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对针灸的贡献

“南京”对针灸的贡献

一、《难经》对针灸学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周永学,杜林柯,苏同生,安军明,李彩霞,张卫华,王瑞辉,张福会[1](2021)在《长安医学针灸学说的创建与传承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长安医学针灸学创建于汉唐时代,得到了历代医家的传承发展。《黄帝内经》奠定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皇甫谧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撰写了医学史上第一部针灸学专着《针灸甲乙经》,创立了针灸学独特的学科。孙思邈《千金方》和王焘《外台秘要》这两部巨着均有大量的针灸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了针灸学的理论和临床治疗方法。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学在长安这块沃土上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光大,先后有电针、针刺麻醉、头皮针、药火针、四针、空间时相针灸法等针灸疗法涌现,特别是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学的四个代表传承人之一的郭诚杰教授被评为"国医大师",这是长安医学针灸学发展兴盛的重要标志。

李丹萍[2](2021)在《针灸学教材刺法研究 ——以《针灸学》统编教材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灸学》统编教材是我国针灸教育中影响最大的规划教材,它建立了系统的“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的理论框架结构,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针灸学科知识体系。刺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经络腧穴”和“针灸治疗”的重要桥梁之一,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是一项注重实践运用的技术。通过检索“针灸”、“教育”、“教材”、“教学”、“刺法”和“知识体系”等关键词,发现近年来学界对针灸教育多有关注,文献研究纵贯古今,内容或多或少地谈到了刺法,但是全面深入地研究针灸学教材中刺法部分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影响的成果尚缺。本文旨在探讨《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部分理论和应用的特点,通过对统编教材以前的不同时期的针灸学教材中刺法部分的理论框架、应用特点和知识内容等的考察,重点分析《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部分的层级结构、刺法定义和刺法种类的改变,结合统编分化教材《刺法灸法学》和对外交流针灸学教材刺法部分的比较,探讨教材中刺法部分的理论与应用特点。本研究首先回顾《针灸学》统编教材以前的针灸学教材,包括古代针灸学教材、民国时期针灸学教材和20世纪50年代的针灸学教材。由于三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差异较大,对针灸学教材的规定也不一致,特别是从古代正式有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到民国时期,历时弥久,医籍繁多,民国时期运用于学校教学的针灸医籍通过筛选亦有二十余种,20世纪50年代虽然仅有十年,但由于尚未有全国统一的针灸学教材,故而各地不同的教材版本数量也不在少数。因此,本文的第一章分别确定三个时期的教材,古代针灸学教材有《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医宗金鉴》等;民国时期一共确定21部针灸学教材,以东方针灸学社出版的《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灸治学》和澄江学派编写的教材为主;20世纪50年代共搜集到10部针灸学教材,前期以《新针灸学》为要,后期则是1957年版《针灸学》为主。其次介绍国家规划的统编教材,包括《针灸学》教材和分化教材《刺法灸法学》(或《针法灸法学》),以及对外交流的针灸学教材。第二章对统编教材以前不同时期的针灸学教材中的刺法部分进行梳理,从教材编写的背景出发,分析刺法的知识框架、概念定义和内容特点。古代针灸学教材中,《内经》奠定了刺法的基本理论;《难经》重视针刺手法;《甲乙经》进一步构建了针灸学科的知识体系,明确了针治部位;《圣济总录》在元代作为针科的考试用书;《医宗金鉴》是清朝的官定教材,书中的《刺法心法要诀》是为刺法专篇。民国时期,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理念相继传入我国,刺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吸收了西方医学和汉译日本医籍的精粹,针灸学教材重视针刺的操作技术,以毫针为要,重视腧穴解剖,发扬各具特色的针刺手法。20世纪50年代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新针灸学》延续民国的科学风潮,试以新的针灸知识体系踏上“科学针灸”的道路,刺法也在民国针灸学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针灸取得疗效的原理;后期则是顺应“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对针灸刺法的理论与应用重新转向传统,以纯粹的中医理论体系解释针灸刺法。第三章重在研究历版《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部分的内容,梳理教材中刺法的层级结构、刺法的概念定义和刺法种类的变化,探讨当代刺法理论与应用的特点。从层次结构看毫针刺法占据了刺法部分的主流地位;刺法定义的表述体现了针治工具从单一到多元,针治部位不再局限于腧穴的理论特点;刺法种类在教材的发展进程中整体上呈现不断丰富的趋势,不过也有部分刺法退出了教材的刺法知识体系。第四章分析比较统编分化教材《刺法灸法学》中的刺法部分与《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部分的异同。从知识框架看,关于总论部分和毫针刺法的层级结构几乎一致,此外,层级设置上更加重视手法的理论阐释和实践的技术考核。刺法定义的变化与刺法的种类相互影响,不同针具种类的丰富,结合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光、电、磁等刺激的方式结合传统针刺理论形成新疗法广泛运用于临床。相较而言,《刺法灸法学》(或《针法灸法学》)是《针灸学》刺法部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第五章论述针灸学教材对外交流中刺法的发展,并联系《针灸学》统编教材中的刺法理论体系作比较。对外交流的针灸学教材中刺法部分的内容主要摘自《针灸学》统编教材,包括毫针刺法和其他临床常用的刺法,如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等,通过梳理发现对外交流的针灸学教材的刺法知识体系主要化裁于《针灸学》统编教材。不同时期的针灸学教材中刺法部分对现代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的理论知识框架时有一定的参考和价值。综合对古代、民国、20世纪50年代的针灸学教材,现代统编教材《针灸学》和《刺法灸法学》教材,以及对外交流的针灸学教材中刺法部分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研究《针灸学》统编教材中刺法部分的规范性、系统性,继而探讨针灸学教材中刺法的理论与应用特点。

赵倪娟[3](2021)在《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明代代表性针灸文献,考察明代代表性针灸专着的着者生平事迹、成书过程、版本源流,归纳特色学术思想,讨论学术传承影响,总结明代代表性针灸医籍的学术特色和针灸专着的学术传承影响特点。方法明代的医籍文献以汇集类文献为主,为了反映明代针灸学的面貌,选取的代表性医籍需具备:个人学术观点鲜明、流传较广、影响较远、现存版本较清晰四个特点。选取《神应经》《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问对》《奇经八脉考》《针方六集》六本代表性针灸专着以及《古今医统大全》《医学入门》《类经图翼》三本综合性医籍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针灸大成》的研究报道较全面,仅参考相关研究文献。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论文,查阅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相关书籍,主要从医籍基本情况、引文情况、学术特色和学术传承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探究。结论明代代表性针灸文献的学术特色体现在:尊崇经典,重视“八脉交会穴”“子午流注针法”理论,完备补泻要素、完善复式针刺补泻手法,强调定穴精准、取穴精简,崇尚灸法,重视腧穴整理。《神应经》中同一病人依据左右侧穴位、阴经与阳经经脉、男女的捻转补泻手法在《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问对》《针方六集》中得到了传承,清代《针灸内篇》继承刺法应用于临床。《针灸大全》中的“治病八法”“飞经走气”针刺手法在《针灸聚英》《针灸问对》《针灸大成》《针方六集》《医学入门》中得到发挥,被清代《针灸逢源》转录,书中补充和完善的“八脉交会穴”理论被《针灸问对》《针灸聚英》继承。《针灸聚英》“针、灸、药三者并用”的观点被《针灸大成》传承,“针刺实用”的观点被《针灸问对》传承,系统的腧穴理论被《针灸大成》《针方六集》及清代的《针灸逢源》《循经考穴编》转录,为《奇经八脉考》的编撰提供了参考资料。《针灸问对》本于《内》《难》的学术态度,汪氏的针刺补泻手法在《针灸大成》中得到了继承并在《医宗金鉴》中得到了传播。书中“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学术观点在《针灸大成》《医学入门》《古今医统大全》均有论及。《奇经八脉考》参考《针灸聚英》中腧穴理论,以奇经论治病症的学术理念,对清代多位医家注重调补奇经和以奇经辨证论治各科疾病学术思想的盛行有较大的引导作用,《静香楼医案》《环草堂医案》《临证指南医案》中均有继承发挥。《针方六集》辑录了明代《针灸大全》《针灸大成》《针灸聚英》书中的内容,提出的“针药一理”的学术观点对现代临床证治采用针药并用模式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促进有效针药配伍模式的构建。明代代表性针灸文献中存在着一对多的影响模式,《针灸大全》《针灸聚英》在明这一历史时期较广泛的被传承,《针灸大全》中的针刺手法被多数针灸专着传承创新,《针灸聚英》中的腧穴内容则是大多针灸专着腧穴内容的组成部分。《针灸聚英》《针灸问对》《针灸大成》皆以《素》《难》为尊的学术观点,使得三者有明显的纵向学术传承关系。明代的腧穴理论成果对清代影响较深,主要是《针灸大成》与《类经图翼》的腧穴考证的内容。对清代影响较大的医籍主要有《神应经》《针灸大全》《医学入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类经图翼》《针灸大成》《医学入门》直接影响了清代针灸学的发展。

