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表”是一种资格——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贾绍俊[1](2021)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执政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党团结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得以巩固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主体、建设内容、对象主体、话语体系、实现目标等方面都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一般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区别。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集中体现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性掌控和全面性领导上,体现为要从整个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上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从理论和价值维度来看,加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是保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其“生命线”作用的内在需求,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条件、重大任务和基本路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从微观角度来讲意味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吸引力、阐释力等话语能力建设的增强,从中观来讲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加强,是党的领导能力特别是思想文化宣传教育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然而进一步从宏观来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始终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建构和建设的中心目标。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讲,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党性修养,提升综合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增强,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乃是功在当今、利于千秋的大事情,必须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话语研究的以往理论经验来看,话语权具有流变性的典型特征,执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更是受到其自身执政能力、执政合法性的直接影响,与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话语权建设的主体自觉等息息相关。从历史维度来看,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历程可以看出: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合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够保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自我革命,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才能够获得政治保证和关键主体力量;只有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实现话语传播多样化和话语践行的示范化,才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找准着力点。遵循这些经验启示,针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呈现的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中国共产党需要在巩固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上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指向的人民性、话语体系的科学性、话语传播的自觉性,通过整体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为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发展提供主体保障。本研究正是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分析相结合,坚持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相统一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借鉴国内外话语研究的成果和智慧,遵循理论、历史、现实、问题和对策的研究理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推进提供一定的学理支持。
刘燕妮[2](2019)在《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治理”成为中国政治的核心话语之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上的全新理念,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研究的重要范畴。地方是民众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民众利益诉求表达和利益矛盾的集中地,倡导国家治理议题必须关注地方治理水平和治理绩效。地方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环节。打造中国特色的地方治理,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因此要将党的领导与建设嵌入到地方治理中。我国地方治理转型是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角色,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基础性论述及国家回归社会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地方治理变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社会是两个重要的行为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构与互动样态必然深刻影响着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因此,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构成了地方治理的重要论域。本文在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探讨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对推动地方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自产生以来深深地扎根于社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的执政党和领导党,并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党始终保持和传承了扎根于社会、依托于群众的优良传统。因此党社关系问题(或其所包含的党群关系)长期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从历史维度看,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始终在政党-国家-社会三者互动关系及架构中运作并寻找平衡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中国社会整体变迁的宏大背景下,我国党社关系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同构化”、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分离”关系形态的发展变革。地方治理现代化为我国党社关系建构提供了新逻辑和新思维。但不可否认,当前党社关系的互动方式和存在样态与地方治理现代化尚存在一定张力,表现为党的社会基础出现弱化的风险、党服务社会功能转型滞后、党与社会沟通出现脱节现象以及党在社会主体性发展中的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剖析党社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党社会基础的变化、地方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地方党组织与社会民众之间平等民主的话语秩序尚未建构、地方党组织社会化失衡等因素。本文对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研究基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证,一方面从党这一主体要素切入,提出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引领与培育。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已逐渐脱离国家权力的控制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但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社会组织化程度、自治水平较低,广大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及应具备的公民意识、公民精神还不适应我国现代治理变革。为此,在地方治理框架下,党社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引领与培育社会,促进社会相对独立自治体系的形成,培育现代公民、培育社会生活共同体价值规范、支持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进程,建立政府与社会协作共治的平台和机制,以适应治理现代化这一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和政治规划需求。另一方面从社会这一主体要素切入,提出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表现为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权能的增益与制约。当前中国社会主体性觉醒对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公共利益、回应民众诉求、推动民主政治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地方治理中,社会的公益性、志愿性等道德精神与品质能够克服党的决策忽视民众意愿,或是出现阶级利益倾斜的取向。同时,现代社会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具有公益性、民间性、自治性等优势,在代表和维护特定群体利益、整合社会资源、汇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对党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另外,社会转型带来公民权利的增长和发展,强化了公民权利对党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实现地方党权授予和行使的人民性,进而优化地方治理。依据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党社关系基本内容深入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地方治理中党全面领导下的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党的全面领导是“服务与协商”党社关系模式的基本原则和政治前提,两者表现出互促共强的有机统一性。地方治理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责任、回应、参与等精神理念极大地凸显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回归,党服务社会是地方治理中党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内容,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体现。协商为民众参与地方治理提供了广阔平台,党社协商契合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要义,在地方治理中,有利于党与社会的广泛合作、党与社会的对话沟通和党有效集中民意,是党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机制。
