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肉瘤与阴道流血(论文文献综述)
于观春[1](2021)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对子宫肉瘤患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为临床上子宫肉瘤患者的诊治和预后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子宫肉瘤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统计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方法、Log-rank对数轶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子宫肉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9.89±10.709)岁,总体中位年龄为50岁。2.子宫肉瘤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54.35%)和腹部包块(21.74%)。3.大多数子宫肉瘤患者B超可提示周围边界不清、伴有低回声区、血流信号丰富等表现。4.宫腔镜下病理组织检查提高肉瘤的术前诊断率,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肉瘤之间的术前诊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3)。5.肿瘤大小、FIGO、脉管浸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若有异常阴道流血并腹部包块短时间内增大,应怀疑子宫肉瘤可能。2.宫腔镜诊刮对诊断子宫肉瘤有较大意义。3.肿瘤大小越大、FIGO分期越晚,脉管浸润范围越大,子宫肉瘤预后越差。
冯淑杰[2](2021)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子宫肉瘤诊断和预后的意义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子宫肉瘤发病罕见,诊断困难,且预后极差。本研究通过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子宫肉瘤术前诊断的价值,并探索N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旨在为子宫肉瘤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09年7月到2019年12月手术治疗且诊断明确的子宫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共纳入57例子宫肉瘤患者及114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病例查询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年龄、NLR和病理类型等共计27项临床信息。首先,对子宫肉瘤及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同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NLR诊断子宫肉瘤的最佳分界值,并评估其诊断价值。其次,分析NLR与子宫肉瘤患者年龄、分期、病理类型及肿瘤最大直径的关系。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NLR对子宫肉瘤患者生存预测的最佳分界值,进而将子宫肉瘤分为高NLR组及低NLR组,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time,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time,PFS)的差异。并对影响子宫肉瘤患者OS及PFS的变量进行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子宫肉瘤组与子宫肌瘤组术前资料比较:NLR、年龄、绝经状态、肿瘤数目、肿瘤边界、中性粒细胞计数、癌抗原125、纤维蛋白原及无症状的临床表现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NLR对子宫肉瘤诊断的价值:子宫肉瘤组NLR显着高于子宫肌瘤组(P=0.002)。NLR的最佳截断值为2.937,曲线下面积为0.648,敏感度47.4%,特异度80.7%。3、NLR与子宫肉瘤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的关系:晚期(III-IV期)子宫肉瘤患者NLR值显着高于早期(I-II期)患者(P<0.05),而NLR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肉瘤患者中无明显差异,与患者年龄及肿瘤最大直径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4、NLR对子宫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NLR预测子宫肉瘤患者生存的最佳分界值为3.390。NLR>3.390(P=0.001,HR 4.096,95%CI 1.836-9.140)在单因素分析中与患者较差的OS相关,但在多因素分析中无此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提示NLR>3.390(P=0.015,HR 3.619,95%CI 1.277-10.253)是患者PFS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在I期子宫肉瘤患者中,NLR≤3.390组同样比NLR>3.390组拥有更佳的OS(P=0.004)及PFS(P=0.001)。结论:1、NLR对子宫肉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NLR>2.937子宫肿瘤患者应警惕子宫肉瘤的可能。2、NLR与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期别相关,晚期患者NLR显着高于早期患者。3、NLR为子宫肉瘤患者OS的影响因素,为PFS的独立影响因子,并且对I期子宫肉瘤患者的预后同样具有预测作用,NLR>3.390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王丹丹[3](2021)在《子宫肉瘤临床特征及其术前诊断方法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子宫肉瘤及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和探讨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为临床实践中提高对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的子宫肉瘤患者26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盆腔超声、盆腔MRI检查、血LDH及NLR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n(%)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ROC曲线分析血LDH及NLR的诊断价值及最佳临界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6例子宫肉瘤患者年龄40~74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病理类型包括:平滑肌肉瘤1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2例、腺肉瘤2例;2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42.3%(11/26),压迫症状7.7%(2/26),经量增多、经期延长46.2%(12/26),不规则阴道流血15.4%(4/26),无症状0.0%(0/26)。