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人与自然对立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张怡琳[1](20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是自然史的产物,与自然时刻发生着物质变换,彼此之间不断产生着对象性活动。因此,人类对于自然的思考自古有之,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开始,人类最初的哲学围绕着自然展开。但当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被打开,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便开始不断迸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突出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影响,建立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确立了“人化自然”这一概念的诞生。通过对《手稿》的研究与梳理,深刻学习马克思在其中阐述的人化自然观,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为新时代下构建美丽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全人类的永续发展寻找真理性的理论源泉与实践指导。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工人的剩余价值被不断压榨。马克思在扬弃前人自然观的基础上,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核心、突破费尔巴哈的“半截子唯物主义”,将其天才的观念灌注在《手稿》的字里行间,开启了其人化自然观的起点。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挤压下,异化劳动使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和劳动过程分离,与自身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只有来到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才能成为总体的人,拥有作为人类的真正本质。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此时,人类能够自由展现其智慧与价值,得以融入自然史的发展系统,人与自然实现共生共长。探寻人与自然分离对立的原因,异化劳动是表现形式,而私有财产则是制度根源。当人与自然最终和解,自然作为人无机的身体和人类的有机身体相统一,人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人类需求的内在尺度与自然运行的外在尺度也得到了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回溯《手稿》,马克思在其中的人化自然观有助于明确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实现美丽中国不懈奋斗,有助于在广大社会民众中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也有助于利用好科技创新以实现绿色发展,有助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承担起人类对自然应当负有的责任。
曹珂[2](2021)在《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品格教育渗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诗歌拥有凝练的语言、自由的形式和丰富的意象,体现出别有风味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习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现代诗歌所具有的特殊教育价值是其他文学样式不可比拟的。现代诗歌在提高学生语文文学素养的同时,对学生品格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现代诗歌在学生品格修养方面的教育功能仍处于隐性地位,很难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现代诗歌对学生品格方面的教育意义一直被忽略甚至漠视。同时,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长久以来形成的“通病”,例如学生对诗歌学习兴趣缺乏、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以及在教材与考试中比重失衡等。以上问题不仅对现代诗歌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难以帮助学生在现代诗歌学习中语文能力与个人品格的提升。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及时纠正。首先,对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文体特征及其在教材中的选篇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现代诗歌在学生品格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从调查实践入手,向学生与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品格教育渗透现状的相关调查,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基于现代诗歌与学生品格教育的相关理论和调查研究中所反映出的具体问题,提出在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品格教育渗透的具体策略与相关教学案例分析。拓展现代诗歌教学新思路,引起基础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对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视,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动力,将语文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紧密结合,以期通过现代诗歌教学对学生的个人品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张贝丽[3](2020)在《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佐茂是日本当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他结合日本现实环境问题,通过对西方主流环境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批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审视。他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经济活动方式问题。为此,他主张探寻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构建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学。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提出,充分揭示了岩佐茂环境思想中蕴含的深厚的伦理意蕴。因此,深入研究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构筑环境伦理维度,进而对探析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有所裨益。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文本解读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阐释和评析。基本内容由绪论、七章系统性论述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及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方面,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以及日本国内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严重产业公害等现实问题,为岩佐茂关注环境问题及其中涉及的社会性因素提供了社会历史背景。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批判以及日本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立场等,为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明确指出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岩佐茂通过对学界关于自然道德地位论证的辩证思考,确立了超越中心之争的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立场。在这一逻辑前提下,他展开了对环境问题中存在的价值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经济活动等的思考,形成了岩佐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构建合理的实践方式以及达成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岩佐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的研究视角。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主义实质,不仅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纷争,合理地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选择,而且凸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试图通过纠正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第四章全面考察了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岩佐茂通过对现存的环境不公正问题的分析,深入挖掘出环境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抑制资本逻辑、构建生态社会主义来实现环境正义,展现出他将分配性正义和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和价值批判相统一的环境正义向度。第五章合理诠释了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是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核心概念。