张乙小[4](2020)在《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三阳脉腧穴考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以下简称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的疑似腧穴点进行系统的考证研究,通过与历代医籍、明堂图、出土医学文物与文献等的比较研究,明确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名称、位置以及归经,分析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的分布特点,管窥古代腧穴理论的发展演变。方法1.在获取漆人图像资料、收集古代医籍及出土文物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绘制漆人足三阳脉经脉、疑似腧穴点标注图,建立“足三阳脉腧穴文献资料表”。2.将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与历代医籍、明堂图、出土医学文物与文献以及针灸铜人进行比对,考证其对应腧穴的名称、位置及归经。结果1.漆人足三阳脉上共有疑似腧穴点51个。其中,足太阳脉疑似腧穴点31个,足少阳脉疑似腧穴点10个,足阳明脉疑似腧穴点10个。2.通过比对发现,老官山漆人足太阳脉31个疑似腧穴点中有29个疑似腧穴点与传世文献中记载的腧穴位置相当或相近,尚有2个疑似腧穴点未找到对应腧穴;足少阳脉10个疑似腧穴点和足阳明脉10个疑似腧穴点均可在传世文献中找到相当或相近的腧穴。3.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中,足太阳脉腧穴主要分布在背部和下肢部,足少阳脉、足阳明脉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尤其是关节部位。4.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数量均少于《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相应经脉的腧穴,其腧穴定位有重合,也有差别。结论1.漆人足三阳脉腧穴主要位于下肢和背部,具有大致对称性分布、循经脉分布的特点;腧穴类别多为后世的特定穴。2.古代腧穴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数量由少至多、分布由常用部位到遍及全身、类别从常用的特定穴扩展到非特定穴、腧穴归经不断明确的演变过程。

朴正茂[5](2019)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八会穴主治特点及临床应用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中医学中扮有重要的角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针灸作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与应用。八会穴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稳定、配伍规律性强,历代针灸大家对其理论研究颇多,也是现代学者多从事的研究。“八会”一词首见于《难经·四十五难》,并且具体提出了八会的概念。而“穴位化”为“八会穴”的最早文献是公元1220年宋代王执中所着《针灸资生经》,在针灸资生经第三虚损篇中得到了叙述,至此“八会”被“穴位化”之后“八会穴”一直沿用至今。本课题明确了国家标准中八会穴的定位,总结了八会穴的主治作用。从现代学者对八会穴的研究入手,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从数据挖掘角度,围绕八会穴分析文献发表时间、文献作者共现、文献作者机构共现、文献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文献关键词共现、关键词时间线聚类、知识演进等规律,寻求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八会穴研究文献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量较高的作者有王玲、曹方、焦召华等,对八会穴主治特点及临床应用配伍规律关注较密切的机构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主要研究方向有八会穴、经穴、特定穴、针灸、文献研究、针灸疗法、取穴规律、临床应用、数据挖掘、阳陵泉、绝骨、悬钟、针刺等。从临床八会穴之间的配伍角度总结分析八会穴的配伍应用。结果显示,在现代八会穴之间的临床应用配伍中气会膻中临床应用配伍出现频次最高,而脏会章门的临床应用配伍出现频次最低,可否考虑膻中特殊部位的原因影响其临床使用的频次的高低。八会穴之间临床主治病证与古人治疗的病种是基本一致的。八会穴之间的临床应用配伍中不仅对胃炎、颈椎病等常规疾病疗效显着,而且对农药中毒等疑难杂症、肝癌等重大疾病的疗效也是非常显着的。结论:1.八会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文献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机构对八会穴主治特点及临床应用配伍规律关注较密切。主要研究方向有八会穴、经穴、特定穴、针灸等。2.八会穴配伍广泛,各科各种疾病都可以使用八穴配伍进行治疗,在治疗慢性病、康复治疗、治未病方面使用频次较高。

莫曦雅[6](2019)在《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古代文献,整理不同时期毫针浅刺的理论基础、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毫针浅刺的刺法、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毫针浅刺的证治规律,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目录学方法对研究范围内“毫针浅刺”相关文献进行查找、筛选、收集;采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运用医学史学方法从学术史的研究角度探寻毫针浅刺的发展历程;运用理论分析评述法对文献资料从针灸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对文献数量、分布特点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对建立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结果:1.战国秦汉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内经》《难经》中皮部理论、经脉络脉理论、经筋理论、腧穴理论以及营卫理论阐明毫针浅刺是在针刺皮部、络脉、经筋、浅层经气的基础上,以刺卫为主调和营卫、刺络为主调整经络气血状态。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该时期针对腧穴的浅刺以四肢爪甲末端的“部位穴”为主,针对经脉的针刺体现出上肢经脉、下肢阴经应浅刺的特点。毫针浅刺的刺法:包括单针浅刺、多针浅刺以及“引皮而刺”的直针刺、卧针而刺,后两种是确立于金元时期的沿皮透刺的萌芽。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毫针浅刺治疗内科、外科疾病,内科疾病以病位浅、病势轻、病性偏阳热的疾病为主、涵盖以寒客经脉引起拘挛疼痛的肢体经络病证、气血亏虚的虚证;外科疾病多为浅表的痈脓。该时期毫针浅刺侧重于理论基础。2.晋唐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内经》《难经》为本,对前期基础理论或直接辑录经典按类编排,或对其进行注解,增加了腧穴主治的理论,确立“腧穴-经络-主治”的理论体系。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浅刺腧穴占全部记录腧穴的比例接近9%,分布以上肢部、下肢部、头颈部较多,特定穴占比超过85%,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交会穴,以五输穴为主;浅刺经脉阳经居多,以太阳经脉、少阳经脉为主,阴经的浅刺以手太阴脉为主。毫针浅刺的刺法:与前期基本保持一致,为常规浅刺,包括单针浅刺、多针浅刺、引皮而刺。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涵盖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科、眼科共计20余类50种病症,其中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肺系病证为主;多治疗痹证、胸痹、咳嗽、喘证、痉证。该时期毫针浅刺侧重于腧穴理论和腧穴主治的发展。3.宋金元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在前期理论基础上,继续丰富腧穴主治的相关内容,腧穴与经络、相应脏腑的关联进一步加强,“腧穴-经络-脏腑-主治”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常规浅刺的腧穴在全部腧穴中的占比稳定(位于1 0%-15%的区间)、分布部位及特点与前期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四肢部和头颈部,特定穴的比例超过60%,特定穴的种类增加了郄穴,仍以五输穴数量最多;浅刺经脉仍以阳经浅刺(太阳经、少阳经)为主,手太阴经仍是浅刺最多的阴经。毫针浅刺的刺法:在前期的常规浅刺基础上,增加了沿皮透刺,丰富了毫针浅刺的针刺方式,不同刺法特点有所异同。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共计20余类80余种病症,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外感病证为主,多治疗痹证、疟疾、外感伤寒、头痛、癫疾。该时期毫针浅刺的侧重点在沿皮透刺的确立和临床运用方面。4.明清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在前期理论基础上,发展沿皮透刺的腧穴主治,以“腧穴-经络-脏腑-病症-刺灸法”为主的毫针浅刺体系得以完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不同的浅刺刺法有不同特点,常规浅刺的腧穴、经脉特点与前期大致相同,在沿皮透刺中,腧穴在数量上多于常规浅刺的腧穴数量,占全部腧穴的比重超过20%、分布于头颈部、背部、胸胁部、四肢部、腹部并以头颈部、背部和胸胁部为主,52.9%的沿皮透刺腧穴属于特定穴,特定穴种类增加了背俞穴、募穴,并以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为主;仍以阳经(特别是足太阳经)的浅刺为主。毫针浅刺的刺法:在前期的浅刺刺法基础上,发展沿皮透刺,增加沿皮透刺的作用方式、作用部位、作用腧穴,根据不同病症选择沿皮透刺的方向及距离。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可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共计超过30类共计160种疾病,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咽喉疾病为主,多治疗痹证、头痛、疟疾、胸痹心痛、喉痹。该时期毫针浅刺的侧重点在常规浅刺腧穴主治的补充完善以及沿皮透刺的发展两个方面。结论:1.毫针浅刺的理论体系:起源于《内经》《难经》时期,与皮部理论、经络络脉理论、经筋理论、腧穴理论以及营卫理论有密切关联,毫针浅刺在针刺皮部、刺络脉、刺经筋、针刺浅层经气的基础上,以刺卫为主调和营卫、刺络为主调整经络气血状态;晋唐时期腧穴主治及刺灸法的发展使毫针浅刺逐渐从理论走向临床;宋金元时期腧穴主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沿皮透刺的确立丰富了浅刺理论的内涵,扩展了适用范围;明清时期在对前期文献整理以及临床实践汇总的基础上完善毫针浅刺的理论体系。2.毫针浅刺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浅刺腧穴在全身各部位均有分布,以四肢部和头颈部为主,沿皮透刺使毫针浅刺在躯干部广泛运用;浅刺腧穴包含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募穴、背俞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多种特定穴;浅刺经脉整体以阳经居多,其中以太阳经为主,阴经的浅刺则以手太阴经为主。3.毫针浅刺的刺法:包括常规浅刺(直刺、沿皮刺)和沿皮透刺两种主要方式,它们的针刺深度和针刺层次清晰,垂直深度均不超过二分,针刺层次均位于皮肤或皮下,不刺入肌层;相较于常规浅刺,沿皮透刺具有进针角度小、一次针刺刺激面积广、范围大的特点。4.毫针浅刺证治规律:毫针浅刺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证治规律,主要体现出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分部主治规律、分经主治规律、《内经》中相应经脉的“是动病”“所生病”“经筋病”,此外,还包含了特定穴治疗疾病的特点。总体而言,毫针浅刺治疗病症多有痛、痹、寒、热的特点,以肢体经络病证、外感病证、头面五官类病症为主,体现出以治疗表证、热证、阳病为主,兼具治疗阴病、脏腑病、情志病、全身性疾病的特点。

