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系、知识分子身份与“晚辈”写作

文学体系、知识分子身份与“晚辈”写作

一、文学体制、知识分子身份与“晚生代”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赵新静[1](2021)在《在“太和”理想与现实“应物”之间 ——《应物兄》的知识分子叙事》文中指出《应物兄》是李洱用时十三年左右完成的最新长篇力作,这部作品围绕济州大学建立儒学研究院展开,牵涉出政、商、学三界形形色色的人物,讲述了在各路人马精心筹备下儒学研究院最终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的故事。本篇论文以《应物兄》中“太和”和“应物”两个核心词汇为切入点,探求作品里所展现的“太和”的深刻内涵,并且从多个角度探寻“太和”理想难以实现的原因,试图理解当下知识分子精神坚守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性。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探寻作品中“太和”二字的内涵及其构成的理想。首先,笔者从太和研究院与“太和”的关系探究“太和”的第一层意蕴,即建立儒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其次从应物兄的角度探究“太和”的第二层意蕴,即应物兄致力于儒学研究和儒学建设学科化、体系化的学术理想。最后从程济世的角度探究“太和”的第三层意蕴,即儒学复兴理想和程济世借“太和”重寻家园与儒学文化记忆。总体而言,“太和”寄寓了知识分子想要在当下时代实现儒学复兴的理想。第二章从客观的外在因素分析“太和”理想失败的原因,主要从权力和资本的角度探究“太和”理想的陨落。“太和”研究院建立过程中,政治权力和商业资本对文化建设造成挤压与渗透。在政府权威和商业资本的侵扰中建立“太和”研究院慢慢演变成了建名人故居和城市改造工程,这与知识分子学术理想和儒学复兴理想渐行渐远。第三章从知识分子自身挖掘“太和”理想难以实现的原因,首先从“应物”二字入手,理解其内涵。其次从知识分子“言”之“应物”的角度分析沉默寡言者以及市场经济下言说的功利性,知识的言说也背离“太和”理想。沉默不语或出于私心的为名为利言说使得“太和”理想被淹没。最后分析知识分子的“行”之“应物”,知识分子在道德操行方面的堕落以及追求理想的行动力不足也使得理想难以实现。第四章主要分析当下知识分子“执道应物”与坚持精神操守面临的困境及可能性。成长经历不同的三代知识分子在新世纪里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首先从老一代知识分子中找寻坚守者,不管是像何为、张子房这类人文知识分子还是像双林院士这类科学知识分子,他们对于新时代下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文化政策倍加珍惜,他们不为名利所累潜心钻研学术,着书立说,享受学术世界带给他们的精神愉悦。尽管老知识分子正渐渐“退场”,但他们从始至终尽力坚守信念与操守。其次,中生代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时代面对来自“权”和“资本”的干扰,也可看到文德能、芸娘、应物兄等坚持精神操守或寻求突围之路的学者。最后,晚生代知识分子虽有更多的年轻学者面对诱惑沉沦放纵,但亦有文德斯这种坚守者,知识分子“执道应物”和实现理想之路虽然艰难但也有希望之光。

卫琳琳[2](2020)在《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的知青文学是知青文学发展史上仍然持续生长的阶段,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呈现出多元化的书写格局。本文力图在整体研究的宏观视野下,以传统意义上的知青小说为参照,将新世纪以来的长篇知青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探究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知青叙事表现出的独特性。由于新世纪的知青叙事以时间的分期为划分标准,论文的写作既从共时性的角度研究新世纪知青小说在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叙事策略等方面的艺术特质,也在行文中穿插考察了知青文学发展至新世纪过程中的创作流变。文章分为三章:第一章,具体梳理了新世纪以来知青叙事的多义性精神内涵。通过归纳总结五十年代以来各时期知青叙事的传统特征,得出新世纪知青叙事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趋势,主要表现为三种写作模式。同时,对历史的祛魅与审视、人性的反思与彰显两方面是新世纪知青叙事的主要精神内涵所在。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在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中,作家对另类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先进知青、另类知青、底层人物三类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传统知青小说中这三类人物形象的特征,探索新时代下另类人物形象塑造的独到之处。第三章,进一步研究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策略。结合叙事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理论,从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叙事内容的日常化、叙事模式的混乱与无序书写三方面解读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特点和智慧。结语中简略指出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文学价值与局限。