林婷[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犹如生态环境对于生命体的价值维度一样,党内政治生态对于党的政治发展、党组织的有序运行和党员的政治实践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是党执政文明的体现,也是国家政治进步的要件。在新时代的历史时空领域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面临着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胜利格局下成就与问题并存以及国际与国内形势变化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境遇。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时代任务,既巩固现有已取得的成果,防止老问题的“死灰复燃”,又进一步辨识新问题,从根源上寻求有效的治理路径和方法,破解党内政治生态治理难题,是当前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目标下,党的建设必须予以审慎思考和着力解决的一个时代问题。在开创党内政治生态治理“全面升级”新局面的目标导向下,研究从理论解析、思想溯源、历史梳理、现实分析、问题呈现、归因解读、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学理分析上,对党内政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党内政治生态的价值标准。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党内政治生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源流,厚实党内政治生态的思想基础,并研究国外政党治理党内政治生态的文明成果予以借鉴。在实践追索上,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梳理了建党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发展轨迹,提炼有益的历史经验。基于党内政治生态的现实基础,在以案例分析为现实依据的前提下,揭示了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中存在价值观念系统“个别退化”、环域系统“局部污染”、生命系统“亚健康”和权力系统“部分失衡”等突出问题。且从根源上剖析了这些问题是思想因素、制度因素和相关外部因素共同使然,进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方案。研究立足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既注重从党内政治生态生成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上的建构,又注重从党内政治生态的现实考察进行实践上的探索,致力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工程的有效推进需要从治理对策的设计思路上寻求突破。形成“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结合的治理路径、“修复重构”与“净化优化”并行的治理手段、“阶段整治”与“长期治理”联合的治理机制、“主体治理”与“客体治理”贯串的治理方式相结合、相统一的综合治理思路。在具体的实施上需要在坚持“思想治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总基调下遵循系统思维,多措并举,向目标发力。通过加强党内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形成良好的作风氛围,促进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通过强化党内体制制度建设,增强党执政体系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保障党内政治生态的稳定性,保证党内政治生态平衡有序;以提高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能力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机制为“双重引擎”,确保为党内政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最终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海晏河清”的理想境界。
杨四海[4](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王宝鑫[5](2018)在《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青年”这两个字总是与未来联系在一起,高校能否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关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联合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其中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作为排在首位的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平台和重要阵地,怎样在新的历史机遇之下为党在新时代培养好青年一代,怎样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自觉践行者、坚定扞卫者,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文本研究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解决以下五个基本问题:一是解析“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什么”问题。重在厘清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本质内涵,即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历史使命,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标识,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基本要求,信仰坚定、素质过硬、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解决“为什么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及其历史必然性”问题。重在探究各历史时期党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思想发展、实践内容,全面总结和把握建党以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三是解析“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时空坐标及其现实价值”问题。重点剖析当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与严峻挑战,明确新时代背景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实践性机遇、开放性机遇及发展性机遇。四是解析“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的系统运行”问题。围绕“真懂”“真信”“真用”等突出问题,重点探析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运行机理,包括传播转化机理、教育信任机理、主体接受机理。五是解析“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如何科学实现”的问题。重在分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方法进路、实践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而构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实现路径。
许徐琪[6](2018)在《关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的政治话语,在这一政治话语指导下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内的认同度,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促进了世界现代化路径的多样发展,打破了“历史终结论”的谎言,促进了全球话语体系的多元发展,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如果能在全球话语体系中以有效的方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释好,赢得国际国内的普遍认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这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一项伟大贡献。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优秀传统,再加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已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造成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当今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这种与世界分享发展成果的能力与实力。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3),一些西方国家正在寻求一套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的发展理论,越来越多的国家欢迎中国走出去,希望能从繁荣崛起的中国分享到他们所渴望的利益。因此,中国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与其他国家一起探索人类社会更为顺畅的发展道路。历史和实践都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正能量话语不仅应在全球话语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应发挥其国际性影响力。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提升在国内国际两个范围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集中表现在:话语主体的能力有待提高,话语内容有待创新发展,话语平台的效用有待发挥,话语外部环境存在一定障碍。特别是当前一些西方国家打着所谓的“全球话语”和“普世价值”的幌子蒙蔽世人,企图向世界各个角落侵蚀扩张,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一方面“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另一方面,要努力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最终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要让漫漫荆棘之路开出点点繁花,需要超凡的智慧、勇气和力量。本文从强化话语主体提升执政形象、优化话语内容提升话语质量、搭建话语平台传播中国声音、展示话语权力贡献中国力量等四个层面,讨论了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以期成为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引玉之砖。
何东亚[7](2018)在《人民主体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主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本文按照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问题到原因、从目标到对策的逻辑思路,分导论和正文四章五个部分,对人民主体理念的逻辑进程、深刻内涵和实践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等,展开分析研究。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原则方法和研究难点及可能创新点。选题依据从政治依据、实践依据、理论依据三个方面阐述,说明选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题目选择的立足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与人民主体概念及理论相关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根据国内外关注重点的不同,综述的重点和方向也不尽相同,比如,国内侧重于“人民”、“人民主体”的概念综述,国外则更多关注“人民主权”相关理论的评述。研究的原则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原则、人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研究方法包括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相结合、重点分析与一般叙述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相结合等。研究难点主要是研究跨度大,理论分析难和实践推进方面较难驾驭。研究的可能创新点主要在选题、思路和观点方面,比如从存在论意义、价值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三个角度来论证人民主体理念的意义,又比如从人民权利有切实保障、人民平等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人民能够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三个方面概括人民主体理念实现指标和基本要求,再比如提出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方面推进人民主体理念的实现对策等。