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养殖鲽鱼的技术要点

虾塘养殖鲽鱼的技术要点

一、虾池养殖石鲽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胡梦凡[1](2017)在《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烟台市东泊子沙滩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沿海城市凭借独特的环境条件和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经成为人口数量众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作为城市门户形象的海岸带沙滩景观是人们休闲游憩的首选,同时也是提升城市生态和文化景观价值、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如今,人们日益增长对海岸带资源的需求,却忽视了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海岸带生境的破坏。因此,结合生态修复理念和方法,研究海岸带区域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对于保护沿海城市的自然景观、传承和延续其地域文化脉络、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力图运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滨海城市海岸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设计以及沙滩景观营造的原则与方法做出建设性的思考。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明晰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海岸带沙滩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通过研究和学习国内外优秀的相关案例,梳理并总结海岸带沙滩区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点,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海岸带区域的独特性,从而总结归纳出在进行海岸带沙滩区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关于生态修复、文化传承、空间尺度、地域特色等方面的问题。然后通过梳理总结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得出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和策略。本次设计以烟台市东泊子沙滩公园景观设计为例进行进一步地实践和相关理论的综合运用。通过对用地范围内道路交通、设施小品、种植规划、分区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研究从而探讨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流程和方法策略。

粟丽[2](2012)在《两种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和悬浮颗粒物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浮游植物和颗粒有机物的含量与养殖池塘水质及对虾的健康生长有着密切关系,虾鱼混养作为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在我国华南对虾养殖地区已经较普遍,但目前关于对虾混养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悬浮颗粒物以及混养鱼类对两者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两种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论如下:1对虾养殖池塘网箱混养吉丽罗非鱼期间水体浮游植物群落与悬浮颗粒物特征实验研究于2010年810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鸡打港冠利达对虾养殖场进行了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试验,实验选取了3口池塘,编号分别为406、407和408,每口池塘中分别设置5个网箱放养罗非鱼,编号为1-5号网箱,网箱内分别放养吉丽罗非鱼50、100、150、200和250尾,各池放养对虾密度均为90万尾/hm2。1.1混养罗非鱼对虾池浮游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以及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与罗非鱼生长的关系本节对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1)406池在实验期间一直以铜绿微囊藻为优势种,407池和408池相继出现了不定微囊藻等蓝藻占优势的时期,表明试验所放养的罗非鱼量不能完全控制微囊藻等蓝藻的生长繁殖。(2)罗非鱼的肠含物经检测发现有大量的铜绿微囊藻、较多的栅藻和多种硅藻,没有发现不定微囊藻、微小色球藻和细小平裂藻等在池塘水体中含量较多的小型藻类,表明罗非鱼的摄食对这些小型藻类的生长繁殖影响较小。(3)三口池塘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407池>408池>406池,并且407池与406池和408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不同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对罗非鱼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1.2对虾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期间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及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本节探讨了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网箱混养池塘养殖期间水体中悬浮颗粒物(TPM)、颗粒有机物(POM)的动态变化及POM含量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池塘总颗粒悬浮物量(TPM)平均为(83.1±34.1)mg/L,变动于35.0153.8mg/L之间;颗粒无机物(PIM)平均含量为(34.3±11.8)mg/L,变化于19.054.0mg/L之间,占总颗粒悬浮物的41.28%;浮游生物干重(PZ)波动在2.4322.477mg/L之间,平均值为(9.631±5.911)mg/L,其中浮游植物干重(DWP)为(8.987±5.983)mg/L,变动于2.29822.105mg/L之间,浮游动物干重(DWZ)为(0.645±0.607)mg/L,变动于0.0182.724mg/L之间;颗粒腐质与细菌量为(38.966±25.530)mg/L,变动于14.33997.958mg/L之间,占悬浮颗粒有机物的比例为81.77%。(2)407池网箱养殖吉丽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406、408池(p<0.05)。三口池塘罗非鱼的存活率没有显着差异。2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围隔混养水体浮游植物群落与悬浮颗粒物特征实验研究凡纳滨对虾与吉丽罗非鱼围隔混养实验于2011年68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鸡打港冠利达对虾养殖场进行,实验选取一口池塘,在池塘中设置24个围隔,分为6个组(A、B、C、D、E、F组),每组4个平行,其中A、B、C、D、E组为实验组分别放养罗非鱼4、8、12、18、24尾每个围隔,F组为对照组不放养罗非鱼,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养对虾数量均为3000尾每个围隔。2.1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因子的影响本节对凡纳滨对虾与吉丽罗非鱼围隔混养实验期间养殖水体中的相关水质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1)在整个养殖期间DO含量变化为下午高于上午,养殖前期高于养殖后期,在整个养殖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DO含量接近;各组围隔养殖水体中亚硝氮和氨氮浓度呈升高的变化趋势,养殖前期养殖水体中亚硝氮和氨氮的含量都很接近,养殖后期各组围隔之间则有较大差异,其中实验C、D组显着低于实验A、B、E组和对照F组(P<0.05);在整个养殖期间对照组COD和TOC含量均小于实验组,实验组中到养殖后期A、B组含量大于C、D、E组; TN、TP的增加量为A组最高,F对照组最低,实验组TN、TP的增加量高于对照组,而在实验组之间A、 E组增加量高于B、C、D三组;(2)围隔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36种,优势度较高,优势种单一,优势种基本上为小型种类,在实验组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为放鱼量较多的C、D、E组较放鱼量少的A、B组良好;叶绿素a的含量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之间则是放鱼量最少的A、B组高于其它三组。2.2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中悬浮颗粒物和弧菌数量的影响本节对养殖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弧菌数量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1)在整个养殖期间,TPM含量变化情况为养殖前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含量接近,养殖中期和后期实验组含量高于对照组;POM含量在整个养殖期间波动较小,整体上来说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整个养殖期间含量均接近;PIM含量在养殖前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含量接近,而养殖中后期则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OM与PIM在TPM中所占的比列变化,为养殖前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近,养殖中期有较大波动,到养殖后期POM含量百分比为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IM百分比则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实验组中放鱼量多的C、D、E组PIM含量百分比较放鱼量少的A、B组高。(2)各围隔弧菌数量变化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数量波动在1.01152.33×103个/mL,均值为15.08±24.50×103个/mL,实验组中A组弧菌数量最多,其次是B组,C、D相对较少。表明合理密度的罗非鱼混养有利于底质的再悬浮,促进有机质的矿化分解,控制养殖水体中颗粒有机物含量,减少弧菌数量,给对虾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3两种鱼虾混养模式罗非鱼最佳放养密度分析本文通过鱼虾收获规格、成活率、产量、产值以及池塘水质状况等指标,探讨两种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中最佳罗非鱼配比,结果表明:(1)网箱混养实验中不投饵组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与投饵组没有显着性差异,因此建议在选择虾池网箱混养模式时,若养殖水体较肥应采用不投鱼饵方式,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也不会给养殖水体带来负担,但由于实验中不投饵组只设了一个密度,所以最佳密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若养殖水体较瘦时应采用适当投饵方式混养鱼类。(2)围隔混养实验中发现,各组围隔鱼虾总产值为E组最高,其次为C组,但利润率为C组最高,说明大量罗非鱼的放养增加了养殖产量,但大量的罗非鱼可能会影响池塘水质和对虾的成活率;C组虽然产值不是最高,但C组利润率最高,且C组对虾成活率也最高,罗非鱼的生长速率较快,水质状况在实验组中也最好,因此建议在选择鱼虾直接混养时,对虾混养密度为83尾/m2,罗非鱼为0.33尾/m2,放养规格为200g左右,鱼虾混养密度比例约为250:1。

