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穴局部解剖及神经元分布定位

下关穴局部解剖及神经元分布定位

一、下关穴的局部解剖学及神经元分布的定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博,杨铭[1](2021)在《芒针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文中指出患者男,63岁,主因左侧唇周和下颌处反复疼痛1年余,于2020年10月9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唇周和下颌处反复疼痛,进食、触碰均可诱发剧烈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每次发作大约持续20 s,发作间隔不等,疼痛呈反复发作性。曾就诊于天津市口腔医院并拔除左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疼痛未减轻。患者半年前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查颅脑MRI示未见明显异常,

周丹妮[2](2021)在《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根据中英文检索词,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11月以来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运用软件或人工查重,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并资料提取,按照Cochrane 5.3.0版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要求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使用Rev Man5.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处理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纳入1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纳入1442名周围性面瘫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率:共纳入11项研究,样本总量为1040例,[OR=5.10,95%CI(3.13,8.32),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单纯针灸治疗相比可提高临床有效率。(2)Portmann评分:共纳入7项研究,样本总量为643例,[MD=5.14,95%CI(3.65,6.63),P<0.000 01],说明在Portmann评分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3)面神经潜伏期:共纳入4项研究,样本总量为428例,[MD=-0.80,95%CI(-1.04,-0.56),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面神经潜伏期。(4)面神经波幅:共纳入4项研究,样本总量为428例,[MD=0.54,95%CI(0.31,0.77),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面神经波幅。(5)H-B评分:共纳入2项研究,样本总量为271例,各研究间异质性提示P<0.000 01,I2=99%,[MD=-2.28,95%CI(-6.23,1.67),P<0.000 01],且1项研究的横线与合并后的菱形与无效线相交,说明在H-B评分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无明显优势。因此需要更多的相关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对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影响H-B评分的效果做出评价。(6)治疗时间:共纳入3项研究,样本总量为316例,[MD=-8.93,95%CI(-15.77,-2.10),P=0.01],说明在治疗时间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7)患者满意度:共纳入2项研究,样本总量为130例,[OR=12.98,95%CI(1.62,103.68),P=0.02],说明在患者满意度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结论针灸联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有效性优于单纯针灸治疗,能改善面神经及表情肌的功能,提升患者的幸福感。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质量偏低,证据不够充分,应谨慎对待本次研究结果。

李晓陵,刘晓慧,曹丹娜,王丰,蔡丽娜,李崖雪,刘阳,姜晓旭,王杨[3](2020)在《针刺四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纳入TN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四关穴)和对照组(常规面部穴位),每组20例,治疗组选双侧合谷穴、双侧太冲穴,对照组选取阳白、四白、地仓,下关。15日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运用VAS疼痛法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分数,通过计数法记录发作频次/每日,疗程结束后统计结果。结果:针刺四关穴方法治疗TN临床总有效率95%,与对照组的90%比较,差异显着(P<0.05);四关穴针刺治疗组与常规穴位对照组在疼痛VAS评分上差异显着,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t检验方法分析(P<0.05),四关穴组可使疼痛明显减轻;四关穴针刺治疗组与常规穴位对照组在发作频率上具有显着差异,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t检验方法分析(P<0.05),四关穴组的发作频次/24 h显着减少。结论:四关穴针刺疗法克服传统面部取穴诱发疼痛的弊端,临床疗效显着。

