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基督教圣经专科学校(论文文献综述)
杨洋[1](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指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王雅琪[2](2020)在《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麻疯作为一种古老且不知起因的慢性传染病,自古以来民众始终缺乏科学的认知,认为其代表了最深重的罪,态度多为歧视、偏见与排斥。晚清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受到基督教信仰影响,首先在中国开办麻疯院开展麻疯救济活动,并在救济中传播福音,因此传教士是近代麻疯救济事业的主要推动力量。民国之后,上海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各种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此同时,中国教会的中坚分子受到非基督教运动的冲击,期望代替西方传教士担负起近代麻疯救济的重任。最终在基督教信仰、民族主义诉求以及教会本色化的多重作用下,中华麻疯救济会应运而生,打破了传教士在麻疯救济事业中的垄断。救济会的成员多为教会中坚分子与具有西方留学背景的医学精英,主要来自于青年会与中华医学会,组织结构模仿青年会的董事制与干事制。这套组织架构及公开透明的征信机制是救济会得以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作为近代唯一全国性的麻疯慈善机构,中华麻疯救济会自成立之始即着手开展麻疯救济工作,特别是1926至1943年,充分利用其核心地位,进行舆论宣传与实际慈善救济活动,并在救济中与政府频繁互动,极力呼吁当局重视麻疯问题,遗憾的是由于时局不稳、财政困难,政府并未回应救济会提出的各项建议。中华麻疯救济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社会与政府对于麻疯救济事业的关注,努力为麻疯患者摆脱“污名”,促成了近代中国麻疯救济方式由重隔离向重治疗的方向转变。但救济会在资金管理、组织运作等方面也存在不少不足。由于经费来源有限且主要依靠与美国麻疯救济会的补贴,救济会不可避免的陷入经费不足的尴尬境地。最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完全切断了国外资金来源,而国内捐款也受到战争影响,加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及缺乏政府的支持,救济会主导的铲除麻疯运动不可避免的走向失败。对中华麻疯救济会组织机构、运行及救济方式的研究可以为今后建立类似慈善机构提供历史借鉴,推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
王荷池[3](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皓生[4](2018)在《国内新闻》文中提出基督教全国两会消息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委员会主任陈逸鲁牧师主持,首先回顾2017年的工作,并对各神学院校的招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神学教育委员会2018年将推动神学院校课程设计、教师职称评审等工作;在推动基督教中国化等方面也将采取一定举措。
韩露健[5](2016)在《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基督教作为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在传入中国之后,其文化和音乐也随之而来,在和中国文化融合了一千多年后,产生了许多新的事物,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就是其中的典型。今天的中国大陆,基督教的传播非常广泛且传播力度仍然在不断加大,与此相适应的表现是基督徒的数量迅速增加,教会音乐也越来越普及化,因此研究教会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本文将从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历史沿革、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生存环境、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存在方式、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基本思想等方面入手,期望通过对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现状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研究,从总体上分析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来源、构成、存在方式、思想潮流等多方面的问题,深度把握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现状、流变及发展动向,揭示基督教文化如何通过音乐来维系历史、融合改变,从而将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现状尽量全面地呈现出来,进而对中国教会音乐的实践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郭柳生[6](2015)在《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文中指出美国传教士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所遗留的《贝德士文献》(Bates ’ Paper)是中国基督教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重要史料。《中国基督徒名录》(Bates’List)作为文献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为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人物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在修订和补充基督徒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人物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和重新认知这个特殊群体,这对推动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大有裨益。