邱丹[3](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说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赵硕[4](2020)在《李洱小说的时空叙事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洱作为当代文坛“晚生代作家”之一,没有因为市场经济环境而改变写作的初衷而趋于欲望化表达,而是自始至终将“难度”作为写作的诫命,被称为当代文坛“最后一个先锋”。对于细节的偏爱和日常生活写作的反传统,成为了李洱作品在当代文坛中占据独特性的重要原因。他以知识分子的视角,以经验的怀疑者、辨析者、揭示者的身份,透视、揭露日常生活的内在秩序。随着时代的变迁,他将知识分子最本质的生活内核的恒常性付诸于笔端,并最大程度地融合了日常生活的诗学。在叙事方面,他用心经营每一篇文本的整体架构,不论是叙事时间结构还是空间结构,都可以在文本表达对象那里得到折射、刺激和呼应,处理复杂的主题和结构,从而表现日常生活这一巨大的陷阱。本文着重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在李洱小说中的叙事结构之中,发掘文本中的时间布局结构以及在时间逻辑的基础上的空间形式,在发掘“时间性”和“空间性”之中建立起来的叙事的秩序基础上,探究时空叙事结构在当代小说创作、叙事技法、主题以及接受美学中的深刻意蕴。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主要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时空叙事结构”具体所涵盖内容及李洱小说创作研究综述,以及本论文具体研究思路、结构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李洱小说创作的文化语境”,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所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探究和梳理,即对李洱小说中时空结构产生的文化语境进行思考。主要分为三小节:第一节分析李洱力图创作出“精致”与“深度”并存的小说,与他受西方“现代派”的理论和小说的影响密不可分;第二节主要表现中国文坛“先锋文学”运动对当时正处于大学阶段的李洱所产生的思想和创所观念的冲击,老师格非的学术成就指引李洱的写作趋向于以技巧性的笔法书写日常生活;第三节分析李洱小说中冗杂细节以及时序散漫所产生的原因,与其敏锐的洞察力与感性的思维关系密切。第二章“李洱小说叙事的时间结构:时序的重组与时间的空间化”,主要从叙事的时间结构角度解读李洱小说,在预叙、倒叙、插叙、碎片时间等结构之中,探究这其中的空间化效果。第一部分论述其碎片时间的形式,从小说中冗杂的细节中,探寻日常生活片段性书写、故事性消解的特点,表现对传统故事性写作的颠覆。第二部分主要表现文本中对于线性叙事的拆解,主要表现为被打乱的时序——插叙、倒叙、预叙等形式,这些形式具有折返式的空间化效果;第三部分,探究其部分小说对于时间刻度的模糊化处理的特点,抛却了时间刻度和框架,前言不搭后语、漫无边际的叙述,模糊了事件前因后果,在空间效果上具迷宫化的特征。第三章“李洱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多种空间结构类型割裂时间链条”,指明李洱小说创作中作家架构文本过程中编织、叙述的方法成为了作品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构成了多种空间形式结构。第一部分主要表现其作品中“层次切割式”的空间结构,通过对文本中场景形式之间的比较,打破了叙述的时间流;第二部分着重表现“涡卷状”的空间结构,由于作品中叙述者叙述的随意性,“我”对事件的了解与事件的发展过程存在断裂,因此“我”的叙述往往随着断续的时间点接驳成盘旋环绕的“涡卷”结构。第三部分“回环式”结构主要分析将个人以及其他相关的“历史”分解成互有交叉、形成分崩离析的多重版本的文体形式。第四部分主要从其意识流小说之中探寻思绪穿插于现实、梦幻、感官感觉之间的叙事结构,无数个相同、相近、矛盾的意象穿插其中,从而“编织”出叙述的“网状”结构。第四章“修辞、对话与“难度”:叙事结构视域下的多维技法”,在论述李洱小说叙事结构的文化语境、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的基础之上,对其作品技术性层面的探索进行总结和归纳。首先,李洱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所体现的优势,正是赋予了叙事结构以隐喻之义,使这些“形式”与所要表达的主旨自然融为一体;其次,时间、空间形式的多样性折射出李洱乐于探索叙事技巧的“难度”,这不但包括“并置”形式的熟练运用,还包含意识流叙事以及印象主义的写作手法;最后,注重叙事技巧层面的“叙述”,自然为读者的解读构建意义阐释的多维性,使得读者得以在表层的文本中探寻更为深层次的事物的本来面目。第五章“李洱小说时空叙事结构的意蕴拓展”,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进行意蕴的反思。首先,李洱在现代性情结驱使下的日常生活叙事,是审美现代性的文本体现;其次,叙事结构本身为体现情感的形式,实现时间序列的“陌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李洱小说叙事结构的多种形式探究,不但是对写作“诫命”的坚守,更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异样的真实”。“结语”部分,将叙事结构的搭建归结于作家构思文本时所指向的目的,这其中夹带着修辞的主观意图。时间的技巧性处理,以及空间结构的生成,使得叙述方式所构筑的形式构成了小说发展的主要内容,这其中贯穿的,是作家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所持有的警觉与凝望,作为一名优秀作家,这是保持内在恒定性的初心所在。

