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锥体外系反应6例

药物性锥体外系反应6例

一、药物致锥体外系反应6则(论文文献综述)

梁容佳[1](2021)在《2017—2020年天津市安定医院88例抗精神分裂症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天津市安定医院住院患者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安定医院主动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与抗精神分裂症药品相关的88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产生ADR的患者中31~4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致ADR药物排名前3的为利培酮、奥氮平、氨磺必利,不良反应时间大于14 d的案例最多,ADR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主要涉及神经精神系统和心脑血管,抗精神分裂药物ADR临床表现多见于患者产生锥体外系反应。结论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精神分裂药物致ADR发生的几率仍然存在,需要加强患者用药期间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优化用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饶志红[2](2021)在《肝豆灵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肝豆灵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脑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探讨电视X线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对脑型WD吞咽障碍的诊断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1)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型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详细记录入组患者的病程、临床表现等资料。并招募30例健康人员作为正常组。(2)对照组给予基础排铜联合NMES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肝豆灵汤治疗。7日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正常组不用任何药物干预。(3)受试者在治疗前及第4个疗程结束后均完善VFSS,在进行检查时,使用4种不同性状的造影剂(1号造影剂为泛影葡胺注射液,2号造影剂为稀状硫酸钡,3号造影剂为糊状硫酸钡,4号造影剂为馒头或面包夹硫酸钡)完成吞咽动作,观察不同性状造影剂分别通过口腔期及咽期的时间。(4)分别于实施方案之前及经治疗第4个疗程末,对受试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障碍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24小时尿铜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VFSS结果比较:与正常组相比,四种不同性状的造影剂通过口腔期的时间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口腔期使用1号造影剂时,经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所耗费的时间均下降(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口腔期使用其它三种不同性状的造影剂时,4个疗程治疗后两组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所耗费的时间均明显下降(P<0.01),同时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有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3)洼田饮水试验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有上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1)。(4)SSA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有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5)24小时尿铜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尿铜均有上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尿铜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1)。结论:(1)脑型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患者在吞咽过程中容易在口腔期或咽期出现异常,其中早期吞咽障碍的患者以口腔期为主;对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临床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通过VFSS可以发现其在口腔期造影剂通过时间延长,同时可以观察到口腔内吞咽反射动作启动异常,及早对症治疗,改善预后。(2)肝豆灵汤联合NMES可以改善脑型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有利于体内铜离子的排泄,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3)与单一采用NMES治疗脑型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患者相比,肝豆灵汤联合NMES治疗本病的方案临床疗效更加明显,能够显着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黄佳,王浩,钟薇,张俊,李娅君,陈岷[3](2019)在《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氟桂利嗪致锥体外系反应患者的药学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一例48岁女性患者因梅尼埃病和慢性胃炎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盐酸甲氧氯普胺片后出现下颌运动障碍症状,分析为氟桂利嗪所致的椎体外系反应。临床药师分析该表现与用药的相关性,提出在临床诊疗中应合理规范地使用氟桂利嗪,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庄小雁,陈金兰,薛欣杰,李绩扬[4](2017)在《某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苯海索使用情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苯海索使用情况。方法在医院HIS系统中导出某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016年3月22日苯海索的使用等基本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5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中,联用苯海索336例,联用比率21.68%。使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的患者925例,联用苯海索的有176例,占19.03%;联用苯海索的比例依次为氯氮平<阿立哌唑<奥氮平<齐拉西酮<利培酮。使用两种抗精神病药的患者601例,联用苯海索的有153例,占25.46%;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用苯海索的比例略高于一种典型抗精神病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结论某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苯海索比例较低,使用较为合理。

