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海上乐清”(论文文献综述)
周秀秀[1](2021)在《类型学下明清闽浙海防卫所聚落空间形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因海防需要,曾于沿海设立众多海防卫所聚落,这些聚落具有强烈的人为规划色彩,与自然生成渐进演化的一般聚落有着明显差异性。近年来线性遗产日益受到国家重视,成为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由于卫所的军事特质沿海卫所聚落多数仍留有遗存,且沿国家海岸线呈现线状分布,具备线性遗产的潜质。研究海防卫所聚落的地理格局、空间形态等因素,是揭示该类军事线性文化遗产特征的基石。海防卫所聚落因出于人为规划,在短期内快速建设而成,可看作是同一化倾向十分显着的军事防御聚落,然其微观表征仍富有个性。本文选取浙江和福建的海防卫所为研究对象,探索该类线性遗产的空间特质,得出闽浙海防卫所聚落空间形态存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规律。类型学关注事物的内在深层结构与法则,在此方法论指导下,以文献史料结合实际调研为依据,采用建筑学、类型学、地理学相关学科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考察、历史地图的解读和现场的走访调研,对闽浙卫所聚落空间形态展开深入研究。在梳理闽浙海防卫所建置沿革的背景下,从山水格局、平面形态、重要节点、街巷结构、重点建筑五个方面,对其空间形态进行分层解析,对比闽浙海防卫所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探索其背后存在的规律,揭示海防卫所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为海防聚落的针对性保护提供理论坚实的依据,同时为卫所聚落的未来发展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马丹[2](2021)在《“看得见的手”:南京国民政府与温州渔业管理(1927-1949)》文中认为本文以温州渔业为例,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渔业管理政策呈现出来的统制特征。文中提及的统制特征主要从政府对渔业组织、渔业金融和渔产运销等方面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南京国民政府对于渔业的介入肇始于三十年代的渔业综合危机,是产业诉求和国家需求双向驱动下的行为。经济危机间接导致温州钱庄业发展受阻,渔民借贷发生困难,而以日本为主的外渔倾销使得鱼价日益低落,温州渔业发展遭遇重大挫折。在此情势下,一些接受过水产教育的渔业专家对渔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纷纷呼吁政府救济,进而实行统制。温州的案例说明,以渔业专家为主体的呼吁政府进行渔业统制的舆论存在夸大事实的倾向,这些舆论与三十年代盛行的统制经济学说相契合,为政府全面嵌入并试图垄断渔业生产系统构建合法性。本文依据渔业生产所涉及的组织、金融和运销等环节,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论述,探究渔业统制特征在每个环节的实践过程及在地反应。温州的个案说明,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在渔业管理过程中即体现出明显的统制色彩,战时的渔业统制则多了些救济意味,战后的管理又延续了战前的做法。此外,政府在介入渔业系统时,会依赖渔会、渔业合作社、银行、鱼市场等新式组织机构,旧有的渔帮、渔业公所、鱼行成为取缔和改组对象,这一过程会遭遇相关群体的反抗,造成管理艰难的困境。
余锌锌,黄叶秋鸿,周天培[3](2020)在《聚焦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海上“两山”理念——乐清市大力推进海岸线生态修复多地同现“海面绿浪”》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对有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关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部署。乐清市充分认识到海洋事业改革创新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自觉把乐清发展放在全国海洋发展的大局中来定位。乐清市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也在海洋,要持之以恒地推进海洋事业创新发展,把海岸线修复作为乐清海上"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勇当海域综合管理创新的探路者,进一步探索完善科学管
李丫[4](2020)在《温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居战略位置,是温州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最大的潜力所在。温州市近年来积极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编制并通过了《温州市海洋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的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海港、湾、岛的“三海联动”,在科学管控围填海、开展各类海洋示范区建设、强化海洋监测和评价能力、加强执法力度等方面实现了较大进展。虽然温州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着海洋资源相对丰富、海洋经济基础相对扎实、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创新能力相对增强等相对有利的条件,但也还存在着区域位置较为边缘、用海区域空间结构不协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不力、海洋科学技术实力较弱、海洋环境的污染形势较为严峻等诸多问题。未来一段期间,是温州市建设海洋强市最关键的时期,全面加强海洋的开发和保护,统筹协调海洋事业的全面推进,寻求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和谐,推动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重点分析在当前温州市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有利条件,提出温州市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结合问题条件和战略目标,研究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整篇一共分六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绪论。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所采用的方法和创新等。第二板块为相关理论基础。第三板块,主要是对我国、温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板块,分析了存在问题和有利条件。第五板块,分别对温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温州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保障措施进行阐述,特别是建议对策提出进一步加强海洋的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优化海洋的资源利用开发、进一步强化海洋的综合管理、进一步完善海洋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海洋的创新发展水平等可操作的建议。第六板块总结。