范玉彬[5](2020)在《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伦理》文中指出叙事伦理是孕育于1980年代、形成于1990年代初的文艺理论范畴。1990年代后期,经由刘小枫等学者介绍,传播至国内学界,并成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视野和方法,为现当代文学拓展学科创新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毕飞宇是成名于1990年代的“60后”作家代表,其小说叙事的核心旨归是对个体生命伦理的观照与表现,在叙事中完成了作家、人物与读者间生命感觉的对话与共鸣。毕飞宇在对现实的敏锐体察下,着力探寻个体命运与历史、现实间的伦理关系,追问现代社会之于生命个体的价值意义,以及人类获得自由的出路,展现出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论文旨在探究毕飞宇小说以生命和人性关怀为主体的叙事伦理,通过分析其作品中对个体命运和个人生存的伦理解释,以及对人类生命多重存在可能性的呈现,探究其小说文本中丰富的伦理意蕴和审美效应。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创伤记忆”和“极权批判”两方面,分析毕飞宇早期历史叙事在消解传统历史叙述基础上建构的全新叙事伦理。作家以具有现代性意涵的伦理意识,重述以往被遮蔽的个体创伤经验,揭示权力伦理与生命个体的互动关系,表达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主体价值重塑的理想;第二章,从革命与战争年代知识者的伦理坚守和现代都市知识者的公共性伦理缺失两方面,分析毕飞宇小说以自省式的姿态,对知识分子批判性、公共性伦理品格重建的努力。第三章,探讨性别叙事中的伦理关怀。毕飞宇从女性伦理主体的觉醒与尊重及男性尊严的伦理困境呈现两方面,来表达对不同性别主体的人文关怀,包容人类生命的多样形态。第四章,分析毕飞宇小说中“技艺”叙事的伦理隐喻意味。作家将“技艺”所包含的“手艺”“艺术”元素融入小说创作,在技艺的施展过程中,生命本体超越了肉身的局限性而获得了全新的存在意义。作家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关注技艺伦理与生命伦理之间的紧密联系,探索世间美好的感性生命形态,充分彰显现代个体自由叙事伦理对生命价值的关怀。

李涛[6](2020)在《“单位”与作家创作的转变(1984-1992)》文中研究说明单位作为一个具有制度性、组织性等特征的文化空间,它对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毛泽东的组织化构想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相互配合使单位成为影响文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作家不得不依附、受制于单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时的文学生态与文学形态。“十七年”、“文革”与80、90年代相比,作家与单位的关系发生了明显了变化,作家在变革的新社会环境中具有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文学生态与文学形态也具有了新的质素。解析作家与单位之间关系发展变化及其给文学创作的影响,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研究现状,介绍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文学制度研究,有关自由撰稿人的研究,以及“重返八十年代”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方法及写作思路。第一章主要探析作家单位的重建与新变。“新时期”以清算“文革”为肇始,于广大作家而言,首要的便是恢复在“文革”中遭受严重冲击的各级文联和作协的机构,新时期作家队伍的重建经历了严格的资格筛选。文艺界清算“文革”时包含了诸多的暧昧不清之处,“同一性”的破裂正是矛盾滋生的结果,关于《苦恋》的争论则代表主流批评的分裂。作家队伍的重建由最开始的集中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范畴,逐步具体、深化到专业作家体制改革,在官方和地方作协之间在改革的速度和重心上面能看到较为明显的差异。第四次作代会对“创作自由”的重申,在很大程度上扫除了“精神清污”的影响,开启了文学发展的新向度,为此后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二章主要讨论自1984年逐渐显露的新的文学风貌、作家创作的代际差异以及自由撰稿人的重新出现。80、90年代,文坛上聚集了老中青三代作家,从五四时期到新时期,整个时间跨度极大,而出生于不同时代的作家在知识背景、文学师承、审美趣味上各异。不同代际的作家除了在审美方式的选择上不同之外,还具有不同的写作伦理;通俗文学的井喷提供了更为多元的文学样态;作品中单位生存书写展现了个人在单位中具体细致的生存图景;单位体制内的作家与自由作家的文学选择也不尽同。90年代初开始崛起的“新生代”作家群便多数是以辞去公职的自由撰稿人姿态出现。归因于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稿酬制度的恢复与调整、以及作家队伍的分化等要素,自由撰稿人又得以重新出现。第三章主要分析单位体制内外作家创作的自由与限度问题。韩东、王朔与王小波的创作情形,为我们理解80、90年代单位与作家创作关系的转变,提供了典型案例。韩东由主要创作诗歌向主要创作小说的转变;王朔自觉且热情地拥抱大众文化,拥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获成功;王小波的小说、杂文则代表了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保持自由写作和边缘批判的可能性。如何处理文学与市场、商业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作家需要思考和选择的难题,单位体制外的作家带来了文学与美学自由与多元化的可能;国家层面也通过完善评奖体系、惩罚越轨行为,来引导和干预文学创作。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观点。概而言之,单位对作家创作的束缚,经历了由紧到松的过程,80年代前期因为冷暖交替的气候,中间有许多反复,但是随着市场化的逐步确立,作家不再依靠专业作家工资来养家糊口,生存的方式多样化,作家的自由程度空前的提高。单位与作家及其创作之间关系的变化过程,是中国社会逐步转型的投影和文化表征。