通过对中国基督徒精英的性别、家庭、地域、活动年代、所属教派、教育经历与职业选择等基本信息的量化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这个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1)男女比例悬殊,精英信徒以男性为主;(2)主要出身城乡普通家庭,尤其是第一代基督徒几乎全部出身贫苦或耕读之家;(3)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等通商口岸地区,在地域上呈现从沿海--内陆--边疆依次递减的分布特点;(4)主要活跃于清末民初及二十世纪前半期,1949年后受制于政治环境而归于沉寂;(5)在教派归属上,主要分布在圣公会、卫理会、长老会、公理会等英美差会,同时在本色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华基督教会日益显示重要地位;(6)大多数基督徒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又以教会大学毕业生居多,留学欧美、日本的高等学府的亦不在少数,知识素养普遍很高,是近代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7)在职业选择上具有多样性和现代性,活跃于军政、文化教育、宗教、新闻出版、工商、医疗卫生、财政金融、司法、工程建筑等各界,并成为这些新兴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取得了在当时条件下令人赞叹的成就,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推动了社会发展,对民国时期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总而言之,对中国基督徒的认知不能再停留在片面的"吃教者"形象,而应站在本土视角和现代化视域下重新审视他们与近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修正或补充他们在近代社会上的群体面相,从而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新认知。
刘影[7](2012)在《爱与信仰——江苏基督教慈善现状之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质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部分基督教会做了详细访谈,通过收集来的资料我们从慈善理念、慈善形式、项目管理、目标人群及资金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我们初步发现,部分教会社会服务开始从慈善到公益的转变,慈善活动的制度化、专业性以及创新性得以彰显。
马光霞[8](2012)在《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监理会自1848年派传教士来华传教,至1939年并入卫理公会,在长达九十余年的时间里,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庞大的教会事业和具有多重功能的基督教社区,通过与当地社会复杂的互动交往,形成了兼具近代性和地方性的鲜明特点。早期来华监理会教士之间的传教理念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其中尤以蓝柏和林乐知为代表,不过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此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是各自践行自己的主张。蓝柏的活动为日后监理会布道事业的发展培养并储备了一大批神职人员,奠定了苏州作为传教大本营地位的基础;而林乐知从“直接布道”转向“间接布道”,“走上层路线”,为监理会在华事业勾勒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中华年议会成立后,监理会各项事业走上统一发展的轨道,林乐知的传教方略得以逐步实施。文教方面,《万国公报》成为晚清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报刊,也成为了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启蒙读本。东吴大学等一系列学校的开办表明监理会已建立起独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华美书坊到华美书馆进而到协和书局,监理会文字事业也逐步走向正轨。医疗卫生方面,监理会先后建成博习医院、湖州福音医院和常州武进医院等现代医院,同时开展医学教育、卫生防疫等工作。专业化的内在诉求使监理会医疗事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彰显出来,进而使教会与地方社会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妇女事业是在美国监理会海外女差会部直接管理下发展起来的,自1878年首位女传教士来华至1939年为止,监理会的妇女事业逐步在布道、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内开展。当地妇女在女传教士的影响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由家庭妇女变为职业妇女。在中西女塾等女子学校中,妇女的性别(gender)意识和时代特质开始凸显出来。无论从派遣传教士的人数还是从差会本部的财政拨款来看,监理会都远远算不上是一个实力超群的传教组织,但它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在近代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究其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固然是影响监理会在华事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但江南传统社会和新上海两大地方性元素实际为监理会在华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和物力支撑,而“上海财源”对监理会各项事业的开办和维系尤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晓望[9](2010)在《刊中新闻》文中指出1会议·活动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交流会在沪举行基督教全国两会于2010年11月2日至4日,在上海新苑宾馆召开了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交流会,交流会为各神学院校的负责同工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各神学院校的管理水平。
