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子复相关法预测降雨趋势

多因子复相关法预测降雨趋势

一、应用多因子复相关法制作降雨趋势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陈李洁[1](2021)在《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桂林红黏土与一般红黏土相似,具有较高的界限含水率、较强的收缩性等不良工程地质特性。由于碳酸钙是广西重点打造的千亿元产业之一,结合地区特点及发展趋势考虑,使用超细碳酸钙对红黏土进行改性。本文主要以桂林红黏土为研究对象,探讨轻、重质两种碳酸钙对红黏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及机理;比对两种碳酸钙对红黏土改性效果并确定最优掺入率,分析最优掺入率下的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在三轴剪切过程中的孔隙损伤规律及其本构关系,主要的工作如下:(1)对不同掺入率下的超细碳酸钙改性红黏土进行X射线衍射(XRD)、p H值、比表面积、界限含水率及粒度分布测试得出:碳酸钙的掺入使红黏土的p H值、矿物成分及比表面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界限含水率显着降低;通过收缩试验发现,掺入碳酸钙能有效降低红黏土的收缩系数;进行堆积密度测试和击实试验发现,掺入5%的超细碳酸钙可以改善红黏土粒的径级配,能有效提高红黏土的最大干密度。(2)采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分析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微观结构特性发现,土样的孔径主要集中分布在5-50 nm之间。碳酸钙的掺入主要对红黏土的颗粒间孔隙及颗粒间接触面产生影响,轻质碳酸钙对红黏土的孔隙影响大于重质碳酸钙;干密度增大使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孔隙度呈线性降低,主要引起粒径大于50 nm的孔隙(粒内大孔和粒间孔隙)数量显着减少;在95%压实度时,土体中大于10μm孔隙被极大程度地压缩。(3)对同一压实度下的碳酸钙改性红黏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试验发现,5%的重质碳酸钙及2.5%轻质钙能显着降低红黏土的大孔隙含量,有效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进行固结不排水(CU)三轴剪切试验发现,碳酸钙的掺入会破坏红黏土颗粒间的胶结作用使黏聚力减弱最终导致强度降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微观孔隙对宏观力学的影响得出,孔隙尺寸的变化与红黏土的黏聚力相关性较强,其中微孔及大孔的孔隙含量与黏聚力呈正相关,介孔的含量与黏聚力呈负相关。(4)利用NMR分析最优掺入率下的重质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在CU三轴荷载作用下的孔隙分布变化规律,发现增大围压可以使土体的大孔隙在较大程度上被压缩;在轴向应变增大的过程中,土样中的大孔隙含量被压缩到极少后,小孔隙才开始被压缩;当轴向应变达到16%时,土体内部颗粒排列基本重新调整完成,当轴向应变大于16%时,土体结构基本处于稳定状态。(5)对最优掺入率下的重质碳酸钙改性红黏土进行CD(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建立重质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邓肯-张模型,分析模型计算结果对实际测得数据的拟合度,并引入密度系数k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获得拟合效果更好的修正邓肯-张模型。

薛磊[2](2020)在《高速列车座椅设计的混合感性工学意象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产品设计已经从传统工业制造理念的“生产导向”转变为现代市场驱动设计的“用户导向”。论文针对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意象系统设计,通过研究基于感性工学系统理论架构,提出一种针对高速列车座椅设计的产品意象系统研究方法。首先重新分析界定了高速列车座椅的设计要素系统,将其划分为“本体环境维度(环境要素)—本体横向维度(部件要素)—本体纵向维度(形式要素)”的三维认知体系,并明确该体系内各要素的认知影响权重。运用数量化理论一类分析法得到影响产品意象设计的影响要素,针对最重要的造型、色彩设计要素展开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简称GRA)—模糊逻辑模型构建产品意象造型和色彩设计系统;并结合德尔菲法和效用最优化模型,得到产品意象设计混合优化模型,最终构建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意象设计决策系统。研究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主观调研与客观测试,将高速列车座椅及其设计作为应用案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有利于促进与优化产品意象设计流程。具体研究步骤和内容如下:(1)通过对高速列车系统与各类公共交通系统的比较分析,探究其各自座椅系统用户需求的共性与特性。基于用户认知影响对列车座椅设计进行探究,从“本体环境维度(环境要素)—本体横向维度(部件要素)—本体纵向维度(形式要素)”的三维认知体系入手展开研究。在“本体环境维度”层面,通过基于平均注视时间实验得出列车座椅在车厢各要素中的认知权重;在“本体横向维度”上,通过专家小组法和人机尺寸分析得出座椅各部件设计要素的意象认知权重;在“本体纵向维度”方面,基于感性工学理论的产品意象设计研究方法,以造型、色彩、材质和肌理为纵向维度意象设计要素展开研究,通过数量化理论一类分析法得到影响列车座椅产品意象设计要素的重要程度与排序大小,作为构建列车座椅造型与色彩感性意象数据库的依据,建立高速列车座椅意象设计的定性决策要素体系;(2)构建列车座椅造型设计与产品意象的GRA—模糊逻辑模型。首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有效的识别影响产品意象的造型设计元素,其次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定义输入语言变量与输出语言变量的隶属函数,组成关联度较大的造型设计元素与产品意象相对应的模糊规则,最后客观的构建出产品造型设计的GRA—模糊逻辑模型。以列车座椅的造型设计作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产品造型影响产品意象的性能方面表现良好,有利于促进与优化产品的造型设计过程;(3)构建列车座椅色彩设计与产品意象的GRA—模糊逻辑模型。首先选取代表性样本,采用CIE Lab色彩系统为代表性样本填充颜色,作为色彩实验样本进行研究,通过李克特七分量表,将实验样本与代表性感性语意建立问卷。运用模糊逻辑模型探究产品色彩与感性语意的关系,结合灰色关联分析产品明度、纯度和色相对产品意象的影响程度,最后客观的构建出产品色彩设计的GRA—模糊逻辑模型。以列车座椅的色彩设计作为案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预测产品色彩影响产品意象的性能方面表现良好,有利于促进与优化产品的色彩设计过程;(4)基于上述实验分析与研究,结合德尔菲法和效用最优化模型,构建列车座椅意象设计混合模型,完成产品意象设计系统的优化,总结得到一套优化列车座椅意象设计及评估的设计决策系统。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意象设计决策系统有利于设计师对产品意象的预测评估,优化并促进更加高效智能的产品意象设计流程;针对产品意象设计智能化手段分析,构建了基于未来智能化发展背景下的产品意象设计决策优化系统智能化节点体系。

苏彦尹[3](2020)在《基于实时气象资料苹果树耗水量简便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达到简化计算、精准掌握果树蒸腾耗水规律的目标,本研究采用自动定时称重式电子秤蒸发皿装置与自动称重盆栽试验装置,监测得到实时水面蒸发量与植物蒸腾量,结合当地气象因子,通过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BP神经网络、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等方法,确定了影响蒸散发的主要气象因子与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因子,分别建立基于主要气象因子与小时蒸发量(Epanhour)、日蒸发量(Epanday)之间的“温湿度-ET0”模型;并通过该简便模型对延安果园苹果树的实际蒸散发进行预测。具体得到以下结论:(1)影响蒸发皿水面蒸发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温度(Ta)、平均相对湿度(RH)与太阳净辐射(Rn)。在日尺度下,与蒸发量间相关性大小依次为:Ta(r=0.809)>Rn(r=0.526)>RH(r=-0.44);小时尺度下,Ta(r=0.843)>Rn(r=0.808)>RH(r=-0.78),温度、湿度与太阳净辐射三者对蒸发量的影响显着且稳定,通过偏相关分析证明了太阳净辐射对ET0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温湿度综合作用体现。除气象因子外,影响植物蒸腾的主要植物因子为:叶面积指数(r=0.666)、总叶面积(r=0.592)与冠幅(r=0.539),其中,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最为显着。(2)气温每升高1℃,蒸发皿水面蒸发量平均增加0.07mm/day,增幅4.32%。夏季(6-8月),气温每升高1℃,蒸发量平均增加0.078mm/day,增幅3.17%;冬季(11-来年2月),气温每升高1℃,蒸发皿水面蒸发量平均增加0.043mm/day,增幅5.19%,气温越低,温度升高对蒸发皿水面蒸发变化的影响更为剧烈。(3)温、湿度可以较好反映水面蒸发量,通过非线性多元回归建立“温湿度-蒸发”模型,小时蒸发量模型的有效系数NSE=0.889,日蒸发量预测模型有效系数NSE=0.923。“温湿度-蒸发”模型乘以蒸发皿系数Kp=0.668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ET0变化,2018、2019年延安果园ET0拟合模型NSE=0.674、0.611,整体趋势较高。该模型预测结果与Priestley-Taylor(P-T)、Hargreaves(H-G)、Blaney-Criddle(B-C)、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对比,优势明显。(4)通过确定苹果树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物系数Kc,计算得到延安果园苹果树蒸腾耗水集中在6-10月,最大平均日蒸腾量出现在7月为4.25mm/day。此外,果园土壤表层含水量峰值均出现在九月,在水平方向,距离果树主干20、40、60cm处土壤的表层含水量差异小;在垂直方向,受降雨和蒸发交替发生的过程影响,土壤水分在不同深度上呈“S”型分布,导致20-30cm土层处为水分转折点。

