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直接指标体系检验矿井采掘平衡(论文文献综述)
纪欣卓[1](2020)在《深部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工作面配采方案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新巨龙煤矿属于深部矿井,需开挖大量岩巷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矸石,矸石的提升不仅增加了矿井生产成本,同时制约着矿井生产能力。鉴于此,本文以新巨龙煤矿生产接替和所产矸石就地充填要求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新巨龙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工作面配采原则及接替方案;分析了矿井矸石来源及产量,在保证矿井产充平衡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地面保护要求,对充填工作面相关参数进行研究;采用FLAC3D模拟软件研究不同等价采高条件下关键层位移及地表下沉情况,在满足相应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对参数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确定适合本矿井的等价采高;最后设计了工作面配采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工作面配采原则,基于此原则,提出了三种工作面配采方案,并从工作面产量预测、服务年限、采掘顺序、井下运输及通风、工作面搬家五方面对配采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方案一作为接替方案。(2)矿井矸石年产量主要来源于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总计133157万t。针对农田保护和村庄保护相关要求,以1303N-1、1307N充填工作面为例,设计了不同的充实率,得出与之对应的推进速度。(3)数值模拟分析了工作面不同等价采高条件下的关键层位移及地表下沉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等价采高的不断减小,地表沉陷量逐渐减小,地表变形值逐渐减小。结合农田保护对地表下沉的要求、村庄保护对地表变形的要求以及考虑到充填利润等因素,确定1303N-1工作面等价采高为0.64m,推进速度为9.0 m/d;1307N充填工作面等价采高为1.44m,推进速度为8.4m/d,同时建议矿井未来地表为农田的充填工作面等价采高为0.64m,未来地表为张楼村的充填工作面等价采高为1.44m。(4)研发了工作面配采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回采工作面和充填工作面智能配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充填工作面合适的推进速度。以新巨龙矿井下工作面为应用背景,对软件进行验证,所得结果与上文所述基本吻合,证明该软件有效,可为相关类似矿井工作面配采决策提供借鉴。
牛振东[2](2016)在《煤炭企业横向并购后整合协同及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方小煤矿企业众多,滥采滥挖,导致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煤炭矿井平均生产能力不到30万吨/年,目前远没有达到规模生产的水平。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坚持采取整顿、关闭和并购小煤矿的措施,在政府及市场的主导下,促进一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完成对地方小煤矿企业的并购重组。目前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宁夏、贵州、湖南、黑龙江等省份相继开展了相应的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不是所有企业并购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多数研究发现,企业并购的失败率在70%以上,主要原因就是并购后的整合失败。并购后整合是并购双方企业通过对战略意图、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等多方面融合,对并购后企业的资产、资源、企业能力等要素实施有效协调管理,使不同企业组成要素融合为一体,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并购的战略目标和并购双方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有效融合。企业并购后整合过程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实现并购后增值和发挥并购协同效应的基础。本论文关注的并购后整合是企业在并购行为发生后的整合行为,本论文以并购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整合阶段为研究对象,从并购后整合的机理和过程的角度,分析并购后整合的协同效应及绩效。本论文研究以协同学为基础,以煤炭企业的并购后整合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企业并购、协同学、企业核心能力、企业价值链、交易成本理论、绩效评价等理论方法对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体系及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从企业核心能力视角出发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模式的选择模型;分析了具有煤炭行业特点的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设计了整合协同体系框架,对各协同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收集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及SPSS软件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和单指标未确知测度方法设计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模型,最后以潞安集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企业并购后整合是并购双方企业通过对战略意图、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等多方面进行融合,对并购后企业的资产、资源、企业能力等要素实施有效协调管理,使不同企业的组成要素进行融合,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并购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2)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的基础是协同效应的发挥,协同效应的来源包括有形资产协同和无形资产协同两个方面,有形资产协同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协同、人力资源协同、财务协同、采购协同、销售协同及其他主要业务协同,无形资产协同主要包括文化协同、品牌协同和技术协同等。(3)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是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来源各要素通过资源的互补与替代、资源的转移与共享、资源冲突消除、学习与创新四个方面来实现。(4)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体系包括主体协同、组织协同、无形资产协同、和业务协同。主体协同包括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之间协同及各内部主体之间的协同;组织协同包括资金协同、设备协同、制度协同、信息协同等;无形资产协同包括文化协同、技术协同和品牌协同;业务协同包括财务协同、采购协同、销售协同、生产协同、安全协同等。(5)本论文从企业核心能力视角出发,基于煤炭企业价值活动特点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的具体流程,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模式选择模型。(6)本论文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研法及统计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从组织、无形资产、财务、采购、销售、生产、安全等方面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7)本论文根据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的特点,运用信息熵和单指标未确知测度方法设计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模型。(8)本论文以潞安集团的并购重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潞安集团并购后整合的模式、机制和并购绩效评价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学者们各项研究进行比较,本论文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创新:(1)本论文根据煤炭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结合煤炭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的转移原理,通过运用煤炭企业并购双方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模式选择模型。(2)本论文运用波特价值链理论对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机会进行分析,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体系框架,对各子体系的协同机制进行了设计。(3)本论文综合运用文献收集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研法、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信息熵及单指标未确知测度方法设计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模型。
