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书记、市长林树森:优秀的交通规划可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广州市委书记、市长林树森:优秀的交通规划可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一、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市长林树森:优秀交通规划可创造良好城市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查斌[1](2018)在《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特色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表现、性格呈现和精神诠释,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中国城市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化的发展建设之后,城市风貌面临特色缺失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建设应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更好的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国家先后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文件。广州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特色风貌是广州乃至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研究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线索,广州市先后出台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都针对广州城市特色风貌保护以及延续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本文在开展研究过程中以广州城市风貌具体要素及其特色为基本素材,以广州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特色风貌的破坏和趋同现象为着眼点,综合运用建筑学、建筑美学等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文化结构三层次理论、文化地域性格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比较归纳和专家访谈等手段,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广州城市特色风貌核心要素的解析、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剖析以及对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的研究。广州城市特色风貌核心要素研究从城市的山水格局、空间肌理、建筑形态三个方面展开。其中从广州云山珠水滨海的自然地理环境出发,研究了山水格局中的山脉、水系、滨海三个方面的格局风貌要素。基于广州的商贸文化内涵,通过对城市演变发展过程的梳理,研究了空间肌理中的轴线、街巷和节点三个风貌要素。基于岭南建筑文化和广州城市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研究了广州古代建筑、近代建筑和现当代建筑的形态特征。以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为基础内容,梳理了在广州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特色风貌延续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结合延续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的策略。其中在山水格局风貌延续上面临格局完整性不足、格局视线结构中断和格局生态层次破坏的问题;在空间肌理风貌延续中面临城市文化记忆消退、轴线空间肌理失序和街巷空间肌理失调的问题;在建筑风貌延续过程中面临传统建筑形态破坏、历史建筑利用不善和建筑创作缺乏特色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从广州云山珠水滨海的山水格局风貌出发,提出通过科学管控保持风貌的完整性,通过视廊建设引导格局景观共享性,通过生态修复推动格局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山水格局特色风貌延续策略。基于广州商贸文化的城市底蕴,提出通过文化保育传承城市精神内涵,通过要素整合强化轴线肌理空间,通过空间织补衔接街巷空间肌理风貌的空间肌理特色风貌延续策略。以岭南建筑文化为基础,从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和建筑与环境共生性保护的角度延续广州传统建筑特色风貌,对于当代广州城市建筑的创作,提出要在符合岭南建筑文化的前提下,发挥广州勇于创新的城市精神,在建筑作品中体现出当下社会的时代精神。相较于以往有关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本文借鉴了国内关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论析了广州城市风貌的特色表现,基于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的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和人文艺术品格,在云山珠水滨海、千年商都、岭南文化等三个城市特色基底下,提出了广州城市的格局、文化、岭南特色三个方面的延续策略内容。

刘逸芸[2](2018)在《地方建构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影响下,现代城市迅速扩张,出现越来越多的同质化、没有城市特色、失去地方性的城市空间。在城市增量发展的同时,作为“异质空间”的老旧街区也被成片的抹掉,对城市文化遗产及建成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伴随着新常态的来临,我国城市发展相当程度地转向存量优化,面对已经出现缺失特色的“千城一面”景象,如何面对地域文化危机,历史文化街区再次作为老城复兴的核心议题被提上日程。全球化语境中,资本主导的空间生产在面对历史文化街区这样一种特殊的地方性建成遗产环境时,在价值观及决策干预、社会参与加强的影响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更新中出现地方建构的可能。地方建构即以人为本,运用各种策略、方法、逻辑和知识,在建成环境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建构本地独特的地方性。从成都太古里与上海田子坊两个典型案例中,本文识别出“内源式”与“外源式”两种地方性建构模式,并表现在物质环境、社会关系、文化传承等方面。本文引鉴建构取向的地方性理论,综合列猆伏尔、爱德华索亚、麦茜等人关于空间与地方的观点,将地方建构抽离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三维度的分析视角,形成本文用于论述与实证历史文化街区地方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政府、开发商与居民作为传统的三元权利主体,结合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三个维度的地方建构分析空间,本文梳理了中国当前一批历史文化街区的案例实践,发现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中,不同行动者作用的强弱造就地方建构的各异样态。