王思成[4](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郑月云[5](2020)在《基于冬季条件下的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山区公路路网的逐渐完善,对山区路面抗滑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山区水泥道路进行抗滑性能研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对路面养护管理及山区道路行车安全性起着积极作用。本文以粤北地区的韶关市九峰镇至两江镇的S248线的水泥混凝土路段为研究背景,引入环境因素,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理论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冬季条件下的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评价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对于室内制备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分别对其所用原材料、制备方法及选用的抗滑性能测试设备进行简述,测定试件的抗压强度,为构建基于冬季条件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现场试验提供试验条件。(2)从现场试验研究的角度出发,探究基于冬季环境影响下的路面抗滑性能的线性分析模型及其假设检验的角度,解决对冬季环境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指标间的关联性问题,验证了抗滑性能测试指标的线性相关性。(3)基于冬季条件下选用环境因素的影响,结合不同试验对象的抗滑性能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预测功能,构建了冬季下的路面抗滑性能回归预测模型,对比分析抗滑性能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阐述了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验证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适用性,分析了不同环境因素对试验对象的抗滑性能影响程度。(4)基于现行体系对路面抗滑性能中摆值的温度修正值的缺陷,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的方法,确定了适用于0℃及以下条件的线性回归模型,为冬季条件下抗滑性能中摆值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5)基于冬季条件下,构建基于双因子抗滑性能测量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摆值进行温度修正,评价不同试件及山区道路抗滑性能,获取抗滑性能最佳的路面处理工艺,为实际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道路行车安全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冬季条件下的山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研究丰富了现有的抗滑性能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并为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非环境因素下的室外抗滑性能研究及室内单因素控制下的抗滑性能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推动山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环境影响下的安全发展,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安全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张洁[6](2019)在《景天属植物对水涝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常或极端降雨、土壤板结、过量灌溉和排水不良均会导致涝害的发生,轻者抑制植物的生长,重者引起植株死亡。景天属植物(Sedum L.)隶属于景天科(Crassulaceae),具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耐瘠薄、低维护等特性,尤其以抗旱性强而闻名,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但在现有园林生产和应用中,水涝造成景天属植物死亡的事件也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景天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目前,关于景天属植物逆境胁迫的研究多集中在干旱胁迫生理层面,而对景天属植物耐涝性及生长、生理生化及分子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且景天属植物在水涝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也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以17种景天属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景天间耐涝能力的差异并进行耐涝性综合评价,从中选择耐涝型差异较大的2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景天对水涝胁迫的生理及分子差异响应机理,旨在从形态、生理及分子层面揭示景天在水涝胁迫下的响应机理,以期为景天生产应用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涝胁迫下,17种景天属植物的生长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株高、冠幅、覆盖率、生物量、根冠比和根长均显着低于对照。主要受害症状为叶片开展、失绿、黄化、水渍状、腐烂、脱落及倒伏等。除了’Purple Emperor’和S.sexangulare出现早期全部死亡外,其他景天属植物在长达36 d的水涝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存活,而且停止胁迫后植株的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说明大多数景天能够忍受较长时间的水涝胁迫。基于形态观测初步建立了简单易行的景天属植物苗期耐涝性评价体系,筛选出8种耐涝性较强的景天属植物。2.水涝胁迫对17种景天属植物的光合生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光合色素的含量及比例均呈下降趋势。虽然水涝胁迫对景天属植物叶片光能捕获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景天属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P),促进光合电子传递,并加强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来调整自身能量代谢,以热耗散的方式消耗过剩光能,来保护PSⅡ反应中心免遭破坏。停止胁迫后,各景天属植物光合生理参数总体趋于对照水平。3.水涝胁迫导致17种景天属植物体内相对膜透性上升、MDA含量增加,同时也促进了 SOD、CAT和APX活性的显着增加,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三者活性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说明景天属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控抗氧化酶防御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来抵御水涝胁迫带来的伤害。停止胁迫后,各景天属植物的各项生理指标总体趋于对照水平。通过对17种景天耐涝能力综合分析表明,其耐涝性可分为5个级别:耐涝性极强(’Carl’、’Brilliant’、’Autumn Joy’、S.aizoon、’Immergrunchen’和’Spirit’);耐涝性较好(’Joice Henderson’、’Gold Mound’);耐涝性中等(S.spectabile、’ Vera Jameson’、S.sarmentosum、’Blue Spruce’);耐涝性差(’Rosenteller’、’Coccineum’和’Fuldaglut’)和耐涝性最差(’Purple Emperor’和 Ssexangulare)。4.以耐涝性具有显着差异的2个景天品种为材料,研究水涝胁迫对景天表型、气孔、光合碳同化途径、膜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防御系统、无氧呼吸代谢及内源乙烯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涝性弱的’Purple Emperor’涝害症状严重,在胁迫4 d时便出现典型的受害症状,而耐涝性强的’Carl’在胁迫6 d内无明显受害症状,且在淹水2d时,淹水处茎基部及节间便有气生根的形成,说明气生根的形成是景天属植物耐涝的重要机制之一。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气孔开放率、碳同化能力、抗氧化酶活性和无氧呼吸代谢作用增强。在胁迫3d时,两者下表皮暗期气孔开放率便高达99.00%以上。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除了耐涝性弱的’Purple Emperor’ PPDK活性持续显着降低外,两种景天体内总滴定酸含量、三羧酸循环和CAM途径关键酶(Rubisco、PEPC)、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显着增加,且耐涝性强的’Carl’的增速及幅度均显着高于’Purple Emperor’。