唐合琪[3](2012)在《基于海岸带地下咸水与淡水混合的养殖用水处理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莱州地区地下咸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地下咸水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确定莱州地区地下咸水中的有害物质,尝试去除有害物质,使水质达到养殖标准。该试验对试验水样主要指标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获得其中的成分含量数据,根据分析结果知,水样盐度过高需进行咸淡水混合,并且水样中的铅离子严重超标而铅离子不仅会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也会因为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而影响人类的健康,需要加以去除。对此进行了以下试验研究:1、咸淡水混合试验中试验选用的淡水、地下淡水盐度分别为59856mg/l、8246 mg/l,不同的比例各种量的变化不同,趋势基本相同;混合后2-8h,溶液的pH约在7.5-8.6之间;淡水体积比在50%-70%之间时,所得到的盐度在22-35之间,适宜大菱鲆对水中pH、盐度的需求。2、地下咸水及与其混合的淡水初始的pH偏酸性,铅离子溶解其中,而当混合水样处在开放体系中后,pH增大,OH-增多,小部分铅离子与其反应生成氢氧化铅沉淀而去除。使得铅离子含量降低,当水中的pH值基本稳定后,水中的铅离子基本无变化,但混合水样中铅离子含量仍未达标;混合水样处于开放体系中,混合溶液中C02的释放使更多的HCO3-转化为CO32-,CO32与溶液中的钙镁等离子生成沉淀,降低了溶液中离子总量,使得溶液中pH值升高。3、对比了地下咸水中去除铅离子的各种方法,分析了烧碱、消石灰、明矾、硫酸亚铁、粉煤灰、膨润土、沸石的性质及应用,最终选择用消石灰、沸石对地下咸水中的铅离子进行去除试验。4、斜发沸石的改性试验表明:斜发沸石的最佳改性浓度为1.2mol/l NaCl、0.6mol/l NaOH、1.2mol/l HCl、0.9mol/l NH4Cl;改性1h后NH4Cl改性的沸石对淡水中铅离子的吸附能力最强。5、改性沸石对淡水中铅离子的静态吸附试验表明:四种改性方法对淡水中的铅都有很高的去除率,去除率最高为NH4Cl改性沸石,在80min时,最低剩余浓度为0.016mg/l,去除率达98.40%,其次为NaOH改性沸石,去除率为96.10%;0-5min时段内,NH4Cl降幅最大、降幅最高,其次为NaOH;5-10min时段内HCl降幅最大,其次为NaCl:10min后,NH4Cl最先达到稳定,而且铅离子剩余浓度最低。综上,改性沸石对淡水中铅离子有较强的去除能力。6、改性沸石对模拟地下咸水中的铅离子的静态吸附试验,试验表明:四种改性方法对模拟地下咸水中的铅离子去除率较低,四种改性方法相比,NH4Cl改性的沸石去除率稍高,其剩余浓度最低为0.770mh/l,去除率仅为23.0%。7、消石灰对咸、淡水中铅离子进行沉淀的试验,试验确定了消石灰处理含有1mg/l铅离子咸、淡水时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0mg/l与800mg/l;咸淡水中经过消石灰处理后铅离子的最低剩余量为0.076、0.074;试验还发现地下咸水中的高浓度的Mg2+不会与Pb2+竞争性沉淀,而高矿化度环境会影响低浓度的铅离子与OH-发生反应。