论文还原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中传统三元权利主体联盟或分化的建构过程,揭示三元主体的权利结构及收益目的是地方建构的动因,利益主体的相互纠葛、相互作用产生了空间的建构实践。将成都太古里与上海田子坊两个典型案例与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建构作对比映证,揭示主导方地方建构的权力作用以及抗争方地方建构的社会作用。本文认为,在全球化结构主义与地方化人文主义的共同作用下,地方建构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中传统三元权利主体的参与和“第四方”力量的出现与介入是重要的,且不同城市背景下由于“第四方”力量行动者(专家学者、媒体、NGO、艺术家等)的强弱作用差异,对传统三元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交互影响,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社会、精神空间层面分别起着不同作用,形成“内源”与“外源”的相互影响,揭示“第四方”力量作为“非居民”的公民代表是地方性建构的有效群体。正视已经失去的什么、明白如何失去的,以及可以用其他什么形式来维持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地方建构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中被一一剥开,传统权力与资本主导下的空间生产逻辑已经渐渐孕育出地方建构的苗头。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建构与社会文化的苏醒与抗争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地方建构下“地方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权利的崭新意义。

时光[3](2016)在《作为城市公共设计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定位及设计检视》文中研究指明自2000年2月25日中国首个城市规划展览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投入运营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馆的建设经历了一个集中快速发展的时期,十余年间各大中小城市共建成了百余家不同形制和规格的城市规划馆。如今,城市规划馆几乎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也成为地方财政一项花销不菲的开支。这些城市规划馆在其规划、建设、运营的过程中,往往被决策者定位为一个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和本地未来发展构想的宣传窗口,这样的定位给城市规划展览馆带来了许多问题。从本地市民的角度而言,这一宣传窗口理应视为体现城市未来愿景以及公民发展权益的所在,而在多数实际的决策中,这一公共项目仅仅被普遍视为一项介绍本地城市建设成果和发展构想的政府项目,难以与自己现实中的城市生活相互关联,从而失去了其作为一项“城市公共设计”的存在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城规划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矛盾进行初步的梳理,并指出城市规划馆作为一种公共设计项目所应当承载的文化内涵与设计指标;进而分析导致目前各种形式的城市规划馆之所以不能实现“公共设计”应有内涵的内外部原因;最终将讨论的方向引向城市规划馆建设背后的城市发展战略思路及城市文化价值认同的方向。

叶浩军[4](2014)在《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总体规划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和技术文件,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甚至是唯一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依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的经济社会急剧变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规划实践活跃的时期。这个时期因为改革开放而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使得从国家经济制度到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城市规划制度,都发生了急剧和巨大的变化。这一因价值观转变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实践变化,在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价值体系被重新思考和构建。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践领域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命题。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模和形态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衡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价值观体系和构成及其转变过程更加复杂,城市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将城市视为效率的机器而偏离了建设城市基本价值观的现象,迫使人们对由自己的经济活动而制造出来的城市进行全面的思考。其中也包括规划师不断思考和探索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城市规划方法。然而,尽管规划师和规划制度都因为专业教育而建立起了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并在此指导下建立起多种理想的规划蓝图和目标,不过种种研究却已经表明,城市规划制度,只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实践,也只是城市建设实践中的一部分,现实中规划师也只是所有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群体而已,因此,规划师职业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在现实中往往因为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并且受其他多种价值观及其变化影响而有所改变。