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重显现的文字与思想──《皱纹》读感(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露[1](2020)在《《我的叔叔于勒》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文中提出
李巧娥[2](2019)在《90年代以来网络诗歌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诗歌的诞生,一方面与电脑网络的普及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网络诗歌已经成为当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需求,而且将已经边缘化的诗歌重新拉回到大众的视野。本文以网络诗歌为研究对象,内容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将网络诗歌语言研究置于20世纪新诗语言研究的历史链条中,首先梳理了新诗语言及网络诗歌语言的研究现状,然后说明了本文的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正文包含四章:第一章为网络诗歌概述,首先论述网络诗歌的产生及发展,厘清网络诗歌的概念并总结其特点,即创作主体虚拟化、文本开放性、超文本性、私语性。第二章为网络诗歌的韵律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突破了古典诗歌的格律束缚,二是突破了古典诗歌的节奏形式。第三章为网络诗歌的词汇特点,首先是大量选用口语词,其次词语的超常组合较多,最后,语码的混合使用是网络诗歌词汇创新的具体表现。第四章为网络诗歌修辞方式研究,主要是常用辞格的综合运用及对其他辞格的创新运用。结语总结了全文的写作思路并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诗歌的创作提出意见。
王妙迪[3](2018)在《西摩·查特曼叙事理论概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摩·查特曼是二十世纪美国着名叙事学家、修辞学家。他从叙事的内部与外部两个角度来研究叙事相关问题,把叙事结构划分为故事与话语两部分,关注小说与电影两种媒介间的叙事问题,创建性地论证故事、话语、隐含作者、叙事交流模式、视点等概念,其理论引发了学界争鸣,推动了叙事理论的发展。他的叙事理论展现了西方叙事学从经典到后经典的发展史,影响度极高,但国内目前对其理论的研究仍缺乏整体性与宏观性。当此状况,本文选取查特曼叙事理论为研究对象,对其叙事理论作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绪论部分着重介绍查特曼的个人生平、学术背景与其叙事理论的来源,第二章、第三章对查特曼叙事理论的基本范式及衍生性要素作具体阐释,第四章考察其理论中饱受争议的隐含作者问题,第五章探讨其在跨媒介叙事方面的观点。最后一章通过全局性讨论、概述其理论的贡献、价值与局限性,尝试总结其理论对叙事研究及我国叙事学发展的意义。
左雪玲[4](2016)在《周政保文学批评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文学复苏的年代,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呈现出葳蕤繁茂的景象,中国西部文学发展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周政保作为新疆当代文学重要的批评家,以其丰富的文学批评着述成果,从文学批评的边缘地域突进到了中心地带。他的文学批评范围非常广阔,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门类,其中包括文学、绘画、戏剧、影视等,特别是在“新边塞诗”、“西部文学”、“军事文学”、“报告文学”等领域颇有建树。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原则,固守着民族——人民的批评基石,强调生活与文学的关系,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介入批评过程,以文本为着力点,秉着务实真诚的态度从“宏观着眼,微观落笔”,并以强有力的扎实理论基础为支撑,在浅近而又深刻的诗化语言中,践行着批评家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从新疆走出去的批评家,周政保一方面既关注新疆、西部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又力争置身于全国文学批评的前沿,这使他成为新疆当代批评史上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而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当中,周政保同样视野开阔,笔耕不辍,用睿智的思想和饱满的情感建构起了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话语,为后人的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诸多的学术思想资源,这也为他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试图对周政保文学批评进行追根溯源,梳理周政保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影视文学等领域批评的具体内容与系统性特征,并试图对周政保的文学批评实践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及意义进行基本评价。
刘冬常[5](2015)在《“时间性”艺术理念在当代版画创作中的呈现》文中指出版画的创作过程、版画的作品本身、及版画作品的观赏都具有时间性特征,无论是带有时间印迹的木刻版画、经过时间腐蚀的铜版画、依靠时间曝光呈现的丝网版画、还是带有时间意识的当代版画装置作品都渗透着时间性的精神韵味。在当代版画艺术中,“时间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观念频繁的被艺术家们所运用,“时间性”不仅可以作为绘画内容来进行艺术观念的表达,还可以作为一种艺术观念表达版画的创作过程,让观者感知时间的流逝过程。本文通过对具有“时间性”艺术理念的当代版画作品进行研究,并归纳出“时间性”艺术理念在当代版画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并对当代版画艺术作品中表现“时间性”的经典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从哲学、美学与传播学进行多角度解读,学习艺术家如何发挥版画的独特艺术语言,并从中体会艺术家如何从绘画观念分析、绘画意象提炼再到图式的生成的转化过程,如何从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转变成当代艺术创作方式,借鉴并运用于自己今后的版画创作中。