵医学流派对中医学本科师承教育与医德传承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流派对中医学发展的作用 |
2 现代中医药院校师承教育的重要性 |
3 传承燕赵医学对本科师承的作用 |
3.1 燕赵医学的实践传承 |
3.2 德育教化,寓教于行,做好本科师承课程思政 |
4 传承燕赵医学对本科师承教育的思考 |
(3)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课题的目标 |
1.4 课题方法概述 |
1.5 课题的重要性及对中医学的贡献 |
1.6 论文结构概述 |
第二章 上篇 新安医学学术贡献研究 |
2.1 引言 |
2.2 新安医学概述 |
2.3 宋明清新安医学学术成就 |
2.3.1 主要代表医家 |
2.3.2 新安主要医着 |
2.3.3 新安医学主要学说 |
2.4 近代新安医学领军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
2.5 新安医学临床特色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中篇 其他主要中医流派概述 |
3.1 引言 |
3.2 浙派(永嘉、钱塘) |
3.3 江苏(吴门、孟河、山阳) |
3.4 海派 |
3.5 齐鲁 |
3.6 河北(燕京医学、宫廷医学) |
3.7 川蜀 |
3.8 旴江 |
3.9 岭南 |
3.10 对中医流派研究的总结及思考 |
3.10.1 形成发展的时期 |
3.10.2 学术成就的异同 |
3.10.3 思考 |
第四章 下篇 新安及主要流派医家的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
4.1 引言 |
4.2 妇科 |
4.2.1 崩漏 |
4.2.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
4.2.2 不孕症 |
4.2.2.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
4.2.3 妇科小结 |
4.3 儿科 |
4.3.1 小儿泄泻 |
4.3.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
4.3.2 小儿惊风 |
4.3.2.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
4.3.3 儿科小结 |
4.4 内科 |
4.4.1 中风 |
4.4.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
4.4.2 痿证(重症肌无力) |
4.4.2.1 临床治验分析 |
4.4.3 内科小结 |
4.5 临床比较分析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课题的主要结论 |
5.2 课题对中医学的贡献 |
5.3 课题的创新性与特色 |
5.4 课题的不足之处 |
5.5 课题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各流派临床治验对比文献参考 |
综述 中医流派传承研究 – 近十年文献回顾 |
综述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孟河医派中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中医学术流派教育思想概述 |
1.1 中医学术流派简析 |
1.1.1 中医学术流派概念 |
1.1.2 学术的含义 |
1.1.3 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 |
1.2 中医教育回顾 |
1.3 中医教育思想论述 |
1.3.1 中医教育思想与文化的共性关系 |
1.3.2 中医学术思想与中医教育思想的关系 |
2 孟河医派的起源与发展 |
2.1 孟河地域文化对孟河医派的奠基作用 |
2.2 孟河医学的形成到繁荣 |
2.2.1 医派产生的主体——医者群体及家族 |
2.2.2 医派产生的“灵魂”——学术思想 |
2.2.3 医派产生的社会价值——医德、医术、疗效 |
3 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的演进 |
3.1 社会历史背景的更叠 |
3.1.1 早期的学术及教育思潮 |
3.1.2 清末多元文化裂变对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的影响 |
3.2 孟河医派教育方式的变革 |
3.2.1 创建学校培养中医人才 |
3.2.2 师承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复合模式 |
3.2.3 中西汇通勇于创新的中医教育思想 |
3.3 孟河医派重要人物的中医教育思想 |
3.3.1 理论奠基:费伯雄 |
3.3.2 理论弘扬:马培之 |
3.3.3 教育变革:丁甘仁 |
3.4 孟河医派学术思想发展的特点 |
3.4.1 是孟河思想文化在医学上的反映 |
