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决问题——劳丹科学进步模式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朱允东[1](2020)在《科学哲学视域中的why-问题研究》文中提出Why-问题是科学问题的主要类型之一,科学家提出why-问题是为了寻求现象背后的原因或主体行为的动机。目前,科学哲学界关于why-问题的研究散现于逻辑理论、解释理论、解题理论之中。这些理论之间不仅概念不统一,而且评价的标准也不一致。因此,如何整合不同理论中关于why-问题的研究成果,成为了why-问题理论构建的一个难点。要很好地研究科学中的why-问题,首先要对why-问题本身进行分析。根据逻辑理论和问题学对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分析why-问题的语形、语义、语用以及why-问题的内在结构;依据解题理论对问题的分类方式,可以把why-问题划分为经验、概念、背景三个层次。其次,不同层次的why-问题应以不同的方式去回答。辛提卡、斯图南、坦普尔等人的逻辑理论注意到了why-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不同形式的why-问题对回答有着不同的要求。亨佩尔的经典解释理论和萨尔蒙、范·弗拉森、内格尔、斯科等人的非经典解释理论基于“解释主要是对why-问题的回答”,从解释项、被解释项、解释者的关系探讨了什么样的答案是why-问题的回答,什么样的回答是好的回答。但解释理论和逻辑理论试图用单一的方式去回答不同层次的why-问题注定是难以成功的。再次,why-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的被修正。与解释理论不同,劳丹的解题理论认为why-问题的回答并不是解释,而是解答;协调论认为“凡是协调的就是合理的”,并提出了系统的协调力标准,按照协调论的观点,对why-问题的回答只要具有较强的协调力就应该被接纳。最后,提倡按照一定的原则对why-问题及其回答进行统计学研究。我们在日常生活或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大多数why-问题,实际上是科学史上已经解决的问题,对why-问题及其回答的统计可以使得我们仅仅通过搜素就可以获得此类why-问题的回答;对于那些未解决的why-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已解决的近似问题的分析更加快捷地寻找到答案。
时宏刚[2](2020)在《科学问题观的实践转向研究 ——以LIGO引力波探测问题为例》文中认为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波普尔曾说“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对于科学研究的展开与进行,具有动力意义。然而,科学问题在科学哲学研究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回顾西方科学哲学史,我们发现,不同流派关于科学问题本身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从“表征主义”到“实践转向”的路径。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科学问题关注的方式及侧重点有很大不同。逻辑实证主义与波普尔对科学问题进行理性重构,库恩与劳丹认为科学问题具有主体性特征,库恩将范式与科学共同体引入到对科学问题的说明中来,劳丹科学进步的解题模型将研究传统下科学理论的解题效力作为衡量科学进步的标准,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问题作社会建构的理解,然而,他们共同持有表征主义的科学问题观,将科学问题仅仅理解为表象的,因而陷入了表征主义的危机之中。与表征主义的科学问题观不同,在实践的立场下,物质的、社会的、时间的维度才真正被纳入到对科学问题的理解中来。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阈下,科学研究始于对科学问题的机会性实践,实验室是研究科学问题的重要场所。按照皮克林的冲撞理论,在实验室中,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冲撞推动着科学问题不断发展,科学问题发展的过程就是实践性的筑模过程,在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冲撞下,解题模型不断得以拓展,最终走向开放性终结。本文以LIGO对引力波探测问题的研究为范例进行探究。通过分析表明应在实践立场下考察引力波探测问题。实践立场下,引力波探测问题的研究始于韦伯的机会性实践,并在LIGO实验室的大科学模式及其规训特性与物质力量的冲撞下成功探测到引力波。尽管我们对实践转向的科学问题观做了许多有益的说明,但是在哲学上它还没有得到系统的辩护。一方面,在科学问题学的视阈下,科学哲学经历了从理论导向向问题导向的转向,这一转变需要我们加强对“科学问题观”的关注与研究;另一方面,各个学派关于科学问题的观点与他们整体的哲学主张是一致的,因此,在实践立场下理解科学问题也是对科学哲学中科学观的实践转向的自觉展现。另外,实践立场下对引力波探测问题的说明很好地回应了柯林斯的“实验者回归”现象,也表明了科学问题观实践转向的合理性。
刘妮妮[3](2019)在《论劳丹的科学进步观》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后期,美国科学哲学界的后起之秀拉瑞·劳丹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科学进步的合理性模式,在学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从科学进步的实质——解决问题、研究传统理论以及科学进步的合理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劳丹科学进步观的主要思想,审视其思想存在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对其作简要评述。
