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活配对 巧妙求解(论文文献综述)
刘印平[1](2021)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四基”、“四能”、“三会”和一个“科学精神”的课程目标下,凝练了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并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四基”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数学思想方法又是数学基本思想在操作层面上的体现,故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可建立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便成为了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前测与后测的方式,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探讨了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联系,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能否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以及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作了概述,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接着构建了高中数学中常见的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和化归与转化等四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水平层次分析框架,进行了研究的设计和调查工具的编制。然后利用教师调查问卷了解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的现状,借助前测试题分析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学”的现状;研究发现:教师们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和实践都存在一定不足,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有待改进和优化。再通过解题教学剖析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与达成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的一致性,针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要制定合理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核心素养目标,将它们融入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重视培养四基和四能的情境创设,用问题激活数学思想方法;关注学生思维与推理过程的表达,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解题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最后对选定的课题进行教学实践,对比与分析前后测以及教师访谈的结果,得出最终结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这样的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成绩得到普遍提高,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可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控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渗透,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教学。
王庆伟[2](2021)在《国产申威架构上的稀疏下三角求解并行算法的性能优化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数值模拟和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制造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算力挑战。大规模稀疏线性方程组求解在数值模拟和人工智能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其求解速度显得尤为关键。求解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法和迭代法,而稀疏下三角方程求解在以上两类方法中都有重要应用,对其进行并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效率。除此之外,异构体系已经成为当前超级计算机架构的主流,日益增多的计算核心需要更加精细的线程级、指令级并行优化,因此在国产申威架构上对稀疏下三角方程求解算法进行并行优化的需求十分迫切。稀疏下三角方程求解问题具有计算访存比低、计算依赖强、写冲突以及并行度低等难点,对其进行并行优化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针对以上难点本文的目标是在申威架构上实现通用的数学库函数,主要工作有:首先,在sw26010上实现稀疏下三角方程求解算法,并对其进行功能扩展与优化。在复现已有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功能扩展,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和矩阵格式;对其预处理阶段进行性能优化;选择合适的精度验证方法,排除误差累积造成的干扰。并且实现了处理多右端向量的接口,进一步提高了求解效率。再者,针对新一代申威架构,设计实现了稀疏下三角方程求解并行算法。根据架构全新特性,重新设计了稀疏层次块布局以及生产者消费者配对算法,在保证求解效率的基础上简化了求解过程。通过修改稀疏层次块布局的数据结构,避免求解过程的冗余通信。根据算法的性能表现,进行了其他设计方案的探索。最后,对两代申威架构上的稀疏下三角方程求解算法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并设计实现自动调优方案。两个版本的稀疏下三角方程求解算法都与并行度存在明显相关性,而且也与对角非零元占比、非零元分布等因素相关,需要根据矩阵特性对算法进行针对性配置,即自动调优。对SuiteSparse稀疏矩阵数据集中的949个实数方阵和32个复数方阵进行测试,本文介绍算法的求解效率在超过73%的算例上优于同时代GPU平台上cuSparse算法,而且在求解较大规模(矩阵行列数大于10000)的算例中加速效果更优:在sw26010上最高加速26倍,平均加速7.54倍,求解20个右端向量时最高加速65倍,平均加速10.56倍;在新一代申威架构上最高加速34倍,平均加速6.51倍。总之,本文在两代国产申威架构上设计实现的稀疏下三角方程求解并行算法,在功能与性能方面都有优异表现。
罗宇豪[3](2021)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视网膜影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视网膜是全身唯一能够利用可见光进行无创观测的器官,通过对视网膜影像的分析可以实现对大量眼科和全身性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与防治,帮助患者避免致盲的风险。近年来,由于深度学习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大量深度学习网络被应用于视网膜影像分析领域,并取得了出色的效果。基于深度学习的视网膜影像分析技术能够获得更为客观的诊断结果,从而辅助医生进行更为精确的诊断。然而,该技术的发展仍面临着一定的阻碍,例如:专家精确标注的数据少和缺乏成对数据集等问题,限制了深度学习在视网膜影像分析中的应用。本研究结合了视网膜影像独有的特征,创新性的设计构建了三种生成对抗网络结构并结合针对设计的损失约束,克服了部分深度学习应用于视网膜影像分析领域的阻碍。本文的具体内容与创新如下:(1)设计构建了一种针对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点分割的配对生成对抗网络,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量化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点分级标准。考虑到目前缺乏定量化分级标准用以指导新生儿出血点的质量,本文创新性的将构建的用于出血点图像生成的生成对抗网络与分割网络相结合应用于新生儿视网膜出血领域,克服了精确出血点标注图像数量少等阻碍。本算法以本文设计的配对生成对抗网络为框架,仿真得到了大量含有对应出血点标注的视网膜影像,扩增了出血点分割网络的训练数据集,实现了对图像中出血点的高精度分割。随后,本文基于出血点与视盘的定量化比值,以及构建的基于主血管弓的黄斑危险区定位算法对黄斑危险区的定位,定义了一种全新的定量化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点分级标准。(2)研究开发了一种面向视网膜图像的通用不配对生成对抗网络,实现了对白内障视网膜图像的高质量去雾,克服了现有视网膜图像由于缺失成对的数据而无法进行网络训练的困难,去雾后的图像能够帮助医生实现对白内障患者其他眼科相关疾病更好的诊断。