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与内丹修炼理论

《黄帝外经》与内丹修炼理论

一、《黄帝外经》与内丹修炼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付鹏[1](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黄龙祥[2](2020)在《《针经》《素问》编撰与流传解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传世本《灵枢》《素问》编纂思想的发掘和梳理,发现二者是一部完整书的两个部分,二者的性质、关系是以《灵枢》为内篇,系理论创新之作,叙述方法以"撰"为主;以《素问》为外篇,为临床应用和资料整理性质,叙述方法以"编"为主。内、外篇皆成于西汉晚期至东汉之间,作者为曾长期在国家藏书机构任职的一流学者。在宋以前外篇流传更广,内篇则流传很有限,二者在传承过程中,虽内容有亡佚及添补、篇次有错乱及人为调整,但总体而论,失真的程度不大,特别是内篇《灵枢》。

郭东文[3](2020)在《浅谈《黄帝内经》与人体经络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面对阻碍中医学复兴发展的重大障碍,虽然经过现代医学几十年的研究,至今仍无明确定论的人体经络实质,反过来探寻中国古人是如何发现人体经络的。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以及通过对中医学的源头《黄帝内经》[2]等书籍的学习、思考,从实践之路、理论之路两个方面来探寻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结果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实际上已经明确写在《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了。结论不是人体经络不存在,也不是现代人不如中国古人,只是中国古人走的这条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石破天惊,大大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能力,现代医学之所以研究人体经络实质几十年未果,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野山参[4](2020)在《以《黄帝内经》为依据探寻人体经络的发现之路》文中研究表明一起源于中国,以《黄帝内经》为源头,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学不仅有着相对完善的、不同于西医学的理论、实践医疗体系,更有着辉煌的过去。它一直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保护神,从古至今,治愈了无数人的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我们炎黄子孙的繁衍壮大,为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只是在近代百年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对我国