人民主体理念的逻辑演进,主要厘清人民主体理念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发展路向,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本思想及西方思想史上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介绍了西方人民主权的实现形式和原则,重点是对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加以阐释,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代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丰富的人民主体思想,比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原则;坚持人民立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根本原则等,为研究人民主体地位提供了基本的理论遵循。文章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概念及结论主要集中在第二章对人民主体理念基本概念的理论分析上。“人民”包括递进的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人。“非人民”是极少数人,除“非人民”之外的都是“人民”。第二层含义是强调人类现实生活实际承担者----广大的普通劳动者。第三层含义,在中国现阶段,主要是指每一位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除外)。通过对人民主体理念相关概念的阐释,得出人民主体理念的核心要义:人民当家作主,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在对人民主体概念的核心要义阐释中,力图理清人民主体理念与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之间的关系。本文还从三个维度阐释人民主体理念的意义:从存在论意义上看,人民是生产力的主体,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理想社会的基础结构;从价值论意义上看,人民是价值的主体(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享用的主体),人民的价值具有多样性,社会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认识论意义上看,人民是最重要的认识主体,人民的认识推动着人民的实践。人民主体理念的实现,要求人民权利有切实保障、人民平等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人民能够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对标人民主体理念实现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实践历程,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巩固,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人民权利保障不到位、人民参与作用发挥不够、人民监督制衡权力效能不足。主要原因是:官本主义的封建思想尚未完全肃清、利益格局固化的瓶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存在边缘化的可能。人民主体理念的实践推进路径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标。首先人民主体理念的实现,要积极发挥人民自身的能动性:通过教育培养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人民的自主素质;通过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提高人民在政治实践中的自主能力;通过健全民主法制,保障人民获取自主权力,使体现人民主体地位的宪法和法律得到切实贯彻和实施。其次要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积极创造人民主体理念实现的社会条件:大力发展经济,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分权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积极发展人民民主,解决好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存在问题,增强政治发展活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的精神自由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实现。最后提出人民主体理念的实现关键在于处理人民与执政党的关系。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且通过依法治国把二者统一起来。
朱勇[8](2018)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伦理学的意义上,处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快速过渡和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已经凸显的所谓“现代性危机”,主要表现为道德失范和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失序,这给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整合及利益整合带来极大挑战。伦理是政治的一种属性,执政与伦理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执政伦理是指执政党在掌握国家政权后,基于特定的政治目的而在处理一系列重要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执政者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执政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通过执政党的价值取向与制度的价值追求以及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言行影响着社会伦理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治理有着巨大的影响。执政党必须从价值伦理、制度伦理和主体伦理三个执政伦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入手,积极构建起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客观实际的执政伦理体系,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核心要义和根本价值所在,是执政党保持执政地位的基本前提。面对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客观现实,坚持为民价值伦理的必然要求是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积极整合当前社会多元而复杂的利益格局,妥善处理利益矛盾和冲突。为此,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认识现实利益问题,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必须建立和完善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在内的利益协调机制。制度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蕴含于具体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中的制度伦理由此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形成并发挥促进自由与平等、实现社会公正并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民主与法治进步的制度体系。自由与平等是执政党主导和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是推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公正与和谐是社会制度创新和发展的价值取向,既是评价社会结构与制度运行的伦理价值尺度,也是实现社会自由与平等的基本保证。民主与法治既是执政党执政的基本原则与方略,也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基本条件。这三方面的制度伦理基本原则既相互独立,有各自不同的基本内涵及具体要求,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保证,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伦理体系,是制度公共性与合理性的来源与保证。忠诚、为民、务实、担当、清廉是执政党成员应当具备的五种基本道德要求。执政主体的德行养成要着重在加强个体修为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个体要加强理论学习,陶冶道德情操,推动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制度要从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内监督、严格执行党的廉洁从政规定上来规范养成。执政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执政主体的道德自觉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与必然选择。这种道德自觉,具体表现为执政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从严管党治党的清醒认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密切党群关系的认识四个方面。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伦理与执政的内在关联作为理论视角,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重大实践活动进行梳理和阐释的基础上,对执政伦理的基本特征、功能、基本组成内容及形成途径等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及分析探讨。
赵文铎[9](2017)在《新形势下中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做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始终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青年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信任,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新形势下,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化,青年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信仰正遭受着过度的物质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冲击,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竞相争夺青年一代,企图弱化他们的民族意识和主权观念,冲淡他们的忠诚信仰和爱国情感,给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带来了严重挑战。因此,如何推动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研究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然而,目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对其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比较法对新形势下中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深入探讨了忠诚、政治忠诚、政治忠诚教育的科学内涵,全面考察了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并在分析了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时代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目标指向、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以期待为忠诚可靠的社会主义新青年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公忠文化的传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论文共分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本部分主要从党的青年事业的健康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等层面阐述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研究的背景,并指出本选题的研究意义。