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标准农田建设成功实施情况调查

浙江省标准农田建设成功实施情况调查

一、关于浙江省成功实施标准农田建设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军[1](2021)在《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 为科学决策提供审计依据》文中研究表明浙江省地少人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省耕地面积仅2961万亩(其中永久性农田2399万亩),平原集中连片地块少,丘陵山区坡耕地占比高。为尽可能利用好有限的耕地,提升耕地单位产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以规划为引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

阮华[2](2021)在《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十七连丰”的可喜局面,其中2004—2012年连续“九连增”,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实现了粮食由产不足需到产需稳定、丰年略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我国粮食发展也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隐忧。由于发展方式的问题,我国粮食总产量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地压力,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正是因为认识到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在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一种内涵式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农村土地确权、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流转市场快速发展,规模化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土地集中趋势日渐明显。在现行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差异较大,既有5亩以内的,也有100亩以上的,那么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同时,在土地三权分置的产权结构下,我国土地流转在时间上呈现出短期和长期并存的局面,那么长期流转是否有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会呈现怎样的变动趋势?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流转制度来协调人们资源利用和生产行为,确保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和实现粮食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正是结合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多样化、期限多元化,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研究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构建有利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改善和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转制度,不仅对实现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研究将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微观农户分析框架,利用能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数据信息计算误差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维度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本部分利用MBP-EBM模型对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避免了异质性农户前沿面不一致导致的测量偏误问题,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考察了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样本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491,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31,规模效率均值为0.935。若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各效率值均值均会上升。比较分析来看,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将导致效率水平的高估。而从绝对值大小来看,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是比较低的,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来看,无论是平均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还是加权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高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中发展水平地区,中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低发展水平地区;以经营规模为权重的全部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为0.521。(3)从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分析来看,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除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样本外,土地流转期限与技术效率水平正相关,即随着土地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逐渐上升。研究内容二,流转规模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两阶段工具变量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情况,以及探明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先升后降,过小或过大的土地流转规模都不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考虑了土地流转规模的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2)当土地流转规模低于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匹配度,降低效率损失;当土地流转规模超过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会推高粮食生产经营管理成本,造成效率损失,从而使得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3)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机械化程度的加深,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机械化程度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机械化程度在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4.72%。研究内容三,流转期限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长期流转的绿色效率提升效应,以及通过设置土地流转时间强度连续变量,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时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并探明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长期流转能够使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提升,长期流入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比若短期流入时的反事实效率水平平均高14.7个百分点,短期流入户若长期流入,其反事实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也将平均提升18.5个百分点。(2)当流转期限为5年及以内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正,但促进效应却逐渐减弱;当流转期限超过5年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负。(3)土地流转时间强度与粮食生产跨期投资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时间强度的增大促进了跨期投资的增加,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跨期投资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跨期投资在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6.29%。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1)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2)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3)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检测与评估,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参与机制,创造良好的农田基础环境。(4)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进入农业服务领域,推进服务规模经营。(5)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发挥多元主体的合力,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以提高其科学素质。

