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通州区工会就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发出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赵娜[2](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工会是代表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现阶段会员总数已超3.0亿人,基层工会组织超280.9万个,成为中国最大的群团组织。2015年党中央召开群团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工会改革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党的十九大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强调了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的职责定位。中国工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维护广大职工利益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推动工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加速演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应深刻体悟“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深化工会改革,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增强改革实效,讲好中国工会故事。在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之中,群众性是工会组织的本质属性,因此建设服务型工会是这一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党中央对我国工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战略定位。习近平在中国工会十五大上代表党中央的致辞中第一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的目标,由此打造服务型工会成为工会工作史上的重要课题;中国工会十六大进一步明确,要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需求,努力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发展目标;2015年7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群团工作会议,在会上做出了群团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着眼新时代新任务,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职工需求导向,健全服务职工体系,拓宽服务职工领域,让工会在职工需要时能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同时将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增写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内容,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职能的第四次调整,即保留了“维护”这项基本职能,传承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工会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增加了“服务”这项基本职能,切实提升了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化解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工会的群众性不足问题。这一战略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的关怀重视,为今后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成为指导新时代工运事业的重要文件。之后围绕服务型工会建设,提升改进工会建设工作,习近平发表多次重要讲话,强调工会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团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服务型工会既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工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会组织是党号召团结群众的重要平台,新时期能否发挥好党与群众的纽带作用,直接关系到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用的发挥以及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因此,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有利于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理解和变革群团工作。现有关于服务型工会建设议题研究存在内在逻辑解释的碎片化、核心要素探究的模糊化、对策建议的笼统性等问题,且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基于这一研究背景的考量,本文试图在梳理服务型工会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的核心要义,从而论证服务型工会建设是新时代彰显工会职能的必经之路,并探求服务职能如何在工会实践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以“服务型工会”为研究主题,聚焦于工会的“服务”职能,着眼于服务本身内涵与学理逻辑的梳理,从而将研究重点引向服务本身的深层机理。在具体章节的安排上,文章首先从工会职能与服务型工会等相关概念切入,通过辨析与演绎总结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的内涵与特征,厘定本文的问题域。服务型工会职能的发挥是内在价值的外部表现,也是实践中改革建设可供遵循的机理线索,构成了透视服务内涵与工会服务相关问题的重要基石。因此对相关概念的辨析能够加深对服务型工会相关理论的清晰认知,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历史与比较分析确定能够为本文提供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即通过提炼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会思想,加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工会思想和论述,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之相关的科学论断是工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发挥服务职能的理论基石,也是本文研究的基本依据。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细致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工会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的演变,以时间为序列整合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阐释工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主要职能,从而在中国工会整体发展的视角下审视服务型工会作为重要职能的时代背景与战略价值,更成为深刻理解“服务”这一职能的必然趋势。中国工会围绕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丰富形式、优化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呈现出纷繁复杂、丰富广泛的实践图景。