然后,重点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体态势、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交代,最后对本研究的创新点进行概要说明。第二章是“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本范畴的一般性分析,主要界定和阐释本研究的三个基本概念,首先在探讨忠的含义、诚的含义、忠与诚的关系基础上明确忠诚的基本意涵,辨析忠诚的相关概念,并分析忠诚的现代意蕴,进而阐述政治忠诚的文化渊源、基本意涵和基本维度,最后以政治教育为进路界定政治忠诚教育,并分析其独特品性,试图从全方位、多角度梳理和界定这些基本概念;另一是在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治忠诚思想的基础上,以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核心的相关论述为主线阐明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忠诚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从而为本研究奠定价值基调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是“中外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启示”。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重新审视和发掘有益于现代政治治理实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德观念与忠德教化的精神资源,首先考察中国传统政治忠诚观念的历史演变,继而从天人关系、公私关系、忠孝关系中探讨中国传统忠德教化思想的一些规律性特征,最后总结凝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精华;另一是合理借鉴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近现代国外典型国家政治忠诚教育思想和实践,首先梳理西方古代文化中政治忠诚观的嬗变,然后在概述近现代国外典型国家政治忠诚教育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当代西方政治忠诚教育思想中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最后指出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基础的当代西方政治忠诚思想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困境,从而凸现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政治忠诚观的独特价值。第四章是“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时代状况”。本部分主要立足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现实,首先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背景下分析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继而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实践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总结这一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基本经验,最后从教育目标、内容、途径等要素层面分析影响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问题。第五章是“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本章分为三个部分:鉴于政治忠诚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阶级性、历史性、合目的性特征,首先探讨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目标和内容确立的政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及主体性原则;基于忠诚的情感、意识、行为三个核心要素维度的考虑,具体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情感态度目标、思维价值目标和行为实践目标;为了引导青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及从不同层次提升青年的基本政治素养,主要从三个层面构建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内容结构体系:一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教育为主导性内容;二是以中国精神教育和理性爱国教育为基础性内容;三是以政治担当教育和公恩意识教育为拓展性内容。第六章是“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路径选择”。鉴于青年干部和青年学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重点腐蚀的对象,本章分为两部分分别对青年干部和青年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途径进行分析,以提高针对性。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加强青年干部政治忠诚教育的实践路径如下:一要利用和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学习渠道强化理论培训;二要发挥革命先辈、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三要抓好关键少数、重要时机,切实在提高教育实效上下功夫。新形势下改进青年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路径思路如下:把突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点、拓展公忠文化熏陶的载体、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等多个途径紧密结合起来,使青年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得到升华,以提高教育效果。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借助天与人、公与私、忠与孝等伦理关系来分析基本概念的文化内涵和主要特征,深化了对政治忠诚教育主题基本范畴的研究。对忠诚、政治忠诚基本范畴的科学性认识是政治忠诚教育主题研究的元问题。而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现有成果大都停留在对基本含义的简单演绎,鲜有在特定的伦理关系中去把握这些概念的文化内涵和主要特征,导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概念使用和理解的随意性。本研究则借助天人关系、公私关系、忠孝关系等道德关系来讨论忠诚、政治忠诚的文化渊源和践行理路,主要是考虑到这些道德关系宰制与规约着人们的忠德行为和忠德实践,影响着忠德观念的历史建构。第二,以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为基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先进性和历史进步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价值研究的理论视野。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是本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其先进性的理论论证是研究的关键。而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价值研究主要依托于“忠于无产阶级政党、忠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忠于劳动群众的利益、忠于共产主义事业”这样的固有范式,本研究为了更加凸显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独特优势,立足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以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为前提和旨归,显然比诉诸于压抑人的主体性、牺牲人的个性自由去实现统治者的统治秩序的传统政治忠诚观更为进步。第三,从忠诚品质的情感、意识、行为三个核心要素维度对新形势下中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目标进行了系统化研究,拓展了相关研究的视角。忠诚可靠作为我国青年教育的核心目标,已经被确立为教育法规。然而,学术界对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具体目标讨论不多。新形势下,传统的理想型、期待型的静态目标已经很难有效引导青年的思想和行为,本研究注重主体的能力素质结构探究,以目标的动态性和结构性为指向,基于忠诚的情感、意识、行为三个基本要素维度的考虑,具体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情感态度目标、思维价值目标和行为实践目标,为广大青年自觉坚守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政治品格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目标方向。
刘国普[10](2014)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话语主体凭借其意识形态自身的科学性,通过话语载体有效表达和宣传其话语内容,达到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和控制公共舆论,巩固和扩大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与影响力;它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效果构成。获得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因素包括理论自身的科学性、价值导向的人民性、表达方式的有效性、执政成员的言行一致性;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具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水平,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水平,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和实现舆论调控,凝聚人心和整合社会思想的时代价值。当前我国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社会转型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挑战主要有: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诉求多样加大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难度,文化多元化和社会思潮多样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网络普及化降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舆论的引导力,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不断强化,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而其内在发展动力来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挑战: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创新不足,导致对现实的解释力下降,部分党员和干部实践示范责任的缺失,造成马克思主义合法性基础的流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宣传存在简单化和空泛化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等。针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严峻的时代挑战,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共时性层面探讨和吸取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失败教训,了解和把握西方国家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呈现的新变化,以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从历时性层面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程,划分其阶段,总结其建设的特点、经验和教训,为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一些新思考,可从坚持的基本原则、路径选择和机制保障三个维度合力推进,以期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水平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二、“代表”是一种资格——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代表”是一种资格——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概念界定 |
