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沌学及其对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陶颖琪[1](2020)在《混沌理论视角下的折叠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上的多元融合促进了艺术之间的不断渗透与借鉴,建筑学范畴内也同样如此,不同思想的学科交叉给建筑学的发展给予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带来了俞发复杂多样化的建筑设计理念。随着社会工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审美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许多当代建筑师们受到多样的哲学、艺术等概念的影响开始打破设计的既定规则,不断探索着多样化的建筑形态,以富于动态化与差异化的形态语汇探索着当代建筑体系。混沌思想的出现则很好的概括了这种动态的设计概念思维。混沌的现象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彭加勒对自然界现象的思考,经过罗伦兹与约克等人的研究后正式提出了混沌理论,混沌理论认为世界以一种无序的秩序而存在,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模糊感,在建筑方面被作为研究建筑外部形态基础的一项理论知识。混沌理论所倡导的流动,分形,模糊等观点在建筑中也有大量的体现,其所提倡的观念为建筑的复杂性设计注入了活力。在当代复杂化建筑形态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建筑师们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开始运用掀起,弯曲,旋转,螺旋,叠加等设计策略则打破了建筑的均质与单一性,来创造出不同复杂形态的建筑作品。上世纪90年代格雷格·林恩将此建筑类型归纳为“折叠建筑”。而随着本文以混沌理论为思想基础,论述了其对于折叠建筑发展的影响,概述了混沌视角下的折叠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折叠化的一些特征,并运用SWOT分析法,总结分析出了混沌理论影响下关于折叠建筑的一系列半定性半定量的设计策略,旨在对当代复杂化的建筑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经验。
康玲玲[2](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卢倩[3](2020)在《《黄帝内经》的系统科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其本身包含着类似于现代系统论的朴素系统思想。现代系统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所以用现代系统论的视角去研究《黄帝内经》,发现其是一个具有极大研究意义的课题。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成书背景以及思想渊源的深度分析,得出《黄帝内经》受儒家、道家学说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朴素的系统论,但它本身的着眼点并不完全在客观对象的实际联系上,而是一种主观精神,所以《黄帝内经》本身包含的朴素系统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现代系统论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的横断学科,相继涌现了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成为21世纪发展最有前途的科学。因此将现代系统论思想与《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相结合,对提升当今社会的医学和学术思想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黄帝内经》的系统科学思想研究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演化性两大方面。通过对《黄帝内经》整体性的分析,发现其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不仅在结构上相互联系,更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另外通过整体性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出系统发展的演化路径及其规律,阐明养生观、病理两大系统在演化过程中的结构性规律以及各自形成的内外动力机制与微观和宏观机制。在实现人体健康发展的演化路径中,特别强调人体内部建设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以及作为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的推动作用,但是外部因素的引导只有在人体内部动力相协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整体和谐。同时在分析养生、病理时注重宏观特征影响微观个体,而稳定的宏观特征又是由大量的微观元素构成的,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综上所述,在分析《黄帝内经》系统科学思想的研究中运用整体性、演化性将各种因素进行优化整合,这样做既有利于借助《黄帝内经》中丰富的系统思想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系统思想,也有利于提高当今的中医临床水平,构建新型的医学模式,对当今的系统思想和医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谢姗[4](2020)在《混沌理论视野下的学校组织变革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机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与一般社会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组织内部呈现出明显的松散性结构形式,具有较强的耗散性组织特征。因此,在学校中单纯依靠强调线性化的科层制管理模式会给学校组织变革带来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学校组织变革策略容易偏离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学校组织变革内容对利益相关者的实际价值诉求关注不够;不同组织变革阶段之间缺乏连续性;难以发挥有限教育资源在学校组织变革开展过程中的最大效用;学校组织成员缺乏参与变革的内生动力,积极性不够。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这就使得学校组织管理存在明显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特征。基于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而创生的混沌理论,是用于解释社会中的不确定、非规则类现象的理论工具。混沌理论的分析范式与学校组织的松散结构特征相契合。运用混沌理论分析学校组织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为进一步优化学校组织变革的路径与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同时也对混沌理论进行了扩展性分析。运用混沌理论的视角对于当前学校组织变革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发现,学校组织习惯以线性化的思维模式确定变革的方向,以再制化的盲目模仿确定变革的具体推行措施,以层级化的学校组织运作方式支撑学校组织变革的实施,以单向封闭的学校组织变革反馈与问责机制进行组织变革评价,以单一片面的人性观理解学校成员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等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所在。运用混沌理论的新视野优化学校组织变革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学校应始终保持对学校组织变革初始条件变化的敏感依赖,灵活确定学校组织变革目标;着力突出学校组织分散结构特征,探索创建学校组织变革原型;适当引入模糊式管理思维,变革传统学校组织管理模式;合理运用吸引子作用机制,构建多主体学校组织变革问责机制,开放式学校组织变革反馈体系;树立学校组织成员人性整体假设观念,全方位激发学校组织变革的多元动力。
