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论文文献综述)
肖湘,黄东锋[1](2022)在《虚拟现实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经颅磁刺激评估》文中提出背景:脑卒中后上肢的运动功能缺陷可能与从皮质到肌肉的神经驱动减少有关。目的:旨在通过经颅磁刺激获得的运动诱发电位以及临床指征变化,探讨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招募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参加为期4周的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现实训练或作业治疗。在干预前后进行2次评估,包括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经颅磁刺激产生的运动诱发电位和Kinect系统所采集的实时运动评估。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训练前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训练前显着增高(P <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增高幅度更大(P <0.05);(2)试验组患者的实时运动评分在训练后均有提高;(3)经颅磁刺激评估结果表明,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运动诱发电位的皮质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但两组波幅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4)结果表明,虚拟现实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虚拟现实训练可能通过促进神经传导途径的重建提高脑卒中后上肢的运动功能。
刘佳,倪娟,皮希凤,黄静[2](2021)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强制性运动疗法主要应用于偏瘫患者功能训练与康复锻炼,通过限制使用健肢,强制患肢的重复使用,以大脑的可塑性与大脑功能重组理论为基础,集中强化并在日常生活中对病人患肢加以训练,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对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肢体康复中的干预方案、应用效果、测评指标以及现存的问题、与改良强制性运动的比较等进行综述,旨在增强护理人员对强制性运动疗法的认知,从而为中风和偏瘫患者康复锻炼提供部分经验和参考。
姜军,王丛笑,朱爽,郄淑燕[3](2021)在《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训练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分、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两组训练1个月、2个月后Fugl-Meyer评分和STEF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2个月后N9、N20的波幅均较训练前明显增大,潜伏时间均较训练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2个月后N9、N20的波幅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大,潜伏时间均较对照组同期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1个月、2个月后NIHSS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1个月、2个月后MBI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病人可更好地促进偏瘫上肢功能、中枢神经的运动传导功能恢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进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程洪,黄瑞,邱静,王艺霖,邹朝彬,施柯丞[4](2021)在《康复机器人及其临床应用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对康复机器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运动障碍康复机器人和认知障碍康复机器人方面对康复机器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针对每项技术提出了一些发展趋势的展望。最后以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为例介绍了康复机器人在其康复训练中的临床应用案例及其发展趋势。
李珅[5](2021)在《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MEP变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以血管堵塞所导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并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原因。研究证明,早期康复治疗更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然而,即便使用最先进的医疗和康复护理,通常也无法使所有患者实现理想的恢复水平。其原因可能在于,脑卒中早期运动诱发电位(Modified Barthel Index,MEP)缺失患者恢复期的日常活动能力和预后较差。临床研究发现,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患者的康复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MEP是否缺失进行检测,并以此分组,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MEP变化的影响,探究影响患者康复水平的因素,为更好地了解与诊疗疾病提供思路。研究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门诊、病房招募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进行TMS初筛,根据TMS初筛结果将病人分为MEP(+)组和MEP(-)组,两组各招募16例受试者。将MEP(+)组和MEP(-)组分别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假针组,每组各8例受试者。两针刺组接受2周的住院针刺治疗和常规治疗,以及之后10周的门诊针刺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两假针组接受同等时长相同频率的假针治疗和常规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在基线期、治疗期(2周)和10周康复治疗后的随访期进行3次测评,以受试者上肢活动研究测试、FM上肢运动评分、修订Barthel指数评分、NIHSS量表评分、静息状态MEP阈值、MEP振幅作为临床评价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数据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4组数据分析显示:①MEP(+)针刺组和假针组、MEP(-)针刺组和假针组4组受试者性别、年龄无显着差异。②对MEP(-)受试者,针刺治疗较假针治疗具有更高的转阳率。③除MEP(+)组受试者在修订Barthel指数评分、NIHSS量表评分两项数据外,全部的4组受试者组内比较中,上肢活动研究测试评分、FM上肢运动评分、修订Barthel指数评分、NIHSS量表评分、静息状态MEP阈值、MEP振幅在治疗期与随访期数据均较基线期具有统计学差异。各组治疗期与随访期各组上肢活动研究测试评分、FM上肢运动评分、修订Barthel指数评分、MEP振幅高于基线期水平,NIHSS量表评分、静息状态MEP阈值低于基线期水平。④在基线期,MEP(+)针刺组和假针组两组间、MEP(-)针刺组和假针组两组间在上肢活动研究测试评分、FM上肢运动评分、修订Barthel指数评分、NIHSS量表评分、静息状态MEP阈值、MEP振幅均无显着差异。MEP(+)两组组内比较和MEP(-)两组组内比较除NIHSS量表评分外其余各项数值均具有显着性差异,MEP(+)两组在上肢活动研究测试评分、FM上肢运动评分、修订Barthel指数评分、MEP振幅高于MEP(-)两组,静息状态MEP阈值低于MEP(-)两组。⑤在治疗期,MEP(+)针刺组和假针组两组间、MEP(-)针刺组和假针组两组间在上肢活动研究测试、FM上肢运动评分、静息状态MEP阈值、MEP振幅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在修订Barthel指数评分、NIHSS量表评分无显着差异。