3.4.2 与中医理论特点保持一致性 |
3.4.3 贯穿“醇正和缓”学术思想的个性特征 |
3.5 孟河医派中医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过程 |
3.6 孟河医派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发展相关性探索 |
3.7 孟河医派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的共生关系 |
3.8 孟河医派教育思想演进的历史进程 |
3.9 孟河医派中医教育思想特点的思考 |
3.9.1 遵循中医学科特点的教育思想 |
3.9.2 遵循中医人才成才规律的教育思想 |
4 孟河医派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医教育启示 |
4.1 教育思想的演进提示中医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
4.2 当代中医生存现状提示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
4.2.1 中医与西医教育发展的对比分析 |
4.2.2 中医与西医医疗机构数、从业人数、就诊人数的对比分析 |
4.3 遵循中医成才规律对中医院校教育改革的启示 |
4.4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思考 |
4.5 中医临床实践与临床教学实践的解析 |
4.5.1 制约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学原则实践的因素分析 |
4.5.2 临床实践和临床教学实践概念的解读 |
4.6 对当前中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
4.6.1 中医文化教育的建议 |
4.6.2 融汇新知,深化改革中医院校教育 |
4.6.3 明确教育目标,构建符合中医发展的教育体系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孟河医派传承谱 |
附录2 :孟河医家着作分类表 |
附录3 :历代名人名士对孟河医派(医家)的评价 |
附录4 :实地调查相关资料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浙江首批“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建设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术研究特色 |
1.1 浙江何氏妇科 |
1.2 杭州宣氏儿科 |
1.3 浙江陈木扇女科 |
1.4 绍派伤寒 |
2 学术流派传承建设现状 |
2.1 浙江何氏妇科 |
2.2 杭州宣氏儿科 |
2.3 浙江陈木扇女科 |
2.4 绍派伤寒 |
3 流派建设建议 |
3.1 立足传统,推陈出新 |
3.2 总结经验,扩大规模 |
3.3 多种途径,共同发展 |
3.4 中西并重,取长补短 |
4 结语 |
(6)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简帛文献中的病症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二、黄帝内经病症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三、中国古代疾病观及相关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四、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疾病与治疗的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进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内容:疾病观的概念界定与辨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创新点及价值 |
1.4 研究预期 |
第二章 疾病的定义:简帛医书中病症的内容与发生空间 |
2.1 第一节简帛医书的疾病用语 |
2.1.1 简帛医书病症名称的整理、分类与分析 |
2.1.2 简帛医书的地域与疾病议题探讨 |
2.1.3 简帛医书与传世先秦两汉病症用语比较 |
2.2 第二节简帛医书中“疾病”定义的扩张 |
2.2.1 医方类简帛医书中疾病定义的扩张 |
2.2.2 经脉简帛医书中的医疗拓展 |
2.2.3 简帛医书中考察养生与性功能的医疗化 |
2.2.4 简帛医书的情志与身心病症的医疗化 |
2.2.5 小结:疾病定义拓展的方法分析 |
2.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身体与疾病的关系 |
2.3.1 解剖身体的突破:疾病发生空间的转变 |
第三章 疾病的语言:简帛医书的病痛经验与疾病性质 |
3.1 第一节简帛医书中病症的用语构成分析 |