本算法利用不成对的白内障和清晰视网膜图像,结合本文针对视网膜图像独有特征所设计的两种损失约束,巧妙的构建了一个面向视网膜图像通用的不配对生成对抗网络。该网络能够输出既保有了与输入视网膜图像一致主干结构,同时又融合了白内障视网膜中雾特征的类似白内障视网膜图像。随后本算法利用该数据对,有监督地训练了另一个去雾网络,实现了对白内障图像的去雾。本文创新性的利用数学模拟法得到的类白内障图像作为网络先验,并结合多尺度判别网络结构以及针对性设计的两种损失约束,能够在实现不成对数据训练的同时,有效的抑制去雾后结果中的血管状伪影以及提升主干结构的对比度。本研究还设计了两种全新的面向视网膜图像主要特征的无参图像质量评估指标,以衡量主干结构的对比度与血管状伪影的程度。相较于现有的去雾算法,本算法在取得了出色去雾效果的同时,还有效抑制了血管状伪影的存在。(3)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面向多光谱成像系统重建结果通用的三维超分辨生成对抗网络,实现了在不改变光谱曲线情况下的多光谱图像超分辨。本文首先搭建了一个计算层析成像光谱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瞬时拍摄的方式,结合重建算法得到多光谱三维数据立方体。随后,针对该系统三维多光谱重建结果空间分辨率低的局限性,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多光谱三维超分辨生成对抗网络。针对于多光谱重建结果的特点,该网络利用三维卷积、打乱输入光谱顺序、光谱维度均值化滤波等多种创新的方式充分融合了不同光谱之间的关联信息,出色的实现了多光谱图像的超分辨,并去除了图像中的噪声。此外,本文通过构建光谱角损失约束的方式保证了网络输出前后在光谱曲线上的一致性。本文初步解决了困扰真实计算层析成像光谱系统无法投入实际使用的瓶颈问题。
卢雅[4](2021)在《设计思维导向的高中开源硬件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为了培养学生创造力,探索让学生在动手中“创造作品”的技术实践类课程愈来愈多,作为支持创新学习、促进复杂问题解决的开源硬件工具在基础教育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开源硬件是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良好载体。如何将开源硬件技术深度融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使其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活动,达成新课标赋予的学科培养目标?如何恰当利用开源硬件,通过项目式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针对这两个教育热点问题,本研究构建了设计思维导向的开源硬件教学模式并开展教学实践,旨在为新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下的开源硬件教学提供范例,为设计思维的培养提供具体的操作路径,让学生更具创造性、参与性、创新性。为了探索设计思维培养与开源硬件教学实践双向耦合新路径,本研究首先基于设计思维的文献分析和我国中小学开源硬件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解析了设计思维概念内涵,对典型设计思维培养模型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解构为更具显性化操作意义的五大核心能力:换位思考、抽象定义、创意构想、原型迭代和迁移应用。其次,汲取项目式教学理论、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设计型学习等理论要义,构建了设计思维导向的高中开源硬件教学模式,从“调查/探究”、“设计/再设计”、“反思”三个循环过程对其具体应用进行阐释。最后,依据模式设计了三大进阶型教学案例,并将其应用于高中开源硬件课程教学实践中。案例过程中以多渠道收集实证资料并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在效果评价环节中以中小学生设计思维评价量表、学生创作水平变化、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来综合评价高中学生设计思维能力提升情况以及开源硬件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开源硬件项目式教学对设计思维培养有积极作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共情观察技能,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设计”的转变;开源硬件创意项目的开发有章可循,在团队协作与迁移应用等能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认可设计思维方法有助于作品的优化与完善,并乐意将设计思维运用于其他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多数同学对设计思维提倡的“同理心、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反复迭代、协同合作”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设计思维导向的开源硬件教学模式为设计思维培养与开源硬件教学实践双向耦合路径提供了新思路,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开源硬件项目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侯惠娟[5](2021)在《多元表征视角下有理数探究式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化,随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入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数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教师应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为了促进数学对象表征的优化,本文提出在多元表征视角下有理数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注重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体验知识生成的教学过程,多元表征强调在认知过程中所采取的多种认知方式。本文基于多元表征和探究式教学的融合,选取厦门市某中学的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有理数的教学,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从教学观念、教材理解、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有理数的教学现状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教师的访谈内容,总结有理数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教学观念未真正转变、表征方式局限于教材、探究活动倾向形式化、教学评价比较片面。(2)通过多元表征与探究式的有机融合,从有理数的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设计案例等角度对有理数的教学进行模式构建,特别是在教学要求方面详细地叙述表征方式和数学探究之间的联系,并以《有理数乘方》一节为例,设计了如何通过多元表征,促进数学探究的具体方案。(3)为了验证多元表征与探究式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有理数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开展教学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班采取多元表征与探究式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控制班按照通常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表明,多元表征与探究式融合的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增强学生表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4)研究结论表明:多元表征和探究式融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使得他们能够以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切实地提高学习成绩。