田志民[3](2014)在《矿井采掘接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矿井采掘接替计划对矿井的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煤炭企业的煤炭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因此采掘计划的编制是矿井生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的煤炭企业通常采用人工方法对采掘计划进行编制,采用这种方法效率低且合理性较差。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煤炭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机技术给采掘接替计划的编制提供了支持,能够有效地弥补人工方法的不足。本文首先对人工编制采掘计划整个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编制采掘接替计划时所考虑的约束条件和接替的优先顺序,然后构造了矿井生产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和采掘接替的规则库,最后以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为手段,以VisualStudio2008和SQL Server2005为开发平台,研究并设计了矿井采掘接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充分发挥了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的功能,对矿井采掘接替的基本信息与知识进行实时管理,根据采掘接替模型进行推理,通过“与或树”的深度搜索,实现采掘计划的自动生成。随着矿井信息的更新,生成的采掘计划也随之动态更改。系统能够快速地统计矿井的产量和进尺等信息,为采掘计划编制人员提供有效的采掘接替信息,为矿井采掘接替计划的编制提供决策支持。
刘海全[4](2012)在《整合矿井综采工作面生产衔接技术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锦程煤业公司在综采工作面生产衔接遇到小窑矿井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条件先天不足的困难情况下,立足本矿井实际,积极运用同煤集团在多年煤矿生产中积累的成熟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采取技术改造以及多项管理措施,成功将原来后沟煤矿遗留下来但尚有部分可采煤量的81011炮采工作面作为80122综采工作面的接替工作面,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而且创造了安全无事故的佳绩,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着。
刘年平[5](2012)在《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煤矿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频发的煤矿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并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改变目前被动的、经验式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而实施主动的、全面风险预警的安全管理模式是有效的解决中国目前煤矿事故频发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是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指导下,全面收集煤矿风险信息,通过相应的预警知识规则和预警模型提前判断系统的风险状态,达到对当前的不可接受风险进行及时报警、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实时预警的目的,同时依据预警结果提前做好防控措施,从而消除、减少与控制煤矿事故。实施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对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改善目前严峻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复杂性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为指导方法,融合复杂性科学理论、风险预警理论、安全科学理论、数据挖掘技术等多种理论与方法,结合实证分析,对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研究了煤矿事故的复杂性演化机制,提出了煤矿风险状态预警的新思路。通过分析煤矿生产系统的复杂性特征,认为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更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是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将其作为煤矿风险预警的指导方法;以自组织临界性理论为依据,分别对煤矿死亡事故、由瓦斯引起的死亡事故的幂律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煤矿事故具有自组织临界性特征;依据煤矿的复杂性特征提出了煤矿风险状态预警的思想,将系统的风险状态分为远离临界态、临界态和超临界态三种状态:煤矿安全生产系统中的风险状态在远离临界态的暂稳态中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可预测和可控的变化;临界态是系统风险状态演化的特殊形式,在临界态风险的演化可能是突变的,这种演化是不可预测的,因此临界态的风险是煤矿风险预警的防控重点;超临界态是临界态的进一步正向发展,此时表示系统必然会发生事故,必须立即报警。风险预警的防控措施就是保证系统的风险状态始终保持在远离临界态的暂稳态中。其次,研究并初步建立了煤矿风险预警的理论体系。依据“治未病”原理分析了适合煤矿风险预警的“辨证论治”方法;依据风险预警的特点提出了显性危险源和隐性危险源的概念;提出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及时适时”的风险预警原则;确立了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防控警情的风险预警程序和煤矿风险预警的方法。第三,研究了建立煤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结合层次分析法和集对分析法提出了一种获取指标主观权重的层次-集对分析法,研究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客观权重获取方法,结合粗糙集和信息熵理论,提出了一种获取客观权重的改进熵权分析法,并分别用实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从人、机、环与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了煤矿隐性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并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隶属度函数。第四,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煤矿风险预警知识库。提出利用产生式表示法和框架表示法表示煤矿风险预警知识,产生式表示法适合表示显性风险知识,框架表示法则适合表示隐性风险知识;针对产生式表示法,以决策树CART和C5.0为代表进行了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针对框架表示法,以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为代表进行了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最后,研究并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风险预警模型。