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德恺[1](2021)在《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环境问题。为此,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用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SH石化公司主要业务是对石油进行加工处理,产生的废弃物污染较严重。因此,对环境披露更是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SH石化公司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所披露的内容并不能满足股东的需求。为此,对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就十分有必要,不仅是帮助SH石化公司更好的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同时也是为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树立典范。本文首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国内外现状进行介绍。其次介绍国际上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之后对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主要先从SH石化公司的组织架构,生产工艺,财务状况对其进行研究。而后深入分析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渠道以及形式,找到SH石化公司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并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剖析完SH石化公司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向SH石化公司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完善其原有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最后,说明为了完成良好且高效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公司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采取的措施。希望能通过这篇论文,可以帮助SH石化公司找到一条高效且质优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赵悦如[2](2021)在《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乙烯生产环境影响分析》文中指出乙烯作为我国石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产品之一,受到全社会各行业的重视。“十四五”规划提出,稳妥推进乙烯原料多元化是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下的重要举措。化工行业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同样引发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思想深入影响各行各业,环境问题引发普遍关注。结合北美页岩气革命的推动,全球乙烯工业原料结构优化更新,为提升乙烯原料竞争力带来新契机,我国迎来轻质烷烃制烯烃产业的投资热潮,乙烯原料轻质化的发展也遵循2030碳减排达峰的政策方针。然而新建投产的烷烃裂解制乙烯项目存在的环境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利用生命周期方法对我国烯烃路径工艺原料变革的环境影响展开分析,旨在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生命周期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论,对比国内不同原料来源(原油基石脑油、煤炭基甲醇、天然气基乙烷、生物基乙醇)制乙烯的环境影响发现:原料开采都承担主要环境贡献(分别占比46%,90%,43%,88%),因此选择不同原料加工方式直接影响乙烯生产环境负荷;所有影响评价指标中,人类毒性HTP指标的环境影响最大,这说明不同原料制乙烯过程都对人体健康造成显着影响;从累积能源指标分析,天然气基路径总体环境影响最低(2.12E+04 MJ),石油基路径其次(1.55E+05 MJ),其中,煤炭基路径造成的环境影响最显着(2.17E+05 MJ),约为天然气基的10倍,生物质路径的环境影响值达到(6.69E+04 MJ),但其在国内发展受原料和经济成本限制,而乙烷来源前景广阔,因此选择新兴乙烷裂解路径符合原料轻质化石化发展目标。(2)进一步分析包含运输部分的国内乙烷裂解工艺可知:天然气开采仍对各项指标造成显着影响,但酸化AP指标中,模型新增乙烷运输阶段造成了66.23%的环境负荷,这表明运输燃料的选择在未来有较大优化空间;从CML累积标准化结果对比三种典型乙烷制乙烯裂解工艺可知,乙烷脱氢工艺环境影响最大(7.82E-09),为新浦工艺(5.49E-09)和中石油工艺(6.13E-09)的1.27和1.42倍,结果表明国内脱氢工艺确实有待改进,而天然气基乙烷裂解制乙烯工艺具有明显优势,符合绿色环境发展趋势。

高翔[3](2020)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原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原油稀缺和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在重点关注的问题,社会企业和政府开始对石油化工等建设项目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给予高度重视。基于此,文章介绍了石油化工项目主要的特点,同时对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以及企业提供帮助。

陈夕朦[4](2020)在《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 ——从工程共同体的视角看》文中认为本文主要讨论公众与工程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疏离、相关到紧密的演变过程。在历史早期,“公众参与”是工程共同体之外的议题。随着工程社会化趋势的到来,工程与公众的生活进一步交织在一起。工程中的公众缺位不仅会给公众造成伤害,给环境及社会秩序带来影响,也会对工程自身发展以及工程共同体的结构带来影响,因而,将公众纳入工程共同体是十分必要的。工程共同体何以从同质共同体走向异质共同体?本文梳理了工程共同体的概念及演化的历程。通过考察发现,共同体从同质向异质的转变,是由于工程的社会化而造成的。单纯的职业共同体和职业伦理不足以应对并解决更大的社会问题,随着工程社会化的到来,同质的共同体面临危机,它需要重新整合并容纳社会公众——这个终极“他者”,缺失了公众的共同体不仅会对公众的权利造成威胁或伤害,也可能导致工程被精英主义绑架,诱发不理智的决策过程,甚至导致工程乃至社会秩序陷入混乱,不利于共同体内外和谐关系的建立。其中,伴随着共同体走向多元的转变,工程伦理也经历了由工程师个体伦理向共同体伦理转变的过程。异质的工程共同体为何必然包括公众,影响公众参与的因素有哪些?本文详细探究了公众与工程共同体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梳理了公众参与工程的历史、工程中公众的权利与义务、制度演变以及专家意见与公众意见的平衡。