王松磊[5](2019)在《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之所以把马克思的这段话放在摘要的第一段,是因为这段话是贯穿于本研究的灵魂。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不能离开历史,隔离传统。理解传统社会,才能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相比阶级分析法、传统-现代理论范式、国家-社会二分法、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唯物史观能提供更科学的视角,来理解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依据唯物史观,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传统农业中国的生产力状况。文明社会早期阶段,地理环境作为“初始条件”,其特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导致人类结束了“原始的丰裕生活”,不得不驯化可食用的物种,进而发明了农业。作为劳动对象,黄土的土壤环境、冬干夏湿的气候特点以及粟和黍的植物特性,产生了旱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限制,农业生产工具没有根本的革新,生产工具的驱动力长期以自然力为主。第二部分论述了生产关系的相关核心概念和不同社会类型的生产关系特点。分配是以权威为媒介的生产关系,这是传统农业中国社会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交换是遵循价值规律的生产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分配与交换并重。基于交换和分工的集体是生产上相互依赖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基于分配关系的集体是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生产上自给自足的个体的强制性共同体。两种类型的集体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中国的集体属于后一种类型。第三部分阐明了交换关系在传统农业中国的约束条件。受到交通运输成本的影响,交换关系在中西方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由于存在优良的河流和海洋,西方社会的交换关系具有天然优势。而在传统的农业中国,道路、河流、运河等交通运输条件则依赖中央政府的能力。社会分工与交换,在西方是基于经济需求,在传统农业中国则基于政治需求。无论是起源还是后来的发展,商人和工商业均受制于政治统治。第四部分对集体社会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对外扩张和防御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内统一作为保障。农耕生产方式的内敛性则产生了对内排斥军事暴力和离心倾向。由于公有制、资源稀缺性、集中分配的管理方式和服从权威的共性,使农耕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能够结合在一起,其最佳方式就是兵农合一的集体制度。最大的集体单位是天下(国家),最小的集体单位是个体家庭,与家族、宗族、官僚制等其他类型的集体单位,共构成了包含许多集体单位的等级性集体社会。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第五部分对家国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交换关系为经济基础,西方的家国异构本质上是私的家庭的血缘亲属关系不同于公共权力的国家的政治关系。而传统农业中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分配关系为基础,家国同构是伦理道德和父家长权威的结合。随着农耕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应当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家国关系。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农业中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集体社会;第二,传统中国集体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分配为中心环节,当前中国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提高交换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第三,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底色具有多层性。
孟小非[6](2019)在《社会预警论》文中研究表明最大的风险往往不在于风险自身,而是人们对于风险的无意识和无准备。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与各种社会风险共存共舞的阶段,因此,通过社会预警活动对社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展开超前性认识,构成了当前哲学认识论,尤其是社会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预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识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态的反思性认识,是人类追求在更高程度上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本质性活动。人类实践活动中实践预期与实践结果始终存在着一致与冲突两种可能性,而正是后一种可能性构成了社会风险的存在论之基。社会预警就是通过识别、分析、预测、监测、评估和反馈等一系列认知环节对这一社会风险所展开的超前性认识活动。这一认识活动的特殊性表现为时间向度上的超前性,价值向度上的批判性,认识过程上的复杂性,认识结果上的客观性;这一认识活动的根本功能在于通过划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边界,并对其逼近这一边界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评估和预测,并以警报的形式反馈给社会,以更好地规范和引导社会良性发展,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功能的实现包含着社会现象的认识与评价、社会实践的规范和引导、社会系统的优化与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四个基本层次。