岩佐茂通过辨析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实质,进一步明确了资本逻辑、生活逻辑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进而提出其超越资本逻辑、遵循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第六章深刻论证了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岩佐茂主张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的诠释,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脱离异化的工业化以及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等现实路径。第七章简要评析了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并指出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深化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加强了环境伦理的实践指向,对现实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阶段,通过汲取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先进性观念,进而对我国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以及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启示。结语部分总结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整体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特质,并指明论文回应了一些学界对岩佐茂的误解,为今后的岩佐茂人物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进而提出今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日本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以及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的对比研究。
夏承伯[4](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许元元[5](2020)在《培养生态主体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追求》文中认为生态文明社会呼唤主体存在形态的转型与变革。工业文明社会的发展在引发生态危机的同时使人的主体性也发生异化,而人的主体性的异化的结果又进一步使全球生态危机走向恶化。其中,人的主体性的异化在表征形式上体现为主体与自然的对立、主体与社会的割裂以及主体与自我的支离,在存在形态上表现为对立性主体、占有性主体和单子性主体。人的主体性的异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生态性主体存在。这种反生态性主体存在是生态危机产生的主体性根源。因此,在新的文明形式与文明发展的背景下,人类亟需重新探讨如何克服工业文明与人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而走出人的主体性的异化的困境,这不仅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和使命。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阐释了生态危机产生的主体性根源,论证了生态主体生成的合理性,表明生态主体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追求,并基于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新的理解和阐释,从生态主体的基本内涵、特性和价值理念等方面对生态主体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探索,最后对生态主体的目标实现路径也进行了深入思考。本研究认为,生态危机的产生是人为作用的产物,是工业文明对人的主体性的异化的结果,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人。人的主体性的异化是生态危机产生的主体性根源,并不意味着只有消解人的主体性,才能化解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相反,消解人的主体性只会进一步凸显和异化人的主体性。因此,化解生态危机和摆脱人的主体性的异化的困境仍然需要回到主体本身,使主体存在形态与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相统一。生态主体便是指向未来主体存在形态的新探索,是主体存在形态的未来指向,也是主体由单向生存走向生态优存,由传统主体走向生态主体的必然结果,具有价值、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的合理性。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是以化解生态危机和实现生态文明为导向,以培养生态主体为目标,以促进人的主体性的生态化发展为核心,形成主体与自身、主体与社会以及主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实践活动。这表明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指向在于培养生态主体。生态主体是走向生态文明时代主体发展的新形态,是具有关怀品质的共生性主体和尊重自然规律的能动性主体,以及追求和谐共生的关系性主体的统一,体现了生态文明时代对人的发展要求在于实践创造生态文明的主体存在形态,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基本特性。总而言之,生态主体是基于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对主体未来发展形态的深刻思考,也是立足生态文明时代背景对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创新和发展。生态主体的形成和培养,关键要依靠教育,尤其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唤醒和实现。而生态主体的目标实现和路径探索不是没有现实基础的,它可以从我国全面落实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中加以把握和生成。通过对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指南(中国)与生态文明教育纪实的系统分析,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整体概况,而且能够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典型做法和丰富案例,进而为培养生态主体提供实践依据。具体而言,生态文明教育要从更新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生态主体认同;创生生态主体文化,丰富生态主体体验;挖掘生态主体资源,建构生态主体教育;提升教师生态素养,推进生态主体培育;落实深层生态实践,建立全学校模式等方面加以唤醒和实现。
杜晓雯[6](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危机日益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断裂。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基于现实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视角思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习近平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主张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立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从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逻辑旨归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意蕴,主要分为如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等内容把握研究的现实可行性,挖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习近平坚持生态优先的哲学思想和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认为保护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挖掘是研究哲学基础的铺垫。第三部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起点。习近平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思想。不管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社会现实角度,自然界都是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参与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时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第四部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展开主线。习近平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围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问题探讨人与自然关系,认为解决生态问题并不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割裂开来考虑,而是把生态保护放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考虑。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问题需要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处理。第五部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旨归。习近平站在全人类发展立场上,以人民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满足人类对美的感受的需求。在与自然界互动的过程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六部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哲学思想,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维,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从现实的实践活动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为把我国建设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方案。