张正[4](2012)在《养殖半滑舌鳎常见疾病的病理学观察与感染微生态分析》文中指出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是原产我国近海的优良海水鱼类品种,也是继牙鲆和大菱鲆之后,其养殖形成产业规模的又一鲆鲽鱼类。本论文以养殖的半滑舌鳎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石蜡切片、细菌分离培养、PCR-DGGE和Roche454平台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方法,分别进行了初步的流行病调查,代表性的疾病病理学和感染微生态的研究,以期充实和丰富鲆鲽鱼类疾病研究的资料,并为半滑舌鳎疾病高效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奠定工作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养殖半滑舌鳎主要的流行病类型论文流行病调查的范围集中于山东半岛,调查的方式以现场采样和来样送检为主。通过调查,发现在我国北方半滑舌鳎的主要养殖区,疾病逐渐成为养殖生产中经常面对的问题,对产业的平稳发展已经构成了威胁。调查同时发现,烂鳍烂尾症、皮肤溃疡症、皮下脓肿病、腹水病和肠炎病是半滑舌鳎养殖过程比较常见的几种疾病,这些疾病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病变特征,在生产中比较容易识别。在所采集的半滑舌鳎疾病样品中,没有发现寄生虫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2.养殖半滑舌鳎代表性疾病的病理学研究选取皮肤溃疡症和腹水病这两种有代表性的疾病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的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感染皮肤溃疡的半滑舌鳎除体表出现明显病灶外,全身主要的组织器官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如溃疡病灶处肌纤维发生了严重的固缩,并有局灶性溃烂;鳃小叶局部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并充血;鳍组织表现了真皮层充血的病理变化;眼部视网膜的内颗粒层和外网状层发生剥离;肝胰脏和肾脏发生了严重的组织变性、坏死和溃烂等病理变化;脾脏血红细胞大量坏死和沉积;心脏出现了心肌组织的大面积坏死和血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现象;消化道的粘膜层和粘膜固有层分离,并有局灶性的组织增生和溃烂现象。而感染腹水病的半滑舌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但整体病变程度相对皮肤溃疡症病鱼较轻。腹水病病鱼主要组织器官的病理表现为:皮肤真皮层出现大量点状淤血;鳃小叶上皮细胞水肿和柱状细胞组织增生;心肌组织局灶性断裂;肝胰脏也出现局灶性组织坏死和溃烂;肾小球与肾间质发生了组织融合;胆囊壁形成血栓,并发生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脑组织中可以发现空泡变性和颗粒变性的神经细胞;胃的粘膜固有层出现局灶性组织坏死,而肠道的组织病变和胃基本一样。病理学的分析结果说明,多器官的病变使器官功能衰竭,正常的生理代谢逐渐下降并消失,这可能是皮肤溃疡症和腹水病病鱼发生死亡的最终原因。3.池塘养殖半滑舌鳎的微生态研究从池塘养殖的健康半滑舌鳎中随机挑选了3条样本鱼,用微生物分离培养、PCR-DGGE和Roche454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它们体内各个组织中和环境中菌群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仅能从样品鱼的肠道、水样和底泥中分离出细菌,这些细菌都是弧菌属细菌。以这些细菌为依据,不能很好的解析各样品之间的菌群相关性。PCR-DGGE技术可以定性解析半滑舌鳎组织、水样和底泥中菌群的相关性,通过对电泳条带的切胶回收和测序,也能较好的体现各个样品的菌群多样性,但平行样之间的结果分析存在一定的的误差。通过对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证实池塘养殖的半滑舌鳎各个组织中菌群构成非常相似,并且与所投喂饵料中菌群结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几乎不受养殖水体和池塘底泥中菌群的影响。4.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疾病发生的感染微生态研究采用上述3种实验方法,同时对两家工厂化养殖厂感染皮肤溃疡症和腹水病的半滑舌鳎病鱼进行了感染微生态的分析。病鱼样品为皮肤溃疡症和腹水病病鱼各3条,同一养殖系统中未发病的正常鱼各1条。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培养方法仅能从少部分病鱼的病灶和肠道中分离出细菌,这些细菌分别归属弧菌属、交替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希瓦氏菌属等不同菌属,因此仍无法解析各样品间菌群构成的相关性。PCR-DGGE实验结果证实皮肤溃疡症病鱼和腹水病病鱼体内不同组织中的优势菌群的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正常鱼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PCR-DGGE的实验结果同时证实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肠道菌群的构成似乎与水体和饵料中的菌群构成不太相关。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中4条样本鱼及水样和饵料样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样本鱼各个组织中优势菌株的种类构成非常相似,并且与水样和饵料中的菌群相关性不明显,但其丰度在发病前后发生了显着变化,即优势菌株的生态位在疾病发生的前后发生了转变。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的半滑舌鳎各组织中优势细菌的16S rRNA序列大部分在NCBI数据库中没有可供比对的已知菌种序列。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引申了两点推测。一是在本论文的研究案例中,所有样本鱼组织中的优势菌种组成几乎是相同的,因此人工养殖的半滑舌鳎体内可能存在特异的共生菌群,这一菌群可能在苗种培育阶段就已定植半滑舌鳎体内,且不受养殖模式、养殖环境、鱼体健康状态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并对外源菌具有排他性。二是在工厂化养殖系统中,各个组织器官中这一菌群的优势菌株在鱼体全身微生态系统中发生了明显的生态位改变,这有可能是疾病发生的直接诱因之一。