裘晓丽[6](2021)在《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研究 ——以浙教版初中“圆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文中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是围绕学生和问题展开的,十分重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独立工作的经验,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本文以浙教版初中“圆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开展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研究。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调查初中生学习“圆的基本性质”的现状、波利亚解题思想建构现状以及教师问题解决教学的现状。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和叶立军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模式对问题解决教学进行建构,并开展教学实验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对初中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自我评价直接影响自我期望;提高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少数学生能做到系统学习,对知识追根溯源;多数学生没有先理解题目而是按部就班解题;多数学生会灵活选择方法来处理条件众多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会灵活选择方法来寻找数据和未知量联系;优秀的学生均有检查回顾的好习惯。(2)对教师的问题解决教学现状进行访谈,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年轻教师比老教师更了解波利亚;教师对解题教学的理解不同;教师均没有设计开发过问题解决的课程;教师均认为可以通过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解题能力。(3)以波利亚解题思想为基础,给出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模式,并用该模式对笔者选取的综合题作出解题分析。将叶立军老师提出的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模式与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模式相融合。最后笔者选取了《有关正多边形的折纸》进行问题解决教学,并呈现教学设计。(4)为证明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模式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的有效性。笔者开展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模式在圆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上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效果显着。
武雪芹[7](2021)在《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思维被视为21世纪学生必备技能,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不少研究学者证实机器人课程对于计算思维的培养具有无法比拟的显着功效。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关于机器人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在理论、策略层面研究较多,缺少微观层面的实践探索。如何将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具体的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中,如何组织有效的教与学活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做中学理论的观点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通过现状调查总结当前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对于计算思维方法的运用技能和思维品质能力有待提升,机器人课堂教学有待优化。因此,本文依据思维能力结构与思维型教学理论,设计基于小学机器人课程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模型,综合计算思维方法、内容、品质特征三维度来培养计算思维。然后,结合小学机器人课程内容设计面向计算思维的教学,包括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重构、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策略设计、师生课堂活动流程设计、教学多元评价设计等。其中,根据模型构建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活动流程,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进行计算思维方法要素的“精准”培养。最后,通过行动研究法将初步构建的教学活动流程应用于实践,共开展三轮研究,对每轮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改进并优化教学活动流程。通过多元评价的数据反馈,多维度分析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的效果,包括对计算思维前后测数据的对比、课堂表现评价得分汇总、项目作品评价得分汇总、师生访谈等方式,最终验证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对培养计算思维有显着成效。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研究对当前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对课程研究与开展提供新思路,为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为机器人课程教学提供实践参考,也是对我国小学机器人教育发展的进一步努力和有益尝试。本文研究成果包括:首先,依据计算思维能力结构和小学机器人课程,构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模型。然后,设计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活动流程并进行实践应用,验证其有效性。实践检验表明其对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有明显成效,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计算思维方法的运用技能和思维品质都得到显着提升。课堂实施效果良好,先前教学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马慧慧[8](2020)在《先进极化阵列的稳健参数估计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极化敏感阵列可以感知入射电磁波的多维电磁场分量,不仅能显着改善对电磁辐射源空域信息的感知性能,而且还可以提供目标的极化信息,其性能要高于传统标量阵列,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一个前沿领域,在雷达、通信、声纳和导航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极化敏感阵列参数估计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且当前绝大多数极化敏感阵列参数估计算法都是针对远场信号源。然而,随着大型(超大型)阵列以及分布式阵列在实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这类应用中,通常会存在远近场混合源共存情形,此时已不能再用常规的纯远场或纯近场模型来进行刻画,极化敏感阵列的混合源信号模型和参数估计算法会更为复杂,研究适用于混合源情形下的极化敏感阵列参数估计算法尤为必要。另外,在实际中会不可避免的存在阵列幅相误差及耦合误差,这会导致常规的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算法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如何有效的降低各类阵列误差的影响,研究稳健的极化敏感阵列参数估计算法具有实际意义。此外,由于MIMO阵列可以增大系统的自由度,形成虚拟孔径,在参数估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将极化敏感阵列应用于MIMO系统,将MIMO系统带来的波形分集和极化阵列提供的极化分集相结合,研究极化MIMO阵列的参数估计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围绕这些方面,通过充分挖掘极化阵列的优势,并将其应用于大型阵列和MIMO系统,并同时考虑实际中的阵列误差,本文对先进极化阵列的稳健参数估计算法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远场情形下极化敏感阵列的多维参数估计问题。首先,针对低信噪比下极化子空间类算法参数估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将改进的重采样技术和ROOT-MUSIC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重采样的COLD阵列波达方向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算法,大幅度提升了低信噪比下的参数估计精度。