104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5~66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病理类型包括:平滑肌瘤59例、平滑肌瘤伴变性43例、富细胞性平滑肌瘤2例;10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17.3%(18/104),压迫症状16.3%(17/104),经量增多、经期延长42.3%(44/104),不规则阴道流血7.7%(8/104),无症状25.0%(26/104)。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两组比较,其年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以及无症状有统计学差异(P<0.05)。2.盆腔超声显示子宫肉瘤病灶大小为82.68±32.38mm,其中单发53.8%1(14/26),多发46.2%(12/26);回声类型为低回声26.9%(7/26),混合回声73.1%(19/26);血流丰富程度为无血流57.7%(15/26),少量或点状血流30.8%(8/26),血流丰富11.5%(3/26)。子宫肌瘤病灶大小为69.79±26.59m,其中单发38.5%(40/104),多发61.5%(64/104);回声类型为低回声51.0%(53/104),混合回声49.0%(51/104);血流丰富程度为无血流72.1%(75/104),少量或点状血流15.4%(20/104),血流丰富8.7%(9/104)。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两组比较,前者超声显示病灶回声类型以混合回声为主,与后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术前行盆腔MRI共32例,包括子宫肉瘤7例及子宫肌瘤25例。盆腔MRI显示子宫肉瘤病灶在T1WI呈低信号85.7%(5/7),高信号28.6%(2/7);在T2WI呈低信号28.6%(2/7),高信号42.9%(3/7),混杂信号28.6%(2/7);增强扫描为弱强化42.9%(3/7),不均匀强化42.9%(3/7),均匀强化14.3%(1/7)。子宫肌瘤病灶在T1WI呈等信号44.0%(11/25),低信号32.0%(8/25),高信号12.0%(3/25),混杂信号12.0%(3/25);T2WI呈等信号4.0%(1/25),低信号32.0%(8/25),高信号32.0%(8/25),混杂信号32.0%(8/25);增强扫描为弱强化20.0%(5/25),均匀强化60.0%(15/25),不均匀强化20.0%(5/25)。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两组比较MRI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子宫肉瘤患者血LDH为188.50(157.00,250.00)U/L,NLR值为2.25(1.41,3.41),子宫肌瘤患者血LDH为152.00(140.50,169.00)U/L,NLR值为1.59(1.33,1.99)。子宫肉瘤患者血LDH及NLR均显着高于后者(P<0.01)。LDH的AUC为0.758,临界值为176.00 U/L,NLR的AUC为0.672,临界值为2.21。定义LDH≥176.00U/L、NLR≥2.21为阳性,LDH阳性诊断子宫肉瘤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1.4%,NLR阳性诊断子宫肉瘤的灵敏度为53.8%、特异度为86.5%。LDH及NLR同时阳性诊断子宫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3%、100%、100%、85.8%。结论:1.与子宫肌瘤相比,子宫肉瘤患者发病年龄较高,且腹痛、腹胀是子宫肉瘤患者更为常见的临床表现。2.与子宫肌瘤相比,子宫肉瘤患者盆腔超声的病灶回声类型以混合回声为主。3.与子宫肌瘤相比,血LDH≥176.00 U/L、NLR≥2.21或二者联合对子宫肉瘤有一定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袁航[4](2020)在《47例子宫癌肉瘤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子宫癌肉瘤(uterine carcinosarcomas,UCS),也称恶性米勒管混合瘤或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s,MMMTs),是一种少见的子宫恶性肿瘤,预后差,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旨在探讨子宫癌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建立UCS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8年1月-2018年12月间所有UC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姓名、住院号、年龄、月经情况、孕产次、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前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手术方式、手术-病理分期、术后病理、术后辅助治疗等。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术后复发、治疗及生存情况等随访资料。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使用SPSS25.0软件及,Stata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亚组累积存活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比较生存曲线的差异,Cox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复发和生存的变量。认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计47例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中位诊断年龄57岁,平均诊断年龄(55.17±12.77)岁,年龄范围15岁-81岁,发病年龄多集中于50岁-70岁(47.4%,27/47)。绝经前患者 17 例(36.2%,17/47),绝经后患者 30 例(63.8%,30/47)。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其次为异常阴道排液。另有2例患者因良性疾病行手术时意外发现。术前行影像学检查(盆腔多普勒超声、盆腹腔CT、盆腹腔MRI)提示宫腔、宫体或盆腔内具有丰富血流的占位性病变。术前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可正常或升高,缺乏特异性,最常见异常升高血清肿瘤标志物为 CA-125。47例患者中42例于我院行手术,5例于外院行手术。参照2009年FIGO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标准进行分期,FIGOⅠ期患者27例,其中FIGO ⅠA期11例,FIGO ⅠB 期 16 例;FIGO Ⅱ期 4 例;FIGO Ⅲ 12 例,其中 FIGO ⅢA 期 3例,FIGO ⅢB 期 6 例,FIGO ⅢC 期 3 例,包括 FIGO ⅢCl 期 1 例,FIGOⅢC2期2例。FIGOⅣ期4例,其中FIGO IVA期2例,FIGO IVB期2例。47例患者中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者17例,≥1/2肌层30者例;LVSI 阳性者17例;淋巴结阳性者5例,其中仅盆腔淋巴结阳性者2例,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者1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阳性者2例;肿瘤侵及宫颈间质者7例;肿瘤侵及宫旁组织者12例。