孟祥梓[7](2020)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作家横空出世,成为我国当代文坛的新生力量。他们与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注社会的动态,把握时代的脉搏、剖析城市社会的病症、表现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其中,邱华栋及其都市小说创作在“新生代”作家群体中可谓独树一帜。邱华栋以城市社会为观照的中心,着力表现转型时期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变化,其创作数量颇丰的都市小说,在当代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其以城市社会生活为背景兼具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中国都市小说,是中国急遽都市化的现实与文化逻辑影响下的产物,是典型的中国故事。论文由绪论、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表现研究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概述了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叙事主题研究综述及邱华栋都市小说发生的现实与文化逻辑考察等内容。邱华栋都市小说的叙事主题研究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针对邱华栋都市小说所表达的现代性精神困境、欲望主题、异化主题及两性关系主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表达的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困惑进行了讨论。现代都市人在体验现代都市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焦虑、孤独等情绪,这是现代与后现代社会带给人的真实感受。第二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异化主题进行了讨论。在全面化的市场经济与消费理念、生产模式、社会规约等影响下,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判断能力逐渐丧失,产生异化。异化使人与都市社会、市民个体之间产生了隔阂,使个体主体自我人格的完整性产生断裂,面对此种境遇,有人默默接受,安然处之,有人则做出了决绝的抗争。第三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欲望主题进行了讨论。邱华栋善于表现都市人丰富的欲望:爱欲、金钱欲、物欲、被接纳和被尊重的欲望以及成名欲。在邱华栋看来,都市民众的欲望永远都得不到满足,在“虚假欲望”的引诱下,城市中的人越来越变成被欲望捕获的“单向度的人”。邱华栋展示的都市欲望场景,不仅表现人们在追逐和满足欲望过程中的疲惫困顿,同时也展现欲望获致后的虚空与无聊。邱华栋在展示欲望的同时也对都市欲望进行批判,此举有着人性救赎的意义。第四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即情感主题进行了讨论。在“转型”时期和信息化时代,都市人在被欲望支配的情感游戏中迷失,真爱变得稀缺、遁形。与此同时,性别叙事在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中也表现得格外突出。最后是结语部分,概括了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所具有的鲜明特征:纪实性、批判性、哲理性、矛盾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小说叙事主题所呈现的多种样态与所蕴涵的丰富文化特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都市社会的精神现象学实质,其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和审美的价值和意义将逐渐显现出来。

张振杰[8](2019)在《“欲望”及“欲望”之后 ——新生代小说“欲望叙事”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小说在文学界引起广泛关注,“欲望叙事”成为当时文学批评界的热门话题。新世纪之后,新生代小说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生代作家的创作态度和文学观点也与20世纪90年代的反叛姿态大不相同,他们回到了曾被颠覆的公共话语,接纳了文学传统。但就目前来看,这种有意味的文学现象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文学批评家和研究者还大多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的“欲望叙事”,而对“欲望叙事”之后的文学作品关注较少。所以,本论文试图站在当下的立场,从文学史的角度,对新生代小说“欲望叙事”进行梳理,论述上世纪90年代新生代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叙事态度,进而比较分析“欲望叙事”之后新生代小说的转变,以及新生代作家新的创作态度和文学观念。