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动脉化学栓塞后2例病人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论文文献综述)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2022)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3]。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 HCC-CCA)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
傅云霞[2](2021)在《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我们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微创介入科住院接受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晚期HCC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仑伐替尼在DEBTACE后3至5天口服给药(体重大于60kg,12mg/d;体重小于60kg,8mg/d)。我们评估了不良事件(AEs)发生率、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生存率(OS)等。对OS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符合研究条件的4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Child-Pugh分级A级28例(65.1%),B级15例(34.9%)。中位随访时间为13.0个月(3.0-27.0个月),平均接受2.6次(2–4次)DEB-TACE,仑伐替尼的中位给药时间为12.5个月(3.0–27.0个月)。在整个随访过程中,19例患者(44.2%)发生了与TACE相关的不良事件,其中3级不良事件1例(2.3%)。39例患者(90.7%)发生了与仑伐替尼相关的不良事件,其中13例(30.2%)发生3级不良事件。该13例患者中,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缓解,仑伐替尼恢复原始剂量,7例患者通过剂量减量不良反应缓解,1例患者接受了终身停药。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ORR和DCR分别为69.7%和88.4%,中位PFS为7.0个月(95%CI:5.4-8.6个月),OS为15.0个月(95%CI:11.3-18.7个月)。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中,腹水(HR=2.890,95%CI:1.018–8.199;P=0.046)和肝外转移(HR=2.267,95%CI:1.044–4.923;P=0.039)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是安全的,腹水和肝外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
冯晓丽[3](2020)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安罗替尼(anlotinib)与单独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为临床上治疗肝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是否服用安罗替尼的意愿,将纳入的晚期肝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1人,共42人。对照组单独行TACE治疗,试验组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后第4天开始口服安罗替尼,安罗替尼胶囊为12mg/粒,用法为1粒/d,连续给药2周,暂停1周,即21天为1个疗程。根据改良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分别评估患者TACE术后1个月、3个月的治疗效果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TACE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的血常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ECOG评分、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TACE联合安罗替尼组发生门静脉癌栓(PVTT)的比例为42.9%,而单独TACE治疗组发生门静脉癌栓(PVTT)的比例为38.1%,两组PVT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TACE术后1个月,TACE联合安罗替尼组患者的肿瘤控制率(DCR)为90.5%,而TACE单独治疗组DCR为71.4%,两组的DCR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ACE术后3个月评估疗效显示,与单独TACE治疗组比较,TACE联合安罗替尼组治疗晚期肝癌的肿瘤控制率(DCR)为85.7%,明显高于单独TACE治疗组患者的肿瘤控制率(DCR)的57.1%,两组的D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4.2 P<0.05)。(3)在TACE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分别对比两组的血常规、肝功能的化验指标,在TACE术后3个月,TACE联合安罗替尼组的AST 为(52.19±25.88)U/L,TACE 对照组的 AST 为(35.90±13.87)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血常规、ALT、TB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栓塞后综合征(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安罗替尼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手足综合征(9/21,42.9%),高血压(4/21,19.0%),蛋白尿(5/21,23.8%)。结论1.在TACE术后3个月,TACE联合安罗替尼组的疾病控制率显着高于单独TACE对照组,TACE联合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较单独TACE治疗更有优势。2.安罗替尼相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未发生3级以上毒性反应,并且经过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安全性较高。
曾普华[4](2007)在《原发性肝癌围介入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介入对VEGF、bFGF表达水平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整理近十年来有关肝癌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研究以及血管介入、中医药联合介入治疗进展等文献资料;(2)初步探讨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演变规律、以及病证相互关系,分析归纳该阶段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初步探讨该阶段中医药治疗思路;(3)观察介入前后肝癌患者血清中VEGF、bFGF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术后肿瘤血管生成水平,为介入术后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寻找相关依据;初步探讨血液中VEGF和bFGF水平与肝癌临床分期、以及相关生物学特征(如并发癌栓)等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血液中VEGF和bFGF水平与肝癌围介入期常见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蓟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初步思路。研究方法(1)以经血管介入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广东省中医院近5年住院病历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为主,结合前瞻性住院病例抽样调查为辅的方法,开展围血管介入期中医证候抽样调查研究,采用数据信息挖掘技术对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分析处理;(2)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经血管介入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中血管生成调节因子(VEGF和bFGF)浓度变化。