张建鑫[4](2018)在《劳丹的科学进化理论对技术进化研究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哲学家拉雷·劳丹提出的科学进化理论有其独特的魅力。劳丹对待科学的实用主义态度使得他的科学进化模式被迁移到技术进化研究中,促进了在技术哲学领域内对技术进化的研究。劳丹的科学进化理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经验问题、概念问题、研究传统以及科学革命等方面,因此技术进化研究可以从这几方面获得启发。
王一雪[5](2017)在《科学知识经济学:一种基于经济学的自然化科学认识论》文中研究表明科学知识经济学(Economic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简称ESK)是以经济学工具研究科学知识和科学认识的一种自然化认识论,它在达成概念共识的同时,尚存在诸多分歧。ESK区别于新、旧科学经济学,但可等同于目前文献中出现的经济化认识论、经济化科学哲学。它以科学家自利动机为逻辑出发点,采用假说-演绎的建模分析方式,综合运用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具有形式化和思想市场两种进路。它在科学认识论困境、自然化认识论、科学哲学-经济学双行道的思想背景下发展而来,不同于以往科学认识论中的经济学话语方式,具有诸多理论优势。其主要理论特征包括模型化及其明确性、描述现实可能性而非实际确定性、与经验案例具有一定疏离、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多样化和混杂性,并在近期呈现计算机模拟和数理化计算,强调个体科学家寻求信用、地位等个体利益趋向。ESK在科学代理人的动机和经济理性、科学发展模式、科学知识有效性、科学规则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根据科学代理人寻求认识和非认识利益的区分,ESK可分为社会认识范式和泛社会认识范式。作为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科学代理人的经济理性是一种认知涉入的工具理性和理想模型的情境理性,并与实践理性、实用理性形成比较。科学发展可分为均衡和演化两种模式,这种经济学分析令科学知识有效性具有不同于以往知识合理性的特征。在经济学理解中,科学规则在科学发展中具有存在必要性,它结合了认识与社会规则,凸显社会规则的认识论意义,在ESK研究中有两种存在方式。科学规则与个体利益、科学目标具有特殊联系,其来源和生成机制受到诸多讨论。ESK遭遇由经济学方法论和自然化认识论引发的质疑。前者包括经验(如科学思想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类比)和哲学(如经济模型与现实的关系、方法论个体主义)两个层面的质疑。后者包括描述性和规范性、反身性难题。ESK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其模型化等特征分析和回应这些质疑。总之,ESK在为科学认识论带来新视角、新观念的同时,遇到诸多问题。我们需正视并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以图更清晰理解和促进科学知识经济学的发展。
王发友[6](2016)在《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综合进化论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科学哲学植根于物理学、逻辑学及数学,并把物理学作为科学范式。科学哲学对物理学的关注使得它无法为生物学这样丰富而复杂的学科新近取得的诸多进展提供合理的发展模式和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的时间里,生物学一直是一个极其活跃的科学研究领域,并且不断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学科。它就生物学现象提出了若干复杂的问题,并且对之给出了复杂的、富有成果的答案。生物进化论经历了达尔文主义、新达尔文主义到综合进化论的不断发展,展示出了丰富且复杂的科学发展模式和方法论意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学哲学逐渐确立了在科学哲学中的显学地位。进化问题一直处于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而在诸多解释进化现象的假说中,综合进化论占据进化生物学的支配地位。同时,随着当前一些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围绕综合进化论的修正与拓展再次掀起激烈论战和研究热潮。因此,从科学哲学视域研究综合进化论,借助科学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工具,将综合进化论置于实际的科学史中加以认识,对综合进化论的历史渊源、形成动因展开系统论述,不仅对生物学哲学研究的推进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对拓展和丰富科学哲学的论域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论文将综合进化论放置于“研究传统”这一科学哲学的概念框架中,一方面,尝试使科学哲学为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合理解释与发展图景;另一方面,从生物学的理论竞争、方法融合的多元协调中梳理出可供科学哲学分析和拓展的研究资源,可以说是科学哲学理论分析在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积极拓展。同时,论文运用综合进化论演化的史料资源展现劳丹“研究传统”这一概念的解释力,在史料支撑与辩护上,也是一个积极的推进。