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0~14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

辽宁省0~14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

一、辽宁省0~14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华,王正娥,张复臣,马敬仓,徐凌忠[1](2022)在《2019—2020年菏泽市<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对2019—2020年菏泽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的监测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为AFP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下载中国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菏泽市数据库,收集AFP病例临床、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数据,对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2020年菏泽市分别报告15岁儿童AFP病例21、10例,报告发病率1.04/10万、0.50/10万,AFP病例分布于全市8个县区。AFP病例48 h及时调查率为100.00%,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为90.32%,标本送检及时率为80.65%,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未检测到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所有AFP病例均为脊髓灰质炎排除病例,无WPV病例,无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VAPP)、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病例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变异病毒病例,均为非脊髓灰质炎AFP。其中前4位病种依次为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炎、创伤性神经炎、脑脊髓炎病例,构成比分别为25.81%、12.90%、9.68%、6.45%。结论菏泽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主要运行指标达到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要求,但仍有不足,应提高AFP监测的质量。

王艳华,王正娥,张复臣,马敬仓,徐凌忠[2](2022)在《2019—2020年菏泽市<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2019—2020年菏泽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的监测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为AFP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下载中国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菏泽市数据库,收集AFP病例临床、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数据,对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2020年菏泽市分别报告15岁儿童AFP病例21、10例,报告发病率1.04/10万、0.50/10万,AFP病例分布于全市8个县区。AFP病例48 h及时调查率为100.00%,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为90.32%,标本送检及时率为80.65%,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未检测到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所有AFP病例均为脊髓灰质炎排除病例,无WPV病例,无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VAPP)、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病例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变异病毒病例,均为非脊髓灰质炎AFP。其中前4位病种依次为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炎、创伤性神经炎、脑脊髓炎病例,构成比分别为25.81%、12.90%、9.68%、6.45%。结论菏泽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主要运行指标达到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要求,但仍有不足,应提高AFP监测的质量。

