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

浅谈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

一、略论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陈科技[1](2019)在《二战以来新加坡和韩国领导人政治身份的变迁》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东亚各国积极推动本国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主要研究战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推动现代化的过程中新加坡和韩国领导人政治身份的变迁。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相关概念界定;第二、三、四章讨论新加坡和韩国从第一代到第三代领导人产生的背景、过程、执政策略,以及领导人政治身份特征;第五章把新加坡和韩国领导人政治身份的变迁做了比较分析。新加坡和韩国第一代领导人具有职业革命家特质,分别以李光耀和李承晚为代表,他们面对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国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殖民统治的力量和合法性削弱,国内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的状况,他们的主要事业和目标是争取和巩固国家独立。李光耀通过组建人民行动党在选举中获胜成为国家领导人,李承晚在美国的扶持下在朝鲜南部建立亲西方的政权,他们的执政策略都是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独立,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经济。到第二代领导人时国家安全已经有一定的保障,此时国家要进行和平与发展的建设,面对国家落后的经济状况和人民对经济发展的期望,具有技术官僚特质的政治精英登上政治舞台,他们注重发展经济,并通过强化政府权力以及进行行政改革来进行国家建构,在新加坡和韩国分别以李光耀和朴正熙为代表,在他们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根据本国情况,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计划,并通过各种措施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在他们的任期,新加坡和韩国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威权体制的绩效合法性降低,随着民主化的浪潮的推进,国家的威权体制也开始向民主和多元转变,在新加坡和韩国以李显龙和金泳三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产生,他们是专门从事政治活动的职业政治家或政党领袖,其主要目标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建设,他们在担任领导人期间出台各种措施,对国家的民主化和民主政治体制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易显飞,涂道勇[2](2012)在《党的三代领导人的科技创新观:一个研究综述》文中提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高度关注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在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由弱到强发展过程中,领导人的科技创新观也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地关注,对领导人的科技创新观的研究成果也逐步增多。但也存在下列不足之处:从研究方式来看,对三代领导人科技创新观研究,在现阶段还处在以研究领导人个体科技创新观为主,缺乏整体性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存在着失衡的状况,除了关于江泽民科技创新观研究比较多外,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科技创新观研究明显不够。从研究视角来看,已有研究更多地是从中共党史的视角来进行研究,缺乏从发展经济学、科技政策学与科技哲学等视角对三代领导人的科技创新观进行全方位审视,导致已有研究结论不够全面,在对科技创新实践的战略性指导方面也较弱。

刘畅[3](2011)在《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演变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从经验上还是从理论上来看,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决定性,我们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个人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有什么样的行政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政发展模式。行政价值观作为行政系统的“软件”部分,将从根本上决定行政管理活动的走向,支配公务人员的行政意识和行政信念,对行政管理各方面产生最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着一国的发展理念。我国行政价值观先后经历了几代领导人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演变轨迹中,我国行政价值观演变的中心线索是什么?各个时期的行政价值观是否是正确合理的?判断一个时期行政价值观合理与否的客观标准又是什么?我国行政价值观的未来发展又将如何?本文正是着眼于此,通过对我国行政价值观的发展轨迹及规律的探究,我们不难得出以下重要启示:第一,以人为本是贯穿我国行政价值观演变的线索;第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我国行政价值观发展的落脚点;第三,广大人民群众的受益程度是衡量我国行政价值观的客观标准;第四,人的全面发展决定了我国行政价值观的发展方向与内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以及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试图达到的研究目标是:一方面,梳理我国行政价值观演变过程,分析演变轨迹,规整在各个时期行政价值观指导下的具体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行政价值观的特点往往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行政政策,各阶段的行政政策也反应了其行政价值观特点。另一方面,在行政价值观的演变中挖掘各个时期行政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挖掘出行政价值演变的线索和衡量各个时期行政价值观合理与否的标准,以及我国行政价值观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周守仁[4](2008)在《一部闪现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光辉的优秀学术着作——读《三代领导人科技思想研究——科技与现代化的视野》》文中研究指明

孙莉莉[5](2007)在《论中共三代领导人发展观的共性和实质》文中指出论述了中共三代领导人发展观的共性: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都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思想方法的求实性和内容的创新性及高瞻远瞩的预见性;与时俱进是三代领导人发展观的实质。