齐晓明[7](2019)在《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生态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趋势加剧,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严峻的生态形势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全球生态失衡的挑战,我们还需不需要马克思?回答是肯定的。应对这样的时代课题,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凸显其理论价值,成为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宝贵的思想资源。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不能算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是,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开启这个思想领域以来,其论题之强烈的时代感和明确的实践指向,越发使其研究呈现出与人类文明发展休戚相关的重要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主题吸引了众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研究氛围相当活跃,在国内外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当前,由于日本学者斋藤幸平新研究成果的发表,拓展了马克思文本范围,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研究内容会随之日益丰富起来;但是,关于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理路和研究视域的探析还不够具体和系统,还有待深入。本文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立场,运用文本和文献综合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围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力图实现两个创新,一是思想内容创新,力图给读者呈现出一幅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整体画卷;二是论证方法的创新,以思想史为视角,揭示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在人类自然观发展史和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总之,人类自然观念的发展是一个悠久的历程,古代人的自然观尚有朴素的生态蕴含,经历中世纪到近代,自然观念在哲学和科学上都反映出机械性和反生态性,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地继承,以实践为新逻辑起点,完成了自然观的三次理论转向,终结了近代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形成了其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基本理路,赋予其自然观丰富的生态蕴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他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理论的局限性,无法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道路;当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回答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人类解决世界生态危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屈会棋[8](2019)在《古诗词课后习题与学生发散思维养成探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新课改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虽然一直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但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追求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对教师、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从而导致素质教育推行之路道阻且长。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这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创新意识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的养成。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学生“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由此看,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还是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而这其中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都与发散思维密切相关。中学语文课后练习题,就是语文教学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渠道和载体。解答习题、反思习题解答的过程,就是不断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后习题尤其是古诗词课后习题一直没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师生也很少关注古诗词课后习题对发散思维的培养功能,就连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很深入,这必然削弱了古诗词教学及课后练习题应有的价值。基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笔者选择古诗词课后习题与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为论题,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引起人们对古诗词习题与发散思维涵养关系的思考与关注。论文共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原因背景,既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关于发散思维的理论依据,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即第一章。借鉴习题分类理论,概况梳理中学语文教材古诗词课后习题的题量、题型,并作出一定评价;总结古诗词、古诗词课后习题在发散思维养成上所起的作用。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剖析高中古诗词课后习题教学与发散思维培养的现状。笔者以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高中语文教师、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教材编写、教师观念、学生认知等方面,分析目前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后习题教学忽视发散思维培养的原因。第四部分,即第三章。主要针对古诗词课后习题养成学生发散思维不足的原因,从教材编写、教学观念、学生认知、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从一个微观角度,研究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后习题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而窥视高中生发散思维养成不足的部分原因,尝试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以便有益于高中古诗词及课后习题的教与学,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养成。
彭胜军[9](2019)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观及当代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带来生产力高度发展与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极度紧张,生态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首要问题。生态问题研究成为理论界的显学,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逐渐将研究方向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挖掘与整理其中丰富的自然哲学思想,希望从中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最重要的着作,以其丰富深刻着称,文中不仅具有十分深刻的关于异化劳动的哲学、经济学思想,而且通过劳动发展史以及资本与劳动的异化关系的分析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真正的自然主义与真正人本主义的本质统一”的光辉思想,为我们深刻反思现代文明的本质与价值提供了真理与价值的坐标。《手稿》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实现,致力于人的自由生存与全面发展,构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大致内容如下:一、导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缘由、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概述,并就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二、研究《手稿》中自然观的理论渊源与理论前提。该部分主要论述了自然观的定义、自然观的历史发展阶段,探析了自然观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以及特点,分析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及费尔巴哈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批判继承,为论述《手稿》自然观的具体内容做了铺垫。