宋翠文[7](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癫痫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在任何年龄、地区、种族的人群中都有发病,影响着全球约1%的人口,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本质为反复发作的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而对此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癫痫属于中医痫证的范畴。癫痫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感觉、运动、植物神经、意识、情感、记忆、认知及行为等障碍,发作一般具有突发突止、短暂一过性、自限性的特点。癫痫病程迁延,发作反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癫痫患者的死亡危险是正常人群的2-3倍。目前西医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口服抗癫痫药物,此外还有手术治疗、生酮疗法等。在我国,中医治疗方法一直在癫痫的治疗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灸方法单独或与药物结合治疗癫痫都能够大幅提高疗效。而且,中医方法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比西医更早的参与到疾病的发展阶段,且副作用小。古代针灸医籍中记载了大量的针灸治疗痫证的方法,对现今临床癫痫的治疗都有宝贵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挖掘和整理古代针灸文献中关于痫证的疾病特点和诊治规律,能为现今的针灸临床提供参考。本研究从针灸治疗癫痫的角度,对古今针灸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理,探讨癫痫的古今源流以及诊疗经验,为癫痫的诊治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针灸治疗癫痫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对癫痫相关的古代针灸医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学术源流探讨。通过参考《中国针灸文献提要》所记载的针灸相关文献目录及内容简介,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针灸医籍,对其中针灸治疗癫痫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探讨各时代针灸医家对痫证的理论特色;第三部分,收集古代针灸治疗癫痫的处方条文,以频次统计为主要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古代针治痫证的选穴规律。第四部分为针灸治疗癫痫的现代文献的数据挖掘。通过计算机检索方法收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4个数据库建库以来全部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文献,检索词为癫痫and(针灸or针刺or电针or穴位埋线or穴位注射or埋线or灸or放血or火针)。检索结果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建立针灸治疗癫痫现代文献原始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癫痫穴位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和聚类分析,用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第五部分,对古今针灸治疗癫痫的选穴规律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其传承关系。结果:一、古代文献研究结果:1.痫的病名及证类源流。①先秦时期癫痫的病名最早载于《五十二病方》,提出“间”、“瘨”的病名,在《黄帝内经》中出现“巅疾”的记载,都是指癫痫。《内经》中初步提出了癫痫的病因,一为先天因素,二为脏腑功能失调。《难经》中提出了癫与狂的鉴别。这一时期文献中癫与痫多指癫痫,而癫狂指狂证。先秦期医家对癫痫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癫痫症状的描述不够具体,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也比较笼统。②隋唐医家对癫痫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癫、痫不分,《脉经》中认为癫、痫俱与督脉相关,徐嗣伯提出大人癫、小儿痫实为一疾。癫痫的病因学和分类有了极大的发展,《诸病源候论》对癫痫按照病因分为三种:风痫、惊痫与食痫,又根据脉象和症状分为阴痫和阳痫。《备急千金要方》中按照癫痫发作的症状分为“五脏之痫”和“六畜之痫”。③宋金元时期医家丰富和发展了癫痫的学术理论。《严氏济生方》将六畜之痫变为五痫,并与五脏之痫相对应。《扁鹊心书》中将痫证分为胎痫和气痫,提出癫痫病因与先天因素及情志因素有关。《太平圣惠方》首提“热痫”病名。《圣济总录》提出阴痫即小儿慢惊风,阳痫即小儿急惊风。④明清医家对癫、狂、痫的疾病范畴加以区分。《普济方》认为癫、痫症状表现不同,非同一疾病,但病因上皆与惊有关。《医学入门》中详细的区分了癫与狂。明代王肯堂《正治准绳》中对癫、狂、痫加以鉴别,到清朝时期何梦瑶的《医碥》,对癫、狂、痫的区分已经与现代中医内科学相近。2.古代针灸治痫源流:①先秦时期是针灸治疗癫痫学说的萌芽时期。《黄帝内经》中初步描述了癫痫的症状表现,认为与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关,提出针针刺治痫的五条经脉及天柱穴,首次提出癫痫的刺络放血疗法。《难经》提出癫痫“重阴者癫”的病机。②汉代随着针灸腧穴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针灸治疗癫痫的单穴处方,现存文献资料主要载于《黄帝明堂经》。③晋朝时期针灸治痫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脉经》提出了“脉针结合”,将人体经脉与寸口脉象相关联,辨脉象取经穴,并提出癫痫相关经脉为:督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针灸甲乙经》开始将痫证列入专篇论述,对应不同的临床症状提出针灸处方。《肘后备急方》记载了灸法治疗癫痫的灸方7首,体现了葛氏擅用灸经外奇穴的方法治疗癫痫。④隋唐时期医家开始从病因学的角度认识癫痫,《诸病源候论》提出了 6点癫痫成因,逆针灸致痫、先天因素致痫、因热致痫、因风致痫、因惊致痫、饮食不节致痫。孙思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0条癫痫先兆,并提出灸法治疗小儿癫痫的原则,即虚则可灸,实则忌灸。此外孙氏还提出了痫证的发作时间与病变经络的相关性,以及总结和发挥了“十三鬼穴”,成为治疗神志疾病的常用穴。《外台秘要》中唯重灸法,进一步丰富了灸治癫痫的理论方法。⑤宋朝时期针灸学繁荣发展,癫痫理论进一步丰富。《太平圣惠方》提出癫痫病机主要在于热壅脏腑,对癫痫的刺灸法记载更为详细。《圣济总录》详述癫痫相关腧穴禁忌及误针后的处理方法。《针灸神书》提出泻鸠尾穴治疗癫痫。《针灸资生经》选穴重视“受病处”,是对《难经》“以痛为腧”理论和孙思邈“阿是穴”理论的进一步发挥。⑥元代针灸医籍传世较少,但癫痫方面仍不乏创新性的观点。《西方子明堂灸经》专论灸法,对灸治癫痫的理论进一步完善。《针经指南》提倡“交经八穴”的使用,其中后溪和申脉穴主治癫痫。《针经摘英集》提出上脘和足三里治疗癫痫,提示出现针灸腧穴配伍理论的雏形。⑦明清时期出现大量针灸专着,尤其是对历代针灸医籍的整理研究达到巅峰。《普济方》引张元素观点提出癫痫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针灸大成》提倡应用八脉交会穴之内关穴治疗癫痫,《杨敬斋针灸全书》以人图的形式辑录痫证处方。《针灸大成》整理历代针灸医籍之精华,辑录了大量的多穴处方,以及针灸歌赋中的痫证条文,认为“痫证俱是痰火”,强调针-灸-药并用治疗癫痫。3.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古代文献中治疗癫痫的处方共纳入282条,其中单穴处方137条,占48.58%,对穴处方62条,多穴处方83条,共涉及穴位168个,累计应用频次700次,其中应17次及以上的高频腧穴依次为百会(34次)、鸠尾(20次)、心俞(18次)、神庭(17次)。癫痫的选穴以头项部穴位最常用,应用频次为215次,占全部使用频次的31.71%,其次为下肢部(172次)和上肢部(164次)。其中-四肢部的腧穴合计应用频率为50%,腰背部的穴位应用最少,占全部应用频次的9.71%。归经方面,处方穴位涉及全部十二正经和督脉、任脉,督脉穴位应用最多,累计应用频次154次,其次为膀胱经穴(127次)和任脉穴位(70次),督脉、膀胱经、任脉使用累积频率达50%处方中特定穴应用频次544次,特定穴与非特定穴应用之比为3.49。特定穴中应用频次最多的是交会穴,使用208次,占25.15%。五输穴中应用频次最高的是经穴,使用频次54次,频率为6.53%。二、现代文献研究结果:数据挖掘结果与现代临床基本一致。根据文献筛选标准,最终纳入294篇文献,纳入处方765条,涉及穴位177个,共计使用频次4858次,其中针刺处方388条,埋线处方343条,灸法处方16条,放血处方10条,穴位注射处方7条,针刀处方1条。①针灸治疗癫痫选穴规律:针灸选穴频次前五的穴位分别是:大椎、百会、丰隆、腰奇、足三里。按照所在人体部位分,腰背部穴位应用频次最高,其次是下肢腧穴。按照归经划分,使用频次最高的三条经脉依次是督脉、膀胱经和胃经。特定穴的选用上,应用频次最高的三类特定穴分别为交会穴、络穴、背俞穴。五输穴中最常用的是原穴。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常用配伍为腰奇→大椎、鸠尾→大椎、太冲→百会、筋缩→大椎、水沟→百会等。聚类分析得到8个有效聚类群,分别为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大椎-筋缩-鸠尾-长强-腰奇-癫痫、身柱-至阳、申脉-照海、风池-风府、间使-曲池-丰隆、三阴交-神门-百会-水沟-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神庭-阳陵泉。根据冰柱图得到11对核心穴对:“心俞-肝俞”、“心俞-肝俞-肾俞”、“筋缩-腰奇”、“筋缩-腰奇-大椎”、“身柱-至阳”、“风池-风府”、“间使-曲池”、“三阴交-神门”、“合谷-太冲”、“百会-水沟”、“内关-足三里”。②埋线治疗癫痫选穴规律:穴位埋线处方涉及穴位94个,其中频次前五的腧穴为大椎、腰奇、鸠尾、丰隆和心俞。按照所在人体部位分,最常用的是腰背部的穴位,其次是下肢穴位。穴位归经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督脉、膀胱经和任脉。特定穴中频次最高的前三名依次是交会穴、背俞穴和络穴,五输穴中最常用的是合穴。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配伍:鸠尾→大椎、筋缩→大椎、癫痫一>腰奇、“腰奇、大椎→筋缩”、“筋缩、鸠尾→大椎”等;聚类分析得到1 1个有效聚类群:腰俞-气海、风池-风府-百会、三阴交-膈俞、合谷-内关、足三里-脾俞、胆俞-厥阴俞-肝俞-心俞-阳陵泉-肾俞、胆俞-厥阴俞-肝俞-心俞-阳陵泉-肾俞、丰隆-间使、腰奇-癫痫-大椎-筋缩-鸠尾-长强、申脉、照海,冰柱图上得到核心穴对:气海-腰俞、至阳-脊中、大椎-筋缩、癫痫-腰奇、心俞-肝俞、风池-风府、间使-丰隆、胆俞-厥阴俞、脾俞-足三里。