孙前梅,李后梅[6](2006)在《文艺作品与党三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结晶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在高校三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结晶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是该课教师关注的问题。在高校三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结晶教学中,适当地穿插毛泽东诗词欣赏、介绍相关小说和播放优秀影视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白立强[7](2006)在《“三大创新”与高校教育创新》文中认为中共第三代领导人的创新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等。“三大创新”不仅对党的建设、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而且对高等学校教育创新具有深刻的实践指导意义。

龚春红[8](2005)在《论我国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文中指出我国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是我们党对马列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理论的运用、继承和发展。研究三代领导人科技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对我们用全面、历史和发展的观点理解党史和现行科技政策,增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涛[9](2005)在《党的三代领导人国际战略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国际战略是指一国对较长一个时期整个国际格局、本国国际地位、国家利益和目标,以及相应的外交和军事政策等总的认识和谋划。我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外交家,在其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的形成内容丰富的国际战略思想。文章拟从三个方面对我党三代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想深入研究。首先研究了我党三代领导人关于中国所处的国际战略环境的分析和判断,主要从时代主题、国际格局、世界战争形势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他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各自所处的客观环境出发得出科学结论。随后,研究了我党三代领导人对中国的国际战略目标的确立。他们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确立的国际战略目标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最后,研究了我党三代领导人提出的中国国际战略政策理论。他们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和国情,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国际战略政策理论,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白立强[10](2005)在《论中共第三代领导人对外方略思想的创新体系》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同志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时刻变化的国际形势,运筹对外方略,创新了中国面向21世纪的国际大局观、外交观和开放观,对于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加快自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略论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二战以来新加坡和韩国领导人政治身份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新加坡和韩国第一代领导人的产生与寻求国家独立
    一、新加坡和韩国第一代领导人产生的背景
        (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争取国家和民族独立呼声高涨
    二、新加坡和韩国第一代领导人产生的过程
        (一)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取得选举胜利
        (二)李承晚谋取在朝鲜南部建立政权
    三、新加坡和韩国第一代领导人的执政策略
        (一)新马分立与新加坡独立建国
        (二)韩国引进西式民主与建立美韩同盟
    四、新加坡和韩国第一代领导人的政治身份特征
        (一)第一代领导人与争取国家独立思想
        (二)新加坡和韩国第一代领导人与争取和巩固国家独立
第三章 新加坡和韩国第二代领导人的产生与促进经济发展
    一、新加坡和韩国第二代领导人产生的背景
        (一)新加坡经济破败与社会断裂分化
        (二)韩国经济萧条与政局动荡
    二、新加坡和韩国第二代领导人产生的过程
        (一)李光耀长期执政与吴作栋接班
        (二)朴正熙政变建立军事政权
    三、新加坡和韩国第二代领导人的执政策略
        (一)新加坡推动经济发展与巩固行政主导体制
        (二)韩国全力发展经济与强化政府权力
    四、新加坡和韩国第二代领导人的政治身份特征
        (一)新加坡和韩国第二代领导人与经济发展
        (二)新加坡和韩国第二代领导人与加强中央集权
第四章 新加坡和韩国第三代领导人的产生与民主政治建设
    一、新加坡和韩国第三代领导人产生的背景
        (一)新加坡民主化与多元化的挑战
        (二)韩国民主化运动与政经关系的变化
    二、新加坡和韩国第三代领导人产生的过程
        (一)新加坡李显龙的子承父业
        (二)韩国朴正熙遇刺与“三金”时代的到来
    三、新加坡和韩国第三代领导人的执政策略
        (一)新加坡李显龙治下的审慎渐进民主
        (二)“两金”推动韩国民主化进程
    四、新加坡和韩国第三代领导人的政治身份特征
第五章 新加坡和韩国领导人政治身份变迁的比较分析
    一、新加坡和韩国领导人政治身份的变迁
    二、新加坡和韩国领导人政治身份变迁与政治发展
        (一)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
        (二)新加坡和韩国领导人政治身份变迁与政治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党的三代领导人的科技创新观:一个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科技创新观研究综述
二、邓小平科技创新观研究综述
三、江泽民科技创新观研究综述
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科技创新观比较研究综述
五、结论

