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坊书的性健康理论与文化内涵

马王堆坊书的性健康理论与文化内涵

一、马王堆房中书的性养生理论及其文化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叶廷龙,陈佐龙,张泽南[1](2021)在《古为今用:房中着述在性周期各阶段中的指导应用》文中认为房中术作为古代四大方技之一,虽然夹杂封建思想的糟粕,但其主流思想是健康的,虽不能"飞升"但可"养生",虽不能"长生不老"但可"夫妻长乐"。近代性医学研究因《人类性反应》的出版取得了长足进步,两者理论体系虽然不同,但是很多地方异曲同工,笔者以《人类性反应》所提出的性周期为纲,将所收集文献重新编排顺序整理,浅谈房中着述在各阶段的指导应用。

邱俊峰[2](2019)在《参苓固精汤治疗心胆气虚型原发性早泄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参苓固精汤治疗心胆气虚型原发性早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探索性临床试验方案,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门诊符合试验标准的66例心胆气虚型原发性早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参苓固精汤治疗,每次口服200ml,早晚各一次。对照组予以盐酸达泊西汀片治疗,每次口服30mg,性生活前1-3小时服用。两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及停药后4周分别记录患者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早泄谱(PEP,包括射精控制力、性交满意度、烦恼程度、伴侣关系等4个测评项目,分别简称为PEP1、PEP2、PEP3、PEP4)、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体印象变化(CGIC)等指标数值,同时记录服药期间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最后将所有观察数据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病程、文化程度及治疗前IELT、PEP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IELT比较: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及随访期的IELT中位数分别为 40.0(30.0,55.0)秒、80.0(60.0,120.0)秒、180.0(70.0,240.0)秒、65.0(50.0,150.0)秒;在治疗4周、8周及随访期与治疗前比较IELT均有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IELT有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与治疗4周比较IE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8周比较IELT有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及随访期的IELT中位数分别为42.5(30.0,55.0)秒、120.0(60.0,150.0)秒、197.5(65.0,300.0)秒、57.5(38.8,61.3)秒;在治疗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IELT均有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IELT也有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与治疗4周、8周比较IELT均有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IE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时,两组患者IE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于试验组;在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IE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两组患者IE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2)PEP评分比较:试验组患者在治疗4周、8周及随访期与治疗前相比PEP1评分、PEP2评分均有增加,PEP3评分、PEP4评分均有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相比PEP1评分、PEP2评分有增加,PEP3评分、PEP4评分有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与治疗8周比较PEP1评分、PEP2评分有减少,PEP3评分、PEP4评分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4周比较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PEP1评分、PEP2评分均有增加,PEP3评分、PEP4评分均有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与治疗4周、8周比较PEP1评分、PEP2评分均有减少,PEP3评分、PEP4评分均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两组患者PEP1评分、PEP2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P3评分、PEP4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在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PEPI评分、PEP2评分、PEP3评分、PEP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试验组PEP1评分、PEP2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EP3评分、PEP4评分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试验组患者在治疗4周、8周及随访期与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均有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及随访期与治疗4周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均有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与治疗8周比较中医证候积分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均有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与治疗4周、8周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均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8周、随访期时,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4)CGIC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CGIC评分均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随访期与治疗8周比较CGIC评分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随访期与治疗4周、8周比较CGIC评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8周及随访期,试验组患者认为病情有改善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1%、80.6%、54.8%,对照组患者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6.7%、73.3%、16.7%。在治疗4周、8周时,两组患者CGI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试验组患者CGI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分析试验组有2例空腹服药后出现恶心、反酸症状(发生率为6.45%),经调整为餐后服药症状均消失;对照组首剂治疗时有4例服药后出现恶心(发生率为13.3%)、2例头晕(发生率为6.7%)、1例腹泻(发生率为3.3%),患者再次服药时症状均减轻,后未再出现不适。结论1参苓固精汤能延长心胆气虚型原发性早泄患者的IELT,增强射精控制力、提升性交满意度、减轻烦恼程度、改善伴侣关系,降低中医证候积分。2参苓固精汤治疗心胆气虚型原发性早泄的疗效确切,在延长IELT方面参苓固精汤远期疗效明显优于盐酸达泊西汀片,在改善相关临床症状方面参苓固精汤明显优于盐酸达泊西汀片。3参苓固精汤的副作用少,用药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王群[3](2019)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研究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生育文献为主体,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文化学、中国哲学为基础,以文献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研究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先秦两汉时期简帛医书中的生育相关论述进行整理研究,包含了房中、胎产、医方、图像、其他生育相关文献,分析了每个部分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独特意义与内涵,探讨了先秦两汉早期医家对待生育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法,最后总结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的哲学范畴,及其在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学中的内涵。1.研究目的先秦两汉简帛医书是研究中医学起源问题的重要史料,对梳理中医学早期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生育作为人类繁衍后代的基本方式,在人类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育观是指人们关于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于社会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生育主体关于生育的稳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和科学知识观念。在中医学这一领域中,生育观有着其独特的含义,除了由社会历史背景决定的思想哲学层次的生育理念之外,还涵盖了孕前准备、受胎成子、产后养护以及男女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产前胎教等诸多方面的医疗科学理论技术。本课题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生育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搜集整理这一时期的生育文献资料,并在这些文献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探讨早期医家生育观产生的影响因素。最终总结“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2.研究方法(1)文献法:搜集整理研究材料,从简帛医书中辑录生育相关论述,进而对其进行分类讨论,主要分为五类:胎产生育类文献、房中生育类文献、医方生育类文献、图像生育类文献、其他生育类文献。(2)分析归纳法:从资料中整理出早期中医学对于生育的认识,总结出中医学是如何认识生命形成的,分析其思维模式及哲学内涵。(3)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生育观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主要涉及中医哲学、中国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期通过不同的学科研究,相互补充,获得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的全貌。3.研究结果(1)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有着丰富的有关生育的论述,生育观的具体内容是房中、妊娠、胎产、医方等生育相关过程的有机结合,每个部分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2)房中类生育文献作为孕前准备,从种族血脉延续的角度,表达了古人对于生命永恒的期许,提出了男女两性的正确交合方法,首先要交合以时,包括日月为期、四季有别、合而有徵;其次是要交合以数,包括至五而止、动而毋决、用八益、去七损;最后是要交合以法,包括行察天地、保塞勿星、审夫阴阳。(3)胎产类生育文献则详细的介绍了“十月妊娠”过程中人体胎元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人之始生,生于冥冥;再到内象成子,五形相授;体现了胎元发展的先天过程,是“气-阴阳五行”思想的具体表现。同时该部分文献还记述了孕期的调养保健,开创了中医“胎教”与优生优育的先河。(4)医方类生育文献包含了具体的治疗方法,涵盖了妇科、男科、儿科、产科的相关疾病,保证了生育过程的完备和安全。有部分医方的药物组成对后世生育疾病的遣方用药有着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有些医方的用法、药剂制法则开辟了治疗相关疾病的多种思路与途径。然而从对简帛医书中生育医方的整理与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有些医方的用药并不科学,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之处。