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中国工会服务的三重蕴涵,不同的属性决定不同的工会服务客体,不同的服务客体要求工会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即工会的政治属性决定工会要服务党政中心、工会的社会属性决定工会要服务基层、工会的社团性质决定工会要服务职工。最后,本文在反思服务型工会建设现状与新时代工会建设的内在规律与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相关思考,以期丰富相关理论体系与实践思路,诸如各级工会组织如何发挥服务职能、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建立服务机制、探索服务方法等问题。服务是维权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服务型工会建设是工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社会发展结构与职工队伍调整的应然举措。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例如,工会组织网络体系不断健全、服务阵地规范化;服务项目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内容项目化;智慧平台体系不断成熟、服务流程信息化;服务队伍体系不断壮大、服务能力综合化等。与此同时,服务型工会建设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与瓶颈,唯有深入识别并有效化解,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会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步伐,加快形成构建服务型工会的相关制度,为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工会力量与智慧。
本刊编辑部[3](2021)在《就地过年,也能就地过好年——看企业如何出“实招”留员工过好年》文中研究表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回家是每个外乡打拼人的心结。但2021年的这个春节,很多人都自愿选择了就地过年。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包括过年。为配合疫情防控,多地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人们"就地过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于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积极营造就地过年的良好氛围,落细落实各项服务保障措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心安全过好年。的确,疫情防控需要大家齐心携手,共筑防线。每个人的付出,
鲁竞夫[4](2018)在《国有企业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机制研究 ——基于两个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比较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使得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面临巨大挑战,由此引发的集体性劳资冲突屡见报端。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2015年中央10号文件)提出各劳动关系主体应共同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落地到企业层面,企业内的管理方、党组织和工会如何协调配合以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呢?这一现实问题亟待理论研究的回应。既有的产业关系系统研究、公司治理研究和企业党组织研究都与该现实问题相关,但受制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局限性,无法针对性地回应本现实问题。为了回应集体性劳资冲突频发的紧迫现实,为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提供理论指引,本研究探究了资源型国有企业内的管理方、党组织和工会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行为、过程、效果和情境。具体来说,本研究提出了3个研究问题,分别是关乎行为存在性的研究问题1: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各劳动关系主体分别有哪些劳动关系管理行为?关乎管控过程的研究问题2: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各主体如何通过其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以及关乎情境的研究问题3: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情境如何影响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围绕以上3个研究问题,本研究历时4年,通过对两个背景相似、但劳资冲突管控效果迥异的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深入调研(包括共计50人的访谈、以及长达1个月的以轮岗实习为主要形式的田野调研),基于跨界理论、劳动过程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嵌入理论等理论透镜,得到如下研究发现:第一,在资源型国有企业中,企业的管理方、党组织和工会均存在劳动关系管理行为,分别是人力资源实践、党组织跨界行为和工会实践。第二,管理方和党组织分别通过人力资源实践和党组织跨界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班组长和工会分别在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发挥中介作用。在直接效应中,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党组织跨界行为不存在优劣之分;但在中介效应中,以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为主的多种人力资源实践的有机整合,以及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的党组织跨界行为,更有利于班组长和工会发挥中介作用。第三,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要受到“新单位制”这一情境的影响。“新单位制”的转型对集体性劳资冲突具有“激发效应”,但不必然导致集体性劳资冲突。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管控体系的内部运行失效及其“外部嵌入”较差,根本原因则是家长式人力资源实践和与生产经营脱节的党组织跨界行为本身潜藏隐患。第四,“关系”在中国情境下的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中非常重要。本研究可能的理论贡献有以下三点:第一,实现了劳资冲突管控研究的中国情境化。一方面,本研究将企业层面的党组织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主体纳入研究视野,构建了党组织跨界行为这一全新构念,并系统地探究了该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过程、效果和情境,在中国情境下拓展了劳资冲突管控研究的主体范围。另一方面,西方学者往往重视劳动过程中的“实践面向”对于劳资冲突管控的作用;与之不同,本研究发现“关系面向”在中国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中更为重要,在应用劳动过程理论进行劳资冲突研究方面,实现了中国情境化。第二,充实和拓展了跨界理论。过往关于跨界理论的研究认为跨界行为由协调行为、使节行为和监管行为三个维度构成。本研究在编码过程中提炼出了垂范行为这一全新维度,并探究了该行为如何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充实和拓展了跨界理论的内涵和作用机制。