研究结果一.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中医证候抽样调查研究1.介入前后肝癌主症(征)变化:由介入前的4个转变为介入后的7个;介入前主症(征)包括肝区疼痛、神疲乏力、腹胀痛和纳呆食少等,出现频次和频率依次为109(65.27%)、87(52.10%)、77(46.11%)和67(40.12%);介入后主症(征)包括发热、纳呆食少、腹胀痛、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神疲乏力和黄疸征等,出现频次和频率依次为71(45.51%)、66(42.31%)、50(32.05%)、47(30.13%)、44(28.21%)、43(27.56%)和40(25.64%)。2.对323份肝癌围血管介入期四诊资料进行数据信息挖掘分析,得出常见5类中医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142例,占44.0%)、脾虚湿困证(48例,占14.9%)、湿热蕴结证(48例,占14.9%)、肝郁脾虚证(43例,占13.2%)和肝肾阴虚证(42例,占13.0%)等。3.167例介入前肝癌患者证候分布情况:气滞血瘀证75例(44.9%),最多见;其次为肝郁脾虚证35例(21.0%);再次为脾虚湿困(夹瘀)证22例(13.1%)、肝肾阴虚证19例(11.4%)、湿热蕴结证16例(9.6%);156例介入后患者证候分布情况:气滞血瘀证67例(42.9%),最多见;其次为湿热蕴结证32例(20.6%)、脾虚湿困(夹瘀)证26例(16.7%)、肝肾阴虚证23例(14.7%);再次为肝郁脾虚证8例(5.1%)。4.经血管介入前后5类常见证候整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进一步两两比较分析,湿热蕴结证介入后较介入前显着增多(P=0.006),肝郁脾虚证介入后较介入前显着减少(P=0.000),而其它证候介入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化疗栓塞治疗前后5类常见基本证候整体分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中药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前后5类常见基本证候整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病证相关分析结果:1)常见中医证候在肝癌巨块型、其它块状型和结节型等临床分型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主要临床分型与常见中医基本证候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2)肝肾阴虚证在Ⅱa~Ⅲa期分布有差异(P=0.011),其中Ⅱb期分布较多;余证候在分期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虚湿困夹瘀证同临床分期早晚呈正相关(P=0.007)。3)常见证候在各瘤体分级的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9):肝癌瘤体分级大小与常见基本证候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4)肝肾阴虚证在出现门脉主干癌栓或下腔静脉癌栓时明显减少(P=0.037),余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虚湿困夹瘀证同癌栓范围大小呈正相关(P=0.049)。5)明确有肝内转移34例患者的证候分布情况: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夹瘀证出现较多,其次为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出现较少;脾虚湿困夹瘀证与肝内转移呈正相关(P=0.023),肝肾阴虚证与其呈负相关(P=0.010);肺转移与常见基本证候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6)栓塞术后综合征患者中除肝郁脾虚证少见外,其它证候均常见,其中气滞血瘀证最多见,其次为湿热蕴结证,再次为脾虚湿困夹瘀证和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在栓塞术后出现发热时明显减少(P=0.001),而肝肾阴虚证明显增多(P=0.000);余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均与栓塞术后发热呈负相关(P=0.003,P=0.027),而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与其呈正相关(P=0.039,P=0.000)。7) 110例栓塞术后肝功能损伤患者中除肝郁脾虚证少见外,其它证候均常见,其中气滞血瘀证最多见,其次为湿热蕴结证,再次为脾虚湿困夹瘀证和肝肾阴虚证;脾虚湿困夹瘀证与栓塞术后肝功能损伤呈正相关(P=0.043),气滞血瘀证与其呈负相关(p=0.013)。二.实验研究1.11例肝癌患者血液中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介入后均较介入前明显升高,VEGF前后的浓度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bFGF的变化亦有统计学意义(P=0.032)。2.19例既往未曾行局部治疗的肝癌患者血液中VEGF与bF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2)。3.血液中VEGF和bFGF表达水平均与临床分期早晚呈正相关(分别为P=0.001,P=0.026)。4.VEGF表达水平与癌栓范围呈正相关(P=0.031),而bFGF表达水平与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5.血液中VEGF、bFGF表达水平与脾虚湿困夹瘀证均呈正相关(分别为P=0.000,P=0.031),而bFGF表达水平与肝郁脾虚证呈负相关(p=0.039)。初步结论一.文献研究肝癌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可概括为:(1)肝癌的发生是多种外邪侵袭、肝病迁延日久、饮食内伤、情志失调、先天禀赋不足和脏腑虚弱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多因相合、癌毒内生是致病的前提;其中,多因相合即“肝郁、气滞、血瘀、痰凝、湿浊、湿热、火郁热毒”等多种病理因素胶结难解;(3)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是癌毒致病的病理基础;机体抗癌力低下是癌变的关键;(4)癌毒形成、性质和致病特点可归纳为:肝癌癌毒为内生之阴邪,在局部形成实体瘤,具有复杂性、隐匿性、猛烈性、凶险性、复发性、扩散性、耗损性等特性;(5)本病病位在肝,涉及脾胃、胆与肾;属于邪实正虚、本虚标实、因虚致病的一种难治性疾病;其病情复杂,传变迅速,预后较差。目前肝癌的中医证型尚未统一。文献研究提示,其常见证候为气滞血瘀、湿热聚毒、脾虚湿困、肝气郁结和肝肾阴虚等。现代研究表明,肝癌TACE治疗后残留病灶的复发与肝内外转移是限制其疗效的主要原因。血管介入术后肝肿瘤侧支循环的建立是肝癌复发和转移及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血管生成水平显着升高可能是其主要分子生物学机制。预示着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TACE应用具有强大的抗癌优势。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长期服用而毒副作用低、“带瘤生存”、抗复发和转移等特点,特别是中药复方具有“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特点,从传统中医药寻找多环节靶向抗血管生成的手段可望为肿瘤治疗研究带来新的希望,但目前这方面的基础研究才刚刚起步。二.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中医证候抽样调查研究1.血管介入前后肝癌主症(征)由介入前的4个(包括肝区疼痛、神疲乏力、腹胀痛和纳呆食少等表现),转变为介入后的7个(包括发热、纳呆食少、腹胀痛、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神疲乏力和黄疸征等表现);介入后主要毒副反应为栓塞术后综合征和术后肝功能损伤。2.肝癌围血管介入期5类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脾虚湿困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等。3.