糖酵解/糖异生代谢关键酶(PDC、ADH及LDH)活性显着增加,说明糖酵解/糖异生在水涝胁迫下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Carl’体内较高的PDC、ADH活性及相对较低的LDH活性,说明其主要采用乙醇发酵途径保持能量供应,而’Purple Emperor’主要通过乳酸发酵途径供给能量。综上说明,在水涝胁迫下,耐涝性强的景天’Carl’主要通过形态结构的改变、气孔的开放、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光合碳同化能力(C3和CAM途径协作)及采用乙醇发酵保持能量供应来积极适应淹水环境,而’Purple Emperor’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调控了气孔开放、抗氧化防御系统以及光合碳同化,但收效甚微。除此之外,’Purple Emperor’主要通过乳酸发酵供给能量,大量乳酸积累也是两者耐涝型差异显着的主要原因之一。两种景天根部内源乙烯水平的增加,且’Carl’增幅显着高于’Purple Emperor’,初步分析内源乙烯水平的差异可能与不定根形成的差异有关。5.以耐涝性具有显着差异的2种景天品种为材料,对水涝胁迫0h、3 h、24h、和停止胁迫3h进行高通量无参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68,413个unigene,有131,531个unigene获得序列注释,有效丰富了景天的现有基因序列资源库。通过功能注释,unigene被划归到GO三大类的52个功能群组中,在翻译、蛋白质的折叠,分选和降解、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代谢等过程显着富集。通过对差异基因GO富集和KEGG注释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作用、植物与病原体相互、碳合成及能量维持等通路显着富集,且不同淹水时间下差异基因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说明这些通路是景天对水涝胁迫的主要响应机制。

张怡帆[7](2019)在《绿色发展视角下大连市工业能源发展水平分析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能源即用于工业生产的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石。大连市作为东北的工业大市,工业能源需求量大,但是大量的能源消费带来了大量的能源问题,例如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同时大连市传统能源储量少,需要全部从外市调入,增加了工业成本。因此大连市工业传统能源消费面临很多问题。但另外一方面大连市作为东北沿海城市,新能源资源丰富,太阳能、风能、海洋能都可以大力开发代替传统能源,结合“十三五”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绿色发展,可以指导大连市工业能源的优化。并且就目前查阅到的文献来看,绿色发展指导下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还是很少的。本文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连市工业能源发展水平的分析。通过对绿色发展理论内涵的挖掘,建立了工业能源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大连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大连市的特点,确立了 3个大类共计33个指标,根据2010到2016年的《大连市统计年鉴》,收集计算了 7年间33个相关指标的具体值,并使用客观权重组合计算方法计算了 33个指标的权重,据此可以客观的对大连市工业能源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工业能源的优化,先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大连市工业能源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对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来提高大连市工业能源绿色发展水平。然后结合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结果,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以二氧化碳排放成本和能源消费成本最少为组合目标,结合能源经济、能源效率以及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条件,得到适合绿色发展的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本研究为未来大连市工业能源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也为其他相似地区绿色发展视角下的工业能源优化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李彦[8](2018)在《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构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以及影响受灾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我国主要采用救助等政府行政手段应对农业巨灾,市场化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制度尚未建立。对比美国、土耳其、新西兰等国家建立的市场化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我国行政化的农业巨灾救助体系具有财政压力大、资源配置效率低等弊端。因此,我国如何建立高效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成为当前农业风险管理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一是,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农业巨灾风险及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有关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农业巨灾风险的统计学特征和经济学属性存在共识,认为农业巨灾风险损失金额大、发生频率低、波及面积广、预测难度高等特征及巨灾风险管理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但在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设立模式、资金来源、基金设立层级、基金管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定位等方面存在不同观点。本文认为,我国拟建立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需以我国国情为基础,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的经验,确保制度构建的可操作性及可持续性。二是,本文结合农业巨灾风险理论以及我国农业灾害的特点,对农业巨灾的概念和主要农业巨灾的气象指数触发标准进行了界定。在借助公共物品理论、协同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具有准公共物品及外部性属性,需要政府的介入以避免市场失灵;二是农业巨灾基金制度资金规模庞大,利益主体结构复杂,需要多主体共同构建;三是开发性金融理论适用于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构建,通过制度建设引导市场开发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并服务于国家宏观战略。三是,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法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灾后重建信贷资金、财政救助资金、财政性捐赠资金、地方性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等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上述工具独立状态下难以充分提高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效率。基于此,本文构建了“灾前预防+灾中应急补偿+灾后重建”三位一体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并明确了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安全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提出了“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规模适度,风险共担”、“简单透明,高效运作”、“保障民生,可持续经营”四项基本原则。四是,本文研究了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管理主体选择、资金来源、基金公司内部治理及运行机制。主体选择上通过采用AHP方法构建指标分析,本文认为经营性质、业务类型、筹资能力是影响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发起管理主体选择的重要指标,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发起管理主体以农业导向型政策性金融机构为较优选择;资金来源上,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构建了以发起主体、保险及再保险机构、政府财政部门为主要资金来源,社会捐赠为辅助来源的资本金筹集结构,并采用永续年金测算法测算出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合理规模为8335.93亿;内部治理结构上,借鉴国外农业巨灾风险基金、我国社保基金的建设经验,设立“九部一会”组织架构,设计以农业巨灾保险、农业巨灾再保险及农业巨灾PPP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同时,为保障基金正常运营,本文构建了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灾前、灾中及灾后的运行机制,并配套设计了收入分配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以及绩效评价体系。

