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点的地理条件

世界热点的地理条件

一、世界热点地区的地理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舒可心[1](2021)在《冷战后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研究》文中指出

孙凯媛[2](2021)在《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动力机制与政策效应研究 ——以湖北监利撤县设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在世界还是中国,快速城镇化时期都是行政区划调整的剧烈变革期。基于我国城镇化二元体制的基础,快速城镇化在国内可表现为扩展型和集聚型两种路径。两种路径都关系到行政区划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矛盾,行政区划调整的需求明显。2010年后,我国逐渐恢复撤县设市工作的开展,县级行政区划调整成为促进中小城市壮大和城乡融合的热点与趋势。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尤其是进行整建制调整的动力机制与政策效应研究,讨论县级行政区划体制这一事关中国当代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从文献分析开始,梳理了行政区划体制的历史演进过程和行政区划调整主题的相关研究;然后,采用数据统计与核密度分析法,发现我国整建制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时空特征;并以监利撤县设市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查阅地方资料的方法,讨论监利撤县设市的动力机制和政策效应,并总结出行政区划调整的动力机制与政策效应逻辑框架;最后,反思监利撤县设市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提出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得到几点结论:①从时间变化来看,我国从2002年至2021年2月底,整建制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数量呈“U”字型发展,可分为大规模调整、基本停滞、快速增长三个阶段,主要内容为撤县设市与撤县设区。②从空间区位与时空演变趋势来看,县级行政区划调整案例的发生区位存在区域中心指向、边界指向两种指向特征。每一时间阶段内各省内的地方调整呈现“扎堆”集聚进行的特征,空间总体集聚热点主要分布在各大城市群。时空演变特征总体符合东一中一西部的梯度变化趋势,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基础水平一致,预测未来行政区划调整的趋势应会以西部为主,伴随中部地区的调整势头逐渐加大。③将监利撤县设市的动力机制分为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内生动力包括资源要素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经济增长寻求新动力、城乡融合管理需要行政制度改革、历史文化提升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需要、民众广泛支持几方面。外生动力包括省级、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驱动、区域城镇体系网络与区域分工要求、制度权利激励几方面。④在监利撤县设市效应的显现方面,大多数民众能感知到监利撤县设市后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积极提升变化,尤其是在市容市貌和环境治理问题上,感知到积极变化的人最多。综合来看,调整效应可从政治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区域发展效应四方面进行分析。政治效应集中体现在调试了行政区划与社会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促进了民众自治与基层治理、促进健全了行政建制等方面;经济效应集中体现在对生产要素格局的重塑、发展规模经济等方面;社会效应集中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与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文化与生态建设等方面;区域发展效应集中在监利的区域战略定位提升,成为荆州市域副中心。⑤最后,对监利撤县设市的实施过程中体现的问题提出缩小乡镇差距、加强政策宣传、落实消除社会风险的保障措施、明确调整后建设重点的政策建议。

刘策[3](2021)在《中国西南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评估与气候变化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的地理格局及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也是全球及区域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生态学家和生物地理学家提出多个假说以解释物种丰富度格局的成因,并进行了大量验证,但对不同假说的地位及物种丰富度大尺度地理格局的主导因子,目前仍存在广泛争议。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物种丰富,是全球12个“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中国西南地区更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适合开展物种丰富度格局的研究;但由于缺乏准确的物种分布数据,以往关于中国西南地区陆栖哺乳动物丰富度地理格局及气候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基于通过通过文献、动物志等资料的查询的方法,全面详尽的收集到物种分布数据,结合气候、地形、植被等环境信息,对中国西南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估,研究了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同得出以下结论:(1)得到西南地区物种分布名录,隶属12目40科177属共382个物种,其中有经纬度信息的物种为360个,共记录到有经纬度点的野生哺乳动物种数据7958条数据。(2)通过运用G-F指数计算公式,得到西南地区各省的G-F指数,分别为贵州0.78,四川0.83,西藏0.77,云南0.85,重庆0.73。G-F指数能客观全面反映较长时间内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G-F指数分析的结果能够反映出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分布的典型特征。(3)通过集成模型预测得到中国西南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格局热点地区,主要包括:云南大部分地区,包括云南南部西双版纳、中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西部至北部的横断山区等;以及四川盆地以西的岷山至邛崃山一线。其中云南南部中越边境至西双版纳一带、横断山脉南段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物种丰富度的热点地区全都集中在这片区域,这些热点区域的周边地区也拥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包括贵州的大部分山地和丘陵地带,四川岷山一带等。上述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值均高达100种以上。而青藏高原的物种丰富度均比较低;其中青藏高原的腹地,是哺乳动物丰富度最为贫乏的区域,物种丰富度值不到30种。(4)通过集成模型基于未来气候数据预测得到未来物种多样性分布变化情况,西南地区国家重点哺乳动物物种在整个西南地区域基本上均有分布。与基于当前气候数据模拟结果相比,在未来气候模式下,除了在RCP4.5情境2050s年代此模式外,其他三种模式时间下,物种的最高丰富度值都是相对减小的,在在RCP8.5情境2050s年代,国家重点哺乳动物最高值减少最多,仅为45种,减少了 10%。在这的三种模式下,丰富度最高的物种数为46种,是在RCP4.5和RCP8.5情景2070s年代,其面积分别为146.72 km2和62.88 km2,相较基准气候物种丰富度为46种的预测面积4212.96 km2减少了 96.52%和98.51%。到2070年代,气候变化导致研究区域的国家重点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为46-50种的生态位减少了 100%。从集成模型模拟得到的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预测图可以看出未来适宜西南地区国家重点哺乳动物的气候生态位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主要表现在RRCP4.5模式下2070s和RCP8.5模式下2050s和2070s,在这三个气候模式下,物种丰富度都呈现下降的趋势。

