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县站报文上传应急备份的设置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吴凡[1](2021)在《基于16位标识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转发机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网络具有广阔的覆盖面积和移动接入能力,是地面网络的有效补充,并在国家军事、民用和应急通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地面互联网和空间网络的业务逐渐融合,亟需对两者在协议体系层面进行融合,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但是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在拓扑稳定性和计算资源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地面网络的路由协议不适用,需要考虑新型的网络技术。本文基于标识网络体系的身份位置信息分离映射和控制与转发解耦的思想,对基于16位标识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卫星转发机制展开研究。本文的具体工作和贡献如下:首先,为了降低报头的开销并根据字段进行报文分类和服务质量(Qo S)增强等,设计了基于16位标识的报文处理机制,用于报文解析、匹配、动作执行和Qo S保障等;完成相关机制在内核模块和用户进程模块的开发。内核模块用于完成16位标识报文中各层协议字段的解析,以支持转发条目的匹配;通过Generic Netlink机制将未匹配成功的报文上传给用户进程;接收用户进程下发的缓存条目,并在内核层面执行标识动作。用户进程用于定义、解析、构造标识协议转发条目,并支持手动下发和服务器下发两种形式的配置;翻译条目中的标识动作并下发缓存条目至内核,加快匹配处理过程;显示用户态转发条目和内核缓存条目。其次,为了解决卫星环境下动态拓扑的发现,本文基于快速生成树协议扩展,提出了r Xstp。在生成树协议选举的过程中,通过r Xstp消息完成生成树下游端口信息的收集。在控制平面链路收集的过程中通过一个回复报文收集了生成树拓扑中各“树枝”的组成情况,并可以通过拓扑改变事件触发控制平面的再次探测,提高拓扑发现的效率,减少带宽资源消耗。最后,本文通过搭建基于标识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原型系统,完成16位标识的转发机制测试与验证,具体包括各个模块的功能、转发节点整体功能和拓扑发现。结果表明设计的机制能够满足该场景下的标识报文解析、转发条目加载、Qo S保障和动作执行等。r Xstp与软件定义网络平台的拓扑发现机制相比,减少了控制平面报文收发的数量。
王贺瑞[2](2021)在《天然气门站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近年来天然气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其已经成为城镇居民的重要生活能源。天然气门站作为天然气长输管线的终点站,同时也是城市的接收站,其肩负着对上游来气进行净化、计量、调压、加臭、输送的重要责任。本论文以河北衡水“大营2*75 MW级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天然气供气管道大营门站工程”项目为课题来源,设计开发了一套天然气门站监控管理系统,用以保证大营天然气门站长期稳定可靠运营。本文从大营门站实际需求出发,对门站现场工艺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监控管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即以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流量计算机以及组态王软件为核心,来开发一套上下位机协同工作的监控管理系统。最终完成了系统硬件配置与软件编程。下位机包含控制系统和计量系统两部分。控制系统部分采用了两套西门子S7-300 PLC构成主备冗余控制系统,实现对现场各类变送器所采集数据的处理,并实现对电动球阀的远程控制;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并编写了主备站冗余程序和数据采集处理程序。计量系统部分则采用流量计算机来对现场天然气进行流量计量,并完成其工况计量值到标况值的换算。介绍了控制系统和计量系统两部分的工作原理。上位机部分应用工业以太网与下位机进行数据通讯,首先创建组态王逻辑设备名称,之后新建数据库词典变量,最后采用组态王内置图素对门站现场工艺流程进行可视化界面组态,并与数据库连接。场站执勤人员通过组态界面来实时在线监测现场各类变送器和流量计的运行工况以及运行数据,并可实现对现场电动球阀的远程控制。此外,还设计实现了用户管理与登录、生产数据报表查询与打印、重要变量趋势曲线查看、现场设备故障报警等功能。在监控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后且大营门站正式投产前,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现场调试。主要包括:现场各类仪器运行数据上传、电动球阀远程控制、历史数据报表查询、燃气泄漏报警等各项功能。调试结果显示该监控管理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能够满足用户既定需求,可以保证大营门站长期稳定可靠运营。
朱贺斌[3](2021)在《基于BIM及大数据技术的列控中心智能运维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运输事业发展迅猛,铁路运输的整体技术水平己经逐步进入了一个世界先进的水平行列,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给高速铁路设备运营、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速铁路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装备投入使用,设备的运维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现有的设备运行维护方式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发展和乘客舒适出行的要求。列车控制系统作为高速铁路运营的关键系统,直接关系到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与畅通。然而,现有的列控设备监控系统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列控中心主机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设备状态监控不全面、数据信息显示不直观等。