晓望[10](2010)在《刊中新闻》文中提出1会议·活动"中国基督教旧约课程研习交流会"在金陵协和神学院召开为提升各神学院校旧约课程的教学水平,为教学经验提供交流平台。基督教全国两会于2010年7月13日至16日,在金陵协和神学院举办了"中国基督教旧约课程研习交流会"。
二、江苏省基督教圣经专科学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基督教圣经专科学校(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民众态度:迷信、歧视与漠视 |
第二节 学术综述 |
第一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起源及成立经过 |
第一节 麻疯问题之概况 |
一、麻疯简况 |
第二节 中华麻疯救济会成立背景 |
一、基督教信仰及福音医学之传播 |
二、民族主义之诉求 |
三、实践教会本色化 |
第三节 救济会成立经过 |
第二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组织结构及经费收支 |
第一节 信仰、医学与慈善:救济会的人员构成 |
第二节 现代性特征:救济会的组织结构 |
一、董事制 |
二、干事制 |
三、分权与制衡 |
第三节 救济会的经费收支 |
一、经费筹措 |
二、经费运行 |
三、总体收支概况及特点 |
第三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与麻疯救济事业 |
第一节 麻疯救济中的舆论宣传 |
一、《麻疯季刊》的创办及其宗旨 |
二、身体力行:邬志坚主导的各项宣传活动 |
三、救身与救灵 |
第二节 麻疯救济之实践活动 |
一、麻疯病院的组建及援助 |
二、以中华麻疯疗养院为个案考察 |
三、召开全国麻疯大会 |
四、对政府之吁请 |
第四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之影响 |
第一节 麻疯救济会之贡献 |
第二节 麻疯救济中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时空范畴界定 |
三、相关概念解释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
一、学堂数量比较 |
二、学堂建设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一、学校数量比较 |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国内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各地消息 |
学习培训 |
社会服务 |
院校动态 |
综合短讯 |
圣职按立 |
(5)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主要文献 |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 |
(二) 国内学者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本表述方式 第一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基本概念 |
一、何为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 |
(一) 基督教 |
(二) 中国基督教 |
(三) 基督教音乐 |
(四)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 |
二、几个通行的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犹太教 |
(二) 天主教 |
(三) 东正教 |
(四) 新教 |
三、小结 第二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历史沿革 |
一、历史沿革 |
(一) 唐朝时期的初传 |
(二) 元朝时期的再传 |
(三) 明朝时期的三传 |
(四) 清朝时期的四传 |
(五) 民国时期的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 |
(六) 建国以后的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 |
二、小结 第三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分类 |
一、题材及体裁 |
(一)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题材 |
(二)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体裁 |
二、赞美诗 |
(一) 外国传教士所编中文赞美诗 |
(二) 《民众圣歌集》 |
(三) 《普天颂赞》 |
(四) 《赞美诗(新编)》 |
(五) 少数民族语言赞美诗 |
(六) 其他赞美诗 |
三、灵歌 |
(一) 黑人灵歌 |
(二) 书面灵歌 |
(三) 即兴灵歌 |
四、圣乐 |
(一) 正式礼仪音乐——弥撒曲 |
(二) 普通敬礼音乐 |
(三) 宗教音乐 |
五、合唱 |
(一) 西方基督教合唱音乐 |
(二) 中国基督教合唱音乐 |
六、民间圣歌 |
(一) 民间音乐改编的圣歌 |
(二) 流行音乐改编的圣歌 |
(三) 基督教网络歌曲 |
七、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特征分析 |
一、调式调性及节拍 |
二、曲式结构 |
三、歌词分析 |
四、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演唱及演奏方式 |
一、演唱 |
(一) 独唱 |
(二) 领唱 |
(三) 齐唱 |
(四) 重唱和多声部合唱 |
(五) 表演唱 |
二、演奏 |
(一) 独奏 |
(二) 伴奏 |
(三) 合奏及齐奏 |
三、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基本文献 |
一、圣乐作品类 |
(一) 大型圣乐作品简介 |
(二) 赞美诗集简介 |
(三) 其他作品 |
二、研究着作类 |
(一) 关于基督教音乐宗教学等方向的研究 |
(二) 关于基督教音乐的神学、神性的研究 |
(三) 基督宗教音乐介绍 |
三、研究性论文 |
(一)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研究 |
(二)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研究 |
四、学术杂志 |
五、小结 第七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创作与研究 |