钟铮闻[5](2020)在《乐清湾进港航道北延工程通航安全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温州市逐渐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散杂货、油品等货物运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此问题,现规划在乐清湾北港区分别建设10万吨级散货码头和5万吨级油船码头及进港航道。受风、浪、流等自然因素影响,船舶在航道内航行时可能会受到而发生偏航、碰撞、倾覆等情况,在港池内回旋时可能发生偏离回旋水域并影响船舶正常通航等情况。为了保障港口航道的安全运营,在乐清湾北延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通航安全论证评估工作。文章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对拟建的进港航道、回旋水域进行了通航安全评估,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拟建工程海域的水文、气象资料的实测和统计,分析船舶在航道内可能受到的潮汐、潮流、波浪和风的影响,认为正常天气对船舶的影响较小,船舶可以安全航行。(2)通过行业设计规范对航道和回旋水域的设计尺度进行了论证,认为航道设计尺度合理,能够满足设计船型安全通航要求。(3)在数值模拟部分,基于水下地形数据和结构化网格,对航道疏浚工程建设前、后的潮流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疏浚前的潮流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认为模型合理、数据可信。(4)以航道疏浚后的潮流数据为基础,建立5种工况下的进港航道及港口回旋水域数学模型,仿真模拟了10万吨级散货船、5万吨级油船满载进港、满载回旋的运动状况。结果表明,在风、浪、流共同作用工况下,船舶航迹带宽度最大,偏航状况最严重,需要谨慎航行。5万吨级油船回旋水域设计尺度合理,可在低速时自行完成回旋;10万吨级散货船回旋水域设计尺度偏小,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需要通过降低船速或拖轮辅助完成回旋(5)对航道中的狭窄航段,通过仿真模拟研究了两船在航道中对遇的安全性。模拟结果表明满载与压载的两艘10万吨级散货船能够在航道狭窄区域安全对遇,对遇时船间距大于2倍船宽,航道选线安全合理。
樊紫薇,蒋日进,张琳琳,徐开达,刘连为,印瑞,朱玉丹,芮银[6](2020)在《浙江乐清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为追求更高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需求日益迫切。针对乐清市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外休闲渔业研究现状及走访国内休闲渔业发达地区,并实地调研乐清市滨海乡镇、渔村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就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休闲渔业活动方式单一;休闲渔业产品的安全问题;缺乏休闲渔业特色文化品牌;海洋生态资源环境退化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完善基础设施;联合多方设计休闲渔业规划;树立当地特色文化品牌;重视发挥政府职能;适当转变休闲渔业的经营策略,为乐清市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朱海滨[7](2019)在《清代温州的民间信仰》文中研究指明民间信仰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宗教信仰传统,本文利用方志资料,对清代温州府境内的民间信仰分为天下通祀、地方祀典及祀典之外的民间信仰三类进行概括、介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民间信仰与国家祀典的关系,指出清朝政权通过吸收部分民间信仰进入祀典对百姓进行教化,而民间信仰又尽量迎合国家祀典的事实。
万志辉[8](2019)在《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后压浆技术是指在钻孔灌注桩中预设压浆管路,成桩后采用压浆泵压入水泥浆液来增强桩侧土和桩端土的强度,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一项技术。后压浆技术因其工艺简练、成本低廉与加固效果可靠,已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和高速铁路等基础工程中。当前后压浆的适用对象由中小直径、中短桩发展到大直径、超长桩。然而,大直径桩因研究手段受限,完整的现场实测数据偏少,造成对大直径后压浆桩的加固机理、承载特性及设计方法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原位试验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手段对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机理和变形控制设计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理。综合考虑压浆对桩端土体的加固与桩端扩大头效应这两方面因素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采用双曲线函数模拟桩端阻力发挥特性,引入了桩端土初始刚度、桩端阻力的增强系数,并在球孔扩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浆泡半径的解析解,为扩大头加固机理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考虑浆液上返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基于浆液黏度时变性特征建立了浆液上返高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参数取值的确定方法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高度的迭代算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基于现场对比试验研究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发挥的相互强化作用机理。此外,通过工程实例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验证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并分析了预压作用对后压浆桩基阻力的重要影响,进而全面揭示了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制。