张磊[4](2020)在《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文中指出近年来,随区域合作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相邻各国开放与协作程度的加深,多国地缘政治经济交界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态势及生态风险状况均已发生显着转变,并已逐步成为当前LUCC及生态风险研究的热点地区,加强对此类区域LUCC及生态风险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与东盟接触地带已经形成的唯一多国地缘经济区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为例,依托GIS、RS及FRAGSTATS等技术支持,通过构建重心测度、转移矩阵、景观指数、生态风险指数及灰色预测等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格局态势、变化特征、景观格局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对研究区生态风险状况及时空演变进行评估,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态势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预测并提出促进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路径与准则。发现:(1)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以林地、耕地及灌丛为主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随时间演进,研究区耕地及建筑用地等地类迅速扩展而林地、灌丛等的转出态势初显且四国段间各地类的结构组成与变动亦均有所异同;随时间演进,研究区各用地类型的空间分布质心与变动轨迹均有所不同且各地类间的相互转化较为显着,18年间,研究区的主要用地变动类型经历了由灌丛、耕地转为林地为主向林地、灌丛转为耕地为主的转变;随时间演进,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转类过程持续变差且变动幅度有所提升,土地利用/覆被的宏观生态状况持续恶化且呈现出一定的区域与国别分异。(2)200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速度显着减慢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随时间演进,四国段间的差异有所扩大;研究时段内,林地、灌丛及耕地分布区的空间变化剧烈程度均显着高于其他地类,随时间演进,各地类空间变化活跃度的大小与差异均有所下降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差异;18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持续上升,且中、泰两国段显着高于老、缅两国段而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均衡度与均质性亦均持续增强,其中泰国段最高而老挝段则相对较低;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两尺度上看,研究全区及四国段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斑块间的景观格局指数大小及变动态势均存在一定的时空分异,且在不同尺度上各景观格局指数变异程度的大小及国别分异亦均较为显着;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的驱动力系统错综复杂,整体可分为自然驱动及人类活动等不同层面,海拔、坡度、行政中心、交通道路、地缘约束及主体驱动等因素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分布格局及变化态势有显着影响。(3)随时间演进,研究全区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持续扩大且增幅有所提升而四国段间ERI变动的国别分异则较为显着;18年间,研究区生态风险等级不断提升,259个网格单元ERI的变动以整体提升型为主,各类网格单元的空间分布有所差异;随时间演进,研究区各生态风险等级区的面积占比、转类态势及空间分布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动特征而各网格单元的ERI则呈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分布“趋同”态势,研究时段内,LL(低-低)集聚型网格单元用地面积占比持续最大但主导性有所下降而随时间演进研究区ERI空间分布的集聚态势则整体减弱;2018年,研究区各地类主要分布区的生态风险等级均相对较高且国别分异显着,其中泰国段整体最高而老挝段则相对较低,随时间演进,各地类主要分布区内不同生态风险等级区域的面积占比与空间分布均显着变动且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4)2027年研究区的土地覆被将继续以林地、耕地及灌丛为主,但三地类的主导性有所减弱;2018-2027年,研究区耕地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幅将显着高于其他地类而林地的转出态势将更加明显,土地利用/覆被构成及变动的国别差异亦将持续显着;2018-2027年,研究全区及四国段的生态风险状况均将有所恶化但变动幅度不同,至2027年泰国段的ERI将最高,缅甸段次之,而中、老两国段则将相对较低;2018-2027年间,研究区各网格单元的ERI将整体提升,依据变动幅度与空间分布差异可分为生态风险下降型、小幅提升型、中幅提升型及大幅提升型等四类。(5)为促进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风险的降低防控,要在坚持国别分异性、多主体参与性、相似性与差异性、动态性与渐进性、互利性与民生性及可持续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合理规划、生态优先,加强协调、跨境合作,优化布局、适度调控,“取”“补”结合、因地制宜,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多方主体参与、破除地缘约束,分清层次、有的放矢及完善机制、提前预警等路径与措施。

王珺颖[5](2020)在《基于POI的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要求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的愿望愈加强烈,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近年来,乡村旅游产业在大量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对乡村旅游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一2022年)》中明确了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和未来的发展目标。然而农家乐空间分布现状不清、缺乏空间规划、节约集约用地效果不佳等问题阻碍了农家乐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在产业发展和现实问题的矛盾冲突中,学界也对乡村旅游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当前学者们对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和驱动因子的相关研究,还缺乏大样本和多角度的系统分析。鉴于此,本文围绕“如何从空间分布层面优化成都市农家乐旅游”这一核心问题,遵循“分析提出问题——明确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势与阻碍——摸清农家乐空间分布现状——弄清空间分布驱动因子——提出农家乐旅游优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农家乐发源地成都市20个区县为研究区域,利用收集调查的自然、经济、社会数据,充分梳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优势和阻碍。后基于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开发者平台中抓取的农家乐POI数据,以Arcgis10.4为操作平台,借助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Getis-Ord Gi*热点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地理计量分析方法,分别从水平和垂直空间角度对成都市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明确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中的分异和因子探测和交互作用探测两个模型工具,对成都市农家乐空间分布形成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成都市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形成的驱动因子,充分考虑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优势和阻碍,从规划管理者和个体经营者两个层面提出农家乐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1)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势突出,产业逐步壮大,但还存在空间分布现状不清等问题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都市农家乐当前已有相当好的基础,战旗村、农科村等已成为农家乐发展的典范;其发展的优势在于——成都市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作基垫,优质的社会经济基础和良好的交通条件为农家乐旅游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并且从国家到成都市都对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也遇到一些阻碍,包括空间分布现状不清、空间驱动因子不明确和缺乏整体性的空间规划。