朱钦震[3](2021)在《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乡村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目前,杭嘉湖地区存在着一些发展不充分的乡村,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振兴发展程度较高的村庄,其中具有示范性意义的乡村,其景观建设情况普遍较好,具有代表性,研究此类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丰富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体系,又能为发展不充分的乡村提供生产、生态、生活等各方面的景观建设方法,对杭嘉湖地区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乡村景观发展模式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法,明确了乡村景观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分类等基础理论,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概念。其次,对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进行了概述,详细描述了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和乡村类型,将杭嘉湖地区乡村类型划分为:“产业型、生态型、水乡型、田园型、文化型”五种类型;并筛选出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作为调研样本,分别为:安吉县鲁家村、余村,秀洲区潘家浜村,嘉善县缪家村,桐庐县环溪村。通过实地调查法,对各村庄的生产性景观、生态景观、聚落景观、人文景观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分析了各个乡村的景观发展历程、发展动因、发展定位、资源依托、发展侧重点、景观主体特征和景观功能等关键点,通过归纳演绎法总结出了杭嘉湖地区五种类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即:“主题农场聚集模式”、“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水乡文旅融合模式”、“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古村文化感知模式”。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五种类型的乡村景观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提出了各类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发展要点和推广应用的条件,建立了一套具有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并期望为今后其他类型相似的乡村提供景观发展方面的模式参考。

陶强[4](2020)在《努力建好高标田 创新发展谱新篇》文中研究说明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浙江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在深入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把拓展建设内涵、提高建设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为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谱写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彭斯[5](2020)在《TD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D公司是H省内唯一一家省级国有土地开发整理公司,主要业务为负责本集团内现有土地的综合整理及开发利用、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的开发整理以及集团公司未来产业建设用地的土地置换和开发利用。由于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公司整体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清晰,同时随着H省内高速路网日趋完善、新建高速日益减少,公司面临主营业务萎缩的危机,因此需要通过公司战略研究,明确和调整公司发展方向,实现公司转型升级。本论文的研究旨在通过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分析法、战略模型工具分析法和归纳总结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PEST模型、SWOT模型等多种工具及相关管理理论,对TD公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内外部环境、对标企业及相关业务板块进行分析,从而找出TD公司的优势和劣势、TD公司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TD公司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发展路径以及未来工作的发展思路。这对TD公司顺利完成转型发展、抵御转型风险、实现公司业务的顺利平稳发展及做强做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越[6](2020)在《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保护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普遍。一方面,耕地非粮化是市场经济下农户的自发选择,也符合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度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增收,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另一方面,某些非粮化类型会对耕地的生产能力造成破坏,盲目扩张可能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亟需对耕地非粮化进行全面分析,为合理引导和管控提供依据。本文以“现状-机制-管控”的总体技术路线,首先基于统计数据,宏观尺度上分析我国耕地非粮化的现状。然后以浙江省三个典型县市为例,基于2000-2018年地块尺度的遥感解译信息和国土调查成果,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研究区耕地非粮化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变化及其扩张机制;借助能值分析和经济分析,评估比较了非粮化生产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综合效益的差异;最后,结合耕地多功能评价和现行耕地保护布局划定了不同功能分区,对耕地非粮化提出差异化的分区管控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统计数据,对2000-2017年全国以及浙江省非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变化不大,增加506千公顷;山东、河南、安徽等产粮大省的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分别下降9%、5%和6%,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分别增长了19%、13%和9%。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水果、花卉、苗木等的巨大市场需求和高额经济收益促使当地农民逐渐转向非粮生产。根据海关的粮食进出口数据,我国粮食生产目前处于紧平衡状态,主粮(大米、小麦、玉米)自给率为99%,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考虑到耕地非粮化局部扩张的态势,有必要对其空间扩张特征及驱动机制加强研究。(2)浙江省是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增长最为显着的地区,由2000年的35%增长至2017年的54%。主要非粮食作物类型中花卉苗木种植增幅最大,占比由2000年的2.59%增长至2017年的13.82%。从空间分布看,非粮食作物种植从经济最发达的杭州市和宁波市开始,2010年后逐渐向浙中、浙西南地区发展。(2)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桐乡市、象山县、平阳县三个典型县市2000年、2010年、2018年地块尺度的耕地非粮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非粮化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1)2000-2018年间,桐乡市、象山县、平阳县的耕地非粮化面积分别净增4773.78公顷、6367.86公顷和8581.97公顷,2018年其非粮化面积占各自耕地面积的12.40%,30.90%和27.54%。遥感影像解译的非粮化程度比统计分析结果更为严重。遥感数据更为客观、全面地识别了更多的非粮化生产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在揭示区域耕地非粮化现状上具有更大优势。(2)不同研究区的非粮化类型有所差异,这与当地的种养习俗、发展基础、耕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城市绿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苗木种植成为浙江省最具优势的非粮化类型。(3)多种非粮化类型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显着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差异,某种非粮化类型的集聚能进一步提高该非粮化类型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3)利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00-2010、2010-2018三个研究区不同非粮化类型扩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耕作条件对非粮化扩张有显着影响。总体而言,耕地非粮化倾向于发生在交通便利、取水便捷、耕作成本较低的地方。在山区为主的研究区,非粮化初期易发生在海拔较高、土壤相对贫瘠的地块,且其空间分布对农村居民点等定居网络有较大依赖。而随着非粮化的发展,逐渐向土壤肥沃的平原耕地扩张。坡度等因素对非粮化扩张的影响因类型而异,例如坑塘水产养殖易发生在平原地区,而茶叶、竹林等倾向于种植在海拔高的陡坡耕地。(2)优势非粮化类型扩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邻近效应,一方面是非粮化先行者取得高收益后租种周围耕地从而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是先行者的高收益激发了周围农民的“非粮化”跟随。(3)对现行耕地保护政策分析发现,基本农田制度未能起到控制非粮化扩张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耕地上的非农建设行为。(4)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和农业园区等政策对某些非粮化扩张具有控制作用,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作用最为显着。2018年各研究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内非粮化比例为7.30%-15.61%,低于基本农田范围内17.65%-28.44%。(4)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将农业环境污染纳入能值分析,更客观全面的评估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环境表现和综合效益。(1)水稻单作是经济效益最低的生产类型,复合生产系统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2.32-2.35倍,非粮化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9.4-25.2倍,鸭养殖是利润最高的非粮化生产类型。经济收益的巨大差异是驱动非粮化扩张的内在原因。(2)能值分析结果表明,桐乡市目前的非粮化生产系统环境负载率高于其他生产系统,主要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投入的化肥、农药和饲料等数量过多所致。此外,苗木出土以及挖掘坑塘等非粮化生产会破坏土壤耕作层,给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恢复带来很大困难。(3)从综合效益来看,而复合农业生产可以调和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粮食生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多重目标的较好选择。但农户决策时更倾向于考虑短期的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非长远的整体的综合效益,因此需要合理的政策进行引导。(5)在耕地多功能评价基础上,结合现行耕地保护政策,提出了非粮化三级五区的分区管控思路。第一级为粮食生产核心区,该分区是保障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包括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耕地生产功能评价最优的耕地。