张智慧,张伶俐,张永军,万朝敏,梁毅,黄亮,全淑燕,胡志强[5](2016)在《甲氧氯普胺儿童安全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评价甲氧氯普胺用于儿童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筛选甲氧氯普胺用于儿童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年9月。检索中国FDA、美国FDA、加拿大卫生部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关于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的通报和药物警戒信息。采用WHO因果关系评价体系对不良反应与甲氧氯普胺的关联性进行评价,对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54篇,其中病例报告29篇,病例系列研究25篇,无RCT研究。54篇文献共报道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646例,其中29篇病例报告报道42例,25篇病例系列研究报道604例。646例患儿中男性352例,女性284例;年龄2个月至18岁,其中1岁以下者174例(26.9%),16岁者367例(56.8%),614岁者85例(13.2%),14岁以上者20例(0.03%)。病例报告报道的42例患儿中发生锥体外系反应者29例,男子乳房发育症4例,恶性综合征和呼吸暂停各2例,高醛固酮症、皮疹、血压升高、循环衰竭及右侧颞下颌关节脱臼者各1例;治愈39例,好转但留有后遗症2例,转院治疗1例。病例系列研究报道的604例患儿不良反应均为锥体外系反应,均治愈,无后遗症。2008年CFDA发布通报,58例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报告中儿童16例。2009和2011年,美国FDA和加拿大卫生部警告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甲氧氯普胺可致迟发型运动障碍。2013年,EMA建议甲氧氯普胺限于短期使用(不超过5 d),不用于1岁以下儿童,对于1岁以上儿童,仅作为二线药物用于预防化疗和术后的恶心、呕吐。结论儿童使用常规剂量甲氧氯普胺存在发生锥体外系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黄亮,张伶俐,汪志凌,梁毅,王梦雅,胡志强,全淑燕,张智慧[6](2016)在《多潘立酮儿童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儿童使用多潘立酮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筛选多潘立酮用于儿童的临床研究。检索WHO Pharmaceuticals Newsletter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收集多潘立酮上市后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检索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美国FDA、英国药物和保健产品监管署(MHRA)、加拿大卫生部和澳大利亚医疗产品局网站,收集官方发布的多潘立酮风险和利益评估、适应证修改等信息。对RCT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其他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作中心ADR因果关系评估标准分析不良反应与多潘立酮的相关性,采用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常见不良反应评价标准(CTCAE 4.03)评价不良反应/事件严重程度。结果共纳入RCT文献9篇,队列研究1篇,自身对照研究4篇,病例报告24篇。9篇RCT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潘立酮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应用安慰剂、莫沙必利或西沙比利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甲氧氯普胺(RR=0.44,95%CI:0.230.86,P=0.02),高于中成药(RR=16.09,95%CI:2.01129.04,P=0.01)。9项RCT研究中均未见多潘立酮严重不良反应报道。4项自身对照研究中,1项研究显示新生儿使用多潘立酮与QT间期延长相关。24篇病例报告报道多潘立酮不良反应101例,轻中度不良反应(CTCAE 12级)80例(79.2%),重度不良反应(CTCAE 3级)21例(20.8%),未见CTCAE 45级不良反应报道。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显示2例不良反应与多潘立酮肯定有关,76例很可能有关;15例患者用药过量,2例联用其他可致相同不良反应的药物。2014年4月EMA建议限制多潘立酮的适应证和临床用量。同年9月,MHRA宣布多潘立酮不再作为非处方药物。结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儿童使用多潘立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和其他促动力药物以及其他常规治疗。儿童使用多潘立酮存在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马瑾,徐继渊,尹翠[7](2014)在《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及锥体外系反应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芬太尼椎管内麻醉导致的椎体外系反应,并研究其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单用0.5%左旋布比卡因对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B组采用0.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对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发生椎体外系反应的情况。结果 A组有1例并发症,表现为乏力、嗜睡;B组有3例发生锥体外系反应,表现为精神紧张,呼吸急促、肌肉震颤、肌张力增高等症状(P<0.05)。结论术中及术后使用芬太尼进行镇痛时,可发生锥体外系反应,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机制可能是其与脊髓背角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鲁秀玲,赵志刚[8](2011)在《222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79—2010年医学文献中收载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资料222例,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22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108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单用181例,与其他药物联用41例;静脉给药173例,口服给药43例,未知3例。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及联合用药等相关因素有关。