针对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从联系度对煤矿风险的不确定性描述方面分析了联系度对系统宏观与微观演化的状态描述,并利用突变模型对联系度的不确定性区间进行了分析;对显性风险源提出了三级警度的集对分析模型,对隐性风险源提出了五级警度的集对分析模型,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翟培杰[6](2012)在《薛村矿2号煤层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是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手段,而突出危险性预测的核心是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建立。薛村矿2号煤层属于突出煤层,在进行采掘作业时,有明显的突出动力现象发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确定了对薛村矿2号煤层预测敏感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了薛村井田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演化规律,初步得出了薛村矿2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和煤与突出的基本特征;对薛村矿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表明,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为煤层埋藏深度。围岩岩性、陷落柱、水文地质、断层与褶皱等对瓦斯赋存有一定影响;瓦斯突出特征的分析,得出瓦斯因素为突出主导因素。以瓦斯地质规律、现场考察测试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与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预测指标的敏感性。综合以上研究,初步得出了薛村矿2号煤层预测敏感指标是钻屑解析指标△h2和残余瓦斯含量W。现场采集薛村矿2号煤层不同破坏类型的煤样,研究实验室煤层瓦斯放散规律、瓦斯吸附规律,确定煤层瓦斯含量(压力)等突出危险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在对预测指标临界值含义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参数法与“三率”法确定了预测指标的临界值。综上所述,最终确定了薛村矿2号煤层的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钻屑瓦斯解析指标△h2,其临界值为190Pa;预测指标残余瓦斯含量W,其临界值为8m3/t。最后,经过现场试验检验考察结果是可靠的。
蒋京名[7](2010)在《DIMINE三维可视化软件在大红山铜矿生产计划编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山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其中编制矿山生产计划是最重要的核心决策任务。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能否持续均衡地进行生产等都有重大影响。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源评价体系的出现,为生产计划的编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数据平台,保证了采掘计划编制时基础数据的可靠性与便利性。本文针对传统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手段落后,生产计划指令对生产实施的指导性差,随意性大等问题,对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的基本特征及其编制流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矿山生产编制的优化技术手段,实现了矿山生产计划的自动编制和生产过程的动画模拟展示,得到了符合矿山实际要求的生产计划编制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DIMINE三维可视化软件建模平台,提出了地下生产矿山编制的基本原理、实现思路、基本方法及具体步骤;(2)根据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及地下矿山企业生产特点,提出了生产计划编制优化的目标及约束条件,在综合考虑采掘工序,工程衔接和工作量均衡性等条件下,提出了如何进行采掘顺序的优化方法;(3)建立了计算机生产计划编制的技术流程,阐述了包括数据准备、数据检验、参数指定、执行和结果预览与输出的DIMINE系统编制生产计划的功能模块;(4)在基于DIMINE三维可视化软件建模基础上,对大红山生产计划编制所涉及到基础数据进行了三维可视化表示,从而为生产计划编制提供了基础数据,根据矿山实际生产队伍和设备工效进行了参数设置,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生产计划编制甘特图结果和任务完成情况汇总表。本文的研究成果解决了传统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指令性较强,客观真实性和指导性较弱,产量目标任务较重,采掘顺序调整困难,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改进了传统生产计划编制的弊端和不足,实现高效、科学、合理编制生产计划的目标。
邢存恩[8](2009)在《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工业作为我国能源生产的一个支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煤矿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是21世纪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必然趋势。CAD、GIS和可视化技术的集成研究是当今煤矿数字化发展和建设重要前沿。论文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以AutoCAD系统为图形支撑环境,运用图形学理论、数据库理论和集成化技术,将CAD、GIS和图形可视化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传统的煤炭行业结合起来,对煤矿采掘工程空间信息表示、工程设计、计划编制、测量填图改图、安全信息管理、三维建模及其可视化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出了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的原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①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构造;②采掘工程专业图素库的构造及属性化表示研究;采掘工程属性数据录入系统研究;③采掘工程GIS数据结构研究;④采掘工程衔接计划编制管理研究;⑤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研究;⑥采掘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设计与实现等内容。论文分析了煤矿CAD、GIS和图形可视化等应用技术的研究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构造了“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模型框图,以及各子系统模型框图。论文对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中专业图素集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采掘工程图素集的构成及分类,探讨了图素空间信息的表示方法,构造了采掘工程图素空间数据结构模型。该数据模型成功地将图素的“几何属性”和“非几何属性”集成在一起。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AutoCAD图形支撑平台下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专业图素,构造了采掘工程属性数据录入系统。基于GIS数据结构理论,结合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的实际问题,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将采掘工程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按照两种数据管理模式管理:一种是常用数据的附着式数据库管理,它与图形图素绑定在一起,保存在图形数据库;另一种就是GIS系统常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该数据库独立于图形保存。论文以煤矿系统工程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结合作者从事煤矿计算机生产管理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煤矿采掘工程设计、采掘衔接计划编制、采掘测量填图改图问题。论文提出了在AutoCAD系统图形支撑环境下,基于GIS的煤矿采掘衔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思路和主要算法流程,探讨了基于图形的知识推理过程。构造了采掘工程设计、计划、测量等子系统,实现了采掘工程的动态可视化管理。针对我国煤矿井下信息化程度低、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信息监控等特点,论文设计了“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实现了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该模块提高了井下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井下事故救援的处理能力,实现了井下安全和救援工作的信息化,促进了矿山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论文在分析了煤矿采掘工程三维模型的数据特征和数据结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基于AutoCAD图形支撑平台下,建立煤层底板曲面模型和建立巷道三维立体模型的方法。
