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行政部门撤销后...

涉外行政部门撤销后...

一、涉外管理分局撤消之后……(论文文献综述)

白姣[1](2020)在《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研究 ——以G县税务局为例》文中认为税收执法风险防控,是规范税务机关执法流程、保护税务人员执法安全、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经。县(区)级税务机关作为税收征管的最基层和税收执法的末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映出的税收执法风险问题极具代表性。什么原因导致基层税收执法风险问题频发?如何有效防控基层税收执法风险?本文以这两个问题为出发点展开研究。为了深入分析基层税收执法风险及防控问题,本文以G县税务局为研究对象,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税收遵从理论,旨在以基层税收执法工作者的研究视角,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对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及管理工作展开研究。力图为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工作提供风险防控对策建议,从而达到优化税收执法程序,防控税收执法风险的目的。本文研究了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工作现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以完善理论指导和流程管控、强化信息化管税能力、提高税收执法主体能力为基础的研究框架,确定了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结构。本文主要结论包括:一是G县税务局当前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工作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税收法律制度有待完善、执法体系不够健全、税收信息化建设赶不上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达标、税收征管力量欠缺等;二是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问题形成的原因从内外部展开研究,其中内部原因包括税收制度不规范、税收流程管控不完善、征管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征管队伍建设有待提升等;外部原因包括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较低、地方政府对税收工作的过度干预、各行政机关之间配合不力、社会监督缺位等;三是G县税务局防控税收执法风险采取的措施包括夯实税制基础,健全税收理论指导;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流程管控;积极打造信息化大数据管税平台;内外兼治,支持税务代理机构,加强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提高基层税务工作者综合素质;强化税务执法风险内外部监督。

乌云[2](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魏娟[3](2019)在《我国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研究 ——以T市税务局为例》文中提出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税收收入的主要贡献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少数,也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的重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企业逐渐采取集团化的运作模式,跨区域、跨行业经营,并涉及多税种。进入20世纪之后,风险管理理念逐渐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系统性风险,有的还专门成立了税务部负责企业涉税事务。这些新变化给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税务机关需要探索建立更加专业化、现代化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新模式。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等OECD成员国的税务机关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与税务审计有机融合,实施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现代化税务审计改革举措,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先进的方法体系,促进了税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税务审计以税企合作互信为前提,以促进纳税遵从为目的,采用现代的税务审计方法和技术,按照风险管理自上而下的流程顺序,将有限的税收征管资源集中到高风险的税务事项和纳税人中,有助于帮助大企业全面揭示系统性风险,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应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手段。我国于2008年成立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施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从最初以45户定点联系企业作为管理对象,到今天扩大到“千户集团”管理范围,逐渐形成包含数据采集、风险分析(案头审计)、风险推送应对(现场审计)、考核反馈四个环节的风险导向大企业税务审计模式。历经10年风雨,我国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一些OECD成员国相比,在风险管理理念运用、税务审计方法和流程环节、信息化及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需不断改进。论文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理论研究,以风险理论、税收风险理论和分类管理理论为依据,对我国和T市大企业税源情况、风险导向税务审计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在风险管理理念运用、机制建设、数据管理、指标模型、审计技术、信息化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借鉴OECD成员国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税务部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导向大企业税务审计新模式提供参考。