刘海明[9](2016)在《中国东南部山区水库塌岸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库塌岸作为水库蓄水之后的典型工程地质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水库区域的安全、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相比于平原宽缓型水库,山区水库具有岸坡高陡、岸坡形貌复杂、覆盖层多为粗颗粒土、蓄水位高等特点,塌岸问题更为复杂且研究较少。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数个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典型山区水库进行研究。总体而言,东南部山区水库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覆盖层以粗颗粒土为主,塌岸现象主要发育在覆盖层较厚的岸坡,塌岸模式以侵蚀型、坍塌型为主。为了深入地研究水库塌岸的机制和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关系等问题,在对塌岸现象和地质环境条件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采用机制模拟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模拟试验。其中,多因素试验考虑了岸坡物质组成、岸坡坡度、水位、波浪四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极差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塌岸宽度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岸坡坡度、岸坡物质组成、波浪大小、水位;单项试验包括不同纵剖面对比试验、水位升降试验、保持与清除坡脚堆积对比试验、不同平面形态对比试验、密实度影响试验、塌岸时间效应模拟试验和塌岸长度展宽模拟试验7组试验,试验目的在于从物理模拟的角度直观分析上述各种条件下的塌岸规律和机制。根据野外调查和物理模拟试验观察,综合分析认为水库塌岸机制主要分为在恒定水位下的塌岸机制和变动水位下的塌岸机制。在恒定水位下水库岸坡在库水软化、湿化、波蚀作用下逐渐发生破坏,由于岩土体组成、岸坡结构、岸坡形态等影响下而逐渐发展为侵蚀型、坍塌型或滑移型;在变动水位作用下,相当于在水位变动范围内的多次恒定水位塌岸破坏的叠加。综合分析了水库塌岸与岸坡坡度、岸坡物质组成、波浪大小、水位的影响关系和机制。根据大量的水库塌岸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建立了基于多元回归塌岸宽度预测公式,并给出了该预测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参数取值方法,结合已有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检验。

毕超[10](2015)在《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与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植被变化,基于GIMMS和MODIS遥感和气候等数据,通过多种时间与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植被、土地覆盖和气候分区下,植被NDVI和地表物候的时空趋势,并探讨了植被NDVI和地表物候与气温、降水的关系,探索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与气候变化间时空耦合关系将有助于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动态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恢复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对于增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结论如下: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温和降水存在较大变化,气温和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植被存在非常大的时空变化,中国干旱半干旱区NDVI均值在空间分布上大致呈东高西低的态势,1982-2013年研究区植被总体上呈改善趋势,即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呈增加趋势,但由于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也有部分区域的植被呈变差趋势。春夏秋NDVI呈显着上升趋势,冬季呈显着降低趋势。由于区域内植被类型、土地利用和气候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植被、土地利用和气候分区内的植被变化也存在较大不同。就植被NDVI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来看,总体上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多呈正相关关系,像元比例分别为60.79%和71.29%。但不同气候分区、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区域植被物候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总体上SOS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多呈提前趋势,EOS即有延后也有提前的区域,大多区域LOS呈延长趋势,但它们均随植被、土地利用和气候分区而变化。植被物候参数与气温和降水关系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但总体上表现为气温和降水对干旱半干旱区起到促进作用,而在湿润半湿润区降水起到抑制作用,而且气温和降水对物候参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二、应用多因子复相关法制作降雨趋势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多因子复相关法制作降雨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红黏土基本研究现状
        1.2.1 红黏土成分及成因研究现状
        1.2.2 红黏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现状
        1.2.3 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1.2.4 红黏土的改良与应用研究现状
        1.2.5 土的本构理论研究现状
        1.2.6 碳酸钙作为改性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2.1 试验材料的性质
        2.1.1 红黏土的基本性质
        2.1.2 改性材料的选择及基本性质
    2.2 试样的制备
        2.2.1 微观试样制备
        2.2.2 力学试样制备
    2.3 试验测试
        2.3.1 化学性质试验
        2.3.2 物理性质试验
        2.3.3 微观结构性质试验
        2.3.4 力学性质试验
    2.4 孔隙分布测定及分析方法
        2.4.1 孔隙含量及分布计算方法
        2.4.2 孔隙分布定量化分析
    2.5 试验研究方案
        2.5.1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试验方案
        2.5.2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微观孔隙试验方案
        2.5.3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力学特性试验方案
        2.5.4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剪切损伤试验方案
        2.5.5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邓肯-张本构试验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研究
    3.1 碳酸钙对红黏土化学性质的影响
        3.1.1 掺入率对p H值的影响
        3.1.2 掺入率对矿物成分、含量的影响
    3.2 碳酸钙对红黏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3.2.1 掺入率对比重的影响
        3.2.2 掺入率对粒度分布的影响
        3.2.3 掺入率对密度的影响
        3.2.4 掺入率对含水率的影响
        3.2.5 掺入率对收缩特性的影响
    3.3 碳酸钙对红黏土微观结构影响
        3.3.1 红黏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3.3.2 CW对红黏土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3.3.3 PCC对红黏土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3.4 碳酸钙对红黏土微观孔隙分布的影响
        3.4.1 CW掺入率对红黏土T_2曲线的影响
        3.4.2 PCC掺入率对红黏土T_2曲线的影响
        3.4.3 干密度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T_2曲线的影响
        3.4.4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孔隙度的影响
        3.4.5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孔隙尺寸分布的影响
        3.4.6 碳酸钙对红黏土孔隙的影响显着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力学特性研究
    4.1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1.1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无侧限应力-应变关系
        4.1.2 碳酸钙对红黏土峰值应变的影响