梁健康[4](2019)在《身体观视角下的简帛医书养生思想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马王堆、张家山等地出土的简帛医书,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料,更将其作为文化和思想的载体,用身体观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探析,力求实现几个研究目的:发掘整理简帛医书中的养生方法,总结其养生思想并探寻其思想渊源,并用养生作为研究入口,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在简帛时代源头的样貌,将古人先贤的宝贵文化财富用于当代人民的养生实践。本文按照《汉书·艺文志》方技类的归类方法整理了研究资料,用“养生之技——养生之道——养生之根”的内在逻辑贯穿全文,分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简帛医书养生方法研究。本章内容总结整理了简帛医书中的六类养生方法,分别是导引、行气、服食、房中、睡眠和巫术祝由。导引是通过形体动作来强身健体的养生方法,在简帛医书多处都有论述。其中马王堆帛画《导引图》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导引图解,而《引书》的文字可以给其提供印证和解释。行气在简帛医书中也称食气,是一种通过呼吸的方法来吸取天地之间能量的修炼方式,其具体方法、练习时的禁忌对于养生实践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服食是一种内服外物,通过口腹与外部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养生方法。简帛医书中服食的物品则包括非药用的日常食材、药用植物和矿物质,主要目的是为了补益身体或者促进身体某项特殊功能。房中是以男女之事为核心的养生方法,有其独到的理论基础、修炼逻辑和具体方法,自成体系。简帛医书中的房中主要包括男阴保养、接阴食气、性技巧和性障碍的治疗等内容。睡眠因为符合天地间的阴阳大道,而成为简帛医书中备受推崇的养生方法。作为早期医疗和养生的源头手段之一,巫术在其中还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既可以通过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可以借以避祸或是提升身体能力。相较于当时诸子各家都有的养生内容,简帛医书中的方法更加丰富而原始,讲究动静结合,以身体为修炼对象,不注重形神之分。简帛医书养生思想研究。本章以身体观为研究视角,总结了简帛医书的养生模型为:基于阴阳的天地认识和身体认识,秉持治身为先的价值选择、以养精为核心、治气为手段、寿长为目的、通神明为理想。具体的养生修炼路径则是:治气——抟精——神明。简帛医书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的观点作为其最重要的基础来构建整个养生理论,天地间的大道就是阴阳之道,人和万物都要遵循此道。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养生都要“与天地求”,回顾前文,服食、行气、睡眠、房中等具体的养生方法中都包含着对此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贯彻。在身体和社会政治之间,简帛医书作出了以身为贵的选择。简帛医书以“务在积精”和“治气抟精”为核心理念来指导具体的养生实践,其内在逻辑是:精是身体的核心,气是精的转化来源。身体的修炼,最终是为了长生和达到“神明”这一理想的境界。在简帛医书的语境中,身体是与天地同构的身体,是阴阳的身体,是生命本身,是以精气为核心构成的身体,是能够实现长生和通神明的身体。简帛医书养生思想的渊源研究。本章探讨了公共思想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天人同构、阴阳、气等广泛运用的哲学范畴并不属于一家一派,而是后来者思想创造的共同源泉。方技作为一门实用技术为主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发展路径。它虽然不注重治国和政治,但也是另外一支记录和传承文化的渠道。简帛医书作为方技类的重要文献,其思想既来自于公共思想资源,运用融合了阴阳、精气等概念和理论,也承接着方技自身思想脉络。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养生理论和实践,和方技同源异流,在发展的过程中又相互影响。在各家养生理论中,简帛医书显然与道家有着更为亲近的关系。简帛医书与古希腊医书的养生内容对照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简帛医书同属“轴心时代”作品的《希波克拉底文集》是古希腊医学的奠基之作,其中也有着丰富的养生内容。两相对照,二者在哲学基础、对身体的认识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共通之处。但二者的思维方式、对待哲学与医学的关系等又大相径庭,中西医学和养生在现代的分野在源头时代已经能够看出端倪。这种比较,对于养生本身的研究是重要的,对于我们拓展思路用开放的眼光去看待源头文化更是有意义的。以养生为核心研究内容,以“轴心时代”的简帛医书对照同时代的传世文献为基础,以身体观为新的视角,从强调技术内容的方技专着中找到其理论基础和思想的脉络,本文的研究预期基本达到。但还有一些不足,如资料收集的广度和钻研的深度依然不够,再如以养生为切入点所做文化视野的拓展未能全面展开。在养生和简帛医书的研究领域,本文之后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周子鑫[5](2019)在《汉代皇帝生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种族族群延续的需要,对一个家庭乃至家族来说至关重要。生育虽是夫妻双方的私密事,但却又非仅是对男女双方生殖系统的考量,亦关涉到外界环境因素对生育的期冀。以汉帝国的整体性视之,此外界环境因素则系指其朝廷政局以及皇帝皇位继承人问题。皇帝作为汉帝国最高统治者,其生育状况不仅对汉室宗庙享祭产生影响,亦对汉代的政治负有重大影响作用,以此为基础,更对汉代社会的稳定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笔者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以期从以下四方面对汉代皇帝生育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中笔者主要是对两汉皇帝的生育状况进行考察。首先是对两汉诸帝的皇嗣情况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并对其进行分析;其次又将汉代诸帝的婚姻情况、初婚、初育年龄以及皇子数量进行整合,并得出皇帝的初婚龄是以“二八”之数为基准而左右浮动的结论。第二章主要探究影响皇帝生育的因素。其一是汉代的婚育年龄对其产生的影响,皇帝的婚龄已如上述,而后妃的婚龄则是以女子的生理年龄——“二七”之数为基准而左右浮动;其二则是汉家固有的“广嗣重祖”思想的影响,并在此思想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皇家祈子活动,其活动主要包括有高禖祠祝的祭祀祈子活动、后妃服药以祈皇嗣、汉代后宫后妃数量的扩充等三方面。然而其结果却未如帝后妃所期冀的理想结果发展。第三章主要对产生汉代皇帝子嗣不继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经笔者研究分析后,其原因主要有三:早婚早育、近亲婚配、鸩杀皇嗣。由于男女生理机能发展的原因,过早婚育往往会对男女的生理产生不可忽视的严重影响;汉代皇室由于“重亲”观念的影响以及出于某种政治因素考虑,近亲婚配现象较普遍,而从生物学、伦理学以及遗传学角度来看,近亲婚配极易造成子孙不蕃,以致皇身靡续;而汉宫之中的妃后往往因固宠而行不道之举,其有巫蛊、祝诅与媚道,妃后间的喋血宫闱往往波及皇嗣,致使其早夭而皇嗣统绝,由此而衍生出对皇嗣进行抚育的方法。第四章主要是对皇帝的生育状况与汉代政治的关系进行研究。皇帝皇嗣的情况对政治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在于皇位继承,无论皇帝多嗣抑或少嗣,帝位均有皇嗣承继,而在无嗣情况下,帝位继承则发生紊乱,不得已而从宗王之中选择帝位继承人,从而引发宗王对帝位的觊觎心理,进而行悖逆之举。而在另一方面,皇嗣的阙无对两汉政局亦产生重大影响,西汉的权臣专政与东汉的太后临朝、外戚专权、宦官乱政等均是皇嗣阙无所致,而且他们往往扮演帝位仲裁者的身份对帝位候选人进行干涉,东汉的太后与外家往往贪立幼年、久专朝政,影响东汉政局百年之久,终成汉室蠹虫。