彭昕宁[4](2018)在《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W市税务局稽查业务流程对稽查质效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研究W市税务局的稽查业务流程优化问题将有助于降低税收成本,提升税务稽查工作质效;有助于营造公平税收环境,提高纳税遵从度;有助于发挥以查促管的效用,提高W市税收征管质量。本文通过研究流程优化、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纳税遵从、信息管理等相关理论,结合W市税务局的稽查业务实际、人力资源结构等,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调查分析法、标杆瞄准法、鱼刺图法、数据分析法,深入分析表象问题与业务流程设计的内在因果关系,探讨W市税务局建立“智慧”税务稽查体系,即以总局规程规范为核心,全面优化组织结构,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与手段,开辟大数据支持、团队作业申请、专家会诊等多种动态工作通道,构建可以智能化解决问题的业务流程体系。同时,本文提出“一个导向、两个支撑”的流程保障措施。“稽查使命导向”指转变理念,以提高纳税遵从度、降低税收成本等使命作为导向。强化“信息系统支撑”,加强数据采集、分析能力,提供贯穿于各环节的信息技术支撑,有效降低稽查业务流程运转成本。构建“微观制度支撑”,订立明确的岗位标准化操作指南,减少变动因素,提高“智慧”税务稽查体系运行的稳定性。本文提出的“智慧”税务稽查体系,将帮助W市税务局系统地改善稽查业务流程,从而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办案效率与正确率,进而帮助提高纳税遵从度,同时为其他地市的税务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谢健[5](2018)在《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之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制度、结构、习俗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管理国家的政府而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国家治理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政府正常运转的需要。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原有的封建政权被推翻,但新建立的共和国未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模式,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北洋政府的基础之上继续追寻西方治国模式的本土化。在此背景之下,各种治国模式被探讨、实践,也正因于此,南京国民政府即便是在“党治”话语下一再强调国民党的权威,对于“法治”这个潮流性的治国模式并未完全摒弃,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体系被逐步的建立起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基层社会的治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探讨这种联系,以自然、政治、历史都较为特殊的长江上游省份四川最为适宜。有鉴于此,本文以如何实现“依法治国”为问题导向,从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实践出发,侧重于对基层社会中纠纷处理模式的探讨,从而还原出民国时期四川地区由官方构建起来的基层纠纷处理体系。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将这个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审判系统,包括兼理司法、县司法处、地方法院、兼理军法等制度所形成的司法审判机构系统;二是司法辅助系统,包括律师制度、检察制度等;三是行政调解系统,包括乡镇调解委员会、警察局、乡镇公所、保甲等官方调解机构;四是官方认可的调解模式,如社会团体调解、宗族调解、中人调解等。对纠纷处理系统的历史还原和探讨,不仅是总结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同时也进一步的深化了这样一个认识:虽然在现代国家的构建中司法制度有统一的规范,但“法治”是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并行存在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也随着“法治”形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

赵增权[6](2017)在《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扁平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现代组织管理模式,在社会各个管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逐步深入,扁平化管理模式也在税收征管改革中有所应用。江苏国税一直在探索税收征管改革的新路径,基于此本文将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作为研究对象,并形成以下观点: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就是对税务部门进行组织机构的调整和压缩,进一步减少税收征管层级,扩大税收征管幅度,提高信息传递和管理效率。也可以在不进行组织机构改造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工作流程,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管理模式的逻辑扁平化,从而有效降低组织机构改造的成本。扁平化管理模式具体分为实体扁平化、逻辑扁平化和综合扁平化。江苏国税根据现有的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和技术条件,在税收征管的不同环节适用了不同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推行纳税服务一体化,在纳税服务环节实现机构扁平化;推行税源管理专业化和稽查逻辑扁平化,在税源管理和税务稽查环节实现逻辑扁平化;推行团队化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环节实现综合扁平化,从而进一步规范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组织机构设置、职能确定和运行机制。税收征管体制和机构设置是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和实现税收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而要保证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充分应用,我们还需要从管理理念、制度规范、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进一步进行优化完善。

赵宏林[7](2010)在《晚清地方外交研究》文中认为地方外交在国家外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晚清外交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非常奇特的现象。它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外交行政体制,由南、北洋大臣体制和省外交体制三个分体制构成。该体制的各组成要素通过各种复杂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担负着处理地方外交事务的重要职责,成为中国外交史上地方外交发展的顶峰。它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与晚清政府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具有深刻的内、外部原因。本文旨在从整体上描绘晚清地方外交的大致轮廓,揭示促其发展的内、外原因,探讨它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分析它在晚清外交和近代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产生的影响。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本文共分为10个部分。