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张锡纯用淮山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何钰怡[1](2021)在《香港《国医杂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国医杂志》1930年创刊于香港,具有鲜明的时代与地方特色,也是中国近代重要中医药期刊,研究《国医杂志》旨在探究中医药在近代香港生存与发展状况、创刊的社会历史背景、废止中医案对香港中医界的影响及其反应,以及杂志的特点与贡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香港《国医杂志》主要学术内容与医家学术思想,探讨近代香港医界关注的热点,揭示杂志的特点与贡献。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杂志栏目、刊文进行量化考察。借助图表法筛选栏目类别,突显研究重点。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如文献学、统计学、历史学、中医学、期刊学等学科理论、方法,对《国医杂志》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结果:1.首次全面研究香港《国医杂志》,发现《国医杂志》共刊出38期。现存杂志22期(缺5-8期)、国医纪念特刊号1期,均为何佩瑜任总编辑时出版。《国医杂志》每期平均设置12个栏目,“论说”“学说”“会务情形”为重点栏目,“医案”“专着”“讲义”“医药界消息”“专载”“小说”“杂着”为主要栏目。《国医杂志》总刊文量663篇。2.突破《国医杂志》原栏目框架,将所刊文章分为6类并统计文章数:医界言论73篇、学术研究254篇、学会事务128篇、医药消息51篇、公务文书53篇、涉医文学104篇。学术研究细分为“理论探讨”“临证各科”“温病时疫”“药学研究”“医案医话”“科普常识”6类。3.编辑“香港《国医杂志》目录总表”,该表含有文章题名、作者、所刊栏目与期数。据该表可查到《国医杂志》所刊每篇文章。绘制含有病者、主病、主证、方药及其所刊期数的“香港《国医杂志》医案信息表”,据该表可查阅《国医杂志》所刊每则医案。4.统计发现《国医杂志》共刊医案63则:何佩瑜35则、陈济民12则、卢觉非10则、张锡纯5则、张春江1则。重点分析何佩瑜医案的特点与诊治特色:何氏医案具有“同一诊中病证复杂”“同一案中病情多变”“屡经他医误治,病情加重”“急危重症,证候复杂”“病家依从性差,或家属隐瞒病情以致疾病加重”的特点,以及“中医为主,西医为辅”“遵仲景,旁各家,灵活运用经方、时方”“创制新方,适应临床”的诊治特色。这些医案是研究近代香港中医临床经验与辨证用药特色,以及客观评价临证水平的珍贵资料。5.研究发现《国医杂志》重点关注7项社会话题:声援《中医条例》的制定与公布,为中央国医馆争取权益;抵制南京国民政府“医校称社案”与反对中央国医馆的妥协,反省中医界存在的“自视太高,傲睨侪辈”“宗派不同,互相歧视”的弊端;反对中央国医馆统一中医病名“必依傍西医之病名”的主张,提议以中医的标准定病名,以西医病名作补充;抵制港英当局撤销华人在家治痘条例,呼吁保留华人在家治痘的权益;救助上海兵灾难民与为华北水灾筹募,宣传普及战时防毒救伤的基本常识;关注医事纠纷,声援被诬陷的中医;为探讨中医的未来与走向提供了各抒己见的平台。结论:迄今为止,学界对近代中医药期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期刊的整体研究、地域性期刊普查与研究、单种期刊研究、专题研究、期刊的保护与开发利用5方面。学界尚未对香港《国医杂志》作全面深入研究,对“废止中医案”对近代香港中医界影响以及港英政府有关中医政策的研究甚少触及,对《国医杂志》所刊香港中医的证治经验与学术思想的研究亦未展开。创办中医药期刊是医界有识之士在谋求中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废止中医案”触发了近代中医药期刊的日见创办,而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为扞卫中医的生存与展示中医的疗效,提供了舆论阵地与凝聚中医力量的平台。因而,近代中医药期刊是研究中医抗争史、近代中医生存状况与近代医家学术经验不可或缺的史料。《国医杂志》是尢列、何佩瑜等人创办,中华国医学会承办,以“发扬中国医学,整理固有,增进新知,医学范围以外文字概不刊入”为办刊宗旨,具有鲜明的时代与地方特色、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近代重要中医药期刊。《国医杂志》践行本刊宗旨,积极整理与研究中医学术,吸纳西学以补中医之不足,把研究中医学术与谋求中医发展相结合,促进中医界的自省与自救。《国医杂志》关注医学社会问题,是内地与香港两地医学信息接收与学术交流平台,是争取在港中医与在港华人权益的舆论阵地,是慈善赈灾与战时防毒救伤的慈善组织,是联系内地与在港中医、凝聚中医各界力量的重要纽带。《国医杂志》所刊中西医结合医案有牵强附会之嫌,一些方药,也已不适于现今使用;认为天花非传染病、以及主张抛弃阴阳五行的观点,是不当的。所刊涉医文学极具可读性,能让读者于晦涩难懂的医学言论中找到一丝趣味,展现医家专业素养之外的别样风采与唤醒当代中医发扬祖国医学的决心,虽非本文研究重点,亦值得关注与深入研究。
林呈翰[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统计工具-数据挖掘,在古代医籍诊案的基础上,对现代期刊中玉液汤进行频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等。揭示玉液汤之诊治用药规律,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运用。研究方法:对1955~2018年的中医期刊文献库记载的所有玉液汤进行搜索下载,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等,逐条记录玉液汤临床医案诊疗信息。将这些信息规范药名、病名、症状和证候等术语,对这些医案建立数据库,并运用MedcaseV3.2数据挖掘工具进行统计处理,依据统计数据重点在症状、病种、方药、病机等几个方面深入挖掘分析探讨玉液汤。研究结果:提炼期刊中484诊次医案进行数据研究分析,性别方面,232诊次为女性,252诊次为男性患者;年龄方面,最大者为76岁,最小者仅4岁(小儿夏季热);年龄段方面,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年龄段分别为:50~59岁、40~49岁、30-39岁这三个年龄段。①中西医病名方面,频率在5%以上的所有中西医疾病病名主要有糖尿病、冠心病这两种病名。依据频次排序前十位西医病种中,其中内分泌系统疾病占多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甲亢、重症肌无力;频次在十次以上的中医病种为:消渴病、胸痹、项痹、内燥,疾病种类统计显示分布广泛,中医特色之异病同治突显无疑。②临床表现方面,主症总数共计30类别,频率大于30%的主症包括乏力、口干、多饮、神疲、尿频、尿有泡沫、寐差、头晕、心烦。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分析,所有症状间只有口干与乏力两组项集支持度最高,多饮与口干的项集支持度次之。神疲、乏力与多饮三个症状为置信度最高的症状。关联项集分析显示,关联项集最多的症状是乏力(达8项),次之为口干(共7项集)。③舌苔方面,统计显示最常见的舌质为质红(61.78%),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质红明显高于其余舌质出现的频率。频率最高的舌苔为苔薄白(31.40%)、苔薄(25.21%),结果显示苔薄白和苔薄频率均在20%以上,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苔薄白和苔薄明显高于其余舌苔出现的频率。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分析,A→B示舌质红与苔薄白、苔薄的关联度最密切,支持度非常高。B→A示苔薄白、苔薄与舌质红的关系也较密切,其中的支持度也是最高,从内关联分析来看,舌质红与苔薄白、苔薄之间的相关性非常之高。④脉象方面,频率数据分析,细脉频率最高,其次为弦脉,由高到低脉象依次为细脉(85.74%)、弦脉(57.44%)、滑脉(43.80%)、数脉(25.83%),频率均大于20%。对脉象相兼性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统计分析,A→B示细脉与弦脉的关联度也大,B→A示弦脉与细脉的关系也较密切,说明,常见的相兼脉为弦脉和细脉,弦滑细脉为常出现的三脉相兼脉。⑤病机方面,统计显示,频率最高的病机有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两种病机,气阴两虚病机频率最高(72.73%),这两个病机频率均在5%以上。对病机之间进行内关联分析,其中有三组关联度最高,分别为气虚失摄与阴血不足组,肾虚胃燥与气阴两虚组,血瘀内阻与气阴两虚组,第一组气虚失摄与阴血不足组的关联度最高,支持度达0.0331,置信度为1.000。对治法进行内关联分析,数据显示,其中两组治法关联度高,分别为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组、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组,其中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关联度最高(支持度达0.4261)。⑥药物方面,药物频次分析所示,排序在前十的高频次药物分别为:黄芪、葛根、山药、五味子、知母、天花粉、鸡内金、丹参、生地黄、麦冬。其中除玉液汤原方剂药物外,丹参(38.22%)、生地黄(30.79%)、麦冬(30.37%)药物频率较高。对药物进行内关联数据分析,其中黄芪一味与葛根、五味子、知母、山药均呈双向相关性。