赵希睿[6](2018)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气论与身体观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中医学理论及思想为研究内容的主体,通过以哲学、文献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为指导,对先秦两汉时期简帛医书中有关气论与身体观的论述进行整理研究。其中,先秦两汉时期早期医家的气论思想为研究主体,在此框架下对早期医家的身体观进行分析,以期探明我国早期医家的身体观与气论的关系,及其在中医学与中国哲学上的文化内涵。1.研究目的先秦两汉时期的简帛医书中的气论与身体观代表着中国早期医家对于气与身体关系认识的来源,为中医学身体观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中医学理论中的气与身体的关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之上的,本研究力图明确简帛医书中气论与身体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以及其思维方式,从而概括其所蕴含的中国哲学与中医哲学内涵。2.研究方法①多学科交叉法:对于气论与身体观的研究属于跨学科的研究,主要涉及中医学、哲学、文献学、史学等学科的方法,包括了中医学、哲学的理论思维研究,文献学与史学的考据方法等。②文献法:对已搜集到简帛医书文献加以整理,对其中含“气”的文献加以辑录,并将简帛医书中的“气”总结概括为症状病名、人体之气、天地自然之气、外邪病因与药物疗法之气五类。③分析归纳法:对简帛医书中有关身体认识的文献加以整理,分析其中与“气”相关的内容,总结出早期医家对于气与身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并概括为气与经脉、呼吸吐纳、导引行气、房中益气、气与生死五个方面。3.研究结果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理论中,“气”都是一个基础而关键的概念。在对于身体的认识当中,“气”同样充当着这样一个核心的概念。中国古代哲学中以天地自然为人体生命乃至社会伦理的依据,这种自然为本的宇宙观促使医家们将“天—地—人”联系在一起,并形成“气—阴阳五行—身体”的身体观。②从简帛医书中的内容上看,医家们对于身体最基本的认识主要在于身体的结构、疾病的治疗与养护。随着理论的深入,医家们将“气”引入对于身体的认识,并逐渐成为身体观中的核心部分。医家们吸收了诸子百家对于“气”的哲学上的认识,从天地自然出发,涵盖社会伦理,在注重实践与实际效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了理论,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③医家们以“天人相应”的思维方式将道家思想引入中医学理论当中,并将“保气”与“贵生”联系起来。又通过“取类比象”的方式,形成“宇宙—气—人体”的类比归纳过程,将人与天的关系借由气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具体事物的分类与理解上,则蕴含了早期医家阴阳五行的思维分类方式,体现阴阳中和的大原则。