刘懿[9](2010)在《利培酮分散片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利培酮(risperidone)是已在中国上市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由于其疗效肯定,并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而且引起的锥体外系副反应比经典抗精神病药少,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故而成为目前国内临床一线的抗精神病药。本文以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培酮片为标准参比制剂,对ZH制药厂研制的利培酮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浆中利培酮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方法。观察健康志愿者口服ZH制药厂研发的利培酮分散片后的血药浓度-时间过程,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以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培酮片为标准参比制剂,估算其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等效性检验,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建立HPLC-MS测定血浆中利培酮浓度的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ACQUITY UPLCTM BEH C18(2.1×50mm,1.7μm) (Waters公司,USA);流动相:A相:乙腈,B相:0.01mol-L-1醋酸铵(甲酸调pH3.4),流速:0.2ml-min-1。质谱条件:离子化方式:电喷雾(ESI);离子极性:正离子(positive);检测方式:多重反应选择离子检测(MRM)。采用自身交叉实验设计,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人),在2个周期内分别口服等剂量(2mg)的利培酮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每位受试者前后共用药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2天,共2个周期。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0.75、1、1.5、2、3、5、8、11、14和24h取静脉血3mL,肝素抗凝,取血浆-20℃保存待测。然后采用建立的HPLC-MS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的利培酮浓度,同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整个试验期间配备有经验的医生、护士监护。所有统计数据和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计算均由DAS2.1.1软件完成。用试验中测得的各受试者血药浓度(C)-时间(乃数据,绘制C-T曲线。同时对各时间点血药浓度均值和标准差列表,并绘制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曲线下面积(AUC)用梯形法计算,峰值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取实测值。Cmax,AUC0-t和AUC0-∞在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采用交叉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显着性检验,然后用双单侧t检验和计算90%置信区间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判断和评价药物间的生物等效性。结果:采用建立的HPLC-MS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利培酮浓度,其线性范围为0.66~42.24gg·L-1,定量下限为0.66μg-L-1,方法回收率为88.95%~108.58%,批内和批间RSD均小于15%,且利培酮在室温、冻融、长期冷冻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共18名受试者完成试验过程。结果显示,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利培酮的Cmax分别为(14.03±6.54)μg·L-1和(13.77±7.73)μg·L-1,Tmax分别为(1.36±0.71)h和(1.17±0.81)h,T1/2分别为(3.59±1.69)h和(3.87±1.78)h,AUC0-t分别为(66.02±46.79)μg·h·L-1和(73.05±59.85)μg·h·L-1,AUC0-∞分别为(71.26±48.00)μg·h·L-1和(78.97±63.48)μg·h·L-1。与参比制剂相比,被试制剂利培酮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107.1±22.6)%,F0-∞为(107.5±25.2)%。被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利培酮的In(AUC0-t)和In(AUC0-∞)经方差分析表明制剂间无显着性差异,经双向单侧t检验,[1-2α]置信区间分别为94.5%~116.6%和93.8%~117.2%,均在85%-125%范围内,符合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两制剂利培酮的1n(Cmax)经方差分析显示两制剂间无显着性差异,经双向单侧t检验,[1-2α]置信区间分别为82.9%~112.2%,在70%-143%范围内,符合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两制剂利培酮的Tmax经非参检验(配对Wilcoxon法)表明无显着性差异(P>0.05),符合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的利培酮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1.实验中建立的HPLC-MS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单,完全适用于利培酮的药动学研究及生物等效性评价。2.ZH制药厂研制的利培酮分散片与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培酮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武阳,周桂升,杨东[10](2010)在《腹部手术氟哌利多硬膜外镇痛并发锥体外系反应9例报告》文中认为

二、药物致锥体外系反应6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致锥体外系反应6则(论文提纲范文)

(1)2017—2020年天津市安定医院88例抗精神分裂症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服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患者的大体情况
    2.2 用药情况
    2.3 用药剂量
    2.4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所致ADR的发生时间
    2.5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所致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2.6 引起ADR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
    2.7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方式
3 讨论
    3.1 ADR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3.2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
    3.3 抗精神分裂药物ADR累及器官(系统)和主要临床表现
    3.4 ADR转归情况
    3.5 临床合理用药建议