王德辰[5](2019)在《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标:以先秦两汉阴阳五行象数思维模式为本,从古天文视角探讨干支历法创制的原理,进一步探究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研究方法:(1)训诂考据方法:古籍训诂的方法主要有音韵学的因声求义法、文字学的以形索义法、词汇学的析词审义法、语法学的分析语法法、修辞学的审视文例法、文献学的搜寻古训法、方言学的印证方言法、逻辑学的归纳演绎法、统计学的统计字词法、语境学的文中寻义法等,其中第一种为声训、第二种为形训、后面几种均可看作义训[1]。其实,这些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正确理解古籍作者的本义。因此,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对古籍进行训诂,都需要深入了解古人的思维模式。比如阴阳五行象数思维模式在汉字的形体构造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不止我国,整个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图画式的,汉字的构字本义就是深入理解古人这种世界观的桥梁,而且深入认识古人阴阳五行的象思维模式对于构字本义也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先秦两汉文字为繁体字,繁体也更能体现汉字字形的文化内涵,能更好地反映早期取象比类的思维特征,因此本文引用古籍除中医学经典外一律以繁体表示);(2)历史考据方法:主要用于疏理先秦两汉中医学及干支历法的历史源流,对于其发展的各年代阶段进行考证;(3)义理考据方法:以“天人感应”为立足点,从古天文学术义理的角度对干支历法中的相关概念进行考证,尝试解读干支历法的建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学的影响。以上三种方法相互结合,穿插使用。例如:由于先秦两汉古天文学的相关典籍艰涩难懂,其中很多基本概念都与干支历法的创制有关,就以训诂考据义训为主,兼以训诂考据形训的方法对这些概念进行解读,又因学术的传承是连续的,有些非先秦两汉的古天文学与医学内容也是可以用来解释先秦两汉的概念,即从内容、机制原理方面来看,该部分内容也是隶属于先秦两汉的学术范畴,因此为了体现学术理论的一脉相承性,同时也为了显示学术理论之间相互阐释的完整性,本研究亦偶尔会引用非定论为先秦两汉的学术典籍中的内容来阐释先秦两汉的中医学及古天文学的相关概念,即义理考据偶尔会超越年代进行取证。研究内容:本研究由综述、前言与正文三部分构成。综述部分对干支历法与中医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调研。前言介绍本研究的缘起,正文部分共三章,主要讨论了先秦两汉中医的学科内涵与外延、先秦两汉干支历法的源流与文献记载、干支历法的古天文学机制、干支历法在先秦两汉中医学上应用等内容。第一章第1节介绍了先秦两汉中医学的发展概况,包括先秦黄帝世系与《黄帝内经》成书的关系,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的发展与定位,先秦两汉时期我国文化的主线对中医学的影响,先秦两汉时期较为兴盛的术数之学对当时医学理论的建构产生的影响,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流派的发展,最后总结罗列了先秦两汉时期现存的、虽未明确隶属于先秦两汉但可能与先秦两汉医学体系一脉相承的医学典籍以及先秦两汉非医学类典籍记载了医学内容的相关典籍。第2节介绍了先秦两汉时期干支历法的起源及文献记载,首先介绍了先秦两汉历法的发展并罗列了干支历法在黄帝时代创制的相关证据,其次罗列了先秦两汉或年代存疑的记载干支的相关医学典籍与先秦两汉非医学的国学典籍,将上述先秦两汉国学典籍中记载的干支纪日、纪年、纪月与纪时的内容作了整理以明确现存文献记载中干支历法最迟的产生年代及其应用情况;第3节对目前干支历法与中医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的调研与分析。第二章第1节在先秦两汉阴阳五行术数得象数思维模式的背景下探讨了天干、地支创制的名义与源流。第2节介绍了先秦两汉古人构建宇宙时空模型的相关概念及干支历法的相关性,第3节尝试结合现代天文学的验证来探讨干支历法创制的古天文学机制。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探讨干支历法在先秦两汉中医学理论体系架构上的应用。第1节论述了干支历法构建之后天干、地支直接用于取象比类来阐述先秦两汉中医学中的相关概念。第2至第5节分别讨论了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及时干支在先秦两汉中医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研究意义: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先秦两汉,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的象思维来构建理论体系及指导临床实践的,而干支历法是阴阳五行在古天文学上直接应用,目前看来从古天文学机制方面对干支历法与中医学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尚很稀缺。本研究紧扣阴阳五行象思维的这条线索,对先秦两汉干支历法的相关概念进行古天文学的义理考证,以进一步探讨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力求既重视中医理论的考据,又不脱离中医临床的实际应用。研究结论:干支历法背后有着深刻的古天文学机制,其构建集中体现了先秦两汉古人的宇宙时空一体观。先秦两汉中医学是在研究天地之道的宇宙时空规律的术数之学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干支历法作为古人以阴阳五行象思维来模拟宇宙时空运作规律的模型,可以直接推演五运六气、子午流注、预后禁忌等中医学理论,在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断、方药、治疗预后与禁忌等各方面都有应用,对中医学早期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吴昊天[6](2018)在《通络养生的学术内涵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通络养生,是以生命状态整体调节,维持气血正常运行之理论。作为古代养生学重要分支,亦逐渐渗透成为诸家思想、技术运炼潜在之学术共识。络脉作为经络之构成,是实现生命节律整体、平衡调节为核心。综合分析经、络“气血学说基本概念,强调脑神中枢系统,为人体五脏六腑、经络运动最高中枢,是气血平衡生化、运动之中端。“络病学说(气络论)提出“脑为气机升降之巅”,精确剖析了人体原始“稳态、平衡”形成原理,人体经、络、脏腑系统,皆在中枢系统协调下,以“脉舍神”(《灵枢本神》)维持着正常生命活动,牢牢把握这一核心思想,便是正确研究通络养生理论与实践之突破口。理论主体:“综合剖析“元本体论”(气一元论),与医学之渗透过程,深入探讨经、络系统对人体活动、功能原理,构建。“一元整体之医学观;一气流通之恒动观;天人合一之整体观、形与神俱之系统观;动静合一之中和观”。同时细化研究人体气血“生成、运动、调节”统一原理。以此作为解释“通络养生”理论认识向实践过渡之桥梁。在此基础上,挖掘相关养生思想、方术运用机制,梳理从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期间,“儒、释、道、医”及诸学、杂家学说思想,提炼经典方术应用,从不同层次引导人们日常“调理、修炼”,达到提高生命活动质量之目的。有别于迄今,广为人知之“经络养生”。以络病学为指导的课题思路,形成更具深度之生命观。通络养生,是将气血运动,深刻建立在人体藏象系统深层“统一”基础上。气血完整的生化、调节规律,必须还原于人体“形、气、神”三大功能要素之间协调、统一。同时涉及人体“精、气、神”(移精变气论《素问》)三大基础物质机制正常转化。对人体物质、功能系统规律正确干预、调整,是维系生命节律恒常进行,即通络法真正涵义所在。在整合各家学说基础之上,将之提炼为通络养生八字经“通络、养精、动形、静神”,从而规范了其研究思路,亦为该系统日后进一步丰富,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价值与结论:经典通络养生,作为巨大之文化兼容体。不但有其独立的历史源流,亦为历代养生学说之核心思想。气络论的延伸,使之从更深层次。挖掘生命运动整体状态。对于人体机能研究,与现代医学nei(神明--内分泌--免疫)理论结合,为整合医学发展提供了道路,也为络病学向“健康预防”领域延伸奠定了桥梁。其与传统文化相并而行,亦揭示了经典“国学、哲学、艺术、方术”背后隐藏之生命意境与内涵。对未来新兴科技领域(psvr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试听健康领域),向健康领域渗透,亦有高度启示性。此充分证明“络病学”在未来养生系统仍具有巨大的扩展与研究空间。补充:近年来“治养结合”的提出,始由政府意志所主导,以传统医疗结合经典养生,作为预防疑难疾病之新观点。脉络学说在研究通络药物治疗血管病,取到了重大突破与进展。同时通络养生之炙手可热,使之成为针对慢性疾病预防之核心途径,中医学“气血相关”特点,对血管系统疾病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得到了科学论证。同时研究中认为,人体自稳态修复机制,突出表现为“微血管形态、功能再生”。本文末微,即通过实验相应补充,探讨通心络超微粉针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功能面积、心肌功能、心肌毛细血管数量等影响”,探讨药物干预对其相关的前期干预作用,明确认为药物通心络对管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具明确预防作用。结合常规理化数据,亦证实其对急性心梗死后心脏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改善供血、减轻符合作用,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确具有治疗与预防双重作用。