⑦药物外关联规则数据分析显示,与黄芪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乏力、多饮、头晕、口干;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症状主要有乏力、多饮、口干、头晕;与五味子、山药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均为多饮、口干、乏力;与五味子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主要有苔薄、质淡、质淡红、质红;与黄芪之间产生外关联规则的舌象主要有质淡红、质暗、质淡、苔薄白、苔薄;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为苔薄、质暗、苔薄白、质淡红;与山药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为质淡、苔薄、质淡红、质红、苔薄白;滑脉与黄芪关联度最高,与黄芪相关度较高的脉象还有滑、弦、数脉,与五味子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细、弦、滑,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细、弦、滑,与山药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滑、弦、细。结论:本次研究所示,临床中运用玉液汤治疗涉及的中西医疾病种类分布非常广泛,王旭导师临床善用此方加减,治疗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疗效显着。虽然治疗病种不一,但统计示频率最高的病机为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治法关联度最高的有两组,分别为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组、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组。王旭教授临证常用玉液汤益气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配以活血化瘀通络。并注重量体裁衣,以证选方,对症下药。原方中黄芪-葛根为核心药对,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来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导师在糖尿病诊疗过程中无时不体现中医治病思想,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规则中的多种证候和药物的一致性,在临床处方配药上可以考虑采用异病同方的治疗手段,增强中医治疗疾病的灵活性。
范风英(Fam Foong Yin)[3](2020)在《慢性胃炎新加坡中药疗法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其理论依据,作用机理及中药治疗此类疾病的优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及无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新加坡的气候,人的体质和饮食习惯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三因制宜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根据季节,地区及人体的体质,年龄等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观察两部分。理论研究包括古今文献,对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行阐述、临床观察是由2010年至2019年就诊于新加坡范氏中医诊所符合慢性胃炎患者,人数60人(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浅表性胃炎2例)全部均给于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反酸、腹痛、消化障碍、腹胀、嗳气等。根据不同的慢性胃炎类型选用不同的处方来治疗慢性胃炎,并且采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措施。处方药: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沙参麦冬汤、香砂六君子汤、桃红四物汤。新加坡于东南亚的热带国家,靠近赤道,没有四季,气候温暖潮湿,气温变化小。它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其中以华人占大多数,其他的族群有马来人、印度人等。大多数国人生活非常忙碌,压力很大,他们喜肉食、冷饮、辛辣煎炸食物和腌制食品等;而且经常熬夜,因而导致很多人罹患慢性胃炎。印度同胞罹患慢性胃炎病例最少,根据报导这是 由于他们吃的食物大多数含有黄姜粉。因此,黄姜粉可能是预防胃炎的最佳食材,但有待医学界进一步的研究。慢性胃炎可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主要是在脾胃,涉及肝胆等。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阻滞,胃气失于和降”。细分则以中焦气滞为先,湿热内蕴为主,脾胃虚弱为本,津气受伤为多,寒热互结为变。基本治法为理气通降,具体分为清利湿热、疏肝和胃、补脾益气、益气养阴、寒热平调。根据文献报导,有四季国家慢性胃炎发病规律:一年四季皆发病,以肝胃不和型为多见。但春季、夏季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多见,冬季以肝胃不和和脾胃虚弱型多见。新加坡是处于温暖而潮湿地带,人们的饮食习惯是喜辛辣和冷饮、熬夜、压力故慢性胃炎以全年是以脾胃湿热型、肝气犯胃、胃阴不足型多见。文献报导胃镜检查显示: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肝气犯胃型的CAG于HP感染有关,而脾胃虚弱型的则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方面须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的需要在中药处方上做加减,温暖而潮湿地带为病多湿热,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易伤津液,二者更互为患,互为影响,故其治疗宜兼顾湿热共治,缺一不可,也结合针灸、食疗来改善病情。浅表性胃炎一般比萎缩性胃炎容易治疗;但是它容易反复发作。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比较棘手,是常见的胃癌前疾病。统计数字显示,患者是男人比女人多,老年人比年轻多;其临床表现多样且无明显的特异性,常规检查,化验大多无法提供最终诊断依据。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典型增生的患者,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预防癌变,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HP)是引发胃癌的主要病因。成果:60例慢性胃炎患者做治疗前后做比较,明显好转30例,好转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辩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来治疗慢性胃炎有效.中医学对CNC的认识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在整体辨证指导下取得较高临床效果,并结合针灸,食疗等综合疗法来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获得病人的认可。讨论:患者由于压力、熬夜、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气候等因素而出现了慢性胃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忽略了治疗,一旦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其治疗难度加大。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发展成为胃溃疡或者胃癌,患者因此而焦虑等负面情绪,消化道疾病恶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结论:用中草药处方结合针灸、食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比用单纯的现代医学疗法其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张超瑞[4](2020)在《李健颐《临证医案笔记》治疗特色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福建名老中医李健颐生平资料的回顾及《临证医案笔记》中一百四十余则医案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李健颐的临床治疗特色,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更好地继承发扬李健颐临床治疗特色,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方法: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全面梳理《临证医案笔记》中收录的一百四十余则医案,并结合书籍、论文相关的资料,分析书中的医案,总结李健颐临床治疗特色。通过个案的分析及医案之间的对比,研究书中记载医案的临床诊断、辨证施治、选方用药、愈后治疗等特色,总结李健颐辨证诊断、用药特点的治疗特点。结论:通过对李健颐《临证医案笔记》中一百四十余则医案的系统学习与分析,从中归纳出李健颐临床治疗的特色。李健颐擅长痘疹、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治疗,提倡分期治疗痘疹,在治疗的各个时期重视气血,强调重视中焦脾胃。在治疗鼠疫患者过程中,通过对罗芝园的“加减解毒活血汤”进行二十余次加减化裁,最终形成“二一解毒汤”并创新中医制剂,研制出“二一解毒注射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另外他针对霍乱提倡寒热并重的治疗原则。李健颐对于药物的药性理解颇有心得,对鲜芦根的用法、杜仲炮制的优劣等有深入研究。李健颐擅长重用石膏、大黄治疗因传染病引起的高热或因阳明热证引起的神昏等。在临床治疗中擅长中西结合、药食同用、内外结合等多种治疗方法,取得更好的疗效。李健颐十分重视妇科,强调患者心理疏导并加减化裁出多个验方。除此之外,李健颐认为信任是维护医患关系的纽带,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前提保证。