同时,BIM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作为设备运行维护阶段管理的“主力军”,近年来,其技术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初见成效。BIM技术信息集成和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可以解决当前列控系统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BIM及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列控中心智能化运维系统,加强了对数据的采集、交换和整合,实现三维展示,建立面向现场的智能化大数据平台,将专家经验和智能算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列控系统运维管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列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BIM及大数据技术及其在智能运维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列控中心智能运维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从系统层次结构、网络结构、系统组成、系统接口、网络接口以及大数据平台等方面对基于BIM及大数据技术的列控中心智能运维系统的构建进行研究,并进一步从硬件和软件设计方面描述了智能决策系统的建立和系统功能的开发。通过本研究课题的探讨,探索性地研究了一套智能运维系统,它是一套能够全面、动态地实时监控列控中心各种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具有实时监控图形显示等功能,快速地获取各设备发生的故障数据信息,帮助运维人员快速确认故障原因的智能运维系统,为推动我国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和管理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刘英杰[4](2021)在《放射源移动检测系统的改进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发展,放射源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在各行各业中,在其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容易发生被盗或丢失,导致辐射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目前应对放射源丢失的情况,业界常用的做法是由专业人员携带探测器,在疑似丢失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但这种方法效率低,耗时久。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原放射源移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以企业实际需求和提供的硬件为基础,改进与实现新的放射源移动检测系统,并研究新的寻源算法。本文基于Android,Django框架和Vue框架改进与实现放射源移动检测系统,在研究寻源算法时,使用BP神经网络和SVR模型。在研究寻源算法过程中,本文提出智能导航方式采集数据。在研究预测放射源的坐标时,本文分为单个放射源预测算法和两个放射源预测算法。在研究单点放射源预测算法时,本文建立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研究新的高准确度的算法。本文也研究双放射源预测算法。本文在改进与实现放射源移动检测系统时,分为Android端的设计与改进,监测中心的设计与实现。Android端的设计包括巡测模块、蓝牙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日志模块、参数设置模块、能谱采集模块。其中巡测模块、蓝牙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参数设置模块为原系统中的模块,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重构或重写,日志模块和能谱采集模块为新增模块。监测中心的设计包括登录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算法模块、IO通信模块、备份恢复模块以及采集事件重现模块。原系统并未实现监测中心,监测中心的模块均为新的模块。针对上述两部分,本文首先分析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并给出用例图和用例表。其次分析通信接口的设计,其中Android端通信接口设计为Android和探测器主板通信接口的设计,监测中心的通信接口的设计为监测中心后端和Android端通信接口的设计以及监测中心前后端通信接口的设计,然后描述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本文最后描述测试的方式以及各个功能模块测试的结果,总结论文主要工作,展望论文改进的方向。
曾毅[5](2021)在《中航信服务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深化的应用。各类企业开始探索“互联网+”模式。以服务行业中的涉税服务企业为例,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政策的变化,现有系统运维服务利润逐渐下滑,如何实现“互联网+”模式下的业务转型成为了该类企业的关注点。以四川航天信息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主要从事四川省“金税工程”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运维和公安旅馆业治安管理系统运维服务。半垄断的业务性质让企业过于依赖政府政策,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该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该企业也通过购买CRM、EPR等管理软件用以挖掘现有客户需求,实现市场化转型,但因项目实施困难,无法完全符合企业需求。针对上述情况,本文通过对四川航天信息有限公司的实地调研与需求分析后,提出了以软件工程为思想的中航信服务云平台解决方案,将互联网与企业传统业务如何融合作为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并完成了中航信服务云平台的需求分析与系统实现,具体为通过深入了解该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和客户资源,编写需求分析文档。