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医院图书馆的目标管理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琳[1](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李宁[2](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唐菲骏[3](2020)在《以社区教育资源为载体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行动研究 ——以上海S幼儿园为例》文中认为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强调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幼儿园与社区的资源优势,肯定了社区及社区教育资源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社区教育资源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将其运用到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能够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使其突破教材这一“围墙”。同时,也可以使幼儿园教育活动富有社区特色、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进而提高了幼儿园办园质量。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以社区教育资源为载体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具体行动进行研究,了解社区教育资源运用在主题活动中的成效,探讨以社区教育资源为载体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加以完善。通过三轮行动循环,从中探索和总结运用社区教育资源有效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方法和模式。研究结果发现:(1)运用社区教育资源能提高主题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2)运用社区教育资源能丰富主题活动的层次性和幼儿认知经验的多样性。(3)运用社区教育资源能提高主题活动中领域整合的有效性。(4)社区教育资源有利于改变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最后,本文在总结运用社区教育资源有效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方法和模式的同时,针对如何选择社区教育资源和何时在主题活动中运用社区教育资源等方面给出了实施建议。
黄俐琴[4](2019)在《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的一大产业,它是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民俗旅游发展,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游客们的欢迎,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热点转向民俗旅游。我国从单纯的旅游资源大国逐渐发展成为亚洲旅游大国。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客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客家热”兴起,人们对于客家这一族群显得饶有兴趣,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应运而生,而后风生水起。赣闽粤边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民俗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旅游资源多彩纷呈,有发展民俗旅游先天的优势。将民俗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是发展此区域旅游业的最优途径,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石城县和宁化县分属于江西(赣)、福建(闽)两省,同为纯客县,两处地缘接近、民俗文化类似,具有共通的心理素质和文化情感,历史渊源颇深,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优渥,红色旅游资源颇多,但两地因省域旅游政策、发展方向的不同,旅游发展状况不同、旅游发展成效也有显着的区别。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客家民系、民俗旅游)概念解析、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区位比较和旅游现状的对比。第三章主要是两地的发展情况对比,包括精品旅游线路分析、宣传策略分析和旅游活动分析三方面。第四章是旅游绩效对比,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方面加以说明。第五章是两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探讨,从资源整合、旅游线路规划、营销方案创新、加强保护开发和引进人才方面加以探讨。本文以客家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赣闽两地的客家文化,通过田野调查采集数据,以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两地的旅游现状、旅游发展成效和旅游发展中各自的优劣势加以分析,对比两处发展旅游的异同,提出旅游发展的方向,以及两地整合发展的新思路。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周波[5](2019)在《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促使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我国城市也迎来转型提升的重大机遇。在历史挑战面前,城市家具智能化不足、文化匮乏、人性化缺失等发展现状已难以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活动需求,城市家具已经到了急需变革的发展阶段。未来城市是怎么样的形态?未来城市家具又是什么样?我们如何面对当下城市家具的境遇?面对严峻的现实,传统设计理念与思路已难以应对今天城市发生的变化,也无法应答明天城市家具发展的诉求,更无法响应未来城市家具变化的趋势。本文以未来城市愿景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家具设计为研究主题,通过对5G、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其对城市的影响;西方以及国内未来城市理论的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实践的归纳;中国城市2035年总体规划蓝图的研究综合分析并建构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愿景。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家具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总结出未来城市家具分阶段的发展愿景,即到2050年,高级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家具和2035年的智能城市家具两个发展阶段。