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大内需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樊轶侠[1](2021)在《数字经济下以财税体制改革推动扩大内需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而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必须考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在提高经济效益、畅通经济循环的同时促进了消费需求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财税体制改革需顺应经济数字化趋势,从就业、产业、公共消费、区域协同等方面有效发力,从供给与需求、激励与约束、效率与公平等方面进行宏观协调,注重破除区域小循环,从财政体制机制上引导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韩美琳[2](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张开,王声啸,郑泽华,姚志才,陈洋毅[3](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做好我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界聚焦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体制三项制度并列,共同明确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是,坚持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特别是着眼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疫情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四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五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胡炅坊[4](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高度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由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内部问题,以及由国际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外部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走势持续低迷。加之2020年初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区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在这种世界历史背景下,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多个地区抬头,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从内部环境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过去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部分问题开始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如生态环境破坏、产能过剩、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各种矛盾交织并行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应对处理国内外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求变,在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经济指导思想。在2017年12月党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探索新时代经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变范式,又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重实证而轻实践的理论缺陷,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后带来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矛盾和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不足和缺陷,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科学揭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准确判断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势。具体来说,本文一共分文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力图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思路,力图通过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科学完整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资料,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第四部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从逻辑层面将其概括为“1+7+1”的逻辑架构,即为“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新发展格局”。第五部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和理论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在理论逻辑上具体体现为: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在理论特征上体现为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国际性的高度统一。第六部分集中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在理论贡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董雪[5](2021)在《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兼顾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并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2019年、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相继提出要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结构性减税等积极的财政收入政策。可见,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现行税收结构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外部出口大幅下降、内部结构亟需调整的内外双重压力,合理有效的税收调控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尤为重要,继续实施和完善大规模减税降费及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必然之举。有鉴于此,探究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实证检验了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效应与非对称影响效应,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层面探究了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首先,本文在理论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借助时变协整模型考察了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协整关系,并运用分位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随后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SV-TVP-FAVAR)模型分别考察了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时变协整关系与长期负向均衡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仅表现为税收政策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总量视角来看,宏观税负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的负向抑制效应;从结构视角来看,增加商品税主要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效应,增加所得税能够显着促进经济增长,但增加财产税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抑制效应。其次,本文从短期视角出发,基于贝叶斯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探究了不同经济周期下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随后从长期视角出发,利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检验了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非对称效应,结果发现:从短期视角来看,在经济衰退期,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主要产生了微弱的正向冲击效应;在经济扩张期,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主要产生了负向冲击效应。