接着,针对共心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互耦影响严重,参数估计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稀疏拉伸式非均匀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多维参数估计算法,先通过利用时域旋转不变算法估计得到阵列的流形矩阵,再根据阵列的几何结构得到方向余弦有模糊精估计值,然后可从阵列流形矩阵中提取出单个电磁矢量传感器导向矩阵,再利用矢量叉乘算法得到方向余弦无模糊粗估计值,最终通过解模糊得到高精度的2D-DOA和极化参数估计。最后,以简化阵列结构、降低极化天线单元间耦合影响、提高参数估计性能为目的,提出了一种稀疏拉伸式L型极化敏感阵列,并给出了对应的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将阵列划分为6个子阵,可利用ESPRIT算法得到多个旋转不变因子,经过一系列数学运算可从中解耦得到一组方向余弦有模糊精估计值和多组无模糊粗估计值,然后根据信号导向矢量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可确定出正确的一组粗估计值,再利用解模糊手段得到高精度的2D-DOA和极化参数估计。该算法在不增加硬件复杂度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了极化天线间的互耦影响,扩展了阵列孔径,提高了参数估计精度。第二部分研究了极化敏感阵列的远近场混合源参数估计算法。首先,针对已有混合源定位算法仅能估计信源的空域信息,不能获取极化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二维空间下三偶极子线阵的混合源分类和参数估计算法,通过构造多个四阶累积量矩阵和矩阵方程,实现了更为合理的混合源分类和更高精度的空域及极化域信息估计,该方法无需任何谱峰搜索,突破了当前算法要求阵元间距为四分之一波长或八分之一波长的限制,仅需已知三个阵元的位置。接着,本文又将前述方法扩展到了三维空间中进行混合源定位,首次推导建立了三偶极子线阵在三维空间下的混合源信号模型,并首次利用线阵实现了混合源的2D-DOA、距离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另外,在实际中,接收阵列常常会存在幅相误差,这会使得混合源定位性能严重恶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幅相误差下的全电磁矢量传感器线阵混合源参数估计算法,通过构造多个四阶累积量矩阵,并利用阵列的几何结构,可得到混合源的DOA、距离和极化参数估计值,然后根据信号导向矢量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可构建出一个矩阵方程,进而可解得阵列的幅相误差估计值。该方法中各阵元可随机放置,且无需任何谱峰搜索。第三部分研究了极化MIMO阵列的角度估计算法。首先,介绍了一种典型的双基电磁矢量传感器MIMO阵列参数估计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该方法不能利用各极化天线单元的空间分集,参数估计精度不够高,各极化天线间互耦严重,阵列配置不够灵活。围绕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基极化MIMO阵列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均由若干拉伸式五偶极子组构成,并提出了对应的参数估计策略,通过将发射阵和接收阵分别划分为5个子阵,并利用相移旋转不变因子间的关系,从中解耦出2D-DOA、2D-DOD、发射极化角和接收极化角的估计值,该方法同时利用了MIMO系统带来的波形分集以及极化阵提供的极化分集和空间分集,具有更好的参数估计性能,可分辨更多的目标,运算复杂度更低,大幅度降低了天线间的耦合影响,所有五偶极子组可随机放置,且无需已知任何五偶极子组的位置。
唐明超[9](2020)在《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以原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文中认为习题课教学承担着巩固新知,深化理解,拓展应用的重要任务,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教材教是教学的基本思想,研究教材并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教学活动是基本形式。开展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大多表明变式教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习题课教学活动怎样开展才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与规律,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成绩是该研究的主要内容。该项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与实验研究法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二是比较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与常规教学方法在教学成果上的差异,进而提炼出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策略。经历了测试工具的设计与预测,对照班与实验班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可以认为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比常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时应该把握几个基本原则:(1)以实际学情为基础,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2)引导学生多参与并完成课堂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的充分性往往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3)问题设计要适应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变式要层级递进;(5)注意变式的时机与变式的度,不能为变而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可以是:(1)通过精选课本上的典型例题或习题作为变式教学的母题,整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加深问题难度、替换问题背景等方式对母题开展有梯度的变式设计;(2)围绕阶段性教学目标,对具体问题开展类比变式、逆向变式、探究变式等多种方式;(3)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变式探究意识,既能自主变式又能开展合作探究;(4)注重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通过科学地评价优化课堂生成,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构建知识的逻辑体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希望该项研究能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或者设计并开展习题课教学活动时提供参考。
田润茁[10](2020)在《NOMA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移动互联网驱动的无线数据业务指数级增长引发了对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蜂窝网络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人员提出了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NOMA技术通过在发送端主动引入干扰信息,在接收端通过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技术实现对接收信号的正确解调。与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技术相比,NOMA能够在同一时频资源块上叠加多个用户,从而使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得到显着的提升。随着数据需求量和用户接入数量的日益增加,NOMA系统中的有限资源更加紧张。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高效地分配NOMA系统的资源,从而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本文的具体贡献如下:针对多天线NOMA通信场景,考虑结合波束成形技术,以用户簇的吞吐量总和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设计有效的用户分簇方案将用户划分至对应的用户簇中以最大化用户簇的吞吐量总和。由于机器学习中的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聚类算法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能够拟合任意分布样本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基于GMM的用户分簇算法,该算法能够综合考虑用户的信道增益和用户之间的信道相似度进行GMM的参数初始化,并且在算法的迭代过程中能够将用户的信道增益和物理偏离角作为特征值来确定GMM的参数。另外,在用户分簇完成后,该算法能够对簇内用户数最大和最小的用户簇进行用户的重新分配,从而在实际情况中更高效地使用SIC技术。