从社会预警活动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不同时代的社会预警活动映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活动方式、世界观、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等的差异,而正是这些因素塑造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预警活动的独特历史样式。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更多依赖于人们的感性想象能力,形成一种带有浓烈神秘色彩的神灵性预警方式,主要包括通过神话传说进行的社会预警、通过占卜进行的社会预警以及通过宗教禁忌进行的社会预警;农业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主要依赖于人们的直观经验能力,形成了通过自然经验进行的“天人感应”式社会预警,以及通过社会历史经验进行的“史鉴”式社会预警;工业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进入了科学化发展的阶段,伴随着理性的觉醒形成了理性思辨式的社会预警,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形成了实证科学式的社会预警;信息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主要是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而形成的数字化社会预警,具体表现为运用计算机仿真模型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展开的社会预警活动。从社会预警活动的内在结构来看,社会预警系统就是社会预警主体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以及各种物质的、理论的中介工具作用于社会预警客体的动态的认知活动系统。社会预警主体是处在一定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社会关系当中的有着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现实的人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不同层级的社会组织;社会预警的客体是社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风险;社会预警的中介是被社会预警主体用来对社会预警客体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并发出警报的各种认识工具、手段和方法构成的集合。从社会预警活动的现实发生来看,社会预警活动现实发生的前提既不是某种作为最高存在者的“实体”,也不是意识范围内的某个最高范畴,而是现实的感性实践活动。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认识活动是一个由多种相互关联的认知环节逐步展开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现和辨识各种警兆、明确和判定具体警情、反思和探寻深层警源、划定和确认明确警限、预测和监测动态警势、评估和划分不同警级、反馈和发布梯级警报、决策和生成对应预控方案等具体认知环节。并且在这些认知环节在展开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社会预警主体的有限性与社会预警客体的复杂性问题,社会预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反射性问题,社会预警中的“偶然性”与“自风险性”问题,社会预警活动中关涉的正义问题,社会预警中警报信息社会化面临的信任问题等等。超越社会预警现实发生过程中的认知难题,科学推进社会预警活动既需要完善原有的方法,也需要探索新的方法,但无论是原有方法的改善还是新方法的发现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原则,本着“如何做到更科学地社会预警”这一总体目标,这一方法论原则至少应该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时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事实性研究、价值性研究与实践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等。运用业已获得的社会预警的理论认识来反观当前中国社会预警发生的独特境遇,是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呈现当前中国社会风险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揭示其历史进步与现实问题,最后探索其未来发展的对策与方案,以期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推进社会预警理论研究,并为实践方向提供规范与指引。
肖昊[7](2019)在《当代整体主义思潮引发的科学观变革及其启示研究》文中提出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洛伦兹的混沌学、拉兹洛的系统哲学为主要代表的当代整体主义思潮,对近代科学观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批判继承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思想,形成了以整体性、过程性、有机性、生态性和系统性为特征的哲学体系。当代整体主义思潮克服了近代西方哲学中呈现的现代性特征——主客二分、机械论、还原论和二元论的弊端,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丰富科学技术发展的思路。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当代整体主义兴起。这一部分论述了当代整体主义思潮的溯源和早期发展。第二部分为当代整体主义思潮的概述。主要介绍了当代整体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为当代整体主义影响下的科学观变革。介绍了近代科学观的主要特征和整体主义视域下的科学观两部分内容。第四部分是建构立足于当代科技发展的整体主义图景。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分析了当代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其次,介绍了整体主义的实践意义;最后,针对当代科学发展带来的问题,建构整体主义图景。