③针刺法治疗癫痫涉及穴位149个,其中高频的前五个腧穴分别为百会、丰隆、太冲、大椎和内关。按照人体部位划分,应用频次最高的是下肢穴位,其次是头部,再次为腰背部。针刺法归经统计中,高频经脉前三位依次是督脉、胃经和膀胱经。特定穴中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交会穴、原穴和络穴。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配伍:水沟→百会、大椎→百会、合谷→百会、“丰隆、百会→太冲”、“大椎、太冲→百会”、“内关、太冲→百会”等。聚类分析得到7个有效聚类群,百会-合谷-太冲-水沟、大椎-丰隆-间使-筋缩-鸠尾-腰奇-长强、脾俞-肾俞-肝俞-心俞-神门-太溪、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四神聪-神庭-印堂-曲池、风池-风府、关元-巨阙-膻中。根据冰柱图可以得到核心穴对:肾俞-肝俞、间使-鸠尾、筋缩-腰奇、关元-巨阙、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太冲、风池-风府、申脉-照海。④灸法治疗癫痫涉及50个腧穴,其中频次最高的五个分别是百会、筋缩、大椎、鸠尾和身柱。按照人体部位划分,应用频次最高的是腰背部的穴位,其次是头项部,再次为胸腹部穴位。灸法穴位归经统计发现,应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督脉、任脉和膀胱经。应用频次前三的特定穴分别为交会穴、合穴和募穴。关联分析的到常用配伍:身柱→百会、大椎→身柱、大椎→筋缩等。聚类分析将所有穴位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百会、筋缩,其它穴位为第二类。第二类又可以分为两类,鸠尾-身柱-大椎为一类,其余穴位为一类。得到核心穴对:神道-中枢、脊中-命门、身柱-鸠尾、筋缩-百会。⑤穴位注射和放血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涉及11个穴位,应用频次最高前三位分别为大椎、腰奇、风池。放血疗法涉及穴位21个,其中应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太阳、尺泽、曲池。结论:1.本文以年代为顺序,梳理了针灸治疗癫痫的理论源流:痫证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癫痫的针刺及放血疗法,《黄帝明堂经》提出大量的单穴处方,《脉经》提出“脉针结合”的诊疗方法,《针灸甲乙经》中开始出现多穴处方,晋唐至金元,灸法理论逐渐发展和繁荣,《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提供了大量灸方。《诸病源候论》从病因学角度丰富了对于癫痫的认识,《太平圣惠方》提出癫痫热壅脏腑的病机,并更加详细的记载了相关腧穴的刺灸方法,《圣济总录》对腧穴宜忌和误针后的处理办法详加记载,《针灸神书》提出泻鸠尾治癫痫,《针灸资生经》提出癫痫的针灸重视“受病处”的疗效,《西方子明堂灸经》比较完善的总结了癫痫的灸法,《针经指南》提倡“交经八穴”中后溪和申脉穴治疗癫痫,《针经摘英集》提出上脘和足三里配伍治疗癫痫。明清时期对前人的经验整理研究达到巅峰,《普济方》引张元素观点提出癫痫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针灸大成》提倡应用八脉交会穴之内关穴治疗癫痫,《杨敬斋针灸全书》以人图的形式辑录痫证处方。《针灸大成》认为“痫证俱是痰火”,强调针-灸-药并用治疗癫痫,且辑集了大量的多穴处方,针灸治疗癫痫的理论逐渐发展成熟。2.本文挖掘了古今医家针灸治疗癫痫的选穴规律,并进行了古今针灸治疗癫痫的传承关系研究:①刺灸法方面,古今皆以针刺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古代治疗癫痫同时重视灸法的使用,而现代临床中治疗手段更加丰富,穴位埋线疗法比较常用,但灸法的应用相对少很多。②循经选穴方面,古今一脉相承重视督脉和膀胱经穴的应用,除此之外,古代医家对任脉穴位的应用频次较高,而现代医家较为重视胃经腧穴的运用。③选穴分部方面,古代更加重视头项部腧穴的选择,腰背部腧穴应用较少,而现代临床重视头项部腧穴的同时,更加重视腰背部的穴位的应用。④古今皆灵活运用经外奇穴治疗癫痫,但古代医家对于经外奇穴的命名不规范,为研究带来不便,而现代医家对于经外奇穴的命名、定位、主治等有比较系统的认识。⑤特定穴方面,古今皆常用交会穴治疗癫痫,背俞穴方面比较常用心俞和肝俞,五输穴方面,古代医家对于经穴、合穴、输穴、原穴的应用频次相当,但现代临床更加重视原穴的运用,此外重视络穴的应用。⑥古今医家的选穴过程中皆体现了腧穴配伍的思想,但古代医家对于配伍理论的相关记载比较零散,而现代普遍运用腧穴配伍理论指导临床,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和发展了腧穴配伍理论。⑦在针灸辩证论治癫痫方面,古今医家皆从辨症状、辨病、辨脏腑、辨时间、辨病因等角度治疗,而现代医家在临床上能够更加全面从丰富的角度分型论治,结合西医认识,发展出按发作类型、病程阶段辩证取穴。

王浩然,贾红玲,张永臣[8](2018)在《历史上的齐鲁针灸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齐鲁针灸流派是齐派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题核心是齐鲁医家。通过整理、挖掘历代齐鲁医家针灸医籍、文献,简述其针灸学术贡献及山东地区针灸发展概况,以期为地域性针灸流派的研究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齐鲁针灸经过了先秦至今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涌现了诸多医家医着。挖掘整理齐鲁医家针灸医籍、文献及针灸学术思想,有助于齐鲁针灸流派的跨越式发展。

刘珊[9](2018)在《“杨继洲针灸”品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品牌学和传播学研究理论,对衢江“杨继洲针灸”品牌进行研究。在梳理“杨继洲针灸”历史以及分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炼其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内涵。以“杨继洲针灸”为抓手,整合衢江各方面资源优势,重点解决“杨继洲针灸”的品牌塑造问题,同时对该品牌的传承与传播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234)子课题“中医药文化品牌符号助推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塑造研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项目“中国(衢江)中医针灸传承创新试验区战略与规划思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1研究目的①通过收集有关“杨继洲针灸”的文献资料,理清“杨继洲针灸”的历史;②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杨继洲针灸”品牌目前的发展情况;③通过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ionIdentity System,CIS),解决“杨继洲针灸”品牌的塑造问题;④结合中医药传承的特点,研究“杨继洲针灸”品牌的传承问题;⑤借助传播学理论,探索“杨继洲针灸”品牌的国内外传播路径。2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法。本文采用的调查研究法主要包括会议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其中会议调研记录了项目进行过程中的重要会议,包括立项、专家论证、课题组讨论、结题等,以此为背景准确把握本研究的方向;访谈法涉及对象主要有政府官员、医院领导、项目管理人员、相关专家等,他们亲自参与该品牌的建设过程,通过访谈可及时获取一手材料,为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与依据;实地调研法主要是深入衢江杨继洲故居、衢江区中医院以及其他关于本研究的地点进行实地观察与研究,获得更直接、生动、丰富的资料。②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中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具体方法研究本文涉及到的重要历史文献,包括杨继洲家传或编着的医籍《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和《针灸大成》、重要的中医针灸文献及方志资料等,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与分析。3研究结果①通过对“杨继洲针灸”历史的梳理发现,“杨继洲针灸”是在杨氏家族医学背景、习医经历、行医实践以及社会思潮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与明末其他针灸医家相比,其特色体现在理论创新与手法创新两方面,“杨继洲针灸”以《针灸大成》为载体被传承至今。杨继洲故里衢江目前还保留有杨氏遗迹,这一中医药资源是衢江地区最重要的标签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极具品牌塑造价值。因此,衢江打造“杨继洲针灸”品牌具有坚实的中医药文化基础。②通过SWOT分析法对会议调研、访谈调研和实地调研的结果分析发现,“杨继洲针灸”目前的发展面临的优势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中医药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劣势有传承传播困境、知晓度低及品牌建设不足,还有国际形势、国家战略、国家及地方政策方面的机遇,以及来自国际认可度、同类品牌冲击的挑战,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这一现状。③通过导入CIS理论,对“杨继洲针灸”品牌进行三个系统的塑造,以使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显现出来。理念识别系统即探索该品牌的核心价值、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宣传口号等思想层面内容;行为识别系统即对理念识别系统的具体内容进行实施与实现;视觉识别系统即完善“杨继洲针灸”品牌形象标识体系,构建了一个立体、生动的“杨继洲针灸”品牌。④“杨继洲针灸”品牌的传承内容主要包括针灸理论、针灸技术和针灸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有学术研究、师承、学术会议、非遗保护、搭建平台载体等。传承还需要与发展相结合,以促进“杨继洲针灸”品牌建设。⑤“杨继洲针灸”品牌的传播路径可分为国内与国外两方面,对于国内传播,以该品牌蕴含的中医药文化普及为重点,以此来助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国外传播,应处理好文化认同问题,旨在使中华文化“走出去”。4研究结论“杨继洲针灸”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以杨继洲的针灸理论和针灸手法为特色,是衢江重要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以“杨继洲针灸”为抓手,整合当地文化、生态、农业、旅游等多方面资源,将其塑造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来发展衢江大健康产业势在必行。塑造过程以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为重点,使“杨继洲针灸”蕴含的文化渗透至衢江的文化产业、会展会议产业、健康农业产业等多个产业,并衍生出与各产业相对应的产品体系,辐射并连接衢江各方面资源,成为一个全面、立体的地域品牌。