朱方建[5](2011)在《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探索可持续的对虾池塘养殖模式,本课题进行了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水质变动和产出效果、二茬养殖试验以及虾鱼混养对抑制弧菌的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对虾池塘综合养殖的原理及应用现状本文通过查阅中外文献比较总结了对虾池塘综合养殖的原理、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以及现实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期对对虾池塘综合养殖研究提供一点理论依据。2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与对虾单养模式的池塘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对比研究在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的基础上,本实验于2010年3月6月对比研究了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主养对象的低盐度土池混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模式与凡纳滨对虾单养模式的产出效果和水质动态。混养池塘和单养池塘各3口,均位于珠江三角洲,实验对养殖全过程进行跟进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温棚中间培育,混养组凡纳滨对虾平均养殖周期比单养组短10天,平均体重、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比单养组分别高6.24%、26.25%、55.86%,对虾饲料的实际投饵系数比单养组低8%。混养组草鱼单位净产量1467.27(±115.82)kg·hm-2,杂食性鱼类鲫和滤食性鱼类鲢、鳙的总单位净产量447.78(±34.20)kg·hm-2。混养鱼类的成活率均在98%以上。混养池塘单位面积总投饵量虽然比单养组大,但水体NO2-N浓度和COD比单养组低,混养池塘水体的无机氮主要以毒性小的TAN、NO3-N形式存在,NO2-N波动小。混养池塘水体透明度比单养池塘稳定,但早晨溶解氧含量低于单养池塘,需加强人工增氧。3低盐度土池凡纳滨对虾-草鱼二茬混养试验本实验于2010年78月对比研究了以凡纳滨对虾为主养对象的低盐度土池混养草鱼、鲫、鲢和鳙二茬养殖模式与凡纳滨对虾单养模式的产出效果和水质动态。混养池塘和单养池塘各3口,混养塘在第一茬对虾收获以后,混养鱼类不起捕,利用原养殖用水再次放养虾苗;单养塘经过清塘消毒,并对养殖全过程进行跟进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混养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控制饲料投喂量,二茬混养和单养水质因子中的pH、DO、TAN、NO2-N、NO3-N、PO4-P和COD差异均不显着,混养组对虾成活率和单位产量分别比单养组高55.72%和5.26%。但由于过度控制草鱼饲料投喂量,导致草鱼抢食对虾饲料,混养组对虾生长比单养组平均养殖周期长41d,平均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比单养组低46.51%和4.38%,投饵系数比单养组高56.76%。草鱼的平均单位净产量2038.13(±193.55)kg·hm-2,成活率97.75%,投饵系数0.92;杂食性鱼类鲫的平均体重0.48kg,净产量163.88 kg·hm-2,成活率99%;滤食性鱼类鲢、鳙的总平均单位净产量827.06(±40.93)kg·hm-2。实验结果表明,虾塘混养鱼类二茬养殖可有效减少对虾疾病的发生,相对对虾单养模式可显着提高对虾成活率。但是混养鱼类也会与对虾争抢饲料,对总饲料成本有影响,因此在饲料投喂技术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4第二茬鱼虾混养与对虾单养池塘弧菌动态及其与水质因子相关性分析本实验于2010年78月对比研究了以凡纳滨对虾为主养对象的低盐度土池混养草鱼、鲫、鲢和鳙二茬养殖模式与对虾单养消毒模式中弧菌的数量变动,并就水中弧菌分布数量与水质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各池塘均利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单养塘定期使用消毒剂消毒水体,抗菌药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拌喂对虾饲料;混养塘养殖过程中未使用消毒产品,仅通过混养鱼类改善养殖环境。结果表明:通过定期的水体消毒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体中弧菌大量滋生,避免养殖后期弧菌爆发性增殖;混养塘弧菌在养殖后期突然上升,最高达到4.75×103CFU/ml,显着高于单养组。但单养塘对虾发病导致成活率明显低于混养塘,仅有32.61%,混养塘对虾成活率达到87.37%,在本实验中,池塘水中弧菌与大多数水质因子相关性不显着。

张立斌[6](2010)在《几种典型海域生境增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针对当前我国浅海生境和生物资源衰退的现象,基于刺参等海珍品增养殖专用设施与装备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从池塘、浅海近岸、离岸岛屿等典型海域生境的特点及养殖生物的生态习性出发,研制了适宜于池塘刺参增养殖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适宜于浅海近岸刺参增养殖的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适宜于离岸岛屿刺参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以及适用于海藻、扇贝、刺参、海胆等多物种搭配混养的海龙Ⅰ型底播海水养殖设施,并对设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受损养殖海域的生境和生物资源修复以及海珍品增养殖专用设施在沿海地区的应用推广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浅海增养殖工程设施的研制与应用进展。分析了应用于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底播养殖、池塘养殖等领域的设施、装备及其应用现状、发展方向和前景;分析了人工鱼礁的设计、水动力学特征、选址、布局、评价等的关键技术及其在构建海洋牧场和生境与生物资源修复中的应用。2.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池塘刺参增养殖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通过装配有不同颜色、间距、放置方式的聚乙烯波纹板的海珍礁实验来优化和评估该养殖设施。装配有黑色波纹板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显着高于装配有蓝色、绿色、透明和混合(上5层透明与下6层黑色)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倾斜放置波纹板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显着高于平行和波纹放置波纹板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相邻波纹板间距为2cm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显着高于3cm、4cm和5cm的海珍礁的聚参效果;而除装配有透明和混合波纹板的海珍礁之外,以上其他组合的海珍礁的上层聚集刺参的数量显着高于下层。实验证明了倾斜放置有间距为2cm的黑色聚乙烯波纹板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更适合池塘的刺参增养殖。3.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浅海近岸海域刺参增养殖的牡蛎壳海珍礁。该设施在胶州湾红岛附近海域刺参养殖实验显示,自2009年3月6日至11月26日,刺参平均湿重从(49.57±1.16)g ind-1增加至(79.87±1.46)g ind-1;6月16日和11月26日等刺参活跃期礁区范围内刺参密度较高,分别为(21.5±1.0)ind m-2和(20.5±0.6)ind m-2,且各取样日期礁区内的刺参密度均显着大于礁区外的刺参密度;6月16日、11月26日和4月18日刺参距离礁区的平均最远距离较远,且仅为(86.3±4.6)cm、(85.7±2.8)cm和(78.2±3.5)cm;牡蛎壳上附着的硅藻群落和刺参胃含物所含的硅藻群落均含有大量的波状石丝藻、斜纹藻和舟形藻,且均以波状石丝藻为群落的优势种,其对整个群落的贡献率分别占到了41.05%和63.00%,二者硅藻群落的相似度较高。牡蛎壳海珍礁为刺参提供了遮蔽空间和摄食场所,对刺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4.研制了一种牡蛎壳海珍礁的配套制作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减轻劳动强度,并可极大的提高牡蛎壳海珍礁的生产效率。5.研制了一种适用于离岸岛屿海域刺参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经过在日照前三岛海域一年多的熟化期,春季礁体上附着藻类优势种为石花菜和孔石莼,夏季优势种为孔石莼和叉开网翼藻,秋季礁体上附着藻类显着减少,只有孔石莼和石花菜两种,且生物量也不大;投放水深对礁体上附着藻类种类及生物量的影响较大,浅水礁体倾向于附着更多种类和生物量的藻类,礁体应尽量选择水深10米以内的区域投放;礁体邻近区域底播30g ind-1左右的刺参苗种,经过1年半的生长,礁区平均每个礁体上栖息刺参5 ind,礁体周围5m范围内活动的刺参分布密度约为1.2 ind m-2,刺参平均湿重为90g ind-1,增殖效果显着。6.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海藻、扇贝、刺参、海胆等多物种搭配混养的海龙Ⅰ型底播海水养殖设施。在大连獐子岛海域应用实验显示,不同密度(10 ind m-2、30 ind m-2、50 ind m-2)对虾夷扇贝壳高特定生长率SGR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不同底质条件(沙底、泥沙底、泥底)对扇贝壳高SGR的影响差异极显着,底质与密度的互作对虾夷扇贝壳高SGR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不同密度、底质条件以及二者的互作对刺参聚集数量的影响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沙底条件下的刺参的聚集数量显着高于泥沙底和泥底;不同密度和底质条件对海胆聚集数量的影响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而二者的互作对海胆聚集数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不同底质条件下海胆的聚集数量关系为:泥底>泥沙底>沙底;沙底条件下海龙Ⅰ型底播海水养殖设施上可形成了明显的局部海藻床。