三、对《手稿》中自然观思想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论述,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人与自然的对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而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与发展,生产关系变得多样化复杂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尖锐,突出表现为人类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关系的异化。其次,人与自然的统一。人来源于自然,无法脱离自然而存在,自然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前提。同时自然又是人化的自然,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改造自然,使其打上人类的符号。最后,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主要是从人与自然统一的中心环节——实践、人与自然统一的表现——人类社会和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路径——共产主义展开论述。四、探讨《手稿》中自然观的本质特征与地位。首先归纳出人与自然关系具有统一性、实践性、历史性、社会性等特征,进而对这些特征进一步的探析。接着总体概括《手稿》中自然观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实践观、历史观和生态观这几个部分分别阐明《手稿》中自然观所具有的作用。五、对《手稿》中自然观进行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探讨。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以往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等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批驳,并就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合理协调两者关系,既不能一味的以人为中心对自然大肆开采,也不能一味的保护自然而失去作为人的能动性。从现实层面观察,研究《手稿》中自然观具有重要当代意义,不仅能够帮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而且能够帮助人类社会更好的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李晓旭[10](2019)在《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问题日益严峻,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发展。因此,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也成为人类思考的焦点问题。人们开始反思近代以来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自然观,重新思考自然的属性、人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在诸多的思想流派中,马克思的自然观引起了高度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希望从中得到更好的理论指导,将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中的理论运用到现实中,不仅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也能正确的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在对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等人的自然观分析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作出了系统的阐述,在批判人本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了对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且在从实践观点出发,阐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化的原因时揭示出了自然的社会历史性。同时,马克思主义者受到了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影响,深化了对自然概念的研究,探索了异化消费和科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在党的十九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深入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对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创造和发展,同时为实现美丽中国提供了指导意义,为解决当今社会严峻的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浅谈人与自然对立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人与自然对立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新意所在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新意所在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 |
2.1 历史背景 |
2.1.1 工业革命的兴起 |
2.1.2 自然环境被破坏 |
2.1.3 工人阶级被剥削 |
2.2 理论渊源 |
2.2.1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
2.2.2 近代欧洲机械自然观 |
2.2.3 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自然观 |
2.2.4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自然观 |
第3章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
3.1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中的相关内容 |
3.1.1 自然界的对象丧失 |
3.1.2 劳动行为自身的异化 |
3.1.3 人自然类本质的异化 |
3.1.4 人同人相异化 |
3.2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中的相关内容 |
3.2.1 《手稿》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 |
3.2.2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 |
3.2.3 共产主义社会下的人是“总体的人” |
3.3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的相关内容 |
3.3.1 对黑格尔“扬弃对象性”的分析 |
3.3.2 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受动限制 |
3.3.3 彻底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 |
第4章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辩证逻辑 |
4.1 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 |
4.1.1 以异化劳动为表现形式 |
4.1.2 以私有财产为制度根源 |
4.2 人与自然的最终和解 |
4.2.1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
4.2.2 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的统一 |
4.2.3 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 |
第5章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当代意义 |
5.1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理论意义 |
5.1.1 有助于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 |
5.1.2 有助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5.1.3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
5.2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意义 |
5.2.1 有助于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
5.2.2 有助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5.2.3 有助于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品格教育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语文教学中的品格教育研究 |
(三)关于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品格教育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课堂观察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现代诗歌 |
(二)品格 |
(三)品格教育及品格教育渗透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与品格教育 |
一、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文体特征与学生品格教育 |
(一)现代诗歌的文体特征 |
(二)现代诗歌文体特征对学生品格教育的功能 |
二、初中语文教材现代诗歌选编概况与学生品格教育 |
(一)部编本语文教材现代诗歌选编概况 |
(二)现代诗歌教材选编聚焦学生品格教育 |
第二章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品格教育渗透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概述 |
(一)调查意义与对象 |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
二、问卷设计 |
(一)学生问卷设计 |
(二)教师问卷设计 |
三、调查数据分析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四、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品格教育渗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品格教育渗透策略 |
一、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品格教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
(一)结合语文课程特点,充分挖掘诗歌中的真善美 |
(二)结合诗歌文本内容,注重学生情感激发与引导 |