(2)后压浆钢管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在硅质砂与钙质砂两种不同的模型地基中开展了静压沉桩方式下钢管桩的竖向受荷和水平受荷试验,研究了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后压浆对两种不同砂土中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压浆单桩在钙质砂中的竖向和水平承载特性要弱于硅质砂,原因在于沉桩过程中钙质砂易造成侧向挤压作用引起的侧摩阻力变化小于颗粒破碎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压浆后,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在两种不同的砂土地基中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且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承载特性。通过开挖分析压浆单桩浆液加固体的分布情况,揭示了砂土中桩-土-浆液相互作用机理。(3)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原位试验。利用大直径组合压浆与桩侧压浆桩的现场对比试验,揭示了不同压浆类型对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且表明组合压浆桩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桩侧压浆桩;在使用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的桩顶沉降约90%来自桩身压缩,在极限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仍表现为摩擦桩性状,在超长桩设计时应考虑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同时,对珊瑚礁灰岩地层中的3根大直径后压浆桩开展了现场静载试验,并对桩基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基阻力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后压浆技术可应用于珊瑚礁灰岩地层,并能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最后,结合现场长期静载试验,研究了后压浆桩的长期承载性状以及桩基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后压浆桩承载力存在时间效应,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会随时间增长。(4)组合后压浆加固效果的综合检测方法。通过钻孔取芯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电磁波CT试验综合评价了组合后压浆的加固效果。结果显示水泥浆液下渗、上返及横向渗透至地层中形成水泥土加固体,增强了桩侧、桩端土层的强度和刚度;压浆后桩侧土的标贯击数要明显高于压浆前,同时给出了基于压浆前标贯击数预测压浆前、后侧摩阻力的经验方法;电磁波CT技术检测压浆效果是可行的,绘制出各剖面视吸收系数反演图像可以观测到桩体、浆液及土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且能确定水泥浆液在桩端、桩侧土体中的扩散范围。(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及压浆参数设计。通过收集的139个工程中716根试桩静载试验资料,对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的有关参数作了统计分析,利用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法提出了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经验预估方法;采用以土层为分类的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以土层为分类的桩侧、桩端压浆量经验系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桩压浆量估算方法。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后压浆桩承载力与压浆量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研究成果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2017修订版)及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T/CECS G:D67-01-2018)。(6)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后压浆单桩沉降计算方法:第一种,在未经压浆的大直径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土层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第二种,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曲线函数的荷载传递模型,在考虑浆泡半径和桩身水泥结石体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郑剑,吴樟强[9](2019)在《倾心守护40年 玉环海事见证海上客运变迁》文中指出日前,台州玉环海事处与温州乐清湾海事处签订《乐清湾湾区水域海事监管联动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温台两地乐清湾海事联动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也将为乐清湾水域客渡运船舶协同监管奠定基础。台州玉环地处东海之滨,与温州隔乐清湾相望。自古以来,玉环和温州两地居民往来就十分频繁,而客渡运也一直是
谢湜[10](2018)在《清代前期南中国乡村社会的再结构》文中提出通过南岭山地和东南海岛的研究个案,结合实地调查与民间文献的分析,可知清朝在南中国确立统治之后,有一个通过地方政府重整土地赋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方精英重建集体记忆,通过契约、谱牒等各种民间文本的历史叙事,或强调前朝旧制的传统,或适应新朝新政的改变,对社会组织加以维系和更新,确认并保护其资源权利。清代前期,地方政府在重建管理秩序中的务实化趋势,与民间的合法化策略相得益彰,使得粮户归宗、海岛复垦等改革得以施行,这一过程对南中国乡村社会的后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建设“海上乐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海上乐清”(论文提纲范文)
(1)类型学下明清闽浙海防卫所聚落空间形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建筑类型学相关研究 |
1.2.2 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概述 |
1.2.3 海防卫所研究概述 |
1.2.4 综合评述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明清海防卫所制度及空间特质 |
2.1 明清卫所制度建立 |
2.1.1 明代海防建置背景 |
2.1.2 明清卫所制度发展 |