(一)话语与话语权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
(二)列宁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结构要素和影响因素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先在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权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话语建设的能力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结构要素 |
(一)话语主体与话语权建设队伍 |
(二)话语主题与话语建设内容 |
(三)话语方式与话语权建设的载体 |
(四)话语效果与话语权建设的实效评价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影响因素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其科学性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立场及其人民性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使命及其自觉性 |
(四)中国共产党“以德为先”的话语践行及其示范性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历程和经验启示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民主革命早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进行探索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走向成熟 |
(三)解放战争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主动开展 |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巩固政权和过渡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加强 |
(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
(三) “文革”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遭遇严重挫折 |
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改革开放初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调适与巩固 |
(二)进入新世纪后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充实和提高 |
(三)转型发展重要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深化与丰富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新时代对话语权重要性认识的增强促进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二)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的提升扩大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影响力 |
(三)新时代实施的网络强国战略推进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平台建设 |
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
(三)必须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多样化示范化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现状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成就 |
(一)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格局 |
(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体系 |
(三)迈向媒体融合利用进行话语传播的良好态势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境遇 |
(一)后冷战时代“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迷惑与应对 |
(二)全球化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与话语批判 |
(三)信息化与虚拟话语场的挑战与利用 |
(四)社会利益分化与异质话语立场的挑战与导引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一)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损害了党的话语公信力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体系在建构话语权上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
(三)党的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中群众性话语转向和表达不足 |
(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仍需改进加强 |
(五)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多维路向 |
一、以理论创新和宣传引导为基础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一)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不断提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水平 |
(二)以宣传思想工作为导引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二、以制度建设和从严治党为保障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一)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 |
(二)党的制度不断完善可以转化制度优势和话语力量 |
(三)制度治党取得实效可以提高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效 |
三、以提高话语建设能力为关键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 |
(一)坚持把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
(二)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大众化 |
(三)提高思政课展现“中国理论”世界话语权的能力 |
四、以网络安全治理为主要抓手做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 |
(一)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协同 |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网络空间治理能力 |
(三)提升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五、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落实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主体责任 |
(一)明确党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主体责任 |
(二)要通过完善领导机制来提高领导水平 |
(三)要建立健全主体责任落实监督机制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党社关系:我国地方治理中的重要论域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 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
(二) 关于政党的理解 |
(三) 关于社会的解析 |
二、理论基础阐释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职能的论述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市民社会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论述 |
(四) 西方地方治理的理论借鉴 |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意蕴 |
(一) 政党与社会的普遍性关系 |
(二) 本文指称的“党社关系”内涵 |
(三) 党社关系与党群关系辨析 |
四、地方治理现代化中党社关系的中国特色 |
(一) 西方地方治理中的政党与社会关系 |
(二) 我国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的特色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治理模式演进中党社关系形态的发展变革 |
一、改革开放前地方治理模式及党社关系形态 |
(一) “全能型”政党领导体制 |
(二) 被政治权力全面控制的社会领域 |
(三) 从统治到管理的地方政治模式 |
(四) 党社“同构化”的关系形态 |
二、改革开放后地方治理模式及党社关系形态 |
(一) 政党领导体制的现代化转变 |
(二) 社会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存在样态 |
(三) 从管理到治理的地方行政模式 |
(四) 党社“初步分离”的关系形态 |
第三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 党的社会基础出现弱化的风险 |
(二) 党服务社会的功能转型滞后 |
(三) 党与社会沟通存在脱节的现象 |
(四) 党在社会主体性发展中的功能发挥不足 |
二、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问题的原因剖析 |
(一) 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党社会基础的变化 |
(二) 地方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
(三) 地方党组织与社会民众之间平等民主的话语秩序尚未建构 |
(四)地方党组织社会化失衡 |
第四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引领与培育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和培育社会的现实基础 |
(一)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的领导力量 |
(二) 现代社会内生机制偏弱需要党的推动 |
(三) 社会自身的不自足性需要党的适度调控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 推动地方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 |
(一) 地方治理结构现代转型的基础性要素 |
(二) 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的基本点 |
三、中国共产党培育社会: 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地方治理 |
(一) 公民参与地方治理: 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形式 |
(二) 公民理性有序参与地方治理的基本要素 |
(三) 中国共产党培育社会的着力点 |
第五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中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权能的增益与制约 |
一、社会对党的权能的增益: 推动地方治理善治目标的达成 |
(一) 社会主体性成长有效克服党的公共性不足 |
(二) 社会自治性提升有效克服党集权对民主的损害 |
(三) 社会组织对党的功能补充 |
二、社会对党的权力的制约: 促进地方治理中权力与权利的理性互动 |
(一) 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理论渊源: 社会制约权力理论的检视 |
(二) 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理论依据: 权利制约权力 |
(三) 地方治理中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现实指向 |
第六章 构建地方治理中党全面领导下的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 |
一、党的全面领导与“服务与协商”党社关系模式的逻辑关联 |
(一) 党的全面领导: “服务与协商”的政治前提 |
(二)服务与协商: 加强党的领导的核心内容 |
(三) 服务与协商: 改进党的领导的重要面向 |
二、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的内在机理 |
(一) 服务: 党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和价值定位 |
(二) 协商: 党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机制 |
三、构建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的策略 |