熊益亮[7](2017)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身体观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中医学、哲学、文献学、史学等研究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先秦两汉时期简帛医书中有关身体的论述进行整理研究,包括身体词汇和语言论述的辑录、整理,身体图像和身体观点分析研究,进而探讨这一时期医家身体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及其思维方式,最后总结早期医家身体观所属哲学范畴,探明早期医家身体观的哲学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1.研究目的①先秦简帛医书中的身体观代表中国早期医家认识身体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可以理清医家身体观的来源,为中医身体观研究提供基本素材和研究思路。②先秦两汉医家身体观,集中体现了中医哲学的生命观和思维方式,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明确早期医家身体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及其思维方式,从而深化中医哲学的内涵,亦是先秦两汉中医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③身体观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相较于儒、道身体观研究,医家身体观研究欠缺,因此,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儒家、道家身体观的研究,有助于探明儒家道家身体观与医家身体观之间的错综关系,是先秦两汉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④早期医家身体观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身体的认知程度以及意识作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思维方式、精神内涵、治身理念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为当代社会所借鉴。2.研究方法①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身体观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主要涉及中医学、哲学、文献学、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中医学、哲学的理论思维研究方法,文献学的目录、校勘、注释方法,史学的考据方法等。②文献法:搜集整理研究材料,确定检索词,从简帛医书中辑录身体词汇及其相关论述,形成资料数据库,进而将身体词汇进行分类讨论,主要分为八类:总述身体词汇、体表词汇、脏腑词汇、五官九窍词汇、经脉词汇、骨学词汇、体表附属物词汇以及人体生理病理产物词汇。③分析归纳法:从资料中整理出中医学对于身体的论述,总结出中医学是如何认识身体,包括人之生死、身体的结构、经脉、病症和养生身体的特点。从身体图像分析其所反映的思维方式,代表的身体观念。利用"二重证据法"分析归纳简帛医书中身体观点的思维方式及其具体运用。最后讨论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身体观的内容、特征及其思维方式,归纳早期医家身体观所属哲学范畴并探讨其当代价值。3.研究结果①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丰富的身体词汇反映了医学的专业性,主要是从身体结构的角度对人体进行认识。从身体的内部结构词汇与《黄帝内经》中记载的解剖论述可以看出,我国早期医家对解剖学有一定的关注。②早期医家关于身体的论述除身体的结构、经脉、病症外,主要包括人的生死和养身认知,以"入于冥冥,出于冥冥,乃始为人"叙述生命的起源,以"无气则死" "人不知爱气则多病易死""气绝则人死"论述生命的结束,指出"发黑肤泽、耳目聪明、身轻善行、性功能正常、力强寿长、气充精足"是养生身体的特征。③身体图像是古人基于对身体的认知而绘制的,八卦人体图、导引图主要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人字图、女阴图主要反映了数术身体观的认知;绵阳双包山西汉人体经脉漆雕、成都老官山西汉经穴髹漆人像作为经脉身体模型,是经脉理论的具体应用,体现了数术的身体认识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④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身体观点,是早期医家认识身体的重要理论,具有原创性。"寒头暖足"是中国早期医家基于自身的自觉体悟,结合阴阳哲学思维而对身体进行取象比类。"却谷食气"认为人通过食谷与地联系,通过食气与天关联,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审夫阴阳"是源于对天地的观察以及阴阳分类思维的应用,亦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思想。"逐月妊娠"是我国早期医家认识胚胎的一种身体观念,除来源于对孕期的观察外,还体现了 "天人相应" "取象比类" "五行分类"的思维方式。4.研究结论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身体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身体词汇、语言论述、身体图像以及具有中医思维特征的身体观点。通过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早期医家身体观具有直观性、专业性、实用性、原创性特点,其思维方式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取象比类、数术思维、阴阳五行分类思维。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身体观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同根同源而又具有中医学原创性,是一种气化的身体、数术的身体、中和的身体、比喻的身体和结构的身体。

