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催春向未来

战鼓催春向未来

一、战鼓催春 奔向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马修伦[1](2013)在《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电影生产运作机制进入了高度意识形态化时期。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亚类型之一,纪实影片被权力机构定位为“形象化的政论”。本文以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重点考察这一时期纪实影片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对传统观念进行了呈现与重构,并将这种呈现与重构作为一种影像修辞和话语策略加以使用,以实现纪实影片创作的目的表述。具体来看,首先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创作中,“载道”功能是其最突出的价值特点;其中体现的由“天人合一”转化而来的“人定胜天”的自然观,与当时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与情感鼓动宣传相关;新的政府和执政党在塑造其合法地位的要求表述方面,纪实影片借助了“家国同构”的传统观念加以完成;为了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的表述,该时期的纪实影片借用了剧情电影的“影戏”观念与“影戏”手段、民俗和传统艺术形式,通过这些手段和方式的使用提高了影像的修辞表达能力。传统观念在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中充当了意识形态影像展示的修辞手段和话语方式。其次,这一时期纪实影片与传统观念之间重构的原初动力,来自于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宣传的目标要求,来自于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变化,更来自于不同历史时期对艺术形式的不同价值观念定位。该时期的纪实影片中对许多观念的极端强调(如“载道”、“家国同构”等观念在意识形态上的偏执和滥用),直接导致了观众与众多艺术工作者对这些观念的排斥和抵触,也造成了这些观念在政治传统道路上表述的终结;并推动新时期的纪实影片在表述目的和表述方式上走向多元共生之路。再次,时代纪录影像与传统观念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矛盾辩证关系: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既反对又借用,既抵抗又发展,既排斥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共融的关系。立足当下回望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间的纪实影片,已经作为一种历史景观和历史文本存在,成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影像建构的参照物象。文章共分为下述部分:绪论部分除阐明本论文写作的背景和研究缘起外,重点对研究视域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从而发现本论题得以成立的前提,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学术背景和方法。第一章总体上对1949—1976年间的纪实影片进行概貌总结,主要对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创作状况进行归纳与分析;并试图概括出其总体特点,以便为下面的论述提供基础。第二章从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天人合一”入手,论述1949—1976年的纪实影片呈现出“人定胜天”的表征,这一表征的形式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异化。本部分结合影像文本,重点从题材角度分析了阶级斗争、现代化建设、科考等方面的纪实影片中,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同时,从人物造型、自然造型、场景造型、氛围造型等影像本体角度,分析了纪实影片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以及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第三章从对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观念“家国同构”渊源的探究出发,论述了该观念在中国电影中的发展,然后从劳动场景、人物身份、解说词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特点;通过纪实影片题材的选择、民众对“政党”与“国家”情感的微妙差别等角度论述了“国党”符号的合二为一;从劳动场景与生活空间等方面论述了私人空间的“国有化”;从性别定位,特别是女性身份定位体现出了国家中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纪实影片实现了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家国同构”观念的呈现与重构。第四章论述了从中国传统文艺价值观念“文以载道”在电影中形成“影以载道”的过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载道”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传统观念,并通过叙事结构、场景渲染、色彩修辞强化等角度,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对“载道”观念的呈现与重构。第五章从中国电影“影戏”观的形成与发展着手,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在人物形象的定型化、字幕与解说的程式化、幕表式的叙事单元、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策略、以及注重表现而疏离写实等方面,对“影戏观”的呈现与重构。第六章结合传统民俗、民族艺术、以及少数民族艺术形式,论述了纪实影片对传统民俗、民族艺术的呈现与重构。第七章作为延伸和总述,在前六章的基础上对该时期的纪实影片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该时期的纪实影片对传统观念的呈现与重构存在着历史的必然性及矛盾性;这种呈现与重构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目的,体现了政治想象与观念引导的纠结;传统观念在纪实影片中作为一种影像修辞与话语策略存在。时至今日,当时的纪实影片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景观和历史文本,成为进一步了解当时艺术形式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独特影像文本。