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由于价值观转变,我们国家颁布了城市规划法,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迈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在这个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广州成为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了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有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政府规章以及后来的城市规划地方法规,广州率先编制了全国第一个战略规划,地铁的开通使广州人的出行方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所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中,广州不仅是最早实践的大城市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了许多具有超前探索性意义的贡献,相应地,在城市规划领域上也开展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既有主动适应并促进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的成功,也有被动受制于快速发展经济思潮下的失败,因而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全文试图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认识城市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检讨的基础上,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建设的历史为线索,从对制度性的原因入手,通过规划立法、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实施等四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广州不同阶段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形态的演进过程进行讨论和分析,划分出各阶段的特点及主要的动力要素和内在原因,揭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城市发展的现实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理想之间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探索和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实施机制和作用、内容以及与其他法定规划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示出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和政府、市场及社会之间所产生关系的必然性。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内容为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进行综述,并结合价值的视角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章首先回顾了1949-1978年历史阶段广州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978-1988年之间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时期城市规划的实践,重点讨论了一元价值观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基于改革开放的实验性实践案例,讨论了广州城市规划从立法、规划编制和机构改革、规划实施等各方面的实践,以及城市规划制度试图对城市建设影响的关系,归纳出规划制度变革启动期的特征。第三章研究了1989-1997年在国家从法律层面对多元价值存在的承认开始、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的早期,由于市场力对效率的追求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城市规划制度建设相对于高速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滞后和偏离,尽管地方城市在规划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划内容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但在客观上还是形成了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带来了城市规划实践的种种问题。第四章研究了1998-2010年广州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理念进行了新的理性思考下,重新强调了政府对市场的主导和影响的决定性地位,城市规划制度上也进行了梳理并强化了规划编制的工作。重点讨论了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规划制度变革的新探索及战略规划编制,城市政府依据战略规划和基础产业政策有序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讨论了国家一系列新的城市规划制度设计下,广州逐步引入城市规划与社会对话的机制,开展了针对面向社会和公众参与的科学规划、依法规划和阳光规划探索,并将公众参与纳入法制建设的范畴。第五章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指出目前中国仍然是一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和多元价值观社会现实共存、政策和法律管治共存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一个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提出了在此格局下城市规划制度中依然没有解决的对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的存在问题和需继续研究的方向。论文的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是方法上以价值观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广州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规划实践和国家价值观转变的关系。研究城市规划多会关注其自身应有的价值观,同时也会关注其在城市发展动力的相互影响及作用过程中某个方面的实际情形及结果,但是基于价值观和价值观的转变系统研究一个具体城市的城市规划实践,是一种方法上的尝试和创新。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更清楚和客观地判断城市规划实践中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本文内容上有两个创新点。第一个是目前研究城市规划实践的成果已经很多,涉及城市规划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既有成果多从城市规划系统中的某个方面研究和讨论居多,将城市规划系统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研究和讨论并判断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尚没有。本文依据城市规划实践涉及的要素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关系并以此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评价体系,并提出“价值性工具”和“工具价值性”概念,是一种内容上的新尝试。内容上第二个创新点是以一个城市为案例,纵向剖析研究其城市规划实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并依据其价值观表达的特点进行了基本的断代,归纳出不同时期城市规划实践的主要特征,是另一个内容上新的尝试。