介入前患者多表现为“气滞(肝气郁结)、血瘀、脾胃虚弱”等中医病机特点;介入后患者多表现为“气滞、血瘀、湿热、湿浊”(邪实)和“脾胃虚弱、肝肾阴虚”(正虚)等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介入后病机变化突出了“湿热内蕴”的特点,经化疗栓塞治疗后患者尤为显着,而中药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者这一特点并不显见;化疗药、栓塞剂等“药毒”属于外邪的一种,在局部长期留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泄不利,导致湿浊内停、湿热内蕴。4.随着肝癌分期从早到晚,其中医病机渐趋复杂,表现出“毒、瘀、虚”互结的特点;癌栓属于“血瘀证”范畴;就晚期肝癌合并癌栓者呈现出“瘀、毒、虚”互结的病机特点;肝癌出现肝内转移亦呈现出“毒、瘀、虚”互结的病机特点;栓塞术后发热的中医病机较多表现为“湿热”兼有“阴虚”的特征;术后并发肝功能损伤其病机亦为“毒、瘀、虚”互结。5.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中医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肝癌癌毒未清是致病的关键;正气不足、机体抗癌力下降是其传变的基础;“癌毒流注”是其传变的主要方式;肝癌伴有复发和转移时表现出“瘀、毒、虚”互结的病机,亦属于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的病理过程。三.实验研究1.经化疗栓塞治疗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血液中VEGF和bFGF表达;2.血液中VEGF和bFGF的表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疗栓塞术后肿瘤血管生成状况;两者作为较为敏感的血清学指标,亦可能与肝癌预后、并发癌栓范围等相关;3.血液中VEGF、bFGF表达水平与“脾虚湿困、瘀血内阻”中医病机呈正相关。
嵇武[5](2002)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新探索》文中认为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每年有十数万人死于肝癌及其并发症。手术切除目前仍然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临床上肝癌患者以中晚期为主,在我国80%以上还合并肝炎后肝硬化,从而使肝癌肝切除受到很大的限制。减少肝实质切除量可能有利于手术的安全,但常常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过多的肝实质切除量则可能会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甚至死亡。因此,长期以来肝癌肝切除率一直不高,在15%-30%。为了提高肝癌手术切除率,人们提出了肝癌“二期手术切除(twostep hepatectomy)”的概念,并运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y embolization,TAE)等方法,使肝癌体积缩小后,行二期切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86年,日本的Kinoshita等另辟蹊径,首次报道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elective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SPVE)后,通过促使栓塞侧(荷瘤侧)肝细胞萎缩,对侧肝细胞代偿性增生,术后预留肝体积增大,成功二期手术行肝切除治疗肝癌的经验。近年来,国外术前SPVE临床应用的报告逐渐增多,认为SPVE可以扩大肝癌肝切除的手术适应症,增加肝切除的手术的安全性,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的长期生存率。国内尚未见相关临床应用报道。 另外,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肝癌的手术切除,包括肿瘤数目、位置、大小及患者本身状况、肝功能代偿情况等。肝切除术后还可能带来一些手术并发症和一定的死亡率,且术后肝癌的复发率仍然较高。因此肝癌的局部治疗得到快速的发展,尤以近来兴起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更加突出。RFA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肝癌的临床治疗,对直径小于5cm的小肝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RFA治疗的突出优点是其微创、安全、有效、对机体功能影响小以及可重复性。不足之处在于单次RFA治疗的有效毁损范围有限,常常难以完全覆盖肿瘤范围,导致术后肿瘤残留和复发,影响了其适应症范围与治疗的效果。如何提高yA的治疗较大肝癌的效果成为RFA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国外初步研究表明y A治疗时丰富的供肝血流带走大量的热量,对RFA的疗效有明显的负相影响,阻断供肝血流可以提高RFA的治疗效果。但尚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如供肝血流阻断的方式,阻断不同供肝血流对RFA疗效影响的比较等。通过介入的方法阻断供肝血流联合RFA治疗较大的肝癌尚未见研究报道。 本研究在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穿刺SPVE方法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探讨术前SPVE在提高不宜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二期手术切除率中的作用,并探索SPVE阻断门静脉血流在提高yA治疗兔肝VXZ肿瘤和人体大肝癌效果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1.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穿刺选择性门静脉栓塞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对50例肝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穿刺SPVE。患者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术前 10分钟肌注度冷丁 100mg、非那根 25 mg。普通超声探头定位,确定拟栓塞的门静脉分支。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至肝包膜下,在超声引导下,ZIG PTC针由探头侧方进针,经皮经肝穿刺。进入一侧门静脉分支后,拔出针芯,即可见暗红色门静脉血流出。如1次不成功,则重复穿刺。缓慢注入栓塞材料,材料由无水乙醇、碘油技1:二比例配制,以 0.4ml瓜g为标准用量。实际用量 1434ml,平均 26.sml。实时超声扫描可见栓塞侧门静脉支内细小点状回声弥散至肿瘤内,部分支配区域变成增强回声。缓慢拔针,局部贴创可贴。回病房后吸氧,观察生命体征变化1)N小时,予补液、抗炎、止血、保肝、镇痛等治疗。观察SPVE成功率、穿刺次数、栓塞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和血常 ·XI·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评价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2.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提高肝癌二期手术切除率的临床应用研究 本研究包括26例不宜一期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病例符合以下条件:肝癌位于一侧肝脏内,无明确的门静脉瘤栓及远处转移,对合并肝硬化患者拟行手术的肝切除体积比(切除的肝体积/肝总体积)}50%,对不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体积比)60%。行术前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穿刺SPVE,方法如前所述。观察SPVE后肝功能、各肝叶体积、肝切除体积比的动态变化以及SPVE后二期手术切除率、二期手术并发症等。 3.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提高射频消融治疗兔肝VX肿瘤效果的实验研究 复制移植性兔肝VXZ肿瘤模型,以单独XIW治疗、RFA联合TAE治疗及RFA联合TAE、SPVE治疗为对照,探索SPVE在提高RFA治疗免肝VX。肿瘤效果中的作用。6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①RFA治疗组;②TAE联合RFA治疗组(TAE+RFA):开腹栓塞肝动脉后行RFA治疗;③RFA联合TAE及SPVE治疗组口PVE+TAE+RFA):开腹栓塞门静脉主干和肝动脉后行RFA治疗;④SPVE联合RFA治疗组爬PVE+RIW):开腹栓塞门静脉主干后行IGA治疗。各组治疗后观察兔肝功能的动态变化,CT扫描观察治疗后肿?