(2)肝豆灵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病例脱落与剔除标准
    2.6 伦理学
3 研究方法
    3.1 临床分组
    3.2 治疗药物及方法
4 疗效指标观察
    4.1 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
    4.2 量表指标
    4.3 临床检查指标
        4.3.1 入院常规检查
        4.3.2 安全性指标
        4.3.3 24小时尿铜
5 统计分析
6 结果
    6.1 不同性状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时间的变化
    6.2 不同性状造影剂通过咽期时间的变化
    6.3 肝豆灵汤对1号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时间的影响
    6.4 肝豆灵汤对2号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时间的影响
    6.5 肝豆灵汤对3号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时间的影响
    6.6 肝豆灵汤对4号造影剂通过口腔期时间的影响
    6.7 肝豆灵汤对1号造影剂通过咽期时间的影响
    6.8 肝豆灵汤对2号造影剂通过咽期时间的影响
    6.9 肝豆灵汤对3号造影剂通过咽期时间的影响
    6.10 肝豆灵汤对4号造影剂通过咽期时间的影响
    6.11 肝豆灵汤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6.12 肝豆灵汤对洼田饮水试验的影响
    6.13 肝豆灵汤对SSA的影响
    6.14 肝豆灵汤对24小时尿铜的影响
    6.1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7 讨论
    7.1 西医对WD的研究
        7.1.1 WD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7.1.2 脑型WD的临床表现
        7.1.3 脑型WD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
    7.2 中医对WD的研究
        7.2.1 中医对WD的认识
        7.2.2 脑型WD吞咽障碍的病因病机
        7.2.3 脑型WD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中医药治疗
    7.3 肝豆灵汤方药的药理研究
    7.4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型WD吞咽障碍的研究
    7.5 肝豆灵汤治疗后的相关结果分析
        7.5.1 肝豆灵汤对VFSS的影响
        7.5.2 肝豆灵汤对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的影响
        7.5.3 肝豆灵汤对洼田饮水试验量表的影响
        7.5.4 肝豆灵汤对SSA的影响
        7.5.5 肝豆灵汤对24小时尿铜的影响
    7.6 不良反应事件的影响
8 结论
9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氟桂利嗪致锥体外系反应患者的药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2.1 药物的选择
    2.2 锥体外系反应
    2.3 药物相互作用
    2.4 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
3 结语

(4)某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苯海索使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药物分类:
    3. 方法:
二、结果
    1. 抗精神病药及其与苯海索联用的使用率:
    2. 单一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使用情况:
    3. 两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使用情况:
讨论

(7)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及锥体外系反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芬太尼对多巴胺(DA)的影响
    1.4 术后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后1 h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一般情况比较
    2.3 两组术后锥体外系反应及病理生理反射情况
    2.4 对血清DA的影响
3 讨论

(8)222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资料情况
    2.2 患者情况
        2.2.1 患者的性别比例:
        2.2.2 患者的年龄分布:
        2.2.3 原患疾病:
    2.3 药品使用分析
        2.3.1 个案或典型病例报告ADR涉及器官和 (或) 系统、构成比及临床表现见表1;
        2.3.2 给药途径和剂量:
        2.3.3 联合用药:
        2.3.4 发生时间:
        2.3.5 处理与转归:
3 讨论
    3.1 药物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3.2 ADR与给药方案的关系
    3.3 ADR与联合用药的关系
    3.4 ADR与发生时间的关系
    3.5 年龄、性别及原患疾病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3.6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9)利培酮分散片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腹部手术氟哌利多硬膜外镇痛并发锥体外系反应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资 料 与 方 法
    一、一般资料:
    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四、药物致锥体外系反应6则(论文参考文献)

  • [1]2017—2020年天津市安定医院88例抗精神分裂症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 梁容佳.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1(09)
  • [2]肝豆灵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D]. 饶志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氟桂利嗪致锥体外系反应患者的药学实践[J]. 黄佳,王浩,钟薇,张俊,李娅君,陈岷. 中国处方药, 2019(11)
  • [4]某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苯海索使用情况分析[J]. 庄小雁,陈金兰,薛欣杰,李绩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03)
  • [5]甲氧氯普胺儿童安全性评价[J]. 张智慧,张伶俐,张永军,万朝敏,梁毅,黄亮,全淑燕,胡志强.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6(03)
  • [6]多潘立酮儿童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黄亮,张伶俐,汪志凌,梁毅,王梦雅,胡志强,全淑燕,张智慧.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6(02)
  • [7]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及锥体外系反应的临床研究[J]. 马瑾,徐继渊,尹翠.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07)
  • [8]222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鲁秀玲,赵志刚.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06)
  • [9]利培酮分散片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D]. 刘懿. 郑州大学, 2010(02)
  • [10]腹部手术氟哌利多硬膜外镇痛并发锥体外系反应9例报告[J]. 武阳,周桂升,杨东. 新疆医学, 2010(07)

标签:;  ;  ;  ;  ;  

药物性锥体外系反应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