明确优势和阻碍,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便于提出更好发挥优势、减小阻碍的优化建议。(2)成都市农家乐空间分布聚集特征明显,主要集中于都江堰市、彭州市和双流区等区域范围内。在水平空间上,发现成都市农家乐主要分布于都江堰、彭州、龙泉驿等郊县(县级市),占到总数的61.3%,且区县之间分布有明显不均衡,其中都江堰数量最多,占到总数的19.28%;最近邻指数计算值为0.40,全域范围内农家乐呈聚集分布态势,且在多距离空间尺度下无特征空间尺度;Moran’s I指数计算值为1.0284,说明农家乐有显着的空间聚集自相关性,聚集特征明显;从分布密度来看,成都市农家乐在西北山脉集中连片分布,中部平原地区分布密度适中,东部丘陵地区零散分布;农家乐分布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中部区域主要为次冷点区和冷点区;在与相关地理要素的位置关系上,成都市农家乐主要分布在离城市中心65km的范围内,占到总数的81.21%;同时在A级景区10km范围内集中分布,占到农家乐总数的92.88%,且倾向于分布在高等级或自然景区周边。在垂直空间上,海拔400900m为成都市农家乐的主要分布范围,该海拔范围内农家乐数量占到总数的80.37%;岷山山脉和龙泉山脉上有较高密度分布,成都市农家乐有明显上山趋势。(3)A级景区为成都市农家乐空间分布主导驱动因子,各驱动因子在两两交互作用下驱动作用均增强。结合实际与现有研究确定的15个驱动因子,在单因子驱动作用下,区域内A级景区数量和等级与农家乐分布间驱动关系探测q值为0.7766,在15个具体驱动因子中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地区平均海拔,其q值为0.1249;双因子交互驱动作用下,所有驱动因子两两间交互作用类型均为增强,A级景区与乡村旅游特色活动交互作用最强,其交互q值为0.8984;区域内的平均海拔、空气优良天数和森林覆盖率等因子在交互作用下对A级景区这一主导因子的驱动力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综合探测结果,识别出成都市农家乐分布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优质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4)综合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优势与阻碍、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布形成的驱动因子,分别从规划管理者和个体经营者两个层面提出了共7点优化建议。规划管理者应当:(1)以A级景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进入行业;(2)遵循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合理进行统筹规划布局,实现农家乐旅游科学发展;(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地区吸引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4)注重产业聚集,实现规模经济,但同时避免过度集中,实现良性发展。个体经营者应当:(1)响应政策要求,了解市场规律,避免盲目投资;(2)结合不同景区特色,推陈出新,实现差异化经营;(3)协调人地关系,严格保护耕地林地等自然资源,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洪柳[6](2020)在《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江流域地处鄂西南,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阶段。清江流域内的生物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的研究价值,但是该地的苔藓植物研究几乎属于空白阶段,仅边缘山地有少量研究。因此,运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法,以清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清江流域苔藓植物资源进行综合研究,以丰富湖北省苔藓植物资源。结果表明:(1)清江流域共采集苔藓标本五千余份,经过鉴定和整理发现有苔藓植物81科213属647种,分别占湖北省苔藓植物科属种的83.51%,74.22%,67.12%。其中,藓类植物48科156属484种,苔类植物31科55属160种,角苔类植物2科2属3种。另外,优势科20科,优势属16属,仅含一种的科17科,仅含一种的属100属。湖北新纪录科3科,新纪录属18属,新纪录种112种。清江流域还有叶附生苔藓8种,药用苔藓44种,占中国药用苔藓植物近二分之一。(2)清江流域苔藓植物有13种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东亚成分次之,且有不少热带成分。另外,清江流域特有现象较明显,有中国特有种39种。通过将清江流域和周围地区的苔藓植物比较,发现与大巴山在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上都是最高的,与山西庞泉沟的相似性系数最低。在地理位置上越接近,相似性系数也会越高。(3)清江流域是生物热点地区之一,为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对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分化进行研究,发现流域内部苔类植物分化高于藓类植物。与其它生物热点地区比较,发现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分化系数仅次于全球苔藓植物热点地区之一的中国阿尔泰山脉,分化水平较高,武夷山脉的分化水平相对较低。(4)清江流域海拔落差较大,又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此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境。在清江流域,除自然保护区外,还有石林、河谷、农田、林场等多种适合苔藓植物生长的环境,通过比较发现,苔藓植物在河谷中生长最好,农田中苔藓物种比较单一。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在各微生境分布数量依次为:石生生境>土生生境>树生生境>叶附生,能同时适应土生和石生的苔藓植物也较多。

王波[7](2020)在《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分布格局及气候变化对其潜在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现有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是在长期的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其中,非生物环境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以广西、云南和贵州为主)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分布区域,同时该区域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与非喀斯特地貌区在植物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喀斯特地貌在区域植物区系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因子对于区域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目前已有广泛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气温、降水、海拔等方面。目前,就地形地貌对于野生动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影响的研究不多,而喀斯特地貌对于区域分布野生动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仍缺乏相应研究。本文以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分布所在的广西、贵州、云南三个省(自治区)行政范围内自然分布的两栖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范围内典型的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貌区域两栖动物分布的样线调查,并收集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动物标本室等收藏的最新标本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构成了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数据库,对区域内喀斯特区域与非喀斯特区域两栖动物的组成、分布及物种丰富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的气候、海拔、植被类型等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两栖动物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对影响喀斯特区域与非喀斯特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环境因素和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对该区域喀斯特区域及非喀斯特区域两栖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对气候、地形地貌(喀斯特地貌和非喀斯特地貌)等对两栖动物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区域内的两栖动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该区域的两栖动物的科学保护工作和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分布的数据。