第三,深化了人力资源实践相关研究。关于人力资源实践如何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既有的研究成果之间存在争议与矛盾。相应地,人力资源实践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过程和效果也变得模糊不清。作为回应,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人力资源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工会等主体的中介作用以及情境的变化等,都会对人力资源实践的效果产生影响。既有研究之间的争议与矛盾往往源自对某些影响因素的忽略。这就给予了上述争议与矛盾以合理的解释,深化了有关人力资源实践的研究。本研究可能带来如下实践启示:在企业一线的劳资冲突管理中,管理方和党组织应提高实效性,避免形式化;同时应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和一线班组长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企业应识时通变、顺势而为,时刻注意其劳动关系管理行为是否与时俱进。最后,本文总结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5](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文中指出着眼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不同阶段,运用翔实史料全面客观反映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变化,对进一步推进工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会调研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改革开放时代背景,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工会重点工作为主线,对中国工会九大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效、经验特点和问题不足进行了梳理,并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工会调研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张娣[6](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闵丹,边磊,刘欣欣[7](2016)在《工会购买服务给职工带来哪些实惠?》文中认为今年北京市总购买服务项目将不少于100个兴趣班让东城职工休息日有了新去处日前,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的网站上便挂出了消息——《区总工会开展欢庆"五一"东城工会会员5元看大片活动》。凡是东城区内已办理京卡·互助服务卡的职工会员,都可以参加5元看大片的活动,这次活动准备了20000张电影票,售完即止。抢到票的职工可以在东城区东四工人文化宫的4个放映厅,观看最新影片。对于在科技公司就职的鲍蕾来说,这已不是新鲜事。每到节假日要到来的时候,她都会到区总工会网站、街道总工会网站、微信平台、QQ群
王珍宝[8](2014)在《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转型以来,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复杂化、多元化,劳资矛盾逐步显现并日益突出,但在有关职工群体性事件中工会往往缺位,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工会定位及其作用的广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会的信任危机。本研究以社会转型与组织变迁为背景,分析工会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究竟采取了哪些适应性的行动?其背后的行动逻辑是什么?本文通过对上海六个区的九个街镇(社区)工会组织运作的实证分析,探讨社会变迁过程中工会的组织转型及其困境问题。本研究认为,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带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面对国家管理体制的变动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我国工会开始了艰难的被动转型过程。这主要表现为面对信任危机,为了回应社会的呼声,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近些年来工会开始探索改革创新之路,在现有的体制内努力作为,试图夯实其合法性基础。在街镇层面,社区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创新的产物,在具体运作中,社区工会作为“行动者”主要采取了自转与公转两种行动策略,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借势、借力,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资源,增强组织力量,扩大社会反响。这表明工会在社会变革中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者,同时也是积极的行动者;其行动策略也不仅仅是单纯地服务于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更重要的是迎合国家的需求,反映国家的旨意,并努力在两者间寻求平衡。研究发现,从个案单位的组织运作来看,上海街镇工会呈现出两种基本的行动路径或工作模式,即区级工会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上级要求式)和以街镇工会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主动求变式),这表明在不同的社区工会组织场域,行动者的自由空间及行动意识与能力是不一样的。另外,上海社区工会目前的组织运作特性并未出现由国家法团主义转向社会法团主义的路径迹象,其国家法团主义组织特征依然较为明显。这与我国政治体制以及工会整体转型进程的缓慢有一定的关联。总体而言,尽管工会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四项职能,但其在行动中可归类为维护服务与维稳建设两种基本逻辑,即对下(会员和职工)负责与对上(党和国家)负责。由于中国工会特殊的政治身份,履行的是双重代理人的角色:一方面,工会作为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代理人,积极采取措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合理利益;另一方面,工会也参与社会管理,尤其是通过对社会领域的力量渗透,从而实行有效的管控,因而履行的是国家代理人的职责。在服务与管控之间,无疑在工会及其领导人的意识中,管控是占首位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随着国家力量在社会领域的退出,工会作为国家代理人,在社会边际领域积极渗透,开展相应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其组织行动背后体现的是国家管控的一种特殊方式,反映的是国家力量逐步渗入社会,以达到有效管控社会的目的。研究发现,工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政治属性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在局部区域还有所强化。正是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特性(官民二重性)以及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了政治替代的重要角色。本研究认为,在我国转型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即国家对向社会放权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在社会倒逼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被动地让渡社会空间,通过向社会放权,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社会自组织的发展,从而使社会日益从国家领域中分离出来;但另一方面,又担忧社会领域的自主发展,会影响到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全,因而试图使国家力量再度渗入社会,尤其是在传统国家力量无法控制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这些边际领域,通过政治性社团以国家代理人的角色来主导和管控部分空间,以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从而实现国家政治权力的再生产。