张华[2](2013)在《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中国戏曲创作和演出实践中,河南豫剧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剧种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河南豫剧工作者怀着振兴民族文化、讴歌时代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使命,创作出了一大批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精品力作,其现代戏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中国戏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使豫剧成为我国最大、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本文从河南豫剧现代戏的发展历史、剧本创作、艺术特色与发展现状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论文通过总结归纳文献资料,简单梳理了豫剧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并对建国以来豫剧现代戏的几个发展阶段作了概括论述。在剧本创作上,通过文献汇总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建国以来创作的现代戏剧目作了粗略统计,并选择了10部不同发展阶段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豫剧现代戏逐一论述,初步展示了建国以来豫剧现代戏创作的基本风貌。论述河南豫剧现代戏的中原文化特色是本文的重点之一,从现代戏的编剧特色和舞台艺术特色两方面分别展开,对剧本题材、人物、语言等方面的特色以及舞台创作中音乐、导演、表演、舞美等特色做了比较全面、详细的论述,试图充分、深入地展示豫剧现代戏独特、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此外,论文还就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获得成就的原因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未来河南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见解,以期对河南豫剧创作的发展有所裨益。

王金双[3](2012)在《“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文史互证”的方法来研究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论文详细梳理了正面形象、反面形象、旧知识分子形象、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及另类目光下的另类形象的塑造过程,重点分析了这些人物形象本身的意义,并进而探讨了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命运的关系。由于国家意识形态对十七年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强力规约,造成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公式化与概念化。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有的在党的教导下,在批判与改造中,走上了与工农兵结合的革命与建设之路。有的则未能经受住党与时代的考验,走上了反革命道路。当然,在“百花时代”,也出现了一些内涵较为丰富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敢于对社会与现实发出质疑与批判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精神。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我们夫妇之间》谈起,考察在对小说的批判背后所凸显的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关系的矛盾,导出知识分子及其形象与(小)资产阶级之间的“血肉联系”。历史文本中对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持续关注与批判注定了文学文本中知识分子形象被强力规约与改造的命运。第二章探讨了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正面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特点和规律,重点阐释了这一形象的成长过程及所具有的模式化意义。第三章考察了对反面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特点和规律,重点分析了在这一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性”与“家”的意识形态性质。第四章通过与历史文本的联系,分析了旧知识分子形象的改造理由、过程、结果,总结了对这一形象的改造模式,同时详细论述了文学文本中旧知识分子对“改造”的质疑与批判。第五章探讨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模式,通过对历史文本中“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与“上山下乡”的培养途径的提出与发展过程的考察,总结了文学文本中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成长规律单一化的原因。第六章考察了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百花时代”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另类”之处。分析了文学文本中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的“干预”、对爱情的“欲说还羞”的表达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命运之关系。

陶爱萍[4](2008)在《我国小学语文生态环境教育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是息息相关的。我国语文教材内容在环境题材内容的选编方面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定胜天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到今天21世纪初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期间经历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环境价值观的变化。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的研究方法,选取我国不同时期的小学语文课本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生态环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脉络。研究表明我国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生态环境教育思想经历了由无意识的盲目改造到有意识的自觉保护这样一个过程,期间人们对环境的态度历经了征服、改造、利用、保护、欣赏、尊重等几种变化。