林兴旺[5](2019)在《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寒饮停肺证)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儿,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单号分为观察组,双号分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予口服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在治疗后第3天单项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比较,P值均小于0.05,存在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8.7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6.53%。2、两组患儿一个治疗疗程为5天,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评估总有效率78.72%,高于对照组的71.43%。3、治疗后第7天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占80.85%,临床治愈4.26%,总有效率为89.3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占2.04%,显效占12.24%,总有效率75.5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比较(P<0.05)。两组的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P<0.05),观察组在缓解喘息、咳嗽、痰鸣、紫绀、鼻煽主要症状优于对照组。4、两组次要症状中医症状单项积分比较,观察组在治疗纳食情况、鼻塞喷嚏、精神、大便方面优于对照组。5、两组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临床疗效比较,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本病起效时间短于氨溴特罗口服溶液。6、两组对于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寒饮停肺证)均具有一定疗效,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表现。结论:应用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寒饮停肺证)喘息、咳嗽、痰鸣、紫绀、鼻煽症状疗效明显,同时可以改善患儿精神状态、鼻塞喷嚏、大便情况伴随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童妙然,杨晓军,陈楚纯,殷裔昌,邓中光[6](2018)在《邓中光治疗重症肌无力处方用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收集邓中光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处方68份,建立用药数据库,对处方中的用药频数及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临床高频次中药为黄芪、升麻、柴胡、甘草、党参、五指毛桃、千斤拔、西洋参等,用药遵循国医大师邓铁涛对重症肌无力"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病机认识,以强肌健力饮为主方,加减用药有其独到之处。邓中光教授用药专于健脾胃而兼补肝肾;善用岭南草药五爪龙、千斤拔等;注意顾护阴液,习用西洋参炖服,常加用银柴胡、玄参、淮山等;灵活用药,陈皮、橘络、木香可替换使用。川黄连(配伍木香)、仙鹤草的使用更见其用药特色。
刘永光[7](2017)在《导痰建瓴汤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伴高LDL血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拟通过导痰建瓴汤联合西药与单独西药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两组在治疗H型高血压伴高LDL血症患者的症状、中医症候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改变,从而观察导痰建瓴汤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伴高LDL血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H型高血压伴高LDL血症中医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中医证候积分、生化指标及平均动脉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实验数据均具有可比性。入组后,两组均予以相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导痰建瓴汤治疗,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cy水平、hs-CRP水平、平均动脉压、中医证候积分、LDL水平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评定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显示治疗组降Hcy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疗效、LDL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降压疗效、hs-CRP水平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无病例脱落,除对照组有1例患者开始服用药物时出现轻微腹泻症状,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导痰建瓴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伴高LDL血症疗效优于西药组,导痰建瓴汤能明显改善Hcy水平和LDL水平,明显改善中医症状,降压疗效不明显,hs-CRP水平改善无差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崔俊波[8](2015)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文献研究概略》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总结了近10余年来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简称《衷中录》)应用山药的文献,开拓了山药应用和研究的思路,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部分见解:1山药乃非"苦口"之良药,这给予我们在如何提高疗效的同时,使中药的服用更可口,让更多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提供有益启发,今后应加强山药相关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加强及改进中药剂型;2山药作为药食两用植物之一,既可作为慢性病的食疗佳品,也可作为保健品食用。这对我们拓宽中药运用范围,有效运用药物性味特点治疗疾病及保健养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今后可以《衷中录》山药研究为依托,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开发应用山药的药用价值和营养功能;3"治本求源"贯穿于《衷中录》全书,是张先生学术思想重要内容,对山药的运用正是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以研究山药为基础,加强对张先生用药及制方特点的研究,有利于强化对《衷中录》的研究,促进中医药传承事业的发展。
黄德如(Wong Tak Yu Louisa)[9](2014)在《香港赵氏调经助孕验方研究与岭南罗氏妇科用药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香港属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有其独有经验,但相关系统化的整理和记录有限,本研究选取赵少萍作为香港中医妇科的代表人物。她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是岭南罗氏妇科罗元恺教授以院校教育制度培育而来的学生。赵医师自70年代移居香港,参与香港中医大专院校的成立及中医规管注册制度的订定,行医近50年。通过整理及对比赵氏与岭南罗氏妇科的经验,展示出院校传承者如何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上,发展治疗不孕不育症的经验,总结其用药规律和心法供中西医同道参考,提高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机会。肯定赵少萍在补白和丰富岭南妇科的香港脉络所作出的贡献。方法:一、选取经验方的过程1.提供验方赵少萍提供她本人在香港行医近50多年治疗不孕不育心悟而来的自拟方。其中,包含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卵巢问题、与辨病与辨证结合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催乳素血症、免疫性不孕等。从中整理出67条经验方,赵老目前诊治所有不孕不育患者均以此为依归再作加减,并找专人编写计算机程序方便处方应用。2.