公众经历了从“旁观者”到“干预者”再到理性的“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不过,工程共同体尚未做好接纳社会公众的准备。从历史上的参与案例来看,缺乏公众参与的工程是充满危险的。因此公众参与是必要的(尤其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参与”受到工程共同体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文化、政治与制度因素,工程技术发展与普及水平,公众的自身素质(个性、教育、收入与经验等),专家意见,社会组织,媒体(舆论),企业与政府,以及共同体内外其他行动方的影响。不过,公众参与的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并且也有可能导致工程的“不理智的决策”。由此引发出对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工程的话语权及专家信任等问题的探讨。公众纳入后,工程活动如何重塑其秩序,公众在此扮演什么角色?新秩序是经过复杂而漫长的协商最终实现关系平衡的。为了实现共同体的平衡发展,他们需要共同遵守:正义与爱心、信任与忠诚、关怀与包容、协商与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机制,并且合理解决人与自然、工程结果与目的、利益相关方之间、不同规则与方案之间、不同文化与价值之间的冲突。公众作为工程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在工程实践中扮演着技术使用(设计)者、工程干预者、参与(决策)者、评估者以及成果的分享者等多重角色。当然,公众参与工程离不开工程共同体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配合。多元主体的参与过程也伴随着复杂的共同体关系的演变。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呢?本文最终认为只有当“公众”从工程共同体外部进入内部时,“参与”才是可能的:在共同体内部,通过实现多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合作——回应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信任以及合理的权力分配、负责任企业的出现、行业协会的配合与协调沟通、技术资源的有效运用及共建共享等措施——可以使工程共同体为纳入公众做好充分准备;在共同体外部,通过公众对工程的“理解-融入-评估”、自治以及公民素养的提升、文化及社会环境资源的整合、信息公开与交流,可以为公众主动参与到工程共同体的事务中创造条件;在共同体内外之间,通过社会组织及媒体的合理介入、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专家与公众意见的(协商)平衡、工程科普等一系列路径,最终可以使公众作为工程共同体的一份子,被共同体接纳,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工程事务中来。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郭李翔[6](2020)在《基于petri网工程项目的HSE管理绩效评价》文中认为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得到空前进步,但从事建筑行业的劳动者健康、安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HSE)由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日益凸显,以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环保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提出了要求。目前工程项目HSE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不够全面、完善、系统,侧重实施阶段。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工程项目HSE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PDCA循环理论与全寿命周期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Petri网对工程项目HSE管理展开绩效评价。首先,介绍HSE管理、Petri网以及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为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模型的建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构建HSE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PDCA循环理论分析建筑工程项目HSE管理在全寿命周期内包含的要素,借助实证调研,将指标分为四个层次。然后,构建基于Petri网工程项目HSE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借助变权模糊Petri网理论,将指标映射到模糊Petri网中,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对常权权重进行计算,以及变权权重计算,并给出模型算法的步骤。最后,结合工程项目实例,验证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根据结果,指出在HSE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借助绩效评价,能够很好的衡量项目实施行为和结果,且能够客观的从宏观上对项目管理水平开展评定与指导,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与竞争力。对工程项目的HSE管理进行绩效评价,有益于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推广HSE管理,保护环境以及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黄紫霄[7](2020)在《邻避冲突的法律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如今中国经济社会与城市化的发展已势不可挡,公众对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与之相对应的,对各种大型公共设施的需求亦日渐增长。但由于所需公众设施的负外部性,加之公众民主意识、环保意识、维权意识的提升,导致无人愿意将邻避设施建在“自己家后院”,从而引发邻避冲突。邻避冲突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均重大影响,因而引发了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环境法学等多学科领域的重视,但长期以来,邻避冲突事件在我国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本议题依然存在研究的必要。法律调整手段具备有目的、有组织的特征,并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具有其他规制形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故本文采用了跨学科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对邻避冲突的法律治理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邻避冲突的概念进行厘清,明确邻避冲突法律治理的对象。