论文以综合进化论自身的形成进化史作为安排文章逻辑结构的依据。多元竞争的进化论构成综合进化论形成的知识背景。其中,达尔文主义与孟德尔学派之间爆发的全面冲突最为剧烈,涉及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具体构成理论等诸多层面。这个对立双方从冲突走向协调的过程有其科学史的特殊性。它们共同创建了许多新的进化概念,清扫了大量旧的误解概念,达成一种共同的语言框架,为综合进化论的形成创造了可能性。杜布赞斯基、迈尔等多位创建者共同完成了将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的工作。这些奠基人因为彼此观点的相同或相近而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科学共同体。普林斯顿会议有幸成为这一历史事件的有力见证者。综合进化论的形成过程具有复杂性,它体现了一种双重性质的综合,一方面呈现孟德尔遗传学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假说走到一起;另一方面显示孟德尔遗传学和古生物学走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种范式超越另一种范式的胜利,而是此前竞争的研究传统相互交换彼此最有活力的组件。综合进化论不是一个单一理论,而是一个类似于研究传统的更一般理论。综合进化论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库恩主义意义上的科学革命。综合进化论是一个包括若干核心要素、一些外围的辅助假说和前提条件的动态开放的研究传统。它的基本原理包括:符合遗传机制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新解释、基于遗传变异实质的统一解释的渐进进化学说、专有硬遗传学说、基于种群思想的生物学物种概念。这四个原理构成综合进化论研究传统的核心要素,但每一个核心要素实际上本身又形成一个包括若干具体理论的次级研究传统,这些次一级的具体理论构成综合进化论核心原则的外围辅助假说和前提条件。而在这些基本原理的背后,还隐藏着纯思辨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预设,即综合思想、多元论、硬遗传观念和种群思想。对于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研究传统中的哪些成分应该被看作是不可反驳的问题,劳丹的相对化处置方式的合理性在于他看到了不可反驳的核心的历史变化性和前后连续性,但他忽视了已发生进化的前后相继研究传统之间质的差异性,他的选择核心的视野应该进一步拓展到不同研究传统之间的比较中。综合进化论科学共同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探索运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整保护带的方法,如利用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异质性、对原来的理论稍作修改、引进辅助假说、调整研究实体的边界条件、将新兴学科的新发现纳入其研究传统框架、区分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运用多元主义方法等。与一般研究传统的功能一样,综合进化论对其构成理论也具有问题定向作用、限制作用、助发现作用和辩护作用。诚如劳丹所言,每一门思想性学科,都有着一个充满着研究传统的历史。这些研究传统不仅确实存在,而且还有着自己的结构。综合进化论也是这样一种具有自己进化历史的研究传统。它作为一个历史性实体,也有其产生、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积淀出该研究传统的相互关联的构造。如果按照时空维度的不同,综合进化论可以被划分为纵向的进化结构和横向的问题逻辑结构。当前,许多生物学家结合所获取的新信息、新数据和新概念试图修正或拓展综合进化论的传统框架。这反映了综合进化论进化的两条主要路径,即通过修正保护带化解反常问题的辩护之路和建构拓展的替代理论的挑战之路,并且这种双重进化的趋势仍将继续下去。论文运用综合进化论的历史演变路径,呈现了该研究传统在组织结构上所凸显出的纵向进化结构与横向问题逻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修正和拓展劳丹研究传统和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展现了生物学领域研究对科学哲学理论建模的价值与意义。综合进化论研究传统具有丰富的方法论意蕴,如概念方法、种群思想、整体论和多元论,在方法论上拓展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视野。生物学哲学的特色是侧重概念和概念的澄清,与物理学哲学专注于定律不同,它通过新概念的开发,以及对这些概念定义的反复提炼和完善推动学科的进展。所有的跳跃进化理论都建立在本质论的基础上,而种群思想则倾向于接受渐变论。种群思想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成为现代进化理论的基础,也是生物学哲学的基本构成之一。在生物学哲学中,整体论与还原论之间进行了长期的对立和论战。整体论者认为,在把一切其它科学(包括生物学)的学说和概念还原成物理科学的学说和概念时,生物系统将完全丧失它们特殊的生物学性质。综合进化论在统一和多元论之间一直保持着张力。随着生物不同层次特性的发现与分子进化的崛起,生物学的统一理想受到限制。至少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综合进化论由追求统一转向多元论的解释:一是由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特性所决定;二是由于中性学说对泛选择论的挑战所引起。当前,进化生物学家不是寻求一个新的统一的进化论,而是似乎愿意接受多元的因果过程和类型的解释。米切尔和迪特里希扞卫的综合多元主义具有一定合理性,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种类的多元论,如协调多元论,也就是说,多元论本身也是可以多元的。
