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体会

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体会

一、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胡冠宇[1](2021)在《“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治神调形”中医理论,探讨头针疗法通过对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和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促进对缺血性PSS大鼠受损脑组织细胞修复和细胞保护作用,进而改善缺血性PSS症状的生物学机制。方法:1.实验一:缺血性PSS大鼠模型的确立和验证采用文献检索和文献计量学统计的方式,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以及Pubmed等主要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中风后肢体痉挛及相关疾病研究的动物实验中造模方法出现的频数,并根据实验中头针干预条件的情况确定恰当的缺血性PSS模型的造模方法。将60只Sprague 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20只。对模型组大鼠进行已确立的造模方案造模。造模后于1d、3d、7d、14d记录各组大鼠的死亡只数、痉挛发生只数、改良Ashworth(MAS)评分。2.实验二:缺血性PSS动物研究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将12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实验组100只,对实验组大鼠进行PSS模型建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平均分到模型组、头针A组(200r/min,3min)、头针B组(200r/min,1min)、头针C组(100r/min,3min)、头针D组(100r/min,1min),给予相应的治疗7天,并于第7d观察记录Zea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3.实验三: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以缺血性PSS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20只,实验组40只。对实验组大鼠进行缺血性PSS模型建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到模型组和头针组,给予相应的治疗7天,并每2日观察记录Zea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等动物行为学数据。4.实验四: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恢复的影响7d后对大鼠脑皮质组织进行取材,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的方法观察缺血性PSS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变化,采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缺血损伤病变部位的病理改变及神经元细胞和尼氏小体的变化,采用FITC-葡聚糖脑血管灌注的方法观察脑组织血管状态变化。5.实验五: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对缺血性PSS大鼠损伤的脑皮质运动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PCR检测脑皮质中的BDNF、TrkB、CREB、p-CREB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6.实验六: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对缺血性PSS大鼠损伤的脑皮质运动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PCR检测脑皮质中的PI3K、Akt、p-Akt、GSK-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1.实验一:缺血性PSS大鼠模型验证文献检索结果显示,相关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发表数量为25例,其中中文18篇、英文7篇。所出现的造模方法主要包括:线栓法MCAO(包括再灌注)、线栓MCAO+内囊注射NMDA法、光栓法三种。其中线栓法MCAO在卒中后肢体痉挛动物研究中应用概率最大(60%),其次为线栓MCAO+内囊注射NMDA法(32%),最后为光栓法(8%)。并且考虑后两者均会造成颅损,因此初步确定线栓法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为造模方法。对模型组大鼠进行线栓法MCAO造模,造模后,模型组存活15只,造模过程中死亡5只。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大鼠14d内均无死亡、痉挛状态出现,且MAS评级为0级。与空白对照组,1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1例,痉挛状态出现3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3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3例,痉挛状态出现8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7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4例,痉挛状态出现10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14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7例,痉挛状态出现6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因此线栓法MCAO可以作为本研究中的动物造模方法。2.实验二:缺血性PSS动物研究中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头针干预7d时,头针B组相较头针A、C、D组Zealonga评分与改良Ashworth评分均有显着性降低(P<0.05),与1d组相比,头针B组7d后Zealonga评分与改良Ashworth评分显着性(P>0.05)。因此最终选择200r/min,1min为头针的行针方案。3.实验三: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Zealonga评分上升,平衡木行走评分下降,说明运动神经功能下降,改良Ashworth评分上升,说明肢体痉挛程度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Zealonga评分下降,平衡木行走评分上升,说明经头针治疗后运动神经功能提升,改良Ashworth评分下降,说明肢体痉挛程度减小(P<0.05)。4.实验四: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对比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性PSS模型大鼠脑组织缺血性梗死灶占比显着性增高(P<0.05),有明显液化性坏死区域,细胞数量减少,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不规整。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缺血性PSS模型大鼠脑组织缺血性梗死灶占比显着性减小(P<0.05),无明显病理改变,细胞数量增多,神经元数量及形态正常。5.实验五: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模型组相较假手术组大鼠患侧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下降(P<0.05),BDNF、TrkB、CREB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及BDNF、TrkB、CREB相关mRNA的表达上升(P<0.05)。6.实验六: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模型组相较于假手术组大鼠患侧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PI3K、Akt、p-Akt、p-GSK-3β表达降低(P<0.05),GSK-3β表达增高(P<0.05),PI3K、Akt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PI3K、Akt、p-Akt、p-GSK-3β表达升高(P<0.05),GSK-3β表达降低(P<0.05),PI3K、Akt mRNA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脑组织中神经、血管等组织细胞的修复与保护作用,促进损伤的神经与血管网络的改善,进而改善缺血性PSS大鼠的痉挛状态,起到所提出中医康复理论中的‘治神调形’作用”的科学假说,从动物行为学观察、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说明了头针具有改善PSS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肌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的效用,证明了头针疗法通过调节头部治疗区具有“调形”的治疗作用。2.从组织学层面说明了头针能有效减小缺血性PSS模型大鼠缺血梗死灶的体积,改善脑组织病理状态,促进上运动神经元细胞形态和数量上的恢复,以及脑血管状态的恢复。结合行为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头针能通过对病机中提出的“脑损”的治疗,能起到“调形”,也就是促进行为学改善的功效。3.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证明了头针能有效提高BDNF、TrkB、CREB等蛋白的表达,上调BDNF/TrkB/CREB信号通路,从而促进BNDF自分泌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BDNF对脑组织细胞的修复作用和细胞保护作用,结合行为学和病理组织学的结论,头针对这一信号通路的影响证明了头针“治神”能改善“髓虚”,进而起到“调形”的功效。4.证明了头针能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并可能通过激活该信号通路促进GSK-3β的磷酸化,抑制GSK-3β的促凋亡作用,从而对脑组织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头针可能通过上调BDNF与TrkB的表达,进一步激活的下游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起到了对“脑损”组织的治疗作用,即“治神”,进而促进了行为学的恢复,即“调形”,从这一角度阐释了“治神”与“调形”的关系。