在系统实现阶段,利用需求分析文档对系统进行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通过查询国内外资料,可知目前大部分类似规模系统大多数采用容器化、分布式架构,鉴于业务特性、运营成本等因素,中航信服务云平台系统硬件底层使用虚拟化技术将CPU、内存、存储、网络等硬件资源虚拟化,使用Kubernetes框架技术对容器进行管理,使用数字证书RSA非对称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通讯,后台系统使用Spring cloud框架同时采用了Oracle Rac、WPF等技术。服务云平台总体架构为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公安接入层、银联支付层和外部接入层。系统功能设计有增值税发票开票、申报纳税、发票管理、开票打印一键定位、开票数据云备份、开票数据一键恢复、宾馆入住人信息比对报警、金融贷款、银联线上支付等模块。采用V模式对系统设计开发的所有环节进行测试,以验证系统功能和性能满足需求。本文是基于软件工程思想,围绕中航信服务云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四川航天信息有限公司业务提升奠定了基础,在四川航天信息有限公司转型和业务拓展上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推广价值。
向上[6](2021)在《基于北斗通讯的油气井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流量计是监测采油效率和统计采油量的重要设备,不仅可以反映油气井的设备工况、每日采油量数据波动,而且能间接反映油气井油藏动态,是企业安排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依据。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多位于荒野环境中,对其数据实现远程监测,目前常基于GPRS、Wi Fi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传输,这类传输方式需要架设专属基站,成本较高。本课题针对这一问题,选用V锥式差压流量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北斗短报文通讯技术,通过北斗卫星实现数据传输,无需架设基站。同时北斗卫星提供的定位功能也为维护人员在荒野环境中提供设备准确坐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通讯方式,因此可以使用北斗通讯技术作为通信手段实现对流量计监测数据的传输。针对北斗定位功能,现阶段关于北斗卫星定位解算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其计算效率,因此本课题利用自适应布谷鸟算法对定位解算算法进行改进。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得到了算法各项最优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进定位解算,符合系统对定位功能的需求。此外,本课题结合传统流量计的实际情况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通讯的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系统由监测终端、北斗接收机、远程监测云平台组成。针对数据采集、数据监测与北斗短报文通讯的软硬件需求,给出了对应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案。同时考虑到荒野环境对卫星通讯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备份的传输差错控制方法以提高其传输可靠性。最后通过搭建实际的硬件监测终端与云平台环境对系统可用性进行验证,该远程监测系统能有效的传输监测数据并对流量计进行定位,维护人员可通过云平台实时监测数据,降低远程监测的建设与维护成本。
赵志恒[7](2020)在《超压气球应急安控与落点定位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临近空间以独特的空间位置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超压气球是一种典型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相比于其它类型的飞行器,超压气球具有飞行时间长、可在一定区域内驻留、覆盖区域广、发放周期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研究。目前,在国内主要单位进行的超压气球试验中,地面安控功能与遥控功能相互混合,没有独立的安控链路,部分球载安控功能集成在飞控计算机内,不具有独立供电能力等。这些问题在超压气球飞行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超压气球任务一般在地广人稀的区域进行,网络覆盖率低,视距链路由于作用距离有限和周围山体地面设施遮挡,会在吊舱落地前链路中断,吊舱的最后落点位置数据无法及时回传,导致吊舱回收困难。针对超压气球任务出现的这两个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超压气球应急安控与落点定位系统。依靠独立的安控链路,实时监测超压气球的飞行状态,同时将试验空域上空的航班数据与超压气球信息融合。在超压气球出现接近安全距离的时候,系统自主向试验人员发出告警信息,提醒采取紧急安控操作,结束飞行任务规避了试验风险。在吊舱落地后,仍能持续地进行位置信息发送,有效地提高了回收工作效率。系统分为地面安全控制软件和球载安全控制计算机。软件部分,基于C#语言,实现了铱星SBD信息和ADS-B数据的综合接收与解析、飞行轨迹绘制、安全告警、信号查询、飞行数据存储、安控操作等功能。球载硬件部分,以STM32F103处理器为核心,完成了铱星9602模块、GPS定位模块、安控执行机构的电路设计和集成化工作。研制出球载安控计算机,成功地与地面软件的实现信息交互。系统在研发过程中多次参与到高空气球外场中,经过多次测试与改进,系统的各项功能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刘志泓[8](2020)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小板是生命体维持正常生理职能的重要组成,其止血、聚集等功能特征的快速检测对于对早期血栓性相关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能效监测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企业高性能产品合作量产开发,针对提高检验效率、增加检验模式和实现检验流程信息化管理等功能需求,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基于多模块并行检测架构的血小板功能分析仪与信息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多模块架构是提高检测效率的有效途径,其控制、通信与操作管理功能复杂,对系统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小板功能分析仪采用基于CAN总线的上下级嵌入式系统,由管理机与四个控制机模块组成,实现多通道并行检测。