许剑峰[5](2010)在《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文中提出空间与政策是城乡规划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的关系是城乡规划和区域发展最重要的议题之一,都涉及到各自所对应的权力与利益的分配关系。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规划转向过程当中,权力支配的动态性与利益分配的复杂性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空间与政策各自的生产、消费过程之中,也表现在空间与政策关系的错位和不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规划科学进步的基本前提。以此为导向,研究空间与政策的协同关系是论文的主要目的。论文切入空间理论与政策理论的交叉领域,以社会发展和规划学科实践为线索;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剖析空间与政策冲突的原因;以协同学的方法来探讨空间与政策协同的可能;从法制、信息和运营三个平台建设角度来讨论空间与政策协同的关键途径。论文以“现象分析-理论探索-实证分析-策略思考”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空间现象背景分析、政策发展历史检索、规划行为动机探究、发展模式比较选择等综合研究方法,形成基本框架。论文先后展开了在转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与规划实践中空间与政策关系的问题梳理、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第1章是对空间与政策相关概念和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对研究背景、问题、内容、路线、方法、框架的简要介绍。第2和3章构成了“空间与政策的冲突论”,涵盖了过去30年来的社会发展困境和规划学科危机的分析。第4、5和6章构成了“空间政策协同论”,提出了空间政策的“发展协同”和“规划协同”的理论,并对法律、信息和运营三大空间政策协同平台进行了分析。第7和8章构成了“空间政策实践论”,以直辖后重庆特定的时空背景为基础,切入“重大规划事件”和“城市运营特色机制”两方面的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规划协同和发展协同机制。论文核心观点之一是“空间政策的发展协同”。这个概念主要是关注发展实践中的空间和政策的协调统一,实际上避免了因它们的冲突而带来发展的困境和路径依赖。空间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经过人类活动建构起来的,是政策的产物。政策是空间发展秩序的保障,空间是政策发展的物质反映。空间和政策的关系是辨证的,是可以协同的,而它们的协同发展是城市与区域走向繁荣与秩序的前提;反之,是走向混乱和衰败的先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空间与政策的协同制度平台,包含法制、信息、运营三大平台。论文核心观点之二是“空间政策的规划协同”。这个概念主要是关注规划实践中的空间和政策的协调统一,实际上避免了因它们的冲突而带来公共政策失效和规划实效降低。城市规划学科具有空间和政策的二重性,二者分离的普遍现象和制度惯性对规划学科和实践的科学发展构成阻力。本论文以“规划协同”为中心内容,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空间规划中的空间政策协同进行论述。论文以利益和权力为纽带,通过理顺规划体系中的空间-政策内在逻辑和价值体系,确立相应的规划技术路线和公共政策重点,为区域和城市的繁荣和秩序奠定基础。论文在下述方面具有创新的见解:①结合政策生成过程的“历史视角”与物质空间存在的“地理视角”来分析当代中国区域与城市的发展问题与规划问题,并建立“空间与政策的协同学”的理论框架;②通过对发展困境的概括、路径依赖与发展模式选择的分析,指出空间与政策“发展协同”的观念、方式、以及时空统筹和制度保障;③通过对学科危机的认知、规划思想轨迹与理性选择的分析,理清空间与政策规划协同关系中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思想,同时指出空间政策协同的法律、信息和运营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现实意义。空间与政策的关系问题对于规划学科来说是基本问题,“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这一命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命题,而对处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实践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论文通过空间政策问题梳理和关系研究,形成一些学术观点,能够有助于解决社会发展和规划学科实践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梁源源[6](2009)在《猎德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城中村改造的实质是各方的利益分配问题。各方利益协调和分配的结果形成了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模式和政策。其中各方利益争夺的焦点是城中村改造中的拆迁补偿安置问题:村民希望从改造中获取补偿,政府希望从改造中获益,开发商希望通过参与改造获取利润。参与改造的三方如何在拆迁补偿安置中实现彼此利益的协调,是城中村改造中最核心的问题。因此,拆迁补偿安置问题是城中村改造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广州市首个全面启动改造的猎德城中村的拆迁补偿安置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法调查了解猎德村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来源和拆迁补偿安置的支付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从利益分析的角度对猎德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模式进行分析,探析猎德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模式确立的原因以及猎德拆迁补偿安置模式所要针对和解决的问题。其次,对猎德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模式进行评价,深入探讨猎德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模式存在哪些可取之处和不足。