张舒婷[4](2020)在《电针密波、疏密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电针镇痛”的理论,采用电针密波和疏密波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及不同组间疼痛症状积分、VAS疼痛积分、SF-12生活质量积分的改变,分析并探讨不同波形电针治疗PTN的临床疗效,为治疗PTN提供新的建议和方法。方法:将40例PT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密波组(20例)疏密波组(20例),密波组予普通针刺加电针密波频率为70Hz(旋钮指向3、4中间点)治疗,疏密波组予普通针刺加电针疏密波,频率为14:70Hz(疏波与密波频率比为1:5,调节密波旋钮指向3、4中间点)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电针治疗1次,前两周治疗5次/周;后2周治疗3次/周,隔日电针1次;连续治疗4周,共治疗16次;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积分、VAS疼痛积分、SF-12生活质量积分的改善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出疗效评价。结果:1.疼痛症状积分疗效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后疼痛较前均明显减轻(P<0.05),治疗效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两组的治疗方法对PTN患者的疼痛症状积分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2.VAS疼痛积分疗效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后疼痛较前均明显减轻(P<0.05),治疗效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两组的治疗方法对PTN患者的疼痛症状积分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3.SF-12生活质量积分疗效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4周后随访,密波组与疏密波组对PTN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密波组优于疏密波组(P<0.05)。结论:电针密波与疏密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均有效,都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相当,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临床疗效及总体显愈率密波组优于疏密波组,电针密波组是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赵晋莹[5](2020)在《VIP/SP介导胃的特定穴配伍干预GU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新一代高敏感逆行示踪剂,在生理状态下,观察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足阳明胃经的原穴、络穴、合穴、俞穴、募穴以及胃的支配规律和关联性,从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三个方面来阐明胃与其相关特定穴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特定穴治疗脏腑病的机制奠定神经解剖学基础。以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的方法,通过观察针刺合募配伍、原络配伍与俞募配伍干预胃溃疡模型大鼠后其胃组织的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ubstance P,SP)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从分子水平上阐释特定穴配伍治疗胃溃疡的病理机制。为针灸在生理、病理状态下干预脏腑的作用机制奠定物质基础,为经穴脏腑相关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或方向,同时对针灸临床选用合理的配伍方案治疗相应脏腑疾病具有指导意义。方法第一部分: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18只,体质量(220±20)g,随机分为合穴-足三里与募穴-中脘;俞穴-胃俞与胃;原穴-冲阳与络穴-丰隆,每组6只。大鼠处于呼吸麻醉状态下,用微量注射器进行示踪剂的注射,将0.1%的AF488-CTB或AF594-CTB注射入相应六组大鼠“中脘”“胃俞”和左侧的“足三里”、“冲阳”、“丰隆”穴区皮下以及胃。示踪后2-3天,麻醉,心脏灌流。取出双侧交感神经链、颈胸腰部脊神经节、脊髓、脑干、迷走神经上下节。取下的组织放置于含4%多聚甲醛的固定液中后固定2-3 h,经0.1 mol/L PB清洗后,换到经含25%蔗糖的0.1 mol/L PB中脱水,放置于4℃冰箱中,待组织自然下沉。制作成切片标本,使用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对标记的相关神经元进行观察和记录。第二部分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0只,体质量(22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合募配穴组C、原络配穴组D和俞募配穴组E五个组,每组6只。大鼠处于呼吸麻醉状态下,进行电针,7天后,通过水浸-束缚法制造胃溃疡病理模型。麻醉,心脏灌流。取出胃,放置于含4%多聚甲醛的固定液中后固定2-3 h,换到含25%蔗糖的0.1 mol/L PB(pH7.4)中脱水,再放置于4℃冰箱中待组织自然下沉。用冰冻切片机将其制作成20μm厚的切片,贴敷于阳离子载玻片上,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圈染VIP及SP,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第一部分:1.被AF594/488-CTB标记的与大鼠“胃”和左侧“胃俞”穴区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分别出现在T2-L4和T8-L2节段的DRG中,且集中在T8-L1节段。被AF488-CTB标记的支配“胃俞”穴区的运动神经元分别分布在T11-L3节段区域的脊髓左侧前角中。支配胃和“胃俞”穴区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左侧胸部交感神经链中。在迷走神经背核和迷走神经上下节中观察到被标记支配胃的神经元。2.被AF594/488-CTB标记的与“足三里”及“中脘”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分别出现在L3-L6和T6-T13节段的DRG中。支配“足三里”和“中脘”穴区的运动神经元分别分布在L3-L5和T8-T12节段区域的脊髓左侧前角中。支配“足三里”和“中脘”穴区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左侧腰部交感神经链中及下胸部交感神经链中。3.被AF594/488-CTB标记的与“丰隆”及“冲阳”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分别出现在L3-L6节段的DRG中。支配“丰隆”和“冲阳”穴区的运动神经元分别分布在L4-L6节段区域的脊髓左侧前角中。第二部分:1.模型组胃黏膜增厚,内壁泛红且多出存在黑、褐色大块出血点。合募配穴干预组胃黏膜微微增厚,内壁稍泛红且偶有出血点。原络配穴干预组胃黏膜微增厚,内壁呈粉红色且有多处出血点。俞募配穴干预组胃黏膜微微增厚,内壁稍泛红且偶有出血点。2.模型组大鼠胃壁内的VIP阳性神经纤维长度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1)。经针刺干预后,胃壁内的VIP阳性神经纤维长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合募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显着增加(P<0.01),且接近于空白组(P<0.01);俞募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显着增加(P<0.01),且接近于空白组(P>0.05);原络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络配穴干预组较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合募配穴干预组较俞募配穴干预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合募配穴干预组较原络配穴干预组显着增加(P<0.05)。俞募配穴干预组较原络配穴干预组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模型组大鼠胃壁内的SP阳性神经纤维长度较空白组显着增加(P<0.01)。经针刺干预后,胃壁内的SP阳性神经纤维长度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合募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且接近于空白组(P>0.05);俞募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且接近于空白组(P>0.05);原络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但与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合募配穴干预组和俞募配穴干预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合募配穴干预组较原络配穴干预组显着降低(P<0.05),俞募配穴干预组较原络配穴干预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1.在胃及其特定穴相关感觉支配方面,胃及其特定穴与胃均存在不同神经节段的重合。2.胃俞、足三里和中脘可通过交感神经的传导对胃起到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3.针刺胃的特定穴不会通过运动传导途径对胃产生影响。4.生理状态下,俞募为胃的近神经节段配伍,可以从感觉、运动、交感等多种神经通路发挥其协同增效的作用。原络为胃的远神经节段配伍,可以通过对感觉、运动神经元的支配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合募为胃的远节段与近节段配伍,其可能是通过对高级中枢的刺激起到对胃的调节作用。5.病理状态下,合募、俞募、原络配伍可以通过调整胃组织内相关神经肽VIP/SP的分泌来对胃起到防治作用。且合募配穴效果最佳。