孙灵芝,周立群[7](2017)在《《黄帝外经》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古典目录书籍《汉书·艺文志》记载了《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汉朝时有外经三十七卷,虽有学者认为陈士铎《外经微言》就是所言外经者,但其书九卷八十一篇,与目录书中所言并不一致,而且至今学术界意见仍不统一,或有认为其书为伪书,或归于医案医话医论之类。《外经微言》是否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言《黄帝外经》,仍值得研究。

刘哲[8](2017)在《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文中指出中医理论从《内经》成书,至后世历代的发展,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变化特点,这样的发展特点同当时的思想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从思想文化的视角,由源及流的解析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理论本来面目,厘清中医理论的发展现状,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判别中医理论研究的根本走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以思想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建构是否起到直接作用作为宏观的历史分期的标准,将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各阶段的传统思想文化背景和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探讨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第五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该阶段的思想文化背景,从框架理论角度系统梳理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及其演变特点,探讨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内容总结思想文化视域下,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考察了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第二部分为导论,对"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思想文化"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界定,规定了本研究重点关注受思想文化深刻影响的医学理论发展特点,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思路与方法。第三部分,总结了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黄帝内经》为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的代表,以《内经》的核心观念即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内涵及象思维的思维模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上述内容在先秦诸子着作中进行溯源。认为《内经》的精气学说源于古代哲学(以道家哲学、易学哲学为代表)对事物本源的认识,阴阳学说源于以《周易》《道德经》为代表的对阴阳的认识,五行学说源于以《尚书》为代表的对事物属性及关系的思考,象数思维模式源于以《周易》为代表的象数推理方法。先秦时期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是诸子之学与作为方技类的中医学根源于共同的自然道德的哲学背景,阴阳五行思想归本于自然道德的哲学,是天地人之间整体相应关系的规律性总结,圣人合道顺德为自然道德的哲学的见证者和核心传承者,也是医学核心理论的构建者。第四部分,总结了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剂和本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进行专题讨论。认为晋唐时期名学、玄学相继兴起,佛教传入、道教形成促成了这一时期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晋唐时期行医的主体门阀士人、道士、僧人等受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濡染,对医学理论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了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经典理论、提倡运气学说、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为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宋明医学本经典、用运气、重求理受理学学风的影响,命门学说、节欲养生受理学理论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宋明理学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宋明时理学盛行创造了理学为主导的思想文化氛围,自北宋时开启了儒医传统,医者通儒学是将理学思想融于医学理论的必须条件。第六部分,总结早中期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医学经典理论研究为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医学尊经崇古的学风及考据的治学方法受清代学术思潮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认为朴学盛行的思想文化氛围,儒医及清儒做医学理论研究是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七部分,总结了清末至今思想文化背景,以统编中医教材为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共识性代表,梳理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包括了白话文表达,学科分化发展、重构了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就重构的理论体系而言,从古医籍至新的学科范式,以"中基"教材为例,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发展演变有以下特点:建立了"中基"的理论范式;区分哲理与医理、二者各自发展;相关概念、范畴被强化和弱化;建立了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精、阴、阳的框架。文言文变白话是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技术影响有直接关系,重构的理论体系发展演变与西方的概念思维、西医学影响有关,中医理论也受到唯物辩证观的影响。认为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西方科学文化以及西医学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传统思想文化被边缘化,中医学为求生存需参照西方科学标准来发展;教材编写专家及学生皆接受了西方科学文化教育,西方的概念思维模式成为主导思维模式,因此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在概念思维指导下进行的。第八部分,从思想文化的视角探讨了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了三个"高峰"期——先秦两汉、宋明、清末至今,和两个"承平"期——晋唐和清代。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因直接影响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构建,因此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其后的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体现在影响理论发展重心,丰富理论具体范畴,影响理论核心框架构建,影响思维方式,影响治学方法五个方面。医家在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本文的创新点:从纵向上梳理历史各阶段的思想文化、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横向联系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为基础,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探讨。为实现遵循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为基础、完善其理论体系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提供历史的、思想的借鉴。不足之处:因研究覆盖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思想文化面较广、囊括的中医理论浩繁纷杂,因此提取出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中医理论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殷鸣[9](2017)在《从易学先后天理论看《辅行诀》朱鸟、玄武汤》文中提出易学先后天理论可指导中医、内丹修行,伏羲八卦属先天,文王八卦属后天,先天生后天为顺,为中医入世之法;后天返先天为逆,为丹家出世之法。南方朱雀,于先天卦为乾,于后天卦为离;北方玄武,于先天卦为坤,于后天卦为坎。《辅行诀》中朱鸟汤为清热滋阴之方,正符乾破为离之意;玄武汤为温阳渗水之剂,合坤满为坎之旨。脏腑中朱雀属心,玄武属肾,临床上可运用二方治疗心、肾之疾,更可变通二方理法,并用清、滋、温、渗之法,交心肾,建中气。《辅行诀》诸方已融通先后天、升降运动之理。