张凤娇[2](2020)在《基于FBS模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根据近几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报告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目前死亡率居首位的疾病。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群中,有75%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终身残疾,这对康复医疗设备的研究和发展,康复医疗体系的完善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调查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是早期康复阶段的患侧肢体缺乏活动锻炼,进而导致神经系统损坏,肌肉痉挛、萎缩,关节活动僵硬,甚至瘫痪的情况。大量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对其身体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理论得知,肢体不断的重复训练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映射区域发生改变,从而促进大脑的可塑性改变。因此,本文通过引入FBS理论设计模型,提出一种运用FBS设计模型的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康复锻炼的康复椅设备,探讨从用户需求入手到运用模型进行设计的完整流程。本文运用FBS设计模型对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需求分析,总结分析用户需求因素,确立用户的层次需求因素。将用户需求进行参考价值和可行性分析,转化为设计过程中的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功能需求,以此运用用户体验地图的方式探寻用户的预期行为。结合文献分析和研究,以预期行为为参考,再次寻找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点以及用户的痛点,推导产品的结构组成。从而形成以需求为基础,以FBS理论设计模型为指导的设计方法,完成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设计实践部分。本研究拓宽了FBS设计理论模型的应用领域,完善了FBS理论模型的设计方法,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研究提供借鉴,为康复医疗产品的设计提供新的设计策略和思路。康复产品的设计研究解决了传统康复方式的弊端,为用户和家庭带来康复的希望,为医护人员分担工作压力,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前进动力。

周月[3](2020)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康复护理的临床实践中,验证此理论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合理性;探索在具身认知视角下,应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比较传统镜像疗法与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以期达到提高传统镜像疗法效果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招募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改良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镜像疗法组),两组均为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遵循基础治疗及护理方案,包括成立改良镜像疗法和传统镜像疗法康复护理小组、康复护理前评估、确定康复护理目标、参照权威指南以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基础治疗和护理。在施行此方案的基础上,试验组运用改良镜像疗法,对照组应用传统镜像疗法。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Extremity section,FMA-UE)、Brunnstrom分期评定、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的评定,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对比传统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性。结果1.基线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相关合并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婚姻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梗死区域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无统计差异性(P(29)0.05)。2.干预后组内比较结果:两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传统镜像疗法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均能安全有效地促进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加快病人上肢Brunnstrom分期运动康复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2.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整体康复方面的干预效果均显着优于传统镜像疗法。3.以具身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及动态性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依据,改进传统镜像疗法的缺陷,取得了显着的临床效果,从而证明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性、科学性。

王亚萍,王群,赵欣[4](2018)在《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神经系统疾病术后偏瘫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另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5例神经系统疾病术后偏瘫患者设置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FMA、FI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系统疾病术后偏瘫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最大限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促使患者早日重回社会。

程萌[5](2021)在《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康复手段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脑瘫合并癫痫患儿脑瘫和癫痫的发作类型、头部影像学及脑电图相关资料的差异,阐明其脑瘫合并癫痫的临床特征;探究运动疗法、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对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康复的影响,阐明其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上脑瘫合并癫痫患者康复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瘫合并癫痫患儿96例和脑瘫不伴癫痫患儿6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包括脑瘫和癫痫发作类型、头部影像学及脑电图等临床相关资料的差异性;另外将96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联合伪刺激线圈的经颅磁刺激,观察组实施运动疗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收集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分(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独立自主能力等相关指标,采用SPSS软件(version23.0)进行分析。结果:1.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1)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脑瘫类型的比较结果显示,65例脑瘫不伴癫痫患者中混合型脑瘫4例(6.15%)、不随意型脑瘫8例(12.3%)、共济失调型脑瘫3例(4.61%)、痉挛型偏瘫8例(12.3%)、痉挛型双瘫27例(41.5%)、痉挛型四肢瘫15例(23.0%),而在96例脑瘫合并癫痫患者中混合型脑瘫3例(3.12%)、不随意型脑瘫10例(10.4%)、共济失调型脑瘫3例(3.12%)、痉挛型偏瘫27例(28.1%)、痉挛型双瘫11例(11.5%)、痉挛型四肢瘫42例(43.7%),两组患儿在痉挛性偏瘫(X2=1.112,P=0.023)、双瘫(X2=1.973,P<0.001)以及四肢瘫(X2=3.446,P<0.001)等类型中占比具有统计学差异。(2)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癫痫的发作类型研究结果显示,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癫痫的发作类型中强直-阵挛型发作43例(44.7%)、强直发作83例(8.33%)、阵挛发作6例(6.25%)、局灶性发作22例(22.9%)、肌阵挛发作8例(8.33%)、失张力发作2例(2.08%)、West综合征7例(7.29%)、失神发作2例(2.08%)。(3)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的头颅影像学改变情况比较与脑瘫不合并癫痫组相比,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头颅影像学中丘脑或基底节损伤(X2=2.197,P=0.028)、灰质或灰白质损伤(X2=1.337,P=0.035)和感染或发育异常(X2=1.037,P<0.001)的异常率明显高于脑瘫不伴癫痫组,而脑白质损伤(X2=1.554,P<0.001)明显低于脑瘫不伴癫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脑电图特点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脑瘫合并癫痫组脑电图出现局限性痫样放电(52.1%)和全面性痫样放电(31.3%)明显占比较高,与脑瘫不伴癫痫组相比,脑瘫合并癫痫组患儿脑电图全面性痫性放电(X2=3.115,P<0.001)和局灶性痫性放电(X2=2.006,P<0.001)发生率明显高于脑瘫不伴癫痫组,而非特异性异常(X2=1.553,P=0.015)和未见异常(X2=2.152,P<0.001)明显低于脑瘫不伴癫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分组康复治疗的结果(1)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显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精细运动功能运动评分的比较研究两组患者精细运动功能运动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和抓握能力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儿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和抓握能力评分均显着增加,且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降低有效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95.8%)患者在治疗后肌张力降低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7,P=0.039)(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的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评分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发育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儿发育商评分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着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瘫患者中以痉挛型四肢瘫最易发生癫痫;2.