同时又介绍了邻避冲突法律治理的环境法理论基础之“环境正义理论”与“容忍限度理论”,指出我国邻避冲突法律治理中与上述论相背离之处,以更全面地挖掘邻避冲突法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用大量篇幅着重分析了我国在邻避冲突治理中存在的法律困境,具体方式为从邻避冲突法律治理模式为切入点,并以其为依托,逐步对主体、实施机制、救济途径中存在的治理问题进行了探索。具体而言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权威式”、“运动式”、“事后救济”治理模式均成为阻碍邻避冲突治理成效的根本因素,在这些治理模式的主导下呈现出主体(公众、环保NGO、专家、企业)不规范参与、实施机制(预防、应急、监管机制)不健全、救济途径(行政、司法、监管手段)不畅通等具体问题。且本文对问题的研究趋向于深究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如发生暴力冲突这种公众参与非理性表达的深层缘由、强调信息公开为何还是不能避免邻避冲突的发生等等。在提出对问题的解决对策之前,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在邻避冲突法律治理领域中发展比较成熟的美国、日本、台湾等域外国家与地区治理经验进行了简单分析、归纳与评价,为完善我国邻避冲突法律治理进行铺垫。最后,本文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对邻避冲突法律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解决方式,但并不是“拿来主义”,是在结合“本土资源”,总结出了如下完善途径:在治理模式上需转型、实现多主体的有效参与、健全法律实施机制、畅通救济途径等。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8](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许壮[9](2019)在《城区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加油站是指为机动车辆服务的,销售成品油的经营网点,一般是用来为设备添加燃料用油等。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汽车加油站逐步发展成了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加油站为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但同时也给现代人们生活带来了包括空气、噪声和地上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现如今原本远离人群聚集地的加油站,多毗邻繁华商业区、学校和大型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域,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极难进行事后处理或需花大量资金进行后期环保工作,所以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极为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环境重要影响因素的科学分析,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城区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首先构建了包括工程现状分析、区域环境概况和环境质量的影响预测这三部分组成,共三级的城区加油站环境项目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分析过程中首先运用德尔菲法得出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值,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加油站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通过比较建设前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联度大小,确定加油站项目建设成功后的主要污染源。最后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城区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应用到天津石化某城区加油站中去,得出城区加油站项目的最大灰色关联度为0.88,因此估计该城区加油站项目开工建设后对加油站周边环境的气候变化影响存在较为轻度的影响。模型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城区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可以对加油站项目建设成功后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预评估,相应的提出风险预测措施,降低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减少加油站日常管理和运营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葛洁榉,梁文强,覃苑[10](2017)在《炼油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化工工业作为我国经济的关键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国能源、原材料和相关产品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经济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良好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建设项目在获得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后,为适应实际生产需要,可能会对建设项目进行部分优化调整。结合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变更环评编制的经验和体会,针对该类建设项目变更环评存在的变更项目制约因素交代不清、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不完善等问题,文章从环评角度分析了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变更环评的界定、建设内容变更、环境影响分析等重点内容的编制要求及注意事项。

二、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简述
        2.1.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念
        2.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2.1.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2.1.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原则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社会责任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三重底线理论