刘阳[10](2014)在《汉代方士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中医学在以《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核心经典的主流医学之外,仍然存在着道医、铃医、巫医等其他医学门类,其学术与主流医学存在明显差异。同为华夏医学之脉,各自学术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其学术思想、医疗技术源自何时何地何人?如何发展?各门类之间关系如何?目前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集中于道教医学、方士文化方面,还没有“方士医学”相关的专题研究。本研究采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文献学方法,着眼于整体的中华文明得以缔造、各文化因子得以落实的汉代,以承上启下的方士医学文化为立足点,搜集现存医学文献、史志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旁及相关道家道教文献,少量其他朝代医学文献,参考现代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考据,上寻其源,下顺其流,力图理清汉代方士医学的学术起源、传承、发展脉络,明晰与儒医、道医等中医学主要门类的历史学术渊源与流变关系。医学自远古至汉初这一段历史时期,总体来说,并不具备学术及技术上的独立性,一直是作为“究天人之际”有关学术及技术的附庸而存在,初纯为巫术附庸,历春秋战国时期,经阴阳五行化改造,作为阴阳五行思想指导下的实用技术之一,医术很快作为方术附庸而存在了。较完整的方士医学体系,由“医-方-巫”三种元素交叉作用演变,大概在战国末期阴阳五行理论整合完善之后而形成。对于方士医学形成过程的分析,本研究分别关注“医-方-巫”三元素的交叉作用,分成“工”和“术”两个层面来探讨。第一,从“工”的层面来看:医源于巫。上古时期,巫医不分。大约至战国时期,医官开始分化出现,至秦汉完全独立,形成了稳定的太医制度,其他还有一些不稳定的“待诏”等官职。巫职大约从春秋时期开始被分割细化,职权逐步缩小,社会地位急剧下降。西汉初设立七巫职,其职权不断被方士所侵夺。至东汉,巫家出身已不能为官。方士阶层来源于“王官”,上古官学尽由巫阶层所掌握。春秋时期,官守分化、没落,官学下替,阴阳五行思想应用于实用技术,产生了方士阶层。方士阶层的出现,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民间色彩。方士阶层在汉代地位较高,武帝之前主要是神仙方士获得更多进入上层的机会,武帝之后逐渐儒生化、士族化,儒士化的方士精英拥有相当尊崇的社会地位。在“脱巫入方”这一点上,医工层面与医术层面并不同步,医工的脱巫肯定要比医术迟得多。汉代医官并不是世官世业,应当都是由方士选拔而来。第二,从“术”的层面来看:巫术无疑是早期实用技术的一个源头,但很难说方术完全起源于巫术,也很难说医术完全起源于巫术。方术和医术都是多源合流形成。方术起源于“气一元论”、“阴阳”、“五行”思想萌发发展的过程中,当这些思想被运用于指导实用技术之时,便形成了方术,大部分方术的技术形式是由巫术脱胎而来。医术的起源非常早,最初受巫术支配,但一部分医术如针石、本草汤液、导引按跷、房中术等,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特异性和独立发展能力,并不能很好地被巫文化理论消化,当方术理论平台出现后,这部分医术接受了阴阳五行化的改造,便迅速“脱巫入方”了。方术还改造了一些巫医术的鬼神信仰,又以阴阳五行理论改造了部分祝由术、厌劾术和禁忌法。无法被方术彻底改造而保留的巫医术,称“巫源医术”,是指秉持“万物有灵,天人相应”的理念,以非理性的“相似律”或“接触律”指导的医疗行为方式。巫源医术主要存在于祝由和厌劾祠禳两类术式之内,多与方术杂糅共存,颇难区分。巫源医术一直延续着生命力,盛行不衰,在汉代,不止为巫觋所掌握,大部分方士亦不废此。巫源医术固然在“天人相应”的理念上与方术相通,但其秉持的“万物有灵”的理念,以非理性的“相似律”或“接触律”指导的行为方式,具有固守和夸大“超自然力”并使人盲目信仰的“宗教化”倾向,都与广义方士医学的原始科学体系特征和“科学化”倾向背道而驰。虽然大部分方士并不排斥将巫术应用于医疗,但少数有影响的方士已有意识地摒弃巫术,扁鹊“六不治”中的“信巫不信医”、张仲景“宿尚方术”而又反对巫医便是典型。汉代方士医学的形成过程中,方仙道神仙方士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起源于燕齐地方的神仙传说与信仰,产生早期的神仙方士与方术,同时此处亦是“砭石”的产生地,初步与医学结合,形成独特的地方医学文化(扁鹊医学)。至战国末期,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产生了理论体系成熟的神仙方术理论。同是阴阳五行思想为纲,但为追求长生成仙,神仙方士发明了独特的理论和技术,反映在医术上,形成了鲜明的诊法(内视)、疗法(扶阳)、用药(金石毒药)、剂型(丹剂)全系列特征,覆盖针灸、本草汤液、行气导引按跷、服食、房中、符篆、禁咒各种术法,本研究将此类医术称为“仙源医术”。仙源医术渗透于汉代方士医学各门类之中,在汉代方士医学内容中占据主流地位。阴阳五行思想在汉代继续发展,不断扩大影响。不只在实用技术领域如兵家、数术、方技迅速占领阵地,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取得突破。如汉初黄老思想盛行,阴阳五行便与黄老思想结合;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便与儒术紧密结合,儒经的方术化产生了谶纬。加之西汉诸帝多好求仙,带领了全社会求仙热潮,造成了方仙道的流行。数条线索交叉发展,造成了汉代学术方术化的大统一趋势,也使方士地位得以提高,少数方士精英足与儒士相拮抗。学术大一统之下,汉代儒术自西汉后期开始,产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学在西汉后期逐渐陷入了僵化和烦琐,且又与谶纬结合,流于妄诞。同时,古文经学不断发展壮大,王莽当政时一度得立学官,东汉后期遂成压倒今文经学之势。