秦子晗[9](2009)在《煤矿安全动态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煤矿开采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和系统工程。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灾害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开展安全状态评价和研究,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本论文依托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煤矿瓦斯、火灾与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在大量煤矿安全评价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煤矿安全评价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针对目前煤矿安全评价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并建立了煤矿安全动态评价模型,编制了煤矿安全动态评价软件,并对具体煤矿采煤工作面单元进行了安全评价。论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煤矿安全评价方法,认为现行的主要方法无法实时反映煤矿生产的动态特点。事实上,煤矿生产的动态特点表现在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或巷道的掘进,整个矿井系统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状态,与其相关的风阻、矿压、瓦斯浓度等参数都在不断变化。基于煤矿的上述特点可知,仅通过每年一次的安全评价是无法完全准确的确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也不能对安全生产起到指导作用。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煤矿安全动态评价的概念,并采用区域法将煤矿按不同区域划分成十个单元,并确定了每个单元的动态评价指标,建立了煤矿安全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同时,为了避免某些危险值高的指标被其他安全指标所中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被分解为属性权重和等级权重两部分,并运用最小信息熵原理把属性权重和等级权重综合为组合权重。该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正态隶属函数进行指标的隶属度计算,同时对指标分级中的首末两级进行宽域处理。评价结果的计算采用模糊数学中的加权算子,采用置信度识别原则对所得结果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最终得到评价对象的安全等级。为了便于现场应用,本文还编制了煤矿安全动态评价系统的程序框架,并通过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运用上述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对采煤工作面单元进行了动态评价,所得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王瑞[10](2008)在《矿山采掘计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矿山采掘计划是指导矿山生产的依据,计划编制是矿山生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对矿山生产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但长期以来,我国矿山采掘计划一直采用人工方法进行编制,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计划的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其在矿山的广泛应用,应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编制矿山采掘计划将能够有效的弥补人工方法编制采掘计划的不足。本文通过考察手工编制采掘接替计划的实际过程,按人工编制时所需考虑的约束条件和优先顺序,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基于AutoCAD平台,以Object ARX为接口,利用VC编程语言,结合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等技术手段,通过建立符合矿山条件的基础资料数据库和采掘计划的规则库,并设计基于产生式规则的推理程序,研发了矿山采掘计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本系统充分发挥了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功能,可为决策人员迅速提供采掘接替的有效信息,能够有效地辅助矿山采掘计划的编制。本系统实现了对矿山基础信息数据和采掘计划相关知识的管理,根据设计的推理程序对规则进行搜索和匹配,自动生成合理的采掘接替计划,并以甘特图来显示。如果编制出来的采掘计划与实际生产有所出入,那么计划编制人员可随时在采掘接替甘特图上进行动态调整,并可对采掘平衡关系进行检验。本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的统计矿山产量和进尺,并可根据用户需要以向导的形式打印出各种基础数据。本文的第五部分给出了使用该系统编制采掘接替计划的一个实例,结果表明该辅助决策系统是有效的和成功的。
二、用直接指标体系检验矿井采掘平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直接指标体系检验矿井采掘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1)深部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工作面配采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新巨龙矿采掘接替方案优化 |
2.1 矿区生产概况 |
2.2 工作面接替方案的提出 |
2.3 各接替方案可行性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巨龙矿充填相关参数研究 |
3.1 新巨龙矿矸石产量研究 |
3.2 充填工作面概况 |
3.3 充填参数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保护要求数值模拟研究 |
4.1 不同保护要求数值模拟方案 |
4.2 农田保护数值模拟研究 |
4.3 村庄保护数值模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工作面配采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
5.1 引言 |
5.2 系统研发的原理 |
5.3 系统页面及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煤炭企业横向并购后整合协同及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企业并购与并购后整合的关系 |
1.2.2 国外研究结果和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结果和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理论及并购价值产生机理分析 |
2.1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概述 |
2.1.1 煤炭企业并购 |
2.1.2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 |
2.2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基础理论 |
2.2.1 协同学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企业成长理论 |
2.2.4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5 企业能力理论 |
2.2.6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2.2.7 企业价值链理论 |
2.3 并购后整合价值来源及其形成原理 |
2.3.1 企业并购的价值来源——并购后整合 |
2.3.2 企业并购后整合价值形成来源——协同效应 |