多数病例由1种癌成分和1种肉瘤成分组成,2例有1种癌成分及≥2种肉瘤成分组成。癌成分组织学类型以内膜样癌为主,其次为浆液性癌;分化程度为高分化者19例,中-低分化及低分化者24例,分化程度不详者4例。肉瘤成为同源性者24例,异源性者15例,不详者8例;同源性肉瘤成分多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异源性肉瘤成分多为软骨肉瘤和横纹肌肉瘤。47例患者中,术后未添加辅助治疗者4例,单独化疗者37例,同步放化疗者4例,化疗后添加放疗者2例。放疗方式均为EBRT。患者化疗方案多样化,初治化疗方案以铂类联合异环磷酰胺为主。随访开始时间为患者手术治疗时间,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47例患者中1例失访,失访率为2.1%。中位随访时间个20.3月(1.5-1 08.6个月)。18例患者报告了疾病进展或复发情况。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0.0个月,1年PFS为66.0%,3年PFS为27.7%。15例患者死亡,中位OS为20.2个月(1.5个月-108.6 个月),1 年 OS 为 70.2%,3 年 OS 为 31.9%。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侵及肌层深度(P=0.032)、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P=0.007)、肿瘤肉瘤成分组织学来源(P=0.005)和FIGO分期(P=0.003)与PFS存在相关性,患者确诊时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LVSI、淋巴结是否受累、肿瘤是否侵及宫颈间质、肿瘤是否侵及宫旁组织和术后辅助治疗方式与PFS无明显相关性;肿瘤侵及肌层深度(P=0.042)、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P=0.037)、肿瘤肉瘤成分组织学来源(P=0.043)和FIGO分期(P=0.024)与OS存在相关性,患者确诊时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LVSI、淋巴结是否受累、肿瘤是否侵及宫颈间质、肿瘤是否侵及宫旁组织和术后辅助治疗方式与OS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是PFS相关独立预后因素;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是OS相关独立预后因素。按照肿瘤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组织模式将UCS患者分为3组:类别1为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低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同源性者;类别2包括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低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异源性者及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高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同源性者;类别3为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高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异源性者。单因素分析表明该分组方式与OS存在相关性(P=0.039)。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组织学模式分组是OS相关独立预后因素,与类别1相比,类别2及类别3患者死亡风险显着增加。结论1.子宫癌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多较差,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2.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是PFS独立预后因素,肿瘤癌成分组织学分化程度和FIGO手术—病理分期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3.按照肿瘤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组织学模式进行亚组分析,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低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同源者预后最好,肿瘤癌成分组织学为高级别且肉瘤成分为异源者预后最差。
高恒[5](2020)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分析各亚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的临床特点,并探索影响ESS预后的危险因素,为ESS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9例ES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月经状态、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肿瘤直径、术前粒淋比、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性质、切缘性质、辅助治疗、术后病理等,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对各亚型ESS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特征:患者年龄、月经状态、术前粒淋比、临床分期、切缘性质在ESS的三种亚型间存在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术前粒淋比、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淋巴结性质及切缘性质与ESS的不良预后相关,即年龄>45、术前粒淋比>2、临床分期晚、组织学分化差、淋巴结阳性及切缘阳性的ESS患者预后差;多因素分析:组织学分化差、术前粒淋比>2、临床分期晚及切缘阳性是导致ES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ESS的三种亚型的临床特征不尽相同;2.组织学亚型、术前粒淋比、临床分期及切缘性质是影响ES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益琴,徐兴云,朱巍立[6](2020)在《32例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为子宫肉瘤患者的预后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13年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2例子宫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子宫肉瘤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等进行观察,以此判断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肉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肉瘤病理类型与疾病复发风险之间存在重要关联,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3年与5年生存率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之下,手术联合放疗与手术联合放化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相对较高,两者5年生存率和绝经前后复发率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肉瘤患者在发病初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表现,将会极大地影响到临床诊断的精准度,而在手术前借助子宫内膜刮诊可以辅助确诊。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肉瘤与预后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综合考虑子宫肉瘤的病理类型。