徐胜楠[8](2019)在《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高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21世纪经济社会的全球化发展,信息高速流通,以及市场雇佣关系改变,高职生的生涯环境愈来愈复杂。传统的线性的、静态的、还原式的生涯发展理论,已难以适应新环境下高职生生涯规划和发展的需求。本研究将生涯混沌理论应用于高职生的生涯规划,有助于高职生在秩序与混乱,稳定与非稳定、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生涯环境中,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涯规划;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生涯规划辅导和咨询工作提供新的视角、观点和更有效的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个案法,根据对“混沌”语义和混沌理论的研究,从初值敏感性、非线性和自相似性三个特征出发,分别对高职生生涯规划中存在的偶然事件、吸引子、分形进行了具体的探索。在对偶然事件的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找出我国高职生生涯规划过程中的敏感因子,即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个人联结和工作兴趣,编制出可用于我国高职生生涯规划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偶然事件问卷,并用SPSS进一步检验了五种因子在高职生生涯规划中的影响差异。在对吸引子的研究中,通过个案法展开了个案咨询工作,分析高职生生涯规划中点、摆、环面和奇异吸引子的表现形式,以案例呈现的方式完成吸引子在高职生生涯规划的应用研究。在对分形的研究中,根据分形结构的显着特征——自相似性,探索隐喻在高职生生涯规划中的指导意义。采用个案法,根据原型叙事原理,提出分形在高职生生涯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发现,生涯混沌理论在促进高职生理解生涯本质和提高抗挫能力、学校改进生涯规划课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偶然事件对高职生生涯规划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学校环境因素,因此学校应主动承担起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责任,紧跟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不断改进学生生涯课程和生涯咨询工作。吸引子在高职生形成封闭或开放系统思维方面起着较大作用。研究发现,开放系统思维能够有效促进高职生认识生涯的动态变化。高职生识别生涯系统的吸引子形式,是理解复杂的生涯路径的关键。最后,研究发现,在个体的生涯中也存在分形结构的自相似性。高职院校教师可根据这一特征,依靠隐喻的方式展开生涯咨询,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生涯故事,从而达到构建自己生涯路径的目的。
张明强[9](2019)在《古希腊管理思想中的系统思维研究》文中提出西方最早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站在系统思维这一全新角度重新审视、剖析、解读古希腊时期的主要管理思想,可以赋予这些内容新的理论生命与价值。将系统思维的主要特征与古希腊管理思想材料相比较,可以发现以下三点共性特征,即动态开放性特征、整体性特征以及双向因果关系特征。柏拉图、亚里士多、色诺芬三者的管理思想中被管主体与客体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城邦动态演化过程的认识和对城邦公民教育实践的认知中蕴含着系统思维中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不论是柏拉图对至善城邦的描绘,还是天赋理念分工思想,柏拉图力求城邦完全“齐一”,其城邦管理思想中蕴含着浓重的整体性思维。另外,亚里士多德在其学说内容中,提及与构建出了符合现实最为优良的城邦,其必将是反完全“齐一”性,必定是包含差异性的城邦整体。最值得分析的是,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城邦管理中,无论对公民的工作环境,还是城邦教育实践,都力求公民身心一体式整体发展。古希腊管理思想中对于管理过程的描述存在整体对部分的宏观指向作用和微观行为的整体涌现两种现象,从环境效应、结构效应、组分效应、规模效应四点可以进行分析与论述。
谢清伦[10](2019)在《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理 ——盛隆“群体老板制”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和分享经济引发共创共享的新经济,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中国政府持续的深化改革倡导共创共享的发展理念。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主力军和创新主体,实现共创共享已成为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然而企业如何实现共创共享?其关键不仅在于组织本身,而在于企业中的每个个体创造力的被激发及个体间的有效协同,从而实现共享价值的创造。那么,如何让组织中的个体发挥其潜在的才能,实现组织与个人的融合、共创、共享,使“我”成为“我们”,“个体价值”成为“整体价值”,已成为当前管理领域面临的难题。以往的文献对企业共创或共享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但研究成果比较零散和呈现碎片化。本研究以企业案例出发系统探讨共创共享管理及其运行机理。本研究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优秀民营企业——盛隆电气集团及其独创的“群体老板制”为案例,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比较研究方法论;结合自组织理论、目标融合理论、竞合理论等理论,探索构建整体的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要素模型、组织结构、背后的管理哲学基础,全面解析包括形成条件控制、动力机制、耦合机制、演化机理等相互联系的各个层面的运行机理;并提炼、对比分析本研究构建的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提出普适性的问题解决思路和实施策略。首先,通过对盛隆“群体老板制”典型案例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提炼出“群体老板制”的内涵结构维度,在对各维度进行内容解析和内在关系解析的基础上,阐明共创共享内涵本质,构建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型理论框架。并详细阐释了模型构成要素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呈现了“以哲学共有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全新企业构建理念,以及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的独特分配机制和运营机制,通过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融合形成共创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其次,论文深入解构盛隆“群体老板制”的组织结构特征,提出了共创共享组织三维结合的组织结构。一维的是化小、化简的自我管理的“自组织体”,组成多元化、网络状;一维的自组织结构又经过成长再分立,形成二维的自相似、自嵌套的分形结构。分形结构表现为不断产生新的细节,又不只是简单的放大,而是可以最少的资源使系统功能最大化。最后是三维立体的人才活水的超链接结构,充分激活员工个体,使组织结构具有高度动态性,可以对不可预测的环境波动迅速反应。同时,论文进一步探究了企业如何通过三维结构的适应性扩展和动态协同,实现的组织与个人的共创共享。再次,论文运用自组织理论的系列方法论,结合盛隆“群体老板制”案例的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企业组织与个人共创共享的运行机理。一是运用耗散结构方法论探讨共创共享自组织的条件控制,总结出了文化开放、组织无边界、组织高度流动性和敏捷性、组织内部的开放性和磁石效应5大系统开放策略;借助心理所有权理论,总结出系统远离平衡态的4个条件,即管理者对员工所有权的高度认可、员工对所有权的合法性认知、“自我实现”的晋升机制,以及提高员工期望满足程度和成就感;二是运用协同学方法论解析共创共享自组织的动力机制,即共创共享系统的序参量是“优秀案例调控”,提出制造智力型涨落的3个途径,包括建立以盛隆大学为主体的学习型组织、目标扰动和充分给予内部各业务单元自由度;三是运用超循环方法论构建共创共享体系个人和组织结合的循环耦合环节,揭示“群体老板制”的超循环耦合机制是帮扶传承;四是运用混沌方法论演绎共创共享自组织的演化过程,明确了共识、共治、共创、共享和共赢,与奇异吸引子、系统的初级有序、混沌和高级有序状态间的关系,揭示了在混沌状态中系统如何通过开放、序参量、涨落、超循环耦合等的相互作用,推动系统向更高级有序演化,进而螺旋进化。