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出CI导入的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郭羽佳[1](2020)在《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实践策略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市场是培育品牌的沃土。西方品牌在资本市场全球化扩张的过程中沿着物品意义的开掘和消费者关系建构的逻辑不断演进,形成了完备的现代品牌理论知识谱系。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过程中,西方品牌理论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启蒙与智力支撑作用,中国本土品牌在西方品牌理论的影响下短短四十年内浓缩完成了西方品牌研究的上百年演进道路。其主要理论如塑造企业形象、创造产品溢价、聚焦定位细分市场和消费者关系建构的手段等等,在中国品牌实践的不同阶段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导航作用。在西方品牌理论的启蒙引导下,中国企业自主运用商标、广告等品牌元素打造品牌,赢得市场优势。从产品质量研究到品牌形象识别和名牌战略,再到依托国家政策设计实现品牌的自主创新,中国企业的品牌经营和管理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熟,国内市场上由本土品牌主导的品牌格局逐渐形成,自主品牌开始向国际市场上扩展品牌影响力;国家品牌政策规划更加适应本土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宏观品牌设计与微观企业发展形成良好互动;学界对于品牌理论的研究上升为理论自觉,适配于中国市场的品牌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消费大众养成认牌购物习惯,品牌消费成为中国商品市场上的新风向标。经历四十年的品牌发展,中国的品牌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国家品牌集群相比,中国本土品牌仍存在巨大差距:本土品牌集群整体实力不强;国际影响力和品牌价值难获世界市场认可;品牌缺乏本土文化价值内核。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中国本土品牌实践缺乏对品牌本质规律的研究和对中国宏观市场供需变化规律下品牌建构的实践路径分析。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发展不同阶段的归纳,深入分析西方品牌理论在品牌建设本土化实践中的具体策略,反思西方品牌理论影响下中国本土化品牌实践过程中的价值和不足,提出建议以期助力于当下的品牌建设。
胡百精[2](2013)在《合法性、市场化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史纲——中国现代公共关系三十年(中)》文中研究表明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之巨变的回忆和重述,即使从公共关系这样一个"小学科"、"小行业"切入,亦存在"太近"和"太远"的双重困境:1992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们至今仍然乘坐在自90年代飞驰而来的财富列车上———太快太近太明亮,以致于一开口、一提笔就错过了;经济建设既是国家的重要议程也是大众的生活路线,人们放下80年代的启蒙理想、激进主义和更为久远的传统价值,而放大功利主义、工具主义和价值上的相对主义,精神世界幻灭,二十年
李果[3](2013)在《论现代企业文化与CI设计》文中认为任何企业的持续成长都需要独特的企业文化。CI导入理论的研究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CI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民族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我国企业必须拿起的一件基本战略武器。企业导入CI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需求,选择不同的角度导入,制定特定的CI推进路线,提出解决问题之道,收取内强素质,外显形象效果,具有实战效应。
李金晶,兰岚[4](2012)在《论现今中国西部地区中小型企业的CI运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中国加大了对内地及西部企业的扶持。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西部出现了一批有一定发展需求与潜力的中小企业,他们不但对本身技术、人才等要素需求,同时对自身形象也有了急切的需求。使得企业对企业形象设计发生了一些新的改变。文章主要探讨西部中小企业中CI的基础应用问题。
王金军,张丽华,卞姗姗[5](2012)在《推进山东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导入的战略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全面导入CI体系,建立强势银行品牌,是山东自主品牌银行应对国际竞争、顺应金融高新化需求,实现"金融强鲁"的现实需要。山东自主品牌银行在推行CI的过程中,要做到独特新颖,突出山东特色,协调推进理念、行为、视觉三个识别系统,真正发挥CI体系的作用,提升自主品牌银行形象,增强自主品牌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出独属山东的银行品牌,实现以金融带动山东经济发展的目的。
卞姗姗[6](2012)在《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社会,随着金融全球化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也日趋明显。金融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给我国本土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我国的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群体。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属于中小型银行群体,其发展历史较短,自身业务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较弱,导致经营缺乏特色,甚至导致非规范化竞争。在此情况下,建立强势的金融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CI体系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本意是企业识别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CI体系风靡世界,已成为企业创立国际品牌的现代经营策略。在当前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导入CI体系,建立银行品牌,是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应对国际竞争、顺应金融需求高新化的需要。文章将以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银行CI体系的导入为切入点,对我省自主品牌银行的CI体系进行针对性研究。文章以齐鲁银行作为代表,通过内、外部调查,了解其目前CI体系现状,发现问题与不足,针对中小银行的特征对症下药,对推进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的导入提出有益的建议;在银行内部形成统一的精神理念、统一的行为方式,在银行外部则展现鲜明、积极、健康的银行形象,打造出强势的山东金融品牌。