最后,结合猎德村拆迁补偿安置的得失以及国内学者研究的现状,提出如何建立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的合理模式的建议并分析公共政策在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希望为国内其他城中村改造特别是其中的拆迁补偿安置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于波[7](2004)在《工业旅游对名牌企业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旅游业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研究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发展旅游经济是加快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一种共识。 本文的思路主要是从研究国家旅游产业政策、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入手,以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的工业旅游为具体案例,探索工业旅游的要素、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以及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阐述工业旅游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工业旅游的发展。主要包括国家产业政策、定位、性质、作用的介绍和市场现状的分析;工业旅游的兴起、发展的先决条件、依托背景、有利条件及优劣势(SWOT)分析。基本都是宏观问题。第二章——张裕工业旅游的开展。主要包括张裕公司的创办背景、旅游的开发、运行机制、发展规划和战略。第三章——工业旅游对名牌企业的影响。主要包括工业旅游对企业效益、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和开展工业旅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的重点是论述企业的历史、文化、组织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寻求历史、文化等企业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形式,研究工业旅游的作用和价值,为企业开展工业旅游提供参考。通过分析,认为:工业旅游,一方面,宣传企业形象,弘扬企业历史,建设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是一种现代促销手段,为企业宣传品牌,培养潜在消费群体,促销产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通过对工业旅游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进行分析,本文的意图是总结出对名牌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和成果,对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实践有一定借鉴和引领作用。

广州市人民政府[8](2002)在《按照人民的意愿 建好人民的城市》文中研究表明 广州是一座建城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五羊噙谷穗,仙人赐丰登"的美丽传说和四季花开不败的花城美誉,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

李卓彬[9](2001)在《李卓彬副市长在广州市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 同志们:这次全市城市绿化工作会议的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总结前两年广州城市绿化工作的情况,围绕如何实现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的"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内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和"到2005年

二、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市长林树森:优秀交通规划可创造良好城市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市长林树森:优秀交通规划可创造良好城市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城市特色风貌核心要素解析
    2.1 山水格局
        2.1.1 山脉格局
        2.1.2 水系格局
        2.1.3 滨海格局
    2.2 空间肌理
        2.2.1 轴线肌理
        2.2.2 街巷肌理
        2.2.3 节点肌理
    2.3 建筑形态
        2.3.1 古代建筑及其形态
        2.3.2 近代建筑及其形态
        2.3.3 现当代建筑及其形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山珠水滨海格局风貌特色及其延续策略
    3.1 云山珠水滨海格局风貌特色简析
        3.1.1 厚重的山水文化
        3.1.2 考究的风水基址
        3.1.3 明晰的营建过程
    3.2 云山珠水滨海格局风貌延续的主要问题
        3.2.1 格局的完整性不足
        3.2.2 格局的视线结构中断
        3.2.3 格局的生态层次破坏
    3.3 云山珠水滨海格局风貌延续的基本策略
        3.3.1 科学管控,保持格局风貌完整性
        3.3.2 视廊建设,引导格局景观共享性
        3.3.3 生态修复,推进格局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千年商都文化风貌特色及其延续策略
    4.1 广州商贸文化的形成与特色
        4.1.1 广州商贸文化的发展历史
        4.1.2 广州商贸文化风貌特色概述
        4.1.3 广州商贸文化与城市空间肌理
    4.2 广州商贸文化风貌特色延续的主要问题
        4.2.1 城市文化记忆消退
        4.2.2 轴线空间肌理失序
        4.2.3 街巷空间肌理失调
    4.3 广州商贸文化风貌特色延续的基本策略
        4.3.1 文化保育,传承城市精神内涵
        4.3.2 要素整合,强化轴线肌理空间
        4.3.3 空间织补,衔接街巷肌理风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城市建筑风貌特色及其延续策略
    5.1 广州城市建筑的岭南特色
        5.1.1 广州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广州建筑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广州建筑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广州城市建筑风貌特色延续的主要问题
        5.2.1 历史建筑形态破坏
        5.2.2 传统建筑利用不善
        5.2.3 建筑创作缺乏特色