(3)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演变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行政价值观理论
    1.1 行政价值的涵义
        1.1.1 行政价值的基本构成
        1.1.2 行政价值的诉求
    1.2 行政价值观的涵义
        1.2.1 行政价值与行政价值观的理论相关性
        1.2.2 行政价值观的阶级性与历史性
        1.2.3 行政价值观对行政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行政价值观
    2.1 第一代领导人的行政价值观
        2.1.1 第一代领导人行政价值观形成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渊源
        2.1.2 以公正平等为特征的行政价值观
        2.1.3 以公正平等行政价值观为指导的实践结果
第三章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行政价值观
    3.1 第二代领导人的行政价值观
        3.1.1 影响第二代领导人政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3.1.2 以效率优先为核心的行政价值观
        3.1.3 在效率优先下兼顾公平的政策安排
    3.2 第三代领导人的行政价值观
        3.2.1 第三代领导人行政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3.2.2 公平效率并重的行政价值观
        3.2.2.1 对效率优先行政价值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3.2.2.2 注重公平的行政价值观念与政策安排
    3.3 新时期我国领导人的行政价值观
        3.3.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
        3.3.2 以和谐共享为核心的行政价值观
        3.3.2.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
        3.3.2.2 和谐共享的行政方针与政策
第四章 我国行政价值观演变的重要启示
    4.1 以人为本是贯穿我国行政价值观演变的线索
    4.2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我国行政价值观发展的落脚点
    4.3 广大人民群众的受益程度是衡量我国行政价值观的客观标准
    4.4 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决定了我国行政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论中共三代领导人发展观的共性和实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共三代领导人发展观的共性表现
    1.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立场
    2.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
    3.思想方法的求实性
    4.内容的创新性
    5.高瞻远瞩的预见性
二、与时俱进是三代领导人发展观的实质

(6)文艺作品与党三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结晶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穿插相关诗词
二、引入优秀小说
三、精选优秀影视作品

(7)“三大创新”与高校教育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大创新”的理论体系
    1. 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强大力量
    2.体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
    3.科技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因素
二、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育创新
    1.教育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2.个性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3.科技活动是教育创新的依托
三、“创新思想”给高校教育创新带来的思考
    1. 高校教育创新的观念必须得到丰富和发展
    2. 高校教育创新必须重视“三大创新”的整体理论体系
    3.高等学校必须积极营造教育创新的氛围和环境

(9)党的三代领导人国际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1章 三代领导人对国际战略环境的分析判断
    1.1 对时代主题的判断
        1.1.1 毛泽东的时代观:战争与革命
        1.1.2 邓小平的时代观:和平与发展
        1.1.3 江泽民的时代观:强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同时又深化了对此的认识
    1.2 对国际格局的分析
        1.2.1 毛泽东的国际格局观
        1.2.2 邓小平的国际格局观
        1.2.3 江泽民对国际格局的分析
    1.3 对世界战争形势的判断
        1.3.1 毛泽东认为战争危险存在,并且迫在眉睫,不可避免
        1.3.2 邓小平指出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1.3.3 江泽民认为国际局势整体趋缓,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威胁和平的主要根源
第2章 三代领导人对我国的国际战略目标的确立
    2.1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目标
    2.2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目标
        2.2.1 维护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2.2.2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3 江泽民的国际战略目标
第3章 三代领导人国际战略政策理论研究
    3.1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政策理论
        3.1.1 “一边倒”国际战略
        3.1.2 “两个拳头打人”的国际战略
        3.1.3 “一条线”和“一大片”国际战略
    3.2 邓小平国际战略政策理论
        3.2.1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
        3.2.2 淡化意识形态差异,建立新的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实现全方位外交
        3.2.3 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政策
        3.2.4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
    3.3 江泽民国际战略政策理论
        3.3.1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3.3.2 调整和改善大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3.3.3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略论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战以来新加坡和韩国领导人政治身份的变迁[D]. 陈科技.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2]党的三代领导人的科技创新观:一个研究综述[J]. 易显飞,涂道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3]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演变及启示[D]. 刘畅. 天津商业大学, 2011(09)
  • [4]一部闪现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光辉的优秀学术着作——读《三代领导人科技思想研究——科技与现代化的视野》[J]. 周守仁.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8(04)
  • [5]论中共三代领导人发展观的共性和实质[J]. 孙莉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 [6]文艺作品与党三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结晶教学[J]. 孙前梅,李后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 [7]“三大创新”与高校教育创新[J]. 白立强.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 [8]论我国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J]. 龚春红. 探索, 2005(04)
  • [9]党的三代领导人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 张涛. 河北大学, 2005(05)
  • [10]论中共第三代领导人对外方略思想的创新体系[J]. 白立强.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5(01)

标签:;  ;  ;  ;  ;  

浅谈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