彭伟钦[6](2020)在《电针外关穴对健康志愿者不同穴位所属运动皮层代表区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局部和远端取穴是针灸的基本选穴原则,本研究通过观察电针外关穴对健康志愿者外关穴、合谷穴、臂臑穴、四白穴及条口穴所属运动皮层代表区(即前臂区、手区、上臂区、面区及下肢区)兴奋性的影响,以不同运动皮层代表区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探讨穴位的近治及远治作用,同时为临床穴位的配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健康志愿者20例,脱落5例,最终纳入数据分析15例,其中男性3名,年龄22-34岁。每个受试者随机先后接受2种干预措施(2Hz电针外关穴30min及假针刺30min),每种干预措施结束后,受试者休息2周作为洗脱期。电针组中电针单侧外关穴前后使用经颅磁刺激(TMS)检测对侧大脑运动皮层外关穴区、合谷穴区、四白穴区、臂臑穴区及条口穴区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总波幅及皮层穴区面积及皮层穴区重心(COG);假针刺组中则在假电针单侧外关穴前后检测对侧大脑皮层外关穴区、合谷穴区的相关指标。结果:1.电针外关穴对运动皮层前臂区(外关穴区)的作用电针外关穴后,对侧运动皮层外关穴区运动诱发电位总波幅明显升高(电针前VS电针后:6.5±4.7mv vs 8.3±6.1mv,P=0.023),运动皮层外关穴区面积(电针前VS电针后:19.7±4.3cm2 vs 21.1±6.4 cm2,P>0.05)及重心(电针前VS电针后:(6.0±0.7,8.0±2.0)vs(6.1±0.7,7.9±2.0),P>0.05;)无明显变化;假针刺前后外关穴区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2.电针外关穴对运动皮层手区(合谷穴区)的作用电针外关穴后,对侧运动皮层合谷穴区MEPs总波幅明显升高(电针前VS电针后:12.5±6.9mv vs 15.8±9.4mv,P=0.009),运动皮层合谷穴区面积(电针前VS电针后:20.1±5.0 cm2 vs 21.3±5.6cm2,P>0.05)及重心(电针前 VS 电针后:(6.0±0.7,7.9±2.0)vs 6.0±0.8,7.8±2.0,P>0.05)无明显变化。假针刺前后合谷穴区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3.电针外关穴对运动皮层面区(四白穴区)的作用电针外关穴后,对侧运动皮层四白穴区MEPs总波幅明显下降(电针前VS电针后:6.0±4.1mv vs 5.2±3.6mv,P=0.033),运动皮层四白穴区皮层面积(电针前VS电针后:22.4±9.1 cm2 vs 20.5±7.7 cm2,P>0.05)及重心(电针前 VS电针后:(7.3±1.4,6.5±1.3vs(7.2±1.5,6.5±1.4,P>0.05)无明显变化。4.电针外关穴对运动皮层上臂区(臂臑穴区)及下肢区(条口穴区)的作用电针外关穴组和假针刺组中,干预前后运动皮层臂臑穴区和条口穴区的运动诱发电位总波幅(臂臑穴区电针前VS电针后:9.1±4.4mv vs 10.0±6.0mv,P>0.05;条口穴区电针前VS电针后:4.2±2.0mv vs 4.3±2.1mv,P>0.05)、皮层面积(臂臑穴区电针前VS电针后:20.5±5.8 cm2 vs 19.7±5.3 cm2,P>0.05;条口穴区电针前VS电针后:15.0±4.6 cm2 vs 15.6±4.6 cm2,P>0.05)、皮层重心(臂臑穴区电针前VS电针后:(4.6±0.9,8.9±1.3)vs(4.7±1.2,8.8± 1.4),P>0.05;条口穴区电针前 VS 电针后:1.2±0.5,8.9±1.4)vs(1.0±0.6,9.0±1.4),P>0.05)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表明,电针外关穴对上肢不同部位存在共同激活效应(coactivation),对面区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 inhibition),对下肢无明显作用。提示,穴位的近治作用和远治作用可能与运动皮层不同代表区之间广泛的水平的内在联系(extensive horizontal intrinsic connection)有关,对针灸临床局部选穴、远端选穴及腧穴的配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叶一林,杨原芳,朱俐娜,林良才,孙锐[7](2020)在《隔牵正散灸联合挂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隔牵正散灸联合面部挂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隔牵正散灸联合面部挂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社会功能(FDIS)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DIP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DI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标准评分、面神经功能标准分级(H-B)分级分布均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隔牵正散灸联合面部挂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面部残疾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李晓燕,李尊元,刘志丹,陈春兰,赵创,梁薇[8](2019)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蝶腭神经节就像是调控变应性鼻炎的"开关",对鼻部腺体分泌的双向调节至关重要。针刺蝶腭神经节可以刺激鼻腔交感神经兴奋,而对副交感神经影响较小。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相较于传统针刺及西药,具有取穴少、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小、短期疗效与长期疗效俱佳的优势,具体进针点有所不同,以李新吾教授所述颧骨弓下沿,约相当于颧骨颞突和颞骨颧突合缝线部位稍显膨大处进针为宜,针刺时间应有连续性、定期性,每周1次,每次1侧即可。目前研究存在针刺蝶腭神经节与体针及其他针灸疗法的联合使用、针具选择、针刺频率以及疗程等的规范性缺失问题,且体表进针点临床中并未统一。若能进一步规范与其他针灸疗法的配合使用、针具选择、针刺频率及疗程,可得到更好的临床运用及推广。