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进行分析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关于“时间性”艺术理念的研究意义、目的,然后对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概述,接着简要的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缘起,为“时间性”艺术理念在当代版画中的呈现寻找理论依据。在当代艺术多元化倾向下,分析当代版画中“时间性”艺术理念产生的背景,指出“版画具有时间性的本质因素,并对当代版画作品运用“时间性”艺术理念的优势作了进一步分析。第三部分从形式语言及精神意蕴两方面分析了当代版画艺术作品的的“时间性”艺术理念的具体体现。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部分,对当代版画艺术作品中表现“时间性”的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谭平关于“时间性”的抽象实验艺术以及陈琦的《时间简谱》系列作品为例。第五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结合本人的创作实践进行论述,强调“时间性”艺术理念对本人版画创作实践思维性的启发作用。第六部分为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指出版画艺术创作中运用“时间性”艺术理念的当代艺术意义。
付瑛瑛[6](2011)在《“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尝试把汪榕培教授“传神达意”的典籍英译思想建构成一个适用于中国典籍英译的理论体系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如标题所示,本文对“传神达意”的探究与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构想是双管其下、齐头并进的。本文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思路是:借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中观理论”和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原则—参数”模式对“传神达意”的内涵进行细致探讨,并用典籍英译个案分析“传神达意”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达到建构的目的。“中观理论”主要用于对“传神达意”进行理论定位,旨在指出“传神达意”既具备理论的指导性又兼备实践的操作性。“原则—参数”模式主要用于确定“传神达意”的原则和参数,即“达意”和“传神”作为典籍英译的两项基本原则;“达意”的参数设定为“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和“认知层面”,“传神”的参数设定为“文体”、“风格”、“意境”、“情感”和“形式”。本文总结出来的“传神达意”的参数其实是中西方所共有的,是译者在翻译时必然涉及到的,只不过缺失了系统归纳这一环节,本文所做的工作就是想改变这种面貌,把翻译中涉及到的参数都归到“传神达意”这个总原则、总标题之下。“传神达意”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而且偏正关系,即“传神地达意”,其中“达意”是翻译的基础,“传神”是“达意”基础上的锦上添花,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翻译要“达意”这个最基本的要求,翻译界并无任何异议,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翻译时译者应“达什么意”和“怎么达意”。对于“达什么意”,本文的观点是:翻译中的“意”应该是融合了原文本和译者主体的“意”,即译者对原文本的主体认知基础上的“意”;而对于“怎么达意”,本文的回答是用“中国英语”去翻译中国典籍作品。这里的“中国英语”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内涵:第一,“中国英语”首先要是顺畅自然的英语,是一种符合英美读者阅读习惯的英语;第二,“中国英语”的使用是针对那些西方语言中所没有的而中国所特有的词汇。应该说,“中国英语”是一个统称,它把翻译中可能涉及到的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都包括在内了。对于“传神”,本文的观点是“传神”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可以通过切实的分析捕捉到的。一般认为,“传神”论历经了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特点各不相同。根据“传神”在这三个时期的特点并结合翻译的本质来看,翻译中的“传神”应取唐宋时期提倡主客观融合的观点更为恰当,并以北宋时期苏轼的“传神论”为代表进行了详细论证。苏轼提出的“常理”、“凡人意思各有所在”等观点能恰到好处地应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清朝沈宗骞在苏轼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神之正”的观点,即“各有所在”的“神”不易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传神”并非中国所独有,西方画论中也多见对“传神”的讨论,可见中西方在“传神”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当然,这不仅仅是个找共通点的过程,更是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建构服务的。将“传神达意”置于译文比读中旨在以一种有理有据的方式去检验“传神达意”两项基本原则在理论上的指导性及其参数在实践上的操作性。通过对“传神达意”的内涵、原则参数进行的细致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传神达意”完全可以作为典籍英译的基本原则,它不仅具备理论上的指导性而且具有实践上的操作性,是行之有效的一套原则和参数。它给读者的总体印象应该是:统而不死、活而不乱。因此,作者有理由相信,本文对“传神达意”和“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双管齐下的探究能给日后典籍英译的研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部分,这部分主要论说本研究课题的缘起、相关背景等内容,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第二章主要讨论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几步准备工作。