从长期视角来看,我国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着的长期均衡关系与非对称效应,税收的负向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效应弱于其正向波动所带来的抑制效应。再次,本文在理论分析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机制基础上,运用带有潜在门限变量的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LT-TVP-VAR)模型考察了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时期及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税收结构对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供给的动态影响,试图厘清税收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以探究不同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合理税收结构。结果发现:在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税收结构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劳动力水平均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效应,而对技术进步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除了劳动力水平,税收结构对其他三类要素供给的时变影响效应均在经济复苏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较强,在经济危机时期较弱,而税收结构对劳动力水平的影响效应在三个时期内均较强;在响应的持续期方面,除劳动力水平外,税收结构对其他三个要素供给均具有短期影响效应,长期内影响效应基本不存在,而对劳动力水平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具有显着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基于税收经济效应理论分析了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需求传导渠道,并采用一个Metropolis-Hastings(MH)抽样规则下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系数结构向量自回归(SV-MH-TVP-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冲击对消费和投资的时变影响效应,随后基于时变方差分解思想探究了税收政策冲击对消费和投资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发现:宏观税负对消费产生了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消费产生了负向影响,而财产税对消费产生了正向影响;宏观税负对投资产生了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商品税对投资产生了正向影响,所得税和财产税对投资产生了负向影响;时变方差分解显示了不同时期我国税收政策对消费与投资变化的贡献程度存在着显着的异质性。本文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对我国税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的时变性影响和非对称性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外部环境下我国税收政策对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要素供给、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因此,总量驱动与结构优化的双轮调控税收政策更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根据不同经济目标适时调整税收结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要素供给及经济内需侧重充分发挥结构性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师应来,周丽敏[6](2021)在《“双循环”的理论逻辑、发展进程与现实思考》文中提出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以满足内需、增强国内循环主导地位为宗旨,同时继续促进开放,加强国内外循环良性互动。文章系统梳理了"双循环"产生的理论逻辑,同时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双循环"互动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从时间视角总结"双循环"格局的演变从扩大内需、完善产业链与产业结构体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三个层面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沈思远[7](2021)在《“新人口红利”与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持续四十二年经济高速增长期,其中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同时出现且持续数十年的成就令人惊叹。原因是中国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特别是起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释放了大量的处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尽管当时的经济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经济与贸易仍存在由于劳动力的过剩带来的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政策调控相对稀缺的资本资源使得经济得以稳定增长。但近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和具有符合社会持续生产需求的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及其规模分别在2010年和2013年相继进入转折点。自从2004年中国东南沿海及珠三角地区初现“民工荒”以后,招工难的问题显现,出现了工资上涨现象。中国人口结构形势发生重大转变,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传统“人口红利”丧失。这引发劳动力日益短缺进而导致工资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资本边际报酬出现较大幅度递减,传统有招工需求的职位发布者成本逐渐增高,成为当下有招工需求的职位发布者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传统“人口红利”是大量廉价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与产业转移的数量型结合转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人口机会窗口时期通过制度与环境发展实现的经济效益,即当适龄劳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占比较大时,该经济主体将拥有充足的生产力供给并带来较大的边际资本回报率。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需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中国可依据大国优势发展--“新人口红利”,并通过庞大未被激活内需带动产业升级,进而带来大量人力资源培养的消费型与质量型结合的良性经济内需型循环。本文衍生职业搜寻模型DMP模型和代际交叠模型OLG模型,证明了在当前国情下,通过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内需推动和质量型发展模式,中国更高生产力的人力资源可以带来的内需发展潜力巨大。消费数量扩大、质量升级与产业升级有助于中国形成更高的的供给需求均衡点,形成国内经济内需型循环。这是在当前人口结构下中国可以利用社会的消费的扩大达成新的经济增长均衡,也就是“新人口红利”。通过模型推导,显示了中国应该发展“新人口红利”下走大国国情下高质量的内需型发展道路。
蒋瑛,黄其力[8](2021)在《有效投资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对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新常态不断演进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态势持续严峻的情况下,继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促进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基点在于扩大内需以保证国内经济大循环的畅通运转。在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后疫情时期的现实考量下,核心是牢牢把控促进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动力源,关键是注重消费端与投资端的中长期动态管理,在清晰认识有效投资在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动权上、在居民就业和民生保障上、在产业链安全性和工业优势培育上、在数字经济的红利把握和与实体经济融合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基础上,应该合理运用有效投资手段,精准定位投资领域,严格把控投资质量与投资进度,积极发挥有效投资在后疫情时代对稳增长的贡献作用。