(三)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灵活多样地进行品格渗透 |
二、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品格教育渗透的具体策略 |
(一)课堂导入角度——激发兴趣,紧扣品格 |
(二)诗歌朗读角度——直击心灵,读出品格 |
(三)知人论世角度——了解背景,学习品格 |
(四)意象解读角度——以小见大,理解品格 |
(五)课后实践角度——巩固提升,培养品格 |
(六)评价检测角度——设计活动,检验品格 |
三、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品格教育渗透的教学实践及反思 |
(一) 《金色花》教学实践 |
(二) 《金色花》教学实践分析及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 |
1.1 时代背景 |
1.1.1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 |
1.1.2 高速工业化发展与日本“产业公害” |
1.2 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 |
1.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1.2.3 日本环境伦理学 |
1.2.4 宫本宪一的“生产关系说” |
小结 |
第2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 |
2.1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 |
2.1.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
2.1.2 对自然价值论的质疑 |
2.1.3 对“中心之争”的超越 |
2.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理路 |
2.2.1 环境问题的反价值性 |
2.2.2 环境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
2.2.3 环境问题和经济活动的辩证关系 |
2.3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目标指向 |
2.3.1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 |
2.3.2 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 |
2.3.3 构建合理的环境实践 |
2.3.4 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小结 |
第3章 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 |
3.1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主要内容 |
3.1.1 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 |
3.1.2 人与自然共生的形成 |
3.1.3 控制自然的实质在于人对待自然的合理方式 |
3.2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理论特质 |
3.2.1 整体主义的研究视角 |
3.2.2 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共生价值向度 |
3.2.3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 |
小结 |
第4章 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 |
4.1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
4.1.1 环境责任公平 |
4.1.2 环境利用公平 |
4.1.3 环境价值公平 |
4.2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辩证特征 |
4.2.1 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统一 |
4.2.2 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的统一 |
4.2.3 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的统一 |
小结 |
第5章 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 |
5.1 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实践观 |
5.1.1 对资本逻辑的辩证思考 |
5.1.2 环境危机的资本逻辑根源 |
5.1.3 对资本逻辑的实践观批判 |
5.2 构建遵循生活逻辑的实践观 |
5.2.1 对生活逻辑的价值诠释 |
5.2.2 生活逻辑对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向 |
5.2.3 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构建 |
5.3 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理论特质 |
5.3.1 以实践视角审视环境伦理学 |
5.3.2 以生活逻辑引导实践方式变革 |
小结 |
第6章 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 |
6.1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6.1.1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
6.1.2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
6.1.3 可持续社会的成立条件 |
6.2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特质 |
6.2.1 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6.2.2 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6.2.3 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6.3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
6.3.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
6.3.2 脱离异化的工业化 |
6.3.3 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 |
小结 |
第7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7.1 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 |
7.1.1 理论意义 |
7.1.2 实践价值 |
7.1.3 局限性 |
7.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7.2.1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 |
7.2.2 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 |
7.2.3 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 |
7.2.4 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
二、研究述评 |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回顾 |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培养生态主体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 探索出了未来主体发展的新形态 |
(二) 建构出了培养未来主体形态的新模式 |
第一章 工业文明与人的发展:主体异化及其后果 |
一、人的主体性及其表现 |
(一) 主体与自然的关系 |
(二) 主体与社会的关系 |
(三) 主体与自我的关系 |
二、主体异化的基本表征 |
(一) 对立性主体 |
(二) 占有性主体 |
(三) 单子性主体 |
三、反生态:主体异化的结果 |
(一) 主体与自然的对立 |
(二) 主体与社会的割裂 |
(三) 主体与自我的支离 |
第二章 主体存在形态的指向:生态主体及其生成 |
一、主体存在形态的未来指向 |
(一) 超越生存:由单向生存走向生态优存 |
(二) 实现共生:由传统主体走向生态主体 |
二、生态主体的理论资源 |
(一) 生态马克思主义 |
(二) 生态哲学思想 |
(三) 生态主体间性理论 |
三、生态主体生成的合理性论证 |
(一) 价值合理性:主体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
(二) 理论合理性:主体特性与生态规律的结合 |
(三) 实践合理性:主体优存与生态体验的融合 |
第三章 何谓生态主体:内涵阐释与理论探索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界定 |
(一) 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演进 |
(二) 生态文明教育的政策阐述 |
(三) 生态文明教育的比较视野 |
二、生态主体的基本内涵 |
三、生态主体的基本特性 |
(一) 自然性 |
(二) 社会性 |
(三) 精神性 |
四、生态主体的价值理念 |
(一) 体验自然生态的生命价值 |
(二) 形成社会生态的共生合力 |
(三) 追问精神生态的认同张力 |
五、生态主体的实践定位 |
(一) 助推生态文明理念的重构 |
(二) 实现生态主体身份的建构 |
(三) 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 |
第四章 培养生态主体:生态文明教育的唤醒和实现 |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概况 |
(一) 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指南(中国)与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
(二)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空间格局与特征 |
二、实现生态主体目标的路径探索 |
(一) 更新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生态主体认同 |
(二) 创生生态主体文化,丰富生态主体体验 |
(三) 挖掘生态主体资源,建构生态主体教育 |
(四) 提升教师生态素养,推进生态主体培育 |
(五) 落实深层生态实践,建立全学校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立论依据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内涵 |
2.1 和谐的生态自然观 |
2.1.1 坚持生态优先 |
2.1.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2.1.3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2 科学的绿色发展观 |
2.2.1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