汉末,郑玄兼采今、古文之说遍注群经,形成郑学,今、古文之争遂息。今古文之争的学风变化对方士医学的儒术化具有直接影响。汉代方士医学主要由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家内容构成,其中医经又分黄帝、扁鹊、白氏三家。扁鹊医学是汉代方士医学中学术地位最高、传播地域最广、从业医者最多的一家;黄帝医学反而鲜见记载,并不活跃;白氏医学更是完全失去相关记载。《汉志》所载各家典籍,今仅《黄帝内经》传世,此外经方家的《汤液经法》可以从陶弘景的《辅行诀》间接获得其学术思想和部分内容。受神仙思想影响较大,运用仙源医术较多的,有扁鹊、汤液经法、神仙、房中数家。经阴阳五行化改造后的祝由、厌劾、禁忌之术,亦属于方士医学内容,因其常为四家方士所兼用而不专用,在整个汉代没有形成独立的派别。汉末方士医学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华佗对扁鹊医学的传承和发扬;张仲景融合医经与经方并进行“古文经学化”改造;方士医学的“今文经学化”改造产生运气学说;道教的初兴糅合了神仙家、房中家与巫术,等等。如果处在一个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很可能引起医学界新一轮的百家争鸣。但是汉末社会动乱不堪,各家医籍医学都存在自身朝不保夕的问题,根本不存在学术争鸣的条件。对于各家学术来说,谁能被幸运地保存下来,流传下去,谁就能赢得不争而胜的学术胜利。仲景的着作被王叔和编次而保存流传,客观上仲景医学也赢得了与同时代的华佗医学无形学术之争的胜利。汉末方士医学各家学术的显隐,带有一些历史的偶然性,但背后也隐含一些必然性因素。仲景医学与儒学发展大方向吻合而终成显学;今文经学、神仙文化的衰落,分别与运气学说、华佗医学的幽隐对应。社会大背景、主流学术大背景的变化便是这些偶然历史现象背后隐含的必然原因。汉代之后,方士文化式微,方士阶层不再具有明显的阶层特征。其上流精英分流为儒士、道士。下层方士仍然存在于社会,但范围大大缩小,只包括不入道籍的神仙家和非儒士的术数家。汉代之后,方士医学各种类与巫源医术交织发展,转而形成儒医、道医、铃医、祝由科等主要门类。儒医主要由黄帝医学、经方家结合,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发展而成。道医全面吸取融合了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各家以及巫源医术,而以其中的仙源医术为主要特色。铃医主要继承发展了扁鹊医学的一部分毒药攻邪的特色。祝由科则主要由巫源医术以及方术化的祝由、厌劾、禁忌之术糅合而成。汉代方士医学对后世医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以后的中国本土文化分为两大系统,即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方士医学顺应这种变化趋势,主要为儒、道文化所分割。儒医与庙堂接近,道医与江湖接近。此外,民间方士仍然存在,以医、卜为生者绝不鲜见。儒医,以儒家文化为依归,崇尚“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和谐”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孝悌伦理,尊奉孔孟之道,以“三纲五常八德”教化万方百姓为宗旨,以救死扶伤为己任。道医,以道家文化为依归,大要在于法于自然,修德行善,“内修金丹,外修道德”,以医弘道是道教之士的传统。“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方士医学的鼎盛时代已然不再,但医者“原诊以知政,论病以及国”的精英意识仍然最大程度地流传了下来。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勾勒出汉代方士医学学术起源、发展、流变的大致框架:现有医疗技术相关门类,主要包括砭石、灸炳、毒药、九针、导引按跷、服食、房中、祝由、厌劾、禁忌等,全部起源于上古时期。其中,祝由、厌劾、禁忌属于巫术,其余门类虽具有相对独立的起源,但在上古时期都从附于巫术。春秋时期开始,“气-阴阳-五行”作为哲学观念和指导应用技术的理论逐步兴起,至战国末期整合成熟。以“气-阴阳-五行”理论指导的应用技术统称方术。砭石、灸炳、毒药、九针、导引按跷、服食、房中医疗技术找到了比巫文化更好的平台,迅速完成了“脱巫入方”的阴阳五行化转变。与此同时,祝由、厌劾、禁忌类巫医术也在不断受到方术化改造。到了西汉初,即已形成以医经(分扁鹊、黄帝、白氏三家)、经方、房中、神仙四大医学门类为主流,方术化的祝由、厌劾、禁忌类医术为辅翼的汉代方士医学体系。与此同时,未能被方术化的巫医术也普遍存在于汉代社会。这种情况基本一直持续贯穿两汉。到了汉末,华佗继承了扁鹊医学并发扬光大,成为当时最着名的医方士,但因横死于狱,书稿无传,使扁鹊医学一脉顿然衰微,后世几乎无闻。方士医学的谶纬化(今文经学化)产生了运气学说;张仲景融合医经(主要是黄帝医经)与经方,完成了对方士医学的古文经学化改造,开创了以《伤寒杂病论》为经典的仲景医学体系,二者在后世的结合,形成了儒医体系的骨干。汉末道教兴起,吸收了方士医学的神仙、房中两类,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道医的鲜明特色。但道教在初兴时利用巫医术进行宗教化活动,使巫医术在汉末极为活跃,嗣后也成为道医的一部分内容。除此之外,道医对方士医学的其他门类也都兼收并纳,形成了非常庞杂的医学体系。汉代之后,自唐代开始,官方设立祝由科,其技术主要由方术化的祝由、厌劾、禁忌之术糅合巫医术而成。江湖中出现一种走方医,又称铃医,其技术主要继承了扁鹊医学中毒药攻邪的一面。方士医学作为汉代主流医学形态,在两汉盛行约400年,上承巫医,下启儒道医学。方士医学是在汉代方士文化繁荣、阴阳五行理论学术大一统形势下,中医学呈现的一种特殊医学形态,其体系非常成熟,已具备后世中医学的所有核心理论基础和完善的医疗技术形式。神仙化、儒术化是汉代方士医学“科学化”发展的两种趋势,但无论哪一种趋势的发展,都未脱离阴阳五行思想的核心。从学术内涵来说,当今各种中医学门类仍然属于广义的方士医学体系。对汉代方士医学进行的研究,或可为当今中医学的“科学化”进程提供新的思路。