头颅影像学异常和脑电图资料对于在脑瘫患者中早期诊断癫痫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3.对于脑瘫合并癫痫患儿,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以及肌张力等运动功能障碍,但其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应用则效果更优,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刘传淮[6](2021)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采用超声观察偏瘫患者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及其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偏瘫患者腹肌募集能力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1)招募中风后左侧偏瘫患者30例、右侧3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超声测量两侧Tra、IO、EO在收缩过程的厚度变化以量化肌肉募集能力,对比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2)选取96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评价双侧Tra、IO、EO的募集能力,采用PASS、BBS、ADL量表评估姿势控制、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3)将96例脑卒中随机为对照组、浅剌组、深刺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浅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IO肌腹;深刺组则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Tra肌腹。以腹肌募集能力与PASS、BBS、FAC评分为评价指标,在治疗前、3周后进行评价,三部分实验均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静息状态下偏瘫患者的患侧EO比健侧明显较厚(P<0.05),对照组双侧Tra比偏瘫患者明显较薄(P<0.05);在运动过程中对照组两侧Tra、IO及EO的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偏瘫患者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均有显着差异(P<0.05)。(2)PASS、BBS及ADL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PASS量表中的姿势维持评分与健、患两侧的Tra与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姿势变换评分与完成ADIM时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与完成AC时健、患侧的Tra和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3)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完成AC时深刺组健患两侧和浅刺组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健患两侧Tra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患侧Tra收缩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和AC时患侧的I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浅刺组两侧I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I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EO的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P<0.05),完成AC时三组健侧的E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深刺组、浅刺组两侧E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完成ADIM时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EO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成AC时深刺组患侧E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例的PASS、BBS、FAC评分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组病例在治疗后PASS、BBS、ADL评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三组PASS量表中两部分得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刺组在治疗后姿势维持得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深刺组、浅刺组在治疗后姿势变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健康人群两侧的腹部肌肉运动时总体变化趋势都是增厚(收缩比例>1),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完成收缩动作时,健、患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有着明显差异,健侧与正常人收缩比例相似,但患侧明显较差,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逆收缩(收缩比例<1)。(2)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受嗜烟史、嗜酒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心血管病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因素影响;卒中患者患侧腹部肌群收缩比例受嗜烟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等因素影响。PASS、BBS、ADL量表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患侧Tra、IO收缩比例越高,EO的代偿性收缩越低,量表得分越高。(3)深刺带脉穴能有效提高卒中偏瘫患者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Tra、IO、EO的厚度与收缩比例趋于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静态和动态稳定)、平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浅刺带脉穴能提高患者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的IO、EO的收缩收缩比例相对平衡,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动态平衡能力。

习书晗[7](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林曦[8](2021)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外科最为凶险的急症,夹层形成的主动脉壁撕裂可发生主动脉破裂,导致患者急性死亡,还可造成主动脉分支供血的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夹层内膜剥离还能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未接受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24小时内病死率为33%,此后每延长一小时死亡率增加1%,70%以上患者在1周内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主动脉破裂、急性心包填塞、重要脏器灌注不良及心衰等。灌注不良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主动脉夹层并发症,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形成真、假腔,假腔压迫真腔以及撕裂的内膜片堵塞主动脉分支血管导致末梢器官缺血,进而引发器官功能障碍。灌注不良可发生于所有主动脉分支供血的脏器,包括大脑、冠状动脉、腹部内脏、肾脏、四肢甚至脊髓等,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缺血坏死、昏迷、肢体缺血坏死、截瘫等。灌注不良综合征越严重,患者病死率越高,据报道较无灌注不良综合征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死率高1030倍。手术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式,包括升主动脉置换术、Bentall术、全弓置换术、介入支架植入术、介入内膜开窗术等。随着孙氏手术的推广,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已成为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目前关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报道和研究众多,但对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伴有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关注较少;对伴有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高死亡率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探究和治疗进展。对这一患者群体如何最大程度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重视和深入研究。本研究以改进治疗策略、提高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手术预后为切入点,重点从手术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手术方式、手术技术、手术时机等方面进行临床研究,以单中心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临床数据,分析手术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开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探索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最佳治疗策略。第一部分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南部战区总医院连续手术的299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将患者按是否术后死亡分为死亡组(61例)和存活组(238例),详细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资料并进行对比,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结果(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所得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进行判断。