验方筛选与确定67条经验方经过三层次的筛选,首先由赵少萍提供验方,笔者比较方药的组成,在赵老指导下删除或合并非常相近的方子;再校对每一种药品的用量,由赵少萍亲自审阅,确定验方的内容。所有处方均属首次公开。3.归类分析对67条经验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6类:排卵障碍的中医周期疗法28条、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4条、输卵管与盆腔因素14条、多囊卵巢综合征10条、高催乳素血症5条和免疫性不孕6条。详见附录一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案例进行数据挖掘(DataMining)以作蓝本,利用是次研究的内容,建立相关数据库(Database),从中找寻数据中的特征及关系。方法分成两大方向,一为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二为 Apriori 演算法的关联法则(Association Rule),研究过程使用EXCEL表格编辑中的查找项等功能,进行前期数据整理及基本的频数分析,配合SPSS 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法则演算。结果:一、从关联分析看用药特色——以总体助孕方药为例1.偏温药占多:取支持度30%信赖度60%以上作分水岭,可归纳出9种中药,当中属温药或微温药倾向多见,相信与女子以血为本,血为育胎的根本,寒主收引寒凝血滞,慎用寒药更合妇女体质。2.入肝经为主:首20对有关联的药品,入肝经最多,应考虑肝肾同源,孕育胎儿以乙癸为重。3.贴合体质:赵少萍其中一对喜用的关联药对是菟丝子配伍山茱萸[菟丝子—>山茱萸(49.254%,75.758%)],赵少萍用上山萸肉同配菟丝子,取其酸涩收敛,切合岭南人体质相火易亢,降补阳药使用后上炎之性免于阳浮。4.阴阳兼顾:见菟丝子配当归[菟丝子—>当归(49.254%,63.636%)],又或当归配伍菟丝子[当归—>菟丝子(49.254%,63.636%)],当中有阴阳兼顾的意思,前者阴阳双补,后者用上补血药再伍补阳药是阳中求阴。5.细润肝血:首位关联药对是白芍伍用菟丝子[白芍—>菟丝子(55.224%,67.568%)、又或当归伍用白芍[当归—>白芍(49.254%,63.636%)]。这三种中药有一大共通点,均入肝脾两脏,白芍与当归同用能补血和血又无寒凉之弊。白芍合菟丝子,能助菟丝子的补肾不致于滞,因子多不备走的特色,白芍有一定的调肝气的作用。补阳太过,又怕气阴两虚体质的病者易见相火上炎,白芍的好处是既补又泻。6.标本兼治:第7对的药品是赵老用山茱萸时喜配菟丝子[山茱萸—>菟丝子(41.791%,89.286%)],原因为其收敛固涩肾气的作用属治标,而配上菟丝子则固其本,合用标本兼治。第9对是山茱萸配当归[山茱萸—>当归(41.791%,67.857%)],因山茱萸有壮元气的功用,合上当归,加强填补精血的功用,因山茱萸的功能属气,当归属阴,气的功能必得在阴精的物质基础上发展而来。二、赵少萍与罗氏女科之异同处赵少萍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是罗元恺的学生。罗颂平是岭南罗氏妇科传承人,师承罗元恺教授。其用药选方,经数据分析,两者非常相近。相近处1.药物性味:以甘味为首,咸味为最次,少用酸药。2.脏腑归经:同以肝肾最多,其次为脾。3.四气:温药和平性偏多。赵氏与罗氏用药,三大共同点就是谨守命门学说,喜在阴药上鼓以阳药温煦诸脏。其次是用药平和,补药每多降之阴敛之药以防相火上亢。最后忌用大苦大寒之药,怕误伤脾胃,使血凝涩而不畅。不同处1.用药频次最高的药品罗颂平:最常用为杜仲、菟丝子、淮山、续断、桑寄生、白术、郁金、丹参、白芍和女贞子。赵少萍:最常用有白芍、丹参、菟丝子、当归、山茱萸、香附、山药、茯苓、熟地、川芎、龟板、赤芍和紫石英等。2.疏肝理气罗颂平:频次最繁的疏肝药为郁金。赵少萍:喜用香附。3.温宫暖药罗颂平:常用覆盆子。赵少萍:喜用紫石英。4.药品的关联应用:两位医家均见菟丝子为诸药中关联伍用支持度最高的药品。罗颂平:盐杜仲/杜仲、盐菟丝子/菟丝子、续断、桑寄生和山药互伍,体会助孕要脾肾同治。赵少萍:以菟丝子、山萸肉、当归和白芍相互伍用的支持度最多,体会助孕以血为本。5.药味数目:罗氏妇科处方的药味较精简,一般不超过12味。赵老在香港行医,香港中医用大方较普遍,药味较多。三、赵少萍善用之药对二至丸——药物组成为女贞子及旱莲草,出自明代《摄生众妙方》,名曰二至丸。二至丸两药分在夏至及冬至采收,集天地之精气。两者功效相近而相互促进,同有补益肝肾,填精之妙,又能安胎止漏。二仙汤——即仙灵脾与仙茅联用,出处为《妇产科学》的二仙汤。原方在两药上加上知母、黄柏、当归和巴戟天。赵老多取此方冠名的两药即仙茅和别称淫羊藿的仙灵脾,两药补肾益精,认为有促性腺发育的作用。左金丸——赵少萍在周期疗法中,经前期的黄体方中把左金丸变奏,原方有黄连与吴茱萸,两者配伍有“六一”比例。所不同者,去黄连取珍珠母,其比例为吴茱萸取5克,珍珠母用30克。这种改变的好处,为黄连大苦大寒,位处岭南的香港病者,每多见脾胃虚弱,服后怕有不适。另珍珠母性味咸寒不如黄连大苦之味,病者更易接受服用,口感更佳。珍珠母亦特别重用,常用量多为10-15克,赵老喜重用至30克。珍珠母本属平肝熄风药,但实则也有养阴的良效。失笑散——蒲黄和五灵脂伍用,功用祛瘀,散结止痛,赵少萍认为妇科诸症中,无不与血有关,活血药灵活得当,常有神效,无不失笑见诸症俱愈。金铃子散—组成是金铃子即川楝子加玄胡索,《方剂学》指:“疏肝泄热,活血止痛”,“两药合用,既可疏肝泄热,又能行气止痛,使肝火清,气血畅,诸痛自止”。赵少萍喜用,主要考虑气与血之间的关系,气为血帅,行气既能活血又能疏肝。四、辨病与辨证结合1.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上以瘀和湿为重点,故方中均有失笑散和败酱草,行气止痛药应用广泛取通则不痛。针对这离经之血用“峻、破、养、软”四法。实际应用会视乎病者体虚强实和月经的周期施治。2.输卵管与盆腔因素赵少萍提示中医切忌被西药抗生素消炎杀菌的思维主导,以大量清热解毒药品为君,应祛邪扶正同用,湿为阴邪得温则化,适量的温性药应用有利无害。应用上,赵氏以化湿扶脾的薏仁用药最多,标本俱治;复加清热解毒及重在通托活血,配合现代药理研究比如百部和苦参对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以组方用药。3.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本质是肾虚,因持续不排卵而导致月经稀发、闭经。卵子实为肾阴精所化,肾虚则肾精不足卵无所化。故侧重点为补肾,分肾阴虚和肾阳虚两大方向。另病理产物亦是本病的重点因素,痰浊挟瘀互结。4.提高IVF-ET的卵子质量与数量赵少萍指中药能帮助滋养肾阴和培补气血,使肾精化生有源,而促卵的关键不止于补肾,疏肝能减低妇女的精神性因素。她喜于月经后第5-13天使用“卵泡方”,组成为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生地15克、白芍30克、紫河车10克、紫石英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仙灵脾1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蛇床子15克、麦冬10克、桑椹15克、山萸肉10克同用。此方实为二至丸作基础,再合养阴滋肾的药品,辅以“四君子汤”的概念。5.IVF-ET术后子宫内膜厚度不足针对内膜厚度不足的问题,赵少萍取培补肾气,温养督脉为要,为“种子”提供基地。“黄体方”的组成有续断15克、杜仲15克、阿胶10克、白芍30克、菟丝子30克、紫河车10克、肉苁蓉15克、仙灵脾1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淮山15克、桑寄生30克、桑椹15克和甘草6克。内里为寿胎丸为君再作加减,目的是加强子宫的认受性、抗排斥和改善子宫内血液循环。6.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赵少萍指此病可纳入“子满”范围,病位在脾肾,因肾主气化水液脾主运化水湿,轻者见腹微疼痛、腹胀、呕吐、卵巢肿大,严重可见大量腹水、胸水甚至肝功能损害,治法以补气健脾、渗湿和养血安胎。常用方组药有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6克、白芍30克、川芎10克、木香6克、苏叶10克、苍术10克、乌药10克、生姜皮10克、大腹皮15克;同时嘱咐患者配合西医治疗。7.预防IVF妊娠早期先兆流产赵少萍指中医正好在安胎上发挥优势,她根据“肾以载胎”的理论,主要以补肾养血安胎为治。常用自拟方的组成为党参15克、白术15克、淮山15克、续断15克、杜仲10克、菟丝子30克、女贞子15克、白芍30克、桑椹15克。结论:一、赵少萍治疗不孕不育,具有典型岭南妇科的特色,重视脾肾、用药轻灵,针对病理因素标本兼治,活血祛湿并重。经Apriori演算法的关联法则(Association Rule)运算,其主要治法有五:①疏肝理气柔肝法;②养护真阴精血法;③调补脾肾填精法;④活血化瘀行气法;⑤化湿清热解毒法。二、赵老治肝用药,既随肝之本性取疏、柔、养,也清泄肝火除湿,亦见取五脏相生相克,既有滋水以涵木,又有实则泻其子。在关联药对分析上,疏肝每必实脾,治肝脾肾也即治冲任。三、养护真阴精血法的配伍特色体现在滋养真阴与潜降药品的伍用,常以左归丸为基本方,或以龟板配伍菟丝子。四、调补脾肾填精法常用关联药对。五、活血化瘀行气法的特色在于攻补兼施的思路和丹参的多元应用,选用平性微凉之品,避免瘀热互结。六、化湿清热解毒法的特点是从二便助湿浊排出有道,少用温药免湿热互结。佐以祛瘀之品以提高疗效,取效应相近的药品联用亦为赵老喜用的配伍之道。七、强调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赵少萍在以西医为主流医学的香港行医近50年,善于学习与参考西医诊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盆腔与输卵管因素、免疫性不孕等均按中医证候分型形成一组经验方。对于中医与西医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八、赵少萍诊法特色,喜用“三问法”:“一问梦境多不多”以察内热;“二问口腔渴不渴”以知津伤;“三问少腹痛不痛”以察瘀湿。总而言之,本研究通过系统研究赵少萍治疗不孕不育的经验和方药,丰富了香港中医诊疗不孕症的地方经验,延伸了岭南妇科的香港脉络。