在此基础上,该品牌的传承及国内外传播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借此机会使“杨继洲针灸”品牌走出衢江,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李宝金[10](2018)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文中认为窦汉卿在针灸腧穴和刺灸法方面均有浓厚的临床特色,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他的《标幽赋》蕴含经络、腧穴、刺灸法理论等内容,是历代医家最为重视的一篇针灸歌赋,《交经八穴》后世应用广泛;“手指补泻”十四字手法是对针刺手法具体操作的首次详细阐明,是明清复式针刺手法的发展基础;窦氏首创的“寒热补泻”是后世“烧山火”“透天凉”的直接来源,其透穴法、刺血法独具特色。《窦太师针经》是国家标准经穴主治研究的四大源头文献之一。故对窦汉卿的腧穴和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选题依据鉴于窦汉卿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后世针灸医家产生的巨大影响,对其具有浓厚临床特色的针灸腧穴、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但目前对窦氏针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经指南》一个文本上,对《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及后发现的《窦太师针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等文本关注较少。对《标幽赋》和《交经八穴》关注较多,对窦氏刺法、穴法多为单独专题性研究,论刺法者多,言灸法者少。对《窦太师针经》等文本蕴含的窦氏腧穴理论、刺灸法理论关注较少,对窦氏多个文本的综合性理论研究较少。本题的立意在于填补此缺漏,对窦汉卿多个文本进行综合研究,以探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的全貌。·研究目的①探寻窦氏生平文化背景,使窦氏针灸理论形成的思想因素得以显现;整理窦氏着述篇目,分析明代吴嘉言《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考证其与窦汉卿的关系。②使《窦太师针经》的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③对窦汉卿刺灸法理论,尤其是针刺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灸法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较全面的认识。·研究材料基于横向、纵向维度的研究基线,以《窦太师针经》《针经指南》《卫生宝鉴》《济生拔粹·洁古云岐针法窦太师针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针方六集·玉龙歌》等为窦氏主要文本,以《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素问》王冰注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素问亡篇·刺法论》《素问六气玄珠密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子午流注针经》《医学纲目》等文献为比对文本。对《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的研究,又有元明时期十余本书籍文献。·研究方法本课题所用方法以文献学方法、医学史方法为主,参以目录学方法、文本发生学方法对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及其针灸理论进行分析,从科技哲学视野分析窦氏针灸部分内容以及窦氏文化背景。·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纵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与《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经典文献的比较研究;一是横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比对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窦汉卿及其着述。对窦氏的主要文化背景从儒家理学和道家两个方面,分析其与窦氏针灸理论可能存在的关系;确定承载窦氏针灸理论的主要文本及相关的着述篇目。对日本回归的《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进行文本基本构成的整体研究。②窦汉卿腧穴理论。以《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研究经穴穴名、定位、主治、刺灸法等内容,分析经外奇穴的来源、整理方法与体例、价值与影响,总结窦氏腧穴理论特色。③窦汉卿刺灸法理论。以《针经指南》《卫生宝鉴》《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分析窦氏治神得气、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针刺禁忌、灸法等内容,分析窦氏诸文本的先后顺序,探讨窦氏刺灸法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理论特色。·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展现窦汉卿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提出程朱理学是窦氏的文化主体,分析程朱理学对窦氏针灸可能存在的影响。发现窦氏与全真教道士樊志应交往的历史文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窦氏对针刺补泻中医者的手指操作技术给予专门关注,从而撰写“手指补泻”。还发现元·陈基《种德堂记》记述窦汉卿与王开的师承关系。第二,将窦氏着述篇目归集成表,全面分析《针灸原枢》及《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发现《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为道医在窦氏《玉龙歌》基础上加以改编,借窦汉卿之名推广具有道家特色的针灸医术,并不是“窦桂芳校证”。提出此文本对分析《针灸神书》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总结了《针灸原枢》的文本构成和引用文献情况。第三,窦汉卿经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的经穴正名大多依从《铜人》,亦有部分依从《千金要方》等文献;经穴别名在《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序列上,根据当时情况进行补充和扩展,用“又名”和“即”的体例与既往的“一名”体例加以区分。②《窦太师针经》对经穴的定位,基本以《铜人》作为依据,同时参照《千金要方》等文献和临床实际进行考订增减、修正,可概括为7个特色,如增加大量体位姿势取穴法和以相邻穴取穴定位法等等。③《窦太师针经》的腧穴治症较为精炼,以临床经验为主,以《铜人》为底本,参以《千金》等文本,形成7个特色和独特体例。④《窦太师针经》经穴刺灸法的治疗原则明确,与《铜人》以前文献相比,有10个刺法特色、5个灸法特色,真实反映了当时临床经穴刺灸法的发展变化。《窦太师针经》经穴别名、定位、主治症、刺灸法较《铜人》以前文献有很多新增和修订内容,部分内容散见于宋金元时期医书中,说明《窦太师针经》是一次比较集中而系统的整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经穴理论的实际发展变化情况。第四,窦汉卿奇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所载33个奇穴,多半源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尚有源于《素问》等文献者,还有为窦氏首次记载者。②《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整理方法,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③《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系统整理具有5个方面的价值,为后世奇穴整理提供了标准范例,对元以后奇穴类专集的出现起到了积极影响。窦氏使奇穴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成为和经穴并列存在的一类腧穴形式,成为与经穴同级的理论知识概念体系。第五,窦汉卿刺法理论。①治神得气,窦汉卿对治神、得气的论述,基本承袭自《内经》《难经》等经典,但运用更加纯熟。②补泻法。窦氏从《素问》《难经》和唐宋金元等医家文献中,学习领会迎随、呼吸等针刺补泻法要素,加以综合运用;总结针刺“补法泻法”的具体操作,具有早期、后期的理论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性;综合深浅、方员、使令呼吸法、生成数法、针头转向、手指补泻等要素,在宋金时期针法基础上发展出“寒热补泻”法,充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的针法特色;对“手指补泻”技术,以统一体例集中论述,使之从历代文献中提炼出来、独立出来,成为一类专门的针刺补泻概念要素,与迎随、呼吸、深浅、方员等经典针刺补泻要素并列而立。③透穴法。为窦氏在前人透刺法基础上的发展再创新,几乎全身均有应用,以四肢部、头面部和背部为主。透穴针刺分寸从3分-2.5寸不等,具有3种针刺角度和6个针刺方向,还可分为双向、单向透穴刺。依据透穴过程中时间性、空间性的不同,可分别命名为“起点穴”(施透穴)、“途中穴”(透经穴)和“终点穴”(被透穴),在一个透穴刺法操作中的这些穴,大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治病症,基本以局部病症为主。透刺法的概念范畴涵盖了透穴法,透穴法则是透刺法中的一种特殊应用,二者不可混同。透穴法的产生因素,可能包括宋代以来人体解剖学的迅速发展和藏医穿刺法的影响两个方面。④刺血法。《窦太师针经》刺血腧穴较《铜人》明显增多,以治疗局部病症为主。除应用三棱针(锋针)出血法外,还应用弹针出血法,所用针具可能为藏医斧刃形放血刀。⑤针刺禁忌。窦氏针刺禁忌内容主要源于《素问》《铜人》《子午流注针经》,但未盲从,而是依据“气血调匀”之理灵活运用。第六,窦汉卿灸法理论。主要可归纳为灸须气至、灸分补泻、有常有变、针灸不同用4个观点。综观上述结果,可以发现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文本所用的材料,既包括经典文献,也有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着作,窦氏对这两类文献均有独到理解、系统梳理、准确把握,并能综合运用。窦氏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应为此提供了许多帮助,同时,窦氏从他的老师们那里学到的临床经验和他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亦为此提供了一把钥匙,或者说,解剖文献、验证文献进而重新编集文献的利器。或许,正是因为临床实证的真实经验和切实有效性,窦氏敢于突破《铜人》等经典文献,订正、新增大量内容,体现了窦氏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经穴全面立体的把握,虽不是窦氏首次运用(宋代许希、窦材、陈自明等亦有部分记述),但由窦氏首次系统整理、集中记载成为腧穴专书,真实反映了当时针灸临床发展变化的大趋势。窦氏最为重要的两个贡献,一是系统整理奇穴,一是系统整理针刺补泻中的手指技术操作方法,使奇穴、手指技术与经穴、呼吸开阖等经典概念并驾齐驱,将奇穴从有实无名的临床经验,提炼、上升为有实有名的理论知识,将手指补泻从理论知识中的隐而不显,去蔽、还原为实践操作中的具体技术,可以说是为针灸经典理论框架补充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单元,打上了两个大补丁。窦氏一手临床,一手文献。他既能从临床实践经验中归纳、提炼医理、义理,亦能解读、爬梳文理、医理,继承经典的框架,又能发现、补充经典的不足,突破藩篱,补充发展新的概念单元,最终形成临床与文献一体、古义与新知一体的针灸理论体系。