通过实地调查及搜集相关标本馆数据,该区域共记录分布的两栖动物219种,隶属3目12科48属,占目前已知全国两栖类物种总数471种的46.50%。其中物种数最多的目为无尾目,有191种,占物种总数的87.21%;其次为有尾目,共27种,占12.33%;蚓螈目1种,占0.46%。有10种两栖动物仅在喀斯特地貌区分布,占物种总数的4.57%;有104种两栖动物仅在非喀斯特地貌区分布,占物种总数的47.49%;有105种两栖动物在喀斯特地貌区和非喀斯特地貌区均有分布,占物种总数的47.94%。(2)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与非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分布具有显着差异。采用非参数的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test)比较喀斯特地貌和非喀斯特地貌调查区域的科数间没有显着性差异(U=3.0,Z=-1.080,P=0.032),属数间存在显着性差异(U=0,Z=-2.141,P=0.032),物种丰富度存在显着性差异(U=0,Z=-2.141,P=0.032),F指数存在显着性差异(U=0,Z=-2.121,P=0.034),G指数没有显着性差异(U=3.0,Z=-1.061,P=0.289),G-F指数存在显着性差异(U=0,Z=-2.121,P=0.034)。此外,喀斯特地貌区与非喀斯特地貌区的两栖动物的生态类型(除陆栖—静水型外)、区系分布均没有显着性的差异。(3)结合当前的气候、海拔、植被类型等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两栖动物物种的潜在分布区。首先对每个两栖动物物种的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然后再把每个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叠加生成整个研究区的物种潜在分布图,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平均AUC值均大于0.88,表明模型分布预测均达到较好的效果。其次,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分析表明,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点主要出现在非喀斯特地貌区,即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最高的地点主要出现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4)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探讨影响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形成的因素,结合能量假说、水分假说、生产力假说和生境异质性假说,利用高分辨率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共30个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表明经纬度因素对两栖类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影响均微乎其微(R2<0.05)。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水分假说中的年均降雨量(R2=0.232,P<0.001),其次是最干月平均降雨量(R2=0.221,P<0.001)。最后,基于模型选择分析表明混合模型(包括所有环境因子)是最优解释两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格局的模型,能解释丰富度空间变异的42.5%,可见不同生态假说或者多个环境因素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共同作用影响了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5)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区域内喀斯特地貌区与非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丰富度增加,呈现纬度越低物种丰富度越高的地区分布趋势。使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IPCC)第5次评估报告发布的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与气候变化新情景数据,其中在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4.5排放情景下,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内两栖动物2050年的分布状况及物种多样性格局。随着未来气候的降雨量增加,温度的增加,区域内喀斯特地貌与非喀斯特地貌两栖动物的丰富度均显着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将有利于该区域两栖动物的扩散。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喀斯特地貌与降雨、气温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影响了区域两栖动物分布的格局,不过仍有相当一部分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因素未被解释。因此,要更全面地认识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的形成机制,有必要加强干扰、捕食、竞争等其他生物因子的影响研究。

周璞[8](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李岩[9](2019)在《江苏县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人口密集程度等要素的不同,加之我国各地地理特征多样,各县域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也复杂多样。同时,在经济活动外部性作用下,旅游经济发展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溢出效应。国内现有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中,针对县级对象的研究成果还较少,微观尺度的研究还有许多可为之处。本文拟探索江苏县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及空间效应,分析微观尺度下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推动县域旅游经济高效健康发展提供建议与对策支持。本文以江苏全省县域72个空间单元2007年至2016年旅游总收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江苏县域既有地理空间格局及历史成因,运用ESDA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在总结相关理论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江苏县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和空间效应,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7-2016年十年间,江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呈现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域在空间上集聚分布,集聚逐渐增强;长江以南江苏县域旅游经济呈现明显的极化和溢出效应,长江以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缺乏明显的核心和热点地区,长江南北两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逐渐扩大;江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稳定性和自组织性逐渐增强,长江南北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较大,呈现南北发展的二元格局。