3.1.1 《五十二病方》病症用语分析 |
3.1.2 《居延汉简》及《居延新简》病症用语分析 |
3.1.3 《足臂/阴阳十一脉灸经》及《脉书》中病症用语分析 |
3.1.4 《武威汉代医简》病症用语分析 |
3.1.5 老官山《六十病方》及《诸病》 |
3.1.6 小结:病症的性质和疾病空间的配搭 |
3.2 第二节特定病症用语的考察与分析 |
3.2.1 百病之长——风的病症用语分析 |
3.2.2 形下病症的用语的配搭与转化 |
3.3 第三节简帛医书中的病痛经验 |
3.3.1 疾病描述和分类中的病痛经验 |
3.3.2 身体感受的用语研究 |
3.4 第四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疾病的语言与思维 |
3.4.1 简帛医书中的疾病叙事:病痛事实下的不同叙述基点 |
3.4.2 气与身体感成为认识疾病的思维工具 |
3.4.3 语义的转化与隐喻的应用 |
3.4.4 病症语言改变中的医学理性拓展 |
3.4.5 简帛医书中整全身心的医学身体建构方式:身体感 |
第四章 疾病的成因:简帛医书的病因学考察 |
4.1 第一节一般病因学内容 |
4.1.1 外感六淫 |
4.1.2 内因及不内外因 |
4.1.3 其他 |
4.1.4 小结:混杂的临床病因观念 |
4.2 第二节简帛医书与《黄帝内经》的特定疾病病因比较 |
4.2.1 大风 |
4.2.2 疟 |
4.2.3 异梦 |
4.2.4 龋齿 |
4.2.5 痉 |
4.2.6 疼痛的病因 |
4.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的世界观 |
4.3.1 自然哲学与巫术混杂的病因观念 |
4.3.2 鬼神文化淡出医学的方式 |
4.3.3 疾病“事物因”展现的世界观:形上学自然主义 |
4.3.4 病因的逆向建构 |
第五章 疾病的诊断:简帛医书的诊断方法分析 |
5.1 第一节诊断资料的收集 |
5.1.1 诊断资料的类型 |
5.1.2 诊断过程中感官运用形式分析 |
5.2 第二节从证候到疾病本质的思考方法 |
5.2.1 直接按形态或症状作捷思式的判断 |
5.2.2 按形态作鉴别诊断 |
5.2.3 按症状鉴别诊断 |
5.2.4 按身体感作鉴别诊断 |
5.2.5 综合鉴别诊断 |
5.2.6 小结:简帛医书中诊断方法和基本思维 |
5.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对疾病本质的探求方法 |
5.3.1 从现象开始的溯因进路 |
5.3.2 老官山医简与《黄帝内经》的鉴别诊断法比较 |
5.3.3 从捷思到“病因病机”模式的转化 |
5.3.4 疾病的本体论转变 |
第六章 疾病的防治:简帛医书中对疾病的应对方法分析 |
6.1 第一节疾病治疗的思想 |
6.1.1 药物治疗:从药病相对到辨证思想的萌芽 |
6.1.2 经脉相关的诊疗思想分析 |
6.1.3 时间节律与治疗的思想分析 |
6.1.4 祝由术治疗的思想分析 |
6.2 第二节预防疾病的思想 |
6.2.1 与天地合参作为生命的目的 |
6.2.2 与时相应的生活方式 |
6.2.3 修炼得道的养生工夫 |
6.2.4 方术身体观的残留:埋胞术 |
6.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的临床决策 |
6.3.1 “脱巫入医”的医疗行为转化 |
6.3.2 临床证据的检验与应用 |
6.3.3 临床决策的范式转变 |
第七章 总结:简帛医书疾病观的综合分析 |
7.1 主要章节的核心医学哲学结论总结 |
7.2 疾病定义的转化 |
7.2.1 “从解剖到气论”的疾病命名 |
7.2.2 身心一体的“情绪”和“神志” |
7.2.3 失调模式统括病痛与疾病 |
7.2.4 疾病空间:病理生理学的“内”化 |
7.3 简帛医书中疾病核心意义的转化 |
7.3.1 疾病与正常的连贯:生命状态离常或适应力失却 |
7.3.2 疾病的本体:从致病原的存有到依附于人体的存有 |
7.4 简帛医书的疾病观分类 |
7.4.1 神灵疾病观 |
7.4.2 自然能量疾病观 |
7.4.3 气-解剖身体疾病观 |
7.4.4 经脉疾病观 |
7.4.5 气-阴阳-脏腑/五行疾病观 |
7.5 疾病观脱巫入医的转化核心:因果关系 |
第八章 简帛医书疾病观的溯源与比较 |
8.1 简帛医书疾病观转化的文化思想来源 |
8.1.1 孔子和老庄的自然主义让医疗不离人自身 |
8.1.2 身心体验成为理论与实务的桥梁 |
8.1.3 气论、阴阳五行成为医学“内向超越”的因果关系方法论 |
8.2 从老官山简帛的疾病观探讨《扁鹊仓公列传》 |
8.2.1 简帛医书与扁鹊仓公的病症比较 |
8.2.2 从简帛医书反观扁鹊仓公的医术 |
8.3 简帛医书疾病观与18 世纪欧洲“临床医学”诞生的医学哲学比较 |
8.3.1 基于《临床医学的诞生》的比较方法 |
8.3.2 疾病本质的建构与意义 |
8.3.3 临床策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
8.3.4 东西方医学与虚幻空想的距离 |
8.3.5 小结:“气-阴阳-五行”疾病观与解剖病理学突破的医学哲学比较 |
8.4 简帛医书中疾病观转化的科学哲学意义 |
8.4.1 “气-阴阳-五行”系统发展史具备建构实在论特征 |