王子[3](2020)在《清肺透邪汤介导CARDS毒素抑制NLRP3炎性小体对MPP的保护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风温伏肺”理论,建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Balb/c幼鼠模型,探讨MPP小鼠CARDS TX/NLRP3/Caspase-1通路和CARDS TX/My D88/NF-κB/NLRP3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动态变化,阐释清肺透邪汤干预MPP小鼠CARDS TX/NLRP3炎性小体/Caspase-1活性的作用靶点,阐释清肺透邪汤对MPP小鼠CARDS TX/My D88/NF-κB/NLRP3信号通路及外周血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阐释清肺透邪汤拆方对MPP小鼠作用靶点,为清肺透邪汤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材料与方法:1.在培养基中对MP菌株进行连续传代,培养MP采用CCU/ml方法测定MP浓度,取适当浓度MP菌液备用。2.采用滴鼻接种MP菌液诱导幼龄Balb/c小鼠致肺炎,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肺指数、肺组织外观、肺组织病理改变等方面差异,进行模型鉴定。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PP幼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CARDS TX、NLRP3、ASC及Caspase-1表达水平,比较清肺透邪汤及其拆对CARDS TX/NLRP3/Caspase-1通路的影响。4.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PP幼鼠肺组织NF-κB表达,比较清肺透邪汤及其拆方对NF-κB信号通路调控作用。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MPP幼鼠外周血中Myd88、IL-1β、IL-8的变化,比较清肺透邪汤及其拆方对NF-κB信号通路上游调控分子My D88、下游炎性因子IL-8的影响,及对NLRP3炎性小体下游释放促炎因子IL-1β的影响。结果:1.小鼠肺组织外观变化:正常组(sham组)小鼠取出的肺组织表面呈淡红色,表面光泽,质地柔软,无病理性瘀斑;模型组(MP组)小鼠肺组织在MP滴鼻接种第3天解剖无明显改变,第7天肺组织呈暗红色,表面可见大量的肺实变病灶,看见大量瘀点,第10天肺组织病变面积增大,成豆腐渣样改变。2.小鼠肺脏病理组织学变化:sham组小鼠肺泡结构较为均匀与清晰,肺泡内无渗出,支气管和血管周围及肺泡间隔中偶见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MP组小鼠肺组织中可见间质性炎症改变,肺泡内有渗出肺泡间隔增宽,在支气管和血管周围及肺泡间隔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3.各组CARDS TX m RNA表达情况:sham组可以检测到少量CARDS TX m RNA表达,MP组第3、7、10、14天小鼠肺组织中的CARDs TX m RNA表达持续升高,于第7天达峰值,之后降低。与sham比较,清肺透邪汤(QFTXT)及拆方(清透、清润)、阿奇霉素各(AZM)治疗组表达水平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相较,QFTXT在第3、7、10、14天CARDS TX m 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透方(QT)、清润组(QR)表达水平持有所下降,作用均显着(P<0.05);与QFTXT比较,QT、QR中CARDS TX m RNA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两者在第14天差异不显着(P>0.05);与AZM比较,QFTXT在第3、7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第10、14天差异无显着性(P>0.05)。4.各组NLRP3、ASC及Caspase1 m RNA表达情况:sham组可以检测到少量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达,MP组第3、7、10、14天小鼠肺组织中的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达持续升高,于第3天达峰值,之后略有降低。与sham比较,QFTXT、QT、QR、AZM组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达水平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相较,QFTXT在第3、7、10、14天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QR表达水平持有所下降,作用均显着(P<0.05);与QFTXT比较,QT、QR中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两者在第14天差异不显着(P>0.05);与AZM比较,QFTXT在第3天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第7、10、14天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5.各组CARDS TX蛋白表达情况:sham组可以检测到少量CARDS TX蛋白表达,MP组CARDs TX m RNA表达持续升高,于第7天达峰值,之后降低。与sham比较,QFTXT、QT、QR、AZM组表达水平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相较,QFTXT在第3、7、10、14天CARDS TX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QR组CARDS TX蛋白表达水平持有所下降,作用均显着(P<0.05);与QFTXT比较,QT、QR中CARDS TX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两者在第14天差异不显着(P>0.05);与AZM比较,QFTXT在第3、7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第10、14天差异无显着性(P>0.05)。6.各组NLRP3、ASC及Caspase1蛋白表达情况:sham组可以检测到少量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MP组第3、7、10、14天小鼠肺组织中的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持续升高,于第3天达峰值,之后略有降低。与sham比较,QFTXT、QT、QR、AZM组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相较,QFTXT在第3、7、10、14天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QR表达水平持有所下降,作用均显着(P<0.05);与QFTXT比较,QT、QR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两者在第14天差异不显着(P>0.05);与AZM比较,QFTXT在第3天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第7、10、14天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7.各组NF-κB蛋白表达情况:sham组中可以检测到少量NF-κB蛋白表达,MP组小鼠肺组织NF-κB蛋白水平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比较,QFTXT、QT、QR、AZM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相较,QFTXT组NF-κB蛋白水平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QR表达水平持有所下降,作用均显着(P<0.05);与QFTXT比较,QT、QR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两者差异不显着(P>0.05)。8.各组外周血My D88的情况:与sham相比,MP组My D88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第10天达到峰值;与MP组相较,QFTXT、QT、QR、AZM均可以下调My D88的表达(P<0.05);与QFTXT比较,QT、QR中My D88含量有所升高,QR升高程度更大,在第14天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AZM比较,QFTXT第3、7、10、14天作用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9.各组外周血IL-1β的情况:与sham相比,MP组IL-1β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第3天达到峰值;与MP组相较,QFTXT、QT、QR、AZM均可以下调IL-1β的表达(P<0.05);与QFTXT比较,QT、QR中IL-1β含量有所升高,QR升高程度更大,在第14天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AZM比较,QFTXT第3、7、10、14天作用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10.各组外周血IL-8的情况:与sham相比,MP组IL-8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第3天达到峰值;与MP组相较,QFTXT、AZM均可以下调IL-8的表达(P<0.05);与AZM比较,QFTXT在第3、7、10、14天作用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清肺透邪汤可以抑制MPP小鼠肺组织内CARDS TX表达,减轻MP对肺组织的直接损伤。2.清肺透邪汤对MPP小鼠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1)调控My D88/NF-κB信号通路及NLRP3炎性小体活化,减弱炎症反应;(2)抑制Caspase-1活化,使Caspase-1依赖细胞焦亡通路免疫应答减弱。3.清肺透邪方组在降低CARDS TX表达、调控信号转导及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等方面均优于清透组、清润组,两部分起效组份起互补作用,其中以清透为主,辅以清润,可达到去邪留津不伤正气的保护作用。