在城市家具愿景构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当下的城市家具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具的概念并建构了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研究体系和理论模型,并论述其要素构成、内涵意义等内容。本文基于城市现代化的愿景,提出了城市家具现代化的概念,并指出城市家具现代化就是城市家具的智慧化。在设计理论体系的应用方面,本文主张在“人、事、物、技、文、场、境”等研究要素的系统框架内,以人车出行系统为限定条件,以未来城市街道空间为场所界面,研究城市家具与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此形成智慧城市家具应用体系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针对近阶段和远期城市家具发展,分别提出了“智慧家具带”和“智慧微枢纽”的设计策略:近期“智慧街道”的营造须以共享单车为核心模块的“智慧家具带”建设为核心内容,远期通过“智慧微枢纽”这样的新型机器人城市家具来扮演“智慧街道”以及“智慧社区”的公共服务微型中心的角色。最后,本文分别以“技术智能”和“设计智慧”两个角度的实践案例来验证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此类智慧城市家具研究文献稀少,本文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张王勇[6](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认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上官小红[7](2018)在《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华侨政策,分别在侨乡与海外展开了侨务工作。论文以现有档案资料为基础,对此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指出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而侨乡政府的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是研究的薄弱环节。闽省政府施行的侨政是基于海外华侨的重要性。因此,第一章主要阐述这一时期闽籍华侨在海外的人口规模约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大量集中于东南亚;其经济实力颇为可观;闽籍华侨在海外的华侨教育与华文报纸方面的起步较早,发展迅速,而闽属社团与闽籍侨领亦在华侨社会中有重要的影响。第二章则论述民国时期福建省侨务机构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责、机构自主性等,这些机构处理的侨务工作以侨乡事务为主,海外事务相对较少。论文将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分为侨乡施政与海外侨政两个部分。福建省府的侨乡施政内容较多,为保持章节平衡,故将其分为上下两章,第三章与第四章包括了出入境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完善,尤其是战时兵役制度对华侨出入境的影响尤大;省府争取侨汇,动员与鼓励华侨汇寄侨款,支持银行与邮局介入侨汇工作,疏导战时侨汇汇寄阻隔,清理积压侨汇等;省府积极传达中央政府对华侨投资的鼓励政策,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福建省的鼓励政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引导华侨积极参与不同行业的投资,如战时的矿产、垦殖等,并承诺为华侨回国投资之实业提供便利与保护;倡导侨办教育,出台褒奖华侨兴资办学的政策,并对这些私立学校加强监管,要求设立校董会并向政府立案,鼓励华侨配合政府开展五年教育计划;为弥补侨务机构的不足,省府对归侨团体加强管控并使之协助政府处理侨务工作,如处理华侨出入境手续、协助赈济侨胞及引导华侨等工作;太平洋战争后,华侨大量回国,省府积极开展救济困难归侨侨眷的工作,设立了许多临时救济机构,负责救济工作,包括紧急救济与生产救济;为赢取海外闽籍华侨的侨心,保护归侨侨眷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保护其免受勒索与压迫,处理侨民诉讼案件,除此之外,采取一些针对归侨侨眷的优惠政策等。第五章是关于民国时期的福建海外侨政。从第一章中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侨情可知,闽籍华侨社会及其社团组织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央政府对海外闽属社团加强管理,在此基础上,省府努力争取华侨社团的支持,交由其主导劝募工作,并利用其宣传闽省政,福建省政府的海外侨务工作离不开闽属华侨社团的支持与配合,闽属华侨社团也借此提出省府改善侨乡政治等。海外宣慰、宣传亦是侨乡政府追求经济利益与争取侨心的重要工作;民初,闽省府积极呼吁外交部交涉荷属华侨升旗被虐案,闽省民政厅第四科还发表了保护海外闽侨的声明,战后吁请保护荷属华侨等。论文认为侨乡政府施行华侨政策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基于此,第六章对上述华侨政策及施政情形进行效果分析,认为福建的侨政以侨乡政策为主,争取侨汇、鼓励华侨投资、倡导侨资兴学、管理归侨团体等内容有明显的成效。但在管理出入境侨民、保护归侨侨眷等内容中难以落实到位,尤以争取侨心之关键的保护归侨侨眷的政策弊端最为显着。侨乡施政在经济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政治上则少有成效。而海外侨政则受制于各种因素,使侨乡政府难以插手,仅能通过对海外侨团的管理与宣慰、各种途径的宣传及少有的保护华侨措施以加强其向心力,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保护海外华侨的效果并不显着。
张莹莹[8](2017)在《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深化服务研究》文中提出特种文献是指有特定内容和用途,出版发行渠道特殊的文献类型,包括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和事实数据文献等。特种文献,之所以作为比较特殊的文献类型,主要是因为其形式是介于图书和期刊之间,既似书似刊,又非书非刊。特种文献内容广泛新颖,类型复杂多样,涉及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特种文献资源情报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行业前沿和发展态势等最新热点信息和高端情报,对于科研和生产建设具有极高的指导、引领和参考价值;但是特种文献资源数量多、类型多样、出版方式灵活、出版时间和频率多变,非常不易收藏和利用。特种文献已经与图书和期刊资源并列,成为最为重要的三大信息来源之一。面对需要的特种文献资源,有时,科研院所、生产单位或图书馆欲求之而不得,有时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欲用之而不得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我们对特种文献资源的了解和利用的程度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寻求提高特种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和途径,更好的服务科研人员和生产一线,探索和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生产单位非常需要的新的特种文献资源服务方式和思路,努力寻找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使特种文献资源发挥其宝贵的情报价值,在需要它们的读者和用户那里发挥他们的光和热。