8.4.2 建构实在论所回应的问题 |
8.4.3 建构实在论与早期中医发展史 |
8.5 总结:东方“轴心突破”的医学文化建构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研究创新点的当代意义 |
9.1.1 当代学术意义:疾病观的现代及原典意义 |
9.1.2 当代社会意义:回应中医质疑 |
9.1.3 当代中医临床及教育意义:身体感作为体系的重要特点 |
9.2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9.2.1 本研究的不足 |
9.2.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资料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 -简帛医书中疾病内容分类辑录 |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宋代理学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朱丹溪生平简述及着作介绍 |
1 朱丹溪生平简述 |
2 朱丹溪着作介绍 |
2.1 朱丹溪本人所撰着作 |
2.2 朱丹溪门人整理的着作 |
第二章 朱丹溪的理学渊源 |
1 理学宽松的学术氛围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
2 宋代理学对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影响深远 |
2.1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与理学的发展形式相似 |
2.2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对理学观点多有借鉴 |
3 朱丹溪由理转医,为典型的儒医 |
3.1 朱丹溪的家学渊源 |
3.2 朱丹溪的求学经历 |
第三章 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影响较大的理学理论 |
1 理学格物致知思想对朱丹溪的影响 |
2 理学知行观 |
2.1 理学知行观简述 |
2.2 理学知行观对朱丹溪治学方法的影响 |
3 理学阳尊阴卑思想 |
3.1 理学阳尊阴卑思想简述 |
3.2 理学阳尊阴卑思想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 |
4 理学动静观 |
4.1 理学动静观简述 |
4.2 理学动静观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 |
5 理学静而无欲的伦理观 |
5.1 理学静而无欲的伦理观简述 |
5.2 理学静而无欲的伦理观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 |
6 理学性心论 |
6.1 理学性心论简述 |
6.2 理学性心论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 |
第四章 理学影响下朱丹溪的中医学术思想 |
1 阳有余阴不足论 |
1.1 气有余血不足 |
1.2 阴精难成而易亏 |
2 相火论 |
2.1 相火之常 |
2.2 相火之变 |
3 静而无欲的养生观 |
4 阴虚证形成的相关病理因素及预防治疗 |
4.1 阴虚证形成的相关病理因素 |
4.1.1 时令致病 |
4.1.2 五志过极耗伤阴精 |
4.1.3 相火妄动 |
4.1.4 性欲与食欲过妄 |
4.2 阴精损耗的预防措施 |
4.2.1 静以养心 |
4.2.2 合理饮食 |
4.2.3 依时调适 |
4.2.4 合理着衣 |
4.3 阴虚证的治疗原则 |
4.3.1 滋阴降火 |
4.3.2 滋阴补血 |
4.3.3 滋阴同时重视脾胃 |
5 朱丹溪辨证论治思想 |
5.1 气血辨治 |
5.2 六郁辨治 |
第五章 朱丹溪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1 学派传承 |
2 朱丹溪学术思想的主要传承者 |
3 朱丹溪滋阴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第六章 总结 |
1 结果分析讨论 |
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周易》简介 |
1.1 《周易》年代与作者 |
1.2 《易经》的结构与组成 |
1.2.1 卦画符号系统 |
1.2.2 卦爻辞文字系统 |
1.3 《易传》的结构与组成 |
1.3.1 《彖》 |
1.3.2 《象》 |
1.3.3 《系辞》 |
1.3.4 《说卦》 |
1.3.5 《序卦》 |
1.3.6 《杂卦》 |
1.3.7 《文言》 |
1.4 图书文化 |
1.4.1 八卦图 |
1.4.2 河图洛书 |
1.4.3 太极图 |
2 “医易关系”研究概况 |
2.1 “医易关系”概述 |
2.2 “医易关系”观点研究综述 |
2.2.1 医易同源说 |
2.2.2 医易会通说 |