2.4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效应实现原理 |
2.4.1 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基础——同质性与异质性的有序融合 |
2.4.2 并购协同效应产生机理分析——交易型与非交易型的相互促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模式选择 |
3.1 企业核心能力与并购后整合 |
3.1.1 企业核心能力概述 |
3.1.2 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并购后整合 |
3.1.3 煤炭企业并购的目标——核心能力视角 |
3.2 煤炭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分析 |
3.2.1 煤炭行业特性分析 |
3.2.2 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2.3 煤炭企业核心能力体系框架 |
3.3 煤炭企业核心能力转移及并购后整合流程分析 |
3.3.1 煤炭企业核心能力转移机理分析 |
3.3.2 核心能力转移视角下的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流程 |
3.4 核心能力转移视角下煤炭企业并购整合模式选择 |
3.4.1 企业并购后整合模式分析 |
3.4.2 核心能力转移视角下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模式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体系构建 |
4.1 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机会识别 |
4.1.1 煤炭企业价值链构成 |
4.1.2 煤炭企业价值链分析 |
4.1.3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机会分析 |
4.2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体系框架 |
4.2.1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体系框架 |
4.2.2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主体协同 |
4.2.3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无形资产协同 |
4.3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组织协同 |
4.3.1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组织架构 |
4.3.2 煤炭企业并购后组织整合原则 |
4.3.3 煤炭企业并购后组织内部要素协同 |
4.4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财务协同 |
4.4.1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财务协同的目标 |
4.4.2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财务协同的模式选择 |
4.4.3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财务整合流程 |
4.5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业务协同 |
4.5.1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生产协同 |
4.5.2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采购协同 |
4.5.3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销售协同 |
4.5.4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安全协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模型设计 |
5.1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影响因素收集 |
5.1.1 文献收集法 |
5.1.2 专家访谈法 |
5.1.3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影响因素确定 |
5.2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影响因素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
5.2.1 问卷设计 |
5.2.2 问卷发放回收及统计分析 |
5.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5.3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
5.3.1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3.2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因素归集 |
5.3.3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5.4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4.1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5.4.2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模型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机制及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
6.1 潞安集团概况 |
6.2 潞安集团并购过程及“以矿代矿“模式 |
6.2.1 并购谈判阶段 |
6.2.2 并购购买阶段 |
6.2.3 并购交接阶段 |
6.2.4 潞安集团并购后整合过程中“以矿带矿”模式 |
6.3 潞安集团并购后整合业务协同机制 |
6.3.1 潞安集团并购后整合财务管理协同 |
6.3.2 潞安集团并购后整合生产协同 |
6.3.3 潞安集团并购后整合采购管理协同 |
6.3.4 潞安集团并购后整合销售管理协同 |
6.3.5 潞安集团并购后整合安全协同 |
6.4 潞安集团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体系 |
6.4.1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
6.4.2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 |
6.4.3 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A |
(3)矿井采掘接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矿井采掘接替计划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采掘接替计划的编制方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2.4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技术 |
2.1 决策支持系统 |
2.1.1 决策支持系统简介 |
2.1.2 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
2.1.3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
2.2 专家系统 |
2.2.1 专家系统简介 |
2.2.2 专家系统的结构 |
2.2.3 专家系统的应用 |
2.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
2.3.1 IDSS 的集成结构 |
2.3.2 IDSS 的知识库 |
2.3.3 IDSS 的模型库系统 |
2.3.4 IDSS 的推理和控制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采掘接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模型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总体结构 |
3.1.2 功能需求和模块划分 |
3.1.3 系统数据流图 |
3.2 UML 系统建模 |
3.2.1 UML 简介 |
3.2.2 用例建模 |
3.2.3 活动建模 |
3.2.4 类图和包 |
3.2.5 状态建模 |
3.3 采掘计划的经济技术模型 |
3.3.1 回采工作面接替模型 |
3.3.2 掘进工作面接替模型 |
3.3.3 矿井产量模型 |
3.3.4 矿井掘进进尺统计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知识库与推理机 |
4.1 采掘接替知识与知识的表示 |
4.1.1 知识的获取 |
4.1.2 采掘接替知识的集合 |
4.1.3 知识的产生式表示法 |
4.2 矿井采掘接替的智能推理 |
4.2.1 采掘接替的推理机制 |
4.2.2 采掘接替系统的推理过程 |
4.3 采掘关系的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井采掘接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数据库设计 |
5.2.1 概念结构设计 |