本文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分三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新生代”作家的命名和“欲望”、“欲望叙事”的概念进行梳理,综述新生代小说“欲望叙事”,发现被忽视的文学创作和被遮蔽的文学现象。第一章主要从文本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小说“欲望叙事”的特点。文章从物质欲望的膨胀,身体欲望的泛滥,“欲望叙事”的“异化”三个部分来分析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小说的特点。第二章主要是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小说“欲望叙事”背后隐含的作家创作态度和文学理想。在20世纪90年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失效,作家开始建构个人话语。面对先锋小说形式上的革新和新写实小说创作上的“零度叙事”,新生代作家把小说创作视角转向了“欲望”,试图通过“身体乌托邦”的建构来寻找个人“我”的自由,但这个“我”并没有在“身体乌托邦”中获得解放,而是陷入到深深的虚无之中。第三章主要是从文本的角度,对新生代作家“欲望叙事”之后的小说创作特点和作家文学观念进行分析论述。新世纪之后,“欲望叙事”和大众消费文化相结合,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革命性和先锋性。一些新生代作家把文学创作视角转向社会公共领域,叙事立场从对主流文学的颠覆、反叛转向伦理的重建和对文学传统的回归。结语主要通过新生代作家前后创作的对比,总结“欲望叙事”之后小说创作的特点和作家新的文学观念。

刘明菊[9](2019)在《论邱华栋都市小说的物质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在90年代文学的蓬勃发展时期,文坛的“新生代”作家们,他们关注90年代中国变动的社会现实,关注社会大众真实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症候,在创作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个人化都市生活经验直接书写当下都市男女在情感、婚姻、工作等方面所遇见的困境与焦虑,突显当下消费社会中都市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寄予作家个人的精神关怀。邱华栋是“新生代”作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都市小说以都市北京作为背景,聚焦于消费思潮下都市社会底层与中产阶层的日常生活,抓住了都市人在消费社会中生存艰难、情感坎坷、人性异化、道德沦丧、精神焦虑的社会特质,并以此批判消费社会对于人性的物化与挤压,透露出个人对于都市与人的深切忧虑。本论文以邱华栋都市小说的物质书写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都市外部景观与内部景观、被物化的人物群像、作家精神关怀等层面进行分析,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探讨现代化特征明显、繁华奢侈的都市外部、内部景观中所蕴藏的潜在话语,分析被物化的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精神境地、情感状态,进一步探索邱华栋在物质书写中所具有的审美趣味,挖掘审美趣味的生成因素,解读作家个人对都市发展的反思与担忧,希冀对于邱华栋都市小说的研究进行一点补充。本论文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共分为三章,具体内容如下所述:绪论阐释都市的定义、都市小说的概念、都市小说的发展情况、概述邱华栋研究现状以及其物质书写的研究价值。第一章主要探讨邱华栋物质书写下都市景观所蕴藏的潜在话语。将都市景观分为外部景观与内部景观的两部分,通过对外部景观中的摩天大楼、立交桥等物质符号进行梳理,分析出现代化技术对于都市与都市人精神的影响,商品化都市本身是人类消费欲望膨胀的诱因;通过对内部景观中具有消费意义的场所与物质的梳理,剖析酒吧、汽车、服饰等承载的符号意义,折射出都市人以炫耀性消费追寻身份认同的社会现实,从而进一步挖掘出消费主义文化已深入渗透到都市内在肌理,是都市人产生西方物质文明的崇拜心理,形成社会攀比风气的根源。第二章梳理邱华栋物质书写下被物化的人物形象类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阶层作为划分依据,将人物放置在社会底层、中产阶层中进行探讨,着重以新美人、浪荡者、普通白领、都市精英这四类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彰显不同阶层的人群在生存处境、精神焦虑、情感状态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从中剖析出都市男女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畸形的婚姻观念与生育观念,以此揭示都市人受物质奴役的现实,暴露出都市人病态化的精神症候。第三章剖析作家进行物质书写时的创作姿态与反思。主要以作家的审美趣味、作家个人隐忧、作家的精神关怀作为研究框架,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突出邱华栋物恋化的审美趣味,探究其审美趣味的生成因素,具体放置在社会背景、文学生产机制、作家个人身份等层面中进行;探索邱华栋物质书写中隐藏着个人对人的精神缺席、城市发展同质化、阶层分化等问题的担忧与反思;最后,结合小说文本的形式对作家精神关怀进行探讨,归纳出作家试图以逃离或死亡的反抗道路、精神家园的探寻、精神救赎等方式,帮助都市人寻找出路与心灵解脱。结语部分提出邱华栋都市小说的局限性,提出个人关于邱华栋小说尚待开发的研究角度与空间的建议。