陈四清[7](2005)在《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人工繁育技术及遗传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圆斑星鲽是近几年来逐渐受到养殖界重视的海水鱼类,它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可是由于自然资源量不大,种群数量较少,多年以来从未形成一定的渔获量,而圆斑星鲽的人工繁殖较为困难,开展人工养殖缺乏足够的苗种数量。为此,我们对圆斑星鲽的人工繁育技术及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研究了圆斑星鲽的生物学特性、苗种培育技术和部分遗传特征,分析了圆斑星鲽的营养组成,以期为保护圆斑星鲽的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尽快实现圆斑星鲽人工苗种规模化培育,发展圆斑星鲽的人工养殖业,我们在生产实际工作上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主要的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每种鱼都有自身特定的生物学特性,在圆斑星鲽生物学方面我们研究圆斑星鲽自然分布与洄游情况,观察测定了圆斑星鲽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通过研究其食性、摄食方式及食性转换和食量,了解圆斑星鲽的生活习性。通过研究体长与体重关系,了解圆斑星鲽的生长特征,通过研究性成熟年龄、产卵习性和繁殖力的测定,了解圆斑鲽的繁殖习性。由于圆斑星鲽非常珍贵,样品数量少,研究过程中取样非常困难,为此许多研究工作由于样品不足,存在研究样品偏少的问题,许多研究数据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完善,才能更接近自然平均情况。 2.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在圆斑星鲽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方面,主要研究了圆斑星鲽亲鱼的培育技术,亲鱼性腺调控技术,成熟亲鱼的促排卵和人工授精技术。通过3年的研究,我们掌握了圆斑星鲽性腺发育的基本规律,能够采用人工调控手段促进性腺发育

刘振林,张少华,原永党,宋宗诚,张秀丽[8](2004)在《石鲽综合养殖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石鲽的养殖在我国胶东沿海地区深受欢迎 ,然而其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亟待加强。详细介绍了石鲽购苗、运输、暂养驯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并对虾池养殖和网箱养殖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仕刚,邱海波[9](2004)在《虾池养殖石鲽技术要点》文中认为 一、虾池的条件及处理 1、养殖石鲽用的池子应靠近外海,夏季虾池水温不超过29℃,以15—30亩适宜操作管理。水深超过2.0米,进排水顺畅,无工业、生活及有害物质存在。2、池底平坦,以直径为0.5—1.5毫米的细沙质为主。3、12月底处理养殖池。耙耕、曝晒,亩施生石灰60—80公斤,杀死有害细菌及寄生虫、杂鱼等。二、投放鱼苗1、先肥池。3月中旬开始纳水,培养池底的基础生物。4月中旬池中水位纳到1.2米。从进水开始,5—7天施尿素1次,肥池。2、

张仕刚,邱海波[10](2004)在《虾池养殖石鲽技术要点》文中提出 近年来,工厂化养殖海水鱼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虾池养殖海水鱼以其设备、物资投入少,产出效益高,渐被认识。较高档海水鱼——石鲽以其肉质细嫩、口感佳、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病害少、市场畅销等诸多优点被广大养殖户所钟爱。笔者通过虾池养殖石鲽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虾池的条件及处理方法 1.作为养殖石鲽用的池子应靠近外海,夏季虾池水