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情况比较中:性别、年龄、低氧血症、肌酐水平、动脉血乳酸值、灌注不良综合征、冠脉灌注不良、肾脏灌注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两组术中情况比较中:全弓置换手术、孙氏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停循环脑灌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中: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脓毒症、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年龄≥50岁(OR:13.259,95%CI:1.75999.943,P=0.027)、术前伴灌注不良综合征(OR:4.24,95%CI:1.26214.251,P=0.005)、全弓置换手术方式(孙氏手术)(OR:44.638,95%CI:4.093486.794,P=0.0030)、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OR:21.887,95%CI:1.637292.607.000,P=0.0020)是患者术后死亡独立危险因素。5.ROC曲线显示,联合预测概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949,95%CI:0.9140.985,且各独立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均>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测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51.5%,说明研究得出的危险因素对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死亡有意义,且诊断效能大。结论:1.年龄≥50岁、术前伴灌注不良综合征、全弓置换手术方式(孙氏手术)、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致死性急症,病情进展快,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对心脏外科医生挑战很大。本研究中,尽管随着手术技术、治疗策略不断改进,手术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仍然在10%以上。3.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多因素分析术后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风险的理解和判断,为制定更佳的手术治疗策略提供参考。第二部分综合优化治疗策略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行全弓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目的: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行全弓置换术中,采用优化动脉灌注策略以及相关综合手术技术,与传统孙氏手术方式比较,观察其安全性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51例诊断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应用综合优化治疗策略完成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纳入综合优化组,其中男4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43±13.39岁。以前期科室采用传统孙氏手术行全弓置换术的4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为传统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50.66±12.05岁。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数据。综合优化治疗策略包括:(1)“一拖四”的体外循环动脉灌注方法,实现中低温选择性不间断双侧顺行脑灌注+上下半身同时灌注;(2)心肌保护技术;(3)球囊阻断降主动脉血流技术;(4)主动脉根部重建优化技术;(5)血液保护技术等。结果:1.综合优化组和传统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症状和化验指标,如高血压病、马凡氏综合征、动脉血氧分压、血肌酐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基本一致(P均>0.05)。2.综合优化组和传统对照组手术数据比较显示,综合优化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停循环脑灌注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对照组[(223.64.90±65.13)min vs(266.77±87.04)min,P=0.010;(114.48±27.28)min vs(138.20±39.89)min,P=0.001;(8.28±3.81)min vs(50.53±23.60)min,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优化组的术中最低鼻咽温度要明显高于传统对照组[(27.10±1.18)℃vs(23.6±3.3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综合优化组的术后清醒时间较传统对照组早[(4.50±1.35)min vs(5.27±1.15)min,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优化组的输血量明显少于传统对照[(13.25±9.06)U vs(16.95±7.53)U,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时间和有创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综合优化组的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对照组(13.7%vs 27.5%,P=0.1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统计,综合优化组术后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发生率较传统对照组明显降低(21.6%vs 42.5%,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优化组术后谵妄、昏迷、低心排综合征、肢体缺血发生率较传统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优化组术后偏瘫、脓毒症、二次开胸发生率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患者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将所有患者围术期参数纳入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2个以上脏器灌注不良、体外循环时间≥240min、主动脉阻闭时间≥120min、急诊手术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经ROC曲线检测,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术后死亡有意义,且诊断效能大。结论:1.综合优化治疗策略采用“一拖四”的动脉灌注方法,可同时行上下半身灌注以及双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实现术中全身脏器的持续灌注,提供了更好的脏器保护。2.综合优化治疗策略降低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围术期临床用血量少,多数患者的器官灌注不良得到纠正,患者术后清醒快,神经系统、肾脏和肢体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了手术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3.综合优化治疗策略具有通过抑制手术死亡危险因素降低手术死亡率的潜力,适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手术。4.2个以上脏器灌注不良、体外循环时间≥240min、主动脉阻闭时间≥120min、急诊手术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手术时机选择研究目的:A型主动脉夹层在发病急性期会出现主动脉壁组织水肿、全身炎性介质释放、脏器灌注不良,导致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关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手术时机,国内、外相关研究仍存在争议。本研究以单中心临床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索急诊手术对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手术预后的影响,为制定精准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6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接受主动脉开放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入院2小时以内接受手术,且距离发病≤48小时的病例纳入急诊手术组,共36例;其余病例纳入非急诊手术组,共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积极的术前治疗措施,包括立即迁入监护室、持续动脉血压监测、常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处理、静脉持续泵注肌松、镇痛、镇静药物,使患者充分镇痛、镇静,维持血压、心率平稳,预防主动脉破裂发生。两组患者均在孙氏手术基础上,应用综合优化治疗策略行升主动脉置换(或Bentall术)+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术。非急诊手术组有部分病例首先行“股-股动脉转流术”。结果:1.两组术前均无主动脉破裂病例。非急诊手术组中,2例昏迷患者、2例肠系膜灌注不良患者因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例下肢缺血患者首先行“股-股动脉转流术”,1例术后下肢缺血无改善,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最后总共19例患者接受了全弓置换手术,平均术前等待时间为35.86±33.96 h。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两组患者手术数据比较显示,急诊手术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长于非急诊手术组[(242.32±54.53)min vs(225.52±78.45)min,P=0.368;(124.56±26.96)min vs(111.73±28.33)min,P=0.0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停循环脑灌注时间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2±3.34)min vs(8.24±4.19)min,P=0.940]。急诊手术组术中输血量高于非急诊手术组[(12.28±6.42)U vs(9.02±4.32)U,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显示急诊手术组与非急诊手术组在手术数据方面,除了术中用血明显增多外,其余数据无明显差异。3.急诊手术组的术后清醒时间、ICU时间较非急诊手术组略延长,有创通气时间略缩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并发症方面,急诊手术组的昏迷、偏瘫、脓毒症、低心排综合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肢体缺血、二次开胸发生率均高于非急诊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诊手术组手术死亡率高于非急诊手术组(13.9%vs 10.5%,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急诊手术组有5例术前自动出院病例,可以判断结局为死亡,按病死率统计,急诊手术组明显低于非急诊手术组(13.9%vs 29.2%,P=0.193)。