第二,江苏县域旅游经济呈现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以及人口规模是影响江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定县域单元的旅游经济与其周边邻近单元的旅游经济发展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第三,纳入历史、地理因素修正后的江苏县域旅游经济空间权重矩阵能够更为有效地刻画江苏县域单元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以江苏县域空间单元旅游总收入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丰富了微观尺度旅游经济发展时空格局的研究成果。第二,本文在现有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外生构建法,利用先验知识,将江苏县域发展的历史地理因素纳入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和修正,更为贴近国情,为其他同类问题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余良子[10](2019)在《21世纪以来山西省婚姻状况的时空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婚姻状况是每个人在某一地区内年龄满15周岁及以上婚龄人口的婚姻状态,包括未婚、有配偶、丧偶、离婚四种状况。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变迁,山西省的婚姻状况也发生改变。探究出山西省婚姻状况的时空变化情况对于山西省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科学的婚姻政策、维系山西省的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本文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Kriging空间插值以及GIS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婚姻状况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首先,本文对山西省婚姻状况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年龄差异方面,未婚率大幅上升、有配偶率的年龄峰值组推迟、中年人群成为离婚的主体人群、丧偶率有下降趋势并在6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峰值;在城乡差异方面,城镇地区的未婚率高于乡村地区、乡村地区的离婚率上涨幅度大于城镇地区、城乡丧偶率均表现出女性高于男性的特点;在受教育程度差异方面,未婚率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有配偶率、离婚率以及丧偶率均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在职业差异方面,国家机关类职业的人口未婚率、离婚率、丧偶率较低,不便分类的职业人员较高。其次,本文对山西省婚姻状况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未婚率的热点地区由吕梁山区等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转移到了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冷点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运城和晋城交汇地区;有配偶率的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晋南和晋东地区、冷点地区分布情况较不稳定;离婚率的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忻州地区、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临汾地区;丧偶率的聚集性在逐渐减弱,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晋东南地区、冷点地区集中分布在吕梁地区。再次,本文采用了Kriging插值以及GIS空间叠加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婚姻状况的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和量化分析。在空间分布方面:山西省未婚率呈现出西部高、中部与东部较低的特点;有配偶率呈现出南北高、中部低的特点;离婚率呈现出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丧偶率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在变化幅度方面:地级市市辖区的未婚率和离婚率的增长幅度、有配偶率的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周边地区;丧偶率逐渐下降,地区间的丧偶率水平差异不断减小。最后,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探究了山西省婚姻状况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的影响;经济因素为城乡经济差异、职业收入与稳定性差异;社会因素为受教育水平提升、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年龄结构和女性社会地位上升。

二、世界热点地区的地理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热点地区的地理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2)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动力机制与政策效应研究 ——以湖北监利撤县设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目标
        1.3.5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政治地理学
        2.1.2 行政区划
        2.1.3 行政区划调整
        2.1.4 县级行政区与行政区划调整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3 我国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时空特征
    3.1 分析基础
    3.2 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时间特征
        3.2.1 大规模调整阶段
        3.2.2 基本停滞阶段
        3.2.3 快速增长阶段
    3.3 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空间特征
        3.3.1 区位特征
        3.3.2 热点地区分析
    3.4 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时空演变特征
        3.4.1 省内“扎堆”特征
        3.4.2 时空演变趋势
4 监利撤县设市的动力机制
    4.1 分析逻辑
    4.2 撤县设市认同感的问卷调查
        4.2.1 调查过程与结果
        4.2.2 分类分析
    4.3 内生动力
        4.3.1 要素配置需求
        4.3.2 经济基础支撑强
        4.3.3 政府职能转变需求
        4.3.4 历史、文化导向
        4.3.5 民众广泛支持保障
    4.4 外生动力
        4.4.1 战略导向
        4.4.2 城镇网络体系完善导向
        4.4.3 权力激励导向
    4.5 小结
5 监利撤县设市的政策效应
    5.1 分析逻辑
    5.2 设市后生活变化感知的问卷调查
        5.2.1 调查目的与过程
        5.2.2 统计分析
    5.3 政治效应
    5.4 经济效应
    5.5 社会效应
    5.6 区域发展效应
    5.7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关于对监利撤县设市政策认同感的问卷调查
附录2 关于监利市设立后对居民生活感知影响的问卷调查

(3)中国西南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评估与气候变化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多样性概念
    1.3 生物多样性内容
        1.3.1 物种多样性
        1.3.2 遗传多样性
        1.3.3 生态系统多样性
        1.3.4 景观多样性
    1.4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4.1 使用价值
        1.4.2 非使用价值
    1.5 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1.6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地区与方法
    2.1 研究地区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及人口
        2.1.3 生物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物种分布数据
        2.2.2 环境因子来源