吴宏达,孙燕,李玉堂[9](2019)在《温针灸结合傍刺下关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傍刺下关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傍刺组和温针灸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温针灸结合傍刺为主的治疗方法,主穴取下关穴,其他穴位常规刺法;傍刺组予傍刺下关穴治疗;温针灸组予温针灸下关穴治疗;比较各组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MPQ[现时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疼痛评估指数(PRI)]评分和HAMA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傍刺组及温针灸组(P <0.05),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治疗前后数值评分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0.05);治疗组第1个疗程后PPI评分与傍刺组比较改善明显(P <0.05),第2个疗程后PPI评分与其他两组比较都有改善(P <0.05),第3个疗程后PPI评分与傍刺组比较改善显着(P <0.01);治疗组第1个疗程后PRI评分与其他两组比较改善明显(P <0.05),第3个疗程后PRI评分与傍刺组比较改善明显(P <0.05);治疗组第1个疗程后VAS评分与温针灸组比较改善明显(P <0.05),第2个疗程后VAS评分与傍刺组比较均有改善(P <0.05),第3个疗程后VAS评分与其他两组比较改善明显(P <0.05);治疗组第1个疗程后HAMA评分与其他两组比较无明显改善(P> 0.05),第2个疗程后HAMA评分与傍刺组比较改善明显(P <0.05),第3个疗程后HAMA评分与其他两组比较改善明显(P <0.05)。另外,傍刺组、温针灸组和治疗组3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66.67%、33.3%、9.09%,治疗组复发率较其他两组下降明显(P <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傍刺下关穴的治疗方法和单用傍刺治疗、单用温针灸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和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但是温针灸结合傍刺下关穴治疗特别在改善面痛程度方面优于单用一种针刺治疗,并且拥有更加稳定的远期疗效。