王丽颖[9](2021)在《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居民消费结构正处在不断升级的通道上。居民消费结构的有效升级对拉动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国民经济持续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20年,国家从供给端、需求端两个维度出发,将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改革管理,以提升供给体系质量,顺应消费升级态势,将消费同升级居民消费结构有机结合,全面促进消费,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刺激居民消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向高品质转化。尽管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但在供给端同居民需求端的适配性问题依然存在,居民主体收入不足、受到结构性不平衡制约、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居民消费观念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构成,将消费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客观条件下进行剖析,研究同生产、分配、交换的相互关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性,并提出适度消费观,对当今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对现阶段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从供给端、需求端、消费观三个维度出发,提出构建供需平衡消费格局、培育居民正确消费观念等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路径,有利于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作用下国内外双循环经济的构建。
谢伏瞻,刘伟,王国刚,张占斌,黄群慧,魏后凯,张车伟,张晓晶,政武经,佟家栋,龚六堂,洪永淼[10](2020)在《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笔谈(上)》文中研究指明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本刊特邀请国内部分经济学家撰写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二、扩大内需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大内需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经济下以财税体制改革推动扩大内需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的扩大内需战略有若干新内涵 |
二、扩大内需战略落实需以数字经济为重要抓手 |
(一)数字经济发展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 |
(二)数字经济下扩大内需仍面临一些挑战 |
三、数字经济下扩大消费需求仍存财政体制机制障碍 |
(一)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尚未完善,地方保护主义和隐性的区域市场壁垒仍然存在 |
(二)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政府和市场的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等问题尚待破解 |
(三)数字经济下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
(四)数字经济区域间税收收入非均衡性有所扩大 |
四、数字经济下以财税体制改革推动扩大内需的若干思考 |
(一)以扩大就业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目标,打破城乡数字能力鸿沟 |
(二)以产业数字化为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前沿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三)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 |
(四)推动数字经济下的税制改革,缓解区域间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 |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统一性 |
(二)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一)新发展阶段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二)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坚持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
(一)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基础 |
(二)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
(三)重大疫情防控下的新型举国体制 |
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 |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
五、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
(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六、结语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 |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
2.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
2.1.3 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崭新且复杂 |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相关政治经济学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经济思想 |
2.2.3 西方经济学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
3.1 萌芽期:七年知青岁月的初期经验 |
3.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树立 |
3.1.2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开启 |
3.2 形成期:30 年的地方经济治理经验 |
3.2.1 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2 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3 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4 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3 成熟期: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经济思想 |
3.3.1 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3 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4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 |
4.1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引领——新发展理念 |
4.1.1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
4.1.2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
4.1.3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七个坚持” |
4.2.1 经济发展领导核心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
4.2.2 经济发展目的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4.2.3 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
4.2.4 经济体制改革论:坚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二元关系 |
4.2.5 宏观经济管理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
4.2.6 经济发展战略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
4.2.7 经济工作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
4.3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
4.3.1 构建高质量国内大循环 |
4.3.2 优化发展国际大循环 |
4.3.3 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及理论特征 |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 |
5.1.1 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 |
5.1.2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 |
5.1.3 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 |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 |
5.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性 |
5.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性 |
5.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
5.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
5.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际性 |