曹惠琴[7](2009)在《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推广的若干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指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在应用推广中的一些误区,并提出使企业走出该误区的主要方法,以使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同时提升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刘鑫[8](2008)在《CI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1988年,广东太阳神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我国导入CI战略成功后,中国不少企业争先恐后地导入CI,但其实施和引进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还有相当一批企业对CI战略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误区。其一是一些企业照搬国外的现有的例子,没有结合自己企业本身固有的环境因素;其二是企业本身对CI认识不够,认为有了一套CI就能解决企业的困境;其三是对CI的设计和执行要求做的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根据中国国情的事实和可行的发展理念,对CI在中国持续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
吴京京[9](2008)在《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与发展的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的时代中,企业标志形象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商业符号已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企业标志是企业视觉形象的核心,企业标志不仅是调动所有视觉要素的主导力量,也是整合所有视觉要素的中心,更是社会大众认同企业品牌的代表。因此,企业标志设计在整个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品牌时代”、“读图时代”、“视觉文化”的到来,使得绝大部分行业的产品已经高度同质化,产品在价格、质量、品质、功能和包装等方面的水平都非常接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注重企业给消费者带来的独特体验、超值享受和文化内涵。而企业形象在视觉上的体现就落在企业的标志上。标志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图案,更是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符号。企业更换标志形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品牌进化和市场竞争的必然。在这方面,壳牌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壳牌已经先后更换了6次标志。20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中国企业对企业标志形象的认识还处于表面,标志对企业发展来说只是个符号,没有深刻的理解企业标志的内涵。进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在加入WTO后,感受企业竞争的压力,这是中国企业迎来了真正的国际竞争时代。同时,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标志形象的理解才达到成熟。本文通过对企业标志形象形成的过程,进行了一个粗线条的梳理,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对每一个时期的标志所呈现的形态进行分析归纳.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CI系统导入后的企业标志形象的总结。本文还通过对企业标志形象形成影响最多的三个方面,即文化现象、相关理论以及企业现状进行研究,以此探讨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的趋势。
江萍[10](2008)在《营口港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企业在面临加入WTO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无论是新建企业还是原来的老企业,为了树立形象,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导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营口港是一个交通运输服务企业,有着140多年的历史。在全国沿海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沿海港口不断发展壮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为东北地区(包括港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机遇,也为营口港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面对港口的竞争和发展机遇,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克服企业内部的不完善,从经验管理到进一步加强制度管理企业和文化管理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已成为港口的需要。本文围绕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论进行了文献方面大量的查阅研究,借鉴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导入CI的成功经验,并从港口发展现状出发,为解决港口存在的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港口正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开展阶段,进行了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初浅探讨。
二、走出CI导入的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CI导入的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实践策略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方品牌理论的生成发展 |
第二章 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迁移和理论自觉 |
2.1 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迁移 |