(一) 发挥意识形态功能调适党社关系 |
(二) 增强地方治理中党的服务功能 |
(三) 加强地方治理中党社协商力度 |
(四) 推动地方治理中党的权力法治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核心概念阐述 |
四、研究现状与简要评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的相关问题 |
一、党内政治生态的结构体系 |
二、党内政治生态的功能特性 |
三、党内政治生态的价值标准 |
第二节 党内政治生态治理对党的建设的应用价值 |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二、巩固执政权威与增强凝聚力 |
三、改进执政方式并提高执政效能 |
第二章 党内政治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国外政党文明成果借鉴 |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
一、唯物辩证法是阐释党内政治生态的依据 |
二、人的主体性思想对党内政治生态研究的启示 |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对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启发 |
四、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对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当代价值 |
第二节 国外政党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经验启示 |
一、发挥党建在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上的引领作用 |
二、将沟通民意贯穿于党的建设过程 |
三、持续长效开展反腐工作 |
第三章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二节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 |
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良好党风的形成 |
三、组织建设形成团结统一的氛围 |
四、体制制度建设保障执政气候 |
第四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主要成就 |
一、党员党性修养不断提升,党内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 |
二、党内不正之风得到扼制,反“四风”问题收获实效 |
三、反腐廉政网络体系形成,反腐斗争威慑力日益显效 |
四、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正常,党内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 |
五、党内权力结构逐步优化,党的执政体系愈加完善化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国际形势变局对党内政治生态的影响 |
二、国内形势发展对党内政治生态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突出问题 |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价值观念系统的“个别退化” |
一、部分党员干部政治精神“荒漠化” |
二、政治道德两种“主义”现象突出 |
第二节 党内政治生态环域系统的“局部污染” |
一、党内各种不良作风尚未杜绝并呈现新的形式 |
二、腐败形式的“变异性”使反腐形势依然严峻 |
三、党内政治关系不和谐 |
第三节 党内政治生态生命系统的“亚健康” |
一、基层党组织“三化”现象突出 |
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难题未解决 |
第四节 党内政治生态权力系统的“部分失衡” |
一、党内部分权力配置尚存待完善空间 |
二、党内权力运行程序不严密渠道不畅 |
三、党内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缺合力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多维诱因 |
第一节 造成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思想因素 |
一、党员干部缺乏自我革命的韧性和勇气 |
二、党员干部个体与组织“精神家园”脱节 |
三、传统“权力”本位思想遗存 |
第二节 引起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制度性因素 |
一、制度有效供给不足 |
二、制度执行乏力 |
第三节 引发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其它外部原因 |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
三、公民政治参与不足 |
第七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对策 |
第一节 推进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的设计思路 |
一、“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结合的治理路径 |
二、“修复重构”与“净化优化”并行的治理手段 |
三、“阶段整治”与“长期治理”联合的治理机制 |
四、“主体治理”与“客体治理”贯串的治理方式 |
第二节 加强党内思想文化建设,促进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
一、坚持贯彻思想建党,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 |
二、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执政氛围 |
第三节 强化党内体制制度建设,保证党内政治生态平衡有序 |
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党执政体系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
二、强化制度建设,保障党内政治生态的稳定性 |
第四节 完善治理能力和机制,确保党内政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一、提升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能力 |
二、健全党内政治生态的治理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个体化 |
1.4.2 公民精神 |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问题 |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 |
(一)青年 |
(二)马克思主义者 |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
二、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理论 |
(一)经典作家关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 |
三、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本质内涵 |
(一)历史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二)精神标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基本要求: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四)素质规定:信仰坚定、素质过硬、堪当大任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进程 |
一、以培养“革命的先锋分子”为核心的时期(1921-1949) |
(一)培养“革命的先锋分子”的思想发展 |
(二)培养“革命的先锋分子”的主要实践 |
(三)培养“革命的先锋分子”的历史特点与经验 |
二、以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为核心的时期(1949-1976) |
(一)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思想发展 |
(二)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主要实践 |
(三)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历史特点与经验 |
三、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的时期(1978-2012) |
(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发展 |
(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实践 |
(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特点与经验 |
四、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核心的时期(2012年至今) |
(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思想发展 |
(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主要实践 |
(三)培养“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特点与经验 |
第三章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实要求 |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现状与主要成绩 |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现状 |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成绩 |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现存的主要问题 |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挑战与机遇 |
(一)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挑战 |
(二)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机遇 |
第四章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运行机理 |
一、传播转化机理——促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真懂”的运行机理 |
(一)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青年认知的要素构成 |
(二)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青年认知的实现机理 |
二、教育信任机理——引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真信”的运行机理 |
(一)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建立信任的主要表现 |
(二)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建立信任的实现机理 |
三、主体接受机理——确保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真用”的运行机理 |
(一)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接受结构系统 |
(二)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接受实现机理 |
第五章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原则及实现路径 |
一、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一”与“多”的辩证思维 |
(二)坚持“中”与“外”的战略视野 |
(三)坚持“时”与“势”的发展意识 |
(四)坚持“度”与“效”的评价标准 |
二、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方法进路 |
(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
(二)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
(三)全员培育与典型示范相结合 |
(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三、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践模式 |
(一)构建一体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大青马”工作格局 |
(二)打通主渠道与主阵地有效衔接的合力育人长效机制 |
(三)打造分层次与分阶段有机结合的针对性培养方式 |
(四)发挥“青马学会”大学生自学组织培养阵地功能 |
(五)持续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质量动态调研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关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现状 |
(二)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相关概念解析 |