        2.2.3 物种多样性的G-F指数公式
        2.2.4 物种丰富度的分析方法
        2.2.5 保护热点区域识别方法
        2.2.6 物种丰富度预测模型
3 研究结果
    3.1 西南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基本组成
    3.2 西南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评估
        3.2.1 哺乳动物多样性G-F指数测分析
        3.2.2 西南地区哺乳动物丰富度分析
    3.3 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重点保护动物多样性分布影响
        3.3.1 物种丰富度变化
        3.3.2 物种分布面积变化
4 讨论
    4.1 西南地区物种丰富度结果讨论
    4.2 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重点保护动物多样性分布影响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保护建议
        5.2.1 建立西南地区生物保护体系,提高保护水平
        5.2.2 加强制度建立健全和监管政策施行措施
        5.2.3 科学治理,系统修复
        5.2.4 做好气候变化对栖息地的影响的保护措施
6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1.1.2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1.1.3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的典型性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1.2.2 生态风险评价(ERA)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风险关系研究进展
        1.2.4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研究进展
        1.2.5 跨境/跨流域合作区LUCC及 ERA研究进展
        1.2.6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3.6 研究创新与特色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
        2.1.1 研究区选择
        2.1.2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1.3 社会发展概况
        2.1.4 地缘环境与战略区位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影像数据
        2.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2.3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第3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分析
    3.1 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分析
        3.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分析
        3.1.2 土地利用/覆被国别差异分析
    3.2 土地利用/覆被时间分布格局
        3.2.1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动分析
        3.2.2 基于生态视角的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分析
    3.3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格局
        3.3.1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演变分析模型
        3.3.2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变化
        3.3.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及变化图谱
        3.3.4 基于生态视角的土地利用/覆被转类分析
第4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4.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评价方法
        4.1.2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4.1.3 土地利用/覆被程度变化特征分析
        4.1.4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4.2 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2.1 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模型与指标选取
        4.2.2 斑块类型尺度上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2.3 景观水平尺度上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2.4 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异程度分析
第5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5.1 自然驱动因素
        5.1.1 海拔因素
        5.1.2 坡度因素
    5.2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5.2.1 行政中心因子
        5.2.2 交通驱动因子
    5.3 地缘约束机制
        5.3.1 四国段基础国情的不同
        5.3.2 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欠佳的市场环境
        5.3.3 逐步抬头的民族主义情绪
        5.3.4 潜在的民族及宗教冲突
        5.3.5 域外大国及非政府组织的干扰与涉入
    5.4 主体驱动因素
        5.4.1 宏观政策驱动
        5.4.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5.4.3 地缘区位优势促进
        5.4.4 重大合作项目推动
第6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生态风险评价
    6.1 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与分析方法
        6.1.1 生态风险指数模型构建
        6.1.2 生态风险小区划分
        6.1.3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6.1.4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6.2 生态风险总体演变分析
        6.2.1 景观干扰演变分析
        6.2.2 景观损失演变分析
        6.2.3 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6.3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演变分析
        6.3.1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时序变化分析
        6.3.2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空间结构分析
        6.3.3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空间关联分析
    6.4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演变分析
        6.4.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现状分析
        6.4.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时间演变分析
        6.4.3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风险空间演变分析
第7章 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的预测与优化
    7.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的模拟与预测模型构建
    7.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分析
        7.2.1 土地利用/覆被本底与格局模拟分析
        7.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分析
    7.3 生态风险预测分析