5.2.2 数据库详细设计 |
5.3 系统的实现 |
5.3.1 用户管理模块 |
5.3.2 基础信息管理 |
5.3.3 采掘计划的编制 |
5.3.4 报表打印 |
5.4 系统运行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4)整合矿井综采工作面生产衔接技术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81011炮采工作面概况 |
2.1 工作面位置 |
2.2 煤层厚度及产状 |
2.3 水文地质 |
3. 工作面生产衔接技术 |
3.1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系统进行改造 |
3.2 完善“一通三防”设施,优化矿井通风系统 |
3.3 超前预防,保障安全投入, 确保生产安全 |
3.4 强化现场管理 |
3.5 加强设备检修制度,提高开机率, 降低事故率, 保证正常生产 |
4. 结语 |
(5)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预警理论研究现状 |
1.3.2 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
1.3.3 预警模型研究现状 |
1.3.4 煤矿风险预警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煤矿灾害的复杂性研究 |
2.1 复杂性与复杂性科学 |
2.1.1 复杂性 |
2.1.2 复杂性科学 |
2.1.3 复杂性科学的研究现状 |
2.2 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 |
2.3 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
2.3.1 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
2.3.2 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
2.3.3 煤矿安全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
2.4 煤矿事故的自组织临界性特征分析 |
2.4.1 自组织临界性理论 |
2.4.2 煤矿事故的自组织临界性 |
2.4.3 煤矿事故自组织临界性特征对煤矿风险预警的指导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理论研究 |
3.1 预警的理论基础 |
3.1.1 “治未病”原理 |
3.1.2 非优理论 |
3.1.3 安全科学理论 |
3.2 煤矿风险预警的相关知识 |
3.2.1 风险 |
3.2.2 预警 |
3.2.3 预测 |
3.2.4 危险源 |
3.3 煤矿风险预警的原则与机制 |
3.3.1 煤矿风险预警原则 |
3.3.2 煤矿风险预警机制 |
3.4 煤矿风险预警的基本程序和指导方法 |
3.4.1 煤矿风险预警的基本要素 |
3.4.2 煤矿风险预警的程序 |
3.4.3 煤矿风险预警的指导方法 |
3.5 煤矿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
3.5.1 煤矿风险预警的对象 |
3.5.2 煤矿风险预警的基本内容 |
3.5.3 煤矿风险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3.6 本章小结 |
4 煤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与指标体系 |
4.1.2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确定与优化 |
4.2 指标信息的预处理 |
4.2.1 指标信息 |
4.2.2 指标信息的标准化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主观权重的层次集对分析法 |
4.3.2 客观权重的粗糙集分析法 |
4.3.3 客观权重的信息熵分析法 |
4.3.4 实例分析 |
4.4 煤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4.4.1 人的风险指标 |
4.4.2 设备的风险指标 |
4.4.3 环境的风险指标 |
4.4.4 管理的风险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风险预警知识库的建立及应用 |
5.1 预警知识 |
5.1.1 数据、信息与知识 |
5.1.2 知识的分类和表示 |
5.1.3 风险知识的获取 |
5.1.4 数据挖掘技术 |
5.2 风险预警知识的决策树模型 |
5.2.1 决策树的工作原理 |
5.2.2 决策属性划分的度量 |
5.2.3 决策树的剪枝 |
5.2.4 实例分析 |
5.3 风险预警知识的案例推理模型 |
5.3.1 案例推理理论概述 |
5.3.2 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 |
5.3.3 煤矿风险预警的案例知识应用 |
5.3.4 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矿风险预警的集对分析模型 |
6.1 集对分析基础理论 |
6.1.1 集对与联系度 |
6.1.2 联系度对复杂性的描述 |
6.1.3 集对势 |
6.2 联系度对煤矿风险的刻画 |
6.2.1 联系度对煤矿风险的不确定性刻画 |
6.2.2 联系度对煤矿风险的突变性刻画 |
6.3 风险预警集对分析程序 |
6.3.1 风险集对的建立 |
6.3.2 风险警度的判断 |
6.4 基于 SPA 预警模型的实例分析 |
6.4.1 显性危险源的 SPA 预警实例 |
6.4.2 隐性危险源的 SPA 预警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薛村矿2号煤层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预测指标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 |
1.2.2 国外突出预测指标研究状况 |
1.2.3 国内突出预测指标研究状况 |
1.3 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研究现状和问题 |
1.3.1 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的含义 |
1.3.2 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的研究成果 |
1.3.3 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在研究中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工作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线路 |
1.4.3 特色点 |
2 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特征分析 |
2.1 煤层赋存与瓦斯概况 |
2.1.1 煤层赋存 |
2.1.2 矿井瓦斯概况 |
2.2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
2.2.1 矿区构造演化与分布特征 |
2.2.2 矿井构造演化特征 |
2.2.3. 构造对矿井瓦斯赋存的控制 |
2.3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
2.4 煤层瓦斯突出特征分析 |
2.4.1 突出类型 |
2.4.2 突出控制因素 |
2.4.3 突出相关参数统计 |
2.5 本章小结 |
3 薛村矿突出预测指标的选定 |
3.1 预测指标现场跟踪测定 |
3.1.1 考察对象的选定 |
3.1.2 预测指标跟踪观测 |
3.1.3 预测指标考察结果研究 |
3.2 定性分析预测指标的敏感性 |
3.2.1 预测指标影响因素和突出因素相关性分析 |
3.2.2 预测指标测值分析 |
3.3 定量分析预测指标的敏感性 |
3.3.1 灰色关联理论 |
3.3.2 主成分分析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室突出预测指标及其临界值研究 |
4.1 实验器材和步骤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步骤 |
4.2 实验室瓦斯放散特征分析 |
4.2.1 不同平衡压力下的瓦斯解吸量规律 |
4.2.2 不同破坏程度煤样的瓦斯放散规律研究 |
4.3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_2与瓦斯参数关系研究 |
4.3.1 实验室确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_2的临界值 |
4.3.2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_2与瓦斯含量 W 的关系 |
4.4. 实验室瓦斯含量 W 临界值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预测指标临界值的确定 |
5.1 预测指标临界值范围的分析 |
5.1.1 临界值的含义 |
5.1.2 预测指标临界值的确定方法 |
5.2 预测指标临界值确定 |
5.2.1 瓦斯含量 W 临界值的确定 |
5.2.2 钻屑解吸指标 △h2临界值的确定 |
5.3 预测敏感指标的现场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DIMINE三维可视化软件在大红山铜矿生产计划编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2 生产计划编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生产计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DIMINE平台的生产计划编制基本原理 |