二、虾池养殖石鲽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虾池养殖石鲽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烟台市东泊子沙滩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分析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多学科研究法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5.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 相关概念阐述
    2.1 海岸带
    2.2 沙滩及沙滩景观
    2.3 生态修复
    2.4 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景观设计研究
3 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3.1 海岸带
        3.1.1 海岸带的类型
        3.1.2 海岸带的功能
        3.1.3 海岸带的景观元素
        3.1.4 海岸带的景观特征
        3.1.5 我国海岸带景观发展现状问题
        3.1.6 海岸带景观与其他滨水园林景观的比较
    3.2 沙滩公园
        3.2.1 沙滩公园的功能
        3.2.2 沙滩公园的发展概况
        3.2.3 沙滩公园的景观结构
    3.3 小结
4 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
    4.1 海岸带沙滩景观生态修复相关概念
    4.2 人为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
    4.3 小结
5 海岸带沙滩公园生态修复景观设计原则与策略
    5.1 海岸带沙滩公园生态修复景观设计原则
        5.1.1 综合性原则
        5.1.2 整体性原则
        5.1.3 地域性原则
        5.1.4 自然生态性原则
        5.1.5 “以人为本”原则
    5.2 基于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5.2.1 建设“保育—保全—开发”梯度控制型景观
        5.2.2 营造“生态—景观—旅游”多位一体型景观
        5.2.3 强调“空间—场所—领域”地域文化型景观
        5.2.4 维护“植物—动物—人类”生物栖息地景观
    5.3 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5.3.1 海滩及沙丘修复
        5.3.2 湿地修复
        5.3.3 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修复
        5.3.4 海岸线修复
        5.3.5 生物资源修复
        5.3.6 历史遗存修复
    5.4 小结
6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6.1 法国勒·阿弗尔市海滨景观设计
        6.1.1 项目概况
        6.1.2 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策略
        6.1.3 案例小结
    6.2 西班牙马略卡岛棕榈树海滩景观设计
        6.2.1 项目概况
        6.2.2 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策略
        6.2.3 案例小结
    6.3 秦皇岛海岸线景观规划设计
        6.3.1 项目概况
        6.3.2 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策略
        6.3.3 案例小结
    6.4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
        6.4.1 项目概况
        6.4.2 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策略
        6.4.3 案例小结
    6.5 大连普湾新区滨海景观带概念规划
        6.5.1 项目概况
        6.5.2 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策略
        6.5.3 案例小结
    6.6 案例总结
7 烟台市东泊子沙滩公园设计说明
    7.1 项目概况
        7.1.1 区位概况
        7.1.2 立地条件
        7.1.3 上位规划分析
        7.1.4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7.1.5 场地综合评价(SWOT分析)
    7.2 设计理念
        7.2.1 设计原则
        7.2.2 设计目标
        7.2.3 设计定位
        7.2.4 设计依据
    7.3 总体设计
        7.3.1 设计策略
        7.3.2 设计特色
        7.3.3 总体设计
        7.3.4 景观结构
        7.3.5 视线组织
        7.3.6 功能分区
    7.4 分区设计
        7.4.1 活力运动区
        7.4.2 滨海漫步区
        7.4.3 生态涵养区
    7.5 专项设计
        7.5.1 交通流线设计
        7.5.2 竖向设计
        7.5.3 生态修复设计
        7.5.4 种植设计
        7.5.5 设施小品设计
        7.5.6 经济技术指标
8 结语
图纸目录
设计图集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2)两种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和悬浮颗粒物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对虾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悬浮颗粒物特征研究进展
    1.1 对虾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
        1.1.1 对虾单养模式
        1.1.1.1 高位池精养模式
        1.1.1.2 潮间带土池半精养模式
        1.1.1.3 河口区土池淡化养殖模式
        1.1.2 对虾混养模式
        1.1.2.1 对虾-滤食性水生动物混养模式
        1.1.2.2 对虾-肉食性水生动物混养模式
        1.1.2.3 对虾-海参混养模式
        1.1.2.4 对虾-大型藻类混养模式
    1.2 对虾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悬浮颗粒物特征
        1.2.1 对虾单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1.2.1.1 高位池精养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1.2.1.2 潮间带半精养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1.2.1.3 河口区淡化养殖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1.2.2 对虾单养池中悬浮颗粒物特征
        1.2.3 对虾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1.2.3.1 对虾-滤食性水生动物混养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1.2.3.2 对虾-肉食性水生动物混养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1.2.3.3 对虾-海参混养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1.2.4 对虾混养池中悬浮颗粒物特征
    1.3 环境因子对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悬浮颗粒物的影响
        1.3.1 理化环境因子对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3.2 环境因子对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影响
    1.4 养殖模式对虾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与对虾病害的关系
    1.5 总结
    1.6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对虾养殖池塘网箱混养吉丽罗非鱼期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与悬浮颗粒物特征的研究
    第一节 网箱混养罗非鱼对虾池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以及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与罗非鱼生长的关系
        2.1.1 材料与方法
        2.1.1.1 池塘条件及实验设计
        2.1.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1.3 浮游植物样品的分析
        2.1.1.4 罗非鱼肠道中浮游植物检测
        2.1.2 结果与分析
        2.1.2.1 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2.1.2.2 池塘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动态变化
        2.1.2.3 罗非鱼前肠内含物组成
        2.1.2.4 罗非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
        2.1.3 讨论
        2.1.3.1 罗非鱼的摄食选择性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2.1.3.2 不同浮游植物藻相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2.1.3.3 放养罗非鱼对池塘蓝藻水华发生的影响
    第二节 网箱养殖罗非鱼期间虾池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及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池塘条件及实验设计
        2.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1.3 总颗粒物和颗粒有机物分析
        2.2.1.4 浮游生物生物量
        2.2.1.5 颗粒腐质与细菌量
        2.2.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2.2.2 结果与分析
        2.2.2.1 实验期间的天气及养殖情况
        2.2.2.2 实验期间池塘水温、盐度、pH、透明度的变化情况
        2.2.2.3 池塘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变化
        2.2.2.4 各池塘罗非鱼的存活与生长情况
        2.2.3 讨论
        2.2.3.1 养殖期间池塘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2.2.3.2 池塘悬浮颗粒物动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2.3.3 颗粒有机物与吉丽罗非鱼生长的关系
第三章 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围隔混养水体浮游植物群落与悬浮颗粒物特征实验研究
    第一节 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池塘条件和围隔实验设计
        3.1.1.2 浮游植物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3.1.1.3 叶绿素含量分析
        3.1.1.4 相关理化因子测定
        3.1.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围隔养殖水体中主要理化因子动态变化情况
        3.1.2.2 围隔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3.1.2.3 各围隔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动态变化情况
        3.1.2.4 各组围隔叶绿素 a 平均含量变化情况
        3.1.3 讨论
        3.1.3.1 混养罗非鱼对对虾养殖围隔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3.1.3.2 混养罗非鱼对对虾养殖围隔浮游植物的影响
    第二节 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中悬浮颗粒物和弧菌数量的影响
        3.2.1 材料与方法
        3.2.1.1 池塘条件和围隔实验设计
        3.2.1.2 总颗粒物和颗粒有机物分析
        3.2.1.3 弧菌数量分析
        3.2.1.4 叶绿素 a 含量分析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实验期间天气及养殖情况
        3.2.2.2 围隔对虾和罗非鱼养殖情况
        3.2.2.3 各组围隔 TPM、POM 和 PIM 平均含量变化情况
        3.2.2.4 各组围隔 POM 和 PIM 占 TPM 百分比情况
        3.2.2.5 各组围隔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
        3.2.2.6 各组围隔叶绿素 a 平均含量变化情况
        3.2.3 讨论
        3.2.3.1 混养罗非鱼对虾池悬浮颗粒物动态变化的影响
        3.2.3.2 混养罗非鱼对虾池弧菌数量变化的影响
第四章 两种鱼虾混养模式罗非鱼最佳放养密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网箱与围隔设置
        4.1.2 实验设计与管理
        4.1.3 计算与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虾池网箱混养罗非鱼模式结果与分析
        4.2.1.1 网箱罗非鱼的收获情况
        4.2.1.2 网箱混养罗非鱼池塘水体浮游植物、悬浮颗粒物以及水质分析
        4.2.2 围隔混养模式结果与分析
        4.2.2.1 对虾和罗非鱼的养殖情况
        4.2.2.2 混养罗非鱼对围隔养殖水体浮游植物、悬浮颗粒物及水质因子的分析
    4.3 讨论
        4.3.1 虾池网箱混养罗非鱼模式最佳罗非鱼放养密度探讨
        4.3.2 围隔混养模式最佳放养密度探讨