考其形成条件,时代环境应是重要的外部因素,他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应是重要的内部因素,或者说核心驱动力。窦氏的思想文化主体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穷理至极”的为学功夫,尤其是集宋儒大成的朱子理学,应对窦氏有很大影响;道家对手的独妙运用,或许对窦氏重视手指技术有所影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使窦汉卿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全面地研究,可为当前的奇穴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使窦氏刺灸法理论得到较为系统的认识,补充目前采用单一文本研究窦汉卿针灸理论而导致的认识不足与缺失,使《玉龙经》《窦太师针经》等窦氏针灸文本获得更广泛的关注。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使窦汉卿针灸理论的临床特色进一步呈现出来,对于当前临床中腧穴定位、主治病症和刺灸法的应用等均有切实的借鉴意义,有助于临床实践的临证选穴,对于当前的针灸教学实践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创新点①综合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医学史学、文本发生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的内容,既有窦氏文本与经典文本的纵向比对、诠释,也有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参照、阐释和比对,突破以往单一文本、单一维度、静态研究的模式,通过多文本、双向维度、动态的研究方式,梳理窦氏针灸学术来源、文本构成及先后顺序,深入探讨窦氏腧穴、刺灸法特色及其形成过程。②首次对窦氏经穴理论从穴名、定位、主治病症、刺灸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考察其在针灸史中的演变,首次系统分析窦氏整理奇穴的方法与体例,借此观察奇穴形成、发展及其演变为经穴的过程,为腧穴的发生、形成研究提供参考。③首次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野,观察、分析窦氏整理“手指补泻”、发展透穴刺法的意义,突出针灸理论中隐含的技术层面意义,认识窦氏针灸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因素,为当前针灸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局限与展望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尚未对窦氏临证针灸配穴处方理论进行探讨研究,这对认识窦氏腧穴、刺灸法、配穴处方的整体性有一定影响;对宋金元时期的针灸学术环境尚缺乏系统研究,这对评价窦氏与其他医家针灸理论之间的不同,进而提取窦氏针灸理论特色有一定影响;对窦氏针灸的传承情况尚缺乏系统分析,这对评价窦氏针灸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具有一定影响;对窦氏文化背景的深入探讨,应是研究窦氏针灸理论形成因素的重要一环,而本人对于传统文化功底的缺失则会影响这种探讨的深入,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补上这一课;以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可以对窦氏针灸理论有更深入的解读和新角度的呈现,本人仍比较缺乏科技哲学的思考,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这些都是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难经》对针灸学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难经》对针灸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长安医学针灸学说的创建与传承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扁鹊砭针治病救人
2 《黄帝内经》奠定了针灸学理论与临床的基础
3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4 针灸学家甄权与甄立言
5 孙思邈对针灸贡献
6 王焘与《外台秘要》
7 朱龙玉与电针疗法
8 针刺麻醉
9 方云鹏与方氏头针
10 李明彦与李氏药火针
11 国医大师郭诚杰针刺治疗乳腺增生
12 殷克敬《急症针灸治疗学》
13 周志杰与“四针疗法”

(2)针灸学教材刺法研究 ——以《针灸学》统编教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前言
    2. 文献回顾
        2.1 刺法的研究现状
        2.2 针灸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方法和流程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流程
    5. 研究意义
        5.1 理论意义
        5.2 现实意义
第一章 针灸学教材的介绍
    1. 统编教材以前的针灸学教材
        1.1 古代针灸学教材
        1.2 民国时期的针灸学教材
        1.3 20世纪50年代的针灸学教材
    2. 统编《针灸学》与分化教材
        2.1 《针灸学》统编教材
        2.2 针灸学统编分化教材
    3. 对外交流针灸学教材
    4. 小结
第二章 不同时期针灸学教材刺法理论的变化
    1. 古代针灸学教材
        1.1 《内经》中的刺法
        1.2 《难经》中的刺法
        1.3 《针灸甲乙经》中的刺法
        1.4 《圣济总录》中的刺法
        1.5 《医经小学》、《医学入门》中的刺法
        1.6 《类经图翼》、《医宗金鉴》中的刺法
        1.7 小结
    2. 民国针灸学教材
        2.1 教材概述
        2.2 刺法部分的知识框架
        2.3 刺法的定义
        2.4 刺法部分的特点
    3. 20世纪50年代的针灸学教材
        3.1 教材概述
        3.2 刺法部分的知识框架
        3.3 刺法的定义
        3.4 刺法部分的特点
    4. 小结
第三章 《针灸学》统编教材中的刺法理论和应用
    1. 《针灸学》统编教材的知识框架与理论特点
        1.1 刺法层级结构的变化
        1.2 毫针主流地位的明确
    2. 刺法定义的调整
        2.1 刺法工具从金属针具到不同工具
        2.2 刺激部位从穴位到身体“一定部位”
    3. 不同种类刺法在教材中的变化
        3.1 古典刺法的发展
        3.2 特殊的赤医针疗法和针刺麻醉
        3.3 结合现代科技的刺法
        3.4 特定部位的刺法
        3.5 小结
    4. 讨论
第四章 《刺法灸法学》与《针灸学》统编教材的比较
    1. 刺法的知识框架与理论特点
        1.1 刺法层级结构的变化
        1.2 毫针主流地位的稳固
    2. 刺法概念的变化
    3. 教材中刺法种类的变化
        3.1 特种针具刺法
        3.2 特定部位刺法
        3.3 腧穴特种疗法
    4. 《刺法灸法学》论刺法理论
        4.1 不同时期的经典医籍论述刺法
        4.2 刺法的现代研究进展
    5. 小结
第五章 对外交流针灸学教材与《针灸学》统编教材的比较
    1. 刺法的知识框架和理论特点
    2. 教材中刺法的定义
    3. 教材中刺法种类的变化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专着文献学及学术思想研究
    一 、《神应经》
        (一)概况
        1.作者及成书年代
        2.成书过程
        3.版本情况
        4.体例及内容
        (二)引文情况
        1.原创居多,承袭席弘经验
        2.赋文被引,撰书成赋
        (三)学术思想特色
        1.注重取穴
        2.补泻兼施,先泻后补
        3.双手持针补泻
        4.针而不灸,灸而不针
        (四)学术影响
    二 、《针灸大全》
        (一)概况
        1.作者生平
        2.书名
        3.成书年代
        4.版本情况
        5.体例及内容
        (二)引文情况
        1.引用书籍梳理
        2.引录歌赋类别
        (三)学术思想特色
        1.尊经崇古,《内经》为要
        2.传承窦默学术思想,完善八脉交会穴理论
        3.推崇按时取穴,理论建树颇丰
        4.首刊《金针赋》,完备针刺手法
        (四)学术影响
    三 、《针灸聚英》
        (一)概况
        1.作者及其生平
        2.成书过程
        3.版本情况
        4.体例及内容
        (二)引文情况
        (三)学术思想特色
        1.强调穴位的准确性
        2.反对人神禁忌
        3.提倡针、灸、药三者并用
        4.主张针刺实用,反对巧立名目
        5.系统整理腧穴
        (四)学术影响
    四 、《针灸问对》
        (一)概况
        1.作者生平与学术背景
        2.成书过程
        3.版本情况
        4.体例及内容
        (二)引文情况
        1.编辑特点
        2.引用医籍梳理
        (三)学术思想特色
        1.《内》《难》所论,刺法之正
        2.尊崇经典,切脉为要
        3.法承丹溪,针浑是泻而无补
        4.详辨病性,气血有别
        5.治无定穴,知穴善用
        6.灸有禁忌,无病忌灸
        (四)学术影响
    五 、《奇经八脉考》
        (一)概况
        1.作者、成书过程、版本情况及体例内容
        (二)引文情况
        (三)学术思想特色
        1.补充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2.载奇经八脉寸口脉象
        3.辑录奇经八脉病的论治
        4.删繁就简,考订奇经腧穴
        (四)学术影响
    六 、《针方六集》
        (一)概况
        1.作者及其生平
        2.成书年代及成书过程
        3.版本情况
        4.体例及内容
        (二)引文情况
        (三)学术思想特色
        1.针药一理观
        2.论述详备,重修《金针赋》
        3.取穴精简,切实为用
        (四)学术影响
第二章 明代综合性着作中的针灸学研究
    一 、《古今医统大全》
        (一)针灸学术思想特色
        1.取穴精准,定经长短
        2.分经辨治,因时施治
        3.重视脉诊,因人治异
        4.未病先防,经络养生
        5.针药并用,尤崇灸法
    二 、《医学入门》
        (一)针灸学术思想特色
        1.取穴精简,善用要穴、奇穴
        2.补充补泻要素,创新补泻手法
        3.灸药并用,重视炼脐
    三 、《类经图翼》
        (一)针灸学术思想特色
        1.详述经络与人体诸部的关系
        2.完善骨度分寸、同身寸法
        3.仿先贤体例,整理腧穴理论