(一)话语 |
(二)话语权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必要性和机遇 |
第一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必要性 |
一、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内在要求 |
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所需 |
三、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使命使然 |
第二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机遇 |
一、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现实基础 |
二、西方国家面临的困境提供了外部环境 |
第二章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理论来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 |
二、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观 |
二、毛泽东的新闻观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闻观 |
第三节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相关理论借鉴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二、话语权相关理论 |
三、国际传播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塑造期(1978-1992)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话语权的塑造奠定政治基础 |
二、改革开放取得的初步成效促使话语深入人心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发展期(1992-2012) |
一、改革开放的新成就促使话语权获得新进展 |
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确定促使话语结构趋向成熟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取得新发展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提升期(2012-现在) |
一、历史性成就促使话语权取得质的飞跃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世界性影响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展现新气象 |
第四章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取得的成就 |
一、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内的认同度 |
二、打破了“历史终结论”的谎言 |
三、促进了全球话语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
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
五、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 |
第二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
一、话语主体的能力有待提高 |
二、话语内容有待创新发展 |
三、话语平台的效用有待发挥 |
四、话语外部环境存在一定障碍 |
第五章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应遵循的原则 |
一、充分尊重话语权 |
二、公平竞争话语权 |
三、有效保留话语权 |
第二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现实路径 |
一、强化话语主体提升执政形象 |
二、优化话语内容提升话语质量 |
三、搭建话语平台传播中国声音 |
四、展示话语权力贡献中国力量 |
小结 |
一、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正当其时 |
(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提升话语权的关键 |
(三)其他有关提升话语权路径的思考 |
二、论文未来的拓展研究 |
(一)通过参与全球治理来提升话语权是一个较好的研究视角 |
(二)全球几种主要话语之间的竞争还应作深入研究 |
(三)话语主体的建设还应作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文章和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7)人民主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原则和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和可能创新点 |
第一章 人民主体理念的逻辑演进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一、“民本”释义 |
二、民本思想的发展阶段 |
三、民本思想的实践条件 |
四、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 |
第二节 西方人本主义和民主思想 |
一、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兴起与发展 |
二、当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体性思考 |
三、西方民主思想对人民权力实现的制度建构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人民主体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 |
二、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主体思想 |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主体思想 |
二、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主体思想 |
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主体思想 |
四、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主体思想 |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思想 |
第二章 人民主体理念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人民主体概念 |
一、“人民”的概念 |
二、“主体”的概念 |
三、人民主体概念的核心含义 |
第二节 人民主体理念的多维意义 |
一、人民主体理念的存在论意义 |
二、人民主体理念的价值论意义 |
三、人民主体理念的认识论意义 |
第三节 人民主体理念的基本要求 |
一、人民权利有切实保障 |
二、人民平等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
三、人民能够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 |
第三章 人民主体理念的现实观照 |
第一节 人民主体理念的初步探索和曲折发展 |
一、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 |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主体理念的深入发展 |
一、邓小平与“实现共同富裕”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三、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 |
第三节 新时代人民主体理念的全面释放 |
一、注重顶层设计,变革发展战略和理念 |
二、加强改善党的建设,发挥党的核心作用 |
三、注重共建发展,强化主体参与 |
第四节 人民主体理念践行的现状分析 |
一、人民主体理念践行取得的成就 |
二、人民主体理念践行存在的不足 |
三、人民主体理念践行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人民主体理念的实践推进 |
第一节 人民主体理念实现的内在要件 |
一、培养自主意识 |
二、提高自主能力 |
三、获取自主权力 |
第二节 人民主体理念实现的社会条件 |
一、在经济领域,为人民能够自主创造经济条件 |
二、在政治领域,为实现人民民主创造政治条件 |
三、在文化领域,为人民享有精神自由创造社会条件 |
第三节 人民主体理念的践行关键在党 |
一、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内容 |
三、依法治国是根本指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8)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执政伦理概述 |
第一节 执政伦理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
一、执政伦理的概念 |
二、执政伦理的特征 |
三、执政伦理的功能 |
第二节 执政伦理:问题可能与转型现实 |
一、执政伦理何以是一个“可能”问题? |
二、执政伦理转型何以是一个“现实”问题?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伦理 |
第一节 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
第二节 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坚持为民价值伦理的必然要求 |
一、正确界定人民的范围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前提 |
二、推动经济发展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基本条件 |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维护人民利益的主要途径 |
四、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之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伦理 |
第一节 自由与平等:执政制度的发展目标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自由与平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由与平等 |
第二节 公正与和谐:执政制度的价值取向 |
一、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第三节 民主与法治:执政制度的治理原则 |
一、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
二、法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本方略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主体伦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
一、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 |
二、执政主体德性的养成途径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执政主体道德自觉的体现与选择 |
一、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 |
二、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从严管党治党的清醒认识 |
三、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
四、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对密切党群关系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形势下中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说 |
2.1.1 忠诚的内涵、关联与现代意蕴 |
2.1.2 政治忠诚的概念分析 |
2.1.3 政治忠诚教育的界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忠诚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忠诚教育思想 |
第3章 中外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启示 |
3.1 中国传统忠德教化思想的演进、特征及现代转向 |
3.1.1 中国传统政治忠诚观念的历史演变 |
3.1.2 中国传统忠德教化思想的主要特征 |
3.1.3 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精华 |
3.2 西方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概况 |
3.2.1 西方古代文化中政治忠诚观的嬗变 |
3.2.2 近现代国外典型国家的政治忠诚教育状况 |
3.2.3 当代西方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启示与借鉴 |
3.2.4 当代西方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内在困境与反思 |
第4章 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时代状况 |