2.2.2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 |
2.2.3 生态的发展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统一 |
2.3 惠民的生态民本观 |
2.3.1 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 |
2.3.2 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 |
2.3.3 生态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 |
2.4 系统的生态治理观 |
2.4.1 生态治理的全方位 |
2.4.2 生态治理的全地域 |
2.4.3 生态治理的全过程 |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起点 |
3.1 认识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 |
3.1.1 坚持自然的实在性和优先性 |
3.1.2 “现实的人的存在”使自然具有人的属性 |
3.1.3 在实践中结成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 |
3.2 把握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
3.2.1 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是制度不健全 |
3.2.2 不合理的生产方式造成人与自然对立 |
3.2.3 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与自然关系 |
3.3 实践中解决人与自然矛盾 |
3.3.1 加强制度建设解决人与自然对立 |
3.3.2 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 |
3.3.3 坚持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主线 |
4.1 生产力发展逻辑应遵从生态理性 |
4.1.1 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
4.1.2 推动发展“生态生产力” |
4.1.3 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相辅相成 |
4.2 实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需要调整生产关系 |
4.2.1 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影响生产关系发展 |
4.2.2 人与自然的互动需要生产关系来推进 |
4.2.3 在实践中调整转变生产关系 |
4.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和自然关系的发展 |
4.3.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诉求 |
4.3.2 生态环境是全面小康的重要体现 |
4.3.3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旨归 |
5.1 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5.1.1 人与自然是有机的整体 |
5.1.2 生态文明的生命在于可持续发展 |
5.1.3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观 |
5.2 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 |
5.2.1 坚持生态环境的福祉性 |
5.2.2 优美环境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5.2.3 守住生态和发展的两条底线 |
5.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5.3.1 合作应对全球的生态挑战 |
5.3.2 生态治理中坚持环境正义 |
5.3.3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历史担当 |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 |
6.1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
6.1.1 创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
6.1.2 继承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 |
6.1.3 创新了生态危机破解路径 |
6.2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思想 |
6.2.1 创新提出经济发展绿色化的生态治理理念 |
6.2.2 重视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
6.2.3 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
6.3 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智慧 |
6.3.1 推进生态文明上升为主流价值观 |
6.3.2 推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 |
6.3.3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7)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
五、核心概念界定—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概念解读 |
第一章 西方自然观念及其生态意蕴的历史探究 |
第一节 创世神话自然观 |
一、古希腊创世神话和原始宗教 |
二、创世神话自然观中的“自然” |
三、创世神话自然观的思想价值 |
第二节 古希腊理性自然观 |
一、古希腊哲学对自然问题的探讨 |
二、古希腊理性自然观的思想特点 |
第三节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
一、神学自然观的主要思想 |
二、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价值 |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 |
一、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的主要思想 |
二、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的历史评价 |
第五节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
一、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古希腊渊源 |
二、近代唯物主义哲学蕴含的机械论自然观 |
三、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形成和发展的文本轨迹 |
第一节 起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博士论文》 |
一、人的选择自由与动物的依赖性 |
二、对宗教目的论的批判与唯物主义 |
三、原子偏斜运动与辩证法 |
第二节 转折:《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一、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
二、人化自然是对象性活动的产物 |
三、自然异化与共产主义 |
第三节 新境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一、《提纲》中实践视域下的自然观 |
二、《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
第四节 深化:《资本论》 |
一、新陈代谢—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 |
二、自然资源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
三、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转向及生态意蕴的基本理路 |
第一节 马克思自然观理论转向的前提准备——对德国自然观念的批判与继承 |
一、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哲学的扬弃 |
二、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超越 |
第二节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转向 |
一、从抽象本体到历史本体的转向 |
二、从机械论到人化自然的转向 |
三、从构成到过程的转向 |
第三节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基本理路 |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本质 |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点—人的生存与发展 |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价值旨归—两个“和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
一、自然的客观实在性 |
二、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依赖自然界。 |
三、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中蕴含的生态性 |
第二节 劳动的自然生产力思想 |
一、马克思关于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的论述 |
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与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关系 |
三、自然生产力是一种生态生产力 |
第三节 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思想 |
一、马克思新陈代谢概念的主要思想来源和概念蕴涵 |
二、资本主义新陈代谢断裂及后果 |
三、新陈代谢断裂延伸的其他领域 |
四、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丰富和拓展 |
第一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西方回响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局限 |
第二节 从环境保护到科学发展: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中国化的开端 |
一、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 |
二、江泽民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三、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中国化理论新发展 |
一、绿色发展观 |