绪论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回顾和分析了目前史学界对晚清地方外交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不足之处。该部分还对地方外交的概念作了针对性的解释和说明。主体部分由8章构成,各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探讨了地方外交权的演变,重点阐述了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发展情况。从外交权限、授权范围、权力适用事务及中央的监督和控制四个方面陈述了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扩张。从中央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清末新政后地方外交权受到的限制,由于地方的抵制和清王朝的迅速灭亡,这些措施收效不大。本章还从条约制度、华夷观念等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扩张的原因。第二章探讨地方外交行政体制。该体制由南、北洋大臣体制和省外交体制三个分体制构成,以南、北洋大臣和洋务局的演化为主线分别考察了该三个分体制的演变过程。从内、外部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各要素是如何联系在一起,促成该体制运作的。第三章重点探讨了督抚衙门、关道、洋务局和交涉使司等主要的地方外交机关的设置、权限、职责或经费等情况,对处于政权最基层的县的外交权责也作了简单介绍。第四章考察了清政府对地方外交官的培养、选用和管理举措,以量化分析法探讨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第五章阐述和分析了各主要省份的交涉费情况。第六章对中外约章关于地方外交礼仪的有关规定作了归纳和分析,指出专门的地方外交礼仪的制定既是晚清地方外交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晚清外交近代化趋势发展的标志。中外双方经常在地方外交礼仪问题上产生争论或争执,但彼此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不同。地方官十分重视外交礼仪的作用,把其作为抵制列强索取约外外交特权,发展中外关系的重要辅助手段。第七章结合地理因素、民众观念和地方官的对外态度三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地方外交各地差异的主要外在表现。第八章对庞杂的地方交涉事件作了归类,分析了地方官处理各类交涉事件的态度和方式等。在对晚清地方外交进行了上述考察后,对其在晚清外交和近代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喻子近[8](2007)在《南昌地税绩效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提高部门工作绩效,是公共部门始终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新公共管理追求的基本方向。在公共部门管理的众多模式和方法中,绩效管理由于对公共部门效率和责任的强调,注重结果导向和对公民公共服务需求的回应,成为公共部门进行有效资源配置、提高政府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趋势。作为承担依法治税和组织财政收入等重要任务的南昌市地税局,其工作绩效如何历来受到南昌市、江西省地税局以及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管理体系,以管理创新进一步推动公平公正执法、以最少的投入提供高效优质公共服务,是南昌地税推动组织进一步发展路径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绩效管理理论依据、绩效管理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目前南昌地税系统绩效管理历程,在借鉴国内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完善南昌地税系统绩效管理的措施,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导入了平衡计分卡原理,设计地税部门关键绩效目标,并提出了分级与分部门进行绩效管理的方式。

李砚海[9](2006)在《陕西省涉外反避税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避税现象愈来愈突出,并有扩大趋势。跨国公司避税问题因为涉及各国经济权益的划分而成为国与国之间的一个十分敏感话题。尽管世界各国法律传统不同,立法宗旨各异,国家利益不同,反避税业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在沿海发达地区试点的基础上,开展全国范围的反避税工作已经有几年了。本文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对外资企业避税的成因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欠发达地区外资企业避税的一般特征;从反避税的实践出发,介绍了陕西省反避税工作情况,揭示了外资企业存在的避税问题和税务部门面临的困难;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反避税工作提出一些新的思考:避税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反避税工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陕西要结合当地实际,整合各方面的税收管理资源,建立起各部门信息共享、协调配合的反避税工作机制;要将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讲求工作成效,有序、有步骤、分阶段开展。本文以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对陕西省外资企业反避税工作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对反避税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建议,在理论上丰富了相关理论内容,在实践上可能会对欠发达地区开展反避税工作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俞华,朱小鹏[10](2004)在《浅谈我国税务系统组织结构的现状优化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行税务系统组织结构是特定时期、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确实起到了促进中央和地方税收增收的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现实的问题。优化现行税务系统组织结构应逐步撤消机构分设,减少管理层级,改革稽查领导体制,加强部门间制衡,统一组织机构名称,增设税务警察大队等机构,合理配置现有税务资源。

二、涉外管理分局撤消之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涉外管理分局撤消之后……(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研究 ——以G县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基层税务机关
        (二)税收风险
        (三)税收执法风险
    二、税收执法风险的相关理论
        (一)风险管理理论
        (二)税收遵从理论
        (三)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理论
第二章 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现状
        (一)G县税务局税收征收管理概况
        (二)访谈结果分析及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工作流程