该区是粮食生产补贴重点投放区域,区内禁止一切非粮化生产,已经开展非粮化生产的地块必须限期恢复,通过遥感监测对非粮化易发地区加强监控。第二级包括生态农业区、复合农业区和休闲农业区,是基本农田范围内除粮食生产核心区外的耕地,重点保护耕地生产能力,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生态农业区主要位于生态较重要或敏感的区域,区内允许适度发展花卉苗木种植等环境污染小的非粮化生产。复合农业区重点引导发展稻鱼共生等复合生产模式,推广绿色生产。休闲农业区内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发展蔬果采摘、花海观光、乡村生活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第三级为一般农田区,为基本农田外的耕地,该分区可以开展非粮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杜文萱[7](2020)在《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 ——以江西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遭受巨大冲击,粮食供给效率锐减。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规模也在扩大,人地矛盾愈发严峻。在此背景下,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提升粮食产能成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奠基石。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改良耕地的重要实践举措,此建设目前成效显着,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粮食生产效率、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国家已投入宏大的项目资金,为减少资金滥用、最大化利用资金,引入绩效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而高标准农田项目本身具有项目多、项目杂、单项目投入少的特性,因此增大了绩效评价数据收集的困难;农田建设又需要因地制宜,各地气候、土壤地质、灌溉资源等各不相同,评价标准无法统一,更是加大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难度。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起步较晚,依旧处于摸索阶段,绩效体系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重目的而轻生态、重建设而轻管护的状态,忽视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本质需求。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渐暴露,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绩效评价,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落到实处是项目能长远稳定发展的必然需求。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理论上可以丰富公共财政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农业化考核指标,在实践方面更是可以在宏观上和微观上把握项目状况,进一步为政府拨款提供决策依据,加强监管力度,改善此类项目的整体绩效水平。本文在阐述了土地供给等3种理论原理的前提下,选取出2018年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10个典型县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综合绩效评价按步骤搭建框架-填充指标-完成体系-确定权重-综合评价完成,其间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法,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10个项目县绩效水平等级判定,处于优秀、良好和一般水平的县均有分布,可见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良莠不齐。(2)对江西省不同分析角度的研究结果可看出:(1)单指标分析:资金执行率和亩均建设额的优秀率最高,达100%;其次是高标农田建设完工率、节水灌溉型农田面积增长率优秀或良好等级在90%;人均年收入增加量指标表现较差。(2)“流程逻辑”评价分析:资源投入金额总体评价最好,评价为优秀比重达100%;施工规范化程度次之,优秀和良好程度达70%;农田成效和综合效益相对较差,评价为一般和较差的比重相对较大。说明现阶段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体情况较好,相对来说产出和效益部分需要再做努力。(3)项目评价结果分析:特色产业是一个发展良好方向;建设不能顾此失彼;组织协调需到位,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4)存在问题:地势与自然灾害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需克服的先天困难;特色农业生产和多产业融合十分有助于粮食增产;后期管护制度是维持高标准农田的重要保障。(3)对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经绩效评估后主要建议有:(1)完善基础设施,扩大资金投入;(2)加强学术合作,强化技术服务;(3)建立考核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4)紧抓政策机遇,把握时代契机,强化农业结构性改革。

彭柳林[8](2019)在《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之重器乃立国之本,国之粮食乃立本之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粮食安全既是中国农业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和科学论断,作出“紧平衡很可能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调不好就会失衡”的判断,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竞争效益不高带来务农缺乏比较优势,大量农村青壮年优质劳动力持续“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显着改变,具体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6064岁、6569岁以及7074岁的老人中,分别有62.7%、47.6%和29.2%的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伴随“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一辈农民逐渐退出农业,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以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农业农村亟待回答的问题。依据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专家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老龄农业劳动力受生理机能加速下降以及思想观念僵化等因素影响,理论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负向影响,甚至危及粮食安全。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尤其是2004至2015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同时并存,背后的逻辑机理是什么?目前,学术界暂未有定论,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近年来,虽然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业主体且以中青年居多,但粮食生产必要环节仍然以雇佣农村老年人为主。中国粮食危机仍然潜伏着,耕地面积已经逼近18亿亩红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农村耕地被占用、抛荒和“双改单”现象突出,制约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将近14亿人的吃饭问题过度寄托在进口上既不现实也不安全。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动摇。“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是中国的农情,决定很多地区不可能像欧美一样搞大规模农业和大机械作业,而是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经营仍然是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将小农赶出去。国外经验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并非短期过渡现象。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矛盾短期难以解决。因此,如何科学解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分析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生产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并立足该框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基于2003—2016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关系机理。但是,鉴于宏观数据的局限性和可获得性,有关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分指标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效应如何?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性服务、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之间是否存在特殊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难以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微观农户层面,利用2015年江西省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实证考察。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中国粮食供给较为充足和“三量齐增”背景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被长期遮掩。问题的真相在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影响机制在于“健康和体力下降效应”以及“路径依赖效应”。(2)整体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细分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类别来看,一是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中国老龄农业劳动力过分依赖耕作经验,对农业科技培训积极性、认可度和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培训供需不匹配等。二是农机作业服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农业机械化服务大幅降低了粮食生产对劳动力在健康、体力、智力等要求,使得老龄农业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成为可能且促进了农业“趋粮化”。