张春平[6](2001)在《肝动脉化学栓塞后2例病人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报告2例既往未曾接受过甲状腺疗法但在肝动脉化学栓塞后成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例1 女性,66岁,患转移性类癌瘤。其血清甲状腺刺激激素(TSH)水平为3.0mIU/L(正常值:0.30.5mIU/L),于3个月内进行了2次肝动脉化学检查疗法。于第1次化学栓塞后
牛焕章[7](2012)在《131I-anti-CD147-McAb经兔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磁共振综合评价目的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利用磁共振探讨其影像表现特点,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将VX2瘤组织块种植于1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叶内,建立兔肝癌模型。肝接种肿瘤2周后,每2周行MR扫描1次,共2次,每次影像学检查后随机处死5只,解剖探查并取肝脏肿瘤行病理学检查,然后与影像结果对照。结果肝肿瘤种植成功率100%。MRI上VX2肿瘤实质部分TIWI表现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坏死部分呈水样长T1长T2信号影。DWI上瘤灶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晰,坏死区呈低信号。SWI上肿瘤呈稍高信号,显示肿瘤边界清晰,可见肿瘤内引流静脉及肿瘤周围静脉,肿瘤内出血。PWI表现:rHBV图上肿瘤实质区呈高灌注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肿瘤区信号强度呈速降速升型,瘤周正常肝实质信号强度随时间缓慢下降。兔VX2肝癌T1WI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边缘呈明显环状强化,坏死区无强化,门静脉期病变区降为低信号。结论兔肝VX2肿瘤模型的复制成功率高而且稳定。MR可较准确地反应肿瘤生长、坏死、引流静脉、出血等病理情况,有利于荷瘤兔的监测和筛选。该模型可用于肝癌的影像诊断学及介入栓塞技术的研究。第二部分:131I-anti-CD147-McAb经兔肝动脉灌注的实验研究目的调查兔VX2肝癌模型CD147的表达情况。模拟临床经肝动脉靶向给药,对经兔肝动脉灌注131I-anti-CD147-McAb的技术可行性以及术后药物的生物分布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选取肿瘤直径2cm-3cm的荷瘤兔18只,随机抽取其中3只用于免疫组化检测,以鼠抗人CD147单克隆抗体对VX2肝癌染色,观察VX2肝癌表达CD147的情况。余15只实验兔行经肝动脉131I-anti-CD147-McAb灌注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 TAI)。术后24小时、72小时及7天分别对实验兔行SPECT-CT扫描,观察核素在实验兔体内分布情况,每个时间点SPECT-CT扫描完成后,随机抽取5只处死,切取肿瘤组织、肝脏(肿瘤已切除)、肺脏、脾脏、肾脏、心脏、甲状腺及一节椎骨(第一腰椎),粉碎匀浆后,取2m1用γ计数仪测量各组织器官内的131分布情况,计数前先测本底,各样本均计数30秒。获得数据后计算肿瘤/非肿瘤(T/NT)比值,并将3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鼠抗人CD147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分别染色,可见VX2肿瘤组织高表达CD147抗原,而正常肝组织未见明确CD147表达的征象。15只实验兔经肝动脉灌注131I-anti-CD147-McAb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小时行SPECT-CT扫描,VX2肿瘤内呈高放射活性,甲状腺、肝脏、心脏、胃肠道可见稍高放射活性,其他组织器官核素聚集相对较少或不显影,7天后病灶内仍有核素聚集,其他组织器官无显像。术后24小时γ闪烁计数,肿瘤组织计数均值高达15244.24±1159.37,术后72小时和7天分别为11463.24±823.60和5966.44±914.54。骨、肺、肾、脾、心吸收核素相对较少。术后24小时VX2肿瘤与正常肝组织的T/NT比值平均为3.98,而术后7天仍达6.35。VX2肿瘤与其余主要脏器T/NT比值均在9以上,最高骨组织可达31.17。结论兔VX2肝癌高表达CD147,经兔肝动脉灌注131I-anti-CD147-McAb的技术是可行的。1131I-anti-CD147-McAb可特异地与肿瘤中相应抗原结合,使较多131I-anti-CD147-McAb长时间选择性聚集在VX2肿瘤内,具有较高的T/NT比。该研究结果可为揭示131I-anti-CD147-McAb作用机制和评价131I-anti-CD147-McAb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保证。第三部分:131I-anti-CD147-McAb经兔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目的评价经兔肝动脉灌注131I-anti-CD147-McAb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131I-anti-CD147-McAb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性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荷VX2肝癌的实验兔45只,肿瘤长径2cm-3cm,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5只,均在全麻下行经肝动脉灌注术。A组:空白对照组,经肝动脉灌注入生理盐水2ml-3ml。B组:单纯131I组,经肝动脉灌注入Na131I溶液。C组:131I-anti-CD 147-McAb组,经肝动脉缓慢注入131I-anti-CD147-McAb溶液。术前及术后1天、3天、7天、14天、21天经实验兔耳缘静脉抽血约2m1检测肝肾功能。术前及术后7天、14天、21天经实验兔耳缘静脉各抽血约2m1分别检测血常规及甲状腺功能。在术后1天、7天、14天,B、C两组实验兔行SPECT-CT扫描,监测其体内核素分布。术前、术后7天、14天、21天通过CT扫描,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评估肿瘤大小变化情况(RECIST标准)。术后14天,每组随机抽取5只,经耳缘静脉注入空气处死,完整切取肝脏、肺脏、脾脏、肾脏及各转移灶行病理及免疫学调查。各组剩余实验兔继续饲养,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研究。结果除A组1只实验兔在灌注术后5天死于腹泻,并排除本研究,其余44只实验兔均成功行经肝动脉灌注术及SPECT-CT及CT扫描。药物灌注术后,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B、C两组实验兔ALT、AST于术后1天明显升高,均值分别为术前的3-4倍(P<0.05),术后7天肝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Cr)在灌注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周,B、C两组实验兔FT3、FT4均值持续下降,同时TSH相应升高(P<0.05)。B、C两组实验兔术后WBC计数略有下降,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实验兔131I灌注术后SPEC-CT扫描,可见核素显像大部分聚集于甲状腺及胃肠道,肝内病灶聚集较少。C组实验兔131I-anti-CD147-McAb灌注术后SPECT-CT扫描,核素显像基本聚集于VX2肿瘤病灶内,肝内及其他组织器官聚集相对较少或不聚集,14天后,B、C两组实验兔体内各脏器核素显像均不显影。A、B两组实验兔VX2肝癌在治疗后迅速增大;C组肿瘤治疗后则逐渐缩小。术后14天,C组实验兔肉眼发现转移灶较A、B两组明显减少。药物灌注14天后,C组肿瘤坏死比例明显大于A、B两组(P<0.001)。治疗14天后,TUNEL分析结果显示:A、B两组肿瘤组织内凋亡小体较少,C组残留肿瘤组织内细胞凋亡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B两组肿瘤组织内MMP-2和VEGF呈高表达,C组残瘤组织内MMP-2和VEGF表达较A组(P<0.001)和B组(P<0.001)明显减少。MVD定量分析显示:C组实验兔治疗14天后,残瘤MVD数量明显较少,与A、B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的实验兔都在灌注术后73天内死亡。A、B、C三组实验兔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天、26天和54天。131I-anti-CD147-McAb治疗组实验兔生存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01)。结论利用介入技术将放射免疫药物131I-anti-CD147-McAb经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可明显抑制肝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延长实验动物的生存期。该疗法对肝功能有短暂影响,在封闭甲状腺的情况下,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肝癌的潜在临床治疗选择。
董辉[8](2012)在《自体毛发、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三种栓塞材料在PSE中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比较观察自体毛发、明胶海绵、PVA颗粒三种栓塞材料在行PSE时的疗效,探讨更加适合PSE的栓塞材料,以提高对脾亢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资料和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45例(其中包括随访期间死亡病例)被诊断肝癌、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伴有不同程度脾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病人分为3组,A组(n=15)为自体毛发组,B组(n=15)为明胶海绵组,C组(n=15)为PVA颗粒组。三组实验前三天分别给予抗生素治疗,然后在DSA引导下应用不同栓塞剂实施部分脾栓塞术(栓塞面积在30%~50%),三组脾亢患者住院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脾超声、CT。对比观察病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变化情况。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观察患者发热、疼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胸、腹腔积液和误栓的发生率以及脾脓肿的发生情况。结果:1.A组患者首次栓塞后1周、1月、3月外周血细胞改变WBC和PLT有显着提高,与B、C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三组材料在同一时间段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2.各组术后1周、1月、3月内白细胞、血小板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术前、术后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的疼痛、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低于B、C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自体毛发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脾动脉栓塞材料,其栓塞后病人血象改变与明胶海绵及PVA颗粒比较,同样取得较满意效果。2.应用自体毛发作为脾动脉栓塞材料,病人术后反应更轻,疼痛的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3.自体毛发栓塞术后病人发热程度较轻,多为低热,且发热时间较短。4.自体毛发栓塞后病人出现脾脓肿、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明显减少。