2.1.3 海防聚落体系构成 |
2.2 海防卫所空间特质 |
2.2.1 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 |
2.2.2 军事移民防御性城郭 |
2.2.3 衍生的多元文化特质 |
2.2.4 阶段性的时空演变特征 |
2.3 小结 |
第3章 闽浙海防卫所空间分布研究 |
3.1 闽浙海防卫所建置概况 |
3.1.1 浙江海防卫所建置 |
3.1.2 福建海防卫所建置 |
3.2 闽浙卫所空间分布差异 |
3.2.1 卫所数量之差 |
3.2.2 去海距离之差 |
3.2.3 组团分布之差 |
3.3 小结 |
第4章 类型学下闽浙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 |
4.1 类型学方法启发 |
4.1.1 类型学概念与方法 |
4.1.2 卫所聚落的类型提取 |
4.2 山水格局 |
4.2.1 选址因素: 山 |
4.2.2 选址因素: 海 |
4.2.3 山海关系 |
4.3 平面形态 |
4.3.1 轮廓界定 |
4.3.2 平面类型 |
4.3.3 平面规模 |
4.4 重要节点 |
4.4.1 城门 |
4.4.2 护城河 |
4.4.3 中心标志物 |
4.5 街巷结构 |
4.6 重点建筑 |
4.7 比较视野下的闽浙卫所实例 |
4.8 小结 |
第5章 闽浙海防卫所空间特征及保护研究 |
5.1 闽浙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特征 |
5.2 闽浙区域文化差异 |
5.2.1 浙江越海文化 |
5.2.2 福建闽海文化 |
5.3 海防卫所现状与困境 |
5.3.1 空间形态的消亡 |
5.3.2 保留与需求的矛盾 |
5.3.3 盲目保护脱离历史 |
5.4 基于空间形态的保护策略初探 |
5.4.1 定位——基础研究与空间转译 |
5.4.2 评估——保存现状和保护层级 |
5.4.3 修复——尊重历史的原真性 |
5.4.4 留存——空置保护后转变功能 |
5.4.5 物象——观物取象感性认知 |
5.5 小结 |
第6章 福全所空间形态解读及保护应用 |
6.1 福全所基本概况 |
6.1.1 建置沿革 |
6.1.2 文化背景 |
6.2 福全所空间形态解读 |
6.2.1 山水格局 |
6.2.2 城池规模 |
6.2.3 平面形态及布局 |
6.2.4 街巷结构及功能 |
6.2.5 建筑类型及特征 |
6.3 福全所保护应用 |
6.3.1 基本原则 |
6.3.2 空间保护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2)“看得见的手”:南京国民政府与温州渔业管理(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 |
2.学术史回顾 |
3.材料与框架 |
一、民国温州渔业生产与政府管理 |
1.温州渔业的基本情况 |
2.渔民的生计模式 |
3.民国初期政府对温州渔业的管理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温州渔业危机 |
1.钱业危机与渔业资本的变化 |
2.日渔倾销下的温州渔业 |
3.媒体舆论对渔业危机的反应 |
三、政府改组渔业组织 |
1.从取缔到新建:温属各县渔会的设立 |
2.渔业合作社:政府在温州的推动及实效 |
3.战时渔民组织的变化 |
四、渔贷政策在温州的实践 |
1.行政院推动组织渔业银团 |
2.浙江省设立温区渔民合作金库 |
3.中国农民银行经办渔贷 |
4.三四十年代温州渔民实际渔贷状况 |
五、政府对渔产运销市场的介入 |
1.温州鱼市场的设立 |
2.鱼市场组建过程中的反对力量 |
3.作为对比的上海鱼市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聚焦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海上“两山”理念——乐清市大力推进海岸线生态修复多地同现“海面绿浪”(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合理编制实施计划,有序稳健推进海岸线整治修复 |
二、南岸北岸全面铺开,打造国内最北红树林生态景观 |
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构建生态和谐、文景共荣的“海上花园” |
(4)温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主要背景 |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 |
1.3 目前研究现状 |
1.3.1 相关的国外研究 |
1.3.2 相关的国内研究 |
1.3.3 国内外的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 |
2.1.1 海洋文明 |
2.1.2 生态文明 |
2.1.3 海洋生态文明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发展 |
2.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海洋生态文明的相关论述 |
第三章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3.1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3.1.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3.1.2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 |
3.2 温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3.2.1 温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 |
3.2.2 温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效 |
第四章 温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和有利条件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区域位置较为边缘 |
4.1.2 用海区域空间结构不协调 |
4.1.3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不力 |
4.1.4 海洋科学技术实力较弱 |
4.1.5 海洋环境的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
4.2 相对有利的条件 |
4.2.1 海洋资源相对丰富 |
4.2.2 海洋经济基础相对扎实 |
4.2.3 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
4.2.4 创新能力相对增强 |
第五章 温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法 |
5.1 温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 |
5.1.1 温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
5.1.2 温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遵循原则 |
5.1.3 温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
5.2 温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5.2.1 进一步加强海洋的生态环境保护 |
