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乡土中国的道德的议论文

有关乡土中国的道德的议论文

问:乡土中国读后感800字
  1. 答:读《乡土中国》时,我在心中勾勒出了一个社会学家的形象——平易近人,言辞朴实却也却也对社会现实有着自己的体察。这是我心中学者的理想形象了。就社会学方面而言,《乡土中国》可以说是一本很浅的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很深的书,如果把它当成随笔散文轻松读读,也觉得那些问题被讲得浅得很,但如果是被作为学术专著的话,又觉得书里所提及的问题实则每一个都触及到了农村的根本问题,不过是费孝通将其深入浅出地表达罢了。我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老师认为做社会学研究也是需要悟性的,许多我们看似浅显的问题背后其实大有文章,而费孝通便是他心中这样有悟性的社会学家。
    与父母长辈的观念之争也能找到一些合理的说法。过去的家族承担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多重复杂的功能,不仅生育一则,大家族是荣辱与共兴衰并在的。因此在教化之中,孝就是“无违”,在长老的经验下循规蹈矩延绵香火。文化与政治的区别在这里是这样:“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因此在如今社会剧烈变迁的时代之中很多东西留存着,很多坍塌了,也有很多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分裂地挣扎着。所以也不能太贪心,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做个自我批评,不能一边向往着西方的自由,一边眷恋着传统的关怀。
问:中国人为什么缺乏社会公德 结合《乡土中国》分析
  1. 答:传统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国民的素质似乎一直停滞不前。社会公德的缺失,成为中国人为世界诟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造成中西方在“公德”方面的差距?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了人们解释。
    一、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费先生对中国社会有深入探究,在《乡土中国》中他把中国社会结构归纳为“差序格局”, 并以西方的社会作为参考,得出了解释中西方人行为不同的理论,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公德”缺失的原因。
    团体格局。团体格局是西方的社会结构。费先生认为在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被捆绑的火柴,一捆一捆扎的很清楚。每个人在这个捆扎的火柴中都有平等且固定的位置。当然,在大团体中也会存在层级或者“次团体”,但那也是事先规定好的,组员们在各自的层级中依然平等有序。他们有明确的团体界限,有明确的分工,形成良好的社会格局。
    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与团体格局相对应的关系格局。费先生在书中这样描述,“社会关系是从一个又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我们的格局好像把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波纹,每个人都是圈子的中心,被波纹所推及人的就发生联系”。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人们一直遵循着三纲五常。以致今天,现代的中国人仍然生活在由“己”推出来的社会圈子里。这个圈子不是固定的,但它是有一个范围的,圈子的大小和范围要依据中心的势力而定,这也就说明在中国的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具有伸缩能力。二、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首先,什么是公德。公德顾名思义,就是公共道德,是人们在团体生活中所必须的品质,是兼顾多数人的利益,为他人着想的品质。现代社会生活中公德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职业方面,家庭方面,生活环境方面等等。但无论公德被运用于哪个领域,它一定拥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公德必须出现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第二,公德是人们在这个开放领域里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品质。
问:乡土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及传承
  1. 答:《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认为, 乡土社会的基层机构是一种差序格局 ,和 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不同。
    团体格局 是基于生活上相互依赖,不能单独、零散地在山林里求生的生存环境形成的,是一种显著的游牧部落经济形态;
    而 差序格局 里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的乡土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在土地上自食其力地生活。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由此产生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团体格局里的道德观念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
    团体不为任何人所私有。
    也因此才有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话:“全人类生来都平等,他们都有天赋不可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发生了宪法。
    差序格局里道德体系的特点和团体格局正好相反。
    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皆以修身为本”。
    也因此,在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里,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相应伸缩,然后再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评判,作者在书中以孔子、孟子大量论述为论据,论证了上至帝王,下至老百姓,莫不如是。
    作者还以一个朋友举例,这个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自己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以“能干”自居。
    费孝通先生通过这两种不同社会格局下的道德体系的比较,让我们了解到,两种社会格局产生的由来,以及各自的特点。
    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国链接越来越紧密,各方面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尽管如此,乡土社会所留下的很多优良传统,
    比如,家族内成员的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家庭内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团结友爱的家风等等,世代相传,成为了中华儿女心中历久弥新的乡愁。
有关乡土中国的道德的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