    5.3 广州城市建筑风貌特色延续的基本策略
        5.3.1 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完善
        5.3.2 传统建筑与环境共生性保护
        5.3.3 体现岭南特色与时代精神的当代建筑创新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2)地方建构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背景一:新常态下的地域文化危机
        1.1.2 背景二:全球化的地方建构社会土壤
        1.1.3 背景三:历史文化街区地方建构困境
    1.2 研究对象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历史文化街区
        2.1.2 文化原真性
        2.1.3 关于“地方”
    2.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述评
        2.2.1 历史文化街区发展
        2.2.2 相关保护与利用概念
        2.2.3 传统研究视角与内容
        2.2.4 研究述评及本文研究方向
    2.3 空间生产理论
        2.3.1 列猆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2.3.2 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生产
        2.3.3 社会空间理论
        2.3.4 我国的空间生产
    2.4 地方建构
        2.4.1 地方构建的定义及研究界定
        2.4.2 地方建构相关概念辨析
        2.4.3 历史文化街区地方建构的必要性
第三章 历史文化街区地方建构框架
    3.1 两种典型地方建构模式
        3.1.1 成都远洋太古里——外源式建构
        3.1.2 上海田子坊——内源式建构
        3.1.3 典型案例对比
        3.1.4 其他案例梳理
    3.2 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建构理论框架构建
        3.2.1 研究维度:地方建构的时空维度
        3.2.2 研究主体:地方建构的内部与外部
        3.2.3 研究客体:地方建构三个维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建构历程
    4.1 广州恩宁路的地方形成
    4.2 广州恩宁路地方性建构基础转变(2006年-至今)
        4.2.1 阶段一:(2006年-2009年)危改房试点,拆迁与抗争
        4.2.2 阶段二:(2010年-2012年)恩宁路揭盖复涌实施,社会力量加入
        4.2.3 阶段三:(2013年-2015年)粤剧博物馆兴建,后续关注度减弱
        4.2.4 阶段四:(2016年-至今)永庆坊引入市场力量,编制街区保护规划
    4.3 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地方建构现状
        4.2.1 现状问题与社会样态
        4.2.2 地方建构的各方反思
        4.2.3 小结
第五章 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地方建构解析
    5.1 建构缘起:权利主体及其建构动因
        5.1.1 政府本位属性
        5.1.2 居民地位弱势
        5.1.3 开发商的利益诉求
        5.1.4 “第四方”力量的地方诉求
        5.1.5 不同行动者的建构目的
    5.2 建构过程:空间资本再分配与权利主体博弈
        5.2.1 空间的表征:权力的构想
        5.2.2 空间的实践:空间资本化
        5.2.3 表征的空间:居民的反抗
    5.3 建构阶段产物:有缺损的空间现实
        5.3.1 物质空间失配
        5.3.2 社会空间失衡
        5.3.3 精神空间流失
    5.4 地方建构的各方目的与作用总结
        5.4.1 主导方的地方建构——权力作用
        5.4.2 抗争方的地方建构——社会作用
        5.4.3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反思与讨论
    6.1 建议
    6.2 认识
    6.3 反思价值悖论
结语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作为城市公共设计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定位及设计检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公共设计解读
    第一节 城市公共设计的概念解读
        一、城市公共设计的内涵
        二、设计在公共领域的发展与渗透
        三、城市公共设计中的设计方法
    第二节 城市公共设计中的设计思维
        一、设计阶梯
        二、案例分析
第三章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设计源流
    第一节 从“展览会”到“展览馆”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展览会”
        二、新中国的展览馆建设
        三、展览馆的展示设计遗产
    第二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建设
    第三节 世博会:场所与文化的同源
第四章 城市规划馆的设计检视
    第一节 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城市规划馆的展示设计分析
        一、城市规划馆的公共文化空间属性
        二、叙事学视角下的展示设计分析
        三、被展示的文化:展示中的文化认同
    第二节 作为公共媒介——城市规划馆的功能设计分析
        一、城市规划馆的媒介属性
        二、现状与设计问题分析
    第三节 作为城市竞争力——城市规划馆的总体规划设计
第五章 优化构想
    第一节 城市规划馆的未来展望
        一、城市博物馆
        二、公共服务机构
        三、面向未来的展览馆
        四、临时建筑
    第二节 对“城市公共设计”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致谢

(4)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价值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思考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一元价值体系下公平优先的城市规划实践(1978-1988)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广州城市规划历程(1949-1977)
    2.2 改革开放与价值观转变的启动
    2.3 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
    2.4 城市规划的立法
    2.5 第14 版总规和街区规划编制
    2.6 从规划局成立到区规划土地管理处成立