无论MEP(+)还是MEP(-),其针刺组上肢活动研究测试、FM上肢运动评分和MEP振幅高于假针组,静息状态MEP阈值低于假针组。与基线期数据比较,MEP(+)针刺组和假针组两组间静息状态MEP阈值治疗期改变值、MEP振幅治疗期改变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MEP(-)针刺组治疗期改变值大于MEP(+)针刺组治疗期改变值。⑥在随访期,MEP(+)针刺组和假针组两组间、MEP(-)针刺组和假针组两组间在上肢活动研究测试评分、FM上肢运动评分、静息状态MEP阈值、MEP振幅均具有显着差异,在修订Barthel指数评分、NIHSS量表评分无显着差异。无论MEP(+)还是MEP(-),其针刺组上肢活动研究测试、FM上肢运动评分和MEP振幅高于假针组,静息状态MEP阈值低于假针组。与基线期数据比较,MEP(+)针刺组和假针组两组间静息状态MEP阈值随访期改变值、MEP振幅随访期改变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MEP(-)针刺组治疗期改变值大于MEP(+)针刺组治疗期改变值。⑦对于接受针刺治疗的受试者,MEP(+)针刺组无论在治疗期还是随访期,静息状态MEP阈值和MEP振幅较MEP(-)针刺组均有统计学差异,MEP(+)针刺组在治疗期和随访期静息状态MEP阈值低于MEP(-)针刺组,MEP振幅高于MEP(-)针刺组。结论:在基线期,MEP(+)组受试者各项数据评分优于MEP(-)组受试者。无论使用针刺治疗还是假针治疗,4组受试者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针刺治疗无论对MEP(+)受试者还是MEP(-)受试者较假针有着更好的疗效。针刺治疗对MEP(-)受试者治疗后的变化比MEP(+)受试者治疗后的变化更显着。即使经过针刺治疗,MEP(-)受试者的康复情况也无法达到MEP(+)受试者针刺治疗后的康复情况。
王异之[6](2020)在《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肌力、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早期介入、简单、易行的运动训练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SPSS 25.0软件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三组,即常规组、八段锦组和八段锦+动作观察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八段锦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八段锦训练,八段锦+动作观察组在八段锦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动作观察,并尽力模仿训练,八段锦组与八段锦+动作观察组两组,每次20min,每天1次,一周训练6天,共干预4周,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部分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A-UE)、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uscle Manual Test,MMT)、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改良BI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上肢运动功能、肌力、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并对各项数据收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结束后,常规组脱落1例,八段锦组脱落2例,最终常规组完成研究例数29例,八段锦组28例,八段锦+动作观察组30例,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基线资料比较患者入组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偏瘫侧、上肢Brunnstrom分期、八段锦上肢运动评分、FMA-UE评分、MMT分级、MAS分级、M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1)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对比,运动功能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三组患者的FMA-UE评分差异明显(F=3.254,P=0.044),进行两两比较,常规组和八段锦组在干预4周后差异并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动作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运动功能显着高于常规组(P<0.05)和八段锦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肌力的变化情况(1)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进行对比,肌力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三组患者的肌力对比差异明显(F=9.376,P=0.009),进行两两比较,采用KW检验对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常规组和八段锦组在干预4周后肌力差异并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动作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肌力显着高于常规组(P<0.05)和八段锦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肌张力的变化情况三组患者采用KW检验,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情况(1)组内比较:干预4周后,三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提升,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三组患者的MBI评分差异明显(F=3.327,P=0.041),对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常规组和八段锦组在干预4周后差异并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动作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生活自理能力MBI指数显着高于常规组(P<0.05)和八段锦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训练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肌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的肌张力变化无影响。
王广洲[7](2020)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运动功能恢复与肌电F波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肢体肌电F波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明确患侧肢体功能和F波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2017年05月至2018年05月收治的50例经临床症状、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50例健康自愿者纳入对照组,作为肢体肌电F波对照参数的检测;采用Fugl-Meyer量表(Fugl-Meyer,FMA)、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Ashworth,MAS)评测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对比分析患侧运动功能恢复和肌电F波的相关性。结果1.