杨逸潇[7](2013)在《劳丹科学进步观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是进步的”这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常识。可正是这个看似简单的一句命题困扰了整整几代科学哲学家,甚至成为20世纪科学哲学界研究最为广泛的难题之一。作为新历史主义者学派代表之一的科学哲学家——拉瑞·劳丹在吸收波普尔、拉卡托斯、库恩等人的相关思想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科学进步观:他提出了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科学进步模式,认为科学进步与它的确证性或证伪性并无多大关系,而与它的理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密切相关。他在《进步及其问题》一书中更是创造性地第一次用历史演化的观点来描述科学进步观中独一无二的思想。同时,他试图既能坚持科学中的合理性、进步性、可比性、整体性的原则,又能克服传统科学进步模式中的非理性、反进步性、反不可比性、单一性的主张。之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科学进步合理性的网状模型。通过与同时代科学进步观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劳丹的思想不仅为传统科学进步观提出了解决的道路,也为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方向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杨小军[8](2013)在《论劳丹网状模型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里·劳丹(Larry Laudan,1941—)是美国当代着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他对科学哲学的伟大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科学哲学也不同于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科学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既包含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中的非理性因素同时又能够保证科学理性。劳丹的发展模式引起了科学哲学界强烈的反响。网状模型理论是劳丹为解决科学进步的合理性问题而提出的,他企图通过网状模型对科学进步的机制进行合理的说明。我们认为,劳丹的网状模型理论是对科学合理性事业的一次伟大贡献,一次有益尝试,在科学前进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因此,本文力图以科学进步的合理性问题为出发点,从四个方面展开对网状模型理论的剖析。第一,考察劳丹所处的时代背景,深刻剖析劳丹的思想脉络,把握劳丹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论的特点。分析科学争论在科学史上的重要作用,具体分析在劳丹提出网状模型理论之前的重要理论模型—科学争论的等级模型—“塔式模型”的结构特点。第二,重点探讨网状模型的理论机制,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剖析。第三,运用网状模型理论对库恩的“范式”理论和科学实在论进行批判,以表明网状模型的合理性。第四,归纳、分析对网状模型的各种批判与肯定,在此基础上对网状模型理论进行展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最后提出,网状模型理论的提出为科学变化描绘出了一种更为阶段性的图景,构建了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在表述科学如何发生上迈出了较为成功的一步。
周迁[9](2012)在《论拉里·劳丹的科学合理性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几十年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哲学家都在围绕着科学合理性问题进行辩论。20世纪30年代以莱兴巴哈(Reichenbach)为首的柏林学派和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为代表人物的维也纳学派组成的逻辑实证主义,以及50年代末以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为代表人物的历史主义学派的两大阵营的探讨,明确了科学合理性理论的核心问题,也表现出各自理论的困难所在,为新历史主义学派的拉里·劳丹之科学合理性理论提供了问题背景和立论基础。劳丹在批判地吸收逻辑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等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性理论。本文分析了科学合理性理论的形成背景,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劳丹的科学合理性理论,并对其理论价值和局限性做了简要评述。拉里·劳丹(Larry Laudan,1941—)自1977年发表《进步及其问题》提出科学合理性理论以来,他的理论成为了科学哲学领域研究的焦点并使他置身于当代科学哲学家的前列,同时也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和关注。