    2.7 土地有偿使用和统一开发的实践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效率主导的城市规划实践(1989-1997)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转变的转折点
    3.2 城市规划法颁布和广州城市规划条例的编制实施
    3.3 总规深化调整(1990 年至 2010 年)(第 15 方案)
    3.4 规划管理权的下放
    3.5 珠江新城的形态演变
    3.6 东南部地区规划与开发
    3.7 市场经济初期城市用地的无序扩张
    3.8 解困房——解居住之困而没有解城市之困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注重公平的城市规划实践(1998-2010)
    4.1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4.2 直面公平的城乡规划法规颁布与实施
    4.3 战略规划和总规第 16、17 方案
    4.4 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4.5 规划的法制化——控规全覆盖
    4.6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4.7 村庄规划的实践
    4.8 机构设置从效率优先向保障公平转变
    4.9 逐步向多元价值公平转变的城市规划实践
    4.10 新的开发区战略——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下的东进与南拓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计划与市场并存,一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体系并存
    5.2 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5.3 城市规划制度受制于政府社会管理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5.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有效城市规划机制的前提
    5.5 论文创新点
    5.6 尚需继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5)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由来与逻辑假设
        1.1.1 选题由来
        1.1.2 逻辑假设
    1.2 研究背景与主要问题
        1.2.1 研究背景
        1.2.2 主要问题
    1.3 核心概念与相关研究
        1.3.1 核心概念
        1.3.2 相关研究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论文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发展实践中的空间政策关系
    2.1 发展理想的轨迹
        2.1.1 基于唯理思辨的发展理想
        2.1.2 基于社会契约的发展理想
        2.1.3 基于历史哲学的发展理想
        2.1.4 基于社会行动的发展理想
        2.1.5 基于交往行动的发展理想
    2.2 发展过程的分析
        2.2.1 中国城乡发展的历程分析
        2.2.2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的发展观的演进
    2.3 发展现实的困境
        2.3.1 发展观念失衡
        2.3.2 发展方式错位
        2.3.3 发展时间无序
        2.3.4 发展空间不公
        2.3.5 发展政策失调
        2.3.6 发展实践的困境
    2.4 发展模式的审视
        2.4.1 空间需求的重估
        2.4.2 发展路径的依赖
        2.4.3 发展政策的重估
        2.4.4 发展模式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规划实践中的空间政策关系
    3.1 理性思想的回顾
        3.1.1 规划学科中理性思想的历程
        3.1.2 空间规划中的理性思想分析
        3.1.3 规划政策分析中的理性思想轨迹
        3.1.4 城乡规划的前景
    3.2 学科实践的危机
        3.2.1 空间教育与政策教育的不平衡
        3.2.2 空间研究与政策研究的不匹配
        3.2.3 空间规划与政策维系的不保障
        3.2.4 空间管理与政策控制的不接轨
        3.2.5 规划实践的危机
    3.3 空间与政策关系冲突
        3.3.1 冲突原因
        3.3.2 冲突主体
        3.3.3 空间冲突
        3.3.4 过程冲突
        3.3.5 冲突方式
    3.4 空间政策协同的必要性
        3.4.1 职能协同
        3.4.2 区划协同
        3.4.3 空间协同
        3.4.4 政策协同
    3.5 本章小结
4 空间与政策的发展协同
    4.1 发展实践过程中空间与政策的辩证关系
    4.2 发展的两轴/四态分布
    4.3 中国式发展的“S 形”路径
    4.4 当代发展观的转型与认识
    4.5 空间与政策的发展协同理论
        4.5.1 发展协同观念的落实
        4.5.2 健康发展方式的建构
        4.5.3 发展的时间平衡性统筹
        4.5.4 发展的空间平衡性统筹
        4.5.5 发展政策的平衡性措施
        4.5.6 发展的愿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空间系统协同的发展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
    5.1 规划教育:价值体系协同
    5.2 规划研究:政策体系协同
    5.3 规划编制:空间体系协同
    5.4 规划管理:运行体系协同
    5.5 规划协同的理论性框架建构
    5.6 本章小结
6 空间与政策的协同平台
    6.1 空间政策协同的国家式思维和游牧式思维
        6.1.1 法律平台作为承载国家式思维的制度平台
        6.1.2 信息平台作为承载游牧式思维的工具平台
        6.1.3 国家式思维和游牧式思维的对立体
        6.1.4 国家式思维和游牧式思维的平衡体
    6.2 空间政策协同的法制平台建设
        6.2.1 公共政策的法律平台
        6.2.2 公共管理的法律平台
        6.2.3 公共产品的法律平台
        6.2.4 公共服务的法律平台
    6.3 空间政策协同的信息平台建设
        6.3.1 空间统筹的信息平台
        6.3.2 政策统筹的信息平台
        6.3.3 公共参与的信息平台
        6.3.4 专家决策的信息平台
        6.3.5 部门决策的信息平台
    6.4 空间政策协同的运营平台
        6.4.1 土地平台
        6.4.2 产业平台
        6.4.3 税收平台
    6.5 本章小结
7 直辖后重庆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评价
    7.1 市域空间层面城乡规划协同评价