王雯莹[10](2019)在《城市文学中的“乡村表述” ——以晚生代城市小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梳理中国城市文学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晚生代城市小说中的“乡村表述”,进而探究这类创作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本文的“乡村表述”指的是城市文学中有关乡村的叙述和说明,具体包括乡村景观、乡村身份以及乡村喻体等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爬梳二十世纪中国城市文学中“乡村表述”的发展历程讨论晚生代城市小说中“乡村表述”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因素,进而探究晚生代城市小说中“乡村表述”背后隐含的文化逻辑。“乡村表述”的存在说明晚生代的城市小说并非完全质疑过往及现存的一切,而是以特殊的方式呐喊。他们在时代氛围的混乱以及自己疯狂的嘶吼中,期待与文学历史、与当代人、甚至与未来的对话。60年代出生的晚生代处于特殊的历史阶段,他们特殊的经历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城市写作。这些影响包括:“文革”给予他们质疑与反叛精神以及对集体温情的渴望。晚生代无法摆脱乡村的影响,他们看似“轻盈”的城市写作,实际上承受着重大的历史压力。一方面,晚生代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乡村表述”表明他们与中国乡村文化、乡土文学历史的对话;另一方面,晚生代城市小说中所传达的质疑与消解的现代情绪,并非毁灭一切,而是试图建立中国式城市文学的形象,这正是本文的论述重点。第一章梳理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中“乡村表述”的发展演变。中国城市文学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五四都市小说、左翼都市小说、海派小说、新时期以来的城市文学等。晚生代城市小说是90年代城市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这类创作在汲取过往城市文学写作经验的同时,呈现出“中国式”城市文学的新特征。第二章整理晚生代城市小说中的“乡村表述”,并将其分为“乡村景观”、“乡村身份”以及“乡村喻体”三个方面。晚生代城市小说中的“乡村表述”是带有多样含义的文化符号。晚生代虽承认作为文化想象的“乡村”对现代城市人的慰藉作用,却拒绝承认永恒的乡村精神家园的存在。此外,由于“乡村表述”的存在,晚生代所坚持的“个人化”写作原则有所动摇。第三章为本文论述的重点,着重探讨了晚生代城市小说中“乡村表述”的内涵。晚生代的特殊“代”遇决定了他们的“乡村表述”资源不仅来源于以乡土文明为主导的中国文化记忆,还来自“文革”时期的童年乡村经验。在现实城市与童年乡村的对比中,晚生代渴求当下缺失的集体温情和有序的现实。晚生代对乡村的诉求,使得他们无法拒绝和历史的对话。并且晚生代对“趣味区分”的历史接受说明他们在看似消解一切“无所谓”的城市书写背后,实际上正在建构当代城市身份认同。晚生代以碎片化的方式书写城市中的乡村,并尝试以“乡村表述”展现当代“中国式”的城市面貌。

二、文学体制、知识分子身份与“晚生代”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体制、知识分子身份与“晚生代”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1)在“太和”理想与现实“应物”之间 ——《应物兄》的知识分子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价值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太和”理想
    第一节 太和研究院与“太和”意蕴
    第二节 应物兄与“太和”
    第三节 程济世与“太和”
        一、儒学复兴的期待
        二、借“太和”重寻家园与文化记忆
第二章 政治与资本对文化的挤压渗透
    第一节 政治权力对“太和”院的干预
        一、政府“官”权干扰
        二、校长“权”威压制
    第二节 从“太和”院到经济链
        一、“太和”集团与城市利益之网
        二、国外资本开拓市场的企图
第三章 “应物”对理想的消解
    第一节 “应物”的含义
    第二节 “言”之“应物”
        一、应物兄的擅于应物与无奈
        二、市场经济下的功利性言说
    第三节 “行”之“应物”
        一、道德的失守
        二、行动力的欠缺
第四章 执道应物与精神坚守的困境及可能
    第一节 坚守信念的老辈知识分子
        一、入世者的坚守
        二、隐退者的坚守
    第二节 艰难突围的中生代坚守者
        一、物欲观念的冲击
        二、传承独立精神
    第三节 勇拒“诱惑”的晚生代坚守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知青叙事”的整体研究
    (二)“知青叙事”的专项研究
一、精神内涵的多义性嬗变
    (一)知青叙事的主题变迁
    (二)历史祛魅与理性审视
    (三)人性的反思与彰显
二、人物形象的另类重塑
    (一)走向式微的先进知青
    (二)占据主流的另类知青
    (三)个性鲜明的底层人物
三、新世纪以来知青叙事的策略
    (一)叙事视角:多元化的审视
    (二)叙事内容:日常化的叙事
    (三)叙事模式:后现代的混乱与无序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李洱小说的时空叙事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何为“时空叙事结构”
    0.2 李洱小说的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1 李洱小说创作的文化语境
    1.1 西方“现代派”的启示与指引
    1.2 中国“先锋派”的指引与超越