(3)耕地条件的改善强化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正向调节作用,进而显着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主要机制在于,经过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更有利于提升农机作业服务的供给和应用水平,促进了农机作业服务业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发挥,进而缓解了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4)区分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标准来看,相比于本文提出的65岁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标准,以50、55和60岁为标准的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没有显着的负效应;区分不同粮食品种来看,农业劳动老龄化对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均表现出显着的负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关系也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区分不同粮食区域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主产区中粮食产量具有负向效应,而对粮食非主产区暂未表现出负向影响。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5)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要小于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负向影响。这说明,还存在除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外调节因素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论文共分为7章,由导论、概念界定、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现实考察、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等构成。相关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化理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背后的概念逻辑,有望针对现有文献有关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结论存在较大分歧,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合理解释,有助于为破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难题提供新思路和新启示,也为中央正大力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不仅具有一般经济、社会意义,而且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

赵建强,朱秀鑫,赵哲远[9](2019)在《进一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数是136.2万公顷,目前还有建设任务29.04万公顷。经过调查测算,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潜力约28.32万公顷,小于尚需完成的建设任务,需客观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多、基层政府积极性较低、土地权属调整阻力较大、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机制不健全等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国家适度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支持将新建高标准农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用于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各级政府要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维护的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藏粮于地"战略。

王晓青[10](2019)在《黄淮海平原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后综合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高标准农田规划背景、理论基础、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分析。并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综合评价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内586个高标准农田抽样项目区的综合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构建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内586个“十二五”期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抽样项目区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其中,综合效益又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其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引起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提升水平区域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解析,并结合实际问卷调查情况,对影响综合效益发挥的人文管理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合理布局高标准农田,促进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提升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结果显示,“十二五”黄淮海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实施后,研究区586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均显着提升(p<0.05),且存在显着的省际及区域性差异。就经济效益而言,全区586个高标准农田抽样项目区的经济效益均值为24.1。河北省(25.3)项目区经济效益提升水平较高,其次为江苏省(24.8)、安徽省(24.5),均高出全区平均水平。通过项目实施,85.8%的高标准农田抽样项目区的农民亩均增收超过200元,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就社会效益而言,全区586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社会效益均值为23.2。河南省(27.7)、山东省(25.1)、河北省(24.3)社会效益均值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安徽省(19.5)和江苏省(18.9)社会效益提升水平相对偏低;就生态效益而言,全区586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生态效益均值为26.4。河北省(28.3)、江苏省(27.8)、山东省(27.1)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安徽省(25.8)、河南省(25.7)生态效益提升水平相对偏低;从综合效益的评价结果来看,黄淮海区综合效益值Si为73.7,综合效益值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河北省(77.9)综合效益提升水平最高,其次为山东省(76.3)、河南省(74.9)、江苏省(71.5)、安徽省(69.8)。(2)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其中,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影响黄淮海区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提升水平差异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貌因素(β=1.039,OR=2.826)、项目区产田类型(β=0.588,OR=1.800)、水资源开发利用率(β=0.591,OR=1.634)、土壤肥力质量(β=1.545,OR=4.688)、年均降水量(β=0.002,OR=1.002),以上指标均通过显着性检验(p<0.05)。影响项目综合效益发挥的人文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农业科技服务不到位;工程后续管护机制不完善,效益难以长久发挥。(3)本文进一步提出促进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提升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第一,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规划布局;第二,加强科技支撑,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第三,加强管护责任落实工作,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二、关于浙江省成功实施标准农田建设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浙江省成功实施标准农田建设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 为科学决策提供审计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审计,切实提升审计质量和工作成效
    (一)注重统筹规划,做好系统部署
    (二)注重查深查透,保障审计质量
    (三)注重技术方法创新,强化多专业协同支持
    (四)注重一审多果,有效提升审计价值
紧扣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审计
    (一)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审计全覆盖
    (二)扎实推进数字化审计加强实时监管
    (三)扎实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

(2)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土地流转
        2.1.2 土地流转规模
        2.1.3 土地流转期限
        2.1.4 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契约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农户土地流转的研究
        2.3.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测度方式及指标选取
        2.3.3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2.3.4 文献述评
第3章 土地流转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理论分析
    3.1 土地流转与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总体理论
        3.1.1 基于正向作用观点的帕累托改进
        3.1.2 基于零和观点的新制度经济学
    3.2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3.2.1 要素替代效应
        3.2.2 人力资本效应