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传统的用户分簇算法,基于GMM的用户分簇算法能够显着地提高用户簇的吞吐量总和。针对NOMA应急通信场景,考虑使用无人机作为中继节点对用户提供通信服务。首先,在已确定的用户分簇方案下,以典型的单用户簇吞吐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优化功率分配因子等参数以最大化单用户簇的吞吐量。由于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具有在解决非线性函数方面的高效性以及在解决高维搜索空间优化问题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基于GSA的约束优化问题求解算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能够结合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值进行有效的采样计算,从而显着地降低了时间复杂度。同时,该算法能够结合约束条件对Kbest质点集合进行设计,从而增强该算法对可行域边界处的最优解搜索能力。通过在不同场景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收敛性和正确性。本文也研究了用户吞吐量门限值等因素对单用户簇最大吞吐量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二、灵活配对 巧妙求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活配对 巧妙求解(论文提纲范文)
(1)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核心素养研究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 |
2.1.2 数学思想方法概念的界定 |
2.2 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
2.2.1 数学核心素养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2 数学核心素养的国内研究现状 |
2.3 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研究 |
2.4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核心素养 |
2.4.1 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 |
2.4.2 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数学思想方法 |
2.4.3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联系 |
2.5 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思路 |
3.2 研究的对象 |
3.3 研究的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
3.3.3 课堂观察法 |
3.4 调查工具的编制 |
3.4.1 关于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水平测试 |
3.4.2 关于教师的调查问卷及访谈 |
3.5 调查的实施 |
4 前测结果的分析 |
4.1 学生的前测结果分析 |
4.2 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 |
5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实践探究 |
5.1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与达成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的一致性 |
5.1.1 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分析 |
5.1.2 对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的分析 |
5.1.3 对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分析 |
5.1.4 对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的分析 |
5.2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 |
5.3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
5.3.1 《利用函数的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的教学设计 |
5.3.2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的教学设计 |
6 后测的结果与分析 |
6.1 学生测试结果与分析 |
6.2 教师访谈结果的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前期测试卷 |
附录三 后期测试卷 |
附录四 高中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2)国产申威架构上的稀疏下三角求解并行算法的性能优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挑战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5 文章组织结构 |
第2章 swSpTRSV在sw26010上的实现与优化 |
2.1 本章概述 |
2.2 sw26010众核处理器架构 |
2.3 swSpTRSV 1.0的实现与扩展 |
2.3.1 复现swSpTRSV算法 |
2.3.2 swSpTRSV接口优化 |
2.3.3 实现swSpTRSM接口 |
2.4 swSpTRSV 1.0的验证与分析 |
2.4.1 swSpTRSV的正确性验证 |
2.4.2 swSpTRSV的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wSpTRSV在新一代申威架构上的实现与优化 |
3.1 本章概述 |
3.2 新一代申威众核处理器架构 |
3.3 swSpTRSV 2.0的设计与分析 |
3.3.1 swSpTRSV 2.0的稀疏层次块布局 |
3.3.2 swSpTRSV 2.0的算法实现 |
3.3.3 swSpTRSV 2.0的初步分析与改进 |
3.4 swSpTRSV 2.0新方案的探索 |
3.4.1 优化方案的预处理过程 |
3.4.2 优化方案的求解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wSpTRSV的性能分析与自动调优 |
4.1 本章概述 |
4.2 swSpTRSV 1.0的性能分析 |
4.2.1 swSpTRSV 1.0性能测试结果 |
4.2.2 swSpTRSV 1.0与其他算法的性能对比 |
4.2.3 swSpTRSM 1.0的性能分析 |
4.3 swSpTRSV 2.0的性能分析 |
4.4 swSpTRSV的自动调优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硕士期间成果发表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视网膜影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视网膜影像分析技术概述 |
1.1.2 生成对抗网络在视网膜影像分析中的意义 |
1.2 生成对抗网络相关工作及研究现状 |
1.2.1 生成对抗网络概述 |
1.2.2 生成对抗网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3 基于图对图的生成对抗网络 |
1.2.4 生成对抗网络在视网膜影像中的应用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配对生成对抗网络的出血点分割算法及分级标准 |
2.1 引言 |
2.2 相关工作 |
2.2.1 图像数据扩增方法 |
2.2.2 医学影像分割算法 |
2.2.3 现有出血点分级标准 |
2.3 基于配对生成对抗网络的出血点分割算法 |
2.3.1 基于高斯模糊的预处理方法 |
2.3.2 配对生成对抗网络出血点扩增算法 |
2.3.3 出血点分割网络 |
2.4 出血点定量化分级标准制定 |
2.4.1 黄斑危险区定位算法 |
2.4.2 出血点定量化分级标准 |
2.5 实验结果 |
2.5.1 数据集 |
2.5.2 预处理结果 |
2.5.3 出血点视网膜图像扩增结果 |
2.5.4 分割网络结果 |
2.5.5 新的分级标准结果展示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不配对生成对抗网络的白内障去雾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图像去雾相关工作 |
3.2.1 有雾图像成像模型 |
3.2.2 图像去雾算法研究现状 |
3.2.3 定量化图像质量评估方法与不足 |
3.3 去雾算法整体框架概述 |
3.4 基于不配对生成对抗网络的白内障图像仿真算法 |
3.4.1 数学模拟法生成白内障图像先验 |
3.4.2 不配对生成对抗网络结构设计与损失函数 |
3.5 基于生成的配对数据的白内障图像去雾算法 |
3.6 视网膜图像去雾效果评估指标 |
3.6.1 去雾效果定量化图像质量评估指标 |
3.6.2 基于pix2pix网络的去雾效果评估指标 |
3.7 实验结果 |
3.7.1 数据集 |
3.7.2 仿真白内障图像结果及消融实验结果 |
3.7.3 去雾网络消融实验结果 |
3.7.4 与其他去雾算法对比结果 |