本章先是对“思想”、“理论”、“理论体系”等几个高频率使用的术语进行界定,接着分析将“传神达意”建构成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至为重要的方法论思想,即融合中国的诗性思维和西方的理性思维。最后在综合国内学者对建构理论体系看法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对于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设想。第三章主要是对“传神达意”的主、客观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它们的内涵及要点。对“达意”客观因素的分析是从传统译论着手,通过分析“意义”的嬗变过程以确定本文的“达意”是什么;对“传神”客观因素的探讨主要从中国传统画论着手,接着分析它在古典戏剧、小说中的应用,为确定“传神”在翻译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最后,作者强调“传神达意”并非单纯的并列结构,实则是一种偏正关系,即“传神地达意”,应把其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考量。第四章主要探讨“传神达意”与“中观理论”、“原则—参数”的融合。通过借鉴“中观理论”、“原则—参数”的研究思路对“传神达意”及其参数进行分析,以证实“传神达意”作为典籍英译基本原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显性化参数的原理,“达意”的参数可分为“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和“认知层面”,“传神”的参数可分为“文体”、“风格”、“意境”、“情感”和“形式”。第五章主要讨论“传神达意”在典籍英译实践中的应用。作者从古典诗歌、古典散文、古典戏剧、古典小说中选取个案进行比读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验证“传神达意”在理论上的指导性和实践上的操作性,另一方面在多个译文比读中凸显出“传神达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第六章是结论部分。这章首先对前五章进行小结,进而指出本研究的贡献、研究的局限性及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刘海波[7](2010)在《唐代岭南进士与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隶属阶层为切入点,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和文史互证、比较、计量等研究方法,对唐代文化落后地域——岭南道地域文学进行探讨,对于影响文学主体——进士和文学载体——作品的岭南地域文化进行解剖,试图展示和部分揭示岭南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定位岭南进士群体的文学成就。“岭南”一词在唐代有三个概念,本文以《新唐书·地理志》所划定的岭南道地域为界限,研究岭南道及第进士及其文学创作。本文考订的唐代岭南进士数为35人。通过分析他们的历时分布,发现岭南进士数远远少于各道平均数,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岭南进士及第与帝王的喜好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考察他们的空间分布,发现集中于岭南道的少数州县,多数的州县没有及第进士。这反映了唐代岭南经济文化发展的落后。岭南进士生成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经济贫弱、教育落后、政策影响、路途遥远等四点。促进岭南进士生成的因素首先是家庭富裕,有很好的家族教育。其次,家庭位置处于交通要道。再次,游学的经历。岭南谪宦对岭南教育的影响很大;但对岭南进士的教育,家庭作用远大于谪宦和官府。岭南地域的位置和地形等地理环境对岭南文化产生了影响,这集中表现在民众的习性上。展现岭南先宋民众的习性,可以为唐代岭南进士性格的渊源提供探析的依据。岭南进士群体之间交往极少,主要是因为地域关系而形成一个群体,并呈现出群体性格特征。首先,最根本的特点是:古道儒雅。其次,生性耿直。其三,聪颖好学。其四,重视亲情伦理。其五,勤政清廉。这些性格特点和唐末岭南进士隐居人数的激增,都表明了他们是以儒家习性为主。岭南进士或长或短地生活在岭南地域,表现出了有岭南特色的性格。其一,孤寒的心态。其二,性情急躁。其三,阴柔不雄。其四,善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岭南进士的身份和习性都发生了一些与时俱进的变化。首先,及第者的身份由官宦富豪子弟向一般富家子弟延伸。其次,传统儒家精神逐渐沦落。再次,个人才华由单一文才向多才多艺转变。岭南进士的诗文呈现出古朴清显的风格,这与他们古道儒雅的性格、孤寒的心态、急躁的性情以及岭南落后的经济文化环境、阻塞的交通、四季如春的气候、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有着因果的联系。随着有唐一代的时间推移,岭南进士诗歌在形式上七言诗的比重有所提高,在内容上对社会的不满逐渐加重。通过比较宋之问和张九龄的岭南诗歌,发现:在内容上,宋岭南诗对岭南地域风土的记载比张岭南诗要深广。在感情上,宋诗中的贬谪情感比张诗激烈;张诗的自忧之情比宋诗强烈。在艺术风格上,张岭南诗呈现古朴清显的特征,宋岭南诗则表现出新绮裱丽的格调。这些不同处,体现了张诗中的岭南地域文化因素。通过比较曹邺和邵谒诗歌,以及曹邺及第前后的诗歌,发现:曹邺和邵谒的诗歌特点,共同点多,不同处少;主体上都呈现出古朴清显的特色。孤寒自卑的情怀贯穿了曹邺及第前后的诗中,但七言诗和律诗在及第后显着增加。这些异同,体现了岭南地域文化和进士科举文化的双重影响因素。岭南进士的文章以张九龄公文为主,没有能体现出明显的共同风格,但是其内容和艺术风格表露了一些与岭南地域风气相关的因素。如内容上表现了岭南进士耿直的性格、忧患的心态、崇俭诫奢和兼容并蓄的思想、充沛丰盈的个人情感以及刚劲之风的缺失。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语言朴素,缺少藻饰;文风黜浮切实;少生动描述,多议论抒情;文境狭窄等具有岭南文化因素的特点。综上,唐代岭南进士的行为趋于保守,与典型的唐代进士形象有差距。诗歌气象总体上接近大历气象,与盛唐气象有差距。