    3.3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3.3.1 跨期投资激励效应
        3.3.2 跨期技术采纳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调研设计、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描述
    4.1 调研过程
    4.2 数据来源、处理与应用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
        4.2.3 数据处理与应用
    4.3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户主基本特征
        4.3.2 家庭特征
        4.3.3 生产特征
        4.3.4 土地流转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
    5.1 模型与指标选取
        5.1.1 模型介绍
        5.1.2 评价指标变量的选取
    5.2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估计及分布
        5.2.1 基于MBP-EBM模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5.2.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特征
    5.3 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统计分析
        5.3.1 不同土地流转规模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5.3.2 不同土地流转期限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6.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1.1 模型设定
        6.1.2 变量界定与量化
    6.2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6.2.1 描述性统计
        6.2.2 两阶段工具变量估计结果
    6.3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7.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1.1 模型设定
        7.1.2 变量界定与估算
    7.2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分析
        7.2.1 描述性统计
        7.2.2 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7.3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时间强度实证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
        7.3.2 广义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7.4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8.1.2 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8.1.3 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
        8.2.2 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
        8.2.3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创造良好农田基础环境
        8.2.4 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扶持力度,推进服务规模经营
        8.2.5 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其科学素质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稻种植户调查问卷
致谢

(3)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1.2 乡村景观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1.3 国内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和应用意义
    1.3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1.3.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1.3.1.1 乡村景观变化研究
        1.3.1.2 乡村景观感知研究
        1.3.1.3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1.3.2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1.3.2.1 乡村景观类型研究
        1.3.2.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2.1 文献查阅法
        1.4.2.2 实地调查法
        1.4.2.3 问卷调查法
        1.4.2.4 归纳演绎法
        1.4.2.5 比较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2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基础研究
    2.1 基本概念辨析
        2.1.1 “乡村振兴”的概念
        2.1.1.1 “生产发展”发展到“产业兴旺”
        2.1.1.2 “生活宽裕”发展到“生活富裕”
        2.1.1.3 “村容整洁”发展到“生态宜居”
        2.1.1.4 “管理民主”发展到“治理有效”
        2.1.2 “乡村景观”概念
        2.1.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景观发展”的关系
        2.1.4 “乡村振兴示范村”概念的界定
        2.1.5 “乡村发展模式”概念
    2.2 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美学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分析与调研准备
    3.1 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概述
    3.2 调研区域概况
        3.2.1 区位概况
        3.2.2 行政区划和社会经济
        3.2.3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3.3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及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3.3.1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现状
        3.3.2 杭嘉湖地区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3.3.2.1 乡村自然景观
        3.3.2.2 乡村生产性景观
        3.3.2.3 乡村聚落景观
        3.3.2.4 乡村人文景观
        3.3.3 杭嘉湖地区乡村类型
    3.4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
        3.4.1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确定方法
        3.4.2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内容
    3.5 乡村振兴示范村调研样本的选择
        3.5.1 调研对象的选择依据
        3.5.2 调研对象的确定
        3.5.3 调研内容
4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调查分析
    4.1 以鲁家村为代表“产业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4.1.1 “产业型”鲁家村的代表性分析
        4.1.2 调查背景介绍
        4.1.2.1 区位概况
        4.1.2.2 村庄发展概况
        4.1.3 鲁家村景观总体布局
        4.1.4 鲁家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4.1.4.1 鲁家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4.1.4.2 鲁家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4.1.4.3 鲁家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4.1.4.4 鲁家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4.1.5 鲁家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4.1.6 鲁家村景观发展的“主题农场聚集模式”总结
        4.1.7 鲁家村“主题农场聚模式”存在的问题
        4.1.7.1 家庭农场规模普遍较小,配套设施性景观建设不足
        4.1.7.2 乡愁韵味和传统生活气息不足
        4.1.7.3 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4.2 以余村为代表“生态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4.2.1 “生态型”余村的代表性分析
        4.2.2 调查背景介绍
        4.2.2.1 村情概况
        4.2.2.2 村庄发展概况
        4.2.3 余村景观总体布局
        4.2.4 余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4.2.4.1 余村生态景观的发展
        4.2.4.2 余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4.2.4.3 余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4.2.4.4 余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4.2.5 余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4.2.6 余村景观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总结
        4.2.7 余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4.2.7.1 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景观发展规模受限
        4.2.7.2 建筑的现代化形式导致乡村地方特色减弱
        4.2.7.3 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
    4.3 以潘家浜村为代表“水乡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4.3.1 “水乡型”潘家浜村的代表性分析
        4.3.2 调研背景介绍
        4.3.2.1 村情概况
        4.3.2.2 村庄发展概况
        4.3.3 潘家浜村景观总体布局