最后,基于对案例的系统剖析总结出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特点,并综合对比分析企业共创共享自组织管理模式与传统“以企业为中心”的他组织管理模式,深入解析二者的特点及其优缺点,从而揭示这两种管理模式的管理哲学基础存在的本质差别,及其适应的不同环境条件,提出推动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原则性、思路:首先要判断实际应用的管理哲学与环境的匹配性,依据环境要求来调整变革管理哲学基础;基于不同管理哲学发展而来的管理模式及其管理工具,不能互为解决方案;而要在理解共创共享管理哲学的基础上去发展、完善新的管理手段。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普适性的实施策略。本研究试图将企业内部组织与个人如何实现共创共享的路径和机制,从管理模型、组织结构设计、自组织特点、动力机制、演化过程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在分析构建共创共享管理模式时,不仅关注其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的研究与设计,更重视其背后的哲学基础和管理理念的分析;通过盛隆案例,深入分析了企业管理的“中国经验”与“中国哲学”的结合关系,建立共创共享管理的理论框架,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中加以借鉴。本研究的研究贡献包括如下方面:1、构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共创共享管理理论框架,为动态变化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模式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该理论模式的典型意义在于:不同于现代主流管理学研究“以企业为中心”的基本假设和根本依托点,共创共享管理模式下组织核心不再是实现企业目标,而是个人的成长、成功、成才;人不再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来看待,而企业则成为培养人的个性健康发展的资源和平台。2、本研究以系统整体为出发点,遵循系统分析的思路,以确保对共创共享组织机理研究的系统完整性和结构严谨性,有利于弥补现有共创共享研究过于零散和碎片化的不足。3、以自组织理论体系为研究基石,系统性地研究共创共享运行机理。从而能为共创共享组织构建提供从前提条件、动力机制、到结构、耦合、演化等全面系统的理论和策略支持。同时可以更好地揭示自组织各理论研究侧重点之间的密切内在关联性,为自组织理论体系应用于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范例。4、在详细对比共创共享自组织管理模式与传统他组织管理模式在管理哲学、管理特点和管理优缺点差别的基础上,提出共创共享组织的问题解决原则:两类管理模式不能互为解决方案,而要在理解其管理哲学的基础上去发展、完善新的管理手段,并由此提出了新的管理实施策略以切实地指导实践。这对纠正共创共享管理实践中已经出现,以及潜在的观念误区,进而引导新生的管理模式持续地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二、混沌学及其对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沌学及其对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混沌理论视角下的折叠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混沌思想对于当代复杂化建筑形态的影响 |
1.1.2 折叠建筑的发展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混沌理论与建筑 |
1.3.2 建筑的可折叠性 |
1.3.3 小结 |
1.4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混沌理论与折叠建筑的关联性 |
2.1 混沌理论的概念 |
2.1.1 混沌理论的发展 |
2.1.2 混沌理论的特征 |
2.2 建筑中的“混沌” |
2.2.1 空间的流动性 |
2.2.2 几何的分形性 |
2.2.3 折叠的同构性 |
2.3 “混沌”影响下的折叠建筑的发展 |
2.3.1 从实践到归纳——折叠建筑的起源 |
2.3.2 从群体到流动——“混沌”影响下的折叠建筑 |
2.4 本章小结 |
3 混沌理论视角下的折叠建筑模型建构表达 |
3.1 形态表达—螺旋中的连续折叠 |
3.1.1 螺旋中的连续交织 |
3.1.2 莫比乌斯环中的螺旋 |
3.2 平面表达—网格化的自相似性折叠 |
3.2.1 类型学的编织叠加 |
3.2.2 拟态地形中的整体折叠 |
3.3 空间表达—内与外的渗透折叠 |
3.3.1 多重扭曲形成的空间序列 |
3.3.2 翻转产生的内外折叠 |
3.4 结构表达—结构层面的折叠应用 |
3.4.1 局部空间的梁与柱折叠 |
3.4.2 建筑整体结构的折叠 |
3.5 本章小结 |
4 混沌视角下的折叠建筑设计策略—以SWOT分析为例 |
4.1 边界模糊——互渗式的分解与重构 |
4.1.1 疏离化边界 |
4.1.2 叠层化边界 |
4.1.3 SWOT分析 |
4.2 动态秩序—分形中的网格化叠加 |
4.2.1 拓扑式重复 |
4.2.2 漫游式路径 |
4.2.3 随机性路径 |
4.2.4 SWOT分析 |
4.3 融合再造—拟态地形中的肌理延伸 |
4.3.1 “茎干”式延伸 |
4.3.2 镶嵌式表皮构造 |
4.3.3 情景式交互空间 |
4.3.4 SWOT分析 |
4.4 折纸式折叠 |
4.4.1 折纸化建筑 |
4.4.2 非精确几何 |
4.4.3 SWOT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当代折叠建筑设计策略应用 |
5.1 案例调研 |
5.2 设计实践:动态秩序—苏州吴中区天文馆设计 |
5.2.1 背景概括 |
5.2.2 设计策略及手法 |
5.2.3 形态体系 |
5.2.4 生成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吴江区天文馆投标相关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学术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黄帝内经》的系统科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内容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黄帝内经》成书及主要思想 |
第一节 《黄帝内经》的成书背景 |
一、《黄帝内经》成书的时代背景 |
二、《黄帝内经》成书的思想背景 |
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主要思想 |
一、《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思想 |
二、《黄帝内经》的养生观 |
三、《黄帝内经》的病理思想 |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整体性思维分析 |
第一节 基础理论的整体性思维 |
一、阴阳学说的整体性 |
二、五行学说的整体性 |
第二节 养身观中的整体性思维 |
一、养生观中时间与空间结合的理念 |
二、养生观中“天人相应”的整体理念 |
第三节 病理中的整体性思维 |
一、整体视野下病机的演化 |
二、多元维度下分析病机的诊断方法 |
三、在整体论的角度下分析针灸的使用原则 |
第三章 《黄帝内经》的演化性思维分析 |