    4.4 总结与展望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海岸带地下咸水与淡水混合的养殖用水处理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地下咸水的利用与研究现状
        1.2.1 我国地下咸水资源现状
        1.2.2 微咸水的利用与研究
        1.2.3 地下咸水的利用与研究
    1.3 本次试验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目的
        1.3.1 内容及目的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岸带地下咸水的水化学特征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
        2.1.4 气候条件
        2.1.5 河流水系
        2.1.6 该地区海产养殖的养殖方式及品种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1 样品的采集
        2.2.2 地下咸水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2.2.3 样品分析结果
第三章 咸淡水混合初步处理试验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pH随时间变化曲线
        3.2.2 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3.2.3 咸淡水混合8h后的全盐量
        3.2.4 混合水样中铅离子随时间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咸淡水混合水体中铅离子去除试验
    4.1 地下咸水中铅的来源
    4.2 地下咸水中铅的危害
        4.2.1 铅的物理化学性质
        4.2.2 铅对鱼类等生物的危害
        4.2.3 铅对人类的危害
    4.3 地下咸水中铅的处理方法
        4.3.1 处理方法介绍
        4.3.2 处理方法的选择
    4.4 改性沸石去除铅离子试验
        4.4.1 沸石的结构及性能
        4.4.2 沸石的改性方法
        4.4.3 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4.4.4 含铅地下咸、淡水的配制
        4.4.5 沸石的改性试验
        4.4.6 沸石静态吸附试验
    4.5 消石灰的沉淀试验
        4.5.1 消石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4.5.2 试验材料与装置
        4.5.3 试验原理
        4.5.4 试验准备
        4.5.5 淡水中消石灰沉淀试验
        4.5.6 咸水中消石灰沉淀试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4)养殖半滑舌鳎常见疾病的病理学观察与感染微生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半滑舌鳎的基础生物学与繁育技术
        1.1 分类与分布
        1.2 形态与生态习性
        1.3 繁育特征
        1.4 繁育与养殖研究现状
    2. 鲆鲽类的病理学研究综述
        2.1 病毒性疾病
        2.2 细菌性疾病
        2.3 寄生虫疾病
        2.4 其他因素
    3. 鱼类微生态学的研究概述
        3.1 消化道菌群
        3.2 环境菌群
    4. 本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第二章 养殖半滑舌鳎的流行病调查
    1. 采样及调查方法
        1.1 疾病的调查与采集
        1.2 流行病调查的主要方法
    2. 养殖半滑舌鳎的主要流行病症
        2.1 烂鳍烂尾症
        2.2 皮肤溃疡症
        2.3 皮下脓肿病
        2.4 腹水病
        2.5 肠炎病
        2.6 寄生虫疾病
    3. 半滑舌鳎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要点
        3.1 营造优良的养殖环境
        3.2 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
        3.3 切断病原的来源途径
        3.4 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合理用药
        3.5 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和健康养殖工艺的整合
    4. 结语
第三章 皮肤溃疡症和腹水病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鱼样品的取样
        1.2 石蜡切片制作
        1.3 观察和拍照
    2. 研究结果
        2.1 健康半滑舌鳎的组织学
        2.2 半滑舌鳎皮肤溃疡症的组织病理观察
        2.3 半滑舌鳎腹水病的组织病理观察
    3. 讨论
第四章 池塘养殖半滑舌鳎的微生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样厂家
        1.2 池塘养殖半滑舌鳎取样
        1.3 样本细菌的分离培养
        1.4 细菌总 DNA 的提取
        1.5 PCR-DGGE 分析
        1.6 高通量测序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细菌的分离培养
        2.2 PCR-DGGE 分析结果
        2.3 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
    3. 讨论
第五章 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疾病发生的微生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样厂家
        1.2 病鱼样品的取样
        1.3 样本细菌的分离培养
        1.4 细菌总 DNA 的提取
        1.5 PCR-DGGE 分析
        1.6 高通量测序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细菌的分离培养
        2.2 PCR-DGGE 分析结果
        2.3 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
    3. 讨论
结论和展望
    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2. 由研究结果引发的几点思考
    3. 论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对虾池塘综合养殖的原理及其应用
        1.1.1 综合养殖的原理及特点
        1.1.2 综合养殖的应用
        1.1.2.1 对虾-滤食性鱼、贝类综合养殖
        1.1.2.2 对虾-肉食性鱼、蟹类综合养殖
        1.1.2.3 对虾-海参综合养殖
        1.1.2.4 对虾-大型藻类综合养殖
        1.1.2.5 虾池多元综合养殖
        1.1.3 对虾-草鱼混养模式
        1.1.3.1 围网混养草鱼
        1.1.3.2 直放混养草鱼
        1.1.4 综合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4.1 品种组成问题
        1.1.4.2 放养规格和时间问题
        1.1.4.3 饵料转化效率问题
        1.1.4.4 养殖模式的可移植性问题
        1.1.4.5 病害防治问题
        1.1.5 总结与展望
    1.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与对虾单养模式的池塘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对比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池塘
        2.1.2 实验材料
        2.1.3 养殖流程
        2.1.3.1 池塘的准备
        2.1.3.2 苗种放养
        2.1.3.3 养殖管理
        2.1.3.4 收获情况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1 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
        2.1.4.2 生长的测定
        2.1.5 数据计算及分析
    2.2 结果
        2.2.1 单位面积总投喂量及水体负荷
        2.2.2 水温、盐度、透明度、DO 及pH 的变动
        2.2.3 TAN、NO_2-N、NO_3-N、PO_4-P、COD 的变动
        2.2.4 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发病情况
        2.2.5 鱼类的养成情况
    2.3 讨论与结论
        2.3.1 水质
        2.3.2 混养鱼类的作用
        2.3.3 混养鱼虾的生长情况
第三章 低盐度土池凡纳滨对虾-草鱼二茬混养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池塘
        3.1.2 实验材料
        3.1.3 养殖流程
        3.1.3.1 池塘的准备
        3.1.3.2 苗种放养
        3.1.3.3 养殖管理
        3.1.3.4 收获情况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1 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
        3.1.4.2 生长的测定
        3.1.5 数据计算及分析
    3.2 结果
        3.2.1 水温、盐度、透明度、水色、DO 及pH 的变动
        3.2.2 TAN、NO_2-N、NO_3-N、PO_4-P、COD 的变动
        3.2.3 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发病情况
        3.2.4 鱼类养成情况
        3.2.5 养殖效益
    3.3 讨论与结论
        3.3.1 二茬养殖水质因子变动
        3.3.2 混养鱼虾的生长情况及投喂策略
        3.3.3 养殖效益分析
第四章 第二茬鱼虾混养与对虾单养池塘弧菌动态及其与水质因子相关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池塘及养殖品种
        4.1.2 弧菌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4.1.3 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
        4.1.4 数据计算及分析
    4.2 结果
        4.2.1 实验池塘水体中弧菌数量变动
        4.2.2 实验池塘理化因子的变动
        4.2.3 实验池塘水体中弧菌和理化因子间相关性
        4.2.4 养殖品种的成活率
    4.3 讨论与结论
        4.3.1 弧菌与水质因子间的关系
        4.3.2 混养鱼类和消毒产品对水体弧菌抑制作用及对对虾成活率的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几种典型海域生境增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浅海增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研究进展
    1.1 前言
    1.2 海洋经济物种的主要增养殖模式及设施应用
        1.2.1 筏式养殖
        1.2.2 海水网箱养殖
        1.2.3 海水底播增养殖
        1.2.4 池塘增养殖
    1.3 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
        1.3.1 人工鱼礁
        1.3.2 海洋牧场
    1.4 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4.1 浅海增养殖设施的规划设计
        1.4.2 浅海增养殖设施的科学监测与评价体系
        1.4.3 浅海增养殖设施的技术规程
    1.5 计划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预期成果和创新性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思路
        1.5.3 预期成果
        1.5.4 创新性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水池塘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研制与应用
    2.1 刺参养殖池塘环境变化
        2.1.1 前言
        2.1.2 调查方法
        2.1.3 水质评价标准
        2.1.4 结果与讨论
        2.1.5 结论
    2.2 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的研制与应用
        2.2.1 前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2.2.5 结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浅海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研制与应用
    3.1 实验海区环境调查
        3.1.1 前言
        3.1.2 调查方法
        3.1.3 调查结果
        3.1.4 结论
    3.2 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3.2.1 前言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岸岛屿多层组合式海珍礁研制与应用
    4.1 前三岛平岛海域的环境调查
        4.1.1 前言
        4.1.2 调查方法
        4.1.3 调查结果及结论
    4.2 多层组合式海珍礁的研制与应用
        4.2.1 前言
        4.2.2 材料与方法
        4.2.3 结果
        4.2.4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底播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
    5.1 獐子岛海域的环境调查
        5.1.1 前言
        5.1.2 调查方法
        5.1.3 调查结果
        5.1.4 结论
    5.2 海龙I型底播式海水养殖设施的研制与应用
        5.2.1 前言
        5.2.2 材料与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撰写、发表文章与申请专利
致谢