杨明敬[5](1999)在《星海·黄河》文中研究说明 幕前短语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您用博大的胸怀孕育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您用奔腾不息的激流,谱写了中华民族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威武不屈的历史! 60年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血与火的日子里写就了震天动地的《黄河大合唱》。歌声像号角,鼓舞着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歌声像刺刀,直插侵略者的胸膛;歌声像咆哮的黄河,向全世界发出了战斗的警号:中国人民不可欺,不可辱!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二、战鼓催春 奔向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战鼓催春 奔向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 纪实影片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纪实影片的创作及特点(1949-1976)
    第一节 纪实影片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纪实影片的创作概貌及特点
        一、 创作概貌
        二、 创作特点
第二章 自然观的呈现与重构:“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
    第一节 “天人合一”观念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人定胜天”观念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 纪实影片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一、 题材选择与“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
        二、 造型表征与“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
        三、 “人定胜天”观念重构的内在驱动
第三章 政治伦理观的呈现与重构:“家国同构”
    第一节 “家国同构”观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与“家国同构”观
    第三节 纪实影片与“家国同构”观念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一、 “国家利益”至上
        二、 “党”“国”符号的合二为一
        三、 “私人空间”的“国有化”
        四、 性别定位与国家中心
第四章 文艺价值观的呈现与重构:“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
    第一节 “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的发展
        一、 “文以载道”观的历史渊源
        二、 “影以载道”观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纪实影片的“载道”历史
    第三节 纪实影片对“载道”观的呈现(1949-1976)
        一、 叙事结构展示“载道”功能
        二、 场景呈现“载道”功能
        三、 “色彩”修辞强化“载道”功能
    第四节 纪实影片对“载道”观的重构(1949-1976)
第五章 影像观的呈现与重构:“影戏”观
    第一节 中国电影理论与“影戏”观
        一、 关于“影戏”的论争与定型
        二、 “影戏”观念发展历史
    第二节 “影戏”观与电影创作
        一、 早期电影创作与“影戏”观
        二、 新中国的电影创作与“影戏”观
    第三节 纪实影片与“影戏”观的呈现(1949-1976)
        一、 人物形象的定型化
        二、 “幕表”式的叙事单元
        三、 戏剧冲突律
        四、 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策略
        五、 注重表现,疏离写实
    第四节 纪实影片对“影戏”观的重构(1949-1976)
第六章 民俗与民族艺术形式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第一节 纪实影片中的民俗、民族仪式
        一、 传统民俗仪式的借用与呈现
        二、 “仪式”化的影像
        三、 少数民族仪式的借用与呈现
    第二节 传统艺术与政治表述
    第三节 作为修辞的传统民俗和民族艺术
第七章 对传统观念影像呈现与重构的反思
    第一节 传统观念影像呈现与重构的必然
        一、 传统观念的稳定性
        二、 传统观念重构的必然性
    第二节 影像修辞与话语策略
        一、 影像修辞
        二、 话语策略
    第三节 政治想象与观念纠结
    第四节 景观呈现与纪实影片
附录
    重要参考资料
        一、 参考文献
        二、 参考影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 公开发表的论文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 获奖情况
后记