        7.3.1 生态风险总体预测分析
        7.3.2 基于网格单元的生态风险预测分析
    7.4 土地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路径与准则
        7.4.1 土地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准则
        7.4.2 土地合理利用与降低生态风险的优化路径与管理对策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POI的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1.2.2 乡村旅游的利益相关者与社区效应
        1.2.3 乡村旅游的相关企业管理与发展理论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际价值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3 数据来源和处理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优势与阻碍
    2.1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势
        2.1.1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
        2.1.2 社会经济基础好,交通通达度高
        2.1.3 政策重视程度高
    2.2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阻碍
        2.2.1 空间分布现状不清
        2.2.2 空间分布驱动因子不明
        2.2.3 缺乏整体性的空间规划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成都市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
    3.1 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3.1.1 县域空间分布
        3.1.2 空间分布类型
        3.1.3 空间相关性
        3.1.4 空间分布密度与热点
        3.1.5 城市中心和A级景区周边分布情况
    3.2 垂直空间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农家乐空间分布驱动因子
    4.1 变量确定与整理
    4.2 分异及因子探测(单因子分析)
    4.3 交互作用探测(组合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化建议
    5.1 规划管理者层面
        5.1.1 以A级景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5.1.2 遵循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合理规划布局
        5.1.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5.1.4 避免过度集中,实现良性发展
    5.2 个体经营者层面
        5.2.1 响应政策要求,了解市场规律
        5.2.2 结合景区特色,推陈出新
        5.2.3 协调人地关系,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6)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苔藓植物分类调查研究进展
        1.2.3 湖北省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生物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苔藓植物样品采集及物种鉴定
        2.2.3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清江流域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3.1.1 科属种的统计
        3.1.2 优势科属组成分析
        3.1.3 仅含一种的科及属统计
        3.1.4 湖北省新纪录科属种
        3.1.5 清江流域叶附生苔及中国特有种
        3.1.6 清江流域药用苔藓植物
    3.2 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3.2.1 区系成分统计
        3.2.2 清江流域与周边地区比较
    3.3 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区系分化规律
        3.3.1 科属种分化
        3.3.2 与其它地区分化比较
    3.4 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地理分布差异
        3.4.1 不同景观单元苔藓分布特征
        3.4.2 不同微生境之间的比较
4 讨论
    4.1 清江流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4.2 清江流域苔藓植区系特征
    4.3 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分化特征
    4.4 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地理分布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7)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分布格局及气候变化对其潜在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2 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2.1 气候稳定性假说及研究现状
        1.2.2 能量假说及研究现状
        1.2.3 生境异质性假说及研究现状
        1.2.4 物种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综合研究
    1.3 国内两栖动物多样性格局及生物地理研究现状
    1.4 研究区域
    1.5 研究对象
    1.6 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1.6.1 气候变化对动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1.6.2 气候变化对动物种群的影响
        1.6.3 气候变化对动物群落的影响
        1.6.4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西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
    2.1 数据采集及调查方法
    2.2 调查的基本概况
        2.2.1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2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3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4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5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6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2.7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基本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两栖动物生态类型划分
        2.3.2 物种多样性测度
        2.3.3 相似性量度
    2.4 结果分析
        2.4.1 物种多样性
        2.4.2 物种多样性指数
        2.4.3 两栖动物生态类型
        2.4.4 两栖动物区系分布
        2.4.5 两栖动物区系相似性
        2.4.6 物种多样性比较
    2.5 讨论
    2.6 小结
3 西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丰富度分布格局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数据搜集
        3.1.2 喀斯特地貌数据搜集及解译
        3.1.3 环境变量和数据来源
    3.2 物种分布模型
    3.3 物种丰富度
    3.4 结果
        3.4.1 两栖动物多样性
        3.4.2 环境变量
        3.4.3 物种分布模型和分布格局
    3.5 讨论
    3.6 小结
4 西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丰富度与环境因子关系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数据搜集
        4.1.2 物种分布模型
        4.1.3 物种丰富度计算
    4.2 统计分析
        4.2.1 物种丰富度和经纬度分析