其作家、作品数量很少,在唐代文学史中影响也不大;但在岭南历史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王弋璇[8](2008)在《暴力与冲突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的空间性》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20年间,一批精英学者不断深入探索文化理论、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理论,他们借此宣告了历史这个神圣词语的崇高地位受到了挑战,并且昭示出这样的事实:作为经验组织形式的时间性已经被空间性以及在空间中的情感和社会体验所代替。人类学家和女性主义理论家提醒我们:理论是游移的,知识具有定位性,主体是地方化的,社会团体和公共领域被赋予了飞散和全球化的特征。面对持续不断的各种效应,现实和超现实,后工业经济和“全球化城市”,文化理论家亨利·列斐伏尔向读者提出了忠告:“我们应该去认识空间,了解空间中发生了什么,并起到什么作用。”同时,米歇尔·福柯以他的预言宣告了空间时代的到来:“如我们所知,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止、危机与循环,以及过去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各种主题,同时也随着逝者所具有的凌驾一切的强势,及其对世界富有威胁性的封锁,‘历史’成为19世纪困扰人类的最主要因素。……而当今的时代或许应是空间的纪元。我们身处在一个同时性的时代:这是一个并置的年代,是远近相交、并驾齐驱的年代、是星罗散布的年代。其中由时间发展出来的世界经验远远少于连系着不同点与点之间的混乱网络所形成的世界经验。”列斐伏尔和福柯这两位哲学家共同昭示了一个事实:20世纪末,在被称为“空间转向”的潮流中,人们对空间与地点的反思已经使空间从部分科学领域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边缘中走了出来。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 ),这位拥有“巴尔扎克式的野心”,“想把整个世界装进一部书里”的作家,在空间转向的时代浪潮影响下,表现出对空间的格外关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她对都市背景的青睐上。欧茨十分偏爱曾经带给她无数创作灵感的城市底特律,并把它称为“浪漫之地”和“伟大的主题。”G. F.沃勒对此曾说过:“在欧茨的想象中的核心象征就是底特律。在所有的美国城市中,底特律一定是美国众多错综复杂的神话中最有力的一个。”而欧茨这种对城市空间的关注建立在她的现实主义创作准则之上。正如格雷·约翰逊所说:“欧茨独特的才能体现在她对人物心理状态的精确的表达以及她将人物强烈的个人情感同美国生活更广泛的现实结合起来这两方面。”因此,在研究欧茨作品时有我们必要深入研究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现实,进而对影响她创作的各种思潮进行探讨。原因在于:现实是塑造欧茨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基础,欧茨所生活时代的各种思潮对她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欧茨时有必要去了解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背景。欧茨的创作生涯从一开始就继承了弗兰克·奥康纳的传统,并且在创作中表现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诸如罪与罚、邪恶与救赎等主题的执着与热忱。一方面,她的小说以深刻的视野和强烈的震撼力呈现在读者面前;另一方面由于她的作品中汇聚暴力现象,并在叙事中常常穿插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给读者带来了无比困惑和难以接受的阅读感受。一些评论者因此对欧茨作品中大量的暴力情节颇有微词。但是对于欧茨来讲,她之所以对暴力情有独钟,是为了表明:黑暗的现实成为汇聚自然、社会以及情感这三方面潜在压制力的集合点,是她作品中的人物窖藏人类所有意志力来拼命抵御的压迫之源。她认为自己作品中的暴力现象是建立在更为严酷的现实基础之上,而作家的职责要求她必须以真实的刻画再现出现实的残暴。综上所述,论文的主题是通过列斐伏尔和福柯的社会空间理论分析欧茨小说中空间性,从而探讨欧茨作品中突出的暴力现象的根源。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创作背景,以及论文中依照作品主题阶段性选取的4部小说(《他们》、《奇境》、《光明天使》和《狐火》)的内容梗概。同时详细阐述了列斐伏尔和福柯有关空间性的相关理论要点。第二章在列斐伏尔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他们》中的空间性。列斐伏尔所定义社会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地理意义上,同时也是文化交错和社会交往的产品和竞技争夺的领域,其中构成社会关系的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习惯以及具象实践都可能汇聚在一起,并在这个领域中得以记录。本章首先以空间视角深刻解读了主人公在城市空间中幻灭和觉醒,同时揭示出恐怖主义弥漫在异化、重复和同质化的日常生活中,它给城市贫民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也成为欧茨小说中暴力现象的根源所在。接着,通过进一步参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物极必反的观点,暴力被解读为推动城市革命爆发的积极性力量。它对现代社会从抽象空间向差异空间迈进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三章以福柯空间化的权力和话语理论为依据,集中探讨了《奇境》、《光明天使》和《狐火》中的空间性。福柯的话语理论在分析小说时起到了以下两方面的作用:首先,为描述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对欧茨小说中个体命运造成的影响提供了宏观的空间框架;其次,福柯对话语模式的阐释为欧茨小说中的空间构型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参照。本章围绕福柯理论中的“圆形监狱”这个核心概念,分析欧茨作品中的空间构型。福柯认为:真正使得规训的性质和作用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是边沁所提出的全景敞视建筑的构想、所谓全景敞视建筑是边沁设想的一种新式监狱:一个像圆环一样的建筑,中央有座塔楼,塔楼上有很大的窗子,面对圆环的内侧,外围的建筑划分成一间间的囚室,囚室有面对塔楼的窗户,塔楼通过窗户可以有效地监视囚室的各种活动,这是一种全景敝视的结构。在小囚室里的人只能被看而什么也看不见,隙望塔内的人则可以清楚地观察小囚室中的人却不会被看到。这种关键性的机制产生了重要的后果。在这种监狱体系中,权力技术被精致化了,通过注视性的权力机制保证权力功能的发挥,监控者通过注视使被监控者处于权力控制中。这种注视性控制,福柯称其为“权力的眼睛”。透过“权力的眼睛”在空间的深入渗透,现代管理机制得以有效运行,压制和反抗也由此产生。因此,参照福柯的对空间构型的阐述,我们看出:欧茨作品中的冲突和暴力从根本上源于现代社会中以圆形监狱为模本的微观化管理机制。论文最后推出结论:通过借用列斐伏尔和福柯的空间理论来分析欧茨的小说,我们可以对其作品中的突出的暴力和冲突现象的原因提供有效的解释。