阿依坚乃提·阿卜来提(Ayjannat Ablat)[7](2020)在《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临床特征分布并针对性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2010年1月-2017年1月US患者资料,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进行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1)125例中89例(71.2%)患者年龄≤50岁、36例(28.8%)年龄>50岁;91例(72.8%)未绝经、34例(27.2%)已绝经;临床表现主要有阴道不规则流血60例(48.0%)、其次为腹痛18例(14.4%)、腹部包块17例(13.6%)、无症状体检发现异常30例(24.0%)。(2)术前B超、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6.0%、34.3%、46.4%;术前行宫腔镜检查的29例患者中19例(65.51%)提示恶性,其中1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患者13例(86.67%)提示恶性;(3)术后情况:FIGO分期诊断I期患者共71例(56.8%)以ESS患者较多见、II期共14例(11.2%)、III期共25例(20.0%)、IV期共15例(12.0%);106例(84.84%)肿瘤直径大于5cm;78例行淋巴结切除,共17例(21.8%)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其中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 sarcoma,uLMS)患者12例(25.5%),LGESS患者3例(14.3%),HGESS患者2例(33.3%),子宫腺肉瘤(uterine adenosarcoma,AS)患者未提示淋巴结转移;101例(80.8%)行卵巢切除,卵巢转移7例(6.9%)。其中uLMS患者48例转移2例(4.2%)、LGESS患者34例转移3例(8.8%)、HGESS患者9例转移2例(22.2%)、AS患者10例未提示转移(0%);(4)预后:US患者5年的生存率为68.3%,其中AS患者(70.0%),其次LGESS(55.6%)、uLMS(49.2%)、HGESS(43.1%);单因素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有年龄(P=0.014)、术前CA125>35(P=0.023)、淋巴结转移(P=0.000)、FIGO分期(P=0.000)、肿瘤最大直径(P=0.000)、病理类型(P=0.000);Cox多因素分析,FIGO分期(OR=2.433,95%CI 1.104-5.360,P=0.018)、肿瘤最大直径(OR=1.242,95%CI1.007-1.532,P=0.016)、病理类型(OR=2.157,95%CI 1.582-3.179,P=0.000)是影响US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年龄≤50岁的未绝经,肿瘤直径>5cm的子宫肌瘤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术前利用MRI、宫腔镜检查尽可能排除恶性可能性。FIGO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及病理类型是影响子宫肉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李晶奕,杨石平[8](2020)在《MRI扩散加权成像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的MRI表现特点,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宫腔镜病理证实的7例LM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另分析30例退变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作为对照;治疗前两组均行MRI及DWI检查,分别测量MRI图像参数及ADC值。结果 LMS患者与退变性子宫肌瘤患者发病年龄、病灶部位、最大径、信号、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侵犯及肿瘤边缘不规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不存在重叠,子宫平滑肌肉瘤平均ADC值(701.36±214.35)×10-6mm2/s,退变性子宫肌瘤平均ADC值(1109.34±48.60)×10-6mm2/s。结论 DWI结合ADC值可以鉴别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退变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侵犯及肿瘤边缘不规则对子宫肿瘤的定性有一定帮助。
张璐芳,蔡晶,黄邦杏,王泽华[9](2019)在《术前如何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文中指出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子宫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由于子宫肉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可靠的影像学特征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准确的术前诊断非常困难。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高危因素和临床症状、盆腔超声和MRI以及组织活检病理等,有助于术前鉴别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
吴雨兰,范艳艳,李佳,付艳[10](2019)在《未婚无性生活女性子宫苗勒管腺肉瘤1例》文中研究说明患者女性,24岁,未婚无性生活,不规则阴道流血3月余,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建议口服"优思明"治疗。因阴道流血症状无明显缓解,遂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查彩超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建议手术治疗,于2018年1月22
二、子宫肉瘤与阴道流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肉瘤与阴道流血(论文提纲范文)
(1)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子宫肉瘤诊断和预后的意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观察指标 |
2.2.2 相关定义 |