3.7.5 去雾算法对视网膜图像中病灶的影响 |
3.7.6 不同级别白内障患者去雾效果 |
3.8 讨论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三维生成对抗网络的多光谱成像系统超分辨研究 |
4.1 引言 |
4.2 光谱成像技术与图像超分辨技术相关工作 |
4.2.1 光谱成像技术 |
4.2.2 图像超分辨技术 |
4.3 计算层析成像光谱系统搭建 |
4.3.1 光路设计及搭建方案 |
4.3.2 系统成像数学模型 |
4.3.3 H矩阵标定方案 |
4.3.4 重建算法 |
4.4 面向多光谱影像的三维空间-光谱超分辨生成对抗网络 |
4.4.1 生成网络结构 |
4.4.2 判别网络结构 |
4.4.3 损失函数 |
4.4.4 定量化评估指标 |
4.5 计算层析成像光谱系统验证 |
4.5.1 仿真数据集结果 |
4.5.2 真实数据集结果 |
4.6 三维空间-光谱超分辨生成对抗网络结果 |
4.6.1 仿真数据集结果 |
4.6.2 真实计算层析成像光谱系统泛化实验结果 |
4.7 讨论 |
4.7.1 计算层析成像光谱系统搭建及重建结果讨论 |
4.7.2 三维空间-光谱超分辨生成对抗网络结果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与创新 |
5.1.1 本文总结 |
5.1.2 本文创新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设计思维导向的高中开源硬件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设计思维培养的研究现状 |
二、高中开源硬件教学现状 |
三、高中开源硬件课程中的项目式教学现状 |
四、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设计思维 |
二、开源硬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项目式教学理论 |
二、设计型学习理论 |
三、情境学习理论 |
四、多元智能理论 |
五、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
第三章 设计思维导向的高中开源硬件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构建依据 |
一、设计思维EDIPT模型的启示 |
二、克洛德纳双循环探究模型的启示 |
三、双重情境学习模式的启示 |
第二节 教学模型 |
第三节 模式构建 |
第四节 模式阐释 |
第四章 设计思维导向的高中开源硬件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设计思维导向的高中开源硬件教学案例设计 |
一、教学对象分析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三、教学目标设计 |
四、教学评价设计 |
第二节 《小e声控灯》项目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反思 |
第三节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项目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反思 |
第四节 《智慧校园计数系统》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反思 |
第五章 设计思维导向的高中开源硬件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学生设计思维水平变化分析 |
一、设计思维测量量表构建 |
二、问卷信效度分析 |
三、教学前后设计思维测量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学生创作作品水平变化分析 |
一、学生优秀作品展示与介绍 |
二、学生创作作品水平 |
第三节 教师访谈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一轮中小学生设计思维评价指标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B 第二轮中小学生设计思维评价指标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C 中小学生设计思维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D 中小学生设计思维评价量表 |
附录E 设计思维导向的高中开源硬件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F 开源硬件智能设计项目日志 |
附录G 高中生开源硬件作品评价表 |
附录H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I 高中生设计思维工具应用效果展示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多元表征视角下有理数探究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表征及数学多元表征 |
2.1.2 数学探究式教学 |
2.2 研究综述 |
2.2.1 多元表征的研究综述 |
2.2.2 探究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多元智力理论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3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第3章 有理数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概述 |
3.2 基于教师问卷的有理数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3.2.2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3.2.3 调查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 |
3.3 基于教师访谈的有理数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4 调查结论 |
第4章 多元表征视角下有理数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 |
4.1 有理数内容的表征方式与探究方式分析 |
4.2 多元表征视角下有理数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
4.3 多元表征视角下有理数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要求 |
4.3.1 丰富情境表征,激发探究欲望 |
4.3.2 规范语言表征,明确探究问题 |
4.3.3 应用图形表征,厘清探究线索 |
4.3.4 强化符号表征,凝练探究思维 |
4.3.5 注重动作表征,提升探究技巧 |
4.4 多元表征视角下有理数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评价 |
4.5 多元表征视角下有理数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5章 多元表征视角下有理数探究式教学实验研究 |
5.1 实验研究设计框架 |
5.2 实验目的 |
5.3 实验假设 |
5.4 实验设计及过程 |
5.4.1 实验设计 |
5.4.2 实验过程 |
5.5 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5.5.1 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成绩的总体分析 |
5.5.2 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成绩的试题分析 |
5.6 实验后期访谈 |
5.7 实验总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3 研究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6)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研究 ——以浙教版初中“圆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中考数学对圆的考察要求 |
1.1.3 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 |
2.1.2 初中数学“圆” |
2.1.3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
2.2 研究综述 |
2.2.1 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研究综述 |
2.2.2 关于圆的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对话教学理论 |
2.3.2 元认知理论 |
2.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4 波利亚解题理论 |
第3章 初中生圆的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2 调查的设计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3.2.2 访谈的设计与编制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3.3.3 分析与总结 |
第4章 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的构建 |
4.1 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模式 |