        (三)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具体风险点及风险程度
        (四)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的措施
        (五)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的工作成果
    二、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法律政策不完善
        (二)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工作流程管控不完善
        (三)信息化管税水平不足,涉税信息质量不高
        (四)税收执法风险管理工作的执法主体能力不足
    三、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税务机关内部原因
        (二)税务机关外部原因
第三章 国内外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及借鉴
    一、国内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一)北京市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二)江西省新余市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三)河北省张家口市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二、国外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一)美国基层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
        (二)日本基层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
        (三)英国基层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
    三、国内外经验对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启示
        (一)提高信息化支撑力度
        (二)加强税务审计和内控机制
        (三)提高税务工作者综合素质,赋予职业荣誉感
        (四)打造中介机构和专业人才团队
第四章 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对策分析
    一、夯实税制基础,健全税收理论指导
        (一)深入实际调研,做好建设规划
        (二)根据基层反馈情况,调整现行税收制度
    二、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流程管控,规范税收征管秩序
        (一)优化征管资源配置,调整税收结构
        (二)强化流程管控,明确税收执法风险管理部门职责
        (三)统一管理标准,规范税收征管秩序
    三、积极打造信息化大数据管税平台
        (一)强化“互联网+税务”思维,提升风险管理质效
        (二)用好总局大数据云平台,开发建设“私有云”空间
        (三)夯实数据资源基础,推进综合税收数据仓库建设
        (四)开发完善税收大数据应用平台功能
    四、内外兼治,支持税务代理机构,加强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一)对内严格过程管理,提高征管主观努力程度
        (二)支持税务代理机构发展,加强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五、提高基层税务工作者综合素质
        (一)加强税收队伍建设
        (二)稳人心强素质,激发征管队伍活力
    六、强化税务执法风险内外部监督
        (一)强化税务执法风险内部监督
        (二)强化税务执法风险外部监督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G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防控问题形成的原因
        (三)G县税务局防控税收执法风险采取的措施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访谈提纲

(2)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三)国际关系研究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四、基本史料
        (一)民国时期史料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一、友谊边境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边境轶事
        一、借境放牧
        二、越境事件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一、边疆移民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一、民兵组织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三、“净化边境”
        四、会晤站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二、中蒙对外贸易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我国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研究 ——以T市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核心概念
        2.1.1 大企业
        2.1.2 税务审计
        2.1.3 风险导向的税务审计
    2.2 理论依据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2.2.3 分类管理理论
第3章 T市税务局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现状
    3.1 我国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发展历程
    3.2 T市税务局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发展现状
        3.2.1 T市税务局大企业概况
        3.2.2 T市税务局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主要工作流程
第4章 T市税务局风险导向大企业税务审计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职能缺位和错位问题突出
        4.1.2 大企业税务审计的基础支撑力度不够
        4.1.3 大企业税收风险的发掘深度不够
        4.1.4 专业人才队伍严重不足
    4.2 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制度体系不完善
        4.2.2 税收风险管理链条不完整
        4.2.3 缺乏现代的审计技术
        4.2.4 缺乏规范有效的后续管理手段
        4.2.5 税收征管人力资源配置不够优化
第5章 国外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经验借鉴
    5.1 典型国家先进经验
        5.1.1 美国
        5.1.2 澳大利亚
    5.2 启示
第6章 促进风险导向大企业税务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
        6.1.1 完善各环节运行机制
        6.1.2 畅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风险管理通道