本文首先从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评价、特种文献资源的服务状况及原因、改善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途径和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具体方式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文献调研和综述。特种文献资源咨询、使用情况、用户对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期望和满意程度、特种文献服务创造的经济效益是衡量特种文献资源服务情况的重要标准;特种文献资源的服务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短板,馆员自身语言能力、业务能力、对特种文献资源的了解程度、相关学科知识水平,以及图书馆对于特种文献资源开发和宣传的重视程度和用于特种文献资源建设的经费开支多少都对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状况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改善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途径包括建立完整和系统的特种文献馆藏、深度、全面和系统的对特种文献资源进行加工揭示、倡导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革新、科学、有序和系统的管理特种文献资源、积极开发特种文献资源检索和服务系统、加强特种文献资源情报人员队伍建设等多个角度和方面;改善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具体方式也多种多样。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了文献调研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SWOT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结合知识转移理论对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状况进行SWOT分析,给出SWOT策略矩阵,得出SO策略(优势、机会组合)、ST策略(优势、威胁组合)、WO策略(劣势、机会组合)和WT策略(劣势、威胁组合)。本文以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对某A图书馆的特种文献资源服务进行问卷调查,以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结合文献调研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进行SWOT分析,并得出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发展策略,与从知识转移角度对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进行SWOT分析策略模型中的相关策略思路和方向基本吻合。结合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实际情况,对于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开展给出了系统的操作方法,某A图书馆在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SWOT分析策略,促进本单位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顺利开展和不断革新。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对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进一步深化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今后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开展起到启发和促进的作用,同时对于深化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后续仍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杨小彬[9](2017)在《巴西汉语教学的“三教”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在全球140个国家的落地生根,汉语在域外国家的传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同时也必将面临艰难的爬坡阶段:如何提高汉语国际传播的效度,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域外国家汉语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群体、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和课程性质差异很大,不同国别面临的学生群体、学生需求和语言环境也是千差万别。因此,本文认为国别性的域外国家汉语传播研究是当前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汉语在巴西的传播从无到有,在21世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巴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是汉语在巴西传播的巨大推动力,巴西汉语热的持续发酵是汉语在巴西传播的内在需求,巴西孔子学院是汉语在巴西传播的基石。当前,汉语在巴西传播的形势比较好,孔子学院的学员规模不断扩大,仅仅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学员累计就有6000多人。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汉语在巴西传播面临的问题。首先,汉语课程并没有纳入巴西国家外语教育体系,汉语在巴西的推广要么是由私立的培训机构,要么是由教会学校的幼稚园,要么是由国家汉办举办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来承担,这些机构的汉语课程对于巴西汉语学员没有强制约束力,他们大都凭兴趣选择学习汉语,一旦学不好,就很容易放弃,这也直接导致了巴西汉语学员的构成呈扁平的金字塔结构,初级班学员流失十分严重,高级班人数非常少。其次,巴西葡语传统上在我国属于小语种,精通巴西葡语的汉语教师稀缺。有些优秀的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依靠自学,初步掌握了巴西葡语,却不得不在在巴西孔子学院任职2年后回国,重新择业。缺少优秀的巴西葡语师资是当前汉语在巴西传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另外,针对巴西葡语和巴西汉语学员的汉语教材和汉语教学方法研究仍然属于冷门研究,少有学者问津。一方面国内汉语和巴西葡语、中国和巴西文化的对比研究方面的人才比较难寻,另一方面很少有巴西学者选择研究中巴语言差别和汉语教法研究。教材、教师和教法等“三教”研究是提高汉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性研究,我们远赴巴西孔子学院实地调研,以访谈和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SPSS统计软件的数据分析结果,试图找到巴西汉语教材编写设计的出路,试图探寻巴西汉语教师的现状、问题和培养策略,试图探索适合巴西汉语课堂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更多的巴西人利用有效的时间学好汉语,推动汉语在巴西传播事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该采取中巴合作的形式,组建专家组展开汉语和巴西葡语的对比研究,开发以任务教学法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字本位”为基本原则、专门针对巴西学生和巴西葡语的立体化教材,尤其是面向巴西汉语初级班的汉语教材。