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包积液诊治体会:附9例临床分析

恶性心包积液诊治体会:附9例临床分析

一、恶性心包积液诊断治疗体会——附9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树会[1](2013)在《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康维抗返流引流袋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中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认为心包积液是心包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病因繁多。在我国由恶性肿瘤转移或直接侵袭心包所引发的恶性心包积液的比例呈逐年增多趋势。恶性心包积液常常为肿瘤晚期的一种重要表现。患者常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胸痛、胸闷、气短,严重时可有显着的呼吸困难、心包压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恶性心包积液具有反复性、顽固性、血性渗出等特点,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B超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然而,临床中缺少与中心静脉导管匹配的专用体液收集装置。临床医师常常根据自己经验,利用手边材料,自制心包积液收集装置,如引流瓶或引流袋等。由于这些自制的心包积液收集装置存在取材不便、制作繁琐、连接耗时、易脱落、安全性低、引流效果不佳、佩戴舒适性差等缺点。因此,临床急需一种实用性强、安全性高、舒适性好,引流效果佳的体液收集装置。为此,我科自主研发的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专利号:ZL200920255142.7)填补了这一临床应用的空白。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方法,并同康维抗返流引流袋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方法对比,评价在恶性心包积液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实验收集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住院34例心包积液患者,均经心包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而确诊为恶性心包积液,其中女性9例,男性25例;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59.53±10.70岁;均经超声证实为中-大量心包积液,原发肿瘤:肺癌20例,乳腺癌4例,食管癌3例,胃癌3例,不明原因4例;患者均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漏出液及心包感染所致的非肿瘤性渗出液以及位于后壁或局限的心包积液,不能纠正的凝血性疾病患者,或正在行抗凝治疗的、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低于50×109/L的患者,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患者住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于B超定位下采用Seldinger方法行心包穿刺置入ARROW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连接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引流、收集心包积液,整个过程无菌操作。采用持续引流方法,引流速度为6-10ml/min,缓慢将心包积液引流干净,避免短时间大量引流造成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每次心包内注入顺铂20mg和白介素-Ⅱ40万单位(顺铂总量不超过75mg/m2),夹毕引流管48小时。之后再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直至干净为止,重复上述治疗。如24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并经B超确定为极少量心包积液或心包积液消失后,可拔出引流管。对照组:于B超定位下采用Seldinger方法行心包穿刺置入ARROW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连接康维抗返流引流袋引流、收集心包积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心包引流和注药过程与实验组相同。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和康维抗返流引流袋每6天更换1次,并将使用过的引流袋消毒后,应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引流袋内积液10ml-20ml送检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应用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和康维抗返流引流袋的安全性(连接口脱落、心包内气体返流、引流袋内液体污染、充血性心衰、引流管阻塞及疏通情况、安装和更换引流袋的时间、患者满意率)和有效性(治疗效果)。结果:1连接口脱落发生率:实验组17名患者,共引流心包积液105次,连接口脱落发生1次,发生率为1.0%。对照组17名患者,共引流心包积液109次,连接口脱落发生9次,发生率为7.3%。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连接管脱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心包内气体返流发生率:实验组17名患者,共引流心包积液105次,心包内气体返流发生1次,发生率为1.0%。对照组17名患者,共引流心包积液109次,心包内气体返流发生10次,发生率为9.2%。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心包内气体返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引流袋内液体污染率:实验组17名患者,送检细菌学培养19次,细菌培养回报均为阴性,引流袋内液体污染率0%;对照组17名患者,送检细菌学培养20次,细菌培养阳性3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金黄色葡萄菌1例,白色念珠菌1例,引流袋内液体污染率为15.0%。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引流袋内液体污染率无明显差别。4充血性心衰发生率:实验组17名患者,共引流心包积液105次,发生充血性心衰1次,发生率1.0%;对照组17名患者,共引流心包积液109次,发生充血性心衰2次,发生率1.8%。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充血性心衰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引流管阻塞发生率及疏通成功率:实验组17名患者,共引流心包积液105次,引流管阻塞24次,疏通成功23次,阻塞发生率22.9%,疏通成功率95.8%;对照组17名患者,共引流心包积液109次,引流管阻塞39次,疏通成功22次,阻塞发生率35.8%,疏通成功率56.4%。