康复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患侧F波波幅和M波波幅分别低于健侧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侧上肢正中神经F波的阈值分别高于健侧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上肢的Fmean/M和健侧、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4周治疗后测定,观察组患侧F波参数均有改善,但M波波幅仍低于健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发现观察组患者患侧的F波波幅、M波波幅和Fmea/M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后的F波阈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在康复治疗后测定,观察组患侧的MAS评分、FMA评分均显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康复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肌电F波参数和MAS和FMA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康复治疗前F波波幅、阈值及Fmean/M和MAS评分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272、-0.645、0.441,P<0.05),而治疗后各参数与MAS评分也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281、-0.576、0.439,P<0.05),其中MAS评分与F波波幅和Fmean/M呈正相关,与F波阈值呈负相关;康复治疗前F波波幅、阈值及Fmean/M和FMA评分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315、-0.702、0.483,P<0.05),而治疗后各参数与FMA评分也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296、-0.584、0.451,P<0.05),其中FMA评分与F波波幅和Fmean/M呈正相关,与F波阈值呈负相关。结论1.康复治疗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显着改善;2.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后偏瘫侧肢体F波的波幅比治疗前显着增高,而阈值降低,表明偏瘫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兴奋性增强;3.MAS和FMA评分和F波存在相关性,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效果评估中有着重要作用。
宋鹏飞[8](2020)在《双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文中认为脑卒中是我国排在第一位的成年人致死、致残因素,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特别是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大约30%50%的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患侧上肢仍然处于废用状态。目前康复训练内容大多只针对偏瘫侧肢体,而忽视了对非偏瘫侧肢体的训练,但是人体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双侧肢体进行活动的,而且大脑的左右侧半球通过胼胝体相连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脑部功能损伤后仍可进行功能性重组,具有很高的可塑性,这就为我们提出了双侧肢体训练的理论基础及可行性的想法。脑卒中患者,由于患侧大脑半球经胼胝体对健侧大脑半球的抑制降低,健侧肢体过度代偿性运动导致健侧大脑半球皮质运动区兴奋性过度增加;同时患侧大脑半球无法限制经由胼胝体传来的健侧大脑半球抑制信号,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性进一步受到抑制,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双侧训练能影响双侧大脑半球,减少大脑半球间皮质区域的抑制性,从而更利于激活患侧的大脑半球;还可以降低健侧半球的皮质区域的兴奋性,通过胼胝体的联系作用“共享”健侧大脑半球传递的正常神经信号指令,改善患侧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患侧脑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和重建。目的1.探讨双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2.对比双侧训练与单侧训练方法之间的优缺点,为治疗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3.研究一种安全可靠、使用简单、功能齐全的双侧训练康复设备,对于上肢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尤其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有着很大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和江北院区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双侧训练康复器组、双侧训练组、单侧训练组。三组患者均进行康复宣教和下肢功能训练,双侧训练康复器组利用双侧上肢同步训练器对双侧上肢进行对称性训练,双侧训练组利用体操棒等常规双侧训练方法进行上肢训练,单侧训练组则只进行常规患侧单侧上肢的运动疗法。以上治疗每周6天,持续4周。分别评估治疗前、治疗4周后患者患侧三角肌、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的最大等长收缩时的积分肌电值(i EMG)、均方根值(RMS)、中位频率值(MF)和患侧上肢Fugl-Meyer(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WOLF上肢功能评价量表(WMFT)得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i EMG、RMS、MF和FMA-UE、MBI、WMFT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1)表面肌电图数据变化: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i EMG、RMS、M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双侧训练康复器组和双侧训练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侧训练组(P<0.05),且双侧训练康复器组的i EMG、RMS、MF也优于双侧训练组(P<0.05)。(2)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变化: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FMA-UE、MBI、WMF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双侧训练康复器组和双侧训练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侧训练组(P<0.05),且双侧训练器组的FMA-UE优于双侧训练组(P<0.05)。而双侧训练康复器组和双侧训练组的MBI、WMFT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上肢康复训练有助于上肢功能恢复,而且双侧上肢训练效果优于单纯的患侧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侧上肢训练有助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许秀峰[9](2020)在《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明确头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效果,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提供可靠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9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头针组和头针生物反馈组各(每组)30例,生物反馈组31例,头针组只使用头针治疗,生物反馈组只使用生物反馈治疗,头针生物反馈组两种治疗手段结合,并且3组均有药物和其他康复治疗作为基础治疗。三组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一疗程为10次,一共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一个疗程结束后(治疗中)、第二疗程结束后(治疗后)采用(分别记载)FMA、MAS、EMG、MBI量表评分。