其中控制机相互独立,直接控制执行机构,经过样品稀释、诱聚剂添加、血细胞计数和液路清洗等子流程完成单次血小板检测。管理机作为上位机,承担人机交互、数据统计处理等功能,协调多个控制机模块稳定可靠地完成检验任务,并提供良好的用户操作体验。论文首先在综述介绍血小板功能检测的背景意义以及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仪器高性能开发的特点需求和发展趋势。再从检验效率、参数和功能角度分析,提出多控制机模块并行检测的升级方案,优化检测流程;针对医疗信息化需求,设计建立以检验科实验室为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网段内各类体外诊断设备,实现检验流程的规范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随后论述了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控制机与管理机软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快速检测流程、数据精度控制、数据库管理、试剂管理等具体业务的实现。接着针对多模块检测带来的多节点通信问题,在管理机和控制机之间引入具有松散耦合特征的通信模型开展数据分发服务,基于发布/订阅机制,将各类消息以主题为单位进行划分,同时开辟数据缓冲区,结合CAN总线讨论分析该模型实现的具体要求和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保证分布式系统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然后从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的高可用性和拓展性设计出发,在通信组件、数据管理、结果推送和任务下发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设计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异步消息机制实现多任务处理,同时给出了节点变化时任务的动态分配策略。最后,本文通过对多模块检验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的测试与评估,验证了方案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杨宏昊[9](2020)在《面向可重构网络的数据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数据存储是信息化领域中的重要需求之一。结合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与需求,需要设计和实现满足特定要求的数据存储系统。传统的数据存储系统多依赖稳定可靠的硬件系统,不能适应不稳定或容易快速变化的网络环境。与此同时,虽然无线自组织网络在组网和连接上具备一定程度的可重构能力,但是这种重构并不关心承载于网络之上的具体应用。因此,关注于最终面向用户的网络服务,结合具体需求,实现以应用为导向的应用与网络连接的高效动态结合,是一项亟待进行的工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研究可重构和分布式策略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可重构网络的数据存储系统,该系统能够结合网络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自身的存储策略,从而以较高的稳定性提供以存储为中心的服务。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调研了目前可重构网络架构和数据存储技术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2)研究了支持面向可重构网络的数据存储系统的关键策略——面向可重构网络架构的软件可重构策略和分布式存储资源可访问性保证策略;(3)遵循设计思想与原理,提出了一种详细的面向可重构网络的数据存储系统的解决方案,阐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并实现了具备分布式、可重构和高抗毁性的特点的数据存储系统;(4)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搭建了测试环境,设计了针对性的测试用例,并进行了测试,证明了本文设计并实现的系统能够满足可重构网络下的数据存储需求,是一种复杂环境下的数据存储系统的可行解决方案。
谭凡[10](2020)在《智能网联汽车FOTA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作为物联网的分支的车联网也正在迅速发展,传统汽车工业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智能网联汽车如今越来越依赖于网络通信,因此比传统汽车面临更多的安全风险,汽车制造商有责任更好地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甚至生命安全。FOTA(Firmware-Over-the-Air,固件在线升级)技术可以实时动态更新汽车固件,从而可以满足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OEM厂商及时修复控制单元固件漏洞的需求,同时可以通过快速版本迭代逐渐改进和增加汽车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然而漏洞修复和功能改进的基础是一个安全可靠的FOTA系统,即FOTA系统本身需要一套成熟且可用的安全机制,以抵御攻击者的非法访问和篡改。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FOTA系统在其架构设计、通信过程、固件存储与刷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合理设计及其缺陷漏洞,并通过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方法从欺骗、篡改和拒绝服务等攻击角度分析了其系统安全需求。FOTA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可归类为三个方面:车辆终端体系结构威胁,远程和终端传输威胁和车辆终端升级安全威胁,本文针对这些安全威胁相应地研究了国内外的一些解决方案和策略,后进行改进并整合形成了一套FOTA系统的安全机制设计方案。安全机制设计方案中,基于双向认证、数字签名、消息认证码和新鲜度等安全策略对现有通信方案进行加固调整,然后设计实现了FOTA升级的安全业务通信协议方案;并通过以上安全策略实现了车端升级文件的安全校验、加密存储、安全差分还原等过程,保证了升级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同时通过改进设计的多重哈希链验证机制保证FOTA升级时固件刷写与回滚过程的安全。并在此之前设计实现了一个具有升级任务执行功能的基础FOTA系统,介绍了其在架构、功能和业务流程方面的设计思路,并以其作为基础进行安全机制方案的测试验证。