4.1 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
4.1.1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思想文化的入侵 |
4.1.2 信息化背景下敌对势力对中国的贬损 |
4.1.3 市场化背景下功利私利意识的扩张 |
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回顾与经验 |
4.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简要回顾 |
4.2.2 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青年政治忠诚教育 |
4.2.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多元政治思潮 |
4.2.4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推进青年政治忠诚教育 |
4.2.5 注重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 |
4.3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对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4.3.2 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理论研究薄弱 |
4.3.3 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目标探究视角的固化 |
4.3.4 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内容的真理魅力未被充分彰显 |
4.3.5 青年政治忠诚教育途径有待改进和加强 |
第5章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
5.1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确立原则 |
5.1.1 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确保教育目标和内容政治正确 |
5.1.2 立足新形势下的世情国情党情,推进教育目标和内容更新拓展 |
5.1.3 立足青年政治素质的提升,突出理性、自觉、参与的品格培养 |
5.2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目标指向 |
5.2.1 情感态度目标:使青年的爱党爱国忠贞情感得到激发 |
5.2.2 思维价值目标:使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得以树立 |
5.2.3 行为实践目标:使青年的报国效国之行得到范导 |
5.3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1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教育为主导性内容 |
5.3.2 以中国精神教育和理性爱国教育为基础性内容 |
5.3.3 以政治担当教育和公恩意识教育为拓展性内容 |
第6章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 加强青年干部政治忠诚教育的实践路径 |
6.1.1 在党委、党组和党支部集体学习中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1.2 在各级党校和干部学院培训中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1.3 用革命先辈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1.4 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事迹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1.5 结合重要工作和重要岗位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1.6 在非常时刻和严峻时期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2 改进青年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途径思考 |
6.2.1 把握好课堂教育主渠道主阵地 |
6.2.2 拓展公忠爱国文化熏陶的载体 |
6.2.3 重视社会礼仪和实践活动的历练养成作用 |
6.2.4 重点推进网络新媒体教育阵地建设 |
6.2.5 依托高校党团等组织活动 |
6.2.6 注重良好师德师风示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意识形态的概念 |
(二) 话语权的概念 |
(三)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 |
(四) 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区别 |
五、 研究内容 |
六、 研究方法 |
七、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在构成 |
(一) 话语主体 |
(二) 话语内容 |
(三) 话语载体 |
(四) 话语效果 |
二、 获得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因素 |
(一) 理论自身的科学性 |
(二) 价值导向的人民性 |
(三) 表达方式的有效性 |
(四) 执政成员的言行一致性 |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思想 |
(二) 列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 |
(三) 斯大林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 |
(四) 毛泽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 |
第二章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进程与主要特点 |
(一)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进程 |
(二)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特点 |
二、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一)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经验 |
(二)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教训 |
第三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 从国际环境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 |
(二) 苏东剧变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遭到质疑 |
二、 从国内环境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 社会转型和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
(二) 社会思潮多元化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与吸引力 |
(三) 信息网络化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力与控制力 |
三、 从内在发展动力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创新不足,导致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下降 |
(二) 部分党员和干部实践示范责任的缺失,造成马克思主义合法性基础的流失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宣传存在简单化和空泛化的倾向 |
(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
第四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域外经验 |
一、 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程与教训 |
(一) 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历程的简要回顾 |
(二) 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教训 |
二、 当代西方国家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变化与启示 |
(一) 当代西方国家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变化 |
(二) 当代西方国家政党意识形态建设新变化的启示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思考 |
一、 当代中国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时代价值 |
(一) 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
(二) 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的现实需要 |
(三) 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水平的重要内容 |
(四) 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和实现舆论调控的重要体现 |
(五) 凝聚人心和整合社会思想的重要保障 |
二、 当代中国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 一元主导与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 党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 批判性与包容性相结合的原则 |
(四)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五)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 当代中国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关键 |
(二)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体保证 |
(三) 重视党员干部实践示范和言行一致: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 |
(四)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 |
(五) 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
(六) 正确开展意识形态批判: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
(七)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 |
(八) 改进和创新舆论宣传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传播力 |
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机制保障 |
(一) 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领导机制 |
(二) 制定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
(三)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投入与激励机制 |
(四) 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成效的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代表”是一种资格——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D]. 贾绍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D]. 刘燕妮. 山东大学, 2019(02)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治理研究[D]. 林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5]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D]. 王宝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6]关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研究[D]. 许徐琪.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人民主体论[D]. 何东亚.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研究[D]. 朱勇. 云南大学, 2018(01)
- [9]新形势下中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研究[D]. 赵文铎.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10]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 刘国普.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