本文认为巴西汉语教师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第一,强化语言训练,提高巴西葡语水平;第二,加强汉语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中葡语言对比研究;第三,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积极参加教学方法的培训,提升教学水平;第四,充分理解巴西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和学习策略,改善教学方法;第五,积极融入巴西社会,提升跨文化适应力。最后,国家汉办应该进一步提高小语种国家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待遇,进一步健全志愿者管理制度,给予小语种国家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职业发展机会。在巴西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上面,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巴西汉语学员的汉语学习动机和汉语学习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方法上面的建议。我们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比较适合巴西汉语教学,教师在任务设计的三个阶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学生为中心;以趣味性为出发点;以真实性为基本原则;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手段。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讨论了巴西汉语教学“三教”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巴西汉语教学“三教”问题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主要框架和主要内容。第二章简要回顾了中巴经贸往来和文化交往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现实困难,讨论了已有的巴西汉语教学的语音、词汇、语法、教材、教师和教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分析巴西汉语教学“三教”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三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对外汉语学科发展历程和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历史,总结了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成就和问题,结合对当今巴西孔子学院教材使用现状和志愿者实际使用教材的经验,讨论了巴西汉语教材开发的原则和策略。第四章主要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讨论了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基本情况、任职动机、生活和工作困难、教学基本情况等等,分析并提出了巴西汉语教师的培养策略。第五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巴西汉语学习者选择汉语课程的原因、巴西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动机和巴西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巴西学生的汉语教学方法。结语部分重在指出巴西汉语教学的教材和教师教法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设计解决方案。
梁建[10](2016)在《腾冲:一个内陆边疆县的近代变迁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变动非常剧烈的时期,学界有关近代中国变迁的成果已属不少,但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性。总体来说,研究华北、江南、长江流域近代变迁的成果比较多,而关于内陆边疆地区的成果比较少。腾冲作为一个内陆边疆县,其近代变迁很有特点,对腾冲近代变迁的研究可以丰富近代中国变迁的研究。政治方面,近代是腾冲政治多变的一个时期。首先在近代腾冲逐渐成为滇西的行政中心,腾冲滇西行政中心的形成与1902年腾冲被增开为云南的第三个通商口岸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腾冲滇西行政中心的形成对腾冲地方社会的变迁有深远的影响。其次近代腾冲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很大的调整。近代腾冲的行政区划经历了较大的变动,最终它成为一个规范的县级建制单位。腾冲行政区划的调整除了与地方政治发展的需要有关,还与中缅边界的勘划有紧密联系。再次近代腾冲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尝试。在近代云南,腾冲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较早进行活动的地区,最终这一地区在云南首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革命政权,这对推动腾冲乃至云南地方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腾冲还进行了政治民主化的尝试。虽然腾冲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面走在了云南的前面,但其后在腾冲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进展则比较缓慢。经济方面,腾冲的各经济门类经历了快慢不一的发展。在传统中国社会,农业是根本,但就腾冲地方而言,近代农业的发展总体来说是非常缓慢的。腾冲的工业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起步比较晚,而且不成规模,其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在各经济门类中,腾冲的商业发展是最快的。在近代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之前,腾冲一直是滇西对外贸易的中心,腾冲增开为通商口岸后,腾冲的商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在新式交通方面,近代腾冲曾先后尝试过铁路、公路、航空的建设,但总体成效不大。社会方面,近代腾冲在某些方面经历了较大的变动。在社会习俗观念方面,进入近代特别是民国后,腾冲民间的很多习俗观念被归入陋习行列,政府和民间对这些习俗观念进行了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社会生活方面。由于腾冲地处边疆,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较为密切,因之近代腾冲的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很多新事物,如西式建筑、外国商品、外来语言等。在社会服务方面。近代腾冲在西医、通讯、银行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民众国家意识方面。