        4.3.4 潘家浜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4.3.4.1 潘家浜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4.3.4.2 潘家浜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4.3.4.3 潘家浜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4.3.4.4 潘家浜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4.3.5 潘家浜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4.3.6 潘家浜村景观发展的“水乡文旅融合模式”总结
        4.3.7 潘家浜村“水乡文旅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4.3.7.1 景区周边自然村未纳入景观体体系的建设中
        4.3.7.2 乡村文化感知性不强
        4.3.7.3 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力度不足
    4.4 以缪家村为代表“田园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4.4.1 “田园型”缪家村的代表性分析
        4.4.2 缪家村调研背景
        4.4.2.1 村情概况
        4.4.2.2 村庄发展概况
        4.4.3 缪家浜村景观总体布局
        4.4.4 缪家村景观分类调查
        4.4.4.1 缪家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4.4.4.2 缪家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4.4.4.3 缪家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4.4.4.4 缪家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4.4.5 缪家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4.4.6 缪家村景观发展的“田园农业观光模式”总结
        4.4.7 缪家村“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存在的问题
        4.4.7.1 商旅业态的融入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特征被削弱
        4.4.7.2 集中化的新社区聚落出现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
        4.4.7.3 生产性景观和聚落景观的割裂现象
        4.4.7.4 缺乏文化景观体验区域的营造
    4.5 以环溪村为代表“文化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4.5.1 “文化型”环溪村的代表性分析
        4.5.2 调查背景介绍
        4.5.2.1 村情概况
        4.5.2.2 村庄发展概况
        4.5.3 环溪村景观总体布局
        4.5.4 环溪村景观分类调查
        4.5.4.1 环溪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4.5.4.2 环溪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4.5.4.3 环溪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4.5.4.4 环溪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4.5.5 环溪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4.5.6 环溪村景观发展的“古村文化感知模式”总结
        4.5.7 缪家村“古村文化感知模式”存在的问题
        4.5.7.1 以莲文化作为乡村景观唯一主导因素,导致景观长效性不足
        4.5.7.2 莲文化景观局限于村庄聚落之内
        4.5.7.3 生产性景观的经济功能被弱化
        4.5.7.4 缺乏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营造和文化体验活动的策划
    4.6 调查问卷分析
        4.6.1 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4.6.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6.3 调研小结
    4.7 本章小结
5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分析
    5.1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分类比较
        5.1.1 杭嘉湖地区五种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5.1.1.1 主题农场聚集模式
        5.1.1.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5.1.1.3 水乡文旅融合模式
        5.1.1.4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
        5.1.1.5 古村文化感知模式
        5.1.2 杭嘉湖地区五种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5.1.2.1 共性特征
        5.1.2.2 个性特征
    5.2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5.2.1 自然环境和聚落格局限制了乡村景观的进一步发展
        5.2.2 自然村未被纳入景观体系的建设,导致景区村庄发展受限
        5.2.3 未找准乡村文化特色,导致乡村景观的“同质化”现象
        5.2.4 乡村景观类型丰富程度不足,导致季相性景观营造情况欠佳
        5.2.5 乡村品牌营造不充分,导致乡村旅游环境缺乏特色性
    5.3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优化对策和建议
        5.3.1 “主题农场聚集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5.3.1.1 因地制宜地扩大主题农场的经营规模
        5.3.1.2 强化各主题农场的联动效应
        5.3.1.3 确立乡村文化主题,保持乡村传统生活氛围
        5.3.1.4 与周边村庄形成基础设施相互协调,促进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5.3.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5.3.2.1 通过对村庄周边资源的合理利用,扩大景区村庄的发展规模
        5.3.2.2 强化乡村文化主题的建设,展现乡村的个性特征
        5.3.3 “水乡文旅融合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5.3.3.1 村庄的发展应与周边村域形成有效联动
        5.3.3.2 开发文创产品增强水乡文化旅游体验感
        5.3.4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5.3.4.1 延长产业链,强化景观品牌和产业品牌的建设
        5.3.4.2 挖掘乡土文化,确立乡村文化主题以营造乡村传统生活氛围
        5.3.4.3 加强文化景观体验区域的打造,形成乡村独特气质
        5.3.5 “古村文化感知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5.3.5.1 合理利用村庄周边资源,扩大景区村庄的发展规模
        5.3.5.2 传统文化与生产性景观结合,并强化生产性景观的经济功能
        5.3.5.3 深入挖掘文化精神内涵,融入景观规划中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全文总结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浙江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和《嘉兴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
附录2 杭嘉湖地区3A景区村庄名单
附录3 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名单(2016—2019)
附录4 杭嘉湖地各县区代表性的乡村发展概况汇总表
附录5 杭嘉湖地区乡村景观发展模式调查问卷
附录6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致谢

(4)努力建好高标田 创新发展谱新篇(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成效
二、新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路
    (一)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坚持政府与社会投入并重,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
    (三)坚持建设与监管并重,全面加强项目管理和综合服务。
    (四)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用。
三、当前需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尽早摸清实际建设潜力,谋划储备新的建设项目。
    (二)科学编制农田建设规划。
    (三)切实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形势。
    (四)认真落实相关问题整改。

(5)TD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阐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1 国外研究分析
        2.1.2 国内研究分析
    2.2 相关理论
        2.2.1 战略管理
        2.2.2 企业战略
        2.2.3 公司层战略
        2.2.4 业务层战略
        2.2.5 竞争优势
        2.2.6 持久性竞争优势
        2.2.7 对标企业
    2.3 模型工具
        2.3.1 PEST分析模型
        2.3.2 五力分析模型
        2.3.3 IFE矩阵模型
        2.3.4 EFE矩阵模型
        2.3.5 SWOT分析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司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3.1 H省土地资源现状
    3.2 PEST模型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
        3.2.5 TD公司业务发展趋势总结
    3.3 五力模型分析
        3.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3.3 新进入者的威胁
        3.3.4 替代品的威胁
        3.3.5 行业竞争者的现在的竞争能力
        3.3.6 五力模型分析总结
    3.4 对标企业分析
        3.4.1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
        3.4.2 安徽省高速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3.4.3 浙江省交投地产集团
        3.4.4 对标企业发展经验借鉴
    3.5 公司EFE矩阵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司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4.1 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4.2 公司资源与能力分析
        4.2.1 公司主要资源情况
        4.2.2 公司能力培育情况