    6.2 夯实税务审计工作基础
        6.2.1 强化大数据思维
        6.2.2 搭建“两库一指数”
    6.3 规范和改进税务审计方法
        6.3.1 大力推进互联网+同步税务审计新模式
        6.3.2 运用科学有效的反馈考核方法
    6.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4.1 组建大企业税务审计智库
        6.4.2 建立专业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及评析
        2.1.1 国内外关于业务流程优化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外关于政府业务流程优化的研究现状
        2.1.3 国内外关于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的研究现状
        2.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析
    2.2 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的现状分析
    3.1 W市税务局概况
    3.2 W市税务局现有的税务稽查业务流程
    3.3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3.3.1 案件处理效率低且成本高
        3.3.2 案件查处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3.3.3 税务稽查人员潜在的执法风险客观存在
    3.4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集权式”流程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
        3.4.2 案件查处质量影响因素多且未采取管控措施
        3.4.3 未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化解人力资源困境
        3.4.4 部分重要操作规范未能细化落实,外部协作流程不完善
第4章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的优化
    4.1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的目标、依据和原则
        4.1.1 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的目标
        4.1.2 稽查业务流程优化依据分析
        4.1.3 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的原则
    4.2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设想
        4.2.1 打造“智慧”税务稽查
        4.2.2 “三位一体”的直接优化措施
        4.2.3 “一个导向、两个支撑”的保障措施
    4.3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的策略
        4.3.1 稽查核心业务流程优化策略
        4.3.2 稽查组织结构的优化策略
第5章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的实施
    5.1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策略体系的实施
        5.1.1 W市税务稽查核心业务流程优化策略的实施
        5.1.2 W市税务稽查组织结构的优化策略的实施
    5.2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的保障措施
        5.2.1 强化稽查使命导向作用
        5.2.2 夯实两个支撑基础
    5.3 W市税务“智慧”稽查业务流程优化措施汇总
    5.4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的实施步骤
    5.5 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的效果预测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说明
第一章 廿一军与防区制时代的四川基层司法(1927—1934)
    第一节 历史的回旋:廿一军防区的司法系统建设
        一、沿袭旧制的县司法公署
        二、基层法院体系建设
        三、廿一军辖区的兼理司法制度
        四、廿一军基层司法建设的认识与趋势
        五、地方治安系统及其运作实效
    第二节 防区制下司法系统的运作
        一、基层司法中的人事问题
        二、基层司法经费问题
        三、监所运作与监犯管理
        四、廿一军戍区内的其它司法行政事务
    第三节 防区制下的基层司法实践
        一、审案程序与规模分析
        二、防区制下的案件处理及其弊端
第二章 基层司法机关的完善及运作(1935—1949)
    第一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发展演变
        一、民国时期基层司法制度的比较分析
        二、川政统一后川省基层司法机关的演变
    第二节 基层司法机关人事与经费的制度分析
        一、司法官的任用与考核
        二、司法职员的招录与管理
        三、司法经费的筹措与司法人员的薪津标准
    第三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运作分析
        一、基层司法机关处务规范
        二、诉讼管理与审判实践
        三、案件指数分析
        四、监狱协进会与基层监狱的管理
第三章 战时实验地方法院与基层司法改革
    第一节 战时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实验地方法院
        一、战时司法改革的背景与内容
        二、实验地方法院的建立与撤销
    第二节 实验地方法院案件审判事务的改革
        一、案件审理的程序简化
        二、自诉案件的移送与案件书表制作
    第三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院务革新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司法行政
        二、监所改良与监犯管理
        三、实验地方法院对司法事务的研究
    第四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及弊端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
        二、对实验地方法院的质疑
第四章 兼理军法制度与四川基层社会治理
    第一节 文本解读:兼理军法制度概览
        一、兼理军法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二、兼理军法制度审判范围的变化
        三、兼理军法制度的审案规定
        四、兼理军法制度的社会反响
    第二节 县军法机关的组织与运作
        一、县军法室的组织、人事及财政
        二、县军法室受理案件分析
        三、县军法监与军法监犯的管理
    第三节 兼理军法制度的审判实效
        一、军法判决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二、军法审判中的地方势力因素
        三、从优势到弊端:兼理军法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偏离