在近代腾冲的社会变迁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国家和民众危机中,腾冲的普通民众在家园意识基础之上逐渐有了国家意识,这种意识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完全的升华。文化教育方面,近代腾冲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随着近代腾冲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频密,在西方世界和内地一些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现代社团也开始在腾冲出现,在近代腾冲出现的诸多新式社团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和顺崇新会,和顺崇新会在推动腾冲社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图书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近代腾冲的有识之士很早就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近代腾冲出现了包括和顺图书馆在内的多个有影响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有力地推进动了腾冲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另近代腾冲的各类机构团体为宣传它们的主张,创办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代表性的有《和顺乡》和《腾越日报》等。在近代之前,腾冲作为一个内陆边疆地区,其教育起步较早。进入近代后,由于各界重视,近代腾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近代腾冲的变迁过程中,有些方面发展比较快,如商业和文化方面,有些方面则发展缓慢,如农业和工业方面。但不论是快还是慢,商人、华侨、乡贤三个群体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边疆、民族和战争三种因素也对腾冲的近代变迁有深远影响。
二、21世纪医院图书馆的目标管理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医院图书馆的目标管理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
1.2.3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分类分析法 |
1.5.3 量化分析法 |
1.5.4 关键词分析法 |
1.5.5 图解分析法 |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
2.2.1 local(地方) |
2.2.2 region(地域) |
2.2.3 in-situ(在地) |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
2.3 “在地”的“在”与“地” |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
2.6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1 《云南建筑》概述 |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2.3 文化环境因素 |
3.2.4 历史文脉因素 |
3.2.5 技术特征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
4.2.5 小结 |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
5.1.1 图解方法理论 |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2.2 建筑生成手法 |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3.2 建筑生成手法 |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4.2 建筑生成手法 |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5.2 建筑生成手法 |
5.5.3 解构与重构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南迁福州 |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
第二节 北归济南 |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
小结 |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
四、争取“国立”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公卫服务 |
一、参与医疗救灾 |
二、疫病防治服务 |
三、公共卫生教育 |
第三节 支援战争 |
一、踊跃参军参干 |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
小结 |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
一、“三自”革新运动 |
二、医院经费改革 |
三、“三反”“五反”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
一、宗教色彩浓厚 |
二、亲美思想严重 |
三、政治意识淡漠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
一、常规思政教育 |
二、爱国爱党教育 |
三、亲苏学苏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以社区教育资源为载体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行动研究 ——以上海S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社区教育资源对幼儿园的重要性 |
1.1.2 目前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丰富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内容 |
1.2.2 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
1.2.3 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幼儿园主题活动 |
1.4.2 社区 |
1.4.3 教育资源 |
1.4.4 社区教育资源 |
1.5 研究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行动研究法 |
1.6.3 访谈法 |
1.7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研究 |
2.1.1 国外研究状况 |
2.1.2 国内研究状况 |
2.2 关于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S幼儿园基本情况 |
3.2 S幼儿园在运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的现状 |
3.3 研究设计 |
3.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2 访谈问卷的设计与访谈对象的选择 |
3.3.3 行动研究的思路 |
3.3.4 研究主题活动的选择 |
3.3.5 具体行动计划 |
第4章 以社区教育资源为载体开展主题活动的行动 |
4.1 第一轮行动:以社区教育资源为载体提升主题活动吸引力 |
4.1.1 行动方案 |
4.1.2 行动措施 |
4.1.3 行动效果 |
4.1.4 行动反思 |