        4.1.3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1.4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无侧限破坏模式的影响
    4.2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的三轴剪切特性的影响
        4.2.1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三轴应力-应变关系
        4.2.2 碳酸钙掺入率对红黏土三轴抗剪强度的影响
    4.3 干密度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的三轴剪切特性的影响
        4.3.1 干密度对红黏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4.3.2 干密度对CW改性红黏土应力峰值的影响
    4.4 干密度、碳酸钙类型及掺入率对红黏土强度参数的影响
    4.5 微观孔隙参数对宏观力学的反应
        4.5.1 孔隙参数的选择与提取
        4.5.2 分析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4.5.3 孔隙大小及含量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黏聚力的影响
        4.5.4 孔隙大小及含量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内摩擦角的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三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规律
    5.1 三轴荷载作用下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孔隙演化规律
        5.1.1 不同围压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孔隙大小分布的影响
        5.1.2 轴向应变对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孔隙大小分布的影响
    5.2 三轴荷载作用下碳酸钙改性红黏土损伤演化规律
        5.2.1 损伤变量
        5.2.2 损伤度
        5.2.3 孔隙含量与轴向应变的关系
        5.2.4 CW改性红黏土在不同轴向应变下的孔隙损伤规律
    5.3 小结
第6章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邓肯-张本构模型
    6.1 邓肯-张模型
    6.2 CW改性红黏土的邓肯-张模型的拟合
    6.3 CW改性红黏土修正邓肯-张模型
        6.3.1 修正的邓肯-张模型
        6.3.2 密度系数k
        6.3.3 修正的邓肯-张模型参数
        6.3.4 碳酸钙改性红黏土修正邓肯-张模型拟合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在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授权专利
    二、在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2)高速列车座椅设计的混合感性工学意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社会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列车座椅设计现状分析
        1.3.2 国内列车座椅设计现状分析
        1.3.3 列车座椅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高速列车座椅系统的意象设计要素研究
    2.1 引言
    2.2 高速列车与各类公共交通座椅的意象需求比较研究
        2.2.1 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座椅的设计要素特性分析
        2.2.2 高速列车与各类公共交通座椅的意象需求差异化
    2.3 高速列车座椅在车厢环境系统中的意象认知权重
        2.3.1 基于平均注视时间的列车座椅与环境的感性认知权重研究
        2.3.2 高速列车座椅基础排布方式权重系数
        2.3.3 高速列车座椅调节排布方式权重系数
    2.4 高速列车座椅的设计横组合要素及其影响权重
    2.5 高速列车座椅的纵聚合设计要素及其决策系统
        2.5.1 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意象设计研究方法
        2.5.2 高速列车座椅意象设计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GRA—模糊逻辑模型的产品意象造型设计
    3.1 引言
    3.2 以用户为导向的感性工学实验研究
        3.2.1 实验准备阶段
        3.2.2 产品意象数据库
        3.2.3 GRA—模糊逻辑模型
        3.2.4 性能评估讨论
    3.3 列车座椅意象造型设计GRA—模糊逻辑模型
        3.3.1 座椅意象造型设计的实验流程和意象数据库
        3.3.2 座椅意象造型设计的GRA—模糊逻辑模型
    3.4 座椅意象造型GRA—模糊逻辑模型的性能评估
    3.5 计算机辅助座椅样本造型设计与意象评估
        3.5.1 计算机辅助座椅样本造型设计
        3.5.2 计算机辅助座椅样本造型设计的意象评估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GRA—模糊逻辑模型的产品意象色彩设计
    4.1 引言
    4.2 色彩模式分析研究
        4.2.1 色彩模式分类
        4.2.2 CIE Lab色彩模式分析
    4.3 以用户为导向的感性工学实验研究
        4.3.1 实验准备阶段
        4.3.2 产品意象数据库
        4.3.3 GRA—模糊逻辑模型
        4.3.4 性能评估讨论
    4.4 列车座椅意象色彩设计GRA—模糊逻辑模型
        4.4.1 座椅意象色彩设计的实验流程和意象数据库
        4.4.2 座椅意象色彩设计的GRA—模糊逻辑模型
    4.5 座椅意象色彩GRA—模糊逻辑模型的性能评估
    4.6 计算机辅助座椅样本色彩设计与意象评估
        4.6.1 计算机辅助座椅样本色彩设计
        4.6.2 计算机辅助座椅样本色彩设计的意象评估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意象设计决策优化系统
    5.1 引言
    5.2 产品意象设计决策系统优化方法
        5.2.1 德尔菲法
        5.2.2 效用最优化模型
    5.3 产品意象设计决策系统优化流程
        5.3.1 产品意象设计定性决策系统
        5.3.2 产品意象设计定量决策系统
        5.3.3 产品意象设计混合模型优化
        5.3.4 产品意象设计混合模型的性能评估
    5.4 高速列车座椅意象设计决策优化系统
        5.4.1 高速列车座椅意象设计定性与定量决策系统
        5.4.2 高速列车座椅意象设计混合模型优化
    5.5 列车座椅意象设计混合模型的性能评估
    5.6 计算机辅助座椅样本设计与意象评估
        5.6.1 计算机辅助座椅样本设计
        5.6.2 计算机辅助座椅样本设计的意象评估
    5.7 产品意象设计决策优化系统智能化研究与应用
        5.7.1 产品意象设计决策优化系统智能化技术
        5.7.2 产品意象设计决策优化系统智能化分析
        5.7.3 产品意象设计决策优化系统智能化应用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应用与展望
        6.2.1 应用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实时气象资料苹果树耗水量简便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1.2.1 国内外对蒸散发的研究
        1.2.2 发展趋势
第2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设计
    2.1 研究内容
        2.1.1 基于气象资料蒸发皿水面蒸发模型的构建
        2.1.2 基于水面蒸发过程模型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0的确定
        2.1.3 延安果园苹果树实际蒸散发与土壤储水量关系分析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区概况
        2.3.2 监测内容与方法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影响蒸散发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影响蒸发蒸腾量的主要气象因素
        3.1.1 气象因素与蒸发量间相关性分析
        3.1.2 温度、湿度、太阳净辐射、风速间偏相关分析
        3.1.3 蒸发皿水面蒸发量对温度和湿度的响应机制
    3.2 影响蒸散发主要植物生理生态因素
        3.2.1 植物主要形态指标与蒸腾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参考作物腾发量ET0计算模型的构建
    4.1 基于温湿度数据的蒸发皿水面蒸发量模型构建
        4.1.1 蒸发皿水面蒸发规律
        4.1.2 基于温湿度的水面蒸发模型
    4.2 蒸发皿水面蒸发(Epan)与P-M参考作物腾发量(ET0)间关系
        4.2.1 P-M参考作物蒸散发
        4.2.2 Epan与 ET0 间差异性分析
    4.3 ET0简便计算模型的修正
        4.3.1 蒸发皿系数的确定
        4.3.2 修正后的ET0简便计算模型
        4.3.3 影响蒸发皿系数的植物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作物蒸腾蒸发量简便计算模型的校验与评价
    5.1 水分蒸腾蒸发量简便计算模型校验
        5.1.1 模型参数的获取与确定
        5.1.2 延安果园苹果树耗水量确定方法
        5.1.3 延安果园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5.1.4 果园水分蒸发量与土壤储水变化量间的关系
