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高校一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原[1](2021)在《主旋律歌曲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以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东红[2](2021)在《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大学生作为我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是当代中国学习、遵守、普及和维护宪法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宪法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统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反映了大学生对现行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具体包括大学生对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对宪法之治的渴望和践行的意志等。论文厘清宪法意识与法律意识、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宪法意识与公民意识、宪法意识与宪法思维、宪法意识与宪法信仰等相关概念的关系。揭示了宪法意识的横向结构,即包括宪法知识、宪法理想、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六个方面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宪法至上意识、党的全面领导意识、基本权利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和遵守规则意识。论文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及其培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等。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和宪法未得到全面实施的影响等。学校因素方面,对宪法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导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形成培育合力等。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受自身宪法法律知识和宪法意识的限制,缺乏对孩子进行宪法意识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培养目标的功利性,缺乏对孩子个性自由的尊重;家长教育方式或溺爱或体罚,缺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培养等。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宪法社会实践体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较低,缺乏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论文认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大学生宪法意识提高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培育的过程。论文明确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强调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强化自我教育四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吴斌[3](2020)在《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文中提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在了解传统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葛长捷[4](2020)在《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与一个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希望,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状况关系着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理工科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至关重要。在世界意识形态斗争异常尖锐的今天,高校如何结合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做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是新时代亟须我们探讨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为研究内容,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实证调查,发现当前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整体向好,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大部分理工科大学生能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在行动中能够积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但是,在实证调查过程中发现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部分理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专业实践的结合度不高,以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建设与效果匹配度不佳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的成因,发现部分理工科大学生自我发展认知存在偏差,高校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专业实践结合的重视度不够,以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面对当前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各方面压力与挑战,本文结合问题的原因和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育人模式,以及推进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网络新媒体建设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推进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曹阳[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文中认为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旨归。新时代,随着我国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来源更加多样、学生需求日趋多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教育对象,也越来越需要科学认识和合理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价值期待,增强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生成规律,调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对策,不断满足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心理学期望价值理论、教育学大学生发展理论等,对“价值期待是什么、价值期待现状如何、如何满足和优化价值期待”进行全面系统地回答,构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期待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剖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满足优化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四部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为选题确立,即本文的第一章,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选题的基本问题。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进而提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本文检索了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重点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期待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等内容,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 Space分析发现,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对学生参加教育活动动机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形成了以期望价值理论为主要代表的理论流派。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还很缺乏,已有的成果多为理论思辨,系统科学深入的综合性研究成果鲜见。本文认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界定价值期待、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概念、特点、功能,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的重要意义,厘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生成机制,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和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其二,本文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理论维度和调查量表,修订符合中国国情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满足优化对策,有助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具体的借鉴。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建构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解决“价值期待是什么”的问题。首先,界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内涵。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等,使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预期性评价,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价值关系的肯定性构想”。其次,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是本研究的指导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为本研究提供认识论,大学生发展理论在影响因素分析、优化对策等为本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再次,厘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生成逻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分为价值信念和期待信念两部分。其中,价值信念由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意志发展而来,包括内在价值、成就价值、效用价值、成本四个维度,期待信念包括教育内容期待、教育方法期待、教育环境期待、教师队伍期待等。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包括第五章,主要解决“价值期待现状如何”的问题。首先,编制调查量表。根据期望价值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理论等,将量表拟定为价值信念(四个维度、41道题目)和期待信念(四个维度、18道题目)两部分。通过在湖北省13所高校2109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运用SPSS24.0和Mplus 7软件进行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保留48个题目、6个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良好,总量表信度系数0.945,分量表信度系数良好。