        4.明析灸理,重视灸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三阳脉腧穴考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方法
    1.1 资料的收集整理
        1.1.1 漆人资料的收集
        1.1.2 足三阳脉腧穴相关古代文献资料的收集
        1.1.3 文献资料表的构建
    1.2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定位
        1.2.1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绘图标注
        1.2.2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定位
        1.2.3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位置描述
    1.3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与传世古医籍相关记载比对
    1.4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命名
2. 研究结果
    2.1 漆人足太阳脉腧穴
        2.1.1 漆人足太阳脉腧穴考证
        2.1.2 传世古医籍中足太阳脉腧穴相关记载的比较
    2.2 漆人足少阳脉腧穴
        2.2.1 漆人足少阳脉腧穴考证
        2.2.2 传世古医籍中足少阳脉腧穴相关记载的比较
    2.3 漆人足阳明脉腧穴
        2.3.1 漆人足阳明脉腧穴考证
        2.3.2 传世古医籍中足阳明脉腧穴相关记载的比较
讨论
    1. 老官山漆人经脉腧穴研究概况
        1.1 老官山漆人“白线”研究概况
        1.2 老官山漆人“红线”研究概况
        1.3 老官山漆人腧穴研究概况
    2. 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数量
        2.1 足太阳脉腧穴数量的演变
        2.2 足少阳脉腧穴数量的演变
        2.3 足阳明脉腧穴数量的演变
    3. 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分布特点研究
        3.1 足三阳脉腧穴沿经脉分布为主的特点
        3.2 足三阳脉腧穴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
        3.2.1 胸部无腧穴分布
        3.2.2 下肢部腧穴分布较多,尤以小腿部为多
        3.2.3 背部以足太阳脉腧穴分布为主
        3.3 足三阳脉腧穴的左右对称分布特点
    4. 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的类别分析
        4.1 与五输穴的关系
        4.2 与原穴的关系
        4.3 与背俞穴的关系
    5. 从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管窥古代腧穴学说的发展演变
        5.1 腧穴数量由少至多的不断增加
        5.2 腧穴的分布由常用部位到全身的逐步扩展
        5.3 腧穴类别从常用特定穴到非特定穴的日趋完善
        5.4 腧穴的归经不断明确
    6.老官山漆人在腧穴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
        6.1 老官山漆人是现存最早的腧穴人体模型
        6.2 对探寻巴蜀地区针灸学术流派的特点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文献综述 腧穴的早期文物文献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二: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八会穴主治特点及临床应用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前言
1 八会穴
    1.1 八会与八会穴的内涵
    1.2 八会穴
    1.3 八会穴的主治作用
2 文献学中八会穴主治特点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意义
    2.3 软件应用
    2.4 资料与方法
    2.5 结果
3 临床应用配伍规律
    3.1 现代文献中八会穴之间配伍频次
    3.2 现代文献中八会穴之间配伍规律
    3.3 八会穴之间配伍规律差异性原因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八会穴”名称的由来之探讨
    参考文献
本研究纳入的期刊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1 毫针浅刺的现代研究概况
        1.1.1 文献研究
        1.1.2 实验研究
        1.1.3 临床研究
        1.1.4 研究现状分析
    1.2 研究选题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3 研究范围
        1.2.4 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古代毫针浅刺的文献整理与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资料来源
        2.1.2 检索方法
        2.1.3 查阅及筛选文献
        2.1.4 提取资料
        2.1.5 统计分析
    2.2 统计结果
        2.2.1 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220年)
        2.2.2 晋唐时期(公元220年-公元960年)
        2.2.3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2.2.4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3.1 毫针浅刺疗法的发源
        3.1.1 皮部理论
        3.1.2 经络络脉理论
        3.1.3 经筋理论
        3.1.4 腧穴理论
        3.1.5 营卫理论
        3.1.6 发源时期毫针浅刺证治规律
        3.1.7 小结
    3.2 毫针浅刺疗法的发展
        3.2.1 晋唐时期浅刺腧穴的发展
        3.2.2 宋金元时期毫针浅刺的发展
        3.2.3 该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
        3.2.4 该时期毫针浅刺证治规律
        3.2.5 小结
    3.3 毫针浅刺疗法的丰富
        3.3.1 宋金元时期的沿皮透刺
        3.3.2 明清时期的沿皮透刺
        3.3.3 沿皮透刺的特点
        3.3.4 沿皮透刺的证治规律
        3.3.5 小结
    3.4 毫针浅刺疗法的完善
        3.4.1 毫针浅刺疗法的适用腧穴
        3.4.2 毫针浅刺的部位分布
        3.4.3 毫针浅刺的经脉分布
        3.4.4 毫针浅刺的特定穴分布
        3.4.5 毫针浅刺疗法适宜病症
        3.4.6 毫针浅刺的证治规律
        3.4.7 小结
第四部分 从针刺深度及治疗阴病探讨毫针浅刺特点
    4.1 不同针刺深度下腧穴主治的分析
        4.1.1 胸膺部腧穴
        4.1.2 胁肋部腧穴
        4.1.3 背部腧穴
        4.1.4 腹部腧穴
        4.1.5 四肢部腧穴
        4.1.6 小结
    4.2 毫针浅刺治疗阴病
        4.2.1 毫针浅刺治疗癫疾
        4.2.2 毫针浅刺治疗厥证
    4.3 小结
结语
    1.1 结论
    1.2 创新点
    1.3 不足和展望
        1.3.1 不足
        1.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癫痫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灸治疗癫痫的研究现状综述
    1.1 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1.1.1 针刺法
        1.1.2 穴位埋线
        1.1.3 针药结合
        1.1.4 穴位注射
        1.1.5 耳针
        1.1.6 挑针
        1.1.7 灸法
        1.1.8 小结
    1.2 针灸治疗癫痫的机理研究
        1.2.1 抑制痫样放电
        1.2.2 调节GABA/Glu比值
        1.2.3 降低NO含量
        1.2.4 保护神经细胞
        1.2.5 调节免疫因子
        1.2.6 调节离子通道
        1.2.7 调节基因表达
        1.2.8 小结
    1.3 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
        1.3.1 数据挖掘技术
        1.3.2 数据挖掘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1.3.3 小结
第二章 痫证的古代文献源流梳理
    2.1 “癫”、“痫”释义
        2.1.1 癫
        2.1.2 痫
    2.2 癫痫病名及证类源流犀烛
        2.2.1 先秦时期
        2.2.2 晋隋唐时期
        2.2.3 宋金元时期
        2.2.4 明清时期
        2.2.5 小结
    2.3 痫证与其它疾病的鉴别
        2.3.1 痫与癫
        2.3.2 痫与痉
        2.3.3 痫与中风
        2.3.4 痫与惊风
    2.4 针灸治痫源流考
        2.4.1 先秦时期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2 汉代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3 晋朝时期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4 隋唐时期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5 宋朝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2.4.6 元代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2.4.7 明清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2.4.8 小结
第三章 针灸治疗痫证的古代文献数据挖掘
    3.1 研究内容
    3.2 文献来源
    3.3 检索策略
    3.4 纳入标准
    3.5 排除标准
    3.6 建立数据库
        3.6.1 腧穴规范
    3.7 数据分析方法
    3.8 结果与讨论
        3.8.1 高频腧穴分析
        3.8.2 腧穴部位分布情况分析
        3.8.3 腧穴归经情况分析
        3.8.4 选用特定穴情况分析
        3.8.5 讨论
    3.9 小结
第四章 针灸治疗癫痫的现代文献的数据挖掘
    4.1 文献来源
    4.2 文献筛选
        4.2.1 纳入标准
        4.2.2 排除标准
        4.2.3 检索策略及结果
    4.3 数据预处理
        4.3.1 数据录入