第三章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同业比较
    3.1 SH石化公司概况
        3.1.1 SH石化公司基本介绍
        3.1.2 SH石化公司组织结构
        3.1.3 SH石化公司财务状况
        3.1.4 SH石化公司环境治理情况
    3.2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同业比较
        3.2.1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同业比较
        3.2.2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渠道同业比较
        3.2.3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同业比较
    3.3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总体水平
    3.4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成因分析
        3.4.1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3.4.2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因分析
第四章 完善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4.1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4.2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目标与原则
        4.2.1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目标
        4.2.2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原则
    4.3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内容
        4.3.1 SH石化公司环境管理信息
        4.3.2 SH石化公司环境财务信息
        4.3.3 SH石化公司环境绩效信息
        4.3.4 SH石化公司环境责任信息
    4.4 完善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渠道
    4.5 完善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流程
第五章 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应用措施
    5.1 强化公司自身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5.2 培养公司内部专业的环境会计人才
    5.3 公司积极引入环境会计审计体系
    5.4 加强公司日常环保建设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乙烯生产环境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展
        1.2.1 传统石化原料生产环境影响的研究
        1.2.2 乙烯生产工艺及原料经济效益的研究
        1.2.3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
    1.4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目标
        1.4.2 论文研究框架
        1.4.3 技术路线
2 LCA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2.1.1 目标与范围
        2.1.2 清单分析
        2.1.3 影响评价
        2.1.4 结果解释
    2.2 LCA分析软件—open LCA
        2.2.1 open LCA1.10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
        2.2.2 open LCA1.10 操作流程
        2.2.3 LCA评价方法介绍
    2.3 数据来源
        2.3.1 数据收集
        2.3.2 数据库介绍
3 四种不同原料来源的乙烯生产LCA环境影响分析
    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3.1.1 研究目标及意义
        3.1.2 研究范围界定
    3.2 清单分析
        3.2.1 石脑油制乙烯OTE
        3.2.2 煤基甲醇制乙烯CMTE
        3.2.3 天然气基乙烷制乙烯NETE
        3.2.4 生物基乙醇制乙烯BETE
    3.3 不同影响类型的阶段分析
        3.3.1 六种关键指标的阶段分析
        3.3.2 原料开采阶段对比分析
        3.3.3 乙烯制取阶段对比分析
    3.4 不同影响类别的贡献分析
        3.4.1 GWP100 指标贡献分析
        3.4.2 HTP指标贡献分析
        3.4.3 ADP_f指标贡献对比
        3.4.4 EP指标贡献对比
        3.4.5 AP指标贡献对比
        3.4.6 ODP指标贡献对比
        3.4.7 Renewable,water指标贡献对比
    3.5 四种原料路径标准化结果分析
    3.6 不确定性评估
        3.6.1 文献结果与软件结果对比
        3.6.2 蒙特卡洛不确定性分析
    3.7 结果对比与讨论
        3.7.1 文献结果对比
        3.7.2 环境友好性措施和建议
    3.8 本章小结
4 乙烷裂解制乙烯工艺环境影响分析及结果讨论
    4.1 国内乙烷裂解制乙烯的LCA环境影响分析
        4.1.1 研究目标和范围
        4.1.2 国内乙烷模型清单分析
    4.2 国内乙烷模型环境影响评价
    4.3 不同阶段指标结果解释
    4.4 国内原料开采模型指标贡献分析
    4.5 乙烷裂解制乙烯工艺的环境影响比较
        4.5.1 中石油工艺
        4.5.2 新浦烯烃工艺
        4.5.3 乙烷氧化脱氢工艺
    4.6 三种工艺的环境影响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指标贡献分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特点
2 评价概念以及特点
3 环境风险的识别
4 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及重点
    4.1 事故概率确定
    4.2 项目风险识别
    4.3 后果预测与风险评价
    4.4 事故连锁性与风险避让
    4.5 防治方案的可靠及可行性
5 结束语

(4)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 ——从工程共同体的视角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何为异质的工程共同体?