(2)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河南豫剧及其现代戏的历史演变
    1.1. 豫剧名称的演变
    1.2. 豫剧的起源与发展
    1.3. 豫剧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
    1.4. 豫剧现代戏的发展历程
        1.4.1. 1938——1949:初创阶段
        1.4.2. 1950——1965:变革阶段
        1.4.3. 1966——1977:停滞阶段
        1.4.4. 1978——现在:发展阶段
2. 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作品
    2.1. 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作品统计
    2.2. 河南豫剧现代戏的代表作品
        2.2.1. 《小二黑结婚》
        2.2.2. 《朝阳沟》
        2.2.3. 《人欢马叫》
        2.2.4. 《谎祸》
        2.2.5. 《倒霉大叔的婚事》
        2.2.6. 《老子·儿子·弦子
        2.2.7. 《香魂女》
        2.2.8. 《村官李天成》
        2.2.9. 《风雨故园》
        2.2.10. 《红高粱》
3. 河南豫剧现代戏的中原文化特色
    3.1. 河南豫剧现代戏剧本特色
        3.1.1. 题材选择
        3.1.2. 语言运用
        3.1.3. 人物塑造
    3.2. 豫剧现代戏的舞台艺术特色
        3.2.1. 音乐特色
        3.2.2. 导演艺术
        3.2.3. 表演特色
        3.2.4. 舞美艺术
4. 河南豫剧现代戏的现状与思考
    4.1. 豫剧现代戏发展现存问题
        4.1.1. 经费困难
        4.1.2. 人才危机
        4.1.3. 剧目创作质量的滑坡
        4.1.4. 观众市场的失守
    4.2. 当代豫剧独领风骚的原因
        4.2.1. 注重对应观众审美需求的剧目生产
        4.2.2. 实施促使剧目生产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4.2.3. 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4.2.4. 利用广电传媒激活广阔的演出市场
    4.3. 对豫剧现代戏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4.3.1. 增强观众意识和市场观念
        4.3.2. 加强创作队伍的建设
        4.3.3. 把剧目建设作为中心环节
        4.3.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4.3.5. 拓展豫剧传播途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 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 本文的基本思路、设想及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与工农兵关系的自我想像
    第一节 《我们夫妇之间》及其遭遇
        一、 两种生活环境中的“夫妻”关系
        二、 革命历史话语与个人生活话语的矛盾
    第二节 批判的背后
        一、 批判的缘起
        二、 批判的目的
    第三节 “小资”与知识分子的纠结
        一、 知识分子与“小资”的“血肉联系”
        二、 知识分子的“小资”趣味及其命运
第二章 正面形象
    第一节 无产阶级的革命者
        一、 对党忠诚,革命信仰坚定
        二、 对爱情及家庭生活的排拒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一、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二、 热爱祖国、献身艺术
    第三节 正面形象的成长之路
        一、 在革命战争中走向成熟
        二、 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模式
        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成长
第三章 反面形象
    第一节 反革命形象
        一、 革命中的特务和叛徒
        二、 农村中的反动地主
    第二节 不革命群像
        一、 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个人主义者
    第三节 “性”与“家”的意识形态性
        一、 对情色的利用与追求
        二、 对家庭生活的迷恋
        三、 美丽是罪
第四章 旧知识分子及其改造
    第一节 旧知识分子的改造理由
        一、 何谓旧知识分子
        二、 为何需要改造
    第二节 旧知识分子的改造过程
        一、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前进
        二、 改造与前进的“动力”
    第三节 旧知识分子的改造结果
        一、 从不问政治到关心政治
        二、 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
        三、 成为党的“知音”
        四、 改造中的质疑与批判
第五章 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
    第一节 “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一、 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农村、边疆
        二、 阶级立场鲜明,工作表现突出
        三、 青年知识分子的幸福观
        四、 “上山下乡”的难度
    第二节 “红、专”理论与“下乡”运动
        一、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二、 “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第六章 另类目光下的另类形象
    第一节 “百花时代”的另类目光
        一、 “时代的眼睛”
        二、 “双百方针”的提出
        三、 “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
    第二节 “百花时代”的爱情
        一、 政治化的爱情
        二、 对主流话语的逸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4)我国小学语文生态环境教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环境教育的兴起与界定
        1.2.2 国外环境教育概况
        1.2.3 国内研究
        1.2.4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
        1.2.5 发展趋势
    1.3 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
    2.1 环境观概述
    2.2 不同年代小学语文教材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及其环境观的分析
        2.2.1 60 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
        2.2.2 70 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
        2.2.3 80 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
        2.2.4 90 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
        2.2.5 21 世纪的小学语文课本
    2.3 不同年代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环境观的比较
        2.3.1 不同年代环境观的比较
        2.3.2 对不同环境观背后人们社会心态的分析
    2.4 当前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4.1 有关环保教育的内容设置散乱、不成体系
        2.4.2 重理论、轻实践
        2.4.3 加强语文教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战鼓催春 奔向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D]. 马修伦. 上海大学, 2013(06)
  • [2]当代河南豫剧现代戏创作研究[D]. 张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3]“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D]. 王金双. 南开大学, 2012(07)
  • [4]我国小学语文生态环境教育演变研究[D]. 陶爱萍.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5]星海·黄河[J]. 杨明敬. 广东艺术, 1999(04)

标签:;  ;  ;  

战鼓催春向未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