第五章 基层司法建设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第一节 基层司法体系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一、律师的任职条件及其管理
        二、律师公会法令的文本解读
        三、基层律师公会的组织——以璧山律师公会为例
    第二节 法条变化与权力争夺——成都律师公会换届纠纷中的管辖问题
        一、1942 年与1946 年的两次选举纠纷
        二、双重管辖权下的权力争夺
    第三节 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法治
        一、基层司法实践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二、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司法改进
第六章 地方自治下的基层司法建设与法治实践
    第一节 情、理、法之间:调解委员会制度及其实践
        一、地方自治框架下的调解委员会
        二、调解委员群体的历史面相
        三、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范围与成效
        四、对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反思
    第二节 基层警政与地方治安维护
        一、以警察局为中心的基层司法关系
        二、警察局处理案件的来源与规模
        三、治安实践:警察与基层案件处理
    第三节 基层政权与地方法治:基于乡镇公所及保甲运作实效的分析
        一、纠纷处理及案件评断
        二、对治安事件的因应
        三、案件审判中保甲及乡镇
    第四节 民间组织与纠纷处理
        一、行会组织与纠纷处理
        二、默认与支持:宗族调解与纠纷处理
结语
附录 (一)法规编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概念
    2.2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价值分析
    2.3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类型
        2.3.1 实体扁平化管理模式
        2.3.2 逻辑扁平化管理模式
        2.3.3 综合扁平化管理模式
    2.4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原则
        2.4.1 合法性原则
        2.4.2 便捷性原则
        2.4.3 差别化原则
        2.4.4 促进纳税遵从原则
    2.5 相关基础理论
        2.5.1 科层制理论
        2.5.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5.3 税收遵从理论
        2.5.4 信息化管理理论
3 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的现实状况
    3.1 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的背景
        3.1.1 传统税收征管模式及存在问题
        3.1.2 传统税收征管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1.3 省内局部尝试积累了经验
        3.1.4 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3.1.5 境内外有可供借鉴的示范
    3.2 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的现状
        3.2.1 纳税服务一体化(实体扁平化应用)
        3.2.2 稽查逻辑扁平化
        3.2.3 税源管理专业化(逻辑扁平化应用)
        3.2.4 风险管理团队化(综合扁平化应用)
    3.3 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的主要成就
        3.3.1 转变了征管方式
        3.3.2 规范了业务流程
        3.3.3 扁平化格局初步成型
        3.3.4 干部素质有所提高
        3.3.5 新的征管模式得到肯定
4 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4.1.1 管理理念滞后
        4.1.2 涉税业务不规范
        4.1.3 政策配套不到位
        4.1.4 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
        4.1.5 数据信息应用不充分
        4.1.6 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4.2 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基层政府认识存在误区
        4.2.2 部分企业会计办税能力不强
        4.2.3 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滞后
        4.2.4 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
        4.2.5 忽视人员能位适合度
5 完善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的对策建议
    5.1 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
        5.1.1 突破传统等级文化的束缚
        5.1.2 正确认识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内涵
        5.1.3 树立限制中层权限的思维
        5.1.4 培养纳税人的自我评定意识
    5.2 加快完善规章制度
        5.2.1 制定任务管理办法
        5.2.2 统一职责清单和检查模板
        5.2.3 制定法律指引
        5.2.4 建立标准化业务流程
    5.3 建立配套的行政保障体制
        5.3.1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5.3.2 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法治水平
        5.3.3 进一步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
    5.4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5.4.1 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职责
        5.4.2 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
        5.4.3 制定专业化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划
    5.5 强化信息技术支撑
        5.5.1 整合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5.5.2 建立综合治税信息平台
        5.5.3 推广非接触式办税新模式
    5.6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6.1 提高纳税人认知度
        5.6.2 构建社会化协税护税网络
        5.6.3 充分发挥涉税中介的作用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晚清地方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地方外交权的演变及原因