以香港独有中西医互助互存的文化,期望治疗不孕不育的医者可以借镜本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邓霭静[10](2014)在《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带下病,多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属中医妇科临床常见病证,发病率很高,正如俗语“十女九带”所言不虚。除了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带下病的高复发率也是其临床特点,故该病为妇科领域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其发病上,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常常并见月经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间期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导致流产、不孕症、妊娠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等疾病。如治不及时、治不彻底,致使病程迁延日久者,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从历代医家到现代中医,对带下病的论述众多,其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文献记载,以《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为起点,至明清时期及近现代,各派医家、学者诸多争鸣,期间以宋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尤为突出,新的学术观点不断涌现、冲击。随之而来的是诊治方药推陈创新,理论水平与诊疗效果的提升。迄至明清时期,各类医论医着空前丰富,多对前朝的医说医述进行归纳总结,也不乏新观点论述,多本医着分纲别领的对其概念性状、病因病机、证候证型,治法方药、预后转归进行归类分析,如《女科经纶》、《妇科玉尺》、《医宗金鉴》等,认识更为全面,更贴近于临床实际,治疗逐渐趋于理、法、方、药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带下病的辨证论治重要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且年代距今最为接近,对后世医家带下病的治疗和研究影响十分密切。近现代的带下病诊治认识研究已趋于完备,并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其中地域诊治特色开始涌现,逐渐向学派发展,可谓中医妇科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而近代中医妇科学术界对带下病的认知不断深化,现代医学认为带下病主要为细菌、病毒及原虫等的侵入感染或生殖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同时受累;病情可轻可重,轻者无症状,重者引起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从治疗带下病的手段来看,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全身抗炎和(或)局部抗炎,此法虽能暂时杀灭细菌或寄生虫,但常引起生殖系统菌群失调而致久治难愈的生殖系统炎症,如何既能有效杀菌又能维持体内正常菌群比例是现代医学防治带下病的关键。此外现代医学对非生殖器炎症所致者(称为非炎性带下病)疗效甚微。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得出,尽管在带下病的诊治研究中,中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现代学者关于带下病证治研究重点仍然在临床,主要集中在药物、针灸临床诊治研究方面,对药物、针灸疗效做出评价,缺少对药物、针灸应用依据的文献探讨。而中医古籍文献对国人、甚至对世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珍贵宝库,本研究将带下病的诊治文献作为整体,立足于古代文献,以时间为主轴,从学术发展的纵向角度,探索带下病学术源起与发展脉络,横向宏观系统的整理凝练;以主体医家医着为纲目,领会医家在解决带下病诊治过程中的新问题,并总结再次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理论、新成就;同时在收集到的资料允许的范围内,注意岭南带下病诊治与域外带下病诊治的联系,关注深层学科观点的挖掘,加强区域视角与全局的交互渗透研究,提炼岭南区域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文献研究法:包括文献的发掘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本论文研究方法上,着重阅读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相关古籍原着,查阅核准近现代文献资料的出处。共阅读中医古籍原着计有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薛己《女科撮要》、万全《万氏妇人科》、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傅山《傅青主女科》、萧埙《女科经纶》、陈念祖《女科要旨》、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沈金鳌《妇科玉尺》、陈佳园《妇科秘方》、不着撰人《妇科秘书》不着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以及岭南医家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谢泽霖《妇科学讲义》、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等计有50余本,从这批古籍原着资料截取一手资料。因此本论文有关中医带下病证文献资料有部分是过去没有被引用过的。论文充分利用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古籍,如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中医古籍出版社之《中医古籍珍本提要》、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之《近代中医珍本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收载明代13位、清代17位医家全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共4个朝代22位医学家着作)均列入收集范围。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部分,主要参照2000年前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文康主编《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年前后出版,朱世增主编的《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对近代着名中医专家对带下病证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整理。依据的文献除中医古籍原着外,还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等方式。岭南地方医学文献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书。理论评述法:在占有原创资料基础上,按照历史时期分段评述。每一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特点都有所不同,本文采用传统阐释、归类分析、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进行评述,探讨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内涵及及临床价值。基于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考,以朝代为纲纵向研究,按照年代沿革之先后,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对自《史记》文史文献到内难金匮等经典医学着作,历代医家之论述,从流溯源。第二部分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着重于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理论学说内涵研究,从横向探讨带下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方药治疗、医案举隅及防护等方面进行分类,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发掘凝练。第三部分对岭南医学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析理,这也是地域性学派研究的现代延续。结果: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探讨,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渊源于《内经》时代,《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始以“带下”作为正式病名出现在医籍文献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沿用“带下”的病名,开创了阴道纳药外治妇科疾病的先河;而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扁鹊之为带下医,犹幼科自称痘医也,痘虽幼科之一证,而亦人人多有之事,可见“带下”泛指当时的妇产科疾病。②魏晋隋唐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认识逐渐深化。