所以,当前我国在整体去政治化的背景下又存在着另一种形态的社会空间再政治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政治性社团在社会边际领域的运作,使国家的意图延伸至整个社会肌体的最末端,消除社会管理的“盲区”。对于这种边际渗透的空间政治行为,体现了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特殊的空间再政治化过程,即政治管控替代现象。这是本研究的重大发现之一。究其原因,国家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度惯性与路径依赖,即通过依靠人民团体发挥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对社会进行有效地管控,以避免社会领域的失控和社会自治的效能不足。本研究认为,由于当前还面临着一些难以突破的制度性困境,导致中国工会的组织转型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社会法团主义或许是其较为可行的归宿之一,即强化工会作为利益代表性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去行政化的运作方式。文章最后讨论了工会回归社会组织的可行性以及对如何建设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提出了路径建议。
马超[9](2014)在《京卡·互助服务卡三惠京城》文中提出[上篇]普惠:全市职工一卡走京城逛公园、看书、娱乐、保险、救援……目前,覆盖全市职工的京卡服务非常多,几乎持京卡·互助服务卡就可以"走遍京城",在全市范围内享受各种的优惠。领京卡:职工个个欢喜一天的午后,阳光直射进平谷区刘家店镇工会服务站大厅,一阵喧哗,迎来了一群职工。
尹传政[10](2013)在《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览建国以来优抚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确立时期、发展时期、停滞时期、完善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是当代中国优抚制度的确立时期。在总结革命战争实施的优抚制度基础上,1950年12月,内务部制定了《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等。自此,确立了国家的优抚法律体系,奠定了国家优抚制度的基础。当时,根据保家卫国的需要和实际的经济状况,国家对伤残军人、烈军属等采取了诸多优抚措施。在优待政策方面,国家在农村主要推行了以社会负担为主体的代耕制度,在城市主要实施了优待就业政策,同时还对烈军属在医疗费用、子女上学费用等方面予以优待。在抚恤方面,针对伤残军人的抚恤要求,国家提高了抚恤标准,完善了评残办法。在褒扬方面,国家给烈士追功授予,并举行各种悼念扫祭活动及修建烈士纪念建筑物等。此间的拥军优属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节日间下发通知慰问、召开会议、座谈会及文艺汇演等;平日则经常动员有关人员给烈军属做家务、给志愿军写慰问信等。从抗美援朝到文革发生是优抚制度的发展时期。和平的建设环境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优抚制度进行了一些改变。在优待制度方面,代耕制度逐渐为优待劳动日所替代,而且实物补助作为一种优待辅助手段被推行。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再一次提高了伤残抚恤标准,同时为解决以前战争遗留的伤残问题,国家再次对伤残军人实施医疗费用的减免。褒扬政策方面,除了继续推行原来的做法之外,国家加强了烈士纪念建筑修建的监督管理,严禁乱建。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声浪冲击了整个优抚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优抚机构被撤销;优抚政策被废止;抚恤标准难以提高;优抚对象受到迫害等。但是一些做法仍被坚持了下来,比如,优待劳动日、定量补助等;拥军优属活动也一直开展,形式还比较多样。改革开放以后,优抚制度逐渐恢复,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新的优抚法规诞生。比如,国家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由此,原来的优抚政策更加制度化、法规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又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烈士褒扬条例》等。由此,优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待制度方面,农村的优待劳动日被优待金所取代;定期定量补助最终以定期抚恤的形式确定下来。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先后十三次提高伤残抚恤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评残条件。褒扬制度方面,国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烈士评定条件,扩大了参评范围;其指导思想是既注重精神奖励又重视物质奖励。拥军优属方面,积极开展双拥活动,特别是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奖励制度。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到抗美援朝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从某个角度看,它成为促使军人形象改变的一种背后的重要支撑,传统的观念是“好男不当兵”,而在中共的领导下则变为社会中“最可爱的人”,人人争而为之。显然,它使中共在赢得人民支持和战争胜利方面起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和平时期,优抚制度则担当着支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它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北京市通州区工会就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发出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通州区工会就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发出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工会 |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
1.2.3 互助互济 |
1.2.4 工会互助制度 |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
1.3.3 论文篇章结构 |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
2.3.1 学术贡献 |
2.3.2 研究局限 |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及理论创新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概念界定 |
2.1.1 工会 |
2.1.2 工会服务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
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会建设思想 |
2.2.2 列宁、斯大林的工会建设思想 |
2.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会建设思想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创新发展 |