二、一种县站报文上传应急备份的设置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县站报文上传应急备份的设置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16位标识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转发机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地一体化组网相关研究 |
1.2.2 新型网络技术相关研究 |
1.2.3 拓扑发现相关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
2 基于16 位标识的卫星转发机制的相关技术 |
2.1 标识网络体系 |
2.1.1 标识网络技术 |
2.1.2 智融标识网络技术 |
2.2 软件定义网络 |
2.2.1 SDN与 Open Flow技术 |
2.2.2 SDN下的拓扑发现机制 |
2.3 快速生成树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16 位标识的卫星转发机制的设计 |
3.1 应用场景与需求分析 |
3.1.1 应用场景与基本流程 |
3.1.2 需求分析 |
3.2 总体架构与工作流程设计 |
3.3 16 位标识转发的内核模块设计 |
3.3.1 标识报文解析模块设计 |
3.3.2 内核通信模块设计 |
3.3.3 标识动作执行模块设计 |
3.4 16 位标识转发的用户进程设计 |
3.4.1 转发条目配置与解析模块设计 |
3.4.2 标识流处理模块设计 |
3.4.3 转发条目显示模块设计 |
3.5 拓扑发现模块与RXSTP转发处理模块设计 |
3.5.1 r Xstp报文设计 |
3.5.2 r Xstp拓扑发现流程设计 |
3.5.3 r Xstp转发处理模块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16 位标识的卫星转发机制的实现 |
4.1 总体实现框架 |
4.2 16 位标识转发的内核模块实现 |
4.2.1 标识报文解析模块实现 |
4.2.2 Netlink通信模块实现 |
4.2.3 标识动作执行模块实现 |
4.3 16 位标识转发的用户进程实现 |
4.3.1 转发条目配置与解析模块实现 |
4.3.2 标识流处理模块实现 |
4.3.3 转发条目显示模块实现 |
4.4 RXSTP拓扑发现模块和转发处理实现 |
4.4.1 rXstp的报文和状态转移的实现 |
4.4.2 rXstp拓扑发现的实现 |
4.4.3 rXstp转发处理模块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16 位标识的卫星转发机制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转发节点的单独测试 |
5.2.1 转发节点各模块测试 |
5.2.2 转发节点整体功能性测试 |
5.3 转发节点的系统测试 |
5.3.1 路由测试 |
5.3.2 基于用户等级的QoS测试 |
5.4 基于RXSTP拓扑发现和转发处理测试 |
5.4.1 拓扑发现模块功能测试 |
5.4.2 拓扑发现性能测试 |
5.4.3 rXstp转发处理模块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天然气门站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门站监控管理系统整体设计 |
2.1 大营门站工艺流程简介 |
2.2 系统三层模块结构设计 |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整体结构框架 |
2.2.3 底层现场设备模块 |
2.2.4 中层控制计量模块 |
2.2.5 顶层监控管理模块 |
2.3 系统通信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下位机部分硬件配置与软件开发 |
3.1 下位机部分功能及结构 |
3.2 控制系统与计量系统硬件配置 |
3.2.1 控制柜硬件配置 |
3.2.2 计量柜硬件配置 |
3.3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3.3.1 硬件组态及网络连接 |
3.3.2 主备站冗余程序开发 |
3.3.3 数据读取处理程序开发 |
3.3.4 程序下载及冗余功能验证 |
3.4 控制系统与计量系统工作原理 |
3.4.1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3.4.2 计量系统工作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位机部分总体设计与软件开发 |
4.1 上位机部分功能及结构 |
4.2 组态王软件简介 |
4.3 上位机通信设计 |
4.3.1 上下位机通信协议 |
4.3.2 上位机双设备冗余设计 |
4.4 数据库词典变量开发 |
4.5 上位机监控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4.5.1 门站工艺流程界面 |
4.5.2 郑口阀室界面 |
4.5.3 数据报表界面 |
4.5.4 趋势曲线界面 |
4.5.5 报警信息界面 |
4.5.6 用户登录界面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现场调试 |
5.1 调试目的与环境 |
5.2 调试内容 |
5.2.1 门站界面数据上传功能 |
5.2.2 电动球阀控制功能 |
5.2.3 数据报表查询功能 |
5.2.4 燃气泄漏报警功能 |
5.2.5 ESD以及UPS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BIM及大数据技术的列控中心智能运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
2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介 |
2.1 CTCS-2 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2.1.1 地面设备 |
2.1.2 车载设备 |
2.1.3 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 |
2.2 列控中心系统TCC |
2.2.1 列控中心基本功能 |
2.2.2 系统构成 |
2.2.3 系统结构拓扑图 |
2.2.4 系统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3 BIM技术研究 |
3.1 BIM综述 |
3.2 BIM的特点 |
3.3 BIM技术在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
3.3.1 BIM建模平台 |
3.3.2 Revit的层级结构 |
3.3.3 模型粒度 |
3.3.4 BIM模型轻量化 |
3.3.5 BIM模型导出 |
3.4 本章小结 |