4.2 波利亚解题思想在初中圆综合题中的应用实例 |
4.2.1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4.2.2 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
4.2.3 正多边形和圆 |
4.2.4 弧长和扇形的面积 |
4.3 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模式 |
4.3.1 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模式 |
4.3.2 优越性 |
4.4 问题解决教学的案例 |
第5章 波利亚解题思想建构下问题解决教学的教学实验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假设 |
5.3 实验设计 |
5.3.1 实验对象 |
5.3.2 实验变量 |
5.3.3 实验思路 |
5.3.4 实验工具 |
5.4 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5.4.1 实验班与控制班测试成绩后侧独立样本T检验 |
5.4.2 实验班解题能力量表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 |
5.4.3 控制班解题能力量表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 |
5.5 实验总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3 研究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7)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计算思维是公民必备的思维能力 |
1.1.2 机器人教育为培养计算思维提供重要契机 |
1.1.3 机器人教育助力人才培养 |
1.2 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思维研究现状 |
1.2.2 机器人教育研究现状 |
1.2.3 机器人教学中培养计算思维的相关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计算思维 |
2.1.2 机器人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发现学习理论 |
2.2.3 “做中学”理论 |
第3章 基于小学机器人课程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模型构建 |
3.1 模型构建前期分析 |
3.1.1 计算思维能力结构设计 |
3.1.2 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
3.1.3 小学机器人课程培养计算思维的可行性分析 |
3.2 模型构建依据与思路 |
3.2.1 构建依据 |
3.2.2 构建思路 |
3.3 培养模型的构建 |
第4章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 |
4.1 学习者分析 |
4.2 教学目标分析与重构 |
4.3 教学内容整合设计 |
4.4 教学活动策略设计 |
4.4.1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
4.4.2 抛锚式教学策略 |
4.5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
4.5.1 教师活动 |
4.5.2 学生活动 |
4.6 教学评价设计 |
4.6.1 多元评价内容要素 |
4.6.2 具体评价方法设计 |
第5章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行动研究 |
5.1 教学实践准备 |
5.1.1 教学对象选择 |
5.1.2 教学环境与平台选择 |
5.1.3 行动研究思路及方法 |
5.1.4 计算思维水平前测 |
5.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5.2.1 前端设计 |
5.2.2 实践观察 |
5.2.3 评价反馈 |
5.2.4 改进优化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5.3.1 前端设计 |
5.3.2 实践观察 |
5.3.3 评价反馈 |
5.3.4 改进优化 |
5.4 第三轮行动研究 |
5.4.1 前端设计 |
5.4.2 实践观察 |
5.4.3 评价反馈 |
5.4.4 改进优化 |
5.5 行动研究小结 |
第6章 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实践效果分析与结论 |
6.1 教学效果分析 |
6.1.1 基于计算思维量表的教学效果分析 |
6.1.2 基于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的教学效果分析 |
6.1.3 基于项目作品评价表的教学效果分析 |
6.1.4 基于访谈的机器人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
6.2 教学实践结论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1.3 研究建议 |
7.1.4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A:基于教学现状调查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B:计算思维量表 |
附录C:《环保卫士》探究表 |
附录D:《智能风扇》探究表 |
附录E:《测距小车》探究表 |
附录F:《项目作品评价表2》修改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先进极化阵列的稳健参数估计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极化敏感阵列参数估计 |
1.2.2 混合源分类及参数估计 |
1.2.3 MIMO阵列的参数估计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极化阵列多维参数估计的理论基础 |
2.1 极化的相关理论 |
2.1.1 极化的定义 |
2.1.2 电磁波极化的分类及表征 |
2.1.3 电磁波信号的极化域-空域联合表征 |
2.2 常见的电磁矢量传感器结构 |
2.3 远场源极化敏感阵列信号模型 |
2.4 近场源极化敏感阵列信号模型 |
2.5 极化MIMO阵列信号模型 |
第三章 极化敏感阵列的多维参数估计算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重采样的共心式COLD阵列多维参数估计算法 |
3.2.1 信号模型 |
3.2.2 算法描述 |
3.2.3 仿真实验 |
3.2.4 本节小结 |
3.3 稀疏拉伸式非均匀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多维参数估计算法 |
3.3.1 信号模型 |
3.3.2 算法描述 |
3.3.3 运算复杂度分析 |
3.3.4 仿真实验 |
3.3.5 本节小结 |
3.4 稀疏拉伸式L型极化敏感阵列的多维参数估计算法 |
3.4.1 信号模型 |
3.4.2 算法描述 |
3.4.3 运算量分析 |
3.4.4 仿真实验 |
3.4.5 本节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极化敏感阵列的远近场混合源参数估计算法 |
4.1 引言 |
4.2 二维空间下正交三偶极子线阵的混合源分类和参数估计算法 |
4.2.1 信号模型 |
4.2.2 算法描述 |
4.2.3 仿真实验 |
4.2.4 本节小结 |
4.3 三维空间下正交三偶极子线阵的混合源分类和参数估计算法 |
4.3.1 信号模型 |
4.3.2 算法描述 |
4.3.3 仿真实验 |
4.3.4 本节小结 |
4.4 存在幅相误差时全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混合源参数估计算法 |
4.4.1 信号模型 |
4.4.2 算法描述 |
4.4.3 运算复杂度分析 |
4.4.4 仿真实验 |
4.4.5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极化MIMO阵列的参数估计算法 |
5.1 引言 |
5.2 共心式电磁矢量传感器MIMO阵列的参数估计算法 |
5.2.1 信号模型 |
5.2.2 算法描述 |
5.2.3 问题分析 |
5.3 基于拉伸式五偶极子组的MIMO阵列多维参数联合估计算法 |
5.3.1 信号模型 |
5.3.2 算法描述 |
5.3.3 仿真实验 |
5.3.4 算法性能分析 |
5.3.5 本节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附录 |
附录A. 稀疏拉伸式非均匀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克拉美罗界 |
附录B. 稀疏拉伸式L型极化敏感阵列的克拉美罗界 |
附录C. 幅相误差下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混合源定位的克拉美罗界 |
附录D. 拉伸式五偶极子组MIMO阵列的克拉美罗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以原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能力要求 |