2.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病例基本临床特征 |
3.2 子宫肉瘤组与子宫肌瘤组术前资料的比较 |
3.3 NLR诊断价值分析 |
3.4 NLR与子宫肉瘤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3.5 NLR分界值的确定 |
3.6 不同NLR组别之间预后的比较 |
3.7 预后相关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
3.8 NLR对I期子宫肉瘤预后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NLR对子宫肉瘤术前诊断的价值 |
4.2 NLR对子宫肉瘤预后评估的价值 |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4.4 研究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肉瘤诊治及预后因素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子宫肉瘤临床特征及其术前诊断方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肉瘤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47例子宫癌肉瘤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的选择 |
2 临床资料收集 |
3 随访方法 |
4 结局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年龄分布与临床特征 |
2 术前影像学检查 |
2.1 术前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 |
2.2 术前盆腹腔强化CT检查 |
2.3 术前盆腔强化MRI检查 |
3 术前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水平 |
4 术前组织病理学诊断 |
5 手术情况 |
6 组织病理学特征 |
6.1 基本病理特征 |
6.2 肿瘤癌成分病理特征 |
6.3 肿瘤肉瘤成分病理特征 |
7 手术—病理分期 |
8 术后辅助治疗情况 |
8.1 辅助治疗方式 |
8.2 化疗 |
8.3 放疗 |
9 随访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9.1 随访情况 |
9.2 疾病进展、死亡情况 |
9.3 影响疾病进展/复发因素分析 |
9.4 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
9.5 肿瘤癌成分与肉瘤成分病理组织学模式亚组分析 |
讨论 |
1 UCS临床特征 |
2 UCS分子特征 |
3 UCS影像学检查 |
4 UCS实验室检查 |
5 UCS的诊断 |
6 UCS的治疗 |
6.1 手术治疗 |
6.2 辅助治疗 |
6.2.1 化疗 |
6.2.2 放疗 |
6.2.3 复发或持续性UCS治疗 |
6.2.4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
7 UCS预后影响因素 |
8 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Ⅰ 2009年FIGO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 |
附表Ⅱ FIGO分期与TNM分期 |
附表Ⅲ UCS患者按肿瘤成分组织学模式分组PFS图形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 B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C 综述 |
参考文献 |
(6)32例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术中肉眼剖视标本情况 |
1.3 诊疗方法 |
1.3.1 术前检查 |
1.3.2 治疗方法 |
1.3.3 术后治疗 |
1.3.4 术后随访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子宫肉瘤临床表现 |
2.2 子宫肉瘤病理分期 |
2.3 不同分类方法子宫肉瘤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比较 |
3 讨论 |
(7)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收集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MRI扩散加权成像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分析及处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LMS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分期情况 |
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3 两组患者MRI图像评估指标比较 |
3 讨论 |
3.1 LMS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特征 |
3.2 LMS的MRI表现 |
(9)术前如何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危因素和临床特征 |
2 影像学检查 |
3 肿瘤标志物 |
4 组织活检术 |
5 术中评估 |
6 结语 |
(10)未婚无性生活女性子宫苗勒管腺肉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摘要 |
2 讨论 |
2.1 苗勒管腺肉瘤临床特征 |
2.2 苗勒管腺肉瘤的诊断 |
2.3 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治疗 |
四、子宫肉瘤与阴道流血(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D]. 于观春.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子宫肉瘤诊断和预后的意义分析[D]. 冯淑杰. 兰州大学, 2021(12)
- [3]子宫肉瘤临床特征及其术前诊断方法的分析[D]. 王丹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47例子宫癌肉瘤临床回顾性分析[D]. 袁航. 山东大学, 2020(10)
- [5]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D]. 高恒.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6]32例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J]. 林益琴,徐兴云,朱巍立. 中国性科学, 2020(03)
- [7]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阿依坚乃提·阿卜来提(Ayjannat Ablat).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MRI扩散加权成像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J]. 李晶奕,杨石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02)
- [9]术前如何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J]. 张璐芳,蔡晶,黄邦杏,王泽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9(08)
- [10]未婚无性生活女性子宫苗勒管腺肉瘤1例[J]. 吴雨兰,范艳艳,李佳,付艳.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