以上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05。实验组引流管阻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引流管疏通成功率高于对照组。6治疗有效率:实验组17名患者,完全缓解4例,好转8例,总有效12例,有效率为70.6%;对照组17名患者,完全缓解1例,好转13例,总有效14例,有效率为82.4%。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别。7安装和更换引流袋的时间:实验组17名患者,每次安装或更换时间16.0-30.3秒,平均时间为21.75±4.17秒;对照组17名患者,每次安装或更换时间160.0-355.0秒,平均时间为227.94±59.72秒。P<0.001,两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安装及更换时间显着低于对照组。8患者满意度:实验组17名患者,满意度评分9-10分,平均评分为9.76±0.44分,对照组17患者,满意度评分6-8分,平均评分为6.65±0.93分。P<0.001,两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过程中,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康维抗返流引流袋比较,可明显降低引流管脱落的发生率、心包内气体返流率、引流管阻塞率及缩短引流袋安装和更换时间,同时提高了引流管疏通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程度。2组在心包积液治疗效果、引流袋内液体细菌污染率及充血性心衰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别。与康维抗返流引流袋比较,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是一种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安全性更高和同样引流效果的体液引流收集装置。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2](1999)在《《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李淑敏,章文华,张蓉,刘丽影[3](1999)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致心包积液——附9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致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40 年间诊治的生殖器恶性肿瘤致心包积液9 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 9 例中6例卵巢恶性肿瘤(4 例卵巢上皮性癌,2 例卵巢弥漫性颗粒细胞瘤) 、2 例宫颈癌、1 例子宫内膜癌,平均年龄41.6 岁。诊断原发肿瘤到心包积液的间隔时间为2 ~49 个月。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胸闷和呼吸困难。9 例经胸部X线诊断,其中6 例同时经B超诊断,3 例经心包穿刺并细胞学发现有恶性细胞。2例卵巢恶性肿瘤经局部治疗和全身化学治疗后已生存49 个月和12 个月,1 例卵巢恶性肿瘤经激素治疗后生存5 个月。9 例中6 例未治疗者均在1 个月内死于心包填塞。结论 生殖器恶性肿瘤致心包积液经X线、B超、心包穿刺和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心包穿刺可缓解症状,结合系统性化学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马慧英[4](1996)在《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19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 1980年1月~1994年12月,我院共收治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19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依据 本组19例均为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1)原发恶性肿瘤均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证实;(2)心包积液均经超声检查证实;(3)心包积液中找到恶性肿瘤细胞。

二、恶性心包积液诊断治疗体会——附9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心包积液诊断治疗体会——附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康维抗返流引流袋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中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致心包积液——附9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一、致心包积液的原发恶性肿瘤
    二、病人年龄和诊断原发肿瘤到心包积液的时间
    三、临床表现
    四、发生心包积液伴有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五、诊断方法
    六、治疗和预后
分析与讨论
    一、心包积液的发生率
    二、心脏转移的途径
    三、临床特点
    四、诊断方法
    五、治疗和预后
        1.治疗:
        2.预后:

四、恶性心包积液诊断治疗体会——附9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与康维抗返流引流袋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中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临床对照研究[D]. 高树会. 河北医科大学, 2013(12)
  • [2]《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J].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 重庆医学, 1999(06)
  • [3]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致心包积液——附9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李淑敏,章文华,张蓉,刘丽影.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9(12)
  • [4]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19例临床分析[J]. 马慧英. 青岛医药卫生, 1996(11)

标签:;  ;  ;  ;  ;  

恶性心包积液诊治体会:附9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