4 大数据技术研究 |
4.1 大数据技术综述 |
4.2 大数据技术的特点 |
4.3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
4.3.1 大数据存储技术 |
4.3.2 数据挖掘概述 |
4.3.3 数据可视化 |
4.4 BIM与大数据结合 |
4.5 本章小结 |
5 列控中心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研究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5.1.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5.2 系统框架研究 |
5.2.1 系统层次结构研究 |
5.2.2 系统网络结构研究 |
5.2.3 系统组成研究 |
5.2.4 系统接口研究 |
5.2.5 网络接口研究 |
5.2.6 大数据平台研究 |
5.3 系统硬件 |
5.3.1 车站运维设备 |
5.3.2 中心处理设备 |
5.4 系统软件 |
5.4.1 软件体系结构 |
5.4.2 软件层次结构 |
5.4.3 软件功能结构 |
5.4.4 软件组成 |
5.5 本章小结 |
6 功能实现与验证 |
6.1 列控中心智能运维系统功能 |
6.1.1 设备监控 |
6.1.2 设备备品管理 |
6.1.3 应急指挥 |
6.1.4 设备健康管理 |
6.1.5 报警管理 |
6.1.6 学习库管理 |
6.1.7 用户管理 |
6.1.8 其他功能 |
6.2 功能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放射源移动检测系统的改进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放射源预测算法研究现状 |
1.2.2 放射源监测定位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任务 |
1.3.1 课题内容 |
1.3.2 本人承担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系统相关技术 |
2.1.1 蓝牙技术 |
2.1.2 百度地图API |
2.1.3 Django框架 |
2.1.4 Vue框架 |
2.2 预测算法相关技术 |
2.2.1 MCNP5仿真软件 |
2.2.2 Keras |
2.2.3 Sklearn |
2.2.4 BP神经网络 |
2.2.5 双线性插值算法 |
2.2.6 SVR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寻源算法的研究 |
3.1 概述 |
3.1.1 寻源算法概述 |
3.1.2 仿真数据 |
3.2 智能导航算法 |
3.3 单点放射源预测算法 |
3.3.1 新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
3.3.2 公式逆推法预测 |
3.4 双放射源预测算法 |
3.4.1 双线性插值算法 |
3.4.2 BP神经网络预测 |
3.4.3 SVR模型预测 |
3.4.4 公式逆推法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放射源移动检测系统的改进与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概述 |
4.1.2 系统功能性需求 |
4.1.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4.2 系统概要设计 |
4.2.1 系统架构设计 |
4.2.2 通信接口设计 |
4.2.3 数据库设计 |
4.3 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3.1 Android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3.2 监测中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测试概述 |
5.1.1 测试环境 |
5.2 系统测试 |
5.2.1 系统功能模块测试 |
5.2.2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
5.2.3 系统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航信服务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
2.1 云计算概述 |
2.2 Spring Cloud框架技术 |
2.3 Spring MVC模式 |
2.4 Oracle Database 11gR2数据库 |
2.5 C#语言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航信服务云平台需求分析 |
3.1 中航信服务云平台需求分析 |
3.1.1 中航信服务云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3.1.2 中航信服务云平台非功能需求分析 |
3.2 中航信服务云平台用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结构设计 |
4.3 中航信服务云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4.4 详细设计 |
4.5 中航信服务云平台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5.2 数据库详细设计 |
4.5.3 数据库字段设计 |
4.5.4 数据库管理与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航信服务云平台实现 |
5.1 系统通讯模块实现 |
5.2 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
5.3 开票软件模块实现 |
5.3.1 软件安装实现 |
5.3.2 硬件驱动安装和配置实现 |
5.3.3 服务费缴纳实现 |
5.4 法律服务模块实现 |
5.5 旅馆治安业模块实现 |
5.6 一键求助模块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概述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系统通讯模块测试 |
6.2.2 用户登录模块测试 |
6.2.3 开票软件模块测试 |
6.2.4 硬件驱动的安装和配置测试 |
6.2.5 服务费缴纳模块测试 |
6.2.6 旅馆业治安管理模块测试 |
6.2.7 法律服务模块测试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北斗通讯的油气井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差压流量计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 |
2.1 差压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