        4.3.2 数据准备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频数分析
        4.4.2 关联规则
        4.4.3 聚类分析
    4.5 结果
        4.5.1 频数统计
        4.5.2 关联规则
        4.5.3 聚类分析
    4.6 讨论
        4.6.1 刺灸法选择特点
        4.6.2 高频腧穴选用特点
        4.6.3 循经选穴特点
        4.6.4 分部选穴特点
        4.6.5 特定穴选用特点
        4.6.6 腧穴配伍特点
        4.6.7 组方特点
    4.7 小结
        4.7.1 刺灸法选择
        4.7.2 诊治规律
        4.7.3 选穴特点
        4.7.4 配穴特点
第五章 古今针灸治痫传承关系分析
    5.1 刺灸法的沿革
    5.2 古今选穴特点对比
    5.3 选穴思路的对比
        5.3.1 腧穴配伍理论沿革
        5.3.2 辩证论治
    5.4 小结
    5.5 对针灸治疗癫痫临床的一些思考
        5.5.1 充分发挥灸法的作用
        5.5.2 对针灸治疗癫痫的处方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历史上的齐鲁针灸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先秦时期
2 汉代、晋代、南北朝时代
    2.1 淳于意
    2.2 王叔和
    2.3 葛洪
    2.4 徐氏医家
3 唐宋时期
    3.1 王焘
    3.2 丁德用
4 金元时期
5 明清时期
    5.1 翟良
    5.2 岳含珍
6 民国时期
7 建国后
8 小结

(9)“杨继洲针灸”品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关于杨继洲及其着作的研究
    2 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研究
    3 关于中医药品牌的研究
    4 关于中医药传承及传播的研究
    5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1 概念界定
    2 研究背景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研究材料
第一章 “杨继洲针灸”的历史梳理
    1 杨继洲的历史
        1.1 杨继洲生平
        1.2 杨继洲着作
        1.3 杨继洲后人
        1.4 杨继洲故居
    2 “杨继洲针灸”的形成
        2.1 杨继洲的家族医学背景
        2.2 杨继洲学医经历及行医实践
        2.3 杨继洲学术思想的来源
    3 “杨继洲针灸”的特色
        3.1 理论特色
        3.2 手法特色
    4 “杨继洲针灸”的影响
        4.1 学术传承
        4.2 社会地位
    小结
第二章 “杨继洲针灸”品牌的现状调研
    1 调研目的与意义
    2 调研设计
    3 调研内容
        3.1 会议调研
        3.2 访谈调研
        3.3 实地调研
        3.4 总结
    4 现状分析
        4.1 “杨继洲针灸”品牌传承与发展的特点
        4.2 “杨继洲针灸”现状的SWOT分析
    小结
第三章 “杨继洲针灸”品牌的塑造研究
    1 “杨继洲针灸”品牌发展模式
    2 “杨继洲针灸”品牌文化
        2.1 精神文化层面
        2.2 行为文化层面
        2.3 物质文化层面
    3 “杨继洲针灸”品牌形象塑造
        3.1 导入CIS理论
        3.2 构建“杨继洲针灸”品牌形象识别系统
    小结
第四章 “杨继洲针灸”品牌的传承研究
    1 传承内容
        1.1 针灸理论——医理
        1.2 针灸技术——医术
        1.3 针灸文化——医道
    2 传承途径
        2.1 学术研究
        2.2 师承
        2.3 学术会议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5 传承平台载体
    3 传承与发展结合
    小结
第五章 “杨继洲针灸”品牌的传播研究
    1 传播主体
        1.1 针灸从业者
        1.2 针灸受益者
        1.3 媒体
        1.4 政府
    2 传播内容
        2.1 国内传播
        2.2 国际传播
    3 传播对象
        3.1 国内对象
        3.2 国外对象
    4 传播方式
        4.1 传统传播方式
        4.2 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
        4.3 其他
    小结
第六章 讨论
    1 “杨继洲针灸”的现代价值
        1.1 临床应用价值
        1.2 文化价值
        1.3 经济价值
    2 对中医药文化品牌发展的启示
        2.1 中医药文化品牌的传承与传播
        2.2 中医药文化品牌的打造
结语
    1 文章创新点
    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针灸大成》摘录内容
    二 方志统计
    三 关于杨继洲的记载
    四 关于《针灸大成》的记载
    五 访谈记录
    六 《针灸大成》现存版本
    七 调研图片资料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现状
        1.1.1 窦汉卿生平
        1.1.2 《针经指南》
        1.1.3 《针经标幽赋》
        1.1.4《流注通玄指要赋》
        1.1.5 《交经八穴》
        1.1.6 针刺法和穴法
        1.1.7 窦汉卿着作文本
        1.1.8 小结
    1.2 研究选题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2 窦汉卿及其着述
    2.1 生平
        2.1.1 儒家理学
        2.1.2 道家背景
    2.2 着述篇目
3 窦汉卿腧穴理论
    3.1 经穴
        3.1.1 命名
        3.1.1.1 正名确定及依据
        3.1.1.2 别名确定及依据
        3.1.2 定位
        3.1.2.1 五输穴及原穴
        3.1.2.2 头面部经穴
        3.1.2.3 肩背部经穴
        3.1.2.4 颈项胸部经穴
        3.1.2.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3.1.2.6 上肢部经穴
        3.1.2.7 下肢部经穴
        3.1.2.8 讨论
        3.1.3 主治
        3.1.3.1 五输穴及原穴
        3.1.3.2 头面部经穴
        3.1.3.3 肩背部经穴
        3.1.3.4 颈项胸部经穴
        3.1.3.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3.1.3.6 上肢部经穴
        3.1.3.7 下肢部经穴
        3.1.3.8 讨论
        3.1.4 刺灸法
        3.1.4.1 五腧穴及原穴
        3.1.4.2 头面部经穴
        3.1.4.3 肩背部经穴
        3.1.4.4 颈项胸部经穴
        3.1.4.5 腹部中行和侧行部经穴
        3.1.4.6 上肢部经穴
        3.1.4.7 下肢部经穴
        3.1.4.8 讨论
    3.2 经外奇穴
        3.2.1 来源
        3.2.1.1 源于《千金方》
        3.2.1.2 源于其他文献
        3.2.1.3 窦氏首载
        3.2.2 整理方法与体例
        3.2.2.1 整理方法
        3.2.2.2 体例
        3.2.3 价值与影响
        3.2.3.1 价值
        3.2.3.2 影响
4 窦汉卿刺灸法理论
    4.1 刺法
        4.1.1 治神得气
        4.1.2 补泻法
        4.1.2.1 源于《素问》《难经》
        4.1.2.2 源于《素问》王冰注文
        4.1.2.3 源于《太平圣惠方·针经序》
        4.1.2.4 源于《素问亡篇?刺法论》
        4.1.2.5 源于《子午流注针经》
        4.1.2.6 源于《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4.1.2.7 讨论
        4.1.3 透穴法
        4.1.3.1 应用腧穴
        4.1.3.2 针刺分寸、角度、方向
        4.1.3.3 起点穴、终点穴、途中穴
        4.1.3.4 主治病症
        4.1.3.5 透穴法与透刺法
        4.1.3.6 产生因素
        4.1.4 刺血法
        4.1.4.1 刺血腧穴增多
        4.1.4.2 局部病症为主
        4.1.4.3 弹针出血
        4.1.5 针刺禁忌
    4.2 灸法
        4.2.1 灸须气至
        4.2.2 灸分补泻
        4.2.3 有常有变
        4.2.4 针、灸不同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古代文献
    学术专着
    学术论文
附录《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研究
    1 吴嘉言及《医经会元》
    2 《针灸原枢》概况
    3 《针灸原枢》卷九分析
    4 《针灸原枢》卷十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查新报告

四、《难经》对针灸学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安医学针灸学说的创建与传承发展[J]. 周永学,杜林柯,苏同生,安军明,李彩霞,张卫华,王瑞辉,张福会.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5)
  • [2]针灸学教材刺法研究 ——以《针灸学》统编教材为中心[D]. 李丹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D]. 赵倪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三阳脉腧穴考证研究[D]. 张乙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八会穴主治特点及临床应用配伍规律研究[D]. 朴正茂.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D]. 莫曦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癫痫的文献研究[D]. 宋翠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历史上的齐鲁针灸探析[J]. 王浩然,贾红玲,张永臣. 中国针灸, 2018(08)
  • [9]“杨继洲针灸”品牌研究[D]. 刘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10]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D]. 李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南京”对针灸的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