    1.2 公众:“缺位”还是“在场”?
    1.3 如何重塑秩序?
    1.4 创新与不足
2. 单一走向多元的工程共同体
    2.1 工程共同体的历史演变
    2.2 当代工程共同体——一个规范的集合
        2.2.1 当代工程共同体的特性
        2.2.2 当代工程共同体的结构
        2.2.3 当代工程共同体的维系
    2.3 危机到来
    2.4 美德与不足
    2.5 转变的发生:走向多元
3. 徘徊在工程共同体内外的公众
    3.1 公众参与工程的发展历程
    3.2 公众参与工程的制度分析
    3.3 公众参与工程的优缺点分析
    3.4 公众何以缺位
    3.5 工程中公众的权利与义务
    3.6 对立的形成:精英与民粹之争
    3.7 影响公众参与工程的因素
4. 扩大的工程共同体:公众纳入后的新秩序
    4.1 冲突的类型与责任协调
    4.2 打通疆界:公众在工程共同体中的多重身份
        4.2.1 作为“人”的公众
        4.2.2 作为技术受用者的公众(T)
        4.2.3 作为行动者的公众(A)
        4.2.4 作为决策者的公众(C)
        4.2.5 公众角色的转变
    4.3 参与秩序的重塑
        4.3.1 T—对理解的影响
        4.3.2 A—对融入的影响
        4.3.3 C—对决策及评估的影响
    4.4 公众何时介入工程
5. 公众参与——一种工程社会治理的方式
    5.1 企业与公众
    5.2 行业学会与公众
    5.3 政府与公众
    5.4 其他方与公众
    5.5 走向协同治理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基于petri网工程项目的HSE管理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HSE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Petri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综合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3.4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HSE管理理论
    2.2 Petri网理论
        2.2.1 Petri网基础理论
        2.2.2 变权模糊Petri网理论
    2.3 绩效评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项目HSE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3.1 工程项目HSE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构建方针
    3.2 工程项目HSE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工程项目HSE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3.4 工程项目HSE管理绩效指标体系
    3.5 工程项目HSE管理绩效指标内涵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petri网工程项目的HSE管理绩效评价
    4.1 绩效指标的标准化与量化
    4.2 指标权重计算
    4.3 基于petri网工程项目的HSE管理绩效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研究
    5.1 XX项目概述
    5.2 案例分析计算
        5.2.1 指标的评判值量化
        5.2.2 权重指标计算
        5.2.3 矩阵推理
    5.3 计算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7)邻避冲突的法律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邻避冲突的一般理论
    1.1 邻避冲突的界定
        1.1.1 邻避冲突的概念
        1.1.2 邻避冲突的特征
        1.1.3 邻避冲突与相邻关系
    1.2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的必要性
        1.2.1 能够使邻避设施发挥正外部性效用
        1.2.2 有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
        1.2.3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1.3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的环境法理论基础
        1.3.1 环境正义理论
        1.3.2 容忍限度理论
2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的困境
    2.1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模式错位
        2.1.1 “权威式”治理模式下的公众表达受限
        2.1.2 “运动式”治理模式下的治理成效短暂
        2.1.3 “事后救济”治理模式下的邻避冲突频发
    2.2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主体的参与效率低下
        2.2.1 公众维权超越合理限度
        2.2.2 环保NGO面临法律困境导致失语
        2.2.3 公众对专家产生信任危机
        2.2.4 企业欠缺法律治理责任
    2.3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的实施机制不健全
        2.3.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预防效果低下
        2.3.2 现存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无法应对邻避冲突
        2.3.3 邻避设施监管制度遭受双重打击
    2.4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中权利的救济途径不畅通
        2.4.1 以信访为主的行政救济手段累积冲突因素
        2.4.2 司法审查范围受限导致司法救济效果有限
        2.4.3 现存补偿机制难以弥补邻避居民实际损失
3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的域外经验及评价
    3.1 选择良性的邻避冲突法律治理模式
        3.1.1 “多中心”治理模式
        3.1.2 “制度化”治理模式
        3.1.3 “事前预防”治理模式