5.2.2 进一步优化海洋的资源利用开发 |
5.2.3 进一步强化海洋的综合管理 |
5.2.4 进一步完善海洋的公共服务体系 |
5.2.5 进一步提升海洋的创新发展水平 |
5.3 温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
5.3.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
5.3.2 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
5.3.3 强化评价考核 |
5.3.4 提升公众参与意识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乐清湾进港航道北延工程通航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通航安全评估方法 |
1.2.2 CFD在船舶运动中的应用 |
1.2.3 现有研究不足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航道通航安全理论论证 |
2.1 工程概况 |
2.1.1 设计到港船型 |
2.1.2 航道及回旋水域规划 |
2.2 拟建工程海域通航环境评价 |
2.2.1 水文测站 |
2.2.2 潮汐及其对船舶的影响 |
2.2.3 潮流及其对船舶的影响 |
2.2.4 波浪及其对船舶的影响 |
2.2.5 风及其对船舶的影响 |
2.3 航道设计参数分析论证 |
2.3.1 航道通航水深分析论证 |
2.3.2 航道通航宽度分析论证 |
2.4 回旋水域设计参数分析论证 |
2.4.1 回旋水域设计底高程 |
2.4.2 回旋水域平面尺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船舶CFD基本理论及原理 |
3.1 控制方程 |
3.1.1 质量守恒方程 |
3.1.2 动量守恒方程 |
3.1.3 湍流模型 |
3.2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
3.3 边界条件 |
3.3.1 边界条件类型 |
3.3.2 船舶CFD中常用的边界条件 |
3.3.3 边界条件设置 |
3.4 网格及FAVOR |
3.5 自由液面模拟 |
3.6 数值方法 |
3.6.1 数值离散 |
3.6.2 数值求解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海域水动力数值模拟 |
4.1 浅水方程 |
4.2 工程海域潮流模型构建 |
4.2.1 三维建模 |
4.2.2 网格划分与计算域 |
4.2.3 边界条件 |
4.2.4 物理模型 |
4.2.5 其它设置 |
4.3 工程海域潮流模拟结果验证及预测 |
4.3.1 潮流模拟结果验证 |
4.3.2 航道通航环境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船舶通航安全数值模拟 |
5.1 模拟工况 |
5.2 网格依赖性验证 |
5.2.1 模型设置 |
5.2.2 计算结果 |
5.3 船舶进出港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5.3.1 模型设置 |
5.3.2 航迹带宽度与偏航角的确定 |
5.3.3 结果与分析 |
5.4 船舶回旋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5.4.1 模型设置 |
5.4.2 结果与分析 |
5.5 狭窄航道两船对遇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5.5.1 模型设置 |
5.5.2 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作者简历 |
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浙江乐清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乐清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
2 乐清市休闲渔业发展的问题 |
2.1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
2.2 休闲渔业活动方式单一 |
2.3 休闲渔业产品的安全问题 |
2.4 缺乏休闲渔业特色文化品牌 |
2.5 海洋生态资源环境退化 |
3 乐清市休闲渔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3.1 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完善基础设施 |
3.2 联合多方设计休闲渔业规划 |
3.3 树立当地特色文化品牌 |
3.4 重视发挥政府职能 |
3.5 适当转变休闲渔业的经营策略 |
(7)清代温州的民间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下通祀的民间信仰 |
(一)关帝信仰 |
(二)天后信仰 |
(三)文昌帝君 |
二、温州地方祀典中的民间信仰 |
三、祀典之外的民间信仰 |
四、民间信仰与祀典 |
(8)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后压浆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2 后压浆提高桩基承载力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后压浆桩承载性状的研究现状 |
1.2.4 沉降控制的桩基设计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作用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后压浆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
2.2.1 桩端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
2.2.2 压浆对桩端阻力的提高 |
2.2.3 压浆形成的桩端扩大头 |
2.3 后压浆对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
2.3.1 桩侧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
2.3.2 浆液上返高度理论推导 |
2.3.3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的迭代计算 |
2.3.4 计算实例 |
2.4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
2.4.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影响的试验分析 |
2.4.2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
2.5 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
2.5.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 |
2.5.2 后压浆的预压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压浆单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桩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2.1 模型试验设计原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验模型制备 |