    1.3 生活细节纳入抽象的“叙述轨道”
2 李洱小说叙事的时间结构:时序的重组与时间的空间化
    2.1 “细节”的偏爱:“碎片”时间的堆砌重组
        2.1.1 故事性的消解:琐碎时间片段的罗列
        2.1.2 古今“碎片”时间的交错映照
    2.2 时间的自由与超越:时序的拆解与“折返式”空间化效果的形成
        2.2.1 时序的拆解与“信马由缰”式的插叙并行
        2.2.2 回叙、预叙结构的自觉运用
    2.3 叙事的“无时”结构:打造“迷宫式”空间化效果
3 李洱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多种空间结构类型割裂时间链条
    3.1 “层次切割式”的空间结构:情节层次的来回切断促成时序的取消
    3.2 “涡卷状”空间结构:错乱时序的交相辉映指向永恒未知
        3.2.1 何谓“涡卷状”式空间结构
        3.2.2 文本体现:随意调动的片段促成时间的盘旋状态
    3.3 “回环式”套层结构:站在多重时间起点回溯“历史现场”
    3.4 非典型“蛛网”结构:时间碎片的组装和嫁接的梦境“蒙太奇”
4 修辞、对话与“难度”:叙事结构视域下的多维技法
    4.1 作为修辞的叙事:时空叙事结构生成的文本隐喻
        4.1.1 日常生活意义建构的修辞气息
        4.1.2 现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境况的多维书写与有效表达
    4.2 探索叙事技法的“难度”
        4.2.1 “并置”形式的谙练熟习
        4.2.2 意识流叙事下的时空“变异”
        4.2.3 印象主义手法的娴熟运用
    4.3 作家与读者之间多重的对话与交流
5 李洱小说时空叙事结构的意蕴拓展
    5.1 审美的现代性:反思性生活体验的叙事表征
    5.2 情感节律的形式:实现时间序列的“陌生化”
    5.3 写作“诫命”的坚守: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异样的真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历史叙事中的创伤记忆和权力批判
    第一节 历史叙事与创伤记忆
    第二节 父权审视与极权批判
        一、父权的审视与反抗
        二、极权的反思与批判
第二章 知识者叙事中伦理精神的坚守与重建
    第一节 革命与战争年代的伦理坚守
        一、士人阶层的伦理批判
        二、右派知识分子的伦理困境
    第二节 现代都市中知识者的伦理重建
        一、转型期知识分子的伦理危机
        二、都市知识者的伦理品格重建
第三章 性别叙事中的伦理关怀
    第一节 女性伦理主体的觉醒与尊重
        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二、母性情怀的悲悯审视
    第二节 男性伦理尊严的困境与关怀
        一、都市男性的尊严之困
        二、伦理错位者的生命关怀
第四章 技艺叙事中的伦理隐喻
    第一节 技艺书写中的伦理坚守
    第二节 技艺书写中的生命关怀
        一、以艺术超越生之局限
        二、以手艺重获生之尊严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单位”与作家创作的转变(1984-199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单位的重建与新变
    一、乍暖还寒的早春:文艺机构与作家队伍的重塑
    二、同一性的暧昧与矛盾的滋生
    三、专业作家体制改革与新向度的开启
第二章 新的文学风貌的出现
    一、写作伦理的更迭与文学形态的多元
        (一)“写作伦理”与“审美范式”的确认
        (二)通俗文学的井喷
    二、自由撰稿人的复活与勃兴
        (一)稿酬制度的重启
        (二)自由撰稿人的出现
第三章 自由与限度
    一、“单位”内外与韩东的文学创作
    二、王朔:商业“先知”与自觉迎合的姿态
    三、王小波:自由写作与边缘批判的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

(7)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三、邱华栋都市小说发生的现实与文化逻辑
第一章 精神困境与内在忧惧的现代性体验呈现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焦虑
    第二节 浸透灵魂的孤独
    第三节 现实世界的荒诞
第二章 人性异化与主体的抗争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异化之源
        一、商品占有与消费主义的挤压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角色的强化
        三、社会法则与社会规约的控制
    第二节 面向城市的抗争
        一、异化之创痛
        二、决绝的抗争
第三章 欲望的表达与反思
    第一节 欲望的表现和构成
        一、欲望场景的展现
        二、欲望的构成
    第二节 欲望辩证观
        一、欲望双面性
        二、欲望的表现和反思
    第三节 透视欲望
        一、欲望与人格
        二、欲望与虚无
        三、欲望与救赎
第四章 情感虚无化的两性关系的描摹
    第一节 基于20世纪90年代的情感书写
        一、爱情的稀缺与爱欲的无望
        二、情感乌托邦的给予与坚守
    第二节 情感故事中的性别叙事
        一、单薄且孤立的女性形象
        二、男性视角与男性立场
    第三节 跨世纪的爱情书写:“十三种”情态
        一、情感的积淀和理性的表达
        二、物质与精神的共合