郭敬云[4](2019)在《河北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特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比较河北省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流行特征,评价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的效果,为继续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分析河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两年(2014年5月2016年4月与2016年5月2018年4月)AFP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2.采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细胞)、转人脊灰病毒受体基因的小鼠肺细胞(L20B细胞)分离脊灰病毒,细胞病变效应阳性分离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型内鉴定;采用细胞中和抗体试验检测血清脊灰中和抗体水平。3.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检验: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多变量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1.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河北省AFP病例分别报告652例、633例,15岁以下儿童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49/10万、2.26/10万(χ2=2.903,P=0.088)。2.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04岁AFP病例占比分别为63.50%、54.98%,比较年龄构成(Z=-3.438,P=0.001);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72:1、1.30:1(χ2=5.886,P=0.015);各月份、各地市病例均散在分布。AFP病例60d残留麻痹率分别为14.72%、16.27%(χ2=0.588,P=0.443)。3.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河北省报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病例4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 virus,VDPV)病例1例,转换后无VAPP病例、VDPV病例的报告。4.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AFP病例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率分别为2.91%、1.26%(χ2=4.252,P=0.039),血清型分别是Ⅰ型(7株)、Ⅱ型(11株)、Ⅲ型(4株)和Ⅰ型(5株)、Ⅲ型(5株)(P=0.010)。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virus,NPEV)分离率阳性分别为14.88%、12.95%(χ2=0.002,P=0.960)。5.20122016年河北省02岁儿童Ⅰ型、Ⅱ型、Ⅲ型脊灰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1:216.93、1:217.18和1:168.04;20172018年Ⅰ型、Ⅲ型GMT分别为1:237.15、1:114.71;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Ⅰ型(F=0.091,P=0.764)、Ⅲ型(F=0.687,P=0.408)G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河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脊灰中和抗体GMT水平未发生改变,AFP病例的季节、地区分布、NEPV阳性分离率、AFP病例60天残留麻痹率等流行特征未发生改变。2.河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后无VAPP、VDPV病例的报告,AFP病例PV阳性分离率下降。

郭敬云,孙丽,张振国,李静,张俊棉,赵娜,李琦[5](2018)在《河北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对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特征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和转换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AFP监测系统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河北省报告AFP 312例,转换后报告361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8/10万和2.58/10万。AFP病例均在夏秋季高发,男性高于女性,集中在0~4岁组;疾病谱均以吉兰–巴雷综合征(又名"格林巴利综合征")为主,但手足口病及脊髓炎病例增多;残留麻痹率分别为11.86%、17.45%;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率分别为2.56%、1.66%,优势毒株分别为Ⅰ、Ⅲ型;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分别为19.23%、12.74%。结论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河北省AFP病例的发病率、季节、地区及人群分布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疾病谱构成发生变化,残留麻痹增多,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下降,脊灰病毒优势株由Ⅲ型取代Ⅰ型。