二、生态民生观 |
三、生态制度观 |
四、生态全球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沉思 |
一、马克思自然观之生态思维方式 |
二、马克思自然观之生态理性 |
三、马克思自然观之生态意蕴的双重超越 |
第二节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迪 |
一、中国生态与环境问题 |
二、生态文明建设应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引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古诗词课后习题与学生发散思维养成探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古诗词课后习题的研究 |
二、发散思维养成的理论依托 |
三、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聚合思维 |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及创新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处 |
第一章 结合发散思维看古诗词课后习题的设计与作用 |
第一节 古诗词课后习题的设计 |
一、题量设置 |
二、题型设计 |
第二节 古诗词课后习题发散思维的作用 |
一、古诗词与学生发散思维养成关系 |
二、古诗词课后习题养成发散思维的功效 |
第二章 古诗词课后习题养成发散思维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概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概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师生对古诗词课后习题养成发散思维的认识 |
二、师生对古诗词习题数量、类型的认识 |
三、古诗词课后习题的使用方式 |
四、师生对古诗词课后习题教学的看法 |
第三节 古诗词课后习题养成发散思维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教材编写有些方面不够细化 |
二、教师古诗词习题教学不得法 |
三、学生古诗词学习意识不鲜明 |
第三章 古诗词课后习题养成发散思维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教材编写应明确教学各层次任务 |
一、精简题目,增加发散型习题的可操作性 |
二、增加评分提示,体现层级递进 |
三、打破定势思维,出题模式多元化 |
第二节 教师应树立创新教学的理念 |
一、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 |
二、启发式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式为辅 |
三、给予学生及时反馈 |
四、善用情境化教学 |
第三节 强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意识 |
一、加深对发散思维的认识 |
二、积极利用古诗词习题,培养思维能力 |
三、培养学习兴趣 |
四、掌握创新学习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观及当代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理论来源 |
一、自然观概念辨析及历史演变 |
(一)自然的定义 |
(二)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
二、《手稿》中自然观的理论背景 |
(一)大工业时代 |
(二)黑格尔与费尔巴哈自然观 |
第三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具体内容 |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经济学现实 |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表现——异化劳动 |
(二)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 |
二、人与自然统一的哲学论证 |
(一)自然的客观先在性 |
(二)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 |
(三)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 |
三、人与自然实现统一的共产主义路径 |
(一)人与自然统一的中心环节——实践 |
(二)人与自然统一的表现——人类社会 |
(三)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路径——共产主义 |
第四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本质特征及地位 |
一、自然观的本质特征 |
(一)统一性 |
(二)实践性 |
(三)历史性 |
(四)社会性 |
二、自然观的地位 |
(一)《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思想史中的地位 |
(二)《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的地位 |
(三)《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地位 |
(四)《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地位 |
(五)《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地位 |
第五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当代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一)有利于人类打破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限制 |
(二)有利于指导研究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 |
(二)有利于科学评价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
(三)有利于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
(四)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
二、资本主义的建立 |
三、自然环境的破坏 |
第二节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
二、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 |
三、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 |
第三节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形成的脉络 |
一、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萌芽期 |
二、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形成期 |
三、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成熟期 |
第二章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核心内容 |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 |
一、自然界的先在性 |
二、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三、人与自然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中介——实践 |
一、实践是对自然认知的基础 |
二、实践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前提 |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根源——资本主义制度 |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原因 |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 |
第四节 化解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途径 |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 |
第三章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 |
二、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 |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自然的影响 |
第二节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 |
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哲学依据 |
三、科学的预测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实践运用 |
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 |
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浅谈人与自然对立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张怡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品格教育渗透研究[D]. 曹珂.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3]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 张贝丽. 山西大学, 2020(08)
- [4]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培养生态主体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追求[D]. 许元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D]. 杜晓雯.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5)
- [7]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 齐晓明.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8]古诗词课后习题与学生发散思维养成探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D]. 屈会棋.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观及当代意义研究[D]. 彭胜军.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10]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李晓旭.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