4.观察两组患者灌注不良脏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观察终点为患者死亡或出院。结果显示,急诊手术组总的脏器灌注恢复率为72.2%,非急诊手术组为58.3%(包含了未手术病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急诊手术组中,脑灌注不良恢复率最低(25.0%),其次为肠系膜灌注不良(66.7%),冠脉和肾脏灌注不良恢复率较高,均在80%以上。而非急诊手术组不但总的脏器灌注恢复率较低,各个脏器灌注恢复率几乎都低于急诊手术组,两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随访结果:通过门诊及网络平台随访41例,失访7例,随访时间372个月,平均31.3±11.5个月。两组患者均无随访死亡病例,无二次手术病例,灌注不良脏器功能均基本恢复。随访患者每半年至1年复查一次心脏超声及主动脉CTA,CTA显示所有患者降主动脉支架远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夹层残留,但无需二次手术干预,23例患者胸腹段主动脉夹层假腔较术前变小。结论:1.急诊行主动脉开放修复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早期效果好,脏器灌注不良恢复率高,并不明显增加手术死亡率,而且能降低患者病死率。在无复合手术室的心脏中心,急诊手术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2.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入院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处理,予以充分镇痛、镇静,可有效避免术前主动脉夹层破裂发生。3.急诊行主动脉开放修复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冠脉、肾脏和四肢灌注恢复率,而脑和肠系膜灌注恢复不佳。

耿花蕾[9](2021)在《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围绕大脑双侧性调控和协同的问题,以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为主要研究位点,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T1、DTI)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结合患者临床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采用多模态分析方法,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以及功能连接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多角度、多层次表达脑卒中损伤后及功能恢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调控问题,以及针刺阳陵泉真穴或假穴时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脑功能响应特征。研究方法:本试验纳入脑梗死发病2个月以内的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左侧或右侧偏瘫)的患者66例次,损伤以单侧主要运动通路上的基底节区和(或)放射冠为主。以简化的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完成临床疾病背景相关信息的采集。同时纳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66例次。所有受试者入组接受1次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纵向弛豫(T1)、针刺态扫描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扫描。中风偏瘫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组接受真穴刺激和假穴刺激的例次比例分别是2:1,所有受试者在磁共振扫描后均接受针感量表评价。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各向异性分数(FA)、功能连接度(FC),描述大脑结构及功能的各项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内差异,Spearman检验,验证FMA、病程和针感等级与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FC值的相关性。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在图像预处理阶段,进行了图像的左右翻转及平均,即以下所有图像结果右侧均表示患侧。1 一般资料及临床信息的结果4组受试者(患者真/假穴组、健康人真/假穴组)的年龄、性别经检验,各组间P值均>0.05,各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2组中风偏瘫患者的FMA值P=0.47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磁共振影像学结果2.1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分析中风偏瘫患者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与健康人的差异将所有中风偏瘫受试者与健康受试者的结构像磁共振数据进行VBM分析,结果显示中风偏瘫受试者与健康人相比,GVM在丘脑(右)、尾状核(右)和侧脑室(右)显着降低。2.2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分析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中风偏瘫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FA值差异显着的脑区应用TBSS,将所有中风偏瘫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的DTI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观察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结果显示,和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受试者的FA值明显降低的脑区有: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右侧皮质脊髓束,右侧大脑脚、右侧内囊前脚、右侧内囊后脚、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双侧放射状前冠、双侧上放射冠、右侧后放射冠、右侧丘脑后放射冠(包括视辐射)、右侧外囊、右侧上纵束、右侧额枕上束和右侧绒毡层(P值均<0.001)。2.3针刺阳陵泉真穴/假穴对不同组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功能连接度(FC)的影响患者中风后,和健康人相比,静息态时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FC值减低的相关脑区包括:M1(左,L)-M1(右,R)、M1(L)-PMC(R)、M1(R)-SMA(L)、M1(R)-SMA(R)、M1(R)-PMC(R)。针刺健康人阳陵泉真穴(健康真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SMA、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针刺中风偏瘫患者阳陵泉真穴(偏瘫真穴组)时,受试者 M1(R)-M1(L)、SMA(R)-M1(L)、SMA(L)-Ml(R)、SMA(R)-M1(R)、SMA(L)-PMC(R)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在接受阳陵泉真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真穴组的右侧M1-SMA,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真穴组降低,但P=0.05,差异并不显着。针刺健康人阳陵泉假穴(健康假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针刺中风偏瘫患者阳陵泉假穴(偏瘫假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SMA、右侧SMA-PMC之间的FC值对于静息态时增加;在接受阳陵泉假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假穴组的右侧M1-SMA、右侧SMA-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假穴组降低。在健康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健康真穴组的双侧半球的M1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假穴组升高;在中风偏瘫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真穴组的双侧半球间的M1、SMA及左侧SMA-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偏瘫假穴组升高。3临床量表结果与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FC值的相关性中风偏瘫受试者静息态双侧M1的FC值与FMA值显着正相关。中风偏瘫受试者静息态右侧M1-SMA的FC值与病程显着正相关。针感级别与运动皮层连接组FC值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意义:中风偏瘫后,患者的灰质体积萎缩主要出现在病灶侧。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后大脑的结构出现双侧性变化,即损伤出现在患侧的同时,也会出现在健侧大脑的相应区域,其中枢神经机制可能是非病灶的胼胝体纤维受损;患侧除了运动相关脑白质纤维结构受损,非运动相关的脑白质纤维同样会受到影响。单侧运动通路受损后,患者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功能连接出现双侧性变化。单侧运动通路受损,可造成患侧运动功能连接组的功能连接降低,同时继发双侧大脑半球间,即患侧和健侧功能连接度的降低,其中以患侧M1区与其余各个脑区的功能连接降低为主。针刺对中风后偏瘫康复的促进通过对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双侧性和整体性调控实现。针刺单侧阳陵泉真穴能够促进患者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相关位点的患侧半球内及双侧半球间的功能连接;针刺穴位可激活因卒中而减少的脑区功能连接,使受损的FC接近于健康人的状态;针刺受试者的穴位和非穴位,大脑中枢的响应在运动相关脑区有显着差别。在刺激患侧阳陵泉真穴时,能够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双侧性重塑及功能恢复。