修订后的调查问卷可以作为本研究工具。其次,调查结果分析。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价值期待的整体水平较高,具体表现在:成就价值、内在价值、现实价值、教育输入期待、教育手段期待的单项均分分别为4.46、4.13、4.05、4.27、4.15,显着高于中位数3,成本(2.73)单项均分低于中位数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干经历学生的价值期待表现存在差异。深度访谈进一步验证,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充分,参与兴趣较高,成本意识相对较低,强烈期待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第四部分为现存问题及满足优化对策,包括第六章、第七章,主要解决“价值期待如何满足优化”的问题。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受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网络媒体舆论误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不足等外部原因,以及大学生个体特质的影响、价值观念的错位、发展阶段的限制等内部原因,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存在着价值认知模糊、价值期待失衡,努力成本较高、学习难度较大,注重短期目标、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诉求,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优化对策,具体包括:在教育观念上重视满足大学生发展需求和期待,利用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座谈等形式及时调查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原因;不断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知,降低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的成本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和实践方式,完善满足大学生价值期待的保障机制;正确处理好满足学生价值期待与社会发展要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协同、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融合等的内在关系,切实增强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力,自觉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刘雅歌[6](2020)在《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河南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在河南地区创造、遗留并获得不断发展的红色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有效手段和教育载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和可行性。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较为乐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受教育者红色文化认同感不强;河南红色文化开发及整合机制不健全,导致其未能实现有效融入,内容融入不足;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河南红色文化的融入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教育及评价机制,一定程度上导致河南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形式化。为更好地实现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几个方面:提升大学生河南红色文化认同感,既要提高思政工作者红色文化素养,发挥其引领作用,又要优化校园红色文化环境建设,发挥其感染作用;促进河南红色文化开发及利用,既要健全红色文化开发机制,统筹整合教育资源,又要挖掘河南红色文化“新内涵”,提高红色文化思政利用率;改善河南红色文化融入方式,既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河南红色文化的教学方式,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及考核机制,既要构建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网络学习平台,又要建立科学的网络反馈及成效考核机制。
屈桃[7](2019)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为我们党制定大政方针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中亲和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亲近感、接受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表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得以发挥铸魂育人实效的基础前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疏离、教育亲和力薄弱的突出问题。如何因应新时代要求,顺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需要,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无疑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的重大现实问题。本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立场为指导,直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薄弱的现实问题,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系统研究法等方法,聚焦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研究。本研究认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仅是回应时代价值诉求、实现教育主体价值协同的现实需要,也是激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本研究的具体逻辑理路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出发,紧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剖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其一,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明确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旨归。其二,重点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论述,吸收借鉴心理学、教育学有关亲和力的成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亲和力思想资源,为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供理论支撑。第二,解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与生成机理。重点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亲和力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亲和力之中,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继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入手,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所遵循的“期待——参与——认同”的逻辑路线,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新思路。第三,实践调研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问卷,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并针对性别、政治面貌、年级、是否学生干部、成绩排名进行比较研究,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提供实证支撑。第四,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实践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应遵循“高举旗帜、明确方向”原则、“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原则、“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原则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原则。重点围绕顶层建设、主体建设、基础建设和机制建设,通过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等措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陈璐蓉[8](2019)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大学生的视角》文中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课堂、主阵地和主渠道,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的实现与主渠道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实现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基于大学生主体视角,通过对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数据的分析,结合学生访谈,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现状和特征,把握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找准改善教学效果的着力点。经量化分析与质性访谈,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情况偏正向,但尚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且不同类别大学生在教学效果和各影响因素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第二,教学内容感知、教学方法感知、教学水平感知等教师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具重要影响,且教学方法感知对其影响最大,其次是教学水平感知。同时,教学内容感知、教学方法感知和教学水平感知的状态均良好,其中教学水平感知的状态相较前两者的情况更偏正向;第三,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认知程度、学生学习态度等学生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具显着影响,且较教师因素的影响更大。其中学生学习态度对其影响最大。同时,学习兴趣、认知程度和学习态度的情况均偏正向,且认知程度和学习态度的状态良好,学习兴趣的状态一般,即仍有较大比例大学生表达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程度不高。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与教学效果状态的认识;第二,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人性化发展;第三,以创新为抓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第四,以科研为重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第五,以现实为基点,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六,以引导为核心,端正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认知程度;第七,以需求为重心,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学习态度。