    4.3 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4.4 公司IFE矩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5.1 SWOT分析
    5.2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阶段
        5.2.1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5.2.2 公司发展阶段
    5.3 公司层发展战略选择
    5.4 业务层发展战略与重点工作
        5.4.1 稳固和丰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开发业务
        5.4.2 重点打造公司城镇土地综合开发业务
        5.4.3 孵化和培育土壤污染修复产业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公司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6.1 谋求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
    6.2 加强核心能力的培育
    6.3 优化组织结构
    6.4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6.5 探索资本运作
    6.6 加强公司文化建设
    6.7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6)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
软件环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耕地非粮化研究
        1.3.2 耕地保护机制及政策研究
        1.3.3 耕地多功能研究
        1.3.4 能值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应用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介绍
3 非粮食作物播种演变分析
    3.1 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
        3.1.1 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1.2 全国粮食进出口现状
        3.1.3 各省播种比例
    3.2 浙江省非粮食作物播种
        3.2.1 全省播种比例
        3.2.2 不同非粮食作物类型
        3.2.3 各市播种比例
    3.3 讨论与小结
4 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4.1 耕地非粮化信息遥感提取
    4.2 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2.1 桐乡市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2.2 象山县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2.3 平阳县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3 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4.3.1 桐乡市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4.3.2 象山县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4.3.3 平阳县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4.4 耕地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和政策控制力分析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
        4.4.2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4.4.3 不同研究区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和政策控制力分析
        4.4.4 不同政策对耕地非粮化的控制作用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耕地非粮化发展类型特征
        4.5.2 耕地非粮化空间集聚效应显着
        4.5.3 不同时间段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变化
        4.5.4 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
        4.5.5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5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综合效益分析
    5.1 研究系统和研究数据介绍
    5.2 经济效益分析
    5.3 基于能值分析的环境效益评估
        5.3.1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5.3.2 环境污染计算
        5.3.3 能量系统图
        5.3.4 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5.3.5 能值指标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5.4.1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综合效益分析
        5.4.2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4.3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6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
    6.1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的意义
    6.2 耕地多功能评价与分区划定
        6.2.1 生产功能评价
        6.2.2 生态功能评价
        6.2.3 休闲美学功能评价
        6.2.4 不同功能分区划定
    6.3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措施
        6.3.1 粮食生产核心区
        6.3.2 生态农业区
        6.3.3 复合农业区
        6.3.4 休闲农业区
        6.3.5 一般农田区
    6.4 讨论与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非粮食作物播种演变
        7.1.2 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规律
        7.1.3 耕地非粮化扩张机制
        7.1.4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
        7.1.5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7)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 ——以江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1.4.1 研究贡献
        1.4.2 研究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相关概念
        2.1.1 高标准农田的概念
        2.1.2 高标准农田绩效的概念
        2.1.3 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的概念
    2.2 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2.1 土地供给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土地评价理论
    2.3 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方法探讨
        2.3.1 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2.3.2 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3 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3.1 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评价框架选取分析
        3.1.3 指标选取分析
        3.1.4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2 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3.2.1 指标权重的计算
        3.2.2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4 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
    4.1 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4.1.1 粮食总体概况
        4.1.2 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状
    4.2 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
        4.2.1 外部问题
        4.2.2 内部问题
    4.3 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
5 江西省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5.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5.2 绩效评价结果与分析
        5.2.1 绩效评价结果
        5.2.2 评价结果分析
    5.3 对策及建议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2.1.2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2.1.3 农业生产性服务
    2.2 文献回顾
        2.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成因研究
        2.2.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2.2.3 农业生产性服务内涵及其与农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2.2.4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调节因素研究
        2.2.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对策研究
    2.3 对已有文献简要述评
第3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理论分析
    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产生逻辑
        3.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产生逻辑
        3.1.2 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产生逻辑
        3.1.3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逻辑
    3.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机理
        3.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3.2.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作用