2.3.1 党的理论创新为工会理论创新提供根本遵循 |
2.3.2 中国工运时代主题创新发展 |
2.3.3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持续推进 |
2.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深化拓展 |
第3章 中国工会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的演变 |
3.1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工会及其重要职能 |
3.1.1 中国工会诞生背景 |
3.1.2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 |
3.1.3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工会的特点及其主要职能 |
3.2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工会及其主要职能 |
3.2.1 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
3.2.2 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的特点 |
3.2.3 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的职能 |
3.3 新时期的中国工会及其主要职能 |
3.3.1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中国工会 |
3.3.2 新时期中国工会的特点 |
3.3.3 新时期中国工会的职能 |
3.4 新时代的中国工会及其主要职能 |
3.4.1 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群团工作会议 |
3.4.2 新时代中国工会的特点 |
3.4.3 新时代中国工会的职能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三重蕴涵 |
4.1 服务中心——工会的政治属性决定 |
4.1.1 思想政治引领: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
4.1.2 文化价值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1.3 先进典型引领:弘扬劳模精神培养大国工匠 |
4.1.4 职工利益引领: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 |
4.1.5 健全机制引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
4.2 服务基层——工会的社会属性决定 |
4.2.1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 |
4.2.2 促进企业和谐,注重载体建设 |
4.2.3 促进企业和职工共成长,培育先进企业文化 |
4.3 服务职工——工会的职能属性决定 |
4.3.1 精准服务 |
4.3.2 普惠服务 |
4.3.3 专业化服务 |
4.3.4 特色服务 |
4.3.5 维权服务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现状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5.1.1 工会组织网络体系不断健全、服务阵地规范化 |
5.1.2 工会服务项目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内容项目化 |
5.1.3 工会智慧平台体系不断成熟、服务流程信息化 |
5.1.4 工会服务队伍体系不断壮大、服务能力综合化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服务覆盖范围与职工用工形式多样化的矛盾 |
5.2.2 服务项目配置与职工群众需求个性化的矛盾 |
5.2.3 服务载体更新与信息化发展的矛盾 |
5.2.4 服务机制建设与人员队伍素质的矛盾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探析 |
5.3.1 观念层面因素:群众意识的淡化 |
5.3.2 体制层面因素:行政化运行的困境 |
5.3.3 机制层面因素:制度供给的不足 |
5.3.4 人员层面因素:结构不合理的局限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主要对策与思考 |
6.1 牢记职责使命,着力凝聚服务职工的思想共识 |
6.1.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
6.1.2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
6.1.3 坚持以效果为导向 |
6.2 着眼扩面覆盖,推进完善服务职工的组织体系 |
6.2.1 巩固企事业单位已有的工会服务阵地建设 |
6.2.2 扩大工会组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人群的覆盖面 |
6.3 强化科技引领,打造创新服务职工的载体平台 |
6.3.1 推进工会会员信息平台建设 |
6.3.2 推进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建设 |
6.3.3 推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移动客户端建设 |
6.4 聚焦共享理念,积极构建服务职工的普惠模式 |
6.4.1 找好服务角度,实现服务领域全方位 |
6.4.2 拓宽服务广度,实现服务内容广覆盖 |
6.4.3 强化服务深度,实现服务方式多样性 |
6.4.4 加大服务力度,实现服务受众多元化 |
6.5 展现改革成果,建立高效服务职工的队伍 |
6.5.1 人员结构的专业性、合理性 |
6.5.2 人员培训的常态化、经常化 |
6.5.3 绩效考核的规范性、激励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就地过年,也能就地过好年——看企业如何出“实招”留员工过好年(论文提纲范文)
阳区总工会党组常务副书记、常副主席姬文革暖心“五送”职工过大年 |
中关村科学城总工会经审主任王远霞发红包给补贴各级工会联手“留人” |
北京市通州小楼饭店工会主席郭昂六项“暖心举措”让员工安心 |
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工会副主席曾丁丁多项人性化暖心小举措助力“就地过年” |
首钢矿业公司运输部宣传干事井春苓“四个一”活动助力职工就地过年 |
中铁十四局集团房桥有限公司工会干部郭静“全链条”保障员工就地过年 |
链接 |
北京:发放消费券、20G本地上网流量包 |
家政春保:每人奖励上限400元 |
京东物流:专项补贴近1亿,保障坚守员工温暖过年 |
(4)国有企业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机制研究 ——基于两个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比较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基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提出) |
1.2.1 研究问题1:企业内各主体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的存在性研究 |
1.2.2 研究问题2:各主体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过程研究 |
1.2.3 研究问题3:情境与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之间的关系研究 |
1.2.4 关于研究问题的进一步说明:为何聚焦资源型国有企业 |
1.3 研究意义 |
1.3.1 学术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概念界定与释义 |
1.4.1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界定(限定研究对象的范围) |
1.4.2 人力资源实践的界定(管理方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 |
1.4.3 党组织跨界行为的界定(党组织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 |
1.4.4 工会实践的界定(工会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 |