邢玉瑞[8](2017)在《从性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再论“七损八益”的内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七损八益"诠释为房中术的质疑,从中国古代哲学以人为研究中心,体现为一种身体性哲学而非意识性哲学的特征,以及阴阳之道与男女两性关系的角度,指出"七损八益"的房中术作为古代养生的重要方法,从原始思维模拟互渗的角度来看,似乎也体现了一种对阴阳之本的协调,而不宜简单地视为"性保健"。

赵肖帆,牛家瑜,肖相如[9](2016)在《马王堆房中书对早泄的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王堆诸书认为房事是自然的,而房事过程中的享乐也是自然的。诸书探讨的问题,究其实质,是探讨如何使房事既能达到享乐的目的,又不损害、甚至是增进健康长寿。这些思想和方法基本符合性保健和性卫生的要求,也为后世中医房事养生理论奠定了基础。早泄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其本质在于伴侣双方或者一方在房事中的快感得不到满足,其特征在于男性对于射精和性高潮的控制能力不足,而在治疗早泄上寻求单一的病因治疗或者对症治疗可能并不能取效,应该从认识到行为上综合判断和治疗。可以依据中国传统性学观念,将早泄看成是一种可以锻炼、提高的自然状态来研究其解决方法,从而获取另一种看待早泄的思路,从单一的治疗转变为整体的调节和护理,或许更有利于早泄问题的解决。

邓婧溪[10](2016)在《基于博物馆展厅传播的马王堆医学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弘扬马王堆医学文化,为湖湘地域中医文化的建设提供新思路,为建立健全湖湘中医药博物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将马王堆医学研究期间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汇整。走访北京、上海、广州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对其展出内容、陈列方式、观众群体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我校400余名大一新生进行讲座及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并基于此对马王堆医学相关内容、地域中医文化发展及展厅陈列传播方式等进行研究,从而对马王堆医学博物馆进行展厅设计。结果:确定了展厅设计“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结合;以文化为展厅主题,突显地域文化特色;详略得当,重点亮点突出;以文物为主,以新媒体为辅,以互动为延伸”的四大原则;并由此展开了对展厅内容的讨论,确立了展现中国医学早期风貌的祝由文化、探寻经络起源的脉学文化、早期中医疾病治疗的临床医学、向往长生不老的养生文化及极具楚地浪漫主义的医学用香文化为内容的五大单元设计。结论:本文通过对马王堆医学博物馆的设计汇总了马王堆医学的研究成果,全面展示马王堆医学文化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马王堆医学的时代意义及地域特色,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湖湘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马王堆房中书的性养生理论及其文化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王堆房中书的性养生理论及其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古为今用:房中着述在性周期各阶段中的指导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事前准备
    1.1 人忌
    1.2 天忌与地忌
2 兴奋期
    2.1 性前戏的重要性
    2.2 刺激方式
    2.3 兴奋期生理表现
    2.4 交合时机的选择
3 平台期
    3.1 交合姿势
    3.2 交合动作节律
    3.3 男呼女应
    3.4 生理表现
4 高潮期
    4.1 生理反应
    4.2 男女高潮差异
    4.3 行为疗法
5 消退期
6 结语