第6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 |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6.1.2 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 |
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实践价值 |
6.2.1 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
6.2.2 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税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
1.2.2 税收政策的消费效应研究 |
1.2.3 税收政策的投资效应研究 |
1.3 相关概念、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2.1 基于税收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1 索洛-斯旺模型 |
2.1.2 卡斯-库普曼斯模型 |
2.1.3 AK模型 |
2.1.4 人力资本模型 |
2.1.5 生产性公共资本增长模型 |
2.2 最优税收理论 |
2.2.1 最优商品税理论 |
2.2.2 最优所得税理论 |
2.3 税收乘数效应理论 |
2.3.1 定量税税收乘数效应 |
2.3.2 比例税税收乘数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检验 |
3.1 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3.1.1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1.2 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2 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时变协整关系检验 |
3.2.1 时变协整模型 |
3.2.2 时变协整关系检验 |
3.2.3 分位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3.3 不同时期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 |
3.3.1 SV-TVP-FAVAR模型设定 |
3.3.2 变量选取与共同因子提取 |
3.3.3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分析 |
3.3.4 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检验 |
4.1 非对称计量模型设定 |
4.1.1 ST-BVAR模型原理 |
4.1.2 NARDL模型原理 |
4.2 不同经济周期下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短期非对称冲击效应 |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2.2 经济波动区制识别 |
4.2.3 非对称冲击效应分析 |
4.2.4 稳健性检验 |
4.3 税收政策的正负向累积波动对经济增长的长期非对称效应 |
4.3.1 变量选取与模型参数估计 |
4.3.2 累积动态乘数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机制分析 |
5.1 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驱动机理 |
5.1.1 基本分析框架 |
5.1.2 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理 |
5.2 LT-TVP-VAR模型原理 |
5.3 税收结构对要素供给的时变影响效应分析 |
5.3.1 变量选取与平稳性检验 |
5.3.2 脉冲响应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需拉动机制分析 |
6.1 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需拉动机理 |
6.2 SV-MH-TVP-SVAR模型原理 |
6.3 税收政策对消费的动态冲击效应 |
6.3.1 变量选取、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 |
6.3.2 脉冲响应分析 |
6.3.3 时变方差分解 |
6.3.4 稳健性检验 |
6.3.5 税收政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分析 |
6.4 税收政策对投资的动态冲击效应 |
6.4.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6.4.2 滞后阶数选择、先验设定与参数估计 |
6.4.3 脉冲响应分析 |
6.4.4 时变方差分解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项 |
致谢 |
(7)“新人口红利”与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人口红利 |
(二)DMP模型与城市收入预期 |
(三)OLG模型与人力资源 |
(四)文献评述 |
四、研究结构与框架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六、论文创新 |
七、本文不足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人口红利”的发展与现状 |
第一节 “人口红利”与人口结构现状分析 |
一、中国适龄劳动人口 |
二、中国生育水平变化 |
三、中国老龄化程度变化 |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与产业转移程度现状 |
一、中国城镇化 |
二、中国产业转移程度 |
第三节 传统“人口红利”正在减少 |
第三章 中国发展大国内需的现实逻辑 |
第一节 中国内外需发展道路的现状与优势 |
一、逆全球化趋势的冲击 |
二、国际政治及疫情对中国的冲击 |
三、外向经济下形成的产业结构限制 |
四、中国内需导向型发展模式存在较大改革空间 |
五、中国发展内需的资源与市场优势 |
六、中国内需未被激发的现状 |
七、总结 |
第二节 “新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源培养 |
一、中国人力资源现状 |
二、我国人力资源政策 |
三、人力资源下经济内需型道路的优势 |
第三节 中国内循环的均衡发展 |
第四章 DMP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经典的DMP模型 |
一、构造匹配效用函数 |
二、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最优化 |
三、空缺职位的需求最优化 |
四、工资弹性与调整 |
五、人力资源匹配均衡 |
第二节 拓展城乡匹配效率提升下的DMP模型 |
一、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预期收入差异理论 |
二、较低生产率适龄劳动人口的流向分析与预算约束 |
三、DMP前提假设与匹配函数的设定修正 |
(一)现实假设 |
(二)匹配函数假设 |
四、人力资源提升下的人力资源供给曲线 |
五、产业升级下的人力资源需求曲线 |
六、人力资源职位匹配均衡 |
(一)稳态均衡 |
(二)比较静态分析 |
第五章 OLG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经典的OLG模型 |
一、经典戴蒙德模型下家庭与个人的行为 |
(一)假设条件 |
(二)效用函数 |
(三)约束条件 |
(四)经济含义 |
二、k的运动方程 |
三、OLG模型中的政府 |
四、资本技能互补假说 |
第二节 拓展人口结构变化下构建的OLG模型 |
一、基本假设 |
二、代表人行为决策 |
三、政府 |
四、厂商行为决策 |
五、市场出清 |
第三节 内生变量的比较 |
一、人力资源的生育数量与储蓄率 |
二、传统剩余劳动力的生育数量与储蓄率 |
三、人力资源和传统剩余劳动力相关属性的比较 |
四、人力资源所占比例 |
五、人口增长率 |
六、资本的稳态均衡 |
第四节 模型求解分析 |
一、变量选取 |
二、外生变量数据校准 |
三、内生变量数值计算 |
第六章 匹配效率提升与产业升级的政策效果 |
一、外生变量退休金率的变化 |
二、工资比与利率因子的变化 |
三、初始人均资本的变化 |
四、生育水平的变化 |
五、照顾老人的时间比例的变化 |
六、生产时间比例的变化 |
七、人力资源在适龄劳动人口中的占比及消费的变化 |
八、模型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一、发表论文 |
二、获奖情况 |
(8)有效投资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有效投资促进新发展格局形成的理论逻辑 |
(一)大国经济发展理论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外源型增长向内源型增长转换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了创新驱动在内源式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性 |
(三)经济新常态理论指出扩大内需中的投资需求主要体现在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 |
三、有效投资促进新发展格局形成的现实逻辑 |
(一)政府在投资端比消费端拥有更多主动管理权,运用有效投资在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上拥有更大的空间 |
(二)有效投资为促进居民充分就业和提供民生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
(三)有效投资是推进产业高端化升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巩固工业发展优势,促进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必由之路 |
(四)有效投资是我国利用数字经济优势应对服务业形态转变和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领域深度融合的坚实基础 |
四、对策建议 |
(一)精准定位有效投资的投资领域 |
(二)严格把控投资质量和投资进度 |
(9)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2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和消费结构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来源 |
2.1.1 消费理论的产生与形成 |
2.1.2 消费、消费异化概念 |
2.1.3 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