(7)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人工繁育技术及遗传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ABSTRACT)
1. 前言
2. 综述
    2.1 人工繁育技术
    2.2 种质资源研究
3. 圆斑星鲽生物学特性
    3.1 研究方法
    3.2 圆斑星鲽的种类、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3.3 圆斑星鲽的外部形态
    3.4 圆斑星鲽的内部结构
    3.5 圆斑星鲽的生态习性
    3.6 生长与年龄
    3.7 繁殖习性
4. 圆斑星鲽的人工繁殖技术
    4.1 亲鱼性腺调控技术研究
    4.2 圆斑星鲽早期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的研究
    4.3 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5. 圆斑星鲽的遗传性状
    5.1 DNA部分片段的分析
    5.2 染色体测定
6. 圆斑星鲽鱼的营养成分的研究
附件一:图版
    1. 附图Ⅰ胚胎发育进程图(1)
    2. 附图Ⅱ胚胎发育进程图(2)
    3. 附图Ⅲ胚后变态发育图(1)
    4. 附图Ⅳ胚胎发育进程图(2)
    5. 附图Ⅴ胚胎发育进程图(3)
附件二:在读期间的相关研究工作
    1 圆斑星鲽的特性
    2 《鲽蹋鱼类养殖技术》
    3 《牙鲆健康养殖技术》
    4 《海参健康养殖技术》
    5 《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
    6 获奖证书

四、虾池养殖石鲽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烟台市东泊子沙滩公园为例[D]. 胡梦凡.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2]两种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和悬浮颗粒物特征的研究[D]. 粟丽.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3)
  • [3]基于海岸带地下咸水与淡水混合的养殖用水处理利用研究[D]. 唐合琪. 山东建筑大学, 2012(01)
  • [4]养殖半滑舌鳎常见疾病的病理学观察与感染微生态分析[D]. 张正.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5]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的初步研究[D]. 朱方建. 上海海洋大学, 2011(04)
  • [6]几种典型海域生境增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D]. 张立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10)
  • [7]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人工繁育技术及遗传特性的研究[D]. 陈四清.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8]石鲽综合养殖技术[J]. 刘振林,张少华,原永党,宋宗诚,张秀丽.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05)
  • [9]虾池养殖石鲽技术要点[J]. 张仕刚,邱海波. 专业户, 2004(02)
  • [10]虾池养殖石鲽技术要点[J]. 张仕刚,邱海波. 齐鲁渔业, 2004(01)

标签:;  ;  ;  ;  ;  

虾塘养殖鲽鱼的技术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