    5.2 相关模型优越性评价
        5.2.1 相关模型介绍
        5.2.2 模型预测效果评价
    5.3 人工神经网络法与多元回归方法预测效率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基于冬季条件下的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路面抗滑性能与行车荷载关系研究现状综述
        1.2.2 路面抗滑性能与路面表面处理关系研究现状
        1.2.3 路面抗滑性能与环境关系研究现状
        1.2.4 路面纹理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不同路面纹理的水泥混凝土试件的制备方法及性能检测设备
    2.1 前言
    2.2 原材料
        2.2.1 水泥
        2.2.2 粗骨料
        2.2.3 细骨料
        2.2.4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2.2.5 石膏缓凝剂
    2.3 不同路面纹理的水泥混凝土试件的制备方法
        2.3.1 试件制备的表面构造工艺
        2.3.2 试件制备步骤
    2.4 性能测试方法及所用仪器
        2.4.1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2.4.2 环境因素测量
        2.4.3 路面抗滑性能测试仪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冬季条件下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试验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方法
        3.2.1 主要仪器及现场试验段简介
        3.2.2 试验步骤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分析理论
        3.3.2 试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冬季条件下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评价研究
    4.1 前言
    4.2 基于环境因素的路面抗滑性能回归模型构建
        4.2.1 环境因素演变分析
        4.2.2 拉毛试件表面抗滑性能分析
        4.2.3 拉槽试件表面抗滑性能分析
        4.2.4 拉毛刻槽试件表面抗滑性能分析
        4.2.5 光面刻槽试件表面抗滑性能分析
        4.2.6 露石试件表面抗滑性能分析
        4.2.7 S248 测段路面抗滑性能分析
    4.3 摆值的温度修正
    4.4 现场路面抗滑性能的分析应用
        4.4.1 回归模型及假设检验
        4.4.2 回归模型验证
    4.5 山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评价
        4.5.1 评价目的
        4.5.2 评价指标
        4.5.3 构造深度的确定
        4.5.4 摆值的确定
        4.5.5 评价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景天属植物对水涝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淹水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1.1.1 淹水胁迫对植物形态生长的影响
        1.1.2 淹水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1.3 淹水胁迫对质膜过氧化的影响
        1.1.4 淹水胁迫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1.5 淹水胁迫对渗透调节的影响
        1.1.6 淹水胁迫对呼吸代谢的影响
        1.1.7 淹水胁迫对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
    1.2 水涝胁迫下植物的适应机制研究
        1.2.1 形态适应性
        1.2.2 启动活性氧自由基清除机制
        1.2.3 启动多条呼吸代谢途径
        1.2.4 淹水适应过程中基因的诱导与表达
        1.2.5 淹水适应过程中信号的传导
    1.3 景天属植物研究进展
        1.3.1 景天属植物园林应用研究
        1.3.2 景天属植物抗逆性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形态及生长的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涝胁迫对景天属植物表型及存活率的影响
        2.2.2 水涝胁迫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
        2.2.3 水涝胁迫对株高、冠幅及覆盖率的影响
        2.2.4 水涝胁迫对景天叶面积的影响
        2.2.5 水涝胁迫对生物量、根冠比和根长的影响
        2.2.6 基于形态观测景天属植物耐涝性评价体系建立
    2.3 讨论
    2.4 小结
3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的光合生理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3.1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光合色素变化特征
        3.3.2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光系统Ⅱ的调节机制
    3.4 小结
4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的生理生化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1.6 综合评价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4.2.2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质膜透性的变化
        4.2.3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质膜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4.2.4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4.2.5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4.2.6 景天属材料耐涝性的综合评价
    4.3 讨论
        4.3.1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响应
        4.3.2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质膜过氧化作用响应
        4.3.3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
        4.3.4 水涝胁迫下景天属植物有机物质渗透调节能力
    4.4 小结
5 水涝胁迫下2种景天形态显微及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表型变化
        5.2.2 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叶片气孔变化
        5.2.3 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光合碳同化的变化
        5.2.4 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的变化
        5.2.5 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根系无氧呼吸代谢的变化
        5.2.6 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根系乙烯含量的变化
    5.3 讨论
        5.3.1 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光合碳同化特征
        5.3.2 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无氧呼吸代谢特征
        5.3.3 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
    5.4 小结
6 水涝胁迫下两种景天分子响应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6.1.2 总RNA提取
        6.1.3 RNA样品检测、文库构建及质控
        6.1.4 测序
        6.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6.1.6 qRT-PCR
        6.1.7 基因差异表达的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RNA-seq数据分析
        6.2.2 Unigene功能注释
        6.2.3 淹涝胁迫下景天差异表达分析
        6.2.4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6.2.5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生长响应机理
        7.1.2 光合生理特性响应机理
        7.1.3 抗氧化酶防御机理
        7.1.4 光合碳同化响应机理
        7.1.5 无氧呼吸代谢机理
        7.1.6 基因表达调控
    7.2 主要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绿色发展视角下大连市工业能源发展水平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色发展研究概论
        1.2.2 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论文创新点
2 相关内容介绍