朱晓萍[10](2021)在《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基于行动地当前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问题日趋凸显,而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性照护方案尚不完善的现状,运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方案评价等五个阶段,从多角度探索行动地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修正和优化,探讨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为规范脑卒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框架,按照行动研究“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以两轮行动循环的方式,优化并修订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一阶段,诊断阶段:通过临床实践现状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照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疾病照护需求。第二阶段,计划阶段: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三阶段,行动阶段:研究者选择脑卒中中心及神经内科实施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方法收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者以及行动小组的反思、讨论共同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修订;第四阶段,评价阶段: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12月实施修订后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与2017年11月~12月未实施该个案管理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前后对比,通过对患者层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出院满意度等)、照顾者层面(照顾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医护层面(医师、护士、社区护士满意度、对个案管理模式的认知与接受度)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层面(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相关数据的前后对比,采用描述性统计、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干预前后1、3、6个月数据的差异性,评价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对患者、照顾者、医护以及医疗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并为第二轮行动循环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五阶段,反思阶段,回顾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行动小组成员、个案管理师及参与本阶段研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从患者、家庭照顾者、医护实践者、护理专业及卫生资源利用层面反思行动研究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轮行动循环则根据第一轮行动循环的研究结果进行第二轮的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研究结果】1、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临床现状调研发现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存在较高照顾需求,包括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需求、连续性照护管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医院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管理目前仅局限于院外随访阶段,阻滞因素多而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性照护管理认知欠缺,医院社区的联动、引导是重要解决途径。文献回顾发现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欠佳、早期康复训练缺乏规范性、家庭照护者照护压力较大、院外连续性照护存在脱节现象、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等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个案管理模式中关键要素与环节质量把控有待提升;基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以及行动小组头脑风暴,依据指导照护模式,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通过初步实施以及评价阶段不断优化方案,最终形成由专职个案管理师主导、兼职个案管理师辅助,包含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等多重角色的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包括评估、监测、支持、提供教育、自我管理、沟通与协调的从入院到出院,再到社区、家庭等全程疾病照护管理流程。脑卒中个案管理实施后,在患者层面,显着改善患者疾病照护结局,患者的疾病康复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等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照顾者层面,显着提高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干预组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远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亦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其生活质量测评指标总体健康状况(GHQ-28)亦显着改善,干预组GHQ-28各维度以及总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除严重抑郁维度外亦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护层面,干预组医院医护对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及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方面,干预组患者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之处,如患者渴望上门医疗服务、纸质版宣教材料略显不足、护士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以及社区参与管理不足等维度进行优化和整改,形成最终版的脑卒中个案管理模式,着重于卒中宣教材料《脑卒中防治ABC》制定、增加社区上门服务、增加Hcy疾病指标收集、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及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等方面的修订。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相比,社区参与力度提高,社区医生、护士对个案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认知程度及接受程度皆显着提升(p<0.05)。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给患者及照顾者带来便捷,使其从中体验到更多关怀和照顾,个案管理护士专科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亦大幅提升。【研究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及其照顾者对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连续性照护管理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持续需求;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是以个案管理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多学科照护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连续性的疾病照护和管理,使患者及其照顾者及时获取疾病诊疗及照护信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疾病康复过程及结局,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在照顾者层面提高其照顾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亦起到积极作用;在医疗卫生系统层面可有效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卫生服务模式;在护理专业层面使护士深刻感受到自身责任感和价值感、促进其专业学习和提升,最终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拓展脑卒中护理服务范围,使连续性护理服务有效延伸,为脑卒中患者持续、动态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提供可靠专业支持和照护,丰富临床护理实践范畴。

二、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中风后肢体痉挛临床研究进展
        1 PSS的流行病学研究
        2 中风的主要致病因素
        3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评价现状
        4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康复治疗现状
    文献综述二 头针疗法的源流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头针理论的中医内涵
        2 头针的主要流派
        3 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的建立
        4 头针在PSS治疗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缺血性PSS大鼠模型的确立和验证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缺血性PSS动物研究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三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四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恢复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五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六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基于FBS模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心脑血管疾病现状
        1.1.2 心脑血管疾病病理和临床表现
        1.1.3 心脑血管疾病康复研究
    1.2 研究现状
        1.2.1 康复产品研究现状
        1.2.2 FBS模型研究现状
        1.2.3 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分析研究
    2.1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生理特征
        2.1.1 基本生命体征特点
        2.1.2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功能障碍
    2.2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心理特征