1.4.5 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界定(管控结果) |
1.4.6 “新单位制”的界定(情境) |
1.4.7 “内部嵌入”与“外部嵌入”的界定(管理体系之间的契合度) |
1.5 技术路线 |
1.5.1 研究范式 |
1.5.2 技术路线图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管理方的行为:人力资源实践 |
2.1.1 人力资源实践的分类和构成 |
2.1.2 人力资源实践的结果变量 |
2.1.3 人力资源实践研究述评 |
2.2 企业党组织的行为:党组织跨界行为 |
2.2.1 研究党组织跨界行为的必要性 |
2.2.2 跨界行为的分类和构成 |
2.2.3 跨界行为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调节变量 |
2.2.4 跨界行为研究述评 |
2.3 企业工会的行为:工会实践 |
2.3.1 工会实践的分类和构成 |
2.3.2 工会实践的结果变量 |
2.3.3 工会实践研究述评 |
2.4 劳资冲突及其管控 |
2.4.1 劳资冲突的分类和影响 |
2.4.2 如何管控劳资冲突?两种主流学派的纷争 |
2.4.3 劳资冲突及其管控研究述评 |
2.5 劳资冲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过程理论视角:劳动过程理论视角 |
2.5.1 劳动过程理论的重要性 |
2.5.2 劳动过程理论的意涵和优势 |
2.5.3 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 |
2.5.4 劳动过程理论研究述评 |
2.6 组织学习理论:解释管控过程中,劳动关系主体自身的变化过程 |
2.6.1 组织学习的意涵 |
2.6.2 组织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2.6.3 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 |
2.6.4 组织学习的作用 |
2.6.5 组织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
2.7 社会交换理论:解释管控过程中,员工-组织关系的变化过程 |
2.7.1 社会交换理论释义 |
2.7.2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如何应用于劳动关系研究? |
2.7.3 社会交换在组织内发生的层次 |
2.7.4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劳动关系研究述评 |
2.8 情境:“新单位制”及其转型的影响 |
2.8.1 计划经济下的“单位制” |
2.8.2 市场经济下的资源型国有企业中的“新单位制” |
2.8.3 “新单位制”及其转型与集体性劳资冲突 |
2.8.4 “新单位制”的转型所带来影响的理论解释:嵌入理论 |
2.8.5 关于情境变化的影响之研究述评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案例研究方法简介 |
3.1.1 案例研究方法的意涵、发展和分类 |
3.1.2 为什么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 |
3.1.3 为什么本研究采用比较案例研究? |
3.2 本案例研究的特殊之处:拓展式案例研究 |
3.2.1 拓展式案例研究的意涵、发展和分类 |
3.2.2 拓展式案例研究的特点 |
3.2.3 为什么本研究需要使用拓展式案例研究? |
3.2.4 本研究如何进行拓展式案例研究? |
3.3 案例选择 |
3.3.1 案例选择的抽样逻辑:理论抽样 |
3.3.2 案例选择的原因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数据收集方法 |
3.4.2 数据收集情况 |
3.4.3 数据分析方法 |
3.5 从数据到理论 |
3.5.1 方法论方面的说明 |
3.5.2 应用典型范例 |
3.6 效度和信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背景 |
4.1 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 |
4.1.1 S1公司的基本情况 |
4.1.2 S2公司的基本情况 |
4.2 情境相同:均长期身处“新单位制”下,并面临转型 |
4.2.1 S1公司和S2公司均长期身处“新单位制”下 |
4.2.2 S1公司和S2公司均面临“新单位制”的转型 |
4.3 劳资冲突的管控效果对比:S1公司的失败与S2公司的成功 |
4.3.1 S1公司的管控失败:发生了集体性劳资冲突 |
4.3.2 S2公司的管控成功:未发生集体性劳资冲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存在性研究:各主体的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的存在性及其构成 |
5.1 企业管理方:人力资源实践 |
5.1.1 S1公司的人力资源实践 |
5.1.2 S2公司的人力资源实践 |
5.1.3 S1、S2公司人力资源实践的对比 |
5.2 企业党组织:党组织跨界行为 |
5.2.1 S1公司的党组织跨界行为 |
5.2.2 S2公司的党组织跨界行为 |
5.2.3 S1、S2公司党组织跨界行为的对比 |
5.3 企业工会:工会实践 |
5.3.1 S1公司的工会实践 |
5.3.2 S2公司的工会实践 |
5.3.3 S1、S2公司工会实践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直接效应研究:劳动关系管理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作用 |
6.1 企业管理方:人力资源实践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效应分析 |
6.1.1 S1公司管理方的直接效应分析 |
6.1.2 S2公司管理方的直接效应分析 |
6.1.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
6.2 企业党组织:党组织跨界行为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效应分析 |
6.2.1 S1公司党组织的直接效应分析 |
6.2.2 S2公司党组织的直接效应分析 |
6.2.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
6.3 企业工会:工会实践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直接效应分析 |
6.3.1 S1公司工会的直接效应分析 |
6.3.2 S2公司工会的直接效应分析 |
6.3.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介效应研究:班组长和工会的中介作用 |
7.1 中介过程的关键角色:工会(组织层面)和班组长(个体层面) |
7.1.1 组织层面的中介角色:工会 |
7.1.2 个体层面的中介角色:班组长 |
7.2 管理方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中介过程 |
7.2.1 S1公司管理方的中介过程 |
7.2.2 S2公司管理方的中介过程 |
7.2.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
7.3 党组织管控集体性劳资冲突的中介过程 |
7.3.1 S1公司党组织的中介过程 |
7.3.2 S2公司党组织的中介过程 |
7.3.3 S1公司和S2公司的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情境研究:“新单位制”及其转型对劳资冲突管控的影响 |
8.1 管控成败的“外部嵌入”分析:基于嵌入理论视角 |
8.1.1 S1公司管控体系的“外部嵌入”:差 |
8.1.2 S2公司管控体系的“外部嵌入”:好 |
8.2 管控成败的内部过程分析: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 |
8.2.1 管控成败的内部过程分析:直接效应分析 |
8.2.2 管控成败的内部过程分析:中介效应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果与讨论 |
9.1 命题1:关于行为存在性的命题 |
9.1.1 命题1的提出(回应研究问题1) |
9.1.2 命题1相关内容的研讨 |
9.2 命题2:关于作用过程的命题 |
9.2.1 提出命题2.1(关于直接效应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2.1 |