2.2 中国品牌的理论自觉和创新 |
第三章 西方品牌理论的中国本土化实践策略 |
3.1 品牌初识(1978-1992):建立企业形象识别,形成品牌特征 |
3.2 “名牌”战略(1993-2001):广告成就名牌,占领并撬动市场 |
3.3 品牌资产管理(2001-2013):注重品牌的内涵化建设 |
3.4 国家品牌战略(2013-2019):以定位建立彼此的认同与关系 |
第四章 西方品牌理论之于中国品牌实践的反思 |
4.1 西方品牌理论借鉴中的价值 |
4.1.1 重生产力和产品质量研究,品牌创新力提升 |
4.1.2 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
4.1.3 企业形象塑造和广告宣传,入主消费者心智 |
4.1.4 国家层面的宏观品牌建构,形成品牌集聚 |
4.2 西方品牌理论借鉴中的不足 |
4.2.1 品牌战略杂糅,失去聚焦方向 |
4.2.2 品牌故事认同度不够,国家品牌影响力有限 |
4.2.3 品牌宣传层面的激进与市场实践层面的滞后 |
4.2.4 盲目海外并购自主品牌面临安全风险 |
第五章 西方品牌理论对中国品牌实践的启示 |
5.1 聚焦三品战略,形成品牌高价优势 |
5.2 深入挖掘品牌内涵,建构品牌忠诚度 |
5.3 开展“互联网+”数字营销,实现品牌年轻化转型 |
5.4 搭国家政策便车,融合全球化道路和区域化发展 |
5.5 国家顶层品牌设计推广中国品牌故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合法性、市场化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史纲——中国现代公共关系三十年(中)(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法性危机与“正名之旅” |
二、点子热、谋略热和CI风潮 |
三、市场逻辑、功利主义与中国公关市场培育 |
四、专业化与世纪末的通途 |
(3)论现代企业文化与CI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识别的重要性与战略 |
二、现代企业的文化 |
三、CI企业识别与现代企业文化各层面的紧密联系 |
1、CI设计是企业对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的塑造 |
2、企业文化在CI设计中的强大冲击力 |
3、创造和体现出色的企业文化 |
(4)论现今中国西部地区中小型企业的CI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CI概念浅释 |
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CI设计运用现状 |
三中国西部中小企业如何创造和体现企业文化 |
四CI在中国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展望 |
(5)推进山东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导入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东自主品牌银行发展现状 |
二、全面导入CI体系, 提升山东自主品牌银行竞争力 |
(一) CI体系的设计 |
1.MI体系设计。 |
第一, 文字表达简单明了, 内容规划贴近生活。 |
第二, 继承山东传统文化, 尊重山东人文风俗。 |
第三, 突显山东本土特色, 灵活变动表达方式。 |
2.BI体系设计。 |
3.VI体系设计。 |
(二) CI体系的有效导入 |
1.选择适时的CI导入时机, 增强导入效果。 |
2.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远离一蹴而就误区。 |
3.注重员工的理念设计, 全方位推行CI体系。 |
(6)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企业识别系统(CI)理论综述 |
2.1 CI 体系的基本认识 |
2.1.1 CI 体系的概念 |
2.1.2 CI 体系的构成要素 |
2.1.3 CI 体系的特性 |
2.2 CI 体系的发展历程 |
2.2.1 CI 的起源 |
2.2.2 CI 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2.2.3 CI 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中国型 CI” |
2.2.4 CI 体系的发展新理论 |
2.3 CI 体系的导入实施 |
2.3.1 导入 CI 体系的意义与作用 |
2.3.2 实施 CI 的基本条件 |
2.4 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 CI 体系现状分析 |
3.1 自主品牌银行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
3.1.1 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
3.1.2 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
3.2 自主品牌银行 CI 体系现状分析---以齐鲁银行为例 |
3.2.1 齐鲁银行 CI 体系背景分析 |
3.2.2 齐鲁银行 CI 体系现状分析 |
3.3 自主品牌银行实施 CI 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障碍 |
3.3.1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导入实施 CI 体系的优势条件 |
3.3.2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实施 CI 体系存在的障碍 |
3.4 小结 |
第4章 CI 体系导入的成功案例经验借鉴 |
4.1 CI 体系导入的成功案例--上海银行 |
4.1.1 上海银行的发展历程 |
4.1.2 上海银行的经营特色 |
4.1.3 上海银行的经营成果 |
4.2 CI 体系导入实施对银行的促进作用 |
4.2.1 MI 体系的导入实施 |
4.2.2 BI 体系的导入实施 |
4.2.3 VI 体系的导入实施 |
4.3 小结 |
第5章 进一步推进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 CI 体系导入的战略思考 |
5.1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 CI 体系设计建议 |
5.1.1 MI 体系设计的建议 |
5.1.2 BI 体系设计的建议 |
5.1.3 VI 体系设计的建议 |
5.2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 CI 体系有效导入实施的对策 |
5.2.1 选择适时的 CI 导入时机,增强导入效果 |
5.2.2 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远离一蹴而就误区 |
5.2.3 注重员工的理念设计,全方位推行 CI 体系 |
5.3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推广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CIS在企业应用推广中存在的误区 |
2.1 盲目导入CIS, 认为可以医治企业百弊 |
2.2 运作流程本末倒置 |
2.3 应用推广以偏概全 |
2.4 缺乏个性、形式主义泛滥成灾 |
2.5 缺乏维护意识 |
3 如何使企业在CIS应用推广中走出误区 |
3.1 提高设计CIS的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准 |
3.2 提高企业决策层的知识水平和决策水平 |