(2)参苓固精汤治疗心胆气虚型原发性早泄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早泄的研究进展
        1 概述
        2 早泄的定义
        3 早泄的分类
        4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4.1 中枢神经递质紊乱
        4.2 精神心理因素
        4.3 阴茎感觉异常
        4.4 内分泌因素
        4.5 遗传因素
        5 原发性早泄的诊断
        6 治疗进展
        6.1 药物治疗
        6.2 心理/行为治疗
        6.3 外科治疗
        7 小结
    综述二 中医对早泄的研究进展
        1 古代医家对早泄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治疗的认识
        2 现代医家对早泄的研究
        2.1 病因病机的研究
        2.2 治疗的研究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案
    2 研究结果
        2.1 基线比较
        2.2 疗效比较
        2.3 安全性分析
    3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从心胆论治原发性早泄的理论依据
    2 参苓固精汤的组方依据
    3 盐酸达泊西汀片作对照药的依据
    4 观察结果探讨
    5 存在的问题
    6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先秦两汉早期社会生育观研究综述
    二、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研究缘起
    2.研究材料
    3.研究预期
上篇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文献整理与分类
    1.胎产生育类文献
    2.房中生育类文献
    3.医方生育类文献
    4.图像生育类文献
    5.其他生育相关文献
下篇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探析
    第一章 房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1 房中术中的两性交合以时
        1.1 日月为期
        1.2 四季有别
        1.3 合而有徵
        2 房中术中的两性交合以数
        2.1 “至五而止”、动而毋决
        2.2 用八益、去七损
        3 房中术中的两性交合以法
        3.1 行察天地
        3.2 保塞勿星
        3.3 审夫阴阳
        4 房中与神仙,种族的延续与个体的长生
        5 小结
    第二章 胎产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1 人之始生,生于冥冥
        1.1 冥冥的含义
        1.2 冥冥与生死
        1.3 冥冥体现的生育理念
        2 十月妊娠,生命孕育
        2.1 赋淳流形,膏始藏
        2.2 内象成子,化男女
        2.3 五行相授,体方全
        2.4 十月气陈,胎乃成
        3 饮食居处,孕期调养
        3.1 孕期饮食调养
        3.2 孕期居处调养
        3.3 孕期行为调养
        4 优生优育思想的萌芽与其后世影响
        5 小结
    第三章 生育医方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1 生育医方文献梳理
        2 生育医方分类研究
        2.1 阳痿
        2.2 阳强
        2.3 精液异常
        2.4 性机能减退
        2.5 男子七疾七伤
        2.6 生子性别
        2.7 儿科用方
        2.8 生育相关产物入药类医方
        2.9 祝由类医方
        3 生育医方特点研究
        3.1 内外并重,虚实兼顾
        3.2 男女共治,男性为主
        3.3 取类比象,象数结合
        3.4 术法兼备,以德驭术
        4 小结
    第四章 图像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1 禹藏埋胞图与母子健康
        2 人字图与子女未来成就
        3 女阴图与女性生理
        4 小结
    第五章 生育观讨论与总结
        1 讨论
        1.1 生育观的具体内容
        1.2 生育观的思维方式
        2 总结
        3 不足与展望
        3.1 不足
        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身体观视角下的简帛医书养生思想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1、养生研究和简帛医书
        2、身体观与方技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1、探寻养生研究的新视角
        2、发掘古代养生学成就,梳理养生学的源头与脉络
        3、深化对于中医和养生现代化出路的思考
        4、发挥养生理念和方法在当代社会的实用价值
    第三节 材料与方法
        1、研究材料
        2、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养生概念溯源
        2、简帛医书中的相关概念
        3、小结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基于简帛的养生研究
        1、简帛养生资料的整理考据
        2、基于简帛的养生思想研究
    第二节 医学与身体观研究
    第三节 基于简帛的方技思想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养生之“技”——简帛医书中的养生方法
    第一节 导引(引)
    第二节 食气(行气)
    第三节 服食
        1、补益类
        2、神仙助益类
        3、却谷食气
        4、服食物品简析
    第四节 房中
        1、男阴保养
        2、接阴食气
        3、性原则及技巧
        4、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第五节 睡眠(卧)
    第六节 祝由与巫术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养生之“道”——身体观视角下的养生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与天地求——身体的地位
    第二节 审夫阴阳——身体的认识
    第三节 治身为先——身体的价值
    第四节 务在积精——身体的核心
    第五节 治气抟精——身体的修炼
    第六节 通于神明——身体的归宿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养生之“根”——简帛医书养生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公共思想资源
    第二节 方技——另一个思想脉络
    第三节 简帛养生思想与道家的特殊关系
        1、尊阴抑阳
        2、贵生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他山之石——与《希波克拉底文集》养生内容之对照
    第一节 对照的可能性与意义
    第二节 《希波克拉底文集》的摄生概念与方法
        1、“摄生”概念
        2、摄生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身体构成
        1、水火构成的身体
        2、四种体液构成的身体
        3、四大血管构成的身体
    第四节 二者的相通之处
    第五节 二者的不同之处
    第六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简帛医书中养生相关字词分析