进行治疗前、中、后与组间比较、评定,观察三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头针生物反馈组的FMA、MAS、EMG、MBI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头针组和生物反馈组在评定MAS和MBI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并且在FMA和EMG评定中更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生物反馈组比头针组在MAS、EMG和MBI无明显差异(P>0.05),FMA评分有提高(P<0.05),头针生物反馈组比头针组在MAS评分有提高(P<0.05),在FMA、EMG、MBI评分明显提高(P<0.01),头针生物反馈组对比生物反馈组在FMA、MAS评分提高(P<0.05),在EMG、MBI评分明显提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精细运动,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2)头针或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都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但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在改善上肢功能效果更好;(3)三组治疗不同阶段效果提示:疗程越长,患者治疗效果越好;(4)头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较显着,临床操作安全、简便、少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陈佳惟[10](2020)在《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探讨VR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2018年12月到2019年6月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最终完成试验49例,试验组23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训练,试验组患者给予VR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8周,每周六次、每次30分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评估,评估包括MoCA(Mo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研究结果:1.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UE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非常显着提高(P<0.01),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上肢评分均有提高,且组内比较差异非常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两组手腕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组内比较差异非常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2.8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氏指数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有显着性意义(P<0.05),非常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意义(P>0.05)。3.8周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MoCA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定向3个子项目得分和MoCA总分均非常明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延迟记忆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注意力得分和MoCA总分均非常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MoCA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定向力2个子项目得分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后试验组患者MoCA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定向3个子项目各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延迟记忆项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oCA总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4.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差异非常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P300波幅均较治疗前增高,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试验组差异非常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后试试验组患者的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差异非常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波幅较对照组增高,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改善和上肢功能改善的相关性分析:试验组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与患者上肢功能改善呈正相关关系(r=0.44,P=0.04)。对照组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与上肢功能改善相关性不明显(r=0.07,P=0.74)。研究结论:1.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不仅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而且可以改善认知功能。2.试验组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优于对照组的认知训练。3.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论文提纲范文)
(1)虚拟现实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经颅磁刺激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对象 |
1.4 材料 |
1.5 方法 |
1.6 主要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
2.2 试验流程图 |
2.3 基线资料比较 |
2.4 临床量表和经颅磁刺激结果见表1。 |
2.5 游戏指标分值 |
2.6 FMA-UE和游戏得分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
2.7 不良事件 |
3 讨论Discussion |
(2)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概念和发展 |
2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干预方案 |
2.1 介入时间 |
2.2 训练条件和强度 |
2.3 联合干预 |
3 CIMT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
3.1 上肢功能康复 |
3.2 手功能康复 |
3.3 下肢功能康复 |
4 MCIMT与CIMT的比较 |
4.1 训练强度 |
4.2 训练时间和动作 |
4.3 适用人群 |
4.4 CIMT不足与展望 |
5 评价指标和疗效保障 |
5.1 疗效评价 |
5.2 疗效保障 |
(3)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训练前后Fugl-Meyer和STEF评分比较 |
2.2 两组训练前后SEP检测结果比较 |
2.3 两组训练前后NIHSS评分比较 |
2.4 两组训练前后MBI评分比较 |
3 讨 论 |
(4)康复机器人及其临床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
2 人机系统的运动认知再学习(Motor and cognitive relearning of human-robot system) |
3 运动障碍康复机器人(Rehabilitation robots for motor dysfunctions) |
3.1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3.2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3.3 踝足康复训练机器人 |