许润[9](2017)在《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高职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高等职业院校优秀人才的输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尽管如此,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相较于职业技术技能教育而言仍是欠缺的,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明确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要“加强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培养既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了高等职业院校长久发展考虑,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齐备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为例深入调查研究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以此为突破点展开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工作。通过对学生问卷以及用人单位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出:高职生对于职业道德教育认知与企业需求存在偏差,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量少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评价体系不健全、单一片面,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度不足。针对以上问题,从几个方面给出建议:第一,从高职生自身出发提升其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度、重视度,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努力追求“慎独”境界;第二,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入手,与时俱进对教材进行修订更新,引入案例教学等;第三,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方式变革,以传统教学为辅结合新时代“互联网+”,引入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等;第四,关于职业道德教育评价,切实全面综合细致对高职生职业到教育进行评价;第五,全方面考虑众多因素对于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呼吁诸多因素为职业道德教育顺利发展护航。
吕雪梅[10](2017)在《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 31号)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应加强和改进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将对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对大学生的“三观”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乃至整个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石。加之,新生阶段最容易出现各种新问题,能否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对每一位新生而言都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如果能有效抓住大学新生这一特殊阶段,专门针对新生的特殊性和群体特征,开展系统的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则会事半功倍。我国高校十分重视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不断发展和改进,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积极、健康、向上。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不够,有的活动主题和内容不太切合新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兴趣度不高,教育方式不够新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不大,效果不够理想。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要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就须从提升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开始。美国大学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但不等于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在提升新生保留率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开展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个大学第一年期间实施系列政策、战略、课程、服务等项目,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需的人生信仰、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品质和各项能力,帮助学生达到张扬个性和创新的目的,最终获取人生的成功。由于受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强调个人的利益,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十分关注学生个体,强调体验和实践的方法,得到广大新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这对于提升我国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法,对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美两国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不同又决定了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的差异。其次,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大学的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教育,必定有教育的相通性。作为人类一种共同的教育现象,一定有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基于此,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相互比较、学习和借鉴的。论文首先是认识到背景的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国情决定了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内容更强调国家和民族的需求,注重从上而下通过国家层面的要求和规定来塑造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主要通过课堂、专题报告和学生活动的途径,主要使用讲授法和典型教育法,并辅之以座谈法、联谊法和同辈教育。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为了学生获取人生的成功,在引导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以对学生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为重点。能力和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因而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都与实践相关,以体验法和讨论法为主。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中美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因而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上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可能追求相同,也不能相互学习,异大于同,但是在非意识形态层面,二者又有着一些共同点。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教育现象,且都做的是“人”的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人的认知、成长和发展规律。因而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方面是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大学应批判性借鉴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为我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用。我们应该将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视为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提升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推动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我们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加大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的力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我们要努力实现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和全员化,创新、拓展并整合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使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更丰富和多样化。最后,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为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有效的组织保障。
二、浅议高校一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高校一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2)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
1.3.2 习近平法治思想 |
1.3.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宪法意识概述 |
2.1 宪法意识的概念 |
2.1.1 宪法意识的内涵 |
2.1.2 宪法意识与相关概念 |
2.2 宪法意识的结构 |
2.2.1 宪法知识 |
2.2.2 宪法理想 |
2.2.3 宪法情感 |
2.2.4 宪法意志 |
2.2.5 宪法评价 |
2.2.6 宪法信仰 |
2.3 宪法意识的功能 |
2.3.1 指导科学立法功能 |
2.3.2 促进严格执法功能 |
2.3.3 保证公正司法功能 |
2.3.4 引导全民守法功能 |
2.4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 |
2.4.1 宪法至上意识 |
2.4.2 党的全面领导意识 |
2.4.3 基本权利意识 |
2.4.4 权力监督意识 |
2.4.5 遵守规则意识 |
3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
3.1.1 问卷设计思路 |
3.1.2 抽样方案设计 |
3.1.3 问卷回收 |
3.2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整体特征 |
3.2.1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升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念认同度高 |
3.2.3 对宪法基本知识有较好了解 |
3.2.4 主动维权意识较好 |
3.2.5 对宪法实施效果持肯定性评价 |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差异性分析 |
3.3.1 基于自然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2 基于成长背景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3 基于教育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4 基于海外生活经历、校外兼职的差异分析 |
4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 |
4.1.2 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 |
4.1.3 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
4.2 大学生宪法意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