    3.2 注重各类主体参与的有效性
        3.2.1 强调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3.2.2 以法律形式保障环保NGO的参与
        3.2.3 以风险沟通消除公众对专家意见的疑虑
    3.3 具备完善的邻避冲突法律治理实施机制
        3.3.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用范围广泛
        3.3.2 拥有成熟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3.3.3 多主体参与对邻避设施进行监督
    3.4 拥有实施有效的救济途径
        3.4.1 司法救济途径救济范围广
        3.4.2 以回馈金制度作为补偿救济
4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的完善路径
    4.1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模式的转型
        4.1.1 从“权威式”向“多中心”治理模式转型
        4.1.2 “运动式”向“制度化”治理模式转型
        4.1.3 “事后救济”向“事前预防”治理模式转型
    4.2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的多主体有效参与
        4.2.1 以法律形式规范公众维权方式
        4.2.2 对环保NGO相关立法规定予以修正
        4.2.3 建立风险沟通机制
        4.2.4 构建企业参与治理责任制度
    4.3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的实施机制的完善
        4.3.1 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3.2 针对邻避冲突应急管理制度进行专门规定
        4.3.3 建立多主体监管的邻避设施监管机制
    4.4 邻避冲突法律治理救济途径的疏通
        4.4.1 对信访制度进行修正
        4.4.2 完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4.4.3 建立回馈金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9)城区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 基本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城区加油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1 城区加油站建设项目
    2.2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及内容
    2.3 城区加油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概念及内容
第三章 城区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构建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3.4 指标体系的构建
    3.5 指标体系的灰色综合评价
第四章 城区加油站环境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4.1 灰色系统理论
    4.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及其步骤
第五章 天津城区某加油站项目案例分析
    5.1 工程现状分析
    5.2 区域环境概况
    5.3 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影响预测
    5.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城区加油站项目的环评
    5.5 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炼油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变更环评的界定
2 建设项目基本变更情况
    2.1 建设项目工程内容变更情况
    2.2 生产装置 (单元) 生产规模及工艺变化变更
    2.3 产排污变化情况
        2.3.1 废水排放变化情况
        2.3.2 废气排放变化情况
        2.3.2. 1 废气有组织排放污染源分析
        2.3.2. 2 废气无组织排放污染源分析
    2.4 固体废物变化情况
3 环境影响分析
    3.1 卫生防护距离及敏感点变化
    3.2 项目污染源变化分析
    3.3 环境影响分析
        3.3.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3.3.2 水环境影响分析
        3.3.3 声环境影响分析
        3.3.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4 总量指标变化分析
5 总结

四、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SH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 陈德恺.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乙烯生产环境影响分析[D]. 赵悦如.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J]. 高翔. 工程技术研究, 2020(21)
  • [4]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 ——从工程共同体的视角看[D]. 陈夕朦. 浙江大学, 2020(05)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基于petri网工程项目的HSE管理绩效评价[D]. 郭李翔. 西华大学, 2020(01)
  • [7]邻避冲突的法律治理研究[D]. 黄紫霄. 辽宁大学, 2020(01)
  •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9]城区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 许壮.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1)
  • [10]炼油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J]. 葛洁榉,梁文强,覃苑. 大众科技, 2017(08)

标签:;  ;  ;  ;  ;  

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