(5)汉代皇帝生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汉代皇帝生育状况概说
    第一节 两汉皇帝的皇嗣状况
    第二节 两汉皇帝的婚育状况
第二章 汉代皇帝生育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两汉时期婚育年龄的影响
    第二节 汉家“广嗣重祖”思想的影响
        一、汉家“广嗣重祖”思想
        二、“广嗣重祖”思想影响下的皇家祈子活动
第三章 汉代皇帝子嗣不继现象的原因
    第一节 早婚早育现象的影响
    第二节 近亲通婚现象的影响
    第三节 鸩杀皇嗣与皇嗣抚育
第四章 汉代皇帝生育状况与政治的关系
    第一节 汉代皇帝生育与皇位继承
        一、汉代皇位继承状况
        二、汉代皇嗣状况与皇位继承
    第二节 汉代皇帝子嗣情况与政局的关系
        一、皇嗣与西汉政局:权臣专政
        二、皇嗣与东汉政局:太后临朝、外戚专权与宦官乱政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气论与身体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中国古代身体观研究综述
    二、中国古代气论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研究缘起
    2 研究材料
    3 研究预期
第一章 简帛医书“气”文献整理
    1 文献整理
    2 分类研究
        2.1 症状病名
        2.2 人体之气
        2.3 天地自然之气
        2.4 外邪与病因
        2.5 药物疗法之气
    3 小结
第二章 简帛医书“气”与身体观
    1 气与经脉
        1.1 十一脉系统
        1.2 走向循行与脉气流注
        1.3 主治疾病
        1.4 强食产肉
    2 呼吸吐纳
        2.1 却谷食气
        2.2 呴吹之法
        2.3 “六气”呼吸法
        2.4 昼夜呼吸法
    3 导引行气
        3.1 四季养生之道
        3.2 导引术式
        3.3 导引养生理论
    4 房中益气
        4.1 《十问》中的房中益气之术
        4.2 《天下至道谈》与气的“七损八益”
    5 气与生死
        5.1 《阴阳脉死候》与脉病“五死”
        5.2 《胎产书》与胚胎形成
        5.3 《十问》与“贵生”思想
第三章 气与身体观的讨论与总结
    1 讨论
        1.1 内容与特点
        1.2 思维方式
    2 总结
    3 不足与展望
        3.1 不足
        3.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个人简历

(7)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身体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先秦两汉简帛医书校释研究综述
        1 简帛医书校释研究概况
        2 简帛医书综合校释
        3 马王堆简帛医书校释
        4 张家山、武威简帛医书校释
        5 其他简帛医书校释
        6 讨论
        参考文献
    二、基于简帛医书的先秦两汉医学研究综述
        1 简帛医书成书时代考证研究
        2 基于简帛医书的语言文字学研究
        3 基于简帛医书的养生学研究
        4 基于简帛医书的经脉学研究
        5 基于简帛医书的方剂、药物学研究
        6 基于简帛医书的疾病学及临床各科研究
        7 讨论
        参考文献
    三、中医身体观研究综述
        1.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身体观研究
        2.中医身体观研究
        3.中西医身体观比较研究
        4.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1 研究缘起
    2 研究材料
    3 研究预期
第一章 身体词汇
    1 简帛医书身体词汇整理
    2 《说文解字》身体词汇整理
    3 《释名》身体词汇整理
    4 小结
第二章 身体论述
    1 人之生死
        1.1 生命的起源
        1.2 生命的结束
    2 结构身体
    3 经脉身体
    4 疾病身体
        4.1 经脉病症
        4.2 外伤病症
        4.3 内科病症
        4.4 儿科病症
        4.5 痔疮病症
        4.6 男科病症
        4.7 《脉书》身体病症
    5 养生身体
        5.1 发黑肤泽
        5.2 耳目聪明
        5.3 身轻善行
        5.4 性功能正常
        5.5 力强寿长
        5.6 气充精足
    6 小结
第三章 身体图像
    1 八卦人体图
        1.1 内外八卦图
        1.2 外八卦坎离探秘
        1.3 八卦身体观
    2 人字图四种
        2.1 人字图内容
        2.2 人字图三种比较
        2.3 人字图身体观
    3 女阴图
        3.1 女阴图内容
        3.2 女阴图身体观
    4 导引图
        4.1 导引图内容
        4.2 导引身体观
    5 绵阳双包山西汉人体经脉漆雕、成都老官山西汉经穴髹漆人像
        5.1 漆人经脉模型概况
        5.2 经脉循行比较
        5.3 经脉身体观
    6 小结
第四章 身体观点
    1 寒头暖足
        1.1 "寒头暖足"之提出
        1.2 "寒头暖足"之思维方式
        1.3 "寒头暖足"之应用
        1.4 小结
    2 却谷食气
        2.1 "却谷食气"之提出
        2.2 "却谷食气"之思维方式
        2.3 "却谷食气"之应用
        2.4 小结
    3 审夫阴阳
        3.1 "审夫阴阳"之提出
        3.2 "审夫阴阳"之思维方式
        3.3 "审夫阴阳"之应用
        3.4 小结
    4 逐月妊娠
        4.1 "逐月妊娠"之提出
        4.2 "逐月妊娠"之思维方式
        4.3 "逐月妊娠"之应用
        4.4 小结
第五章 身体观讨论与总结
    1 讨论
        1.1 身体观的内容
        1.2 身体观的特点
        1.3 身体观的思维方式
    2 总结
        2.1 气化身体观
        2.2 数术身体观
        2.3 中和身体观
        2.4 比喻身体观
        2.5 结构身体观
    3 当代价值
        3.1 有利于中医学现代学科性质的定位
        3.2 确立中医哲学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
        3.3 治身之道对当代健康生活的影响
    4 不足与展望
        4.1 不足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辑录说明
    二、总述身体词汇
    三、体表词汇
    四、脏腑词汇
    五、五官九窍词汇
    六、经脉词汇
    七、骨学词汇
    八、体表附属物词汇
后记
致谢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从性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再论“七损八益”的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 对中国古代哲学特征的认识
2 阴阳理论的发生学探讨