1)轻量化的康复机器人设计 |
2)人机协同康复训练技术 |
3)康复训练与评估一体化技术 |
4 认知障碍康复机器人(Rehabilitation robots for cognitive dysfunctions) |
1)基于多模态信息的鲁棒人机交互技术 |
2)视/听/触觉反馈下的患者康复训练方法 |
5 脑卒中康复临床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Clinical case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nd its trends) |
1)运动和认知协同康复训练技术 |
2)基于多模态的闭环康复训练技术 |
6 结论(Conclusion) |
(5)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MEP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一 缺血性脑卒中与TMS的历史及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缺血性脑卒中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2. 1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 |
2.2 缺血性脑卒中西医治疗进展 |
3 TMS技术与缺血性脑卒中 |
3.1 TMS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3.2 TMS-MEP在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康复预测的相关研究 |
3.3 MEP波幅可作为脑卒中患者治疗的评价指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历史及研究进展 |
1 缺血性脑卒中的祖国医学研究进展 |
1.1 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文献中的记载 |
1.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物治疗方案 |
2 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
3 手足十二针治疗中风 |
参考文献 |
前言 |
试验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1.1 主要目的 |
1.2 次要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2.1 总体设计类型、原则与实施方法 |
2.2 受试者选择与退出 |
2.3 试验和对照措施及干预方案 |
2.4 观测指标和检测时点 |
2.5 研究步骤 |
2.6 临床评价 |
2.7 不良事件的观察及处理 |
2.8 质量控制 |
2.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计划 |
2.10 伦理考虑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3.1 基本信息 |
3.2 临床数据分析 |
3.3 不良事件情况 |
3.4 小结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受试者日记卡 |
附录2 上肢活动研究测试量表 |
附录3 FM上肢运动评分量表 |
附录4 修订的Barthel指数(BI)量表 |
附录5 NIHSS评分量表 |
附录6 不良事件记录表 |
个人简历 |
(6)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认识 |
1.1 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认识 |
1.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认识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康复方法 |
2.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康复方法 |
3 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作为干预方法的理论依据 |
3.1 八段锦及其相关研究 |
3.2 动作观察疗法及其相关研究 |
4 创新点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及处理原则 |
1.6 中止、脱落标准及处理原则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例数估算 |
2.2 抽样及随机分组方法 |
2.3 分配隐藏和盲法 |
2.4 干预方法 |
2.5 基线资料 |
2.6 评价指标及标准 |
2.7 统计分析方法 |
2.8 质量控制 |
2.9 伦理原则 |
2.10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三组患者完成试验情况及流程图 |
2 三组患者基线比较 |
2.1 干预前三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
2.2 干预前三组患者评价指标比较 |
3 干预前后效果分析比较 |
3.1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 |
3.2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肌力比较 |
3.3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肌张力比较 |
3.4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
2 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3 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上肢肌力的影响 |
4 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上肢肌张力的影响 |
5 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运动功能恢复与肌电F波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上肢功能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双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脑卒中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终止和脱落标准 |
1.2 治疗方法 |
1.2.1 主要仪器及材料 |
1.2.2 表面肌电图 |
1.2.3 操作方法 |
1.2.4 康复宣教和下肢功能训练 |
1.3 评价方法 |
1.3.1 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 |
1.3.2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the Fugl-Meyer upper limb extremity assessment,FMA-UE) |
1.3.3 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 |
1.3.4 WOLF上肢功能评价量表(WMFT) |
1.4 统计学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第二章 结果 |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2.2 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治疗4 周后主要评价指标 |
2.2.1 治疗前后患者三角肌iEMG(μV·S%)评分 |
2.2.2 治疗前后患者肱二头肌iEMG(μV·S%)评分 |
2.2.3 治疗前后患者肱三头肌iEMG(μV·S%)评分 |
2.2.4 治疗前后患者三角肌RMS(μV)评分 |
2.2.5 治疗前后患者肱二头肌RMS(μV)评分 |
2.2.6 治疗前后患者肱三头肌RMS(μV)评分 |
2.2.7 治疗前后患者三角肌MF(Hz)评分 |
2.2.8 治疗前后患者肱二头肌MF(Hz)评分 |
2.2.9 治疗前后患者肱三头肌MF(Hz)评分 |
2.2.10 治疗前后患者FMA-UE评分分析 |
2.2.11 治疗前后患者MBI评分分析 |
2.2.12 治疗前后患者WMFT评分分析 |
2.3 治疗时的不良反应 |
第三章 讨论 |
3.1 双侧上肢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理论基础 |
3.2 双侧上肢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
3.2.1 三项评估量表观察双侧上肢训练对患者上肢运动改善的影响 |