2.2.1 继承与发展 |
2.2.2 基本内涵 |
2.3 消费结构相关概念界定 |
2.3.1 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升级 |
2.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3.3 需求侧管理 |
3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的现实指导意义 |
3.1 为社会经济发展中调节消费与生产、分配关系提供现实指导 |
3.1.1 生产与消费相协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3.1.2 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支持 |
3.1.3 合理的分配方式有助于促进消费升级 |
3.2 为我国居民树立合理消费观提供现实指导 |
3.2.1 消费异化的表现与危害 |
3.2.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适度消费观 |
4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
4.1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
4.1.1 居民消费结构演进分析 |
4.1.2 居民消费意向变化分析 |
4.1.3 居民可支配收入状况分析 |
4.2 影响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问题 |
4.2.1 结构性不平衡较为突出 |
4.2.2 中国居民主体收入不足 |
4.2.3 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
4.2.4 居民消费观念有待提升 |
5 促进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现实路径 |
5.1 构建供需平衡消费格局,满足居民现实需要 |
5.1.1 加强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
5.1.2 增强政府服务功能,优化居民消费环境 |
5.1.3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创新文化消费模式 |
5.2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
5.2.1 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切实增加居民收入 |
5.2.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消费顾虑 |
5.2.3 培育消费新热点,全面促进消费 |
5.3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培育正确消费观念 |
5.3.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3.2 培育居民科学适度消费观 |
5.3.3 全民践行绿色低碳消费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笔谈(上)(论文提纲范文)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战略选择 |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供给侧引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
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毫不动摇地推动更高水平开放 |
实现现代化目标需要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 |
激活商业信用机制 推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畅通 |
一、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三个层次、基本条件和保障机制 |
二、货款拖欠引致的微循环不畅 |
三、激活商业信用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新时代精准脱贫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彰显 |
一、加强党对脱贫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制度优势 |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消除贫困厚植经济基础 |
1.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2.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消灭两极分化。 |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 |
4.坚持全国一盘棋成就脱贫典范。 |
三、以人民为中心,调动人民群众消除贫困的积极性 |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
1.消除城乡差别是社会主义发展谋求的目标。 |
2.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消除两级分化。 |
3.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
五、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新时代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2.消除贫困工作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3.脱贫工作要始终坚持和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全面把握形成新发展格局的目标要求 |
高质量完成基本实现城镇化的目标任务 |
以推动创新经济发展引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 |
二、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
三、畅通“双循环”的关键在于创新 |
四、以推动创新经济发展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
新发展格局确立中国发展新坐标 |
一、理解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 |
二、提出新发展格局的宏大背景 |
三、国际大循环与供应链安全 |
四、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遵循 |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双循环的基石 |
(一)要多生小。重视当前“超低生育”人口形势,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强化鼓励生育二孩的政策“组合拳”,合力共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
(二)要多用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老有所养的同时,推进老有所为。 |
(三)要多释放剩余劳动力。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 |
(四)要多向科技要“人力”。通过“机器换人”缓解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同步促进劳动力技能提升。 |
国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与经济安全 |
一、新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含义 |
二、走向一般外向型经济的必然性 |
三、来自逆全球化的不确定性 |
立足国内市场,实现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一、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目前面临的问题 |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建议 |
妥善应对对外经贸关系新变化,扭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
一、中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新变化 |
三、扭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
四、扩大内需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经济下以财税体制改革推动扩大内需的思考[J]. 樊轶侠. 财政监督, 2021(18)
-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新进展[J]. 张开,王声啸,郑泽华,姚志才,陈洋毅.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04)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胡炅坊. 吉林大学, 2021(01)
- [5]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董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6]“双循环”的理论逻辑、发展进程与现实思考[J]. 师应来,周丽敏. 统计与决策, 2021(10)
- [7]“新人口红利”与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的研究[D]. 沈思远.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8]有效投资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机理研究[J]. 蒋瑛,黄其力. 求是学刊, 2021(03)
- [9]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研究[D]. 王丽颖.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笔谈(上)[J]. 谢伏瞻,刘伟,王国刚,张占斌,黄群慧,魏后凯,张车伟,张晓晶,政武经,佟家栋,龚六堂,洪永淼. 经济研究,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