劳丹的科学合理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批判和继承了逻辑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传统科学合理性框架,构建了一种新的科学合理性理论模型。他在其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科学合理性模型,即解题模型(puzzle-solving model)和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解题模型理论是劳丹在《进步及其问题》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主张科学的最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他把问题分为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并对于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各自所起的作用和关注的问题作了明确界定,构建了一种新的科学进步的模式对此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科学进步需要“研究传统”来进行理解和评价,并给“研究传统”一个初步的定义,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总结出了科学变化的一般特性。虽然解题模式有不少缺陷,受到了很多人的批判,但是在保留其核心内容的科学合理性模式上是颇有希望的,需要不断地去完善它。随后,劳丹在其《科学与价值——科学的目的及其在科学争论中的作用》一书中提出的网状模型理论。在网状模型理论中,他通过改变库恩等人提出的一致性意见形成的模式即塔式模型,论证在价值论的层次上(以假定科学家追求相同的目标为基础)科学家如何可能实现意见一致。劳丹通过用网状模型代替塔式模型,提供了一个对科学发展的合理性说明,实现了范式转换的合理性。诚然,劳丹的网状模型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但他所探索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全新模式,极大地推进了科学合理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劳丹的科学合理性理论承袭了历史主义把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相结合的传统,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缺失,体现了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他提出的解题模型和网状模型,超越了以前的科学哲学家们对于科学合理性问题的狭隘性,体现了其理论的独特性。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他的实用主义倾向和理性主义缺陷。全文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介绍了新历史主义学派的背景及主要问题,阐述劳丹关于科学的目的和解决问题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传统、科学革命的主要理论主张;对于劳丹提出的科学合理性的解题模型、网状模型,以及科学进步的合理性等理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对劳丹科学合理性的理论价值及其局限性作了简要评析。本文所做的工作除了对劳丹解题模型、网状模型以及科学进步的合理性等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之外,还将解题模型和网状模型结合起来,深入分析了解题模型和网状模型之间的关系,这是本文的一个新意之点。作者认为,解题模型和网状模型具有统一性,网状模型是解题模型的具体和补充,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只有将解题模型和网状模型结合起来,对于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的分析才更加全面和合理。本文另一个新意之点是对劳丹科学合理性理论的评价,本人认为通过对劳丹的科学问题、研究传统、科学革命、解题模型以及网状模型理论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全面展示劳丹的科学合理性理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可以克服之前理论的诸多不足,凸显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彰显出劳丹理论具有较大的进步性和合理性。
陈阳[10](2011)在《劳丹的科学合理性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之一,劳丹以带有工具主义色彩的解题模式重新阐释了科学合理性问题。他的科学合理性理论是建筑在对逻辑实证主义、波普的证伪主义,对历史主义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研究思路突破并超越了传统的正统和非正统两种观念,试图把价值与目的联系了起来,不仅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且认为科学是一种解题活动。仅而,劳丹探讨了科学理论的合理性问题,提出了着名的"劳丹三角形":科学的进步是科学理论、方法论规则、科学认知目的三者互动的结果。
二、解决问题——劳丹科学进步模式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决问题——劳丹科学进步模式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哲学视域中的why-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来源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解释理论 |