3.2.2 表面肌电图测量三组数据观察双侧上肢训练对患者上肢运动改善的影响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双侧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
1.双侧训练的概念 |
2.双侧训练的常用训练方式 |
2.1 双侧功能性任务训练(bilateral functional task training) |
2.2 双侧机械辅助训练(bilateral robotic-assisted training) |
2.3 双侧训练联合节奏性听觉刺激(bilateral arm training with rhythmic cueing,BATRAC) |
2.4 生物肌电反馈式双侧训练 |
2.5 其他形式 |
3.双侧训练的可能作用机制 |
3.1 促进两侧大脑半球皮质间抑制的正常化 |
3.2 同侧皮质脊髓束的激活 |
3.3 镜像神经元理论 |
4.双侧训练的优点 |
5.双侧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上肢训练中的应用 |
6.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2.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中止和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分组方法 |
1.1 随机分组 |
1.2 对照 |
1.3 盲法 |
2 治疗方法 |
2.1 基础康复治疗 |
2.2 头针治疗 |
2.3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
2.4 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
3.观察指标 |
3.1 一般资料 |
3.2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9] |
3.3 运动评估量表运动功能评分[10] |
3.4 上肢肌电图评分评估指标[11] |
3.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12] |
3.6 安全指标 |
4 统计方法 |
5 临床流程图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三组一般资料的情况分析 |
2 各组于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的比较 |
3 各组上肢运动检查治疗评定比较 |
4 各组治疗前后上肢肌电图评分评估指标比较 |
5 各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定比较 |
6 安全性分析 |
7 病例脱落情况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认识 |
2 西医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认识 |
3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治疗进展 |
3.1 中药治疗 |
3.2 针灸治疗 |
4 西医学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 |
4.1 药物治疗 |
4.2 康复训练 |
4.3 肌电生物疗法 |
4.4 其他治疗 |
5 本研究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5.1 头针疗法的选择依据 |
5.2 肌电生物反馈法的选择依据 |
5.3 本研究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6 量表指标的选择 |
7 对本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
8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8.1 不足之处 |
8.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近十年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认知的概念和内容 |
2.2 认知的生理基础 |
2.3 脑卒中后常见认知功能障碍 |
2.4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
2.5 脑卒中后认知恢复恢复的理论基础 |
2.6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康复 |
2.6.1 机器人辅助训练 |
2.6.2 VR 技术训练 |
2.7 VR 技术和康复机器人应用结合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分组 |
3.3 评价指标 |
3.4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两组间临床基线比较 |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估比较 |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功能活动评分比较 |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估比较 |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300 参数的比较 |
4.6 上肢功能改善与认知功能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
5 分析讨论 |
5.1 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5.2 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5.3 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5.3.1 MOCA评分分析 |
5.3.2 P300 参数分析 |
5.4 上肢功能改善与认知功能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
6 结论 |
7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改良Astworth痉挛评定量表 |
3.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恢复6 级分期评定表 |
4.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
5.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
6.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
7.MoCA量表 |
8. FMA-UE量表 |
9.改良Barthel氏指数(MBI)评分 |
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 [1]虚拟现实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经颅磁刺激评估[J]. 肖湘,黄东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17)
- [2]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刘佳,倪娟,皮希凤,黄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21(31)
- [3]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J]. 姜军,王丛笑,朱爽,郄淑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20)
- [4]康复机器人及其临床应用综述[J]. 程洪,黄瑞,邱静,王艺霖,邹朝彬,施柯丞. 机器人, 2021(05)
- [5]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MEP变化的影响[D]. 李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八段锦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D]. 王异之.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运动功能恢复与肌电F波的关系研究[D]. 王广洲.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8]双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D]. 宋鹏飞. 东南大学, 2020(01)
- [9]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D]. 许秀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D]. 陈佳惟.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