第一节 基础理论的演化性思维 |
一、阴阳学说的演化性 |
二、五行学说的演化性 |
第二节 养生观中的演化性思维 |
一、养生观中“结构演化”的哲学理念 |
二、养生观中“联系与转换”的思维方式 |
第三节 病理中的演化性思维 |
一、病机的内外动力机制分析 |
二、诊断方法的稳定性与随机性 |
三、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针灸使用的原则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系统科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黄帝内经》系统科学思想的当代医学价值 |
一、有益于促进中西医交流汇通 |
二、有益于提高中医临床水平 |
三、有益于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
第二节 《黄帝内经》系统科学思想的当代思想价值 |
一、对象数思维模式构建的启示 |
二、对气化思维模式构建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混沌理论视野下的学校组织变革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混沌 |
2.学校组织 |
3.学校组织变革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创新点 |
一、混沌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一)西方混沌理论 |
1.思维模式的非线性 |
2.思维模式的整体性 |
3.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 |
4.双向作用的吸引子 |
5.自我嵌套的分形结构 |
6.正负循环的反馈机制 |
(二)老庄混沌思想 |
1.道法自然 |
2.浑沌自然 |
二、学校组织变革策略的现实困境 |
(一)学校组织变革偏离既定目标 |
(二)学校组织变革内容较少顾及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 |
(三)学校组织变革过程缺乏连续性 |
(四)学校组织变革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
(五)学校组织成员参与变革的内在动力不足 |
三、混沌理论视野下学校组织变革过程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线性化的学校组织变革思维模式 |
(二)再制化的学校组织变革决策模式 |
(三)层级化的学校组织运作方式 |
(四)单向封闭的学校组织变革反馈与问责机制 |
(五)片面的学校组织成员人性观 |
1.“经济人”假设 |
2.“被动参与者”假设 |
3.“局外人”假设 |
四、基于混沌理论的学校组织变革策略构建 |
(一)保持初始条件变化敏感依赖,灵活确定学校组织变革目标 |
1.保持对教育政策环境变化的敏感依赖 |
2.保持对学校组织成员态度变化的敏感依赖 |
3.保持对学校组织结构变化的敏感依赖 |
4.保持对学校组织文化变化的敏感依赖 |
(二)突出学校组织分形结构特征,创建学校组织变革原型 |
(三)变革传统学校组织管理模式,适当引入模糊式管理思维 |
(四)合理运用吸引子作用机制,完善问责与反馈体系 |
1.建立多主体学校组织变革问责机制 |
2.构建开放式学校组织变革反馈体系 |
(五)秉持学校组织成员人性整体假设观,激发变革的多元动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5)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提出问题 |
(二)思维历程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阶级分析法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研究述评 |
(二)传统——现代理论范式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转型研究述评 |
(三)国家——社会理论范式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研究述评 |
(四)新制度经济学与农业中国的集体产权研究评述 |
三、思路方法 |
(一)研究旨趣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1章 黄土地上的社会生产力 |
1.1 地理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 |
1.1.1 地理环境特性决定生产力发展状况 |
1.1.2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初期起决定性作用 |
1.1.3 地理环境特性的“蝴蝶效应” |
1.2 地理环境特性与农业革命 |
1.2.1 原始社会的“丰裕生活”走向资源稀缺 |
1.2.2 物种特性产生不同社会组织制度 |
1.3 黄土环境与黄土文明新论 |
1.3.1 黄土文明而非黄河文明 |
1.3.2 黄土分布于华夏文明核心区 |
1.3.3 黄土成因决定中国农业社会的起源 |
1.4 黄土土壤与定居式旱作农业 |
1.4.1 黄土土壤特性产生旱作农业 |
1.4.2 旱作农业产生轮耕制 |
1.4.3 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中国特色的上层建筑 |
1.5 农业生产工具与驱动动力 |
1.5.1 农业生产工具的自然和人为局限 |
1.5.2 青铜很少用做农业生产工具 |
1.5.3 驱动动力长期以自然力为主 |
小结 |
第2章 以分配为中心环节的生产关系 |
2.1 相关核心概念新解 |
2.1.1 作为前提性存在的生产 |
2.1.2 以权威为媒介的等级性分配 |
2.1.3 遵循价值规律的交换 |
2.1.4 以分配关系为基础的集体权威 |
2.2 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新解 |
2.2.1 交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 |
2.2.2 分配是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 |
2.2.3 交换和分配并重是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
2.3 传统农业中国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
2.3.1 西方交换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
2.3.2 传统中国分配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
2.3.3 对若干重要问题的反思 |
小结 |
第3章 受限制的交换关系 |
3.1 交换关系的生产力限制 |
3.1.1 西方社会交换关系存在天然优势 |
3.1.2 传统中国交换关系存在天然局限 |
3.1.3 运输成本对交换关系影响深远 |
3.2 政治统治主导下的社会分工与交换 |
3.2.1 政治需求产生分配的社会分工 |
3.2.2 政治需求导致青铜业与农业分离 |
3.2.3 制陶业与农业关系复杂 |
3.2.4 纺织业与农业结合产生自然经济 |
3.3 官商关系新论 |
3.3.1 “商人”自起源就出身低贱 |
3.3.2 战国以后抑商成为基本国策 |
3.3.3 商人无取得政权之可能 |
3.3.4 官营工商业排挤私营工商业 |
小结 |
第4章 农耕生产方式和军事制度合成的集体社会 |
4.1 农耕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性 |
4.1.1 战争起源于社会生产方式 |
4.1.2 农耕生产方式扩张与防御 |
4.1.3 农耕生产方式要求政治统一 |
4.2 农耕生产方式的对内收敛性 |
4.2.1 农耕生产方式对内排斥军事暴力 |
4.2.2 农耕生产方式天然地存在内部离心力 |