二、逻辑理论 |
三、解题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二章 逻辑理论与why-问题 |
第一节 Why-问题的语形分析 |
第二节 Why-问题的语义分析 |
一、命题理论 |
二、对照理论 |
三、对两种表达形式的评论 |
第三节 Why-问题的语用分析 |
一、Why-问题的提出者与回答者 |
二、Why-问题提出的语境 |
小结 |
第三章 解释理论与why-问题 |
第一节 解释与why-问题的关系 |
一、解释就是对why-问题的回答 |
二、解释未必是对why-问题的回答 |
三、解释与why-问题的关系的重新审查 |
第二节 定律与why-问题的关系 |
一、Why-问题的回答需要定律 |
二、Why-问题的回答不需要定律 |
三、对定律与why-问题关系的重新审查 |
第三节 Why-问题的回答要满足一定的相关性条件 |
一、逻辑相关 |
二、统计相关 |
三、因果相关 |
四、语境相关 |
小结 |
第四章 解题理论与why-问题 |
第一节 劳丹的解题理论与why-问题 |
一、Why-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
二、Why-问题的解答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问题学与why-问题 |
一、什么是问题学 |
二、Why-问题的结构要素 |
三、Why-问题的分类 |
第三节 协调论视域下的why-问题 |
一、什么是协调论 |
二、三个层次的why-问题 |
三、对why-问题的回答 |
四、Why-问题及其回答的统计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科学问题观的实践转向研究 ——以LIGO引力波探测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意识及研究缘起 |
(一)问题意识 |
(二)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科学问题学的研究 |
(二)关于科学观的实践转向研究 |
(三)关于引力波探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表征主义的科学问题观 |
第一节 科学问题的理性重构 |
一、“科学问题观”的内涵 |
二、科学问题的经验基础 |
三、作为客观知识的科学问题 |
第二节 科学问题具有主体性 |
一、在范式的指导下解难题 |
二、科学进步的解题模型 |
第三节 科学问题的社会建构 |
一、在科学文化的变迁中理解科学问题 |
二、科学问题与事实建构 |
三、科学问题的政治蕴含 |
本章小结 表征主义科学问题观的理想预设与破灭 |
第二章 走向实践立场的科学问题观 |
第一节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
一、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三种看法 |
二、科学研究始于对科学问题的机会性实践 |
第二节 科学问题在实践的冲撞中发展 |
一、实验室:研究科学问题的重要场所 |
二、实践舞台上的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 |
第三节 科学问题的研究是实践的动态过程 |
一、在科学问题的研究中拓展解题模型 |
二、解题模型拓展的开放性终结 |
本章小结 实践立场下的科学问题观 |
第三章 LIGO引力波探测问题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在实践立场下考察引力波探测问题 |
一、广义相对论如何预言引力波 |
二、仅作为表象理解的引力波探测问题 |
第二节 LIGO引力波探测问题研究中的实践冲撞 |
一、韦伯对引力波探测问题的机会性实践 |
二、冲撞与共振棒探测器的极限 |
三、冲撞与LIGO实验室的组建及其规训特性 |
本章小结 LIGO解题模型的开放性终结 |
第四章 对科学问题观实践立场的哲学辩护 |
第一节 科学哲学研究:从理论导向到问题导向 |
一、科学哲学研究的问题维度与理论维度 |
二、问题导向与理论导向的对称破缺 |
第二节 超越表征主义科学问题观 |
一、仅作为表象理解的科学与科学问题 |
二、科学问题观的实践立场:打破柯林斯“实验者回归”现象 |
结语:回归实践的科学问题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论劳丹的科学进步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的本质——解决问题 |
二、研究传统理论 |
三、科学进步的合理性 |
四、简评 |
(4)劳丹的科学进化理论对技术进化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验问题与对技术进化的启示 |
二、概念问题与对技术进化的启示 |
三、研究传统与对技术进化的启示 |
四、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
五、结语 |
(5)科学知识经济学:一种基于经济学的自然化科学认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意义和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框架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学知识经济学的概念、工具、哲学渊源和理论特征 |
第一节 科学知识经济学的概念和工具 |
一、科学知识经济学的概念共识和分歧 |
二、科学知识经济学与相关术语的联系和区别 |
三、科学知识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 |
第二节 科学知识经济学的哲学渊源 |
一、科学认识论困境和自然化认识论的发展 |
二、科学哲学-经济学的双行道 |