9.2.2 提出命题2.2(关于中介效应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2.2 |
9.2.3 命题2的提出(回应研究问题2) |
9.3 命题3:关于情境影响的命题 |
9.3.1 提出命题3.1(关于“情境是什么”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3.1 |
9.3.2 提出命题3.2(关于“情境变化的影响”的命题),以回应研究问题3.2 |
9.3.3 命题3的提出(回应研究问题3) |
9.4 “涌现”出的其他研究发现:“关系”的重要性 |
9.5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模型 |
9.5.1 “新单位制”下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图解 |
9.5.2 “新单位制”转型时的劳资冲突管控过程图解 |
9.6 贡献与启示 |
9.6.1 理论贡献 |
9.6.2 实践启示 |
9.7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9.7.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9.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田野调研实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历程和成效 |
(一) 1978年工会九大至1993年工会十二大期间调研工作 |
1. 开展劳动保护调研, 推动工会恢复重建工作 |
2. 开展工资福利生活调研, 保障职工基本生活 |
3. 开展职工教育调研, 加强职工素质建设 |
4. 开展工会自身建设调研, 启动工会改革 |
5. 开展贯彻12号文件调研, 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 |
6. 开展第一、二、三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创建常态化调查的工作品牌 |
(二) 1993年工会十二大至2003年工会十四大期间调研工作 |
1. 开展工会工作总体思路调研, 明确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
2. 开展工会工作模式与经验调研,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工作新路子 |
3. 开展劳动关系问题调研, 贯彻实施《劳动法》 |
4. 开展厂务公开调研, 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 |
5. 开展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调研, 促进实施送温暖工程 |
6. 开展第四、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了解世纪之交职工队伍新特征 |
(三) 2003年工会十四大至2013年工会十六大期间调研工作 |
1. 开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大调研, 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
2. 开展农民工调研,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
3. 开展劳动关系矛盾调研, 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
4. 开展维权调研, 建立健全工会维权机制 |
5. 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研, 实施“共同约定行动” |
6. 开展发挥工会作用调研, 健全服务职工长效机制 |
7. 开展第六、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把握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职工队伍新变化 |
(四) 2013年工会十六大以来调研工作 |
1. 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调研, 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
2. 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 提高职工对改革的获得感 |
3. 开展工会改革创新调研, 增强工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
4. 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调研, 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
5. 开展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探索互联网时代职工发展新趋势 |
二、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经验和不足 |
(一) 工会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
1.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
2. 以服务大局为中心, 发挥参谋智囊作用 |
3. 以解放思想为前提, 强化先导先行功能 |
4.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增强指导工作实效 |
5. 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提升调研质量水平 |
(二) 工会调研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 |
1. 调研任务从中央到部门, 厘清层次突出重点 |
2. 调研主体从个体到群体, 整合力量形成格局 |
3. 调研领域从工会到社会, 拓宽广度开拓视野 |
4. 调研内容从单一到综合, 提升高度挖掘深度 |
5. 调研方式从定性到定量, 创新工具丰富手段 |
(三) 工会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 思想认识不够 |
2. 调研质量不高 |
3. 成果转化不力 |
4. 力量整合不足 |
三、新形势下工会调研工作的展望和实践 |
(一) 工会调研工作面临的形势 |
1. 时代发展必然趋势 |
2. 工会改革创新要求 |
3. 队伍建设内在需要 |
(二) 工会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 |
1. 坚持正确方向 |
2. 创新调研理念 |
3. 健全调研机制 |
4. 改进调研方法 |
(三) 工会调研工作的重点任务 |
1. 把握工运时代主题,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
2.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
3. 健全服务职工体系, 切实履行维权基本职责 |
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着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
5. 加强工会对外工作, 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 |
6. 增“三性”去“四化”, 扎实推进工会改革创新 |
(6)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的缘起、问题及意义 |
1、 研究的缘起 |
2、 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 |
二、 文献回顾 |
1、 社团研究 |
2、 工会研究 |
三、 研究设计 |
1、 理论构架 |
2、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
3、 主要概念解释 |
四、 个案介绍 |
五、 主要贡献与篇章安排 |
1、 主要贡献及研究局限 |
2、 篇章安排 |
第二章 革命与建设:中国工会及其行动的历史分析 |
一、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
1、 工会的兴起 |
2、 革命工会与黄色工会的争斗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