二、《黄帝外经》与内丹修炼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帝外经》与内丹修炼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第一节 编撰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第一节 编撰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五、关于撰者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分集甲乙丙
        二、细类分析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四、相关问题论述
        五、种卷分布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第一节 编撰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三、《旧唐志》的编撰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第一节 编撰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三、种卷分布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第一节 编撰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第一节 编撰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三、种卷分布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第一节 编撰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干支历法与中医学的研究概况
    1. 文献调研
    2. 文献疏理
    3. 文献粗读
    4. 文献分析
前言
第一章 先秦两汉中医学与干支历法概况
    1. 先秦两汉中医理论的发展概论
        1.1 上古黄帝世系与《黄帝内经》
        1.2 先秦两汉我国文化的两条主线
        1.3 先秦两汉是中医学的奠基时期
        1.4 先秦两汉我国医学的学术流派
        1.5 先秦两汉记载医学的典籍文献
        1.5.1 先秦两汉现存的医学典籍
        1.5.2 先秦两汉学术相承的医学典籍
        1.5.3 先秦两汉含医学内容的国学典籍
    2. 先秦两汉干支历法的文献记载
        2.1 记载干支的典籍文献
        2.1.1 记载干支的医学典籍
        2.1.2 记载干支的国学典籍
        2.2 历法与干支历法溯源
        2.3 干支纪历的文献记载
        2.3.1 干支纪年的文献记载
        2.3.2 干支纪日的文献记载
        2.3.3 干支纪月的文献记载
        2.3.4 干支纪时的文献记载
        2.4 干支创制的名义探讨
        2.5 干支释义与阴阳五行
        2.5.1 干支与阴阳五行
        2.5.2 天干、地支释义
    3. 本章总结
第二章 先秦两汉干支历法的古天文学机制
    1. 先秦两汉宇宙模型与干支历法
        1.1 先秦两汉宇宙生成观
        1.1.1 北极与北斗
        1.1.2 五太与太一
        1.1.3 天地与日月
        1.1.4 五星与七曜
        1.1.5 总结
        1.2 先秦两汉宇宙空间观
        1.2.1 四方与日廷图
        1.2.2 二十四山与分野
        1.3 先秦两汉宇宙时间观
        1.3.1 岁差与二十八宿
        1.3.2 十二次与十二辰
        1.3.3 黄道与白道
        1.4 先秦两汉宇宙时空一体观
        1.4.1 河洛与阴阳鱼
        1.4.2 两汉易学与式盘
        1.4.3 五运六气模型
        1.5 总结
    2. 干支历法模型的古天文学解构
        2.1 律历合一与干支历法历元
        2.1.1 先秦两汉律历合一
        2.1.2 干支历法历元探讨
        2.2 干支纪年的古天文学解构
        2.3 干支纪月的古天文学解构
        2.4 干支纪日的古天文学解构
        2.5 干支纪时的古天文学解构
    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干支历法在先秦两汉中医上应用
    1. 干支类象与先秦两汉中医学
        1.1 干支类象与中医解剖
        1.2 干支类象与中医诊疗
        1.3 干支类象与中医藏象
        1.4 干支类象与人天相应
    2. 年干支与先秦两汉中医理论
        2.1 中医诊断与年干支
        2.1.1 先天病因-禀赋与年干支
        2.1.2 后天病因-年龄与年干支
        2.1.3 病机诊断与年干支
        2.2 方药理论与年干支
        2.2.1 中药理论与年干支
        2.2.2 方剂配伍与年干支
        2.3 中医治疗与年干支
        2.4 中医诊疗与月周期
    3. 月干支与先秦两汉中医理论
        3.1 藏象经络与月干支
        3.2 中医诊断与月干支
        3.2.1 先天病因-性别与月干支
        3.2.2 后天病因-年龄与月干支
        3.2.3 病机诊断与月干支
        3.3 中医治疗与月干支
        3.3.1 治疗预后与月干支
        3.3.2 治疗禁忌与月干支
        3.4 方药理论与月干支
        3.5 二十四山与月干支
    4. 日干支与先秦两汉中医理论
        4.1 藏象经络与日干支
        4.2 中医诊断与日干支
        4.2.1 先天病因-禀赋与日干支
        4.2.2 先后天同参诊断
        4.2.3 病名诊断与日干支
        4.3 中医治疗与日干支
        4.3.1 治疗预后与日干支
        4.3.2 治疗禁忌与日干支
    5. 时干支与先秦两汉中医理论
        5.1 子午流注与时干支
        5.2 中医诊断与时干支
        5.2.1 先天病因-禀赋与时干支
        5.2.2 后天病因-气候与时干支
        5.2.3 后天病因-起居与时干支
        5.3 中医治疗与时干支
        5.3.1 治疗禁忌与时干支
        5.3.2 治疗预后与时干支
    6. 干支历法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简历
致谢