2.2.3 医易两分说 |
2.2.4 医源于易说 |
2.2.5 易源于医说 |
2.3 “援易入医”研究的现实意义 |
3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的探索与实践 |
3.1 “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 |
3.1.1 先秦时期 |
3.1.2 秦汉时期 |
3.1.3 魏晋隋唐时期 |
3.1.4 宋金元时期 |
3.2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学术背景 |
3.2.1 明清时期易学发展概况 |
3.2.2 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
3.2.3 医学从业环境的改善 |
3.2.4 道教文化的兴盛 |
3.3 主要代表人物探索与实践 |
3.3.1 李时珍 |
3.3.2 孙一奎 |
3.3.3 赵献可 |
3.3.4 张介宾 |
3.3.5 黄元御 |
3.3.6 陈修园 |
3.3.7 唐宗海 |
3.3.8 罗定昌 |
3.3.9 邵同珍 |
3.3.10 其他医家 |
4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
4.1 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
4.1.1 象数思维 |
4.1.2 变易思维 |
4.1.3 整体思维 |
4.2 对中医学派的影响 |
4.2.1 温补学派 |
4.2.2 温病学派 |
4.3 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
4.3.1 阴阳学说 |
4.3.2 脏象学说 |
4.3.3 气化学说 |
4.3.4 命门学说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9)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从个体到群体:近代中医社团体制化 |
1.1 传统中医群体的自组织形态 |
1.1.1 “坐堂医”与“游医”交织的医疗网络 |
1.1.2 学派构建出的交流网络 |
1.1.3 一体堂宅仁医会的组织运行 |
1.2 近代医学社团的创办 |
1.2.1 中华博医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 |
1.2.2 《博医会报》与医学知识的交流 |
1.2.3 中华博医会的影响 |
1.3 中医群体的价值塑造 |
1.3.1 中西医学研究会与西医知识的传播 |
1.3.2 神州医学总会与中医职业利益的争取 |
1.3.3 上海医界春秋社与中医学术的唤醒 |
1.4 中医学刊物与医学知识的交流与宣传 |
1.4.1 《中西医学报》与医学知识的交流 |
1.4.2 《神州医药学报》与中医学术的整理 |
1.4.3 《医界春秋》与中医合法地位的争取 |
1.5 小结 |
第二章 从自律到他律:近代中医职业化 |
2.1 传统中医职业身份的认同与管理 |
2.1.1 官医与医政管理机构 |
2.1.2 民医行为规范与行会 |
2.2 近代医生的职业化 |
2.2.1 传教士医生的双重身份 |
2.2.2 专业医生与职业化伦理规范 |
2.2.3 自由职业群体与中医职业意识 |
2.3 行医资格与中医职业化 |
2.3.1 《医士管理暂行规范》与中医行医资格 |
2.3.2 中央国医馆与中医管理 |
2.3.3 《中医条例》与执业规范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从师徒制到学校制:近代中医教育体制化 |
3.1 传统官学教育体制与师徒制 |
3.1.1 “学在官府”制度与中医官学教育 |
3.1.2 师徒制与中医人才培养 |
3.1.3 中医学缄默特性与师徒制 |
3.2 近代西医教育体制与公共卫生建设 |
3.2.1 西医教育体制的移植 |
3.2.2 公医人才的培养与西医教育 |
3.2.3 中医公共卫生意识的觉醒 |
3.3 中医学校教育体制化 |
3.3.1 利济医学堂模式 |
3.3.2 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 |
3.3.3 构建中医学科体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从家庭到医院:近代中医院体制化 |
4.1 传统家庭式的诊疗空间 |
4.1.1 “家庭”空间的营造 |
4.1.2 社会救济与传统公共医疗组织 |
4.2 近代医疗空间的转换 |
4.2.1 教会医院与国民想象式空间的建构 |
4.2.2 委托制与传统伦理秩序的交锋 |
4.2.3 “家庭”对医院空间的渗透 |
4.3 中医院之设 |
4.3.1 托管制度与医院模式 |
4.3.2 卫生制度的引入 |
4.3.3 以学兴院与以院带学模式 |
4.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壮医针灸流派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中医学术流派 |