    第一节 地方外交权的演化过程
        一、鸦片战争前的地方外交权
        二、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扩张
        三、清末新政后的地方外交权
    第二节 晚清地方外交权勃兴的的原因分析
        一、条约制度的产物
        二、华夷观念的促因
        三、中央外交体制弊端的结果
        四、中央权威削弱的推动
第二章 地方外交行政体制
    第一节 地方外交行政体制的演变
        一、南、北洋大臣体制
        二、省外交体制
    第二节 地方外交体制诸关系
        一、内部关系
        二、外部关系
    第三节 利弊及影响
第三章 地方外交机关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海关与公行的外交职责
    第二节 督抚衙门
    第三节 关道
    第四节 洋务局(交涉局)
        一、设立与性质
        二、机构组织
        三、职责
        四、权限
        五、经费
        六、意义与影响
    第五节 交涉使司
        一、设置
        二、职责
        三、经费
    第六节 县的外交权责
第四章 地方外交官
    第一节 培养与选用
        一、指导思想
        二、措施及渠道
        三、选才的传统印痕与时代特征
    第二节 地方外交官群体综合考察
        一、洋务局、交涉局主要官员
        二、交涉使
    第三节 管理举措
        一、惩罚的规定
        二、保奖的规定及变化
        三、地方与中央的分歧与争执
    第四节 薪俸
第五章 地方交涉费
    第一节 宣统元年之前的情况
    第二节 宣统元年之后的情况
    第三节 地方交涉费的意义
第六章 地方外交礼仪
    第一节 地方外交礼仪的规定
    第二节 地方外交礼仪的争论与争执
    第三节 地方官对礼仪的重视和运用
第七章 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地理因素导致的差异
    第二节 民众观念造成的差异
    第三节 地方官的对外态度导致的差异
第八章 地方交涉类项考察
    第一节 经济交涉
        一、禁令交涉
        二、矿务交涉
        三、借贷交涉
        四、经济纠纷交涉
    第二节 教案、教务交涉
        一、教案交涉
        二、教务交涉
    第三节 租地交涉
    第四节 界务交涉
    第五节 交通、通讯交涉
    第六节 司法交涉
    第七节 华工交涉
    第八节 救护交涉
    第九节 其他交涉类项
    第十节 地方交涉评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8)南昌地税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我国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与内容、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南昌地税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2.1 公共行政管理部门的绩效管理
        2.1.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2.1.2 公共行政管理绩效管理的内涵
        2.1.3 绩效管理的工具
    2.2 南昌地税绩效管理历程
        2.2.1 南昌市地方税务局概况
        2.2.2 南昌地税实施绩效管理历程
    2.3 南昌地税系统绩效管理分析
        2.3.1 南昌地税绩效管理特点
        2.3.2 绩效管理的成效
        2.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4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3章 先进地区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借鉴
    3.1 烟台市国税系统绩效管理的经验
        3.1.1 主要做法
        3.1.2 绩效管理措施
        3.1.3 实行绩效管理的初步效果
    3.2 南京市地税系统绩效管理的经验
        3.2.1 绩效管理主要做法与实施程序
        3.2.2 取得成果
    3.3 对提高南昌地税绩效管理的启示
第4章 南昌××县地税局绩效管理实证分析
    4.1 ××县地税局基本情况
    4.2 ××县地税局绩效管理主要做法
    4.3 ××县地税局绩效管理主要特点
第5章 完善南昌地税绩效管理措施
    5.1 设计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5.2 按程序考核评价奖惩
    5.3 改进绩效考核的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9)陕西省涉外反避税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背景
    1.2 相关理论观点综述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陕西涉外企业的避税问题
    2.1 涉外企业存在的避税问题
    2.2 外企避税的方法与手段
    2.3 外企避税的原因
第三章 陕西的反避税工作
    3.1 中国反避税工作的开展
    3.2 反避税工作的起步与发展
    3.3 反避税工作的特点和难点
第四章 陕西省实施反避税工作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4.2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4.3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反避税工作条件
    4.4 构建陕西反避税工作的新机制
    4.5 提高反避税人员的业务能力
    4.6 加强专项经费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涉外管理分局撤消之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研究 ——以G县税务局为例[D]. 白姣.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3]我国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研究 ——以T市税务局为例[D]. 魏娟.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4]W市税务稽查业务流程优化研究[D]. 彭昕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5]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D]. 谢健. 南开大学, 2018(03)
  • [6]江苏国税税收征管中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研究[D]. 赵增权.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7]晚清地方外交研究[D]. 赵宏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8]南昌地税绩效管理研究[D]. 喻子近. 南昌大学, 2007(07)
  • [9]陕西省涉外反避税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砚海. 天津大学, 2006(01)
  • [10]浅谈我国税务系统组织结构的现状优化问题[J]. 俞华,朱小鹏. 当代财经, 2004(07)

标签:;  ;  ;  ;  ;  

涉外行政部门撤销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