        7.1.1 区域空间结构厘清过程
        7.1.2 城乡规划历程及其空间政策评价
        7.1.3 区县城乡总体规划
    7.2 都市区层面控规协同评价
        7.2.1 空间层次调整讨论
        7.2.2 交通规划评价
        7.2.3 生态规划评价
    7.3 中心城区层面重大规划及实施评价
        7.3.1 控规全覆盖评价
        7.3.2 商圈规划评价
        7.3.3 滨水空间规划评价
        7.3.4 人文规划评价
    7.4 片区层面城市设计及实施评价
        7.4.1 渝中半岛城市设计评价:区政府主导
        7.4.2 江北城CBD 城市设计评价:政府公司主导
        7.4.3 两江四岸城市设计评价:市政府主导
        7.4.4 化龙桥城市设计评价:外资公司主导
    7.5 空间政策规划机制协同评价
        7.5.1 法制协同
        7.5.2 信息协同
        7.5.3 管理协同
    7.6 本章小结
8 直辖后重庆空间政策发展协同特色分析
    8.1 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协同特色机制评价
        8.1.1 “一圈两翼”发展协同机制
        8.1.2 人口及产业发展协同分析
        8.1.3 一圈两翼发展协同的城乡规划机制建议
        8.1.4 发展协同的制度改革思考
    8.2 重庆“第三财政”发展协同特色机制评价
        8.2.1 “第三种力量”与“第三财政”
        8.2.2 “第三财政”的作用与意义
    8.3 “五个重庆”发展协同特色机制评价
        8.3.1 “五个重庆”诞生的背景
        8.3.2 “五个重庆”的建设主体
        8.3.3 “五个重庆”在重庆发展协同中的意义
    8.4 重庆发展协同运营特色平台评价
        8.4.1 土地平台
        8.4.2 产业平台
        8.4.3 投融资平台
        8.4.4 金融平台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9.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直辖十年重庆城乡规划的36 个重大规划事件
    B 中国城市化的户籍制度变迁60 年
    C 中国城市化的土地制度变迁60 年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E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F 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6)猎德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
    1.5 分析框架
2 猎德城中村改造总体背景
    2.1 国内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分类及概述
    2.2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概况
3 猎德村改造概述
    3.1 猎德村及周边环境
    3.2 猎德村改造进程
    3.3 猎德村改造的难点
4 猎德村拆迁补偿安置模式分析
    4.1 拆迁补偿安置资金来源分析
    4.2 拆迁补偿安置的支付分析
5 猎德村拆迁补偿安置模式评价
    5.1 补偿资金获取方法评价
    5.2 拆迁补偿安置的支付评价
6 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模式的建立及政策探讨
    6.1 确立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的合理模式
    6.2 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探讨
7 结论与不足之处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访谈题纲
致谢
注释

(7)工业旅游对名牌企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工业旅游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产业的现状
    第三节 工业旅游的兴起
第二章 张裕工业旅游的开展
    第一节 张裕公司创建的背景
    第二节 张裕工业旅游的开发
    第三节 张裕工业旅游运行机制介绍
    第四节 张裕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和策略
第三章 工业旅游对名牌企业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旅游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第二节 工业旅游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第三节 工业旅游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第四节 工业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四、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市长林树森:优秀交通规划可创造良好城市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D]. 查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2]地方建构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 刘逸芸.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3]作为城市公共设计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定位及设计检视[D]. 时光.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4]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D]. 叶浩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5]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D]. 许剑峰. 重庆大学, 2010(06)
  • [6]猎德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模式研究[D]. 梁源源. 暨南大学, 2009(09)
  • [7]工业旅游对名牌企业发展的影响[D]. 于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01)
  • [8]按照人民的意愿 建好人民的城市[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政报, 2002(03)
  • [9]李卓彬副市长在广州市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李卓彬. 广州政报, 2001(04)

标签:;  ;  ;  ;  ;  

广州市委书记、市长林树森:优秀的交通规划可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