一方面,它延续秦汉以来“带下”泛指妇科疾病概念,《诸病源候论》有“带下五候”、“带下三十六疾”、“带下无子候”之说,病因不离六淫七情劳伤,病机冲任带经络损伤,发病部位在阴中,随经络发散至腰部、腹部、胁下等部位,诊治上亦有专药、专方;也泛指病邪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另一方面,《千金翼方》在带下病的病名上又补充“白崩中”、“赤白杂汁”,而区分治疗“赤白痢”、“赤白淫”,说明三者均为带脉以下,阴中流出的浊物,带下病发展到这一阶段,痢疾、白淫与带下病等妇科杂病逐渐有所区分。③宋金元医学理论创新,很大程度上发展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说。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医家在诊治带下病理论上均有新的突破,如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等认为其成因为湿热,治以清热攻邪为法;李东垣以脾虚辨带,带下病多与脾胃虚弱及阴火有关,治以升阳补脾为法;朱丹溪主湿痰,治以湿热为主,兼痰,兼虚,对治疗带下病产生深远影响。而带下病属于妇科专科病,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认为“凡妇人有白带是第一病”,妇人以血为基本,治疗的根本在于调血,以四物汤为基准加减治疗。齐仲甫《女科百问》对于“妇人有带下或淋漓不断何以别之”鉴别:“秽液与血相称兼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久而则为淋沥之病也。”宋代带下病的病名不如既往泛用在妇科疾患,已有部分医家将其局限在赤带和白带二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曰“今人所患,惟赤白二带而已”④明清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理论与临证经验日臻成熟,经、带、胎、产中医妇科四大证概念形成,在对带下病锁定在赤白带下、赤带、白带等之间,多渠道、多途径的辨带治带。对带下病诊治基调上有一定的学派聚集现象,如薛己《女科撮要》、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赵献可《邯郸遗稿》、万全《万氏妇人科》等,认为带下旨在脾肾亏虚气脱,止带以温补脾肾为主。而萧壤《女科经纶》认为带下属于风冷入脬、任脉经虚湿热冤结。傅山《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而来。温病名家王孟英认为带下病“虚寒较少,故天士治带,必以黄柏为佐也”,清晰可见其清热治带的学术倾向。明清医家还创立临床治疗白带确有疗效的名方,如《傅青主女科》完带汤、陈佳园《妇科秘方》白带验方等。⑤民国期间。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知识传入,唐容川、张锡纯、张寿颐等是近代主张中西汇通医家。唐容川提出“中西汇通”口号,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尝试中西医汇通治疗带下病:“后观西法,亦谓大肠病则流白痢,子宫病则流白带,其理相同。法用儿茶、白矾、石榴皮、没石子等水洗之”。张山雷办中医教育,编撰《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作教本而广泛流传。民国时期妇科病证包括带下病的诊治,也逐渐接受妇科检查技术。中医诊治带下病诊疗技能通过学术刊物得到交流。第二部分着重对现代名医尤其是妇科名医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包括叶熙春、蒲辅周、邹云翔、王渭川、王慎轩、朱小南、龚志贤、程门雪、韩百灵、裘笑梅、赵棻、徐荣斋、哈荔田、黄宗勖、邱茂良、许玉山、黄绳武、祝谌予、俞慎初、郑魁山、班秀文、庞泮池、何子淮、何任、王子瑜、蔡小荪、柴浩然、丁启后、徐志华、夏桂成、张良英、门成福等33位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现代带下病的范围涵括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阴痒等现代疾病中涉及带下量、色、质、味异常者;现代名老中医对带下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多在古代名医基础上延续前人理论学说,如遵清代傅山治五色带下之法论治,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湿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然而现代名老中医在认识上辨证分型上更为完善,认为带下即为湿病,治带即治湿,湿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内湿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外湿又多由湿邪入侵,流注下焦,任带失约而致。带下病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肝,以及外湿、湿毒秽浊等。或因脾气受损,脾运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失于输布反聚为湿,湿浊下注任、带失约而成;或肾阳不足,下元亏损,带脉失约,任脉不固,精液滑脱不能固摄而成;或肝气郁滞,肝气失于条达,阻碍脾运,湿浊下注而成;或久居阴湿之地,或湿毒秽浊内侵,损伤冲任之脉而成。然病因之关键乃水湿之邪,最后必致冲任损伤,带脉失约。对带下病证治疗,现代医家比较一致认同的是:尤其强调从白带的质、量、色、状,以及气味来分析,认为临床虚实相杂者多,全实者少,全虚者亦不多。治疗应着眼于湿,调治应注重以脾、肾、肝为主,必须兼顾冲、任、带脉。临证用药,现代医家多主张以内服药物为主,同时提倡酌加外用熏洗药、外涂药剂,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缩短疗程。辨病、辨证论治,中药、针灸兼可施行,取其多点、多效,联合取效。但若久治不愈,则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因。第三部分是笔者针对所在地域,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述对带下病的诊治方法及药物,说明在岭南地域应用中医中药诊治妇科带下病至少有1600多年历史。论文研究历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学术特点:①带下病证乃湿热所化、湿盛脾虚。湿热所化如带而下,湿热冤结于带脉不散,热去湿除病自除。明代盛端明、清代何梦瑶、近代吕楚白、近代谢泽霖,现代蔡仰高、现代郑定良等名医,基本持这种学术观点。岭南医家从湿热病因认识妇科带下病,与气候炎热潮湿分不开,现代名医梁剑波强调黄带宜从湿毒医,罗元恺教授辨治白带分型有“湿热型”、“湿毒型”。带下病“湿热”概念,亦源于岭南气候湿热蒸熏,易为虫毒病菌滋生温床。②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既认识湿热、湿盛、湿毒带下而应用化湿清热解毒治则及方药,又重视妇人体质脾肾虚肝阴不足的另一方面,强调固本培元顾护真阴治则诊治带下病。清代刘渊、现代罗元恺,传承张景岳学说,应用滋肾补脾养肝治则方药诊治带下病证属于虚者。潘兰坪《叶案括要》卷八淋带篇,诊治带下重视顾护真阴固本培元,基于岭南人体质以气虚、阴虚、气阴不足或血热者多见。③临证善于专方专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治疗带下病。如近代谢泽霖推崇傅青主完带汤,现代蔡仰高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分别研制有扶脾胜湿汤、完带汤加味方、家传密验白带丸分别治疗各不同证型者;外用蛇床子汤煎洗阴道,治疗白带久流不止者。常用岭南草药有五指毛桃根、金钟根即牛大力、金樱根、白饭草即火炭母。罗元恺教授自拟方茵陈败酱汤方中金樱子,以及熏洗方大飞扬均岭南草药。结论:带下病中医古籍诊治研究构成了妇科中医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对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的古籍文献,以及近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发掘凝练,丰富了中医带下病诊治的内容,对其概念、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则治法、预后转归做出了纲领性归纳。对带下病的诊治系统性的完善,并且加入所在地域的地方文献流派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上述关于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五个时期的划分研究分类方法,以及各个时期学术特点与对原创中医古籍着作的引用评述,未见有更为详尽者,这是本论文创新点之一;二、现代以名老中医(包括岭南名医)学术经验为重点内容,从带下病的定义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医案方药、学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整理研究,尤其是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分析整理研究,为过去所未有,这是本论文创新点之二。
二、浅谈张锡纯用淮山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张锡纯用淮山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香港《国医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近代中医药期刊研究概况 |
1.1 整体近代中医药期刊研究 |
1.2 地方性近代中医药期刊研究 |
1.3 单种近代中医药期刊研究 |
1.4 近代中医药期刊专题性研究 |
1.5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
1.6 香港近代中医药期刊研究 |
第二章 香港《国医杂志》基本概况 |
2.1 创刊缘起 |
2.2 办刊宗旨 |
2.3 发起人 |
2.4 承办机构 |