俞梅华,钱晓萍[6](2017)在《2004—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湖州市2004 2016年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对残留麻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2004 2016年湖州市共报告<15岁AFP病例128例,主要为散发。年平均发病率为2.32/10万。发病高峰多出现于每年1月、3月和8 10月,04岁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2∶1。肠道病毒分离率为7.81%。10.16%的AFP病例在麻痹60 d后仍残留麻痹。多因素分析显示<1岁发病、深部腱反射异常是AFP残留麻痹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提高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加强临床医生培训、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尽早对重症患者开展对症治疗,是降低儿童AFP病例致残率的有效措施。

闫真,赵润毛,徐冬冬[7](2017)在《内蒙古自治区<15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15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éSyndrome,GB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GB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05-2014年报告的214例<15岁儿童GBS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15岁儿童GBS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49/10万,病例呈散发状态;发病高峰出现在610月;14岁组居多,占病例总数的44.3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6∶1;从13例病例中分离到肠道病毒,肠道病毒分离率为6.07%;25.23%的病例在60 d随访时有残留麻痹。结论内蒙古自治区<15岁儿童GBS在夏秋季高发,发病以小年龄组居多,一定比例的病例有残留麻痹。应加强对GBS病例的管理,降低致残率。

张鹏举,张小兵,陈瑚瑚,刘艳艳[8](2016)在《2005—2014年甘肃省静宁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甘肃省静宁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方案要求,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和评价监测资料。结果2005—2014年累计监测AFP病例43例,平均发病率5.16/10万;发病以小年龄为主,其中04岁发病占58.14%,发病率9.70/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 814.22,P<0.001);6—10月发病29例、占病例总数的67.44%,全程免疫占81.39%、零剂次和未全程免疫占16.28%,县级以上医院报告病例占100%,乡、村级医疗卫生单位未报告病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占AFP病例的51.16%、发病率2.64/10万。结论静宁县AFP病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夏秋季高发,04岁组发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格林—巴利综合征是AFP病例的主要病种;全县近10年来的AFP监测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工作成效显着,但乡(镇)以下卫生单位的报告工作仍有待加强,调动乡、村两级临床医生报告AFP病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升监测工作水平的首要任务。

王武环[9](2016)在《2005—2014年铁岭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铁岭市2005—2014年10年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提高全市AFP监测系统质量。方法对铁岭市10年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0年间共报告AFP病例76例,报告发病率在1.40/10万3.24/10万之间。7—12月报告病例56例,占73.68%;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56.58%;服苗史≥3剂次63例,占82.89%;合格标本采集率为89.47%。从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例2份Ⅰ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5例10份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结论铁岭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较好,为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应进一步加强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提高监测系统质量。

朱小微[10](2015)在《鞍山市2004—2013年AFP监测系统分析及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评价鞍山市2004—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保持无脊灰状态。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13年鞍山市报告的AFP病例。结果全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87例,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确诊病例,无高危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保持较高水平[1]。结论鞍山市2004—2013年AFP监测系统保持较高的运转质量,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

二、辽宁省0~14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省0~14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19—2020年菏泽市<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 果
    2.1 AFP病例监测指标概况
    2.2 地区分布
    2.3 时间分布
    2.4 年龄、性别与职业分布
    2.5 实验室检测
    2.6 病例临床诊断分类
    2.7 病毒学诊断
    2.8 肢体麻痹部位与肌力
    2.9 监测敏感性与及时性
3 讨 论
    3.1 国内外AFP病例发病率、病原学与免疫策略研究现状
    3.3 完善脊髓灰质炎免疫措施,统筹常规免疫与新冠肺炎防控

(2)2019—2020年菏泽市<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 果
    2.1 AFP病例监测指标概况
    2.2 地区分布
    2.3 时间分布
    2.4 年龄、性别与职业分布
    2.5 实验室检测
    2.6 病例临床诊断分类
    2.7 病毒学诊断
    2.8 肢体麻痹部位与肌力
    2.9 监测敏感性与及时性
3 讨 论
    3.1 国内外AFP病例发病率、病原学与免疫策略研究现状
    3.3 完善脊髓灰质炎免疫措施,统筹常规免疫与新冠肺炎防控