叶君[9](2004)在《农村·乡土·家园·荒野 ——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文中认为本论文由“结论”和“农村”、“乡土”、“家园”和“荒野”等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两个基本的题材范畴,即“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小说”,的辨析入手,在探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的基础上引出问题,即在乡土文学的研究过程中存在概念使用上的含混,要么以乡土覆盖农村,要么以农村包容乡土。很显然,这种含混所造成的指认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乡土文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试图提出一个更合适的概念来涵盖乡土和农村。我认为“乡村”是涵盖二者比较理想而富于弹性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导出构成了本论文在论述上的初级逻辑平台,在此基础上我进而认为,除了乡土和农村外,对于乡村的表现还存在家园和荒野两种方式,它们直接指涉着人的精神层面。因而,呈现于文本中的“乡土”、“农村”、“家园”和“荒野”显然并不能看作同一种既定的客观事实,而作为基于乡村的四种不同文学景观,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经过文学言说而被赋予了创作主体特定意义内涵和价值判断的“想象性构成物”,换言之,它们也可以视为对中国乡村四种不尽相同的言说方式和想象方式。而本论文所认定的想象是一种文学显现或运作的模式,它一方面包含着主体对言说对象的选择和重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主体对言说方式的选择和运用。因而,基于乡村的四种不同文学景观是包含了客观和主观性内涵的四种不同想象方法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基于此,绪论第二节对每一种想象方式的具体操作进行了简要论述,得出一些基本的规律。 “农村”的生成我认为源自乡土的蜕变,而导致乡土向农村蜕变的根源是由于“他者”的进入。这主要体现在政治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形态等三个方面。由此,一种新的阶级关系覆盖了先前的血缘和地缘伦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进入后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形态并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冲击,产生苦闷、焦虑甚至失落;而一种新的思想文化意识有时更带来原有人际格局的改变。总之,因为“他者”的进入使以前相对稳固、古旧的自然村社变为处于变动和重组中的农村。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阶级斗争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乡村的两重基本生活场景,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表现为切换、挤兑和遮蔽。在本章里以浩然产生于文革前的《艳阳天》和文革中的《金光大道》作为个案具体说明这两重乡村生活场景之间的关系。“外来者”下乡是“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常见的情节设置,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叙事模式,“外来者”身份常常是党的干部、人民战士和归乡游子,而我认为这一行为背后最主要的意识形态动机体现为一种权力话语的植入,如合法性论证和方针路线政策的贯彻以及展现英雄的成长历程等等。在有些作品中,“外来者”也体现为一种不和谐的叙述声音的出现。 “乡土”总体表现为在诗意观照下的自然村社。诗意源于观照者和对象之间的距离感,因而乡土文学是作者对于乡村(大多数是故乡或“第二故乡”)进行有距离观照的产物,在空间上表现为“空间位移”,即主体已经离开观照地;时间上则体现为“时序错置”,即对于当下而言,观照地处于时间的彼端,那时的情形是靠回忆和记忆的重组得以再现。参照费孝通等的社会学⑧博」:学位一论文l川(1()RAIDISSI乙R‘l,A1’I()N若作,我认为体现于乡土文学里的乡一t件f会特性,土要休现在对l几地的珍视和依恋;对规约人们日常行为的一核套相对古旧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意识的}司守:对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T.白然、社会和人际带有“原始思维”性质的认知方式的承袭等上面。乡愁是乡土文学较为常见的表现对象,常常从不同侧面得以彰显。由于诗意观照的介入,对乡土的描写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浪漫气息,而自然村社也被诗意化为一种乌托邦性质的所在,带有空间预设性。但潜藏于作者内心的理性因素又在不自觉中对诗意产生了消解,它一般表现为一种历史感的进入,换言之,是它促成空间预设的一鸟托邦掉进一种时间的陷阱。在本章里我土要以沈从文和贾平凹作为参照对象,探讨他们在前后创作中所存在的关T.乡土乌托邦建构和解构的对话关系。侨寓者返乡同样是乡土文学里比较常见的叙事母题。 “家园”想象的生成从社会历史根源来看,它与80年代中后期以至一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补遍存在的人文精神失落和社会转型期原有价值判断失范有关,甚至是受到一种“世纪末”的社会情绪的影响,这些社会性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当代人精神家园的失落从而也催生出人们对它的寻找与建构。在这种意义上,乡村家园想象是当代中国人寻找精神家园的社会心理在文学领域里的显现。而从个人来看,则大致表现为一种“生活在别处”的生命形态。对于“农裔城籍”作家们而言,常常体现为对故乡的爱恨交织或情理悖谬:而在有些作家那里则根源于一种童年记忆,其至是对一种精神和宗教信仰的狂热迫求。作家们往往通过一种诗意的言说达于精神家园的建构,由此让“生活在别处”的灵魂“!司家”。而精神客居者的回家主要表现为:回到人地、回到童年、回到心?