4.2.1 社会因素 |
4.2.2 学校因素 |
4.2.3 家庭因素 |
4.2.4 自身因素 |
5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
5.1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 |
5.1.1 认知目标 |
5.1.2 情感目标 |
5.1.3 行为目标 |
5.1.4 发展目标 |
5.2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原则 |
5.2.1 方向性原则 |
5.2.2 求实性原则 |
5.2.3 渗透性原则 |
5.2.4 主体性原则 |
6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
6.1 优化社会环境 |
6.1.1 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
6.1.2 优化全面实施宪法的政治环境 |
6.1.3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环境 |
6.1.4 优化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环境 |
6.2 加强学校教育 |
6.2.1 发挥“基础”课的主渠道关键课程作用 |
6.2.2 开设“中国宪法”课程为通识必修课 |
6.2.3 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宪法教育资源 |
6.2.4 践行依宪治校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
6.3 重视家庭教育 |
6.3.1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
6.3.2 培养遵守规则意识 |
6.3.3 营造民主家风 |
6.4 强化自我教育 |
6.4.1 增强对宪法重要性认识 |
6.4.2 积极参与宪法法治类实践 |
6.4.3 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B 问卷赋值题评分 |
附录C 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
二、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三、加大教学实践力度,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
四、彰显学生主体,审视开放效果 |
五、建立健全评价和奖励机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4)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价与启示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意识形态安全 |
2.1.2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
2.2.2 “议程设置”理论 |
2.3 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2.3.1 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
2.3.2 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特点 |
2.4 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评价模式构建 |
3 基于评价模式的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状况调查 |
3.1 实证研究过程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小样本测试 |
3.1.3 问卷修订 |
3.1.4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
3.1.5 正式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2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3.2.1 问卷数据整体分析 |
3.2.2 参与度分析 |
3.2.3 认同度分析 |
3.2.4 满意度分析 |
3.2.5 实践度分析 |
3.3 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问题分析 |
3.3.1 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
3.3.2 部分理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较为薄弱 |
3.3.3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学生专业实践的结合度不高 |
3.3.4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建设与效果匹配度不佳 |
3.4 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部分理工科大学生自我发展认知存在偏差 |
3.4.2 高校对教育与专业实践结合的重视度不够 |
3.4.3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
4 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的优化对策 |
4.1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4.1.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4.1.2 推进“课程思政”深入开展 |
4.1.3 引导理工科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
4.2 强化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育人模式 |
4.2.1 坚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校企合作相结合 |
4.2.2 坚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
4.2.3 坚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 |
4.3 推进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网络新媒体建设 |
4.3.1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
4.3.2 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式 |
4.3.3 净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 |
1.3.2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期待的研究 |
1.3.3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重要性 |
1.5.1 有利于协同社会发展要求与学生发展期待 |
1.5.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1.5.3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动机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相关概念 |
2.1 价值期待 |
2.1.1 价值期待的概念 |
2.1.2 价值期待的特征 |
2.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 |
2.2.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概念 |
2.2.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形态 |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 |
2.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概念 |
2.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主体 |
2.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客体 |
2.3.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功能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 |
3.1.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
3.1.3 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理论 |
3.2.1 价值评价的主体与客体 |
3.2.2 价值评价的功能 |
3.2.3 价值评价的标准 |
3.2.4 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3.3 期望价值理论 |
3.3.1 期望价值理论的核心要素 |
3.3.2 价值信念和期待信念测量 |
3.3.3 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3.4 大学生发展理论 |
3.4.1 大学生发展环境理论 |
3.4.2 社会心理理论 |
3.4.3 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生成环境与机制 |
4.1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
4.1.1 经济环境 |
4.1.2 政治环境 |
4.1.3 文化环境 |
4.1.4 社会环境 |
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影响 |
4.2.1 落实根本任务成效 |
4.2.2 工作体制建设成效 |
4.2.3 思政学科建设成效 |
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生成机制 |
4.3.1 价值信念 |
4.3.2 期待信念 |
4.3.3 价值期待的内在机理 |
4.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生成规律 |
4.4.1 与社会发展要求对立统一规律 |
4.4.2 价值期待主体与教育主体互动规律 |
4.4.3 价值期待主体否定之否定规律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现状调查 |
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问卷的修订 |
5.1.1 初始问卷拟定 |
5.1.2 初始问卷发放 |
5.1.3 统计分析结果 |
5.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调查结果 |
5.2.1 大学生价值期待的整体性分析 |
5.2.2 不同性别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2.3 不同年级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2.4 不同专业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2.5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2.6 不同学校类型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2.7 不同学干经验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积极表现 |
5.3.1 高度认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 |
5.3.2 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兴趣较高 |
5.3.3 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本较低 |
5.3.4 强烈期待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 |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问题及其原因 |
6.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现存问题 |
6.1.1 价值认知模糊,价值期待失衡 |
6.1.2 努力成本较高,学习难度较大 |
6.1.3 注重短期目标,缺乏长远规划 |
6.2 大学生价值期待问题的外部原因 |
6.2.1 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 |
6.2.2 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
6.2.3 网络媒体舆论的误导 |
6.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不足 |
6.3 大学生价值期待问题的内部原因 |
6.3.1 个体特质的影响 |
6.3.2 价值观念的错位 |
6.3.3 发展阶段的限制 |
第七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满足优化对策 |
7.1 调查评估:开展大学生价值期待追踪调查 |
7.1.1 调查大学生价值期待的方式方法 |
7.1.2 评估大学生价值期待的发展状况 |
7.1.3 建构大学生价值期待的内容体系 |
7.2 有效供给:满足和引导大学生价值期待 |