        三、数字化时代的爱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欲望”及“欲望”之后 ——新生代小说“欲望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新生代”作家的命名
    1.2 “欲望”与“欲望叙事”
        1.2.1 “欲望”
        1.2.2 “欲望叙事”
    1.3 研究综述
第一章 “欲望”是如何呈现的
    1.1 物质欲望的膨胀
        1.1.1 金钱至上
        1.1.2 物质享乐
    1.2 身体欲望的泛滥
        1.2.1 生理之“性”
        1.2.2 禁忌之“性”
        1.2.3 私人之“性”
    1.3 “欲望叙事”的“异化”
        1.3.1 欲望化的叙事法则
        1.3.2 粗鄙化的叙事风格
第二章 “欲望叙事”是如何产生的
    2.1 “宏大叙事”的失效
    2.2 “个人经验”的凸显
    2.3 “身体乌托邦”的建构
第三章 “欲望叙事”之后怎样
    3.1 从“欲望”的先锋性到“身体”的商业化
        3.1.1 出版商的商业化运作
        3.1.2 作家的媚俗化写作
    3.2 从“反叛”崇高到重建伦理
        3.2.1 对个人欲望的背离
        3.2.2 对伦理价值的回归
        3.2.3 对人文理想的守望
    3.3 从个人话语到公共话语
        3.3.1 对历史的介入
        3.3.2 与现实的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论邱华栋都市小说的物质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邱华栋作品中的都市景观
    1.1 都市外部景观
        1.1.1 技术理性下的迷宫
        1.1.2 催发欲望的容器
    1.2 都市内部景观
        1.2.1 精神消遣的“欢乐场”
        1.2.2 身份识别的生活秀场
        1.2.3 私人生活空间:家
2.物质书写下被物化的人物群像
    2.1 底层人物——被金钱物化的外来者
        2.1.1 新美人——满足男性性欲的消费品
        2.1.2 都市浪荡者——追逐物质堆砌的符号人
    2.2 中产阶层——走不出“物质牢笼”的囚徒
        2.2.1 普通白领——为物质打工的文化人
        2.2.2 精英级别能力者——被金钱吞噬的空心人
3.对物质书写的迷恋与反叛
    3.1 物恋化审美趣味
        3.1.1 物恋化表征
        3.1.2 审美趣味的生成
    3.2 作家的隐忧
        3.2.1 人的精神缺席
        3.2.2 城市发展的无名同质
        3.2.3 消费时代下的阶层排斥
    3.3 反叛与救赎
        3.3.1 反叛之路——逃离或死亡
        3.3.2 “爱达荷”家园的探寻
        3.3.3 救赎之路——亲情救赎与宗教救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城市文学中的“乡村表述” ——以晚生代城市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二十世纪城市小说中的乡村表述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二十世纪城市文学中乡村表述的历史演变
第二章 晚生代城市小说中“乡村表述”的样态
    第一节 乡村景观
    第二节 乡村身份
    第三节 乡村喻体
第三章 晚生代城市小说中“乡村表述”的内涵
    第一节 晚生代的特殊“代”遇
    第二节 乡村表述:晚生代无法拒绝的“历史对话”
    第三节 “趣味”的历史接受:晚生代城市身份的建构
结语: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附录 晚生代城市小说中的“乡村表述”简表
参考文献
致谢语

四、文学体制、知识分子身份与“晚生代”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太和”理想与现实“应物”之间 ——《应物兄》的知识分子叙事[D]. 赵新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1)
  • [2]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D]. 卫琳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4]李洱小说的时空叙事结构研究[D]. 赵硕. 辽宁大学, 2020(01)
  • [5]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伦理[D]. 范玉彬. 兰州大学, 2020(11)
  • [6]“单位”与作家创作的转变(1984-1992)[D]. 李涛. 西南大学, 2020(07)
  • [7]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D]. 孟祥梓.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欲望”及“欲望”之后 ——新生代小说“欲望叙事”研究[D]. 张振杰.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9]论邱华栋都市小说的物质书写[D]. 刘明菊.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城市文学中的“乡村表述” ——以晚生代城市小说为例[D]. 王雯莹. 厦门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文学体系、知识分子身份与“晚辈”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