李鸿祥[10](2000)在《双重显现的文字与思想──《皱纹》读感》文中指出
二、双重显现的文字与思想──《皱纹》读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重显现的文字与思想──《皱纹》读感(论文提纲范文)
(2)90年代以来网络诗歌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二、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网络诗歌概述 |
第一节 网络诗歌的概念及特点 |
第二节 网络诗歌的发展 |
第二章 网络诗歌的韵律变异 |
第一节 突破格律束缚 |
第二节 突破节奏形式 |
第三章 网络诗歌的词汇特点 |
第一节 口语化特征突出 |
第二节 词语组合超常 |
第三节 语码符号多样 |
第四章 网络诗歌的修辞方式 |
第一节 形式化辞格 |
第二节 意义化辞格 |
第三节 其他辞格的创新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网络诗人及其代表篇目 |
谢辞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西摩·查特曼叙事理论概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查特曼其人其学 |
第二节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形成基础 |
一、亚里士多德传统上的一环 |
二、二十世纪后半叶叙事理论场域中的重镇 |
第三节 关于查特曼叙事理论研究的现状 |
第一章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基本范式 |
第一节 叙事的内向思辨:叙事结构理论 |
一、“叙事是一个结构” |
二、“叙事是一个交流的结构” |
第二节 叙事的外向考察:文本类型的“互为服务”理论 |
一、文本类型理论 |
二、文本类型之间的“互为服务” |
第三节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融通性 |
一、内外双向审视 |
二、“结构”与“修辞”的遇合 |
第二章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衍生性叙事要素 |
第一节 叙事结构划分模式溯源 |
第二节 叙事结构中的衍生性要素 |
一、故事层的事件 |
二、故事层的实存 |
三、话语层的叙述者 |
第三节 查特曼叙事结构划分模式评述 |
第三章 查特曼的隐含作者理论 |
第一节 布斯的隐含作者理论及影响 |
第二节 查特曼的隐含作者理论发展过程 |
一、《故事与话语》中的隐含作者理论——隐含作者是叙事交流要素之一 |
二、《术语评论》中的隐含作者理论——隐含作者是文本意图 |
第三节 隐含作者概念的反思 |
第四章 查特曼的跨媒介叙事理论 |
第一节 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可译性理论 |
第二节 查特曼的小说与电影描写理论 |
一、文字与画面的不同描写 |
二、明确描写与含蓄描写 |
三、小说与电影的时间性要求 |
第三节 查特曼的小说与电影视点理论 |
一、查特曼的视点定义 |
二、小说与电影视点的异同 |
第五章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查特曼的学术贡献与其理论的价值 |
第二节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周政保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周政保文学批评研究现状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本文研究思路 |
一、周政保文学批评坐标系 |
(一)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 |
(二)文学批评的基石:民族——人民 |
(三)文学批评的两种观念 |
(四)批评的“着陆” |
(五)如何使用“磨刀石” |
二、诗歌批评 |
(一)诗歌的艺术品格 |
1.诗歌的地位 |
2.诗歌的崇高感 |
3.意象与象征 |
4.诗人的质量 |
(二)对西部诗歌的批评 |
1.闻捷的诗歌艺术 |
2.“新边塞诗”的批评 |
3.“西部诗歌”的美学精神 |
(三)军旅诗歌批评 |
三、小说批评 |
(一)现实主义小说:从创作方法到审美精神的潜移 |
(二)西部小说批评 |
1.觉醒的大西北文学——从西部小说谈起 |
2.西部小说与西部文化 |
3.西部小说与乡土观念 |
4.西部小说与新疆的文学战略发展 |
(三)军事小说批评 |
1.军事题材小说的审美价值 |
2.军事文学的题材选择——不可淡忘战争 |
3.英雄主义与军事小说 |
4.军事小说的未来 |
四、报告文学批评 |
(一)报告文学本体论 |
(二)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与核心范畴 |
1.非虚构性:安身立命的前提 |
2.新闻性:不可淡忘漠视的手段 |
(三)报告文学的“介入”与“体验” |
五、其他文学批评 |
(一)散文批评 |
(二)影视批评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时间性”艺术理念在当代版画创作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 论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时间性”艺术理念在当代版画创作中的缘起 |
2.1 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倾向 |
2.1.1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
2.1.2 过程艺术 |
2.2 版画艺术是时间的造物 |
2.2.1 版画艺术创作的过程具有时间性 |
2.2.2 版画作品本身具有时间性 |
2.2.3 版画艺术作品的鉴赏具有时间性 |
2.3 版画语言的有限与意境追求的无限 |
2.3.1 肌理与印痕的无限可能性 |
2.3.2 “版”的媒介延展 |
3 当代版画创作中“时间性”艺术理念的表达 |
3.1 版画语言的时间性表达 |
3.1.1 铜版画中“时间性”的控制与反控制表达 |
3.1.2 丝网版画的重复“时间性”绵延感的表达 |
3.1.3 木刻版画的肌理与印痕的“时间性”表达 |
3.1.4 石版画光影的时间观感表达 |
3.2 生命痕迹的“时间性”在当代版画中的展现 |
3.3 四维影像的“时间性”在当代版画中的呈现 |
4 当代版画作品“时间性”艺术理念的经典案例 |
4.1 谭平的抽象实验艺术 |
4.1.1 时间的可控性与画面的不可控性 |
4.1.2 创作过程的“时间性”线性呈现 |
4.2 陈琦《时间简谱》系列作品 |
4.2.1 “时间性”的多重媒介表达 |
4.2.2 “时间性”的“虚”与存在的“实”融合 |
5 “时间性”艺术理念在本人版画创作中的刍议 |
5.1 时间性在本人版画中的表达 |
5.1.1 版画创作前期—蒙太奇摄影记录 |
5.1.2 版画创作过程——照相制版技术过程转化 |
5.2 版画中时间性观念表达的意蕴 |
5.2.1 时间流动美 |
5.2.2 时间秩序美 |