三、经济学涉入认识论的优势 |
第三节 经济学话语方式和科学知识经济学的理论特征 |
一、科学认识论中经济学话语方式回顾及其与ESK的比较 |
二、科学知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特征 |
第二章 科学知识经济学视野下的科学代理人动机和经济理性 |
第一节 利益表征下的代理人动机与范式 |
一、认识利益和社会认识范式 |
二、非认识利益和泛社会认识范式 |
三、两种范式的比较 |
第二节 科学代理人经济理性的表现 |
一、理性生产者:成本-收益分析 |
二、理性管理者:风险投资、规避和分散 |
第三节 科学代理人经济理性的理解和批判 |
一、认知涉入的工具理性 |
二、理想模型的情境理性 |
三、经济理性与实践理性 |
四、经济理性与实用理性 |
第三章 经济学语境中的科学知识发展模式和有效性 |
第一节 科学发展的均衡模式 |
一、均衡观念和知识样式 |
二、均衡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三、均衡模式的发展:认识劳动分工 |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演化模式 |
一、市场运作中的知识与科学发展 |
二、进化论旨趣下的“看不见的手”解释 |
三、制度论旨趣下的“看不见的手”解释 |
第三节 科学知识有效性的特征 |
一、个体决策构成集体知识 |
二、外在性和多样化 |
三、与相对主义对话 |
四、科学理论的比较优势 |
第四章 科学规则的经济学理解 |
第一节 科学规则的多维阐释 |
一、科学规则的过往阐释 |
二、科学规则的意义扩展 |
第二节 科学规则的存在必要性和存在方式 |
一、科学规则的存在必要性 |
二、科学规则在ESK中的存在方式 |
第三节 科学规则的来源和生成 |
一、科学规则的来源 |
二、科学规则的生成机制 |
第四节 科学规则与个体利益、科学目标 |
一、科学规则与个体利益 |
二、科学规则与科学目标 |
第五章 经济学方法论和自然化认识论引发的问题 |
第一节 科学思想市场与商品市场中的概念问题 |
一、科学思想与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混合产品 |
二、科学交换与市场交换 |
三、认识分工与市场分工 |
第二节 经济学哲学的两个典型问题 |
一、经济模型与现实的关系 |
二、方法论的个体主义问题 |
第三节 描述性和规范性问题 |
一、关于规范性的以往讨论 |
二、规范性与描述性的特征 |
第四节 反身性难题 |
一、反身性的类型及其回应 |
二、反身性的表现和逻辑循环 |
三、从模型世界解释三类反身性 |
结束语 |
一、研究的不足和后续工作的可能开展 |
二、基于反身性的自我反思 |
三、科学家的崇高目标值得坚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6)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综合进化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主题确立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三)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主要内容 |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博物学与实验学研究传统的冲突 |
第一节 作为研究传统的达尔文主义 |
一、达尔文主义是一个科学理论吗? |
二、达尔文主义研究传统的特征 |
第二节 作为研究传统的孟德尔学派 |
一、解孟德尔之谜 |
二、不同质的孟德尔学派 |
第三节 对立研究传统的多层次冲突 |
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冲突 |
二、方法论的冲突 |
三、具体理论的冲突 |
四、对立研究传统交流的鸿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综合进化论的形成:冲突研究传统的协调 |
第一节 综合进化论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一、问题因素 |
二、时代因素 |
三、延迟因素 |
第二节 实验学和博物学研究传统实现协调的历史特殊性 |
一、实验学研究传统的进化 |
二、博物学研究传统的进化 |
三、对立阵营的协调与科学共同体的形成 |
第三节 综合进化论的双重性 |
一、涵义问题的缘起 |
二、综合概念的多元化表征 |
三、双重性质的综合 |
四、综合进化论的两个一般性解释 |
第四节 综合进化论的科学选择与适应性辐射 |
一、科学选择:解题效力的比较 |
二、综合进化论的适应辐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作为研究传统的综合进化论 |
第一节 综合进化论的核心原则 |
一、基本原理与本体论、方法论预设 |
二、何以确定“不可反驳的核心” |
三、选择核心的策略:把握不同研究传统间交流的关键障碍 |
第二节 综合进化论的辅助假说及其修正 |
一、辅助假说 |
二、研究传统的功能 |
第三节 综合进化论的进化结构 |
一、谱系关系 |
二、进化的双重性 |
三、渐进进化模式 |
第四节 综合进化论的问题逻辑结构 |
一、探寻满足结构的渴望之物 |
二、识别结构的方法论选择 |
三、问题议程 |
四、合理的认知态度 |
第五节 综合进化论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激烈论战 |
二、促进进化变化的因素 |
三、进化的两条路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进化论的方法论意蕴 |
第一节 概念方法 |
一、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定律 |
二、生物学定律的特点 |
三、生物学哲学中的概念方法 |
四、一个案例研究:“重组”概念 |
第二节 种群思想 |
一、传统科学哲学中的本质论 |