4.2 第二轮行动:以社区教育资源为载体丰富主题活动层次性 |
4.2.1 行动方案 |
4.2.2 行动措施 |
4.2.3 行动效果 |
4.2.4 行动反思 |
4.3 第三轮行动:以社区教育资源为载体提高主题活动领域整合的有效性 |
4.3.1 行动方案 |
4.3.2 行动措施 |
4.3.3 行动效果 |
4.3.4 行动反思 |
第5章 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运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的成效 |
5.1.2 运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的模式与方法 |
5.2 教育建议 |
5.2.1 如何选择社区教育资源 |
5.2.2 在主题活动中何时运用社区教育资源 |
5.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问卷 |
附录B 主题活动方案 |
致谢 |
附件 |
(4)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解析 |
一、客家民系 |
二、民俗旅游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
二、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第一节 区位分析 |
第二节 旅游现状分析 |
一、石城、宁化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
二、石城、宁化旅游资源分析 |
三、石城、宁化旅游市场分析 |
第三章 旅游发展情况对比 |
第一节 精品旅游线路分析 |
一、石城旅游精品线路 |
二、宁化旅游精品线路 |
第二节 宣传策略分析 |
一、活动营销 |
二、全媒体广告营销 |
第三节 旅游活动分析 |
一、石城系列活动 |
二、宁化系列活动 |
第四章 旅游绩效对比 |
第一节 经济效应 |
一、增长旅游人次及收入 |
二、优化经济结构 |
三、带动旅游扶贫 |
第二节 社会效应 |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 |
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
三、推动旅游村的兴起 |
第三节 文化效应 |
一、增强文化自信 |
二、加强文化传承和交流 |
第五章 旅游发展方向探讨 |
第一节 增进两旅游合作 |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 |
二、加强两地的旅游合作 |
第二节 完善旅游线路设计 |
一、完善旅游要素 |
二、点线面相结合 |
第三节 优化拓展旅游市场 |
一、精准对接旅游市场 |
二、推广旅游电子商务 |
三、加强智慧旅游建设 |
四、做好全媒体营销 |
第四节 培养人才持续发展 |
一、谋求可持续发展 |
二、重视人才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 |
三、城市家具自我更新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历史 |
三、问题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认知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研究 |
一、智慧城市界定 |
二、智慧城市沿革 |
三、智慧城市内涵 |
四、未来城市概述 |
第二节 城市家具研究 |
一、城市家具界定 |
二、城市家具概述 |
三、城市家具现状 |
第二章 新技术与未来智慧城市 |
第一节 5G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5G基本概述 |
二、5G与物联网 |
三、5G与智慧城市 |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人工智能基本概况 |
二、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 |
三、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 |
第三节 城市大脑是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 |
一、城市大脑发展概况 |
二、城市大脑的交通应用 |
三、城市大脑的开创意义 |
第四节 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智能机器人技术概述 |
二、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城市应用 |
三、智能机器人的城市家具应用 |
第三章 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一节 未来城市理论研究 |
一、未来城市理论启蒙 |
二、未来城市理论发展 |
三、未来城市理论高潮 |
四、国内未来城市理论 |
五、未来城市最新研究 |
第二节 智慧城市实践研究 |
一、IBM的智慧城市实践 |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智慧城市实践 |
三、国内智慧城市实践 |
第三节 未来城市愿景 |
一、未来城市研究思辨 |
二、我国智慧城市问题 |
三、国家城市发展规划 |
四、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四章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一节 城市家具新气象 |
一、智能城市家具概念分析 |
二、智能城市家具分类研究 |
三、智能城市家具案例赏析 |
第二节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一、城市家具的生存现状 |
二、未来城市与未来城市家具 |
三、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城市家具愿景 |
一、机器人城市家具愿景 |
二、“无人”城市家具愿景 |
三、“共享”城市家具愿景 |
第五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系统 |
第一节 “人”--行为主体研究 |
一、“人”的系统定位 |
二、人类学与设计人类学 |
三、受众人群的身心因素 |
四、社会弱势群体研究 |
第二节 “事”--人车出行系统 |
一、人车出行系统概述 |
二、人车出行系统分类 |
三、人车出行系统分析 |
四、未来人车出行愿景 |
第三节 “场”--城市街道空间 |
一、街道空间基本概述 |
二、街道空间分类研究 |
三、街道空间要素分析 |
四、未来街道空间形态 |
第四节 “物”--智慧城市家具 |
一、智慧城市家具概念界定 |
二、城市家具现代化理念剖析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理论模型 |
第五节 造“境”--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研究 |
一、造“境”--未来城市美学研究 |
二、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模型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策略研究 |
四、共享单车“智慧家具带”设计策略 |
五、智能集约化“智慧路灯杆”设计策略 |
六、无人共享化“智慧微枢纽”设计策略 |
第六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智能自行车城市级分布式能源共享系统 |
一、公共自行车面临的困境 |
二、新型跨界系统破解困局 |
三、系统构成与要素建构 |
四、新型跨界系统研究展望 |
第二节 地埋式垃圾箱系统研究 |
一、需求分析与切入点 |
二、垃圾收运系统简析 |
三、基础调研与设计要素 |
四、具体方案设计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6)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闽籍华侨数量估算与海外分布 |