        3.2.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机理
        3.2.4 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理
    3.3 耕地条件改善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促进机理
        3.3.1 耕地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及应用水平
        3.3.2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和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现实考察
    4.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4.1.1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演进
        4.1.2 老龄农业劳动力供给分析
    4.2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4.2.1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演进
        4.2.2 粮食产量的空间维度分析
    4.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4.3.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4.3.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5.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影响
        5.3.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
    5.4 异质性分析
        5.4.1 区分不同粮食作物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4.2 区分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5.1 利用不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衡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5.5.2 对比OLS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5.5.3 采用不同统计口径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5.5.4 利用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化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服务、耕地条件改善与粮食产量的实证: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6.1 数据来源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6.1.1 调查点确定与调查方法
        6.1.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6.2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6.2.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6.2.2 描述性统计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2.4 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负向关系的影响机制
        6.2.5 稳健性讨论
    6.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6.3.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6.3.2 实证结果分析
        6.3.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的成因
    6.4 农机作业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6.4.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6.4.2 实证结果分析
        6.4.3 农机作业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制
    6.5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农机作业服务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6.5.1 耕地条件改善的调节效应分析
        6.5.2 耕地条件改善调节作用的传导机制分析
    6.6 进一步研究
        6.6.1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6.6.2 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对粮食产量的异质性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之处
        7.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进一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成情况
2 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多,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潜力小
    3.2 基层政府积极性较低,土地权属调整阻力较大
    3.3 高标准农田管控严,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机制不健全
4 推进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适度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4.2 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奖励机制,调动基层组织积极性
    4.3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4.4 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

(10)黄淮海平原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后综合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背景
        1.1.2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必要性
        1.1.3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及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2.1.1 基本农田
        2.1.2 高标准基本农田与高标准农田
        2.1.3 高标准农田建设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人地协调理论
    2.3 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农业发展条件及地位
        3.1.3 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3.2 基础数据
        3.2.1 问卷数据
        3.2.2 空间数据
第4章 黄淮海区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评价
    4.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量化
        4.1.3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
    4.3 评价模型及区域性差异检验
    4.4 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4.4.1 经济效益
        4.4.2 社会效益
        4.4.3 生态效益
        4.4.4 综合效益
第5章 黄淮海区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影响因素
    5.1 自然因素
        5.1.1 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原理
        5.1.2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5.1.3 综合效益影响因素解析
    5.2 人文因素
        5.2.1 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5.2.2 农业科技服务不到位
        5.2.3 工程后续管护机制不完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规划布局
        6.2.2 加强科技支撑,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6.2.3 加强管护责任落实工作,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6.3 创新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于浙江省成功实施标准农田建设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 为科学决策提供审计依据[J]. 陈建军. 审计观察, 2021(09)
  • [2]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D]. 阮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D]. 朱钦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努力建好高标田 创新发展谱新篇[J]. 陶强.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12)
  • [5]TD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彭斯.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6]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D]. 苏越. 浙江大学, 2020(01)
  • [7]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 ——以江西为例[D]. 杜文萱.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8]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D]. 彭柳林.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9]进一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赵建强,朱秀鑫,赵哲远. 上海国土资源, 2019(03)
  • [10]黄淮海平原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后综合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晓青.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浙江省标准农田建设成功实施情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