3.2.4 沉桩试验及压浆装置 |
3.2.5 加载方法和数据采集 |
3.3 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
3.3.1 反压荷载下土压力变化情况 |
3.3.2 沉桩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压浆试验分析 |
3.4 单桩竖向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4.1 荷载-沉降关系 |
3.4.2 桩身轴力传递特性 |
3.4.3 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 |
3.4.4 桩端阻力发挥特性 |
3.5 单桩水平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5.1 水平力与位移及梯度关系分析 |
3.5.2 桩周土体m值曲线 |
3.5.3 桩身弯矩分布特征 |
3.5.4 桩身侧向位移曲线 |
3.5.5 桩侧土压力变化情况 |
3.6 后压浆单桩浆液分布及强度分析 |
3.6.1 单桩开挖后浆液渗扩变化情况 |
3.6.2 浆液加固体与桩体间的结合强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超厚细砂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2.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2.2 组合后压浆施工工艺 |
4.2.3 试桩静载试验 |
4.2.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
4.2.5 后压浆加固效果的检测 |
4.3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3.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3.2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施工工艺 |
4.3.3 试桩静载试验 |
4.3.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
4.4 后压浆灌注桩长期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4.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4.2 试桩长期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3 桩基阻力的变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及压浆参数统计分析 |
5.1 引言 |
5.2 大直径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对比统计分析 |
5.2.1 总体分析 |
5.2.2 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沉降对比分析 |
5.3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分析 |
5.3.1 统计分析方法 |
5.3.2 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评价 |
5.3.3 后压浆单桩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取值分析 |
5.3.4 后压浆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取值分析 |
5.4 大直径后压浆桩压浆设计参数分析 |
5.4.1 压浆量设计 |
5.4.2 压浆压力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 |
6.2.1 已有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
6.2.2 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取值分析 |
6.2.3 计算实例 |
6.3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
6.3.1 荷载传递模型的建立 |
6.3.2 后压浆桩荷载传递分析的迭代方法 |
6.3.3 模型参数取值 |
6.3.4 工程实例分析 |
6.3.5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性状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39 个工程716 根压浆对比桩静载试验资料 |
附录B 后压浆桩工程的压浆实测数据资料 |
附录C 乐清湾1号桥部分墩位压浆过程压力情况 |
作者简介 |
(9)倾心守护40年 玉环海事见证海上客运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默默耕耘助力海上客运快速发展 |
创新举措守好海上客运安全防线 |
谋划客运公交化助推客运企业整合转型 |
(10)清代前期南中国乡村社会的再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军屯的民田化与军户的再组织 |
二、占垦的合法性和叙事的结构化 |
三、结语 |
四、建设“海上乐清”(论文参考文献)
- [1]类型学下明清闽浙海防卫所聚落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 周秀秀.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2]“看得见的手”:南京国民政府与温州渔业管理(1927-1949)[D]. 马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聚焦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海上“两山”理念——乐清市大力推进海岸线生态修复多地同现“海面绿浪”[J]. 余锌锌,黄叶秋鸿,周天培. 浙江国土资源, 2020(06)
- [4]温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 李丫.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5]乐清湾进港航道北延工程通航安全评估[D]. 钟铮闻.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6]浙江乐清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樊紫薇,蒋日进,张琳琳,徐开达,刘连为,印瑞,朱玉丹,芮银.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3)
- [7]清代温州的民间信仰[J]. 朱海滨. 中华文化论坛, 2019(05)
- [8]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D]. 万志辉. 东南大学, 2019(05)
- [9]倾心守护40年 玉环海事见证海上客运变迁[J]. 郑剑,吴樟强. 中国海事, 2019(02)
- [10]清代前期南中国乡村社会的再结构[J]. 谢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