        4.2.2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和环境因子分析
    4.3 结果
        4.3.1 物种丰富度和经纬度
        4.3.2 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3.3 环境因子的影响
        4.3.4 模型选择
    4.4 讨论
        4.4.1 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及其解释
        4.4.2 喀斯特地貌对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影响有限
        4.4.3 环境因素间共同作用影响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
    4.5 小结
5 气候变化对西南喀斯特地区两栖动物分布潜在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数据搜集
        5.1.2 物种分布模型
        5.1.3 物种分布变化
    5.2 结果分析
        5.2.1 未来气候数据
        5.2.2 物种分布模型
        5.2.3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
        5.2.4 物种分布变化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5 研究进展评述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环境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9)江苏县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五、研究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一) 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 经济外部性理论
        (三)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县域旅游经济及江苏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二) 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与空间效应的研究
        (三)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述与典型性分析
    一、研究区域范围
    二、研究对象典型性分析
    三、研究区域概况及旅游发展情况概述
        (一) 研究区域概况
        (二) 研究区域旅游发展情况概述
    四、数据来源
第四章 江苏县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方法
        (一) 全局空间相关
        (二) 局部空间自相关
    三、江苏历史地理条件及其对内部空间格局的影响
        (一) 江苏历史地理条件
        (二) 历史地理条件对江苏内部空间格局的影响
    四、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一) 空间关系的概念化
        (二) 纳入历史地理因素构建空间权重矩阵的重要性
        (三) 本文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五、江苏县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结果
        (一) 全局莫兰指数分析
        (二) 局部莫兰指数分析
        (三) Getis-Ord Gi~*热点分析
第五章 江苏县域旅游经济空间效应研究
    一、县域旅游经济空间效应研究方法
        (一) 空间滞后面板计量模型
        (二) 空间误差面板计量模型
        (三) 空间杜宾面板计量模型
        (四) 解释变量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
    二、江苏县域旅游经济空间效应研究指标选取
    三、江苏县域旅游经济空间效应分析结果
        (一) 各变量统计性描述
        (二) 无空间交互效应的面板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三)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三、研究贡献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21世纪以来山西省婚姻状况的时空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
        1.3.2 理论基础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2.2.2 Kriging空间插值
        2.2.3 GIS空间叠加分析
3 山西省婚姻状况的主要差异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山西省基本情况
        3.1.2 研究时空域划定
    3.2 山西省婚姻状况的主要差异
        3.2.1 年龄差异
        3.2.2 城乡差异
        3.2.3 受教育程度差异
        3.2.4 职业差异
4 山西省婚姻状况的时空变化分析
    4.1 山西省婚姻状况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4.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1.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4.2 山西省婚姻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利用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
        4.2.2 空间分布特征
    4.3 山西省婚姻状况的时空变化量化分析
        4.3.1 空间分布量化分析
        4.3.2 变化值量化分析
    4.4 山西省婚姻状况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
5 山西省婚姻状况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
    5.1 自然因素
    5.2 经济因素
        5.2.1 城乡经济差异
        5.2.2 职业收入与稳定性差异
    5.3 社会因素
        5.3.1 受教育水平提升
        5.3.2 人口年龄结构
        5.3.3 人口性别比失衡
        5.3.4 女性社会地位上升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世界热点地区的地理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后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研究[D]. 舒可心. 外交学院, 2021
  • [2]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动力机制与政策效应研究 ——以湖北监利撤县设市为例[D]. 孙凯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国西南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评估与气候变化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影响[D]. 刘策.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D]. 张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基于POI的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王珺颖. 西南大学, 2020(01)
  • [6]清江流域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地理研究[D]. 洪柳.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7]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两栖动物分布格局及气候变化对其潜在影响[D]. 王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8]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江苏县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与空间效应研究[D]. 李岩. 厦门大学, 2019(12)
  • [10]21世纪以来山西省婚姻状况的时空变化分析[D]. 余良子.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标签:;  ;  ;  

世界热点的地理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