二、种群思想与反本质论 |
三、种群思想:强调生物个体的独特性 |
四、一个案例研究:生物学物种概念 |
第三节 整体论 |
一、物理主义的还原论 |
二、生物学中的反还原论 |
三、着重于关系的整体论 |
第四节 多元论 |
一、走向多元论的原因 |
二、综合多元主义 |
三、从还原的统一到综合的统一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7)劳丹科学进步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二、劳丹科学进步观的思想来源 |
2.1 亨普尔“科学理论”思想的影响 |
2.2 波普尔“创造与批判”思想的影响 |
2.3 费耶阿本德“理论多元论”思想的影响 |
2.4 库恩“科学革命”思想的影响 |
三、劳丹科学进步观的主要内容 |
3.1 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的区分 |
3.2 研究传统及其理论 |
3.3 科学进步的合理性 |
3.4 塔式模型向网状模型的转变 |
四、劳丹科学进步观与同时代科学进步观的区别 |
4.1 科学进步发展过程的不同 |
4.2 科学进步目标的不同 |
4.3 科学进步模式的不同 |
五、对劳丹科学进步观的审视 |
5.1 劳丹科学进步观的理论意义 |
5.2 劳丹科学进步观的现实意义 |
5.3 劳丹科学进步观的局限性 |
5.4 科学进步观研究的新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论劳丹网状模型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本文的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网状模型理论的背景 |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定位 |
一、 历史主义的基本特征 |
二、 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科学争论的塔式结构模型 |
一、 科学争论及其作用 |
二、 塔式结构模型 |
第二章 网状模型理论的内容 |
第一节 网状模型理论的目的 |
一、 价值的涵义 |
二、 实现价值层面的意见一致 |
第二节 网状模型理论的雏形 |
一、 体制与机制 |
二、 目标评价的机制 |
第三节 网状模型理论的结构 |
一、 三位一体的辩护网络 |
二、 网状模型同塔式模型结构之比较 |
第三章 网状模型理论的运用 |
第一节 对库恩的网状批判 |
一、 库恩的难题 |
二、 解决库恩整体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
第二节 对科学实在论的网状批判 |
一、 科学实在论的基本理论 |
二、 对科学实在论的批判 |
第四章 网状模型理论的前景 |
第一节 对网状模型理论的肯定与批判 |
一、 对网状模型理论的肯定 |
二、 对网状模型理论的批判 |
第二节 对网状模型理论的展望 |
一、 网状模型理论在目前的实际影响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网状模型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论拉里·劳丹的科学合理性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学派对合理性问题的研究及主要问题 |
1.1 合理性的历史渊源 |
1.2 科学合理性的演变及科学合理性讨论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拉里·劳丹的合理性思想的理论主张 |
2.1 拉里·劳丹简介 |
2.2 科学的目的和解决问题 |
2.3 科学研究传统 |
2.3.1 什么是科学研究传统 |
2.3.2 研究传统和理论的关系 |
2.3.3 研究传统的进化 |
2.4 科学革命 |
第三章 拉里·劳丹科学合理性的主要观点 |
3.1 解题模型 |
3.2 科学进步的合理性 |
3.3 科学合理性的网状模型 |
第四章 拉里·劳丹的科学合理性评析 |
4.1 从解决问题看科学进步的合理性 |
4.2 理论、方法和目的的结合理解科学合理性 |
4.3 结合解题模式和网状模式分析科学合理性 |
4.4 劳丹科学合理性的局限性 |
4.4.1 劳丹的实用主义倾向 |
4.4.2 劳丹的理性主义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劳丹的科学合理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合理性的历史背景 |
2. 劳丹的科学合理性 |
3. 结论 |
四、解决问题——劳丹科学进步模式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哲学视域中的why-问题研究[D]. 朱允东. 华侨大学, 2020(12)
- [2]科学问题观的实践转向研究 ——以LIGO引力波探测问题为例[D]. 时宏刚. 东南大学, 2020
- [3]论劳丹的科学进步观[J]. 刘妮妮. 现代交际, 2019(12)
- [4]劳丹的科学进化理论对技术进化研究的启示[J]. 张建鑫. 西部学刊, 2018(01)
- [5]科学知识经济学:一种基于经济学的自然化科学认识论[D]. 王一雪. 厦门大学, 2017(01)
- [6]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综合进化论研究[D]. 王发友. 东南大学, 2016(02)
- [7]劳丹科学进步观研究[D]. 杨逸潇. 广西大学, 2013(03)
- [8]论劳丹网状模型理论[D]. 杨小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9]论拉里·劳丹的科学合理性理论[D]. 周迁. 西南大学, 2012(08)
- [10]劳丹的科学合理性探究[J]. 陈阳. 文学界(理论版),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