2.2 差压流量计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关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位解算选星算法研究与仿真 |
3.1 北斗通讯相关技术原理 |
3.2 北斗导航的定位解算算法 |
3.3 基于布谷鸟算法的定位解算选星算法 |
3.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4.1 基于北斗通讯的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 监测终端硬件设计方案 |
4.3 监测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监测平台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云监测平台服务器环境搭建 |
5.2 云监测平台前端设计与实现 |
5.3 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整体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超压气球应急安控与落点定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控制系统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回收定位系统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介绍 |
第2章 安控与定位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超压气球安控与落点定位系统功能与构成 |
2.2 安控通信链路的选型分析 |
2.3 ADS-B雷达应答机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面安控软件设计 |
3.1 地面安控软件需求分析 |
3.2 地面安控软件开发语言介绍 |
3.3 地面安控软件基本结构及实现 |
3.3.1 铱星短报文数据收发 |
3.3.2 铱星信道链路状态监控显示 |
3.3.3 ADS-B数据的接收与解析 |
3.3.4 ADS-B航班信息的图形化显示 |
3.3.5 人机交互界面和日志存储 |
3.3.6 安全告警提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球载安控计算机硬件设计 |
4.1 球载安控计算机硬件设计需求分析 |
4.2 硬件模块选型分析与介绍 |
4.2.1 微处理器选型分析 |
4.2.2 GPS定位模块选型分析 |
4.2.3 铱星通信模块选型分析 |
4.2.4 电池选型和供电系统设计分析 |
4.3 球载模块电路设计以及PCB设计 |
4.3.1 微处理器控制电路设计 |
4.3.2 GPS模块电路设计 |
4.3.3 铱星模块电路设计 |
4.3.4 安控机构电路设计 |
4.3.5 球载硬件PCB制作 |
4.4 球载安控计算机嵌入式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集成与测试 |
5.1 地面安控软件功能调试 |
5.1.1 铱星SDB短报文收发功能测试 |
5.1.2 ADS-B航班信息的接收与解析 |
5.1.3 超压气球飞行数据存储功能测试 |
5.1.4 安全告警信息提示功能测试 |
5.2 安控与落点定位系统球载安控计算机调试 |
5.3 系统参加外场高空气球飞行试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
1.2.1 血小板聚集检测技术及相关仪器 |
1.2.2 嵌入式技术在体外诊断仪器中的应用 |
1.2.3 快速多通道模块化检测发展 |
1.2.4 控制系统架构发展 |
1.2.5 医疗检验流程信息化发展 |
1.3 已有工作基础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2.1 检测设备功能与需求分析 |
2.1.1 平台性能要求 |
2.1.2 检测效率要求 |
2.1.3 检测参数要求 |
2.1.4 操作管理要求 |
2.2 检测设备平台概述 |
2.2.1 管理机硬件与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
2.2.2 控制机硬件平台概述 |
2.3 检验系统方案设计 |
2.3.1 血小板分析仪总体设计 |
2.3.2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析仪控制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控制机软件总体设计与实现 |
3.2 管理机软件总体设计 |
3.3 快速检测业务实现 |
3.3.1 单控制机检测模式 |
3.3.2 多控制机并行检测模式 |
3.4 数据精度控制业务实现 |
3.4.1 检验参数定标校准 |
3.4.2 单控制机质量控制 |
3.4.3 多控制机质量控制 |
3.5 数据库管理模块实现 |
3.5.1 数据表设计 |
3.5.2 数据库连接池设计 |
3.5.3 数据库维护功能 |
3.6 拓展功能设计与完善 |
3.6.1 试剂管理模块实现 |
3.6.2 数据上传模块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仪分布式通信中间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中心化通信中间件模型设计 |
4.1.1 通信中间件模型概述 |
4.1.2 发布/订阅机制设计与实现 |
4.1.3 数据缓冲层设计与实现 |
4.1.4 通信状态监控设计与实现 |
4.2 CAN总线通信设计与实现 |
4.2.1 CAN总线物理连接方式 |
4.2.2 CAN总线报文设计 |
4.2.3 CAN总线交互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检验科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5.2 信息管理软件总体设计 |
5.2.1 软件架构设计 |
5.2.2 软件开发环境 |
5.3 信息管理系统通信服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1 与设备通信模块 |
5.3.2 与LIS通信模块 |
5.4 信息管理系统后台业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1 数据存储管理模块 |
5.4.2 异步消息交互模块 |
5.4.3 结果推送监控模块 |
5.4.4 任务动态下发模块 |
5.4.5 样本审核验证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和评估分析 |
6.1 测试方案设计 |
6.2 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试 |
6.2.1 静态测试 |
6.2.2 功能测试 |
6.3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验证 |