吴家利,杨欢,米勇,宋瑜,王锐[10](2019)在《下关穴温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下关穴温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随机分成针灸组和药物组,分别给予针灸和卡马西平治疗,评价两组病例治疗前后VAS评分,即时止痛效果和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VSA评分,经自身前后对照的统计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VSA评分经统计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的即时显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针灸组的有效率略低于药物组。结论针灸与药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均有明显疗效。

二、下关穴的局部解剖学及神经元分布的定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关穴的局部解剖学及神经元分布的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纳入标准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设计
        1.3 干预措施
        1.4 结局指标
    2 排除标准
    3 文献检索策略
        3.1 检索方法
        3.2 检索策略
    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4.1 文献筛选
        4.2 资料提取
    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结论
    1 结果
        1.1 文献筛选流程
        1.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1.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
        1.4 Meta分析结果
        1.4.1 有效率
        1.4.2 Portmann评分
        1.4.3 面神经潜伏期
        1.4.4 面神经波幅
        1.4.5 H-B评分
        1.4.6 治疗时间
        1.4.7 患者满意度
    2 结论
        2.1 理论性分析
        2.2 有效性分析
        2.3 针刺穴位分析
        2.4 文献质量分析
        2.5 安全性评价
        2.6 局限性
        2.7 展望
第三部分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综述 周围性面瘫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针刺四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判定方法
    1.5 VAS评分方法
    1.6 疼痛发作频次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结果
    2.2 两组发作频次结果比较
    2.3 两组VAS评分比较
3 讨论