(6)通络养生的学术内涵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部分 通络养生之理论基础与框架构建
    1 “通络”之理论源流与内涵’
        1.1 “通络”一词之起源、演变
        1.2 “经”“络”功能认识之源起与延伸
        1.3 “经气”(气络)之含义,及与功能
        1.4 “血”(脉络)之内涵
        1.5 气血相关之实质
    2 形而上的“哲学本源论”对生命运行规律(经络)之认识
        2.1 “元整体论”的生命观(气一元论)
        2.2 “一气流通”之恒动观
        2.3 “制则生化”之协调观
        2.4 “动静与一”之平衡观
        2.5 天人合一之整体观(“天地人时”相应)
        2.6 “形、气、神”合一之系统观(形神合一)
    3 生命信息(气、血)运动、生化规律与人体之作用
        3.1 人体“气、血”,生化的规律与联系
        3.2 气机运行的共性规律“神气相依”---脑为气机升降之巅
        3.3 气血运行共同'途径---“十二经、别络之血气,皆上行于脑,行于头面,”(《内观经》)
        3.4 经络气血共同之调摄规律---“脉舍神”(《灵枢·本神》)之探讨
        3.5 经、络枢机(脊椎督络)功能,与“启神通督”(《道藏 经络十书》)之认识
第二部分 通络养生之源流、实践之探讨
    4 通络养生理论体系之构建
        4.1 “血气、形神”之协同调节,是通络养生建立之基础
        4.2 通络养生的理论雏形与科学依据
        4.3 通络养生”,对通法概念的理解---“形而上”的整体调和思维(承、制、调、平),与行而下的“汇通百家、合修众术”思维
        4.4 通络养生,病理阶段、层次之运用
    5 通络养生的学术源流与内涵
        5.1 相应学术思想的基本沿革、时代特色与分流
        5.2 通络养生与经典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交汇
        5.3 医道经典与杂学汇通之提炼
    6 通络实践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6.1 通络养生蕴藏的生命、文化意境与内涵之认识
        6.2 通络养生在日常生活调养、运用之总结
        6.3 通络“经典方术”修炼的层次、原理之归类与剖析
总结: 通络养生的启示意义
    (一) 对疑难病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利用高质量生活之保障
    (二) 揭示了古代生命科学“整体、协调”观,注重于生命潜能开发与利用
    (三) 进一步完善了络病学体系,从气络论角度深层揭示“生命潜在规律”
    (四) 推动了络病学向健康领域之渗透,对未来大健康产业内涵,以及“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型,起到了重要桥梁作用
展望: 尊重生命规律---引导并结合未来新兴科技领域(数据、人工智能),与养生、保健产业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通络学说“治养结合”与实验内容之补充
    课题实验补充的原因与依据
    实验补充:通心络干预家兔心梗实验---对微血管数量增加、改善,于病理预防层面意义之探讨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Materials实验动物
        1.2 实验分组及用药方法
        1.3 模型建立
        1.4 超声心动图
        1.5 心电图采集与分析
        1.6 左心室内压测量
        1.7 梗死面积测量
        1.8 心脏MicroCT扫描和3D重建
        2. Results
        2.1 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
        2.2 心电图变化
        2.3 病理变化及冠状动脉3D重构毛细血管数量分析
        3. Dicussion
        4. 结论
        References
        附录
结语
个人简介