    2.1 绿色发展
        2.1.1 绿色发展内涵
        2.1.2 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2.1.3 绿色发展目标
    2.2 工业能源
        2.2.1 能源类型概述
        2.2.2 工业能源及能源结构概述
        2.2.3 工业能源影响因素
    2.3 绿色发展下的工业能源
    2.4 本章小结
3 绿色发展视角下工业能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 绿色发展视角下工业能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1.1 完整性和代表性相结合原则
        3.1.2 有根据性与可获得性相结合原则
        3.1.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3.1.4 绿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2 绿色发展视角下工业能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思路
    3.3 绿色发展视角下工业能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及框架建立
        3.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4 绿色发展视角下大连市工业能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绿色发展视角下大连市工业能源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3.4.2 绿色发展视角下大连市工业能源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大连市工业能源发展分析与优化
    4.1 绿色发展视角下大连市工业能源分析
        4.1.1 大连市资源环境概述
        4.1.2 大连市工业能源绿色发展分析
        4.1.3 大连市工业能源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4.2 大连市工业能源优化研究
        4.2.1 大连市工业能源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4.2.2 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4.2.3 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4.3 绿色发展视角下大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4.3.1 优化模型构建思路
        4.3.2 模型构建
        4.3.3 模型求解
    4.4 本章小结
5 大连市工业能源绿色发展优化对策
    5.1 提高工业能源绿色发展水平
        5.1.1 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5.1.2 建立完善的污染物防治制度
        5.1.3 提高绿色发展潜力
    5.2 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5.2.1 传统能源优化
        5.2.2 新能源与新技术应用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连市2010-2016工业能源基本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关于农业巨灾范畴的研究
        1.2.2 关于巨灾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论文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理论
    2.1 灾害与灾害分类
    2.2 农业灾害的范畴
        2.2.1 农业灾害的属性
        2.2.2 我国农业灾害的特点
        2.2.3 巨灾与农业巨灾的界定标准
    2.3 理论基础及在本文中的应用
        2.3.1 巨灾风险可保性理论及应用
        2.3.2 巨灾风险管理的公共物品理论及应用
        2.3.3 风险系统管理的协同理论及应用
        2.3.4 风险基金委托代理理论及应用
        2.3.5 开发性金融理论及应用
        2.3.6 整合性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理论
    本章小结
3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与基金制度框架设想
    3.1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
        3.1.1 我国现行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
        3.1.2 我国现行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框架与运行
        3.1.3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构建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总体设想及可行性分析
        3.2.1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界定
        3.2.2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目标
        3.2.3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运作原则
        3.2.4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设计框架
        3.2.5 构建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管理主体选择与资金来源
    4.1 基于AHP分析法的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管理主体选择
        4.1.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
        4.1.2 构造判断矩阵
        4.1.3 相对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4.1.4 影响因素重要程度排序
    4.2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规模测度与资金来源
        4.2.1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资本金规模测度
        4.2.2 美国等国家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资金来源的启示
        4.2.3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筹集渠道
    本章小结
5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运作模式选择与内部治理
    5.1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运作模式选择
        5.1.1 国外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运作模式
        5.1.2 国外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运作对我国适用性分析
        5.1.3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运作模式选择
    5.2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资产配置
        5.2.1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资产配置原则
        5.2.2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资产配置方式
    5.3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内部治理与组织结构
        5.3.1 建立基金内部有效的约束监督和激励相容治理机制
        5.3.2 建立基金科学高效运行和前后台制约的组织结构
    本章小结
6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产品体系与运行机制
    6.1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现有产品体系
        6.1.1 农业巨灾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选择与设计
        6.1.2 农业巨灾风险防灾减灾中的PPP产品
        6.1.3 农业巨灾再保险
    6.2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运行机制研究
        6.2.1 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灾前运行机制
        6.2.2 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灾中和灾后运行机制
        6.2.3 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收入分配机制
        6.2.4 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风险分散机制
        6.2.5 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绩效评价机制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9)中国东南部山区水库塌岸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塌岸国内外研究概况