2.1 DIMINE软件简介 |
2.2 DIMINE软件三维实体建模 |
2.2.1 创建地质数据库 |
2.2.2 地质实体建模 |
2.2.3 开拓工程建模 |
2.2.4 品位模型建模 |
2.2.5 采准、切割工程建模 |
2.3 地下矿山生产计划中的生产衔接管理及组织管理 |
2.4 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思路 |
2.4.1 生产计划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
2.4.2 生产计划编制的实现思路 |
2.4.3 生产计划编制的基本方法 |
2.4.4 生产计划编制的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的优化技术 |
3.1 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优化目标 |
3.2 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优化的约束条件 |
3.3 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的约束 |
3.3.1 采区产量及地质条件的约束 |
3.3.2 掘进对回采的约束 |
3.3.3 采区巷道布置的约束 |
3.4 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顺序优化方法 |
3.4.1 生产计划编制顺序优化的主要目的 |
3.4.2 生产计划编制顺序优化的实现方法 |
3.4.3 生产计划编制顺序优化的成果输出 |
3.5 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优化系统设计 |
3.5.1 生产计划编制类型的划分 |
3.5.2 地下采矿工艺参数设置 |
3.5.3 生产计划优编制化约束设置 |
3.5.4 生产计划编制优化 |
3.5.5 生产计划编制优化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产计划编制的计算机实现 |
4.1 DIMINE软件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实现流程 |
4.2 DIMINE软件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操作流程 |
4.3 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子系统功能模块 |
4.3.1 数据准备 |
4.3.2 数据检验 |
4.3.3 参数指定 |
4.3.4 执行 |
4.3.5 报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红山铜矿生产计划编制优化 |
5.1 矿床地质特征和主要矿体情况概述 |
5.2 工程概况及三维实体建模 |
5.2.1 地表模型 |
5.2.2 断层模型 |
5.2.3 矿体模型 |
5.2.4 品位块段模型 |
5.2.5 开拓工程模型 |
5.2.6 采准切割模型 |
5.3 基础数据准备 |
5.3.1 开拓及采切工程设计 |
5.3.2 采供活动盘区设计 |
5.3.3 充填盘区工程设计 |
5.3.4 中深孔及扩漏工程设计 |
5.4 生产者及工效确定 |
5.4.1 主要生产者及工区划分 |
5.4.2 主要采掘设备及队组的工效 |
5.5 参数设置 |
5.5.1 生产活动汇总 |
5.5.2 计划编制周期 |
5.5.3 工程类型 |
5.5.4 生产者属性设置 |
5.5.5 生产场地属性设置 |
5.5.6 任务属性调整 |
5.6 计划编制及结果 |
5.6.1 甘特图结果 |
5.6.2 任务完成情况汇总表 |
5.7 生产计划过程动画 |
5.8 生产计划汇总表及图件 |
5.9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及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 |
(8)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CAD、GIS 及可视化技术简介 |
1.3.1 CAD 技术及其发展 |
1.3.2 GIS 技术及其发展 |
1.3.3 可视化技术及其发展 |
1.3.4 技术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1 立题思想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结构分析 |
2.1 传统的煤矿采掘工程管理方法 |
2.2 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的特点 |
2.3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
2.3.1 系统开发方法选择 |
2.3.2 基于AutoCAD 的应用软件系统结构 |
2.3.3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
2.3.4 面向对象的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结构 |
2.4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分系统结构 |
2.4.1 采掘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2.4.2 采掘工程设计数据管理系统 |
2.4.3 采掘工程计划制定与演示管理系统 |
2.4.4 采掘工程测量数据管理系统 |
2.4.5 采掘工程测量填图改图系统 |
2.4.6 采掘工程平面图录入系统 |
2.4.7 采掘工程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 |
2.4.8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
2.4.9 采掘工程三维建模显示系统 |
2.5 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核心结构 |
2.5.1 图形系统核心结构 |
2.5.2 数据库系统核心结构 |
第三章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图素集构造 |
3.1 采掘工程图形的内容和特点 |
3.1.1 采掘工程图形的内容 |
3.1.2 采掘工程图形的特点 |
3.2 基本图素集的构造原则 |
3.3 图素集的构造 |
3.3.1 采掘工程图形图素化 |
3.3.2 符号图素的建立 |
3.3.3 尺寸标注图素 |
3.4 专业符号图素的建立 |
3.4.1 专业图形符号的建库 |
3.4.2 专业线型的开发 |
3.4.3 专业图案的开发 |
3.5 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图素属性化模型 |
3.5.1 煤矿采掘工程图素的含义 |
3.5.2 煤矿采掘工程图素属性的性质 |
3.5.3 煤矿采掘工程图素属性的作用 |
3.5.4 采掘工程图素属性的表示方法 |
3.5.5 采掘工程图素工程数据结构 |
第四章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数据结构 |
4.1 GIS 的数据模型 |
4.1.1 GIS 数据库 |
4.1.2 GIS 数据模型 |
4.1.3 数据管理类型及结构 |
4.2 采掘工程GIS 数据库结构的建立 |
4.2.1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
4.2.2 数据库设计过程与方法 |
4.2.3 采掘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
4.2.4 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库连接 |
4.2.5 数据字典建构 |
4.3 空间数据的采集 |
4.3.1 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 |
4.3.2 采掘工程数据录入模块 |
4.4 数据库的空间分析和管理功能 |
第五章 煤矿采掘工程计划编制管理模型 |
5.1 采掘工程设计系统 |
5.1.1 掘进设计 |
5.1.2 回采工作面设计 |
5.2 采掘工程衔接计划编制系统 |
5.2.1 系统的基本思路与整体结构 |
5.2.2 图形系统功能分析 |
5.2.3 关键算法研究 |
5.2.4 采掘衔接计划的检验与调整 |
5.3 采掘工程测量填图改图系统 |
第六章 煤矿采掘工程安全信息模型建立 |
6.1 煤矿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系统建模方案 |
6.1.1 设计目标 |
6.1.2 系统分析与设计 |
6.1.3 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建模方案 |
6.1.4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常用图素 |
6.2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的可视化管理 |
6.3 避灾路线的演示 |
第七章 基于 AutoCAD 系统采掘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 |
7.1 煤矿三维地质体对象的特征 |
7.2 三维数据模型 |
7.3 基于 AutoCAD 系统煤层模型 |
7.3.1 等高线构建煤层曲面模型 |
7.3.2 离散点构建煤层曲面模型 |
7.4 基于 AutoCAD 系统巷道模型 |
7.4.1 三维空间巷道形成的意义 |
7.4.2 巷道测点数据的采集 |
7.4.3 巷道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八章 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 |