    2.3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行为特征
        2.3.1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上肢结构特征
        2.3.2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下肢结构特征
        2.3.3 运动康复疗法
    2.4 康复椅的使用环境研究
    2.5 用户需求研究总结
        2.5.1 用户人群定位
        2.5.2 用户需求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设计的理论基础
    3.1 概念设计
    3.2 FBS模型概述
    3.3 FBS模型的设计流程
    3.4 FBS模型理论的优缺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建基于用户需求因素的FBS设计体系
    4.1 用户需求因素的模型建立
        4.1.1 层次分析法与用户需求
        4.1.2 用户需求层次排列
    4.2 康复椅FBS设计
        4.2.1 康复椅的功能确定
        4.2.2 用户预期行为分析
        4.2.3 康复椅的结构选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康复椅的设计实践
    5.1 设计目标
    5.2 设计点分析
    5.3 方案研究
        5.3.1 方案初想
        5.3.2 方案完善
    5.4 三维模型构建
        5.4.1 人机工学尺寸分析
        5.4.2 三维模型建立
    5.5 设计说明
        5.5.1 康复椅简介
        5.5.2 康复椅使用说明
    5.6 方案评价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
        (一)水疗法
        (二)音乐疗法
        (三)运动想象疗法
        (四)强制性运动疗法
        (五)功能性电刺激
        (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七)经颅磁刺激
        (八)虚拟现实技术及上肢康复机器人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一)镜像疗法概述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国内外趋势
    三、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概述
        (一)具身认知的起源
        (二)具身认知的概念
        (三)具身认知的内涵及优势
        (四)具身认知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
        (五)具身认知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六)具身认知的四大理论特征
        (七)文献总结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病例剔除、脱落和终止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样本量估算
        (三)病例分组
        (四)技术路线
        (五)干预方案
        (六)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七)资料收集
        (八)不良事件处理、记录和报告
        (九)质量控制
        (十)科研伦理
        (十一)统计分析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一)纳入研究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二)两组患者干预前四项康复指标的基线水平
    二、两组干预后疗效性指标的评价结果
        (一)两组病人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FMA-UE的比较情况
        (二)两组患者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MBI的效果比较
        (三)两组患者干预后SS-QOL评分组内和组间效果比较
        (四)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runnstrom分级组内、组间比较情况
        (五)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一、研究讨论
        (一)脑梗死疾病的研究概述
        (二)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概述
        (三)具身认知理论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四)针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二、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3 讨论

(5)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康复手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诊断分型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4 康复治疗手段
    5 观察指标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
        1.1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脑瘫类型的比较
        1.2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癫痫的发作类型
        1.3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头颅影像学改变情况比较
        1.4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脑电图特点的比较
    2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分组康复治疗的结果
        2.1 两组康复治疗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精细运动功能运动评分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降低有效率的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的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比较
讨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脑瘫相关研究进展与现况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写词表
致谢
附录

(6)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两侧腹部核心肌群收缩对称性的研究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脑卒中偏瘫患者
        2.2 健康对照组
        2.3 脑卒中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3.1 纳入标准(偏瘫患者)
        3.2 纳入标准(对照组)
        3.3 排除标准(偏瘫患者)
        3.4 排除标准(对照组)
    4 超声检查方法与募集能力指标
        4.1 检测仪器与观察指标
        4.2 检测肌肉
        4.3 检测操作
        4.4 检测动作
        4.5 注意事项
    5 统计学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7 研究结果
        7.1 一般资料比较
        7.2 各组受试者肌骨超声结果
    8 讨论
        8.1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肌肉厚度的差异
        8.2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收缩比例的差异
第二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研究工具
        3.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3.2 肌骨超声检测
        3.3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
        3.4 Berg平衡量表
        3.5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4 研究过程
        4.1 资料收集
        4.2 统计方法
        4.3 技术路线图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姿势控制能力相关量表评分情况
        5.3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情况
        5.4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5.5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5.6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5.7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5.8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6 分析与讨论
        6.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分析
        6.2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6.3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现状
        6.4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的影响因素
        6.5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现状
        6.6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
        6.7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
第三部分 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与盲法
        2.3 针刺用品
        2.4 研究方法
        2.5 疗效评价
        2.6 质量控制
        2.7 数据分析
        2.8 技术路线图
    3 医学伦理问题
    4 研究结果
        4.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及脱落病例
        4.2 基线比较
        4.3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5.1 课题设计分析
        5.1.1 中医对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障碍的认识
        5.1.2 康复医学对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认识
        5.1.3 带脉穴选穴理论支持