4.3 农耕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的契合 |
4.3.1 契合于资源稀缺性 |
4.3.2 契合于集中分配的管理方式 |
4.3.3 契合于集体权威 |
4.4 集体社会的形成 |
4.4.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 |
4.4.2 最大的集体单位是天下(国家) |
4.4.3 最小的集体单位是个体家庭 |
小结 |
第5章 伦理和权威的家国同构 |
5.1 西方社会的家国异构论 |
5.1.1 亚里士多德:家务管理异于城邦政治 |
5.1.2 梅因:地域国家取代血缘政治 |
5.1.3 摩尔根:血缘人身关系的古代社会与地域财产的政治国家 |
5.1.4 恩格斯:血缘亲属与阶级国家 |
5.2 传统中国的家国同构论 |
5.2.1 西方思想家:伦理道德与家父权力的家国同构 |
5.2.2 日本学者:秩序的家国同构 |
5.2.3 中国学者:宗法的家国同构 |
5.2.4 梁漱溟:伦理的家国同构 |
5.3 对家国异构论与同构论的再思考 |
5.3.1 西方社会家国异构的质疑 |
5.3.2 传统中国家国同构论的缺陷 |
小结 |
结论 |
(一)传统农业中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集体社会 |
(二)传统中国集体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分配关系为中心 |
(三)传统农业中国具有多重社会底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社会预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2 社会预警的基本规定 |
2.1 社会预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2.2 社会预警内涵的多维界定 |
2.3 社会预警的特殊性规定 |
2.4 社会预警的功能性规定 |
3 社会预警的历史形态演进 |
3.1 社会预警历史形态演进考察的维度 |
3.2 原始社会的社会预警 |
3.3 农业社会的社会预警 |
3.4 工业社会的社会预警 |
3.5 信息社会的社会预警 |
4 社会预警的系统结构 |
4.1 社会预警主体 |
4.2 社会预警客体 |
4.3 社会预警中介系统 |
5 社会预警的现实发生 |
5.1 社会预警现实发生的实践根基 |
5.2 社会预警现实发生的认知过程 |
5.3 社会预警现实发生的认知难题 |
6 科学社会预警的方法论原则 |
6.1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原则 |
6.2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时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
6.3 事实性研究、价值性研究与实践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
7 社会预警的当代中国境遇 |
7.1 当前中国社会风险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
7.2 当前中国社会预警的历史进步与现实问题 |
7.3 当前中国社会预警未来发展的对策与方案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当代整体主义思潮引发的科学观变革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1)整体主义为主要线索的研究 |
(2)整体主义的学派及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的研究 |
(3)当代科技发展现状及特点的研究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一、当代整体主义思潮的兴起 |
(一)当代整体主义思潮溯源 |
1.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学 |
2.亚里士多德的整体论 |
3.康德的知识整体论 |
4.黑格尔整体性和体系化的哲学 |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整体观 |
(二)整体主义的早期发展 |
1.科学基础 |
2.直接理论来源 |
二、当代整体主义思潮概述 |
(一)当代整体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
1.怀特海的过程哲学 |
2.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
3.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
4.洛伦兹的混沌学 |
5.拉兹洛的系统哲学 |
(二)当代整体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 |
1.整体性 |
2.过程性 |
3.有机性 |
4.生态性 |
5.系统性 |
三、当代整体主义影响下的科学观变革 |
(一)近代科学观的主要特征 |
1.“实验—数学”科学方法论的确立 |
2.机械自然观的兴盛 |
3.物理世界中还原论的说明和机械决定论 |
(二)当代整体主义对近代科学观的批判 |
1.反对主客二分的二元论 |
2.反对机械论 |
3.反对还原论 |
四、建构立足于当代科技发展的整体主义图景 |
(一)当代科技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
1.当代科技发展现状 |
2.当代科技应用过程中引发的问题 |
(二)当代整体主义的实践意义 |
1.对男权制的超越 |
2.对消费主义的超越 |
3.对经济主义的超越 |
4.对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超越 |
(三)当代整体主义视域下的图景 |
1.当代整体主义影响下的自然观 |
2.当代整体主义影响下的科学观 |
3.当代整体主义影响下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高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高职学生 |
1.5.2 生涯规划 |
第二章 生涯混沌理论内涵 |
2.1 生涯混沌理论的形成 |
2.1.1 “混沌”的语义研究 |
2.1.2 混沌理论的出现 |
2.1.3 生涯混沌理论的形成 |
2.2 生涯混沌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 生涯混沌理论对高职生生涯规划的意义 |
第三章 基于生涯偶然事件论的高职生生涯规划 |
3.1 偶然事件的内涵 |
3.1.1 “偶然事件”的定义 |
3.1.2 影响生涯发展的偶然事件种类 |
3.2 具有本土特色的偶然事件问卷的编制 |
3.2.1 编制方法 |
3.2.2 调查实施 |
3.2.3 初始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3 高职生偶然事件问卷调查报告 |
3.3.1 调查目的 |
3.3.2 样本情况 |
3.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4 调查结论 |
3.4 高职生生涯规划中偶然事件的意义 |
第四章 基于生涯吸引子的高职生生涯规划 |
4.1 生涯中四种常见的吸引子 |
4.1.1 点吸引子 |
4.1.2 摆吸引子 |
4.1.3 环面吸引子 |
4.1.4 奇异吸引子 |
4.2 四种吸引子在高职生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
4.2.1 点吸引子的应用 |
4.2.2 摆吸引子的应用 |
4.2.3 环面吸引子的应用 |
4.2.4 奇异吸引子的应用 |
4.3 高职生生涯规划中吸引子的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生涯分形结构的高职生生涯规划 |
5.1 分形的内涵 |