一、基督教音乐创作者 |
(一) 赵紫宸 |
(二) 马革顺 |
(三) 黄安伦 |
(四) 其他基督教音乐创作者 |
二、基督教音乐研究者 |
(一) 杨荫浏 |
(二) 王神荫 |
(三) 纪哲生 |
(四) 其他基督教音乐研究者 |
三、小结 第八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基本理论思想 |
一、20世纪之前的重要神学思想 |
(一) 正统路德派神学思想 |
(二) 天主教神学思想 |
(三) 新教神学思想 |
二、20世纪之后的主要神学思想 |
(一) 卡尔·巴思的神学思想 |
(二) 美国的新教神学 |
(三) 天主教神学的新的方向 |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
一、硕博论文 |
二、期刊文献 |
三、着作 |
四、赞美诗集 附录一:部分大陆地区无版、停版基督教音乐着述(封面) 附录二:《赞美诗(新编)》精选80首 谱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后记 |
(6)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1、贝德士及其《中国基督徒名录》的研究 |
2、包克强关于民国基督徒精英的研究 |
3、中国基督教史的量化研究 |
4、海内外关于中国基督徒的研究 |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研究困难 |
1、创新点 |
2、研究困难 |
第一章 贝德士与《中国基督徒名录》 |
一、贝德士生平 |
二、《中国基督徒名录》介绍 |
(一) 《名录》的内容、来源 |
(二) 《名录》的局限性与研究价值 |
三、《名录》的人数界定与数据采集 |
(一) 《名录》的实际辑录人数 |
(二) 研究数据的采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督徒精英基本背景分析 |
一、性别比例 |
二、家庭出身 |
三、地域分布 |
四、活动年代 |
五、所属教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督徒精英受教育情况分析 |
一、受教育程度 |
二、国内教育 |
(一) 高等教育 |
(二) 传统教育与近代初、中等教育 |
三、留学教育 |
(一) 留学国家 |
(二) 留学教育:以美国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督徒精英的职业选择 |
一、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职业分布 |
二、基督徒教育工作者 |
三、军政界基督徒精英 |
(一) 早期基督徒革命者 |
(二) 民初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基督徒官员 |
四、神职人员与教会机构工作者 |
五、其他基督徒精英:新闻出版、工商、医疗卫生等 |
(一) 新闻出版界基督徒精英 |
(二) 基督徒商人 |
(三) 医疗卫生界基督徒精英 |
本章小结 |
结语:重新认识中国基督徒 |
一、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群体特征 |
二、基督徒精英与中国现代化 |
三、基督徒精英与中国基督教本色化 |
四、历史的遗产:1949年以后的中国基督徒精英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基督徒名录》(中文修订版) |
附录二:贝德士大事年记 |
后记 |
(7)爱与信仰——江苏基督教慈善现状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结果 |
(一) 慈善理念 |
(二) 慈善形式 |
(三) 项目管理 |
(四) 援助内容 |
(五) 资金来源及管理 |
(六) 援助对象 |
(七) 宣传 |
(八) 其他形式援助 |
六、讨论 |
(8)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背景 |
第一节 国际背景及国内背景 |
第二节 “监理会的世界” |
第二章 以传教士为主体的早期宣教(1848-1885) |
第一节 林乐知来华前的早期教会 |
第二节 林乐知传教思路的变化(1861-1885) |
第三节 地方社会与教会 |
小结 |
第三章 本土教会的建立和发展(1886-1939) |
第一节 “三自”理论与本色神学 |
第二节 监理会与“本色化运动” |
第三节 监理会在华布道事业及其经济来源的变化 |
第四节 慕尔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理会在华文教事业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监理会文教事业(1886-1911) |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前后的林乐知与《万国公报》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监理会文教事业(1912-1939)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理会在华医疗卫生事业 |
第一节 医学传教的范例及条件 |
第二节 监理会在华医疗卫生事业的拓展 |
第三节 博习医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监理会在华妇女事业 |
第一节 背景 |
第二节 “基督教家庭”的营造 |
第三节 “妇女的工作为妇女” |
第四节 由配角转为主力的中国女信徒 |
第五节 中西女塾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江苏省基督教圣经专科学校(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D]. 王雅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4]国内新闻[J]. 皓生. 天风, 2018(03)
- [5]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现状研究[D]. 韩露健.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D]. 郭柳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7]爱与信仰——江苏基督教慈善现状之实证研究[J]. 刘影. 世界宗教文化, 2012(06)
- [8]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D]. 马光霞. 山东大学, 2012(05)
- [9]刊中新闻[J]. 晓望. 天风, 2010(12)
- [10]刊中新闻[J]. 晓望. 天风,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