1.1.1 中医学派 |
1.1.2 中医流派 |
1.1.3 学派与流派的关系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壮医针灸流派的概念及特点 |
1.2.1 概念 |
1.2.2 特点 |
1.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壮医针灸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
2.1 壮医针法源流 |
2.1.1 陶针疗法 |
2.1.2 浅刺疗法 |
2.1.3 针挑疗法 |
2.2 壮医灸法源流 |
2.2.1 灯草灸 |
2.2.2 药线点灸 |
2.3 壮医针灸流派的形成 |
2.3.1 针灸技术的挖掘整理 |
2.3.2 壮医理论的总结构建 |
2.3.3 壮医针灸进入正规医疗机构 |
2.4 壮医针灸流派的发展 |
2.4.1 临床经验整理 |
2.4.2 理论的深化与创新 |
2.4.3 临床研究 |
2.4.4 实验研究 |
2.4.5 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的创立 |
2.5 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
2.5.1 政府支持 |
2.5.2 历史积淀 |
2.5.3 传承创新 |
3 壮医针灸流派代表医家及学术贡献 |
3.1 覃保霖及其学术贡献 |
3.1.1 开壮医研究之先河 |
3.1.2 创立旋乾转坤针法 |
3.1.3 整理鲜花叶透穴疗法 |
3.1.4 总结观甲诊病技术 |
3.2 龙玉乾及其学术贡献 |
3.2.1 继承并推广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
3.2.2 确立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体系 |
3.2.3 医案举隅 |
3.3 黄瑾明及其学术贡献 |
3.3.1 完善气血均衡理论 |
3.3.2 创立脐环穴 |
3.3.3 明确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
3.3.4 培养壮医人才 |
3.3.5 编撰壮医着作 |
3.3.6 研制壮药产品 |
3.3.7 医案举隅 |
3.4 罗家安及其学术贡献 |
4 壮医针灸流派的学术特色 |
4.1 理论特色 |
4.1.1 气血均衡理论 |
4.1.2 道路传导学说 |
4.2 临床特色 |
4.2.1 提倡综合疗法 |
4.2.2 善用特定穴 |
4.2.3 强调无痛针灸 |
5 壮医针灸流派的学术成就与影响 |
5.1 培养壮医人才 |
5.2 丰富针灸学的内容 |
5.3 奠定壮医针灸的学术地位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论医学流派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陆渊雷医学改良思想中的“科学”导向[D]. 郑嘉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燕赵医学流派对中医学本科师承教育与医德传承的作用[J]. 王贺飞,杨晴,兰向东,崔静,孙士江,王艳君. 河北中医, 2021(03)
- [3]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D]. 区绮琪(Ellena Yee Kee Au).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孟河医派中医教育思想研究[D]. 顾敬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浙江首批“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建设现状及建议[J]. 邹丽珺,程霜,陈滨海,高文仓,陈卫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3)
- [6]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D]. 林振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5)
- [7]宋代理学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影响的研究[D]. 周桉.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8]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D]. 王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D]. 郑言. 山西大学, 2018(04)
- [10]壮医针灸流派的整理与研究[D]. 黄梓健.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