6.3.1 样本上传验证 |
6.3.2 任务下发验证 |
6.3.3 管理功能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后期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面向可重构网络的数据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技术背景介绍 |
2.1 可重构网络技术 |
2.2 分布式计算技术 |
2.3 数据存储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重构和分布式关键策略研究 |
3.1 系统架构概述 |
3.2 问题描述与分析 |
3.3 可重构网络架构的软件可重构策略 |
3.3.1 模型建立 |
3.3.2 算法设计 |
3.3.3 验证评估 |
3.4 分布式存储资源可访问性保证策略 |
3.4.1 模型建立 |
3.4.2 算法设计 |
3.4.3 验证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面向可重构网络的数据存储系统实现机制 |
4.1 系统实现场景分析 |
4.2 系统框架模型 |
4.3 可重构网络架构的软件可重构策略实现 |
4.3.1 连接维护模块 |
4.3.2 资源控制模块 |
4.3.3 网络传输模块 |
4.4 分布式存储资源可访问性保证策略实现 |
4.4.1 存储处理模块 |
4.4.2 数据路由模块 |
4.4.3 访问接口模块 |
4.5 系统操作界面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验证 |
5.1 系统实验环境与方案 |
5.2 可重构网络架构的软件可重构策略验证 |
5.2.1 网络节点状态感知算法验证 |
5.2.2 软件系统重构算法验证 |
5.3 分布式存储资源可访问性保证策略验证 |
5.3.1 本地资源索引算法验证 |
5.3.2 分布式数据感知、请求和缓存算法验证 |
5.4 整体测试与结论 |
5.5 实际应用环境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智能网联汽车FOTA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
2.1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与技术 |
2.1.1 汽车软件平台标准 |
2.1.2 车载网络参考架构 |
2.1.3 车载网络协议 |
2.1.4 车载终端设备 |
2.1.5 硬件安全模块 |
2.1.6 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方法 |
2.2 FOTA系统相关技术 |
2.2.1 公钥基础设施 |
2.2.2 数字签名 |
2.2.3 消息认证码 |
2.2.4 差分还原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功能与安全威胁分析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1.1 平台服务端 |
3.1.2 车辆客户端 |
3.1.3 一般升级流程 |
3.2 安全威胁分析 |
3.2.1 车辆升级威胁模型 |
3.2.2 车载网络威胁模型 |
3.2.3 FOTA系统安全机制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及其安全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3 系统流程设计 |
4.3.1 注册激活 |
4.3.2 信息采集 |
4.3.3 升级下载 |
4.3.4 升级状态 |
4.3.5 升级执行 |
4.4 系统安全机制设计 |
4.4.1 密钥管理机制 |
4.4.2 车内通信安全 |
4.4.3 远程通信安全 |
4.4.4 固件升级包安全 |
4.4.5 刷写与回滚安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及其安全机制的实现 |
5.1 消息处理模块 |
5.2 升级包管理模块 |
5.3 业务逻辑模块 |
5.4 远程通信模块 |
5.5 差分还原模块 |
5.6 固件刷写模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安全分析 |
6.1 测试环境介绍 |
6.2 测试工具介绍 |
6.3 测试与分析 |
6.3.1 系统功能测试 |
6.3.2 远程通信安全测试 |
6.3.3 车内通信安全测试 |
6.3.4 数据文件安全测试 |
6.3.5 升级执行安全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一种县站报文上传应急备份的设置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16位标识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转发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 吴凡.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天然气门站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贺瑞. 河北大学, 2021(09)
- [3]基于BIM及大数据技术的列控中心智能运维系统研究[D]. 朱贺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放射源移动检测系统的改进与实现[D]. 刘英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中航信服务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曾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北斗通讯的油气井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研究[D]. 向上.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8)
- [7]超压气球应急安控与落点定位系统研究[D]. 赵志恒.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0(06)
- [8]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D]. 刘志泓. 东南大学, 2020(01)
- [9]面向可重构网络的数据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宏昊.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智能网联汽车FOTA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 谭凡.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