第二节 闽籍华侨的经济地位与职业结构 |
第三节 闽籍华侨的文教社团及其影响力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务机构设置与侨务理念的演变 |
第一节 福建暨南局的兴废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闽省的侨务机构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上) |
第一节 出入境管理与移民 |
第二节 争取与疏通侨汇 |
第三节 鼓励华侨回省投资政策 |
第四节 倡导侨办教育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下) |
第一节 侨政与福建归侨团体的兴起 |
第二节 福建归侨侨眷之战时救济 |
第三节 保护归侨侨眷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福建海外侨政 |
第一节 管理与密切联络海外闽侨社团 |
第二节 海外宣慰与宣传 |
第三节 保护海外华侨 |
第六章 侨政效果 |
第一节 侨乡施政效果 |
第二节 海外侨政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深化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评价 |
1.2.2 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现状及原因 |
1.2.3 深化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途径 |
1.2.4 深化特种文献资源的具体方式 |
1.2.5 国内外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研究的区别 |
1.3 深化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深化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研究方法 |
1.5 深化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知识转移理论 |
2.1.1 知识转移的定义 |
2.1.2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2.1.3 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模型 |
2.2 SWOT分析法 |
2.2.1 SWOT分析法的内涵 |
2.2.2 SWOT分析法的分析策略 |
2.3 文献资源服务效益评估方法 |
2.3.1 文献资源服务效益的内涵 |
2.3.2 文献资源服务效益评估方法 |
第3章 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深化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SWOT策略 |
3.1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知识转移评价 |
3.1.1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3.1.2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知识转移评价方法 |
3.2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SWOT分析 |
3.2.1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优势分析 |
3.2.2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劣势分析 |
3.2.3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机会分析 |
3.2.4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威胁分析 |
3.3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策略 |
第4章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案例分析 |
4.1 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分析 |
4.2 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问卷分析 |
4.3 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
4.4 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SWOT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效益调查表 |
附件二: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研究典型用户访谈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巴西汉语教学的“三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巴西汉语教学“三教”问题的研究背景 |
一、时代需求:中巴经贸、文化发展是巴西汉语教学研究的强大源动力 |
二、现实需求:巴西汉语教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三、研究聚焦:巴西汉语教学的教师、教材、教法研究 |
四、理论支撑:任务型教学法与巴西汉语教学“三教”问题研究 |
第二节 巴西汉语教学“三教”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三节 巴西汉语教学“三教”问题的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中巴关系发展简史与汉语在巴西的传播 |
第一节 中巴经贸关系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简介 |
一、激情巴西 |
二、中巴经贸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简介 |
三、中巴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简介 |
第二节 汉语在巴西传播述略 |
一、20世纪后40年汉语在巴西的传播历史 |
二、汉语在巴西的传播现状 |
三、孔子学院在巴西的发展和现状 |
第三节 巴西汉语教学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一、巴西的汉语语音教学研究 |
二、巴西的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
三、巴西的汉语语法教学研究 |
四、巴西汉语教学的教材研究 |
五、巴西汉语教学的教师研究 |
六、巴西汉语教学的教法研究 |
第四节 任务型教学法与巴西汉语教学 |
一、任务型教学法 |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三、任务型教学法对巴西汉语教学的启示 |
第三章 巴西汉语教学的教材研究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回顾与思考 |
一、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概况 |
二、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概况 |
三、21世纪初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概况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成就和问题 |