8.1 系统应用背景 |
8.2 系统开发环境 |
8.2.1 系统开发环境 |
8.2.2 开发工具的选定 |
8.3 系统总体设计 |
8.3.1 系统设计原则 |
8.3.2 系统总体设计 |
8.4 系统功能模块 |
8.4.1 系统特点 |
8.4.2 采掘工程平面图录入系统 |
8.4.3 采掘工程剖面图管理系统 |
8.4.4 采掘工程数据管理系统 |
8.4.5 采掘测量数据管理系统 |
8.4.6 采掘工程图形设计系统 |
8.4.7 采掘工程测量填图改图系统 |
8.4.8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系统 |
8.4.9 采掘工程三维模型显示系统 |
8.5 原型系统MCJGC1.0 实现 |
8.6 程序结构设计 |
8.6.1 组织程序结构方法 |
8.6.2 组织程序结构策略 |
8.6.3 界面设计 |
8.7 系统应用实例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论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的研究和展望 |
9.4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煤矿安全动态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煤矿安全评价作用分析 |
1.1.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
1.1.2 安全评价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安全评价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安全评价发展现状 |
1.3 现行煤矿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1.3.1 煤矿灾害事故的特点 |
1.3.2 传统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煤矿安全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
2.1 煤矿安全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思想 |
2.1.1 煤矿生产系统的特征分析 |
2.1.2 煤矿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 |
2.1.3 煤矿安全动态评价的基本思想 |
2.2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
2.2.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
2.2.2 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3 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2.3.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分析 |
2.3.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选择 |
2.3.3 评价指标动态权重计算 |
2.4 安全动态评价方法的确定 |
2.4.1 安全评价方法分析 |
2.4.2 安全动态评价方法的选择 |
2.4.3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2.5 小结 |
3 煤矿安全动态评价模型建立 |
3.1 安全动态评价指标确定 |
3.1.1 工作面安全评价指标确定 |
3.1.2 安全评价指标分级 |
3.2 安全动态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2.1 指标属性权重确定 |
3.2.2 指标等级权重确定 |
3.2.3 综合权重的计算 |
3.3 隶属函数计算 |
3.3.1 隶属函数分析 |
3.3.2 隶属函数确定 |
3.3.3 隶属函数计算 |
3.4 模糊评判与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4 煤矿安全动态评价系统设计 |
4.1 系统结构组成 |
4.2 总体要求及设计目标 |
4.2.1 总体要求 |
4.2.2 设计目标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参数设置模块 |
4.3.2 权重计算模块 |
4.3.3 结果显示模块 |
4.4 小结 |
5 实例分析 |
5.1 王坡煤矿3207工作面安全动态评价分析 |
5.1.1 工作面概况 |
5.1.2 评价指标值测定和隶属度计算 |
5.1.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1.4 评价结果分析 |
5.2 柴家沟煤矿42101工作面安全动态评价分析 |
5.2.1 工作面概况 |
5.2.2 系统应用及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
(10)矿山采掘计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采掘计划编制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采掘计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 |
2.1 决策支持系统 |
2.2 专家系统技术 |
2.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
2.3.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库系统 |
2.3.2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库系统 |
2.3.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形成方案的推理机构 |
第3章 矿山采掘计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
3.1 操作系统平台选取 |
3.2 应用软件平台的选取 |
3.3 开发语言选择 |
3.3.1 Object ARX |
3.3.2 Visual C++ 6.0 |
3.4 功能需求和模块设计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数据库概要设计 |
3.5.2 数据库详细设计 |
第4章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采掘计划编制中的应用 |
4.1 采掘计划编制方法 |
4.2 采掘知识与知识表示 |
4.2.1 知识的获取 |
4.2.2 回采接替的知识集合 |
4.2.3 知识的产生式表示法 |
4.3 采掘接替的智能推理 |
4.3.1 推理机制 |
4.3.2 本系统的推理过程 |
4.4 采掘关系的检验 |
4.5 系统模型结构 |
4.5.1 回采接替计划编制模型 |
4.5.2 掘进接替计划编制模型 |
4.5.3 矿山产量统计模型 |
4.5.4 矿山掘进进尺统计模型 |
第5章 应用实例 |
5.1 用户组管理 |
5.2 基础信息管理 |
5.3 知识库管理 |
5.4 采掘计划的编制 |
5.4.1 配置计划数据 |
5.4.2 自动编制采掘计划 |
5.4.3 采掘计划的检验 |
5.4.4 采掘计划调整 |
5.5 生产计划数据统计分析 |
5.6 采掘计划的报表打印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和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论文发表等情况 |
四、用直接指标体系检验矿井采掘平衡(论文参考文献)
- [1]深部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工作面配采方案优化[D]. 纪欣卓.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煤炭企业横向并购后整合协同及绩效评价研究[D]. 牛振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7)
- [3]矿井采掘接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田志民. 河北工程大学, 2014(03)
- [4]整合矿井综采工作面生产衔接技术实践[J]. 刘海全. 科技信息, 2012(20)
- [5]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研究[D]. 刘年平. 重庆大学, 2012(02)
- [6]薛村矿2号煤层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研究[D]. 翟培杰. 河南理工大学, 2012(01)
- [7]DIMINE三维可视化软件在大红山铜矿生产计划编制中的应用研究[D]. 蒋京名. 中南大学, 2010(02)
- [8]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 邢存恩. 太原理工大学, 2009(01)
- [9]煤矿安全动态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 秦子晗.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9(03)
- [10]矿山采掘计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王瑞. 东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