杨青[9](2010)在《顽固性咯血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治疗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支气管-肺循环瘘(Bronchial artery to pulmonary circulation shunt,BPS)是顽固性咯血的病理基础之一,临床上可见约30%-60%的咯血患者可合并BPS。合并BPS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sm, BAE)传统的栓塞方法术后复发率高,对BPS并咯血少量出血内科保守治疗及对原发病的治疗可以达到止目的。外科手术治疗疗效肯定,但必须在患者一般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且病灶局限时才能进行。BAE治疗BPS的经验多来源于先天性BPS,先天性BPS无论从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病理类型与肺慢性病变所导致的BPS有很大区别,国内外学者对后者的介入治疗偶有报导,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同时,由于BAE对BPS治疗选择的方法所受的限制,想取得更好的疗效,安全性不容忽视,因此,研究改进介入治疗方法以达到对BPS相关的顽固性咯血更好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动物基础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目的在于找出顽固性咯血合并BPS一般规律,并针对其找到治疗的合适介入治疗方法与材料。方法:本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自制5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的Fe304微粒、直径500μm-1000μm左右明胶海绵自制颗粒栓塞对实验动物20只新西兰大白兔行动脉肺栓塞,其中明胶海绵自制颗粒分为两种:明胶海绵自制颗粒1是经过高压蒸汽处理后的,明胶海绵自制颗粒2环氧乙烷消毒后分装,介入栓塞术后1、2、4周、DSA复查并处死兔,取标本HE染色观察。第二部分为临床应用研究,搜集我院1996年9月--2010年2月资料完整的212例咯血行介入栓塞治疗病例,其中DSA血管造影表现证实具有支气管-肺循环瘘的99例,男性72例,女性27例,年龄11-75岁,平均47.6岁。支气管扩张25例,肺结核64例,炎症10例。其中传统单纯明胶海绵栓塞组,在透视的监视下以直径500μm-1000μm左右的明胶海绵颗粒混于非离子型对比剂经导管栓塞,再推注2mm×10mm左右的明胶海绵长条,直至支气管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及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分流消失;永久栓塞组,根据造影表现,以100-250μmFe3O4微粒或300-700μm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颗粒适量栓塞远端支气管-肺循环病变血管网,再用3mm-5mm羊毛Coil加用明胶海绵长条栓塞近端分支,待BPS及病灶血管消失,所有病人在术后1天、2周、4周、6个月、1年、2年均随访。结果:第一部分:DSA、病理标本显示:用50μm、150μm、250μmFe3O4微粒、明胶海绵自制颗粒能栓塞不同直径实验组动物肺动脉微循环血管,50μmFe3O4微粒能栓塞120±70μm的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多集中在100μm-200μm血管范围里;100μmFe3O4微粒能栓塞230±89μm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多集中在200μm-30Oμm的毛细血管前小动脉范围里,150μmFe3O4微粒能栓塞257±98μm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多集中在250μm-350μm的毛细血管前小动脉范围里,200μmFe3O4能栓塞359±109μm小动脉,多集中在350μm-700μm的小动脉范围里,250μmFe3O4微粒能栓塞550±135μm小动脉,多集中在450μm-700μm的小动脉范围里,永久栓塞效果明确,50μm-250μm微粒能顺利通过微导管行栓塞治疗,且未见明显异位栓塞。明胶海绵自制颗粒]对比明胶海绵自制颗粒2栓塞时间更长14±1.2E天能栓塞1300±348pm小动脉,明胶海绵自制颗粒2栓塞时间7±0.5天能栓塞1263±436μm小动脉。明胶海绵自制颗粒通过微导管推注困难。第二部分栓塞术后1天、2周、4周、6个月、1年、2年随访示:传统单纯明胶海绵栓塞组,52例永久栓塞组:治愈49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0例,止血有效率为94%。47例单纯明胶海绵组:治愈37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止血有效率79%。疗效标准:治愈:24小时内大咯血停止,随访12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大咯血即即时停止,仅痰中少量带血,可经内科处理止血,术后6个月以上无复发咯血。有效:咯血量较前减少50%以上,可经内科处理止血,3个月以上无复发咯血。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两组经秩和检验P<0.05,差别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结论:1,Fe304微粒栓塞剂安全可靠、取材料方便、制作简单、释放容易、能顺利通过3F的微导管,有利于超选择栓塞治疗。2,Fe3O4微粒具有良好的栓塞效果,栓塞持久、完全、彻底栓后血管不易再通,侧支循环不易建立,是良好的微循环永久栓塞剂。3,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多栓塞于分支小动脉,不能栓塞微循环,并且1-2周被吸收,血管易再通,侧支循环易建立。在肺的永久栓塞过程中可起到辅助作用。经临床应用表明:1,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双重栓塞治疗是BPS引起的顽固性咯血的有效治疗方法。与单纯的明胶海绵栓塞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该方法对患者创伤小,效果可靠,简便安全。尤其适用于长期反复咯血的治疗。2,对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Bronchial artery to pulmonary artery shunt, BAS)的患者,由于肺动脉的血流的冲击作用,已经通过分流的栓塞颗粒,能进行对微循环的再栓塞作用,因此,选用直径150-250μm的栓塞颗粒栓塞效果明显,且栓塞并发症小,应作首选方法。肺周体动脉-肺循瘘(Around lung systemic circulation to pulmonary circulation shunt, ALSPS)也有同样效果。3,动-静脉分流,即具有肺动脉-肺静脉(Bronchial artery to pulmonary vein shunt BVS)、肺周体循环动脉-肺静脉瘘的栓塞(Around lung systemic circulation to vein shunt, ALSVS)也应格外小心,选用较大栓塞颗粒,以500μm以上的大小为适。4,在复杂BPS,栓塞的策略是a,尽量栓塞所有的供血动脉。b,对微循环的栓塞原则同动脉-动脉栓塞。c,合并动-静脉分流的要选用较大栓塞颗粒,以500μm以上的大小为适。
全毅[10](2010)在《TACE联合肿瘤间质注射碘油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的复杂过程,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尤其是与T细胞的细胞免疫有关,但受多种因素的调节,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地发生紊乱。多数学者认为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中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及功能变化与肿瘤的发展、扩散有明显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HCC患者外周血中CD3,CD4降低,CD8增高,免疫功能低下,恶变细胞所产生的免疫抑制是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肿瘤免疫主要与T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有关,T淋巴细胞亚群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指标。T淋巴细胞是由不同亚群组成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在数量上的协调比例,特别是CD4/CD8的比值是反映细胞免疫平衡与否的敏感指标,有助于反映机体免疫反应的调节能力。其中CD4+T淋巴细胞一般认为处于细胞免疫的核心,以其主要分泌细胞因子调节肿瘤免疫被称之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Th),Th是人类主要组织相溶性抗原(MHC)Ⅱ类分子限制性T细胞,由于大多数肿瘤细胞不表达MHCⅡ类分子,故此类分子不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而是依赖抗原提呈细胞如B细胞、巨噬细胞提呈相关抗原,对之进行特异性激发后,才分泌淋巴因子(如IL-2、r-干扰素等),激活B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并通过其活化的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Ts细胞(suppressor T cell)即抑制性T细胞在宿主免疫机制中起着复杂的抑制调控作用。当发生肿瘤后,Ts在功能和数量上都显着增强,抑制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效应,从而使肿瘤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大量体外实验证实,Th和Ts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恒定的比值,某一亚群变化可直接影响到群体功能,两者相互制约构成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机制。肝癌的发生发展也同时与细胞凋亡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和体内发生的肝癌细胞均存在着细胞凋亡现象。