        5.1.4 针刺深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与安全性
        5.1.5 腹部肌群测量动作的选择与依据
        5.1.6 肌骨超声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5.1.7 量表的选择与依据
        5.2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5.2.1 基线情况分析
        5.2.2 静息状态下腹部肌群厚度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2.3 完成ADIM和 AC时腹肌收缩比例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2.4 脑卒中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5.2.5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结果分析与讨论
        5.2.6 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5.2.7 针刺带脉穴的安全深度分析
    6 课题创新点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的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二、研究对象
        三、干预措施
        四、文献检索
        五、检索方法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七、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节 结果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第四节 讨论
        一、结果分析
        二、存在问题
        三、展望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八、讨论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七、讨论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样本量估算
        二、分组方案
        三、盲法实施
        四、治疗方案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六、研究流程图
        七、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五、有效率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七、脱落报道
    第四节 讨论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综合优化治疗策略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行全弓置换术中的应用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手术时机选择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和实用性
    三、研究的局限性和工作展望
文献综述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器官灌注不良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疗法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研究进展
        1 中风后偏瘫概述
        2 中风后偏瘫的中医治疗
        3 针刺疗法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研究进展
        4 针刺阳陵泉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脑卒中后运动相关脑区的损伤及重塑
        1 脑卒中概述
        2 脑卒中后损伤大脑的重塑
        3 脑卒中后运动相关脑区损伤及重塑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4 运动皮层连接组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方向上的应用进展
        1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概述
        2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分析方法
        3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方向上的应用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设计
        1.3 影像学资料采集方案
        1.4 临床信息采集
        1.5 质量控制
        1.6 不良事件及处理
        1.7 数据处理分析方案
        1.8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量表的结果
        2.2 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结果
        2.3 临床量表结果与影像学结果的相关性
    3 分析与讨论
        3.1 结构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分析
        3.2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分析
        3.3 相关性的结果分析
        3.4 优势、创新与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一)脑卒中防治是慢病管理系统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
        (二)临床实践凸显脑卒中照护模式变革需求
        (三)个案管理是实现脑卒中连续性照护服务的可行模式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指导照护模式
    三、研究目的
    四、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与概述
        (二)行动研究的概念与应用
        (三)行动研究的步骤
        (四)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五)行动研究场所的选择
    五、研究内容
    六、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资料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措施
    八、人权保护措施
    九、技术路线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一、诊断阶段---问题的确认
        (一)田野研究---行动地临床现状调研
        (二)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居家照护体验
        (三)医护人员的知情者访谈
        (四)讨论
        (五)小结
    二、计划阶段---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一)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原则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文献回顾
        (三)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转化
        (四)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五)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三、行动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实施与修订
        (一)制定行动计划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实施与修订
    四、评价阶段---脑卒中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评价指标与工具
        (四)干预措施
        (五)资料收集方法
        (六)资料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措施
        (八)研究结果
        (九)讨论
        (十)小结
    五、反思阶段---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讨论
        (七)小结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一、计划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完善与修订
        (一)制定行动计划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讨论修订
    二、行动阶段---修订版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小结
    三、评价阶段---第二轮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质量控制措施
        (六)研究结果
        (七)讨论
        (八)小结
    四、反思阶段---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的创新性
    四、研究的局限性
    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综述 积极老龄化视阈下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D]. 胡冠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FBS模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设计研究[D]. 张凤娇.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D]. 周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王亚萍,王群,赵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26)
  • [5]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康复手段的研究[D]. 程萌. 青岛大学, 2021(02)
  • [6]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D]. 刘传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综合征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D]. 林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9]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D]. 耿花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D]. 朱晓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

标签:;  ;  ;  ;  ;  

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