1.1.2 2017 年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1.3 习题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1.1.4 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高中数学习题课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变式教学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途径 |
2.2 关于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综合述评 |
2.6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3.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实验研究法 |
3.2.3 行动研究法 |
3.3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3.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3.3.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3.3.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3.3.4 马登的变异理论 |
3.3.5 解题理论 |
3.4 课题研究的工具 |
3.5 小结 |
第4章 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
4.1 高中数学习题课实施变式教学的原则 |
4.1.1 科学的教学目标为导向 |
4.1.2 学生的过程参与为途径 |
4.1.3 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4.1.4 变式的层级递进性 |
4.1.5 变式的适时性和适度性 |
4.2 高中数学习题课开展变式教学的策略 |
4.2.1 精选课本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为母题 |
4.2.2 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合理变式 |
4.2.3 学生合作探究深化变式 |
4.2.4 科学评价与课堂生成的强化 |
4.3 小结 |
第5章 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设计案例 |
5.1 《集合习题课》教学设计 |
5.2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习题课》教学设计 |
5.3 《指数函数习题课》教学设计 |
5.4 《对数函数习题课》教学设计 |
5.5 《基本初等函数章末习题课》教学设计 |
5.6 《函数与方程习题课》教学设计 |
5.7 小结 |
第6章 实验研究 |
6.1 实验设计 |
6.1.1 实验目的 |
6.1.2 实验假设 |
6.1.3 实验对象 |
6.1.4 实验变量 |
6.1.5 实验策略 |
6.1.6 实验伦理 |
6.2 前测工具的设计 |
6.2.1 前测工具的双向细目表 |
6.2.2 前测工具的结构 |
6.2.3 前测工具预测数据基本统计量分析 |
6.2.4 前测工具的难度 |
6.2.5 前测工具的区分度 |
6.2.6 前测工具的效度 |
6.2.7 前测工具的信度 |
6.2.8 前测工具的完善及确定 |
6.3 后测工具的设计 |
6.3.1 后测工具的双向细目表 |
6.3.2 后测工具的结构 |
6.3.3 后测工具预测数据基本统计量分析 |
6.3.4 后测工具的难度 |
6.3.5 后测工具的区分度 |
6.3.6 后测工具的效度 |
6.3.7 后测工具的信度 |
6.3.8 后测工具的完善及确定 |
6.4 实验过程 |
6.4.1 预测确定测试工具 |
6.4.2 实施前测与数据整理 |
6.4.3 教学干预 |
6.4.4 实施后测与数据整理 |
6.5 实验结果 |
6.5.1 前测结果对比分析 |
6.5.2 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6.6 实验结论 |
6.7 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7.1 课题研究的结论 |
7.1.1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内容要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
7.1.2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原则在于紧扣目标且变式有度 |
7.1.3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7.1.4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目的在于优化思维又服务高考 |
7.1.5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意义在于重视过程又强化生成 |
7.2 课题研究的反思 |
7.3 可继续研究的问题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前测工具 高一新生《数与代数》知识与素养水平测试试卷 |
附录 B 后测工具 高一学生必修1知识与素养水平测试试卷 |
附录 C 前测工具预测试得分表 |
附录 D 后测工具预测试得分表 |
附录 E 前测对照班成绩表 |
附录 F 前测实验班成绩表 |
附录 G 后测对照班成绩表 |
附录 H 后测实验班成绩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NOMA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理论 |
2.1 NOMA通信系统 |
2.1.1 NOMA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2 NOMA技术的特点 |
2.1.3 NOMA技术的应用 |
2.2 信道模型 |
2.2.1 空对地信道模型 |
2.2.2 毫米波信道模型 |
2.3 无线携能技术 |
2.3.1 TS协议接收机 |
2.3.2 PS协议接收机 |
2.4 用户分簇算法 |
2.4.1 遍历搜索配对算法 |
2.4.2 预分组配对算法 |
2.4.3 随机用户配对算法 |
2.4.4 固定分组算法 |
2.5 群体智能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天线NOMA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案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及优化问题建模 |
3.3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用户分簇算法分析 |
3.3.1 高斯混合模型 |
3.3.2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用户分簇算法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携能NOMA中继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案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及优化问题建模 |
4.3 基于引力搜索算法的约束优化问题求解算法分析 |
4.3.1 引力搜索算法 |
4.3.2 基于引力搜搜索算法的约束优化问题求解算法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灵活配对 巧妙求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D]. 刘印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国产申威架构上的稀疏下三角求解并行算法的性能优化与分析[D]. 王庆伟. 山东大学, 2021(12)
- [3]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视网膜影像分析研究[D]. 罗宇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设计思维导向的高中开源硬件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 卢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多元表征视角下有理数探究式教学研究[D]. 侯惠娟. 集美大学, 2021(01)
- [6]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研究 ——以浙教版初中“圆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D]. 裘晓丽. 集美大学, 2021(01)
- [7]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 武雪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8]先进极化阵列的稳健参数估计算法研究[D]. 马慧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9]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以原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D]. 唐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NOMA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 田润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