2.5 发行概况 |
2.6 版式结构 |
2.7 栏目设置 |
2.7.1 总体情况 |
2.7.2 具体栏目 |
2.8 刊文类型 |
第三章 香港《国医杂志》医学理论与临证经验 |
3.1 内容概要 |
3.1.1 理论探讨 |
3.1.2 临证各科 |
3.1.3 温病时疫 |
3.1.4 药学研究 |
3.1.5 医案医话 |
3.1.6 科普常识 |
3.2 医案评析与学术特色研究 |
3.2.1 何佩瑜《治南阳学斋医案》 |
3.2.2 陈济民《血证随笔录》 |
3.2.3 卢觉非《觉觉医庐医案》《觉觉医庐医话》 |
3.2.4 张锡纯《志诚堂医案》 |
3.2.5 张春江《春江验案》 |
3.2.6 小结 |
第四章 香港《国医杂志》关注的社会话题 |
4.1 《中医条例》的制定与公布 |
4.2 医校称社案 |
4.3 统一病名案 |
4.4 洁净局撤销华人在家治痘条例 |
4.5 慈善赈灾与战时防毒救伤 |
4.6 医事纠纷 |
4.7 中医界的自省与自救 |
第五章 香港《国医杂志》的特点与贡献 |
5.1 《国医杂志》的特点 |
5.1.1 触觉敏锐,追踪医界热点,引导各界舆论 |
5.1.2 营造友好的编读往来互动平台,促进中医学术交流 |
5.1.3 专业性与趣味性并存,具有较强的读者意识,能满足受众需求 |
5.1.4 严格的审稿机制,编辑的高学术水平,确保了刊物质量 |
5.1.5 恪遵办刊宗旨,为医界同人指明学术路径 |
5.2 《国医杂志》的贡献 |
5.2.1 注重经典理论,探讨临证经验,发扬中医学术 |
5.2.2 衷中参西,增进新知,谋求中医发展 |
5.2.3 转载政令,关注热点,凝聚中医各界力量 |
5.2.4 作诗赋词,写序发文,传扬中医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玉液汤方证理论研究 |
1.1 玉液汤方源流 |
1.2 组方意义发微 |
1.3 配伍特点探讨 |
1.4 组方影响深远 |
2 玉液汤现代临床应用 |
2.1 糖尿病 |
2.2 甲亢 |
2.3 干燥综合征 |
2.4 慢性胃炎 |
2.5 流行性出血热 |
2.6 小儿夏季热 |
2.7 乳腺增生 |
2.8 尿崩症 |
3 玉液汤现代药理研究 |
3.1 复方药理研究 |
3.2 单味药药理研究 |
4 数据挖掘应用概况 |
4.1 数据挖掘简介 |
4.2 常用挖掘方法 |
4.3 中医临床应用 |
5 评诉 |
第二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医案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的预处理 |
2.2 医案信息纳入方法 |
2.3 医案信息采集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入选医案的基本信息 |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4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疾病分布 |
4.2 临床表现 |
4.3 舌苔脉象 |
4.4 病机治法 |
4.5 处方用药 |
4.6 药物聚类分析 |
第三部分 玉液汤化裁配伍 |
1 组方药物分析 |
1.1 中医研究 |
1.2 现代药理研究 |
2 临证加减配伍 |
2.1 加味玉液汤 |
2.2 生津玉液汤 |
2.3 复方玉液汤 |
2.4 黄芪玉液汤 |
2.5 金津玉液汤 |
3 数据挖掘探讨 |
4 临床验案举隅 |
5 导师运用玉液汤经验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慢性胃炎新加坡中药疗法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
1.1.1 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
1.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对萎缩性胃炎治疗的认识 |
1.2 中医对慢性性胃炎的认识 |
1.2.1 浅表性胃炎 |
1.2.2 萎缩性胃炎 |
1.2.2.1 本虚标实,以脾胃气虚为本 |
1.2.2.2 本虚标实,以胃阴虚为本 |
1.2.2.3 本虚标实,以脾胃气阴虚为本 |
1.2.2.4 从脾胃升降认识本病 |
1.2.2.5 从虚,津,浊,毒,淤认识本病 |
1.2.2.6 从情志认识 |
第二章 古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感受外邪 |
2.2 饮食疏忽 |
2.3 肝气不舒 |
第三章 近代医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第四章 古方加减治疗 |
第五章 专方治疗 |
5.1 化浊解毒,根除HP |
5.2 中西合并,辨病辨证相结合 |
第六章 其他方法 |
第七章 治疗方法 |
7.1 寒因寒用 |
7.2 通因通用 |
第八章 病例分型 |
8.1 脾胃湿热(慢性萎缩性胃炎14个病例,浅表性胃炎2例) |
8.2 瘀阻胃络5个病例 |
8.3 胃阴不足 15病例 |
8.4 肝气犯胃-17个病例 |
8.5 脾胃虚弱-7个病例 |
结语 |
第九章 其他疗法 |
9.1 针灸疗法 |
9.2 食疗法 |
第十章 慢性胃炎综合护理 |
第十一章 注意事项 |
第十二章 养生专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李健颐《临证医案笔记》治疗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李健颐生平简介 |
第二章 《临证医案笔记》概况 |
1 《临证医案笔记》简介 |
2 医案书写体例 |
3 医案优点不足 |
第三章 《临证医案笔记》治疗特色 |
1 临证用药胆大心细 |
1.1 精药理善配伍 |
1.2 重用石膏大黄 |
2 自创验方善治疫病 |
2.1 分期治痘重视气血 |
2.2 治疗鼠疫创立验方 |
2.3 治疗霍乱寒热并施 |
3 排忧解病信者为医 |
3.1 心理疏导情志调畅 |
3.2 医患信任疗效保障 |
4 疗法多样中西结合 |
4.1 中西结合标本兼治 |
4.2 内外结合疗效显着 |
4.3 药食结合因地制宜 |
4.4 饮食调养顾护脾胃 |
第四章 《临证医案笔记》的贡献 |
1 继承与创新疫病治法 |
2 促进中西医结合 |
3 拓展药物的临床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研究 |
2 西医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研究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以及脱落标准 |
2 临床观察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 |
2.3 临床观察项目与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2.6 临床观察记录及随访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导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寒饮停肺证)辨证思路 |
4.2 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寒饮停肺证)的理论基础 |
4.3 加味射干麻黄汤的立方分析 |
4.4 众医家对射干麻黄汤的认识 |
4.5 射干麻黄汤的应用研究 |
4.6 加味射干麻黄汤的方药组成及单味药分析 |
4.7 结果分析与评价 |
5 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邓中光治疗重症肌无力处方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MG的病因病机 |
2 邓中光治疗MG的临床用药情况 |
2.1 邓中光治疗MG的主方药物分析 |
2.1.1 黄芪 (君药) |
2.1.2 人参、党参与西洋参 |
2.1.3 五指毛桃 |
2.1.4 升麻、柴胡 |
2.1.5 白术、山药 |
2.1.6 当归 |
2.1.7 陈皮、橘络、木香 |
2.1.8 甘草 |
2.2 随证加减分析 |
2.2.1 肝血不足 |
2.2.2 久病及肾 |
2.2.3 其他 |
(7)导痰建瓴汤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伴高LDL血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程 |
2.4 观察项目 |
2.5 观察周期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试验资料分析 |
1. 治疗前一般项目分析 |
2.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 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及MABP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两组降低Hcy水平及降压疗效比较 |
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疗效比较 |
3. 两组治疗前后LDL-C水平及hs-CRP水平比较 |
4. 安全性检测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体会 |
1.1 西医对H型高血压认识 |
1.2 中医对H型高血压的的认识 |
1.3 中医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 |
1.4 中西医对高LDL血症认识 |
1.5 中西医对H型高血压伴LDL血症认识 |
2. 导痰建瓴汤方解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六部分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 |
附录B 病例报告表 |
附录c 不良事件报告表 |
附录D 研究总结 |
综述·H型高血压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文献研究概略(论文提纲范文)
1山药文献研究 |
2问题与展望 |