5.2.3 时间循环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4.3 方法论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建构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准备 |
2.1 概述 |
2.2 相关术语界定 |
2.2.1 思想 |
2.2.2 理论 |
2.2.3 理论体系 |
2.3 建构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3.1 “典籍英译”范围及概念的界定 |
2.3.2 中国典籍英译发展及现状概述 |
2.3.3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
2.3.4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可行性 |
2.4 建构理论体系应有的思维方式:融合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
2.4.1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2.4.2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特点及其表现 |
2.4.3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 |
2.4.4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在典籍英译中的应用 |
2.5 国内学者对建构翻译理论体系的看法 |
2.6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设想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神达意”的内涵探究 |
3.1 概述 |
3.2 “传神达意”的客观因素 |
3.2.1 “达意”的客观因素 |
3.2.2 “传神”的客观因素 |
3.3 “传神达意”的主观因素 |
3.3.1 守其神,专其一的老庄思想 |
3.3.2 崇尚简约自然 |
3.3.3 翻译与研究并重 |
3.3.4 迁想妙得与临见妙裁 |
3.3.5 真枪实刀的苦译精神与饱满的翻译热情 |
3.4 “传神达意”的内涵及其要点 |
3.4.1 “达意”的内涵及其要点 |
3.4.2 “传神”的内涵及其要点 |
3.4.3 “传神达意”的整体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神达意”与“中观理论”、“原则—参数”的契合 |
4.1 概述 |
4.2 默顿“中观理论”的内涵和特点及其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
4.2.1 “中观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
4.2.2 “中观理论”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
4.3 乔姆斯基的“原则—参数”模式和“最简方案”及其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
4.3.1 “原则—参数”和“最简方案”的内涵及特点 |
4.3.2 “原则—参数”模式、“最简方案”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
4.4 “传神达意”与其它译论的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神达意”在中国典籍英译实践中的应用 |
5.1 概述 |
5.2 译文的可比性原则及本文译文比读方法说明 |
5.3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
5.3.1 《诗经》 |
5.3.2 《汉魏六朝诗三百首》 |
5.3.3 《陶渊明集》 |
5.4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散文翻译中的应用 |
5.4.1 《庄子》 |
5.4.2 “石钟山记” |
5.5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戏剧翻译中的应用 |
5.5.1 《牡丹亭》 |
5.5.2 “思凡” |
5.6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小说翻译中的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小结 |
6.2 研究的贡献 |
6.3 研究的局限 |
6.4 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
附录一:汪榕培教授简介 |
附录二:汪榕培教授访谈录 |
附录三:汪榕培教授译着作一览表(1982—2010)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译着作及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7)唐代岭南进士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的前提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唐代岭南地域与进士分布 |
第一节 唐代岭南地域范围的界定 |
第二节 岭南进士及第时期与地域分布的定量分析 |
一、唐代岭南进士人数考订 |
二、岭南进士在四唐分布分析 |
三、岭南进士在各朝分布分析 |
四、岭南进士在各州分布分析 |
五、岭南进士在各县分布分析 |
第三节 影响岭南进士生成的因素探析 |
一、岭南进士生成的不利因素 |
二、岭南进士生成的促进因素 |
三、岭南谪宦(官学)与家庭在进士教育中的作用 |
第二章 岭南道地域风气与唐代进士群体性格特征 |
第一节 岭南道的地理人文环境 |
一、岭南道的位置 |
二、岭南道的地形 |
三、岭南地域环境对民众习性的影响 |
第二节 先宋岭南民众习性考察 |
一、先唐岭南少数民族习性 |
二、先唐岭南中县民习性 |
三、唐代岭南民众的习性 |
第三节 唐代岭南进士群体的性格特征 |
一、岭南进士的儒家习性 |
二、岭南进士的地域习性 |
三、岭南进士群体特征的演变 |
第三章 唐代岭南进士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岭南进士的创作概况 |
一、作品类别分析 |
二、创作分布分析 |
三、作品存轶原因浅析 |
第二节 岭南进士文学的特点及成因 |
一、古朴 |
二、清显 |
三、诗歌特点的演变 |
第三节 岭北进士与岭南进士诗歌比较 |
一、宋、张岭南诗比较的基础 |
二、宋、张岭南诗内容比较 |
三、宋、张岭南诗情感比较 |
四、宋、张岭南诗艺术风格比较 |
第四节 岭南进士与非进士诗歌比较 |
一、曹、邵诗歌比较的基础 |
二、曹、邵诗歌内容情感比较 |
三、曹、邵诗歌艺术风格比较 |
四、曹邺及第前后诗作比较 |
第五节 岭南进士文章中的岭南因素 |
一、文章创作概况 |
二、思想内容中的岭南因素 |
三、艺术风格中的岭南因素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岭南进士着作出处表 |