(4)电针密波、疏密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观察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及终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试验设计
        2.2 治疗方案
        2.3 不良反应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临床疗效判定
        2.6 统计与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病例完成情况
        1.1 患者纳入、排除、剔除与脱落情况
        1.2 有效病例基本情况比较分析
    2.两组疗效比较与分析
        2.1 两组疼痛症状积分疗效比较与分析
        2.2 两组 VAS 疼痛积分疗效比较与分析
        2.3 两组治疗前后SF-12生活质量积分疗效比较与分析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5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1.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研究进展
    2 传统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2.1 传统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名的认识
        2.2 传统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针灸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研究进展
    3 电针镇痛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3.1 电针镇痛的机理研究进展
        3.2 电针在痛症疾病中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4.1 选择密波的理论依据
        4.2 选择疏密波的理论依据
    5 临床结果与分析
    6 研究不足及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VIP/SP介导胃的特定穴配伍干预GU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逆行示踪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综述二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第一章 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足阳明胃经的原穴、络穴、合穴、俞穴、募穴以及胃的支配规律和关联性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针刺干预GU模型大鼠胃组织VIP/SP的分布特征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电针外关穴对健康志愿者不同穴位所属运动皮层代表区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针灸取穴原则
        1.1.1 局部取穴
        1.1.2 远端取穴
        1.1.3 对症取穴
    1.2 针刺与脑可塑性
        1.2.1 脑可塑性定义
        1.2.2 针刺对运动皮层可塑性的影响
        1.2.3 针刺与经颅磁刺激技术
第二章 试验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备及试验材料
        2.2.2 样本量
    2.3 研究方案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流程
    2.4 研究结果
        2.4.1 基本资料
        2.4.2 干预前后运动皮层外关穴区的变化
        2.4.3 干预前后运动皮层合谷穴区的变化
        2.4.4 干预前后运动皮层四白穴区的变化
        2.4.5 干预前后运动皮层臂臑穴区和条口穴区的变化
第三章 讨论
    3.1 针灸选穴
        3.1.1 局部选穴应用
        3.1.2 远端选穴应用
        3.1.3 腧穴配伍
    3.2 电针外关穴对大脑运动皮层不同区域的作用
        3.2.1 外关穴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
        3.2.2 电针外关穴对运动皮层外关穴区的作用
        3.2.3 电针外关穴对运动皮层合谷穴区的作用
        3.2.4 电针外关穴对运动皮层四白穴区的作用
        3.2.5 电针外关穴对运动皮层臂臑穴区及条口穴区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7)隔牵正散灸联合挂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B分级量表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FDI量表评分比较
    2.3 两组中医症状疗效评分比较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8)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纯毫针针刺蝶腭神经节
    1.1 与自身对照
    1.2 与西药比较
    1.3 与传统针刺比较
    1.4 与安慰针刺比较
2 配合体针
    2.1 与自身对照
    2.2 与西药对照
3 配合艾灸
4 电针蝶腭神经节
5 讨论

(9)温针灸结合傍刺下关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标准[6]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各组各时间点PPI、PRI及VAS评分比较
    2.3 各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2.4 各组随访情况比较
3 讨论

(10)下关穴温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组
    2.2 药物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评定标准
        3.2.1 即时止痛疗效
        3.2.2 临床疗效
    3.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四、下关穴的局部解剖学及神经元分布的定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芒针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J]. 王宇博,杨铭.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1(03)
  • [2]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D]. 周丹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针刺四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J]. 李晓陵,刘晓慧,曹丹娜,王丰,蔡丽娜,李崖雪,刘阳,姜晓旭,王杨. 中医药学报, 2020(11)
  • [4]电针密波、疏密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 张舒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VIP/SP介导胃的特定穴配伍干预GU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D]. 赵晋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电针外关穴对健康志愿者不同穴位所属运动皮层代表区的作用研究[D]. 彭伟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隔牵正散灸联合挂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研究[J]. 叶一林,杨原芳,朱俐娜,林良才,孙锐. 中国中医急症, 2020(02)
  • [8]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况[J]. 李晓燕,李尊元,刘志丹,陈春兰,赵创,梁薇. 中医学报, 2019(09)
  • [9]温针灸结合傍刺下关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吴宏达,孙燕,李玉堂. 中国中医急症, 2019(08)
  • [10]下关穴温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 吴家利,杨欢,米勇,宋瑜,王锐. 新疆中医药, 2019(03)

标签:;  ;  ;  ;  ;  

下关穴局部解剖及神经元分布定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