(9)马王堆房中书对早泄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闭精”的观点
2“不先女人”的观点
3 讨论

(10)基于博物馆展厅传播的马王堆医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马王堆医学传播方式研究
    一、马王堆医学传播方式的思考
        1 马王堆医学的传播趋势
        1.1 以文物复原为主的早期传播
        1.2 以内容考释为主的中期传播
        1.3 面向大众化的后期传播
        2 马王堆医学博物馆传播形式思考
    二、基于博物馆传播形式的调查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研究法
        1.2 实地考察法
        1.3 问卷调查法
        2 研究结果与资料分析
        2.1 中医药文史馆调查情况
        2.2 问卷调查情况
        2.2.1 受众选择与问卷设计
        2.2.2 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
第二部分 马王堆医学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
    一、马王堆医学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原则
        1 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基本准则
        2 以文化为展厅主题,突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创新性原则
        3 详略得当,重点与亮点突出的系统性原则
        4 以文物为主,以新媒体为辅,以互动为延伸的原则
    二、马王堆医学博物馆陈列文本
        1 原始之美——马王堆医学中的祝由文化
        1.1 祝由的起源
        1.2 马王堆医学中的祝由
        1.2.1 《五十二病方》与祝由术
        1.2.2 《胎产书》与祝由术
        1.2.3 《养生方》与祝由术
        1.2.4 《杂疗方》与祝由术
        1.2.5 《杂禁方》与祝由术
        1.3 祝由的价值
        2 源远流长——马王堆医学中的脉学文化
        2.1 脉学的起源
        2.2 马王堆医学中的脉学文化
        2.2.1 《灸经》与《黄帝内经》对比看经络的发展
        2.2.2 从《脉法》看脉学的完善
        2.2.3 从《阴阳脉死候》看经脉诊断
        2.3 马王堆脉学的意义
        3 医学之辉——马王堆医学中璀璨的临床医学
        3.1 马王堆医学中的早期外科学
        3.1.1 外伤疾病
        3.1.2 肛肠疾病
        3.1.3 皮肤疾病
        3.2 马王堆医学中的早期内科学
        3.2.1 最早的心脏疾病记载
        3.2.2 最早的黄疸病记载
        3.2.3 最早的泄泻病记载
        3.2.4 最早的癃病记载
        3.3 马王堆医学中的早期妇产科学
        3.3.1 受孕时间
        3.3.2 逐月养胎法
        3.3.3 新生儿保健
        3.4 马王堆医学中的早期儿科学
        3.4.1 小儿脐带风
        3.4.2 小儿惊风
        3.5 马王堆医学中的早期方药学
        4 健康之道——马王堆医学中的养生文化
        4.1 黄老学说与马王堆养生文化
        4.2 黄老学说影响下的马王堆养生思想
        4.2.1 天人相应的马王堆养生观
        4.2.2 阴阳调和的马王堆养生原则
        4.3 贴近生活的马王堆养生方法
        4.3.1 饮食养生
        4.3.2 起居调摄
        4.3.3 运动养生
        4.3.4 房室养生
        5 天人相应——马王堆医学中的用香文化
        5.1 马王堆香文化的历史源流及定位
        5.2 马王堆医学用香
        5.2.1 香文化于环境医学的应用
        5.2.2 香文化于社会医学的应用
        5.2.3 香文化于临床医学的应用
        5.3 马王堆香文化及其医学运用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建设马王堆医学博物馆的调查问卷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四、马王堆房中书的性养生理论及其文化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为今用:房中着述在性周期各阶段中的指导应用[J]. 叶廷龙,陈佐龙,张泽南. 中国性科学, 2021(02)
  • [2]参苓固精汤治疗心胆气虚型原发性早泄的临床观察[D]. 邱俊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2)
  • [3]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D]. 王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身体观视角下的简帛医书养生思想和方法研究[D]. 梁健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汉代皇帝生育问题研究[D]. 周子鑫. 吉林大学, 2019(10)
  • [6]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气论与身体观研究[D]. 赵希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身体观研究[D]. 熊益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从性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再论“七损八益”的内涵[J]. 邢玉瑞.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9]马王堆房中书对早泄的认识[J]. 赵肖帆,牛家瑜,肖相如. 河南中医, 2016(05)
  • [10]基于博物馆展厅传播的马王堆医学内容研究[D]. 邓婧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03)

标签:;  ;  ;  ;  

马王堆坊书的性健康理论与文化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