未经治疗的肝癌会发生自发性癌细胞凋亡,恶性程度越高凋亡指数越大。肝癌时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从正常肝脏、癌前病变到肝癌,凋亡率随增殖率增高而增高,但其增高的幅度明显小于细胞增殖增高的幅度。肝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及癌周肝组织。细胞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双面作用:细胞凋亡可能抑制癌细胞生长;也可能通过凋亡筛除那些生命力低下或表型类似正常细胞的肿瘤细胞,而选择侵袭力强增殖旺盛的细胞克隆,促进肿瘤发生发展。所以研究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凋亡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不但可以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机理,更重要的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选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on, TACE)是不能切除肝癌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后,肿瘤细胞被杀死,肿瘤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肿瘤细胞负荷减少,使肿瘤释放的TNF减少,免疫抑制因子的产生亦大大减少,减弱了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机体免疫细胞指标有所改善。经手术和栓塞治疗后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抑减轻。但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常包括栓塞和化疗两部分,化疗则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颇为复杂。另一方面,一般认为TACE作用机制是局部化疗和血管栓塞引起了肿瘤组织细胞坏死,但近年来发现栓塞引起的缺血缺氧是肿瘤细胞凋亡强有力的基因诱导动因,缺血数分钟就有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缺氧也可以诱导凋亡基因表达增高,缺血至少可诱导80种以上的基因表达,包括促进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增高,抑制凋亡基因表达下降,使未凝固坏死的肝癌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因此,凋亡在TACE治疗肝癌所引起的肿瘤组织死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可能是TACE治疗肝癌的其中一重要机制。但由于肝癌易转移和复发特性,任何单一治疗手段均不满意。选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但仍有大量病例常存在瘤灶栓塞不充分,TACE时经血管内注入的栓塞剂-碘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少,致使瘤灶内碘油化疗药物沉积不充分,无碘油沉积部分病灶则在短期内快速增生,是此类肝癌患者治疗失败和局部复发进展的主要原因。近年,有研究直接将细胞毒药物或生物制剂直接植入肿瘤组织或其周围的间质组织内,对肿瘤细胞进行直接攻击的方法,即经皮穿刺瘤内抗癌药物注射间质治疗(interstitial therapy, IT)。在肿瘤局部缓慢释放,持续保持较高的浓度,杀灭肿瘤细胞,即为缓释化疗(slow-release chemotherapy)。碘油是一种碘含量37%-39%的脂肪酸乙脂亚麻子油,不透X线,具有X线透视下适时监测其弥散范围的优点,同时能选择性地较长时间滞留在肝肿瘤组织中,不像大多数生物载体那样在体内易被降解或失去活性,也不会因癌细胞突变而失去特异性,可以作为较好的载体进行瘤内药物注射。碘油作为粘稠的油性液体,可以完全包围癌细胞阻碍癌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及氧的获取,使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重度持续缺氧引发细胞凋亡和死亡。目前仅有少量文献报道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入碘油化疗药物乳剂进行肿瘤间质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其中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基础研究甚少。我们采用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碘油化疗药物,进行肿瘤间质治疗,一方面探讨该序贯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及其病理变化,一方面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变化,所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变化,初探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该治疗模式中的作用,并预期是其重要的治疗机制之一。我们将该治疗模式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结合在一起,这是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之处,尚未见类似报道。目的研究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on,TACE)联合经皮肝瘤内碘油化疗药物注射肿瘤间质治疗(interstitial therapy, IT)肝癌的临床疗效,病理变化,介入术前后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意义。探讨联合肿瘤间质治疗后诱导肝癌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意义。材料与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30例行单纯TACE治疗,实验组(B组)30例行TACE联合经皮肝瘤内药物注射碘油化疗药物肿瘤间质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发热等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1周抽取2组患者外周血,常规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其变化,术后两月复查和随访,观察2组患者术后一月瘤灶内碘油沉积情况以及术后半年肿瘤局控率,1、2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期。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S+T、CD4+T/CD8+T),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水平变化,观察免疫功能的改变。术后一月肿瘤穿刺活检取材,病理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观察肿瘤细胞凋亡率、死亡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体温正常者7例,低度发热者3例、中度发热7例、高度发热13例,B组体温正常16例、低度发热8例、中度发热4例、高度发热2例,χ2检验两组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配对t检验显示B组白细胞、血红蛋白术前术后差值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B组血小板术前术后差值低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A组白细胞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A组血小板、血红蛋白要低于术后B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对t检验显示B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术前术后差值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B组总胆红素指数术前术后差值低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血白蛋白术前术后差值低于A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A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指数均明显高于B组、血白蛋白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配对t检验显示B组血尿素氮术前术后差值低于A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血肌苷术前术后差值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素氮、肌苷A组均高于B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后碘油沉积率于<50%、50-75%、>75%范围者各为8、12、10例;B组分别为0、12、8例,A、B两组手术后碘油沉积率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后甲胎球蛋白降低率于<50%、>50%范围者各为13、17例,B组分别为5、25例,A、B两组甲胎球蛋白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A组手术后肿瘤缩小率于<25%、25%-50%、50-75%、>75%者各为23、6、1、0例;B组分别为17、12、1、0,但A、B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后6个月复查稳定无复发进展的为12例,复发进展的为18例;B组分别为20、10例,A、B两组手术后6月局控率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1,2年生存率80%,43%,中位生存期20.5月。B组1、2年生存率90%,60%,中位生存期22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显示A组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患者,手术后一周CD3、CD4及CD4/CD8升高,CD8降低,手术前后CD4及CD4/CD8差异有显着性(P<0.05),CD3、及CD8则无统计学差异;B组联合肿瘤间质治疗后,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较A组变化更为明显,手术前后CD3、CD4及CD4/CD8升高,CD8降低,手术前后具有非常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且A、B两组术后比较,除CD3外统计学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结果,A组术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有所升高,以IgG、IgA、C4升高明显,手术前后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但IgM、C3手术前后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仅IgG有所升高,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IgA、IgM、C3、C4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B组IgG、IgM手术前后差值较A组升高,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 IgA、C3、C4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A组瘤灶病理以大量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改变为主,B组则可见大量肿瘤细胞脂肪样变性坏死。