附录二:《登科记考补正》所载唐代进士录取情况表 |
附录三:唐代岭南进士新考 |
附录四:唐代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 |
附录五:唐岭南进士占籍州县沿革表 |
附录六:笔者所查之两广方志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8)暴力与冲突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的空间性(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breviation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暴力与冲突:欧茨小说的空间维度 |
一、社会文化领域的空间转向与欧茨作品的空间性 |
二、亨利·列斐伏尔的主要思想 |
第二节、福柯与列斐伏尔的对话 |
第三节、米歇尔·福柯的主要思想 |
第二章、城市中的暴力与幻想:恐怖主义与差异空间 |
第一节、城市中的暴力与幻想:恐怖主义 |
一、洛雷塔——从幻想中惊醒,在暴力中沉沦 |
二、莫琳——暴力的压迫,理想的幻灭 |
三、朱尔斯——暴力的侵袭,幻想的守护 |
第二节、从抽象空间到差异空间——《他们》中的都市革命 |
一、乡村与城市的变迁——空间的生产 |
二、突破阶级空间的幻想——暴力现实与浪漫幻想的变奏曲 |
三、都市革命——差异空间产生的契机 |
第三章、暴力与冲突:欧茨作品中权力化的空间构型 |
第一节、《奇境》中作为话语的政治解剖学 |
一、福柯的话语理论 |
二、话语:《奇境》中的外在性的空间 |
三、《奇境》中作为话语的政治解剖学 |
第二节、政治解剖学的功能展现:《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的全景敞视监狱 |
一、层级空间中的狐火“家园” |
二、红岸管教所中的全景敞视机制 |
第三节、异托邦:《光明天使》中的空间构型 |
结论 |
Works Cited |
附录一: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国内研究资料索引 |
附录二:论文英文介绍 |
(9)农村·乡土·家园·荒野 ——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作为文学史范畴的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小说 |
一、 问题缘起:“序”与“导言” |
二、 问题辨析:倡导与强调 |
三、 从乡土到农村: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的重要转换 |
第二节 乡村、想象以及想象中国乡村的方法 |
一、 乡村概念的导入和关于想象的阐释 |
二、 想象中国乡村的方法 |
1 乡土与农村 |
2 家园与荒野 |
第二章 农村:处于变动和重组中的乡村世界 |
第一节 他者的进入:从乡土到农村 |
一、 阶级关系之于血缘人伦 |
二、 社会经济形态之于乡土性的苦闷、焦虑与失落 |
第二节 切换、挤兑与遮蔽:从《艳阳天》到《金光大道》 |
一、 关于《艳阳天》及其乡村二重生活场景 |
二、 话语、伦理与场景的切换 |
三、 表现为延宕的挤兑 |
四、 遮蔽及其生成根源 |
第三节 权力话语的植入及其它——论外来者下乡 |
一、 合法性论证与路线贯彻 |
二、 英雄的成长:返乡之中的下乡 |
三、 别种叙述声音的出现:下乡之中的返乡 |
第三章 乡土:诗意观照下的自然村社 |
第一节 乡土的特性与乡愁的理念 |
一、 乡土的特性 |
二、 乡愁的理念 |
1 乡愁是生成于极端匮乏之上的唱叹与歌哭 |
2 乡愁是细细体味“乡不可返”时的感伤与低徊 |
3 乡愁是从容面对“逝不可追”时的悲怆与伤悼 |
4 乡愁是逼视纯美时弥漫而起的隐隐忧伤 |
第二节 乡土乌托邦的建构与消解——解读文本中的湘西和商州 |
一、 乌托邦及其文学建构 |
二、 乡土乌托邦的空间预设:《边城》与《商州初录》、《商州又录》 |
三、 乡土乌托邦的时间陷阱:《长河》与《商州再录》 |
第三节 感伤的行旅——论侨寓者返乡 |
一、 侨寓者身份的确立和作为叙事母题的返乡 |
二、 沉痛的乡村发现:返乡与失语 |
三、 叙事母题的戏谑和消解:返乡与再离去 |
第四章 家园:诗意言说中的灵魂栖居之所 |
第一节 生活在别处——关于乡村家园想象的生成 |
一、 爱恨交织与情理悖谬 |
二、 父母缺席的童年记忆 |
三、 基于拒绝的融入和皈依 |
第二节 家园之思——论贾平凹90年代以后的乡村叙事 |
一、 无望的抗争 |
二、 微茫的建构 |
三、 怀念和谐 |
第三节 诗意地栖居——论客居者“回家” |
一、 回到大地 |
二、 回到童年 |
三、 回到心灵 |
第五章 荒野:诗意剥离后的乡村图景 |
第一节 荒野想象的生成与乡村的荒芜 |
一、 经历与体验:置于前景的荒野 |
二、 食与性:生存止于“活着”的“黑风景” |
三、 琐屑与庸扰:几乎无事的悲剧 |
第二节 意义的流失——论刘震云笔下的故乡与历史 |
一、 《故乡天下黄花》:写实与意义的质疑 |
二、 《故乡相处流传》:戏仿与意义的消解 |
三、 《故乡面和花朵》:异延与意义的淹没 |
第三节 死亡——荒野想象中生命的终极之返 |
一、 回家与自戕:家的寓言与死亡寓言 |
二、 死于回家:救赎之不可能 |
三、 死于自戕:作为致死之疾的绝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双重显现的文字与思想──《皱纹》读感(论文参考文献)
- [1]《我的叔叔于勒》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D]. 李晓露.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
- [2]90年代以来网络诗歌语言研究[D]. 李巧娥. 宁夏大学, 2019(02)
- [3]西摩·查特曼叙事理论概观[D]. 王妙迪.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4]周政保文学批评研究[D]. 左雪玲. 新疆大学, 2016(02)
- [5]“时间性”艺术理念在当代版画创作中的呈现[D]. 刘冬常.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8)
- [6]“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D]. 付瑛瑛. 苏州大学, 2011(06)
- [7]唐代岭南进士与文学[D]. 刘海波. 广西师范大学, 2010(02)
- [8]暴力与冲突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的空间性[D]. 王弋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04)
- [9]农村·乡土·家园·荒野 ——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D]. 叶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3)
- [10]双重显现的文字与思想──《皱纹》读感[J]. 李鸿祥. 小说评论,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