(3)清肺透邪汤介导CARDS毒素抑制NLRP3炎性小体对MPP的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肺炎支原体小鼠肺炎模型建立及相关炎症因子改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清肺透邪汤干预MPP小鼠CARDS TX/NLRP3 炎性小体表达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清肺透邪汤介导CARDS TX/My D88/NF-κB通路改善MPP小鼠炎性反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 清肺透邪方拆方对MPP小鼠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河北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特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河北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人群分布
        2.2.2 时间分布
        2.2.3 地区分布
        2.2.4 疾病谱、前驱症状和预后
    2.3病毒分离情况
3 讨论

(6)2004—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病例诊断
    1.3 方法
2 结果
    2.1 AFP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2.1.1 发病概况2004
        2.1.2 时间分布AFP病例全年散发, 每月都有病例报告, 报告较多的月份为1月18例, 占14.06%;3月14例, 占10.94%;810月45例, 占35.16%。
        2.1.3 地区分布
        2.1.4 人群分布
    2.2 免疫史
    2.3 实验室检查
    2.5 麻痹后就诊报告情况
    2.6 残留麻痹情况
        2.6.1 流行病学特征128例AFP病例麻痹60 d
        2.6.2 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7)内蒙古自治区<15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2 时间分布
    2.3 地区分布
    2.4 人群分布
    2.5 实验室监测结果
    2.6 病例转归情况
3 讨论

(8)2005—2014年甘肃省静宁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2005—2014年铁岭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2病例诊断和分类
    1.3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AFP监测系统评价指标完成情况
        2.1.1敏感性
        2.1.2监测指标的及时性
        2.1.3监测报告完整性
    2.2 AFP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2.2.1时间分布
        2.2.2人群分布
        2.2.3免疫史
        2.2.4便标本采集及检测
        2.2.5病例分类及残留麻痹
        2.2.6病例就诊报告情况
3 讨论
作者声明

(10)鞍山市2004—2013年AFP监测系统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AFP病例流行病学概况
        2.1.1 AFP病例报告情况
        2.1.2 AFP病例年龄、性别分布
        2.1.3 时间分布
        2.1.4 地区分布
        2.1.5 免疫史情况
        2.1.6实验室指标和病毒学检测结果
        2.1.7 以WHO推荐的病毒学为分类标准对
    2.2 AFP监测系统的评价标准
        2.2.1 敏感性指标
        2.2.2 及时性指标
        2.2.3 完整性指标p:常规“零”病例报告
3 讨论

四、辽宁省0~14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2020年菏泽市<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评价[J]. 王艳华,王正娥,张复臣,马敬仓,徐凌忠. 医学动物防制, 2022(03)
  • [2]2019—2020年菏泽市<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评价[J]. 王艳华,王正娥,张复臣,马敬仓,徐凌忠. 医学动物防制, 2022(03)
  • [3]清肺透邪汤介导CARDS毒素抑制NLRP3炎性小体对MPP的保护机制研究[D]. 王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河北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前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特征比较研究[D]. 郭敬云.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5]河北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转换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J]. 郭敬云,孙丽,张振国,李静,张俊棉,赵娜,李琦. 疾病监测, 2018(10)
  • [6]2004—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 俞梅华,钱晓萍. 疾病监测, 2017(08)
  • [7]内蒙古自治区<15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J]. 闫真,赵润毛,徐冬冬. 医学动物防制, 2017(03)
  • [8]2005—2014年甘肃省静宁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 张鹏举,张小兵,陈瑚瑚,刘艳艳.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6(02)
  • [9]2005—2014年铁岭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J]. 王武环. 职业与健康, 2016(04)
  • [10]鞍山市2004—2013年AFP监测系统分析及评价[J]. 朱小微. 中国卫生产业, 2015(03)

标签:;  ;  ;  

辽宁省0~14岁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