A、B两组患者正常肝脏组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凋亡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正常肝脏组织的坏死率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肿瘤组织凋亡率显着高于A组,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肿瘤边缘组织死亡率显着高于B组,两组死亡率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TACE联合肿瘤间质注射碘油化疗药物治疗肝癌,可以显着提高瘤灶碘油沉积率,提高肿瘤局控率,降低TACE术后残留瘤灶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介入术后不良反应。单纯TACE治疗肝癌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影响较小。联合瘤内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注射肿瘤间质治疗的方法可以更大程度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经动脉化疗栓塞诱导大量癌细胞进入凋亡,是TACE联合瘤内药物注射碘油化疗药物肿瘤间质治疗肝癌的重要机制,该治疗模式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对于进一步提高肝癌的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其所引致的急性凝固性坏死改变、大量急性肿瘤溶解坏死等不良反应较少,因此是一种相对安全、稳妥、有效、和具有前景的肝癌治疗模式。
二、肝动脉化学栓塞后2例病人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动脉化学栓塞后2例病人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筛查和诊断 |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 |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
2.2.1 超声显像 |
2.2.2 CT和MRI |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记物 |
2.4 肝癌的穿刺活检 |
2.5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
2.5.1 肝癌病理诊断术语 |
2.5.2 肝癌病理诊断规范 |
2.5.3 肝癌病理检查要点 |
2.5.4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2.5.5 转化/新辅助治疗后切除肝癌标本的病理评估 |
2.5.6 肝癌病理诊断报告 |
2.6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
3 分期 |
4 治疗 |
4.1 外科治疗 |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
4.1.3 肝癌切除适应证 |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
4.1.5 手术切除技术 |
4.1.6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
4.1.6.1潜在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 |
4.1.6. 2 新辅助治疗 |
4.1.6. 3 辅助治疗 |
4.1.7 肝移植术 |
4.2 消融治疗 |
4.2.1 目前常用消融治疗手段 |
4.2.2 基本技术要求 |
4.2.3 对于直径3~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
4.2.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
4.2.5 肝癌消融与系统抗肿瘤治疗的联合 |
4.3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93-198]。 |
4.3.1 TACE的基本原则 |
4.3.2 TACE适应证 |
4.3.3 TACE禁忌证 |
4.3.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99-200] |
4.3.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4.3.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93](1)肝硬化程 |
4.3.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
4.3.9 TACE治疗注意点 |
4.4 放射治疗 |
4.4.1 外放射治疗 |
4.4.2 质子束放射疗法与内放射治疗 |
4.5 系统抗肿瘤治疗 |
4.5.1 一线抗肿瘤治疗 |
4.5.2 二线抗肿瘤治疗 |
4.5.3 其他治疗 |
4.5.3. 1 中国医药学治疗 |
4.5.3. 2 抗病毒治疗及其他保肝治疗 |
4.5.3. 3 对症支持治疗 |
4.6 肝癌自发破裂的治疗 |
5 声明 |
(2)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3)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原发性肝癌围介入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介入对VEGF、bFGF表达水平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1. 病名起源 |
2. 病因探讨 |
2.1 外邪侵犯 |
2.2 肝病迁延日久 |
2.3 饮食内伤 |
2.4 情志伤害 |
2.5 素体禀赋不足 |
3. 病机初探 |
3.1 多因相合、癌毒内生为致病前提 |
3.2 癌毒形成、性质及致病特点 |
3.3 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是癌毒致病的病理基础 |
3.4 机体抗癌力低下是癌变的关键 |
3.5 病位在肝,涉及胆、脾胃与肾 |
3.6 病属邪实正虚,虚实夹杂 |
3.7 肝癌病情错综复杂,传变迅速,预后较差 |
4. 证候研究 |
第二节 中医病证结合的证候研究进展与思路探讨 |
1. 病证结合相关概念的探讨 |
2. 中医证候现代研究概述 |
3. 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经血管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
1. 肝癌经血管介入治疗的发展历史 |
2. 经血管介入治疗肝癌的原理 |
2.1 肝癌的血供情况 |
2.2 经动脉靶向给药的特点 |
3. 肝癌常用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 |
3.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
3.2 肝动脉-门静脉联合化疗 |
3.3 肝段及亚段动脉栓塞术 |
3.4 暂时性阻断肝静脉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3.5 肝癌出现并发症时的介入治疗方法 |
4. 常用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方案 |
5. 经血管介入治疗肝癌的常用栓塞剂及栓塞方法 |
6. 肝癌 TACE术后常见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
6.1 常见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 |
6.2 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7. 肝癌 TACE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研究 |
8. 肝癌 TACE治疗的疗效评价 |
9. 经血管介入联合基因治疗的应用前景 |
10. 经血管介入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的思路探讨 |
10.1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 |
10.2 肝癌经血管介入后抗血管生成的重要性 |
10.3 抗血管生成现代药物研究概述 |
11.问题与展望 |
第四节 影响肝癌介入相关预后因素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
1. 影响肝癌介入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
2. 影响肝癌介入预后的相关生物学指标研究 |
2.1 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 |
2.2 血小板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的变化 |
2.3 免疫相关因素 |
第五节 中医药联合血管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进展 |
1. 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减毒研究 |
1.1 中医药对经血管介入术后减毒的临床研究 |
2. 中医药对肝癌血管介入术后增效的临床研究 |
3. 中医药对肝癌血管介入术后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及思路探讨 |
4. 中药油剂经血管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
4.1 两种常用油剂类中药介入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中医证候抽样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患者围血管介入期中医四诊资料的调查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的对象 |
1.2 病例选择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调查方法 |
1.5 住院病历调查内容 |
1.6 前瞻性病例调查方法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 |
2.2 介入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之主症(征)分析 |
2.3 栓塞术后综合征及肝功能损伤表现分析 |