7.2.1 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兴趣 |
7.2.2 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知 |
7.2.3 降低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成本 |
7.2.4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建设 |
7.2.5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途径 |
7.2.6 完善满足学生价值期待保障机制 |
7.3 有机协同:处理好系列关系 |
7.3.1 满足学生价值期待与实现社会发展统一 |
7.3.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协同 |
7.3.3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融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调查问卷(初始) |
附录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调查问卷(正式) |
附录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访谈提纲 |
(6)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河南红色文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一 红色文化的内涵 |
二 红色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河南红色文化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
一 河南红色文化的内涵 |
二 河南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
一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 |
二 有利于促进河南红色文化的发展 |
三 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
第四节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 |
一 符合现实需要,提供了有利于融入的时代背景 |
二 学生易于接受,提供了有利于融入的良好优势 |
三 效用持久,提供了有利于融入的重要保障 |
第二章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 |
第二节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部分受教育者红色文化认同感不强 |
二 河南红色文化内容融入不足 |
三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方式单一 |
四 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形式化 |
第三节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成因 |
一 大学生自身特点及多元价值观影响 |
二 红色文化的开发及整合机制不健全 |
三 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 |
四 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及评价机制 |
第三章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析 |
第一节 提升大学生河南红色文化认同感 |
一 提高思政工作者红色文化素养,发挥其引领作用 |
二 优化校园红色文化环境建设,发挥其感染作用 |
第二节 促进河南红色文化开发及利用 |
一 健全红色文化开发机制,统筹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
二 挖掘红色文化“新内涵”,提高红色文化思政利用率 |
第三节 改善河南红色文化融入方式 |
一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式 |
二 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
第四节 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及考核机制 |
一 构建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网络学习平台 |
二 建立科学的网络反馈及成效考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亲和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第一节 亲和力 |
一、亲和力的词义解析 |
二、亲和力的科学内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词义解析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 |
三、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旨归 |
一、对科学理论的认同和信仰 |
二、在实践中的坚守和践行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理论视域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心理学、教育学视域中的亲和力理论 |
一、心理学视域的亲和力论述 |
二、教育学视域的亲和力论述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亲和力思想教育资源 |
一、“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 |
二、“人是万物之灵”的主体意识 |
三、“事异备变”的创新精神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与生成机理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要素的结构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亲和力 |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 |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亲和力 |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
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亲和力 |
六、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亲和力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机理与启示 |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机理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机理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调查问卷的频率分布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结果频率分析 |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基本原则和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高举旗帜、明确方向”的原则 |
二、坚持“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原则 |
三、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 |
四、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
一、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
二、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三、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四、坚持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顶层建设: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
一、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重要性 |
二、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策略 |
第二节 主体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 |
一、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亲和力的提升途径 |
第三节 基础建设: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
一、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必要性 |
二、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 |
第四节 机制建设: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 |
一、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 |
二、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大学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国家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 |
二、高校重视: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路径 |
三、学生体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待改善 |
四、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三、教学效果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现象图析学理论 |
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 |
三、阿斯汀的I-E-O模型 |
四、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校一般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
一、高校一般课程教学效果内涵研究 |
二、高校一般课程教学效果现状研究 |
三、影响高校一般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研究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内涵研究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现状研究 |
三、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关切点和推进点 |
一、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 |
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和本研究的切入点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假设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框架 |
二、实证数据收集和处理 |
三、质性访谈的设计 |
第四章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状态 |
第一节 全国整体层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状和特征 |
一、全国整体层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状 |
二、全国整体层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特征 |
第二节 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征分析 |
一、性别差异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征 |
二、父亲文化程度差异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征 |
三、母亲文化差异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征 |
四、生源地差异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征 |
五、家庭经济状况差异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征 |
第三节 基于院校变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征分析 |
一、不同院校类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征 |
二、不同年级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征 |