3.3 提高全民CIS意识 |
3.4 导入CIS后需加强维护 |
4 结语 |
(9)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与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企业标志的新现象 |
1.1.2 导入CI 系统后的新导向 |
1.1.3 读图时代的新文化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企业标志形象概述 |
2.1 对形象概念的界定 |
2.2 对企业标志形象概念的界定 |
2.3 企业标志形象的特征 |
2.3.1 识别性 |
2.3.2 规范性 |
2.3.3 审美性 |
2.3.4 沿革性 |
2.4 企业标志形象的作用 |
第三章 中国企业标志形象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
3.1 标志形象的起源 |
3.2 中国早期标志形象在商业和机构中的应用 |
3.2.1 “崇洋媚外”的外来标志 |
3.2.2 建国初期的标志形象 |
3.3 导入CI 系统后,标志形象的设计表现 |
3.3.1 CI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产生与导入 |
3.3.2 导入启蒙期(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 |
3.3.3 导入推广期(2000 年~2002 年) |
3.3.4 导入发展期(2003 年~自今) |
第四章 文化现象强化中国企业标志形象的发展 |
4.1 传统文化对企业标志形象的影响 |
4.1.1 企业标志形象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 |
4.1.2 企业标志形象的国际化与民族性 |
4.2 视觉文化对企业标志形象的影响 |
4.3 品牌文化对企业标志形象的影响 |
第五章 相关理论指导企业标志形象的发展 |
5.1 符号学理论的影响及表现 |
5.1.1 符号学理论与企业标志形象的内在联系 |
5.1.2 符号学理论在企业标志形象中的应用 |
5.2 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及表现 |
5.3.1 接近性定律的运用 |
5.3.2 相似性定律的运用 |
5.3.3 连续性定律的运用 |
5.3.4 闭合性定律的运用 |
第六章 企业现状促成中国企业标志形象的发展 |
6.1 中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中国企业标志形象的影响 |
6.1.1 中国企业经济体制的转变与发展 |
6.1.2 中国企业对市场的重新审视与定位 |
6.2 国际企业标志形象的演变对中国企业标志形象的影响 |
6.2.1 简洁抽象的演变规律 |
6.2.2 图形到字体的演变规律 |
6.2.3 逐步微调的演变规律 |
第七章 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趋势 |
7.1 形式与风格的多样化 |
7.2 多维空间的视觉拓展 |
7.3 高度的国际化发展 |
7.4 理性到感性化的转变 |
7.5 本土化元素的运用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营口港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2 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基本理论 |
2.1 CI的释义 |
2.2 CI的定义 |
2.3 CI与企业形象 |
3 CI发展沿革 |
3.1 欧美型CI |
3.2 日本型CI |
3.3 中国型CI |
3.4 CI的基本特征 |
4 为什么需要CI |
4.1 形象导向时代到来 |
4.2 外部经营压力加大 |
4.3 企业内部经营因素 |
4.4 长期拓展市场的需要 |
4.5 CI与品牌战略 |
4.5.1 品牌的涵义 |
4.5.2 品牌定位 |
4.5.3 品牌设计 |
4.5.4 品牌推广 |
4.5.5 品牌延伸 |
5 导入CI |
5.1 导入CI策划 |
5.1.1 导入CI的前期准备工作 |
5.1.2 导入CI的基本程序 |
5.1.3 企业实态调查 |
5.1.4 CI问题诊断 |
5.2 如何建立CI |
5.2.1 建立CI共识概念 |
5.2.2 选择导入时机 |
5.2.3 选定CI专业公司 |
5.2.4 CI总体规划 |
5.3 如何推进CI |
5.3.1 制定CI推进计划 |
5.3.2 理念共识化 |
5.3.3 行为规范化和视觉整合化 |
5.3.4 对内对外CI成果发布 |
6 营口港情况介绍 |
6.1 营口港的基本情况 |
6.2 营口港的现状 |
7 营口港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 |
7.1 营口港导入CI原因 |
7.2 营口港导入CI进程 |
7.2.1 港口的发展带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的自然渗入 |
7.2.2 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及CI的导入 |
7.3 营口港不断推进企业识别系统CI |
7.3.1 港口形象识别系统CI的调整 |
7.3.2 港口形象识别系统导入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走出CI导入的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实践策略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视角[D]. 郭羽佳. 山西大学, 2020(01)
- [2]合法性、市场化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史纲——中国现代公共关系三十年(中)[J]. 胡百精. 当代传播, 2013(05)
- [3]论现代企业文化与CI设计[J]. 李果.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12)
- [4]论现今中国西部地区中小型企业的CI运用[J]. 李金晶,兰岚. 现代装饰(理论), 2012(12)
- [5]推进山东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导入的战略思考[J]. 王金军,张丽华,卞姗姗. 山东社会科学, 2012(12)
- [6]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研究[D]. 卞姗姗. 山东财经大学, 2012(03)
- [7]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推广的若干思考[J]. 曹惠琴. 科技创新导报, 2009(27)
- [8]CI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J]. 刘鑫. 广西轻工业, 2008(09)
- [9]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与发展的研究[D]. 吴京京. 江南大学, 2008(04)
- [10]营口港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研究[D]. 江萍.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标签:ci体系论文; ci论文;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论文; 品牌理论论文; 企业标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