(7)《黄帝外经》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1.1 从“外经”之“外”的解释入手
    1.2 从陈士铎《外经微言》入手
2 研究展望

(8)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思考
        2.1 缺乏整体把握
        2.2 对传统思想文化及中医理论存在误读
    3.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3.1 中医基础理论
        3.2 中医诊断学
        3.3 中医内科学
        3.4 中医外科学
        3.5 中医妇科学
        3.6 中医儿科学
        3.7 总论教材编写模式
    4.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导论
    1. 研究范畴的界定与解析
        1.1 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
        1.2 思想文化
        1.3 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关系
    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部分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先秦两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3. 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黄帝内经》精气学说溯源
        3.2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溯源
        3.3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溯源
        3.4 《黄帝内经》象思维溯源
    4. 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分析
        4.1 自然道德的思想文化背景
        4.2 圣人为医学核心理论的缔造者
    小结
第二部分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2.2 方剂和本草理论的发展
        2.3 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
        2.4 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
        2.5 "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
    3. 魏晋南北朝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
        3.2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
        3.3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
        3.4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
    4. 晋唐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三部分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重视经典理论与提倡运气学说
        2.2 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
    3.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宋明时期医学理论发展特点与理学学风的影响
        3.2 宋明医学理论受理学理论的影响举隅
    4. 宋明时期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四部分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1.1 明清实学、乾嘉朴学、今文经学思潮跌起
        1.2 传教士单方面传入西学
    2. 清代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3.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清儒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3.2 医家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3.3 对医学经典理论传承的意义
    4. 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部分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清末至今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1.1 西学的全面引进和儒学各派的兴衰沉浮
        1.2 西学与传统
    2. 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语言表达由文言文变白话文
        2.2 医学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
        2.3 重构的理论体系
        2.4 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
    3.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文言文变白话与新文化运动
        3.2 学科划分、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文化
        3.3 重构的理论体系与西方科学文化
        3.4 中医理论受唯物辨证观影响举隅
    4. 清末至今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部分 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探讨
    1. 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三个"高峰"期和两个"承平"期
    2. 思想文化影响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
    3. 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4. 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医家发挥主体作用
    5. 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
    6. 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的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古籍文献目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从易学先后天理论看《辅行诀》朱鸟、玄武汤(论文提纲范文)

1 易学、内丹与中医
2 易解小朱鸟汤、小玄武汤方证
3 朱雀、玄武汤的应用

(10)汉代方士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 相关概念浅析
        1.3.1 广义方士医学
        1.3.2 狭义方士医学
        1.3.3 巫源医术
        1.3.4 仙源医术
2 方士医学的形成
    2.1 从医巫关系源流看方士医学的形成
        2.1.1 “工”的层面:从巫工到医工
        2.1.2 “术”的层面:医术与巫术的分合
    2.2 从方巫关系源流看方士医学的形成
        2.2.1 “工”的层面:从巫祝到方士
        2.2.2 “术”的层面:方术与巫术的交葛
    2.3 从医方关系源流看方士医学的形成
        2.3.1 “工”的层面:医工,从巫工转变为方士
        2.3.2 “术”的层面:医术,从巫术改造为方术
    2.4 小结
3 汉代方士医学发展的社会、学术背景
    3.1 西汉:方仙道的兴盛与演变
    3.2 东汉:谶纬兴盛
        3.2.1 谶纬之兴
        3.2.2 谶纬之盛
        3.2.3 谶纬与儒术、方术、巫术的关系
    3.3 今古文经学之争
    3.4 儒生方士化与方士士族化
    3.5 小结
4 汉代方士医学的构成(以《汉志》目录为纲)
    4.1 医经
    4.2 经方
    4.3 房中
    4.4 神仙
    4.5 小结
5 汉末方士医学的解构重组
    5.1 医学儒术化
        5.1.1 运气学说:今文经学化的方士医学
        5.1.2 仲景医学:古文经学化的方士医学
    5.2 华佗医学:扁鹊仙源医术的传承与中断
    5.3 道教初兴:巫术回澜
    5.4 道教医学:神仙家与房中家的归宿
    5.5 小结
6 汉代之后的方士医学
    6.1 汉代之后的方士与方术
    6.2 汉代方士医学之流续
        6.2.1 儒医
        6.2.2 道医
        6.2.3 铃医
        6.2.4 祝由科
    6.3 汉代方士医学对后世医学文化的影响
        6.3.1 庙堂与江湖:医学文化的分化重构
        6.3.2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以“士”自许的精英意识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刘阳个人简历
附件

四、《黄帝外经》与内丹修炼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针经》《素问》编撰与流传解谜[J]. 黄龙祥. 中华医史杂志, 2020(02)
  • [3]浅谈《黄帝内经》与人体经络的形成[J]. 郭东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06)
  • [4]以《黄帝内经》为依据探寻人体经络的发现之路[J]. 野山参. 武当, 2020(03)
  • [5]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研究[D]. 王德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通络养生的学术内涵与实践[D]. 吴昊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7]《黄帝外经》研究现状[J]. 孙灵芝,周立群. 西部中医药, 2017(10)
  • [8]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D]. 刘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9]从易学先后天理论看《辅行诀》朱鸟、玄武汤[J]. 殷鸣. 亚太传统医药, 2017(01)
  • [10]汉代方士医学研究[D]. 刘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标签:;  ;  ;  ;  ;  

《黄帝外经》与内丹修炼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