第二节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分析归纳研究 |
1.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四诊信息资料聚类分析 |
2.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五类四诊资料信息集合的频数分析 |
3. 五类信息集合内较高频次的中医四诊资料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
3.1 第1类四诊信息集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
3.2 第2类四诊信息集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
3.3 第3类四诊信息集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
3.4 第4类四诊信息集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
3.5 第5类四诊信息集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
4.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分析归纳 |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常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演变规律研究 |
1.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常见中医基本证候整体分布规律 |
2. 原发性肝癌介入前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分布规律 |
3. 原发性肝癌介入后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分布规律 |
4. 介入前后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分布情况的变化分析 |
4.1 介入前后5类常见基本证候分布差异性分析 |
5.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分析归纳 |
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病证相关研究 |
1. 主要临床分型分期与常见中医基本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
2. 肝癌局部肿块特点与常见中医基本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
2.1 肝癌瘤体大小与常见基本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
2.2 肝癌癌栓范围与常见基本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
2.3 肝内转移与常见基本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
2.4 肺转移与常见基本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
3. 肝癌栓塞术后综合征与常见中医基本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
3.1 出现发热时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分析 |
4. 肝癌栓塞术后肝功能损伤与常见中医基本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节 讨论部分 |
1. 血管介入术后常见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分析 |
2. 栓塞术后综合征及肝功能损伤的常见表现 |
3. 肝癌围血管介入期中医证候病机关联知识(“审证求因”)分析 |
4. 肝癌围血管介入期病证相关性分析 |
4.1 肝癌临床分期与常见证候的相关性 |
4.2 肝癌并发癌栓与常见证候的相关性 |
4.3 肝癌出现肝内转移与常见证候的相关性 |
4.4 肝癌出现栓塞术后综合征与常见证候的相关性 |
4.5 肝癌并发肝功能损伤与常见证候的相关性 |
4.6 其他病证相关分析 |
5. 中医药联合介入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6. 肝癌中医药治疗的思路初步探讨 |
7. 肝癌围介入期中医药治疗的思路探讨 |
8. 肝癌介入术后中医药抗复发和转移治疗的思路探讨 |
9. 本部分的研究方法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血清中VEGF与 bF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检测前准备 |
4. 操作步骤 |
5. 结果判断 |
6. 统计学处理 |
结果与分析 |
1. 介入前后肝癌患者血液中VEGF和bFGF的浓度变化 |
2. 肝癌患者血液中VEGF与bFGF表达水平相关性 |
3. 肝癌患者血液中VEGF和bFGF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
4. 肝癌患者血液中VEGF和bFGF表达水平与癌栓范围的相关性 |
5. 肝癌患者血液中与常见中医证候相关性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缩略词表 |
原发性肝癌围血管介入期中医诊疗信息调查表 |
致谢 |
(5)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新探索 |
前言 |
第一部分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穿刺选择性门静脉栓塞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提高肝癌二期手术切除率的临床应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提高射频消融治疗兔肝VX_2肿瘤效果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提高射频消融治疗人体大肝癌效果的临床应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癌二期切除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三 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治疗术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四 供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射频治疗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7)131I-anti-CD147-McAb经兔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磁共振综合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131)I-ANTI-CD147-MCAB经兔肝动脉灌注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部分:~(131)I-ANTI-CD147-MCAB经兔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选择性内照射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自体毛发、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三种栓塞材料在PSE中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顽固性咯血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治疗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自制栓塞剂栓塞实验动物兔肺微循环的基础研究 |
前言 |
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顽固性咯血并顽固性咯血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TACE联合肿瘤间质注射碘油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TACE联合肿瘤间质注射碘油化疗药物治疗肝癌 |
1 概述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TACE联合肿瘤间质注射碘油化疗药物治疗对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概述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TACE联合肿瘤间质注射碘油化疗药物治疗肝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初探 |
1 概述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四、肝动脉化学栓塞后2例病人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03)
- [2]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D]. 傅云霞.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D]. 冯晓丽. 郑州大学, 2020(02)
- [4]原发性肝癌围介入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介入对VEGF、bFGF表达水平影响[D]. 曾普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5]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新探索[D]. 嵇武. 第三军医大学, 2002(02)
- [6]肝动脉化学栓塞后2例病人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J]. 张春平.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1(12)
- [7]131I-anti-CD147-McAb经兔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 牛焕章. 郑州大学, 2012(08)
- [8]自体毛发、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三种栓塞材料在PSE中的比较研究[D]. 董辉. 泰山医学院, 2012(04)
- [9]顽固性咯血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治疗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D]. 杨青. 昆明医学院, 2010(10)
- [10]TACE联合肿瘤间质注射碘油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D]. 全毅. 南方医科大学, 2010(12)
标签:肿瘤论文; 肝癌论文; 化疗药物论文; 肝癌介入治疗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