5.1.1 分形的产生 |
5.1.2 分形的特征和分类 |
5.2 高职生生涯规划中分形的应用 |
5.2.1 分形结构之原型叙事 |
5.2.2 生涯中原型叙事的应用 |
5.3 高职生生涯规划中分形的意义 |
第六章 总结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古希腊管理思想中的系统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古希腊管理思想中的动态开放性分析 |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管理思想的动态特征 |
一、柏拉图管理思想中的动态性思维 |
二、亚里士多德城邦管理思想中的动态性思维 |
第二节 古希腊城邦管理思想的开放特征 |
一、色诺芬分工管理思想中蕴含的开放性思维 |
二、柏拉图理想国中人事安排中所具有的开放性思维 |
三、亚里士多德构建中道城邦措施中蕴含的开放性思维 |
第二章 古希腊管理思想中的整体性分析 |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管理中的整体性思维 |
一、柏拉图城邦治理理论中的整体性思维 |
二、亚里士多德“差异化”城邦管理理念中的整体性思维 |
第二节 古希腊公民教育管理思想中的整体性思维 |
一、色诺芬“身心和谐发展”分工管理理论的整体性思维 |
二、柏拉图公民多元化教育理念的整体性思维 |
三、亚里士多德公民管理培养理念的整体性思维 |
第三节 古希腊管理思想中的整体协作思维 |
一、柏拉图城邦生活管理思想中的整体协作思维 |
二、色诺芬家庭分工理论中的整体协作思维 |
第三章 古希腊管理思想中的双向互动关系特征 |
第一节 管理过程中整体对部分的宏观指向作用 |
一、系统整体的意义 |
二、古希腊管理思想中整体宏观指向机制 |
第二节 管理过程中微观行为的整体涌现 |
一、系统微观行为的意义 |
二、古希腊管理思想中微观涌现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理 ——盛隆“群体老板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标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案例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研究案例 |
二、企业共创共享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自组织理论 |
二、目标融合理论 |
三、竞合理论 |
四、心理所有权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共创共享的研究类型综述 |
二、自组织理论视角的共创共享研究 |
三、共创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
四、共创共享的管理哲学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设计思路 |
一、整体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应用 |
一、实用主义理论范式与混合型研究策略 |
二、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依据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资料收集 |
二、资料分析过程 |
三、研究效度和信度保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型构建 |
一、开放式译码 |
二、主轴式译码 |
三、选择式译码 |
第二节 共创共享管理模型阐释 |
一、群体老板制的基础和灵魂 |
二、群体老板制的核心 |
三、群体老板制支柱之一 |
四、群体老板制支柱之二 |
五、群体老板制的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盛隆共创共享的多维组织结构研究 |
第一节 盛隆的一维结构:自组织体 |
一、自组织体的理论来源 |
二、盛隆“群体老板”自组织体结构的设计特点 |
第二节 盛隆的二维结构:分形结构 |
一、分形结构理论来源 |
二、盛隆的组织分形结构 |
第三节 盛隆的三维结构:人才活水的超链接结构 |
一、超链接结构理论来源 |
二、盛隆的组织超链接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共创共享的运行机理 |
第一节 共创共享体系的自组织特性 |
一、共创共享体系与自组织 |
二、盛隆“群体老板制”共创共享体系的自组织特征 |
第二节 共创共享自组织的条件控制 |
一、系统开放与熵流控制 |
二、远离平衡态与心理所有权 |
第三节 共创共享自组织的动力机制 |
一、序参量分析 |
二、制造涨落 |
第四节 共创共享自组织的超循环耦合机制 |
一、超循环理论 |
二、“群体老板制”的超循环耦合机制——帮扶传承 |
三、共创共享自组织超循环耦合的功能特点 |
四、个人与组织的超循环耦合模型 |
第五节 共创共享自组织的演化机理 |
一、混沌演化奇异吸引子 |
二、混沌演化初级有序 |
三、混沌态作用机理 |
四、混沌演化高级有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共创共享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
一、管理特点对比分析 |
二、两种管理模式对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
第二节 构建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
一、构建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问题分析 |
二、问题解决思路分析 |
第三节 共创共享管理模式实施策略 |
一、建立对新管理范式的理解认知 |
二、明确管理角色和任务转变 |
三、横向信息交流渠道 |
四、共创共享管理品牌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
一、理论贡献 |
二、管理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混沌学及其对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混沌理论视角下的折叠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陶颖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3]《黄帝内经》的系统科学思想研究[D]. 卢倩.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4)
- [4]混沌理论视野下的学校组织变革策略研究[D]. 谢姗.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D]. 王松磊. 山西大学, 2019(02)
- [6]社会预警论[D]. 孟小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当代整体主义思潮引发的科学观变革及其启示研究[D]. 肖昊. 渤海大学, 2019(10)
- [8]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高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D]. 徐胜楠. 东南大学, 2019(06)
- [9]古希腊管理思想中的系统思维研究[D]. 张明强.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10]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理 ——盛隆“群体老板制”实证研究[D]. 谢清伦. 武汉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