1、 组织新使命的确立 |
2、 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探索与争论 |
三、 改革开放及市场转型时期(1978 年至今) |
1、 工会的重新定位 |
2、 工会理论探索与组织转型 |
四、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适应与创新:社区工会行动的制度环境分析 |
一、 国家体制及其结构的变动 |
1、 总体性社会及单位制的松动 |
2、 经济转轨与劳动关系的变革 |
3、 法制体系与劳动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 |
4、 职工队伍变化与个体权利意识的增强 |
二、 工会体制及其改革创新 |
1、 一元化的工会组织体制 |
2、 工会与党的关系 |
3、 工会的改革创新 |
(1) 组织职能的调整 |
(2) 组织理念与目标的新确立 |
(3) 组织体制与工作机制的创新 |
三、 社区体制及社区工会的强化 |
1、 社区管理新体制的出现 |
2、 社区工会为何设立 |
3、 社区工会的组织架构 |
四、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转与公转:社区工会行动的策略分析 |
一、 自转策略:扩大组织覆盖面与社会影响力 |
1、 组织资源的调动与组织网络的扩张 |
(1) 行动者的扩增 |
(2) 工作网络的延伸 |
(3) 规范基层工会组织行为 |
2、 工作策略:运动式、作战式集中行动 |
(1) 组织空间的拓展 |
(2) 维权机制的建设 |
(3) 劳动争议调解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强化 |
(4) 突出实事项目服务 |
二、 公转策略:参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 |
1、 “党工共建”策略助推区域大党建工作 |
2、 三方协商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
3、 源头参与推动国家法治建设 |
三、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维权与维稳:工会组织行动的逻辑分析 |
一、 “讲服务”的维护服务逻辑:社会合法性的获取 |
1、 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维护 |
2、 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维护 |
3、 职工精神文化权利的维护 |
4、 职工社会权益的维护 |
二、 “讲政治”的维稳建设逻辑:政治合法性的夯实 |
1、 工会组织建设的政治意义: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2、 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与社区安定 |
3、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 |
三、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工会转型的困境:失衡的天平 |
三、 讨论与建议 |
1、 社会组织功能的回归 |
2、 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京卡·互助服务卡三惠京城(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普惠:全市职工一卡走京城 |
领京卡:职工个个欢喜 |
逛公园:持卡打折 |
娱乐:平日持卡滑雪可享4.5折 |
意外险:推广京卡不怕费口舌 |
救援:上车险可享免费救援 |
发慰问金:通过京卡直接发放 |
[中篇]特惠:区县职工享受订制服务 |
海淀:职工持京卡两节可免费看话剧 |
石景山:职工持京卡享200项优惠 |
顺义:工会会员持京卡体检可打八折 |
朝阳:工会会员春节优惠大放送 |
大兴:京卡暑期大礼包馈赠职工 |
延庆:持京卡购书享八折优惠 |
门头沟:会员持卡就医免挂号费 |
[下篇]实惠:全市职工乐用京卡 |
企业:职工乐用京卡 |
乡镇:会员乐享二次报销 |
京卡商家优惠实际工会买单 |
(10)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关于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
四 研究的范围和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优抚制度的确立(1950—1953 年) |
第一节 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
一 农村代耕与城市就业 |
二 “提高烈、军属社会地位” |
三 全方位的物质优待 |
第二节 助伤抚亡 |
一 抚恤体系建立 |
二 救助伤残 |
三 安抚亡灵 |
第三节 褒扬英烈 |
一 条例与政策 |
二 各种活动 |
第四节 拥军优属运动 |
一 全民参与 |
二 “帮助军属解决困难” |
三 赴朝前线慰问 |
四 保障与实施 |
第二章 优抚制度的巩固与发展(1954 年—1966 年) |
第一节 社会优待的变化 |
一 政策和机构的调整 |
二 优待劳动日和就业 |
三 国家补助办法 |
第二节 关爱伤亡 |
一 抚恤政策 |
二 伤残待遇 |
三 抚恤金的不同标准 |
第三节 铭记先烈 |
一 纪念活动 |
二 纪念建筑物的修建与保护 |
三 追认授誉 |
第四节 社会动员 |
一 节日慰问 |
二 评选模范 |
三 组建机构和团体 |
第三章 优抚制度的破坏与维持(1966 年—1976 年) |
第一节 动荡中的停滞 |
一 优抚机构受到全面冲击 |
二 优待、抚恤和褒扬的倒退 |
第二节 困境中的坚持 |
一 优待的实施 |
二 抚恤、褒恤的做法 |
第三节 “向解放军学习” |
一 节日动员 |
二 日常宣传 |
第四章 优抚制度的恢复与革新(1977 年—1995 年) |
第一节 重建优待体系 |
一 优待工作的规范 |
二 优待金发放 |
三 定期定量补助 |
四 优待形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尊重生命 |
一 伤残评定及相关待遇 |
二 牺牲和病故的全面褒恤 |
第三节 褒扬立法 |
一 永久纪念 |
二 法规条例 |
三 烈士评定工作的发展 |
第四节 给军与属送温暖 |
一 节日与日常 |
二 保障与规范 |
第五章 优抚制度完善与发展 |
第一节 优待工作的大幅改善 |
一 优待金的筹集与变化 |
二 定期定量补助的提高 |
三 物质优待的丰富 |
第二节 抚恤的全面提高 |
一 伤残人的生活 |
二 死亡者的补偿 |
第三节 褒扬的新趋向 |
一 内容与形式 |
二 褒扬金制度 |
第四节 双拥活动 |
一 与时俱进 |
二 双拥建设 |
结语 |
一 社会影响 |
二 基本经验 |
三 问题与解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北京市通州区工会就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发出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研究[D]. 赵娜. 吉林大学, 2021
- [3]就地过年,也能就地过好年——看企业如何出“实招”留员工过好年[J]. 本刊编辑部. 工会博览, 2021(05)
- [4]国有企业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机制研究 ——基于两个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比较案例研究[D]. 鲁竞夫.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5]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J].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6)
- [6]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7]工会购买服务给职工带来哪些实惠?[J]. 闵丹,边磊,刘欣欣. 中国职工教育, 2016(06)
- [8]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D]. 王珍宝. 上海大学, 2014(02)
- [9]京卡·互助服务卡三惠京城[J]. 马超. 工会博览, 2014(03)
- [10]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D]. 尹传政.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