一、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成就 |
二、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问题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研究 |
一、对外汉语教材与教学法理论的关系研究 |
二、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原则研究 |
三、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词本位”和“字本位”问题研究 |
四、对外汉语教材初级编写的基本出路研究 |
第四节 巴西汉语教材的现状和问题 |
一、针对巴西葡语的汉语教材需求分析 |
二、中葡对照汉语教材现状 |
三、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对巴西汉语教材的评价 |
四、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巴西汉语教材开发策略 |
第四章 巴西汉语教学的教师研究 |
第一节 巴西汉语教学的教师研究现状 |
一、巴西汉语教师的构成 |
二、巴西汉语教师的相关研究 |
三、汉语教师志愿者 |
四、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研究 |
一、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调查设计 |
二、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基本情况 |
三、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动机 |
四、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数据分析 |
五、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教学情况数据分析 |
第三节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巴西汉语教学的教师培养策略 |
一、强化语言训练,提高巴西葡语水平 |
二、加强中文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学习和中葡语言的对比研究 |
三、加强交流,积极参加教学法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
四、充分了解巴西学生汉语学习特点和学习策略,改善教学方法 |
五、积极融入巴西社会,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
六、提高待遇,健全志愿者管理制度 |
第五章 巴西汉语教学的教法研究 |
第一节 巴西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 |
一、外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
二、巴西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
三、巴西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四、巴西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析 |
第二节 巴西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策略研究 |
一、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
二、巴西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
三、巴西汉语学员汉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四、巴西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策略 |
第三节 任务型教学法视角下的巴西汉语教学方法设计 |
一、巴西学生的特点 |
二、以学生为中心 |
三、以趣味性为出发点 |
四、以真实性为基本原则 |
五、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目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调查问卷 |
附件2: 巴西汉语教师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件3: 巴西汉语学员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巴西葡语版) |
附件4: 巴西汉语学员学习动机调查问卷(汉语版) |
附件5: 巴西汉语学员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巴西葡语版) |
附件6: 巴西汉语学员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汉语版)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腾冲:一个内陆边疆县的近代变迁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清代的腾越厅和今天的腾冲县的行政区划对比图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几个问题的说明 |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腾冲的政治变迁 |
一、腾冲口岸开放与其滇西行政中心地位的形成 |
二、行政区划的调整及腾冲北段边界的勘划 |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尝试 |
四、政治民主化的尝试 |
第二章 近代腾冲的经济变迁 |
一、农业的缓慢发展 |
二、工业的起步 |
三、商业的快速发展 |
四、新式交通建设尝试 |
第三章 近代腾冲的社会变迁 |
一、社会习俗观念的变迁 |
二、社会生活的变迁 |
三、社会服务的变迁 |
四、民众国家意识的萌生 |
第四章 近代腾冲的文化教育变迁 |
一、新式社团的出现 |
二、图书馆的建立 |
三、地方报刊的创办 |
四、教育事业的发展 |
结语 |
一、腾冲近代变迁中的三大群体 |
二、影响腾冲近代变迁的三大因素 |
附录 |
参考资料 |
后记 |
四、21世纪医院图书馆的目标管理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3]以社区教育资源为载体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行动研究 ——以上海S幼儿园为例[D]. 唐菲骏.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D]. 黄俐琴.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5]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 周波.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1)
- [6]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D]. 上官小红. 厦门大学, 2018(12)
- [8]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深化服务研究[D]. 张莹莹. 南京大学, 2017(02)
- [9]巴西汉语教学的“三教”问题研究[D]. 杨小彬.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腾冲:一个内陆边疆县的近代变迁研究(1902-1949)[D]. 梁建. 南京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