三、不同科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征 |
第四节 研究结论的验证和讨论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状态 |
二、研究发现和相关讨论 |
第五章 各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教学内容感知的基本特征 |
二、教学方法感知的基本特征 |
三、教学水平感知的基本特征 |
四、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特征 |
五、学生认知程度的基本特征 |
六、学生学习态度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
一、各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设计 |
二、各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论的解释和讨论 |
一、教师因素的基本特征 |
二、学生因素的基本特征 |
三、研究发现和相关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状态分析结论 |
二、各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和建议 |
一、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与教学效果状态的认识 |
二、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人性化发展 |
三、以创新为抓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 |
四、以科研为重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
五、以现实为基点,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六、以引导为核心,端正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认知程度 |
七、以需求为重心,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学习态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职业道德概述 |
1.2.1 职业道德内涵 |
1.2.2 职业道德的特征 |
1.2.3 旅游专业相关职业道德规范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括 |
1.3.3 国内外综述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2.1 调研基本情况 |
2.1.1 调查对象 |
2.1.2 问卷设计 |
2.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2.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2.2.2 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2.3 访谈调查结果及分析 |
2.3.1 学生访谈结果及分析 |
2.3.2 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3章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高职生对职业道德教育认知现状与企业需求存在偏差 |
3.2 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 |
3.3 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单一,缺乏专业针对性与吸引力 |
3.4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4章 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对策审思 |
4.1 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 |
4.1.1 高职生自觉提升职业道德认知水平 |
4.1.2 学会自我调整,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
4.1.3 努力追求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 |
4.2 调整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结构 |
4.2.1 调整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
4.2.2 重视隐性课程建设 |
4.2.3 将行业职业道德标准纳入教学内容 |
4.3 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 |
4.4 建立更为全面的考评机制 |
4.5 形成职业道德教育合力 |
4.5.1 发挥家庭美德影响力 |
4.5.2 引进优质资源进校园,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B 用人单位关于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C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10)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学新生教育 |
2.1.2 思想政治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相关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2.3 其它相关理论 |
第3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 |
3.1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演变史 |
3.1.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史 |
3.1.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史 |
3.2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3.2.1 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我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为首要目标 |
3.2.2 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标 |
3.3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3.3.1 以帮助新生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型为首要目标 |
3.3.2 以促进新生获得个人的成功为最终目标 |
3.4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异同及原因 |
3.4.1 最终目标层面的异同及原因 |
3.4.2 具体目标层面的异同及原因 |
第4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 |
4.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4.1.1 新生适应性教育 |
4.1.2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
4.1.3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 |
4.1.4 基本道德规范和优良品质教育 |
4.1.5 心理健康教育 |
4.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4.2.1 新生转型和适应性教育 |
4.2.2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4.2.3 共同体意识培养 |
4.2.4 社会责任感教育 |
4.2.5 个人品质教育 |
4.2.6 创新能力培养 |
4.3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异同及原因 |
4.3.1 知识理论的告知和能力的培养之别 |
4.3.2 道德规范和品质培养之别 |
第5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比较 |
5.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 |
5.1.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 |
5.1.2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 |
5.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 |
5.2.1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 |
5.2.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 |
5.3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异同及原因 |
5.3.1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异同及原因 |
5.3.2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异同及原因 |
第6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
6.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
6.1.1 政治因素对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1.2 经济因素对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1.3 文化因素对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
6.2.1 政治因素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2.2 经济因素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2.3 文化因素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7章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及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借鉴 |
7.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 |
7.2 我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和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部分高校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 |
7.2.2 我国高校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7.3 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借鉴 |
7.3.1 更多关注学生个体,更注重能力和品质培养 |
7.3.2 加大体验和实践力度,使教育途径更丰富多样 |
7.3.3 实现教育的全程化和全员化 |
7.3.4 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提供有效的领导保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浅议高校一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主旋律歌曲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以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为例[D]. 张原.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东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J]. 吴斌. 青海教育, 2020(12)
- [4]理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D]. 葛长捷.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D]. 曹阳.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刘雅歌. 郑州大学, 2020(02)
-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D]. 屈桃.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大学生的视角[D]. 陈璐蓉. 厦门大学, 2019(08)
- [9]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专业为例[D]. 许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10]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 吕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