        1.2.2 东南部山区水库塌岸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东南部典型山区水库调查研究
    2.1 地质环境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层岩性
        2.1.3 地质构造
        2.1.4 气象水文
    2.2 塌岸发育分布特征及危害性
        2.2.1 塌岸模式分类
        2.2.2 塌岸发育分布特征
        2.2.3 塌岸危害性
    2.3 塌岸参数研究
        2.3.1 塌岸参数调查
        2.3.2 塌岸参数统计分析
第3章 山区水库塌岸物理模拟研究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设备
    3.3 试验模型设计
        3.3.1 相似关系
        3.3.2 试验材料
        3.3.3 模型设计
    3.4 模拟试验
        3.4.1 多因素模拟试验及现象
        3.4.2 单项模拟试验及现象
    3.5 试验结果分析
        3.5.1 多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5.2 单项试验结果分析
第4章 山区水库塌岸机制分析
    4.1 塌岸机制分析
        4.1.1 恒定水位塌岸机制
        4.1.2 变动水位塌岸机制
        4.1.3 不同塌岸模式塌岸机制
    4.2 塌岸影响因素分析
        4.2.1 岸坡物质组成
        4.2.2 岸坡坡度
        4.2.3 水位
        4.2.4 波浪
第5章 基于多元回归法的塌岸宽度预测模型研究
    5.1 塌岸宽度预测模型
        5.1.1 概述
        5.1.2 参数选取
        5.1.3 模型建立
        5.1.4 参数取值方法及应用条件
    5.2 模型应用研究
        5.2.1 与传统预测方法对比
        5.2.2 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与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植被覆盖变化
        1.3.2. 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1.3.3. 植被物候研究及气候变化对物候的影响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河流水系
        2.1.5. 植被与土地利用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2. 植被指数计算与处理方法
        2.2.3. 气候数据来源与空间插值
        2.2.4. 其它数据源
    2.3. 物候研究方法
        2.3.1. NDVI数据平滑处理
        2.3.2. 物候参数提取
        2.3.3. 物候期表示
    2.4. 数据分析方法
        2.4.1. 植被NDVI与物候变化的趋势分析
        2.4.2. 植被NDVI和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4.3. 非参数Mann-Kendal方法(MK检验法)
        2.4.4. Sen’s斜率估算
3. 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 空间分布特征
        3.1.1. 气温空间变化
        3.1.2. 降水空间变化
        3.1.3. 相对湿度空间变化
        3.1.4. 风速空间变化
        3.1.5. 日照时数空间变化
    3.2. 时间变化特征
        3.2.1. 年际变化特征
        3.2.2. 季节变化特征
    3.3. 趋势分析
        3.3.1. 气温时间变化趋势
        3.3.2. 降水变化趋势
        3.3.3. 相对湿度变化趋势
        3.3.4. 风速变化趋势
        3.3.5. 日照时数变化趋势
    3.4. 小结
4.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4.1. NDVI空间分布特征
        4.1.1. 年空间分布特征
        4.1.2. 季节空间分布特征
    4.2. NDVI空间趋势分布特征
        4.2.1. 年趋势空间特征
        4.2.2. 季节趋势空间特征
    4.3. NDVI时间变化特征
        4.3.1. 整个研究区域NDVI时间变化规律
        4.3.2. 不同气候分区NDVI变化规律
        4.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变化规律
        4.3.4.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NDVI变化规律
    4.4. 小结
5.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1. 1982-2013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气温和降水时空特征
        5.1.1. 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
        5.1.2. 气温、降水时间变化
    5.2. NDVI与气温、降水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2.1. 年均偏相关空间分布
        5.2.2. 季节偏相关空间分布
        5.2.3. 复相关空间分布
    5.3. NDVI对气温、降水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5.3.1. 整个研究区的时间变化规律
        5.3.2. 不同气候分区变化规律
        5.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
        5.3.4.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变化规律
    5.4. 小结
6.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物候变化时空特征
    6.1. 地面观测物候期与遥感反演物候期验证
        6.1.1. 验证期间地面物候观测数据分析
        6.1.2. 遥感反演物候与地面观测参数对比
    6.2. 地表物候空间特征分析
        6.2.1. 地表物候空间特征分析
        6.2.2. 不同年代际的物候空间特征分析
        6.2.3. 地表物候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
    6.3. 地表物候时间变化特征
        6.3.1. 整个区域平均物候参数时间变化
        6.3.2. 不同气候分区平均物候参数时间变化
        6.3.3. 不同植被类型平均物候参数时间变化
        6.3.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物候参数时间变化
    6.4. 小结
7.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1. 物候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分析
        7.1.1. SOS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
        7.1.2. EOS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
        7.1.3. LOS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
    7.2. 不同气候分区、植被和土地利用的物候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7.2.1. 不同气候分区
        7.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7.2.3. 不同植被类型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应用多因子复相关法制作降雨趋势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碳酸钙改性红黏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D]. 陈李洁.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高速列车座椅设计的混合感性工学意象系统研究[D]. 薛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3]基于实时气象资料苹果树耗水量简便计算方法研究[D]. 苏彦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5]基于冬季条件下的山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评价研究[D]. 郑月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6]景天属植物对水涝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D]. 张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绿色发展视角下大连市工业能源发展水平分析与优化研究[D]. 张怡帆.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构建研究[D]. 李彦.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9]中国东南部山区水库塌岸预测研究[D]. 刘海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10]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与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毕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标签:;  ;  

多因子复相关法预测降雨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