(9)香港赵氏调经助孕验方研究与岭南罗氏妇科用药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不孕不育的研究现状 |
1.1.1 中医学术流派及岭南妇科流派的代表人物 |
1.1.2 岭南妇科流派的主要学术观点 |
第二章 岭南罗氏女科调经助孕心法 |
2.1 调经培元治不孕,标本兼顾贵在变通 |
2.2 封藏为本,固摄安胎 |
2.3 处方药物的样本来源及数据库的建立 |
2.4 统计结果分析 |
2.4.1 药物使用频次表 |
2.4.2 Apriori演算法的关联法则(Association Rule)结果 |
第三章 赵少萍治疗不孕不育症经验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赵少萍之师承与资历 |
3.1.2 赵少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分期、经验方的筛选和内容 |
3.1.3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 |
3.1.4 赵少萍临证加减要领 |
3.2 赵少萍治疗不孕不育经验方之统计分析 |
3.2.1 赵氏经验方总体用药频率分布 |
3.2.2 经验方周期疗法中之相关联性 |
3.2.3 67条经验方药物之关联分析 |
3.2.4 总结赵氏治不孕不育的用药与罗氏女科之异同处 |
3.3 讨论 |
3.3.1 治不孕不育的主要经验和贡献 |
3.3.2 辨病与辨证结合 |
3.3.3 无证可辨之处方用药 |
3.3.4 中药与ART人工辅助生殖治疗的协同用药 |
3.3.5 心身饮食与行为治疗 |
第四章 结语 |
4.1 结论 |
4.2 本研究未尽完善之处 |
4.2.1 香港中西医沟通之局限 |
4.3 展望 |
4.3.1 岭南妇科在香港地区的经验补充和体现“因地制宜”的精神 |
4.3.2 致力保存名医的经验方并促进交流 |
4.3.3 中西结合的未来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1部分 带下病中医证治学术源流考 |
1.1 秦汉时期 |
1.1.1 黄帝、岐伯《黄帝内经》 |
1.1.2 张仲景《金匮要略》 |
1.1.3 秦越人《难经》 |
1.1.4 神农氏《神农本草经》 |
1.2 魏晋隋唐时期 |
1.2.1 王叔和《脉经》 |
1.2.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1.2.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1.2.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1.3 宋金元时期 |
1.3.1 宋代官修中医方剂着作 |
1.3.2 齐仲甫《女科百问》 |
1.3.3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
1.3.4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
1.3.5 金元四大家 |
1.4 明清时期 |
1.4.1 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 |
1.4.2 万全《万氏妇人科》、《广嗣纪要》 |
1.4.3 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 |
1.4.4 武之望《济阴纲目》 |
1.4.5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4.6 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 |
1.4.7 赵献可《邯郸遗稿》 |
1.4.8 傅山《傅青主女科》 |
1.4.9 萧埙《女科经纶》 |
1.4.10 吴谦《医宗金鉴》 |
1.4.11 陈念祖《女科要旨》 |
1.4.12 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 |
1.4.13 沈金鳌《妇科玉尺》 |
1.4.14 王清任《医林改错》 |
1.4.15 陈佳园《妇科秘方》 |
1.4.16 不着撰人《妇科问答》 |
1.4.17 不着撰人《妇科秘书》 |
1.4.18 钱少楠《钱氏秘传产科方——试验录》 |
1.4.19 不着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1.4.20 唐容川《血证论》 |
1.5 现代时期 |
1.6 民国时期 |
1.6.1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1.6.2 张寿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
1.7 民国以前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特点 |
1.7.1 病名沿革 |
1.7.2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 |
1.7.3 治疗带下病中药方剂及针灸手法 |
1.7.4 崩、漏、带三者关系 |
第2部分 近现代名医诊治妇科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 |
2.1 现代时期 |
2.1.1 叶熙春 |
2.1.2 蒲辅周 |
2.1.3 史沛棠 |
2.1.4 邹云翔 |
2.1.5 王渭川 |
2.1.6 王慎轩 |
2.1.7 朱小南 |
2.1.8 龚志贤 |
2.1.9 程门雪 |
2.1.10 韩百灵 |
2.1.11 裘笑梅 |
2.1.12 赵菜 |
2.1.13 徐荣斋 |
2.1.14 哈荔田 |
2.1.15 黄宗勖 |
2.1.16 邱茂良 |
2.1.17 许玉山 |
2.1.18 黄绳武 |
2.1.19 祝谌予 |
2.1.20 俞慎初 |
2.1.21 郑魁山 |
2.1.22 班秀文 |
2.1.23 庞泮池 |
2.1.24 何子淮 |
2.1.25 何任 |
2.1.26 王子瑜 |
2.1.27 蔡小荪 |
2.1.28 柴浩然 |
2.1.29 丁启后 |
2.1.30 徐志华 |
2.1.31 夏桂成 |
2.1.32 张良英 |
2.1.33 门成福 |
2.2 现代名医诊治带下病的特点 |
2.2.1 中医带下病诊治范围的扩大 |
2.2.2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 |
2.2.3 相近各病之间的类同与区分 |
2.3 现代名医诊治带下病之再发展 |
2.3.1 中医药期刊 |
2.3.2 中医药学校 |
2.3.3 中医妇科学教材 |
2.3.4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
第3部分 附篇:岭南名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 |
3.1 清代以前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 |
3.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1.2 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 |
3.1.3 刘渊《医学纂要》 |
3.1.4 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 |
3.1.5 潘名熊《叶案括要》 |
3.2 近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 |
3.2.1 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 |
3.2.2 谢泽霖《妇科学讲义》 |
3.3 现代岭南名医诊治带下病 |
3.3.1 蔡仰高 |
3.3.2 郑定良 |
3.3.3 梁剑波 |
3.3.4 罗元恺 |
3.4 岭南妇科带下病诊治的主要学术论点 |
3.4.1 岭南医家对带下病证湿热所化、湿盛脾虚认识 |
3.4.2 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 |
3.4.3 带下病的方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详细摘要 |
四、浅谈张锡纯用淮山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香港《国医杂志》研究[D]. 何钰怡.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林呈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慢性胃炎新加坡中药疗法临床研究[D]. 范风英(Fam Foong Y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7)
- [4]李健颐《临证医案笔记》治疗特色研究[D]. 张超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D]. 林兴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邓中光治疗重症肌无力处方用药分析[J]. 童妙然,杨晓军,陈楚纯,殷裔昌,邓中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2)
- [7]导痰建瓴汤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伴高LDL血症临床疗效观察[D]. 刘永光.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7(06)
- [8]《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文献研究概略[J]. 崔俊波. 辽宁中医杂志, 2015(10)
- [9]香港赵氏调经助孕验方研究与岭南罗氏妇科用药比较分析[D]. 黄德如(Wong Tak Yu Louisa).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5)
- [10]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D]. 邓霭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